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93C - 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 - Google Patents

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93C
CN1122193C CN97117945A CN97117945A CN1122193C CN 1122193 C CN1122193 C CN 1122193C CN 97117945 A CN97117945 A CN 97117945A CN 97117945 A CN97117945 A CN 97117945A CN 1122193 C CN1122193 C CN 112219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toner
developer
recycle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7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125A (zh
Inventor
冈诚二
秋叶康
池末真澄
中田正和
伊藤仁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36824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08311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36823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65067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823682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08311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82368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928841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61925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010492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61927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0941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61923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010492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61926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010493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61922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1010492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7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1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1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93C/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4Reconditioning of the developer unit, i.e. reusing or recycling parts of the unit, e.g. resealing of the unit before refilling with ton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03G15/0855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being measured by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7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7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15/0872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the developer cartridges being 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ed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987Remanufacturing, i.e. reusing or recycling parts of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63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2215/0675Generally cylindrical container shape having two e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63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2215/0678Bottle shaped container having a bottle neck for toner dischar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向显影装置补充墨粉/显影剂,该再循环瓶上表示再循环使用次数,在与排出口内周面密接的盖外周形成周方向凸部,在排出口外周面设有凸条,以PCR构成再循环瓶,瓶本体部直径比排出口直径大,但为排出口直径4倍以下,瓶端面排出口内周面与瓶肩部推出部端面瓶内侧形成角度为90°以上,在瓶底部有使向底部喷射流体分散的流体流向变更装置,瓶排出口侧引导凸起部的间距比底部侧狭,使该瓶适于再循环。

Description

墨粉/显影剂用 再循环瓶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电子照相装置,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上述装置的复合装置等,具体地说,涉及在上述那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
背景技术
以往,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消耗件,例如感光体、清扫装置、墨粉或显影剂瓶等,当达到设定寿命时,或收纳的墨粉或显影剂用尽时,则以新品代之,使用完的组件或零件被废弃。
可是,近年对地球规模的环境破坏日益引起世界各国关注,对每年持续增加的垃圾,则使其减量和进行资源再利用。即使对于办公室自动化设备,也在研究使装置整体或其一部分再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即,从资源保护观点,即使装置本体制品寿命已到,仍回收可使用零部件等再使用或再利用。
收纳墨粉或显影剂(以下统称为“墨粉”)、并将收纳物供给显影装置的盒或瓶(以下,统称为“瓶”)也成为再循环对象,瓶再循环时,可以向回收容器再度充填墨粉使用,这是再使用的再循环,也可以将回收来的容器粉碎、再生,利用其材料,这是再利用的再循环。在再使用的再循环中,清洗回收容器的同时,还必须检查是否能适于再使用。不管采取何种循环,若考虑其利益,则回收瓶数量越多越有利。
但是,再使用墨瓶场合,墨瓶本身形状、大小、材质等没有规格,分别由各厂家设定适合自己机械的形状大小。另外,即使同一厂家也经常根据机种改变形状、大小加以设定,因此,相同墨瓶回收数难以集中,存在不能有效循环的问题。
因此,考虑使复数机种的墨瓶形状、大小、材质等同一,所有墨瓶能互换使用。这样做的话,回收容器数确实增大,而且因墨瓶零件通用化制造成本能降低。可是,使复数机种中墨瓶形状、大小、材质等同一时,电子照相装置的墨瓶因显影方式等不同,墨瓶特性不同,存在误将他机种墨瓶补给的危险。
为了解决此问题,特开平7-168430号公报公开了根据墨瓶种类等在墨瓶的不同位置上形成配合凸部,防止墨瓶误装。
可是,在上述防止墨瓶误装方法中,设于墨瓶自体的配合凸部位置因墨瓶种类而不同,所以各墨瓶形状不完全同一。因此,全部墨瓶实质上难以统一,再使用循环中不能增大共通容器回收数。
如上所述,在再使用的再循环中,还必须对再循环瓶进行检查。所说再循环瓶是塑料制容器,其设有形成在该容器一端的墨粉排出口以及通过嵌合关闭该墨粉排出口的塑料制盖。
墨瓶尺寸中公差最严的是内口径,规格范围相当小,这是由于若墨瓶内口径尺寸比规格范围大的话,盖易脱落,存在墨粉泄漏的危险,若其比规格范围小的话,嵌合盖紧,盖上摘下不能顺利进行。该内口径检查在再使用循环前必然先进行,这是由于使用中排出口可能会被划伤,或在各种环境下存在变形可能性。即使是再循环品,内口径尺寸的规格范围同样是相当小,要求很严。
由于上述内口径尺寸规格范围很严,有时再循环品因排出口伤痕或变形超出上述规格范围。尤其,因再使用循环用回收容器保管环境而发生尺寸变化场合,往往大量墨瓶不符合内口径尺寸的规格范围。若能再使用循环的墨瓶数很少,存在再使用循环的利益恶化问题。
另外,这种瓶再循环、特别是再使用时,应清洗除去残留在回收瓶内部的未使用墨粉和显影剂,根据场合换贴标签,再充填新墨粉和显影剂。但是,因回收前的使用环境,瓶尺寸发生预定以上偏差时,必须排除不合适的瓶。尤其瓶内口径是与瓶盖嵌合,从防止墨粉泄漏和控制拉拔力考虑,公差要求最严,尺寸检查也必须正确。于是,上述再充填前,要进行瓶内口径尺寸检查,关于检查方法,从检查简便考虑,采用接触方式。瓶一般非常柔软,接触点仅仅二处的话,瓶本身变形恐怕不利于测定。另外,瓶在成形时若为椭圆型,因测定地方不同,测定值较分散,因此,最好最低限度测定三个接触点。
另一方面,由于瓶重复使用,瓶的排出口等会有损伤,过不多久照样使用会有困难。这时,使用困难的瓶并不是材质发生变化,所以考虑截断或粗粉碎作为瓶原材料加以再利用。加利福尼亚州从1995年1月起施行塑料容器规制法,使用完的树脂,即PCR(Post Consumer Resin)的使用成为义务。
PCR,例如洗净使用完的硬质聚乙烯(HDPE)瓶,剥离标签,进行粉碎、熔融、制丸,但是,即使经过清洗也得不到原始材的天然色,而呈灰黄色。这是由于例如回收来的使用完的瓶内残存有墨粉,即使清洗也不能完全去除该残存物,其熔入树脂片中。结果,再生材PCR与原始材相比,熔流速率、弯曲强度、热变形温度、比重等发生变化。因此,能否作与原始材一样的处理成为问题。尤其内藏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时,需要具备一定的难燃性。
为了补充已消费的墨粉,或为了供给显影剂/载体,以用于部分交换时效劣化的显影剂/载体,作为补给用瓶,如特开昭60-159769号和特开平7-159769号公报所公开那样,通常在瓶内壁形成螺旋状突起部。即使是没有这种螺旋状突起部结构的瓶,瓶本体部和排出口也大多有台阶状变形。
如上所述,无论哪一种再循环,都必须可靠地清扫残留在瓶内的墨粉。假如在再使用的循环中瓶内残留墨粉,则该墨粉凝集后到达显影部,会发生所谓“荧光现象”的几乎全黑的异常图像。另外,在再利用的循环中,因瓶内残留墨粉,会改变再生材特性,进而因墨色、例如黑色混杂,白色材料会成为灰黄色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用于再循环而回收的墨瓶必须进行清洗,以去除附着在内壁的残留墨粉。关于清洗该墨瓶,本案申请人提出新清洗方法。所说清洗方法是将空气喷嘴和空气吸嘴插入墨瓶内,用空气吹扬墨粉,在再附着前用空气吸嘴吸掉。因此,该方法与用水方法相比,具有设备不大、处理作业简单、处理时间短等优点。
但是,用上述空气清洗方法清洗墨瓶时,因容器形状关系,存在难以去除墨粉地方,盒本体部一端设有较小口径的墨粉排出口,如图31所示,墨粉排出口3附近的肩部分附着的墨粉难以去除。再有,螺旋状引导凸起部4也是其中之一,尤其,面向底部5的面比起面向排出口3的面来,墨粉更难以去除。还有,在其底部5的角部6附近,尤其,从底部5的角部6到最接近的螺旋状引导凸起部4的间距处附着的墨粉很难除去。进行清洗时,对上述几处地方,即使反复数次水洗或空气喷射,还是很难将残留墨粉完全除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先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适应抑制资源浪费、减少垃圾量的要求,使墨瓶可再循环使用。
进一步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瓶,即使复数机种中墨瓶同一,也能防止补充其它机种墨粉的误设置,使墨瓶适于再循环。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最适于再使用循环的墨瓶,即使内口径尺寸分散,也难以发生墨粉泄漏和去盖不便等问题,实质上扩大了内口径的规格范围,使墨瓶适于再循环。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墨瓶,其适合通过接触方式进行内口径检查,以用于再循环。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以瓶材料作为再生材加以有效利用的再循环墨瓶,使墨瓶可再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清洗时易去除附在瓶本体部肩上、引导凸起部、底部的角部附近等墨粉的墨瓶,以适于再循环。
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下面所述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在将墨粉供给显影装置的墨瓶中,表示再循环使用次数。而且,当墨瓶被回收时,检查该使用次数表示,当处于设定再循环使用次数以内时,将该表示改变为下次的使用次数表示,再循环使用墨瓶,当达到设定再循环使用次数时,将不再循环使用该墨瓶,或将之作为原材料再循环或将之废弃。
根据本发明,在墨瓶排出口的密封部件上表示再循环使用次数。
根据本发明,在墨瓶外周表面表示再循环使用次数。
根据本发明,在可装拆地安装于墨瓶的非互换性部件上表示再循环使用次数。
根据本发明,上述使用次数用条形码或不同颜色来表示。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筒状墨瓶,收纳电子照相装置中供给显影装置的墨粉的一端形成墨粉排出口,其特征在于,分别收纳种类、颜色等特性各异墨粉的塑料制墨粉瓶成形为同一形状,根据收纳在该墨粉瓶中的墨粉种类、颜色等形成不同形状配合部,该非互换性部件可装拆地安装着,所述非互换性部件为墨粉/显影剂识别部件。
另外,本发明若在上述墨瓶的墨粉排出口的相反端部形成安装部,用于可装拆地安装上述非互换性部件,效果更好。
再有,本发明的上述安装部若是形成在墨瓶外周方向的系止槽,效果更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墨瓶,这是收纳墨粉的塑料制容器,用于向电子照相装置中显影装置补充墨粉,其设有形成在该容器一端的墨粉排出口以及通过嵌合关闭该墨粉排出口的塑料制盖;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盖的与上述墨粉排出口的内周面密接的外周部分形成周方向凸部。
根据本发明,若上述凸部硬度比上述墨粉排出口内周面的硬度软,且具有弹性的话,则更有效。
根据本发明,若上述盖用与上述墨瓶相溶性好的塑料制作,则更有效。
根据本发明,若上述凸部形成复数个,则更有效。
根据本发明,上述复数个凸部中,盖嵌入方向的上流侧比下流侧直径稍大,则更有效。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墨瓶,该墨瓶的内容物排出用的开口部外周面的至少部分周部上设有凸条。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墨瓶,配以PCR形成,而且具有0.5mm以上厚度。也可以不在原始材中配以PCR,仅以PCR形成,若具有0.5mm以上厚度,也能符合设定的基准。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墨瓶,在形成圆筒状的瓶本体部一端设有圆状墨粉排出口,其轴线与瓶本体部轴线一致,通过使上述瓶本体部绕轴线中心回转,将收纳的墨粉从上述墨粉排出口供给电子照相装置中的显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瓶本体部直径比上述墨粉排出口直径大,且该瓶本体部直径设定为上述墨粉排出口直径的4倍以下。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墨瓶,在其端面设有比瓶径小的排出口,在瓶本体部内壁设有螺旋状引导凸起部,该引导凸起部的各角部为圆角。
另外,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瓶在其端面设有比瓶径小的排出口,在瓶本体部内壁设有螺旋状引导凸起部,引导凸起部的面对底部的面与瓶本体部内壁所成角的角度比引导凸起部的面对排出口的面与瓶本体部内壁所成角的角度大。
并且,上述引导凸起部的面对排出口的面与瓶本体部内壁所成角若大致接近90°,则更有效。
进一步说,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瓶在其端面设有比瓶径小的排出口,在瓶本体部内壁设有螺旋状引导凸起部,该引导凸起部的间距,排出口侧比底部侧狭。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墨瓶,瓶端面形成的排出口的内周面与形成瓶肩部的推出部端面的容器内侧所形成的角度为90°以上(直角或钝角)。与排出内部收纳的墨粉或显影剂的肩部相当的瓶各面的交界线最好是倾斜。另外,上述瓶各面相互倾斜,各面交界线带有曲率,则效果更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墨瓶,瓶端面形成的排出口和相反侧的底部设有流体流向变更装置,其使向上述底部喷射的流体分散。
另外,若上述瓶底部形成突起,则上述流体流向变更装置更有效。
进一步说,若上述瓶底部形成凹部,则上述流体流向变更装置更有效。
根据本发明,在瓶端面形成的排出口和相反侧底部的外面,可装拆地装有非互换性部件,非互换性部件底面是与瓶轴线直交的平面,且位于瓶底面外侧。
另外,上述非互换性部件的底面若位于凹部的底部部分外侧,则更有效,上述凹部形成在上述瓶底部,作为流体流向变更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墨瓶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概略表示使用该墨瓶的电子照相式复印机内部机构整体构成图;
图3是该电子照相式复印机使用的显影装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概略表示上述电子照相式复印机一部分的正视图;
图5是该电子照相式复印机的概略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墨瓶口部纵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墨瓶口部纵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墨瓶外观斜视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墨瓶外观斜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墨瓶外观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非互换性部件的外观斜视图;
图1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非互换性部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非互换性部件的正视图,其中,图13a是非互换性部件的正面图,图13b是与该非互换性部件对应的载置部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非互换性部件的正视图,其中,图14a是非互换性部件的正面图,图14b是与该非互换性部件对应的载置部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墨瓶的正面图;
图1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墨瓶的正面图;
图17是安装在图16中墨瓶上的盖的剖面图;
图18是图17盖嵌入部分的剖面放大图;
图19是进行水平燃烧试验(UL94)概略图;
图20是表示PCR配合比率与燃烧速度关系图;
图21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瓶的正面说明图;
图22是本发明涉及的墨瓶的侧面说明图;
图23是说明瓶清洗方法的原理图,其中,图23a表示使用直喷集中型喷嘴吹扬附在瓶上的墨粉,图23b表示使用吸嘴吸走漂浮在瓶内部的墨粉,图23c表示使用逆喷射型喷嘴吹扬附在瓶上的墨粉,a和b,c和b分别同时进行;
图24表示墨粉排出口直径与本体部直径比率和由肩部、推出部的洗净状态设定的洗净等级的关系图;
图25是瓶引导凸出部的局部说明图;
图26是瓶引导凸出部的另一例的局部说明图;
图27是本发明涉及的瓶的概略斜视图;
图28是从图27的箭头I方向看的概略侧面图;
图29是从图27的箭头II方向看的概略侧面图;
图30是检查瓶内口径的说明图;
图31表示进行清洗场合残留墨粉示意图;
图32是表示本发明墨瓶的外观图;
图33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瓶概略侧面图;
图34表示图32实施例的变型例,墨瓶的局部说明图;
图35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墨瓶的局部说明图;
图36表示墨瓶与非互换性部件结合关系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2是使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墨瓶的电子照相式复印机,概略地表示了其内部机构的整体构成。
图中符号10表示机器本体,机器本体之上面设有置放原稿的玻璃12,图中前侧设为前面。
在该本体10内之大致中央设有鼓形感光体13。在该感光体周围,沿箭头方向A依次设置带电装置14、显影装置15、复制装置16、清扫装置17及除电装置18,同时,在这些带电装置14、除电装置18的上方设置光写入装置19。此外,在转写装置16的图中左侧依次配置定影装置20、一对排纸辊21。还有,在显影装置15、复制装置16的下方,可拆装地设置能大量装盛用纸22的大量给纸容器23。
在使用该电子照相式复印机进行复印时,接通电源。另一方面,打开未图示的原稿按压用盖,将原稿置于置放原稿用玻璃12上并使之对正,尔后将原稿按压用盖盖在其上,按住原稿,按下未图示的复印开始键。
随后,回转驱动搓纸辊26,将用纸22从大量给纸容器23内将纸供出。上述用纸22用一对输送辊27输送,在纸触到一对阻纸辊时停止送纸,在此处防止发生用纸偏斜。
一方面,感光体13在沿箭头方向A回转的同时,在带电装置14使其表面依次带电,在光写入装置19将光照射,在该感光体13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在通过显影装置15时,附着墨粉,逐渐使静电潜像成为可视像。而且,使上述的可视像化和阻纸过程同步,驱动回转上述的阻纸辊28,将已夹在上述阻纸辊28之间的用纸22送出。通过复制装置22将感光体13上的像复制于用纸22上。在复制后,由清扫装置17清扫感光体13之表面,并由除电装置18将之除电。
另一方面,在图像复制后,将用纸22送至定影装置20,在这里将用纸22上的复制图像定影。由排纸辊21将之从排纸口排出并码放在未图示的排纸盘上。
如图3所详示的那样,上述显影装置15由显影盒30和墨粉漏斗31构成。显影盒30在上述感光体13的轴向为横长形状,在图中左侧设有显影窗30a,在相反方向的图中右侧上方设有墨粉补给窗30b,同时其内部形成显影室32。而且,在显影室32内部,在显影窗30a一侧的上下方向设置显影辊33、34,从显影辊33、34向墨粉补给窗30b依次设置搅拌叶片35、混合辊36,同时,在该搅拌叶片35、混合辊36之上方设置分离器37、搅拌输送用螺旋输送器38。
另一方面,墨粉漏斗31作成和上述显影盒同样地沿感光体1 3轴向为横长箱体状,在其上部设有墨粉接收口31a、下部设置位于墨粉补给窗30b之上位置的墨粉出口31b。
在该墨粉漏斗31内,设有塞住墨粉出口31b的墨粉补给辊40。墨粉补给辊40在其外周具有若干沿轴方向的凹槽,并由墨粉漏斗31的两侧板支承其两端,由未图示的电机传来驱动力使其回转自如。
此外,在墨粉漏斗31内,设墨粉输送用螺旋输送器41,并由墨粉漏斗31的两侧板支承其两端,由未图示的电机传来驱动力使其回转自如。
如图4所示,在上述机器本体10前面内侧上部,由螺钉固定设置托架43,在该托架43上安装墨瓶46的收纳台44。
墨瓶46为树脂制,例如为硬材质聚乙烯。如图1所示,墨瓶46为一端带有口部46a的瓶状,其内表面具有螺旋状的导向槽46b。而且,在充填墨粉后,以密封部件47将口部46a塞住。该密封部件47为向上开口的倒置的帽子形状,并设有从凹部内中央位置向上凸起的把手部47a,该密封部件嵌装于口部46a内。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将密封件47嵌装于墨粉瓶46的口部46a之后,还拧有未图示的带螺纹的盖。
如图4所示,收纳台44具有使墨粉瓶横向载置的载置部44a。在该载置部44a的图中右侧,设有嵌装墨瓶46的口部46a的嵌合口,而且同时设有和该嵌合口连通的设在其内部的墨粉落下通路。此外,在该收纳台44的内部,设有将来自电机的驱动力传递到墨瓶46的传动机构。如图5所示,用支轴45支承收纳台44的上下部分,以该支轴45为中心,该收纳台可在平行于机器本体10的前面的虚线位置及和上述前面垂直的双点划线位置之间沿水平方向回转自如。
上述显影装置15之墨粉漏斗31,其一侧延伸到机器本体10的前面内部。而且,收纳台44的墨粉落下通路的出口位于墨粉漏斗31的墨粉接收口31a上。
在图示电子照相式复印机中,在显影时,混合辊36回转,一边搅拌显影室32内的墨粉和载体,一边将之输送到搅拌叶片35,该搅拌叶片35回转,将墨粉供给到显影辊33、34。使这些显影辊33、34上的墨粉附着于感光体13的表面。另一方面,供给到显影辊33上的多余的墨粉,通过分离器37直接回收到显影室32内,一部分通过搅拌输送用螺旋输送器38回收到显影室32内。
墨粉在一定时间内被使用后,显影室32内的墨粉浓度为一定值以下之时,即由未图示的浓度检测传感器检出。根据该检测信号,传递来自电机的驱动力,回转驱动墨粉补给辊40。进入墨粉补给辊40凹槽内的新墨粉从墨粉漏斗31的墨粉出口31b送出,通过墨粉补给窗30b供给到显影室32内。
在墨粉漏斗31内的墨粉小于一定量时,由未图示的墨粉用尽检测传感器检出。根据该检测信号由传动机构传递电机的驱动力,回转驱动墨粉瓶46。通过墨粉瓶的回转,将由螺旋状导向槽46输送的墨粉从口部46a送出,通过收纳部44供给到墨粉漏斗31内。
当墨瓶46内的墨粉用尽时,打开机器本体10的前盖,以支轴45为中心沿图5中反时针方向回转收纳台44,将之移动到双点划线位置。此时,由图中未示出的、和收纳台44连动的部件自动地将密封部件47嵌装于墨瓶46的口部46a。而后,将墨瓶46从收纳台44取下,换上新的墨粉瓶。
在将新墨瓶安装于收纳台44上时,将带有螺纹的盖从墨瓶46的口部46a取下,在密封部件47仍安装于口部46a的状态下,使墨粉瓶横置,载置于收纳台44上,将口部46a嵌装于嵌合口。尔后,以支轴45为中心沿图中顺时针方向回转收纳台44,使之复归到虚线位置。此时,由和收纳台44连动回转的未图示部件自动地将密封部件47从口部46取下,并由该部件将之保持。
根据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墨瓶46上表示再循环使用次数。根据本发明,其特征还在于,将再循环使用次数表示在塞住墨粉瓶口部的密封部件上。根据本发明,其特征还在于,将该表示以不同颜色来实施。
图6表示上述发明的一实施例。图中以符号47表示的密封部件由白、绿、蓝......等颜色的树脂来制成。而且,例如,以白色密封部件47表示墨瓶46的再循环使用次数为0,以绿色密封部件47表示墨瓶46的再循环使用次数为1,以蓝色密封部件47表示墨瓶的再循环使用次数为2。此外,以其它颜色的密封部件表示墨瓶的再使用次数为3次、4次......。并且,以红色的密封部件47表示再循环使用次数已达到使用限度。
将使用完了的墨瓶回收,在回收时,以密封部件47的颜色进行分辨。在预定的再循环使用次数以内时,经各工序洗净并检查其外观后,再次充填墨粉,并换上表示下次的再循环使用次数的密封部件47,再循环使用墨瓶46。例如,在回收回来的墨瓶46带有绿色的密封部件47时,为之换上蓝色的密封部件。
另一方面,在回收的墨瓶带有红色的密封部件47时,作为已达到使用限度的墨瓶而进行材料的再循环或将之废弃。这是因为,例如,墨瓶46在回转时,口部46a之外周和嵌合口内表面产生摩擦,和使用次数成比例地口部46a之外周被磨损,从而,经若干次使用后的墨瓶46之口部46a外周和嵌合口内表面之间产生间隙,易产生墨粉的泄漏。此外,横向载置墨瓶的载置部44a和墨瓶46因墨瓶46排出墨粉而回转时,其间产生滑动,所以,和使用次数成比例地在上述滑动部墨瓶46外周被磨损。从而,使用若干次之后的墨瓶因外观变劣而无法再使用。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密封部件47本身以颜色进行区别,但并不只限于此,例如如图7所示的那样,也可以带颜色的纸49贴在白色密封部件47上来构成。当再循环使用墨粉容器时,换上贴有不同颜色的纸49的密封部件或只换贴上不同颜色的纸49。
根据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在外周上表示再循环使用次数。此外,根据本发明其特征还在于:该表示以条形码来实施。
图8表示上述发明的一实施例。图中50为条形码。在墨瓶46的外周直接贴上条形码标签。但是,如图9所示的那样,在贴在墨瓶46外周上的商标标签51上贴上条形码标签也是可以的。从而,当再循环使用墨瓶46时,换贴上贴有条形码标签50的商标标签51或只换贴上条形码标签50。
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在墨瓶46的密封部件47上表示再循环使用次数,而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是在墨瓶46的外周上表示再循环使用次数。但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此,可以考虑各种实施该表示的位置,图中虽然未示出,但是,例如在墨瓶的肩部、底部等位置表示再循环使用次数也是可以的。
此外,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以不同颜色表示再循环次数,而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是以条形码50表示再循环次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考虑各种各样的表示方法,虽然图中未表示出,但,例如以数字、记号、带颜色标签等来表示再循环使用次数也是可以的。
在再循环过程中,回收的墨瓶越多,则越利于减少成本。所以,可以考虑在多种机型上使用墨瓶形状、大小、材质相同的墨瓶,从而增加回收的墨瓶数。这样,可以确实地增大回收墨瓶数,而且,通过使墨瓶部件共性化,还具有降低制造成本的优点。但是,使多种机型使用的墨瓶具有相同形状、大小、材质的情况下,因电子照相式复印装置的墨粉随显影方式不同而需使墨粉的特性不同,所以有误将一种机型用墨粉供给其它机型的危险。
因此,如图10所示,在墨瓶46的底部附近,可拆装地安装非互换性部件60。如图11、12所示,该非互换性部件60形成为环状,在其外周侧形成和未图示出的墨瓶46的安装部形状一致的双肩型鼓出部61、以及按每一种墨粉种类而形状不同的系合凸起62。此外,在非互换性部件60的内周侧设置爪部63和止推部64,所述爪部系止于设在墨瓶46的底部附近的系止槽46c上,而所述的止推部64和上述的爪部63夹住与墨瓶46的止挡槽46c连续设置的凸部46d。
在载置部44a形成如图13、14所示的与上述配合凸起62相对应位置上的配合凹部65,当上述结构的非互换性部件60设置于载置部44a时,仅仅是带有和该配合凹部65相配之配合凸起62的墨瓶才能被设置。此情形下的载置部44a和上述实施例的结构不同,形成为支承到墨瓶46之底部的结构。所以,在具有图13所示配合凹部65的装置中,例如,因不能设置如图14所示的安装有带结合凸起62的非互换性部件60的墨瓶46,所以可以防止具有不同特性的墨粉的误供给。而且,因非互换性部件60可相对于墨瓶46拆装,故可使所有墨瓶46共性化,极利于再循环。
在本发明中,再循环使用次数的表示实施于该非互换性部件60上,在此情况下,可以以非互换性部件60自身的不同颜色表示再循环使用次数,也可以在该非互换性部件60上贴上带颜色标签来表示再循环使用次数。此外,也可以用数字、记号等来表示再循环使用次数。再者,也可以在非互换性部件60的适当位置预先或再安装时设置槽或刻痕数来表示,通过这些槽等也可检知再循环使用次数。
下面参照图15,说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
在图15中,墨瓶1包括形成为筒状的瓶本体部2及设于该瓶本体部2一端中央的墨粉排出口3,瓶本体部2和墨粉排出口3轴线一致。瓶本体部2的内周面形成螺旋状凸起4,墨瓶1绕该轴线回转,收纳在墨瓶1中的墨粉沿螺旋状凸起4徐徐送向墨粉排出口3。墨瓶,是用塑料,例如硬质聚乙烯通过吹制成形(blow molding)制成,其足以成为再循环的对象。
本实施例的墨瓶1在瓶本体部2的底部外周面上形成外周方向系止槽46c,与该系止槽46c相接,设有法兰状凸部46d。并且,在该系止槽46c可装拆地装有非互换性部件60,作为防止补给特性不同墨粉的识别装置。该非互换性部件60如图11、图12所示,形成为环状,在其外周侧形成和未图示出的墨瓶1的安装部形状一致的双肩型鼓出部61、以及按每一种墨粉种类而形状不同的系合凸起62。此外,在非互换性部件60的内周侧,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三个爪部63和三个止推部64,所述爪部系止于上述系止槽46c上,所述止推部64与上述爪部63一起夹住墨瓶1的凸部46d。该非互换性部件60也用塑料制成。爪部63和止推部64若是复数个,对个数并不限定。
非互换性部件60的系合突起62按墨粉种类不同,其形状发生变化,例如图13a和图14a所示。另外,在装有非互换性部件60的机械本体载置部44a,如图13b和图14b所示,设有与该非互换性部件60的系合凸起62配合的系合凹部65。因此,设有图13b所示系合凹部65的电子照相装置上只能设置装有带图13a的系合凸起62的非互换性部件60的墨瓶1,能防止补给特性不同的墨粉。另外,非互换性部件60的鼓出部61是用于在设置墨瓶1时规制非互换性部件60的设置方向,与没有图示的载置部的形状协同规制。
这样构成的墨瓶1由于安装非互换性部件60的结构相同,所以可以将使用特性不同墨粉的电子照相装置的墨瓶1通用化。并且,若使用通用墨瓶1,则由于增大了用于再循环的回收数,能实现效率高的再循环。而且,非互换性部件60在与系止槽46c系止的爪部63先端形成的圆弧直径比系止槽46c的直径大,而比凸部46d小,爪部63和止推部64的间隔比凸部46d宽度还要宽些,因而,非互换性部件60相对墨瓶1回转自如,而且能容易地装拆。从而,因再循环回收的非互换性部件60的拆卸操作可以只要往外一拉,再使用时安装非互换性部件60的操作只要嵌入即可,非互换性部件60的拆装操作非常简单。进一步说,由于非互换性部件60相对墨瓶1回转自如地安装着,所以,不用担心非互换性部件60会阻碍墨瓶1的回转。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作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是通过嵌入、拉出操作装拆非互换性部件,但是也可以使非互换性部件为嵌入式帽。
另外,也可以作成在非互换性部件上设置系合凹部,而在载置部设置系合凸起。
进一步说,非互换性部件的系合凸起或系合凹部也可以设在墨瓶的底面侧,这时,在载置部侧与墨瓶底面侧相应位置上设置盖等,在上述盖上设置与非互换性部件的系合凸起或系合凹部对应的系合凹部或系合凸起。
下面参照图16-18,说明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
图16-18中,墨瓶1包括瓶本体部2和墨粉排出口3,瓶本体部2形成筒状,墨粉排出口3形成在设于瓶本体部2一端中央的环3a的顶端,瓶本体部2和墨粉排出口3轴线一致。瓶本体部2的内周面上设有螺旋状凸起4,墨瓶1绕其轴线一回转,收纳在墨瓶1中的墨粉沿螺旋状凸起4徐徐送向墨粉排出口3。墨瓶1是用塑料、例如硬质聚乙烯通过吹制成形制作的,是足以成为再循环对象的零件。
墨瓶1通常有盖70嵌在环3a中关闭墨粉排出口3,若将该墨瓶1装到电子照相装置(没有图示)上,通过没有图示的自动开栓机构自动地取下盖70。另外,从电子照相装置(没有图示)取出墨瓶1时,自动开栓机构用盖70自动关闭墨粉排出口3,操作员通常是在盖70嵌合在墨粉排出口3状态下装卸墨瓶1,因此,操作时不用担心墨粉污浊。符号71是自动开栓机构的卡夹用以夹住的设在盖70上的突起。
该墨粉排出口3及环3a的内口径和盖70之间,若嵌合盖70松,有墨粉泄漏的危险,若盖70紧的话,上述自动开栓机构的开栓恐不能顺利进行。为此,墨粉排出口3的内口径与盖70的径具有某种程度的精度而制作。可是,将墨瓶1作再使用循环场合,因墨粉排出口3及环3a的损伤,其内口径有时稍有变化,盖70变松或变紧。但是,再使用循环时,若排除内口径稍有变化的,则存在再循环的墨瓶数减少的问题,这在前面已作了说明。
这里,本发明就内口径即使稍有变化也能允许这种变化的墨瓶作说明。
图17中,盖70是由和墨瓶1的塑料相溶性好的塑料制作,虽说墨瓶1和盖70若相溶性好,即使异质材料也没有关系,但是,最好还是用同系列的塑料制作。即,墨瓶1由硬质聚乙烯制作时,盖最好也用聚乙烯制作,墨瓶1若用其它塑料材料,盖最好也用与该塑料同系列的材料制作。该盖的与环3a内表面密接的外周部上形成凸部11,本实施例场合,凸部11设为三个。该凸部11绕盖70外周一周形成,且凸部11顶端的直径D比环3a内径D′稍大。并且,上述凸部11与盖70通过一体成形形成,这种场合盖70中凸部11的厚度比环3a薄,凸部11的硬度比环3a软且富有弹性。要使凸部11比环3a软,且富有弹性时,可以不是厚度不同所引起的,而是通过材质不同得到。也可以同时从厚度和材质两方面不同而得到柔软度和弹性。
所说墨瓶1由于盖70设有比环3a内径D′稍大的凸部11,嵌入盖70时,该凸部11如图18所示仅弹性变形,与环3a密接,对墨粉密封性高。而且,凸部11与环3a内面大致为线接触,不用担心盖70嵌入变紧。因此,即使内口径尺寸分散,盖70的凸部11也能吸收这种尺寸分散,实际上扩大了墨瓶内口径尺寸的规格范围。结果,因墨粉排出口3及环3a的损伤,其内口径稍微变化,凸部11能随之与环3a密接以作补正,因而,即使是内口径稍有变化的墨瓶1也能无障害地作再使用循环。这时,即使内口径局部变形,或圆周变形,通过凸部11弹性也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这样,减少了因内口径检查而不合格的墨瓶,提高了再使用循环的利益。由于实质上扩大了墨瓶内口径尺寸的规格范围,新制造墨瓶中不合格品变少。
在上述实施例中,设有三个凸部11,但是也可仅设一个。为了有效地发挥设置凸部11的效果,最好设置复数个。设置复数个凸部11时,盖70的嵌入方向上流侧比下流侧直径稍大。如图18所示,设置三个凸部11时,最好凸部11b比凸部11a稍大,凸部11c比凸部11b稍大,即,沿嵌入方向,从下流侧往上流侧逐渐变大更好。
按照这样的结构,内口径能对应变化的幅度扩大,再循环中能再使用的墨瓶数增多。
并且,在环3a外周面形成有凸条,该凸条可以作为一个零件卷附在环3a上,但也可以与环一体成形形成。图示凸条仅一根延伸在环5外周面的周向,但是也可设置复数根凸条。
下面参照图27,说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
瓶1本体部2大致呈圆筒状,其一端面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比本体部直径小的开口部3。从该开口部拉掉没有图示的盖后,收纳在瓶内部的墨粉通过该开口部往外部排出。与特开昭60-159769号公报等公开的装置相同,圆筒状本体部2的内周面上形成螺旋状的引导凸出部,用于通过瓶回转,将收纳墨粉引向开口部3。在本体部2和开口部3之间,即瓶肩部处将由上述引导凸出部往开口部运送来的墨粉向开口部3提升,形成推出部74,用于从该开口部往外部排出。该推出部74包括在回转方向离开180°位置关系的推出系合侧面74a和系合端面74b,以与没有图示的瓶回转驱动装置的系合部系合。周围凸缘75设于与本体部2相接领域,当没有图示的瓶回转驱动装置盖住推出部74连接时,该周围凸缘75与所说驱动装置端面相接而确定位置关系。另外,在推出部74的外周侧面形成输送槽74d(从瓶内周面看与上述引导凸出部突出形状相同),用于随着瓶回转将收纳的墨粉送到与推出系合侧面74a和系合端面74b相对应的瓶内空间,与上述输送槽74d大致平行、且与推出系合侧面74a大致直交的推出螺旋面74e形成在推出部74的端面侧。在本实施例中,推出部74各部位分别成对地形成,每当瓶回转一转,沿推出部的送往开口部的对墨粉引导进行二次,但是各部位只形成一个或三个以上而使引导墨粉回数减少或增加当然也是可以的。
开口部3外周面上形成凸条73。该凸条73可以作为单独零件制作,而后卷在该开口部3上,但也可以与上述开口部3一体成形。图示凸条沿周围方向只有一条延伸在开口部周面上,但也可以形成复数条凸条。主要是为了使比较柔软的瓶通过在排出开口部处形成凸条,使得该开口部难以变形。因而,也可以使凸条朝与开口部轴线方向交错的方向延伸。
下面,参照图30说明一下对上述构成的瓶的内口径检查。先将瓶用没有图示的固定装置垂直保持。然后,将设有三接触点7的附属装置8插入瓶开口部3,使其接触内口部。通过传感器9读取接触点变位量,用监测器80判断是否合格。测定结果,规格范围外瓶将不再使用循环。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
作为再生材使用ENVIROTHENE社制PCR(HDPE),作为原始材使用PAXON社制HDPE,PCR、原始材及配合材料的物理性质测定结果表示在表1中。
                                                                表1
单位      APCR 100%       BPCR 75%原始材25%      CPCR50%原始材50%      DPCR 25%原始材75%      E原始材100% 备注
  ASTM   条件
   熔流速率   D1238   190℃  g/10min     0.7      0.5     0.5     0.4     0.3 试验条件载荷2.16kg试验片厚度1/4英寸
  埃左氏冲击   D256   23℃  Kgf·cm/cm2     14      14     14     13     14
   冲击强度  带缺口   -20℃     -      -     -     -     -
拉伸  屈服强度   D638  Kgf/cm2     310      315     290     290     295
   伸长     105      85     110     125     85
弯曲    强度   D790  kgf/cm2     220      215     215     200     195
  弹性率     9100      8700     8300     8200     7400
    洛氏硬度   D785   R等级     60      57     54     54     53
   热变形温度   D648   4.6Kg     ℃     85      82     80     80     76
  18.6Kg     ℃     -      -     -     -     -
     比重   D792     0.95      0.95     0.95     0.95     0.94
  成形收缩率   按伊索诺公司方法     %     3.1      3.2     2.8     2.8     3.0
通过配以PCR,熔流速率、弯曲强度、弯曲弹性率、洛氏硬度、热变形温度、比重分别趋高。这种物理性质变化对瓶材料燃烧性会有怎样影响?因而,对各种配方树脂作被称为UL94(水平燃烧试验方法)的塑料材料燃烧性试验。
对上述配方各取三件试料进行试验。相对各试验料纵轴的垂直方向引两根标线,如图19所示,两标线分别离着火端25mm和100mm,离25mm标线最远端固定试料。其纵轴设为水平,横轴倾斜45°。金属网水平固定在试料之下,试料最低缘和金属网1间为10±1mm,试料非固定端和金属网端成为一直线。
将燃烧器2置于离开试料位置上点火,调节到高度20±1mm的蓝色火焰。为了出火焰,调节燃气供给和燃烧器2的空气入口,约20mm的先端为黄色的蓝色火焰出现。在黄色先端消失前增加空气供给量。再次测量火焰高度,根据需要进行再调节。
将火焰对着试料下缘非固定端。燃烧器2中心轴与试料纵轴下缘处于相同垂直面,与水平成约45度角朝试料端部倾斜。调节燃烧器2的位置,火焰在试料非固定端达到6±1mm深度。不改变其位置燃烧30秒。此后,或在30秒以内试料燃烧先端达到25mm标线时马上移开燃烧器2。从燃烧先端达到25mm标线时开始测量时间。
移开试验火焰后,试料继续燃烧时,燃烧先端从25mm标线到达100mm标线的时间以秒单位计时,并且同时记录破损长度L。燃烧先端超过25mm标线、没有达到100mm标线场合,从25mm标线到燃烧中止(消失)间的时间以秒单位计时,损伤长度以mm单位记录。
各试料线燃烧速度V用V=60L/t式计算。这里,V是每分钟以mm单位的线燃烧速度,L是mm为单位的损伤长度(火焰先端超过100mm标线时,L=75mm),t单位为秒,其结果示于图20中。
厚度比3.0mm薄的试料,在75mm区间燃烧速度每分钟不超过75mm/秒时被分类为94HB,配有PCR的合成树脂,或仅由PCR组成的合成树脂,若壁厚0.5mm以上,内藏在机内使用时满足难燃性标准。当然,从上述评价可明白,与原始材相比,存在熔流速率变高倾向,因此,必须控制成形条件使壁厚符合上述尺寸。
另一方面,墨粉/显影剂瓶再循环再使用时,清洗该瓶,剥离标签,进行口径外观检查,检查是否瓶内有残留墨粉。若残留有墨粉,易发生墨粉凝集,成为所谓“荧光”现象原因,所以应尽可能去除该残留墨粉,当认为残留超过设定量时有必要回到再度清洗工序。在检查残留墨粉时,一边使瓶回转,一边从该瓶外部照射高频光,用CCD摄像机读取瓶黑部,以后用计算机进行双值化判别,识别瓶影和残留墨粉,瓶过厚不能进行检查。上述瓶场合,从检查上看需要1mm以下。
下面参照图21-24,说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
在图21和图22中,墨瓶1包括形成为筒状的瓶本体部2及设在瓶本体部2一端中央的墨粉排出口3,瓶本体部2和墨粉排出口3轴线一致。在瓶本体部2的内周面形成螺旋状凸起4,墨瓶1若绕其轴线回转,收纳在墨瓶1中的墨粉沿螺旋状凸起4徐徐送向墨粉排出口3。这时,墨粉排出口3处于瓶本体部2中央位置,且其直径比瓶本体部2直径小,因此,墨粉被提升到墨粉排出口3排出。为此,在瓶本体部2的墨粉排出口3附近设置肩部72,本实施例场合为二个,从盒本体部2的大径部到肩部72间形成提升墨粉用的推出部74。肩部72外侧上面形成凸起79,所说凸起79与齿环(没有图示)相系合,通过没有图示的驱动装置传动齿环回转,使墨瓶1绕其轴线回转。
该墨瓶1是用塑料、例如硬质聚乙烯通过吹制成形制作的,足以成为再循环对象。墨瓶1再循环时,要求去除墨瓶1内残留墨粉,而且希望尽可能简单地在短时间里洗净。作为墨瓶1的清洗方法有多种,但是满足上述要求且设备不大的清洗方法很少。作为其中之一,本案申请人提出空气清洗法,该方法用图23说明如下。
在图23中,空气清洗方法由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组成,第一工序合用图23a表示的直喷型喷嘴76和图23b所示的吸气嘴77,第二工序合用图23c所示的逆直喷型喷嘴78和图23b的吸气嘴77。在第一工序中,通过从直喷型喷嘴76喷射空气,附在瓶中的墨粉扬起,该墨粉再附着到瓶上前,用吸气嘴77吸取。可是,用直喷型喷嘴76难以完全除去肩部72和推出部74处的墨粉,所以,在第二工序中从逆直喷型喷嘴78喷出的空气使该处墨粉脱离瓶,用吸气嘴77吸取。
在这种空气清洗方法中,虽然使清洗后残留墨粉减少,可是,如图31所示,从瓶底部到螺旋状第1斜部,肩部72和推出部74的墨粉难以去除。因此,经一次清洗完全除去残留墨粉是很困难的,通过反复数次上述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但是,想使重复次数尽可能少。于是,本发明者对各种墨瓶1进行清洗试验。明白了墨瓶1形状会给清洗带来很大影响。尤其,通过实验得知,在难于去除墨粉的肩部72和推出部74,墨粉排出口3直径与瓶本体部2直径之比会给洗净带来影响。
图24表示墨粉排出口3直径与容器本体部2直径之比和肩部72、推出部74洗净关系图。并且,洗净状况根据一定条件下清洗时肩部72和推出部74附近墨粉附着状态而定等级。即,洗净等级5是在一定条件下清洗,大致没有墨粉附着。洗净等级4是只残留附有一点点墨粉,洗净等级3是残留有一些墨粉,洗净等级2是墨粉附着很明显,洗净等级1则表示附有相当量墨粉。在以上等级中,若是等级3以上,清洗工序反复数比较少。即,若不满等级3,则必须增大空气清洗重复数,洗净性差,再循环时,存在用于清洗的经费高等问题。另外,墨瓶1使用墨粉排出口3直径和瓶本体部2直径之比为1、2、3、4和5的墨瓶,调查属于什么清洗等级。
结果,从图24中图线可以知道,为了得到洗净等级3以上,最好设定墨粉排出口3直径和容器本体部2直径比率最小为1∶4。因此,如图21所示,容器本体部2直径设为L1,墨粉排出口3直径设为L2时,使L1<(4×L2),能通过几次反复清洗将附着墨粉清扫。
另外,若考虑洗净性,最好墨粉排出口3直径与容器本体部2直径为1∶1同径,可是,若使两者同径,存在从容器本体部2补给墨粉量过多的问题,想在某种程度上确保墨瓶1的容量时,墨粉排出口3的盖径也与容器本体部2直径一致而变大,存在必须提高盖尺寸精度的问题。
下面参照附图25、26、31和32来说明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
先参看图31,螺旋状引导凸起部4也是墨粉难以脱落的地方之一。在引导凸起部4中,墨粉难以脱落的地方主要是朝底部5的角部86。
于是,如图25所示,本发明使引导凸起部4的朝底部5的角部86带有圆角,形成墨粉易飞扬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引导凸起部4的朝排出口3的角部87也带有圆角。
这样,通过使角部86带有圆角,附着在角部86的墨粉易于用空气吹扬,能减少清洗后残留在该部分的墨粉。
使墨瓶1绕通过排出口3中心的轴线回转,螺旋状引导凸起部4起着将墨粉送向排出口3作用。这时,运送墨粉力通过引导凸起部4的面对排出口3的面得到,其角部87比起朝底部5的角部86来,清洗后的墨粉附着少。
于是,在本发明中,为了确实得到引导凸起部4的墨粉运送力,设定瓶本体部2内壁面与引导凸起部4的面对排出口3的面所成角度、即角部87的角度θ2比瓶本体部2内壁面与引导凸起部4的面对底部5的面所成角度、即角部86的角度θ1小。并且,最好如图26所示,使角度θ2大致呈直角,若这样设定,能得到良好的运送墨粉力,同时,由于角部86的角度θ1大,坡度更平缓,能减少该部分的残留墨粉。
如图31所示,在设有引导凸起部4的瓶1中,残留在引导凸起部4的墨粉在底部5附近变多,这是由于空气难以流到那里所致。
于是,在本发明中,引导凸起部4的间距不设定为相同间距,接近排出口3的间距比接近底部5的间距狭,如图32所示,从底部5往排出口3,引导凸起部4的间距逐渐变狭。
按照这种结构,底部5侧的引导凸起部4的间距宽,该处的空气易流动,能减少残留在该处的墨粉。
再有,引导凸起部4的间距若设为3cm以上,则墨粉易被空气吹扬。另外,若将图26所示引导凸起部4的大小L设为1cm以下,清洗效率提高。若使引导凸起部4的螺旋角变大,例如30°以上,则清洗效率提高。
下面参照附图27-29说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
从图27箭头I方向见到的侧面概略表示在图28,从图27箭头II方向见到的侧面概略表示在图29。排出口3的内周面与形成瓶肩部的推出部74(尤其是系合端面74b)的容器内侧最大形成直交关系,最好是系合端面74b朝本体部2倾斜若干,并且该系合端面74b与推出部74周面的过渡部带有相当的R圆角。另外,推出倾斜面74e等推出部74的各面带有若干倾斜。进一步说,各面配置得使各面交界线倾斜,将其交界线的弯曲R设定为比螺旋状引导凸起部大,清洗时,墨粉难以滞留在瓶肩部。这样,通过瓶肩部整体带倾斜,使清洗时流体流动顺畅,提高清洗效率。
下面参照附图33-36说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
如上所述,当清洗墨瓶时,由于瓶形状关系,存在墨粉难以脱落的地方,由图31可以看出,从底部5的角部6到螺旋状引导凸出部4的一间距处也是其中之一。为此,就其难以脱落原因进行种种实验,判明了从直喷集中型喷嘴直喷出的空气多半在碰到底部5后大致呈直角反射返回,流到底部5的角部6及从那里到一间距引导凸出部处的空气量很少。
于是,本发明设有突出于瓶1内面的突起7,作为流体流向变更装置,使向底部喷射的空气分散。如图33所示,该突起7可以是在瓶底部5设置的大致呈圆锥状的突起物,也可以如图34所示,在瓶成形时使瓶底部5往内面侧呈圆锥状突出形成。另外,图33中突起7可以在瓶成形时一体形成,也可以单独成一零件后再与瓶1结合。
若采用这种结构,向底部5喷射的空气碰到突起7时,空气会沿着突起7分散到四面八方,空气流到底部5的角部6,进而从那里流向引导凸出部4的一间距处。结果,该部分残留的墨粉激减,清洗次数变少,提高清洗效率。
图35是表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瓶1局部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在瓶底部5设有凹部8,作为流体流向变更装置。
若采用这种结构,向底部5喷射的空气碰到凹部8时,空气会沿着凹部8分散到四面八方,空气流到底部5的角部6,进而从那里流向引导凸出部4的一间距处,能使残留墨粉激减。
可是,从外面看,设在瓶底部5的凹部8是突起。因而,墨瓶1底部5往外鼓起,清洗或检查时的稳定性差。即,当清洗或检查时通过适宜支承装置使墨瓶1处于直立状态,但是支承时在这种直立状态下不能静止,稳定性差。另外,即便是在底部5设置突起7的墨瓶1情况下,当本体部2直径小形成长筒状时,墨瓶1处于直立状态下的稳定性也差。
于是,为了使清洗时等状态下墨瓶1的稳定化,如图36所示,装有平环状非互换性部件60。如上所述,当墨瓶1形状、大小、材质等相同、全部墨瓶1通用时,该非互换性部件60用于防止误补给特性不同的墨粉,对于各墨粉种类,其设有形状不同的系合凸起,为了可装拆安置在设于墨瓶1底部附近的系止槽46c中,该非互换性部件60在内周形成爪部63和止推部64,爪部63系止在设于墨瓶1底部附近圆周方向的系止槽46c中,止推部64与上述爪部63一起夹住环状凸部46d,上述环状凸部46d与墨瓶1系止槽46c相接。当墨瓶1上装有非互换性部件60时,环状凸部46d被爪部63和止推部64夹住,但带有游隙,因而,墨瓶1与非互换性部件60可互相回转。
上述非互换性部件60的底面60a位于瓶底部5外侧,且相对从墨瓶1排出口3往底面60a延伸方向轴线形成直交。因此,墨瓶1上装有非互换性部件60时,非互换性部件60的底面60a成为设置面,墨瓶1直立状态下很稳定。而且,在瓶底部5装有非互换性部件60,墨瓶1重心降低,使得墨瓶1非常稳定。
进一步说,当本发明是在瓶底部5设有图35所示凹部8时,如图36所示,非互换性部件60的底面60a比凹部8最下部低,以此设定非互换性部件60的宽度,因设有凹部8而带来稳定性差的墨瓶1也得到良好的稳定。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能对其作各种变更。
例如,一个突起7设在瓶底部5的大致中央,但是,对于突起7或凹部8,可以设置复数个。也可以同时设有突起7和凹部8。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是用空气进行清洗的,但是也可以用水等液体进行清洗。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因为表示了再循环使用次数,所以,在回收墨瓶时,通过这些表示即可决定墨瓶是否可以再循环使用,从而可抑制浪费资源,减少垃圾量。此外,通过这些表示,易分检出已超过使用限度的墨瓶,不会产生因使用已恶化的墨瓶而产生例如墨粉泄漏问题,仅使用能适于再循环的墨瓶。
根据本发明,因在塞住墨瓶口部的密封部件上实施表示,所以该表示显眼,易检测再循环使用次数,仅换上该密封部件即可简单地表示再循环使用次数。
根据本发明,因在墨瓶外周上施以表示,所以该表示显眼,易检知再循环使用次数,即使无密封部件时也可识别再循环使用次数。
根据本发明,由于上述表示实施于能防止将不同特性墨粉误供给的非互换性部件上,所以可容易地检测再循环使用次数,仅换上非互换性部件即可简单地表示再循环使用次数。
根据本发明,以条形码或不同颜色实施上述表示,所以可用传感器读取上述表示,可自动检测再循环使用次数,易实现自动化。
根据本发明,将分别收纳种类、颜色等特性不同墨粉的塑料制墨瓶成形为同一形状,可装拆地安装非互换性部件,其根据墨瓶中收纳墨粉种类、颜色等形成不同形状系合部,可以将使用不同特性墨粉的电子照相装置的墨瓶通用化,增多用于再循环的容器回收数,实现高效率的再循环。
根据本发明,在墨瓶底部侧安装非互换性部件,装拆操作性好,能简单地装拆非互换性部件,能实现高效率的再循环。
根据本发明,在盖的与墨粉排出口的内周面密接的外周部分形成周方向的凸条,所以能扩大墨瓶内口径尺寸的规格范围,增多用于再循环的容器数,实现高效率再循环。
根据本发明,凸部硬度比墨粉排出口内周面软,且富有弹性,所以即使内口径变形,凸部也能沿墨粉排出口密接,提高了密封性。
根据本发明,盖周与墨瓶相溶性好的塑料制作,不能再使用的墨瓶不需要区分瓶与盖就能作再利用循环。
根据本发明,形成复数个凸部,能提高密封性。
根据本发明,复数个凸部场合,在盖的嵌入方向,上流侧凸部直径比下流侧的稍大,内口径能对应变化的幅度扩大,能增加再循环中能再使用的墨瓶数。
根据本发明,在内容物排出用开口部的外周面的至少部分外周上设置凸条,即使柔软瓶也能确保开口部形状稳定性,进行接触方式内口径检查时,能顺利地进行测定,实现高效率再循环。
按照本发明,遵照加利福尼亚州塑料容器规制法,即使配合使用PCR,制造墨粉/显影剂用瓶,具有0.5mm以上厚度,能取得符合难燃性规格的UL94-HB,能内藏在图像形成装置内使用。不是在原始材中配以PCR,即使仅以PCR形成墨粉/显影剂用瓶,若具有0.5mm以上厚度,也能取得相同的UL94-HB。能有效地对墨瓶加以再利用。
根据本发明,容器本体部直径比墨粉排出口直径大,并且该容器本体部直径设定为墨粉排出口直径的4倍以下,容易去除容器本体部的肩部上附着的墨粉,用于再循环时清洗容易,清洗成本也不太高。
根据本发明,引导凸起部的角部附着的墨粉易于用流体清洗,能激减残留墨粉,提高清洗效率。
根据本发明,具有墨粉运送力,同时,附着在引导凸起部的角部的墨粉易于用流体清洗,能激减残留墨粉,提高清洗效率。
根据本发明,具有更良好的墨粉运送力,同时,附着在引导凸起部的角部的墨粉易于用流体清洗。
根据本发明,能易于清洗附着在靠近底部5部分的墨粉,提高清洗效率。
根据本发明,排出内部收纳墨粉或显影剂的瓶肩部各面的位置关系使得清洗时墨粉难以滞留在该肩部,所以清洗时流体流动顺畅,提高清洗效率。
根据本发明,清洗时喷吹的流体分散到四面八方,流到底部的角部,进而从那里流向引导凸出部的一间距处,能激减残留墨粉,提高清洗效率。
根据本发明,在瓶底部安装底面平的非互换性部件,能使清洗时的瓶稳定,提高清洗效率。
根据本发明,即使瓶底部因凹部而突出,也能使清洗时瓶稳定,提高清洗效率。

Claims (16)

1.一种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收纳用于补充给电子照相装置中显影装置的墨粉/显影剂,是一端形成墨粉/显影剂排出口(3)的筒状件;其特征在于,分别收纳种类、颜色等特性各异的墨粉/显影剂的塑料制瓶(46,1)成形为同一形状,非互换性部件(60)可装拆地安装在该瓶上,按照墨粉/显影剂的种类、颜色等在上述非互换性部件上形成不同形状的系合部,所述非互换性部件为墨粉/显影剂识别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其特征在于,上述瓶的上述排出口(3)的相反端部,形成可装拆地安装上述非互换性部件(60)的安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部是形成在瓶的周向的系止槽(46c)。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其特征在于,内容物排出用的排出口外周面上设有凸条(73),其至少延伸部分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其特征在于,配有PCR构成,厚度为0.5mm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其特征在于,以PCR构成,厚度为0.5mm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其特征在于,形成为圆筒状的瓶本体部(2)一端设有圆形的墨粉/显影剂排出口(3),该排出口轴线与瓶本体部轴线一致,通过使上述瓶本体部绕轴线中心回转,将收纳的墨粉/显影剂从上述排出口补给电子照相装置中的显影装置(15),上述瓶本体部直径比上述排出口直径大,而且将该瓶本体部直径设定为上述排出口直径的4倍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其特征在于,在与形成于瓶端面的排出口相反侧的底部(5),设有使向该底部喷射的流体分散的流体流向变更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其特征在于,上述流体流向变更装置是形成在上述瓶底部的突起(7)。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其特征在于,上述流体流向变更装置是形成在上述瓶底部的凹部(8)。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其特征在于,在与形成于瓶端面的排出口(3)相反侧的底部外面,可装拆地装有非互换性部件(60),非互换性部件的底面是与瓶轴线垂直的平面,且位于瓶底面外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的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其特征在于,上述非互换性部件(60)的底面位于形成上述瓶底部、作为流体流向变更装置的凹部(8)的底部部分的外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其特征在于,设有形成在瓶端面、比该瓶直径小的排出口(3)及形成在瓶本体部内壁上的螺旋状引导凸起部(4),该引导凸起部的各角部(86,87)具有圆角。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其特征在于,设有形成在瓶端面、比该瓶直径小的排出口(3)及形成在瓶本体部内壁上的螺旋状引导凸起部(4),引导凸起部的面对底部(5)的面和瓶本体部内壁所成角部的角度比引导凸起部的面对排出口的面和瓶本体部内壁所成角部的角度大。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凸起部(4)的面对排出口(3)的面与瓶本体部内壁所成角部大致接近90°。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其特征在于,设有形成在瓶端面、比该瓶直径小的排出口(3)及形成在瓶本体部内壁上的螺旋状引导凸起部(4),位于排出口侧的该引导凸起部的间距比底部侧狭。
CN97117945A 1996-09-06 1997-09-05 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 Expired - Lifetime CN112219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6822/1996 1996-09-06
JP236823/1996 1996-09-06
JP236821/1996 1996-09-06
JP236824/96 1996-09-06
JP23682496A JPH1083114A (ja) 1996-09-06 1996-09-06 電子写真装置のトナー容器
JP236823/96 1996-09-06
JP8236821A JPH09288415A (ja) 1996-02-20 1996-09-06 電子写真装置のトナー容器
JP236824/1996 1996-09-06
JP236821/96 1996-09-06
JP236822/96 1996-09-06
JP8236822A JPH1083112A (ja) 1996-09-06 1996-09-06 トナー/現像剤用リサイクルボトル
JP23682396A JP3650678B2 (ja) 1996-09-06 1996-09-06 電子写真装置のトナー容器
JP261922/1996 1996-10-02
JP261927/1996 1996-10-02
JP261922/96 1996-10-02
JP26192796A JP3509417B2 (ja) 1996-10-02 1996-10-02 洗浄に適したトナー/現像剤用リサイクルボトル
JP261926/96 1996-10-02
JP261923/96 1996-10-02
JP26192596A JPH10104929A (ja) 1996-10-02 1996-10-02 トナー/現像剤用リサイクルボトル
JP261927/96 1996-10-02
JP26192396A JPH10104927A (ja) 1996-10-02 1996-10-02 洗浄に適したトナー/現像剤用リサイクルボトル
JP26192696A JPH10104930A (ja) 1996-10-02 1996-10-02 洗浄に適したトナー/現像剤用リサイクルボトル
JP261926/1996 1996-10-02
JP26192296A JPH10104926A (ja) 1996-10-02 1996-10-02 電子写真装置のトナー容器
JP261923/1996 1996-10-02
JP261925/1996 1996-10-02
JP261925/96 1996-10-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125A CN1177125A (zh) 1998-03-25
CN1122193C true CN1122193C (zh) 2003-09-24

Family

ID=27577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7945A Expired - Lifetime CN1122193C (zh) 1996-09-06 1997-09-05 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5983059A (zh)
CN (1) CN1122193C (zh)
GB (1) GB2317024B (zh)
HK (1) HK10100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35666B2 (ja) * 1999-09-30 2007-06-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ノズル、トナー移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256470B1 (en) * 2000-02-18 2001-07-03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Toner supply device for use i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toner cartridge for use therein
US6240262B1 (en) * 2000-02-18 2001-05-29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Toner supply device and toner cartridge
US6334037B1 (en) 2000-02-18 2001-12-25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289182B1 (en) 2000-02-18 2001-09-1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riminating toner bottle types, stirring toner, and detecting the amount of remaining toner
DE10025933C2 (de) * 2000-05-26 2003-12-24 Dietrich Troeltsch Gmbh & Co G Toner-Bevorratungsbehälter
JP2002049235A (ja) 2000-08-01 2002-02-15 Minolta Co Ltd トナー補給用容器
US7480219B2 (en) * 2000-11-21 2009-01-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a variation per track of a focus error to control the tilt of a disk
JP2002221858A (ja) 2000-11-24 2002-08-09 Ricoh Co Ltd トナーボトル及びこれを装着する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トナーボトルの成形方法
JP3959254B2 (ja) 2000-11-29 2007-08-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JP4067302B2 (ja) 2001-01-11 2008-03-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58014A (ja) 2001-06-04 2003-02-28 Ricoh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EP1288739A3 (en) * 2001-08-24 2006-04-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ycl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anufactured using recycling method
JP4095875B2 (ja) * 2001-10-30 2008-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TWI220896B (en) 2002-01-30 2004-09-11 Ricoh Kk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illing microscopic powder
JP4329297B2 (ja) 2002-03-01 2009-09-0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71040A (ja) * 2002-03-15 2003-09-25 Fuji Xerox Co Ltd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装置
JP2003316095A (ja) * 2002-04-19 2003-11-06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装備用装置ユニット及び該装置ユニット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6885840B2 (en) * 2003-06-25 2005-04-26 General Plastic Industrial Co., Ltd. Toner container and a removable lid for use therewith
US6899254B1 (en) 2004-01-20 2005-05-31 Plas-Pak Industries, Inc. Venting seal for dispenser
JP4416524B2 (ja) * 2004-01-30 2010-02-17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嵌合構造、嵌合構造を用いた現像剤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486905B2 (en) * 2005-01-28 2009-02-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artridge including developer filling port cap and recycling method thereof
JP4566147B2 (ja) * 2006-03-06 2010-10-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容器及びトナー充填方法
JP5110963B2 (ja) * 2007-05-22 2012-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着脱可能なユニットの個別情報読取方法及びその装置、該個別情報読取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198211B2 (ja) * 2008-10-14 2013-05-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コンテナの再生方法
DE102008051744B4 (de) * 2008-10-15 2015-11-12 Océ Printing Systems GmbH & Co. KG Anordnung zur Herstellung einer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Tonervorratsbehälter und einem den Tonervorratsbehälter verschließenden Deckel
JP5311029B2 (ja) * 2009-02-16 2013-10-0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291805A1 (en) * 2010-05-26 2011-12-01 Gelowitz Christopher D Passive rfid chip reader antenna and embedded rfid chips
JP5950611B2 (ja) * 2012-02-17 2016-07-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WO2014142353A1 (en) 2013-03-14 2014-09-18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962706B2 (en) * 2013-10-09 2018-05-08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Sample tube adapter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11498256A (zh) * 2020-04-26 2020-08-07 广州舜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智能米缸
CN116339092A (zh) 2020-12-07 2023-06-27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18496A (en) * 1965-01-26 1967-05-09 Wheaton Plastics Company Container closure with axial plug
US3400866A (en) * 1966-11-04 1968-09-10 Lazzaro A. Fattori Tap dispenser-closure with diaphragmic toggle
US3422998A (en) * 1968-03-11 1969-01-21 Leonard J Murray Pour spout adapter
US3926348A (en) * 1975-01-14 1975-12-16 Robert S Lutzker Pouring fitment with filter
US4105141A (en) * 1976-12-09 1978-08-08 Waddington & Duval (Holdings) Limited Pouring device
CH621525A5 (zh) * 1977-06-17 1981-02-13 Obrist Ag Albert
IE47398B1 (en) * 1977-10-20 1984-03-07 Ug Closures & Plastics Ltd Non-refillable pourer fitment
US4362255A (en) * 1980-10-24 1982-12-07 Liqui-Box Corporation Barrier spout and cap for flexible bags or pouches
US4611899A (en) * 1983-01-08 1986-09-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GB8308231D0 (en) * 1983-03-25 1983-05-05 Vee Tek Ltd Bottles and caps
US4878603B1 (en) * 1984-01-09 1994-11-08 Ricoh Kk Toner replenishing device
DE3700593A1 (de) * 1986-01-13 1987-07-16 Sharp Kk Rotations-entwicklungsvorrichtung
US4729472A (en) * 1986-07-02 1988-03-08 Martin Lubin Use-monitoring closure for tennis ball cans
US5008709A (en) * 1988-06-07 1991-04-16 Ricoh Company, Ltd. Document recycling copier for copying documents of varying sizes
US5096177A (en) * 1989-04-26 1992-03-17 Ricoh Company, Ltd. Recycling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for feeding documents of various size for use with a copier
GB2244694B (en) * 1990-06-06 1994-04-13 Instance Ltd David J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JPH04366982A (ja) * 1991-06-14 1992-12-18 Canon Inc 現像剤容器
US5261567A (en) * 1991-10-21 1993-11-16 Owens-Illinois Plastic Products Inc. Squeeze package which can be inverted to dispense liquids
TW240299B (zh) * 1992-12-30 1995-02-11 Ricoh Kk
JPH0728316A (ja) * 1993-07-12 1995-01-31 Canon Inc トナー容器
GB9407799D0 (en) * 1994-04-20 1994-06-15 Kenwood Marks Ltd Filter jugs
JP3509385B2 (ja) * 1995-07-24 2004-03-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ボトル
US5576816A (en) * 1996-01-11 1996-11-19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cartridge internal plu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317024A (en) 1998-03-11
GB9719045D0 (en) 1997-11-12
US5983059A (en) 1999-11-09
CN1177125A (zh) 1998-03-25
GB2317024A8 (en) 2000-03-06
GB2317024B (en) 1999-07-07
HK1010090A1 (en) 199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193C (zh) 墨粉/显影剂用再循环瓶
CN1101010C (zh) 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补充装置以及装于其上的调色剂筒
CN1061447C (zh) 图象形成装置
CN1123802C (zh) 墨粉供给装置及装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66545C (zh) 显影剂盒及其再制造方法
CN1320410C (zh) 再生显影剂载体、其检测装置、显影剂载体再生方法以及用过的处理盒的再生方法
CN100351713C (zh) 显影剂供给容器的再生产方法
CN1237413C (zh) 色调剂供应容器和成像装置
CN1129039C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收存容器
CN1115611C (zh) 处理卡盒和电摄影成像设备
CN1276863C (zh) 精细粉体的充填方法及充填装置
CN1603113A (zh)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CN1621958A (zh) 图象形成装置
CN1234538C (zh)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CN1259690A (zh) 调色剂容器及使用该容器的成像方法和设备
CN1448804A (zh) 显影装置和影像形成设备
CN1145083C (zh) 成象盒的再生方法
CN1576016A (zh) 墨盒、辨别墨盒和探测墨高度的探测装置以及成像设备
CN1945457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CN101042558A (zh) 支撑部件、色粉补给装置、色粉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497398A (zh)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499318A (zh) 处理盒的翻新方法
CN2667531Y (zh) 图象形成设备
CN1945459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CN1603970A (zh)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