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8294B - 异常诊断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异常诊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8294B
CN111908294B CN202010376104.8A CN202010376104A CN111908294B CN 111908294 B CN111908294 B CN 111908294B CN 202010376104 A CN202010376104 A CN 202010376104A CN 111908294 B CN111908294 B CN 1119082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normality
governor rope
elevator
waveform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61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8294A (zh
Inventor
真仁田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08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8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8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82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in case of rope or cable sl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23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i.e. lay-o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46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66B5/0031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for safety rea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37Performance analy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地震发生时等适当地诊断限速器绳索的异常的异常诊断系统。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系统对架设在配置于电梯的井道上部的限速器与配置于井道下部的张紧轮之间并伴随着轿厢的升降而移动的限速器绳索的异常进行诊断,该异常诊断系统具备传感器、波形生成部、以及异常判定部。传感器测定将张紧轮支承为能够在井道的上下方向上位移的可动连杆的旋转角或倾斜角。波形生成部当从地震感知器接收到地震检测信号时,开始取得传感器的测定值,生成表示地震检测后的可动连杆的旋转角或倾斜角的时间变化的波形。异常判定部基于由波形生成部生成的波形进行限速器绳索的异常判定,并发送与判定结果相应的信号。

Description

异常诊断系统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9-089101(申请日:5/9/2019)为基础,并从该申请享受优先的利益。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诊断限速器绳索(governor rope)的异常的异常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梯中,作为用于在轿厢的升降速度异常增大的情况下使轿厢停止的安全装置,设置限速器(调速机)。限速器一般配置于机械室等井道上部。另一方面,在井道下部配置张紧轮(tensioner sheave),在限速器与张紧轮之间架设限速器绳索。张紧轮通过张紧配重(tensioner weight)向井道的下方向施力,对限速器绳索施加规定的张力(tension)。限速器绳索在中途的一处与轿厢连结,在通过张紧轮施加了规定的张力的状态下,伴随着轿厢的升降而移动。限速器检测限速器绳索的移动速度作为轿厢的升降速度,在轿厢的升降速度异常增大的情况下,使过速开关工作而切断向卷扬机的电源供给、或者使紧急停止装置工作而强制地使轿厢停止。
限速器绳索通过由张紧轮施加规定的张力来抑制移动中的振动等。但是,例如在地震发生时等,限速器绳索产生较大的振动,有时由于该振动而发生限速器绳索钩挂于井道内的突起、或者产生松弛、断裂这样的异常。当限速器绳索发生异常时,存在限速器不正常动作而对电梯的安全性造成障碍的隐患,因此需要准确地检测该异常来实现适当的应对。
作为检测限速器绳索的异常的方法,已知有如下方法:通过设置于井道下部的底坑附近的距离传感器测定距张紧配重的距离,当测定出的距离超过了规定值时,判断为限速器绳索发生了钩挂而输出异常检测信号。但是,在地震发生时,与晃动相应地,张紧配重呈钟摆状运动,因此难以准确地测定距张紧配重的距离。另外,使用非接触的距离测定的方法也存在容易受到底坑特有的恶劣环境(浸水、尘埃、落下物、污垢、小动物进入等)的影响的问题,正寻求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地震发生时等适当地诊断限速器绳索的异常的异常诊断系统。
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系统对架设在配置于电梯的井道上部的限速器与配置于井道下部的张紧轮之间并伴随着轿厢的升降而移动的限速器绳索的异常进行诊断,其中,该异常诊断系统具备传感器、波形生成部、以及异常判定部。传感器测定可动连杆的旋转角或者倾斜角,该可动连杆将所述张紧轮支承为能够在井道的上下方向上位移。波形生成部当从地震感知器接收到地震检测信号时,开始取得所述传感器的测定值,生成表示地震检测后的所述可动连杆的旋转角或者倾斜角的时间变化的波形。异常判定部基于由所述波形生成部生成的波形进行所述限速器绳索的异常判定,并发送与判定结果相应的信号。
根据上述构成的异常诊断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时等适当地诊断限速器绳索的异常。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图4是表示限速器绳索没有异常的情况下的传感器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限速器绳索发生了钩挂异常的情况下的传感器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限速器绳索发生了松弛异常的情况下的传感器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限速器绳索发生了断裂异常的情况下的传感器波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对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系统的处理顺序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异常诊断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图10是对基准值校正的概要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异常诊断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异常诊断系统的构成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添附附图,对本发明的异常诊断系统的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系统是对电梯的限速器绳索的钩挂、松弛、断裂等异常进行诊断的系统,特别是,对将张紧轮支承为能够在井道的上下方向上位移的可动连杆的旋转角进行测定而诊断限速器绳索的异常。
图1至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系统的构成例的图。电梯是通过在设于建筑物等的井道1内使轿厢2升降来输送搭乘于轿厢2内的乘客的设备。在绳索式的电梯中,在主绳索3的一端侧连结轿厢2,在主绳索3的另一端侧连结平衡配重4。主绳索3架设在与卷扬机的输出轴连结的驱动绳轮5与导向轮6上,以吊桶式悬挂轿厢2与平衡配重4。
当驱动绳轮5通过卷扬机的驱动而旋转时,通过驱动绳轮5与主绳索3之间的摩擦力,驱动绳轮5的旋转被传递到主绳索3,主绳索3进行进给动作。由此,与主绳索3连结的轿厢2一边被导轨7引导一边在井道1内升降。
作为用于在轿厢2的升降速度异常增大的情况下使轿厢2停止的安全装置,例如,在井道1上部的机械室等设有限速器8。另外,在井道1下部的底坑附近配置有张紧轮9,在限速器8与张紧轮9之间架设有限速器绳索10。张紧轮9通过张紧配重11向井道1的下方向施力,对限速器绳索10施加规定的张力。
张紧轮9被可动连杆12支承为能够在井道1的上下方向上位移。可动连杆12在其两端部具有旋转轴12a、12b。在可动连杆12的一方的端部的旋转轴12a上安装有张紧轮9的旋转轴以及张紧配重11。另外,可动连杆12的另一方的端部的旋转轴12b安装在固定于导轨7的托架13。可动连杆12根据限速器绳索10的动作以托架13侧的旋转轴12b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从而能够使安装于旋转轴12b的张紧轮9在井道1的上下方向上位移。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可动连杆12为水平状态时的张紧轮9的位置设为稳定位置。即,调整托架13相对于导轨7的位置,以使在张紧轮9为稳定位置(对限速器绳索10施加最佳张力的位置)时可动连杆12成为水平状态。
限速器绳索10在中途的一处与轿厢2连结,在通过张紧轮9施加了规定的张力的状态下,伴随着轿厢2的升降而移动。此时,由于张紧轮9被可动连杆12支承为能够在井道1的上下方向上位移,因此伴随着轿厢2的升降,限速器绳索10移动时的振动被张紧轮9的位移吸收,轿厢2的振动被抑制。
限速器8检测限速器绳索10的移动速度作为轿厢2的升降速度,在轿厢2的升降速度异常增大的情况下,使轿厢2停止。例如,限速器8在轿厢2的升降速度未超过额定速度的1.3倍的期间使过速开关工作而切断向卷扬机的电源供给,使电梯停止。另外,例如在因主绳索3的断裂等,即使使电梯停止轿厢2也不停止而继续下降情况下,限速器8在轿厢2的下降速度未超过额定速度的1.4倍的期间约束限速器绳索10,使紧急停止装置工作而强制地使轿厢2停止。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测定张紧轮9在井道1的上下方向上位移时的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在可动连杆12的托架13侧的旋转轴12b机械地连接有位移传感器等旋转角传感器20。该机械连接只要是将绕可动连杆12的旋转轴12b的旋转传递给旋转角传感器20的方式即可,例如可以是与可动连杆12的旋转轴12b直接连结而连接旋转角传感器20的方式,也可以是经由齿轮等传递机构将旋转角传感器20与可动连杆12的旋转轴12b连接的方式。
旋转角传感器20例如被调整为,在张紧轮9处于稳定位置且可动连杆12为水平状态时,测定值为0(参照图1),当张紧轮9从稳定位置向井道1的上方向位移时,输出正的值的测定值(参照图2),当张紧轮9从稳定位置向井道1的下方向位移时,输出负的值的测定值(参照图3)。
在地震发生时等,限速器绳索10产生较大的振动,如图2所示,存在限速器绳索10因该振动而钩挂于井道1内的突起物14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张紧轮9向井道1的上方向位移,可动连杆12如图2所示那样旋转,因此旋转角传感器20输出正的值的测定值。另一方面,在限速器绳索10产生了松弛、断裂情况下,张紧轮9向井道1的下方向位移,可动连杆12如图3所示那样旋转,因此旋转角传感器20输出负的值的测定值。旋转角传感器20的输出端子与诊断装置30连接,旋转角传感器20的测定值被输入到诊断装置30。
诊断装置30作为功能性的构成要素,具备波形生成部31、基准值存储部32、以及异常判定部33。诊断装置30例如能够使用搭载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处理器、存储器等的微机芯片等硬件、以及处理器所执行的控制程序等软件来实现。即,例如能够通过搭载于微机芯片的处理器执行控制程序来实现构成诊断装置30的波形生成部31、异常判定部33,使用搭载于微机芯片的存储器来实现基准值存储部32。另外,诊断装置30并不局限于通用的微机芯片等硬件,例如也可以使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等专用的硬件来实现。
本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系统由上述的旋转角传感器20与诊断装置30构成。诊断装置30连接于地震感知器41与电梯控制盘42。地震感知器41例如设置于井道1上部的机械室等,在地震发生时对其进行检测而输出地震检测信号。电梯控制盘42是对以轿厢2的升降动作为首的电梯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订立了电梯的远程监视合同。在该情况下,在设置有电梯的现场设置远程监视装置43。远程监视装置43在本地与电梯控制盘42连接,并且经由通信线路44与设置于服务信息中心的中心终端45连接。远程监视装置43例如通过向电梯控制盘42输出检查指令,使电梯以检查运转模式运转,收集各种维护数据并发送至中心终端45。另外,在电梯中发现了某些异常的情况下,远程监视装置43经由电梯控制盘42收集该信息,向中心终端45进行异常报告。
诊断装置30的波形生成部31当从地震感知器41接收到地震检测信号时,开始取得旋转角传感器20的测定值,生成表示地震检测后的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的时间变化的波形。即,当地震发生时,从地震感知器41向诊断装置30发送地震检测信号。波形生成部31以来自该地震感知器41的地震检测信号的接收为触发,开始取得测定了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的旋转角传感器20的测定值,通过连接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变动的旋转角传感器20的测定值,生成表示地震检测后的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的时间变化的波形(以下,将其称为“传感器波形”)。由波形生成部31生成的传感器波形被输入到异常判定部33。
异常判定部33基于由波形生成部31生成的传感器波形,进行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判定。例如,异常判定部33通过将由波形生成部31生成的传感器波形与存储于基准值存储部32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判定限速器绳索10是否发生了钩挂异常、松弛异常、断裂异常等,并向电梯控制盘42发送与判定结果相应的信号。
这里,参照图4至图7,对基于异常判定部33的判定方法的具体例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4,对限速器绳索10没有异常的情况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在限速器绳索10没有异常的情况下的传感器波形50的一个例子的图。
当地震发生(地震检测信号51接通)时,限速器绳索10产生较大的振动,因此由于该限速器绳索10的振动,张紧轮9反复进行在从稳定位置向井道1的上方向位移之后返回到稳定位置的动作。因而,在地震结束(地震检测信号51断开)而振动收敛为止的期间,旋转角传感器20的测定值主要在正(+)的方向上反复增减,传感器波形50的振幅变得相对较大。
之后,当由地震引起的振动收敛时,限速器绳索10的振动也收敛,因此传感器波形50的振幅变小。这里,在限速器绳索10中异常消失并返回到原来的状态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那样,传感器波形50收敛于表示可动连杆12为水平状态的0的值。因此,在由波形生成部31生成的传感器波形50如图4所示那样,在规定时间T0的期间持续收敛于正的值的第一基准值θref1与负的值的第二基准值θref2之间的区域即正常范围61内的情况下,异常判定部33判定为由地震的影响带来的限速器绳索10的振动收敛,并且限速器绳索10未发生异常。然后,异常判定部33向电梯控制盘42发送可恢复信号52。另外,用于判定的第一基准值θref1、第二基准值θref2、规定时间T0等参数通过预先进行模拟等而求出最佳值,并存储于基准值存储部32。
如上述那样,可恢复信号52是在判定为由地震的影响带来的限速器绳索10的振动收敛、并且限速器绳索10未发生异常的情况下,从诊断装置30的异常判定部33发送的信号。因而,电梯控制盘42在地震结束(地震检测信号51断开)之后、从诊断装置30的异常判定部33接收到可恢复信号52的情况下,若其他电梯设备没有问题,则能够立即使电梯恢复到通常运转。
接下来,参照图5,对因地震的影响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钩挂异常的情况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钩挂异常的情况下的传感器波形50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因地震的影响限速器绳索10产生较大的振动而钩挂于井道1内的突起物14等的情况下,张紧轮9保持从稳定位置向井道1的上方向位移的状态。因此,在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这种钩挂异常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那样,即使地震结束(地震检测信号51断开)而限速器绳索10的振动收敛,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θ也继续取正(+)的值,传感器波形50在正的值收敛。
因此,在由波形生成部31生成的传感器波形50如图5所示那样,在规定时间T1的期间持续存在于第一基准值θref1以上的区域62的情况下,异常判定部33判定为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钩挂异常。然后,异常判定部33向电梯控制盘42发送钩挂检测信号53。另外,用于判定的第一基准值θref1、规定时间T1等参数通过预先进行模拟等而求出最佳值,并存储于基准值存储部32。
如上述那样,钩挂检测信号53是表示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钩挂异常的信号。因而,电梯控制盘42在从诊断装置30的异常判定部33接收到钩挂检测信号53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向远程监视装置43输出控制指令的应对,以进行用于向电梯管理者通知限速器绳索10的钩挂异常的警告(例如,蜂鸣器鸣响、警告灯的点亮等)、或者从远程监视装置43经由通信线路44向中心终端45进行异常报告。
接下来,参照图6,对限速器绳索10因地震的影响而发生了松弛异常的情况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松弛异常的情况下的传感器波形50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因地震的影响而限速器绳索10产生较大的振动、因该振动而限速器绳索10产生了松弛的情况下,与稳定位置相比向井道1的上方向位移的张紧轮9被张紧配重11拉下,保持与稳定位置相比向井道1的下方向稍微位移的状态。因此,在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这种松弛异常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那样,在地震结束(地震检测信号51断开)而限速器绳索10的振动收敛之后,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θ继续取负(-)的值,传感器波形50在负的值收敛。但是,由于限速器绳索10的松弛所导致的张紧配重11的位移相对较小,因此此时的负的值是比后述的断裂异常的情况更接近0的值。
因此,在由波形生成部31生成的传感器波形50如图7所示那样,在规定时间T2的期间持续收敛于第二基准值θref2与低于该第二基准值θref2的第三基准值θref3之间的区域即松弛检测范围63内的情况下,异常判定部33判定为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松弛异常。然后,异常判定部33向电梯控制盘42发送松弛检测信号54。另外,用于判定的第二基准值θref2、第三基准值θref3、规定时间T2等参数通过预先进行模拟等而求出最佳值,并存储于基准值存储部32。
如上述那样,松弛检测信号54是表示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松弛异常的信号。因而,电梯控制盘42在从诊断装置30的异常判定部33接收到松弛检测信号54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向远程监视装置43输出控制指令的应对,以进行用于向电梯管理者通知限速器绳索10的松弛异常的警告(例如,蜂鸣器鸣响、警告灯的点亮等)、或者从远程监视装置43经由通信线路44向中心终端45进行异常报告。
接下来,参照图7,对限速器绳索10因地震的影响而发生了断裂异常的情况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断裂异常情况下的传感器波形50的一个例子的图。
在因地震的影响而限速器绳索10产生较大的振动、且因该振动而限速器绳索10断裂了的情况下,与稳定位置相比向井道1的上方向位移的张紧轮9被张紧配重11拉下,保持与稳定位置相比向井道1的下方向大幅位移的状态。因此,在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这种断裂异常情况下,如图7所示那样,在地震结束(地震检测信号51断开)而限速器绳索10的振动收敛之后,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θ继续取负(-)的值,传感器波形50在负的值收敛。但是,由于限速器绳索10断裂的情况下的张紧配重11的位移比限速器绳索19产生了松弛的情况下的张紧配重11的位移大,因此此时的负的值为比松弛异常的情况低的值。
因此,在由波形生成部31生成的传感器波形50如图7所示那样,在规定时间T3的期间持续存在于第三基准值θref3以下的区域64的情况下,异常判定部33判定为限速器绳索10发生断裂异常。然后,异常判定部33向电梯控制盘42发送断裂检测信号55。另外,用于判定的第三基准值θref3、规定时间T3等参数通过预先进行模拟等而求出最佳值,并存储于基准值存储部32。
如上述那样,断裂检测信号55是表示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断裂异常的信号。因而,电梯控制盘42在从诊断装置30的异常判定部33接收到断裂检测信号55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向远程监视装置43输出控制指令的应对,以进行用于向电梯管理者通知限速器绳索10的断裂异常的警告(例如,蜂鸣器鸣响、警告灯的点亮等)、或者从远程监视装置43经由通信线路44向中心终端45进行异常报告。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系统不仅如上述那样在地震发生时进行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诊断,还能够根据来自远程监视装置43的诊断开始指令进行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诊断。即,当远程监视装置43根据服务信息中心的操作人员操作中心终端45的情况不定期地、或者根据预先确定的诊断周期定期地输出诊断开始指令时,该诊断开始指令经由电梯控制盘42被发送至诊断装置30。诊断装置30的波形生成部31当接收到来自远程监视装置43的诊断开始指令时,开始取得旋转角传感器20的测定值,生成表示诊断开始指令接收后的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的时间变化的传感器波形50。然后,异常判定部33基于由波形生成部31生成的传感器波形50、即表示诊断开始指令接收后的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的时间变化的传感器波形50,通过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方法,进行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判定,将与判定结果相应的信号经由电梯控制盘42发送至远程监视装置43。由此,远程监视装置43在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钩挂异常、松弛异常、断裂异常等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向中心终端45进行异常报告,向服务信息中心的操作人员等通知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
接下来,参照图8,对本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图8是对本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系统的处理顺序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当开始本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系统的处理时,首先,判断诊断装置30是否从地震感知器41接收到地震检测信号51(步骤S101)。然后,在未接收到地震检测信号51的情况下(步骤S101:否),判断诊断装置30是否从远程监视装置43经由电梯控制盘42接收到诊断开始指令(步骤S102)。
这里,在诊断装置30既没有接收到地震检测信号51也没有接收到诊断开始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102:否),直接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诊断装置30接收到地震检测信号51情况下(步骤S101:是)、或者接收到诊断开始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102:是),波形生成部31开始取得与可动连杆12机械连接的旋转角传感器20的测定值(步骤S103)。然后,波形生成部31基于所取得的旋转角传感器20的测定值,生成表示地震检测后或诊断开始指令接收后的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的时间变化的传感器波形50(步骤S104)。波形生成部31生成的传感器波形50被输入到异常判定部33。
接下来,异常判定部33基于由波形生成部31生成的传感器波形50进行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判定。即,异常判定部33首先判定由波形生成部31生成的传感器波形50是否持续规定时间T0地收敛于第一基准值θref1与第二基准值θref2之间的正常范围61内(步骤S105)。然后,若传感器波形50持续规定时间T0地收敛于正常范围61内(步骤S105:是),则异常判定部33判定为限速器绳索10未发生异常,向电梯控制盘42发送可恢复信号52(步骤S106)。
另一方面,在传感器波形50未持续规定时间T0地收敛于正常范围61内的情况下(步骤S105:否),异常判定部33接下来判定传感器波形50是否在第一基准值θref1以上的区域62持续存在规定时间T1(步骤S107)。然后,若传感器波形50在第一基准值θref1以上的区域62持续存在规定时间T1(步骤S107:是),则异常判定部33判定为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钩挂异常,向电梯控制盘42发送钩挂检测信号53(步骤S108)。
另一方面,在传感器波形50在第一基准值θref1以上的区域62未持续存在规定时间T1的情况下(步骤S107:否),异常判定部33接下来判定传感器波形50是否持续规定时间T2地收敛于第二基准值θref2与第三基准值θref3之间的松弛检测范围63内(步骤S109)。然后,若传感器波形50持续规定时间T3地收敛于松弛检测范围63内(步骤S109:是),则异常判定部33判定为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松弛异常,向电梯控制盘42发送松弛检测信号54(步骤S110)。
另一方面,在传感器波形50未持续规定时间T2地收敛于松弛检测范围63内的情况下(步骤S109:否)、即传感器波形50在规定时间T3的期间持续存在于第三基准值θref3以下的区域64的情况下,异常判定部33判定为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断裂异常,向电梯控制盘42发送断裂检测信号55(步骤S111)。
以上,如列举具体的例子进行详细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系统通过旋转角传感器20对将张紧轮9支承为能够在井道1的上下方向上位移的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进行测定。然后,使用该旋转角传感器20的测定值生成表示地震检测后的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的时间变化的传感器波形50,基于该传感器波形50进行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判定。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时等适当地诊断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
即,在以往的方式中,利用设置于底坑附近的距离传感器测定距张紧配重11的距离,基于测定出的距张紧配重11的距离进行了限速器绳索10的诊断,但在该方式中,存在因地震发生时张紧配重11呈钟摆状运动而难以进行准确的距离测定的问题。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异常诊断系统即使张紧配重11以钟摆状运动也不受其影响,测定直接反映限速器绳索10的动作的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基于表示该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的时间变化的传感器波形50进行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判定,因此能够适当地诊断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
另外,在使用非接触的距离测定的以往的方法中,存在容易受到底坑特有的恶劣环境(浸水、尘埃、落下物、污垢、小动物进入等)的影响的问题,但在测定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的本实施方式中,不会受到这种底坑环境的影响,能够适当地诊断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
<第一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在初始状态下,调整托架13相对于导轨7的位置,以使在张紧轮9处于稳定位置时可动连杆12成为水平状态。另外,旋转角传感器20被调整为,在张紧轮9处于稳定位置且可动连杆12为水平状态时,测定值为0。因而,若限速器绳索10没有异常、张紧轮9处于稳定位置,则旋转角传感器20所测定的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的测定值为0。
但是,限速器绳索10有时因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伸长收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限速器绳索10没有异常的情况下,旋转角传感器20的测定值也不为0而成为正的值或负的值。其结果,存在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的诊断精度降低的隐患。
因此,也可以在推断为限速器绳索10未产生振动的规定的条件下取得由旋转角传感器20测定的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的测定值,基于该旋转角传感器20的测定值,校正存储于基准值存储部32的基准值(第一基准值θref1、第二基准值θref2、第三基准值θref3)。
图9是表示本变形例的异常诊断系统的构成例的图。与图1所示的构成相比,在诊断装置30中追加了基准值校正部34。基准值校正部34例如在轿厢2在开门状态下停止于特定楼层、并且未从地震感知器41发送地震检测信号51(地震检测信号51断开)等推断为限速器绳索10未产生振动的规定的条件下,取得旋转角传感器20的测定值。然后,基准值校正部34在所取得的旋转角传感器20的测定值不为0的情况下,基于该测定值,对存储于基准值存储部32的第一基准值θref1、第二基准值θref2、第三基准值θref3进行校正。由基准值校正部34进行的基准值的校正优选以定期的间隔实施。
图10是对由基准值校正部34进行的基准值校正的概要进行说明的图,示出了因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环境变化的影响而限速器绳索10收缩的情况的例子。在限速器绳索10收缩的情况下,可动连杆12从水平位置倾斜,以使张紧轮9向井道1的上方向位移。因此,即使限速器绳索10未发生异常,旋转角传感器20的测定值也成为正(+)的值。基准值校正部34将该旋转角传感器20的测定值作为零点校正量k,对存储于基准值存储部32的第一基准值θref1、第二基准值θref2、第三基准值θref3分别加上零点校正量k,从而对这些第一基准值θref1、第二基准值θref2、第三基准值θref3进行校正。
在进行了基于基准值校正部34的校正后,异常判定部33使用校正后的第一基准值θref1+k、校正后的第二基准值θref2+k、校正后的第三基准值θref3+k,通过上述方法进行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判定。由此,即使限速器绳索10因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伸长收缩,也能够适当地诊断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
<第二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基于表示地震检测后或者诊断开始指令接收后的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的时间变化的传感器波形50来进行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判定,但也可以采用如下构成:代替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而基于表示可动连杆12的倾斜角的时间变化的传感器波形50来进行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判定。
图11是表示本变形例的异常诊断系统的构成例的图。与图1所示的构成相比,成为如下构成:代替旋转角传感器20而设置倾斜角传感器25,该倾斜角传感器25的测定值被输入诊断装置30。倾斜角传感器25安装于可动连杆12,测定可动连杆12相对于与铅垂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的倾斜角。该倾斜角传感器25例如与上述的旋转角传感器20同样地进行初始调整,以使在张紧轮9处于稳定位置且可动连杆12为水平状态时,测定值为0。
如本变形例那样,即使在采用代替旋转角传感器20而使用倾斜角传感器25,并基于表示可动连杆12的倾斜角的时间变化的传感器波形50进行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判定的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与使用旋转角传感器20的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地震发生时等适当地诊断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
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构成:组合使用旋转角传感器20与倾斜角传感器25这两方,测定可动连杆12的旋转角以及倾斜角。在该情况下,能够使测定系统具有冗余性,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传感器误动作等的影响,提高对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的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第三变形例>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对单体的电梯应用了本发明的例子,但本发明也能够以具有多台电梯的电梯组为对象而进行应用。在该情况下,不仅按多台电梯的每台电梯判定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有无,而且在判断各电梯是否能够恢复时,也能够利用组内的其他电梯中的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有无的判定结果。
即,在地震发生后,在判定为在组内的多台电梯中的一台电梯中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在该电梯中,不仅限速器绳索10,井道用品也可能损伤。而且,在组构成的电梯中,井道用品的损伤也可能波及到邻接的其他电梯。因此,即使是判定为限速器绳索10未发生异常的电梯,在判定为邻接的电梯中限速器绳索10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井道用品也可能损伤,因此不优选立即使其恢复。
因此,在以具有多台电梯的电梯组为诊断对象的情况下,优选汇集各个电梯中的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有无的判定结果,一边利用组内的其他电梯的判定结果,一边判断各电梯是否能够恢复。
图12是表示本变形例的异常诊断系统的构成例的图。在本变形例中,对于构成电梯组的多台电梯分别设有诊断装置30,该诊断装置30具备旋转角传感器20(或者倾斜角传感器25)、波形生成部31、基准值存储部32以及异常判定部33。另外,如图12所示,本变形例的异常诊断系统具备与各电梯的诊断装置30连接的综合诊断装置60。
在本变形例中,各电梯的诊断装置30中的异常判定部33通过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判定对应的电梯的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有无,并将与判定结果相应的信号发送至综合诊断装置60。综合诊断装置60收集从各电梯的诊断装置30发送的信号(与限速器绳索10的异常有无的判定结果相应的信号),基于所收集的信号,针对构成电梯组的多台电梯,例如分别按照以下的(1)至(3)的条件判断是否能够恢复。
(1)在所收集的信号全部为表示限速器绳索10没有异常的信号(例如,上述的可恢复信号52)的情况下,综合诊断装置60判断为构成电梯组的多台电梯全部能够恢复。在该情况下,综合诊断装置60例如能够向构成电梯组的所有电梯的电梯控制盘42发送上述的可恢复信号52,使各电梯立即恢复至通常运转。
(2)在所收集的信号中含有表示限速器绳索10存在异常的信号(例如,上述的钩挂检测信号53、松弛检测信号54、断裂检测信号55)的情况下、且不符合下述(3)的条件的情况下,综合诊断装置60判断为至少判定为限速器绳索10存在异常的电梯和与该电梯邻接的电梯在恢复之前需要检查。在该情况下,综合诊断装置60例如通过将判断为在恢复之前需要检查的电梯的号机编号通知给电梯管理者、设置于服务信息中心的中心终端45等,能够促进检查。另外,综合诊断装置60对于判断为在恢复之前需要检查的电梯以外的其他电梯,能够向该电梯的电梯控制盘42发送上述的可恢复信号52,使各电梯立即恢复至通常运转。
(3)在所收集的信号中含有表示限速器绳索10存在异常的信号(例如,上述的钩挂检测信号53、松弛检测信号54、断裂检测信号55)、并且表示限速器绳索10存在异常的信号的数量或者比例(相对于信号的总数的比例)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综合诊断装置60判断为构成电梯组的多台电梯在恢复之前全部需要检查。在该情况下,综合诊断装置60例如通过将需要电梯组整体的检查的情况通知给电梯管理者、设置于服务信息中心的中心终端45等,能够促使检查。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主旨内,同样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异常诊断系统,对架设在配置于电梯的井道上部的限速器与配置于井道下部的张紧轮之间并伴随着轿厢的升降而移动的限速器绳索的异常进行诊断,其特征在于,该异常诊断系统具备:
传感器,测定可动连杆的旋转角或者倾斜角,该可动连杆将所述张紧轮支承为能够在井道的上下方向上位移;
波形生成部,当从地震感知器接收到地震检测信号时,开始取得所述传感器的测定值,并生成表示地震检测后的所述可动连杆的旋转角或者倾斜角的时间变化的波形;以及
异常判定部,基于由所述波形生成部生成的波形进行所述限速器绳索的异常判定,并发送与判定结果相应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以如下方式被调整,在所述张紧轮从稳定位置向井道的上方向位移时,测定值成为正的值,在所述张紧轮从稳定位置向井道的下方向位移时,测定值成为负的值,
所述异常判定部,
在由所述波形生成部生成的波形在正的值的第一基准值与负的值的第二基准值之间的区域即正常范围内持续存在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限速器绳索没有异常,
在由所述波形生成部生成的波形在所述第一基准值以上的区域持续存在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钩挂异常,该钩挂异常是所述限速器绳索钩挂于井道内的突起物的状态,
在由所述波形生成部生成的波形在所述第二基准值与低于该第二基准值的第三基准值之间的区域即松弛检测范围内持续存在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松弛异常,该松弛异常是所述限速器绳索产生了松弛的状态,
在由所述波形生成部生成的波形在所述第三基准值以下的区域持续存在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断裂异常,该断裂异常是所述限速器绳索断裂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常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常诊断系统还具备基准值校正部,该基准值校正部基于推断为所述限速器绳索未产生振动的规定的条件下的所述传感器的测定值,对所述第一基准值、所述第二基准值以及所述第三基准值进行校正。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常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形生成部还在从远程监视装置接收到诊断开始指令的情况下开始取得所述传感器的测定值,并进一步生成表示诊断开始指令接收后的所述可动连杆的旋转角或者倾斜角的时间变化的波形,
所述异常判定部还基于对应于所述诊断开始指令的接收而由所述波形生成部生成的波形,进行所述限速器绳索的异常判定,并将与判定结果相应的信号发送至所述远程监视装置。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常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所述波形生成部以及所述异常判定部针对具有多台电梯的电梯组中的各电梯而分别设置,
所述异常诊断系统还具备综合诊断装置,该综合诊断装置收集与所述多台电梯的每台电梯的所述异常判定部各自发送的所述判定结果对应的信号,
所述综合诊断装置,
在与所述多台电梯的每台电梯的所述异常判定部各自发送的所述判定结果相应的信号全部表示所述限速器绳索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多台电梯全部能够恢复,
在与所述多台电梯的每台电梯的所述异常判定部各自发送的所述判定结果相应的信号中含有表示所述限速器绳索存在异常的信号的情况下,判断为至少与发送了表示所述限速器绳索存在异常的信号的所述异常判定部对应的电梯、以及与该电梯邻接的电梯在恢复之前需要检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常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所述波形生成部以及所述异常判定部针对具有多台电梯的电梯组中的各电梯而分别设置,
所述异常诊断系统还具备综合诊断装置,该综合诊断装置收集与所述多台电梯的每台电梯的所述异常判定部各自发送的所述判定结果对应的信号,
所述综合诊断装置,
在与所述多台电梯的每台电梯的所述异常判定部各自发送的所述判定结果相应的信号全部表示所述限速器绳索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多台电梯全部能够恢复,
在与所述多台电梯的每台电梯的所述异常判定部各自发送的所述判定结果相应的信号中含有表示所述限速器绳索存在异常的信号的情况下,判断为至少与发送了表示所述限速器绳索存在异常的信号的所述异常判定部对应的电梯、以及与该电梯邻接的电梯在恢复之前需要检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常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综合诊断装置,
在与所述多台电梯的每台电梯的所述异常判定部各自发送的所述判定结果相应的信号中含有表示所述限速器绳索存在异常的信号、并且表示所述限速器绳索存在异常的信号的数量或者比例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多台电梯在恢复之前全部需要检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常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综合诊断装置,
在与所述多台电梯的每台电梯的所述异常判定部各自发送的所述判定结果相应的信号中含有表示所述限速器绳索存在异常的信号、并且表示所述限速器绳索存在异常的信号的数量或者比例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多台电梯在恢复之前全部需要检查。
CN202010376104.8A 2019-05-09 2020-05-07 异常诊断系统 Active CN1119082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9101 2019-05-09
JP2019089101A JP6744453B1 (ja) 2019-05-09 2019-05-09 異常診断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8294A CN111908294A (zh) 2020-11-10
CN111908294B true CN111908294B (zh) 2022-04-12

Family

ID=72048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6104.8A Active CN111908294B (zh) 2019-05-09 2020-05-07 异常诊断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44453B1 (zh)
CN (1) CN11190829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51729Y2 (zh) * 1976-04-30 1980-12-02
JP3178110B2 (ja) * 1992-09-17 2001-06-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JPH0977409A (ja) * 1995-09-20 1997-03-25 Toshiba Elevator Technos Kk エレベータ用ガバナロープ異常検出装置
JPH10120327A (ja) * 1996-10-23 1998-05-12 Toshiba Elevator Technos Kk エレベータのガバナロープの異常検出装置
JPH10258976A (ja) * 1997-03-17 1998-09-29 Toshiba Elevator Kk エレベータのガバナロープ異常検知装置
CN1231410C (zh) * 2001-02-09 2005-12-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负载检测装置
JPWO2004089802A1 (ja) * 2003-04-07 2006-07-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秤装置
JP2007176624A (ja) * 2005-12-27 2007-07-12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
JP5023511B2 (ja) * 2006-02-27 2012-09-12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5071968B2 (ja) * 2007-04-18 2012-11-1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ロープ異常検出装置
JP5102546B2 (ja) * 2007-06-27 2012-12-1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ガバナロープ状態検出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制御システム
JP2011126708A (ja) * 2009-12-21 2011-06-30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
JP5673132B2 (ja) * 2011-01-24 2015-02-18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3014406A (ja) * 2011-07-04 2013-01-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内重量検出装置
JP6205234B2 (ja) * 2013-10-17 2017-09-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の長尺物引掛り検出装置
KR101920546B1 (ko) * 2014-04-09 2018-11-20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 장치
JP2018177435A (ja) * 2017-04-10 2018-11-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の秤装置
US20180305176A1 (en) * 2017-04-19 2018-10-25 Otis Elevator Company Rope sway detector with tof camera
CN109019241B (zh) * 2018-09-28 2020-05-22 李勇 电梯装置、电梯保护的触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8294A (zh) 2020-11-10
JP2020183322A (ja) 2020-11-12
JP6744453B1 (ja) 2020-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72169B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elemonitoring an elevator
CN103402900B (zh) 电梯绳索摆动检测装置
US9004231B2 (en) Elevator installation with a sound pick-up
JP4618101B2 (ja) エレベータ管制運転装置
JP4849397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異常検出装置
US10508001B2 (en) Elevator system
JP4488216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12056698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7276889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6717390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自動復旧システム
WO2016018786A1 (en) Building sway operation system
JP5082803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並びに既設エレベータの改修方法
CN111908294B (zh) 异常诊断系统
JP5536543B2 (ja) 昇降機機器の健全性確認装置
EP3666710B1 (en) Safety system based on hoistway access detection
JP2007223785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12173908A (zh) 一种电梯处于运行状态的监测系统及电梯
JP4844410B2 (ja) エレベータロープ類の引っ掛り検知装置
JP4952366B2 (ja) エレベータ釣合い錘・調速機ロープ張り車のクリアランス管理測定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H10258976A (ja) エレベータのガバナロープ異常検知装置
JP7406368B2 (ja) 巻き上げロープの監視方法、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EP3381853B1 (en) Elevator overtravel tes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12006185B2 (en) Continuous quality monitoring of a conveyance system
JP6445644B1 (ja) エレベータ異常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異常検出方法
JP2023090259A (ja) 巻胴式エレベータ用ロープ伸び検知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