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8777B - 紧急轮 - Google Patents

紧急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8777B
CN111918777B CN201980021254.2A CN201980021254A CN111918777B CN 111918777 B CN111918777 B CN 111918777B CN 201980021254 A CN201980021254 A CN 201980021254A CN 111918777 B CN111918777 B CN 1119187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attachment
clamping device
tread
rim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12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8777A (zh
Inventor
K·齐贝里迪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V Engineerin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GV Engineerin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V Engineering GmbH filed Critical GV Engineerin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1918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8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8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87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5/00Wheels or wheel attachments designed for increasing traction
    • B60B15/26Auxiliary wheels or rings with traction-increasing surface attachable to the main wheel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1/00Units comprising multiple wheels arranged side by side; Wheels having more than one rim or capable of carrying more than one tyre
    • B60B11/10Emergency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5/00Wheels or wheel attachments designed for increasing traction
    • B60B15/26Auxiliary wheels or rings with traction-increasing surface attachable to the main wheel body
    • B60B15/263Traction increasing surface being located axially beside ti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9/00Whe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having characteristics specified in one of the subgroups of this gro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310/00Manufacturing methods
    • B60B2310/30Manufacturing methods joining
    • B60B2310/305Manufacturing methods joining by screw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310/00Manufacturing methods
    • B60B2310/30Manufacturing methods joining
    • B60B2310/306Manufacturing methods joining by clamping or wedging, e.g. by clamping inserts as joi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310/00Manufacturing methods
    • B60B2310/30Manufacturing methods joining
    • B60B2310/307Manufacturing methods joining by removably mountable securing elements, e.g. circl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900/00Purpose of invention
    • B60B2900/70Adaptation for
    • B60B2900/731Use in cases of damage, failure or emerg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Liquid Develope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 Refinement Of Pig-Iron, Manufacture Of Cast Iron, And Steel Manufacture Other Than In Revolving Furnaces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轮(1)的附接件(14),车轮包括轮辋(2)和设置在轮辋上的轮胎(3),其中,所述附接件(14)被设计成在附接件紧固在车轮(1)上的操作状态下在轮胎功能受限时能够实现驾驶操作。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用于这种附接件(14)的夹持装置(22)。

Description

紧急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车轮的在轮胎功能受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驾驶操作的附接件的夹持装置。
本发明还独立于其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车轮的在轮胎功能受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驾驶操作的附接件。
背景技术
本发明情况下的车轮是指机动车辆的、特别是乘用车的车轮。轮胎功能受限情况下的驾驶操作在这里是指这样的驾驶操作:在该驾驶操作中,轮胎在正常道路状况和正常轮胎状态下不能以其给定的特性进行操作。瘪胎下的行程由此可以指例如或者也可以指车辆在冰上和压实积雪上的操作。本发明的优选应用是在瘪胎情况下实现旅程。
在将附接件固定到车轮的情况下,轴向方向在此是指车轮的旋转轴线的方向。轴向外侧是指背离车辆的方向,而轴向内侧是指朝向车辆或朝向车轮的轮辋的方向。
径向方向是指与车轮的此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因此,从车轮的轮辋看,车轮的轮胎径向地设置在外侧。轮辋的例如具有车轮的中心开口的螺栓阵列(bolt pattern)径向地位于内侧,车轮的螺栓阵列在此是指在轮辋中被设置用于接收轮螺栓或拉杆螺栓的孔以及中心开口的设置。
周向方向是指沿着车轮周向因此沿着车轮的轮胎踏面或者沿着附接件的运转表面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附接件的夹持装置,通过该夹持装置,可以将附接件简单、快速而又牢固地紧固到车轮。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附接件的夹持装置,通过该夹持装置,可以将附接件简单、快速而又牢固地紧固到车轮。
此目的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附接件,该附接件可以简单、快速而又牢固地紧固到车轮。
此目的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来实现的。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将附接件张紧在车轮的轮辋上的第一夹持装置,其中,该附接件被设计为在该附件件被紧固到车轮上的操作状态下在轮胎功能受限情况下能够实现驾驶操作,该第一夹持装置被设计成使得该夹持装置在通过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截面平面的截面中包括以钩的方式设计的后部抓持区段以用于形状配合地接合在轮辋凸缘后方,该钩在轴向方向上突出并径向向内延伸,,其中,后部抓持区段过渡成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特别地位于沿径向和/或周向方向延伸的平面中并且被设计且设置为从轴向外侧接触轮辋凸缘。这种夹持装置制造成本低廉并且确保附接件与轮辋、特别是与轮辋凸缘的限定的且牢固的接触。
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夹持装置无关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夹持装置以这种方式进行设计使得夹持装置包括以钩的方式设计的后部抓持区段以用于形状配合地接合在轮辋凸缘后方,其中,后部抓持区段相对于另一夹持装置可绕与周向方向相切延伸的轴线枢转,并且特别是通过传力连接方式张紧和/或形状配合连接方式的锁定而可以定位在至少第一位置和相对于第一位置绕该轴线枢转了的第二位置,其中,后部抓持区段以钩的方式被设计,该钩在通过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截面平面的截面中在第一位置中沿轴向方向突出并且径向向内延伸,特别是其中,夹持装置具有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特别地位于沿径向和/或周向方向延伸的平面中并且被设计且设置成从轴向外侧与轮辋凸缘接触,特别是其中,后部抓持区段可相对于接触表面枢转。例如,由于后部抓持区段的可枢转性,这种夹持装置可以适于不同的轮胎和轮辋几何结构。特别地,具有接触表面的实施例允许与轮辋凸缘精确限定且牢固的接触。通过此实施例的夹持装置,还可以在将后部抓持区段插入在轮胎与轮辋凸缘之间之后随后使后部抓持区段枢转,以例如提高紧固的牢固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夹持装置包括锁定工具,该锁定工具被设置并设计成接合在可枢转的后部抓持区段上的对应接受部中。锁定工具可以特别是螺钉,特别是无头螺钉。
形状配合连接方式的锁定也可以通过锁定工具来提供,锁定工具设置在后部抓持区段上并且接合在另一个夹持装置上的对应接受部中。
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可以可拆卸地连接至附接件或者也可以作为附接件的一部分与此附接件一体地实现。本发明的一部分还在于一种附接件,该附接件被设计成在附接件紧固在车轮上的操作状态下在轮胎功能受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驾驶操作,其中,附接件包括至少一个本发明的夹持装置。这种附接件不一定必须对应于稍后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发明附接件。相反,如果本发明的夹持装置与可以与被设计为环形盘的附接件一起使用、例如与外踏面一起使用,则该夹持装置就处于本发明的意义内。然而,地将本发明的夹持装置与稍后描述的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实施例结合使用是特别优选的。
本发明的一部分特别是一种附接件,特别是圆环形式的附接件,该附接件包括至少2个、特别是至少3个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其中,这些夹持装置特别是沿径向方向可运动地、可运动地设置在附接件上,其中,附接件的踏面包括可运动段,该可运动段在附接件组装时可以指向道路并且在安装在车轮上的附接件旋转之后可以连接到另一个附接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后部抓持区段在过渡区域中过渡成接触表面,其中,过渡区域在后部抓持区段与接触表面之间的表面具有凹陷区段,该凹陷区段设置成相对于接触表面沿轴向方向轴向向外偏移。这允许夹持装置在轮辋凸缘上的非常精确和正确限定的接触。因此附接件可以更精确地安装在车轮或轮辋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夹持装置具有用于将夹持装置连接至附接件的紧固区段,特别是其中,紧固区段被设置成从后部抓持区段和/或从接触表面径向向内设置,特别是其中,紧固区段具有至少一个、特别是多个紧固装置,这些紧固装置特别地被设计为螺钉接受部或螺栓,这些螺钉接受部或螺栓被设计且设置成通过紧固区段、特别是借助于螺钉或螺母来将夹持装置固定在附接件上,从而沿轴向方向夹持该夹持装置防止游隙。因此可以以特别牢固且精确限定的方式将附接件紧固至车轮。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夹持装置包括联接区段,该联接区段特别是具有用于联接工具、特别是连接杆或螺杆的接受部。联接区段可以用于特别是通过联接工具将夹持装置联接至附接件的张紧装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为,夹持装置的后部抓持区段,在适用时当位于第一位置时(在具有可枢转的后部抓持区段的夹持装置情况下),在沿径向向内观看时具有保持区段和插入区段。保持区段在这里被设计为承受夹持力。插入区段继而被设计为简化后部抓持区段在轮辋凸缘与和与轮辋凸缘相邻的轮胎侧壁之间的插入。插入区段相对于保持区段设置在轴向内侧。插入区段在轴向内侧的设置在这里与夹持装置在附接件上的设想位置有关。在后部抓持区段上设置插入区段和保持区段可以使后部抓持区段能够被设计成使得插入区段促进后部抓持区段在轮辋凸缘与轮胎侧壁之间的简单插入,同时保持区段可以被实现为具有强度更大的材料厚度,例如以便承受更大的力。夹持装置由此可以具有高稳定性,同时可以容易地接合在轮辋凸缘后方。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插入区段的材料厚度小于保持区段的材料厚度和/或插入区段的材料厚度轴向向内减小、特别是连续地轴向减小。因此可以特别简单地设计夹持装置或后部抓持区段在轮辋凸缘与轮胎侧壁之间的插入。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保持区段沿周向方向比插入区段延伸得更多。沿周向方向尽可能少地延伸的插入区段可以使夹持装置更简单地附接在轮辋凸缘与轮胎侧壁之间。在附接之后,可以将邻接插入区段的后部抓持区段以简单的方式导向到轮辋凸缘后方,并且沿周向方向延伸得更多的保持区段可以充分地承受力,以便将附接件牢固地紧固在车轮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保持区段具有在其周向延伸中轴向向内渐细的区段和/或插入区段具有在其周向延伸中轴向向内渐细的区段,特别是其中,插入区段被设计成在其整个延伸上在其周向延伸中轴向向内渐细。插入区段和/或保持区段因此可以在其周向延伸中轴向向外变宽。锥形形状的轴向内侧简化了插入,同时保持区段的在轴向外侧的沿周向方向延伸得更多的部分可以充分承受力,以达到牢固紧固。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在适用时,当后部抓持区段位于第一位置时,插入区段具有位于轮辋凸缘侧上的表面,当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截面平面中观看时,该表面相对于轴向方向比保持区段在轮辋凸缘侧上的表面以更平角度延伸,特别是其中,插入区段的角度小至少5°,特别是小至少7°。由于插入区段的在轮辋凸缘侧的表面相对于轴向方向的平坦倾斜度,甚至在轮胎紧紧地抵靠轮辋凸缘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插入该插入区段。另一方面,保持区段的陡峭角度可以提高在轮辋凸缘上的保持牢固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截面平面中观看时,后部抓持区段在轮辋凸缘侧的表面包括至少一个笔直延伸的区段、特别是相对于轴向方向以不同角度笔直地延伸的多个区段。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在适用时,当后部抓持区段位于第一位置时,当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截面平面中观看时,插入区段在轮辋凸缘侧上的表面相对于轴向方向以至少10°、特别是至少15°的角度延伸,和/或当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截面平面中观看时,保持区段在轮辋凸缘侧上的表面相对于轴向方向以至少16°、特别是至少20°、特别是至少25°的角度延伸。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在适用时,当后部抓持区段位于第一位置时,当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截面平面中观看时,插入区段在轮辋凸缘侧上的表面相对于轴向方向以至多40°、特别是至多35°、特别是至多30°、特别是至多25°的角度延伸,和/或当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截面平面中观看时,保持区段在轮辋凸缘侧上的表面相对于轴向方向以至多50°、特别是至多45°、特别是至多40°、特别是至多35°的角度延伸。
刚刚描述的角度的上限和下限代表了变型,这些变型在后部抓持区段的牢固保持和易于插入之间提供了有利的折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工具,固定工具设置在夹持装置上,特别是沿周向方向相对于后部抓持区段偏移并且绕枢转轴线可枢转地进行设置,该枢转轴线特别是与周向方向相切地延伸,其中,固定工具包括形状配合连接区段,该形状配合连接区段被设置成通过使固定工具枢转而与轮辋凸缘以形状配合连接的方式后部接合。夹持装置的后部抓持区段可以用来能够以简单和可靠的方式将附接件紧固在轮辋凸缘上,其中,可以高度注意后部抓持区段在轮辋凸缘与轮胎之间的容易插入性。尽管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可以通过后部抓持区段将附接件适当地紧固在轮辋凸缘上,但是特别是在极限负载情况下,可能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是否另外包括固定工具。此固定工具被设计成通过使固定工具枢转而与轮辋凸缘处于形状配合连接方式的后部接合。因此紧固可以被配置得更牢固。通过使固定工具或其形状配合连接区段枢转,该固定工具或其形状配合连接区段可以例如以与夹持装置的后部抓持区段不同的方式接合在轮辋凸缘后方。因此一方面可以实现在径向方向上的额外固定,另一方面,因为固定工具的形状配合连接区段可以在轮辋凸缘后方枢转得更深并且也可以更好地适应轮辋凸缘的轮廓,因此固定工具的形状配合连接区段可以例如被设计为在轴向方向上提供更大的固定度。由于附接件已经通过后部抓持区段相对于轮辋被固定,因此形状配合连接区段也可以克服轮胎的一些阻力而在轮辋凸缘后方枢转。换句话说,可以优化固定工具的形状配合连接区段的形状以用于轮辋凸缘的形状配合连接方式的接触和牢固的后接合,同时为了容易插入,可以优化夹持装置的后部抓持区段的形状。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固定工具的形状配合连接区段包括接触区段,该接触区段被设计成在其面向轮胎的一侧与轮辋凸缘接触,其中,接触区段凸缘被成形为对应于轮辋凸缘的轮廓,特别是其中,接触区段依照根据DIN 7817的J型轮辋的轮辋凸缘的轮廓被成形。换句话说,接触区段被设计成轮辋、特别是J型轮辋的内部轮廓的配对物。固定工具的接触区段因此可以平坦设置并且特别是在轴向方向上提供有利的固定。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固定工具的形状配合连接区段的材料厚度比夹持装置的后部抓持区段的材料厚度大。因此增加了夹持装置能够承受的力。同时,由于后部抓持区段,夹持装置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插入,并且固定工具的承受大的力的形状配合连接区段可以在应用并通过后部抓持区段紧固在轮辋后方之后被枢转,以便能够承受大的力。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夹持装置包括多部分式后部抓持区段,多部分式后部抓持区段具有可沿径向方向相对于彼此运动的子区段,特别是其中,后部抓持区段的第一子区段相对于后部抓持区段的第二子区段被预加载至特别是径向向内偏移的位置中。因此,由于后部抓持区段的被预加载的第一子区段可以在不张紧的情况下保持抓持轮辋凸缘,因此夹持装置实际上仍可以在尚未张紧的状态下抓持轮辋凸缘。在根据本发明的这些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夹持装置具有限位挡块,该限位挡块被设计成使得第一子区段不能进入相对于第二子区段径向向外偏移的位置。这样可以将设有夹持装置的附接件简单地放置在轮辋凸缘上。放置后,后部抓持区段的第二子区段或两个子区段均可以被张紧。
夹持装置特别是在其紧固区段的区域中、特别是在其轴向外侧上具有棱。因此可以改善与安装区段和/或踏面区段的接触。
夹持装置在其特别是为接触轮辋而设置的后部抓持区段的区域中和/或在其接触表面的区域中可以具有阻尼表面,特别是为表面的橡胶涂层的形式。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后部抓持区段被设计成使得在适用时当后部抓持区段位于第一枢转位置时,后部抓持区段的轴向地位于参考平面内侧的材料完全位于假想廊道中,其中,参考平面被设置成与接触平面相距4mm、6mm或7mm的距离,该接触平面特别地与接触表面重合,其中,接触平面是沿径向方向和周向方向延伸的平面,轮辋凸缘与夹持装置的轴向外侧接触点位于该平面中,其中,假想廊道的宽度是12mm,特别是10mm,特别是9mm,特别是8mm,特别是7mm,特别是6mm,特别是5mm,特别是4mm,并且假想廊道的中心线相对于径向方向R以至少42°、特别是至少45°、特别是至少47°、特别是至少49°、特别是至少51°、特别是至少53°、特别是至少55°、和/或至多72°、特别是至多69°、特别是至多67°、特别是至多65°、特别是至多63°、特别是至多61°、特别是至多59°的角度192延伸,特别是该中心线可以57°的角度延伸,其中,该宽度和该中心线的角度是参照看向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平面而定义的。以这样的方式设计的夹持装置足够稳定,并且仍然允许简单插入在轮胎与轮辋凸缘之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假想廊道的中心线在看向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平面时延伸穿过后部抓持区段在其与参考平面的截面中的材料中心点,和/或假想廊道的中心线在看向沿径向方向R和轴向方向A延伸的平面时延伸穿过后部抓持区段在其与和参考平面平行的平面的截面中的材料中心点,后部抓持区段的轴向内端位于与参考平面平行的平面中。以这样的方式设计的夹持装置足够稳定,并且仍然允许简单插入在轮胎与轮辋凸缘之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提供一种特别是机械的指示装置,通过该指示装置,可识别夹持装置是否处于后部接合,优选地夹持装置是否在设置的位置与轮辋凸缘处于后部接合,特别是其中,指示装置包括弹簧加载元件,该弹簧加载元件在后部抓持区段的区域中以如下方式被加载至轮辋凸缘的设想位置中使得当通过夹持装置使轮辋凸缘处于后部接合时,弹簧加载元件被轮辋凸缘移出该位置并且优选地在夹持装置的轴向和/或径向外侧突出超过该夹持装置,从而使得可识别出轮辋凸缘是否如所设想的那样接合在后方。
指示装置的弹簧加载元件可以特别地延伸穿过夹持装置的材料。特别地,弹簧加载元件的张紧方向可以平行于夹持装置的保持区段的走向。
一种用于车轮的附接件是独立的发明,车轮包括轮辋和设置在轮辋上的轮胎,其中,该附接件被设计为在附接件紧固在车轮上的操作状态下在轮胎功能受限的情况下实现驾驶操作,其中,附接件包括踏面区段,踏面区段特别是在特别是周向方向上构造为多个部分并且具有附接件的用于接触道路的踏面,其中,附接件还包括安装区段,当附接件紧固至车轮而处于在操作状态下时,安装区段设置在踏面径向内部,并且该安装区段特别是被设计为可从踏面区段的至少一部分、特别是整个踏面区段拆卸,并且其中,附接件包括至少两个、特别是至少三个、特别是至少四个夹持装置,其中,夹持装置被设计成接合在轮辋的一个区段、特别是轮辋的轮辋凸缘方面,特别是其中,至少一个、特别是多个夹持装置是根据刚刚所述的实施例设计的,其中,附接件包括张紧装置,通过该张紧装置,至少一个夹持装置可在张紧运动中相对于安装区段径向向内运动,特别是其中,夹持装置包括联接区段,夹持装置通过该联接区段联接到张紧装置,其中,在夹持装置的张紧运动期间,联接区段的运动相对于安装区段以纯平移方式进行,特别是仅径向向内指向,特别是其中,至少两个、特别是至少三个、特别是至少四个夹持装置可在张紧运动中相对于安装区段一致彼此运动联接地径向向内运动,特别是其中,夹持装置各自包括联接区段,夹持装置通过该联接区段联接到张紧装置,其中,在夹持装置的张紧运动期间,联接区段的运动相对于安装区段以纯平移方式进行,特别是仅径向向内指向。夹持装置可以特别地具有后部抓持区段,该后部抓持区段形状配合地连接至联接区段。在这种情况下,后部抓持区段相对于安装区段的相对运动可以对应于联接区段相对于安装区段的相对运动。然而,也可以考虑通过柔性段(例如弹簧片)方式进行连接。
一致彼此运动联接在这里是指运动联接的夹持装置的运动从运动的量和性质的视角看是相同的,一致彼此运动联接的夹持装置的联接区段因此例如以相同的速度径向向内运动。
另一个独立发明是用于车轮的附接件,该车轮包括轮辋和设置在轮辋上的轮胎,其中,附接件被设计为在附接件紧固在车轮上的操作状态下在轮胎功能受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驾驶操作,其中,附接件包括踏面区段,该踏面区段在特别是周向方向上构造为多个部分,该踏面区段具有附接件的用于接触道路的踏面,其中,附接件还包括安装区段,当附接件在车轮上紧固为操作状态时,安装区段设置在踏面的径向内部并且特别是被设计为可从踏面区段的至少一部分、特别是整个踏面区段拆卸,并且其中,附接件包括至少两个、特别是至少三个、特别是至少四个夹持装置,其中,夹持装置被设计成接合在轮辋的一个区段、特别是轮辋的轮辋凸缘后方,特别是其中,至少一个、特别是多个夹持装置是根据刚刚所述的实施例设计的,其中,安装区段包括可相对于彼此运动的至少两个段,每个段具有至少一个夹持装置,并且附接件包括张紧装置,相对于彼此可运动的这两个段通过张紧装置而可相对于彼此以张紧运动的方式运动,其中,这些段相对于彼此的张紧运动是平移的,特别是纯平移的并且朝向彼此指向,特别是其中,安装区段的可相对于彼此运动的段中的至少一个、特别是两个均包括两个夹持装置,这些夹持装置设置在安装区段的可运动段上使得在张紧运动期间可运动段相对于彼此的位置不改变。
安装区段是附接件的一部分,该部分被设计成在踏面区段之前紧固到车轮。在这种情况下,踏面区段已经可以连接到安装区段上。在固定附接件时,首先将安装区段紧固到车轮,然后将踏面区段紧固或带到其最终位置并紧固。因此,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可以首先紧固安装区段。
如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解释的,踏面区段可以被设计为可从安装区段拆卸。特别地,附接件被设计成使得首先可以在没有踏面区段的情况下将安装区段紧固到车轮上,并且在将安装区段紧固到车轮上之后,利用安装区段将踏面区段施加到车轮上并将踏面区段紧固到车轮上。踏面区段也可以特别是不可拆卸地并且可移位地和/或可枢转地连接到安装区段上。当组装时,可以在第一步骤中通过安装区段将附接件紧固到车轮的轮辋上。当适用时,然后,附接件、特别是踏面区段可以额外地特别是紧固到安装区段以及车轮或车轮的轮辋上。
如上面已经提到的,优选的是,在周向方向上观看时,踏面区段具有至少两个段,该至少两个段各自包括踏面的周向的一部分。特别地,这些段彼此可拆卸和/或可相对于彼此枢转和/或移位。由此,附接件可以特别容易地组装在车轮上。首先,安装段可以紧固到车轮上,其中,即使在瘪胎的情况下安装区段也能由于其径向延伸小于踏面区段的径向延伸而容易地安装在车轮上。之后,可以将踏面区段的第一段紧固到车轮上或安装区段以及车轮上。然后,可以旋转安装区段位于其上的轮胎以及踏面区段的第一段,使得踏面区段的已经位于车轮上的段接触道路。然后,可以将踏面区段的另一段施加到车轮和安装区段上并紧固。然后将附接件完全组装,其中在没有汽车千斤顶或升降平台的并且在车轮附接在车辆上的情况下就可以容易地实现组装。
在端部位置,夹持装置特别地完全与后部抓持区段形状配合连接地搁置在轮辋凸缘的内侧上。由于夹持装置在面对轮辋凸缘的一侧上的可选涂层(例如橡胶涂层),因此可以在夹持装置与轮辋凸缘之间实现按压(涂层被压紧)。由此可以特别好地承受由加速度和制动操作引起的周向力。因此可以尤其有效地避免备用轮与车辆轮辋之间的相对运动。
夹持装置特别地通常具有用于接触轮辋凸缘的摩擦增强接触表面和/或可压缩接触表面,该接触表面特别是具有涂层。
安装区段和踏面区段可以具有特别是彼此协调的定位装置。特别地,安装区段可以包括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特别是销状的导向突起,并且踏面区段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导向开口,该至少一个导向开口被设计成与导向突起互补,使得当安装区段已经固定到车轮上时,踏面区段或踏面区段的一部分能够以这种方式放置在安装区段上使得导向突起接合在导向开口中,并且踏面区段相对于安装区段和车轮的轴向组装运动通过导向突起接合在导向开口中而被导向。当安装区段已经被紧固在车轮上时,踏面区段因此可以以特别简单和有效的方式附接到车轮上。还可以想到,安装区段具有一个或多个导向开口,而踏面区段具有被设计成与导向开口互补的对应销状导向突起。由于导向开口和导向突起的互补设计以及在轴向方向上的延伸,可以将踏面区段以简单的方式在轴向方向上放置在已经紧固在车轮上的安装区段上。由此,实际上预先确定了踏面区段的正确取向和正确组装位置两者。
特别优选的是,安装区段的臂中的一个臂具有用于踏面区段的多个段的导向突起或导向座。
特别地,安装区段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臂,这些臂各自具有至少一个导向突起。由此可能的是,导向突起设置在用于附接踏面区段的特别合适的位置处。还可以想到,支柱具有导向开口而不是导向突起以用于接收踏面区段上的导向突起。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踏面区段可至少分段地从安装区段拆卸或可相对于安装区段运动,并且至少一个、特别是每个夹持装置具有带紧固装置的紧固区段,踏面区段可通过紧固装置紧固到夹持装置并且能够优选地通过夹持紧固而在轴向方向上进行固定从而防止相对于夹持装置的游隙。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踏面区段可至少分段地从安装区段拆卸或可相对于安装区段运动,并且安装区段具有带有紧固装置的至少一个紧固区段,踏面区段可通过紧固装置紧固到安装区段并且能够优选地通过夹持紧固而在轴向方向上进行固定从而防止相对于安装区段的游隙。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紧固装置被设计成使得踏面区段在通过紧固装置进行紧固时沿轴向方向朝向轮辋运动,特别是其中,紧固装置包括可螺接的连接,在上紧可螺接的连接时,踏面区段沿轴向方向朝向安装区段运动,特别是其中,紧固装置是电驱动的和/或气动驱动的和/或至少通过预加载、特别是通过弹簧预加载来支持踏面区段沿轴向方向的运动。
可以在附接件上设置可以被设计为电动马达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以包括可以被实现为电池的能量源。驱动装置可以不可拆卸地集成在安装区段中或者可以可移除地实现。除能量源之外或代替能量源,驱动装置还可以包括与外部电源(例如车辆的点烟器)的连接。
驱动装置用于致动紧固装置。在致动紧固装置时,踏面区段可以在紧固在安装区段上时沿轴向方向朝向轮辋运动。
紧固装置还可以包括扭矩限制器。通常有利的是,紧固装置设计为具有限定的拧紧扭矩的螺钉连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踏面区段包括多个周向段,这些周向段各自包括踏面的周界的一部分并且各自可从安装区段拆卸,并且踏面区段的每个周向段能够通过至少一个紧固装置紧固到安装区段的可运动段中的同一段上。由于踏面区段的每个段紧固到安装区段的可运动段中的同一可运动段上,因此可以给予附接件的整体结构额外的稳定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踏面区段包括多个周向段,这些周向段各自包括踏面的周界的一部分并且各自可从安装区段拆卸,并且安装区段实现为单件,并且踏面区段的周向段中的每个通过相应的紧固装置在彼此间隔开的至少两个、优选地三个点处连接到安装区段。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其中附接件包括具有相对于彼此可运动的至少两个段的安装区段,可以实现至少一个、特别是多个、特别是每个夹持装置被实现为刚性地连接到安装区段。特别地,夹持装置可以与安装区段成一体地实现。例如,安装区段的每个可运动段可以包括一个、特别是两个夹持装置,特别是其中,夹持装置位于其上的段可以被设计为一件式铸件或冲压金属板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张紧装置通过特别是连接杆或螺杆形式的联接工具联接到夹持装置,特别是其中,安装区段包括用于联接工具的接收区段,特别是其中,接收区段至少沿联接工具的延伸的一部分、特别是沿联接工具的整个延伸轴向地向外覆盖联接工具,特别是沿周向方向覆盖联接工具,特别是完全封装联接工具。张紧装置可以通过这种联接工具特别地联接到多个夹持装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张紧装置具有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用于将致动元件的特别是绕轴向方向的旋转驱动运动转换成平移张紧运动,特别是其中,传动装置针对每个夹持装置包括驱动锥形齿轮和输出锥形齿轮,并且相对于安装区段可运动的夹持装置各自通过联接到输出锥形齿轮的联接工具、特别是螺杆联接到输出锥形齿轮,该螺杆接合在相应的夹持装置上的螺纹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踏面由踏面层形成,特别是其中,当轴向向外看时,踏面层具有沿径向方向倾斜的区段,特别是其中,踏面层具有空腔和/或开口,特别是其中,这些开口沿轴向方向延伸穿过踏面层的材料。因此例如可以使得附接件可以用于小间隙车辆上。
特别地,踏面区段被实现为具有特别是由可铸聚合物制成的铸造踏面。踏面层因此特别是铸造到踏面区段上。
踏面层还可以被夹持紧固到踏面区段上。夹持优选地属于如下类型:在正常的驾驶操作中,在踏面层与踏面区段的其余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运动。然而,特别地可以调节夹持,使得在极限加速或极限制动操作中,在踏面层与踏面区段的其余部分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踏面区段具有沿径向方向朝向轮辋侧突出的支撑区段,在该支撑区段上设置有形成踏面的踏面层。因此,附接件的踏面可以沿车轮的方向设置得更近,这样可以对小间隙车辆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踏面区段具有支撑区段,在该支撑区段上设置有形成踏面的踏面层,其中,支撑区段在附接件的背离轮辋的一侧上凹陷,使得当附接件紧固在轮辋上的设想位置时,支撑区段的背离轮辋的一侧沿轴向方向突出超过轮辋凸缘至多40mm、至多30mm、特别是至多20mm、特别是至多10mm。因此,踏面可以设置有相应小的轴向突起,该轴向突起可以对小间隙车辆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踏面区段具有支撑区段,在该支撑区段上设置有形成踏面的踏面层,其中,在附接件面向轮辋的一侧,支撑区段在轴向方向上与轮辋凸缘相距至多10mm,轴向向内突出超过轮辋凸缘特别是5mm、特别是10mm、特别是15mm、特别是20mm、特别是25mm、特别是30mm。因此,踏面可以设置有相应小的轴向突出部,该轴向突出部可以对小间隙车辆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踏面区段可从安装区段拆卸或者可运动,并且在沿周向方向观看时具有至少两个段,这两个段各自包括踏面的周向的一部分,其中,这些段可彼此拆卸或可相对于彼此枢转或移位,特别是其中,踏面区段包括两个、特别是正好两个周向段,这些周向段包括基本上相同构造的并且特别地被设计成铸件的基体,或者特别是其中,踏面区段具有轴向延伸大于180°、特别是大于190°的段。在踏面区段的具有基本上相同构造的基体的段的变型中,可以非常有成本效益地实现踏面区段的段的制造。可以在踏面区段的段的相同基体上装配另外不同的部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在沿周向方向观看时,踏面区段具有至少两个段,其中一个段固定地连接至安装区段,而另一段可从安装区段拆卸。踏面区段的固定地连接到安装区段的段可以特别地与安装区段一体地形成,特别是形成为铸件。因此可以产生易于组装的附接件,由于附接件包括很少的连接点,因此可以具有高结构稳定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安装区段包括可相对于彼此运动的至少两个段、以及中央元件,其中,张紧装置设置在中央元件上并且被设计成使得可相对于彼此运动的两个段参照于中央元件的张紧运动是相同的,但方向相反。特别地,可运动段和中央元件可以被设计为冲压金属板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安装区段的紧固装置设置在中央元件上,特别是其中,紧固装置被设置和设计成使得当踏面区段通过紧固装置紧固到安装区段上时,可相对于彼此运动的段被夹持张紧在踏面区段与中央元件之间。因此可以实现附接件的额外稳定性。
安装区段的可运动段可以特别简单地被设计为例如冲压金属板件。夹持装置可以通过安装区段的可运动段的弯曲部分形成。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附接件包括至少一个、特别是多个固定工具,这些固定工具沿周向方向相对于夹持装置偏移设置并且可绕枢转轴线枢转地设置在附接件上、特别是设置在踏面区段或安装区段上,该枢转轴线特别地与周向方向相切地延伸,其中,固定工具包括形状配合连接区段,该形状配合连接区段被设计成通过枢转固定工具而形状配合地接合在轮辋凸缘后方。因此可以实现附接件在车轮上的额外程度的紧固和固定。
固定工具优选地被设计为成品部件。被设计为成品部件的这些固定工具优选地旋拧到踏面区段的周向段上。
附接件、特别是固定工具优选地包括接触元件,该接触元件被设计为在将踏面区段固定到安装区段上时接触轮辋或安装区段,其中,接触元件联接到固定工具,使得固定工具在此接触期间枢转成与轮辋凸缘形状配合地后部接合。
固定工具优选地包括壳体并且特别地形成为成品部件。固定工具优选地包括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特别是通过闩锁尤其通过弹簧进行预加载的特别为螺栓来锁定固定工具以防止当固定工具通过其形状配合连接区段与轮辋凸缘形状配合地后部接合时枢转出去。锁定机构优选地设置在壳体中。锁定机构和固定工具、以及优选地接触元件因此可以以任何比率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中,该壳体形成用于这些部件的一种外壳。优选的是,此壳体或此外壳可以与位于其中的部件单独组装,然后可以将已经完全预组装的单元作为成品部件装配在附接件上、特别是装配在踏面区段上。
锁定机构可以包括例如通过弹簧被预加载的锁定工具,并且可以被实现为螺栓。锁定工具可以被设计和设置成使得当固定工具或其形状配合连接区段位于在轮辋凸缘后方接合的位置时,锁定工具接合在固定工具上的对应座中。
固定工具和锁定工具可以设置在壳体中。接触元件也可以与固定工具相关联。接触元件可以联接到固定工具,使得在接触接触元件时,固定工具从轴向方向A枢转到在轮辋凸缘后方接合的位置中。
壳体和锁定工具可以相对于彼此设计和设置成使得当锁定工具将固定工具锁定在枢接在轮辋凸缘后面的位置上时,其在光学上是可识别的。例如,锁定工具可以被实现为螺栓,当固定工具不位于枢转到位的位置时,螺栓的后端部从壳体中突出。因此,螺栓提供了固定工具及其形状配合连接区段是否已经接合在轮辋凸缘后方的光学指示。
在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固定工具的形状配合连接区段包括接触区段,该接触区段被设计成在其面向轮胎的一侧与轮辋凸缘接触,其中,接触区段被形成为对应于轮辋凸缘的轮廓,特别是其中,接触区段被形成为对应于根据DIN 7817的J型轮辋的轮辋凸缘的轮廓。因此可以实现固定工具与轮辋凸缘的面式的形状配合连接,这促进了在轴向和径向方向上的良好紧固。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固定工具的形状配合连接区段的材料厚度比夹持装置的后部抓持区段的材料厚度大。夹持装置可以被实现为具有非常小的材料厚度,以便于插入在轮辋凸缘与轮胎之间,并且固定工具被实现为具有相应厚度的材料厚度,以便确保附接件在任何操作状态下的牢固紧固。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夹持装置包括后部抓持区段,该后部抓持区段被设计为沿周向方向是弯曲的以当接合在轮辋凸缘后方时补偿轮辋凸缘的周向弯曲,或者固定工具包括形状配合连接区段,该形状配合连接区段被形成为沿周向方向是弯曲的以当接合在轮辋凸缘后方时补偿轮辋凸缘的周向弯曲。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夹持装置和/或固定工具可以在各种不同位置级中固定在附接件上,特别是固定在安装区段上,这些位置级彼此径向间隔开并且与不同的轮辋直径协调,特别是其中,至少一个夹持装置可在这些位置级中沿径向方向平移运动,但在所述位置级中沿径向方向能够运动的距离没有彼此径向间隔开的位置级彼此沿径向方向相间隔的那么远。由于可以固定在各种不同位置级,因此附接件可以容易地适应各种不同的轮辋直径。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区段的可运动段的或可径向运动的夹持装置的运动路径可以保持很小,但是可以覆盖不同的轮辋尺寸。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附接件包括预加载机构,通过该预加载机构,夹持装置或夹持装置的后部抓持区段的部分区域被径向向内预加载,或者通过该预加载机构,安装区段的可运动段之一朝另一个可运动段的方向被预加载。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夹持装置的导向区段(该区段可以包括夹持装置的紧固区段或可以由紧固区段一部分形成)沿径向方向被可运动地导向至导向座中,该导向座特别地设置在附接件的安装区段上。特别地,导向区段可以被接收、完全封闭在导向座中。因此,可以非常精确地导向和紧固相对于安装区段可运动地设计的夹持装置。
附接件的夹持装置可以被可运动地支撑、特别是以形状配合的方式被支撑,以便借助于导向装置相对于安装区段沿径向方向运动。关于导向装置,比如杆状突起的导向元件可以被形状配合地导向至导向座中,该导向座例如是以与突起适当互补的方式形成的凹槽。在这种情况下,凹槽可以设置在安装区段上并且突起可以设置在夹持装置上,或者反之亦然。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后部抓持区段和/或夹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的接触表面相对于联接区段可枢转地,特别是通过包括弹簧片的连接进行支撑。夹持装置优选地在安装区段上被导向,使得后部抓持区段和/或接触表面在联接区段的径向向内指向的张紧运动期间轴向向内运动,特别是枢转。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张紧装置居中地设置在安装区段上。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联接工具从居中设置的张紧装置径向向外延伸到夹持装置。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在通过张紧装置执行张紧运动期间,一个或多个联接工具没有相对于安装区段平移运动。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联接工具相对于安装区段以平移或旋转的方式运动,但特别是在通过张紧装置执行张紧运动时不以这两种方式移进行动。
优选地,安装区段被设计成具有中央区段,该中央区段包括张紧装置的致动元件、特别是张紧装置的传动装置,并且设置在车轮的螺栓阵列的区域中或者当附接件固定到车轮上时至少部分地与该区域重叠。安装区段优选地具有被设计为支柱的臂,这些臂从中央区段径向向外延伸至夹持装置。优选地,安装区段被设计成、特别是这些臂被设计成具有用于一个或多个联接工具的接受部,使得联接工具被设置在安装区段中,特别是设置在臂中,并且优选地被安装区段的、特别是这些臂的材料至少轴向向外地、特别是也沿周向方向地、特别是也轴向向内地隐藏。因此,联接工具从外部是看不见的并且也被保护防止受到机械影响。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张紧装置将牵引元件的轴向向外指向的运动转换成夹持装置的径向向内指向的运动。张紧装置特别地可以被实现成使得张紧装置将轴向向外指向的致动运动转换成夹持装置的联接区段的径向向内指向的运动。特别地,张紧装置可以包括夹持单元,该夹持单元通过螺杆可相对于支撑元件轴向向外运动,其中,支撑元件可以设置在轮辋的螺栓阵列的区域中并且在张紧运动期间可以在此区域中被抵靠轮辋支撑。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安装区段被设计成使得在固定到车轮的状态下,安装区段在径向方向上与车轮的螺栓阵列的区域间隔开。例如,安装区段可以被设计成圆环的形式。在特别是这种实施例的情况下,张紧装置可以被设计成沿周向方向延伸的元件的形式,例如环形线缆,其直径可以减小并且联接至夹持装置。
附接件的夹持装置特别是在其后部抓持区段的被设置用于接触轮辋的区域中和/或在其接触表面的区域中可以具有特别是呈表面的橡胶涂层形式的阻尼表面。
在被设置用于接触车轮的轮辋的点处,附接件可以具有特别是呈表面的橡胶涂层形式的柔性表面。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夹持装置被径向向内预加载,使得夹持装置可克服此预加载径向向外运动间隙距离。在张紧夹持装置时,夹持装置最终通过张紧装置径向向内运动之前,张紧装置于是首先克服该间隙距离。这可以例如通过上面已经提到的预加载机构来实现。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安装区段的可相对于彼此运动的段被朝向彼此预加载,使得这些段可克服此预加载背离彼此运动间隙距离。在张紧夹持装置时,在安装区段的可相对于彼此运动的段最终通过张紧装置朝向彼此运动之前,张紧装置于是首先克服该间隙距离。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附接件、优选地踏面区段包括用于从轴向外侧接触轮辋凸缘的支撑表面,特别是这些支撑表面设置在支撑体上,这些支撑体继而固定在踏面区段上。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支撑表面与踏面区段一体地形成或由踏面区段的一部分形成。用于与轮辋凸缘接触的支撑表面可以特别地沿周向方向与夹持装置间隔开。在具有夹持装置的附接件带有接触表面或不带有接触表面的情况下,均可以设置用于与轮辋凸缘接触的支撑表面。
附接件与轮辋的接触优选地限于夹持装置的支撑表面和/或接触表面。换句话说,当附接件固定到车轮上时,附接件的所有部分除了接触表面和/或支撑表面之外都与轮辋间隔开。夹持装置的支撑表面和/或接触表面优选地具有柔性表面,该柔性表面优选地呈涂层形式,特别是包括合成材料。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夹持装置包括后部抓持区段,该后部抓持区段被设计成使得在适用时,当后部抓持区段位于第一枢转位置时,后部抓持区段的轴向地位于参考地点内侧的材料完全位于假想廊道中,其中,参考平面与接触平面间隔开4mm、6mm或7mm,该接触平面与附接件的接触表面重合,其中,附接件的接触表面包括轮辋凸缘与附接件的例如由支撑表面形成的轴向外侧接触点,并且其中,假想廊道的宽度是12mm,特别是10mm,特别是9mm,特别是8mm,并且假想廊道的中心线相对于径向方向以至少42°、特别是至少45°、特别是至少47°、特别是至少49°、特别是至少51°、特别是至少53°、特别是至少55°、和/或至多72°、特别是至多69°、特别是至多67°、特别是至多65°、特别是至多63°、特别是至多61°、特别是至多59°的角度延伸,特别是相对于径向方向以57°的角度延伸,并且其中,该宽度和该中心线的角度是参照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平面的视图定义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假想廊道的中心线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平面的视图中延伸穿过夹持装置的后部抓持区段在具有参考平面的截面中的材料中心点,和/或假想廊道的中心线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平面的视图中延伸穿过后部抓持区段在其具有与和参考平面平行的平面的截面中的材料中心点,后部抓持区段的轴向内端位于与该参考平面平行的平面中。
夹持装置的所述几何结构已被证明是夹持装置及其后部抓持区段的稳定性与后部抓持区段在轮辋凸缘与轮胎之间的容易插入性之间的有利折中解决方案。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当踏面区段安装在车轮上的最终位置,因此通过紧固装置朝向安装区段或朝向轮辋运动时,支撑表面与夹持装置的接触表面处于一个平面中并接触轮辋凸缘。因此,踏面区段在轮辋凸缘上接收到额外的支撑。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附接件包括设置在夹持装置上的紧固装置,并且另外包括设置在安装区段上并与夹持装置间隔开的紧固装置。
踏面区段可以被设计为特别地具有恰好两个周向段,两个周向段特别地均具有180°的周向延伸,特别地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构造,特别地是相同的基础元件,这些基础元件形成为铸件。特别地,在这两个周向段中的每一个上恰好设置有至少一个、特别是两个固定工具。张紧装置可以是可从安装区段移除的。然而,张紧装置优选地固定地集成到安装区段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提供指示装置,特别是机械指示装置,该指示装置与夹持装置相关联并且通过该指示装置可识别夹持装置是否处于后部接合中,优选地识别夹持装置是否在设想位置中与轮辋凸缘处于后部接合,特别是其中,指示装置包括弹簧加载元件,该弹簧加载元件在后部抓持区段的区域中加载至轮辋凸缘的设想位置中,使得在夹持装置处于轮辋凸缘的后部接合时,弹簧加载元件被轮辋凸缘推出该位置并且优选地在夹持装置的轴向和/或径向外侧突出超过该轮辋凸缘,使得从这个方向可识别出轮辋凸缘的后部接合是否是如所设想的那样。指示装置或其弹簧加载元件也可以沿周向方向相对于夹持装置偏移设置。然而,指示装置或其弹簧加载元件也可以集成到夹持装置中。
指示装置的弹簧加载元件可以特别地延伸穿过夹持装置的材料。特别地,弹簧加载元件的张紧方向可以平行于夹持装置的保持区段的走向。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应用选项和优点由以下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得出,参照附图说明这些实施例,其中,特征无论是单独地还是以不同的组合形式都对本发明而言是重要的,而在此不再明确参考。附图中:
图1示出了沿轴向方向观看到的车轮;
图2示出了图1的车轮的轮辋的截面表示;
图3示出了在各种不同的图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第一实施例;
图4示出了在各种不同的图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夹持装置;
图7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8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9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0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1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2示出了是各种描述中来自图12的实施例;
图13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4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性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性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性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性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19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20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21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22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23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24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25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26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夹持装置;
图2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夹持装置;
图29示出了固定工具;
图30示出了来自图29的处于枢转位置的固定工具;
图3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的细节;
图3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夹持装置的细节;
图33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34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来自图33的安装区段;
图35示出了预加载机构;
图3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安装区段的细节;
图3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性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3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性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3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性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4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夹持装置的细节;
图4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性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4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性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43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44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45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46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47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替代实施例的附接件;
图4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性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4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夹持装置的细节;
图5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夹持装置的细节;
图5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性实施例的踏面区段;
图5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替代性实施例的安装区段;
图5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夹持装置的细节;以及
图54示出了在各种描述中的替代实施例的附接件。
在以下附图中,对应的部件和要素具有相同的参考标记。为了更清楚起见,并非在所有附图中都重复所有参考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车轮1的示意图。车轮1包括轮辋2和安装在轮辋2上的轮胎3。图2中单独示出了没有轮胎3时的轮辋2。周向方向U用带有参考标记U的箭头描绘。轴向方向A用带有参考标记A的箭头描绘(图2)。箭头轴向向外指向。径向方向R由带有参考标记R的径向向外指向的箭头描绘。在径向内部,轮辋2包括车轮1的螺栓阵列4。所谓的中心开口6围绕车轮1的沿轴向方向A延伸的旋转轴线5设置在螺栓阵列4的中心,在一些情况下中心开口又称为居中的轮毂孔或中心孔。在此,螺栓阵列4包括五个螺钉孔7,其中两个设有参考标记。在本车轮1中,五根轮辐8从螺栓阵列4的区域径向向外延伸。
轮辋2包括轮辋槽底9和轮辋凸缘10,并且中心开口6具有凹陷的周向凹槽12。轮辋2具有多个开口13,这些开口被设置在螺栓阵列4的区域中。开口13在轮辋2中被设置为与螺钉孔7间隔一定距离并与轮辋2的中心开口6间隔一定距离,因此孔7被设置用于接收车轮螺栓或拉杆螺栓。开口13可以被实施为例如多控制孔,可以经由这些多控制孔测量车轮1的车桥的轴向游隙。
如果车轮1的轮胎3具有孔,则轮胎中的空气逸出并且车轮1的轮胎功能受到限制。为了使得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继续驾驶操作,可以使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14。
图3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这种附接件的示例。附接件14被设计成具有踏面区段16和初始安装区段20,踏面区段包括附接件14的踏面18,初始安装区段在组装附接件14时径向地设置在踏面18内侧。
夹持装置22设置在附接件的轴向向内一侧上。
踏面区段16可以通过多个紧固装置24附接到安装区段20。紧固装置24在此被设计为螺钉紧固件24。
在此,安装区段20被设计为星形,其具有三个径向向外延伸的支柱26。在此,紧固装置24中的一个设置在这些支柱中的每一个上。
在本实施例中,踏面区段16形成为单件。然而,出于本发明的目的,踏面区段16可以形成为多个部分。稍后将更详细地描述这一点。
在图4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另一个示例,其中,仅描绘了当安装在车轮1上时的安装区段20。
安装区段20在图4所示的位置被施加到轮辋2上,使得夹持装置22的轴向向内的端部恰好搁置在轮辋凸缘10上(如图4c)所示)。然后,夹持装置22在张紧运动V中径向向内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有三个夹持装置22都可以径向向内均匀地运动并且在张紧运动V中相对于安装区段20彼此运动联接。在本实施例中,夹持装置22的张紧运动V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安装区段20纯粹平移地延伸并且仅径向向内指向。
由于夹持装置22的形状,这些夹持装置在张紧运动期间滑动成与轮辋凸缘10后部接合(如图4d)所示),并且由此沿轴向方向A将安装区段20朝向轮辋2拉动。在以下内容中,首先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22,该夹持装置也用在例如图4的附接件14中。
在图5中以各种不同视图详细示出了这种夹持装置22。
夹持装置22被设计用于在车轮1的轮辋2上张紧附接件14。夹持装置22具有后部抓持区段28。后部抓持区段28被设计成沿轴向方向A钩状突出并且在通过沿径向方向R和轴向方向A延伸的截面平面E的截面中径向向内(沿箭头c)-c))观看,如图5c)中所示)。后部抓持区段28用于轮辋凸缘10的形状配合后部接合。
后部抓持区段28过渡成接触表面30,该接触表面在此位于沿径向和周向方向延伸的平面29中。接触表面30被设计和设置为从轴向外侧接触轮辋凸缘10。
后部抓持区段28在过渡区域32中过渡成接触表面30。过渡区域32在后部抓持区段28与接触表面30之间的表面34具有凹陷区段35,该凹陷区段被设置成相对于接触表面30在轴向方向A上轴向向外偏移。当后部抓持区段28接合在轮辋凸缘10后方时,接触表面30允许夹持装置22搁置在轮辋凸缘10上的精确限定位置。这特别对于夹持装置22是有利的,在夹持装置中,在一弯曲区段中占据轮辋凸缘10。在这种夹持装置22中,轮辋凸缘10可以在沿轴向加载时相对于夹持装置11来回运动。这样的运动会损坏轮辋凸缘10,另一方面,夹持装置22也暴露于较高负载。这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接触表面30的夹持装置22来防止。
夹持装置22具有用于将夹持装置22连接至附接件14的紧固区段36。紧固区段36在此被设置成从后部抓持区段28和接触表面30径向向内。紧固区段36在夹持装置侧具有多个紧固装置38,这些紧固装置在此被设计为螺钉容纳部38。
紧固装置38被设计和设置为在紧固装置38被设计为螺钉容纳部38的情况下借助螺钉经由紧固区段36以防止沿轴向方向A的游隙的夹持方式将夹持装置22固定在附接件14上。因此,在本示例中,夹持装置22实际上可以通过紧固区段36实际上抵靠附接件14沿轴向方向拧紧。
夹持装置22具有导向区段39,该导向区段在此由紧固区段36形成。紧固区段36被设置和设计成以沿径向方向被可运动地接收导向在导向座中,该导向座特别地设置在附接件的安装区段上。
夹持装置22在此还具有联接装置40,该联接装置被设计为用于联接工具(这里是螺杆)的接受部40。联接装置40通常被设计为特别是通过联接工具将夹持装置22联接至附接件14的张紧装置。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张紧装置。
当径向向内看时,夹持装置22的后部抓持区段28具有保持区段42和插入区段44,该保持区段被设计为承受夹持力,该插入区段被设计为有助于将后部抓持区段28插入到轮辋凸缘10与和与轮辋凸缘10相邻的轮胎侧壁之间。插入区段44在此相对于保持区段42轴向向内设置。保持区段42沿周向方向U比插入区段44延伸得更多。
插入区段44的材料厚度46在此小于保持区段42的材料厚度48。另外,插入区段44具有轴向向内连续减小的材料厚度46。因此,插入区段44关于其材料厚度实际上轴向向内延伸到某一点。这使得在轮辋凸缘10与轮胎3之间的插入更为容易。
在本实施例中,保持区段42和插入区段44均被设计成在其周向延伸中轴向向内渐细。保持区段42和插入区段44在各种情况下均在其周向延伸中分别以圆化形式轴向向内渐细。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夹持装置22。图6中所示的夹持装置22同样具有以钩子方式形成的后部抓持区段28,以用于形状配合地接合在轮辋凸缘10后方。图6的夹持装置22的后部抓持区段28可相对于夹持装置22的其余部分绕着轴线50枢转,该轴线与周向方向U相切地延伸。
后部抓持区段28可以通过形状配合地锁定而定位在至少第一位置S1和相对于第一位置S1绕轴线50枢转的第二位置S2、以及绕轴50枢转的第三位置S3中。然而,后部抓持区段28也可以通过传力连接方式的张紧来定位。除了所示的3个位置之外,在所示实施例中的后部抓持区段28也可以锁定在2个其他位置上。在本示例中,通过锁定工具52实现形状配合连接方式的锁定,该锁定工具在当前情况下被实现为无头螺钉52。锁定工具52或无头螺钉52接合在可枢转的后部抓持区段28上的对应凹部54中。在图6b)中可见五个凹部54,其中,夹持装置22的基体56被描绘为局部透明的。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有4个其他可锁定位置中的第一位置S1,后部抓持区段28以钩的方式被设计,该钩沿轴向方向突出并且在通过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截面平面E的截面中径向向内延伸。
图6的夹持装置22同样具有接触表面30。图6的夹持装置在这里还具有联接装置40,该联接装置被设计为用于联接工具(这里是螺杆)的接受部40。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14的另一个实施例。附接件14包括具有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的三个夹持装置22的安装区段20。踏面区段16固定至安装区段20。夹持装置22各自设有紧固区段36。紧固区段36相应地包括紧固装置38,该紧固装置在这里呈轴向向外突出的螺栓的形式。
通过紧固装置38的在踏面区段侧上的部分58,该部分被实现为螺母58,踏面区段16可以被稳固地固定在夹持装置22上并且因此被固定在安装区段20上。在这里,安装区段可以通过这种紧固被夹持在踏面区段与夹持装置之间。由此始终保证踏面区段16与夹持装置22之间的无游隙接触。夹持装置22继而以其接触表面30位于轮辋凸缘10上而从轴向外侧位于精确限定位置中。由此确保了踏面区段16在轮辋2上的精确定位和无游隙保持。
附接件具有张紧装置60,该张紧装置在这里设置在中央。张紧装置60通过联接工具62联接到夹持装置22。在图7c的单独描述示出了这一点。
安装区段20具有用于联接工具62的接收区段64。接收区段64在这里被设计和设置成使得联接工具62沿着其整个延伸轴向向外被覆盖。
这里,联接工具62在各种情况下也沿周向方向U由接收区段64的壁覆盖。接收区段64轴向向内打开。张紧装置60包括传动装置66。传动装置66用于将绕轴向方向A的旋转驱动运动转换成平移张紧运动,该旋转驱动运动由弯曲箭头AB描绘。在这种情况下,在致动元件68上实现驱动运动AB,该致动元件在这里被设计为六角螺栓。可以将扳手施加在致动元件68上并且实现驱动运动AB。然后,在当前情况下,旋转驱动运动AB通过驱动锥形齿轮70传递到输出锥形齿轮72,这通过联接工具62实现传输,该联接工具在这里被实现为螺杆62。
螺杆62在其夹持装置侧端部处具有螺纹74,该螺纹接合在夹持装置22上的对应的配合螺纹76中。由于联接工具或螺杆62的旋转,螺杆62上的螺纹74拧入夹持装置22上的螺纹76。夹持装置22由此径向向内运动,而螺杆62相对于安装区段20保持静止并且仅旋转。
在图7的示例中,夹持装置22中的仅一个可通过张紧装置60运动。在图8的示例中,示出了附接件14的替代性实施例,其中,在这个实施例中,所有三个夹持装置22分别通过联接工具62与输出锥形齿轮72连接至中央驱动锥形齿轮70。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14的另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在图9的附接件中,安装区段20具有四个夹持装置22,该四个夹持装置在多个固定确定位置中固定不动地紧固在安装区段20上的,这些位置与不同的轮辋直径相协调。安装区段20具有第一段77和第二段78。第一段77被设计成大致W形,而第二段78被设计成大致弯曲的。该附接件同样具有张紧装置60,其中,该张紧装置被实现为连接杆,该连接杆固定地连接至第二段78。此连接杆79穿过第二段78并设有螺母80。通过朝着第一段77拧紧螺母80,第一段74在平移指向第二段76的张紧运动中相对于第二段76运动。
张紧装置60具有弹簧机构82,该弹簧机构被设计成使得围绕连接杆79设置的弹簧84将第一区段74朝向第二区段76推动。因此,夹持装置22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放置在轮辋凸缘10上并且这些夹持装置通过弹簧机构82实际上被直接推入抓持轮辋凸缘的位置。如果然后拧紧螺母80,则进一步执行由弹簧84规定的运动,并且夹持装置22接合在轮辋凸缘10后方并且使安装区段20沿轴向方向A上朝向轮辋凸缘10运动。然后可以将踏面区段16放置在安装区段20或夹持装置22上并紧固。为了紧固踏面区段16,在这里将螺钉86插入到对应的紧固装置38中,该紧固装置被实现为螺钉孔并且设置在夹持装置22中。以类似于图7和图8的版本的方式,因此结果是将踏面区段16精确限定并固定紧固在夹持装置22上。
弹簧机构82表示预加载装置83的一个选项,通过该预加载装置将安装区段20的可运动段77、78中的一个沿另一可运动段77、78的方向进行预加载。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14的另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图10的附接件14还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22,这些夹持装置各自还包括两个固定工具88。固定工具88被设置成在周向方向U上相对于夹持装置22的后部抓持区段偏移。
固定工具88各自围绕枢转轴线90可枢转地设置在夹持装置22上。然而还可考虑到,固定工具88可以与夹持装置22分开地设计。
固定工具各自包括一个形状配合连接区段92,该形状配合连接区段被设计成通过固定工具的枢转而与轮辋凸缘10形成形状配合的后部接合。这里,固定工具88的形状配合连接区段92在这种情况下被设计为接触区段94,该接触区段继而被设计成为轮辋凸缘10面向轮胎的一侧上与轮辋凸缘10接触,其中,接触区段94被成形为对应于轮辋凸缘10的轴向内侧的轮廓。在这种情况下,这里假定根据DIN 7817的J型轮辋的轮辋凸缘的轮廓。
图10的附接件14的设计以其他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图8的附接件的设计相对应。
在图10b中,示出了安装区段处于安装在轮辋上的状态中。在这里可以看到夹持装置22如何接合在轮辋凸缘10的后方。在进一步的步骤中,踏面区段16的各个周向段固定到安装区段20上。为此使用处于夹持装置22上的紧固装置38。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另一个实施例。这里,附接件被实现为具有安装区段20,该安装区段具有可相对运动的两个段77和78,其中,附接件另外包括中央元件96。
中央元件96进一步包括张紧装置60。这里,张紧装置60被设计成使得可相对于彼此运动的两个段77、78的张紧运动关于中央元件96是相同的,但方向相反。这意味着,在致动张紧装置60的居中设置的致动区段68时,两个可运动段77和78各自以相对于中央元件96相同的相对速度运动。
紧固区段20还包括紧固装置98,踏面区段16的各个段通过这些紧固装置98紧固在安装区段20上。紧固装置38在这里被实现为螺栓,螺栓固定地连接至中央元件96。本实施例的夹持装置22同样固定地连接到安装区段20,但是固定地连接到可运动段77和78。安装区段20的两个段77、78中的每一个包括两个夹持装置22。这里,安装区段20的每个可运动段77、78的两个夹持装置22被设置为相对于彼此间隔一定距离地,其中,在张紧运动期间,夹持装置22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在通过紧固装置38紧固踏面区段16时,可运动段77和78被夹持在中央元件96与踏面区段16之间。
在图12中以另外的视图示出了图11的附接件14。
在图12c中,描绘了附接件14处于完全固定至车轮1的状态。在图12c的描述中,可以容易地认识到,附接件14的踏面18相对于轮胎3的踏面径向向内偏移约15mm。在这里,这以这种方式被描绘为图12c中的轮胎3充满空气。如果轮胎具有孔,则空气逸出并且附接件14接触道路,其中,轮胎被另外保持形状并且此外在轮的滚动运动中保持有效。
图11和图12的附接件14的夹持装置22也具有接触表面30。在当前情况下,接触表面30由简单的正方形型材形成,该正方形型材设置在夹持装置22的内侧。在刚刚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区段20的可运动段77、78被设计为冲压金属板件。紧固装置38固定至中央元件,并且夹持装置22是通过使可运动段77和78的边缘区段弯曲圆化而形成的。
图13至图16示出了用于实现安装区段20的各种可能性。图13a的实施例具有三个夹持装置,这些夹持装置以可相对于彼此运动方两个段77和78设置在安装区段上。两个可运动段77和78可通过张紧装置60朝向彼此运动,该张紧装置60被实现为呈可以被缩短的条形区段的形式。在图13b中,图13a的安装区段20示出为具有固定至安装区段的踏面区段16,该安装区段同样具有两个段。
图14的实施例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于图13的实施例,其中,两个夹持装置22设置在安装区段20的每个可运动段77和78上。
图15的实施例包括安装区段,该安装区段形成部分闭合或未闭合的圆环。
图16的实施例示出了环形安装区段20,其两个可运动段77和78可通过两个张紧装置60朝向彼此运动。安装区段20还被设计成使得在固定到车轮1的状态下,安装区段在径向方向R上与车轮1的螺栓阵列的区域间隔开。张紧装置60实际上呈在周向方向U上延伸的对应于安装区段20的元件的形式,但是也可以由例如线缆形成,线缆的半径可减小并且与夹持装置22联接。
图20示出了大致三角形的安装区段20。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基本十字形结构的安装区段20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2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附接件。附接件包括具有第一周向段100和第二周向段102的踏面区段16。
图22所示的附接件14的安装区段20包括可相对于彼此运动的两个段77和78,其中,第二可运动段78包括张紧装置60。
张紧装置60包括传动装置66,该传动装置继而包括驱动锥形齿轮70,该驱动锥形齿轮与致动元件68运动联接。驱动锥形齿轮70继而与输出锥形齿轮72协作,以将致动元件68的驱动运动转换成联接工具62的旋转运动,该驱动运动例如可以通过扳手或电驱动装置来进行。
联接工具62的旋转运动引起设置在被实现为螺杆的联接工具62上的螺纹74拧紧到配合螺纹76中,该配合螺纹被设置在安装区段20的第一可运动段上。因此,安装区段20的可运动段77和78朝向彼此或背离彼此运动。图g和图e各自示出了穿过踏面区段的截面并且图示了该台面区段包括踏面层104。踏面层104这里具有凹部106,这些凹部从轴向内侧被引入到踏面层的材料中。凹部106也可以被实施为开口,这些开口延伸穿过踏面层104的整个材料或者从轴向外侧延伸到踏面层104的材料中。踏面层104设置在由金属、特别是铝制成的支撑区段105上。
这里,踏面层104被夹持在踏面区段的两个轴向段108和110之间,这两个轴向段108和110彼此拧紧,其中,踏面区段16的轴向段108和110在这里彼此拧紧。踏面区段16的周向段100和102中的每个通过紧固装置38连接到安装区段20的第二可运动段78。安装区段20的第一可运动段77仅连接到踏面区段的第一周向段100。
紧固装置38被设计成使得在进行紧固时踏面区段16或其周向段100和102沿轴向方向A朝向轮辋或朝向紧固在轮辋上的安装区段20运动。
图22所示的附接件14包括设置在支撑体113上的支撑表面111,这些支撑体继而固定至踏面区段16。
当踏面区段16固定在车轮上的最终位置,因此通过紧固装置38朝向安装区段20或朝向轮辋2运动时,支撑表面111因此与夹持装置22的接触表面30处于一个平面中并接触轮辋凸缘10。踏面区段16因此接收轮辋凸缘上的额外支撑。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14的另一个实施例。图23的实施例类似于图22的实施例,其中,安装区段20的可运动段77和78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额外臂26,然而,这些额外臂26各自包括紧固装置38以便将踏面区段16或其周向段100和102连接到可运动段77和78。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14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夹持装置22中的一个被实现为相对于安装区段20可运动。夹持装置22的运动可以通过被实现为螺杆的联接工具62、通过可以拧紧到螺杆上的螺母80来张紧。
在图24的变型中,踏面区段16具有第一周向段100和第二周向段102,其中,第一周向段100具有略大于240°的周向延伸并且第二周向段102具有略小于120度的周向延伸。
图25示出了具有替代性张紧装置60的附接件,该附接件以其他方式对应于图24的附接件。在图25的实施例中,被实现为螺杆的联接工具62可以通过蜗轮112被驱动,该螺杆意味着支承带齿的轮110,该蜗轮112可以继而在安装区段20上通过工具应用点114被从轴向外侧驱动。例如,被实现为艾伦内六角扳手的工具可以被应用到工具应用点114,或者也可以应用电驱动装置,利用该电驱动装置可以驱动蜗轮112。
在图26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附接件14。图26的附接件14包括安装区段20,该安装区段包括三个夹持装置22,这三个夹持装置22可通过中央张紧装置60径向向内运动。
夹持装置22的支承后部抓持区段的部分相应地通过弹簧片130连接到具有联接装置40的联接区段122,该联接装置被设计为用于联接工具62的接收区段64。
夹持装置22的后部抓持区段28与包括用于联接工具62的接收区段64的联接区段122之间的连接在这里被设计为可通过弹簧片130沿轴向方向A弯曲或可绕周向方向U枢转。
当联接区段122在径向向内纯平移地运动时,由于在这里被设计为夹持装置22的轴向外侧上的斜坡状凸起132的导向装置132,联接区段122的张紧运动(该运动径向向内纯平移指向)引起夹持装置22的后部抓持区段28的轴向向内指向的枢转运动。
图27示出了夹持装置22,该夹持装置22通过预加载装置133被径向向内预加载。这里,预加载装置133被实现成呈螺杆形式的联接工具62连接至弹簧支撑在夹持装置22中的联接区段122。当将联接工具62拧紧到联接区段122或其接收区段64和设置在接收区段64中的配合螺纹76中时,联接区段122首先被径向向内拉,然后与夹持装置22的围绕该联接区段的部分接触,使得夹持装置22也被径向向内拉。因此虽然夹持装置22尚未被拉到其稳固地接合在轮辋凸缘10后方的位置中,但仍可以将夹持装置22悬挂在轮辋凸缘10中,其中,夹持装置22由于弹簧预加载而接合在轮辋凸缘10后方。
图28示出了具有多部分式后部抓持区段28的夹持装置。后部抓持区段28具有主后部抓持区段140和设置在主后部抓持区段140侧向的两个辅助后部抓持区段142和144。两个侧向辅助后部抓持区段142和144通过弹簧145相对于主后部抓持区段140被径向向内预加载。因此,侧向辅助后部抓持区段142和144在通过拉紧装置60将主后部抓持区段140与轮辋凸缘后部接合之前抓持轮辋凸缘(图28c)至e))。因为辅助后部抓持区段142和144抓持轮辋凸缘并在最终张紧主后部抓持区段140之前将安装区段20固定在轮辋凸缘上,因此简化了夹持装置22在轮辋凸缘10上的钩接。图27的夹持装置22以其他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应于图8的附接件上使用的夹持装置22。
主后部抓持区段140以及设置在该主后部抓持区段侧向的两个辅助后部抓持区段142和144各自形成图28中的多部分式后部抓持区段28的子区段并且可在径向方向R上相对于彼此运动。辅助后部抓持区段142和144各自形成后部抓持区段的第一子区段,该第一子区段相对于后部抓持区段的第二子区段(这里是主后部抓持区段140)被预加载至特别是径向向内偏移的位置中(图28c)和d))。夹持装置22具有限位挡块150,该限位挡块150被设计成使得第一子区段142、144不能进入相对于第二子区段140径向向外偏移的位置。如果第一子区段142、144接触限位挡块150,则第一子区段142、144位于其中第一子区段的面向轮辋凸缘的一侧与第二子区段140的一侧齐平延伸的位置中(图28e))。
图29示出了固定工具160,该固定工具与夹持装置22分开地实现。固定工具160可通过枢转轴线162枢转使得可以使具有位于形状配合连接区段164上的接触区段166的形状配合连接区段164与轮辋凸缘10形状配合的后部接合。
固定工具160在这里包括锁定机构168,该锁定机构168包括锁定工具170,该锁定工具170在这里通过弹簧被预加载并且在这里被实现为螺栓170。当固定工具160处于图30中所示的位置时,固定工具接合在轮辋凸缘10后方并且弹簧预加载的螺栓170接合在固定工具160上的对应接受部中,使得防止了固定工具的形状配合连接区段164枢转出图29II所示的位置。固定工具160以及锁定机构168和弹簧预加载螺栓170设置在壳体172中。接触元件174也设置在壳体172上。接触元件174联接到固定工具160,使得固定工具160在接触接触元件174时从轴向方向A枢转出图29I所示的位置进入图29II所示的位置。
壳体172和被实现为螺栓170的锁定元件170相对于彼此被设计和设置成使得当固定工具160没有位于图29II所示的位置时,螺栓170以其后端部突出壳体172。因此,螺栓170提供了固定工具160及其形状配合连接区段164是否已经接合在轮辋凸缘10后方的光学指示。
图31图示了各种夹持装置22,这些夹持装置各自包括后部抓持区段28,该后部抓持区段被设计成使得后部抓持区段的位于参考平面180轴向地侧(在图31中具有参考标记A的轴向向内指向的箭头)的材料完全位于假想廊道182中。
这里,参考平面180在本示例中与接触平面186相距6mm的距离184。然而,4mm或7mm的距离也在本发明的意义内。接触平面186对应于与轴向方向正交的平面,当附接件14通过夹持装置22完全紧固在轮辋凸缘10上时,轮辋凸缘10与附接件14的轴向外侧接触点位于该平面内。接触平面186在这里与接触表面30重合。假想廊道182具有12mm、特别是10mm、特别是9mm、特别是8mm、特别是7mm、特别是6mm、特别是5mm的宽度188。
假想廊道182的中心线190相对于径向方向R以至少42°、特别是45°、特别是47°(图31a))、特别是49°、特别是51°、特别是53°、特别是55°并且至多特别是72°、特别是69°、特别是67°(图31c))、特别是65°、特别是63°、特别是61°、特别是59°的角度192延伸,特别地,角度192是57°(图31b))。
这里,中心线190沿轴向向内指向的方向径向向内延伸并且角度192是在中心线190的行进方向与径向向内指向的方向(与带有参考标记R的箭头相反)之间测量的。在这里参照沿径向方向R和轴向方向A延伸的平面的视图来定义中心线190的宽度和角度,该平面对应于图31的像平面。特别地,此观察平面可以位于后部抓持区段28的材料在周向方向U上的中心198。然而,后部抓持区段28优选地在其整个周向延伸上196上满足此条件。
假想廊道的中心线190在沿径向且轴向方向延伸的平面的视图中延伸穿过后部抓持区段28在与参考平面180(图31a)至c))的截面中的材料中心点194。当假想廊道182的中心线190在沿径向方向R和轴向方向A延伸的平面的视图中延伸穿过后部抓持区段28在其与平面202(该平面平行于参考平面180并且后部抓持区段28的轴向内端位于该平面中)的截面中的材料中心点200时,也在本发明的意义内。
在图32中示出了夹持装置22的替代性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后部抓持区段28同样位于假想廊道182中。在图32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参考平面与接触平面186间隔开4mm的距离。在图32的情况下,接触平面186由设置在踏面区段16上的支撑表面111的轴向位置形成,该表面在周向方向U上相对于夹持装置22偏移设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张紧装置将牵引元件210的轴向向外指向的运动转换成夹持装置22的径向向内指向的运动。在图33和图34中示出了具有这种张紧装置60的安装区段。
张紧装置60特别地可以以这种方式被实现使得张紧装置将轴向向外指向的致动运动BB转换成夹持装置22的联接区段122的径向向内指向的运动。特别地,张紧装置60可以包括夹持单元210,该夹持单元可以被设计为牵引元件210,该牵引元件可以通过距离改变元件220、特别是螺杆220相对于支撑元件230轴向向外运动,其中,支撑元件230可以设置在轮辋2的螺栓阵列的区域中并且在张紧运动期间可以在此区域中抵靠轮辋2被支撑。特别地,支撑元件230具有用于支撑在车轮螺栓上的延伸240。
图35示出了预加载装置133,该预加载装置可以集成到条状联接工具中。联接工具的两个区段62a和62b通过弹簧250抵靠彼此被张紧。在对联接工具62上存在张力的情况下,首先使联接工具的两个区段62a和62b背离彼此运动,直到区段62a抵靠在限位挡块260上,并且使联接工具62作为整体运动。特别地,这种预加载装置133也可以设置在联接区段122与后部抓持区段28和/或夹持装置22的接触表面30之间。
图36示出了安装区段20的臂26以及踏面区段16的一部分。安装区段20和踏面区段16可以具有彼此协调的定位装置270。特别地,安装区段20可以包括特别地销状的在轴向方向A上延伸的至少一个导向突起280,并且踏面区段16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导向开口290,该至少一个导向开口被设计成与导向突起280互补,使得当安装区段20已经固定到车轮1上时,踏面区段16或踏面区段16的一部分能够放置在安装区段20上,使得导向突起280接合在导向开口290中,并且踏面区段16相对于安装区段20和车轮1的轴向安装运动通过导向突起280接合在导向开口290中而被导向。还可以考虑到导向开口290设置在安装区段20上,而导向突起280设置在踏面区段16上。
在图37的示例中,所有五个夹持装置22可通过张紧装置60运动,其中,在此实施例中,所有五个夹持装置22在各种情况下通过联接工具62将输出锥形齿轮72连接至中央驱动锥形齿轮70。
图38的示例是对应地实现的,但具有4个夹持装置。
图39的安装区段20具有夹持装置22,这些夹持装置各自被实现为双面的,其中每侧均与另一轮辋直径协调,因此,例如,一侧可以与17英寸的轮辋直径协调,而另一侧可以与19英寸的轮辋直径协调。可以在根据本发明的每个附接件14上实现这种双面夹持装置22。通过简单地旋转约180°,可以将夹持装置22预设针对于不同轮辋尺寸。然后,夹持装置可以通过张紧装置60以最短距离运动进入后部接合。
图4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22,该夹持装置的联接区段122由弹簧片300形成。弹簧片300连接到接触表面30和后部抓持区段28。关于联接区段122,后部抓持区段28和接触表面30通过借助于弹簧片300的连接而可相对于联接区段122轴向向外枢转。
如图41中所示,安装区段20可以具有张紧装置60,在致动元件68相对于联接区段122的旋转运动期间,联接工具62在张紧装置中枢转,由此联接区段122径向向内运动。
如图42中所示,安装区段20可以具有张紧装置60,在该张紧装置中,联接工具联接至包括弯曲轨道320的传动装置66。在本示例中,弯曲轨道320也同时形成致动元件68,其中,在致动元件绕轴向方向旋转时,联接区段122径向向内运动。
如图43中所示,安装区段20可以设计有张紧装置60,该张紧装置设置在夹持装置22的区域中。图43所示的张紧装置60包括具有驱动锥形齿轮70和输出锥形齿轮72的传动装置66,该传动装置通过联接工具62联接到夹持装置22。在致动元件68致动时或在这个致动元件68旋转时,驱动锥形齿轮70被设置为旋转并接合在输出锥形齿轮72中,从而这个输出锥形齿轮也旋转,由此与输出锥形齿轮72运动联接的联接工具62也旋转。联接工具62具有螺纹,该螺纹接合在夹持装置22的联接区段122上的对应的配合螺纹中,并且因此可以确保夹持装置22的平移移位。同样可以考虑到其他类型的张紧装置66。
图20的安装区段具有在这里被设计成圆环形式的基体400。各个夹持装置22安装在基体400上。在本示例中,对于张紧装置60而言,夹持装置22中的仅一个可径向向内运动。
在图43的变型中,每个夹持装置22支撑紧固装置38。夹持装置22被接收在相应的座410中。可运动夹持装置22的座410在这里被设计成使得可运动夹持装置可在座410内平移位移。使用设置在夹持装置22的区域中的张紧装置60可以与不同地形成的基体400组合,特别是与在本申请中描述的安装区段20的其他实施例组合。
安装区段20的被实现为在车轮的螺栓阵列的区域中无材料、特别是与设置在夹持装置22的区域中的张紧装置60组合的基体400会是有利的。这样的安装区段20可以例如使得附接件14可以以简单的方式用于在这个区域中轴向向外突出的轮辋2。如图43中所示,安装区段的基体400可以被实现为在周向方向上是闭合的并且外接无材料中央区域420。然而,类似于图44所描绘的实施例也在本发明的含义内。无材料中央区域420可以仅部分地被基体400围合。对应的安装区段20例如可以因此以节省材料的方式被实现。
图45示出了安装区段20的替代性实施例,该安装区段具有基体400,该基体在周向方向U上以闭合的方式外接无材料中央区域420。还在图45所示的安装区段20的情况下,夹持装置22中的一个通过设置在夹持装置22的区域中的张紧装置60在径向方向上可位移地设计。
图4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安装区段的另一个变型,其中,在该变型中,无材料中央区域420由基体400的两个分支430外接。然而,无材料中央区域420不是以闭合方式被外接的。
图4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14,该附接件具有带有电驱动装置440的张紧装置60。在附接件14的所有实施例的情况下,可以设置张紧装置60的电驱动装置440。
在本示例中,电驱动装置440被设计成将联接工具62设置为旋转,然后联接工具可以通过螺纹相互作用以实现夹持装置22的平移位移。在本申请中描述的所有安装区段的情况下,可以设置这种用于张紧夹持装置22的电驱动装置。这里,电驱动装置440可以通过两个致动元件450被致动,其中,这些致动元件450可以被径向向内按压以致动电驱动装置440并且可以与将安装区段20施加到车轮1上的手柄同时使用。这里,电驱动装置440的旋转方向可以通过附接件14上的选择器单元460设置,使得电驱动装置440既可以用于张紧附接件14或安装区段20又可以用于释放附接件14或安装区段20。
图4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安装区段20的另一个变型。图48的安装区段20包括夹持装置22,这些夹持装置沿周向方向具有大约180°的延伸。这种夹持装置22允许在很大的区域上与车轮的轮辋凸缘10接触。在图48的实施例中的安装区段20以其他方式与图15设计相似。
图4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在其轴向外侧上具有棱460以改善与踏面区段16的接触。
图50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涂层。例如,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22可以在接触表面30的区域中具有涂层470,该涂层被设计为增加粘附。特别地,在此区域中设置有橡胶涂层。在后部抓持区段28的区域中,特别是在保持区段42的区域中,同样可以设置粘附增强涂层480,该涂层同样可以特别地被设计成橡胶涂层。在插入区段44的区域中,特别地可以设置摩擦减小涂层490,该摩擦减小涂层例如可以特别地被配置为铁氟龙涂层。插入区段44的区域中的涂层可以设置在插入区段44的径向内部侧和/或径向外部侧。插入区段44的涂层特别地可以覆盖后部抓持区段28的整个径向外部上侧。
图51图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14上,支撑区段105可以被实现为轴向向内突出。如图51中的两个图示所示,还可以考虑到,支撑区段105被设计成没有突出区段480,而踏面层104替代地轴向向内突出。然而,由于使用了具有轴向向内突出的区段480的支撑区段105,因此可以得到特别高的稳定性。
图52图示了电驱动装置也可以居中设置并且可以以运动联接的方式径向向内或向外运动多个夹持装置22。图52中的电驱动装置440包括被设计为操作旋钮450的致动元件450,利用该操作旋钮450,夹持装置22可以通过电驱动装置440分别径向向内或径向向外运动。
在图52的图中,电驱动装置440隐藏传动装置60,该传动装置可以被设计成与图8中的传动装置66相似。类似于图8,传动装置66可以被设计成例如经由致动元件68将由电驱动装置440引入的旋转运动转换至传动装置中而转换为联接元件62的对应旋转运动。
为了向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14的电驱动装置440供电,可以使用车辆的车载电压网络,例如通过行李箱中的12V插头插座、点烟器或外部电源,也可以使用例如电能储存器、蓄电池或者还有电池。
关于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14和根据本发明的夹持装置22,如图53所示,可以实现特别是设置有机械指示装置600,该机械指示装置与夹持装置22相关联并且通过该机械指示装置可识别夹持装置22是否处于后部接合,优选地夹持装置22是否在设想位置与轮辋凸缘10处于后部接合,特别是其中,指示装置600包括弹簧加载元件610,该弹簧加载元件以这种方式在轮辋凸缘10的设想位置中被夹持在后部抓持区段28的区域中使得当接合在轮辋凸缘10后方时,弹簧加载元件通过与轮辋凸缘10的接触而被推出该位置并且优选地在夹持装置22的轴向和/或径向外侧突出超过这个位置,使得可从该方向识别出轮辋凸缘10是否如所设置的那样接合在后方。指示装置600或其弹簧加载元件610也可以设置成在周向方向U上相对于夹持装置22偏移。然而,指示装置600或其弹簧加载元件610也可以集成在夹持装置22中,如图53中所示。
指示装置600的弹簧加载元件610可以特别地延伸穿过夹持装置22的材料。特别地,弹簧加载元件610的张紧方向可以平行于夹持装置22的保持区段42的走向。
图5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接件的实施例,该附接件的设计与图22所示的附接件相似。在图54所示的实施例中,清楚地图示了安装区段20的相对于彼此可运动的两个段77、78可以朝向彼此被张紧。如图54中所示,联接工具62可以例如通过传动装置66旋转,该传动装置的构造类似于图22所示的相似,使得牵引元件700可以通过联接工具62沿径向方向R运动。为此,联接工具62在这里具有外螺纹并且牵引元件700具有内螺纹。第一可运动段77通过弹簧710背离牵引元件700朝第二可运动段78的方向被张紧。

Claims (63)

1.一种用于张紧车轮(1)的轮辋(2)上的附接件(14)的夹持装置(22),其中,所述附接件(14)被设计为在所述附接件紧固在所述车轮(1)上的操作状态下在轮胎功能受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驾驶操作,其中:
-所述夹持装置(22)包括以钩的方式设计的后部抓持区段(28),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在通过沿径向和轴向方向(A)延伸的截面平面的截面中在轴向方向(A)上突出并且径向向内延伸,以用于形状配合地接合在轮辋凸缘(10)后方,
-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过渡成接触表面(30),所述接触表面被设计和设置为从轴向外侧接触所述轮辋凸缘(10),
-所述夹持装置(22)的后部抓持区段(28)具有保持区段(42)和插入区段(44),所述保持区段被设计为承受夹持力,所述插入区段被设计为使得将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插入在所述轮辋凸缘(10)与和所述轮辋凸缘(10)相邻的轮胎侧壁之间,其中,所述插入区段(44)相对于所述保持区段(42)设置在轴向内侧,以及
-所述插入区段(44)在轮辋凸缘侧上具有表面,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所述截面平面中观看的情况下,所述表面相对于所述轴向方向比所述保持区段(42)在轮辋凸缘侧上的表面以更平的角度延伸。
2.一种用于张紧车轮(1)的轮辋(2)上的附接件(14)的夹持装置(22),其中,所述附接件(14)被设计为在所述附接件紧固在所述车轮(1)上的操作状态下在轮胎功能受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驾驶操作,其中:
-所述夹持装置(22)包括后部抓持区段(28),所述后部抓持区段设计为钩的方式,以用于形状配合地接合在轮辋凸缘(10)后方,
-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能够相对于所述夹持装置(22)的其余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绕轴线(50)枢转,所述轴线与周向方向(U)相切地延伸,并且所述后部抓持区段能够定位在至少第一位置(S1)和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S1)绕所述轴线(50)枢转了的第二位置(S2)中,
-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设计为钩的方式,其在所述第一位置(S1)中在通过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截面平面的截面中沿轴向方向突出并且径向向内延伸,
-所述夹持装置(22)的后部抓持区段(28)具有保持区段(42)和插入区段(44),所述保持区段被设计为承受夹持力,所述插入区段被设计为使得将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插入在所述轮辋凸缘(10)与和所述轮辋凸缘(10)相邻的轮胎侧壁之间,其中,所述插入区段(44)相对于所述保持区段(42)设置在轴向内侧,以及
--所述插入区段(44)在轮辋凸缘侧上具有表面,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所述截面平面中观看的情况下,所述表面相对于所述轴向方向比所述保持区段(42)在轮辋凸缘侧上的表面以更平的角度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22)具有接触表面(30),所述接触表面被设计和设置为从轴向外侧接触所述轮辋凸缘(10),其中,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能够相对于所述接触表面(30)枢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在过渡区域(32)中过渡成所述接触表面(30),其中,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与所述接触表面(30)之间的所述过渡区域(32)的表面具有凹陷区段(35),所述凹陷区段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接触表面(30)沿轴向方向(A)轴向向外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夹持装置(2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22)具有用于将所述夹持装置(22)连接至所述附接件(14)的紧固区段(36)。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2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区段(42)具有粘附增强涂层(480),和/或所述插入区段(44)具有粘附减小涂层(4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2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区段(44)的材料厚度(46)小于所述保持区段(42)的材料厚度,和/或所述插入区段(44)的材料厚度轴向向内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装置(2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区段(44)的材料厚度轴向向内连续地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区段(42)在周向方向(U)上比所述插入区段(44)延伸得更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2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区段(42)具有在其周向延伸中轴向向内渐细的区段,和/或所述插入区段(44)具有在其周向延伸中轴向向内渐细的区段或者被设计成在其整个周向延伸中轴向向内渐细。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2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表面(30)位于沿径向和/或周向方向(U)延伸的平面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22),其特征在于,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A)延伸的所述截面平面中观看的情况下,所述插入区段(44)在所述轮辋凸缘侧上的表面相对于所述轴向方向(A)以至少10°的角度延伸,和/或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A)延伸的所述截面平面中观看的情况下,所述保持区段(42)在所述轮辋凸缘侧上的表面相对于所述轴向方向(A)以至少16°的角度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持装置(22),其特征在于,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A)延伸的所述截面平面中观看的情况下,所述插入区段(44)在所述轮辋凸缘侧上的表面相对于所述轴向方向(A)以至少15°的角度延伸,和/或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A)延伸的所述截面平面中观看的情况下,所述保持区段(42)在所述轮辋凸缘侧上的表面相对于所述轴向方向(A)以至少20°的角度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所述截面平面中观看的情况下,所述插入区段(44)在所述轮辋凸缘侧上的表面相对于所述轴向方向以至多40°的角度延伸,和/或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A)延伸的所述截面平面中观看的情况下,所述保持区段(42)在所述轮辋凸缘侧上的表面相对于所述轴向方向(A)以至多50°的角度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所述截面平面中观看的情况下,所述插入区段(44)在所述轮辋凸缘侧上的表面相对于所述轴向方向以至多35°的角度延伸,和/或在沿径向和轴向方向(A)延伸的所述截面平面中观看的情况下,所述保持区段(42)在所述轮辋凸缘侧上的表面相对于所述轴向方向(A)以至多45°的角度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22),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22)包括固定工具(88),所述固定工具被沿周向方向(U)相对于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偏移且能够绕枢转轴线(90)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22)上,所述枢转轴线与所述周向方向(U)相切地延伸,其中,所述固定工具(88)包括形状配合连接区段(92),所述形状配合连接区段被设计为通过使所述固定工具(88)枢转而与所述轮辋凸缘(10)以形状配合连接的方式后部接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工具(88)的形状配合连接区段(92)包括接触区段(94),所述接触区段被设计为与所述轮辋凸缘(10)在其面向所述轮胎的一侧上接触,其中,所述接触区段(94)被成形为与所述轮辋凸缘(10)的轮廓相对应。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是多部分式后部抓持区段,所述多部分式后部抓持区段具有能够沿径向方向相对于彼此运动的子区段(140、142、144)。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2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被设计成使得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的位于参考平面(180)轴向内侧的材料完全位于假想廊道(182)中,其中,所述参考平面(180)被设置成与接触平面(186)相距4mm、6mm或7mm的距离(184),其中,所述接触平面(186)是沿径向方向(R)和周向方向(U)延伸的平面,所述轮辋凸缘(10)与所述夹持装置(22)的轴向外侧接触点位于所述平面中,其中,所述假想廊道(182)的宽度(188)是12mm或10mm或9mm或8mm或7mm或6mm或5mm或4mm,并且所述假想廊道的中心线(190)相对于所述径向方向R以至少42°和/或至多72°的角度(192)延伸,其中,所述宽度(188)和所述中心线(190)的角度(192)是参照看向沿径向和轴向方向(A)延伸的平面而定义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夹持装置(2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平面与所述接触表面(30)重合。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夹持装置(22),其中所述假想廊道的中心线(190)相对于所述径向方向R以至少45°和/或至多69°的角度(192)延伸。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夹持装置(22),其中所述假想廊道的中心线(190)相对于所述径向方向R以57°的角度延伸。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夹持装置(22),其特征在于,所述假想廊道(182)的中心线(190)在看向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平面时延伸穿过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在其与所述参考平面(180)的截面中的材料中心点(194),和/或所述假想廊道(182)的中心线(190)在看向沿径向方向(R)和轴向方向(A)延伸的平面时延伸穿过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在其与和所述参考平面(180)平行的平面(202)的截面中的材料中心点(200),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的轴向内端位于与所述参考平面平行的平面中。
24.一种用于车轮(1)的附接件(14),所述车轮包括轮辋(2)和设置在所述轮辋(2)上的轮胎(3),其中,所述附接件(14)具有至少两个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持装置并且被设计为在所述附接件紧固在所述车轮(1)上的操作状态下在轮胎功能受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驾驶操作,其中,
-所述附接件包括踏面区段(16),所述踏面区段构造为多个部分并且具有所述附接件(14)的用于接触道路的踏面(18),
-所述附接件(14)包括安装区段(20),当所述附接件(14)在所述操作状态下紧固至所述车轮(1)时,所述安装区段从所述踏面(18)径向向内设置,
-所述附接件(14)包括张紧装置(60),通过所述张紧装置,所述夹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夹持装置(22)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区段(20)在张紧运动(V)中径向向内运动,
-所述踏面区段(16)能够至少分段地从所述安装区段(20)拆卸或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区段运动,以及
-至少一个夹持装置(22)具有带紧固装置(38)的紧固区段(36),通过所述紧固装置所述踏面区段(16)能够紧固到所述夹持装置(22)并且能够在轴向方向(A)上被固定从而防止相对于所述夹持装置(22)的游隙。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附接件(14),其中每个夹持装置(22)具有带紧固装置(38)的紧固区段(36)。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每个夹持装置(22)包括联接区段(122),所述夹持装置通过所述联接区段联接到所述张紧装置(60),其中,在所述夹持装置(22)的所述张紧运动(V)期间,所述联接区段(122)相对于所述安装区段(20)的运动纯平移地行进,其中,所述夹持装置(22)能够在张紧运动(V)中相对于所述安装区段(20)径向向内一致且彼此运动联接地运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附接件(14),其中,在所述夹持装置(22)的所述张紧运动(V)期间,所述联接区段(122)相对于所述安装区段(20)的运动仅径向向内指向地行进。
28.一种用于车轮(1)的附接件(14),所述车轮包括轮辋(2)和设置在所述轮辋(2)上的轮胎(3),其中,所述附接件(14)具有至少两个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持装置(22)并且被设计为在所述附接件紧固在所述车轮(1)上的操作状态下在轮胎功能受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驾驶操作,其中,
-所述附接件(14)包括踏面区段(16),所述踏面区段构造为多个部分并且具有所述附接件(14)的用于接触道路的踏面(18),
-所述附接件(14)包括安装区段(20),当所述附接件(14)在所述操作状态下紧固至所述车轮(1)时,所述安装区段从所述踏面(18)径向向内设置,
-所述安装区段(20)包括能够相对于彼此运动的至少两个段(77、78),所述至少两个段各自具有至少一个夹持装置(22),并且所述附接件(14)包括张紧装置(60),所述至少两个段(77、78)通过所述张紧装置能够在张紧运动(V)中相对于彼此运动,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段(77、78)相对于彼此的张紧运动(V)是平移的并且朝向彼此指向,
-所述踏面区段(16)能够至少分段地从所述安装区段(20)拆卸或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区段运动,以及
-至少一个夹持装置(22)具有带紧固装置(38)的紧固区段(36),通过所述紧固装置所述踏面区段(16)能够紧固到所述夹持装置(22)并且能够在轴向方向(A)上被固定从而防止相对于所述夹持装置(22)的游隙。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每个夹持装置(22)具有带紧固装置(38)的紧固区段(36)。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段(20)的所述至少两个段(77、78)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两个夹持装置(22),所述夹持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区段(20)的所述至少两个段(77、78)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上,使得所述至少两个段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在所述张紧运动(V)期间不改变。
31.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紧固装置所述踏面区段(16)能够紧固到所述安装区段(20)并且能够在轴向方向(A)上被固定从而防止相对于所述安装区段(20)的游隙。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38)被设计成使得所述踏面区段(16)当通过所述紧固装置(38)紧固时沿所述轴向方向(A)朝向所述轮辋(2)运动。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踏面区段(16)包括多个周向段,所述周向段各自包括所述踏面(18)的周边的一部分并且各自能够从所述安装区段(20)拆卸,并且所述踏面区段(16)的周向段中的每个均能够通过至少一个紧固装置(38)紧固到所述安装区段(20)的所述至少两个段中的同一段上。
34.根据权利要求24、25或30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踏面区段(16)包括多个周向段(100、102),所述周向段各自包括所述踏面(18)的周边的一部分并且各自能够从所述安装区段(20)拆卸,并且所述安装区段(20)被实施为单件,并且所述踏面区段(16)的所述周向段中的每个通过相应的紧固装置(38)至少在彼此间隔开的两个点处连接到所述安装区段(20)。
35.根据权利要求26、27或30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夹持装置(22)被实现为刚性地连接到所述安装区段(20)。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每个夹持装置(22)被实现为刚性地连接到所述安装区段(20)。
37.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60)通过联接工具(62)联接至所述夹持装置(22)。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工具(62)呈连接杆的形式。
39.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60)具有传动装置(66),所述传动装置用于将致动元件(68)的旋转驱动运动(AB)转换成平移张紧运动。
40.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踏面(18)由踏面层(104)形成。
41.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踏面区段(16)具有沿径向方向(R)朝向所述轮辋侧突出的支撑区段(105),形成所述踏面(18)的踏面层(104)设置在所述支撑区段上。
42.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踏面区段(16)具有支撑区段(105),形成所述踏面(18)的踏面层(104)设置在所述支撑区段上,其中,所述支撑区段(105)在所述附接件(14)的背离所述轮辋的一侧上是凹陷的,使得当所述附接件(14)紧固在所述轮辋(2)上的设想位置中时,所述支撑区段的背离所述轮辋的所述一侧沿轴向方向(A)突出超过轮辋凸缘(10)至多40mm。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附接件(14)紧固在所述轮辋(2)上的设想位置中时,所述支撑区段的背离所述轮辋的所述一侧沿轴向方向(A)突出超过轮辋凸缘(10)至多10mm。
44.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踏面区段(16)具有支撑区段(105),形成所述踏面(18)的踏面层(104)设置在所述支撑区段上,其中,所述支撑区段(105)在所述附接件(14)的面向所述轮辋的一侧上沿轴向方向(A)与轮辋凸缘(10)间隔开至多10mm,或者轴向向内突出超过所述轮辋凸缘(10)5mm、10mm、15mm、20mm、25mm、或30mm。
45.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踏面区段(16)能够从所述安装区段(20)拆卸或者能够运动,并且在沿周向方向(U)观看时具有至少两个段(100、102),所述至少两个段各自包括所述踏面(18)的周边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段(100、102)能够彼此拆卸或者能够相对于彼此枢转或位移,其中,所述踏面区段(16)具有周向延伸大于180°的段。
46.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踏面区段(16)能够从所述安装区段(20)拆卸或者能够运动,并且在沿周向方向(U)观看时具有至少两个段(100、102),所述至少两个段各自包括所述踏面(18)的周边的一部分,其中,所述段(100、102)能够彼此拆卸或者能够相对于彼此枢转或位移,其中,所述踏面区段(16)具有周向延伸大于190°的段。
47.根据权利要求26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段(20)包括能够相对于彼此运动的至少两个段(77、78)以及中央元件(96),其中所述张紧装置(60)设置在所述中央元件(96)上并且被设计成使得能够相对于彼此运动的所述两个段(77、78)的张紧运动(V)参照所述中央元件(96)是相同的但方向相反。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22)的紧固装置(38)设置在所述中央元件(96)上,其中,所述紧固装置(38)被设置和设计成使得当所述踏面区段(16)通过所述紧固装置(38)紧固到所述安装区段(20)时,能够相对彼此运动的所述段(77、78)被夹持张紧在所述踏面区段(16)与所述中央元件(96)之间。
49.根据权利要求24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件(14)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工具(160),所述固定工具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夹持装置(22)沿周向方向(U)偏移并且能够绕枢转轴线枢转地设置在所述附接件(14)上,其中,所述固定工具(160)包括形状配合连接区段(164),所述形状配合连接区段被设计成通过使所述固定工具(160)枢转而形状配合地接合在轮辋凸缘(10)后方。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工具(160)的形状配合连接区段(164)包括接触区段(166),所述接触区段(166)被设计为在所述轮辋凸缘面向所述轮胎的一侧与所述轮辋凸缘接触,其中所述接触区段(166)被形成为与所述轮辋凸缘(10)的轮廓相对应。
5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工具(160)的形状配合连接区段(164)的材料厚度大于所述夹持装置(22)的后部抓持区段(28)的材料厚度。
52.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22)的后部抓持区段(28)被设计为沿周向方向(U)是弯曲的以当接合在所述轮辋凸缘(10)后方时补偿所述轮辋凸缘(10)的周向弯曲,或者所述固定工具(160)包括形状配合连接区段(164),所述形状配合连接区段被形成为沿周向方向(U)是弯曲的以当接合在所述轮辋凸缘(10)后方时补偿所述轮辋凸缘(10)的周向弯曲。
53.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22)和/或所述固定工具(160)能够被固定在所述附接件上的彼此径向间隔开的不同位置级处,所述位置级与不同的轮辋直径协调。
54.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22)和/或所述固定工具(160)能够被固定在所述安装区段(20)上的彼此径向间隔开的不同位置级处,所述位置级与不同的轮辋直径协调。
5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夹持装置(22)能够在所述位置级中沿径向方向(R)平移运动,但在所述位置级中沿径向方向(R)能够运动的距离没有彼此径向间隔开的位置级彼此沿径向方向(R)相间隔的那么远。
56.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件包括预加载机构(83、133),通过所述预加载机构,夹持装置(22)能够被径向向内预加载,或者通过所述预加载机构,所述安装区段(20)的所述至少两个段(77、78)中的一个能够朝所述至少两个段(77、78)中的另一个的方向被预加载。
57.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件包括预加载机构(83、133),通过所述预加载机构,夹持装置(22)能够相对于联接工具(62)被预加载,所述张紧装置(60)通过所述联接工具(62)联接至所述夹持装置(22)。
58.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件包括预加载机构(83、133),通过所述预加载机构,夹持装置(22)的后部抓持区段(28)的子区域(140、142、144)能够被径向向内预加载。
59.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22)的后部抓持区段(28)被设计成使得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的轴向地位于参考平面(180)内侧的材料完全位于假想廊道(182)中,其中所述参考平面与接触平面(186)间隔开4mm、6mm或7mm,所述接触平面与所述附接件的接触表面重合,其中,所述附接件的所述接触表面包括所述轮辋凸缘(10)与所述附接件(14)的轴向外侧接触点,其中,所述假想廊道(182)的宽度(188)是12mm或10mm或9mm或8mm,并且所述假想廊道的中心线(190)相对于径向方向(R)以至少42°、和/或至多72°的角度(192)延伸,其中,所述宽度(188)和所述中心线的角度(192)是参照看向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平面而定义的。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附接件(14),其中,所述假想廊道(182)的中心线(190)相对于径向方向(R)以57°的角度延伸。
61.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在看向沿径向和轴向方向延伸的平面时,所述假想廊道(182)的中心线(190)延伸穿过夹持装置(22)的后部抓持区段(28)在其与所述参考平面(180)的截面中的材料中心点(194),和/或在看向沿径向和轴向方向(A)延伸的平面时,所述假想廊道(182)的中心线(190)延伸穿过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在其与和所述参考平面平行的平面(202)的截面中的材料中心点(200),所述后部抓持区段的轴向内端位于和所述参考平面平行的平面中。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段(20)包括基体(400),所述基体围绕无材料中央区段(420)设置。
63.根据权利要求24、25或30中任一项所述的附接件(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22)包括联接区段(122),利用所述联接区段,所述夹持装置联接到所述张紧装置(60),其中所述联接区段(122)连接到所述夹持装置(22)的后部抓持区段(28),所述后部抓持区段被设计成通过柔性段接合在所述轮辋凸缘(10)后方,其中,所述附接件包括用于所述夹持装置(22)的导向装置,使得当所述联接区段(122)通过所述张紧装置(60)径向向内运动时,所述后部抓持区段(28)通过径向向内运动和通过所述导向装置被推入轴向向内运动,其中,所述柔性段被弯曲。
CN201980021254.2A 2018-01-22 2019-01-18 紧急轮 Active CN1119187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01355 2018-01-22
DE102018101355.8 2018-01-22
DE102018111492.3 2018-05-14
DE102018111492.3A DE102018111492A1 (de) 2018-01-22 2018-05-14 Notlaufrad
PCT/EP2019/051265 WO2019141817A1 (de) 2018-01-22 2019-01-18 Notlaufra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8777A CN111918777A (zh) 2020-11-10
CN111918777B true CN111918777B (zh) 2021-11-23

Family

ID=6540903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0832.0A Active CN111886140B (zh) 2018-01-22 2019-01-18 紧急轮
CN201980021254.2A Active CN111918777B (zh) 2018-01-22 2019-01-18 紧急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0832.0A Active CN111886140B (zh) 2018-01-22 2019-01-18 紧急轮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78550B2 (zh)
EP (2) EP3743289B1 (zh)
JP (2) JP7245264B2 (zh)
KR (1) KR102640313B1 (zh)
CN (2) CN111886140B (zh)
AU (1) AU2019209624B2 (zh)
BR (1) BR112020014615B1 (zh)
CA (1) CA3088230A1 (zh)
DE (1) DE102018111492A1 (zh)
ES (2) ES2954471T3 (zh)
MX (2) MX2020007749A (zh)
RU (1) RU2770715C2 (zh)
WO (2) WO2019141816A1 (zh)
ZA (1) ZA2020044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15182A1 (de) * 2017-07-06 2019-01-10 Gv Engineering Gmbh Notlaufrad mit Montageelement
DE102017115184A1 (de) * 2017-07-06 2019-01-10 Gv Engineering Gmbh Notlaufrad mit Selbstverspannung
DE102017123513A1 (de) * 2017-10-10 2019-04-11 Gv Engineering Gmbh Notlaufrad
DE102018111492A1 (de) * 2018-01-22 2019-07-25 Gv Engineering Gmbh Notlaufrad
DE102018010081A1 (de) * 2018-12-20 2020-06-25 Juliane Tsiberidou Notrad
CN114728543A (zh) 2019-12-03 2022-07-08 赫尔穆特·施利茨 用于汽车车轮的备用胎
DE102020001324A1 (de) * 2020-02-28 2021-09-02 Gv Engineering Gmbh Notradaufsatz für ein Fahrzeugrad
DE102020110141A1 (de) 2020-04-14 2021-10-14 Helmut Schlitz Notlaufrad für ein Fahrzeugra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9909A (en) * 1924-04-10 1924-08-07 Herbert Cromarty Banks Wight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etachable treads for the wheels of agricultural tractors
US2454923A (en) * 1946-02-20 1948-11-30 Jr Alleyne C Howell Emergency wheel
DE1240430B (de) * 1962-11-16 1967-05-11 Continental Gummi Werke Ag Notlaufrad
JPS62216806A (ja) * 1986-03-17 1987-09-24 Miyoki Ara ワンタツチタイヤ防滑器
WO2018007750A1 (fr) * 2016-07-08 2018-01-11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Enjoliveur flexible pour roue de vehicule a siege flottant, et roue a siege flottant equipee d'un enjoliveur flexib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5372A (en) * 1909-05-17 1913-03-11 Alexander Turnbull Tire-armor.
FR1043038A (fr) * 1951-05-30 1953-11-05 Roue de dépannage immédiat, sans cric, pour automobiles
US2989347A (en) * 1958-04-26 1961-06-20 Porsche Kg Auxiliary vehicle supporting device
GB857897A (en) 1958-04-26 1961-01-04 Porsche Ferdinand A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uxiliary supports for motor vehicles
US3112784A (en) * 1960-09-19 1963-12-03 Montenare Anthony Demountable traction device for automobile wheels
US3679267A (en) * 1970-08-14 1972-07-25 Octave B Zachmann Spare wheel for automobile
US4666216A (en) 1985-08-16 1987-05-19 Irving Smith Emergency wheel mountable on vehicle wheel and method of use
JP2521067B2 (ja) * 1986-11-27 1996-07-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応急用タイヤ
IL104368A (en) 1993-01-12 1996-03-31 Feldman Joseph Accessory for car wheels
US6068346A (en) * 1996-05-28 2000-05-30 Pender; David R. Add-on spare tir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US6217125B1 (en) * 1999-02-16 2001-04-17 Louis Raymond Tubetto Safety wheel assembly
JP2001071722A (ja) * 1999-09-03 2001-03-21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用外輪
WO2001038106A1 (de) * 1999-11-24 2001-05-31 Ats Plus Janus Gbr Notlauf-system mit aufrollprofil für kraftfahrzeuge
GB0213667D0 (en) * 2002-06-14 2002-07-24 Metcalfe Richard A Trim for a wheel rim
FR2885844B1 (fr) 2005-05-17 2007-07-27 Philippe Biesse Jante anti-enlisement
CN2846178Y (zh) * 2005-12-14 2006-12-13 毛登科 汽车爆胎后能维持其临时继续使用的车轮辅助装置
CN200942681Y (zh) * 2006-06-12 2007-09-05 何荣森 应急辅助轮装置
ES2378088T3 (es) * 2007-10-10 2012-04-04 King Saud University Sistema de rueda complementaria y/o de recambio para automóvil y procedimiento de elevación de un automóvil en el área de una rueda
US7731299B2 (en) * 2008-04-28 2010-06-08 Torek Thompkins Spare tire assembly
SE535226C2 (sv) * 2010-10-05 2012-05-29 Granstroem Konsult Ab T Anordning för att motverka ett hjulförsett fordons slirande
EA201390945A1 (ru) * 2011-01-06 2014-03-31 Лисинь Чжоу Запасное колесо,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й домкрат и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для разблокировки и блокировки самоблокирующегося запасного колеса
CN102555665A (zh) * 2012-02-16 2012-07-11 杜增辉 汽车冬季行车防滑方法及所用充气式外置防滑车轮
CN103129309A (zh) * 2013-03-11 2013-06-05 陇东学院 防汽车爆胎冰雪路行车安全助理
DE102017115184A1 (de) 2017-07-06 2019-01-10 Gv Engineering Gmbh Notlaufrad mit Selbstverspannung
DE102017115182A1 (de) * 2017-07-06 2019-01-10 Gv Engineering Gmbh Notlaufrad mit Montageelement
DE102018111492A1 (de) 2018-01-22 2019-07-25 Gv Engineering Gmbh Notlaufrad
DE102018010081A1 (de) * 2018-12-20 2020-06-25 Juliane Tsiberidou Notrad
DE102020001324A1 (de) * 2020-02-28 2021-09-02 Gv Engineering Gmbh Notradaufsatz für ein Fahrzeugra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9909A (en) * 1924-04-10 1924-08-07 Herbert Cromarty Banks Wight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etachable treads for the wheels of agricultural tractors
US2454923A (en) * 1946-02-20 1948-11-30 Jr Alleyne C Howell Emergency wheel
DE1240430B (de) * 1962-11-16 1967-05-11 Continental Gummi Werke Ag Notlaufrad
JPS62216806A (ja) * 1986-03-17 1987-09-24 Miyoki Ara ワンタツチタイヤ防滑器
WO2018007750A1 (fr) * 2016-07-08 2018-01-11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Enjoliveur flexible pour roue de vehicule a siege flottant, et roue a siege flottant equipee d'un enjoliveur flexib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82102B2 (ja) 2023-05-26
CN111886140A (zh) 2020-11-03
KR102640313B1 (ko) 2024-02-23
CA3088230A1 (en) 2019-07-25
EP3743291B1 (de) 2022-05-04
RU2770715C2 (ru) 2022-04-21
ZA202004498B (en) 2021-07-28
KR20200111750A (ko) 2020-09-29
MX2020007749A (es) 2020-12-07
DE102018111492A1 (de) 2019-07-25
WO2019141817A1 (de) 2019-07-25
ES2918424T3 (es) 2022-07-15
AU2019209624A1 (en) 2020-07-30
CN111886140B (zh) 2021-08-10
EP3743289B1 (de) 2023-06-21
JP2021512016A (ja) 2021-05-13
BR112020014736A2 (pt) 2020-12-08
WO2019141816A1 (de) 2019-07-25
BR112020014615A2 (pt) 2020-12-08
CN111918777A (zh) 2020-11-10
EP3743289A1 (de) 2020-12-02
RU2020126303A (ru) 2022-02-24
RU2020126303A3 (zh) 2022-02-28
EP3743291A1 (de) 2020-12-02
BR112020014615B1 (pt) 2023-11-21
MX2020007747A (es) 2020-09-25
US11878550B2 (en) 2024-01-23
US20220348038A1 (en) 2022-11-03
JP2021512015A (ja) 2021-05-13
ES2954471T3 (es) 2023-11-22
AU2019209624B2 (en) 2024-04-11
JP7245264B2 (ja) 2023-03-23
US20210053391A1 (en) 2021-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8777B (zh) 紧急轮
US7648211B2 (en) Bicycle wheel securing structure
US4591211A (en) Lockable central nut for vehicle wheel mounting
GB2455879A (en) A system for mounting a wheel on a motor vehicle
JP6219499B2 (ja) 係止装置
US20090167074A1 (en) Safety device for a vehicle wheel
US11794514B2 (en) Emergency wheel with mounting element
US20100109423A1 (en) Wheel bar and a wheel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JPH09501881A (ja) 自動車用の軽合金ホイール装置
GB2325505A (en) Wheel nut position indicator and dust cap
US9352613B2 (en) Easily mountable spoke module for the spokes of a wheel for motor vehicles
GB2600257A (en) Centre-lock wheel removal tool
US12005732B2 (en) Emergency wheel
BR112020014736B1 (pt) Dispositivo de aperto, e, afixação para uma roda de veículo
KR101551379B1 (ko) 자동차용 휠너트 변조장치
KR200158649Y1 (ko) 자동차용 휠커버의 체결구조
WO2023076364A1 (en) Universal spinner wheel
RU94516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колеса на ступице
CA2236720C (en) Dual wheel mounting system
JP3031436U (ja) 自動車におけるタイヤのナット・ボルト回し工具
KR200428227Y1 (ko) 자동차 오토체인
FR2759025A1 (fr) Systeme de montage/demontage d'une roue de vehicule
AU2005229160A1 (en) Winching means
TH4102A3 (th) อุปกรณ์ล็อคยางอะไหล่รถกระบะ
TH4102C3 (th) อุปกรณ์ล็อคยางอะไหล่รถกระบ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