CN112497918B -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7918B
CN112497918B CN202010946062.7A CN202010946062A CN112497918B CN 112497918 B CN112497918 B CN 112497918B CN 202010946062 A CN202010946062 A CN 202010946062A CN 112497918 B CN112497918 B CN 1124979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area
carriage
print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60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97918A (zh
Inventor
新山信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497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7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97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79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04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Controlling printhead for accurately positioning print image on printing material, e.g. with the intention to control the width of marg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8Conveyor belts or like fee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2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 B41J2/16526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by driving a fluid through the nozzles to the outside thereof, e.g.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inside or vacuum at the outside of the print head by applying pressure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04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 B41J25/308Bodily-movable mechanisms for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movable towards or from paper surface with print gap adjustment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5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2Image or content composition onto a page
    • G06F3/1243Variable data printing, e.g. document forms, templates, labels, coupons, advertisements, logos, watermarks, transactional printing, fixed content versio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8Printing on texti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打印机的生产率不下降的条件下避免印刷介质与印刷头的接触的印刷装置、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打印机具备:输送带,其输送印刷介质;印刷头,其喷出油墨从而在被载置于输送带上的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滑架,其搭载印刷头,且在与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进行扫描;传感器单元,其对被载置于输送带上的印刷介质与印刷头可能接触的印刷介质的不可印刷区域进行检测;控制部,其在印刷过程中传感器单元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的情况下,使滑架从由印刷头形成图像的位置退避,并使输送带输送印刷介质直到不可印刷区域位于与印刷头相比靠输送方向的下游处为止,且从与不可印刷区域邻接的可印刷区域起继续实施印刷。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装置、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根据用户的指示而能够使印刷动作停止的印刷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当用户按下操作面板的停止键时停止印刷动作的印刷装置。
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印刷装置中,存在如下的情况,即,为了使印刷头对于印刷头与印刷介质可能接触的印刷介质的区域而不实施印刷,用户使印刷动作停止。但是,在该情况下,虽然能够避免印刷头与印刷介质的接触,但是会因为印刷动作停止而导致印刷装置的生产率下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0096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课题的一个方式为印刷装置,该印刷装置具备:输送带,其对印刷介质进行输送;印刷头,其喷出油墨从而在被载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滑架,其搭载所述印刷头,且在与所述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进行扫描;传感器,其对被载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印刷介质与所述印刷头可能接触的、所述印刷介质的不可印刷区域进行检测;控制部,其在印刷过程中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不可印刷区域的情况下,使所述滑架从通过所述印刷头而形成图像的位置退避,并且使所述输送带输送所述印刷介质直到所述不可印刷区域位于与所述印刷头相比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处为止,且从与所述不可印刷区域相邻的可印刷区域起继续实施印刷。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所述控制部在印刷过程中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不可印刷区域的情况下,改变所述滑架相对于所述印刷介质的高度,以使作为所述印刷介质与所述印刷头的喷嘴面之间的距离的工件间隙大于印刷过程中的所述工件间隙,从而使所述滑架退避。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滑架扫描至作为向所述印刷介质喷出油墨而形成图像的印刷区域的外侧的印刷区域外,从而使所述滑架退避。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所述传感器对所述不可印刷区域的高度进行检测,在所述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不可印刷区域的高度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滑架扫描至所述印刷区域外。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所述控制部对于所述不可印刷区域执行由所述印刷头实现的冲洗动作。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所述传感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设置在与所述输送带开始进行所述印刷介质的载置的载置开始位置相比靠下游处,且被设置在与所述印刷头相比靠上游处。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所述传感器为摄像机,所述控制部使显示部显示通过所述摄像机而获得的所述不可印刷区域的拍摄图像。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即,所述印刷介质为布帛,所述不可印刷区域包括布帛的接缝。
解决上述课题的另一个方式为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印刷装置具备:输送带,其对印刷介质进行输送;印刷头,其喷出油墨从而在被载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滑架,其搭载所述印刷头,且在与所述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进行扫描;传感器,其对载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印刷介质与所述印刷头可能接触的、所述印刷介质的不可印刷区域进行检测,在所述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中,在印刷过程中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不可印刷区域的情况下,使所述滑架从通过所述印刷头而形成图像的位置退避,并且使所述输送带输送所述印刷介质直到所述不可印刷区域位于与所述印刷头相比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处为止,且从与所述不可印刷区域邻接的可印刷区域起继续实施印刷。
解决上述课题的另外一个方式为存储介质,其存储有供印刷装置的控制部执行的程序,其中,所述印刷装置具备:输送带,其对印刷介质进行输送;印刷头,其喷出油墨从而在被载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滑架,其搭载所述印刷头,且在与所述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进行扫描;传感器,其对被载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印刷介质与所述印刷头可能接触的、所述印刷介质的不可印刷区域进行检测,所述程序使所述控制部实施如下动作,在印刷过程中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不可印刷区域的情况下,使所述滑架从通过所述印刷头而形成图像的位置退避,并且通过所述输送带而使所述印刷介质输送至所述不可印刷区域位于与所述印刷头相比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处为止,且从与所述不可印刷区域邻接的可印刷区域起继续实施印刷。
附图说明
图1为打印机的示意结构图。
图2为用于对传感器单元进行说明的图。
图3为用于对滑架、印刷头、打印机的印刷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4为表示打印机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5为表示任务组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为用于对滑架的高度的变更进行说明的图。
图8为表示印刷状态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9为表示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打印机1的示意结构图。打印机1与印刷装置的一个示例相对应。
在图1、图2、图3以及图7中,用符号FR来表示打印机1的设置状态下的前方,用符号RR来表示打印机1的后方。此外,在图1、图2、图3以及图7中,用符号R来表示打印机1的右方,用符号L来表示打印机1的左方。此外,在图1、图2、图3以及图7中,用符号UP来表示打印机1的上方,用符号DW来表示打印机1的下方。
打印机1为,具备喷出油墨IK的印刷头81并向印刷介质W喷出油墨IK从而形成图像的喷墨式的印刷装置。
印刷介质W例如由多块布帛缝合在一起而构成,所述布帛由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等而构成。打印机1为,通过使油墨IK附着在布帛即印刷介质W上从而实施印刷介质W的印染的印染印刷机。因此,印刷介质W为被印染材料。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印刷介质W而例示了布帛,但是作为印刷介质W,除了布帛之外,也能够使用普通纸、优质纸以及光面纸等喷墨记录用专用纸等。
打印机1具备放卷装置2、从动辊10A、10B、10C、输送辊3A、3B、输送带4以及收卷装置5。这些各个部分构成了后述的对印刷介质W进行输送的输送机构1011。
放卷装置2为,将被卷绕成卷筒状的长条的印刷介质W向输送带4进行放卷的装置。放卷装置2在印刷介质W的输送方向H上位于最上游处。放卷装置2通过使旋转轴2A在图1中逆时针地进行旋转,从而将被安置于旋转轴2A上的印刷介质W经由从动辊10A、10B而向输送带4进行放卷。
输送辊3A、3B为对无接头形状的输送带4进行驱动的一对辊。例如,输送辊3A为驱动辊,输送辊3B为从动辊。输送带4为,在其表面上形成有具有粘合性的粘合层的胶带。从放卷装置2被放卷的印刷介质W被粘合固定在输送带4的粘合层上,且与输送带4一起向输送方向H被输送。另外,虽然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输送带4而例示了在表面上形成有粘合层的胶带,但是输送带4并不限定于粘合性的带,也可以为例如静电吸附式的带。
收卷装置5为,对经由从动辊10C而被输送带4输送来的印刷介质W进行收卷的装置。收卷装置5在印刷介质W的输送方向H上位于最下游处。收卷装置5通过使旋转轴5A在图1中逆时针地进行旋转,从而在被安置于旋转轴5A的收卷轴上,将通过印刷头81而被实施了印刷的印刷介质W收卷成卷筒状。
打印机1具备按压辊6。按压辊6在输送方向H上被设置在与输送带4开始进行印刷介质W的载置的载置开始位置I1相比靠下游处,且被设置在与后述的传感器单元7相比靠上游处。被载置于输送带4上的印刷介质W通过按压辊6而被按压在输送带4上。由此,打印机1能够使印刷介质W可靠地粘合在被形成于输送带4的表面上的粘合层上,从而能够对被载置于输送带4上的印刷介质W从输送带4翘起的情况进行抑制。另外,按压辊6以能够沿着输送方向H而进行往复移动的方式被构成,以抑制在印刷介质W上留下辊痕的情况。
打印机1具备传感器单元7。传感器单元7与传感器的一个示例相对应。传感器单元7在输送方向H上被设置在与按压辊6相比靠下游处,且被设置在与印刷单元8相比靠上游处。
图2为用于对传感器单元7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2所示,传感器单元7具备第一检测传感器7A和第二检测传感器7B。
第一检测传感器7A为,对被载置于输送带4上的印刷介质W与后述的印刷头81可能接触的、印刷介质W的区域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该区域称为“不可印刷区域”并标记“AF”符号。第一检测传感器7A为光学式传感器,且具备发光部7A-1以及受光部7A-2。发光部7A-1以及受光部7A-2在左右方向上以夹着被载置于输送带4上的印刷介质W的方式而被设置。发光部7A-1以所射出的光的光轴成为左右方向的方式而被设置,受光部7A-2以能够接受发光部7A-1所射出的光的方式而被设置。此外,发光部7A-1以及受光部7A-2在上下方向上被设定在位于印刷头81的喷嘴面81A与粘合在输送带4上的印刷介质W之间的高度处。第一检测传感器7A基于受光部7A-2所受到的光量,来对遮挡发光部7A-1所射出的光的物体的有无进行检测。
本实施方式的不可印刷区域AF为,包括布帛的接缝Se在内的区域。在印刷介质W中,接缝Se为不同的布帛的端部彼此缝合在一起的部分,且具有与接缝Se之外的区域相比而较厚的厚度。因此,在被载置于输送带4上的印刷介质W中,接缝Se与除了接缝Se之外的区域相比向上方突出。因此,第一检测传感器7A通过接缝Se遮挡发光部7A-1所射出的光,从而能够检测出包括接缝Se在内的不可印刷区域AF。第一检测传感器7A在检测到接缝Se的期间内,将表示检测到接缝Se的情况的检测值向后述的控制部100进行输出。
第二检测传感器7B为,对在被载置于输送带4上的印刷介质W中以不可印刷区域AF之外的区域为基准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印刷介质W中不可印刷区域AF之外的区域称为“可印刷区域”并标记“AK”符号。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不可印刷区域AF邻接的可印刷区域AK且在输送方向H上与不可印刷区域AF相比靠上游处的可印刷区域AK称为“上游可印刷区域”并标记“AK-J”符号。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不可印刷区域AF邻接的可印刷区域AK且在输送方向H上与不可印刷区域AF相比靠下游处的可印刷区域AK称为“下游可印刷区域”并标记“AK-K”符号。另外,当以位于与该上游可印刷区域AK-J相比靠输送方向H上游处的不可印刷区域AF为基准时,上游可印刷区域AK-J相当于下游可印刷区域AK-K。
第二检测传感器7B为光学式传感器,且具有一对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第二检测传感器7B被设置在输送带4的上方处,且朝向被载置于输送带4上的印刷介质W照射光。第二检测传感器7B基于从印刷介质W被反射的光,而对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进行检测。另外,对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进行检测是指,对接缝Se的高度进行检测。
返回至图1的说明,打印机1具备印刷单元8。印刷单元8在输送方向H上被设置在与传感器单元7相比靠下游处,且被设置在与输送带4结束印刷介质W的载置的载置结束位置I2相比靠上游处。
印刷单元8具备滑架82。
在滑架82上搭载印刷头81。印刷头81与滑架82一起在印刷介质W之上沿着与输送方向H交叉的交叉方向K而进行往复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交叉方向K为与输送方向H正交的方向,且为打印机1的左右方向。
在此,参照图3,对滑架82、印刷头81以及打印机1的基本的印刷动作进行说明。
图3为用于对滑架82、印刷头81以及打印机1的基本的印刷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滑架82沿着未图示的引导轴进行往复移动。另外,引导轴为在交叉方向K上延伸的轴,且被设置在与输送带4对置的位置上。滑架82与包括凸轮等的间隙调节机构83一起沿着引导轴而在交叉方向K上进行往复移动。
如上文所述,滑架82搭载有印刷头81。另外,除了印刷头81之外,也可以在滑架82上搭载各种各样的设备。
印刷头81从未图示的油墨贮留机构经由油墨供给通道11而接受油墨的供给,并向被载置于输送带4上的印刷介质W喷出油墨IK。另外,油墨贮留机构为对油墨IK进行贮留的机构,且例如包括墨盒或油墨罐。印刷头81在与印刷介质W对置的面上具有在交叉方向K上排列多个的喷嘴列NzR,所述喷嘴列NzR由喷出油墨IK的喷嘴在输送方向H上排列多个而形成。例如,为了喷出蓝绿色(C)、品红色(M)、黄色(Y)、以及黑色(K)的油墨,印刷头81具有与这四种颜色分别相对应的四个喷嘴列NzR。
另外,印刷头81所喷出的油墨并不限定于上述颜色的油墨,例如,也可以为浅蓝绿色、浅品红色、橘色、绿色、灰色、淡灰色、白色、金属色等的油墨。此外,印刷头81也可以为除了油墨IK之外还将浸透液喷出到印刷介质W上的结构。浸透液为,促进附着于印刷介质W的表面上的油墨IK向背面的浸透的液体。在该情况下,印刷头81与油墨IK的喷出同时、或者在与油墨IK的喷出不同的定时,朝向印刷介质W喷出浸透液。
滑架82在交叉方向K上位于非印刷区域A1、印刷区域A2以及非印刷区域A3中的任意一个中。另外,非印刷区域A1、A3为,在交叉方向K上作为印刷区域A2的外侧的印刷区域外的区域。
非印刷区域A1为,印刷头81无法以图像形成为目的而实施油墨IK的喷出的区域。非印刷区域A1为在印刷区域A2的右方与印刷区域A2相邻的区域。非印刷区域A1为,不包括被载置于输送带4上的印刷介质W的区域。因此,印刷介质W并不位于与被搭载在位于非印刷区域A1的滑架82上的印刷头81相对应的位置。另外,滑架82位于非印刷区域A1是指,在交叉方向K上,印刷头81所具有的喷嘴列NzR中的最左方的喷嘴列NzR位于非印刷区域A1中的情况。也可以在非印刷区域A1中设置对印刷头81执行维护的维护机构。
印刷区域A2为印刷头81能够以图像形成为目的而实施油墨IK的喷出的区域。印刷区域A2为在交叉方向K上被非印刷区域A1、A3夹着的区域,且与非印刷区域A1、A3相邻。
非印刷区域A3为,印刷头81无法以图像形成为目的而实施油墨IK的喷出的区域。非印刷区域A3为,在印刷区域A2的左方与印刷区域A2相邻的区域。非印刷区域A3为不包括被载置于输送带4上的印刷介质W的区域。因此,印刷介质W不位于与被搭载在位于非印刷区域A3的滑架82上的印刷头81相对应的位置。另外,滑架82位于非印刷区域A3是指,在交叉方向K上,印刷头81所具有的喷嘴列NzR中的最右方的喷嘴列NzR位于非印刷区域A3中的情况。也可以代替非印刷区域A1而在非印刷区域A3中设置对印刷头81执行维护的维护机构。
滑架82在向印刷介质W喷出油墨而形成图像时,以扫描开始位置KI1、KI3为起点而在交叉方向K上进行扫描。扫描开始位置KI1为交叉方向K上的位置,且为滑架82开始进行向左方的扫描时的非印刷区域A1内的位置。位于扫描开始位置KI1的滑架82位于非印刷区域A1。扫描开始位置KI3为交叉方向K上的位置,且为滑架82开始进行向右方的扫描时的非印刷区域A3内的位置。位于扫描开始位置KI3的滑架82位于非印刷区域A3内。
例如,假设滑架82位于扫描开始位置KI1。当向印刷介质W实施印刷时,滑架82朝向左方进行扫描,并移动至扫描开始位置KI3。在滑架82正在向左方进行扫描时,印刷头81在印刷区域A2中于适当的定时从适当的喷嘴喷出适量的油墨,并在印刷区域A2中形成图像。其结果为,在印刷介质W中,在沿着输送方向H而延伸出与印刷头81的喷嘴列NzR的长度相应的量的区域中实施了印刷。另外,例如,如多路径印刷的那样,在将喷嘴列NzR于输送方向H上分割成多个喷嘴组而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在以分割而成的一个喷嘴组的长度的量于输送方向H上延伸的区域中实施了印刷。
在滑架82移动至扫描开始位置KI3之后,输送带4根据控制部100的控制而朝向输送方向H将印刷介质W输送与喷嘴列NzR的长度相对应的距离。另外,例如,如多路径印刷那样,在将喷嘴列NzR于输送方向H上分割成多个喷嘴组而进行印刷的情况下,输送带4沿着输送方向H而将印刷介质W输送与分割而成的一个喷嘴组的长度相对应的距离。
接下来,在输送带4的输送之后,滑架82将扫描方向切换成右方,并从扫描开始位置KI3起朝向扫描开始位置KI1而进行扫描。在滑架82正在向右方进行扫描时,印刷头81在印刷区域A2中于适当的定时从适当的喷嘴喷出适量的油墨,并在印刷区域A2中形成图像。其结果为,在右方的扫描时实施了印刷的区域的输送方向H的上游处,在沿着输送方向H而延伸出与喷嘴列NzR的长度相应的量的区域中实施了印刷。另外,例如,如多路径印刷那样,在将喷嘴列NzR于输送方向H上分割成多个喷嘴组而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在以与分割而成的一个喷嘴组的长度相应的量于输送方向H上延伸的区域中实施了印刷。
如此,滑架82和印刷头81以印刷所需要的次数而反复实施朝向左方而进行扫描并实施印刷的处理、和朝向右方而进行扫描并实施印刷的处理。
返回至图1的说明,印刷单元8具备间隙调节机构83。间隙调节机构83为,对印刷介质W与印刷头81的喷嘴面81A之间的距离即工件间隙WG进行调节的机构。间隙调节机构83与滑架82连接,并通过根据控制部100的控制而使滑架8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从而对工件间隙WG进行调节。
打印机1具备干燥单元9。干燥单元9在输送方向H上被设置在收卷装置5的上游处,且被设置在从动辊10C的下游处。另外,干燥单元9只要在输送方向H上被设置在收卷装置5的上游处且在与印刷头81相比靠下游处,则也可以不被设置在从动辊10C的下游处。干燥单元9例如具有对印刷介质W进行收纳的腔室、和被配置在腔室的内部的加热器,并且通过加热器的热量而使处于印刷介质W之上的未干燥状态的油墨IK干燥。
接下来,对打印机1的功能性结构进行说明。
图4为表示打印机1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打印机1具备控制部100。
控制部100具备CPU或MPU等执行程序的处理器110、以及存储部120,且对打印机1的各部进行控制。控制部100以使处理器110读取被存储于存储部120中的控制程序121并执行处理的方式,通过硬件以及软件的协同工作来执行各种处理。控制程序121与程序的一个示例相对应。此外,处理器110通过读取并执行控制程序121,从而作为输入检测部111、印刷控制部112、显示控制部113以及区域检测部114而发挥功能。关于这些功能块的详细内容将在下文中叙述。
存储部120具有对处理器110所执行的程序、通过处理器110而被处理的数据进行存储的存储区域。存储部120对处理器110所执行的控制程序121、以及包括与打印机1的动作有关的各种设定值的设定数据122进行存储。存储部120具有非易失性地对程序和数据进行存储的非易失性存储区域。此外,存储部120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即,具备易失性存储区域,并且暂时性地对处理器110所执行的程序和处理对象的数据进行存储的结构。
打印机1连接有印刷部101。印刷部101包括印刷单元8、输送机构1011、滑架驱动机构1012、干燥单元9以及传感器单元7。输送机构1011为对印刷介质W进行输送的机构,并且除了放卷装置2、从动辊10A、10B、10C、输送辊3A、3B、输送带4以及收卷装置5之外,还包括对它们进行驱动的电机。滑架驱动机构1012为使滑架82在扫描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的机构,例如包括作为驱动源的电机、对滑架82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件、将电机的动力传递至滑架82的齿轮和连杆等。
打印机1具备通信部102。
通信部102由依据预定的通信标准的连接器、接口电路等通信硬件而构成,且根据控制部100的控制而与打印机1的外部装置进行通信。打印机1的外部装置为例如计算机或服务器装置。控制部100在通过通信部102而从外部装置接收到图像数据123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123存储在存储部120中。此外,控制部100在通过通信部102而从外部装置接收到指示印刷的任务数据124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任务数据124存储在存储部120中。
打印机1具备操作部103。操作部103具备键盘1031、触摸面板1032、以及显示器1033。操作部103也可以为仅具备键盘1031以及触摸面板1032中的任意一方的结构。显示器1033与显示部的一个示例相对应。键盘1031具有由操作者实施操作的多个键,且将表示被实施了操作的键的操作数据输出至控制部100。显示器1033具有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显示画面,且根据控制部100的控制来显示图像。触摸面板1032与显示器1033的显示画面被重叠配置,并检测对于显示画面的接触操作,且将表示接触位置的操作数据输出至控制部100。
控制部100具备输入检测部111、印刷控制部112、显示控制部113、以及区域检测部114。
存储部120对控制程序121、设定数据122、图像数据123、任务数据124、以及检测记录表125进行存储。控制程序121为通过处理器110而被执行的程序,设定数据122包括与控制程序121的执行相关的设定值。
输入检测部111基于从键盘1031以及触摸面板1032被输入的操作数据,而对操作者的输入操作进行检测,并取得被输入的内容。输入检测部111对经由通信部102而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且在接收到图像数据123的情况下使存储部120存储图像数据123。此外,输入检测部111在接收到与印刷任务IJ相关的数据即任务数据124的情况下,使存储部120存储任务数据124。
图像数据123为印刷头81印刷在印刷介质W上的图像的数据,存储部120能够对多个图像数据123进行存储。
印刷控制部112根据任务数据124而对印刷部101进行控制,并通过印刷部101而在印刷介质W上执行印刷。
任务数据124为,用于使印刷控制部112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印刷任务IJ的任务组130为单位而执行印刷的数据。在此,对任务组130进行说明。
图5为表示任务组130的结构的示意图。
对于打印机1所执行的任务组130中所包含的印刷任务IJ的数量并无限制,图5所示的任务组130例示了包括三个印刷任务131、132、133的情况。任务组130中的印刷任务131、132、133的排列顺序表示印刷控制部112执行印刷的顺序。因此,印刷任务131、132、133按照任务组130中的排列顺序,并通过印刷控制部112而被执行。
印刷任务131包括图像指定信息GJ、印刷长信息NJ、印刷条件信息JJ。图像指定信息GJ为对印刷在印刷介质W上的图像进行指定的信息,且对存储部120所存储的图像数据123中的某一个进行指定。例如,在存储部120将多个图像数据123分别作为一个文件而进行存储的情况下,图像指定信息GJ包括指定某一个图像数据123的文件名、文件路径。
印刷长信息NJ为,对印刷由图像指定信息GJ所指定的图像的长度即印刷长进行指定的信息。印刷长以例如米单位来指定对印刷任务131的图像进行印刷的印刷介质W的输送方向H上的尺寸。在印刷长与图像数据123的图像尺寸相比而较大的情况下,印刷控制部112重复地将图像数据123的图像印刷在印刷介质W上。因此,图像数据123也可以为与印刷长相比而较小的图像的数据。此外,图像数据123也可以为与交叉方向K上的印刷介质W的尺寸、即印刷介质W的宽度相比而较小的图像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印刷控制部112也在印刷介质W的宽度方向上重复地对图像数据123的图像进行印刷。
印刷条件信息JJ为表示印刷头81印刷图像时的印刷条件的信息。例如,印刷条件信息JJ所示的印刷条件包括印刷头81进行印刷的图像的印刷分辨率、工件间隙WG等。此外,印刷条件信息JJ所示的印刷条件也可以包括对印刷浓度、每单位面积的油墨喷出量进行指定的信息等。
任务组130中所包含的印刷任务131、132、133分别包括图像指定信息GJ、印刷长信息NJ以及印刷条件信息JJ。因此,印刷控制部112能够在任务组130中所包含的各个印刷任务131、132、133中以不同的印刷长以及印刷条件来印刷不同的图像。
印刷控制部112连续地执行任务组130中所包含的印刷任务131、132、133。因此,在长条的印刷介质W上,接连地印刷有由各印刷任务131、132、133所指定的不同的图像。因此,例如,在依次印刷多个图像的情况下,由于不会发生在切换图像的位置处产生空白或者印刷动作停止的情况,因此印刷控制部112能够在抑制打印机1的生产率的降低的同时减少印刷介质W的浪费,从而能够高效地实施印刷。
任务数据124能够设为包括多个任务组130的数据的结构。
印刷控制部112参照任务数据124,并取得通过操作部103的操作而被指定的任务组130的数据。印刷控制部112按照任务组130中所包含的顺序而对被指定的任务组130中所包含的印刷任务131、132、133进行印刷。
显示控制部113对显示器1033进行控制,从而使各种图像显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部113使显示器1033显示印刷状态画面300。关于印刷状态画面300,将在下文中叙述。
区域检测部114基于从传感器单元7被输入的检测值,而从印刷介质W中对不可印刷区域AF的有无进行判断。此外,区域检测部114在判断为在印刷介质W上具有不可印刷区域AF的情况下,基于从传感器单元7被输入的检测值,而对印刷介质W上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位置、不可印刷区域AF的输送方向H上的长度、以及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进行检测。区域检测部114使存储部120存储检测记录表125,所述检测记录表125包括表示检测到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位置的信息、表示检测到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输送方向H上的长度的信息、以及表示检测到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的信息。在检测记录表125中,除了这些信息之外,还包括例如表示传感器单元7开始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AF的开始时刻的信息。
例如,区域检测部114在对不可印刷区域AF的输送方向H上的长度进行检测时,基于从传感器单元7被输入的检测值,而对传感器单元7检测到接缝Se的期间进行计数。另外,区域检测部114在输送带4停止印刷介质W的输送的期间,即使传感器单元7检测到接缝Se,也不实施该计数。然后,区域检测部114对与进行了计数的期间相对应的输送带4的输送距离进行计算,且将计算出的输送距离作为不可印刷区域AF的输送方向H上的长度而检测出。另外,该检测方法只不过为一个示例,能够采用任意的检测方法。
此外,例如,区域检测部114在对印刷介质W中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位置进行检测时,基于任务组130的印刷开始时刻、从开始进行任务组130的印刷起的输送带4的输送距离、传感器单元7开始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AF的开始时刻、检测到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输送方向H上的长度,而对印刷介质W上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位置进行检测。另外,该检测方法只不过为一个示例,能够采用任意的检测方法。
接下来,对打印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6为表示打印机1的动作的流程图,并且表示向印刷介质W实施的印刷所涉及的动作。
印刷控制部112根据由操作部103检测到的输入操作,而从任务数据124中所包含的任务组130中选择要执行的任务组130(步骤SA1)。
接下来,印刷控制部112从在步骤SA1中选出的任务组130中所包含的印刷任务IJ中按照印刷任务IJ的执行顺序而选择一个印刷任务IJ(步骤SA2)。
接下来,印刷控制部112取得表示要执行的印刷任务IJ的印刷条件的印刷条件信息JJ,并实施所取得的印刷条件信息JJ所示的印刷条件的设定(步骤SA3)。接着,印刷控制部112从存储部120取得图像指定信息GJ所指定的图像数据123(步骤SA4)。
接下来,印刷控制部112对印刷部101进行控制而开始进行向印刷介质W的印刷(步骤SA5),对应于此,区域检测部114基于传感器单元7所输出的信号,而开始进行印刷介质W上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检测(步骤SA6)。
区域检测部114基于传感器单元7所输出的检测值,而对在印刷介质W上是否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AF进行判断(步骤SA7)。
在区域检测部114判断为未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AF的情况下(步骤SA7:否),印刷控制部112对印刷任务IJ是否完成进行判断(步骤SA14)。
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区域检测部114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AF的情况下(步骤SA7:是),印刷控制部112对下一次的滑架82的扫描是否为不可印刷区域AF上的扫描进行判断(步骤SA8)。
在下一次的滑架82的扫描为至少在输送方向H上最上游的喷嘴于不可印刷区域AF上移动的扫描的情况下,印刷控制部112在步骤SA8中作出肯定判断。另外,印刷控制部112例如基于在开始印刷时起输送机构1011实施了输送的印刷介质W的输送距离、输送方向H上的印刷头81的位置、喷嘴列NzR的长度、以及区域检测部114所检测出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输送方向H上的长度而执行步骤SA8的处理。
印刷控制部112在判断为下一次的滑架82的扫描并非不可印刷区域AF上的扫描的情况下(步骤SA8:否),再次执行步骤SA8的处理。印刷控制部112直到在步骤SA8中作出肯定判断为止,通过印刷部101而反复实施使滑架82朝向而左方进行扫描并实施印刷的处理、利用输送带4而进行输送的处理、以及使滑架82朝向右方而进行扫描并实施印刷的处理。
印刷控制部112在判断为下一次的滑架82的扫描为不可印刷区域AF上的扫描的情况下(步骤SA8:是),对间隙调节机构83进行控制从而使滑架82向上方移动,以使工件间隙WG变得大于印刷过程中的工件间隙WG,由此对滑架82相对于印刷介质W的高度进行变更(步骤SA9)。
印刷控制部112在滑架82位于非印刷区域A1、A3中的任意一处的情况下执行滑架82的高度的变更。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滑架82位于扫描开始位置KI1、KI3中的任意一处的情况下执行滑架82的高度的变更的情况。这是为了,在不可印刷区域AF上的扫描前的扫描中,印刷头81对于印刷区域A2而形成图像。
图7为用于对滑架82相对于印刷介质W的高度的变更进行说明的图。在图7中,例示了在扫描开始位置KI1处对滑架82的高度进行变更的情况。
由单点划线所示的滑架82以及印刷头81表示工件间隙WG被设定为“L1”的情况下的滑架82以及印刷头81。在图7中,“L1”的工件间隙WG为在印刷条件中所包含的工件间隙WG。因此,在图7中,由单点划线所示的滑架82以及印刷头81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为,在印刷介质W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的位置。
由实线所示的滑架82以及印刷头81表示在步骤SA9中工件间隙WG被设定为“L2”的情况下的滑架82以及印刷头81。在图7中,“L2”的工件间隙WG比“L1”的工件间隙WG宽“L3”的距离的量。在图7的情况下,在步骤SA9中,间隙调节机构83使滑架82向上方移动“L3”的距离的量。间隙调节机构83在使滑架82向上方移动时,移动至能够向上方移动的最大位置。因此,在图7的情况下,间隙调节机构83能够设定的工件间隙WG的最大值为“L2”。
返回至图6的说明,印刷控制部112在对间隙调节机构83进行控制以变更滑架82的高度时,停止印刷任务IJ的执行,并执行滑架82的扫描、以及由输送带4实现的印刷介质W的输送(步骤SA10)。另外,在步骤SA10的处理中,不执行基于印刷任务IJ的油墨IK的喷出,但以与印刷任务IJ的执行同样的方式来执行滑架82的扫描、以及由输送带4实现的印刷介质W的输送。
如此,印刷控制部112通过对滑架82的高度进行变更以使工件间隙WG变得大于印刷过程中的工件间隙WG,从而能够使印刷头81从印刷介质W离开。因此,印刷控制部112能够避免印刷头81与印刷介质W进行接触的情况,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避免印刷头81与接缝Se进行接触的情况。
在步骤SA10中,印刷控制部112也可以对不可印刷区域AF执行由印刷头81实现的冲洗动作。冲洗动作是指,通过强制性地喷出滞留在喷嘴中的油墨IK从而防止增粘了的油墨IK滞留在喷嘴中的状态,进而防止因喷嘴堵塞而导致的喷出不良的动作。印刷控制部112在步骤SA10中,针对滑架82的每一次扫描而对在不可印刷区域AF上移动的喷嘴进行确定,并以所确定的喷嘴为对象来执行冲洗动作。由此,印刷控制部112在避免印刷头81与印刷介质W的接触的期间,能够防止增粘了的油墨IK滞留在喷嘴中的情况,从而能够避免因印刷头81与印刷介质W的接触而导致的喷嘴堵塞。
此外,在步骤SA10中,印刷控制部112使印刷头81的各喷嘴进行微振动。在此所称的微振动是指,使压电元件在不从喷嘴的喷出口喷出油墨IK的范围内进行振动的情况。由此,印刷控制部112在避免印刷头81与印刷介质W的接触的期间,能够对滞留在喷嘴中的油墨进行搅拌,从而能够抑制油墨的增粘。因此,印刷控制部112能够防止因避免印刷头81与印刷介质W的接触而导致的喷嘴堵塞。
接下来,印刷控制部112对下一次的滑架82的扫描是否为不可印刷区域AF上的扫描进行判断(步骤SA11)。更详细而言,在步骤SA11中,印刷控制部112对下一次的滑架82的扫描是否为至少在输送方向H上最下游的喷嘴在不可印刷区域AF上移动的扫描进行判断。
印刷控制部112在判断出下一次的滑架82的扫描为不可印刷区域AF上的扫描的情况下(步骤SA11:是),再次执行步骤SA10以及步骤SA11的处理。即,印刷控制部112直到在步骤SA11中作出否定判断为止,而在停止印刷任务IJ的执行的同时,重复实施滑架82的扫描以及由输送带4实现的印刷介质W的输送。
另一方面,印刷控制部112在判断出下一次的滑架82的扫描并非不可印刷区域AF上的扫描的情况下(步骤SA11:否),对间隙调节机构83进行控制而使滑架82向下方移动,以便成为印刷条件中所包含的工件间隙WG,从而变更滑架82相对于印刷介质W的高度(步骤SA12)。另外,滑架82的高度的变更的定时并不限定于滑架82位于非印刷区域A1、A3中的任意一处的定时,只要为在步骤SA11中作出否定判断的定时之后即可。
例如,在图7的情况下,在步骤SA11中,印刷控制部112对间隙调节机构83进行控制以使滑架82向下方移动“L3”的距离的量,而将工件间隙WG从“L2”设定为“L1”。
接下来,印刷控制部112从上游可印刷区域AK-J起再次开始进行印刷任务IJ(步骤SA13)。也就是说,在步骤SA13中,印刷控制部112从上游可印刷区域AK-J起继续实施对于下游可印刷区域AK-K执行的印刷的后续部分。
在步骤SA14中,印刷控制部112对印刷任务IJ是否完成进行判断(步骤SA14)。在印刷任务IJ的印刷未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A14:否),控制部100返回至步骤SA7。
在印刷任务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14:是),印刷控制部112对在步骤SA1中所选择的任务组130中是否存在未被执行的印刷任务IJ进行判断(步骤SA15)。在存在未被执行的印刷任务IJ的情况下(步骤SA15:是),控制部100返回至步骤SA2。在不存在未被执行的印刷任务IJ的情况下(步骤SA15:否),控制部100结束本处理。另外,由图6的动作完成的印刷成果物比全印刷任务IJ的印刷长的总和长了与不可印刷区域AF的数相应的量。
打印机1与图6所示的动作并行地执行印刷状态画面300的显示所涉及的动作。
图8表示被显示于显示器1033上的印刷状态画面300的一个示例的图。
印刷状态画面300为,在印刷控制部112执行印刷过程中显示控制部113使显示器1033显示的画面。
在印刷状态画面300中配置有状态显示部301、结果显示部303、印刷任务显示部310、以及通知显示部330。
状态显示部301为,对打印机1的动作的状态进行显示的显示区域。打印机1的状态可以列举出例如印刷中、印刷待机中等。由于在图5的示例中表示印刷控制部112正在执行印刷的状态,因此在状态显示部301上显示印刷中。
结果显示部303为,对印刷的状况和印刷动作的结果进行显示的区域。在结果显示部303中配置有印刷控制部112正在执行的任务组130、或者与已执行的任务组130相对应的任务组图像304以及进展状态图像308。
任务组图像304包括表示构成任务组130的印刷任务IJ的符号图像305、306、307。符号图像305、306、307分别表示在任务组130中所包含的各个印刷任务IJ。符号图像305、306、307分别为,根据印刷任务IJ而被印刷出的图像的缩略图像。即,符号图像305、306、307为,将被印刷于印刷介质W上的图像数据123的图像缩小后的图像。
符号图像305、306、307以与各印刷任务IJ的印刷长相对应的尺寸而被显示。符号图像305、306、307的显示尺寸为,与各符号图像所对应的印刷任务IJ的印刷长相同的比率。此外,显示控制部113也可以对任务组图像304的整体的显示尺寸进行固定,并以任务组130中所包含的各印刷任务IJ的印刷长而对任务组图像304的显示尺寸按照比例进行分配,进而确定符号图像305、306、307的显示尺寸。任务组图像304中的符号图像305、306、307的配置顺序为与任务组130中的印刷任务IJ的执行顺序相同的顺序。例如,位于任务组图像304的最左侧的符号图像305表示执行顺序为最开始的印刷任务IJ。
进展状态图像308为表示任务组130的进展状态的图像,且通过显示控制部113的控制,而以与任务组图像304相同的显示尺寸来被显示。进展状态图像308为,例如以进度条的方式而将任务组130的整体中的由印刷头81实施印刷完毕的部分改变显示方式来进行显示的图像。此外,如图8所示,也可以在进展状态图像308上显示表示任务组130的整体中的印刷完毕的比例的数值。在该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13将印刷完毕的比例以输送方向H上的印刷介质W的长度为基准来进行显示。
此外,在结果显示部303中配置有接缝显示部309。接缝显示部309对与包括在印刷过程中传感器单元7检测到的接缝Se在内的不可印刷区域AF相关的信息进行显示。接缝显示部309基于区域检测部114检测到的印刷介质W中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位置而进行显示。
在接缝显示部309中分别显示有表示传感器单元7检测到的一个不可印刷区域AF的图标309A、309B、309C。以与各图标309A、309B、309C建立关联的方式,而在任务组图像304中显示有表示不可印刷区域的位置的位置显示304A、304B、304C。
位置显示304A表示图标309A所示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位置。同样地,位置显示304B、304C表示图标309B、309C所示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位置。任务组图像304中的位置显示304A、304B、304C的显示位置表示输送方向H上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位置。因此,操作者通过位置显示304A、304B、304C,从而能够以任务组130中所包含的各印刷任务IJ的印刷长为基准而容易地掌握不可印刷区域AF的位置。
印刷任务显示部310为,对与被显示于结果显示部303上的任务组130中所包括的各种各样的印刷任务IJ相关的信息进行显示的区域。在图8的示例中,印刷任务显示部310包括与三个印刷任务IJ相对应的印刷任务内容显示部311、312、313。印刷任务内容显示部311、312、313分别与一个印刷任务IJ相对应,且印刷任务显示部310中的印刷任务内容显示部311、312、313的配置顺序为与印刷任务IJ的执行顺序相同的顺序。
印刷任务内容显示部311包括根据印刷任务IJ而被印刷出的图像的缩略图像321。此外,在印刷任务内容显示部311中配置有表示印刷条件以及印刷长的文字。同样地,印刷任务内容显示部312、313包括根据印刷任务而被印刷出的图像的缩略图像322、323,且包括表示印刷条件以及印刷长的文字。
通知显示部330为,对关于印刷控制部112所执行的印刷而应当向操作者通知的信息进行显示的区域。在通知显示部330中,例如显示有与区域检测部114所检测到的不可印刷区域AF相关的区域关联信息。在图9的示例中,在通知显示部330上显示有区域关联信息331、332、333。这些区域关联信息331、332、333基于存储部120所存储的检测记录表125而被显示。
区域关联信息331包括对于图标309A所示的不可印刷区域AF而开始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AF的开始时刻、以及印刷介质W上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位置。区域关联信息332、333分别包括对于图标309B、309C所示的不可印刷区域AF而开始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AF的开始时刻、以及印刷介质W上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位置。另外,在区域关联信息331、332、333中也可以包括多个例如表示输送方向H上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长度的信息、表示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的信息等其他的信息。
图9为表示打印机1的动作的流程图,且表示与印刷状态画面300的显示相关的动作。
显示控制部113对印刷状态画面300进行显示(步骤SB1),印刷控制部112从存储部120取得在步骤SA1中选出的任务组130中所包含的印刷任务IJ的图像数据123(步骤SB2)。
显示控制部113根据在步骤SB2中所取得的图像数据123而生成缩略图像(步骤SB3),并将所生成的缩略图像和各印刷任务IJ的数据显示在印刷任务内容显示部311、312、313上(步骤SB4)。各印刷任务的数据包括印刷条件信息JJ和印刷长信息NJ等。
显示控制部113在检测到通过印刷控制部112而开始进行印刷时(步骤SB5),开始实施对结果显示部303以及通知显示部330的显示进行更新的处理(步骤SB6)。
显示控制部113对是否通过区域检测部114而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AF进行判断(步骤SB7)。在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AF的情况下(步骤SB7:是),显示控制部113将与被检测到的不可印刷区域AF相关的信息显示在结果显示部303以及通知显示部330上(步骤SB8),并转移至步骤SB9中。此外,在判断为区域检测部114未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AF的情况下(步骤SB7:否),显示控制部113转移至步骤SB9中。
在步骤SB9中,显示控制部113对是否结束印刷状态画面300的显示进行判断(步骤SB9)。印刷状态画面300除了正在执行由印刷控制部112实现的印刷时之外,在任务组130的印刷结束后也能够进行显示。显示控制部113在步骤SB9中,在例如通过操作部103的输入而指示了印刷状态画面300的显示结束的情况下,作出肯定判断。
在未结束印刷状态画面300的显示的情况下(步骤SB9:否),显示控制部113返回至步骤SB7。在结束印刷状态画面300的显示的情况下(步骤SB9:是),显示控制部113结束印刷状态画面300的显示(步骤SB10),并结束本处理。
通过印刷状态画面300的显示,从而实现以下的效果。
一般而言,在之后要对由打印机1实施了印刷的印刷介质W进行加工的情况下,或者出厂的情况下,实施对印刷状况进行确认的作业。在一般的作业中,通过目视确认来查找因接缝Se而未被实施印刷的部分,并确认了印刷状况。但是,在印刷介质W为服饰品和室内装饰产品的制造所使用的布制品的情况下,印刷介质W的长度、以及打印机1要进行印刷的印刷长变大。因此,通过收卷装置5而将印刷后的印刷介质W收卷而成的物品,在重量以及大小上均不是容易地被人处理的物品。因此,将被收卷装置5收卷而成的印刷介质W展开,并通过目视而对状态进行确认的作业的工作量较大。但是,通过印刷状态画面300的显示,从而能够使操作者容易地掌握在印刷介质W的哪一位置上存在接缝Se且在印刷介质W的哪一位置未被实施印刷。因此,打印机1能够实现印刷后的作业的负荷减轻以及效率提升。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进行比较,印刷中的打印机1的动作有所不同。
图10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的动作的流程图,且表示向印刷介质W实施的印刷所涉及的动作。
在图10所示的流程图中,对于与图6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步骤而标记相同的步骤编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判断为区域检测部114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AF的情况下(步骤SA7:是),印刷控制部112对下一次的滑架82的扫描是否为不可印刷区域AF上的扫描进行判断(步骤SC1)。印刷控制部112在下一次的滑架82的扫描为至少在输送方向H上最上游的喷嘴在不可印刷区域AF上移动的扫描的情况下,在步骤SC1中作出肯定判断。
印刷控制部112在判断为下一次的滑架82的扫描并非不可印刷区域AF上的扫描的情况下(步骤SC1:否),再次执行步骤SC1的处理。另外,印刷控制部112直到在步骤SC1中作出肯定判断为止,通过印刷部101而反复实施使滑架82朝向左方而进行扫描并实施印刷的处理、由输送带4实现输送的处理、以及使滑架82朝向右方而进行扫描并实施印刷的处理。
印刷控制部112在判断为下一次的滑架82的扫描为不可印刷区域AF上的扫描的情况下(步骤SC1:是),使滑架82以位于扫描开始位置KI1、KI3中的任意一处的方式进行扫描(步骤SC2)。另外,在步骤SC1进行判断时的滑架82的扫描方向为右方的情况下,印刷控制部112使滑架82以位于扫描开始位置KI1的方式进行扫描。此外,在步骤SC1进行判断时的滑架82的扫描方向为左方的情况下,印刷控制部112使滑架82以位于扫描开始位置KI3的方式进行扫描。
接下来,印刷控制部112停止印刷任务IJ的执行,并执行由输送带4实现的印刷介质W的输送(步骤SC3)。另外,在步骤SC3的处理中,停止基于印刷任务IJ的印刷以及滑架82的扫描,而执行由输送带4实现的印刷介质W的输送。
接下来,印刷控制部112对在输送方向H上不可印刷区域AF是否位于与印刷头81相比靠下游处进行判断(步骤SC4)。例如,在步骤SC4中,在印刷头81所具有的喷嘴中的、在输送方向H上最下游的喷嘴位于与不可印刷区域AF相比而在输送方向H上靠上游处的情况下,印刷控制部112作出肯定判断。
印刷控制部112在判断为不可印刷区域AF并未位于与印刷头81相比靠上游处的情况下(步骤SC4:否),再次执行步骤SC3、SC4的处理。另外,印刷控制部112直到在步骤SC4中作出肯定判断为止,以停止印刷任务IJ的执行并且停止滑架82的扫描的状态来继续进行由输送带4实现的印刷介质W的输送。
另一方面,印刷控制部112在判断为不可印刷区域AF位于与印刷头81相比靠上游处的情况下(步骤SC4:是),从上游可印刷区域AK-J起再次开始实施印刷任务IJ(步骤SA13)。
如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使滑架82扫描至作为向印刷介质W喷出油墨IK而形成图像的印刷区域A2的外侧的印刷区域外,从而使滑架82退避。由此,通过使滑架82扫描至印刷区域外而使滑架82退避,从而能够使印刷头81不位于印刷介质W之上,进而能够避免印刷介质W与印刷头81的接触。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进行比较,印刷中的打印机1的动作有所不同。
图11为表示对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打印机1的动作的流程图,且表示在向印刷介质W实施的印刷所涉及的动作。
在图11所示的流程图中,对于与图6以及图10所示的流程图相同的步骤而标记相同的步骤编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判断为区域检测部114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AF的情况下(步骤SA7:是),印刷控制部112对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是否为预定值以上进行判断(步骤SD1)。此处所称的预定值为,例如间隙调节机构83能够进行调节的工件间隙WG的最大值。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印刷介质W为被印染材料。由此,印刷介质W的厚度会根据印刷介质W、或者构成印刷介质W的布帛而有所不同。因此,该预定值优选为根据印刷介质W的厚度而有所不同的值。
印刷控制部112在判断出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不是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D1:否),执行步骤SA8之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印刷控制部112在判断出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D1:是),执行步骤SC1之后的处理。
即,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不是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以第一实施方式的退避方式来使滑架82退避,而在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以第二实施方式的退避方式来使滑架82退避。由此,能够高效且适当地分开使用两种滑架82的退避方式,从而无论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如何,都能够避免印刷头81与印刷介质W的接触。
接下来,对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单元7为光学式的传感器。在变形例中,传感器单元7由摄像机构成。在变形例中,传感器单元7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具备作为对不可印刷区域AF进行检测的摄像机的第一检测摄像机和对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进行检测的第二检测摄像机。第一检测摄像机、以及第二检测摄像机根据控制部100的控制,而对包括印刷介质W的至少一部分在内的拍摄范围进行拍摄,且将拍摄图像输出至控制部100。第一检测摄像机以及第二检测摄像机的拍摄图像既可以为静止图像,也可以为影像。
第一检测摄像机与第二检测传感器7B同样地被设置在输送带4的上方处,且对被载置于输送带4上的印刷介质W进行拍摄。第一检测摄像机的拍摄范围被设定为,包括被载置于输送带4上的印刷介质W的交叉方向K上的两端部的拍摄范围。控制部100基于第一检测摄像机的拍摄图像,并通过色差检测和图案匹配等,而实施不可印刷区域AF的检测。
第二检测摄像机如第一检测传感器7A-1、7A-2那样,被设置在载置于输送带4上的印刷介质W的左方以及右方中的任意一方上。第二检测摄像机在被设置于该印刷介质W的左方的情况下,以从印刷介质W的左方对印刷介质W的左端部进行拍摄的方式而被设置。此外,第二检测摄像机在被设置于该印刷介质W的右方的情况下,以从印刷介质W的右方对印刷介质W的右端部进行拍摄的方式而被设置。控制部100基于第二检测摄像机的拍摄图像,并通过色差检测和图案匹配等,而对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进行检测。
此外,在变形例中,在印刷状态画面300中,以与区域关联信息331建立关联的方式而显示有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AF时的拍摄图像的缩略图像。该缩略图像为,通过第一检测摄像机而拍摄到的拍摄图像的缩略图像。在第一检测摄像机对影像进行了拍摄的情况下,该缩略图像为从影像被切出的帧的缩略图像。
在印刷状态画面300中,在受理了对与区域关联信息331建立对应的缩略图像进行选择的触摸面板1032的操作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13对作为该缩略图像的源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再现。在对拍摄图像数据进行再现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13也可以使与印刷状态画面300不同的窗口弹出。此外,在拍摄图像数据为影像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13也可以根据对缩略图像的操作,而在缩略图像的显示位置上再现显示影像。对于与区域关联信息332、333建立对应缩略图像也可以实施同样的处理。
以上,如在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所说明的那样,打印机1具备:输送带4,其对印刷介质W进行输送;印刷头81,其喷出油墨IK从而在被载置于输送带4上的印刷介质W上形成图像;滑架82,其搭载印刷头81,且在与印刷介质W的输送方向H交叉的交叉方向K上进行扫描;传感器单元7,其对不可印刷区域AF进行检测。此外,打印机1具备控制部100,所述控制部100在印刷过程中传感器单元7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AF的情况下,使滑架82从通过印刷头81而形成图像的位置退避,并且使输送带4输送印刷介质W直到不可印刷区域AF位于与印刷头81相比靠输送方向H的下游处为止,且从与不可印刷区域AF邻接的可印刷区域AK起继续实施印刷。
此外,在打印机1的控制方法中,在印刷过程中传感器单元7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AF的情况下,使滑架82从通过印刷头81而形成图像的位置退避,并且使输送带4输送印刷介质W直到不可印刷区域AF位于与印刷头81相比靠输送方向H的下游处为止,且从与不可印刷区域AF邻接的可印刷区域AK起继续实施印刷。
此外,控制程序121使控制部100执行如下动作,即,在印刷过程中传感器单元7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AF的情况下,使滑架82从由印刷头81形成图像的位置退避,并且通过输送带4而使印刷介质W输送至不可印刷区域AF位于与印刷头81相比靠输送方向H的下游处为止,且从与不可印刷区域AF邻接的可印刷区域AK起继续实施印刷。
根据打印机1、打印机1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121,能够在自动地避免印刷头81与印刷介质W的接触的同时执行印刷。因此,操作者无需为了避免印刷头81与印刷介质W的接触而停止打印机1的印刷动作。因此,根据打印机1、打印机1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程序121,能够在打印机1的生产率不下降的条件下避免印刷头81与印刷介质W的接触。
控制部100在印刷过程中传感器单元7检测到不可印刷区域AF的情况下,改变滑架82相对于印刷介质W的高度,以使工件间隙WG大于印刷过程中的工件间隙WG,从而使滑架82退避。
根据该结构,通过改变滑架82的高度以使工件间隙WG大于印刷过程中的工件间隙WG进而使滑架82退避,从而能够使印刷头81从印刷介质W离开,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避免印刷介质W与印刷头81的接触。
此外,通过扩大工件间隙WG,从而即使在使滑架82退避的过程中,滑架82也能够在避免印刷头81与印刷介质W进行接触的同时,在交叉方向K上进行扫描。因此,能够在滑架82的退避过程中对不可印刷区域AF执行冲洗动作。因此,打印机1通过改变高度而使滑架82退避,从而在直到印刷再次开始的期间,能够防止增粘了的油墨IK长时间地停留在喷嘴上的情况,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因在接触避免中可能发生的喷嘴堵塞而导致的喷出不良。
控制部100使滑架82扫描至作为向印刷介质W喷出油墨IK而形成图像的印刷区域A2的外侧的印刷区域外,从而使滑架82退避。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使滑架82扫描至印刷区域外而使滑架82退避,从而能够使印刷头81不位于印刷介质W之上,进而能够更可靠地避免印刷介质W与印刷头81的接触。此外,由于在滑架82的退避过程中滑架82不进行扫描,因此打印机1能够在避免印刷头81与印刷介质W的接触时抑制功率消耗。
传感器单元7对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进行检测。在传感器单元7检测到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使滑架82扫描至印刷区域外。
根据该结构,无论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如何,都能够避免印刷头81与印刷介质W的接触。
控制部100对不可印刷区域AF执行由印刷头81实现的冲洗动作。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避免印刷头81与印刷介质W的接触的期间,防止增粘了的油墨IK滞留在喷嘴上,从而能够防止因在接触避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喷嘴堵塞而导致的喷出不良。
传感器单元7在输送方向H上被设置在与输送带4开始进行印刷介质W的载置的载置开始位置I1相比靠下游处,且被设置在与印刷头81相比靠上游处。
根据该结构,传感器单元7能够在不可印刷区域AF到达印刷头8之前对不可印刷区域AF进行检测,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避免印刷头81与印刷介质W的接触。
传感器单元为摄像机。控制部100使显示器1033显示通过摄像机所获得的不可印刷区域AF的拍摄图像。
根据该结构,在对印刷成果物的印刷状态进行确认的作业中,能够使操作者迅速且容易地掌握在印刷介质W中存在何种不可印刷区域AF、特别是在印刷介质W上存在何种接缝Se。因此,在印刷后的作业中,能够实现操作者的作业负荷的减轻以及效率提升。
印刷介质W为布帛。不可印刷区域AF包括布帛的接缝Se。
一般而言,印刷介质W的厚度根据印刷介质W或者构成印刷介质W的布帛而有所不同。因此,接缝Se的厚度即使在相同的印刷介质W中也存在针对每个接缝Se而不同的可能性。即使是这种印刷介质W为根据接缝Se而厚度有所不同的印刷介质W,也能够在打印机1的生产率不下降的条件下避免印刷头81与印刷介质W的接触。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为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的方式,本发明并未被限定于此。
例如,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单元7也可以不具备第二检测传感器。此外,虽然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例示了传感器单元7为光学式的传感器、或者摄像机的情况,但是只要为能够进行不可印刷区域AF的检测以及能够检测不可印刷区域AF的高度的传感器,则并不限定于光学式以及摄像机。
例如,虽然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采用打印机1的显示器1033显示印刷状态画面300的结构,但是也可以设为打印机1的外部装置代替打印机1的显示器、或者与打印机1的显示器一同显示印刷状态画面300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装置在适当的定时从打印机1取得适当的信息。
例如,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以不可印刷区域AF为包括接缝Se的区域作为示例而进行了说明。但是,不可印刷区域AF也可以包括例如印刷介质W成为从输送带4翘起的状态的部分、即发生了所谓的印刷介质W的翘起的部分的区域,并且在不可印刷区域AF中可能与印刷头81接触的主要因素并不限定于接缝Se。
例如,虽然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列举了对被卷绕成卷筒状的印刷介质W进行输送并印刷图像的打印机1作为示例而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能够在对印刷对象的布帛等印刷介质W进行固定并保持、且使印刷头81相对于印刷介质W而相对性地进行移动来实施印刷的印刷装置中应用本发明。例如,也可以在将衣物或缝制材料作为印刷介质W来固定并向印刷介质W喷出油墨而进行印刷的所谓的服装打印机中应用本发明。此外,也可以在并不限于布帛还在针织面料、纸张、合成树脂制的薄片等上实施印刷的印刷装置中应用本发明。
此外,本发明的应用对象并不限定于作为印刷装置而被单独使用的装置,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具有复印功能和扫描功能的复合机或POS终端装置等具有印刷之外的功能的装置中。
此外,打印机1既可以为利用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而进行固化的油墨IK的装置,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代替干燥单元9而在打印机1中设置紫外线照射装置。此外,打印机1也可以为具备对被干燥单元9干燥了的印刷介质W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的结构,关于其他的打印机1的细微部分结构能够任意地进行变更。
此外,控制部100的各功能部除了能够作为如上述那样处理器110所执行的控制程序121而构成之外,也能够通过装入有该控制程序121的硬件电路来实现。此外,也可以为打印机1经由传送介质而从服务器装置等接收控制程序121的结构。
此外,控制部100的功能也可以通过多个处理器或者半导体芯片来实现。
此外,为了易于理解打印机1的动作,例如图6、图10、以及图11所示的动作的步骤单位为,根据主要的处理内容而进行了分割的单位,并未通过处理单位的分割的方式和名称而对本发明进行限定。也可以根据处理内容而进一步分割为更多的步骤单位。此外,也可以以使一个步骤单位包括更多的处理的方式来进行分割。此外,该步骤的顺序也可以在不妨碍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替换。
符号说明
1…打印机(印刷装置);4…输送带;7…传感器单元(传感器);8…印刷单元;9…干燥单元;81…印刷头;81A…喷嘴面;82…滑架;100…控制部;101…印刷部;102…通信部;103…操作部;110…处理器;111…输入检测部;112…印刷控制部;113…显示控制部;114…区域检测部;120…存储部;121…控制程序(程序);122…设定数据;123…图像数据;124…任务数据;125…检测记录表;1011…输送机构;1012…滑架驱动机构;1031…键盘;1032…触摸面板;1033…显示器(显示部);A1、A3…非印刷区域(印刷区域外);A2…印刷区域;AF…不可印刷区域;AK…可印刷区域;AK-J…上游可印刷区域;AK-K…下游可印刷区域;H…输送方向;I1…载置开始位置;IK…油墨;K…交叉方向;Se…接缝;W…印刷介质;WG…工件间隙。

Claims (7)

1.一种印刷装置,具备:
输送带,其对印刷介质进行输送;
印刷头,其喷出油墨从而在被载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
滑架,其搭载所述印刷头,且在与所述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进行扫描;
传感器,其对被载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印刷介质与所述印刷头可能接触的所述印刷介质的不可印刷区域进行检测;
控制部,其在印刷过程中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不可印刷区域的情况下,对下一次的所述滑架的扫描是否为所述不可印刷区域上的扫描进行判断,在判断出下一次的所述滑架的扫描为所述不可印刷区域上的扫描的情况下,使所述滑架从通过所述印刷头而形成图像的位置退避,并且在判断出下一次的所述滑架的扫描不是所述不可印刷区域上的扫描的情况下,使所述输送带输送所述印刷介质,且从与所述不可印刷区域邻接的可印刷区域起继续实施印刷,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滑架扫描至作为向所述印刷介质喷出油墨而形成图像的印刷区域的外侧的印刷区域外,从而使所述滑架退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对所述不可印刷区域的高度进行检测,
在所述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所述不可印刷区域的高度为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滑架扫描至所述印刷区域外。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在所述输送方向上被设置在与所述输送带开始进行所述印刷介质的载置的载置开始位置相比靠下游处,且被设置在与所述印刷头相比靠上游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传感器为摄像机,
所述控制部使显示部显示通过所述摄像机而获得的所述不可印刷区域的拍摄图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中,
所述印刷介质为布帛,
所述不可印刷区域包括布帛的接缝。
6.一种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输送带,其对印刷介质进行输送;
印刷头,其喷出油墨从而在被载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
滑架,其搭载所述印刷头,且在与所述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进行扫描;
传感器,其对载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印刷介质与所述印刷头可能接触的所述印刷介质的不可印刷区域进行检测,
在所述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中,
在印刷过程中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不可印刷区域的情况下,对下一次的所述滑架的扫描是否为所述不可印刷区域上的扫描进行判断,在判断出下一次的所述滑架的扫描为所述不可印刷区域上的扫描的情况下,使所述滑架从通过所述印刷头而形成图像的位置退避,并且在判断出下一次的所述滑架的扫描不是所述不可印刷区域上的扫描的情况下,使所述输送带输送所述印刷介质,且从与所述不可印刷区域邻接的可印刷区域起继续实施印刷,
并且,使所述滑架扫描至作为向所述印刷介质喷出油墨而形成图像的印刷区域的外侧的印刷区域外,从而使所述滑架退避。
7.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有供印刷装置的控制部执行的程序,其中,
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输送带,其对印刷介质进行输送;
印刷头,其喷出油墨从而在被载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印刷介质上形成图像;
滑架,其搭载所述印刷头,且在与所述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进行扫描;
传感器,其对被载置于所述输送带上的所述印刷介质与所述印刷头可能接触的所述印刷介质的不可印刷区域进行检测,
所述程序使所述控制部实施如下动作,即,
在印刷过程中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不可印刷区域的情况下,对下一次的所述滑架的扫描是否为所述不可印刷区域上的扫描进行判断,在判断出下一次的所述滑架的扫描为所述不可印刷区域上的扫描的情况下,使所述滑架从通过所述印刷头而形成图像的位置退避,并且在判断出下一次的所述滑架的扫描不是所述不可印刷区域上的扫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输送带而使所述印刷介质输送,且从与所述不可印刷区域邻接的可印刷区域起继续实施印刷,
并且,使所述滑架扫描至作为向所述印刷介质喷出油墨而形成图像的印刷区域的外侧的印刷区域外,从而使所述滑架退避。
CN202010946062.7A 2019-09-13 2020-09-10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4979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7519 2019-09-13
JP2019167519A JP7363242B2 (ja) 2019-09-13 2019-09-13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7918A CN112497918A (zh) 2021-03-16
CN112497918B true CN112497918B (zh) 2022-08-12

Family

ID=72474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6062.7A Active CN112497918B (zh) 2019-09-13 2020-09-10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18758B2 (zh)
EP (1) EP3792066B1 (zh)
JP (1) JP7363242B2 (zh)
CN (1) CN1124979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142650A (ja) * 2022-03-25 2023-10-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66540A2 (en) * 1992-02-26 1993-10-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ing of a product with this apparatus
JPH079678A (ja) * 1993-06-14 1995-01-1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とプリント物及びその方法とその加工品
US5847729A (en) * 1993-06-14 1998-12-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inted matter obtained thereby and processed article obtained from printed matter
WO2008036620A2 (en) * 2006-09-19 2008-03-27 Kushner David S Ink jet multi-color printing system
EP3170666A1 (en) * 2014-07-18 2017-05-24 Konica Minolta, Inc. Inkjet prin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36484B2 (ja) * 1992-02-05 1998-04-02 鐘紡株式会社 捺染装置
JP2001199055A (ja) * 2000-01-18 2001-07-24 Copyer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73495B1 (ko) * 2001-10-05 2006-04-26 가부시키가이샤 시마세이키 세이사쿠쇼 잉크젯트프린트장치 및 잉크젯트에 의한 프린트방법
JP3687634B2 (ja) * 2002-07-26 2005-08-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US7399048B2 (en) * 2003-09-10 2008-07-15 Fujifilm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discharge defects
JP3838251B2 (ja) * 2003-09-10 2006-10-25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吐出不良検出方法
JP2005246767A (ja) * 2004-03-04 2005-09-15 Ricoh Co Ltd 印字制御方法及びプリンタ装置
JP4823599B2 (ja) * 2005-07-27 2011-11-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打滴位置誤差の調整方法、打滴制御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49398A (ja) * 2007-12-19 2009-07-0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液滴着弾位置補正方法
US8419144B2 (en) * 2010-05-11 2013-04-16 Xerox Corporation Media handling device for a printer
JP5094911B2 (ja) * 2010-05-13 201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装置
JP2014092554A (ja) * 2012-10-31 2014-05-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51506A (ja) * 2013-09-05 2015-03-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ー、デ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制御方法
JP6309850B2 (ja) * 2014-07-22 2018-04-11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のフラッシング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6417588B2 (ja) 2014-10-16 2018-11-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ノズル列駆動データ変換装置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JP6507582B2 (ja) * 2014-11-13 2019-05-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4890373A (zh) * 2015-06-18 2015-09-09 江苏海大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印染装置
JP6665652B2 (ja) * 2016-04-18 2020-03-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7128130A (ja) * 2017-03-13 2017-07-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JP7193951B2 (ja) * 2018-08-23 2022-12-21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シートのしわ検査方法
JP2019167519A (ja) 2018-12-19 2019-10-03 攝津製油株式会社 洗浄剤及び洗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66540A2 (en) * 1992-02-26 1993-10-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ing of a product with this apparatus
US5541626A (en) * 1992-02-26 1996-07-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corded product thereby
JPH079678A (ja) * 1993-06-14 1995-01-13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装置とプリント物及びその方法とその加工品
US5847729A (en) * 1993-06-14 1998-12-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inted matter obtained thereby and processed article obtained from printed matter
WO2008036620A2 (en) * 2006-09-19 2008-03-27 Kushner David S Ink jet multi-color printing system
EP3170666A1 (en) * 2014-07-18 2017-05-24 Konica Minolta, Inc. Inkjet prin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92066B1 (en) 2023-05-03
JP7363242B2 (ja) 2023-10-18
JP2021041675A (ja) 2021-03-18
EP3792066A2 (en) 2021-03-17
US20210078340A1 (en) 2021-03-18
US11318758B2 (en) 2022-05-03
CN112497918A (zh) 2021-03-16
EP3792066A3 (en) 2021-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81422B2 (ja)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0044822A (ja)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8273191A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CN112497919B (zh)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2497918B (zh)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JP7056487B2 (ja)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210094323A1 (en) Print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497920B (zh)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JP5029179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7040095B2 (ja)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印刷方法
JP6406490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110936738B (zh) 印刷装置、印刷控制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6124235A (ja)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413705B2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703915B2 (ja) 分割記録可能な像形成装置
JP4552619B2 (ja)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方法
JP5513822B2 (ja) 熱転写印刷装置
JP5037430B2 (ja) 画像記録装置における搬送装置、画像記録装置の搬送装置における搬送速度補正方法
JP2022042181A (ja) カッティングヘッド付き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23170172A (ja) 記録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195840A (ja)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5712398A (zh) 信息处理装置、显示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2020062795A (ja)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吐出面の清掃方法
JP2006056130A (ja) 記録装置、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716055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