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42921B - 片材输送装置及片材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片材输送装置及片材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42921B
CN111942921B CN202010400580.9A CN202010400580A CN111942921B CN 111942921 B CN111942921 B CN 111942921B CN 202010400580 A CN202010400580 A CN 202010400580A CN 111942921 B CN111942921 B CN 1119429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waiting time
level
transmission
doc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005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42921A (zh
Inventor
楠美忠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942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2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42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2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65H7/06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 B65H7/1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responsive to double feed or separation
    • B65H7/125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or incorrect separation or feed responsive to double feed or separation sensing the double feed or separation without contacting th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69Driving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14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e.g. common controller or multiprocessor systems, interface to servo, programmable interface controller
    • G05B19/4142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system, e.g. common controller or multiprocessor systems, interface to servo, programmable interface cont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microprocess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2Defective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5H2511/524Multiple articles, e.g. double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50Tim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70Electrical or magnetic properties, e.g.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3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9Single-function copy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39Scan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及片材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片材输送装置包含:发送电路、接收电路、对接收电路输出的电荷进行充电并输出判定用电压的积分电路、驱动电路、以及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向发送电路输入驱动信号。控制电路在从使发送指示信号变化为指示向发送电路输入驱动信号的电平起经过等待时间后使积分电路开始充电。当进行等待时间的调整时,控制电路执行多次调整用处理。控制电路按照调整用处理使等待时间不同。控制电路基于在各调整用处理中识别的判定用电压的大小确定新的等待时间。

Description

片材输送装置及片材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原稿等片材的片材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输送片材并执行任务的装置。这样的装置例如是原稿输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在片材输送装置中,有时会发生多张片材重叠进行输送的重叠输送。重叠输送有可能导致卡纸(片材的阻塞)、故障。因此,存在检测片材的重叠输送的方案。关于重叠输送的检测,存在使用超声波传感器的方案。公知有如下文所述的使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片材的重叠输送的装置。
具体而言,已知有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其具备:发射单元,其在输送路径中设置为与片材的第一面对置,并发射超声波;接收单元,其在输送路径中设置为与片材的第一面的相反侧的第二面对置,并接收超声波;测量单元,其测量由接收单元接收的超声波的强度即接收强度;以及判别单元,其基于测量的接收强度判别片材的输送状态,判别单元基于在发射超声波后的多个时期测量的接收强度判别输送状态,多个时期包含第一时期和第二时期,在所述第一时期通过接收单元接收直接波,该直接波是从发射单元透射存在于区域的片材并向接收单元传播的超声波的成分;在所述第二时期不接收直接波而是通过接收单元接收衍射波,该衍射波是绕过第二片材向接收单元传播的超声波的成分。
超声波传感器包含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发送电路发出超声波。接收电路接收超声波。接收的超声波越强,接收电路的输出电压(振幅)就越大。利用这种特性来检测重叠输送。具体而言,接收电路的输出与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之间的纸张数对应地、阶段性地发生变化。发送电路与接收电路之间的纸张数越多,接收电路的输出电压就越小。基于输出电压的大小判定进行输送的纸张是一张或者多张(是否为重叠输送)。
在此,有时在接收用元件中使用压电元件。接收超声波产生的振动(压力),压电元件的输出电压振动。因此,有时采用在一定期间对接收电路的输出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对接收电路输出的电荷进行储存。储存的电荷量越多,输出电压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充电电路的输出电压用于判断是否发生了重叠输送。
在现有技术中,从发送超声波起到开始充电为止的时间是固定的。从发送超声波起到开始充电为止的时间使用预先设定的值。此外,为了尽量减少噪声的影响,持续进行充电的时间也预先确定。优选以包含接收电路的输出峰值的方式设定充电期间。如果排除峰值,则充电电路输出的电压最大值会变小。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判定的电压区间(电压宽度)实质上变窄。在现有技术中,从发送超声波起到开始充电为止的时间是固定的。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固定值会受到安装误差(位置偏移)、气温的影响而有可能无法准确地检测重叠输送。
在此,就上述公知的片材输送装置而言,并未考虑发送电路与接收电路的距离的偏移。因此,在上述公知的片材输送装置中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准确地判定是否发生了重叠输送,本发明对从发送超声波起到开始充电为止的等待时间进行调整以使得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开始充电。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片材输送装置包含:供纸旋转体、发送电路、接收电路、积分电路、驱动电路、控制电路。所述供纸旋转体送出片材。所述发送电路设置在通过所述供纸旋转体送出的所述片材的输送路径上,并发送超声波。所述接收电路设置在所述片材的输送路径上。所述接收电路输出与接收的超声波的强度对应的电荷。所述积分电路对所述接收电路输出的电荷进行充电。所述积分电路输出与充电的电荷量对应的大小的判定用电压。所述驱动电路向所述发送电路输入用于发送所述超声波的驱动信号。所述控制电路基于所述判定用电压的大小判定是否发生了重叠输送。所述发送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夹入进行输送的所述片材,所述控制电路使向所述驱动电路送入的发送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向所述发送电路输入所述驱动信号的电平。在从使所述发送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向所述发送电路输入所述驱动信号的电平起经过等待时间后,所述控制电路使充电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执行充电的电平。在所述充电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执行充电的电平后,所述积分电路在预先确定的充电期间对所述接收电路的输出进行充电。当进行所述等待时间的调整时,所述控制电路执行多次调整用处理。所述控制电路按照所述调整用处理来识别:所述发送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所述充电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所述判定用电压的大小。所述控制电路按照所述调整用处理使所述等待时间不同。所述控制电路基于在所述调整用处理中识别的所述判定用电压的大小确定新的所述等待时间。
另外,本发明的片材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包含:从设置在通过供纸旋转体送出的片材的输送路径上的发送电路发送超声波;使设置在片材的输送路径上的接收电路输出与接收的超声波的强度对应的电荷;使用积分电路对所述接收电路输出的电荷进行充电并输出与充电的电荷量对应的大小的判定用电压;使用驱动电路向所述发送电路输入用于发送所述超声波的驱动信号;基于所述判定用电压的大小判定是否发生了重叠输送;以夹入进行输送的所述片材的方式配置所述发送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使向所述驱动电路送入的发送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向所述发送电路输入所述驱动信号的电平;在从使所述发送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向所述发送电路输入所述驱动信号的电平起经过等待时间后,使充电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执行充电的电平;在所述充电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执行充电的电平后,使所述积分电路在预先确定的充电期间对所述接收电路的输出进行充电;当进行所述等待时间的调整时,进行多次调整用处理;按照所述调整用处理识别所述判定用电压的大小;按照所述调整用处理使所述等待时间不同;基于在所述调整用处理中识别的所述判定用电压的大小确定新的所述等待时间。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片材输送装置及片材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对开始充电时刻进行调整而在适当的时机开始充电,以避免发送电路与接收电路的距离的偏差、以及气温的影响。通过该调整能够准确地判定是否发生了重叠输送。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优点可通过下文的实施方式进一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机。
图2示出了实施方式的原稿输送部和图像读取部的一例。
图3示出了实施方式的原稿输送部和图像读取部的一例。
图4示出了实施方式的超声波传感器部的一例。
图5示出了实施方式的重叠输送判定用的阈值的一例。
图6示出了实施方式的重叠输送检测控制的流程的一例。
图7示出了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机中的判定用处理的一例。
图8示出了实施方式的延迟电路的一例。
图9示出了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机中的等待时间调整的一例。
图10为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机中的等待时间调整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参照图1~图10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中,例举多功能一体机100作为片材输送装置进行说明。在下文的说明中,对于片材以原稿为例进行说明。此外,多功能一体机100可以是图像形成装置。但是,本实施方式中记述的结构、配置等各要素并不限定发明的范围而仅为说明例。
(多功能一体机100的概要)
首先,参照图1来说明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机100的概要。如图1所示,多功能一体机100包含:控制部1、存储介质2、操作面板3、印刷部4、原稿输送部5、图像读取部6。
控制部1对多功能一体机100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1对复印、发送等任务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1是包含主控制电路10、图像数据生成电路11、图像处理电路12、通信部13的基板(主控制器基板)。主控制电路10例如是CPU。主控制电路10进行与任务相关的处理、运算。例如,图像数据生成电路11包含处理模拟图像信号的电路。例如,图像数据生成电路11包含放大电路、偏置电路、A/D转换电路。A/D转换电路将通过放大电路、偏置电路进行了调整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图像数据)。图像读取部6读取原稿并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图像数据生成电路11基于该模拟图像信号生成读取图像数据。例如,图像数据生成电路11生成单色、灰阶或彩色的读取图像数据。
图像处理电路12对读取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例如,图像处理电路12是ASIC(为了图像处理的用途而设计、开发的集成电路)。图像处理电路12生成输出用图像数据。控制部1使印刷部4按照输出用图像数据进行印刷。通信部13包含通信控制电路、通信存储器。通信存储器存储用于通信的软件。通信部13与计算机200、FAX装置300进行通信。计算机200例如是PC、服务器。例如,通信部13从计算机200、FAX装置300接收印刷用数据。控制部1使印刷部4按照所接收的印刷用数据进行印刷(打印任务、FAX接收印刷)。
多功能一体机100包含RAM、ROM、存储装置(HDD或SSD)作为存储介质2。控制部1基于存储介质2中存储的程序、数据对各部进行控制。
操作面板3受理用户的设定。操作面板3包括显示面板31、触控面板32、硬键33。控制部1使显示面板31显示消息、用于设定的画面。另外。控制部1使操作用图像显示于显示面板31。操作用图像例如是按钮、键、标签。控制部1基于触控面板32的输出来识别进行了操作的操作用图像。硬键33包括开始键、数字键。触控面板32、硬键33受理用户的设定操作(与任务相关的操作)。
印刷部4包含:供纸部41、纸张输送部42、图像形成部43、定影部44。供纸部41包含供纸盒、供纸用辊。供纸盒收纳纸张。供纸用辊送出纸张。当执行印刷任务时,控制部1使供纸部41供给纸张。纸张输送部42包含:用于输送纸张的输送辊对、输送电动机。输送辊对输送纸张。输送电动机使输送辊对旋转。控制部1使纸张输送部42沿着输送路径输送纸张。
图像形成部43例如包含:感光鼓、带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辊。控制部1使图像形成部43按照输出用图像数据形成调色剂像。控制部1使图像形成部43向输送纸张转印调色剂像。定影部44包含:加热器、定影用旋转体、定影用电动机。加热器对定影用旋转体进行加热。纸张与定影用旋转体接触进行输送。由此使得调色剂像定影于纸张。控制部1使定影部44将转印的调色剂像定影于纸张。纸张输送部42将印刷完毕的纸张向设备外排出。
(原稿输送部5和图像读取部6)
接着,参照图2来说明实施方式的原稿输送部5和图像读取部6的一例。多功能一体机100包含原稿输送部5和图像读取部6。原稿输送部5也被称为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原稿输送装置)。在图像读取部6的上方设置有原稿输送部5。原稿输送部5与图像读取部6的组合例如配置于多功能一体机100的上方。
如图2所示,原稿输送部5包含原稿输送控制部5a。原稿输送控制部5a与控制部1连接。原稿输送控制部5a包含: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相当于控制电路)、以及原稿输送用存储介质50a。原稿输送控制部5a包含ROM和RAM作为原稿输送用存储介质50a。例如,原稿输送控制部5a是设置于原稿输送部5内部的基板。
当执行伴随读取原稿的任务时,控制部1向原稿输送控制部5a发出输送原稿(片材)的指示。伴随读取原稿的任务例如是复印任务、发送任务。原稿输送控制部5a按照控制部1的指示来控制原稿输送部5的原稿输送操作。具体而言,原稿输送控制部5a对原稿供纸电动机5b、分离电动机5c、定位电动机5d以及原稿输送电动机5e的驱动进行控制。原稿输送控制部5a对这些电动机的旋转的起/停、旋转速度进行控制。
图像读取部6包含读取控制部6a。读取控制部6a也与控制部1连接。读取控制部6a包含读取控制电路60和读取用存储介质60a。读取控制部6a包含ROM和RAM作为读取用存储介质60a。例如,读取控制部6a是设置于图像读取部6内部的基板。
当执行伴随读取原稿的任务时,控制部1向读取控制部6a发出读取原稿的指示。读取控制部6a按照控制部1的指示来控制读取原稿的操作。具体而言,读取控制部6a对移动用电动机6b、灯69、图像传感器68(线传感器)的驱动进行控制。
如图3所示,在图像读取部6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送进读取的接触玻璃61和用于稿台读取的接触玻璃62。原稿输送部5在多功能一体机100近前侧的上下方向上进行开闭。在向用于稿台读取的接触玻璃62设置原稿时,用户提起原稿输送部5。原稿输送部5作为从上方对图像读取部6的各接触玻璃进行按压的盖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当原稿托盘51设置有原稿时,原稿输送部5将原稿(相当于片材)向图像读取部6的用于送进读取的接触玻璃61输送。
如图3所示,原稿输送部5从原稿输送方向上游侧起依次包含:原稿托盘51、供纸辊52、分离输送部53、定位辊对54、多个原稿输送辊对55a、55b、55c、原稿排出辊对56、原稿排出托盘57。用户将希望读取的原稿设置于原稿托盘51。
原稿输送部5包含原稿设置传感器5f。原稿设置传感器5f的输出电平根据是否设置有原稿而不同。原稿设置传感器5f的输出向原稿输送控制部5a输入。原稿输送控制部5a根据原稿设置传感器5f的输出来识别在原稿托盘51上是否有原稿。原稿输送控制部5a向控制部1通知有无原稿。控制部1识别在原稿托盘51上是否设置有原稿。
原稿输送部5对原稿托盘51的原稿进行逐张送纸、输送。原稿输送部5设定送纸间隙并自动、连续地送出原稿。原稿最终地向原稿排出托盘57排出。用于送进读取的接触玻璃61位于原稿输送路径的中途。用于送进读取的接触玻璃61的上方成为进行送进读取的读取位置。当进行送进读取时,控制部1使图像读取部6读取从用于送进读取的接触玻璃61通过的原稿。
供纸辊52(相当于供纸旋转体)设置在与原稿托盘51上所设置的原稿的下游侧端部接触的位置。原稿供纸电动机5b使供纸辊52旋转。当进行送进读取时,原稿输送控制部5a使原稿供纸电动机5b旋转。供纸辊52进行旋转,将原稿从原稿托盘51送出。从而供给原稿。分离输送部53包含:供纸带58、分离辊59、驱动辊510、从动辊511。供纸带58张设于驱动辊510和从动辊511。供纸带58朝向将原稿向下游侧传送的方向旋转。
原稿供纸电动机5b也使驱动辊510旋转。由此使得供纸带58朝向将原稿向朝下游传送的方向绕转。分离辊59设置在与供纸带58对置的位置。分离电动机5c使分离辊59旋转。原稿输送控制部5a也使分离电动机5c配合原稿供纸电动机5b进行旋转。
重叠输送是指原稿(片材)重叠多张进行输送。既有多张原稿大致完全重叠的情况,也有局部重叠的情况。例如是一张原稿的后部与另一张原稿的前部重叠输送的情况。分离辊59朝向将原稿向原稿托盘51送回的方向旋转。当片材重叠输送时,分离辊59使片材分离。将下侧的原稿向原稿托盘51的方向送回。此外,在分离辊59的旋转轴上设置有转矩限制器。在输送的原稿仅为一张的情况下,利用转矩限制器使分离辊59朝向将原稿向下游传送的方向旋转。
从分离输送部53通过的原稿的前端(下游侧端部)到达定位辊对54。在原稿的前端到达的时刻,原稿输送控制部5a不使定位辊对54旋转。原稿的前端与定位辊对54的辊隙抵接。由此使原稿挠曲。矫正原稿的偏斜移动。在矫正偏斜移动后,原稿输送控制部5a使定位辊对54开始旋转。定位电动机5d使定位辊对54旋转。原稿输送控制部5a使定位电动机5d旋转。
原稿输送辊对55a、55b、55c分别沿着输送方向(从上游朝向下游)输送原稿。另外,原稿排出辊对56将读取后的片材向原稿排出托盘57排出。原稿输送电动机5e使各原稿输送辊对和原稿排出辊对56旋转。当输送原稿时,原稿输送控制部5a使原稿输送电动机5e旋转。
接着,对图像读取部6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图像读取部6在壳体内包含:第一移动框63、第二移动框64、线材65、卷筒66、透镜67、图像传感器68。第一移动框63包含向原稿(片材)照射光的灯69和第一镜611。第二移动框64包含第二镜612和第三镜613。灯69在主扫描方向上照射光(线光源)。指示灯69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LED。
多根线材65安装于第一移动框63和第二移动框64。在图3中为了方便而仅示出一根线材65。线材65的另一端连接于卷筒66。移动用电动机6b使卷筒66旋转。移动用电动机6b能够正反双向旋转。能够使第一移动框63和第二移动框64在水平方向(副扫描方向、图3的左右方向)上自由地移动。能够使指示灯69的照射位置(读取线的位置)移动。
操作面板3受理开始执行任务的指示。当有开始执行读取原稿的任务的指示时,控制部1确认在原稿托盘51上是否设置有原稿。当设置有原稿时,控制部1使原稿输送部5和图像读取部6执行送进读取。具体而言,控制部1使原稿输送部5输送原稿。另外,控制部1使第一移动框63和第二移动框64向图像读取部6移动,以使得读取线的位置在用于送进读取的接触玻璃61的范围内。另外,控制部1使图像读取部6读取从用于送进读取的接触玻璃61通过的原稿。
当原稿托盘51未设置原稿时,控制部1使图像读取部6执行稿台读取。具体而言,控制部1使第一移动框63和第二移动框64在副扫描方向上向图像读取部6移动。由此使得读取线的位置在副扫描方向上移动。控制部1使图像读取部6对在用于稿台读取的接触玻璃62设置的原稿进行读取。并且控制部1不使原稿输送部5输送原稿。
当读取原稿时,读取控制部6a使灯69点亮。灯69照射原稿。第一镜611、第二镜612、第三镜613使原稿反射的光经由透镜67向图像传感器68入射。图像传感器68包含多个受光元件(光电转换元件)。受光元件在主扫描方向上排列成线状。图像传感器68是线传感器。此外,图像传感器68对应于彩色读取。图像传感器68以行为单位读取原稿。图像传感器68的各受光元件输出与受光量对应的模拟信号(模拟图像信号)。各受光元件的模拟图像信号向图像数据生成电路11输入。图像数据生成电路11按照输入的模拟图像信号来生成读取图像数据。图像读取部6重复进行主扫描方向(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行读取。从而读取一张原稿。
(重叠输送检测)
接着,参照图3~图5来说明实施方式的片材输送装置中的重叠输送检测的一例。为了检测原稿的重叠输送,多功能一体机100(原稿输送部5)包含:超声波传感器部7、驱动电路8、延迟电路9、选择电路90。超声波传感器部7包含:发送电路7S、接收电路7R、积分电路70。积分电路70包含充电电路71和放电电路72。此外,也可以使用超声波传感器部7、驱动电路8、延迟电路9、选择电路90来检测有无原稿。
发送电路7S和接收电路7R设置在原稿的输送路径上。例如,发送电路7S和接收电路7R包含压电元件。如图3所示,发送电路7S和接收电路7R以夹入进行输送的片材的方式设置。发送电路7S发出超声波。接收电路7R对发送电路7S发出的超声波进行接收。发送电路7S的超声波发送面与接收电路7R的超声波接收面相对。例如,发送电路7S设置为超声波发送面相对于原稿倾斜。接收电路7R也设置为相对于原稿倾斜。
驱动电路8生成驱动信号S1(时钟信号)。驱动信号S1包含多个脉冲(时钟)。驱动信号S1的频率预先确定。驱动电路8向发送电路7S(压电元件)输入驱动信号S1。发送电路7S的压电元件按照驱动信号S1来进行振动。振动向空气传播,并发送超声波。
接收电路7R(压电元件)接收超声波。接收了超声波振动的压电元件输出电荷(电压)。积分电路70包含充电电路71。充电电路71对接收电路7R(压电元件)输出的电荷进行充电。此外,可以在接收电路7R的压电元件与充电电路71之间设置放大电路。在这种情况下,充电电路71对接收电路7R的经过放大的输出进行充电。为了进行充电,积分电路70(充电电路71)例如包含电容器73。而且,积分电路70输出判定用电压V1。例如,将电容器73的端子间电压作为判定用电压V1。判定用电压V1是与充电电路71充电的电荷量对应的大小。
判定用电压V1(积分电路70的输出电压)向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输入。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控制部1)根据判定用电压V1的大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重叠输送。判定用电压V1根据发送电路7S与接收电路7R之间的原稿张数而阶段性发生变化。与在发送电路7S和接收电路7R之间有原稿时的判定用电压V1相比,在发送电路7S与接收电路7R之间无原稿时的判定用电压V1较大。另外,与在发送电路7S和接收电路7R之间原稿为多张(重叠输送)时的判定用电压V1相比,发送电路7S和接收电路7R之间的原稿仅为一张时的判定用电压V1较大。
原稿输送用存储介质50a非易失性地存储第一阈值Th1和第二阈值Th2(参照图2)。第一阈值Th1是用于判定有无纸张(是否有纸张正在通过)的值。第二阈值Th2是用于判定是否发生了重叠输送的值。第一阈值Th1比第二阈值Th2大。
如图5的图表所示,当发送电路7S与接收电路7R之间无原稿时,超声波的衰减最小。当发送电路7S与接收电路7R之间存在一张原稿时,基于所接收的超声波的判定用电压V1的值比无原稿时小。在发生了重叠输送的情况(发送电路7S与接收电路7R之间存在多张原稿的状态)下,判定用电压V1的值进一步减小。原因包括超声波在原稿与原稿之间发生反射。
第一阈值Th1是比无原稿时的判定用电压V1小、且比有一张原稿时的判定用电压V1大的值。第二阈值Th2是比有一张原稿时的判定用电压V1小、且比发生了重叠输送时的判定用电压V1大的值。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识别判定用电压V1的大小(A/D转换)。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将判定用电压V1与各阈值进行比较。当判定用电压V1为第二阈值Th2以下时,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判定为发生了重叠输送。当判定用电压V1比第二阈值Th2大、且为第一阈值Th1以下时,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判定为在发送电路7S和接收电路7R之间通过的纸张为一张。当判定用电压V1比第一阈值Th1大时,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判定为发送电路7S和接收电路7R之间没有纸张通过。
(片材输送中的重叠输送检测控制)
接着,参照图6~图8来说明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机100进行纸张输送时的重叠输送检测控制的流程的一例。当输送原稿时,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进行重叠输送检测。在图6所示的开始时刻,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为了开始原稿的送纸而使原稿供纸电动机5b开始旋转。当多张原稿设置于原稿托盘51时,对每张原稿重复进行图6的处理。首先,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进行判定用处理(步骤#11)。判定用处理是用于进行超声波的发送接收并获取判定用电压V1的一系列处理。
参照图7来说明判定用处理的一例。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与驱动电路8通过第一信号线L1连接(参照图4)。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将发送指示信号S0经由第一信号线L1向驱动电路8输入。发送指示信号S0是指示向发送电路7S输入驱动信号S1的信号。图7的最上位置的图线示出了发送指示信号S0的波形的一例。在图7的例子中,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使发送指示信号S0的电平降至低电平,从而指示向发送电路7S输入驱动信号S1。
驱动电路8与发送电路7S通过第二信号线L2连接(参照图4)。驱动电路8将驱动信号S1经由第二信号线L2向发送电路7S输入。图7的从上方起第二位置的图线示出了驱动信号S1的波形的一例。图7示出了向发送电路7S输入四个脉冲(时钟)的例子。在发送指示信号S0的电平是指示向发送电路7S输入驱动信号S1的电平的期间(发送指示信号S0为低电平的期间),驱动电路8输出规定周期的时钟作为驱动信号S1。
预先确定发送指示信号S0为低电平的时间(使发送指示信号S0的电平保持为指示输入驱动信号S1的电平的时间)。将向发送电路7S输入的时钟的个数与时钟的一个周期相乘而得到的时间是将发送指示信号S0的电平作为指示输入驱动信号S1的电平的时间(保持为低电平的时间)。向发送电路7S输入的时钟的个数例如可以是4~11中的任一。例如在输入11个时钟的情况下,使发送指示信号S0的电平保持为指示输入驱动信号S1的电平的时间为时钟的一个周期的11倍。经过该时间后,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使发送指示信号S0的信号电平发生变化。在图7的例子中,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使发送指示信号S0的电平恢复高电平。
图7的从上方起第三位置的图线示出了接收电路7R输出的接收信号S2的波形的一例。换言之,即示出了从接收电路7R的压电元件输出的电压波形的一例。根据所接收的振动,接收电路7R输出的电压也发生振动。从发送电路7S基于驱动信号S1开始发送超声波起到接收电路7R接收超声波为止需要一定时间。在图7中,将从开始发送起到开始接收为止的时间表示为到达所需时间。
选择电路90与积分电路70通过第三信号线L3连接(参照图4)。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经由延迟电路9、选择电路90、以及第三信号线L3向积分电路70输入充电指示信号S3。图7的从上方起第四位置的图线示出了向积分电路70输入的充电指示信号S3的波形的一例。在图7的例子中,低电平表示执行充电。在充电指示信号S3的电平为指示执行充电的电平的期间(充电指示信号S3的电平为低电平的期间),积分电路70对接收电路7R的输出电荷进行充电。例如,当充电指示信号S3的电平降至低电平时,积分电路70将接收电路7R与电容器73连接。通过该连接使接收电路7R输出的电荷充电至电容器73。而且,如图7的从上方起第四位置的图线所示,从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使发送指示信号S0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向发送电路7S输入驱动信号S1的电平起(从开始发送超声波起)到开始充电为止的时间为等待时间T0。在图7的例子中,等待时间T0是从发送指示信号S0成为低电平起到充电指示信号S3降至低电平为止的时间。
预先确定积分电路70持续进行充电的期间(充电期间CT)。当从开始充电起经过充电期间CT后,则积分电路70结束充电。例如,积分电路70解除接收电路7R与电容器73的连接。
在此,原稿输送部5包含延迟电路9。图8表示延迟电路9的一例。延迟电路9包含一个输入端子9i。输入端子9i与第一缓冲器91连接。第一缓冲器91使向输入端子9i输入的信号(信号的电平变化)延迟预先确定的第一延迟时间A。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将发送指示信号S0向输入端子9i输入。而且,第一缓冲器91的输出向选择电路90输入。
延迟电路9包含多个分支电路93(分支部)。多个分支电路93与第一缓冲器91的输出并联连接。图8示出了延迟电路9包含四个分支电路93的例子。分支电路93包含一个或多个第二缓冲器92。在包含多个第二缓冲器92的分支电路93中,第二缓冲器92串联连接。各第二缓冲器92使向输入端子9i输入的信号(信号的电平变化)延迟预先确定的第二延迟时间t。而且,各分支电路93的最终级的第二缓冲器92的输出向选择电路90输入。例如,第二延迟时间t是1~5μs之间的任意时间。
在图8的情况下,将第一缓冲器91的第一延迟时间A设定为A秒。将各第二缓冲器92的第二延迟时间t设定为t秒。将延迟电路9的最上一个信号线(第一缓冲器91的输出)的延迟时间设定为A秒。将延迟电路9的从上方起第二个信号线(在图8中为从上方起第一个分支电路93的输出)的延迟时间设定为A+t秒。将延迟电路9的从上方起第三个信号线(在图8中为从上方起第二个分支电路93的输出)的延迟时间设定为A+2t秒。将延迟电路9的从上方起第四个信号线(在图8中为从上方起第三个分支电路93的输出)的延迟时间设定为A+3t秒。将延迟电路9的从上方起第五个信号线(在图8中为从上方起第四个分支电路93的输出)的延迟时间设定为A+4t秒。
选择电路90是多输入一输出的电路。选择电路90例如是多路调制器。选择电路90是将从延迟电路9输入的信号中的一个作为充电指示信号S3输出的电路。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与选择电路90通过第四信号线L4连接(参照图4)。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将选择控制信号S4经由第四信号线L4向选择电路90输入。选择控制信号S4是选择应该将从延迟电路9向选择电路90输入的信号中的哪个信号输出的信号。选择电路90将从延迟电路9输入的信号中的由选择控制信号S4指示的信号线的信号作为充电指示信号S3输出。能够根据选择电路90选择了哪个信号,从而使等待时间T0(从开始发送超声波起到开始充电为止的时间)不同。
图7的最下位置的图线(从上方起第五个图线)示出了判定用电压V1(积分电路70的输出电压)的一例。随着充电进行,判定用电压V1变大。接收电路7R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电荷越多,判定用电压V1的上升就越急剧。当充电期间CT结束时,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识别判定用电压V1的大小。在图7中,例如,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识别时刻T1的判定用电压V1的大小。在输入发送指示信号S0后,对判定用电压V1进行识别,从而结束一次判定用处理。
当取得判定用电压V1时,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判定是否发生了重叠输送(步骤#12)。当判定为发生了重叠输送时(步骤#12中的是),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停止原稿输送(步骤#13)。此时,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可以使显示面板31显示发生了重叠输送的故障。另外,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也可以向控制部1通知发生了重叠输送的故障。
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与放电电路72(积分电路70)通过第五信号线L5连接(参照图4)。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将放电指示信号S5经由第五信号线L5向放电电路72输入。而且,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使放电指示信号S5的电平变化为指示执行放电的电平(步骤#14)。积分电路70(放电电路72)按照该指示对充电的电荷进行放电。在检测出发生了重叠输送的情况下,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为了准备下一次充电而使判定用电压V1为零。然后,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结束本流程图的处理(结束)。
当判定为没有发生重叠输送时(步骤#12中的否),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使放电指示信号S5的电平变化为指示执行放电的电平(步骤#15)。积分电路70(放电电路72)按照该指示对充电的电荷进行放电。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在开始下一次充电前使判定用电压V1为零。图7的时刻T2表示放电指示信号S5的电平变化时刻的一例。
积分电路70中的放电电路72进行电荷的放电(参照图4)。例如,放电电路72是对电容器73的端子与大地的连接、非连接进行切换的开关电路。例如,当放电指示信号S5是指示放电的电平(低电平)时,放电电路72将电容器73的端子与大地连接。当放电指示信号S5是未指示放电的电平(高电平)时,放电电路72不将电容器73的端子与大地连接。
然后,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确认原稿的后端是否通过(步骤#16)。例如,当基于判定用电压V1识别了原稿的前端到达(有一张原稿)后,并基于判定用电压V1识别为无原稿时,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判定为原稿的后端通过。
当原稿后端未通过时(步骤#16中的否),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再次执行步骤#11(返回步骤#11)。直到原稿完全通过为止,重复执行重叠输送判定。周期性地执行超声波的发送和接收。当判定为原稿后端通过时(步骤#16中的是),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结束本流程图的处理(结束)。
(等待时间T0的调整)
接着,参照图9、图10来说明实施方式的多功能一体机100中的等待时间T0的调整的一例。
从使发送指示信号S0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向发送电路7S输入驱动信号S1的电平起(从发送超声波起)到接收电路7R接收超声波为止的时间(到达所需时间)会受到发送电路7S与接收电路7R的距离的影响。发送电路7S与接收电路7R的安装位置存在误差。发送电路7S与接收电路7R的距离可能是不符合规格(设计)的距离。例如误差可能是1微米~数微米的程度。
在现有技术中,等待时间T0按照基于规格(设计)的发送电路7S与接收电路7R的距离来确定。例如,在发送电路7S与接收电路7R的距离是基于规格(设计)的距离的情况下,以接收电路7R的输出峰值包含于充电期间CT的方式设定等待时间T0。在现有技术中,等待时间T0固定。在使用固定的等待时间T0的情况下,可能会由于发送电路7S与接收电路7R的距离误差而导致无法适当地判定是否发生了重叠输送。
另外,到达所需时间会受到气温的影响。一般而言,气温越高,超声波的速度(声速)就越快。优选也考虑温度的影响。如果等待时间T0固定,则无法应对气温的变化,可能误检测重叠输送。为了减少或消除误检测,多功能一体机100进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参照图9、图10来说明等待时间T0的调整的一例。图9所示的开始是开始进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的时刻。
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可以在执行任务时以外的时机进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另外,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也可以在预先确定的调整时刻进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例如,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可以在判断为预先确定的期间内的温度变化比规定值大的时刻进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此外,多功能一体机100包含温度传感器(未图示)。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周期性地根据温度传感器的输出识别温度。
另外,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也可以在多功能一体机100的主电源接通而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起动时进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另外,也可以在省电模式解除而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起动时,通过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进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另外,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也可以间隔恒定时间来进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另外,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也可以在定时器设定的时刻进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操作面板3可以受理对执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的时刻的设定。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在设定的时刻执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另外,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也可以在通过操作面板3指示调整等待时间T0时开始进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
首先,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执行多次调整用处理(步骤#21)。调整用处理的执行次数可以与能够通过选择电路90选择的充电指示信号S3的种类数相同。例如,当向选择电路90输入五个种类时(延迟电路9的输出数量为五个时),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执行五次调整用处理。
调整用处理与判定用处理大致相同。可以引用对判定用处理的说明。具体而言,如下文所述。
(1)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将发送指示信号S0向驱动电路8输入。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使发送指示信号S0的电平成为指示向发送电路7S输入驱动信号的电平(降至低电平)。驱动电路8接收向发送电路7S输入驱动信号S1的指示。
(2)驱动电路8按照发送指示信号S0向发送电路7S输入驱动信号S1(规定数量的时钟)。
(3)发送电路7S按照驱动信号S1在一定期间持续发送超声波。
(4)接收电路7R开始接收超声波。
(5)在发送指示信号S0发出后,充电指示信号S3的电平变化为指示执行充电的电平。由此,充电电路71开始对接收电路7R的输出进行充电。
(6)在经过充电期间CT后,在进行放电前,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识别判定用电压V1的大小。
在等待时间T0的调整中,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按照调整用处理使延迟时间(等待时间T0)不同。这一点与判定用处理不同。具体而言,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按照调整用处理将与积分电路70(充电电路71)连接的延迟电路9的输出切换至选择电路90。
图10表示调整等待时间T0时的各信号的波形的一例。另外,图10表示按照调整用处理切换延迟时间(等待时间T0)的一例。图10表示按照判定用电压V1的测定将等待时间T0依次切换为A、A+t、A+2t、A+3t、A+4t的例子。由于等待时间T0存在差异,因此各调整用处理中的判定用电压V1的大小存在差异。
此外,如图10所示,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将放电指示信号S5向放电电路72输入。在各调整用处理中,在开始充电前使判定用电压V1下降至零电平。
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基于在调整用处理中识别的判定用电压V1的大小确定新的等待时间T0。具体而言,在等待时间T0的调整中,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将判定用电压V1最大的调整用处理中的等待时间T0确定为新的等待时间T0。判定用电压V1的峰值间电压最大的时刻与充电期间CT的中间值的时间差越小,判定用电压V1就越容易变大。在图10的例子中,等待时间T0=A+2t时,判定用电压V1最大。在图10中,双点划线表示最大的判定用电压V1的电平。在这种情况下,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将A+2t设定为新的等待时间T0(步骤#22)。
此外,当确定新的等待时间T0时,在判定用电压V1最大的调整用处理中的等待时间T0有多个的情况下,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选择其中任一或者该多个等待时间T0的中间值。
在完成等待时间T0的调整后,在输送原稿时的判定用处理中,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使发送指示信号S0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向发送电路7S输入驱动信号S1的电平,当从电平变化起经过了新的等待时间T0时,将指示执行充电的电平的充电指示信号S3向积分电路70输入。具体而言,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控制选择电路90,将在判定用电压V1为最大值的调整用处理中使用的延迟电路9的输出作为充电指示信号S3向积分电路70(充电电路71)输入。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片材输送装置(多功能一体机100)包含:供纸旋转体(供纸辊52)、发送电路7S、接收电路7R、积分电路70、驱动电路8、控制电路(原稿输送控制电路50)。供纸旋转体送出片材。发送电路7S设置在通过供纸旋转体送出的片材的输送路径上,并发送超声波。接收电路7R设置在片材的输送路径上。接收电路7R输出与接收的超声波的强度对应的电荷。积分电路70对接收电路7R输出的电荷进行充电。积分电路70输出与充电的电荷量对应的大小的判定用电压V1。驱动电路8将用于发送超声波的驱动信号S1向发送电路7S输入。控制电路根据判定用电压V1的大小判定是否发生了重叠输送。发送电路7S和接收电路7R夹入进行输送的片材。控制电路使向驱动电路8送入的发送指示信号S0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向发送电路7S输入驱动信号S1的电平。控制电路在从使发送指示信号S0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向发送电路7S输入驱动信号S1的电平起经过等待时间T0后,使充电指示信号S3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执行充电的电平。在充电指示信号S3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执行充电的电平后,积分电路70在预先确定的充电期间CT对接收电路7R的输出进行充电。当进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时,控制电路执行多次调整用处理。控制电路按照调整用处理来识别:发送指示信号S0的电平变化、充电指示信号S3的电平变化、判定用电压V1的大小。控制电路按照调整用处理使等待时间T0不同。控制电路基于在调整用处理中识别的判定用电压V1的大小确定新的等待时间T0。
基于在各调整用处理中得到的判定用电压V1,能够对等待时间T0(从开始发送超声波起到开始充电为止的时间)进行调整。基于多次调整用处理,能够导出对应于发送电路7S与接收电路7R的距离偏差、温度变化的适当的等待时间T0。能够调整等待时间T0以使得充电开始时刻变得适当。与现有技术的固定等待时间T0的情况相比,能够准确地判定是否发生了重叠输送。
当进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时,控制电路将判定用电压V1最大的调整用处理中的等待时间T0确定为新的等待时间T0。可以将等待时间T0设定为使得接收电路7R的输出电压的振幅足够大的期间包含于充电期间CT。可以使无纸张时的判定用电压V1与重叠输送时的判定用电压V1的差尽量大。
片材输送装置(多功能一体机100)包含延迟电路9,该延迟电路9为一输入多输出且输入的信号的延迟时间在各输出中不同。片材输送装置包含选择电路90,该选择电路90输入延迟电路9的各输出并将其中任一作为充电指示信号S3输出。当进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时,控制电路将发送指示信号S0向上述延迟电路9的输入端子9i输入。延迟电路9使输入的发送指示信号S0延迟并输出延迟时间各不相同的多个信号。控制电路按照调整用处理将向积分电路70传送的延迟电路9的输出切换至选择电路90。能够基于发送指示信号S0生成充电指示信号S3。可以是,在发送指示信号S0发送后,控制电路不另行发送充电指示信号S3。控制电路仅通过使用选择电路90对与积分电路70连接的延迟电路9的输出进行切换即能够改变等待时间T0。
延迟电路9包含多个分支电路93、以及使向延迟电路9的输入端子输入的信号(发送指示信号S0)延迟的第一缓冲器91。多个分支电路93与第一缓冲器91的输出并联连接。各分支电路93包含一个或多个使输入的信号延迟的第二缓冲器92。各分支电路93包含的第二缓冲器92的个数不同。在包含多个第二缓冲器92的分支电路93中,各第二缓冲器92串联连接。向选择电路90输入最终级的第二缓冲器92的输出。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生成电平变化时机不同的多个信号。
当进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时,控制电路识别延迟电路9的多个输出中的判定用电压V1最大的延迟电路9的输出。控制电路将识别的判定用电压V1最大的延迟电路9的输出确定为向积分电路70传送的延迟电路9的输出,从而确定新的等待时间T0。仅通过选择使用延迟电路9的输出中的哪个输出即能够设定新的等待时间T0。能够容易地调整等待时间T0。
控制电路在预先确定的调整时刻进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控制电路在调整等待时间T0后到下一个调整时刻为止的期间,使用新的等待时间T0判定是否发生了重叠输送。能够定期地调整等待时间T0。能够使用进行了调整的等待时间T0,准确地判定是否发生了重叠输送。
当来自控制电路的放电指示信号S5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执行放电的电平时,积分电路70对充电的电荷进行放电。控制电路在开始充电前使放电指示信号S5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执行放电的电平。控制电路在开始充电前使判定用电压V1为零。能够将积分电路70充电的电压(电荷)重置。能够在重置后开始新的充电。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各方面都仅为例示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而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并且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同等意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例如,在上述的说明中,例举原稿作为片材进行了说明。但是,片材也可以是从供纸部41提供并用于印刷的纸张。在这种情况下,发送电路7S和接收电路7R设置于从供纸部41到图像形成部43之间的纸张输送路径。针对设置于纸张输送路径的发送电路7S和接收电路7R设置积分电路70和延迟电路9。例如可以是,主控制电路10根据判定用电压V1来判定是否发生了重叠输送。并且可以是,主控制电路10进行等待时间T0的调整。

Claims (8)

1.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包含:
供纸旋转体,其送出片材;
发送电路,其设置在通过所述供纸旋转体送出的所述片材的输送路径上,并发送超声波;
接收电路,其设置在所述片材的输送路径上,并输出与接收的所述超声波的强度对应的电荷;
积分电路,其对所述接收电路输出的电荷进行充电,并输出与充电的电荷量对应的大小的判定用电压;
驱动电路,其向所述发送电路输入用于发送所述超声波的驱动信号;以及
控制电路,其基于所述判定用电压的大小判定是否发生了重叠输送,
所述片材以在所述发送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之间通过的方式被输送,
所述控制电路
使向所述驱动电路送入的发送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向所述发送电路输入所述驱动信号的电平,
在从使所述发送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向所述发送电路输入所述驱动信号的电平起经过等待时间后,使充电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执行充电的电平,
在所述充电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执行充电的电平后,所述积分电路在预先确定的充电期间对所述接收电路输出的电荷进行充电,
当进行所述等待时间的调整时,
所述控制电路
执行多次调整用处理,
按照所述调整用处理识别所述判定用电压的大小,
按照所述调整用处理使所述等待时间不同,
基于在所述调整用处理中识别的所述判定用电压的大小确定新的所述等待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进行所述等待时间的调整时,
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判定用电压最大的所述调整用处理中的所述等待时间确定为新的所述等待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输送装置包含:
延迟电路,其为一输入多输出且输入的信号的延迟时间在各输出中不同;以及
选择电路,其输入所述延迟电路的各输出并将所述延迟电路的输出的其中任一作为所述充电指示信号输出,
当进行所述等待时间的调整时,
所述控制电路向所述延迟电路的输入端子输入所述发送指示信号,
所述延迟电路使输入的所述发送指示信号延迟并输出延迟时间各不相同的多个信号,
所述控制电路按照所述调整用处理将向所述积分电路传送的所述延迟电路的输出切换至所述选择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迟电路包含多个分支电路以及使向所述延迟电路的输入端子输入的信号延迟的第一缓冲器,
所述多个分支电路与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并联连接,
各所述分支电路
包含一个或多个使输入的信号延迟的第二缓冲器,
包含的所述第二缓冲器的个数不同,
在包含多个所述第二缓冲器的所述分支电路中,各所述第二缓冲器串联连接,
向所述选择电路输入最终级的所述第二缓冲器的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进行所述等待时间的调整时,
所述控制电路
识别所述延迟电路的多个输出中的所述判定用电压最大的所述延迟电路的输出,
通过将识别的所述判定用电压最大的所述延迟电路的输出确定为向所述积分电路传送的所述延迟电路的输出,从而确定新的所述等待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
在预先确定的调整时刻调整所述等待时间,
在调整所述等待时间后到下一个所述调整时刻为止的期间,使用新的所述等待时间判定是否发生了重叠输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来自所述控制电路的放电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执行放电的电平时,所述积分电路对充电的电荷进行放电,
所述控制电路
在开始充电前使所述放电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执行放电的电平,
在开始充电前使所述判定用电压为零。
8.一种片材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包含:
从设置在通过供纸旋转体送出的片材的输送路径上的发送电路发送超声波;
使设置在片材的输送路径上的接收电路输出与接收的所述超声波的强度对应的电荷;
使用积分电路对所述接收电路输出的电荷进行充电并输出与充电的电荷量对应的大小的判定用电压;
使用驱动电路向所述发送电路输入用于发送所述超声波的驱动信号;
基于所述判定用电压的大小判定是否发生了重叠输送;
以在所述发送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之间通过的方式输送所述片材;
使向所述驱动电路送入的发送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向所述发送电路输入所述驱动信号的电平;
在从使所述发送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向所述发送电路输入所述驱动信号的电平起经过等待时间后,使充电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执行充电的电平;
在所述充电指示信号的电平变化为指示开始执行充电的电平后,使所述积分电路在预先确定的充电期间对所述接收电路输出的电荷进行充电;
当进行所述等待时间的调整时,
进行多次调整用处理;
按照所述调整用处理识别所述判定用电压的大小;
按照所述调整用处理使所述等待时间不同;
基于在所述调整用处理中识别的所述判定用电压的大小确定新的所述等待时间。
CN202010400580.9A 2019-05-14 2020-05-13 片材输送装置及片材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9429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1346A JP7290063B2 (ja) 2019-05-14 2019-05-14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19-091346 2019-05-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2921A CN111942921A (zh) 2020-11-17
CN111942921B true CN111942921B (zh) 2022-04-05

Family

ID=73221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00580.9A Active CN111942921B (zh) 2019-05-14 2020-05-13 片材输送装置及片材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74005B2 (zh)
JP (1) JP7290063B2 (zh)
CN (1) CN1119429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99079B2 (ja) * 2018-06-26 2022-07-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
JP2022124776A (ja) * 2021-02-16 2022-08-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2149395A (ja) * 2021-03-25 2022-10-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シート搬送方法及び搬送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2149394A (ja) * 2021-03-25 2022-10-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シート搬送方法及び搬送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5876244A (zh) * 2021-08-03 2023-03-31 科瑞工业自动化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多点温度补偿单双张传感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1478A (en) * 1996-09-09 2000-11-21 Minolta Co., Ltd. Document feeder for a copying machine
CN1727201A (zh) * 2004-07-26 2006-02-01 佳能株式会社 薄片材料识别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01604131A (zh) * 2008-06-13 2009-12-16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确定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1891073A (zh) * 2009-05-21 2010-11-24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723534A (zh) * 2012-10-15 2014-04-1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片材、原稿输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重叠输送检测方法
CN103964234A (zh) * 2013-01-25 2014-08-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薄片体输送装置、原稿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25986A (ja) * 1998-07-14 2000-01-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超音波を利用したシート材の重送検知方法
US7130245B2 (en) * 2003-01-31 2006-10-31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Ultrasonic double feed detecting device
JP2012056728A (ja) * 2010-09-09 2012-03-22 Ricoh Co Ltd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82539A (ja) * 2011-10-11 2013-05-09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給紙装置、原稿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204065A (ja) * 2015-04-16 2016-1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重送検知装置、及び、これを有する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6690406B2 (ja) 2016-05-26 2020-04-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981287B2 (ja) * 2018-02-09 2021-1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処理装置、及び重送判定方法
JP7063006B2 (ja) * 2018-02-27 2022-05-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超音波センサー、電子機器、及び超音波センサーの駆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1478A (en) * 1996-09-09 2000-11-21 Minolta Co., Ltd. Document feeder for a copying machine
CN1727201A (zh) * 2004-07-26 2006-02-01 佳能株式会社 薄片材料识别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01604131A (zh) * 2008-06-13 2009-12-16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确定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1891073A (zh) * 2009-05-21 2010-11-24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723534A (zh) * 2012-10-15 2014-04-1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片材、原稿输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重叠输送检测方法
CN103964234A (zh) * 2013-01-25 2014-08-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薄片体输送装置、原稿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74005B2 (en) 2022-03-15
US20200361730A1 (en) 2020-11-19
JP2020186092A (ja) 2020-11-19
JP7290063B2 (ja) 2023-06-13
CN111942921A (zh)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42921B (zh) 片材输送装置及片材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
US9052664B2 (en) Recording material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487370B2 (en) Sheet material conveying device, image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984309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原稿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72093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シート搬送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ート搬送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240025684A1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10642038B (zh) 纸张输送装置
JP6497223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EP2662735A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039027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which detects a staple attached to a document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4384212B2 (ja) 用紙搬送装置、原稿読取装置、印刷装置
US20190346803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17128421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システムと画像形成装置
WO2020188811A1 (ja) 重送検出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589687B2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システムと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305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2503397B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mputer control program
US20210061602A1 (en) Shee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JP7133492B2 (ja) 重送検出装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1116173A (ja) 重送検知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23116076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24000881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38672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05178930A (ja) 重送検知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24063A (ja) シートの重送検知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原稿搬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