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69172B - 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69172B
CN112269172B CN202011099085.5A CN202011099085A CN112269172B CN 112269172 B CN112269172 B CN 112269172B CN 202011099085 A CN202011099085 A CN 202011099085A CN 112269172 B CN112269172 B CN 1122691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or
array
model
matrix
virt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990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69172A (zh
Inventor
师俊朋
胡国平
刘永祥
周豪
李志汇
刘天鹏
师帅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0110990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691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69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9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69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69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03Bistatic radar systems; Multistatic radar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3/00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 G01S3/02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using radio waves
    • G01S3/14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 G01S3/143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by vectorial combination of signals derived from differently oriented antenna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G01S7/418Theoretical aspec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包括:建立双基地嵌套MIMO雷达的回波信号模型;向量化回波信号模型的协方差矩阵;并根据虚拟连续阵元分布,建立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对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的虚拟发射阵列和虚拟接收阵列,进行空间平滑,构建四阶张量模型;并通过张量因子合并,将四阶张量模型降维为三阶张量模型;根据三维张量模型,采用复平行因子算法,进行DOD和DOA联合估计。本发明结合嵌套MIMO雷达虚拟回波信号模型,利用空间平滑理论重构三阶张量模型,引入复平行因子PARAFAC算法进行DOD和DOA联合估计,提高了估计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张量分解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 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陆续开展了基于张量分解的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Lim LH等从张量秩、唯一性、存在性和一致性角度丰富完善了张量压缩感知算 法理论基础,但尚未开展相关求解方法研究;为进一步促进张量分解发展和应 用,2015年,Cichocki A等从规范多元张量分解(Canonical Polyadic Decomposition, CPD)、Tucker分解等角度举例分析了张量应用于信号处理的重要优势,并结 合CS算法建立了高阶和矢量化稀疏恢复模型;2017年,Sidiropoulos N D、 Lathauwer L D等联名发表文章“Tensor Decompositionfor Signal Processing and Machine Learning”,从预处理、运算量等角度深入总结说明了张量分解应用于 阵列信号处理的重要优势和意义。
针对传统阵列,现有文献利用空间平滑理论建立三阶张量模型,随后利用 高阶奇异值分解建立张量ESPRIT模型,有效提高了测向性能;Rao W等利用互 相关张量从提高自由度角度提出了基于CPD的均匀面阵二维DOA估计方法, 该方法通过高阶张量模型重置有效提高了自由度和检测目标个数;现有文献针 对单基地MIMO雷达建立了基于张量分解的联合发射阵列插值和波束空间设 计的DOA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阵列匹配实现了输出信噪比提升,并采用高阶SVD分解实现了角度估计性能提升。针对矢量传感器阵列,李阳博士结合极 化敏感电磁矢量天线阵列的多维信息结构,根据空间平滑和参数分离理论系统 研究了平行因子(Parallel Factor,PARAFAC)方法在多参数估计和抑制阵元互耦方面的性能优势;高宇飞博士根据张量分解的多线性结构利用CPD和Tucker 分别开展了非相干信源和相干信源角度估计问题研究,针对电磁矢量传感器全 极化波参数估计提出一种块因子张量分解模型。针对稀疏阵列,现有文献提出 了基于CPD的分置MIMO(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雷达近场源目标定位和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可实现角度的自动配对且适用于任意阵列几何;现有文 献提出一种基于张量分解的互质阵双基地MIMO雷达到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出发方向(Direction of Departure,DOD)和多普勒频率联合 估计,但尚未涉及张量分解理论的深度扩展;张小飞等提出一种基于快速收敛 三线性分解的互质面阵二维DOA估计方法,该算法首先采用PM算法估计初值, 随后采用PARAFAC方法提高角度估计精度,但相对于传统子空间类算法具有较高运算量。
嵌套阵能够通过增大子阵阵元间距实现自由度提升。将嵌套阵应用于双基 地MIMO雷达能够通过虚拟阵元扩展增大自由度,但由于虚拟回波信号模型为 单快拍结构,传统的子空间类算法因目标协方差矩阵秩亏而失效,压缩感知类 算法具有较大的运算量,而张量分解能够通过引入“高阶结构”提升参数估计 性能。为此,本发明基于张量分解开展嵌套MIMO雷达DOD和DOA联合估计 算法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和 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包 括:建立双基地嵌套MIMO雷达的回波信号模型;
向量化回波信号模型的协方差矩阵;并根据虚拟连续阵元分布,建立虚拟 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
对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的虚拟发射阵列和虚拟接收阵列,进行空间平 滑,构建四阶张量模型;并通过张量因子合并,将四阶张量模型降维为三阶张 量模型;
根据三维张量模型,采用复平行因子算法,进行DOD和DOA联合估计。
进一步地,所述回波信号模型,如下:
其中,和θk分别为第k个目标的出发方向DOD和到达方向DOA, k=1,…,K; Ar=[ar1),…,arK)];/>为发射阵列的方向矢 量,为接收阵列的方向矢量; s(t)=[s1(t),s2(t),…,sK(t)]T,sk(t)为第k个目标的反射系数,t为信号快拍;n(t)为 高斯白噪声矢量,其元素的均值为0,方差为σ2;/>为Khatri-Rao积,/>为 Kronecker积,T表示矩阵转置。
进一步地,所述向量化回波信号模型的协方差矩阵,具体包括:
根据回波信号模型,确定回波信号的协方差矩阵:
R=E[x(t)xH(t)]=ARsAH2IMN
当快拍数为L时,协方差矩阵近似为:
向量化近似后的协方差矩阵:
其中,为目标协方差矩阵,/>为第k个 目标的信号能量,H为共轭转置,diag[·]表示对角矩阵,E[·]为期望运算;/> *为共轭运算,vec(·)表示矩阵矢量化。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虚拟连续阵元分布,建立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 具体包括:
根据嵌套阵虚拟阵元分布理论,确定向量化后协方差矩阵z中的虚拟阵元 均为连续结构,并分别从DOD和DOA两个维度选取虚拟连续阵元,以二维 结构依次排列,建立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
其中,双基地嵌套MIMO雷达发射阵列和接收阵列均由传统嵌套阵组成, 发射阵列阵元数为M=M1+M2,接收阵列阵元数为N=N1+N2;c为维矢量, 第/>行元素为1,其余位置元素为0,/>并且
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的发射阵列和接收阵列均为均匀线阵,对应阵 元数分别为/>和/>
进一步地,所述对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的虚拟发射阵列和虚拟接收阵 列,进行空间平滑,构建四阶张量模型,具体包括:
将发射阵列分为Qt个前向平滑子阵,每个子阵阵元数为Qt,即 Qt=M2(M1+1);将接收阵列分为Qr个前向平滑子阵,每个子阵阵元数为Qr,即 Qr=N2(N1+1);则第qtqr个空间分集矢量表示为:
根据上述可知,矢量的维度为QtQr×1;设/> 则/>的第/>个值可表示为:
根据高阶张量定义和性质,标量视为四阶张量/>的第/>个变量值,则根据上式得四阶张量/>为:
其中, qt=1,…,Qt,qr=1,…,Qr,/>是由矩阵Bt的后Qt行组成的子矩阵,/>是由矩阵Br的后Qr行组成的子矩阵,/>为对应的噪声 矢量;/>为对应的噪声标量;/>是由Bt的后Qt行组成 的子矩阵,/>是由Br的后Qr行组成的子矩阵,/>为对应 的噪声张量,⊙表示张量积(外积)。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张量因子合并,将四阶张量模型降维为三阶张量模型, 具体包括:
将张量因子和/>合并,将四阶张量/>转化为三阶张量/>即为:
根据上式中张量模型假设/> 则张量/>重新表示为:
其中,为对应的三阶噪声张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三维张量模型,采用复平行因子算法,进行DOD和 DOA联合估计,具体包括:
对三维张量模型中的变量B1、B2、H进行迭代求解,估算矩阵
采用最小均方LS算法,结合矩阵估计角度/>及采用最小均方LS算 法,结合矩阵/>估计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对三维张量模型中的变量B1、B2、H进行迭代求解,估算 矩阵具体包括:
对三维张量模型中的变量B1、B2、H进行迭代求解
直至收敛为止;其中,表示伪逆运算,Q(1)、Q(2)、Q(3)分别为张量/>的模-1、 模-2、模-3展开数据;/>分别为与张量/>的模-1、模-2、模-3对应的 展开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采用最小均方LS算法,结合矩阵估计角度/>具体包 括:
根据上式建立的LS拟合公式为:
由上式得矢量的解为:
由上式得:
其中,angle(·)表示取相角运算;为对应的估计矢量,/>为待估计 矢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达角度估计装置, 包括:
回波信号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双基地嵌套MIMO雷达的回波信号模 型;
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向量化回波信号模型的协方差矩 阵;并根据虚拟连续阵元分布,建立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
三阶张量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对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的虚拟发射阵列 和虚拟接收阵列,进行空间平滑,构建四阶张量模型;并通过张量因子合并, 将四阶张量模型降维为三阶张量模型;
联合估计模块,用于根据三维张量模型,采用复平行因子算法,进行DOD 和DOA联合估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和 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合嵌套MIMO雷达虚拟回波信号模型,利用空间平滑理论重构三 阶张量模型,引入复平行因子PARAFAC算法进行DOD和DOA联合估计,提高 了估计精度。具体地,建立嵌套MIMO雷达回波信号模型,从“和差联合阵列”角度系统分析了DOD和DOA联合估计条件下的虚拟阵元扩展,分析了与传统 MIMO雷达的结构区别和高自由度优势;利用空间平滑算法建立四阶张量模型, 并通过因子合并将其重构为三阶张量模型,引入复平行因子PARAFAC算法进行 DOD和DOA联合估计,比传统算法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和角度分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基地嵌套MIMO雷达虚拟阵元扩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MSE随SNR的变化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MSE随快拍数的变化关系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嵌套MIMO雷达ALS估计角度散点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嵌套MIMO雷达FBSS空间谱等高线图;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统MIMO雷达空间谱等高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达角度估计 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 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达角度估 计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1,建立双基地嵌套MIMO雷达的回波信号模型。
步骤S2,向量化回波信号模型的协方差矩阵;并根据虚拟连续阵元分布, 建立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
步骤S3,对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的虚拟发射阵列和虚拟接收阵列,进 行空间平滑,构建四阶张量模型;并通过张量因子合并,将四阶张量模型降维 为三阶张量模型。
步骤S4,根据三维张量模型,采用复平行因子算法,进行DOD和DOA联 合估计。
对于上述步骤S1~S4的具体分析如下:
对于步骤S1:建立双基地嵌套MIMO雷达
假设双基地嵌套MIMO雷达发射和接收阵列由传统嵌套阵组成,发射阵 列阵元数为M=M1+M2,接收阵列阵元数为N=N1+N2,单位阵元间距设为λ/2, λ为信号波长。则发射和接收阵列的阵元位置集合和/>为:
假设存在K个远场不相干目标,和θk分别为第k个目标的DOD和DOA, k=1,…,K。则匹配滤波后的回波信号模型可表示为:
其中, Ar=[ar1),…,arK)],/>为发射阵列的方向矢量,为接收阵列的方向矢量; s(t)=[s1(t),s2(t),…,sK(t)]T,sk(t)为第k个目标的反射系数,t为信号快拍;n(t)为 高斯白噪声矢量,其元素的均值为0,方差为σ2;/>为Khatri-Rao积,/>为 Kronecker积,T表示矩阵转置。
对于步骤S2:建立虚拟回波信号模型
由式(2)可得回波信号的协方差矩阵为:
R=E[x(t)xH(t)]=ARsAH2IMN (3)
其中,为目标协方差矩阵,/>为第k个 目标的信号能量,H为共轭转置,diag[·]表示对角矩阵,E[·]为期望运算。实际 上,当快拍数为L时,其样本协方差矩阵通常近似为/>
协方差矩阵R向量化后可得:
其中, *为共轭运算,vec(·)表示矩阵矢量化。
根据嵌套阵虚拟阵元分布理论,数据矢量z中的虚拟阵元均为连续结构。 为此,可分别从DOD和DOA两个维度选取虚拟连续阵元并以二维结构依次 排列,建立新的观测矢量为:
式中,c为/>维矢量,其第/>行 元素为1,其余位置元素为0,且
其中:
则观测矢量可等效为单快拍条件下虚拟回波信号模型,其中,发射和接 收阵列都为均匀线阵,对应阵元数分别为/>和/> 图1给出了实际物理阵元与虚拟阵元的空间分布。因此,相 比于传统MIMO雷达,嵌套MIMO雷达能够通过增大发射和接收阵元间距实现虚拟孔径有效扩展,因而具有更好的测向性能。
对于步骤S3:构建高阶张量模型
由式(5)可知,观测矢量的虚拟发射和接收阵列阵元个数分别为/>和/>首先,将发射阵列分为Qt个前向平滑子阵,每个子阵阵元数为Qt,即Qt=M2(M1+1)。同理,将接收阵列分为Qr个前向平滑子阵,每个子阵阵元数为 Qr,即Qr=N2(N1+1)。则第qtqr个空间分集矢量可表示为:
其中, qt=1,…,Qt,qr=1,…,Qr,/>是由矩阵Bt的后Qt行组成的子矩阵,/>是由矩阵Br的后Qr行组成的子矩阵,/>为对应的噪声 矢量。
根据式(9)可知,矢量的维度为QtQr×1。设/> 则/>的第/>个值可表示为:
式中,为对应的噪声标量。结合高阶张量定义和性质,标量/>可视为四阶张量/>的第/>个变量值。则根据式(10)可得张 量/>为:
其中,是由Bt的后Qt行组成的子矩阵,/>是由Br的后Qr行组成的子矩阵,/>为对应的噪声张量, ⊙表示张量积(外积)。
根据式(11),将张量因子和/>合并,可将四阶张量/>转化为 三阶张量/>即为:
式中,为对应的三阶噪声张量。
根据式(12)中张量模型可假设/> 则张量/>可重新表示为:
对于步骤S4,DOD和DOA联合估计
采用PARAFAC算法求解,则可迭代如下变量求解:
直至收敛为止。其中,表示伪逆运算,Q(1)、Q(2)、Q(3)分别为张量/>的 模-1、模-2、模-3展开数据。由此可估计出的矩阵/>
现采用最小均方(LS)算法利用矩阵估计角度/>
式中,angle(·)表示取相角运算。根据式(17)可建立LS拟合公式为:
式中,为对应的估计矢量,/>为待估计矢量,且
由式(19)可得矢量的解为:
由(20)式可得:
同理,可采用LS算法结合矩阵估计角度/>
实验结果说明
假设双基地嵌套MIMO雷达发射和接收阵元数分别为M1=2,M2=3, N1=2,N2=3,即M=N=5。估计角度的RMSE计算式为(200次蒙特卡洛仿 真实验)。传统双基地MIMO雷达发射和接收阵列均为均匀线阵,其自由度 为MN=25。嵌套MIMO雷达发射和接收阵列均为二阶嵌套阵,空间平滑后其 自由度为QtQr=81,其中,因此,嵌套MIMO雷达比传统MIMO 雷达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因而能够检测更多的目标。
实验1:均方误差(RMSE)
图2给出了RMSE随SNR的变化关系,其中,快拍数为200,SNR为[-15dB, 5dB],信源位置为和/>搜索步 长为0.01°;图3给出了RMSE随快拍数的变化关系,SNR为0dB,搜索步长 为0.01°。由图2~3可知,由于形成更多的虚拟连续阵元,嵌套MIMO雷达比 传统MIMO雷达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相比于前后向空间平滑算法(FBSS), 张量分解能够利用不同子阵的结构信息,因而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尤其是低 信噪比条件。由于空间平滑算法存在孔径损失,在低SNR范围内,其估计性 能与CRB相距较远。
实验2:角度分辨力
图4给出了不同MIMO雷达角度分辨率对比示意图,其中,SNR为5dB, 快拍数为500,邻近目标空间位置为和/>红色圆圈 表示真实目标方向。从图4可以看出,嵌套MIMO雷达(ALS和FBSS)能够 成功分辨上述两个邻近目标,而传统MIMO雷达无法分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 雷达角度估计装置,该装置包括:
回波信号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双基地嵌套MIMO雷达的回波信号模 型。
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向量化回波信号模型的协方差矩 阵;并根据虚拟连续阵元分布,建立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
三阶张量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对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的虚拟发射阵列 和虚拟接收阵列,进行空间平滑,构建四阶张量模型;并通过张量因子合并, 将四阶张量模型降维为三阶张量模型。
联合估计模块,用于根据三维张量模型,采用复平行因子算法,进行DOD 和DOA联合估计。
上述技术方案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 达角度估计装置,由于该装置解决技术问题的原理与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 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 之处不再赘述。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 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 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内。

Claims (2)

1.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双基地嵌套MIMO雷达的回波信号模型;
向量化回波信号模型的协方差矩阵;并根据虚拟连续阵元分布,建立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
对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的虚拟发射阵列和虚拟接收阵列,进行空间平滑,构建四阶张量模型;并通过张量因子合并,将四阶张量模型降维为三阶张量模型;
根据三维张量模型,采用复平行因子算法,进行DOD和DOA联合估计;
所述回波信号模型,如下:
其中,和θk分别为第k个目标的出发方向DOD和到达方向DOA,k=1,…,K;Ar=[ar1),…,arK)];/>为发射阵列的方向矢量,/>为接收阵列的方向矢量;s(t)=[s1(t),s2(t),…,sK(t)]T,sk(t)为第k个目标的反射系数,t为信号快拍;n(t)为高斯白噪声矢量,其元素的均值为0,方差为σ2;/>为Khatri-Rao积,/>为Kronecker积,T表示矩阵转置;
所述向量化回波信号模型的协方差矩阵,具体包括:
根据回波信号模型,确定回波信号的协方差矩阵:
R=E[x(t)xH(t)]=ARsAH2IMN
当快拍数为L时,协方差矩阵近似为:
向量化近似后的协方差矩阵:
其中,为目标协方差矩阵,/>为第k个目标的信号能量,H为共轭转置,diag[·]表示对角矩阵,E[·]为期望运算;/> *为共轭运算,vec(·)表示矩阵矢量化;
所述根据虚拟连续阵元分布,建立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嵌套阵虚拟阵元分布理论,确定向量化后协方差矩阵z中的虚拟阵元均为连续结构,并分别从DOD和DOA两个维度选取虚拟连续阵元,以二维结构依次排列,建立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
其中,双基地嵌套MIMO雷达发射阵列和接收阵列均由传统嵌套阵组成,发射阵列阵元数为M=M1+M2,接收阵列阵元数为N=N1+N2;c为维矢量,第/>行元素为1,其余位置元素为0,/>并且
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的发射阵列和接收阵列均为均匀线阵,对应阵元数分别为和/>
所述对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的虚拟发射阵列和虚拟接收阵列,进行空间平滑,构建四阶张量模型,具体包括:
将发射阵列分为Qt个前向平滑子阵,每个子阵阵元数为Qt,即Qt=M2(M1+1);将接收阵列分为Qr个前向平滑子阵,每个子阵阵元数为Qr,即Qr=N2(N1+1);则第qtqr个空间分集矢量表示为:
根据上述可知,矢量的维度为QtQr×1;设/>则/>的第个值可表示为:
根据高阶张量定义和性质,标量视为四阶张量/>的第/>个变量值,则根据上式得四阶张量/>为:
其中,qt=1,…,Qt,qr=1,…,Qr,/>是由矩阵Bt的后Qt行组成的子矩阵,/>是由矩阵Br的后Qr行组成的子矩阵,/>为对应的噪声矢量;/>为对应的噪声标量;是由Bt的后Qt行组成的子矩阵,/>是由Br的后Qr行组成的子矩阵,/>为对应的噪声张量,⊙表示张量积或外积;
所述通过张量因子合并,将四阶张量模型降维为三阶张量模型,具体包括:
将张量因子和/>合并,将四阶张量/>转化为三阶张量/>即为:
根据上式中张量模型假设/> 则张量/>重新表示为:
其中,为对应的三阶噪声张量;
所述根据三维张量模型,采用复平行因子算法,进行DOD和DOA联合估计,具体包括:
对三维张量模型中的变量B1、B2、H进行迭代求解,估算矩阵
采用最小均方LS算法,结合矩阵估计角度/>及采用最小均方LS算法,结合矩阵/>估计角度/>
所述对三维张量模型中的变量B1、B2、H进行迭代求解,估算矩阵 具体包括:
对三维张量模型中的变量B1、B2、H进行迭代求解
直至收敛为止;其中,表示伪逆运算,Q(1)、Q(2)、Q(3)分别为张量/>的模-1、模-2、模-3展开数据;/>分别为与张量/>的模-1、模-2、模-3对应的展开数据;
所述采用最小均方LS算法,结合矩阵估计角度/>具体包括:
根据上式建立的LS拟合公式为:
由上式得矢量的解为:
由上式得:
其中,angle(·)表示取相角运算;为对应的估计矢量,/>为待估计矢量。
2.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达角度估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波信号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双基地嵌套MIMO雷达的回波信号模型;
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向量化回波信号模型的协方差矩阵;并根据虚拟连续阵元分布,建立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
三阶张量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对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的虚拟发射阵列和虚拟接收阵列,进行空间平滑,构建四阶张量模型;并通过张量因子合并,将四阶张量模型降维为三阶张量模型;
联合估计模块,用于根据三维张量模型,采用复平行因子算法,进行DOD和DOA联合估计;
所述回波信号模型,如下:
其中,和θk分别为第k个目标的出发方向DOD和到达方向DOA,k=1,…,K; 为发射阵列的方向矢量,为接收阵列的方向矢量;s(t)=[s1(t),s2(t),…,sK(t)]T,sk(t)为第k个目标的反射系数,t为信号快拍;n(t)为高斯白噪声矢量,其元素的均值为0,方差为σ2;/>为Khatri-Rao积,/>为Kronecker积,T表示矩阵转置;
所述向量化回波信号模型的协方差矩阵,具体包括:
根据回波信号模型,确定回波信号的协方差矩阵:
R=E[x(t)xH(t)]=ARsAH2IMN
当快拍数为L时,协方差矩阵近似为:
向量化近似后的协方差矩阵:
其中,为目标协方差矩阵,/>为第k个目标的信号能量,H为共轭转置,diag[·]表示对角矩阵,E[·]为期望运算;/> *为共轭运算,vec(·)表示矩阵矢量化;
所述根据虚拟连续阵元分布,建立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嵌套阵虚拟阵元分布理论,确定向量化后协方差矩阵z中的虚拟阵元均为连续结构,并分别从DOD和DOA两个维度选取虚拟连续阵元,以二维结构依次排列,建立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
其中,双基地嵌套MIMO雷达发射阵列和接收阵列均由传统嵌套阵组成,发射阵列阵元数为M=M1+M2,接收阵列阵元数为N=N1+N2;c为维矢量,第/>行元素为1,其余位置元素为0,/>并且
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的发射阵列和接收阵列均为均匀线阵,对应阵元数分别为和/>
所述对虚拟单快拍回波信号模型的虚拟发射阵列和虚拟接收阵列,进行空间平滑,构建四阶张量模型,具体包括:
将发射阵列分为Qt个前向平滑子阵,每个子阵阵元数为Qt,即Qt=M2(M1+1);将接收阵列分为Qr个前向平滑子阵,每个子阵阵元数为Qr,即Qr=N2(N1+1);则第qtqr个空间分集矢量表示为:
根据上述可知,矢量的维度为QtQr×1;设/>则/>的第个值可表示为:
根据高阶张量定义和性质,标量视为四阶张量/>的第/>个变量值,则根据上式得四阶张量/>为:
其中,qt=1,…,Qt,qr=1,…,Qr,/>是由矩阵Bt的后Qt行组成的子矩阵,/>是由矩阵Br的后Qr行组成的子矩阵,/>为对应的噪声矢量;/>为对应的噪声标量;是由Bt的后Qt行组成的子矩阵,/>是由Br的后Qr行组成的子矩阵,/>为对应的噪声张量,⊙表示张量积或外积;
所述通过张量因子合并,将四阶张量模型降维为三阶张量模型,具体包括:
将张量因子和/>合并,将四阶张量/>转化为三阶张量/>即为:
根据上式中张量模型假设/> 则张量/>重新表示为:
其中,为对应的三阶噪声张量;
所述根据三维张量模型,采用复平行因子算法,进行DOD和DOA联合估计,具体包括:
对三维张量模型中的变量B1、B2、H进行迭代求解,估算矩阵采用最小均方LS算法,结合矩阵/>估计角度/>及采用最小均方LS算法,结合矩阵/>估计角度/>
所述对三维张量模型中的变量B1、B2、H进行迭代求解,估算矩阵 具体包括:
对三维张量模型中的变量B1、B2、H进行迭代求解
直至收敛为止;其中,表示伪逆运算,Q(1)、Q(2)、Q(3)分别为张量/>的模-1、模-2、模-3展开数据;/>分别为与张量/>的模-1、模-2、模-3对应的展开数据;
所述采用最小均方LS算法,结合矩阵估计角度/>具体包括:
根据上式建立的LS拟合公式为:
由上式得矢量的解为:
由上式得:
其中,angle(·)表示取相角运算;为对应的估计矢量,/>为待估计矢量。
CN202011099085.5A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269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9085.5A CN112269172B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9085.5A CN112269172B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9172A CN112269172A (zh) 2021-01-26
CN112269172B true CN112269172B (zh) 2024-03-08

Family

ID=74337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99085.5A Active CN112269172B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91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6599B (zh) * 2021-02-04 2022-05-06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一种基于稀布阵列的雷达空间谱估计方法
CN113253250A (zh) * 2021-02-05 2021-08-13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基于矩阵重构的Coprime阵稳健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
CN113253195B (zh) * 2021-05-04 2022-10-28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阵元互耦与方向相关情景下的自校正mimo系统测向方法
CN113589223B (zh) * 2021-06-11 2023-05-05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互耦情况下嵌套阵列的测向方法
CN113552532B (zh) * 2021-07-09 2022-03-22 浙江大学 基于耦合张量分解的l型互质阵列波达方向估计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1931A (zh) * 2015-05-18 2015-09-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互耦条件下基于张量实值子空间的双基地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
CN108594194A (zh) * 2018-03-19 2018-09-28 长江大学 基于四线性分解的双基地mimo雷达角度估算方法
CN109901102A (zh) * 2019-03-14 2019-06-18 长江大学 基于张量分解的非正交波形mimo雷达doa估算方法及设备
CN110907923A (zh) * 2019-10-29 2020-03-24 长江大学 基于平行因子算法的双基地emvs-mimo雷达角度估计算法及装置
CN110927711A (zh) * 2019-10-24 2020-03-27 长江大学 一种双基地emvs-mimo雷达的高精度定位算法及装置
CN111610485A (zh) * 2020-05-03 2020-09-01 浙江大学 基于平面互质阵列块采样张量信号构造的自由度增强型空间谱估计方法
CN115169378A (zh) * 2022-05-10 2022-10-1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移动稀疏接收阵列角度估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59744B2 (en) * 2008-04-25 2011-11-15 Cisco Technology, Inc. Frequency band extrapolation beamforming weight compu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60004664A1 (en) * 2014-07-02 2016-01-07 Xerox Corporation Binary tensor factorization
CN109993199B (zh) * 2019-01-10 2020-11-17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针对高阶张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1931A (zh) * 2015-05-18 2015-09-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互耦条件下基于张量实值子空间的双基地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
CN108594194A (zh) * 2018-03-19 2018-09-28 长江大学 基于四线性分解的双基地mimo雷达角度估算方法
CN109901102A (zh) * 2019-03-14 2019-06-18 长江大学 基于张量分解的非正交波形mimo雷达doa估算方法及设备
CN110927711A (zh) * 2019-10-24 2020-03-27 长江大学 一种双基地emvs-mimo雷达的高精度定位算法及装置
CN110907923A (zh) * 2019-10-29 2020-03-24 长江大学 基于平行因子算法的双基地emvs-mimo雷达角度估计算法及装置
CN111610485A (zh) * 2020-05-03 2020-09-01 浙江大学 基于平面互质阵列块采样张量信号构造的自由度增强型空间谱估计方法
CN115169378A (zh) * 2022-05-10 2022-10-1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移动稀疏接收阵列角度估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ensor Decomposition for Signal Processing and Machine Learning;Nicholas D. Sidiropoulos 等;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第65卷(第13期);全文 *
非均匀线阵 MIMO 雷达多目标参数联合估计方法研究;祁晗;硕士电子期刊(第09期);正文第29-4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9172A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69172B (zh) 一种基于张量结构的嵌套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09655799B (zh) 基于iaa的协方差矩阵向量化的非均匀稀疏阵列测向方法
Zhang et al. Reduced-complexity Capon for direction of arrival estimation in a monostati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radar
CN107576940B (zh) 一种低复杂度单基地mimo雷达非圆信号角度估计方法
CN109471082B (zh) 基于信号子空间重构的阵元缺损mimo雷达角度估计方法
CN106680815B (zh) 基于张量稀疏表示的mimo雷达成像方法
CN108562866B (zh) 基于矩阵填充的双基地mimo雷达角度估算方法
CN104251989A (zh) 基于压缩空间谱的单基地mimo雷达目标波达方向估计方法
CN112731278B (zh) 一种部分极化信号的角度与极化参数欠定联合估计方法
CN112379327A (zh) 一种基于秩损估计的二维doa估计与互耦校正方法
CN108872930B (zh) 扩展孔径二维联合对角化doa估计方法
CN110927711A (zh) 一种双基地emvs-mimo雷达的高精度定位算法及装置
CN108828504B (zh) 基于部分相关波形的mimo雷达目标方向快速估计方法
CN111965591A (zh) 一种基于四阶累积量矢量化dft的测向估计方法
Qi et al. Time-frequency DOA estimation of chirp signals based on multi-subarray
Chen et al. A beamspace maximum likelihood algorithm for target height estimation for a bistatic MIMO radar
CN109557503B (zh) 基于相关矩阵重建解相干的mimo互质阵列doa估计方法
CN104459680B (zh) Mimo雷达估计目标方向的快速方法
CN112327244B (zh) 一种基于l型阵列的二维非相干分布式目标参数估计方法
Qin et al. Cross-correlation matrix Root-MUSIC algorithm for bistati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radar
Liu et al. Joint range and angle estimation of low-elevation target with bistatic meter-wave FDA-MIMO radar
CN112924947B (zh) 一种基于实值稀疏贝叶斯学习的mimo雷达稳健doa估计方法
Chen et al. Direction finding for bistatic MIMO radar using EM maximum likelihood algorithm
CN113281698A (zh) 一种嵌套阵中基于级联的非高斯信源测向方法
Zheng et al. Joint DOD and DOA estimation for bistatic polarimetric MIMO rada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