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3036A - 电动工具的砂轮罩 - Google Patents

电动工具的砂轮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3036A
CN112313036A CN201980040327.2A CN201980040327A CN112313036A CN 112313036 A CN112313036 A CN 112313036A CN 201980040327 A CN201980040327 A CN 201980040327A CN 112313036 A CN112313036 A CN 112313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outer peripheral
protection portion
outer circumferential
power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03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3036B (zh
Inventor
大谷亮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9/02748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026747A1/ja
Publication of CN112313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30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3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30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B24B55/04Protective covers for the grinding wheel
    • B24B55/05Protective covers for the grinding wheel specially designed for 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 B24B55/052Protective covers for the grinding wheel specially designed for 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with rotat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8Angle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在具有被安装于电动工具主体的第1罩和以自如拆装的方式被安装于第1罩的第2罩的砂轮罩中,抑制第2罩产生晃动的情况。砂轮罩具有第1罩、第2罩和晃动抑制部,其中,所述第1罩被安装于电动工具主体,并且用于覆盖顶端工具的电动工具主体侧的面、即第1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2罩以可拆装的方式被安装于第1罩,并且用于覆盖顶端工具的位于与电动工具主体相反的相反侧的面、即第2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晃动抑制部在第2罩被安装于第1罩的状态下,抑制第2罩相对于第1罩的晃动。

Description

电动工具的砂轮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轮罩,该砂轮罩在使圆板状的顶端工具旋转来进行加工的电动工具中,被利用于覆盖顶端工具。
背景技术
在使电动工具的顶端工具旋转来加工被加工件时,为了抑制火花、粉尘飞散的情况而使用了砂轮罩。若为了提高抑制飞散的效果而增加覆盖顶端工具的区域,则在加工作业时,有时砂轮罩会与被加工件产生干涉,而使电动工具加工被加工件的加工能力下降。
因此,为了在被加工件的加工作业时,使砂轮罩不会与被加工件产生干涉,优选能根据顶端工具的种类(换言之,加工作业),而改变砂轮罩覆盖顶端工具的区域。
例如,在对被加工件进行磨削/研磨的情况下,由顶端工具的表面来加工被加工件,因此,只要砂轮罩能从电动工具主体侧覆盖顶端工具的外周的大致一半即可。
相对于此,在切割被加工件时,由设置于顶端工具的外周部分的切割刀来切割被加工件,因此,只要砂轮罩在电动工具主体侧和电动工具主体的相反侧的双面上覆盖顶端工具的外周的大致一半即可。
这样,为了根据加工作业来改变覆盖顶端工具的区域,只要按照每个加工作业来准备专用的砂轮罩即可。但是,若按照每个加工作业来准备专用的砂轮罩,则需要根据加工作业来更换被安装于电动工具的砂轮罩,从而使更换作业比较麻烦。
因此,提出一种具有第1罩和第2罩的砂轮罩,所述第1罩被安装于电动工具主体,并且从电动工具主体侧覆盖顶端工具的外周的大致一半;所述第2罩以可拆装的方式被安装于第1罩,并且从第1罩的相反侧覆盖顶端工具(例如,参照US2006/0068690,以下为“专利文献1”,参照DE102008022294,以下为“专利文献2”)。
根据现有的砂轮罩,只要预先将第1罩安装于电动工具主体,而仅在对被加工件进行切割作业时,将第2罩安装于第1罩,从而覆盖顶端工具的双面即可。因此,无需对电动工具主体进行砂轮罩的更换作业,从而能提高电动工具的使用便利性。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的砂轮罩的第2罩以覆盖第1罩的外周部分的方式被安装,通过使第2罩卡合于第1罩的外周方向上的两端缘或者卡合于在第1罩的与顶端工具的相向面上设置的卡合部,由此,被固定于第1罩。因此,即使第2罩在制造时存在尺寸上的偏差,也需要使其以能安装于第1罩的方式,设置得比第1罩大。
但是,若这样进行设置,虽然能将第2罩安装于第1罩,但是在将第2罩进行安装而使用电动工具时,由于振动等而使第2罩相对于第1罩晃动,从而降低使用感。另外,当第2罩晃动时,第1罩与第2罩的卡合部分发生磨损,从而容易使砂轮罩劣化。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目的在于,在具有被安装于电动工具主体的第1罩和以自如拆装的方式被安装于第1罩的第2罩的砂轮罩中,抑制当使用电动工具时由第2罩产生晃动的情况。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砂轮罩是用于覆盖在电动工具的输出轴上所安装的圆板状的顶端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1罩、第2罩和晃动抑制部,其中,
所述第1罩被安装于电动工具主体,并且用于覆盖所述顶端工具的位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侧的面、即第1面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第2罩以可拆装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第1罩,并且用于覆盖所述顶端工具的位于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相反的相反侧的面、即第2面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晃动抑制部在所述第2罩被安装于所述第1罩的状态下,抑制所述第2罩相对于所述第1罩的晃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砂轮罩,在具有被安装于电动工具主体的第1罩和以自如拆装的方式被安装于第1罩的第2罩的砂轮罩中,抑制当使用电动工具时由第2罩产生晃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研磨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砂轮罩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从图2的反方向观察第2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A是从齿轮壳体侧观察第2罩的俯视图,图4B是从图4A的下方观察第2罩的侧视图,图4C是图4B的IVC-IVC剖视图,图4D是图4A的IVD-IVD剖视图。
图5A是从齿轮壳体侧观察砂轮罩的俯视图,图5B是从图5A的下方观察砂轮罩的侧视图,图5C是图5B的VC-VC剖视图,图5D是图5A的VD-VD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砂轮罩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从图6的反方向观察第2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A是表示第2罩被安装于第1罩的状态下的砂轮罩的卡合部件位于闭合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B是表示第2罩被安装于第1罩的状态下的砂轮罩的卡合部件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A是从齿轮壳体侧观察砂轮罩的俯视图,图9B是从图9A的下方观察砂轮罩的侧视图,图9C是图9B的IXC-IXC剖视图,图9D是图9A的IXD-IXD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砂轮罩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从图10的反方向观察第2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A是表示卡合部件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B是表示卡合部件卡合于第1罩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2C是表示卡合部件位于闭合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A是从齿轮壳体侧观察砂轮罩的俯视图,图13B是从图13A的下方观察砂轮罩的侧视图,图13C是图13B的XIIIC-XIIIC剖视图,图13D是图13A的XIIID-XIIID剖视图。
图14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砂轮罩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从图14的同一方向观察第2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A是从齿轮壳体侧观察砂轮罩的俯视图,图16B是从图16A的下方观察砂轮罩的侧视图,图16C是图16B的XVIC-XVIC剖视图,图16D是图16A的XVID-XVID剖视图。
图17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砂轮罩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8A是表示在第2罩被安装于第1罩的状态下的砂轮罩中,第2罩固定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8B是表示在第2罩被安装于第1罩的状态下的砂轮罩中,第2罩固定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从图18B的反方向观察第5实施方式的砂轮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0A是从齿轮壳体侧观察砂轮罩的俯视图,图20B是从图20A的下方观察砂轮罩的侧视图,图20C是图20B的XXC-XXC剖视图,图20D是图20A的XXD-XXD剖视图。
图21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砂轮罩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第2罩被安装于第1罩的状态下的砂轮罩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从图22的反方向观察第6实施方式的砂轮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4A是从齿轮壳体侧观察砂轮罩的俯视图,图24B是从图24A的下方观察砂轮罩的侧视图,图24C是图24B的XXIVC-XXIVC剖视图,图24D是图24A的XXIVD-XXIVD剖视图,图24E是图24A的XXIVE-XXIVE剖视图。
图25A是与图4C相对应而从齿轮壳体侧观察第2罩的剖视图,图25B是图25A的XXVB-XXVB剖视图。
图26A是表示从内侧观察被安装于第1罩的第2罩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6B是表示从与图26A相反的外侧观察第2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在第2变形例的第2罩中,拆下作为第1弹性片的板簧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8是与图4C相对应而从齿轮壳体侧观察第2变形例的第2罩的剖视图。
图29A是表示在安装作为第1弹性片的板簧的状态下,从内侧观察被安装于第1罩的第2罩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9B是表示在安装作为第1弹性片的板簧的状态下,从与图29A相反的外侧观察第2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0A是与图4C相对应而从齿轮壳体侧观察第2罩的剖视图,图30B是图30A的XXXB-XXXB剖视图。
图31是表示从内侧观察被安装于第1罩的第3变形例的第2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2A是与图4C相对应而从齿轮壳体侧观察第2罩的剖视图,图32B是图32A的XXXIIB-XXXIIB剖视图。
图33是表示从内侧观察被安装于第1罩的第4变形例的第2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4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砂轮罩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5A是表示在第2罩被安装于第1罩的状态下的砂轮罩的卡合部件卡合于第1罩的外周保护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5B是表示在第2罩被安装于第1罩的状态下的砂轮罩的卡合部件的操作部被压下而位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5C是表示第2罩被安装于第1罩的状态下的砂轮罩的卡合部件位移至退避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6A是图35A的砂轮罩的侧视图,图36B是图35B的砂轮罩的侧视图,图36C是图35C的砂轮罩的侧视图。
图37A是图36A的XXXVIIA-XXXVIIA剖视图,图37B是图36B的XXXVIIB-XXXVIIB剖视图,图37C是图36C的XXXVIIC-XXXVIIC剖视图。
图38A是图36A的XXXVIIIA-XXXVIIIA剖视图,图38B是图36B的XXXVIIIB-XXXVIIIB剖视图,图38C是图36C的XXXVIIIC-XXXVIIIC剖视图。
图39是表示从图34、图35的反方向观察第2罩被安装于第1罩的的状态下的砂轮罩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研磨机1是用于使圆盘(圆板)状的顶端工具6旋转来对被加工件进行加工的、手持式的电动工具(所谓圆盘式研磨机)。在此,加工包括磨削、研磨、切割等。
研磨机1具有电机壳体2和齿轮壳体4来作为研磨机主体的壳体。
电机壳体2用于收纳电机,是能由使用者把持的大致圆筒形状的壳体。电机的旋转轴朝被配置于电机壳体2的前方的齿轮壳体4突出。
此外,在齿轮壳体4的相反侧、即电机壳体2的后方,设置有后罩,在其内部中收纳有电机的驱动电路等。
齿轮壳体4设置为封闭电机壳体2的前方的开口。在齿轮壳体4的内部收纳有齿轮机构,该齿轮机构与电机的旋转轴连结,将电机的旋转传递至与电机的旋转轴正交的输出轴5。
输出轴5从齿轮壳体4向图1的下方突出。在输出轴5的突出部分上,通过锁紧螺母固定有顶端工具6。此外,关于顶端工具6被安装于输出轴5的结构、电机壳体2或齿轮壳体4的内部结构,在专利文献1、2等中进行了记载,因此省略对其详细说明。
在研磨机1中,电机通过后罩内的驱动电路而被驱动,电机的旋转通过齿轮壳体4内的齿轮机构而被传递至输出轴5。
因此,只要预先将顶端工具6通过锁紧螺母固定于输出轴5,就能通过电机的旋转而旋转顶端工具6,从而进行磨削、研磨、切割等作业。此外,顶端工具6例如为磨削砂轮、切割砂轮、钢丝刷。
在齿轮壳体4中,输出轴5突出的部分为以与输出轴5的中心轴同轴而包围输出轴5的方式形成的圆筒形状。在该圆筒部分的外周安装有砂轮罩8。
砂轮罩8用于抑制在加工被加工件时所产生的火花、粉尘向作业者侧飞散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被固定于包围齿轮壳体4的输出轴5的圆筒部分。砂轮罩8具有第1罩10和第2罩30。第1罩10从齿轮壳体4侧覆盖顶端工具6。第2罩30以可拆装的方式被安装于第1罩10。
如图2所示,第1罩10具有外周保护部(第1外周保护部)11、半圆形状的板面保护部(第1板面保护部)12和弯曲部(第1弯曲部)13。板面保护部12与顶端工具6的齿轮壳体4侧的板面(第1面)相向配置,用于覆盖板面的一部分(详细而言,大致一半)。
在板面保护部12的外周端缘设置有外周保护部11。外周保护部11以与板面保护部12的板面大致正交的方式弯折,并与顶端工具6的外周端缘相向配置。在板面保护部12的相反侧的外周保护部11上,设置有向顶端工具6的径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13。
板面保护部12、外周保护部11和弯曲部13由金属板一体形成。
另外,在板面保护部12上设置有圆环部16,该圆环部16用于将第1罩10安装于齿轮壳体4中包围输出轴5的圆筒部分。
圆环部16具有紧固部17,该紧固部17用于将圆环部16向径向内侧紧固。通过将圆环部16的一部分开口,并且将该开口两侧向圆环的外侧弯折而构成紧固部17。使用者将第1罩10安装于齿轮壳体4的圆筒部分,从而确定绕输出轴的固定位置。在确定固定位置之后,对紧固部17进行紧固,由此,向径向内侧紧固圆环部16,从而将第1罩10固定于齿轮壳体4。
在紧固部17上开设有孔,将有头的螺栓(未图示)穿过该孔,并旋合螺母,由此,能将第1罩10牢固地固定于齿轮壳体4(换言之,研磨机主体)。
另一方面,第2罩30与第1罩10为大致相同形状,并且具有板面保护部(第2板面保护部)32、外周保护部(第2外周保护部)31和弯曲部(第2弯曲部)33。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2罩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板面保护部32、外周保护部31和弯曲部33由合成树脂一体形成。
第2罩30比第1罩10大,以便能从外侧覆盖第1罩10。
因此,能以第2板面保护部32与第1板面保护部12重叠的方式,使第2罩30覆盖第1罩10。另外,能以第2板面保护部32与第1板面保护部12相向的方式,使第2罩30覆盖第1罩10。
另外,当以第2板面保护部32与第1板面保护部12重叠的方式使第2罩30覆盖第1罩10时,在第2板面保护部32上设置有包围圆环部16的凹部36,以便不会与圆环部16产生干涉。
另外,当以第2板面保护部32与第1板面保护部12相向的方式,使第2罩30覆盖第1罩10时,如图1所示,第2板面保护部32与齿轮壳体4的相反侧的顶端工具6的板面(第2面)相向配置。
这样,通过配置第2罩30,能从第1面和第2面的两侧覆盖顶端工具6的板面的大致一半的区域。
而且,在该状态下,顶端工具6的双面被砂轮罩8覆盖,并且顶端工具6的半圆区域从砂轮罩8突出。因此,能通过突出的部分进行被加工件的切割作业。
另外,通过将第2罩30从第1罩10拆下,或者以使板面保护部12、32彼此重叠的方式将第2罩30安装于第1罩10,由此,能将齿轮壳体4的相反侧的顶端工具6的整个板面敞开。
在该状态下,通过使用齿轮壳体4的相反侧的顶端工具6的板面,能对被加工件进行磨削、研磨。
在第2外周保护部31的外周方向一端侧设置有弯折部38。在将第2罩30覆盖于第1罩10时,弯折部38卡合于第1外周保护部11的外周方向一端侧。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弯折部38也从第2外周保护部31向第2板面保护部32侧和第2弯曲部33侧延伸设置。
在第2外周保护部31的外周方向另一端侧设置有卡合部件40。在将第2罩30覆盖于第1罩10时,通过手动将卡合部件40卡合于第1外周保护部11的外周方向一端侧。
如图3~图5所示,卡合部件40具有一对突出片39、支承轴47和可动板42。突出片39从第2外周保护部31向第2板面保护部32和第2弯曲部33的反方向(即外侧方向)竖立设置。可动板42通过支承轴47以可摆动的方式被固定。
可动板42对应于第2外周保护部31的外周的曲面形状而以规定角度弯折。通过在设置于弯折部分内侧的支承片46上贯插支承轴47,可动板42被设置为能相对于第2外周保护部31的外周面接近/远离。
可动板42隔着支承轴47被设置于第2外周保护部31的外周方向一端侧。另外,在可动板42上设置有卡合片44,该卡合片44朝第2外周保护部31弯折成大致直角。当可动板42抵接于第2外周保护部31时,卡合片44向第2外周保护部31的内侧突出,并卡合于第1外周保护部11的外周方向一端侧。
另外,通过设置于可动板42与第2外周保护部31之间的螺旋弹簧49,隔着支承轴47位于卡合片44相反侧的可动板42被向第2外周保护部31的外侧方向施力。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可动板42被螺旋弹簧49施力,由此,如图4、图5所示,卡合片44向第2外周保护部31的内侧突出,并与第1外周保护部11卡合。
另外,当使用者一边克服弹性片34的作用力对第2外周保护部31和第1外周保护部11施加使彼此接近的力,一边克服螺旋弹簧49的作用力,而向第2外周保护部31侧压入卡合片44的相反侧的操作部48时,卡合片44向第2外周保护部31的外侧位移,从而解除与第1外周保护部11的卡合。
因此,在将第2罩30安装于第1罩10时,只要使弯折部38卡合于第1外周保护部11,将第2罩30覆盖于第1罩10,并操作卡合部件40,从而使卡合片44卡合于第1外周保护部11即可。
在第2罩30被安装于第1罩10的状态下,只要使用者操作卡合部件40,解除卡合片44相对于第1外周保护部11的卡合,就能简单地将第2罩30从第1罩10拆下。
另外,在将第2罩30安装于第1罩10的状态下,当对被加工件进行切割作业等时,有时第2罩30会相对于第1罩10晃动。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具有用于抑制该晃动的晃动抑制部。晃动抑制部是对第2外周保护部31和第2弯曲部33向远离第1罩10的方向施力的板簧状的弹性片34、35。
弹性片(第1弹性部件、第1弹性片)34在第2外周保护部31的一个部位上,经由缺口而以沿着第2外周保护部31的外周方向的方式一体地设置。弹性片34的顶端部分向第2外周保护部31的内侧弯折。
其结果,在将第2罩30安装于第1罩10时,如图5C所示,弹性片34的顶端部分抵接于第1外周保护部11。
因此,弹性片34抑制第2罩30在与研磨机1的输出轴5交叉的方向上、即顶端工具6的径向上产生晃动的情况。
弹性片(第2弹性部件、第2弹性片)35在第2弯曲部33的两个部位上,经由缺口而以沿着外周保护部的外周方向的方式一体地设置。2个弹性片35沿着外周保护部11的外周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各弹性片35的顶端部分朝相向的第2板面保护部32弯折。
其结果,在将第2罩30安装于第1罩10时,如图5D所示,弹性片35的顶端部分抵接于第1板面保护部12。
因此,弹性片35抑制第2罩30在与研磨机1的输出轴5平行的轴向上产生晃动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能抑制在使用研磨机1时,由于第2罩30产生晃动而造成使用者的不适感,从而降低研磨机1的使用感的情况。另外,能抑制由于第2罩30的晃动而磨损第1罩10与第2罩30的卡合部分,从而使砂轮罩8劣化的情况。
[第2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A。
本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A的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相同,而第2罩30A和卡合部件40A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针对该区别点进行说明,对于第2罩30A和卡合部件40A而言,在附图中记载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对应的部位附加了尾标A的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了一部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A中,与第1罩10同样,第2罩30A和卡合部件40A由金属板构成。
如图6~图9所示,在第2外周保护部31A的外周方向一端侧设置有弯折部38A,在外周方向另一端侧设置有卡合部件40A。
如图6、图7所示,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卡合部件40A具有可动板42A,该可动板42A通过支承轴47A以可摆动的方式被固定于从第2外周保护部31A突出的一对突出片39A。
在可动板42A上设置有一对支承片46A,该一对支承片46A以从外侧夹持一对突出片39A的方式弯折成大致直角。
在2个突出片39A被一对支承片46A夹持的状态下,将支承轴47A贯插于各个部,由此,可动板42A被设置为能相对于第2外周保护部31A的外周面接近/远离。
可动板42A对应于第2外周保护部31A的外周的曲面形状而以规定角度弯折。一对支承片46A从弯折部分起被设置于第2外周保护部31A的外周方向一端侧。
隔着支承轴47A的外周保护部31A的外周方向一端侧的可动板42A具有卡合片44A。卡合片44A朝外周保护部31A弯折成大致直角。另外,在2个突出片39A之间,设置有供支承轴47A贯插的扭簧49A。
扭簧49A以使可动板42A的比支承轴47A靠卡合片44A侧的部分抵接于第2外周保护部31A的方式,向远离第2外周保护部31A的方向而对卡合片44A的隔着支承轴47A的相反侧施力。
因此,卡合片44A的隔着支承轴47A的相反侧能作为用于由使用者克服扭簧49A的作用力而向外周保护部31A侧压入的操作部48A来利用。
因此,如图8A所示,在将第2罩30A安装于第1罩10时,通过扭簧49A的作用力,能使卡合片44A向第2外周保护部31A的内侧突出,而与第1外周保护部11卡合。
另外,如图8B所示,通过使用者克服扭簧49A的作用力,而向第2外周保护部31A侧压入操作部48A,从而能将卡合片44A向第2外周保护部31A的外侧位移,来解除与第1外周保护部11的卡合。
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利用卡合部件40,将第2罩30A安装于第1罩10,并且能简单地将第2罩30A从第1罩10拆下。
本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A具有板簧状的弹性片(第1弹性部件、第1弹性片)34A,用于抑制在将第2罩30A安装于第1罩10时产生的晃动。弹性片34A向远离第1罩10的方向对第2外周保护部31A施力。
弹性片34A在第2外周保护部31A的周向上的大致中央的一个部位上,经由缺口而以沿着第2外周保护部31A的外周方向的方式,由冲压成型等一体地设置,其顶端部分向第2外周保护部31A的内侧弯折。
其结果,在将第2罩30A安装于第1罩10时,如图9C、图9D所示,弹性片34A的顶端部分抵接于第1外周保护部11。
因此,弹性片34A抑制第2罩30A在顶端工具6的径向上产生晃动的情况。
据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抑制在使用研磨机1时,由于第2罩30A产生晃动而造成使用者的不适感,从而降低研磨机1的使用感的情况。另外,能抑制由于第2罩30A的晃动而磨损第1罩10与第2罩30A的卡合部分,从而使砂轮罩8A劣化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2罩30A中,未设置用于抑制在与研磨机1的输出轴平行的轴向上产生的晃动的第2弹性片(第2弹性部件)。但是,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第2罩30A由金属制成,因此通过使弯折部38A、卡合片44A和弹性片34A牢固地抵接于第1罩10,能利用在抵接部分上产生的摩擦来抑制在轴向上的晃动。
[第3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B。
本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B的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相同,第2罩30B和卡合部件40B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针对该区别点进行说明,对于第2罩30B和卡合部件40B而言,在附图中记载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对应的部位附加了尾标B的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了一部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B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A同样,第2罩30B和卡合部件40B由金属板构成。
如图10~图13所示,在第2外周保护部31B的外周方向一端侧设置有弯折部38B,在外周方向另一端侧设置有卡合部件40B。
如图10、图11所示,卡合部件40B通过板状的连结部件50被安装于第2外周保护部31B。连结部件50将卡合部件40B以能在图12A所示的打开位置与图12C所示的闭合位置之间位移的方式安装于第2外周保护部31B。连结部件50构成用于使卡合部件40B开闭的铰链。
如图10所示,在连结部件50上设置有铰链部51和铰链部52,所述铰链部51用于通过支承轴47B而将连结部件50固定于在外周保护部31B上突设的一对突出片39B;所述铰链部52用于通过支承轴54来固定卡合部件40B。
连结部件50通过在一对突出片39B之间配置铰链部51而被安装于第2外周保护部31B。此外,该安装通过将支承轴47B从一方的突出片39B的孔穿过铰链部51的孔而贯插于另一方的突出片39B的孔来进行。
因此,连结部件50以支承轴47B为中心可转动地被安装于第2外周保护部31B。
另外,铰链部52以使支承轴54相对于支承轴47B平行的方式被设置于连结部件50。在卡合部件40B上,以从两侧夹持铰链部52的方式设置有一对支承片46B。
一对支承片46B通过使作为卡合部件40B的主体部分的可动板42B弯折而构成。
卡合部件40B通过在一对支承片46B之间配置铰链部52,并且将支承轴54以从一方的支承片46B的孔穿过铰链部52的孔而到达另一方的支承片46B的孔的方式进行贯插,由此被安装于连结部件50。
因此,卡合部件40B的可动板42B以支承轴54为中心以可转动的方式被安装于连结部件50(进而第2外周保护部31B)。
在第2外周保护部31B的外周方向外侧上设置有卡合片44B,该卡合片44B以能卡合于第1外周保护部11的外周方向外侧的端缘部分的方式弯折。
另外,可动板42B的与卡合片44B相反的相反侧对应于第2外周保护部31B的外周的曲面形状而以规定角度弯折,并作为操作部48B发挥功能。
因此,使用者能按照图12A~12C所示的步骤,简单地将第2罩30B安装于第1罩10。
即,首先如图12A所示,将第2罩30B覆盖于第1罩10,并使第2罩30B的弯折部38B卡合于第1外周保护部11。然后,如图12B所示,使卡合片44B卡合于第1外周保护部11,并将操作部48B向第2罩30侧压入。
其结果,如图12C所示,弯折部38B和卡合片44B被卡合于第1外周保护部11的两端缘,从而使第2罩30B牢固地安装于第1罩10。
另外,在将第2罩30B从第1罩10拆下时,只要使用者将操作部48B向外拉,将卡合片44B相对于第1外周保护部11的卡合解除即可。
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利用卡合部件40B,将第2罩30B安装于第1罩10,并且能简单地将第2罩30B从第1罩10拆下。
与第2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A同样,本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B具有板簧状的弹性片34B作为晃动抑制部,其向远离第1罩10的方向对第2外周保护部31B施力。
弹性片34B在第2外周保护部31B的周向上的大致中央的一个部位上,经由缺口而以沿着第2外周保护部31B的外周方向的方式,由冲压成型等一体地设置,其顶端部分向第2外周保护部31B的内侧弯折。
因此,在将第2罩30B安装于第1罩10时,如图13C、图13D所示,弹性片34B的顶端部分抵接于第1外周保护部11。
因此,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弹性片34、34A同样,弹性片34B抑制第2罩30B在顶端工具6的径向上产生晃动的情况。
据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抑制在使用研磨机1时,由于第2罩30B产生晃动而造成使用者的不适感而降低研磨机1的使用感的情况。另外,能抑制由于第2罩30B的晃动而磨损第1罩10与第2罩30B的卡合部分而使砂轮罩8B劣化的情况。
[第4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C。
本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C的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相同,第2罩30C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在以下的说明中,针对该区别点进行说明,对于第2罩30C而言,在附图中记载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对应的部位附加了尾标C的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了一部分说明。
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2罩30同样,本实施方式的第2罩30C由合成树脂制成。
如图14~图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2罩30C的外周方向两端部分经由缺口61与第2外周保护部31C分开,由此第2罩30C的外周方向两端部分构成为能向外侧弹性变形的板簧状的弹性片62。
各弹性片62的与第2外周保护部31C相反的相反侧的顶端部分作为能卡合于第1罩10的外周方向两端缘的卡合片63,而朝第2外周保护部31C的内侧弯折。
各卡合片63被宽幅地构成为,在将第2罩30C安装于第1罩10时,不仅能卡合于第1外周保护部11,而且能卡合于从第1外周保护部11至第1板面保护部12和第1弯曲部13的角部。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第2罩30C安装于第1罩10时,只要仅仅将第2罩30覆盖于第1罩10并使其滑动,从而使各卡合片63与第1罩10的外周方向两端缘卡合即可。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简单地将第2罩30C安装于第1罩10,而并不如上述各实施方式那样利用卡合部件40、40A、40B。
另外,在将第2罩30C从第1罩10拆下时,只要克服弹性片62的作用力,使卡合片63向第2罩30C的外侧位移即可,该拆下作业也简单。
接着,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在第2弯曲部33C上,以沿着第2外周保护部31C的外周方向的方式,经由缺口一体地设置有板簧状的2个弹性片(第2弹性部件、第2弹性片)35C。各弹性片35C分别构成为,从弯曲部33C的外周方向中央朝外周方向顶端方向形成,并且外周方向顶端侧进行位移。
如图15、图16所示,在第2外周保护部31C上,以沿着第2外周保护部31C的外周方向的方式,经由缺口一体地设置有板簧状的2个弹性片34C。
与上述各弹性片35C同样,2个弹性片(第1弹性部件、第1弹性片)34C分别构成为,从第2外周保护部31C的外周方向中央朝外周方向顶端方向形成,并且外周方向顶端侧进行位移。弹性片34C的顶端部分朝第2外周保护部31C的内侧弯折。
在第2罩30C被安装于第1罩10时,2个弹性片34C的顶端部分抵接于第1外周保护部11,从而抑制第2罩30C在顶端工具6的径向上产生晃动的情况。
对于2个弹性片35C而言,在第2罩30C被安装于第1罩10时,2个弹性片35C抵接于第1板面保护部12,从而抑制第2罩30C在研磨机1的输出轴5的轴向上产生晃动的情况。
据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同样,能抑制在使用研磨机1时,由于第2罩30C产生晃动而造成使用者的不适感,从而降低研磨机1的使用感的情况。另外,能抑制由于第2罩30C的晃动而磨损第1罩10与第2罩30C的卡合部分,从而使砂轮罩8C劣化的情况。
[第5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5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D。
本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D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的第1罩10、通过焊接等被一体地组装于第1外周保护部11的板体70、以及能通过板体70而安装于第1罩10的第2罩30D。
此外,由于第2罩30D的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第2罩30D而言,在附图中记载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对应的部位附加了尾标D的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了一部分说明。
如图17所示,在第1外周保护部11的外周面上,组装有沿着外周面的长形板体70。板体70由冲压成型金属板而构成。在板体70上隔开间隔突设有多个嵌合框72,该多个嵌合框72用于在第1罩10的外周方向上形成嵌合孔。
在第2外周保护部31D上设置有多个插入孔78,如图18、图19所示,在将第2罩30D覆盖于第1罩10,使第1外周保护部11与第2外周保护部31D重叠时,板体70的多个嵌合框72分别插入该多个插入孔78。
对于插入孔78而言,如图18A所示,在插入有嵌合框72的状态下,以使第2罩30D能相对于第1罩10向图18B所示的箭头方向,沿着第2外周保护部31D的外周方向相对移动规定长度的方式大于嵌合框72。
在各插入孔78中设置有嵌合片76,在使第2罩30相对于第1罩10沿着第2外周保护部31的外周方向相对移动时,该嵌合片76插入由嵌合框72所形成的嵌合孔。
嵌合片76与第1罩10侧的嵌合框72一并作为将第2罩30D安装于第1罩10的安装部而发挥功能,在各插入孔78中朝同一方向突出。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第2罩30D固定于第1罩10时,如图18A所示,将第2罩30D覆盖于第1罩10,并将第1罩10的嵌合框72分别插入第2罩30的插入孔78。
然后,如图18B所示,以使设置于插入孔78的嵌合片76进入由嵌合框72所形成的嵌合孔的方式,使第2罩30D相对于第1罩10朝箭头方向相对移动。
其结果,嵌合片76被嵌合于嵌合框72内,如图19所示,第2罩30D被牢固地固定于第1罩10。另外,在进行该安装时,由于仅仅使第2罩30D相对于第1罩10相对移动即可,因此能极其简单地以所谓单触式进行安装。
另外,对于被一体地组装于第1罩10的板体70而言,在嵌合框72与嵌合框72之间,分别经由缺口沿着第1外周保护部11的外周方向一体地设置有弹性片(第1弹性部件、第1弹性片)74。
弹性片74沿着第1外周保护部11的外周方向而形成细长的长形,其中央部分朝外侧弯折。因此,对于弹性片74而言,在第2罩30D被安装于第1罩10时,如图20C、图20D所示,其抵接于第2外周保护部31D的内周面。
因此,在第2罩30D被安装于第1罩10时,弹性片74抑制第2罩30D在顶端工具6的径向上产生晃动的情况。
据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抑制在使用研磨机1时,由于第2罩30D产生晃动,而造成使用者的不适感,从而降低研磨机1的使用感的情况。另外,能抑制由于第2罩30D的晃动而磨损第1罩10与第2罩30D的卡合部分,从而使砂轮罩8D劣化的情况。
[第6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第6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E。
本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E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的第1罩10、通过焊接等被一体地组装于第1外周保护部11的板体80、以及能通过板体80而安装于第1罩10的第2罩30E。
此外,由于第2罩30E的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第2罩30E而言,在附图中记载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对应的部位附加了尾标E的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了一部分说明。
如图21所示,在第1外周保护部11的外周面上,组装有沿着外周面的长形的板体80。板体80由对金属板冲压成型而构成。在板体80上隔开间隔突设有多个嵌合框82,该多个嵌合框82用于在与第1罩10的外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嵌合孔。
在第2外周保护部31E上未设置弯曲部33,其位于第2板面保护部32E的相反侧的部分笔直地进行延伸。
在与第2板面保护部32E相反的相反侧的开口端缘上,经由缺口设置有能与由第1罩10的嵌合框82形成的嵌合孔嵌合的多个嵌合片86。
因此,对于砂轮罩8E而言,如图22、图23所示,通过使第2罩30E沿着输出轴5的轴向移动,从而使各嵌合片86嵌合于各嵌合框82,由此能将第2罩30E安装于第1罩10。
据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5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D同样,也能极其简单地以所谓单触式将第2罩30E安装于第1罩10。
另外,对于被一体地组装于第1罩10的板体80而言,在嵌合框82与嵌合框82之间,分别经由缺口一体地设置有第1外周保护部11的板面保护部12侧被敞开的弹性片(第1弹性部件、第1弹性片)84。
弹性片84的从第1弯曲部13侧至第1板面保护部12侧的敞开端的中央部分朝外侧弯折。因此,对于弹性片84而言,当第2罩30E被安装于第1罩10时,如图24所示,其抵接于第2外周保护部31E的内周面。
因此,在第2罩30E被安装于第1罩10时,弹性片84抑制第2罩30E在顶端工具6的径向上产生晃动的情况。
据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抑制在使用研磨机1时,由于第2罩30E产生晃动,而造成使用者的不适感,从而降低研磨机1的使用感的情况。另外,能抑制由于第2罩30E的晃动而磨损第1罩10与第2罩30D的卡合部分,从而使砂轮罩8E劣化的情况。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砂轮罩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
[第1变形例]
例如,第1实施方式的弹性片(第1弹性部件、第1弹性片)34与第2外周保护部31一体形成。
相对于此,如图25所示,由金属板而将弹性片34F与第2罩30F分体构成,也可以通过嵌件成型而与第2罩30F形成一体。
在本变形例中,如图26所示,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构成在第2外周保护部31F上具有弹性片34F的第2罩30F。因此,通过将第2罩30F安装于第1罩10,能抑制第2罩30F在顶端工具6的径向上产生晃动的情况。
此外,在图25、图26所示的第1变形例的第2罩30F上,虽然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而设置有卡合部件40,但也可以如第2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所示的那样,对卡合部件40进行改变。在本变形例的第2罩30F上,虽然在弯曲部33F上未设置弹性片35,但与第1、第4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设置弹性片(第2弹性部件、第2弹性片)35。
[第2变形例]
如图27、图28所示,在将弹性片34G与第2罩30G分体构成的情况下,可以相对于第2罩30G进行压入、用接、粘接、或者爪的钩挂等,而将弹性片34G固定于第2罩30G。
通过如此实施,如图29所示,也能构成在第2外周保护部31G上具有弹性片34G的第2罩30G,通过将第2罩30G安装于第1罩10,能抑制第2罩30G在顶端工具6的径向上产生晃动的情况。
此外,与第1变形例同样,本变形例的弹性片34G可以由金属板构成,也可以由合成树脂构成。另外,第2罩30G也可以由金属板构成,并且也可以由合成树脂构成。
另外,在本变形例的第2罩30G上,虽然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而设置有卡合部件40,但也可以如第2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所示的那样,对卡合部件40进行改变。另外,与第1、第4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在第2弯曲部33G上设置弹性片35。
[第3变形例]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抑制第2罩30的晃动的晃动抑制部,而利用了设置于第2罩30或者第1罩10上的一个或者多个弹性片35、34、74、84。
只要本发明的晃动抑制部在第2罩30被安装于第1罩10时,能抑制第2罩30在顶端工具6的径向上或者输出轴5的轴向上产生晃动的情况即可,而并不一定必须利用板簧状的弹性片。
例如,如图30和图31所示,也可以在第2外周保护部31H的内周面的周向中央和弯折部38H侧端部上,作为晃动抑制部而粘贴有弹性部件91、93,该弹性部件91、93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海绵、或者弹性体构成。
根据这样设置,能利用弹性部件91、93的弹性来抑制第2罩30H在顶端工具6的径向上产生晃动的情况。
另外,在该情况下,如果在第2弯曲部33H的内周面的周向中央上粘贴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海绵、或者弹性体构成的弹性部件92,则也能抑制第2罩30H在输出轴5的轴向上产生晃动的情况。
此外,图30、图31中的弹性部件91~93的数量、粘贴位置可以适当改变。另外,弹性部件91~93也可以设置于第1罩10的外周面。
[第4变形例]
在第3变形例中,通过在第2外周保护部31H和第2弯曲部33H的内周面上设置多个弹性部件91~93,来抑制第2罩30H在顶端工具6的径向上和输出轴5的轴向上产生晃动的情况。
如图32和图33所示,也可以从第2外周保护部31I至第2弯曲部33I,粘贴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海绵、或者弹性体构成的一个弹性部件95。
在该情况下,如图32A所示,通过在第2外周保护部31I的周向中央与弯折部38I侧端部之间的中间位置上设置弹性部件95,能更良好地抑制第2罩30H在顶端工具6的径向上和输出轴5的轴向上产生晃动的情况。
[第7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第6实施方式和第1变形例~第4变形例中,利用作为本发明的第1弹性部件或者第2弹性部件发挥功能的、弹性片34、35、74、84或者弹性部件91~93、95,来抑制晃动。
为了抑制第2罩30的晃动,并不一定必须朝使第1外周保护部11、第2外周保护部31彼此远离的方向进行施力,或者朝使第2弯曲部33远离第1板面保护部12的方向进行施力。
即,即使在第2罩30上设置朝使第1外周保护部11、第2外周保护部31彼此紧贴的方向进行施力的第3弹性部件,也能抑制第2罩30的晃动。
因此,针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罩30上设置第3弹性部件来抑制第2罩30的晃动这样的砂轮罩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J的基本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相同,第2罩30J和卡合部件40J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针对该区别点进行说明,对于第2罩30J和卡合部件40J而言,在附图中记载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对应的部位附加了尾标J的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了一部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罩10同样,第2罩30J和卡合部件40J由金属板构成。
如图34~图39所示,在第2外周保护部31J的外周方向一端侧设置有弯折部38J,在外周方向另一端侧设置有卡合部件40J。
如图34所示,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卡合部件40J具有可动板42J,该可动板42J通过支承轴47J以可摆动的方式被固定于从第2外周保护部31J突出的一对突出片39J。
在可动板42J上设置有一对支承片46J,该一对支承片46J以从外侧夹持一对突出片39J的方式弯折成大致直角。在2个突出片39J被一对支承片46J夹持的状态下,将支承轴47J贯插于各个部,由此,可动板42J被设置为能相对于第2外周保护部31J的外周面接近/远离。
此外,由于一对突出片39J从第2外周保护部31J向第2板面保护部32J和第2弯曲部33J的反方向竖立设置,因此支承轴47J被配置为使中心轴与第2外周保护部31J的外周方向正交。
因此,可动板42J以支承轴47J为中心进行摆动,由此,使隔着支承轴47J的一端侧相对于第2板面保护部32J的外周方向另一端接近或者远离。而且,可动板42J的一端侧作为能卡合于第1外周保护部11的外周方向另一端侧的卡合片44J,而朝第2外周保护部31J弯折成大致直角。
其结果,通过使卡合部件40J以支承轴47J为中心进行摆动,能在卡合片44J卡合于第1外周保护部11的外周方向另一端的卡合位置与卡合片44J从卡合位置退避出的退避位置之间进行位移。
在一对支承片46J上,形成有沿着第2外周保护部31A的外周方向较长的长孔,作为用于贯插支承轴47J的贯插孔45J。因此,卡合部件40J在被安装于第2罩30J的状态下,能沿着第2外周保护部31J的外周方向位移。
可动板42J的与卡合片44J相反的相反侧作为操作部48J而朝第2外周保护部31J弯折。而且,在卡合部件40J与第2外周保护部31J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操作部48J从第2外周保护部31J的外周方向另一端侧向第2外周保护部31J进行施力的施力部件(第3弹性部件)49J。
本实施方式的施力部件49J由螺旋弹簧构成。如图37所示,施力部件49被设置于在第2外周保护部31J的外周面所突设的支承突起37J与操作部48J之间。
因此,对于卡合部件40J而言,在由使用者不对操作部48J进行操作的通常情况下,如图35A、图36A、图37A、图38A所示,利用施力部件49J的作用力,卡合片44J卡合于第1外周保护部11的外周方向端部。
在该状态下,第2罩30J通过设置于第2外周保护部31J的一端侧的弯折部38J和卡合部件40J,被安装于第1罩10,而且,通过施力部件49的作用力,使第1外周保护部11、第2外周保护部31J紧贴。
据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施力部件(第3弹性部件)49,能抑制在将第2罩30J安装于第1罩10时所产生的在径向上的晃动。
另外,由于卡合部件40J被用于第2罩30J相对于第1罩10的安装、和第1外周保护部11、第2外周保护部31J的紧贴的两方,因此能减少砂轮罩的零部件个数。
此外,如图38所示,在第2外周保护部31J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突起101,在卡合片44J被卡合于第1罩10的通常情况下,该突起101阻止卡合部件40以支承轴47J为中心进行的摆动。
在操作部48J向第2外周保护部31J侧进行位移时,突起101被配置于与卡合部件40的支承片46J抵接的位置。因此,在第2罩30J被安装于第1罩10的状态下,能抑制卡合部件40J的卡合片44J从第1罩10脱离的情况。
另外,在该状态下,若由使用者克服施力部件49J的作用力而压下操作部48J,如图35B、图36B、图37B、图38B所示,则卡合部件40J向第1外周保护部11、第2外周保护部31J的外周方向另一端侧进行位移。
其结果,卡合片44J与第1罩10的卡合脱离,从而能将第2罩30J从第1罩10拆下。而且,在该状态下,由于操作部48J也进行位移,因此卡合部件40J能以支承轴47J为中心进行摆动,而支承片46J并不抵接于突起101。
因此,如图35C、图36C、图37C、图38C所示,在由使用者压下操作部48J的状态下,只要使操作部48J以支承轴47J为中心摆动,就能使卡合片44J从能与第1罩10卡合的卡合位置位移至退避位置。
在该状态下,在将第2罩30J从第1罩10拆下时,由于卡合片44J不会碰触第1罩10,因此易于进行拆下作业。
另外,如图38C所示,在卡合片44J位移至退避位置的状态下,利用施力部件49J的作用力,支承片46J抵接于突起101的卡合片44J侧的侧壁,从而使卡合部件40J保持于该状态。
即,在卡合片44J位于退避位置时,突起101的卡合片44J侧的侧壁与卡合部件40J的支承片46J进行卡合,作为将卡合片44J保持于退避位置的保持部102而发挥功能。这样,由于能保持卡合部件40J,因此不需要对操作部48J进行操作而定位卡合部件40J,在进行安装作业和拆下作业时,不需要持续对操作部48J进行操作。
因此,使用者通过在压下操作部48J的状态下,使操作部48J以支承轴47J为中心摆动,而使支承片46J卡合于保持部102,由此能将卡合部件40J保持于退避位置。
据此,除了进行将第2罩30J从第1罩10拆下的作业以外,使用者也能容易地进行将第2罩30J安装于第1罩10的安装作业,从而能提高它们的作业性。
另外,在将第2罩30J安装于第1罩10的状态下,只要以使操作部48J远离外周保护部31J的方式而使卡合部件40J摆动,就能解除支承片46J与保持部102的卡合。而且,在该状态下,通过施力部件49J的作用力,能将第2罩30J牢固地安装于第1罩10。
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设置于第2罩30J的弯折部38J和卡合部件40J,而将第2罩30J安装于第1罩10,从而能抑制第2罩30J的晃动。
因此,通过仅仅在第2罩30J上设置弯折部38J和卡合部件40J,也能实现本发明所希望的目的。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J上,如图39所示,与第1实施方式的砂轮罩8同样,分别在第2外周保护部31J和第2弯曲部33J上设置有板簧状的弹性片34J、35J。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弹性片34J、35J和设置于卡合部件40J的施力部件(第3弹性部件)49J,能更可靠地抑制第2罩30J的晃动。
此外,在第2外周保护部31J上,弹性片34J被设置于卡合部件40J所设置的外周方向另一端侧的相反侧。这是由于以便能在第2外周保护部31J的外周方向两侧来抑制第2罩30J的晃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以使第2板面保护部32J与第1板面保护部12相向的方式,将第2罩30J覆盖于第1罩10。但是,由于图34所示的36J与圆环部16抵接,因此无法以使第2板面保护部32J与第1板面保护部12重叠的方式,将第2罩30J覆盖于第1罩10。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2罩20J并不一定必须具有组装防止部36J,在该情况下,能以使第2板面保护部32J与第1板面保护部12重叠的方式,将第2罩30J覆盖于第1罩10。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第7实施方式和第1变形例~第4变形例,但在本发明的砂轮罩中,可以由多个结构要素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的1个结构要素所具有的多个功能。另外,也可以由多个结构要素来实现1个结构要素所具有的1个功能。另外,也可以由1个结构要素来实现多个结构要素所具有的多个功能,或是由1个结构要素来实现由多个结构要素所实现的1个功能。另外,也可以省略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另外,也可以相对于其他的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附加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的至少一部分或者进行置换。此外,仅由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语句所特定的技术思想包含的所有方式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研磨机;4:齿轮壳体;5:输出轴;6:顶端工具;8、8A~8E:砂轮罩;11:外周保护部;12:板面保护部;13:弯曲部;30、30A~30I:第2罩;31、31A~31J:外周保护部;32、32A~32J:板面保护部;33、33C、33F~33J:弯曲部;34、34A~34C、34F、34G、34J:弹性片;35、35C、35J:弹性片;38J:弯折部;40J:卡合部件;49J:施力部件;48J:操作部;47J:支承轴;102:保持部;70、80:板体;74、84:弹性片;91~93、95:弹性部件。

Claims (21)

1.一种电动工具的砂轮罩,所述砂轮罩用于覆盖在电动工具的输出轴上所安装的圆板状的顶端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1罩、第2罩和晃动抑制部,其中,
所述第1罩被安装于电动工具主体,并且用于覆盖所述顶端工具的位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侧的面、即第1面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第2罩以可拆装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第1罩,并且用于覆盖所述顶端工具的位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的相反侧的面、即第2面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晃动抑制部在所述第2罩被安装于所述第1罩的状态下,抑制所述第2罩相对于所述第1罩的晃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晃动抑制部抑制所述第2罩在与所述输出轴交叉的方向上、即所述顶端工具的径向上以及与所述输出轴平行的轴向上的至少一方向上的晃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罩具有第1板面保护部和第1外周保护部,其中,
所述第1板面保护部与所述顶端工具的所述第1面相向配置,并且用于保护所述顶端工具的板面;
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与所述顶端工具的绕所述输出轴的外周端缘相向配置,并且用于保护所述顶端工具的外周,
所述第2罩具有第2板面保护部和第2外周保护部,其中,
所述第2板面保护部与所述顶端工具的所述第2面相向配置,并且用于保护所述顶端工具的板面;
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与所述顶端工具的绕所述输出轴的外周端缘相向配置,并且用于保护所述顶端工具的外周,
所述第2罩能以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与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重叠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1罩,
所述晃动抑制部具有第1弹性部件,该第1弹性部件朝使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和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远离的方向进行施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弹性部件是设置于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或者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的、沿所述径向可移动的第1弹性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弹性片经由缺口而在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或者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上与之一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弹性片与所述第1罩及所述第2罩分体构成,被固定于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或者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弹性部件以可变形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与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弹性部件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海绵或者弹性体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弹性部件沿着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或者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的周向而设置有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罩在与所述第2板面保护部相反的相反侧的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上具有第2弯曲部,该第2弯曲部设置为在与所述第2板面保护部之间夹持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
所述第2罩能以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与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重叠且在所述第2板面保护部与所述第2弯曲部之间夹持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1罩,
所述晃动抑制部具有第2弹性部件,该第2弹性部件朝使所述第2弯曲部远离所述第1板面保护部的方向进行施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弹性部件是沿所述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2弯曲部的第2弹性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弹性片经由缺口而在所述第2弯曲部上与之一体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弹性部件以可变形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第2弯曲部与所述第1罩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弹性部件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海绵或者弹性体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弹性部件沿着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的周向而在所述第2弯曲部上设置有多个。
16.根据权利要求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罩能以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与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重叠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1罩,
所述晃动抑制部具有第3弹性部件,该第3弹性部件朝使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与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紧贴的方向进行施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构成为覆盖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
所述第2罩具有弯折部和卡合部件,其中,
所述弯折部在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的外周方向一端侧,以能卡合于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的外周方向一端侧的方式弯折,
所述卡合部件在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的外周方向另一端侧,以沿着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的外周方向可位移的方式被设置,在将所述第2罩安装于第1罩时,所述卡合部件能通过手动卡合于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的外周方向另一端侧,
所述第3弹性部件被设置为,在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的外周方向另一端侧,从所述外周方向另一端侧向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侧对所述卡合部件进行施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部件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用于克服所述第3弹性部件的作用力,而使所述卡合部件向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的外周方向另一端侧位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的所述外周方向另一端侧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的外周方向正交的支承轴,
所述卡合部件被所述支承轴支承,能在可与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的外周方向另一端卡合的卡合位置与从所述卡合位置退避出的退避位置之间摆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动工具的砂轮罩,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的所述外周方向另一端侧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保持部,当所述卡合部件克服所述第3弹性部件的作用力向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的外周方向另一端侧位移,并且位于所述退避位置时,该保持部与所述卡合部件卡合,保持所述卡合部件的位置。
21.一种电动工具的砂轮罩,所述砂轮罩用于覆盖在电动工具的输出轴上所安装的圆板状的顶端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1罩和第2罩,其中,
所述第1罩被安装于电动工具主体,并且用于覆盖所述顶端工具的位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侧的面、即第1面的至少一部分,
该第1罩具有第1板面保护部和第1外周保护部,其中,
所述第1板面保护部与所述顶端工具的所述第1面相向配置,并且用于保护所述顶端工具的板面;
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与所述顶端工具的绕所述输出轴的外周端缘相向配置,并且用于保护所述顶端工具的外周,
所述第2罩以可拆装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第1罩,并且用于覆盖所述顶端工具的位于与所述电动工具主体相反的相反侧的面、即第2面的至少一部分,
该第2罩具有第2板面保护部、第2外周保护部、弯折部、卡合部件和施力部件,其中,
所述第2板面保护部与所述顶端工具的所述第2面相向配置,并且用于保护所述顶端工具的板面;
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与所述顶端工具的绕所述输出轴的外周端缘相向配置,并且用于保护所述顶端工具的外周;
所述弯折部在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的外周方向一端侧,以能卡合于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的外周方向一端侧的方式弯折;
所述卡合部件在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的外周方向另一端侧,以沿着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的外周方向可位移的方式被设置,在将所述第2罩安装于第1罩时,所述卡合部件能通过手动卡合于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的外周方向另一端侧;
所述施力部件被设置于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的外周方向另一端侧,从所述外周方向另一端侧向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侧对所述卡合部件进行施力,
该第2罩能以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与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重叠的方式,且所述第2外周保护部覆盖所述第1外周保护部的方式,安装于第1罩。
CN201980040327.2A 2018-08-01 2019-07-11 电动工具的砂轮罩 Active CN1123130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5086 2018-08-01
JP2018-145086 2018-08-01
JP2019096120A JP7467031B2 (ja) 2018-08-01 2019-05-22 電動工具のホイールカバー
JP2019-096120 2019-05-22
PCT/JP2019/027487 WO2020026747A1 (ja) 2018-08-01 2019-07-11 電動工具のホイールカバ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3036A true CN112313036A (zh) 2021-02-02
CN112313036B CN112313036B (zh) 2022-08-16

Family

ID=69618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0327.2A Active CN112313036B (zh) 2018-08-01 2019-07-11 电动工具的砂轮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60722A1 (zh)
JP (1) JP7467031B2 (zh)
CN (1) CN112313036B (zh)
DE (1) DE112019003157T5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9101534U1 (de) * 2018-05-25 2019-05-20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Winkelschleifer
KR102656273B1 (ko) * 2023-02-17 2024-04-08 이상문 크기가 조절되는 그라인더 휠 커버장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5560A (zh) * 2007-10-22 2010-09-15 株式会社牧田 研磨机上的砂轮罩的止挡装置
CN102294641A (zh) * 2011-09-03 2011-12-28 浙江皇冠电动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角磨类电动工具装换砂轮和转动防护罩的集成机构
CN202219457U (zh) * 2011-06-14 2012-05-16 浙江皇冠电动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快换砂轮罩及快换砂轮罩与前盖的连接结构改进
US20130157550A1 (en) * 2011-12-14 2013-06-20 Makita Corporation Grinder
CN106514468A (zh) * 2015-09-10 2017-03-22 株式会社牧田 研磨机、罩和罩组件
CN206982460U (zh) * 2017-07-07 2018-02-09 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砂轮罩换装装置
CN108214242A (zh) * 2018-01-31 2018-06-29 广东豪特曼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手机3d陶瓷后盖专用磨床及其研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76022U (zh) 2014-07-07 2015-01-07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磨削工具的两用护罩
EP3081335B1 (en) * 2015-04-13 2020-02-19 Black & Decker Inc. Guard assembly for a power tool
JP6571463B2 (ja) 2015-09-10 2019-09-04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グラインダ、及びカバー
DE202019101534U1 (de) 2018-05-25 2019-05-20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Winkelschleif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5560A (zh) * 2007-10-22 2010-09-15 株式会社牧田 研磨机上的砂轮罩的止挡装置
CN202219457U (zh) * 2011-06-14 2012-05-16 浙江皇冠电动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快换砂轮罩及快换砂轮罩与前盖的连接结构改进
CN102294641A (zh) * 2011-09-03 2011-12-28 浙江皇冠电动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角磨类电动工具装换砂轮和转动防护罩的集成机构
US20130157550A1 (en) * 2011-12-14 2013-06-20 Makita Corporation Grinder
CN106514468A (zh) * 2015-09-10 2017-03-22 株式会社牧田 研磨机、罩和罩组件
CN206982460U (zh) * 2017-07-07 2018-02-09 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砂轮罩换装装置
CN108214242A (zh) * 2018-01-31 2018-06-29 广东豪特曼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手机3d陶瓷后盖专用磨床及其研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23043A (ja) 2020-02-13
CN112313036B (zh) 2022-08-16
JP7467031B2 (ja) 2024-04-15
DE112019003157T5 (de) 2021-04-01
US20210260722A1 (en) 2021-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14468B (zh) 研磨机、罩和罩组件
CN106514467B (zh) 研磨机和罩
US10357868B2 (en) Grinder, cover, and lock nut
EP3081335A2 (en) Guard assembly for a power tool
CN112313036B (zh) 电动工具的砂轮罩
CN108883483B (zh) 具有双安装配置的用于摆动工具的刀片
US7673703B2 (en) Hand-held power tool having main and handle housings with a connection device for connecting the housings
EP1832395B1 (en) Power tool
CN107097262B (zh) 电动剃刀
US20120118599A1 (en) Hand-Held Power Tool, in particular Electric Hand-Held Power Tool
EP2604384B1 (en) Grinder
WO2018043330A1 (ja) 作業機
JP6020767B2 (ja) 電動工具
KR20200024384A (ko) 핸드 그라인더의 디스크 고정장치
JP5579575B2 (ja) ディスクグラインダ
JP6943584B2 (ja) グラインダ
WO2020026747A1 (ja) 電動工具のホイールカバー
KR20190005829A (ko) 커버링 기기를 가지는 휴대용 전동 공구
JP2022096684A (ja) 外装装置及び腕時計
CN209868498U (zh) 电动工具和锁定机构
EP3556512A1 (en) Cut-off machine
JP4866956B2 (ja) 防塵カバー構造体、研削装置及び切削装置
JP6871348B2 (ja) グラインダ及びカバー
JP2019005813A (ja) グラインダ
CN114901426A (zh) 防护罩适配器装置和具有防护罩适配器装置的工具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