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1625A - 用于中间转印带的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中间转印带的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71625A
CN111971625A CN201980025521.3A CN201980025521A CN111971625A CN 111971625 A CN111971625 A CN 111971625A CN 201980025521 A CN201980025521 A CN 201980025521A CN 111971625 A CN111971625 A CN 111971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intermediate transfer
transfer belt
gear
im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55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71625B (zh
Inventor
W·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filed Critical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Publication of CN111971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1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71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1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Abstract

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感光体、中间转印带、驱动辊和清洁装置。感光体用于在其上形成图像。中间转印带被布置成转印形成在感光体上的图像。驱动辊用于使中间转印带沿着行进方向移动。清洁装置被布置在由中间转印带形成的空间中,以移除被引入该空间的废弃调色剂。清洁装置包括刷辊,该刷辊被布置成与中间转印带接触,并且沿着与中间转印带的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Description

用于中间转印带的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执行图像数据的生成、打印、接收、发送等的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例可以包括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以及集成并实现前述机器功能的多功能打印机。
图像形成设备通过将被调制以对应于图像信息的光照射到感光体上来形成静电潜影,通过向静电潜影提供调色剂来使静电潜影显影为可见调色剂图像,并且通过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并定影到打印介质来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
对于彩色打印,由不同颜色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形成在多个感光体上,并且该调色剂图像被直接地或者通过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并且随后被定影到记录介质。
使用中间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设备通过使形成在感光体上的各种颜色的显影剂图像交叠来形成转印图像,随后将转印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感光体上的多个显影剂图像分别通过相应的显影装置形成在受体上,随后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以彼此交叠。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本公开的示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转印装置的透视图;
图3A是沿着在图2中指示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3B是在图3A中指示的部分B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转印装置的驱动辊、清洁装置和齿轮装置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转印装置和感光体的前视图;
图6是在图5中指示的VI部分的放大图;
图7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转印装置处于打印模式的状态的视图;
图7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转印装置处于待机模式的状态的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用于感测转印装置的模式的传感器的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的转印装置的前部的放大图;
图10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的转印装置处于打印模式的状态的视图;以及
图10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的转印装置处于待机模式的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下面将描述的示例也可以被以各种形式进行修改。
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任何部件与另一部件“连接”的情况包括任何部件“直接连接”到另一部件的情况以及任何部件“连接到另一部件同时还有其它部件介于其间”的情况。此外,除非相反地明确描述,否则任何部件“包括”另一部件可以指任何部件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部件且不排除其它部件的情况。
在本说明书中,“图像形成作业”可以指与图像有关的各种作业(例如,打印,扫描或传真),例如图像的形成或者图像文件的生成/存储/传输,“作业”既可以指图像形成作业,也可以指执行图像形成作业的一系列处理。
此外,“图像形成设备”是指将从诸如计算机的终端生成的打印数据打印在记录纸张上的设备。上述图像形成设备的示例可以包括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通过单个设备复杂地实现这些机器的功能的多功能打印机(MFP)等。图像形成设备可以指能够执行图像形成工作的所有设备,例如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多功能打印机(MFP)或显示器。
此外,“硬拷贝”可以指将图像输出到诸如纸张等的打印介质的操作,“软拷贝”可以指将图像输出到诸如TV、显示器等的显示设备的操作。
此外,“内容(contents)”可以指经历图像形成工作的各种数据,例如照片、图像、文档文件等。
此外,“打印数据”可以指由打印机转换为可打印格式的数据。同时,当打印机支持直接打印时,文件本身可以是打印数据。
此外,“用户”可以指使用图像形成设备或者使用与图像形成设备有线/无线连接的设备执行与图像形成作业有关的操作的人员。此外,“管理员”可以指有权访问图像形成设备的所有功能和系统的人员。“管理员”和“用户”也可以是同一个人。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主体10、打印介质供应装置20、曝光装置30、感光体40、显影装置50、转印装置60、定影装置70以及打印介质排出装置80。
主体10形成图像形成设备1的外部形状,并且支撑安装在其中的各种部件。
打印介质供应装置20向转印装置60供应打印介质S。打印介质供应装置20包括其中存储有打印介质的盒21、用于逐个地拾取存储在盒21中的打印介质的拾取辊22、以及用于将拾取的打印介质S朝着转印装置60输送的输送辊23。
曝光装置30设置在显影装置50下方,以通过将对应于图像信息的光扫描到感光体40来在感光体40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
感光体40具有形成在圆柱形金属鼓的外周上的光电导层。感光体40是用于承载由曝光装置30形成的静电潜影和由显影装置50形成的显影剂图像的图像载体。感光体40可以被能够转动地安装在主体10中。
充电辊41被安装在主体10中。在光被从曝光装置30扫描之前,充电辊41给感光体40充上预定电势。充电辊41是用于给感光体40充上均匀电势的充电装置的一个示例。充电辊41在以与感光体40的外周表面接触或不接触的状态转动的同时,通过供给电荷来给感光体40的外周表面充上均匀电势。对于充电装置,也可以采用电晕放电器来代替充电辊41。
显影装置50通过将显影剂供应到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影的感光体40来形成显影剂图像。显影装置50包括四个显影机50Y、50M、50C和50K,具有不同颜色的显影剂、例如具有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显影剂分别被容纳在四个显影机50Y、50M、50C和50K中。
要被供应到感光体40的显影剂被储存在每个显影机50Y、50M、50C和50K中,并且所存储的显影剂被附着到感光体40的形成有静电潜影的表面上,以形成显影剂图像。
转印装置60可以包括中间转印带61和中间转印辊62。
中间转印带61是用于承载由显影装置50形成的显影剂图像的图像载体。中间转印带61由驱动辊65和从动辊67支撑,并且以与感光体40的线速度相同的速度运行。中间转印带61的长度等于在图像形成设备中使用的具有最大尺寸的打印介质S的长度或者至少比所述长度长。
中间转印辊62面对相应的感光体40,同时中间转印带61介于中间转印辊62和相应的感光体40之间,以使形成在相应的感光体40上的显影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多个中间转印辊62Y、62M、62C和62K可以被形成为对应于相应的感光体40。中间转印辊62被施加有第一转印偏置电压,以用于将形成在感光体40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所述第一转印偏置电压是极性与显影剂的极性相反的电压。当将第一转印偏置电压施加到中间辊62时,形成在感光体40上的各个显影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以彼此交叠,从而形成初次转印图像。中间转印辊62K、62C、62M和62Y的材料不受限制,但是中间转印辊62K、62C、62M和62Y可以由例如钢材形成,并且可以在不与感光体40K、40C、40M和40Y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进行转印。
此外,转印装置60可以包括最终转印辊63。
最终转印辊63面对驱动辊65,同时中间转印带61介于最终转印辊63和驱动辊65之间。最终转印辊63在图像从感光体40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时与中间转印带61间隔开,并且在感光体40的图像被完全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时以预定压力与中间转印带61接触。当最终转印辊63与中间转印带61接触时,中间转印带61的图像被转印到打印介质S。最终转印辊63被施加有第二转印偏置电压,以用于将显影剂图像转印到打印介质S。第二转印偏置电压是极性与显影剂的极性相反的电压。当第二偏置电压被施加到最终转印辊63时,形成在中间转印带61上的初次转印图像被转印到由打印介质供应装置20输送的打印介质S,作为二次转印图像。
定影装置70包括具有热源的加热辊71以及面对加热辊71安装的加压辊72。当打印介质S在加热辊71与加压辊72之间通过时,图像通过从加热辊71传递的热量和作用在加热辊71与加压辊72之间的压力定影到打印介质S上。
打印介质排出装置80包括排纸辊81和排纸支撑辊82,以将通过定影装置70的打印介质S排出到主体10外部。
同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布置成与中间转印带61的内部接触的清洁装置100、以及用于驱动清洁装置100的齿轮装置130和切换装置150。
清洁装置100用于移除引入到中间转印辊62K、62C、62M和62Y中的异物。清洁装置100布置在由中间转印带61形成的空间内,以移除被引入到中间转印带61中、未被转印并且残留的调色剂。在执行向打印介质S的转印之后,清洁装置100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的内周表面上的废弃调色剂物理接触并将其移除。
清洁装置100包括刷辊110,其通过与中间转印带61摩擦来刮除残留在中间转印带61的内表面上的废弃调色剂。清洁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废弃调色剂收集箱,用以收集废弃调色剂,以补充于刷辊110。
清洁装置100可以由中间转印带61的驱动辊65驱动。用于驱动清洁装置100的清洁驱动装置可以包括齿轮装置130和切换装置150。
将驱动辊65与清洁装置100连接的齿轮装置130可以根据切换装置150在主扫掠方向上的移动来与驱动辊65接触或脱离。
当齿轮装置130与驱动辊65接触时,清洁装置100可以清洁中间转印带61的内部,并且当齿轮装置130与驱动辊65脱离时,清洁装置100无法获得驱动力。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清洁装置100可以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的打印命令独立地移动,以对应于预设打印模式。预设打印模式可以被分类为例如执行打印的打印模式以及不执行打印的待机模式。作为示例,打印模式可以包括单色打印模式和彩色打印模式。
清洁装置100在打印模式下未被驱动,并且清洁装置100在待机模式下被驱动以清洁中间转印带61的内部。
下面将描述清洁装置100的详细构型和操作。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转印装置的透视图。图3A是沿着在图2中指示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
参考图2和图3A,转印装置60包括框架11,该框架1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驱动辊65和从动辊67。此外,转印装置60还可以包括清洁装置100,其清洁与中间转印带61的图像从其转印的外侧表面相反的内侧表面。
清洁装置100布置在由中间转印带61形成的闭环内,以解决以下问题: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显影过程中散落的调色剂进入中间转印带61的内部而导致在中间转印带61刮擦并污染设置在中间转印带61内的转印辊62K、62C、62M和62Y,从而导致图像缺陷。
清洁装置100可以布置成能够与中间带61的内侧表面接触,以清洁中间转印带61的内部。清洁装置100可以包括刷辊110,其沿着与中间转印带61的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刷辊110通过接收驱动辊65的驱动力来转动,并且清洁装置100可以布置成邻近驱动辊65。下面将参照图3B描述清洁装置100的详细结构。
框架11可以被联接至到主体框架(未示出)或者可以与主体10成一体。框架11可以被构型为彼此面对的一对,以支撑驱动辊65和从动辊67的两个端部部分。
能够将驱动力传递到清洁装置100的齿轮装置130以及能够移动齿轮装置130的切换装置150可以被布置在框架11的外侧上。
齿轮装置130与驱动辊65接触或者与驱动辊65脱离,以将驱动力传递到清洁装置100,并且可以包括多个齿轮。
切换装置150可以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的打印命令独立地移动,以对应于预设打印模式。
在单色打印模式和彩色打印模式下,取决于切换装置150的运动,齿轮装置130与驱动辊65脱离并且清洁装置100不被驱动。在待机模式下,取决于切换装置150的运动,齿轮装置130可以与驱动辊65接触,并且清洁装置100可以通过接收驱动辊65的转动力来被驱动,以清洁中间转印带61的内部。下面将描述齿轮装置130和切换装置150的详细构型和驱动方法。
图3B是在图3A中指示的部分B的放大图。
将参照图3B描述清洁装置100的详细构型。
清洁装置100用于移除引入到中间转印带61中的诸如废弃调色剂、纸粉等的异物,并且可以被布置成能够与中间转印带61接触。
清洁装置100可以包括刷辊110、刮板121、废弃调色剂收集箱120以及阻挡构件123a和123b。
清洁装置100包括沿着与中间转印带61的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刷辊110。清洁装置100可以使用刷辊110,以减少由与中间转印带61的接触引起的载荷。可以在刷辊110的外周面上形成刷扫以移除调色剂。刷辊110沿着与中间转印带61的行进方向相反的反向方向转动,同时与中间转印带61的内部接触。可以通过刷辊110的沿着反向方向的转动来进一步提高清洁效率。中间转印带61的内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和纸粉可以通过刷辊110的表面被移除。
刷辊110可以连接到驱动辊65并且转动,驱动辊65是中间转印带61的转动驱动力。刷辊110可以通过下面将要描述的齿轮装置130来连接到驱动辊65。刷辊110可以沿着与中间转印带61的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以通过与中间转印带61的摩擦力容易地移除附着在中间转印带61的内表面上的废弃调色剂。
此外,清洁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刮板121,以用于刮除残留在刷辊110的表面上的废弃调色剂。刮板121可以延伸到刷辊110并且物理地刮擦刷辊110,以移除附着在刷辊110上的废弃调色剂。
由于刮板121可以刮除位于刷辊110上的废弃调色剂,因此能够防止中间转印带61的内部被刷辊110再次污染。
清洁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废弃调色剂收集箱120,以用于收集被从刷辊110脱离的废弃调色剂和纸粉中的至少一种异物。废弃调色剂收集箱120可被布置成邻近刷辊110。刮板121可以从废弃调色剂收集箱120延伸。
废弃调色剂收集箱120可以联接到刷辊110。通过上述构型,残留在中间转印带61上的废弃调色剂被刷辊110移除,随后被转移到刷辊110的废弃调色剂通过与刮板121接触而被移除,并且被收集在废弃调色剂收集箱120中。
用于在废弃调色剂收集箱120和刷辊110之间形成密封的阻挡构件123a和123b可以形成在废弃调色剂收集箱120与刷辊110之间。阻挡构件123a和123b可以防止从刷辊110引入的废弃调色剂被移动到废弃调色剂收集箱120之外的区域。由于可以通过上述阻挡构件132a和123b密封废弃调色剂收集箱120,因此即使在中间转印辊62K、62C、62M和62Y运行或摇动时,也可以防止废弃调色剂泄漏。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转印装置的驱动辊、清洁装置和齿轮装置的透视图。
参考图4,清洁装置100可以被布置成能够通过齿轮装置130与驱动辊65接触或脱离。
齿轮装置130可以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的打印命令转动,以使得驱动辊65和清洁装置100对应于预设打印模式地彼此连接或脱离。
齿轮装置130可以包括多个齿轮。作为示例,齿轮装置130可以包括第一齿轮131和第二齿轮133,所述第一齿轮131与驱动辊65接触以接收转动力,所述第二齿轮133将转动力从第一齿轮131传递到刷辊110。齿轮装置130还可以包括壳体135,其包括使第一齿轮131、第二齿轮133和刷辊110转动的齿轮。壳体135可以围绕刷辊11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布置。
齿轮装置130可以通过下面描述的弹性构件140(参见图5)和切换装置绕着刷辊110转动。因此,在打印模式下,齿轮装置130可以转动以与驱动辊65脱离,并且在待机模式下,齿轮装置130可以转动以与驱动辊65接触。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转印装置和感光体的前视图。
图5是透明地示出切换装置150的滑动件155以示出定位在切换装置150内部的保持器159的视图。参考图5,框架11可以被构造为彼此面对的一对,以支撑驱动辊65和从动辊67的两个端部部分。分别被连接到多个转印辊62K、62C、62M和62Y的多个保持器159K、159C、159M和159Y可以被包括在一对框架11的内部。
保持器159K、159C、159M和159Y可以各自支撑转印辊62K、62C、62M和62Y的两个端部部分。保持器159K、159C、159M和159Y可以移动转印辊62K、62C、62M和62Y,以使得转印辊62K、62C、62M和62Y可以靠近感光体40K、40C、40M和40Y或中间转印带61的内表面,或者可以与感光体40K、40C、40M和40Y或中间转印带61的内表面间隔开。
保持器159K、159C、159M和159Y可以被连接到滑动件155,并且可以以能够根据滑动件155的移动而转动的方式布置。保持器159K、159C、159M和159Y可以分别通过滑动件155移动,以对应于预设打印模式。
在下文中,在该处可以通过使多个转印辊62K、62C、62M和62Y与感光体40K、40C、40M、40Y和中间转印带61接触来执行转印的位置被称为转印位置,并且在该处通过将多个转印辊62K、62C、62M和62Y与感光体40K、40C、40M、40Y和中间转印带61分开来不执行转印的位置被称为待机位置。为了方便起见,参考转印位置和待机位置来描述示例,但这不对本公开的精神造成限制。
在打印模式下,转印辊62K、62C、62M和62Y保持转印位置。作为示例,在单色打印模式下,与黑色K的显影机50K相对应的转印辊62K保持转印位置,而其余的转印辊62C、62M和62Y保持待机位置。在彩色打印模式下,所有的转印辊62K、62C、62M和62Y都保持转印位置。在不执行打印的待机模式下,转印辊62K、62C、62M和62Y保持待机位置。
保持器159K、159C、159M和159Y可以根据滑动件155的移动来移动并保持转印辊62K、62C、62M和62Y。当滑动件155沿着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时,保持器159K、159C、159M和159Y可以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使转印辊62K、62C、62M和62Y与感光体40K、40C、40M、40Y和中间转印带61脱离。此外,当滑动件155沿着远离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时,保持器159K、159C、159M和159Y可以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使转印辊62K、62C、62M和62Y与感光体40K、40C、40M、40Y和中间转印带61接触。
图6是在图5指示的VI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透明地示出切换齿轮151以示出定位在切换装置150的切换齿轮151内部的凸轮构件153的视图。
参考图5和图6,清洁装置100的刷辊110可以根据预设打印模式被连接到驱动辊65或者与驱动辊65脱离。预设打印模式可以被分类为执行打印的打印模式和不执行打印的待机模式。在打印模式下,清洁装置100可以与驱动辊65脱离,并且在待机模式下,清洁装置100可以被连接到驱动辊65。
清洁装置100可以包括齿轮装置130和切换装置150,以与驱动辊65连接或者与驱动辊65脱离。
齿轮装置130用于将驱动辊65的转动力传递到清洁装置100的刷辊110,并且可以根据以下将要描述的切换装置150沿着主扫掠方向的移动而转动。
齿轮装置130可以被形成为能够绕着刷辊110的转动轴转动。
齿轮装置130可以被安装成由弹性构件140支撑在框架11上。作为示例,弹性构件140的一端可以被连接到齿轮装置130的壳体,并且其另一端可以被连接到框架11。弹性构件140在齿轮装置130与驱动辊65脱离的待机位置的方向上弹性地压缩齿轮装置130。为此,弹性构件140的构型不受限制,并且弹性构件140可以被实现为螺旋弹簧、板簧、流体弹簧或者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
当齿轮装置130处于转印位置时,齿轮装置130被定位成通过借助弹性构件140的压缩力移动到转印位置(即,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不会与驱动辊65直接接触。可以在齿轮装置130与驱动辊65脱离的状态下执行转印。
当齿轮装置130处于待机位置时,齿轮装置130被定位成通过在切换装置150的滑动件155的支撑下移动到待机位置(即,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与驱动辊65直接接触。在齿轮装置130与驱动辊65接触的状态下,刷辊110可以转动以清洁中间转印带61的内部。
切换装置150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的打印命令来切换预设模式,并且切换装置150可以包括切换齿轮151、凸轮构件153和滑动件155。
切换齿轮151可以被联接到沿着中间转印带6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凸轮轴157。凸轮轴15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联接到框架11,并且通过切换齿轮151的转动而被转动。切换齿轮151被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的打印命令驱动以转动,并且可以使凸轮轴157转动以切换图像形成设备1的模式。尽管描述了将动力传动齿轮(例如,切换齿轮151)被应用为用于使凸轮轴157转动的构型,但是用于使凸轮轴157转动的构型不限于此,而可以具有各种配置。例如,可以应用安装在主体10中的电动机(未示出)。
安装在凸轮轴157上的凸轮构件153通过凸轮轴157的转动被一起转动。
图像形成设备1可以包括凸轮构件153和滑动件155,所述凸轮构件153被连接到凸轮轴157的两端,并且与切换齿轮151一起转动,所述滑动件155包括接触部分,其在凸轮构件153被转动时与凸轮轨迹接触。
当凸轮轴157被转动时,凸轮构件153可以在被转动的同时使滑动件155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滑动件155可以根据凸轮构件153的转动在副扫掠方向上移动。
当滑动件155被凸轮构件153沿着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时,滑动件155可以在驱动辊65的方向上对齿轮装置130施压,并且使安装在滑动件155内部的保持器159K、159C、159M和159Y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此外,当滑动件155被凸轮构件153沿着远离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时,滑动件155可以与齿轮装置130脱离,并且使安装在滑动件155内部的保持器159K、159C、159M和159Y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
在该处通过切换装置150的滑动件155沿着与驱动辊65的相反方向的移动而使齿轮装置130与驱动辊65脱离并且刷辊110不被转动的位置被称为转印位置,在该处通过切换装置150的滑动件155沿着驱动辊65的方向的移动而使齿轮装置130与驱动辊65接触并且刷辊110被转动的位置被称为待机位置。清洁装置100可以在待机位置被驱动,而在转印位置不被驱动。
图7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转印装置处于打印模式的状态的视图,图7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转印装置处于待机模式的状态的视图。
参考图7A,在图像形成设备1处于打印模式的情况下,切换装置150可以将转印装置60从待机模式切换到打印模式。
切换齿轮151通过图像形成设备1的打印命令而被转动,并且当切换齿轮151被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凸轮构件153可以与切换齿轮151一起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
当凸轮构件153被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凸轮构件153对接触部分155a的与凸轮构件153接触的侧表面施压,并且接触部分155a被沿着远离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使得凸轮部件153可以沿着转动轨迹转动。也就是说,包括接触部分155a的滑动件155沿着远离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
当滑动件155被沿着远离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时,其一侧由滑动件155支撑的齿轮装置130不与滑动件155接触。因此,齿轮装置130在弹性构件140的弹性压缩力的作用下被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可以被定位在与驱动辊65脱离的状态。齿轮装置130可以通过弹性构件140定位在转印位置,而不会与驱动辊65接触。
此外,当滑动件155被沿着远离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时,保持器159K、159C、159M和159Y可以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使转印辊62K、62C、62M和62Y与感光体40K、40C、40M、40Y和中间转印带61接触。因此,转印辊62K、62C、62M和62Y被与感光体40K、40C、40M和40Y相对应地布置,同时在它们之间插入有中间转印带61,当转印辊62K、62C、62M和62Y被定位在转印位置时,转印偏压被施加到转印辊62K、62C、62M和62Y,以将感光体40K、40C、40M和40Y上的可见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1上。
当齿轮装置130被定位在转印位置时,清洁装置100可以保持在未被连接到驱动辊65的状态。清洁装置100的刷辊110与驱动装置65脱离,并且在打印模式下不被驱动。
同时,图像形成设备1的打印模式可以包括单色打印模式和彩色打印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凸轮构件153还可以包括凸形部分153a,以用于将对应于黑色显影剂的一个转印辊62K移动到转印位置。此外,滑动件155还可以包括第二滑动件156,以用于支撑与黑色显影剂对应的一个转印辊62K。滑动件155可以支撑对应于剩余颜色的显影剂的转印辊62M、62C和62Y。
在单色打印模式下,凸轮部件153可以使支撑与黑色K的显影机50K对应的转印辊62K相对应的保持器159K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比在彩色打印模式更小的角度。当凸形部分153被转动预定角度时,第二接触部分156a沿着远离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以沿着凸形部分153a的转动轨迹转动,同时凸形部分153a对第二接触部分156a的与凸形部分153a接触的侧表面施加压力。也就是说,包括第二接触部分156a的第二滑动件156沿着与驱动辊65相反的方向移动。凸形部分153a可以通过凸轮构件153的转动使第二滑动件156沿着与驱动辊65相反的方向移动,而滑动件155可以不移动。
因此,在单色打印模式下,与黑色K的显影机50K对应的转印辊62K可以保持转印位置,而其余的转印辊62C、62M和62Y可以保持待机位置。
该分类基于分别在单色打印模式和彩色打印模式下执行转印的转印辊单元62C、62M、62Y和62K的不同。由于黑色显影剂的图像是在单色打印模式下形成的,因此通过与黑色显影剂对应的转印辊62K进行转印。由于需要在彩色打印模式下形成彩色图像,因此一起执行所有转印辊62M、62C、62M和62Y的转印。
参考图7B,在图像形成设备1处于待机模式的情况下,切换装置150可以将转印装置60从打印模式切换到待机模式。
切换齿轮151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的打印命令来被转动,并且当切换齿轮151被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凸轮构件153可以与切换齿轮151一起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当凸轮构件153被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凸轮构件153不再进一步对接触部分155a的与凸轮构件153接触的侧表面施加压力,并且接触部分155a沿着凸轮构件153的转动轨迹沿着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包括接触部分155a的滑动件155朝着驱动辊65水平移动。
当滑动件155沿着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时,滑动件155沿着驱动辊65的方向对齿轮装置130的一侧施加压力。因此,齿轮装置130在滑动件155的压缩力的作用下被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且可以被定位在与驱动辊65接触的状态。齿轮装置130可以被定位在待机位置,在所述待机位置其与驱动辊65接触。
此外,当滑动件155沿着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时,保持器159K、159C、159M和159Y可以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以使转印辊62K、62C、62M和62Y与感光体40K、40C、40M、40Y和中间转印带61脱离。
当齿轮装置130被定位在待机位置时,清洁装置100可以被连接到驱动辊65,并且清洁装置100的刷辊110可以接收刷辊65的转动力并且转动。沿着与中间转印带61的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刷辊110可以移除残留在中间转印带61的内表面上的废弃调色剂和纸粉。
在打印模式下,滑动件155在凸轮构件153的作用下使保持器159K、159C、159M和159Y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滑动件155被沿着远离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以使转印辊62K、62C、62M和62Y与感光体40K、40C、40M、40Y和中间转印带61接触。齿轮装置130不再接收滑动件155的支撑力,使得齿轮装置130可以在弹性构件140的作用下与驱动辊65脱离,同时被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当齿轮装置130移动以使驱动辊65与清洁辊100脱离时,驱动辊65提供给清洁装置100的刷辊110的转动力被中断。因此,由于清洁装置100在转印时不被驱动,刷辊110不会对中间转印带61施加任何载荷。
在待机模式下,滑动件155通过对齿轮装置130施加压力来使保持器159K、159C、159M和159Y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在凸轮构件153的作用下被沿着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转印辊62K、62C、62M和62Y与感光体40K、40C、40M、40Y和中间转印带61脱离。由于滑动件155在驱动辊65的方向上支撑齿轮装置130,因此,齿轮装置130可以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且与驱动辊65接触。齿轮装置130可以移动以将驱动辊65与清洁装置100连接,从而将驱动辊65的转动力传递至清洁装置100的刷辊。因此,刷辊110在待机模式下转动,使得清洁装置100可以清洁中间转印带61,而对图像形成没有任何影响。
在待机模式下,清洁装置100可以清洁中间转印带61的内表面。作为示例,从驱动辊65接收转动力的刷辊110可以在齿轮装置130的作用下沿着与间转印带61的行进方向相反的反向方向转动。可以通过在刷滚110的转动作用下借助刷滚100的外周表面上的刷子沿着一个方向移除残留在中间转印带61上的废弃调色剂来提高清洁效率。此外,被刷辊110移除并残留在刷辊110上的调色剂可以刮板121再次被回收,所述刮板121的一端与刷辊110的外周表面接触。以如上所述的方式被移除的调色剂可以被收集并储存在废弃调色剂收集箱120中。
由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清洁装置100可以通过齿轮装置130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待机模式下执行清洁操作,因此可以维持图像的质量并且可以延长中间转印带61的使用寿命。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用于感测转印装置的模式的传感器的视图。
参考图8,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转印装置60可以包括致动器161和用于感测模式的传感器163。
致动器161可以被安装在凸轮轴157上。致动器161可以与根据模式切换来转动的凸轮轴157一起转动。
传感器163可以感测转动致动器161,并且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被打开或者关闭的时间来感测转动致动器161的模式。可以检查转印装置60是否在通过传感器163感测到致动器161的时间点上准确地执行模式切换。作为示例,可以这样进行检查:当致动器161被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如果传感器163感测到致动器161的第一部分M1并且经过了预设时间,则转移装置60处于待机模式。可以这样进行检查:如果传感器163感测到致动器161的第二部分M2并且经过了预设时间,则转印装置60处于单色打印模式。可以这样进行检查:如果传感器163感测到致动器161的第三部分M3并且经过了预设时间,则转印装置60处于彩色打印模式。
可以通过使用用于感测转印装置60是否被切换的传感器163检查所述模式来防止图像形成设备1的故障。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的转印装置的前部的放大视图。
参考图9,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的转印装置60'可以包括中间转印带61、中间转印带62、清洁装置100、离合器130'和切换装置150。
由于中间转印带61、中间转印带62、清洁装置100和切换装置150具有与图1的那些部件相同的构型,故将省略对其的重复描述。
离合器130'在图像形成设备1处于待机模式的情况下选择性地向用于清洁中间转印带61的清洁装置100提供驱动力,并且可以选择性地将驱动辊65的驱动力提供给清洁装置100。离合器130'可以在待机模式下将动力传递到清洁装置100以使刷辊110转动,并且离合器130'可以在打印模式下被短路,以中断刷辊110的动力。
离合器130'可以包括连接离合器131'、传动离合器133'、短路弹性构件135'和离合器轴137'。
连接离合器131'用于接收驱动辊65的转动力,并且可以包括齿轮。连接离合器131'可以包括离合器130'的上侧齿轮,并且可以被联接到传动离合器133',以传递驱动辊65的转动力。连接离合器131'可以被定位在其被连接到驱动辊65的状态。
传动离合器133'可以包括离合器130'的下侧齿轮,并且可以被联接到连接离合器131',以与连接离合器131'相连地转动。传动离合器133'可以包括多个联接突起,其沿着连接离合器131'的方向突出。
连接离合器131'设置有多个联接凹槽132',传动离合器133'的联接突起134'可以以插入的方式联接到所述多个联接凹槽132'。联接凹槽132'可以形成在与联接突起134'相对应的位置。联接突起134'以插入的方式联接到联接凹槽132',使得连接离合器131'和传动离合器133'可以在彼此一起转动的同时将驱动辊65的转动力传递到刷辊110。
短路弹性构件135'可以位于连接离合器131'和传动离合器133'之间。短路弹性构件135'沿着远离连接离合器131'的方向对传动离合器133'施加压力,使得连接离合器131'和传动离合器133'短路。短路弹性构件135'沿着与使传动离合器133'与连接离合器131'脱离的方向对传动离合器133'弹性地施加压力。对此,短路弹性构件135'的构型不受限制,并且短路弹性构件135'可以被实现为螺旋弹簧、板簧、流体弹簧或者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
离合器轴137'用于固定连接离合器131'和传动离合器133'的位置,并且连接离合器131',传动离合器133'和短路弹性构件135'可以被布置在离合器轴137'上。
传递装置60'还可以包括在离合器130'与刷辊110之间的传动齿轮140'。传动齿轮140'可以切换驱动辊65的转动力的方向,以将转动方向与驱动辊65的转动相反的转动力传递到刷辊110。刷辊110可以通过传动齿轮140'来沿着与中间转印带61的行进方向相反的反向方向转动。
在待机模式下,传动离合器133'可以移动以被联接到连接离合器131',并且连接离合器131'和传动离合器133'可以在通过传动离合器133'和连接离合器131'之间的联接一起转动的同时将驱动辊65的转动力传递到刷辊110。
图10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的转印装置处于打印模式的状态的视图,图10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的转印装置处于待机模式的状态的视图。
参考图10A,在图像形成设备1处于打印模式的情况下,切换装置150可以将转印装置60'从待机模式切换到打印模式。
切换齿轮151可以使凸轮构件153转动,并且滑动件155可以沿着远离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由于切换装置150的滑动件155沿着远离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的操作与图7A中的操作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重复描述。
当滑动件155被沿着远离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时,与滑动件155一体形成的插入部分155'可以沿着远离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当在连接离合器131'的方向上支撑传动离合器133'的插入部分155'被沿着远离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时,传动离合器133'可以沿着远离连接离合器131'的方向移动。被布置在传动离合器133'和连接离合器131'之间的短路弹性构件135'可以在沿着使传动离合器133'与连接离合器131'短路的方向上对传动离合器133'弹性地施加压力。
当传动离合器133'被沿着远离连接离合器131'的方向移动时,离合器130'会脱离。作为示例,传动离合器133'的联接突起134'可以与连接离合器131'的联接凹槽132'脱离。
在打印模式下,离合器130'可以被短路,以中断电刷辊110的动力。
参考图10B,在图像形成设备1处于待机模式的情况下,切换装置150可以将转印设备60'从打印模式切换到待机模式。
切换齿轮151可以使凸轮构件153转动,并且滑动件155可以在凸轮构件153的作用下沿着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由于切换装置150的滑动件155被沿着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的操作与图7B中的操作相同,将省略对其的重复描述。
当滑动件155被沿着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时,与滑动件155一体形成的插入部分155'可以被沿着驱动辊65的方向移动。
插入部分155'还可以包括在传动离合器133'的方向上倾斜的倾斜表面155a'。插入部分155'可以借助倾斜表面155a'容易地进入传动离合器133'的下侧。插入部分155'可以在传动离合器133'的下侧中在连接离合器131'的方向上支撑传动离合器133'。传动离合器133'的联接突起134'插入到连接离合器131'的联接凹槽132'中,使得传动离合器133'和连接离合器131'可以彼此联接。
连接离合器131'和传动离合器133'可以在通过联接的离合器130'一起转动的同时将驱动辊65的转动力传递到刷辊110。因此,在待机模式下,清洁装置100可以清洁中间转印带61的内表面。
由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清洁装置100可以通过离合器130'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待机模式下执行清洁操作,因此可以保持图像的质量,并且可以延长中间转印带61的使用寿命。
以上,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可以由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各种修改,而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公开的要旨。此外,这些修改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感光体,所述感光体用于在其上形成图像;
被布置成用于转印形成在所述感光体上的图像的中间转印带;
用于使所述中间转印带沿着行进方向移动的驱动辊;以及
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被布置在由所述中间转印带形成的空间中,以移除被引入到所述空间中的废弃调色剂,
其中,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刷辊,所述刷辊被布置成与所述中间转印带接触,并且沿着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所述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刷辊通过选择性地接收所述驱动辊的转动力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齿轮装置,所述齿轮装置用于使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刷辊彼此接触,以将所述驱动辊的转动力传递给所述刷辊,以及
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用于将所述齿轮装置连接到所述驱动辊或者使所述齿轮装置与所述驱动辊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装置包括:
用于接触所述驱动辊以传递转动力的第一齿轮;以及
用于将转动力从所述第一齿轮传递到所述刷辊的第二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
切换齿轮;
由所述切换齿轮转动的凸轮构件,转动的所述凸轮构件包括凸轮轨迹;以及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包括接触部分以接触所述凸轮轨迹,所述滑动件能够通过转动所述凸轮构件来在副扫掠方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沿着所述齿轮装置与所述驱动辊脱离的方向提供弹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图像的打印模式下,所述滑动件通过转动所述驱动辊而被沿着远离所述齿轮装置的方向移动,以及
在打印模式下,所述齿轮装置与所述驱动辊脱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清洁装置清洁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内部的待机模式下,所述滑动件通过转动所述驱动辊而被朝着所述齿轮装置移动,以及
在所述待机模式下,所述齿轮装置与所述驱动辊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转印辊,所述转印辊能够在转印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转印位置处,图像被与所述感光体相对应地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所述待机位置与所述转印位置间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废弃调色剂收集箱,以收集被从所述刷辊分离的废弃调色剂和纸粉中的至少一种异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刮板,所述刮板延伸到所述刷辊,以刮掉所述刷辊的废弃调色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调色剂收集箱还包括阻挡构件,以在所述废弃调色剂收集箱与所述刷辊之间形成密封。
13.一种转印装置,包括:
框架,中间转印带被安装到所述框架;
用于使所述中间转印带沿着行进方向移动的驱动辊;以及
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被布置在由所述中间转印带形成的空间中,以移除被引入到所述空间中的废弃调色剂,
其中,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刷辊,所述刷辊被布置成接触所述中间转印带,并且沿着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所述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辊通过选择性地接收所述驱动辊的转动力来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转印辊,所述转印辊能够在转印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转印位置处图像被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所述待机位置与所述转印位置间隔开。
CN201980025521.3A 2018-04-23 2019-04-05 用于中间转印带的清洁装置 Active CN1119716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46736A KR20190123053A (ko) 2018-04-23 2018-04-23 중간전사벨트를 클리닝하는 장치
KR10-2018-0046736 2018-04-23
PCT/US2019/026041 WO2019209489A1 (en) 2018-04-23 2019-04-05 Cleaning device for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1625A true CN111971625A (zh) 2020-11-20
CN111971625B CN111971625B (zh) 2023-02-17

Family

ID=68295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5521.3A Active CN111971625B (zh) 2018-04-23 2019-04-05 用于中间转印带的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56942B2 (zh)
KR (1) KR20190123053A (zh)
CN (1) CN111971625B (zh)
WO (1) WO2019209489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9921A (en) * 1986-08-14 1989-09-26 Pierce Companies, Inc. Image permanence method
US5953994A (en) * 1997-01-16 1999-09-21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ktiengesellschaft Printing unit of rotary printing presses
US6035158A (en) * 1997-11-28 2000-03-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belt unit thereof
CN1607472A (zh) * 2003-10-15 2005-04-20 夏普株式会社 中间转印系统及用于清洁中间转印带的方法
CN1991625A (zh) * 2005-12-27 2007-07-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JP2008139419A (ja) * 2006-11-30 2008-06-19 Fuji Xerox Co Ltd 像保持体清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098460A1 (en) * 2008-10-21 2010-04-2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that efficiently removes residual toner 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US20130315617A1 (en) * 2012-05-24 2013-11-28 Kenji Sugiur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629098B (zh) * 2011-02-04 2016-04-2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可拆除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54812B2 (ja) 1993-06-14 1999-09-27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バイアス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静電記録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らの運転方法
JPH11119623A (ja) 1997-10-09 1999-04-30 Fuji Xerox Co Ltd ベルト搬送装置
DE19753231A1 (de) 1997-12-01 1999-06-02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eines Zylinders in einer Druckmaschine
JP4139057B2 (ja) 2000-09-04 2008-08-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飛散防止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757475B1 (ko) 2001-02-26 2007-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압/해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습식 인쇄기의 감광매체크리닝장치
US7030895B2 (en) 2003-03-12 2006-04-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438453B2 (ja) 2004-03-03 2010-03-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転写搬送装置
US20100294154A1 (en) * 2009-05-19 2010-11-25 Rapkin Alan E Scaling images in a dual engin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9921A (en) * 1986-08-14 1989-09-26 Pierce Companies, Inc. Image permanence method
US5953994A (en) * 1997-01-16 1999-09-21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ktiengesellschaft Printing unit of rotary printing presses
US6035158A (en) * 1997-11-28 2000-03-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belt unit thereof
CN1607472A (zh) * 2003-10-15 2005-04-20 夏普株式会社 中间转印系统及用于清洁中间转印带的方法
CN1991625A (zh) * 2005-12-27 2007-07-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JP2008139419A (ja) * 2006-11-30 2008-06-19 Fuji Xerox Co Ltd 像保持体清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098460A1 (en) * 2008-10-21 2010-04-2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that efficiently removes residual toner 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CN102629098B (zh) * 2011-02-04 2016-04-2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可拆除单元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130315617A1 (en) * 2012-05-24 2013-11-28 Kenji Sugiur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09463A1 (en) 2021-04-15
KR20190123053A (ko) 2019-10-31
CN111971625B (zh) 2023-02-17
WO2019209489A1 (en) 2019-10-31
US11156942B2 (en) 202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37349B2 (ja) 中間転写システム及び中間転写ベルト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6731281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1971625B (zh) 用于中间转印带的清洁装置
JP489952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090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093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481515B2 (en) Charg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3324243B1 (en) Image form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997116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577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5163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71203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491659B2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300664A (ja) 帯電装置、及び帯電ユニット並びにそのような帯電ユニットを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KR100341787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JP4593097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10268142B2 (en) Cleaning apparatus that reduces backflow of toner to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sid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5107988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3919351B2 (ja) 帯電ローラ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0007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87289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0211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544078B2 (ja) 給紙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93017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清掃装置
WO2020159633A1 (en) Support assembly for supporting toner cartridge to be mounted or detach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