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1224A - 跨骑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71224A
CN111971224A CN201980025869.2A CN201980025869A CN111971224A CN 111971224 A CN111971224 A CN 111971224A CN 201980025869 A CN201980025869 A CN 201980025869A CN 111971224 A CN111971224 A CN 1119712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tank
canister
fuel
main fram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58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71224B (zh
Inventor
中村朋矢
前田宪一
坂根泰树
木田峻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712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12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712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12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0/00Arrangements of air clea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J40/10Arrangements of air clea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haracterised by air duct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5/00Fuel tan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7/00Arrangements of fuel supply lines, taps, or the like, on motor 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跨骑型车辆(11)具备:燃料箱(15),所述燃料箱(15)从上方覆盖在主框架(23)上并支承于主框架(23),所述燃料箱(15)贮存燃料;发动机(34),所述发动机(34)配置在主框架(23)的下方并与主框架(23)连结,使燃料燃烧而产生动力;燃料泵(82),所述燃料泵(82)配置在主框架(23)的下方并与燃料箱(15)以及发动机(34),从燃料箱(15)向发动机(34)供给燃料;以及碳罐(85),所述碳罐(85)配置在比主框架(23)靠上方的位置且配置在燃料箱(15)的下方,与燃料箱(15)连接并蓄积从燃料箱(15)产生的燃料挥发气体。由此,提供除碳罐之外还高效地配置外设的燃料泵的跨骑型车辆。

Description

跨骑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骑型车辆,该跨骑型车辆具备:与燃料箱以及发动机连接并从燃料箱向发动机供给燃料的燃料泵、以及与燃料箱连接并蓄积从燃料箱产生的燃料挥发气体的碳罐。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机动二轮车,该机动二轮车具备与燃料箱连接并蓄积从燃料箱产生的燃料挥发气体的碳罐(canister)。碳罐形成为在车宽度方向上具有中心轴线的圆柱形状,并配置在燃料箱的下方。碳罐保持于碳罐支架。碳罐支架在后端与车架卡合,在前端与连接于V型发动机的后方气缸的排气管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350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提出了配置在燃料箱的外侧的外设的燃料泵。在搭载有外设的燃料泵以及碳罐的机动二轮车中,必须配置具有相互类似的外形的燃料泵以及碳罐,要求高效的燃料泵以及碳罐的布局。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碳罐之外还高效地配置外设的燃料泵的跨骑型车辆。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具备: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从头管向后下方延伸;燃料箱,所述燃料箱从上方覆盖在所述主框架上并支承于所述主框架,所述燃料箱贮存燃料;发动机,所述发动机配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下方并与所述主框架连结,所述发动机产生动力;燃料泵,所述燃料泵配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下方并与所述燃料箱以及所述发动机连接,从所述燃料箱向所述发动机供给所述燃料;以及碳罐,所述碳罐配置在比所述主框架靠上方的位置且配置在所述燃料箱的下方,与所述燃料箱连接并蓄积从所述燃料箱产生的燃料挥发气体。
根据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跨骑型车辆还具备空气滤清器,所述空气滤清器配置在所述碳罐的下方且比从所述主框架向后方延伸并从下方支承乘员座椅的座椅框架低的位置。
根据第三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跨骑型车辆还具备:气缸体,所述气缸体从上方与曲轴箱结合,在从曲轴箱立起的气缸轴线上划分对活塞的线性往复运动进行引导的气缸;以及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将所述空气滤清器与结合于所述气缸体的气缸盖连接,所述燃料泵配置在由所述主框架、所述进气管、所述气缸体以及所述曲轴箱包围的位置。
根据第四方面,在第一~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碳罐形成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中心轴线的圆柱形状。
根据第五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燃料箱上形成有向上凹陷而收容所述碳罐的凹部。
根据第六方面,在第一~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从所述燃料泵至所述燃料箱的配管配置在左右对称面的单侧,从所述碳罐至所述燃料箱的配管配置在左右对称面的相反侧。
根据第七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碳罐配置在所述燃料箱与由从所述主框架向后方延伸的座椅框架从下方支承的乘员座椅重叠的位置。
根据第八方面,在第一~第七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燃料泵配置在俯视时与所述碳罐重叠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即便燃料泵外设在燃料箱的外侧,也能够将燃料泵和碳罐高效地配置在有限的空间。由于碳罐配置在燃料箱与燃料泵之间,因此,能够缩短碳罐的配管。除碳罐之外还能够高效地配置外设的燃料泵。
根据第二方面,由于碳罐配置在比空气滤清器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碳罐与空气滤清器的干涉。
根据第三方面,在将发动机搭载于跨骑型车辆时,若气缸体的气缸轴线从曲轴箱立起,则在曲轴箱的上方且从后方安装于气缸盖的进气管的下方产生空余空间。由于在这样的空余空间配置有燃料泵,因此,即便外设燃料泵,也能够避免跨骑型车辆整体的大型化。
根据第四方面,由于碳罐仿照主框架而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因此,即便碳罐配置在燃料箱与主框架之间,只要燃料箱沿着主框架以及碳罐形成即可,与碳罐的中心轴线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情况相比,能够尽可能简化燃料箱的形状。
根据第五方面,由于碳罐被容纳在燃料箱的凹部中,因此,碳罐能够被燃料箱良好地保护。
根据第六方面,由于燃料泵的配管和碳罐的配管相对于燃料箱左右分开,因此,能够针对燃料泵的配管以及碳罐的配管分别确保布局的自由度。
根据第七方面,由于碳罐配置在燃料箱与乘员座椅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死空间并且将燃料箱与碳罐的配管形成得较短。
根据第八方面,由于燃料泵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碳罐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实现配管的汇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机动二轮车的整体图像的侧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概略地表示机动二轮车的车架的结构的侧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在包含气缸轴线、曲轴的旋转轴线、主轴的轴心以及副轴的轴心在内的剖切面观察的发动机的放大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4是概略地表示碳罐与其他结构的连接关系的概念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5是从碳罐的中心轴线上的无限远处观察的放大后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6是从上方无限远处观察的碳罐的放大局部俯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1跨骑型车辆(机动二轮车)
14 头管
15 燃料箱
17 乘员座椅
23 主框架
24 下框架
25 座椅框架
34 发动机
35 曲轴
36 曲轴箱
37 活塞
38 气缸体
39 气缸盖
42 变速器
44 气缸
77 进气管(连接管)
78 空气滤清器
82 燃料泵
84a 配管(供给管)
84b 配管(返回管)
85 碳罐
87 配管(回收管)
107 凹部
C 气缸轴线
Dx (碳罐的)中心轴线
Rx (曲轴的)旋转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此,车身的上下前后左右基于乘坐于机动二轮车的乘员的视线来规定。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概略地表示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机动二轮车的整体图像。机动二轮车11具备车架12和安装于车架12的车身罩13。车身罩13具有:前罩16,该前罩16覆盖在头管14的后方支承于车架12的燃料箱15的前方;箱罩18,该箱罩18从前罩16连续地覆盖燃料箱15,并与燃料箱15的后方的乘员座椅17连接;侧罩19,该侧罩19从箱罩18的下端连续形成,将从前罩16导入的行驶风沿着燃料箱15的下缘从车辆侧方朝向车辆后方引导;以及后罩21,该后罩21从侧罩19连续地沿着乘员座椅17的下缘覆盖车架12的后方。在燃料箱15中贮存有燃料。在驾驶机动二轮车11时,乘员跨过乘员座椅17。
如图2所示,车架12具有:头管14;主框架23,该主框架23从头管14向后下方延伸,从弯曲区域23a下降,在后下端具有枢轴框架22;下框架24,该下框架24在主框架23的下方的位置从头管14向下方延伸;左右的座椅框架25,该座椅框架25从主框架23的弯曲区域23a沿水平方向向后方延伸,从下方支承乘员座椅17;以及左右的后框架26,该后框架26在座椅框架25的下方从枢轴框架22向后上方延伸,在后端从下方与座椅框架25结合。在此,主框架23具有从头管14延伸至枢轴框架22的一根中空管。左右的座椅框架25从一根中空管向左右分支。各个后框架26从下方支承各自对应的座椅框架25。
前叉27转向自如地支承于头管14。前轮WF绕车轴28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前叉27。在前叉27的上端结合有转向车把29。驾驶员在驾驶机动二轮车11时握住转向车把29的左右端的把手。
在车辆的后方,在车架12上绕枢轴31上下摆动自如地连结有摇臂32。后轮WR绕车轴33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摇臂32的后端。在前轮WF与后轮WR之间,在车架12上搭载有使从燃料箱15供给的燃料燃烧而产生动力的发动机34。发动机34配置在主框架23的下方并与主框架23连结。发动机34的动力经过传动装置(未图示)传递到后轮WR。
发动机34具备:曲轴箱36,该曲轴箱36在主框架23的下方配置在下框架24与主框架23之间,将曲轴35支承为绕旋转轴线Rx旋转自如;气缸体38,该气缸体38从上方与曲轴箱36结合,在沿着下框架24立起的气缸轴线C上划分对活塞37的线性往复运动进行引导的气缸;气缸盖39,该气缸盖39从上方与气缸体38结合,对气门机构进行支承;以及气缸盖罩41,该气缸盖罩41与气缸盖39的上端结合,覆盖气缸盖39上的气门机构。曲轴箱36分别与下框架24以及主框架23连结并被支承。在曲轴箱36中收容有与曲轴35连结并以规定的变速比输出曲轴35的动力的变速器42。变速器42配置在曲轴35的后方。
如图3所示,在气缸体38中埋入缸套43。在缸套43的内侧装配有活塞37。缸套43沿着气缸轴线C划分对活塞37的线性往复运动进行引导的气缸44。在此,在气缸体38形成有接收单一的活塞37的单一的气缸44。在活塞37与气缸盖39之间划分出燃烧室45。在气缸盖39安装有面对燃烧室45的火花塞46。通过根据气门机构所包含的凸轮轴47的旋转而开闭的进气门以及排气门的作用向燃烧室45导入混合气体,燃烧后的废气从燃烧室45排出。
曲轴箱36被分割为第一箱半体36a和第二箱半体36b。第一箱半体36a和第二箱半体36b的内表面彼此面对。第一箱半体36a和第二箱半体36b在接合面液密地相互结合,通过协作来划分曲轴室48。在第一箱半体36a的外表面结合有在其与第一箱半体36a之间收容后述的交流发电机(ACG)起动机49的起动机罩51。在第二箱半体36b的外表面结合有在其与第二箱半体36b之间收容后述的摩擦离合器52的离合器罩53。
曲轴35具备:轴颈56a、56b,该轴颈56a、56b与分别嵌入到第一箱半体36a和第二箱半体36b的滚珠轴承54、55连结;以及曲柄57,该曲柄57配置在轴颈56a、56b之间,收容于曲轴室48。曲柄57具有与轴颈56a、56b一体化的曲柄臂58和将曲柄臂58相互连结的曲柄销59。轴颈56a、56b的轴心与旋转轴线Rx一致。从活塞37延伸的连杆61的大端部旋转自如地连结于曲柄销59。连杆61将活塞37的线性往复运动转换为曲轴35的旋转运动。
在从曲轴箱36向外侧向一个方向突出的曲轴35的一端连接有ACG(交流发电机)起动机49。ACG起动机49具备:固定于曲轴箱36的外表面的定子62;以及不能相对旋转地与从曲轴箱36突出的曲轴35的一端结合的转子63。定子62具有绕曲轴35沿周向排列并卷绕于定子芯的多个线圈62a。转子63具有沿着包围定子62的环形的轨道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磁铁63a。当曲轴35旋转时,磁铁63a相对于线圈62a相对位移,ACG起动机49发电。相反,当电流在线圈62a中流通时,由线圈62a产生磁场,引起曲轴35的旋转。
变速器42具备具有与曲轴35的轴心平行的轴心的主轴65以及副轴66。主轴65以及副轴66由滚动轴承67a、67b、68a、68b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曲轴箱36。在主轴65以及副轴66上支承有多个变速齿轮71。变速齿轮71配置在轴承67a、67b;68a、68b彼此之间并收容于曲轴室48。
变速齿轮71包括:旋转齿轮71a,该旋转齿轮71a同轴且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于主轴65或副轴66;固定齿轮71b,该固定齿轮71b不能相对旋转地固定于所述主轴65,并与对应的旋转齿轮71a啮合;以及换挡齿轮71c,该换挡齿轮71c不能相对旋转且轴向位移自如地支承于主轴65或副轴66,并与对应的旋转齿轮71a啮合。旋转齿轮71a以及固定齿轮71b的轴向位移被限制。当通过轴向位移将换挡齿轮71c与旋转齿轮71a连结时,旋转齿轮71a与主轴65或副轴66的相对旋转被限制。当换挡齿轮71c与其他轴的固定齿轮71b啮合时,在主轴65与副轴66之间传递旋转动力。当将换挡齿轮71c连结于与其他轴的固定齿轮71b啮合的旋转齿轮71a时,在主轴65与副轴66之间传递旋转动力。这样,通过在主轴65与副轴66之间啮合特定的变速齿轮71,从而以规定的减速比从主轴65向副轴66传递旋转动力。
主轴65通过在曲轴箱36的外侧被收容在曲轴箱36与离合器罩53之间的一次减速机构72与曲轴35连接。一次减速机构72具备动力传递齿轮72a和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承在主轴65上的从动齿轮72b。动力传递齿轮72a固定于从曲轴箱36向外侧突出的曲轴35的另一端。从动齿轮72b与动力传递齿轮72a啮合。
在主轴65上连结有被收容在曲轴箱36与离合器罩53之间的摩擦离合器52。摩擦离合器52具备离合器外座圈52a和离合器毂52b。一次减速机构72的从动齿轮72b与离合器外座圈52a连结。根据离合器杆的操作,在摩擦离合器52中,在离合器外座圈52a与离合器毂52b之间切换连结以及切断。
在副轴66上结合有配置在曲轴箱36的外侧的传动装置的驱动链轮73a。驱动链73b卷绕在驱动链轮73a上。驱动链73b将驱动链轮73a的旋转动力传递到后轮WR。
如图2所示,在发动机34上连接有向发动机34供给混合气体的进气装置74和朝向车辆的后方排出发动机34的废气的排气装置75。进气装置74具备:节气门主体76,该节气门主体76与气缸盖39的后壁结合,通过节气门的作用来调整在气缸盖39的进气通道中流通的空气的流量;以及空气滤清器78,该空气滤清器78在主框架23的后方与主框架23连结,通过连接管(进气管)77与节气门主体76连接,对向发动机34供给的外部空气进行净化。在节气门主体76中插入有面向气缸盖39的进气通道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装置79。排气装置75具备:排气管81,该排气管81与气缸盖39的前壁结合,在下降区域具有对废气进行净化的催化剂81a,穿过发动机34的下方向后方延伸;以及消音器(未图示),该消音器与排气管81的后端连接,具有发动机34的消音功能,在车轴33的后方向大气排放废气。
机动二轮车11具备燃料泵82,该燃料泵82配置在主框架23的下方并与燃料箱15以及发动机34连接,从燃料箱15向发动机34供给燃料。燃料泵82具有圆柱形状的泵主体,该泵主体具有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Cx。泵主体在曲轴箱36的上方位于燃料喷射装置的下方,通过泵支架紧固于主框架23。在燃料泵82上结合有到达与发动机34结合的燃料喷射装置79的燃料管83。燃料泵82以任意的压力向燃料喷射装置79喷出燃料。燃料经过燃料管83向燃料喷射装置79供给。燃料泵82配置在由主框架23、连接管77、气缸体38以及曲轴箱36包围的位置。
在燃料泵82上结合有从燃料箱15延伸的供给管84a以及返回管84b。在供给燃料时,燃料泵82从供给管84a吸入燃料箱15的燃料。燃料泵82使多余的燃料从返回管84b返回到燃料箱15。
机动二轮车11具备碳罐85,该碳罐85配置在比主框架23靠上方的位置且配置在燃料箱15的下方,与燃料箱15连接并蓄积从燃料箱15产生的燃料挥发气体。碳罐85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中心轴线Dx,具有划分收容活性炭的空间的筒体86。因此,碳罐85的外形形成为圆柱形状。座椅框架25在比碳罐85低的位置向后方延伸。空气滤清器78配置在碳罐85的下方且比座椅框架25低的位置。燃料泵82配置在比连接管77靠下方的位置,另一方面,碳罐85配置在比连接管77靠上方的位置。
碳罐85配置在燃料箱15与乘员座椅17重叠的位置。燃料泵82在俯视时与碳罐85重叠。即,燃料泵82配置在隔着主框架23与碳罐85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燃料泵82配置在与曲轴35的旋转轴线Rx平行且从前方与碳罐85接触的第一铅垂面A和与第一铅垂面A平行且从后方与碳罐85接触的第二铅垂面B之间。
如图4所示,在筒体86的前壁86a配置有:与从燃料箱15的底板15a引出的回收管87结合的回收端口、以及与从节气门主体76内的进气路延伸的净化管89结合的净化端口。回收管87具有在燃料箱15内安装于燃料箱15的供油口92的取入端87a。从回收管87向筒体86内的空间导入燃料箱15的燃料挥发气体。在净化管89中安装有切换管内通路的流通或切断的净化阀93。当净化阀93打开时,进气通道的负压作用于筒体86内的空间。当净化阀93关闭时,筒体86内的空间与进气通道的负压隔离。
在筒体86的后壁86b配置有:与从弯曲区域23a沿着后方的主框架23向下方延伸的排泄管94结合的排泄端口、以及与从后框架26内的空间向外部空气敞开的进气管96结合的进气端口。从排泄管94向路面排出筒体86内的不需要物质。当净化阀93打开时,根据在发动机34的进气通道产生的负压,从进气端口向筒体86内的空间导入外部空气。被活性炭吸附的燃料在外部空气的作用下气化。这样产生的净化气体从净化端口排出。净化气体流入发动机34的进气通道。
碳罐85通过碳罐支架98安装于燃料箱15的底板15a。碳罐支架98具备主体99,该主体99仿照在筒体86中相比中心轴线Dx位于下侧的半圆筒体,在重力方向上从下方支承筒体86。在主体99连续形成有:仿照在筒体86中相比中心轴线Dx位于上侧的半圆筒体而向上方延伸的左右单侧各一对的约束片101;以及配置在前后的约束片101之间,与固定于燃料箱15的底板15a的托架102卡定的卡定片103。
如图5所示,左右的约束片101相互面对地朝向上端相互接近。筒体86在被左右的约束片101夹入的同时,通过约束片101的倾斜的作用朝向主体99被按压。左右的约束片101能够根据主体99的弹性变形而相互远离,其结果是,筒体86能够相对于主体99装卸。
卡定片103具备:可动体103a,该可动体103a从主体99向上方延伸,随着朝向上方而远离筒体86的圆筒面;以及爪103b,该爪103b一体地形成于可动体103a的前端,并从可动体103a的外表面突出。爪103b具有:朝下的卡定面104,该卡定面104与通过中心轴线Dx将筒体86上下一分为二的分割面DV平行地扩展;朝外的倾斜面105,该倾斜面105是从卡定面104的外端向上方扩展的平面,随着朝向上端而接近可动体103a的内表面。
燃料箱15的底板15a由随着从与托架102连结的上板106向左右扩展而下降的弯曲板形成,从上方覆盖在碳罐上。燃料箱15具备容器体15b,该容器体15b覆盖在底板15a上,在外缘与底板15a的下端结合,在其与底板15a之间形成燃料的贮存空间。这样,在燃料箱15上形成有向上凹陷而收容碳罐85的凹部107。在底板15a的上板106形成有:在托架102的左侧与从燃料泵82延伸的供给管84a及返回管84b连接的端口108;以及在托架102的右侧容纳从碳罐85延伸的回收管87的端口109。
托架102由支承板102a、左右的前端板102b以及左右的连结板102c形成,所述支承板102a与燃料箱15的底板15a结合并固定,所述左右的前端板102b在从支承板102a向下方离开的位置隔着碳罐85的配置空间而相互向左右离开,并与支承板102a平行地扩展,所述左右的连结板102c从支承板102a左右连续地与对应的各个前端板102b连接。支承板102a、连结板102c以及前端板102b例如能够通过冲裁加工从一张金属板一体成形。在前端板102b上划分有容许碳罐支架98的爪103b出入的大小的开口111。当爪103b进入开口111时,爪103b的卡定面104与前端板102b的上表面进行面接触。由于卡定面104与筒体86的分割面DV平行地朝下扩展,因此,阻止碳罐支架98从托架102落下。另一方面,若向在前端板102b的上侧相互接近的方向对爪103b施加外力,则可动体103a绕与主体99的边界线摆动,爪103b相互接近。卡定面104从前端板102b的上表面脱离,爪103b能够从开口111向下方引出。
如图6所示,在俯视时碳罐85的位置与燃料泵82的一部分重叠。供给管84a、返回管84b这样的燃料泵82的配管配置在左右对称面RL的左侧(单侧),回收管87这样的碳罐85的配管配置在左右对称面RL的左侧(相反侧)。由于在俯视时碳罐85与主框架23重叠,因此,燃料泵82以及碳罐85在主框架23周围汇集,因此,燃料泵82的配管、碳罐85的配管被汇集。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1的动作进行说明。发动机34使从燃料箱15供给的燃料燃烧而产生动力。在供给燃料时,燃料泵82向燃料喷射装置79喷出燃料。燃料喷射装置79向气缸盖39的进气通道喷射燃料。从空气滤清器78净化的外部空气流入进气通道。基于燃料的喷射,在进气通道中产生混合气体。混合气体通过进气门的作用流入发动机34的燃烧室45。活塞37根据混合气体的燃烧而朝向曲轴35下降。当活塞37上升时,通过排气门的作用,燃烧室45内的废气被排出。
在燃料箱15中,基于燃料的气化而产生燃料挥发气体。燃料挥发气体从回收管87的取入端87a被吸入回收管87。燃料挥发气体从回收管87流入碳罐85。在活性炭的作用下,在筒体86内蓄积燃料挥发气体。因此,即便燃料箱15的供油口92打开,也能够防止燃料挥发气体朝向燃料箱15的外侧泄漏。
当在发动机34的工作中净化阀93打开时,进气通道的负压作用于筒体86内的空间。根据负压,从进气管96向筒体86内的空间导入外部空气。被活性炭吸附的燃料在外部空气的作用下气化。由碳罐85产生净化气体。净化气体从净化管89向气缸盖39的进气通道放出。净化气体与在燃料喷射装置79的作用下产生的混合气体混合而被导入燃烧室45。这样,燃料挥发气体有助于发动机34的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1中,燃料泵82配置在主框架23的下方,另一方面,碳罐85配置在比主框架23靠上方的位置且配置在燃料箱15的下方。即便燃料泵82外设在燃料箱15的外侧,燃料泵82和碳罐85也高效地配置在有限的空间。由于碳罐85配置在燃料箱15与燃料泵82之间,因此,碳罐85的配管缩短。除碳罐85之外还高效地配置外设的燃料泵82。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框架23具有从头管14向后下方延伸并从与左右一对座椅框架25结合的弯曲区域23a下降的一根中空管。因此,碳罐85配置在主框架23的上方。碳罐85从下方被主框架23保护。
座椅框架25在比碳罐85低的位置向后方延伸。这样,碳罐85配置在比座椅框架25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碳罐85与其他结构部件的干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滤清器78配置在碳罐85的下方且比座椅框架25低的位置。这样,碳罐85配置在比空气滤清器78靠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避免碳罐85与空气滤清器78的干涉。
在本实施方式中,燃料泵82配置在由主框架23、连接管77、气缸体38以及曲轴箱36包围的位置。如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1那样,若气缸体38的气缸轴线C沿着下框架24立起,则在曲轴箱36的上方且从后方安装于气缸盖39的连接管77的下方产生空余空间。由于在这样的空余空间配置有燃料泵82,因此,即便外设燃料泵82,也能够避免机动二轮车11整体的大型化。
本实施方式的碳罐85形成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中心轴线Dx的圆柱形状。由于碳罐85仿照主框架23而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因此,即便碳罐85配置在燃料箱15与主框架23之间,只要燃料箱15(尤其是底板15a)沿着主框架23以及碳罐85形成即可,与碳罐的中心轴线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情况相比,能够尽可能简化燃料箱15的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的燃料箱15上形成有向上凹陷而收容碳罐85的凹部107。由于碳罐85被容纳在燃料箱15的凹部107中,因此,碳罐85能够被燃料箱15良好地保护。
在机动二轮车11中,从燃料泵82至燃料箱15的配管(即供给管84a以及返回管84b)配置在左右对称面RL的右侧,从碳罐85至燃料箱15的配管(即回收管87)配置在左右对称面RL的左侧。这样,由于燃料泵82的配管和碳罐84的配管相对于燃料箱15左右分开,因此,对于燃料泵82的配管以及碳罐85的配管分别确保布局的自由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碳罐85配置在燃料箱15与乘员座椅17重叠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死空间并且将燃料箱15与碳罐85的配管形成得较短。此外,由于燃料泵82配置在隔着主框架23在上下方向上与碳罐85重叠的位置,因此,燃料泵82和碳罐85在前后方向上紧凑地搭载,燃料系统的配管也能够紧凑地配置。由于碳罐85的主体远离发动机34的热源,因此,能够减少从碳罐85的排气口产生的蒸气,另外,也能够防止蒸气上升至乘员的位置而闻到燃料味。

Claims (8)

1.一种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框架(23),所述主框架(23)从头管(14)向后下方延伸;
燃料箱(15),所述燃料箱(15)从上方覆盖在所述主框架(23)上并支承于所述主框架(23),所述燃料箱(15)贮存燃料;
发动机(34),所述发动机(34)配置在所述主框架(23)的下方并与所述主框架(23)连结,所述发动机(34)产生动力;
燃料泵(82),所述燃料泵(82)配置在所述主框架(23)的下方并与所述燃料箱(15)以及所述发动机(34)连接,从所述燃料箱(15)向所述发动机(34)供给所述燃料;以及
碳罐(85),所述碳罐(85)配置在比所述主框架(23)靠上方的位置且配置在所述燃料箱(15)的下方,与所述燃料箱(15)连接并蓄积从所述燃料箱(15)产生的燃料挥发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骑型车辆还具备空气滤清器(78),所述空气滤清器(78)配置在所述碳罐(85)的下方且配置在比从所述主框架向后方延伸并从下方支承乘员座椅的座椅框架(25)低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骑型车辆还具备:气缸体(38),所述气缸体(38)从上方与曲轴箱(36)结合,在从曲轴箱(36)立起的气缸轴线(C)上划分对活塞(37)的线性往复运动进行引导的气缸(44);以及进气管(77),所述进气管(77)将所述空气滤清器(78)与结合于所述气缸体(38)的气缸盖(39)连接,
所述燃料泵(82)配置在由所述主框架(23)、所述进气管(77)、所述气缸体(38)以及所述曲轴箱(36)包围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罐(85)形成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具有中心轴线(Dx)的圆柱形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料箱(15)上形成有向上凹陷而收容所述碳罐(85)的凹部(107)。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燃料泵(82)至所述燃料箱(15)的配管(84a、84b)配置在左右对称面(RL)的单侧,从所述碳罐(85)至所述燃料箱(15)的配管(87)配置在左右对称面(RL)的相反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罐(85)配置在所述燃料箱(15)与由从所述主框架(23)向后方延伸的座椅框架(25)从下方支承的乘员座椅(17)重叠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料泵(82)配置在俯视时与所述碳罐(85)重叠的位置。
CN201980025869.2A 2018-05-17 2019-05-16 跨骑型车辆 Active CN1119712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5199 2018-05-17
JP2018-095199 2018-05-17
PCT/JP2019/019496 WO2019221225A1 (ja) 2018-05-17 2019-05-16 鞍乗り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1224A true CN111971224A (zh) 2020-11-20
CN111971224B CN111971224B (zh) 2022-03-22

Family

ID=68540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5869.2A Active CN111971224B (zh) 2018-05-17 2019-05-16 跨骑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970288B2 (zh)
CN (1) CN111971224B (zh)
BR (1) BR112020021447A2 (zh)
PH (1) PH12020551949A1 (zh)
WO (1) WO20192212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05696B2 (ja) * 2021-03-31 2023-07-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2959A (ja) * 1994-11-24 1996-06-04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エバポシステム
JP2002364477A (ja) * 2001-06-08 2002-12-18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供給装置
JP2008138617A (ja) * 2006-12-04 2008-06-19 Kawasaki Heavy Ind Ltd 自動二輪車
CN201391376Y (zh) * 2009-02-20 2010-01-27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跨骑式车辆燃油蒸汽处理装置
CN101676545A (zh) * 2008-09-16 2010-03-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碳罐保持构造
JP2010235057A (ja) * 2009-03-31 2010-10-21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取付構造
CN101960134A (zh) * 2008-03-07 2011-01-2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CN102066735A (zh) * 2008-06-20 2011-05-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
CN105579337A (zh) * 2013-09-30 2016-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CN105579336A (zh) * 2013-10-03 2016-05-11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带有增压器的摩托车
WO2018015898A1 (en) * 2016-07-22 2018-01-25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A motorcycl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2959A (ja) * 1994-11-24 1996-06-04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エバポシステム
JP2002364477A (ja) * 2001-06-08 2002-12-18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の燃料供給装置
JP2008138617A (ja) * 2006-12-04 2008-06-19 Kawasaki Heavy Ind Ltd 自動二輪車
CN101960134A (zh) * 2008-03-07 2011-01-2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骑乘型车辆
CN102066735A (zh) * 2008-06-20 2011-05-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
CN101676545A (zh) * 2008-09-16 2010-03-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碳罐保持构造
CN201391376Y (zh) * 2009-02-20 2010-01-27 重庆隆鑫机车有限公司 跨骑式车辆燃油蒸汽处理装置
JP2010235057A (ja) * 2009-03-31 2010-10-21 Honda Motor Co Ltd 鞍乗り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取付構造
CN105579337A (zh) * 2013-09-30 2016-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CN105579336A (zh) * 2013-10-03 2016-05-11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带有增压器的摩托车
WO2018015898A1 (en) * 2016-07-22 2018-01-25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A motorcy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1224B (zh) 2022-03-22
BR112020021447A2 (pt) 2021-01-19
PH12020551949A1 (en) 2021-08-16
JPWO2019221225A1 (ja) 2021-04-22
WO2019221225A1 (ja) 2019-11-21
JP6970288B2 (ja) 2021-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6294B (zh) 跨骑型车辆
EP1770005B1 (en) Balancer Mechanis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10229839A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CN101960175A (zh) 车辆动力单元
JP5568890B2 (ja) 自動二輪車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ブリーザ装置
CN111971224B (zh) 跨骑型车辆
JP2018053853A (ja) 鞍乗り型車両用内燃機関
JP2010126057A (ja) 鞍乗り型車両
US9988978B2 (en) Four-cycle multi-cylinder engine
JP2018053757A (ja) 車載内燃機関のオイルフィルター取付け構造
JP5286976B2 (ja)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供給構造
KR20020055378A (ko) 백본형 자동 이륜차의 엔진
CN112703307B (zh) 鞍乘型车辆的动力单元
JP561426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クラッチケーブルの配策構造
JP2013011209A (ja) 車両の電子スロットル配置構造
JP4035226B2 (ja)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カム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ナ装置
JP2020007966A (ja) 内燃機関
CN110949577B (zh) 鞍乘型车辆的动力单元
CN112739615B (zh) 鞍乘型车辆的动力单元
JP2004034822A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パワーユニット支持構造
JP2005308001A (ja) エンジンのバランサ装置
JP2010274895A (ja) 自動二輪車エンジンのクラッチレリーズ装置
JP5816494B2 (ja) 燃料ガス処理装置
JP2002200999A (ja) ペダル付き自動二輪車
CN115126568A (zh) 用于多轮车辆的通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