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52384B - 马达单元 - Google Patents

马达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52384B
CN112152384B CN202010594581.1A CN202010594581A CN112152384B CN 112152384 B CN112152384 B CN 112152384B CN 202010594581 A CN202010594581 A CN 202010594581A CN 112152384 B CN112152384 B CN 1121523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oil
prefilter
motor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945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52384A (zh
Inventor
中村圭吾
高田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7458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0029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152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2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52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52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19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for machines with closed casing and closed-circuit cooling using a liquid cooling medium, e.g. oi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76Electric machines and gearing, i.e. joint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12Cooling or heating; Control of temperature
    • F16H57/0415Air cooling or ventilation; Heat exchangers; Thermal insulations
    • F16H57/0417Heat exchangers adapted or integrated in the g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16H57/0424Lubricant guiding means in the wall of or integrated with the casing, e.g. grooves, channels, ho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3Guidance of lubricant within rotary parts, e.g. axial channels or radial openings in 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3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supply, e.g. pumps ; Pressure control
    • F16H57/0441Arrangements of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5Lubricant storage reservoirs, e.g. reservoirs in addition to a gear sump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in the upper part of a gear ca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57Splash 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69Bearings or seals
    • F16H57/0471B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8Type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82Gearing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57/0483Axle or inter-axle differenti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8Type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93Gearings with spur or bevel gears
    • F16H57/0495Gearings with spur or bevel gears with fixed gear rati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6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 motor or generator with the drive train of a motor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with means for cooling the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the electric motors

Abstract

马达单元,其具有:马达,其具有以马达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轴;减速装置,其与轴连接,具有以中间轴线为中心旋转的副轴齿轮;差动装置,其与减速装置连接,具有以差动轴线为中心旋转的齿圈;壳体,其设置有收纳减速装置和差动装置的齿轮室;以及油,其积存于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这里,将沿着水平面相互垂直的方向设为第1方向和第2方向。马达轴线、中间轴线以及差动轴线沿第1方向延伸。副轴齿轮的下端部位于比齿圈的下端部靠下侧的位置并浸于油。壳体具有:预滤箱,其位于比副轴齿轮靠上侧的位置,轴向位置与副轴齿轮重叠,在上侧开口;以及油滴引导件,其轴向位置与副轴齿轮重叠,通过副轴齿轮的第2方向的侧部,随着朝向上侧而朝向预滤箱倾斜。

Description

马达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单元。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正在进行驱动车辆的马达单元的开发。这样的马达单元有时为了提高齿轮的润滑性或者对马达进行冷却而在内部贮存有油。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构造:利用齿轮的旋转将积存在壳体的底部的油搅起,从而使油循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4197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主要使用差速器齿圈将油搅起而使油循环。另外,为了利用差速器齿圈有效地将油搅起,将差速器齿圈的下端部配置于比其他齿轮靠下侧的位置。通常,为了确保有效的减速结构,使差速器齿圈的直径比其他齿轮大。在将差速器齿圈的下端部配置于比其他齿轮靠下侧的位置的情况下,差速器齿圈向下侧突出地配置,因此存在使马达单元整体的上下方向尺寸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鉴于上述问题点,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马达单元,能够在通过将副轴齿轮的下端部配置在比其他齿轮靠下侧的位置而使马达单元的上下方向尺寸小型化的同时利用副轴齿轮进行有效的搅起。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马达单元,其驱动车辆,其中,该马达单元具有:马达,其具有以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减速装置,其与所述轴连接,具有以中间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副轴齿轮;差动装置,其与所述减速装置连接,具有以差动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齿圈;壳体,其设置有收纳所述减速装置和所述差动装置的齿轮室;以及油,其积存于所述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这里,将沿着水平面相互垂直的方向设为第1方向和第2方向。所述马达轴线、所述中间轴线以及所述差动轴线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所述副轴齿轮的下端部位于比所述齿圈的下端部靠下侧的位置并浸于所述油中。所述壳体具有:预滤箱,其位于比所述副轴齿轮靠上侧的位置,轴向位置与所述副轴齿轮重叠,该预滤箱在上侧开口;以及油滴引导件,其轴向位置与所述副轴齿轮重叠,通过所述副轴齿轮的第2方向的侧部,随着朝向上侧而朝向所述预滤箱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能够在通过将副轴齿轮的下端部配置在比其他齿轮靠下侧的位置而使马达单元的上下方向尺寸小型化的同时利用副轴齿轮进行有效的搅起的马达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概念图。
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的立体图,示出了将减速装置和差动装置5开放的状态。
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的侧视图,示出了将减速装置和差动装置5开放的状态。
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的侧视图。
图5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第2侧壁(齿轮罩)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变形例的第4油导入路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马达单元;2:马达;4:减速装置;5:差动装置;6:壳体;21:轴;41:小齿轮;42:副轴齿轮;43:驱动齿轮;51:齿圈;55:输出轴;56:第1轴承;57:第2轴承;60:油滴引导件;61d:第1侧壁;62:引导部件;62a:液中引导件;62b:第1承受板(弯曲部);63a:第2承受板(直线部);64:第2引导肋(分支引导件);64a:第3承受板(第1引导部、檐部);64b:上侧引导导向件(第2引导部);64c:下端部;65:第3引导肋(引导肋);66:第1轴承保持部;66b:开口部;67:第2轴承保持部;68:第2侧壁;68b:第1油导入路;68c:第2油导入路;82:齿轮室;93:预滤箱;96:泵;96c:吸入口;J2:马达轴线;J4:中间轴线;J5:差动轴线;O: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马达单元1搭载在位于水平的路面上的车辆上的情况的位置关系,规定重力方向来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适当示出XYZ坐标系来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表示铅垂方向(即上下方向),+Z方向是上侧(重力方向的相反侧),-Z方向是下侧(重力方向)。另外,X轴方向是与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表示搭载有马达单元1的车辆的前后方向,+X方向是车辆前方,-X方向是车辆后方。Y轴方向是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这两个方向垂直的方向,表示车辆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Y方向是车辆左方,-Y方向是车辆右方。
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与马达2的马达轴线J2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简称为“轴向”。另外,将车辆左方(即,+Y侧)简称为轴向一侧,将车辆右方(即,-Y侧)简称为轴向另一侧。并且,将以马达轴线J2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马达轴线J2为中心的周向、即绕马达轴线J2的方向简称为“周向”。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作为与Y轴平行的方向的车辆的宽度方向简称为“车宽方向”或“第1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作为与X轴平行的方向的车辆前后方向简称为“前后方向”或“第2方向”。另外,将车辆的后方(即,-X侧)简称为前后方向一侧,将车辆的前方(即,+X侧)简称为前后方向另一侧。第1方向和第2方向是沿着水平面相互垂直的方向。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的概念图。
马达单元1驱动车辆。马达单元1搭载在混合动力汽车(HEV)、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电动汽车(EV)等将马达作为动力源的车辆上,而作为它们的动力源来使用。
如图1所示,马达单元1具有马达2、减速装置4、差动装置5、壳体6、油O、泵96以及冷却器97。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构成齿轮部3。壳体6的内部设置有收纳马达2、减速装置4以及差动装置5的收纳空间80。收纳空间80被划分为收纳马达2的马达室81和收纳齿轮部3的齿轮室82。
<马达>
马达2被收纳于壳体6的马达室81中。马达2具有转子20和位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的定子30。马达2是具有定子30和以旋转自如的方式配置于定子30的内侧的转子20的内转子型马达。
通过从省略图示的电池向定子30提供电力而使转子20旋转。转子20具有轴21、转子铁芯24以及转子磁铁(省略图示)。即,马达2具有轴21、转子铁芯24以及转子磁铁。转子20以马达轴线J2为中心进行旋转。转子20的扭矩经由减速装置4传递到差动装置5。
轴21以沿车宽方向(第1方向)延伸的马达轴线J2为中心延伸。轴21以马达轴线J2为中心进行旋转。轴21是在内部设置有中空部22的中空轴,该中空部22具有沿马达轴线J2延伸的内周面。
轴21跨越壳体6的马达室81和齿轮室82而延伸。轴21的一个端部向齿轮室82侧突出。在向齿轮室82突出的轴21的端部固定有小齿轮41。
轴21被第3轴承13、第4轴承14、第5轴承15以及第6轴承16支承为能够旋转。第3轴承13对轴21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进行支承。第4轴承14对轴21的轴向一侧的端部进行支承。第4轴承14和第5轴承15在轴21的中部对轴21进行支承。
转子铁芯24是层叠硅钢板而构成的。转子铁芯24是沿轴向延伸的圆柱体。在转子铁芯24固定有省略图示的多个转子磁铁。多个转子磁铁以磁极交替的方式沿周向排列。
定子30从径向外侧包围转子20。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2、线圈31以及介于定子铁芯32与线圈31之间的绝缘件(省略图示)。定子30被壳体6保持。定子铁芯32具有从圆环状的轭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磁极齿(省略图示)。在磁极齿之间钩挂有线圈线。钩挂于磁极齿的线圈线构成线圈31。
<减速装置>
图2是马达单元1的立体图,示出了将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开放的状态。
减速装置4收纳于齿轮室82。减速装置4具有如下功能:减小马达2的转速,而根据减速比增大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减速装置4与马达2的轴21连接。减速装置4将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向差动装置5传递。
减速装置4具有小齿轮41、中间轴45以及固定于中间轴45的副轴齿轮42和驱动齿轮43。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经由马达2的轴21、小齿轮41、副轴齿轮42以及驱动齿轮43向差动装置5的齿圈51传递。各齿轮的齿轮比和齿轮的个数等能够根据需要的减速比而进行各种变更。减速装置4是各齿轮的轴芯平行配置的平行轴齿轮型的减速器。
小齿轮41固定于马达2的轴21的外周面。小齿轮41与轴21一起以马达轴线J2为中心进行旋转。
中间轴45沿与马达轴线J2平行的中间轴线J4延伸。中间轴45以中间轴线J4为中心进行旋转。中间轴45的一端经由第7轴承69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2侧壁68。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中间轴45的另一端经由轴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分隔壁61c。
副轴齿轮42和驱动齿轮43沿轴向排列配置。副轴齿轮42和驱动齿轮43设置于中间轴45的外周面。副轴齿轮42和驱动齿轮43经由中间轴45连接。副轴齿轮42和驱动齿轮43以中间轴线J4为中心进行旋转。也可以为,副轴齿轮42、驱动齿轮43以及中间轴45中的至少两个由一个部件构成。副轴齿轮42与小齿轮41啮合。驱动齿轮43与差动装置5的齿圈51啮合。
<差动装置>
差动装置5收纳于齿轮室82。差动装置5经由减速装置4与马达2连接。差动装置5是用于将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传递到车辆的车轮的装置。差动装置5具有在车辆转弯时吸收左右的车轮的速度差并且向一对输出轴55传递相同扭矩的功能。
差动装置5具有齿圈51、齿轮壳体52、一对小齿轮(未图示)、小齿轮轴(未图示)以及一对侧齿轮54。另外,如图1所示,差动装置5具有一对输出轴55、第1轴承56以及第2轴承57。齿圈51以与马达轴线J2平行的差动轴线J5为中心进行旋转。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经由减速装置4传递至齿圈51。
一对输出轴55沿轴向延伸。在一对输出轴55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侧齿轮,在另一端分别连接有车轮。一对输出轴55将马达2的扭矩经由车轮传递至路面。
第1轴承56和第2轴承57被壳体6保持。第1轴承56将一对输出轴55中的位于轴向一侧的一方支承为能够旋转,第2轴承57将位于轴向另一侧的另一方支承为能够旋转。即,第1轴承56和第2轴承57将差动装置5支承为能够绕差动轴线J5旋转。
<各轴线的配置>
图3和图4均是马达单元1的侧视图。图5是第2侧壁(齿轮罩)68的侧视图。另外,在图3中,示出了省略壳体6的第2侧壁68而使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开放的状态。图3和图4与图5的图示方向彼此相反。
如图3所示,马达轴线J2、中间轴线J4以及差动轴线J5沿车宽方向(Y轴方向、第1方向)延伸。在上下方向上,马达轴线J2、差动轴线J5以及中间轴线J4从上侧朝向下侧依次配置。齿圈51的直径比其他齿轮大。在上下方向上,差动轴线J5配置于马达轴线J2与中间轴线J4之间。因此,能够使齿圈51与其他齿轮在上下方向上重叠配置,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使齿轮部3小型化。
在齿轮室82内的下部区域中设置有供油O积存的油积存部P。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齿轮室82内的下部区域称为油积存部P。副轴齿轮42的下端部浸于积存于油积存部P的油O中。
积存于油积存部P的油O被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的动作搅起,一部分向第1油路91(参照图1)提供,一部分扩散到齿轮室82内。在扩散到齿轮室82的油O向齿轮室82内的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的各齿轮提供而使油O遍及齿轮的齿面。提供给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而用于润滑的油O滴落,被位于齿轮室82的下侧的油积存部P回收。另外,收纳空间80内的油O的容量被设定为如下程度:即使在因向油路90提供油O而油积存部P的液面成为最下位置的情况下,副轴齿轮42也会浸于油积存部P的油O中。另外,收纳空间80内的油O的容量被设定为如下程度:即使在马达单元1停止时而油积存部P的液面为最高位置的情况下,对中间轴45进行支承的轴承的一部分也浸于油O中。
根据本实施方式,中间轴线J4位于比马达轴线J2和差动轴线J5靠下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将绕中间轴线J4旋转的副轴齿轮42的下端部配置于比其他齿轮靠下侧的位置。即,副轴齿轮42的下端部位于比齿圈51的下端部靠下侧的位置。由此,能够使副轴齿轮42充分浸于油积存部P的油O中,从而利用副轴齿轮42有效地将油O搅起。
马达轴线J2、中间轴线J4以及差动轴线J5从前后方向(第2方向)的一侧(-X侧)朝向另一侧(+X侧)依次排列。即,中间轴线J4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差动轴线J5与马达轴线J2之间。在齿轮部3中,马达2的动力依次传递至绕马达轴线J2旋转的齿轮、绕中间轴线J4旋转的齿轮以及绕差动轴线J5旋转的齿轮。根据本实施方式,齿轮部3的各齿轮沿力的传递路径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由此能够使齿轮部3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小型化。
<壳体>
如图1所示,壳体6具有沿与轴向垂直的平面延伸的分隔壁61c、第1侧壁61d以及第2侧壁68。分隔壁61c将壳体6的收纳空间80划分为马达室81和齿轮室82。第1侧壁61d与分隔壁61c相连。第2侧壁68在轴向上与分隔壁61c和第1侧壁61d对置。
在分隔壁61c设置有轴通过孔61f和分隔壁开口61g。轴通过孔61f和分隔壁开口61g使马达室81与齿轮室82连通。轴通过孔61f供轴21通过。在轴通过孔61f的内侧配置有第4轴承14和第5轴承15。分隔壁61c经由第4轴承14和第5轴承15对轴21进行支承。
分隔壁开口61g位于轴通过孔61f的下侧。分隔壁开口61g设置于马达室81的底部的附近。在马达室81内对马达2进行冷却后的油O经由分隔壁开口61g从马达室81移动至齿轮室82的油积存部P。
第1侧壁61d从分隔壁61c向前后方向的另一侧延伸。第1侧壁61d相对于差动装置5位于轴向一侧(+Y侧)。第1侧壁61d具有第1输出轴通过孔66a和第1轴承保持部66。第1输出轴通过孔66a供输出轴55通过。第1轴承保持部66包围第1输出轴通过孔66a的周围。第1轴承保持部66对第1轴承56进行保持,该第1轴承56将输出轴55支承为能够旋转。
如图3所示,在第1轴承保持部66设置有向轴向一侧凹陷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状的开口部66b。即,壳体6具有开口部66b。开口部66b在第1轴承56的上侧沿上下方向贯穿第1的轴承保持部66而使第1轴承56的外周面露出。
如图1所示,第2侧壁68相对于差动装置5位于轴向另一侧(-Y侧)。第2侧壁68具有第2输出轴通过孔67a和第2轴承保持部67。第2输出轴通过孔67a供输出轴55通过。第2轴承保持部67包围第2输出轴通过孔67a的周围。第2轴承保持部67对第2轴承57进行保持,该第2轴承57将输出轴55支承为能够旋转。
如图3所示,壳体6具有预滤箱93、引导部件62、第1引导肋63、第2引导肋(分支引导件)64以及第3引导肋(引导肋)65。预滤箱93、引导部件62、第1引导肋63、第2引导肋64以及第3引导肋65配置在齿轮室82内。
预滤箱93在上侧开口。预滤箱93作为临时贮存油的贮存器而发挥功能。被副轴齿轮42搅起的油O积存在预滤箱93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辆向前方行进时,副轴齿轮42在与差动轴线J5对置的一侧,向朝向上侧旋转的方向(以下记为第1旋转方向T1)旋转。因此,油O被副轴齿轮42搅起,通过中间轴线J4与差动轴线J5之间而进入预滤箱93。即,在车辆向前方行进时,油积存部P的油O主要被副轴齿轮42搅起而被向预滤箱93引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车辆向后方行进时,油积存部P的油O主要被齿圈51搅起而被向预滤箱93引导。通过车辆向后方行进,使副轴齿轮42向第1旋转方向T1的相反方向旋转。与此相伴,齿圈51在前后方向另一侧朝向上侧旋转,将油O搅起。由此,油O通过齿圈51的齿尖与相对于齿圈51靠前后方向另一侧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被向预滤箱93引导。
另外,在图2中图示出的从分隔壁61c向轴向另一侧突出的肋状的部分是预滤箱93的一部分。预滤箱93是通过从分隔壁61c向轴向另一侧突出的肋状的一部分和从第2侧壁68向轴向一侧突出的肋状的另一部分在轴向上相互连结而构成的。因此,预滤箱93在齿轮室82的轴向的全长上延伸。另外,预滤箱93的轴向位置与齿轮部3的全部齿轮重叠。即,预滤箱93的轴向位置与副轴齿轮42和齿圈51的轴向位置重叠。预滤箱93不仅能够承受被副轴齿轮42搅起的油O,还能够承受被齿圈51搅起的油O。
另外,这里,轴向位置是指Y轴方向的位置。另外,“轴向位置重叠”是指部件彼此的Y轴坐标的范围中存在相互重复的部分。
如图3所示,预滤箱93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比中间轴线J4和差动轴线J5靠上侧的位置。预滤箱93位于副轴齿轮42的正上方。即,预滤箱93位于比副轴齿轮42靠上侧的位置,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与副轴齿轮42重叠。预滤箱93配置于小齿轮41的前后方向的另一侧(+X侧)的侧部。即,预滤箱93与轴21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预滤箱93的开口与副轴齿轮42重叠。被齿轮搅起的油的大部分向搅起的齿轮的正上方飞散。通过将预滤箱93配置在副轴齿轮42的正上方,能够利用预滤箱93有效地承受被副轴齿轮42搅起的油O。
预滤箱93具有底部93a、第1侧壁部93b以及第2侧壁部93c。第1侧壁部93b从底部93a的差动轴线J5侧的端部向上侧延伸,第2侧壁部93c从底部93a的马达轴线J2侧的端部向上侧延伸。第1侧壁部93b构成预滤箱93的前后方向的另一侧的壁面。第2侧壁部93c构成预滤箱93的前后方向的一侧的壁面。
第2侧壁部93c的上端部与齿轮室82的顶面相连。另一方面,第1侧壁部93b的上端部配置为远离齿轮室82的顶面。即,第1侧壁部93b的上端部位于比第2侧壁部93c的上端部靠下侧的位置。油O被副轴齿轮42搅起,从预滤箱93的前后方向另一侧朝向预滤箱93飞散。通过使第1侧壁部93b的上端部的高度较低,能够有效地将被副轴齿轮42搅起的油O贮存于预滤箱93。另外,第2侧壁部93c的上端部与齿轮室82的顶面相连,因此能够使被副轴齿轮42搅起而通过预滤箱93的上侧的油O与第2侧壁部93c发生碰撞而被向预滤箱93诱导。
第2侧壁部93c沿被分隔壁61c保持的第4轴承14的外周面向斜上方延伸。在第2侧壁部93c设置有沿马达轴线J2的径向延伸的第3油导入路93d。即,壳体6具有第3油导入路93d。第3油导入路93d是通过对沿第2侧壁部93c呈直线状延伸的孔进行加工而成型出的。
第3油导入路93d在一个端部向预滤箱93的内部开口,在另一个端部向包围第4轴承14的轴承保持部的内周面开口。即,第3油导入路93d使预滤箱93与包围第4轴承14的轴承保持部连通。第3油导入路93d将贮存于预滤箱93的油O提供到第4轴承14的外周面。
如图4所示,壳体6的第2侧壁(齿轮罩)68从车宽方向的一侧(-Y侧)覆盖齿轮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侧壁68是与壳体主体6A分开的部件,通过螺栓固定于壳体本体6A。
在壳体6的第2侧壁68设置有第1油导入路(贯通孔)68b、第2油导入路(贯通孔)68c以及第4油导入路68d。即,壳体6具有第1油导入路68b、第2油导入路68c以及第4油导入路68d。
第1油导入路68b和第2油导入路68c以及第4油导入路68d的一部分是设置于第2侧壁68的贯通孔。第1油导入路68b和第2油导入路68c以及第4油导入路68d的一部分是通过对沿第2侧壁68呈直线状延伸的孔进行加工而成型出的。
第1油导入路68b从预滤箱93朝向马达轴线J2的径向内侧延伸。第2油导入路68c从预滤箱93朝向差动轴线J5的径向内侧延伸。第4油导入路68d从预滤箱93朝向中间轴线J4的径向内侧延伸。预滤箱93位于比马达轴线J2、差动轴线J5以及中间轴线J4靠上侧的位置。因此,第1油导入路68b、第2油导入路68c以及第4油导入路68d分别随着远离预滤箱93而朝向下侧倾斜。由此,第1油导入路68b、第2油导入路68c以及第4油导入路68d能够有效地将油O从预滤箱93排出。
如图4所示,第1油导入路68b通过第2侧壁68的内部。第1油导入路68b在一个端部向预滤箱93的内部开口,在另一个端部向轴21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开口。第1油导入路68b使预滤箱93与轴21的内部相连。第1油导入路68b将贮存于预滤箱93的油O引导至轴21的中空部22。另外,第1油导入路68b将贮存于预滤箱93的油O提供到对轴21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进行保持的第3轴承13。
第2油导入路68c通过第2侧壁68的内部。第2油导入路68c在一个端部向预滤箱93的内部开口,在另一个端部向包围第2轴承57的第2轴承保持部67的内周面开口。即,第2油导入路68c从预滤箱93延伸至第2轴承保持部67的内周面。第2油导入路68c将贮存于预滤箱93的油O提供到第2轴承57的外周面。
如图5所示,第4油导入路68d从预滤箱93延伸至第7轴承69。第4油导入路68d将贮存于预滤箱93的油O提供到第7轴承69的外周面。第4油导入路68d具有在一个方向上相连的贯通孔68da和凹槽68db。贯通孔68da和凹槽68db在相同方向上延伸。
贯通孔68da通过第2侧壁68的内部。贯通孔68da沿上下方向延伸。第4油导入路68d在一个端部向预滤箱93的内部开口,在另一个端部向凹槽68db的内部开口。
凹槽68db设置于第2侧壁68的朝向齿轮室82侧的面。凹槽68db沿上下方向延伸。凹槽68db的一端与从预滤箱93延伸的贯通孔68da相连。另外,凹槽68db的另一端向第7轴承69的外周面开口。凹槽68db使第7轴承69的外周面中的朝向上侧的区域露出。通过贯通孔68da而到达凹槽68db的油在凹槽68db中流动而被提供到第7轴承69。
在凹槽68db的边缘设置有一对引导壁68e。即,在第2侧壁68的朝向齿轮室82侧的面设置有沿凹槽68db的边缘延伸的一对引导壁68e。通过设置有引导壁68e,能够有效地将在凹槽68db中流动的油提供到第7轴承69。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4油导入路68d由贯通孔68da和凹槽68db构成,但也可以与第1油导入路68b和第2油导入路68c同样地在全长范围内由贯通孔68da构成。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2侧壁68经由轴承13、69、57将轴21、副轴齿轮42以及齿圈51分别支承为能够旋转。在第2侧壁68设置有贯通孔(第1油导入路68b、第2油导入路68c以及贯通孔68da)。这些贯通孔使预滤箱93内的油朝向任意的轴承13、69、57流动。由此,能够提高被第2侧壁68支承的各轴承13、69、57的润滑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2侧壁68设置有供油朝向各个轴承13、69、57流动的3个贯通孔(第1油导入路68b、第2油导入路68c以及贯通孔68da)。由此,能够分别提高各个轴承13、69、57的润滑性。
图6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采用的变形例的第4油导入路168d的示意图。本变形例的第4油导入路168d从预滤箱93延伸至第7轴承69。第4油导入路168d仅具有凹槽168db。即,在本变形例的第2侧壁(齿轮罩)168设置有凹槽168db。凹槽168db从预滤箱93的开口缘朝向第7轴承69延伸。凹槽168db的下端向第7轴承69的外周面开口。另外,凹槽168db使第7轴承69的外周面中的朝向上侧的区域露出。凹槽168db使从预滤箱93溢出的油O朝向第7轴承69流动。由此,第4油导入路168d从预滤箱93向第7轴承69提供油O。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对向第7轴承69提供油的油导入路(第4油导入路168d)的全长由凹槽168db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对于向其他轴承提供油的油导入路,也可以是其全长由凹槽构成。
如图3所示,引导部件62呈板状,沿副轴齿轮42的齿尖圆呈圆弧状延伸。引导部件62固定于壳体6的第1侧壁61d。引导部件62的轴向位置与副轴齿轮42重叠。副轴齿轮42的一部分浸于油积存部P的油O中,另一部分从油积存部P的油O露出。
引导部件62具有:液中引导件62a,其相对于副轴齿轮42位于下侧;以及第1承受板(弯曲部)62b,其相对于副轴齿轮42位于前后方向另一侧。液中引导件62a是浸于引导部件62的油积存部P的部分。第1承受板62b是引导部件62的从油积存部P露出的部分。液中引导件62a与第1承受板62b以同一曲率平滑地相连。
液中引导件62a的轴向位置与副轴齿轮42重叠,在副轴齿轮42的下侧沿副轴齿轮42的齿尖呈圆弧状弯曲并延伸。根据本实施方式,液中引导件62a在油积存部P的液体中沿副轴齿轮42的齿尖延伸。因此,随着副轴齿轮42绕中间轴线J4的旋转,能够将油积存部P的油O沿着液中引导件62a向绕中间轴线J4的方向引导并流动。由此,液中引导件62a能够促进副轴齿轮42将油O有效地比液面向上侧搅起。
在齿轮室82配置有泵96的滤网96b。滤网96b浸于油积存部的油O中。滤网96b将从油积存部P吸起的油O漏过。滤网96b具有朝向下侧的吸入口96c。吸入口96c向油积存部P开口。即,泵96的吸入口96c配置于齿轮室82的下部区域。泵96从吸入口96c吸入油积存部P的油O,并压送油O而使其在后述的第2油路92(参照图1)中循环。
在从轴向观察时,液中引导件62a配置于副轴齿轮42的齿尖与泵96的吸入口96c之间。因此,能够抑制副轴齿轮42对油O的搅拌影响到吸入口96c中的油O的吸入。另外,液中引导件62a能够抑制随着副轴齿轮42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泡从吸入口96c侵入泵96的内部。
第1承受板62b的轴向位置与副轴齿轮42重叠。第1承受板62b在副轴齿轮42的前后方向的侧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第1承受板62b一边沿副轴齿轮42的齿尖呈圆弧状弯曲,一边随着朝向上侧而朝向预滤箱93倾斜并延伸。第1承受板62b将副轴齿轮42从油积存部P搅起的油O朝向预滤箱93引导。
第1引导肋63位于引导部件62的上侧。第1引导肋63从壳体6的第1侧壁61d向轴向另一侧突出。第1引导肋63的轴向位置与副轴齿轮42重叠。被副轴齿轮42搅起的油O与第1引导肋63发生碰撞。在从轴向观察时,第1引导肋63与差动装置5重叠。
第1引导肋63具有屈曲部63c、第2承受板(直线部)63a以及下侧引导导向件63b。第2承受板63a和下侧引导导向件63b从屈曲部63c朝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呈直线状延伸。因此,在从轴向观察时,第1引导肋63在屈曲部63c处屈曲。在从轴向观察时,第1引导肋63呈以屈曲部63c为顶点的V字状。屈曲部63c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中间轴线J4与差动轴线J5之间。
第2承受板63a位于比第1承受板62b靠上侧的位置。第2承受板63a的下端部与第1承受板62b的上端部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第2承受板63a在副轴齿轮42的前后方向的侧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第2承受板63a随着从屈曲部63c朝向下侧而向前后方向另一侧倾斜。第2承受板63a朝向预滤箱93呈直线延伸。另外,第2承受板63a的轴向位置与副轴齿轮42重叠。第2承受板63a将副轴齿轮42从油积存部P搅起的油O朝向预滤箱93引导。
下侧引导导向件63b沿前后方向延伸。下侧引导导向件63b的轴向位置与副轴齿轮42重叠。下侧引导导向件63b相对于前后方向稍微倾斜。下侧引导导向件63b随着从屈曲部63c朝向前后方向另一侧而向下侧倾斜。下侧引导导向件63b的前后方向另一侧的端部与设置于第1轴承保持部66的开口部66b的边缘相连。被副轴齿轮42搅起的油O的一部分通过第1引导肋63与第2引导肋64之间,被下侧引导导向件63b承受而沿着下侧引导导向件63b的上表面流动,到达开口部66b。并且,该油O通过开口部66b而提供到第1轴承56。即,下侧引导导向件63b将油O向第1轴承56引导。
第2引导肋(分支引导件)64位于引导部件62的上侧。第2引导肋64从壳体6的第1侧壁61d向轴向另一侧突出。第2引导肋64的轴向位置与副轴齿轮42重叠。被副轴齿轮42搅起的油O与第2引导肋64发生碰撞。
第2引导肋64具有下端部64c、第3承受板(第1引导部、檐部)64a以及上侧引导导向件(第2引导部)64b。第3承受板64a和上侧引导导向件64b从下端部64c朝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因此,在从轴向观察时,第2引导肋64在下端部64c处屈曲。在从轴向观察时,第2引导肋64呈以下端部64c为顶点的V字状。下端部64c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中间轴线J4与差动轴线J5之间。下端部64c与第2承受板63a的上端部隔着间隙在上下方向上对置。
第3承受板64a位于比第2承受板63a靠上侧的位置。第3承受板64a随着从下端部64c朝向上侧而向前后方向一侧倾斜。第3承受板64a的上端部位于预滤箱93的开口的正上方。由此,第3承受板64a作为预滤箱93的檐部而发挥功能。第3承受板64a的轴向位置与副轴齿轮42重叠。第3承受板64a通过使副轴齿轮42从油积存部P搅起的油O向正下方落下而将油O向预滤箱93引导。
上侧引导导向件64b随着从下端部64c朝向上侧而向前后方向另一侧倾斜。上侧引导导向件64b的轴向位置与副轴齿轮42重叠。上侧引导导向件64b的前后方向另一侧的端部与第3引导肋65的上端部在上下方向上对置。被副轴齿轮42搅起的油O的一部分通过第1引导肋63与第2引导肋64之间而与第3承受板64a发生碰撞。与第3承受板64a发生碰撞后的油O的一部分向下侧落下,被下侧引导导向件63b承受而沿着下侧引导导向件63b被引导到开口部66b。另外,与第3承受板64a发生碰撞后的油O的另一部分沿着第3承受板64a而经由第3引导肋65到达开口部66b。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2引导肋64利用第3承受板64a和上侧引导导向件64b使被副轴齿轮42搅起的油O分支而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引导。更具体而言,第3承受板64a引导至预滤箱93,上侧引导导向件64b引导至差动装置5。由此,能够将被副轴齿轮42搅起的油O用于马达2的冷却和差动装置5的润滑,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油O。
第3引导肋65位于第1轴承保持部66的正上方。第3引导肋65从壳体6的第1侧壁61d向轴向另一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引导肋65的突出高度比第1引导肋63和第2引导肋64低。
第3引导肋65沿着差动轴线J5的径向呈直线延伸。第3引导肋65的上端部位于上侧引导导向件64b的正下方。另外,第3引导肋65的下端部位于开口部66b的边缘的正上方。即,第3引导肋65从上侧引导导向件64b的正下方延伸至开口部66b的边缘。根据本实施方式,第3引导肋65将沿着上侧引导导向件64b的下表面流动的油O引导到开口部66b。由此,能够将与第3引导肋65发生碰撞的油O顺畅地提供到第1轴承56。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6具有以沿上下方向相连的方式排列的第1承受板62b、第2承受板63a以及第3承受板64a。这里,将向预滤箱93引导被副轴齿轮42搅起的油O的构造称为油滴引导件60。即,壳体6具有油滴引导件60。另外,油滴引导件60具有第1承受板62b、第2承受板63a以及第3承受板64a。
根据本实施方式,油滴引导件60的轴向位置与副轴齿轮42重叠,通过副轴齿轮42的前后方向的侧部,随着朝向上侧而朝向预滤箱93倾斜。因此,油滴引导件60能够抑制被副轴齿轮42搅起的油O向前后方向另一侧扩散,从而能够有效地将油O引导到预滤箱93。
根据本实施方式,油滴引导件60的第1承受板62b沿着副轴齿轮42的齿尖呈圆弧状弯曲并延伸。因此,第1承受板62b能够抑制油O从副轴齿轮42向径向外侧飞散,而使油O从副轴齿轮42朝向上侧飞散,从而能够有效地将油O引导到预滤箱93。
根据本实施方式,油滴引导件60的第2承受板63a在第1承受板62b的上侧朝向预滤箱93呈直线延伸。利用上述的第1承受板62b的作用,使被副轴齿轮42搅起的油O从副轴齿轮42向上侧飞散。根据本实施方式,第2承受板63a位于副轴齿轮42的正上方,朝向预滤箱93呈直线延伸。因此,第2承受板63a能够大范围地承受从副轴齿轮42向上侧飞散的油O并向预滤箱93引导。
<油>
油O用于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的润滑。另外,油O用于马达2的冷却。油O积存于齿轮室82内的下部区域(即油积存部P)。油O实现了润滑油和冷却油的功能,因此优选使用粘度较低的与自动变速箱用润滑油(ATF: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同等的油。
如图1所示,油O在马达单元1内沿油路90内循环。油路90是将油O从油积存部P向马达2提供的油O的路径。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油路”是指在收纳空间80中循环的油O的路径。因此,“油路”是如下概念:不仅是形成使油总是朝向一个方向稳定地流动的“流路”,还包含使油临时滞留的路径(例如预滤箱那样的作为贮存器而发挥功能的部件)以及使油滴落的路径。
油路90位于壳体6的内部、即收纳空间80。油路90构成为跨越收纳空间80的马达室81和齿轮室82。油路90是使油O从油积存部P经过马达2,而再次向油积存部P引导的油O的路径。
油路90具有第1油路91和第2油路92。第1油路91以从油积存部P被副轴齿轮42搅起作为起点。第2油路92以从油积存部P被泵96吸起作为起点。
第1油路91和第2油路92均是从油积存部P向马达2提供油O并再次向油积存部P回收的路径。在第1油路91和第2油路92中,油O从马达2滴落,积存于马达室81内的下部区域。积存于马达室81内的下部区域的油O经由分隔壁开口61g向齿轮室82内的下部区域(即,油积存部P)移动。
(第1油路)
在第1油路91中,油O从油积存部P被副轴齿轮42搅起而向预滤箱93引导。另外,被副轴齿轮42搅起的油O的一部分被第1轴承56引导,提高了第1轴承56的润滑性。被副轴齿轮42搅起的油O的另一部分从上侧浇注到齿轮室82内的各齿轮而提供到各齿轮的齿面。
积存于预滤箱93的油O的一部分通过第1油导入路68b而提供到轴21的内部,并且提高了第3轴承13的润滑性。另外,积存于预滤箱93的油O的另一部分通过第2油导入路68c而提供到第2轴承57。积存于预滤箱93的油O的另一部分通过第4油导入路68d而提供到第7轴承69。并且,积存于预滤箱93的油O的另一部分通过第3油导入路93d而提供到第4轴承14。
随着转子20的旋转的离心力施加于向轴21的中空部22提供的油O。油O从设置于转子20的孔向倾斜方向外侧连续地飞散,对定子30进行冷却。到达定子30的油O一边从定子30夺取热一边向下侧滴落,积存于马达室81内的下部区域。积存于马达室81内的下部区域的油O经由设置于分隔壁61c的分隔壁开口61g而向齿轮室82移动。
(第2油路)
在第2油路92的路径中设置有泵96和冷却器97。在第2油路92中,油O被泵96吸起,并且被冷却器97冷却,从马达2的上侧提供给马达2。提供给马达2的油O一边沿着定子30的外周面流动,一边从定子30夺取热,对马达2进行冷却。沿着定子30的外周面流动的油O向下方滴落而积存于马达室81内的下部区域。第2油路92的油O与第1油路91的油O在马达室81内的下部区域合流。积存于马达室81内的下部区域的油O经由分隔壁开口61g而向齿轮室82内的下部区域(即,油积存部P)移动。
泵96是通过电进行驱动的电动泵。泵96对马达2的油O的供给量根据马达2的驱动状态而适当控制。因此,在需要长时间的驱动或高输出的情况等马达2的温度升高时,提高泵96的驱动输出而增加油O向马达2的供给量。
冷却器97对通过第2油路92的油O进行冷却。在冷却器97的内部设置有供从散热器提供的冷却水通过的冷却水用配管(省略图示)。通过冷却器97的内部的油O与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实施方式中的各结构及它们的组合等是一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另外,本发明不受实施方式限定。

Claims (12)

1.一种马达单元,其具有:
马达,其具有以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轴;
减速装置,其与所述轴连接,具有以中间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副轴齿轮;
差动装置,其与所述减速装置连接,具有以差动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齿圈;
壳体,其设置有收纳所述减速装置和所述差动装置的齿轮室;以及
油,其积存于所述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
将沿着水平面相互垂直的方向设为第1方向和第2方向,
所述马达轴线、所述中间轴线以及所述差动轴线沿所述第1方向延伸,
所述副轴齿轮的下端部位于比所述齿圈的下端部靠下侧的位置并浸于所述油中,
所述壳体具有:
预滤箱,其位于比所述副轴齿轮靠上侧的位置,轴向位置与所述副轴齿轮重叠,该预滤箱在上侧开口;以及
油滴引导件,其轴向位置与所述副轴齿轮重叠,通过所述副轴齿轮的第2方向的侧部,随着朝向上侧而朝向所述预滤箱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油滴引导件具有:
弯曲部,其沿所述副轴齿轮的齿尖呈圆弧状弯曲并延伸;
直线部,其位于所述副轴齿轮的正上方,朝向所述预滤箱呈直线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油滴引导件具有上端部位于所述预滤箱的开口的正上方的檐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液中引导件,该液中引导件的轴向位置与所述副轴齿轮重叠,在所述副轴齿轮的下侧沿所述副轴齿轮的齿尖呈圆弧状弯曲并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该马达单元具有压送所述油而使所述油循环的泵,
在所述壳体的所述齿轮室内的下部区域配置有所述泵的吸入口,
在从轴向观察时,所述液中引导件配置于所述副轴齿轮的齿尖与所述吸入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预滤箱的轴向位置与所述齿圈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从轴向覆盖所述齿轮室的齿轮罩,
所述齿轮罩经由轴承将所述轴、所述副轴齿轮以及所述齿圈分别支承为能够旋转,
在所述齿轮罩设置有供所述预滤箱内的所述油朝向任意的所述轴承流动的贯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在所述齿轮罩设置有供所述油朝向各个所述轴承流动的3个所述贯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在所述齿轮罩设置有凹槽,
所述凹槽的一端与从所述预滤箱延伸的所述贯通孔相连,另一端向所述轴承的外周面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在所述齿轮罩设置有沿所述凹槽的边缘延伸的一对引导壁。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从轴向覆盖所述齿轮室的齿轮罩,
所述齿轮罩经由轴承将所述轴、所述副轴齿轮以及所述齿圈分别支承为能够旋转,
在所述齿轮罩设置有凹槽,该凹槽从所述预滤箱的开口缘朝向任意的所述轴承的外周面延伸,供从所述预滤箱溢出的所述油朝向任意的所述轴承流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减速装置具有:
小齿轮,其固定于所述轴,以所述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副轴齿轮,其与所述小齿轮啮合;以及
驱动齿轮,其与所述副轴齿轮一起以所述中间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该驱动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
CN202010594581.1A 2019-06-28 2020-06-28 马达单元 Active CN1121523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2294 2019-06-28
JP2019122294 2019-06-28
JP2019174583A JP7400291B2 (ja) 2019-06-28 2019-09-25 モータユニット
JP2019-174583 2019-09-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2384A CN112152384A (zh) 2020-12-29
CN112152384B true CN112152384B (zh) 2023-10-20

Family

ID=73747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4581.1A Active CN112152384B (zh) 2019-06-28 2020-06-28 马达单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52384B (zh)
DE (1) DE102020207841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1341A (zh) * 2021-11-30 2022-04-12 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分动箱润滑结构
DE102022202447A1 (de) 2022-03-11 2023-09-14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Fahrzeug mit der Getriebevorrichtung
DE102022203244A1 (de) 2022-04-01 2023-10-05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Gehäuse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Bausatz zu dessen Aufbau und Antriebsanordnu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88465A (ja) * 1993-03-31 1994-10-11 Aisin Seiki Co Ltd ギヤ機構の潤滑油供給装置
JP2004260898A (ja) * 2003-02-25 2004-09-16 Nissan Motor Co Ltd 電気自動車の駆動ユニット
JP2007288945A (ja) * 2006-04-18 2007-11-01 Sumitomo Heavy Ind Ltd ギアドモータ及び減速機
CN103167967A (zh) * 2010-10-14 2013-06-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驱动系统
JP2018043574A (ja) * 2016-09-13 2018-03-22 Ntn株式会社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CN109643933A (zh) * 2016-08-09 2019-04-1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02008001835D1 (de) 2007-04-13 2010-12-30 Sew Eurodrive Gmbh & Co Lagerdeckel, getriebe, verfahren und baureihe
JP5228588B2 (ja) 2008-04-10 2013-07-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回転電機の冷却装置
JP2011007208A (ja) 2009-06-23 2011-01-13 Aisin Ai Co Ltd 変速機
CN109038951B (zh) 2018-07-24 2020-04-14 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力总成的冷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88465A (ja) * 1993-03-31 1994-10-11 Aisin Seiki Co Ltd ギヤ機構の潤滑油供給装置
JP2004260898A (ja) * 2003-02-25 2004-09-16 Nissan Motor Co Ltd 電気自動車の駆動ユニット
JP2007288945A (ja) * 2006-04-18 2007-11-01 Sumitomo Heavy Ind Ltd ギアドモータ及び減速機
CN103167967A (zh) * 2010-10-14 2013-06-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驱动系统
CN109643933A (zh) * 2016-08-09 2019-04-1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单元
JP2018043574A (ja) * 2016-09-13 2018-03-22 Ntn株式会社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52384A (zh) 2020-12-29
DE102020207841B4 (de) 2023-11-30
DE102020207841A1 (de) 2020-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52384B (zh) 马达单元
CN112145657B (zh) 马达单元
CN111585394B (zh) 马达单元
CN111295535B (zh) 马达单元
CN111512526B (zh) 马达单元
CN111566910B (zh) 马达单元
CN111566909A (zh) 马达单元
CN111557070B (zh) 马达单元
US11578798B2 (en) Drive device
CN111835138A (zh) 马达单元
WO2019208081A1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車両駆動装置
CN111817499B (zh) 驱动装置
WO2019208083A1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CN113328553A (zh) 驱动装置
WO2019208084A1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ユニットの制御方法
CN115095648A (zh) 驱动装置
JP7400291B2 (ja) モータユニット
CN111527678B (zh) 马达单元和马达单元的制造方法
CN115720027A (zh) 驱动装置
CN116073588A (zh) 驱动装置
CN211456844U (zh) 马达和驱动装置
CN212033933U (zh) 驱动装置
JP2022127301A (ja) モータ
CN116073590A (zh) 驱动装置
CN115250040A (zh) 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