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1944A - 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61944A
CN112061944A CN202010447397.4A CN202010447397A CN112061944A CN 112061944 A CN112061944 A CN 112061944A CN 202010447397 A CN202010447397 A CN 202010447397A CN 112061944 A CN112061944 A CN 112061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ority
elongation
drive
passenger conveyor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73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61944B (zh
Inventor
曾我宗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061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1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61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19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8Carrying surfaces
    • B66B23/12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2Driving gear
    • B66B23/024Chai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2Driving gear
    • B66B23/026Driving gear with a drive or carrying sprocket wheel located at end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5/00Control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5/003Methods or algorithm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7/00Indicat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5Applications of security moni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2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responsive to, or preventing, jamming by foreign obj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地测定梯级链、驱动链的伸长量的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在通过驱动链伸长量检测装置(84)或梯级链伸长量检测装置(86)进行伸长量的测定时,在发生了最优先的优先级1的情形时,中止伸长量的测定,在发生了继优先级1之后的优先级2的情形时,中断伸长量的测定,在发生了继优先级2之后的优先级3的情形时,使所述伸长量的测定优先,在发生了继优先级3之后的优先级4的情形时,使所述伸长量的测定优先。

Description

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9-107772(申请日:2019年6月10日)为基础,并从该申请享受优先的利益。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乘客输送机的多个梯级通过环状的梯级链进行循环移动,该梯级链架设在一对梯级链轮上。另外,在驱动侧的梯级链轮上同轴地安装有驱动大链轮,在马达上经由减速装置安装有驱动小链轮。而且,在驱动大链轮与驱动小链轮之间架设有环状的驱动链。
上述那样的环状的梯级链、驱动链因老化而使得链条伸长。因此,设有检测该链条的伸长的伸长量检测装置。
但是,在该伸长量检测装置中诊断链条的伸长时,若乘客输送机的运转的状态发生变化,则存在伸长量的测定精度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地测定梯级链、驱动链的伸长量的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所述乘客输送机具有:驱动装置,由马达进行驱动;驱动链伸长量检测单元,测定环状的驱动链的伸长量,该驱动链架设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小链轮和与驱动侧的梯级链轮同轴地设置的驱动大链轮上;梯级链伸长量检测单元,测定环状的梯级链的伸长量,该梯级链架设在驱动侧的所述梯级链轮与从动侧的梯级链轮上,并且设有多个梯级;安全装置,具有分别设于多个部位、并在所述部位的异常时进行动作的开关;发热测定单元,测定乘客输送机中使用的设备的发热;故障检测单元,检测所述乘客输送机中使用的传感器的故障;以及控制单元,在利用所述乘客输送机的乘客少于规定数量或者无人时,进行低速运转或停止运转,所述控制单元识别出在所述安全装置进行了动作时使所述乘客输送机停止的优先级1的情形,在所述发热测定单元所测定的温度为基准温度以上时进行低速运转的优先级2的情形,在所述故障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传感器的故障时使所述乘客输送机停止的优先级3的情形,在所述乘客少于规定数量或者无人时进行低速运转或停止运转的优先级4的情形,所述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驱动链伸长量检测单元或所述梯级链伸长量检测单元进行所述伸长量的测定时,在发生了最优先的所述优先级1的情形时,中止所述伸长量的测定,在发生了继所述优先级1之后的所述优先级2的情形时,中断所述伸长量的测定,在发生了继所述优先级2之后的所述优先级3的情形时,使所述伸长量的测定优先,在发生了继所述优先级3之后的所述优先级4的情形时,使所述伸长量的测定优先。
根据上述构成的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梯级链、驱动链的伸长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的侧面说明图。
图2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的框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梯级链伸长量检测装置与驱动链伸长量检测装置的说明图。
图4是进行实施方式1的伸长量的测定时的第一流程图。
图5是进行实施方式1的伸长量的测定时的第二流程图。
图6是进行实施方式1的伸长量的测定时的第三流程图。
图7是实施方式2的伸长量检测装置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10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基于图1~图6对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10进行说明。
(1)自动扶梯10
参照图1对自动扶梯10进行说明。图1是从侧面观察自动扶梯10的说明图。
自动扶梯10的框架即桁架12跨越建筑物1的上层与下层并使用支承角铁2、3来支承。
在处于桁架12的上端部的上层侧的机械室14内部,设有使梯级30行驶的驱动装置18、驱动大链轮23、与驱动大链轮23同轴地固定的左右一对驱动侧的第一梯级链轮24、24、以及左右一对带链轮27、27。驱动装置18具有:马达20;减速机;安装于该减速机的输出轴的驱动小链轮21;以及使马达20的旋转停止且保持停止状态的盘式制动器。在驱动小链轮21与驱动大链轮23架设有环状的驱动链22。当马达20旋转时,驱动链22行驶,第一梯级链轮24旋转。左右一对第一梯级链轮24、24与左右一对带链轮27、27通过未图示的连结带连结并同步地旋转。另外,在上层侧的机械室14的内部设有控制马达20、盘式制动器等的控制部50。
在处于桁架12的下端部的下层侧的机械室16内部,设有左右一对从动侧的第二梯级链轮26。在上层侧的第一梯级链轮24与下层侧的第二梯级链轮26之间架设有左右一对环状的梯级链28、28。而且,在左右一对梯级链28、28上以等间隔安装有多个梯级30的车轮301。梯级30的车轮301沿着固定于桁架12的未图示的导轨而行驶,并且与处于第一梯级链轮24的外周部的凹部和处于第二梯级链轮26的外周部的凹部卡合而上下地反转。另外,车轮302在固定于桁架12的导轨25上行驶。
在桁架12的左右两侧立设有左右一对围裙板44、44与左右一对栏干36、36。在栏干36的上部设有扶手带导轨39,扶手带38沿着该扶手带导轨39而移动。在栏干36的上层侧的正面下部设有上层侧的正面围裙板40,在下层侧的正面下部设有下层侧的正面围裙板42,从正面围裙板40、42分别突出有扶手带38的出入口即进口部46、48。围裙板44设于栏干36的侧面下部,梯级30在左右一对围裙板44、44之间行驶。在上下层的围裙板44的内侧面分别设有操纵箱52、56、扬声器54、58。
扶手带38从上层侧的进口部46进入到正面围裙板40内,经由引导辊组64架设于带链轮27,之后,经由引导辊组66在围裙板44内移动,从下层侧的进口部48出现到正面围裙板42外。而且,带链轮27与第一梯级链轮24一同旋转,从而扶手带38与梯级30同步地移动。另外,在旋转的带链轮27上具有用于按压行驶的扶手带38的按压部件68。
在处于上层侧的机械室14的顶面的出入口(日文:乗降口)水平地设有上层侧的前沿板(日文:乗降板)32,在处于下层侧的机械室16的顶面的出入口水平地设有下层侧的前沿板34。在前沿板32的前端设有梳齿状的梳齿板60,梯级30从该梳齿板60退出或进入。另外,在前沿板34也设有梳齿状的梳齿板62。
在上层侧的正面围裙板40与下层侧的正面围裙板42的侧面设有检测乘客的通过的光电式的人检测传感器82。
在环状的梯级链28的附近设有用于测定梯级链28的伸长量的梯级链伸长量检测装置(以下,称作“第一伸长量检测装置”)84。
在架设于驱动小链轮21与驱动大链轮23之间的环状的驱动链22的附近设有驱动链伸长量检测装置(以下,称作“第二伸长量检测装置”)86。
(2)自动扶梯10的电气构成
接下来,参照图2的框图对自动扶梯10的电气构成进行说明。自动扶梯10具有马达20的驱动电路4、安全装置70、控制部50,在控制部50上连接有安全装置70、驱动电路4的逆变器电路9、人检测传感器82、第一伸长量检测装置84、第二伸长量检测装置86、脉冲发生器88、发热测定传感器90。
如图2所示,首先,对马达20的驱动电路4进行说明。从三相交流电源5向驱动电路4供给三相交流。在该三相交流电源5连接有切断电路6,在切断电路6的输出侧连接有用于将交流转换为直流的整流电路7,在整流电路7的输出侧连接有再生电路8,在该再生电路8的输出侧连接有逆变器电路9。作为三相感应电动机的马达20根据来自该逆变器电路9的控制电流来控制旋转方向、转速。该逆变器电路9从控制部50输出与转速对应的控制信号。
切断电路6根据来自安全装置70的指令切断来自三相交流电源5的三相交流。另外,切断电路6也能够变更向整流电路7供给的三相交流的顺序,切换马达20的旋转方向。
再生电路8在自动扶梯10进行下降运转时,通过设于再生电路8的再生电阻对由马达20发出的电进行散热。在该再生电路8的再生电阻设有用于测量其温度的发热测定传感器90。
在马达20的旋转轴上安装有脉冲发生器88,检测马达20的转速。另外,该脉冲发生器88也可以设于减速机的输出轴。
如图2所示,安全装置70具有安全电路72与安全控制电路74。在安全电路72中,以串联的方式连接有设于围裙板44的围裙板卡夹检测装置的限位开关76、设于进口部46、48的入口卡夹检测装置的限位开关78、设于导轨25的梯级浮起检测装置的限位开关80、梯级链断裂检测装置的限位开关、设于操纵箱52、56的紧急停止按钮的限位开关。
围裙板卡夹检测装置指的是检测在围裙板44与梯级30之间夹有异物(例如衣服、货物)的装置。
入口卡夹检测装置指的是在扶手带38被拉入的进口部46或进口部48中异物(例如乘客的手、货物)与扶手带38同时被拉入时进行检测的装置。
当安全电路72中的限位开关76等动作时,安全控制电路74使设于驱动电路4的切断电路6为断开状态,切断来自三相交流电源的三相交流电源。另外,确定与此同时进行了动作的限位开关并输出至控制部50。
(3)第一伸长量检测装置84与第二伸长量检测装置86
接下来,参照图3对第一伸长量检测装置84与第二伸长量检测装置86进行说明。两个装置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用第一伸长量检测装置84进行说明。
首先,梯级链28经由未图示的衬套与辊96分别平行地配置一对外板92、92与一对内板94、94,并由一根销98交替地连结。
在这样构成的梯级链28的附近设有第一光学传感器100。该第一光学传感器100通过向梯级链28照射光,检测来自辊96的反射光。
另外,在梯级链28的附近设有第二光学传感器102。该第二光学传感器102设于从第一光学传感器100离开了一定的距离、例如梯级链28的10个链节的量的位置。
在第一光学传感器100检测到辊96的同时第二光学传感器102检测到辊96的情况下,将伸长量L1设为0。然后,在梯级链28伸长了的情况下,产生从第一光学传感器100检测到辊96到第二光学传感器102检测到辊96的延迟时间Δt。控制部50取得该延迟时间Δt。而且,作为该梯级链28的行驶速度V,成为L1=V*Δt。另外,实际上,伸长量L1是在梯级链28旋转了1圈时,对按每10个链节测定出的延迟时间Δt进行平均化,并将该平均值乘以梯级30的行驶速度V而得的值。由此,能够减少测定误差。而且,在检测伸长量L1的情况下,需要环状的梯级链28旋转1圈的时间。
在第二伸长量检测装置86也同样地设有第三光学传感器104与第四光学传感器106,进行相同的运算,计算伸长量L2。
(4)伸长量L1、L2的测定的中断后的重新开始方法
接下来,对第一伸长量检测装置84与第二伸长量检测装置86中断伸长量L1、L2的测定并重新开始时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控制部50通过脉冲发生器88始终监视马达20的转速。然后,控制部50分别存储梯级链28与驱动链22的1圈的马达20的转速。
然后,控制部50根据脉冲发生器88所计数的脉冲数,求出从测定中断到测定重新开始的梯级链28或驱动链22的行驶距离。在重新开始测定的情况下,从链条的当前位置减去从中断到重新开始所移动的行驶距离,确定中断的位置,从该中断位置起重新开始伸长量的测定。
关于如此求出从中断到重新开始的行驶距离,即使发生了优先级2的情形,梯级链28和驱动链22也不会突然停止,而是在惯性作用下移动,因此考虑该部分的长度来确定中断位置,测定伸长量。由此,能够准确地测定伸长量。
(5)伸长量检测控制方法
接下来,参照图4~图6的流程图,对第一伸长量检测装置84与第二伸长量检测装置86测定梯级链28的伸长量L1与驱动链22的伸长量L2时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在测定伸长量L1.L2的情况下,若在测定中自动扶梯10的运转状态发生变化,则测定精度降低。因此,控制部50针对自动扶梯10的运转状态预先存储几个情形,并且设定各模型的优先级。对该情形与优先级进行说明。
优先级1的情形是如下情况:安全装置70进行动作,使自动扶梯10紧急停止。
优先级2的情形是如下情况:在自动扶梯10下降时,发热测定传感器90检测到再生电路8的再生电阻发热并达到规定温度以上,控制部50为了抑制再生电阻的发热而使自动扶梯10的梯级30的速度比通常速度低地进行运转。
优先级3的情形是如下情况:检测乘客的通过的人检测传感器82发生故障,使自动扶梯10停止。
优先级4的情形是如下情况:在由人检测传感器82检测到的乘客的数量少于预先确定的人数或者无人的情况下,进行比自动扶梯10的通常速度减速的低速运转或停止。
控制部50存储有上述那样的优先级1~4的情形。但是,优先级1是最优先的情形,优先级2是继优先级1之后的优先级,优先级3是继优先级2之后的优先级,优先级4是继优先级3之后的优先级。
参照图4~图6的流程图,对在该状态下检测伸长量L1、L2的处理进行说明。首先,控制部50在自动扶梯10刚起动之后进行伸长量L1、L2的测定。
如图4所示,在步骤S1中,控制部50使自动扶梯10起动,并进入步骤S2。
在步骤S2中,控制部50使第一伸长量检测装置84与第二伸长量检测装置86同时动作,开始梯级链28与驱动链22的伸长量L1、L2的测定。然后,进入步骤S3。
在步骤S3中,控制部50检测是否发生了优先级1的情形,若发生,则进如步骤S4(是的情况),若未发生,则进入步骤S5(否的情况)。
在步骤S4中,在优先级1的情形中,安全装置70进行动作,自动扶梯10紧急停止,因此控制部50中止伸长量L1、L2的测定而结束。
在步骤S5中,控制部50检测是否发生了优先级2的情形,在检测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6(是的情况),在未发生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8(否的情况)。
在步骤S6中,控制部50中断伸长量L1、L2的测定,并进入步骤S7。
在步骤S7中,控制部50通过发热测定传感器90测定再生电阻的温度是否已下降,若下降,则进入步骤S8(是的情况),若未下降,则返回到步骤S6(否的情况)。
在步骤S8中,控制部50重新开始伸长量L1、L2的测定,并进入步骤S9。
在步骤S9中,在优先级3的情形、即人检测传感器82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1(是的情况),若未发生故障,则进入步骤S10(否的情况)。
如图5所示,在步骤S21中,即使发生优先级3的情形,控制部50也继续进行伸长量L1、L2的测定,并进入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若伸长量L1、L2的测定结束,则进入步骤S23(是的情况),若测定未结束,则继续步骤S21(否的情况)。
在步骤S23中,由于人检测传感器82发生了故障,因此控制部50使自动扶梯10停止而结束。
如图4所示,在步骤S10中,控制部50在检测到优先级4的情形、即乘客较少或者无人的情况时,进入步骤S31(是的情况),在未检测到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1(否的情况)。
如图6所示,在步骤S31中,控制部50继续进行伸长量L1、L2的测定,并进入步骤S32。
在步骤S32中,若伸长量L1、L2的测定结束,则控制部50进入步骤S33(是的情况),若测定未结束,则控制部50继续步骤S22(否的情况)。
在步骤S33中,使自动扶梯10低速运转或停止而结束。
在步骤S11中,若在未发生优先级1~4的情形的状态下、且伸长量的测定结束,则结束(是的情况),若测定未结束,则返回到步骤S3(否的情况)。
(6)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通过第一伸长量检测装置84与第二伸长量检测装置86检测伸长量时,即使发生优先级1~4的情形,通过进行与其对应的伸长量的测定中止、中断、优先伸长量的测定,能够不受运转状况左右地准确地测定伸长量。
另外,即使伸长量的测定中断,由于确定其中断的位置而重新开始测定,因此能够更准确地测定伸长量。
在优先级1的情形中,安全装置70进行动作而使自动扶梯10紧急停止,因此能够立即中止第一伸长量检测装置84与第二伸长量检测装置86的测定。
在优先级2的情形中,能够立即中断第一伸长量检测装置84与第二伸长量检测装置86的测定,直到再生电阻低于规定温度为止。
在优先级3的情形中,即使在检测乘客的通过的人检测传感器82发生故障而使自动扶梯10停止的情况下,也在进行第一伸长量检测装置84与第二伸长量检测装置86的测定后停止,因此能够使伸长量的测定准确。
在优先级4的情形中,在由人检测传感器82检测到的乘客的数量少于预先确定的人数或者无人的情况下,即使在进行比通常速度减速的低速运转的情况下,也在进行第一伸长量检测装置84与第二伸长量检测装置86的测定后进行自动扶梯10的低速运转或停止,因此能够使伸长量的测定准确。
【实施方式2】
参照图7对实施方式2的自动扶梯10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不同之处在于,代替扶手带驱动装置70而设有扶手带驱动装置170。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扶手带驱动装置170设于桁架12的上方、且由自动扶梯10的围裙板44包围的盖板(deck)的内部。扶手带驱动装置170是直线驱动式,在桁架12的上方具有呈直线状排列的四个扶手带驱动轮172、扶手带从动轮174、驱动链轮176。
如图7所示,四个驱动链轮176在水平方向上呈直线状排列并旋转自如地设置。另外,在中央的2个驱动链轮176、176之间设有辅助链轮178。在辅助链轮178安装有扶手带驱动轮172。
如图7所示,呈直线状排列的四个扶手带驱动轮172分别与四个驱动链轮176同轴地安装,扶手带驱动轮172与驱动链轮176一同旋转。
参照图7,对使呈直线状排列的四个扶手带驱动轮172旋转的构造进行说明。在扶手带链轮27与扶手带驱动装置170之间旋转自如地设有2个引导链轮186、188。在扶手带链轮27、四个驱动链轮176、一个辅助链轮178、以及引导链轮186、188上架设有环状的扶手带驱动链190。扶手带驱动链190通过扶手带链轮27的下周面、第一驱动链轮176的上周面、第二驱动链轮176的上周面、辅助链轮178的下周面、第三驱动链轮176的上周面、第四驱动链轮176的上周面,经由引导链轮186与引导链轮188,再次到达扶手带链轮27的位置。由此,当扶手带链轮27与驱动梯级30的驱动链轮24同步地旋转时,同轴地设于四个驱动链轮176的四个扶手带驱动轮172也进行旋转。
如图1所示,四个扶手带从动轮174分别设于直线状地安装于基板64的四个扶手带驱动轮172的下方。扶手带38在四个扶手带驱动轮172与四个扶手带从动轮174之间行驶。
另外,在环状的扶手带驱动链190设有用于检测扶手带驱动链190的伸长量L3的扶手带驱动链伸长量检测装置(以下,称作“第三伸长量检测装置”)180。第三伸长量检测装置180也与实施方式1的第一伸长量检测装置84相同,设有第五光学传感器82与第六光学传感器84,进行与实施方式1的第一伸长量检测装置84相同的运算,计算伸长量L3。
而且,控制部50除了第一伸长量检测装置84与第二伸长量检测装置86以外,在第三伸长量检测装置180测定伸长量L3时,即使发生优先级1~4的情形,通过进行与其对应的伸长量的测定中止、中断、优先伸长量的测定,能够不受运转状况左右地准确地测定伸长量L3。
【变更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在优先级3、优先级4中使伸长量的测定优先,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在发生了优先级3与优先级4的情形时中断伸长量的测定,之后在消除了优先级3与优先级4的情形时,重新开始伸长量的测定。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优先级3中的传感器是人检测传感器,但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传感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先级2中的发热测定传感器安装于再生电阻,但也可以以测定除此以外的设备、例如马达的表面温度的方式安装。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自动扶梯10刚起动之后进行了伸长量L1、L2的测定。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即将停止之前(例如刚闭店之后)等进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应用于自动扶梯10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取而代之,应用于自动人行道。
上述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该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所述乘客输送机具有:
驱动装置,由马达进行驱动;
驱动链伸长量检测单元,测定环状的驱动链的伸长量,该驱动链架设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小链轮和与驱动侧的梯级链轮同轴地设置的驱动大链轮上;
梯级链伸长量检测单元,测定环状的梯级链的伸长量,该梯级链架设在驱动侧的所述梯级链轮与从动侧的梯级链轮上,并且设有多个梯级;
安全装置,具有分别设于多个部位、并在所述部位的异常时进行动作的开关;
发热测定单元,测定乘客输送机中使用的设备的发热;
故障检测单元,检测所述乘客输送机中使用的传感器的故障;以及
控制单元,在利用所述乘客输送机的乘客少于规定数量或者无人时,进行低速运转或停止运转,
所述控制单元识别出:
在所述安全装置进行了动作时使所述乘客输送机停止的优先级1的情形,
在所述发热测定单元所测定的温度为基准温度以上时进行低速运转的优先级2的情形,
在所述故障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传感器的故障时使所述乘客输送机停止的优先级3的情形,
在所述乘客少于规定数量或者无人时进行低速运转或停止运转的优先级4的情形,
所述控制单元,
在通过所述驱动链伸长量检测单元或所述梯级链伸长量检测单元进行所述伸长量的测定时,
在发生了最优先的所述优先级1的情形时,中止所述伸长量的测定,
在发生了继所述优先级1之后的所述优先级2的情形时,中断所述伸长量的测定,
在发生了继所述优先级2之后的所述优先级3的情形时,使所述伸长量的测定优先,
在发生了继所述优先级3之后的所述优先级4的情形时,使所述伸长量的测定优先。
2.一种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所述乘客输送机具有:
驱动装置,由马达进行驱动;
驱动链伸长量检测单元,测定环状的驱动链的伸长量,该驱动链架设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小链轮和与驱动侧的梯级链轮同轴地设置的驱动大链轮上;
梯级链伸长量检测单元,测定环状的梯级链的伸长量,该梯级链架设在驱动侧的所述梯级链轮与从动侧的梯级链轮上,并且设有多个梯级;
安全装置,具有分别设于多个部位、并在所述部位的异常时进行动作的开关;
发热测定单元,测定乘客输送机中使用的设备的发热;
故障检测单元,检测所述乘客输送机中使用的传感器的故障;以及
控制单元,在利用所述乘客输送机的乘客少于规定数量或者无人时,进行低速运转或停止运转,
所述控制单元识别出:
在所述安全装置进行了动作时使所述乘客输送机停止的优先级1的情形,
在所述发热测定单元所测定的温度为基准温度以上时进行低速运转的优先级2的情形,
在所述故障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传感器的故障时使所述乘客输送机停止的优先级3的情形,
在所述乘客少于规定数量或者无人时进行低速运转或停止运转的优先级4的情形,
所述控制单元,
在通过所述驱动链伸长量检测单元或所述梯级链伸长量检测单元进行所述伸长量的测定时,
在发生了最优先的所述优先级1的情形时、在发生了继所述优先级1之后的所述优先级2的情形时、在发生了继所述优先级2之后的所述优先级3的情形时、在发生了继所述优先级3之后的所述优先级4的情形时,中断所述伸长量的测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乘客输送机具有:
扶手带;
多个扶手带驱动轮;
扶手带从动轮,隔着所述扶手带而配置;
驱动链轮,设于多个所述扶手带驱动轮;
扶手带链轮,与所述梯级链轮同步地旋转;
环状的扶手带驱动链,架设在所述扶手带链轮与多个驱动链轮上;以及
环状的所述扶手带驱动链的扶手带驱动链伸长量检测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
在通过所述扶手带驱动链伸长量检测单元进行所述伸长量的测定时,
(1)在发生了最优先的所述优先级1的情形时,中止所述伸长量的测定,
在发生了继所述优先级1之后的所述优先级2的情形时,中断所述伸长量的测定,
在发生了继所述优先级2之后的所述优先级3的情形时,使所述伸长量的测定优先,
在发生了继所述优先级3之后的所述优先级4的情形时,使所述伸长量的测定优先,或者,
(2)在发生了最优先的所述优先级1的情形时、在发生了继所述优先级1之后的所述优先级2的情形时、在发生了继所述优先级2之后的所述优先级3的情形时、在发生了继所述优先级3之后的所述优先级4的情形时,中断所述伸长量的测定。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驱动装置设有脉冲发生器,
所述控制单元,
根据所述脉冲发生器所计数的脉冲数求出从所述伸长量的所述测定的中断到测定的重新开始之间的所述驱动链或所述梯级链的行驶距离,
在重新开始所述伸长量的测定时,从减去了所述驱动链或所述梯级链的所述行驶距离后的位置起重新开始测定。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伸长量的测定在所述乘客输送机起动时进行。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安全装置是围裙板卡夹检测装置、入口卡夹检测装置、梯级浮起检测装置、梯级链断裂检测装置、或紧急停止按钮。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传感器是检测所述乘客的通过的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发热测定单元设于所述马达的驱动电路中的再生电阻。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梯级链伸长量检测单元,
具有第一光学传感器与第二光学传感器,该第一光学传感器与第二光学传感器沿着所述梯级链的移动方向分开一定距离而设置,
通过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与第二光学传感器检测所述驱动链的链节,
在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与第二光学传感器同时检测到所述链节时,将所述伸长量设为0,在所述第二光学传感器偏差地检测到所述链节时,根据该偏差时间求出所述伸长量。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驱动链伸长量检测单元,
具有第三光学传感器与第四光学传感器,该第三光学传感器与第四光学传感器沿着所述驱动链的移动方向分开一定距离而设置,
通过所述第三光学传感器与第四光学传感器检测所述驱动链的链节,
在所述第三光学传感器与第四光学传感器同时检测到所述链节时,将所述伸长量设为0,在所述第四光学传感器偏差地检测到所述链节时,根据该偏差时间求出所述伸长量。
CN202010447397.4A 2019-06-10 2020-05-25 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0619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7772 2019-06-10
JP2019107772A JP6795261B1 (ja) 2019-06-10 2019-06-10 乗客コンベア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1944A true CN112061944A (zh) 2020-12-11
CN112061944B CN112061944B (zh) 2023-03-17

Family

ID=73544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7397.4A Active CN112061944B (zh) 2019-06-10 2020-05-25 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95261B1 (zh)
CN (1) CN1120619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0626A (zh) * 2021-04-14 2021-07-02 江苏普瑞尔特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梯级链异常伸长传感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11809A (en) * 1987-11-02 1989-07-12 Hitachi Ltd A braking apparatus for a passenger conveyor
JP2008068960A (ja) * 2006-09-13 2008-03-27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スカレーター踏段チェーンの伸び量測定装置
CN101397113A (zh) * 2007-09-25 2009-04-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设备的链条松弛量诊断装置以及诊断方法
CN101513973A (zh) * 2008-02-22 2009-08-26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用紧急制动装置
CN107021412A (zh) * 2016-02-02 2017-08-0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链条搭载装置和乘客输送机以及链条伸长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25829A (ja) * 1998-05-13 1999-11-26 Sumitomo Metal Ind Ltd リンクチェーンの摩耗伸び量測定方法およびその測定装置
JP6170220B1 (ja) * 2016-09-09 2017-07-2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診断装置
JP6505890B1 (ja) * 2018-03-02 2019-04-2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診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11809A (en) * 1987-11-02 1989-07-12 Hitachi Ltd A braking apparatus for a passenger conveyor
JP2008068960A (ja) * 2006-09-13 2008-03-27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スカレーター踏段チェーンの伸び量測定装置
CN101397113A (zh) * 2007-09-25 2009-04-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设备的链条松弛量诊断装置以及诊断方法
CN101513973A (zh) * 2008-02-22 2009-08-26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用紧急制动装置
CN107021412A (zh) * 2016-02-02 2017-08-0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链条搭载装置和乘客输送机以及链条伸长检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0626A (zh) * 2021-04-14 2021-07-02 江苏普瑞尔特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梯级链异常伸长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200141A (ja) 2020-12-17
JP6795261B1 (ja) 2020-12-02
CN112061944B (zh) 2023-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19775B2 (ja) コンベアの離脱した踏段を検出する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9775545B (zh) 乘客输送机
CN112061944B (zh) 乘客输送机的控制方法
JP2017214180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2009083941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手摺駆動用伝達条体の弛み量測定装置
CN111320064B (zh) 乘客输送机
JP2017013997A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6231442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6109992B1 (ja) エスカレータの制御システム
CN211871129U (zh) 乘客输送机
JP5623492B2 (ja) 乗客コンベア
CN110467099B (zh) 乘客输送机
JP6158393B1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電磁ブレーキ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乗客コンベア
CN211619732U (zh) 乘客输送机的梯级监视装置及乘客输送机
JP6271690B1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6608489B1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7179917B1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制御装置
JP5859097B1 (ja) 乗客コンベア
JP2004026356A (ja) 乗客コンベア装置
JP6015455B2 (ja) マンコンベア自動運転装置
JP7367172B1 (ja) 踏段チェーンの伸び検出装置
CN210150556U (zh) 乘客输送机
WO2022079885A1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診断装置
CN206580436U (zh) 乘客传送装置
JP5496285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073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