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6303B - 颜色转换信息生成方法、以及颜色转换信息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颜色转换信息生成方法、以及颜色转换信息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6303B
CN111866303B CN202010318214.9A CN202010318214A CN111866303B CN 111866303 B CN111866303 B CN 111866303B CN 202010318214 A CN202010318214 A CN 202010318214A CN 111866303 B CN111866303 B CN 1118663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color
color space
cmyk
l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82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6303A (zh
Inventor
山下充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66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6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63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16Conversion to subtractive colour signals
    • H04N1/6022Generating a fourth subtractive colour signal, e.g. under colour removal, black mas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3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controlled b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cture signal generator or the picture reproducer
    • H04N1/6033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controlled b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cture signal generator or the picture reproducer using test pattern analy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02Corrections within particular colou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02Corrections within particular colour systems
    • H04N1/6008Corrections within particular colour systems with primary colour signals, e.g. RGB or CMY(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27Correction or control of colour gradation or colour contr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lor Image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即使在提高颜色根据位置而从图像的一个端部至另一个端部而连续变化的渐变图像的颜色再现精度的情况下,也维持了设备依赖颜色的颜色再现精度。颜色转换信息生成装置以使与多个基准点相对应的多个基准空间的各自所包含的中间点的个数成为一个以下的方式,生成一个或多个位于连结第一颜色空间中的表示第一颜色的第一坐标值和表示第二颜色的第二坐标值而成的第一线段上的中间点,并在第一线段上的坐标值被转换为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情况下,生成修正转换信息,并基于修正转换信息而生成用于将根据用户的操作而生成的第一线段上的第四坐标值转换为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颜色转换信息。

Description

颜色转换信息生成方法、以及颜色转换信息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颜色转换信息生成方法、颜色转换信息生成程序、以及颜色转换信息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一种执行考虑了打印机的特性的印刷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的技术,即,在对颜色根据位置而从图像的一个端部起至另一个端部为止连续地变化的渐变图像进行印刷的情况下,执行考虑了打印机的特性的印刷。具体而言,在该技术中,通过将表示在图像的端部上所显示的任意颜色的空间的坐标值转换为表示能够由打印机再现的颜色的空间中的坐标值,从而执行考虑了打印机的特性的印刷。另外,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将表示任意颜色的空间称为“设备独立颜色空间”,并将作为设备独立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而被规定的颜色称为“设备独立颜色”,将表示能够由打印机再现的颜色的空间称为“设备从属颜色空间”,并将作为设备从属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而被规定的颜色称为“设备依赖颜色”,并且将用于使设备独立颜色转换为设备依赖颜色的信息称为“转换信息”。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在打印机输出渐变图像的情况下,为了将设备独立颜色从设备独立颜色空间的坐标值准确地转换为设备从属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而对转换信息进行调节。然而,通过前述的调节而存在有如下的这类问题,即,转换信息中的、打印机所能够表现的颜色的再现区域的精度下降,从而设备依赖颜色的颜色再现精度下降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164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所涉及的颜色转换信息生成方法,其中,计算机执行如下工序,即:接受工序,其接受在第一颜色空间中对第一颜色进行规定的第一信息、以及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对第二颜色进行规定的第二信息;第一生成工序,其基于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被配置为格子状的多个基准点,从而生成一个或多个位于第一线段上的中间点,其中,所述第一线段为,将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表示所述第一颜色的第一坐标值和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表示所述第二颜色的第二坐标值连结而成的线段;第一转换工序,其使用用于将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转换为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第一转换信息,而将所述第一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中的第一转换坐标值,并使用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将所述第二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中的第二转换坐标值;设定工序,其以使输出与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相应的图像的第一输出装置根据通过第一调节值而调节了所述第一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来输出所述第一颜色的方式,对所述第一调节值进行设定,并且,以使所述第一输出装置根据通过所述第二调节值而调节了所述第二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来输出所述第二颜色的方式,对所述第二调节值进行设定;特别指定工序,其基于所述第一调节值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值而对被用于如下情况的第三调节值进行特别指定,所述情况是指,所述第一输出装置进行与调节了如下的第三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相应的输出的情况,其中,所述第三转换坐标值为,通过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对表示所述中间点的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第三坐标值进行转换而得到的坐标值;第二生成工序,其基于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生成用于将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修正转换信息;第三生成工序,其基于用户的操作而生成位于所述第一线段上的第四坐标值;第四生成工序,其基于所述修正转换信息而生成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五坐标值、将所述第二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六坐标值、将与所述第四坐标值相关的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七坐标值的颜色转换信息,在所述第一生成工序中,以使与所述多个基准点相对应的所述中间点的个数成为一个以下的方式而生成一个或多个所述中间点,在所述第二生成工序中,在所述第一线段上的坐标值通过所述修正转换信息而被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情况下,以相对于该转换后的坐标值而反映出所述第一调节值、所述第二调节值以及所述第三调节值中的任意一个的方式来生成所述修正转换信息。
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所涉及的颜色转换信息生成程序使计算机作为如下各部而发挥功能,即:接受部,其接受在第一颜色空间中对第一颜色进行规定的第一信息、以及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对第二颜色进行规定的第二信息;第一生成部,其基于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被配置为格子状的多个基准点,从而生成一个或多个位于第一线段上的中间点,其中,所述第一线段为,将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表示所述第一颜色的第一坐标值和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表示所述第二颜色的第二坐标值连结而成的线段;第一转换部,其使用用于将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转换为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第一转换信息,而将所述第一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中的第一转换坐标值,并使用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将所述第二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中的第二转换坐标值;设定部,其以使输出与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相应的图像的第一输出装置根据通过第一调节值而调节了所述第一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来输出所述第一颜色的方式,对所述第一调节值进行设定,并且,以使所述第一输出装置根据通过所述第二调节值而调节了所述第二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来输出所述第二颜色的方式,对所述第二调节值进行设定;特别指定部,其基于所述第一调节值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值而对被用于如下情况的第三调节值进行特别指定,所述情况是指,所述第一输出装置进行与调节了如下的第三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相应的输出的情况,其中,所述第三转换坐标值为,通过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对表示所述中间点的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第三坐标值进行转换而得到的坐标值;第二生成部,其基于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生成用于将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修正转换信息;第三生成部,其基于用户的操作而生成位于所述第一线段上的第四坐标值;第四生成部,其基于所述修正转换信息而生成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五坐标值、将所述第二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六坐标值、将与所述第四坐标值相关的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七坐标值的颜色转换信息,所述第一生成部以使与所述多个基准点相对应的所述中间点的个数成为一个以下的方式而生成一个或多个所述中间点,所述第二生成部在所述第一线段上的坐标值通过所述修正转换信息而被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情况下,以相对于该转换后的坐标值而反映出所述第一调节值、所述第二调节值以及所述第三调节值中的任意一个的方式来生成所述修正转换信息。
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所涉及的颜色转换信息生成装置包括:接受部,其接受在第一颜色空间中对第一颜色进行规定的第一信息、以及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对第二颜色进行规定的第二信息;第一生成部,其基于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被配置为格子状的多个基准点,从而生成一个或多个位于第一线段上的中间点,其中,所述第一线段为,将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表示所述第一颜色的第一坐标值和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表示所述第二颜色的第二坐标值连结而成的线段;第一转换部,其使用用于将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转换为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第一转换信息,而将所述第一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中的第一转换坐标值,并使用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将所述第二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中的第二转换坐标值;设定部,其以使输出与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相应的图像的第一输出装置根据通过第一调节值而调节了所述第一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来输出所述第一颜色的方式,对所述第一调节值进行设定,并且,以使所述第一输出装置根据通过所述第二调节值而调节了所述第二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来输出所述第二颜色的方式,对所述第二调节值进行设定;特别指定部,其基于所述第一调节值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值而对被用于如下情况的第三调节值进行特别指定,所述情况是指,所述第一输出装置进行与调节了如下的第三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相应的输出的情况,其中,所述第三转换坐标值为,通过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对表示所述中间点的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第三坐标值进行转换而得到的坐标值;第二生成部,其基于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生成用于将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修正转换信息;第三生成部,其基于用户的操作而生成位于所述第一线段上的第四坐标值;第四生成部,其基于所述修正转换信息而生成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五坐标值、将所述第二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六坐标值、将与所述第四坐标值相关的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七坐标值的颜色转换信息,所述第一生成部以使与所述多个基准点相对应的所述中间点的个数成为一个以下的方式而生成一个或多个所述中间点,所述第二生成部在所述第一线段上的坐标值通过所述修正转换信息而被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情况下,以相对于该转换后的坐标值而反映出所述第一调节值、所述第二调节值以及所述第三调节值中的任意一个的方式来生成所述修正转换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的结构图。
图2为表示A2B表1211的图。
图3为表示B2A表1212的图。
图4为表示A2B表1221的图。
图5为表示cmyk颜色空间CSD的图。
图6为表示B2A表1222的图。
图7为表示Lab颜色空间CSI的图。
图8为表示颜色转换表126的生成的概要的图。
图9为表示由搜索实现的调节值Δcmykb的设定的概要的图。
图10为表示调节范围AR的图。
图11为表示颜色转换表126的图。
图12为表示示出颜色转换表生成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13为表示示出颜色转换表生成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14为表示颜色转换表生成画面220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5为表示示出调节值设定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16为表示示出搜索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17为表示初始值Δcmyk的图。
图18为表示示出最优化问题求解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19为表示示出印刷处理执行时的动作的流程图的图。
图20为表示第一颜色转换流程的图。
图21为表示第二颜色转换流程的图。
图22为表示第三颜色转换流程的图。
图23为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a的结构图。
图24为表示校准用DLP127的图。
图25为表示校准用DLP127的生成的概要的图。
图26为表示第二打印机特性A2B表1276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7为表示测色结果差分表1274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8为表示示出校准用DLP生成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29为表示示出校准用DLP生成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30为表示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搜索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31为表示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最优化问题求解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图32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颜色转换流程的图。
图33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颜色转换流程的图。
图34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三颜色转换流程的图。
图35为表示示出第三改变例中的印刷处理执行时的动作的流程图的图。
图36为表示第四颜色转换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在各个附图中,各部的尺寸以及比例尺适当地与实际的尺寸以及比例尺有所不同。此外,由于在下文中叙述的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的具体示例,因此被附加了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是对于本发明的范围而言,只要在以下的说明中没有特别地对本发明进行限定的记载,则并不限于这些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进行说明。
A.1.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的概要
图1为,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的结构图。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包括:主机装置10、显示装置20、测色装置30和第一打印机40。主机装置10为“颜色转换信息生成装置”的一个示例。第一打印机40为“第一输出装置”的一个示例。主机装置10能够访问显示装置20、测色装置30和第一打印机40。
主机装置10为,对显示装置20、测色装置30以及第一打印机40进行控制而生成颜色转换表126的计算机。
显示装置20在由主机装置10实施的控制下,对各种图像进行显示。例如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EL显示面板等的各种显示面板作为显示装置20而被优选利用。EL为,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的简称。
第一打印机40为,按照主机装置10的指示喷出油墨从而相对于介质而形成图像的喷墨打印机。所谓介质为,例如普通纸、照片或者明信片等的记录纸张。油墨的颜色为,蓝绿色、品红色、黄色以及黑色总计四种颜色。油墨并不限定于这四种颜色。例如,第一打印机40也可以使用浅蓝绿色、浅品红色、深黄色或浅黑色等的油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打印机40使用蓝绿色、品红色、黄色以及黑色这四种颜色的油墨。
测色装置30对通过第一打印机40而被显示在介质上的图像进行测色,并输出作为进行测色而得到的颜色的值的测色值。测色装置30输出设备独立颜色空间内的测色值。另外,设备独立颜色空间为,“第一颜色空间”的一个示例。
设备独立颜色空间例如为,CIE L*a*b*颜色空间、或者CIE XYZ颜色空间。CIE为,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国际照明(技术)委员会)的简称。在以下的说明中设为,设备独立颜色空间为CIE L*a*b*颜色空间,而且,将CIE L*a*b*颜色空间像图7所示那样仅称为Lab颜色空间CSI。同样地,将Lab颜色空间CSI的坐标值称为“Lab值”。
输入装置16为,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设备。输入装置16例如由指示设备、键盘以及被粘贴在显示装置20的表面上的触摸面板等的一种以上的装置构成。
第一通信IF17为,与测色装置30的测色装置通信IF32进行通信的设备。第二通信IF18为,与第一打印机40的第一打印机通信IF42进行通信的设备。第一通信IF17、第二通信IF18、测色装置通信IF32以及第一打印机通信IF42例如也被标记为网络设备、网络控制器、网卡或者通信模块。在第一通信IF17、第二通信IF18、测色装置通信IF32、以及第一打印机通信IF42的标准中,能够使用USB或者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等。USB为,Universal 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的简称。对于第一通信IF17、第二通信IF18、测色装置通信IF32以及第一打印机通信IF42的通信而言,既可以为有线,也可以为无线,还可以为LAN或互联网等这样的网络通信。LAN为,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的简称。
主机装置10包括:存储装置12、控制装置13、输入装置16、第一通信IF17和第二通信IF18。IF为,Interface(接口)的简称。测色装置30包括测色装置通信IF32。第一打印机40包括第一打印机通信IF42。
存储装置12为,控制装置13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并且对多个程序、控制装置13所使用的各种数据、输入配置文件121、输出配置文件122、颜色库124、颜色转换表126以及无颜色补正LUT128进行存储。LUT为,Look Up Table(查找表)的简称。存储装置12例如由ROM、EPROM、EEPROM、RAM、HDD、SSD等的一种以上的存储电路构成。ROM为,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的简称。EPROM为,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简称。EEPROM为,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可擦只读存储器)的简称。RAM为,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的简称。HDD为,Hard Dive Disk(硬盘驱动器)的简称。SSD为,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的简称。
输入配置文件121为,对颜色空间进行定义的文件。输出配置文件122为,表示第一打印机40的输出特性的文件。在颜色空间中,具有前述的设备独立颜色空间和设备从属颜色空间。在设备从属颜色空间中,具有用于表示将蓝绿色、品红色、黄色以及黑色组合而得出的颜色的CMYK颜色空间、用于表示将蓝绿色、品红色以及黄色组合而得出的颜色的CMY颜色空间、以及将红色、绿色以及蓝色组合而得出的RGB颜色空间等。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仅记载为配置文件的情况下,设为输入配置文件121以及输出配置文件122的总称。
如前文所述的那样,设备从属颜色空间具有CMYK颜色空间、CMY颜色空间以及RGB颜色空间等。例如,输入配置文件121也可以具有分别与CMYK颜色空间、CMY颜色空间、RGB颜色空间相关的颜色转换表,输出配置文件122也可以具有分别与CMYK颜色空间、CMY颜色空间、RGB颜色空间相关的颜色转换表。然而,为了简化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为,关于设备从属颜色空间,输入配置文件121以及输出配置文件122仅具有与CMYK颜色空间相关的颜色转换表。
在输入配置文件121中,作为颜色转换表而具有A2B表1211和B2A表1212。在输出配置文件122中,作为颜色转换表而具有A2B表1221和B2A表1222。另外,输入配置文件121也可以不具有A2B表1211以及B2A表1212,而是具有用于颜色转换的其他的表。但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是以输入配置文件121具有A2B表1211以及B2A表1212为前提的。对A2B表1211、B2A表1212、A2B表1221以及B2A表1222进行说明。
图2为,表示A2B表1211的图。根据以下的说明,用大写的字母来将在通过用户的操作而产生的印刷指令中所包含的图像信息表示组合蓝绿色、品红色、黄色以及黑色而得出的颜色的情况下的颜色空间表示为“CMYK颜色空间”。A2B表1221被用于从CMYK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转换为Lab颜色空间CSI的Lab值中。将CMYK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称为“CMYK值”。A2B表1211表示CMYK颜色空间中的N1个格点的CMYK值和Lab值。N1为1以上的整数。
CMYK颜色空间具有C轴、M轴、Y轴以及K轴。CMYK值为,表示印刷色的坐标值。CMYK值具有C值、M值、Y值以及K值。C值、M值、Y值以及K值为0以上且100以下的实数。
Lab颜色空间CSI具有L轴、a轴以及b轴。Lab值具有L值、a值以及b值。
在被包含于印刷指令的图像信息中所包含的颜色的类型中,具有印刷色(processcolor)和专色(spot color)这两个类别。印刷色为,通过蓝绿色、品红色、黄色以及黑色这四种颜色的油墨的组合而被表现出的颜色。另一方面,专色为,被预先调配的油墨的颜色。专色例如为,由PANTONE的颜色样本簿所规定的颜色、以及由DIC的颜色样本簿所规定的颜色等。PANTONE以及DIC为注册商标。
图3为,表示B2A表1212的图。B2A表1212被用于将Lab颜色空间CSI的Lab值转换为图5所示的cmyk颜色空间CSD的坐标值。将cmyk颜色空间CSD的坐标值称为“cmyk值”。为了与印刷指令内所包含的图像信息中的CMYK颜色空间进行区分,而将表示被输入于第一打印机40中的组合蓝绿色、品红色、黄色、黑色而得出的颜色的颜色空间以称之为cmyk颜色空间的方式用小写的字母来表示。而且,为了易于理解,将用于表示依赖于第一打印机40的颜色的空间表达为cmyk颜色空间CSD。另外,cmyk颜色空间CSD为,“第二颜色空间”的一个示例。
cmyk值具有c值、y值、m值以及k值。c值、y值、m值以及k值为,0以上且100以下的实数。B2A表1212表示Lab颜色空间CSI中的N2个格点的cmyk值。N2为1以上的整数。
图4为,表示A2B表1221的图。A2B表1221被用于将cmyk颜色空间CSD的cmyk值转换为Lab颜色空间CSI的Lab值。另外,A2B表1221为,“第二转换信息”的一个示例。
A2B表1221为,存储有能够在依赖第一打印机40的cmyk颜色空间CSD的cmyk值整个范围内再现的Lab值的表。
图5为,表示cmyk颜色空间CSD的图。cmyk颜色空间CSD为,具有c轴、m轴、y轴以及k轴的四维空间。为了易于图示,在图5中,作为c轴、m轴以及y轴的三维空间而示出。A2B表1221表示cmyk颜色空间CSD中的N3个格点Gda处的Lab值。N3为1以上的整数。图5所示的空心圈为格点GDa。在图5中,为了抑制附图的复杂化,仅以多个格点GDa中的一部分格点GDa为代表而标记了符号。格点GDa在cmyk颜色空间CSD之中,以向c轴方向、m轴方向、y轴方向、k轴方向为等间隔的方式被配置。更详细而言,格点GDa以在c轴方向上分离间隔Gc、在m轴方向上分离间隔Gm、在y轴方向上分离间隔Gy、在k轴方向上分离未图示的间隔Gk的方式被配置。
图6为,表示B2A表1222的图。B2A表1222被用于从Lab颜色空间CSI的Lab值转换为cmyk颜色空间CSD的cmyk值。在B2A表1222中在对第一打印机40能够相对于Lab值整个范围而再现的cmyk值进行存储时,相对于无法通过第一打印机40而再现的Lab值而言,存储有考虑了色域映射的cmyk值。所谓色域是指,设备能够表现的颜色的再现区域。B2A表1222为“第一转换信息”的一个示例。
图7为,表示Lab颜色空间CSI的图。B2A表1222的各个记录表示Lab颜色空间CSI中的N4个格点GDb的cmyk值。N4为8以上的整数。图7所示的空心圈为格点GDb。在图7中,为了抑制附图的复杂化,仅以多个格点GDb中的一部分格点为代表而标记了符号。格点GDb在Lab颜色空间CSI之中,以向L轴方向、a轴方向、b轴方向为等间隔的方式被配置。更详细而言,格点GDb以在L轴方向上分离间隔GL、在a轴方向上分离间隔Ga、在b轴方向上分离间隔Gb的方式被配置。L轴、a轴、b轴相互交叉,并且优选为正交。以下,为了便于说明,而以L轴、a轴、b轴相互正交的情况为前提。
N4个格点GDb在Lab颜色空间CSI中被配置为格状。N4个格点GDb相当于“多个基准点”。
如图4以及图6所示,输出配置文件122具有被使用于从cmyk值向Lab值的颜色转换的A2B表1221、以及被使用于从Lab值向cmyk值的颜色转换的B2A表1222。B2A表1222为,被实施了色域映射的三维表,A2B表1221为,表示能够输出的颜色的cmyk值与Lab值建立了对应关系的四维表。因此,存在如下情况,即,在将某个Lab值通过B2A表1222而转换为cmyk值并将实施转换而获得的cmyk值通过A2B表1221而转换为Lab值的情况下,所获得的Lab值并非成为与原始的Lab值相同的值。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如下处理称为“round-trip运算”,所述处理为,将某个Lab值通过B2A表1222而转换为cmyk值并将实施转换而获得的cmyk值通过A2B表1221而转换为Lab值的处理。当执行round-trip运算时,能够获得模拟了第一打印机40的印刷的Lab值。
使说明返回至图1。颜色库124被用于将专色的名称转换为专色的Lab值中。以下,为了简化说明,将专色的名称称为“专色名”。专色名表示用Lab值所表达的颜色。专色名例如为“Pantone P 41-8C”以及“Pantone P97-8C”等。
无颜色补正LUT128被用于应用半色调而从cmyk值转换为图9所示的油墨使用量INK的情况中。油墨使用量INK为,第一打印机40能够最优地进行印刷的油墨的使用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油墨使用量INK具有c的油墨使用量、m的油墨使用量、y的油墨使用量、k的油墨使用量这四个油墨使用量。
控制装置13为,对主机装置10的整体进行控制的处理器。控制装置13通过从存储装置12读取程序并执行所读取到的程序,从而实施各种处理。控制装置13由一个或多个处理装置构成。此外,也可以通过DSP、ASIC、PLD、或FPGA等的硬件来实现控制装置13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DSP为,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简称。ASIC为,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定用途集成电路)的简称。PLD为,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简称。FPGA为,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简称。
A.2.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
控制装置13通过从存储装置12读取并执行程序,从而作为颜色转换表生成部130以及印刷处理部140而发挥功能。颜色转换表生成部130包括:接受部131、第一生成部132、第一转换部133、设定部134、第一特别指定部136、第二生成部137、第三生成部138和第四生成部139。印刷处理部140包括第二转换部142和输出控制部146。使用图8以及图9来对颜色转换表生成部130以及印刷处理部140进行说明。
图8为,表示颜色转换表126的生成的概要的图。颜色转换表生成部130生成颜色转换表126。
接受部131通过用户的输入装置16的操作,从而接受在Lab颜色空间CSI中对第一专色进行规定的第一专色信息INFO1、以及在Lab颜色空间CSI中对第二专色进行规定的第二专色信息INFO2。
第一专色信息INFO1为,表示第一专色的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和第一专色的专色名中的一方或双方。以下,将第一专色的专色名仅称为“第一专色名”。第二专色信息INFO2为,表示第二专色的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和第二专色的专色名中的一方或双方。以下,将第二专色的专色名仅称为“第二专色名”。在接受部131不接受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而仅接受到第一专色名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使用颜色库124而对与所接受到的第一专色名相应的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进行特别指定。即使对于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接受部131也实施同样的处理。
在图8的示例中,接受部131作为第一专色信息INFO1而接受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并作为第二专色信息INFO2而接受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
另外,第一专色为“第一颜色”的一个示例。第一专色信息INFO1为“第一信息”的一个示例。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为“第一坐标值”的一个示例。第二专色为“第二颜色”的一个示例。第二专色信息INFO2为“第二信息”的一个示例。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为“第二坐标值”的一个示例。
第一生成部132基于多个格点GDb而生成一个或多个中间点,所述中间点位于连结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与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而成的第一线段上。在生成中间点时,第一生成部132以使与N4个格点GDb相对应的多个单位长方体的每一个中所包含的中间点的个数成为一个以下的方式来生成一个或多个所述中间点。单位长方体为“基准空间”的一个示例。一个单位长方体以8个格点GDb为顶点而被形成。以下,将第一生成部132所生成的中间点称为“系统中间点”,并将系统中间点的Lab值称为“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此外,将以格点GDb为顶点的单位长方体仅称为“单位长方体”。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为“第三坐标值”的一个示例。
对第一生成部132的具体处理进行说明。设为,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为(L1,a1,b1),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为(L2,a2,b2)。第一生成部132选择对应于与L轴相对应的|L2-L1|、与a轴相对应的|a2-a1|以及与b轴相对应的|b2-b1|中的最大值的轴。|x|表示x的绝对值。第一生成部132生成所选择的轴的方向上的格点GDb的间隔以下的数量的系统中间点。
图8的右上所示的Lab颜色空间CSI内的线段Li1为,连结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与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而成的线段。线段Li1为“第一线段”的一个示例。在图8的示例中,第一生成部132作为系统中间点而生成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1、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2、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3、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4、以及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5。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1所表示的点、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2所表示的点、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3所表示的点、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4所表示的点、以及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5所表示的点分别在单位长方体内含有一个。
优选为,第一生成部132以成为等间隔的方式而生成一个以上的系统中间点。此外,第一生成部132以在一个单位长方体中不包含两个以上的系统中间点的方式来生成系统中间点。另一方面,如图8的右上所示的Lab颜色空间CSI所表示的那样,也可以为穿过线段Li1的各个单位长方体中的包含0个系统中间点的单位长方体、即不包含系统中间点的单位长方体。
第一转换部133使用B2A表1222而将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转换为cmyk颜色空间CSD中的第一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1,并使用B2A表1222而将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转换为cmyk颜色空间CSD中的第二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2。
另外,第一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1为,“第一转换坐标值”的一个示例。此外,第二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2为,“第二转换坐标值”的一个示例。
此外,在以下的记载中,在对同种要素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则像第一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1以及第二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2这样,使用参照符号。另一方面,在不对同种要素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则像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这样,仅使用参照符号中的共同编号。
在此,将依据配置文件的转换设为用函数ficc(第一自变量、第二自变量、第三自变量)来表示。第一自变量表示所使用的配置文件。第二自变量表示在由第一自变量所表示的配置文件中所使用的颜色转换表。更详细而言,在第二自变量中,如果为A2B,则表示从设备依赖颜色向设备独立颜色的转换,如果为B2A,则表示从设备独立颜色向设备依赖颜色的转换。第三自变量表示转换对象的坐标值。
作为具体处理内容,在ficc()中,在由第三自变量所指定的值与由第一自变量以及第二自变量所指定的表中被登记的值相一致的情况下,将输出与被登记的值建立了对应关系的值。另一方面,在由第三自变量所指定的值与由第一自变量以及第二自变量所指定的表中被登记的值不一致的情况下,ficc()将输出来自由第三自变量所指定的值的附近值的通过插补运算而得到的值。
第一转换部133的处理,能够通过下述(1)式以及下述(2)式来转换表达。
Initcmyk1=ficc(输出配置文件122、B2A、SP_Lab1) (1)
Initcmyk2=ficc(输出配置文件122、B2A、SP_Lab2) (2)
设定部134对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进行设定,以使第一打印机40根据通过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来对第一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1进行调节而得到的cmyk值来输出第一专色,并且对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进行设定,以使第一打印机40根据通过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来对第二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2进行调节而得到的cmyk值来输出第二专色。
关于由设定部134实施的具体的调节值Δcmykb的设定,例如存在下文所示的三个方式。关于第一方式,设定部134将如下的最优cmyk值与第一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1的差分设定作为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所述最优cmyk值为,测色装置30根据第一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1来对第一打印机40所输出的输出图像进行测色,并使用测色结果而搜索到的、第一打印机40能够输出第一专色的值。关于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也与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同样地,设定部134通过搜索第一打印机40能够输出第二专色的最优cmyk值,从而进行设定。
关于第二方式,在设定部134中,对于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以与第一方式同样的方式,通过搜索第一打印机40能够输出第一专色的最优cmyk值来进行设定,对于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则将用户所输入的值设定作为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用户例如考虑了第一打印机40的输出特性以及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从而输入设为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的值。
关于第三方式,在设定部134中,将用户所输入的值设定作为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并将用户所输入的值设定作为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在以下的说明中,设为,设定部134通过第一方式来对调节值Δcmykb进行设定。使用图9来对由搜索实现的调节值Δcmykb的设定进行说明。
图9为,表示由搜索实现的调节值Δcmykb的设定的概要的图。在图9中,对将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的设定和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的设定的说明共同化的、调节值Δcmykb的设定进行说明。因此,在图9中,在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的设定中,只需将“专色Lab值SP_Lab”换用另一措词为“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将“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换用另一措词为“第一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1”、将“调节值Δcmykb”换用另一措词为“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即可。同样地,在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的设定中,只需将“专色Lab值SP_Lab”换用另一措词为“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将“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换用另一措词为“第二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2”、将“调节值Δcmykb”换用另一措词为“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即可。
设定部134使测色装置30根据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而对第一打印机40所输出的输出图像进行测色,并从测色装置30中取得在Lab颜色空间CSI中表示测色结果的测色值cLab。测色值cLab为,“测色坐标值”的一个示例。更详细而言,控制装置13使用无颜色补正LUT128,而将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转换为油墨使用量INK。第一打印机40基于油墨使用量INK而对专色的图像进行印刷。测色装置30对专色的图像进行测色。设定部134从测色装置30取得测色值cLab。
设定部134将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转换为Lab颜色空间CSI的设备独立颜色坐标值InitLab。另外,设备独立颜色坐标值InitLab为,“第四转换坐标值”的一个示例。向设备独立颜色坐标值InitLab的转换,能够通过下述(3)式来转换表达。
InitLab=ficc(输出配置文件122、A2B、Initcmyk) (3)
另外,可视为,通过上述的(1)式以及(3)式,从而针对专色Lab值SP_Lab而执行了round-trip运算,并由此得到了设备独立颜色坐标值InitLab。
设定部134基于设备独立颜色坐标值InitLab与专色Lab值SP_Lab以及测色值cLab的差分值ΔLab来决定表示Lab颜色空间CSI的目标颜色的目标Lab值TargetLab。目标Lab值TargetLab为,“目标坐标值”的一个示例。差分值ΔLab既可以为从专色Lab值SP_Lab的各成分中减去测色值cLab的各成分而得到的值,也可以为从测色值cLab的各成分中减去专色Lab值SP_Lab的各成分而得到的值。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差分值ΔLab设为,从专色Lab值SP_Lab的各成分中减去测色值cLab的各成分而得到的值。例如,设定部134根据下述(4)式来决定目标Lab值TargetLab。
TargetLab=InitLab+ΔLab (4)
另外,如果差分值ΔLab为从测色值cLab的各成分中减去专色Lab值SP_Lab的各成分而得到的值,则设定部134将从设备独立颜色坐标值InitLab中减去差分值ΔLab而得到的值决定作为目标Lab值TargetLab。
设定部134将满足如下条件的暂定cmyk值pcmykp作为最优cmyk值cmykst而搜索,所述条件为,使用A2B表1221来对cmyk颜色空间CSD的暂定cmyk值pcmykp进行转换而得到的Lab颜色空间CSI的暂定Lab值pLabp与目标Lab值TargetLab之间的色差小于设备独立颜色坐标值InitLab与目标Lab值TargetLab之间的色差。色差例如具有:由CIEDE2000色差公式表示的色差ΔE00、由CIE1994年色差公式表示的色差ΔE*94、基于1976年提出的Lab表色系统的色差ΔE*ab、即所谓的ΔE*76、或者基于CIE L*u*v*表色系统的色差ΔE*uv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色差中设为使用ΔE00,在下文中,称为色差ΔE00
色差ΔE00能够通过函数fΔE00(第一自变量、第二自变量)而求出。为了简化说明,而省略了函数fΔE00()的详细内容。暂定Lab值pLabp与目标Lab值TargetLab之间的色差ΔE00是,通过将暂定Lab值pLab代入到函数fΔE00()的第一自变量中、将目标Lab值TargetLab代入到第二自变量中,从而被求取的。同样地,设备独立颜色坐标值InitLab与目标Lab值TargetLab之间的色差ΔE00是,通过将设备独立颜色坐标值InitLab代入到函数fΔE00()的第一自变量中、将目标Lab值TargetLab代入到第二自变量中,从而被求取的。
另外,最优cmyk值cmykst为“第五转换坐标值”的一个示例。使用A2B表1221来对最优cmyk值cmykst进行转换而得到的Lab值为“第六转换坐标值”的一个示例。
作为最优cmyk值cmykst的搜索,例如具有以下所示的两个方式。在第一方式中,设定部134对暂定Lab值pLabp与目标Lab值TargetLab之间的色差ΔE00进行计算。成为暂定Lab值pLabp的转换源的暂定cmyk值pcmykp为任意的cmyk值。但是,暂定cmyk值pcmykp优选为,与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接近的值,最优选为相同。在满足暂定Lab值pLabp与目标Lab值TargetLab之间的色差ΔE00小于设备独立颜色坐标值InitLab与目标Lab值TargetLab之间的色差ΔE00这一条件的情况下,设定部134将该暂定cmyk值pcmykp作为最优cmyk值cmykst而输出。另一方面,在暂定Lab值pLabp与目标Lab值TargetLab之间的色差ΔE00不满足前述的条件的情况下,设定部134对该暂定cmyk值pcmykp进行变更,并反复进行,直到发现最优cmyk值cmykst为止。暂定cmyk值pcmykp的变动量例如为固定值。
在第二方式中,设定部134执行第一搜索处理,所述第一搜索处理为,以使包括利用A2B表1221而对在暂定cmyk值pcmykp上加上第一搜索调节值Δcmyk1而得到的第一暂定cmyk值pcmykp1进行转换从而得到的第一暂定Lab值pLabp1与目标Lab值TargetLab之间的色差ΔE00在内的目标函数的输出值变小的方式,而使第一搜索调节值Δcmyk1变化的处理。而且,设定部134执行第二搜索处理,所述第二搜索处理为,以使包括利用A2B表1221而对在暂定cmyk值pcmykp上加上第二搜索调节值Δcmyk2而得到的第二暂定cmyk值pcmykp2进行转换从而得到的第二暂定Lab值pLabp2与目标Lab值TargetLab之间的色差ΔE00在内的第二目标函数输出值变小的方式,而使第二搜索调节值Δcmyk2变化的处理。而且,在第一搜索处理的结束时的目标函数的输出值小于第二搜索处理的结束时的目标函数的输出值的情况下,设定部134将第一搜索处理的结束时的第一暂定cmyk值pcmykp1特别指定作为最优cmyk值cmykst。另一方面,在小于第二搜索处理的结束时的第二目标函数的输出值的情况下,设定部134将第二搜索处理的结束时的第二暂定cmyk值pcmykp2特别指定作为最优cmyk值cmykst
第一搜索调节值Δcmyk1以及第二搜索调节值Δcmyk2为,具有Δc、Δm、Δy以及Δk成分的四维矢量。
此外,设定部134也可以使用包含第一暂定cmyk值pcmykp1以及第二暂定cmyk值pcmykp2在内的多个暂定cmyk值pcmykp来执行如下的搜索处理,即,通过求解使包括各个暂定cmyk值pcmykp与目标Lab值TargetLab之间的色差ΔE00在内的目标函数的输出值最小的最优化问题,从而使调节值Δcmyk变化的搜索处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定部134执行对于从第一暂定cmyk值pcmykp1起到第二十七暂定cmyk值pcmykp27为止的各个暂定cmyk值pcmykp的搜索处理。然后,设定部134将对于各个暂定cmyk值pcmykp的搜索处理中的、目标函数的输出值最小的搜索处理的结束时的暂定cmyk值pcmykp特别指定作为最优cmyk值cmykst
目标函数例如由下述(5)式来表示。
f(Δcmyk)=ΔE00 2+w×V2+Co (5)
w×V2为,为了抑制搜索调节值Δcmyk的各个成分中的某一个的绝对值显著变大的情况而被设置的项。系数w为正数。优选为,系数w大于1且在10以下。大小V为,搜索调节值Δcmyk的大小。项Co为,以使暂定cmyk值pcmykp满足cmyk值的各个成分可取的范围在0以上且100以下这一条件的方式进行调节的常数。
关于最优化问题的解法,例如能够使用拟牛顿法、牛顿法或共轭梯度法等。在使用拟牛顿法的情况下,例如能够使用BFGS法或DFP法。BFGS为,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 method(BFGS算法)的简称。DFP为,Davidon-Fletcher-Powell(DFP算法)的简称。作为最优化问题的解法,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拟牛顿法中的BFGS法。
作为通过分别针对于27个初始值来求解上述的最优化问题,从而特别指定满足前述的条件的暂定cmyk值pcmykp的方法,设定部134例如将分别针对27个初始值来求解最优化问题而得到的候选解中的、目标函数f(Δcmyk)的值更小的候选解所表示的cmyk值特别指定作为最优cmyk值cmykst。而且,设定部134将最优cmyk值cmykst与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之间的差分设定作为调节值Δcmykb
在图9中,示出了设定部134将从第一暂定cmyk值pcmykp1至第二十七暂定cmyk值pcmykp27的每一个作为初始值来求解最优化问题的情况。第一暂定cmyk值pcmykp1能够作为在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上加上初始值Δcmyk1而得到的值来表现。图9所示的暂定cmyk值pcmykp1_1为,使之从第一暂定cmyk值pcmykp1进行了微小量变化的值。第二十七暂定cmyk值pcmykp27能够作为在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上加上初始值Δcmyk27而得到的值来表现。图9所示的暂定cmyk值pcmykp27_1为,使之从第二十七暂定cmyk值pcmykp27进行了微小量变化的值。图9所示的第一暂定Lab值pLabp1、暂定Lab值pLabp1_1、第二十七暂定Lab值pLabp27、暂定Lab值pLabp27_1分别为,利用A2B表1221而分别对第一暂定cmyk值pcmykp1、暂定cmyk值pcmykp1_1、第二十七暂定cmyk值pcmykp27、暂定cmyk值pcmykp27_1进行转换而得到的值。
而且,如图9所示,设定部134将第一暂定cmyk值pcmykp1、……、第二十七暂定cmyk值pcmykp27作为初始值来求解最优化问题,从而得到最优候选解Δcmykpb1、……、最优候选解Δcmykpb27。接下来,设定部134从最优候选解Δcmykpb1、……、最优候选解Δcmykpb27中,对使目标函数f(Δcmykpbn)最小的最优解Δpcmykb进行特别指定,并将特别指定的最优解Δpcmykb设定作为调节值Δcmykb
使说明返回至图8。第一特别指定部136基于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和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而对被用于如下情况中的调节值AD进行特别指定,所述情况是指,第一打印机40进行与将通过B2A表1222来对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进行转换而得到的cmyk值调节后的cmyk值相应的输出。
通过B2A表1222来对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进行转换而得到的cmyk值为,“第三转换坐标值”的一个示例。调节值AD为,“第三调节值”的一个示例。第一特别指定部136针对每个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而对调节值AD进行特别指定。
作为调节值AD的特定例,第一特别指定部136通过基于与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相对应的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以及与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相对应的第二调节值cmykb_SP2来对与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相对应的调节值AD进行插补,从而对调节值AD进行特别指定。
第一特别指定部136的处理例如具有以下所示的两个方式。在第一方式中,第一特别指定部136通过实施线性插补,从而对调节值AD进行特别指定。在第二方式中,第一特别指定部136通过实施基于三维的三次样条函数的线性插补,从而对调节值AD进行特别指定。
在图8所示的图表900中,示出了第一特别指定部136为第一方式的情况下的调节值AD。图表900的横轴表示Lab值,图表900的纵轴表示调节值AD。第一特别指定部136通过线性插补,从而对与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1相对应的调节值AD1、与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2相对应的调节值AD2、与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3相对应的调节值AD3、与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4相对应的调节值AD4、以及与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5相对应的调节值AD5进行特别指定。
第二生成部137基于B2A表1222而生成修正B2A表1223。修正B2A表1223与B2A表1222同样地被用于将Lab颜色空间CSI的Lab值转换为cmyk颜色空间CSD的cmyk值的情况中。关于修正B2A表1223的生成,在第一线段上的Lab值通过修正B2A表1223而被转换为cmyk颜色空间CSD的cmyk值的情况下,第二生成部137以相对于该转换后的cmyk值而反映出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以及调节值AD中的任一个的方式来生成修正B2A表1223。修正B2A表1223为“修正转换信息”的一个示例。
为了做到相对于该转换后的cmyk值而反映出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以及调节值AD中的任一个,第二生成部137例如具有以下所示的两个方式。
在第二生成部137的第一方式中,首先,第二生成部137对B2A表1222进行复制,从而生成作为修正B2A表1223的复制B2A表。然后,第二生成部137基于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来决定针对于作为包括复制B2A表中的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在内的单位长方体的顶点的8个附近格点的调节值。同样地,第二生成部137基于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来决定针对于包括作为复制B2A表中的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在内的单位长方体的顶点的8个附近格点的调节值,并基于调节值AD来决定针对于作为包括复制B2A表中的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在内的单位长方体的顶点的8个附近格点的调节值。然后,第二生成部137通过将已决定的调节值反映到复制B2A表中,从而将反映后的复制B2A表作为修正B2A表1223而生成。
在此,也存在分别针对于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的8个附近格点的一部分变为相同的可能性。使用针对于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的8个附近格点以及针对于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的8个附近格点的一部分变为相同的情况,而对8个附近格点的一部分变为相同的情况的调节值进行说明。
在复制B2A表中,第二生成部137将针对于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的8个附近格点GPSP_Lab1的调节值决定为基于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的调节值Xn。同样地,第二生成部137将针对于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的8个附近格点GPSP_Lab2的调节值决定为基于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的调节值Ym。在具有8个附近格点GPSP_Lab1和8个附近格点GPSP_Lab2这双方中所包含的附近格点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通过调节值Xn与调节值Ym的平均值来对该双方中所包含的附近格点的调节值进行更新。
在第二生成部137的第二方式中,首先,第二生成部137对B2A表1222进行复制,从而生成作为修正B2A表1223的复制B2A表。然后,第二生成部137基于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来决定针对于复制B2A表中的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的调节范围AR_SP1中所包含的格点GDb的调节值。同样地,第二生成部137基于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来决定针对于复制B2A表中的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的调节范围AR_SP2中所包含的格点GDb的调节值,并基于调节值AD来决定针对于复制B2A表中的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的调节范围AR_Q中所包含的格点GDb的调节值。然后,第二生成部137通过将已决定的调节值反映到复制B2A表中,从而将反映后的复制B2A表作为修正B2A表1223而生成。
图10为表示调节范围AR的图。如图10所示,第二生成部137决定针对于调节范围AR_SP1、调节范围AR_SP2以及调节范围AR_Q中的任一个所包含的格点GDb的调节值。调节范围AR_SP1、调节范围AR_SP2以及调节范围AR_Q的形状例如为球。调节范围AR_SP1的半径以及调节范围AR_SP2的半径为,由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的设计者或者用户所设定的值。调节范围AR_Qi的半径例如通过下述(6)式而被求出。i为,从1到系统中间点的个数为止的整数。
调节范围AR_Qi的半径=调节范围AR_SP1的半径+i×(调节范围AR_SP2的半径-调节范围AR_SP1的半径)/(系统中间点的个数+1)(6)
在具有调节范围AR_SP1、调节范围AR_SP2以及调节范围AR_Q中的至少两个所包含的格点GDb的情况下,第二生成部137只需以与第二生成部137的第一方式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即可。
使说明返回至图8。第三生成部138基于用户的操作而生成表示位于第一线段上的中间点的Lab值。在下文中,将第三生成部138所生成的中间点称为“用户中间点”,并将用户中间点的Lab值称为“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为“第四坐标值”的一个示例。
更具体而言,第三生成部138通过用户的操作,从而接受生成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的个数。然后,第三生成部138将以比接受到的个数大1的数而将第一线段均等地分割的表示用户中间点的个数的Lab值,作为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而生成与接受到的个数相应的量。例如,第三生成部138以下述的方式而对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j进行计算。j为,从1到用户中间点的个数为止的整数。
R_Labj=((用户中间点的个数+1-j)×SP_Lab1+j×SP_Lab2)/(用户中间点的个数+1)
在图8的示例中,第三生成部138通过用户的操作,从而接受生成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的个数:3。然后,如图8的左下示出的Lab颜色空间CSI所示那样,第三生成部138生成表示将线段Li 1分割为四个的用户中间点的、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1、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2以及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3。
第四生成部139基于修正B2A表1223而生成颜色转换表126,所述颜色转换表126用于将第一专色信息INFO1转换为cmyk值颜色空间CSD的登记cmyk值pcmyk_SP1、将第二专色信息INFO2转换为cmyk颜色空间CSD的登记cmyk值pcmyk_SP2、并将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转换为cmyk颜色空间CSD的登记cmyk值pcmyk_R。
另外,登记cmyk值pcmyk_SP1为“第五坐标值”的一个示例。登记cmyk值pcmyk_SP2为“第六坐标值”的一个示例。登记cmyk值pcmyk_R为“第七坐标值”的一个示例。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为,“与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相关的信息”,也就是,“与第四坐标值相关的信息”的一个示例。
图11为表示颜色转换表126的图。作为具体的颜色转换表126的生成例,第四生成部139使用修正B2A表1223而将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转换为登记cmyk值pcmyk_SP1、将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转换为登记cmyk值pcmyk_SP2、并将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转换为登记cmyk值pcmyk_R。作为将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转换为登记cmyk值pcmyk_R的方式,例如具有两个方式。在第一方式中,第四生成部139根据修正B2A表1223的格点中的、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的附近格点的cmyk值并通过内插插补,从而计算出登记cmyk值pcmyk_R。在第二方式中,第四生成部139基于与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相对应的登记cmyk值pcmyk_SP1、和与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相对应的登记cmyk值pcmyk_SP2并通过内插插补,从而计算出与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相对应的登记cmyk值pcmyk_R。然后,第四生成部139以将第一专色信息INFO1与登记cmyk值pcmyk_SP1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而将其存储于颜色转换表126中。同样地,第四生成部139以将第二专色信息INFO2与登记cmyk值pcmyk_SP2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而将其存储于颜色转换表126中,并以将与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相关的信息与登记cmyk值pcmyk_R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而将其存储于颜色转换表126中。为了简化说明,在下文中,作为如下情况来进行说明,即,与登记cmyk值pcmyk_SP1建立对应关系的第一专色信息INFO1为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与登记cmyk值pcmyk_SP2建立对应关系的第二专色信息INFO2为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与登记cmyk值pcmyk_R建立对应关系的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所涉及的信息为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
在图11所示的颜色转换表126中,作为两个专色的Lab值而登记有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和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登记cmyk值pcmyk_SP1与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建立了对应关系,登记cmyk值pcmyk_SP2与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建立了对应关系。而且,在颜色转换表126中,登记有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1、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2、以及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3。登记cmyk值pcmyk_R1与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1建立了对应关系,登记cmyk值pcmyk_R2与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2建立了对应关系,登记cmyk值pcmyk_R3与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3建立了对应关系。
使用图9来对印刷处理执行时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印刷处理中,被供给第一打印机40的印刷指令中所包含的图像信息表示颜色根据位置而从图像的一个端部起至另一个端部为止而连续地变化的渐变图像。对于颜色的变化程度而言,既可以不论位置如何均相同,也可以根据位置不同而不同。在下文中,为了简化说明而设为,颜色的变化程度不论位置如何均相同。在颜色的变化程度不依据位置而固定的情况下,在渐变图像中央的位置处所显示的颜色为,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和另一端的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以1比1、换言之以50%比50%进行混色而得到的颜色。在图像信息中,包括表示在图像的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信息、以及表示在另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信息。这些信息为,CMYK值、RGB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表示专色的Lab值、或者专色名。在下文中,将RGB颜色空间中的坐标值称为“RGB值”。另外,印刷指令为“输出指令”的一个示例。为了简化说明,设为表示在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信息以及表示在另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信息为CMYK值、表示专色的Lab值或者专色名,从而进行说明。使用图9来对表示在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信息以及表示在另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信息为CMYK值的情况、也就是图像信息包括CMYK值的情况进行说明,并且使用图1来对表示在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信息以及表示在另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信息为Lab值或专色名的情况、也就是图像信息包括Lab值或专色名的情况进行说明。
此外,有时将包含CMYK值的图像信息所表示的渐变图像称为“指定了CMYK值的渐变图像”。同样地,有时将包含Lab值或专色名的图像信息所表示的渐变图像称为“指定了专色的渐变图像”。
在图像信息包含CMYK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对表示渐变图像内的某一位置处的颜色的cmyk值进行计算。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13基于印刷指令中所包含的图像信息Grad(CMYKin1、CMYKin2)和表示前述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来对表示渐变图像内的位置处的颜色的CMYK值CMYKin进行计算。Grad(第一自变量、第二自变量)表示通过第一自变量所示的颜色来显示图像的一个端部并通过第二自变量所示的颜色来显示图像的另一个端部的渐变图像。CMYKin1为表示在图像的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CMYK值,CMYKin2为表示在图像的另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CMYK值。位置信息为,例如从一个端部到上述的位置为止的长度相对于从一个端部到另一个端部为止的长度的比例。更具体而言,位置信息为,相对于从一个端部起到另一个端部为止的长度而表示离开一个端部a%的位置的信息。a为,0以上且100以下的实数。例如,控制装置13通过下文所示的式子来对CMYK值CMYKin进行计算。
CMYKin=((100-a)×CMYKin1+a×CMYKin2)/100
控制装置13使用A2B表1211而将所计算出的CMYK值CMYKin转换为Lab值,并进一步使用B2A表1222而将所转换的Lab值转换为cmyk值pcmyk。控制装置13使用无颜色补正LUT128而将cmyk值pcmyk转换为油墨使用量INK,并根据油墨使用量INK而使第一打印机40印刷前述的位置处的颜色。
使说明返回至图1。在图像信息包含Lab值的情况下,第二转换部142基于印刷指令中所包含的图像信息Grad(Labin1、Labin2)和表示前述的位置的位置信息,从而计算出与渐变图像内的位置相应的Lab值Labin。“与渐变图像内的位置相应的Lab值”为,“关于与渐变图像内的位置相应的第一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信息”的一个示例。Labin1为表示在图像的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Lab值,Labin2为表示在另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Lab值。例如,在图像信息包含Lab值的情况下,第二转换部142将基于Lab值Labin1、Lab值Labin2和位置信息而计算出与前述的位置相应的Lab值Labin。例如,控制装置13通过下文所示的式子来对Lab值Labin进行计算。
Labin=((100-a)×Labin1+a×Labin2)/100
其中,a为,位置信息中所包含的值。
然后,第二转换部142对图像信息中所包含的两个Lab值是否都被登记在颜色转换表126中进行判断。在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第二转换部142使用颜色转换表126而将与上述的位置相应的Lab值Labin转换为cmyk值pcmyk。更详细而言,第二转换部142将通过根据与位置相应的Lab值的附近值的插补运算而得到的cmyk值作为cmyk值pcmyk而输出。在图像信息中所包含的两个Lab值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未被登记在颜色转换表126中的情况下,第二转换部142使用B2A表1222而将Lab值Labin1转换为cmyk值pcmyk。
在图像信息包含专色名的情况下,第二转换部142使用颜色库124,从而将表示在图像的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专色名转换为Lab值,并将表示在另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专色名转换为Lab值。第二转换部142基于转换而得到的两个Lab值和位置信息,从而计算出与上述的位置相应的Lab值Labin。然后,对于第二转换部142而言,接下来,第二转换部142对转换专色名而得到的两个Lab值是否都被登记在颜色转换表126中进行判断。在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使用颜色转换表126而将与上述的位置相应的Lab值Labin转换为cmyk值pcmyk。更详细而言,第二转换部142将通过根据与位置相应的Lab值的附近值的插补运算而得到的cmyk值作为cmyk值pcmyk而输出。
在转换专色名而得到的两个Lab值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未被登记到颜色转换表126中的情况下,第二转换部142使用B2A表1222而将Lab值Labin1转换为cmyk值pcmyk。
输出控制部146根据通过第二转换部142而被转换的cmyk值,从而使第一打印机40输出上述的位置处的颜色。更详细而言,控制装置13使用无颜色补正LUT128而将cmyk值转换为油墨使用量INK,并根据油墨使用量INK来印刷上述的位置处的颜色。
A.3.颜色转换表生成处理执行时的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的动作
图12以及图13为表示颜色转换表生成处理的流程图。在步骤S1中,显示装置20通过控制装置13的控制,从而显示图14所示的颜色转换表生成画面220。
图14为,表示颜色转换表生成画面220的一个示例的图。颜色转换表生成画面220为,被用于生成颜色转换表126的画面。颜色转换表生成画面220具有输出配置文件选择区域221、专色Lab值显示区域222、cmyk值显示区域223、用户中间点数选择区域225、渐变图像预览区域226、专色位置显示图标227、用户中间点位置显示图标228以及颜色转换表生成按钮229。专色Lab值显示区域222以及cmyk值显示区域223针对每个专色而具有表示与专色相关的信息的记录。
使说明返回至图12。在步骤S2中,控制装置13接受对于颜色转换表生成画面220的操作。在步骤S3中,控制装置13对是否接受到了向输出配置文件选择区域221的按下操作进行判断。在步骤S3的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4中,控制装置13接受输出配置文件122。控制装置13对颜色转换表生成画面220进行更新,以使接受到的输出配置文件122的文件名显示在输出配置文件选择区域221中。显示装置20对被更新了的颜色转换表生成画面220进行显示。在被更新了的颜色转换表生成画面220的显示之后,控制装置13返回至步骤S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3的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5中,控制装置13对是否接受到了向专色Lab值显示区域222的按下操作进行判断。在步骤S5的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6中,控制装置13接受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和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作为用户输入的方式,而具有以下所示的两个方式。在第一方式中,用户输入专色的Lab值,控制装置13使被输入的Lab值显示在专色Lab值显示区域222内。在第二方式中,用户输入专色名,控制装置13使用颜色库124而取得与被输入的专色名相对应的Lab值。
而且,控制装置13在接受到了两个专色Lab值SP_Lab的情况下,使渐变图像预览区域226的两端显示专色位置显示图标227。此外,控制装置13使颜色根据位置而从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所示的专色起至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所示的专色为止连续地变化的渐变图像显示在渐变图像预览区域226内。
在图14的示例中,示出了用户作为第一个专色名而输入了“Pantone P41-8C”、作为第二个专色名而输入了“Pantone P 97-8C”的示例。控制装置13使用颜色库124而取得与“Pantone P 41-8C”相对应的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同样地,控制装置13使用颜色库124而取得与“Pantone P97-8C”相对应的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
而且,控制装置13使渐变图像预览区域226的左端显示与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相对应的专色位置显示图标227_SP1,并使渐变图像预览区域226的右端显示与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相对应的专色位置显示图标227_SP2。此外,控制装置13使颜色根据位置而从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起至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为止连续地变化的渐变图像显示在渐变图像预览区域226内。
控制装置13对颜色转换表生成画面220进行更新,以便对专色Lab值SP_Lab、专色位置显示图标227、以及渐变图像预览区域226进行显示。显示装置20对被更新了的颜色转换表生成画面220进行显示。在被更新了的颜色转换表生成画面220的显示之后,控制装置13返回至步骤S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5的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在步骤S7中,对是否接受到了用户中间点数选择区域225的按下操作进行判断。在步骤S7的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8中,控制装置13接受用户中间点数。然后,在步骤S9中,控制装置13基于专色Lab值SP_Lab和接受到的用户中间点数,从而生成与用户中间点数相应的量的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
在图14中,示出了控制装置13作为用户中间点数而接受到了“3”的示例。控制装置13生成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1、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2、以及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3。而且,控制装置13对颜色转换表生成画面220进行更新,以便对表示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1的用户中间点位置显示图标228_R1、表示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2的用户中间点位置显示图标228_R2、以及表示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3的用户中间点位置显示图标228_R3进行显示。显示装置20对被更新了的颜色转换表生成画面220进行显示。在被更新了的颜色转换表生成画面220的显示之后,控制装置13返回至步骤S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7的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10中,控制装置13对是否接受到了向颜色转换表生成按钮229的按下操作进行判断。在步骤S10的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没有接受到向颜色转换表生成按钮229的按下操作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返回至步骤S2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的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在图13所示的步骤S21中,使用B2A表1222而将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转换为第一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1。步骤S21的处理能够通过上述的(1)式来转换表达。与步骤S21的处理同样地,在步骤S22中,控制装置13使用B2A表1222而将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转换为第二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2。步骤S22的处理能够通过上述的(2)式来转换表达。
在步骤S22的处理结束后,控制装置13在步骤S23中,将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以及第一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1作为实际自变量来执行调节值设定处理,并取得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然后,在步骤S24中,控制装置13将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以及第二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2作为实际自变量来执行调节值设定处理,并取得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使用图15来对调节值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图15为,表示调节值设定处理的流程图。在步骤S41中,控制装置13使用无颜色补正LUT128而将作为暂时自变量的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转换为油墨使用量INK。然后,在步骤S42中,控制装置13基于油墨使用量INK而使第一打印机40印刷专色的图像。在步骤S43中,测色装置30对第一打印机40所印刷出的输出图像进行测色,并且控制装置13取得测色值cLab。
在步骤S43的处理结束后,控制装置13在步骤S44中,通过从作为暂时自变量的专色Lab值SP_Lab中减去测色值cLab,从而计算出差分值ΔLab。步骤S44的处理能够通过下述式子来转换表达。
ΔLab=SP_Lab-cLab
此外,在步骤S45中,控制装置13使用A2B表1221而将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转换为设备独立颜色坐标值InitLab。步骤S45的处理能够通过上述的(3)式子来转换表达。
在步骤S45的处理结束后,控制装置13在步骤S46中,通过在设备独立颜色坐标值InitLab上加上差分值ΔLab,从而计算出目标Lab值TargetLab。步骤S46的处理能够通过上述的(4)式来转换表达。
然后,控制装置13在步骤S47中,执行搜索处理。关于搜索处理,将使用图16来进行说明。
图16为,表示搜索处理的流程图。搜索处理对如下的最优解Δcmykb进行搜索,所述最优解Δcmykb为,使用A2B表1221来对在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上加上搜索调节值Δcmyk而得到的暂定cmyk值pcmykp进行转换从而得到的暂定Lab值pLabp与目标Lab值TargetLab极度接近的最优解。更具体而言,搜索处理通过对以搜索调节值Δcmyk为自变量的目标函数f(Δcmyk)进行设定并解出使目标函数f(Δcmyk)最小的最优化问题,从而对最优解Δcmykb进行搜索。
由于在拟牛顿法中实施使用了微分函数的搜索,因此收敛于局部解,从而有可能无法获得正确的最优解。为了抑制收敛于局部解,从而在搜索处理中,赋予多个初始值Δcmyk并针对于各个初始值Δcmyk而应用拟牛顿法从而求出最优候选解Δcmykpb。而且,在搜索处理中,根据针对各个初始值的最优候选解Δcmykpb来决定最优解Δcmykb
在搜索处理中,控制装置13在步骤S51中,将1代入到变量i中。变量i为,对多个搜索初始值Δcmyk的每一个进行识别的变量。在以下的说明中,初始值Δcmyk这一记载为,全部初始值Δcmyki的总称。接下来,控制装置13在步骤S52中,对搜索调节值Δcmyk的初始值Δcmyki进行设定。
图17为,表示初始值Δcmyk的图。图17所示的cmyk颜色空间CSD中的各个格点表示初始值Δcmyk的位置。在图17中,为了抑制附图的复杂化,从而仅针对一部分格点而示出了与初始值Δcmyk之间的关系。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初始值Δcmyki的各个成分表示为(Δci、Δmi、Δyi、Δki)。在搜索处理中,初始值Δcmyk1为(0、0、0、0)。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准备了由以初始值Δcmyk1为中心而使c值各偏移了预定间隔Sc的3点、使m值各偏移了预定间隔Sm的3点、以及使y值各偏移了预定间隔Sy的3点从而得到的27点初始值Δcmyk。预定间隔Sc、预定间隔Sm以及预定间隔Sy为大于0的实数。变量i为,1以上且27以下的整数。为了使搜索处理高速化,从而将Δki设为0。因此,初始值Δcmyki的各个成分(Δci、Δmi、Δyi、Δki)如下。
(Δc1、Δm1、Δy1、Δk1)=(0、0、0、0)
(Δc2、Δm2、Δy2、Δk2)=(+Sc、0、0、0)
(Δc3、Δm3、Δy3、Δk3)=(+Sc、0、+Sy、0)
……
(Δc12、Δm12、Δy12、Δk12)=(+Sc、+Sm、+Sy、0)
……
(Δc25、Δm25、Δy25、Δk25)=(-Sc、-Sm、-Sy、0)
……
(Δc27、Δm27、Δy27、Δk27)=(+Sc、-Sm、-Sy、0)
如上文所述,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Δki设为0,但是也能够以Δcmyk1为中心而各偏移预定间隔Sk。预定间隔Sk为,大于0的实数。此外,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初始值Δcmyk的个数为27个,但是也可以为8个或81个等的、27个以外的个数。
预定间隔Sc、预定间隔Sm以及预定间隔Sy例如能够设为,cmyk颜色空间CSD中的通过A2B表1221而被表示的格点GDa的间隔Gc、间隔Gm、间隔Gy的0.5倍以上且2倍以下。如果用式子来表示,则如下。
0.5×Gc≤Sc≤2×Gc
0.5×Gm≤Sm≤2×Gm
0.5×Gy≤Sy≤2×Gy
当将预定间隔Sc、预定间隔Sm以及预定间隔Sy设为间隔Gc、间隔Gm、间隔Gy的0.5倍以上且2倍以下时,能够有效地对最优解Δcmykb进行搜索。
在以Δcmyk1为中心而各偏移预定间隔Sk的情况下,例如能够设为k轴方向上的格点GDa的间隔的0.5倍以上且2倍以下。
使说明返回至图16。控制装置13在步骤S53中,将初始值Δcmyki代入到搜索调节值Δcmyk中。步骤S53的处理能够通过下述式子来转换表达。
Δcmyk=Δcmyki
接下来,控制装置13在步骤S54中,执行最优化问题求解处理。使用图18来对最优化问题求解处理进行说明。
图18为,表示最优化问题求解处理的流程图。最优化问题求解处理利用拟牛顿法中的BFGS法来求出针对多个初始值Δcmyki中的一个初始值Δcmyki的最优候选解Δcmykpb
控制装置13在步骤S61中,通过在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中加上搜索调节值Δcmyk,从而计算出暂定cmyk值pcmykp。步骤S61的处理能够通过下述式来转换表达。
pcmykp=Initcmyk+Δcmyk
然后,控制装置13在步骤S62中,使用A2B表1221而将暂定cmyk值pcmykp转换为暂定Lab值pLabp。步骤S62的处理能够通过下述式来转换表达。
pLabp=ficc(输出配置文件122、A2B、pcmykp)
从步骤S63到步骤S65为止的处理为,求取目标函数f(Δcmyk)的各项的处理。目标函数f(Δcmyk)通过上述的(5)式而被表示。
控制装置13在步骤S63中,对暂定Lab值pLabp与目标Lab值TargetLab之间的色差ΔE00的平方进行计算。
此外,控制装置13在步骤S64中,对在以cmyk颜色空间CSD的矢量来表现搜索调节值Δcmyk的情况下的该矢量的大小V的平方进行计算。
此外,控制装置13在步骤S65中,对项Co进行计算。由于暂定cmyk值pcmykp满足cmyk值的各成分可取的范围为0以上且100以下这一条件,因此控制装置13将根据以下的式子而对项Co进行计算。在以下的式子中,将暂定cmyk值pcmykp的各个成分设为(cpp、mpp、ypp、kpp)。
在cpp<0的情况下,Co=-cpp×Cco
在cpp>100的情况下,Co=(cpp-100)×Cco
在mpp<0的情况下,Co=-mpp×Cco
在mpp>100的情况下,Co=(mpp-100)×Cco
在ypp<0的情况下,Co=-ypp×Cco
在ypp>100的情况下,Co=(ypp-100)×Cco
在kpp<0的情况下,Co=-kpp×Cco
在kpp>100的情况下,Co=(kpp-100)×Cco
在上述情况以外的情况下,Co=0
系数Cco为正数,优选为,与cmyk值的各成分可取的范围为0以上且100以下相比而足够大的数、即103以上且109以下程度。
控制装置13也可以基于cmyk值的各成分可取的范围为0以上且100以下这一条件以外的要素而对项Co进行计算。例如,控制装置13在执行从步骤S61的处理到步骤S65的处理时产生了错误的情况下,也可以在项Co上加上103以上且109以下的值。
由于通过从步骤S63到步骤S65的处理而求出了目标函数f(Δcmyk)的各项,因此控制装置13在步骤S66中,对目标函数f(Δcmyk)进行计算,从而得出输出值。
控制装置13在步骤S67中,反复实施步骤S61到步骤S66的处理,直到发现使目标函数f(Δcmyk)的输出值为极小值的最优候选解Δcmykpb为止。在最初实施步骤S67的处理的情况下,由于无法对目标函数f(Δcmyk)的输出值是否为极小值进行判断,因此控制装置13在步骤S68中,在使搜索调节值Δcmyk进行微小量变化的基础上,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61。该微小量是根据BFGS法而被规定的。在第二次以后实施步骤S67的处理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在未发现最优候选解Δcmykpb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68的处理。在发现了最优候选解Δcmykpb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结束图18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并执行图16所示的步骤S55的处理。
使说明返回至图16。控制装置13在步骤S55中,对是否针对全部初始值Δcmyk而执行了最优化问题求解处理来进行判断。在步骤S55的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也就是在存在还未执行最优化问题求解处理的初始值Δcmyk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在步骤S56中,使变量i增加1,并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52。另一方面,在步骤S55的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在步骤S57中,根据每个初始值Δcmyk的最优候选解Δcmykpb来决定最优解Δcmykb
然后,控制装置13在步骤S58中,将最优解Δcmykb决定作为调节值Δcmykb。在调节值设定处理从步骤S23被调用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将最优解Δcmykb决定作为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同样地,在调节值设定处理从步骤S24被调用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将最优解Δcmykb决定作为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在步骤S58的处理结束后,控制装置13结束图16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以及图15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并使处理返回至调节值设定处理的调用源。
使说明返回至图13。控制装置13在步骤S25中,生成一个或多个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所述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位于连结第一线段连接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与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而成第一线段上。但是,控制装置13在步骤S25中,以使单位长方体中所包含的系统中间点的个数为一个以下的方式,而生成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
接下来,控制装置13在步骤S26中,基于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以及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来对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的调节值AD进行特别指定。此外,控制装置13在步骤S27中,对输出配置文件122的B2A表1222进行复制,并获得复制B2A表。例如设为,存储装置12为HDD以及RAM,且B2A表1222被存储于HDD中。控制装置13将被存储于HDD中的B2A表1222作为复制B2A表而复制在RAM上。
在步骤S27的处理结束后,控制装置13在步骤S28中,通过以针对第一线段上的Lab值利用复制B2A表而被转换的cmyk值而反映出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第二调节值Δcmykb_SP2以及调节值AD中的任一个的方式来对复制B2A表进行调节,从而生成修正B2A表1223。
接下来,控制装置13在步骤S29中,使用修正B2A表1223而将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转换为登记cmyk值pcmyk_SP1,并将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转换为登记cmyk值pcmyk_SP2,并且将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转换为登记cmyk值pcmyk_R。
然后,控制装置13在步骤S30中,将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及登记cmyk值pcmyk_SP1、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及登记cmyk值pcmyk_SP2、以及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及登记cmyk值pcmyk_R追加到颜色转换表126中。
接下来,控制装置13在步骤S31中,废弃修正B2A表1223。在步骤S31的处理结束后,控制装置13结束图12以及图13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
A.4.印刷处理执行时的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的动作
图19为,表示印刷处理执行时的动作的流程图。控制装置13在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而接受到被供给至第一打印机40的印刷指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81中,对在印刷指令中所包含的图像信息是否包含专色名进行判断。在图像信息包含专色名的情况下,意味着专色被指定了。在步骤S81的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在步骤S82中,使用颜色库124而将图像信息中所包含的专色名转换为Lab值。然后,控制装置13在步骤S83中,对图像信息是否包含Lab值进行判断。在步骤S81的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也就是在印刷指令中所包含的图像信息包含Lab值或CMYK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在步骤S83中,对图像信息是否包含Lab值进行判断。
在步骤S83的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84中,控制装置13对存储装置12是否具有颜色转换表126进行判断。在步骤S84的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在步骤S85中,对图像信息中所包含的两个Lab值是否都被登记到颜色转换表126中进行判断。在步骤S85的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在步骤S86中,根据第一颜色转换流程而对图像信息所示的渐变图像进行印刷。
图20为,表示第一颜色转换流程的图。在第一颜色转换流程中,控制装置13基于作为图像信息的Grad(Labin1、Labin2)和表示上述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来对表示指定了专色的渐变图像内的位置处的颜色的Lab值Labin进行计算。接下来,控制装置13使用颜色转换表126,而将Lab值Labin转换为登记cmyk值pcmyk。接下来,控制装置13使用无颜色补正LUT128,而将转换了的登记cmyk值pcmyk转换为油墨使用量INK。然后,控制装置13基于进行转换而得到的油墨使用量INK,而使第一打印机40在介质p上印刷Lab值Labin所表示的颜色。控制装置13通过针对渐变图像内的全部位置而实施上述的处理,从而使渐变图像显示在介质p上。
使说明返回至图19。在步骤S84的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在步骤S87中,根据第二颜色转换流程而对图像信息所表示的渐变图像进行印刷。同样地,在步骤S85的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即,在图像信息中所包含的两个Lab值中的一方或双方未被登记在颜色转换表126中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也执行步骤S87所示的处理。
图21为,表示第二颜色转换流程的图。在第二颜色转换流程中,控制装置13基于作为图像信息的Grad(Labin1,Labin2)和表示上述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来对表示指定了专色的渐变图像内的位置处的颜色的Lab值Labin进行计算。接下来,控制装置13使用B2A表1222,而将Lab值Labin转换为cmyk值pcmyk。接下来,控制装置13使用无颜色补正LUT128,而将进行转换而得到的cmyk值pcmyk转换为油墨使用量INK。由于以后的处理与第一颜色转换流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使说明返回至图19。在步骤S83的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换而言之,在图像信息包含CMYK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在步骤S88中,根据第三颜色转换流程而对图像信息所表示的渐变图像进行印刷。
图22为,表示第三颜色转换流程的图。在第三颜色转换流程中,控制装置13基于作为图像信息的Grad(CMYKin1,CMYKin2)和表示上述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来对表示指定了CMYK值的渐变图像内的位置处的颜色的CMYK值CMYKin进行计算。接下来,控制装置13使用A2B表1211而将计算出的CMYK值CMYKin转换为Lab值。然后,控制装置13使用B2A表1222而将转换而得到的Lab值转换为cmyk值pcmyk。接下来,控制装置13使用无颜色补正LUT128,而将转换而得到的cmyk值pcmyk转换为油墨使用量INK。由于以后的处理与第一颜色转换流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86、步骤S87、或者步骤S88的处理结束后,控制装置13结束图19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
A.5.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中,主机装置10中所包含的控制装置13包括:接受部131、第一生成部132、第一转换部133、设定部134、第一特别指定部136、第二生成部137、第三生成部138和第四生成部139。接受部131作为接受工序而发挥功能。第一生成部132作为第一生成工序而发挥功能。第一转换部133作为第一转换工序而发挥功能。设定部134作为设定工序而发挥功能。第一特别指定部136作为特别指定工序而发挥功能。第二生成部137作为第二生成工序而发挥功能。第三生成部138作为第三生成工序而发挥功能。第四生成部139作为第四生成工序而发挥功能。
虽然为了提高指定了专色的渐变图像的颜色再现精度而使第二生成部137对修正B2A表1223进行调节,但并没有对B2A表1222进行调节。因此,关于指定了专色的渐变图像,控制装置13能够通过使用颜色转换表126来提高颜色再现精度,并且由于没有对B2A表1222进行调节,因而能够维持配置文件的颜色空间整体的颜色再现精度。因此,对于控制装置13而言,即使在印刷指令中所包含的图像信息包含CMYK值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B2A表1222来维持颜色再现精度。通过维持由B2A表1222实现的颜色再现精度,从而例如即使对于通过CMYK值而被指定了的图像,也能够维持颜色再现精度。通过CMYK值而被指定的图像,例如为拍摄动物以及植物这样的自然物而得到的图像。
此外,第一生成部132以使单位长方体中包含有一个以下的系统中间点的方式来生成一个或多个系统中间点。通过单位长方体中所包含的系统中间点为一个以下,从而控制装置13能够高精度地对修正B2A表1223进行调节。假设在单位长方体中包含有多个系统中间点的情况下,则第二生成部137将需要对8个格点GDb的各自的cmyk值进行调节,以使多个系统中间点的各自的调节值变得适当。然而,存在如下的情况,即,将产生多个系统中间点中的任何一个的影响都变大这样的偏差,并且无法准确地对8个格点GDb的各自的cmyk值进行调节。
此外,第三生成部138通过用户的操作,从而生成用户中间点。第一生成部132所生成的系统中间点,对于用户而言有时是无用的中间点。通过将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登记到颜色转换表126中,从而控制装置13能够生成反映了用户的喜好的颜色转换表126。
此外,根据第二生成部137的第一方式,能够对成为包含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中的任一个的单位长方体的顶点的格点GDb的调节值进行调节。因此,在第一线段中的、包含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中的任一个的单位长方体内生成了用户中间点的情况下,能够在与该用户中间点相对应的登记cmyk值pcmyk_R中反映调节值。此外,也存在如下的情况,即,在第一线段中的、与具有反映出调节值的格点GDb的单位长方体相邻的单位长方体内生成了用户中间点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对与该用户中间点相对应的登记cmyk值pcmyk_R进行计算时,控制装置13通过使用反映了调节值的格点GDb的cmyk值的插补运算,从而对登记cmyk值pcmyk进行计算。因此,即使在与具有反映了调节值的格点GDb的单位长方体相邻的单位长方体内生成了用户中间点,也能够在与该用户中间点相对应的登记cmyk值pcmyk_R中反映调节值。
此外,根据第二生成部137的第二方式,由于通过以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为中心的调节范围AR从而波及到了调节值,因此通过适当地对调节范围AR进行设定,从而即使在第一线段上的任意Lab值中生成了用户中间点,也能够在与该用户中间点相对应的登记cmyk值pcmyk_R中反映调节值。
此外,设定部134将如下的最优的cmyk值与第一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1之间的差分设定作为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其中,所述最优的cmyk值为,测色装置30根据第一设备依赖颜色坐标值Initcmyk1来对第一打印机40所输出的输出图像进行测色,并使用测色结果而搜索到的、第一打印机40能够输出第一专色的值。
由此,通过考虑了第一打印机40的特性的最优的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从而能够提高指定了专色的渐变图像的颜色再现精度。
此外,第三生成部138通过用户的操作来接受生成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的个数,并且作为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而生成以比接受到的个数大1的数来对第一线段进行均等分割的表示用户中间点的个数的Lab值。
对于所生成的系统中间点的数量而言,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和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越是分离,就越变多。假设在将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登记在颜色转换表126中的情况下,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和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彼此越分离,则颜色转换表126的数据量越变多,从而颜色再现精度越变高。然而,作为用户而言,在渐变图像的颜色再现精度只需某种程度即可而欲抑制颜色转换表126的数据量的情况下,将生成与用户的意图不同的颜色转换表126。此外,在将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登记到颜色转换表126中的情况下,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和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彼此越接近,则越能够抑制颜色转换表126的数据量。然而,在作为用户而欲提高渐变图像的颜色再现精度的情况下,将生成与用户的意图不同的颜色转换表126。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三生成部138作为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而生成表示用户中间点的个数的Lab值,因此能够生成符合用户的意图的这样的颜色转换表126。
此外,第一特别指定部136基于与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相对应的第一调节值Δcmykb_SP1以及与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相对应的第二调节值cmykb_SP2,并通过对与系统中间点Lab值Q_Lab相对应的调节值AD进行插补,从而对调节值AD特别指定。
由此,第一特别指定部136能够对适当的调节值AD进行特别指定。
在执行印刷处理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转换部142在被供给至第一打印机40的输出指令中所包含的图像信息表示指定了专色的渐变图像的情况下,使用颜色转换表126,而将与渐变图像内的位置相应的Lab值转换为cmyk值pcmyk。输出控制部146根据通过第二转换部142而被转换的cmyk值pcmyk,而使第一打印机40输出与位置相应的颜色。第二转换部142作为第二转换工序而发挥功能。输出控制部146作为输出控制工序而发挥功能。根据以上内容,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对指定了专色的渐变图像进行印刷的情况下,通过使用颜色转换表126,从而能够提高颜色再现精度。
B.第二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包括第一打印机40。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a之中,作为两个打印机而具有第一打印机40和第二打印机50。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在第二打印机50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也使用利用第一打印机40而生成的颜色转换表126的方法进行说明。
以下,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a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在以下所例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作用或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将沿用以上的说明中的参照符号,并适当地省略各自的详细的说明。
B.1.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a的概要
图23为,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a的结构图。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a包括:主机装置10a、显示装置20、测色装置30、第一打印机40和第二打印机50。第二打印机50为,“第二输出装置”的一个示例。主机装置10a能够访问显示装置20、测色装置30、第一打印机40和第二打印机50。
第二打印机50为,具有与第一打印机40相同的功能的喷墨打印机。然而,在打印机中,存在针对每个个体的输出特性,并且在输出特性中存在偏差。由于该偏差,从而在第一打印机40以及第二打印机50对由同一cmyk值表示的图像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实施印刷而得到的图像的颜色有时会互不相同。
主机装置10a包括:存储装置12a、控制装置13a、输入装置16、第一通信IF17、第二通信IF18、和第三通信IF19。第三通信IF19为,与第二打印机50的第二打印机通信IF52进行通信的设备。在第三通信IF19以及第二打印机通信IF52的标准中,能够使用USB、或者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等。对于第三通信IF19以及第二打印机通信IF52的通信而言,既可以为有线,也可以为无线,还可以为LAN或互联网等这样的网络通信。
存储装置12a对多个程序、控制装置13a所使用的各种数据、输入配置文件121、输出配置文件122、颜色库124、颜色转换表126、校准用DLP127以及无颜色补正LUT128进行存储。DLP为,Device Link Profile(设备链接配置文件)的缩写。校准用DLP127为,“校准用颜色转换信息”的一个示例。
图24为,表示校准用DLP127的图。校准用DLP127表示cmyk值cmyk0、和根据该cmyk值cmyk0而使第二打印机50所印刷的图像的颜色接近于第一打印机40所印刷的图像的颜色的补正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补正值中,例如具有以下所示的两个方式。
第一方式中的补正值为,第二打印机50能够对表示与上述的第一打印机40所印刷的图像的颜色接近的颜色的图像进行印刷的cmyk值cmyk1。第二方式中的补正值为,cmyk值cmyk1与cmyk值cmyk0之间的差分。在以下的记载中,补正值设为第一方式,并且将cmyk值cmyk0称为“输入cmyk值cmyk0”、将cmyk值cmyk1称为“补正cmyk值cmyk1”。
图24所示的校准用DLP127表示cmyk颜色空间CSD中的N5个格点处的补正cmyk值cmyk1。N5为1以上的整数。
B.2.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
使说明返回至图21。控制装置13a通过从存储装置12a读取程序并执行,从而作为颜色转换表生成部130、印刷处理部140a、以及校准用DLP生成部150而发挥功能。印刷处理部140a包括第二转换部142、第三转换部144和输出控制部146a。校准用DLP生成部150包括第四转换部151、第二特别指定部152、决定部153、搜索部154和第五生成部155。使用图25来对校准用DLP生成部150以及印刷处理部140a进行说明。
图25为,表示校准用DLP127的生成的概要的图。控制装置13a根据被登记在颜色转换表126中的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而使第一打印机40印刷作为被配置有色标PA的图像的比色图表CHT。色标PA的数量与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的数量相一致。同样地,控制装置13a根据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而使第二打印机50印刷作为被配置有色标PA的图像的比色图表CHP。以此方式,控制装置13a使第一打印机40以及第二打印机50印刷同一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然而,如前文所述,由于在第一打印机40以及第二打印机50中在输出特性上存在差异,因此比色图表CHT和比色图表CHP成为互不相同的图像。
第四转换部151使用第二打印机特性A2B表1276而将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转换为Lab颜色空间CSI的调节对象Lab值LabS2
图26为,表示第二打印机特性A2B表1276的一个示例的图。第二打印机特性A2B表1276表示cmyk颜色空间CSD中的与ECI图表的色标相对应的cmyk值ccmyk、和表示对第二打印机50所输出的ECI图表进行测色而得到的Lab颜色空间CSI中的测色结果的测色值cLabECI_P之间的对应关系。ECI为,European Color Initiative(欧洲颜色促进会)的缩写。在第二打印机特性A2B表1276中,示出了cmyk颜色空间CSD中的N6个格点的Lab值。N6为1以上的整数。N6成为ECI图表的色标的数量。第二打印机特性A2B表1276的格点通常在cmyk颜色空间CSD中以向c轴方向、m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k轴方向成为大致等间隔的方式被排列。
使说明返回至图25。第二特别指定部152使用测色结果差分表1274来特别指定与调节对象Lab值LabS2相对应的测色值差分值ΔLabT-P_S2
图27为,表示测色结果差分表1274的一个示例的图。测色结果差分表1274表示测色值cLabP与测色值差分ΔcLabT-P之间的对应关系。测色值cLabP表示对第二打印机50所印刷的比色图表CHP进行测色的测色结果。测色值差分ΔcLabT-P为,从测色值cLabT中减去测色值cLabP而得到的值。测色值cLabT表示对第一打印机40所印刷的比色图表CHT进行测色的测色结果。测色值差分ΔcLabT-P具有ΔL、Δa以及Δb。在测色结果差分表1274中,作为色标PA的数量而登记有N7个记录。例如,在第j个记录中,作为与第j个色标PA相对应的测色值cLabP而登记了Lj、aj、bj,作为与第j个色标PA相对应的测色值差分ΔcLabT-P而登记了(ΔLT-P)j、(ΔaT-P)j以及(ΔbT-P)j。j为,1以上且N7以下的整数。
由于与调节对象Lab值LabS2相同的Lab值被登记在测色结果差分表1274中,因此第二特别指定部152将与被登记的Lab值相对应的测色值差分ΔcLabT-P特别指定作为测色值差分ΔcLabT-P_S2
使说明返回至图25。决定部153基于调节对象Lab值LabS2和测色值差分值ΔLabT-P_S2来决定Lab颜色空间CSI的目标Lab值TargetLab。例如,决定部153将在调节对象Lab值LabS2上加上测色值差分值ΔLabT-P_S2而得到的值决定作为Lab颜色空间CSI的目标Lab值TargetLab。
另外,测色值差分也可以为从测色值cLabP中减去测色值cLabT而得到的值。在该情况下,决定部153将从调节对象Lab值LabS2中减去与调节对象Lab值LabS2相对应的测色值差分而得到的值决定作为Lab颜色空间CSI的目标Lab值TargetLab。
搜索部154将满足如下条件的暂定cmyk值pcmykp作为最优cmyk值cmykst而进行搜索,所述条件是指,使用第二打印机特性A2B表1276而将cmyk颜色空间CSD的暂定cmyk值pcmykp进行转换而得到的Lab颜色空间CSI的暂定Lab值pLabp与目标Lab值TargetLab之间的色差ΔE00小于调节对象Lab值LabS2与目标Lab值TargetLab之间的色差ΔE00
具体的最优cmyk值cmykst的搜索方法能够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最优cmyk值cmykst的搜索方法相同的方法。
在图25中,示出了搜索部154分别将第一暂定cmyk值pcmykp1至第二十七暂定cmyk值pcmykp27作为初始值来求解最优化问题的情况。第一暂定cmyk值pcmykp1能够表现作为在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上加上初始值Δcmyk1而得到的值。同样地,第二十七暂定cmyk值pcmykp27能够表现作为在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上加上初始值Δcmyk27而得到的值。
图25所示的第一暂定Lab值pLabp1、第二十七暂定Lab值pLabp27为,分别使用第二打印机特性A2B表1276而将第一暂定cmyk值pcmykp1、第二十七暂定cmyk值pcmykp27进行转换而得到的值。
而且,如图25所示,搜索部154将第一暂定cmyk值pcmykp1、……、第二十七暂定cmyk值pcmykp27作为初始值来求解最优化问题,并获得最优候选解Δcmykpb1、……、最优候选解Δcmykpb27。接下来,搜索部154从最优候选解Δcmykpb1、……、最优候选解Δcmykpb27中,特别指定使目标函数f(Δcmykpbn)最小的最优解Δpcmykb,并将在调节对象Lab值LabS2上加上最优解Δpcmykb而得到的值特别指定作为最优cmyk值cmykst。n为,1至27的值。
第五生成部155基于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和最优cmyk值cmykst而生成校准用DLP127。例如,第五生成部155使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与最优cmyk值cmykst建立对应关系,并将其存储于校准用DLP127中。而且,由于当只对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进行调节时,在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的周围会产生灰度损失,因此第五生成部155将对针对于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的周边的输入cmyk值cmyk0的补正cmyk值cmyk1进行调节。
使说明返回至图23。在表示被输出至第二打印机50的印刷对象图像的图像信息包含Lab值或专色名的情况下,第三转换部144使用校准用DLP127而将如下的cmyk值转换为补正cmyk值cmyk1,所述cmyk值为,将通过第二转换部142而被转换的、与渐变图像内的位置相应的Lab值进行转换而得到的值。输出控制部146根据通过第三转换部144而被转换的补正cmyk值cmyk1,而使第二打印机50印刷前述的位置处的颜色。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使第一打印机40输出图像的情况下,如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那样,控制装置13a不使用校准用DLP127,而是根据通过第二转换部142而被转换的cmyk值而使第一打印机40印刷前述的位置处的颜色。
B.3.校准用DLP生成处理执行时的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的动作
图28以及图29为,表示校准用DLP生成处理的流程图。控制装置13a在步骤S101中,生成输入cmyk值cmyk0与补正cmyk值cmyk1相同的校准用DLP127。接下来,控制装置13a在步骤S102中,使第一打印机40根据被登记在颜色转换表126中的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而印刷包括各个色标PA在内的比色图表CHT。此外,在步骤S103中,测色装置30对第一打印机40所印刷的比色图表CHT进行测色,控制装置13a从测色装置30取得各个色标PA的测色值cLabT
此外,控制装置13a在步骤S104中,使第二打印机50根据被登记在颜色转换表126中的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而印刷包括各个色标PA在内的比色图表CHP。然后,在步骤S105中,测色装置30对比色图表CHP进行测色,控制装置13a取得各个色标PA的测色值cLabP
接下来,在步骤S106中,控制装置13a基于与ECI图表的色标相对应的cmyk值ccmyk、和第二打印机50根据cmyk值ccmyk而印刷出的各个色标的测色值cLabECI_P,从而生成第二打印机特性A2B表1276。作为具体的生成方法,控制装置13a将cmyk值ccmyk代入到第二打印机特性A2B表1276的cmyk值中。进一步,控制装置13a将表示第二打印机50根据cmyk值ccmyk而印刷出的ECI图表的测色结果的测色值cLabECI_P和所代入的cmyk值ccmyk建立对应关系。具体而言,控制装置13a将上述的测色值cLabECI_P代入到第二打印机特性A2B表1276中的、与所代入的cmyk值ccmyk相同的记录的Lab值中。
然后,控制装置13a在步骤S107中,基于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测色值cLabT和测色值cLabP,从而生成测色结果差分表1274。作为具体的生成方法,控制装置13a将表示第一打印机40根据某个调节对象cmyk值而印刷出的比色图表CHP的测色结果的测色值cLabP代入到测色结果差分表1274的Lab值中。进一步,控制装置13a通过从表示第一打印机40根据某个cmyk值而印刷出的比色图表CHT的测色结果的测色值cLabT中减去所代入的测色值cLabP,从而计算出测色值差分ΔcLabT-P。然后,控制装置13a将前述的测色值差分ΔcLabT-P与所代入的Lab值建立对应关系。具体而言,控制装置13a将前述的测色值差分ΔcLabT-P代入至测色结果差分表1274中的、与所代入的Lab值相同的记录的ΔcLab值中。
接下来,控制装置13a在步骤S108中,使用第二打印机特性A2B表1276而将被登记在颜色转换表126中的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转换为调节对象Lab值LabS2。步骤S108的处理能够通过下述式子来转换表达。
LabS2=ficc(第二打印机特性A2B表1276、A2B、cmykS2)
而且,控制装置13a在步骤S109中,参照测色结果差分表1274而对与调节对象Lab值LabS2相对应的测色值差分ΔcLabT-P_S2进行特别指定。
接下来,控制装置13a在步骤S110中,通过在调节对象Lab值LabS2上加上测色值差分ΔcLabT-P_S2,从而计算出目标Lab值TargetLab。步骤S110的处理能够通过下述式子来转换表达。
TargetLab=LabS2+ΔcLabT-P_S2
然后,控制装置13a在步骤S111中,执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搜索处理。使用图30来对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搜索处理进行说明。
图30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搜索处理的流程图。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搜索处理为,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搜索处理大致相同的处理。在下文中,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搜索处理之间的差异部分进行说明。
控制装置13a在步骤S134中,执行最优化问题求解处理。使用图31,来对最优化问题求解处理进行说明。
图31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最优化问题求解处理的流程图。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最优化问题求解处理为,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最优化问题求解处理大致相同的处理。在下文中,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最优化问题求解处理之间的差异部分进行说明。
控制装置13a在步骤S141中,通过在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上加上搜索调节值Δcmyk,从而计算出暂定cmyk值pcmykp。步骤S141的处理能够通过下述式子来转换表达。
pcmykp=cmykS2+Δcmyk
在步骤S142中,控制装置13a使用第二打印机特性A2B表1276而将暂定cmyk值pcmykp转换为暂定Lab值pLabp。步骤S142的处理能够通过下述式子来转换表达。
pLabp=ficc(第二打印机特性A2B表1276、A2B、pcmykp)
在步骤S147的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a结束图31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并执行步骤S135的处理。
使说明返回至图30。在步骤S138中,控制装置13a通过在调节对象cmyk值cmykS2上加上最优解Δcmykb,从而计算出最优cmyk值cmykst。步骤S138的处理能够通过下述式子来转换表达。
cmykst=cmykS2+Δcmykb
在步骤S138的处理结束后,控制装置13a结束图30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并执行图29所示的步骤S121的处理。
使说明返回至图29。在步骤S121中,控制装置13a基于最优cmyk值cmykst而对校准用DLP127的补正cmyk值cmyk1进行调节。作为具体的调节方法,具有以下所示的两个方式。
在第一方式中,控制装置13a将与校准用DLP127的输入cmyk值cmyk0中的、作为含有最优cmyk值cmykst的多维超立方体的各顶点的16个附近格点的输入cmyk值cmyk0相对应的补正cmyk值cmyk1设为调节对象。例如,控制装置13a设为,将作为调节对象的16个补正cmyk值cmyk1中的第i个补正cmyk值cmyk1的各个成分表示为c1i、m1i、y1i以及k1i,并将最优cmyk值cmykst的各个成分表示为cTarget、mTarget、yTarget以及kTarget。i为,1至16的整数。控制装置13a以如下方式来对校准用DLP127的补正cmyk值cmyk1进行调节。
c1i=cTarget
m1i=mTarget
y1i=yTarget
k1i=kTarget
在第二方式中,控制装置13a在实施了由第一方式进行的调节之后,执行平滑处理以使校准用DLP127的各个补正cmyk值cmyk1之间变得平滑,并且基于通过该平滑处理而被平滑了的最优解来对校准用DLP127的补正cmyk值cmyk1进行再次调节。平滑处理例如为,由四维的三次样条函数实施的插补运算处理。
在步骤S122中,控制装置13a执行墨保持处理。墨保持处理为,为了抑制油墨点的粒状感等,从而保持黑色的使用量的处理。具体而言,在墨保持处理中,在校准用DLP127的输入cmyk值cmyk0的k0大于0的情况下,将补正cmyk值cmyk1的k1调节为大于0,在校准用DLP127的输入cmyk值cmyk0为0的情况下,将补正cmyk值的k1调节为0。
接下来,在步骤S123中,控制装置13a执行纯色保持处理。纯色保持处理为,在校准用DLP127的输入cmyk值cmyk0为蓝绿色、品红色或黄色的情况下,使补正cmyk值cmyk1也设为与输入cmyk值cmyk0相同的纯色的处理。纯色表示没有油墨混合的颜色。作为具体的示例,在输入cmyk值cmyk0i表示蓝绿色的情况下,输入cmyk值cmyk0i的c0i大于0,并且m0i、y0i以及k0i为0。纯色保持处理将补正cmyk值cmyk1i的c1i调节为大于0,并且将m1i、y1i以及k0i调节为0。
在步骤S123的处理结束后,控制装置13a结束图28以及图29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
B.4.印刷处理执行时的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a的动作
如果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印刷处理执行时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印刷处理执行时的动作进行比较,则仅在第一颜色转换流程、第二颜色转换流程以及第三颜色转换流程中,在第二打印机50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使用校准用DLP127的这一点上存在差异。因此,省略了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印刷处理执行时的动作的流程图的说明以及图示,在下文中,对在第二打印机50进行印刷的情况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颜色转换流程、第二颜色转换流程以及第三颜色转换流程进行说明。
图32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颜色转换流程的图。在第一颜色转换流程中,控制装置13a基于作为图像信息的Grad(Labin1、Labin2)和表示前述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来对表示渐变图像内的位置处的颜色的Lab值Labin进行计算。接下来,控制装置13a使用颜色转换表126而将Lab值Labin转换为登记cmyk值pcmyk。然后,控制装置13a使用校准用DLP127而将进行转换而得到的登记cmyk值pcmyk转换为与第二打印机50的输出特性相应的补正cmyk值pcmyk’。接下来,控制装置13a使用无颜色补正LUT128,而将校正cmyk值pcmyk’转换为油墨使用量INK。由于以后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颜色转换流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33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颜色转换流程的图。在第二颜色转换流程中,控制装置13a基于作为图像信息的Grad(Labin1、Labin2)和表示前述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来对表示渐变图像内的位置处的颜色的Lab值Labin进行计算。接下来,控制装置13a使用B2A表1222而将Lab值Labin转换为cmyk值pcmyk。然后,控制装置13a使用校准用DLP127而将进行转换而得到的cmyk值pcmyk转换为与第二打印机50的输出特性相应的补正cmyk值pcmyk’。接下来,控制装置13a使用无颜色补正LUT128而将校正cmyk值pcmyk’转换为油墨使用量INK。由于以后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颜色转换流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34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三颜色转换流程的图。在第三颜色转换流程中,控制装置13a基于作为图像信息的Grad(CMYKin1、CMYKin2)和表示前述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来对表示渐变图像内的位置处的颜色的CMYK值CMYKin进行计算。接下来,控制装置13a使用A2B表1211而将计算出的CMYK值CMYKin转换为Lab值。然后,控制装置13a使用B2A表1222而将进行转换而得到的Lab值转换为cmyk值pcmyk。接下来,控制装置13a使用校准用DLP127而将进行转换而得到的cmyk值pcmyk转换为与第二打印机50的输出特性相应的补正cmyk值pcmyk’。然后,控制装置13a使用无颜色补正LUT128而将补正cmyk值pcmyk’转换为油墨使用量INK。由于以后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三颜色转换流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B.5.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第二打印机50被供给有包含表示指定了专色的渐变图像的图像信息的输出指令的情况下,通过第二转换部142而将与渐变图像内的位置相应的Lab值被转换了的cmyk值转换为补正cmyk值cmyk1。输出控制部146根据通过第三转换部144而被转换了的补正cmyk值cmyk1,而使第二打印机50印刷与前述的位置相应的颜色。第三转换部144作为第三转换工序而发挥功能。也可以说是,颜色转换表126被第一打印机40以及第二打印机50所共用。如此,即使是具有多个打印机的颜色转换信息生成系统,也不需要针对每个打印机而生成颜色转换表126。而且,由于使用校准用DLP127而使第二打印机50印刷渐变图像,因此可印刷出与第二打印机50的输出特性相应的渐变图像。因此,即使没有第二打印机50用的颜色转换表126,在第二打印机50对指定了专色的渐变图像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渐变图像的颜色再现精度。
此外,如图24所示那样,由于校准用DLP127为多维的LUT,因此与使用一维的LUT的情况相比,能够在通过第二转换部142而被转换了的cmyk值为表示c、m、y、k的全部混色的颜色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颜色再现精度。
此外,控制装置13a作为第四转换部151、第二特别指定部152、决定部153、搜索部154和第五生成部155而发挥功能。第五生成部155生成如下的校准用DLP127,所述校准用DLP127表示输入cmyk值cmyk0、与使第二打印机50根据输入cmyk值cmyk0而进行印刷的图像的颜色接近于第一打印机40所印刷的图像的颜色的补正cmyk值cmyk1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执行印刷处理时,通过使用所生成的校准用DLP127,从而能够在第二打印机50对指定了专色的渐变图像进行印刷的情况下,提高渐变图像的颜色再现精度。
C.变形例
以上的各个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以下,对具体的变形方式进行例示。从以下的示例中任意选择出的两个以上的方式,能够在不相互矛盾的范围内被适当地合并。另外,在下文所例示的变形例中,关于作用或功能与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将沿用在以上的说明中所参照的符号并适当省略各自的详细的说明。
C.1.第一变形例
虽然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说明,而设为输入配置文件121以及输出配置文件122关于设备从属颜色空间而仅具有与CMYK颜色空间相关的颜色转换表的情况,但是并未被限定于此。例如,在输入配置文件121中,也可以代替A2B表1211、或者以追加的方式而具有被用于从RGB值转换为Lab值的A2B表。同样地,在输出配置文件122中,也可以代替B2A表1222而具有被用于从Lab值转换为RGB值的B2A表。而且,在输出配置文件122中,也可以代替A2B表1221、或者以追加的方式而具有被用于从RGB值转换为Lab值的A2B表。RGB值可取0以上且255以下的值。
在输入配置文件121具有A2B表1211、且具有被用于从RGB值转换为Lab值的A2B表的前提下,在步骤S83的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对图像信息是包含CMYK值还是包含RGB值进行判断。在图像信息包含CMYK值的情况下,如图22所示,控制装置13基于作为图像信息的Grad(CMYKin1、CMYKin2)和表示前述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来对表示指定了CMYK值的渐变图像内的位置处的颜色的CMYK值CMYKin进行计算。
另一方面,在图像信息包含RGB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基于作为图像信息的Grad(RGBin1、RGBin2)和表示前述的位置的位置信息,来对表示指定了RGB值的渐变图像内的位置处的颜色的RGB值RGBin进行计算。然后,控制装置13使用被用于从RGB值转换为Lab值的A2B表,而将RGB值RGBin转换为Lab值。
此外,在输出配置文件122具有与RGB值相关的A2B表、且具有B2A表的情况下,步骤S65以及步骤S145的项Co成为以如下方式进行调节的常数,即,使暂定RGB值满足RGB值的各个成分可取的范围为0以上且255以下这一条件。控制装置13根据下式子来对项Co进行计算。在下式中,将暂定RGB值的各个成分设为(Rpp、Gpp、Bpp)。
在Rpp<0的情况下,Co=-Rpp×Cco
在Rpp>255的情况下,Co=(Rpp-255)×Cco
在Gpp<0的情况下,Co=-Gpp×Cco
在Gpp>255的情况下,Co=(Gpp-255)×Cco
在Bpp<0的情况下,Co=-Bpp×Cco
在Bpp>255的情况下,Co=(Bpp-255)×Cco
在上述以外的情况下,Co=0
系数Cco为正数,且优选为,与RGB值的各个成分可取的范围为0以上且100以下相比而足够大的数、也就是103以上且109以下程度。另外,在输出配置文件122代替A2B表1221以及B2A表1222而具有与RGB值相关的A2B表以及B2A表的情况下,RGB颜色空间为“第二颜色空间”的一个示例。
C.2.第二变形例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被供给至第二打印机50的印刷指令中所包含的图像信息含有与专色相对应的Lab值的情况下,第二转换部142也可以使用颜色转换表126而将与渐变图像内的位置相应的Lab值转换为cmyk值,并根据通过第二转换部142而被转换的cmyk值而使第二打印机50输出前述的位置处的颜色。换而言之,控制装置13a也可以不使用校准用DLP127而使第二打印机50输出前述的颜色中的颜色。例如,在于第一打印机40和第二打印机50的输出特性上并不存在较大的差异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第二变形例。由此,如果是在第一打印机40和第二打印机50的输出特性上不存在较大的差异的情况,则在第二打印机50对指定了专色的渐变图像进行印刷的情况下,能够提高颜色再现精度。
C.3.第三变形例
在上述的方式中,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颜色转换表126对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以及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进行登记。然而,在颜色转换表126中,也可以代替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而登记第一专色名,并代替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而登记第二专色名,并且代替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而登记通过专色名来表达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所示的颜色的字符串。通过专色名来表达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所示的颜色的字符串为,“与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相关的信息”的一个示例。与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相关的信息为,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以及通过专色名来表达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所示的颜色的字符串中的一方或双方。以下,设为第三变形例为来自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而进行说明。
例如,在步骤S6中,是以代替第一专色Lab值SP_Lab1以及第二专色Lab值SP_Lab2而接收到了第一专色名以及第二专色名为前提的。在该前提下,控制装置13在步骤S30中,代替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而将通过专色名来表达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所示的颜色的字符串登记在颜色转换表126中。通过专色名来表达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j所示的颜色的字符串,例如为以下的字符串。j为,1至用户中间点的个数的整数。
“第一专色名:”&string((用户中间点的个数+1-j)×100/(用户中间点的个数+1))&“%,第二专色名:”&string(j×100/(用户中间点的个数+1))&“%”
其中,&为,字符串连接运算符。string()为,将自变量的数值转换为字符串的函数。例如设为,第一专色名为“Pantone P 41-8C”,第二专色名为“Pantone P 97-8C”。控制装置13作为表示图8所示的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1所示的颜色的字符串、表示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2所示的颜色的字符串、以及表示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3所示的颜色的字符串,而分别生成下文所示的字符串,并以与登记cmyk值pcmyk_R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而将其追加到颜色转换表126中。
Pantone P 41-8C:75%,Pantone P 97-8C:25%Pantone P 41-8C:50%,PantoneP 97-8C:50%Pantone P 41-8C:25%,Pantone P 97-8C:75%
另外,颜色的变化程度也可以根据位置不同而不同。在颜色的变化程度根据位置不同而不同的情况下,渐变图像中央的位置处所显示的颜色为,在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和在另一端的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以x%比(100-x)%进行混色而得到的颜色。X为大于0且小于100的实数。例如,x可取25%、30%、70%等。
图35为,表示第三改变例中的印刷处理执行时的动作的流程图。控制装置13在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而接受到被供给至第一打印机40的印刷指令的情况下,在步骤S151中,对印刷指令中所包含的图像信息是否含有Lab值或专色名进行判断。在步骤S151的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152中,控制装置13对存储装置12是否具有颜色转换表126进行判断。在步骤S152的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对于控制装置13而言,在步骤S153中,控制装置13对图像信息是否包含Lab值进行判断。在步骤S153的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在步骤S154中,对图像信息中所包含的两个Lab值是否都被登记在颜色转换表126中进行判断。在步骤S154的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155中,根据第一颜色转换流程来对图像信息所示的渐变图像进行印刷。由于第三变形例中的第一颜色转换流程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颜色转换流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另一方面,在步骤S153的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也就是在图像信息包含专色名的情况下,在步骤S156中,对图像信息中所包含的两个专色名是否都被登记在颜色转换表126中进行判断。在步骤S156的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在步骤S157中,根据第四颜色转换流程来对图像信息所示的渐变图像进行印刷。
图36为,表示第四颜色转换流程的图。在第四颜色转换流程中,控制装置13基于作为图像信息的Grad(SNamein1、SNamein2)和表示前述的位置的位置信息而生成表示指定了专色的渐变图像内的位置处的颜色的字符串SNamein。SNamein1为,表示在图像的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专色名。SNamein2为,表示在另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专色名。例如,控制装置13以如下的方式而生成字符串SNamein
SNamein=SNamein1&“:”&string(100-a)&“%,”&SNamein2&“:”
&string(a)&“%”
其中,a为,位置信息中所包含的值。例如,表示在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专色名为“Pantone P 41-8C”,表示在另一个端部处所显示的颜色的专色名为“Pantone P 97-8C”,位置信息为,表示相对于从一个端部起至另一个端部为止的长度而从一个端部偏离了10%的位置的信息。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3将字符串SNamein生成为“Pantone P 41-8C:90%,Pantone P97-8C:10%”。
控制装置13使用颜色转换表126而将字符串SNamein转换为登记cmyk值pcmyk。更详细而言,对表示字符串SNamein所示的颜色的附近的颜色的字符串进行特别指定,并通过基于特别指定的字符串和与特别指定的字符串相对应的登记cmyk值pcmyk的插补运算,从而得到cmyk值pcmyk。例如,设为,字符串SNamein为,前述的“Pantone P 41-8C:90%,PantoneP 97-8C:10%”,并在颜色转换表126中登记以下所示的内容。
Pantone P 41-8C pcmyk_SP1
Pantone P 97-8C pcmyk_SP2
Pantone P 41-8C:75%,Pantone P 97-8C:25%pcmyk_R1 Pantone P41-8C:50%,Pantone P 97-8C:50%pcmyk_R2 Pantone P 41-8C:25%,Pantone P 97-8C:75%pcmyk_R3
控制装置13对表示“Pantone P 41-8C:90%,Pantone P 97-8C:10%”所示的颜色的附近的颜色的“Pantone P 41-8C”和“Pantone P 41-8C:75%,Pantone P 97-8C:25%”进行特别指定。然后,控制装置13通过基于“Pantone P 41-8C”、“Pantone P 41-8C:75%、Pantone P 97-8C:25%”、与“Pantone P 41-8C”建立了对应关系的登记cmyk值pcmyk_SP1、与“Pantone P 41-8C:75%,Pantone P 97-8C:25%”建立了对应关系的登记cmyk值pcmyk_R1的插补运算,从而得到cmyk值pcmyk。接下来,控制装置13使用无颜色补正LUT128将进行转换而得到的cmyk值pcmyk转换为油墨使用量INK。由于以后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颜色转换流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使说明返回至图35。在步骤S152的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在步骤S158中,对图像信息是否包含专色名进行判断。在步骤S158的判断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在步骤S159中,使用颜色库124而将专色名转换为Lab值。即使在步骤S156的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也就是在两个专色名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未被登记在颜色转换表126中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也执行步骤S159的处理。
在步骤S159的处理执行后,控制装置13在步骤S160中,根据第二颜色转换流程而对图像信息所表示的渐变图像进行印刷。此外,在步骤S158的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也执行步骤S160的处理。同样地,在步骤S154的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也就是在两个Lab值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未被登记在颜色转换表126中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也执行步骤S160的处理。由于第三变形例中的第二颜色转换流程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颜色转换流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151的判断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换而言之,在图像信息包含CMYK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在步骤S161中,根据第三颜色转换流程来对图像信息所表示的渐变图像进行印刷。由于第三变形例中的第三颜色转换流程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三颜色转换流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步骤S155、步骤S157、步骤S160、或者步骤S161的处理结束后,控制装置13结束图35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
C.4.其他变形例
虽然在上述的各个方式中设为了第一专色为“第一颜色”的示例、第二专色为“第二颜色”的示例的情况,但是并未被限定于此。例如,第一颜色以及第二颜色中的一方或双方也可以为并非专色的某些Lab值所表示的颜色。例如,接受部131也可以作为第一信息而接受由用户任意设定的Lab值,而不是由蓝绿色的Lab值、品红色的Lab值、黄色的Lab值、黑色的Lab值、PANTONE以及DIC等的颜色样本簿所规定的颜色。关于第二信息,也是与第一信息一样的。
虽然在上述的各个方式中,第三生成部138以比接受到的个数大1的数而将第一线段均等分割,但是也可以不均等分割。例如,在步骤S2中,控制装置13也可以接受向用户中间点位置显示图标228的左右的拖拽操作。在接受了拖拽操作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对颜色转换表生成画面220进行更新,以便在与拖拽操作相应的位置上配置用户中间点位置显示图标228。而且,控制装置13以对照更新后的用户中间点位置显示图标228的位置的方式,对与更新了位置的用户中间点位置显示图标228相对应的用户中间点Lab值R_Lab进行更新。
通过根据用户的操作来决定用户中间点的位置,从而能够生成符合用户的意图的这样的颜色转换表126。例如设为,用户具有如下的意图,即,想要在渐变图像的一个端部付近处提高颜色再现精度,而在另一个端部付近处只要具有某种程度的颜色再现精度即可。通过用户实施使用户中间点位置显示图标228的位置接近一个端部的操作,从而控制装置13能够生成符合用户的意图的这样的颜色转换表126。
虽然在上述的各个方式中,对第一打印机40以及第二打印机50为喷墨打印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未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作为颜色材料而使用调色剂的激光打印机这样的电子照片方式的打印机、三维打印机、或者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例如为显示器或投影仪。
虽然在上述的各个方式中,目标函数f(Δcmyk)被说明为由(5)式来表示,但是并未被限定于此。对于目标函数f(Δcmyk)而言,例如,既可以为从(5)式中去除项Co而得到的式子,也可以为去除w×V2而得到的式子。而且,虽然在(5)式中包含ΔE00 2,但是也可以代替ΔE00 2,而包含ΔE00。同样地,虽然在(5)式中包含w×V2,但是也可以代替w×V2,而包含w×V。
在上述的各个方式中,在执行校准用DLP127生成处理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3a也可以不执行步骤S122以及步骤S123中的至少一方。
在上述的各个方式中,也可以将上述的主机装置10理解为,以作为上文所记载的主机装置10的各个部分而发挥功能的方式被构成的颜色转换信息生成程序或者记录了该颜色转换信息生成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记录介质例如为非暂时性(non-transitory)的记录介质,并且除了CD-ROM等的光学式记录介质之外,还能够包括半导体记录介质或磁记录介质等的公知的任意的记录介质。此外,在上述的各个方式中,也被特定作为上述的各个方式所涉及的颜色转换信息生成方法。
符号说明
1、1a…颜色转换表生成系统;10、10a…主机装置;13、13a…控制装置;14…输出控制部;16…输入装置;20…显示装置;30…测色装置;40…第一打印机;50…第二打印机;121…输入配置文件;122…输出配置文件;126…颜色转换表;130…颜色转换表生成部;131…接受部;132…第一生成部;133…第一转换部;134…设定部;136…第一特别指定部;137…第二生成部;138…第三生成部;139…第四生成部;140、140a…印刷处理部;142…第二转换部;144…第三转换部;146、146a…输出控制部;1221…A2B表;1222…B2A表;1223…复制B2A表;Q_Lab…系统中间点Lab值;R_Lab…用户中间点Lab值。

Claims (9)

1.一种颜色转换信息生成方法,在该方法中,
计算机执行如下工序,即:
接受工序,其接受在第一颜色空间中对第一颜色进行规定的第一信息、以及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对第二颜色进行规定的第二信息;
第一生成工序,其基于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被配置为格子状的多个基准点,从而生成一个或多个位于第一线段上的中间点,其中,所述第一线段为,将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表示所述第一颜色的第一坐标值和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表示所述第二颜色的第二坐标值连结而成的线段;
第一转换工序,其使用用于将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转换为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第一转换信息,而将所述第一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中的第一转换坐标值,并使用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将所述第二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中的第二转换坐标值;
设定工序,其以使输出与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相应的图像的第一输出装置根据通过第一调节值而调节了所述第一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来输出所述第一颜色的方式,对所述第一调节值进行设定,并且,以使所述第一输出装置根据通过第二调节值而调节了所述第二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来输出所述第二颜色的方式,对所述第二调节值进行设定;
特别指定工序,其基于所述第一调节值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值而对被用于如下情况的第三调节值进行特别指定,所述情况是指,所述第一输出装置进行与调节了如下的第三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相应的输出的情况,其中,所述第三转换坐标值为,通过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对表示所述中间点的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第三坐标值进行转换而得到的坐标值;
第二生成工序,其基于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生成用于将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修正转换信息;
第三生成工序,其基于用户的操作而生成位于所述第一线段上的第四坐标值;
第四生成工序,其基于所述修正转换信息而生成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五坐标值、将所述第二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六坐标值、将与所述第四坐标值相关的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七坐标值的颜色转换信息,
在所述第一生成工序中,以使与所述多个基准点相对应的所述中间点的个数成为一个以下的方式而生成一个或多个所述中间点,
在所述第二生成工序中,在所述第一线段上的坐标值通过所述修正转换信息而被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情况下,以相对于该转换后的坐标值而反映出所述第一调节值、所述第二调节值以及所述第三调节值中的任意一个的方式来生成所述修正转换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转换信息生成方法,其中,
在所述设定工序中,
通过测色装置来对所述第一输出装置根据所述第一转换坐标值而输出的输出图像进行测色,并将该测色的结果作为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的测色坐标值而取得,
使用用于将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第二转换信息,而将所述第一转换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第四转换坐标值,
基于所述第一坐标值与所述测色坐标值的差分、和所述第四转换坐标值,来决定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目标坐标值,
对满足使用所述第二转换信息来对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五转换坐标值进行转换而得到的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第六转换坐标值与所述目标坐标值之间的色差小于所述第四转换坐标值与所述目标坐标值之间的色差这一条件的所述第五转换坐标值进行搜索,
将所述第五转换坐标值与所述第一转换坐标值的差分设定作为所述第一调节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颜色转换信息生成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三生成工序中,
通过所述用户的操作而接受生成所述第四坐标值的个数,并生成以比所述个数大1的数而将所述第一线段均匀分割的所述个数的坐标值,以作为所述第四坐标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转换信息生成方法,其中,
在所述特别指定工序中,
通过基于与所述第一坐标值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调节值、以及与所述第二坐标值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调节值来对与所述第三坐标值相对应的所述第三调节值进行插补,从而对所述第三调节值进行特别指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颜色转换信息生成方法,其中,
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下工序,即:
第二转换工序,其在被供给至所述第一输出装置的输出指令中所包含的图像信息表示颜色根据位置而从图像的一个端部起至另一个端部为止而连续地变化的渐变图像的情况下,使用所述颜色转换信息,而将关于与所述渐变图像内的位置相应的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
输出控制工序,其根据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工序而被转换的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而使所述第一输出装置输出与所述位置相应的颜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颜色转换信息生成方法,其中,
所述输出控制工序包括如下内容,即:
当在输出与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相应的图像的第二输出装置中被供给有包含表示颜色根据位置而从图像的一个端部起至另一个端部为止而连续地变化的渐变图像的图像信息的输出指令时,根据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工序而对关于与该渐变图像内的位置相应的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信息进行转换的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而使所述第二输出装置输出与该位置相应的颜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颜色转换信息生成方法,其中,
包括第三转换工序,在所述第三转换工序中,使用校准用颜色转换信息,而将通过所述第二转换工序而被转换了的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转换为校正值,其中,所述校准用颜色转换信息表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与根据该坐标值而使所述第二输出装置所输出的图像的颜色接近于所述第一输出装置所输出的图像的颜色的校正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述输出控制工序中,
根据通过所述第三转换工序而被转换了的所述校正值,而使所述第二输出装置输出与该位置相应的颜色。
8.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颜色转换信息生成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作为如下各部而发挥功能,即:
接受部,其接受在第一颜色空间中对第一颜色进行规定的第一信息、以及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对第二颜色进行规定的第二信息;
第一生成部,其基于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被配置为格子状的多个基准点,从而生成一个或多个位于第一线段上的中间点,其中,所述第一线段为,将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表示所述第一颜色的第一坐标值和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表示所述第二颜色的第二坐标值连结而成的线段;
第一转换部,其使用用于将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转换为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第一转换信息,而将所述第一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中的第一转换坐标值,并使用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将所述第二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中的第二转换坐标值;
设定部,其以使输出与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相应的图像的第一输出装置根据通过第一调节值而调节了所述第一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来输出所述第一颜色的方式,对所述第一调节值进行设定,并且,以使所述第一输出装置根据通过第二调节值而调节了所述第二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来输出所述第二颜色的方式,对所述第二调节值进行设定;
特别指定部,其基于所述第一调节值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值而对被用于如下情况的第三调节值进行特别指定,所述情况是指,所述第一输出装置进行与调节了如下的第三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相应的输出的情况,其中,所述第三转换坐标值为,通过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对表示所述中间点的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第三坐标值进行转换而得到的坐标值;
第二生成部,其基于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生成用于将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修正转换信息;
第三生成部,其基于用户的操作而生成位于所述第一线段上的第四坐标值;
第四生成部,其基于所述修正转换信息而生成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五坐标值、将所述第二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六坐标值、将与所述第四坐标值相关的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七坐标值的颜色转换信息,
所述第一生成部以使与所述多个基准点相对应的所述中间点的个数成为一个以下的方式而生成一个或多个所述中间点,
所述第二生成部在所述第一线段上的坐标值通过所述修正转换信息而被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情况下,以相对于该转换后的坐标值而反映出所述第一调节值、所述第二调节值以及所述第三调节值中的任意一个的方式来生成所述修正转换信息。
9.一种颜色转换信息生成装置,包括:
接受部,其接受在第一颜色空间中对第一颜色进行规定的第一信息、以及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对第二颜色进行规定的第二信息;
第一生成部,其基于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被配置为格子状的多个基准点,从而生成一个或多个位于第一线段上的中间点,其中,所述第一线段为,将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表示所述第一颜色的第一坐标值和在所述第一颜色空间中表示所述第二颜色的第二坐标值连结而成的线段;
第一转换部,其使用用于将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转换为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第一转换信息,而将所述第一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中的第一转换坐标值,并使用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将所述第二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中的第二转换坐标值;
设定部,其以使输出与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相应的图像的第一输出装置根据通过第一调节值而调节了所述第一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来输出所述第一颜色的方式,对所述第一调节值进行设定,并且,以使所述第一输出装置根据通过第二调节值而调节了所述第二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来输出所述第二颜色的方式,对所述第二调节值进行设定;
特别指定部,其基于所述第一调节值以及所述第二调节值而对被用于如下情况的第三调节值进行特别指定,所述情况是指,所述第一输出装置进行与调节了如下的第三转换坐标值而得到的坐标值相应的输出的情况,其中,所述第三转换坐标值为,通过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对表示所述中间点的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第三坐标值进行转换而得到的坐标值;
第二生成部,其基于所述第一转换信息而生成用于将所述第一颜色空间的坐标值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修正转换信息;
第三生成部,其基于用户的操作而生成位于所述第一线段上的第四坐标值;
第四生成部,其基于所述修正转换信息而生成用于将所述第一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五坐标值、将所述第二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六坐标值、将与所述第四坐标值相关的信息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第七坐标值的颜色转换信息,
所述第一生成部以使与所述多个基准点相对应的所述中间点的个数成为一个以下的方式而生成一个或多个所述中间点,
所述第二生成部在所述第一线段上的坐标值通过所述修正转换信息而被转换为所述第二颜色空间的坐标值的情况下,以相对于该转换后的坐标值而反映出所述第一调节值、所述第二调节值以及所述第三调节值中的任意一个的方式来生成所述修正转换信息。
CN202010318214.9A 2019-04-25 2020-04-21 颜色转换信息生成方法、以及颜色转换信息生成装置 Active CN1118663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3984A JP7183937B2 (ja) 2019-04-25 2019-04-25 色変換情報生成方法、色変換情報生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色変換情報生成装置
JP2019-083984 2019-04-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6303A CN111866303A (zh) 2020-10-30
CN111866303B true CN111866303B (zh) 2022-03-18

Family

ID=72917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8214.9A Active CN111866303B (zh) 2019-04-25 2020-04-21 颜色转换信息生成方法、以及颜色转换信息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58809B2 (zh)
JP (1) JP7183937B2 (zh)
CN (1) CN1118663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91725A (zh) * 2021-02-07 2021-06-18 深圳市电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更新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JP2022122166A (ja) 2021-02-09 2022-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78425A (ja) * 2021-05-20 2022-12-02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01948A (ja) * 2016-12-21 2018-06-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色変換プロファイル生成方法、色変換プロファイル生成装置、及び、色変換プロファイル生成プログラム
CN109005311A (zh) * 2017-06-06 2018-12-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配置文件的调节方法、调节程序、调节装置以及调节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79253B2 (ja) 1998-11-02 2005-08-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カラー画像出力方法、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632398B2 (ja) 2003-12-02 2011-0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プロファイルを調整する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4140535B2 (ja) * 2004-02-27 2008-08-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色変換テーブルの作成方法、色変換テーブル作成装置、プログラム、色変換テーブル、色変換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7116465A (ja) 2005-10-20 2007-05-10 Canon Inc カラープロファイルのグラデーション調整装置及び方法
US20070116465A1 (en) * 2005-11-21 2007-05-24 Tellabs Oper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alignment of data bursts conveyed over a passive optical net work
JP4601001B2 (ja) 2006-02-15 2010-12-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5127568B2 (ja) 2008-05-28 2013-01-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色再現共通化方法及び該方法を実施する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プログラム
JP6223107B2 (ja) * 2013-10-07 2017-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EP3432566B1 (en) * 2016-03-17 2024-05-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olor correction table creating method, color correction table creating device, and program
US10477068B2 (en) * 2016-03-18 2019-11-12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primary color and spot halftoning
JP6733526B2 (ja) * 2016-11-30 2020-08-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色系変換テーブル生成方法、および表色系変換テーブル生成プログラム
JP6922446B2 (ja) 2017-06-06 2021-08-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ファイル調整方法
JP6897361B2 (ja) * 2017-06-22 2021-06-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色選択用カラーチャート、色選択用カラーチャート生成方法、色選択用カラーチャート生成プログラム、及び、色選択用カラーチャート生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01948A (ja) * 2016-12-21 2018-06-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色変換プロファイル生成方法、色変換プロファイル生成装置、及び、色変換プロファイル生成プログラム
CN109005311A (zh) * 2017-06-06 2018-12-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配置文件的调节方法、调节程序、调节装置以及调节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58809B2 (en) 2021-03-23
JP7183937B2 (ja) 2022-12-06
JP2020182104A (ja) 2020-11-05
US20200344383A1 (en) 2020-10-29
CN111866303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6303B (zh) 颜色转换信息生成方法、以及颜色转换信息生成装置
JP531029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755795B2 (en) Color conversion method and profile generation method
JP6888507B2 (ja) プロファイル調整方法、プロファイル調整プログラム、プロファイル調整装置、及び、プロファイル調整システム
US8947727B2 (e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JP6926818B2 (ja) プロファイル調整システム、プロファイル調整装置、プロファイル調整方法、及び、プロファイル調整プログラム
US7573607B2 (en) Method of selecting inks for use in imaging with an imaging apparatus
US8260045B2 (en) Color correction coefficient generator, color correction coefficient gener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5617567B2 (ja) 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22658B2 (ja) プロファイル調整方法、プロファイル調整プログラム、プロファイル調整装置、及び、プロファイル調整システム
US8280161B2 (en) Spot color table compensation
CN109688290B (zh) 设备链接配置文件的调节方法、调节装置及制作方法
US8149456B2 (en) Color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creating a color separation table
CN106210440A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JP6950513B2 (ja) 色変換テーブル調整方法、色変換テーブル調整プログラム、色変換テーブル調整装置、及び、色変換テーブル調整システム
JP7141021B2 (ja) カラーチャート生成方法、カラーチャート生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299232B2 (ja) 色変換テーブル作成プログラム、色変換テーブル作成装置及び色変換テーブル作成方法
CN111800557B (zh) 颜色转换信息生成方法、以及颜色转换信息生成装置
US10154157B2 (en) Calibration system that ensure improved accuracy while reducing calculation cost, calibr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JP2020184676A (ja) 色変換情報生成方法、色変換情報生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色変換情報生成装置
JP2020170881A (ja) 色変換情報生成方法、色変換情報生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色変換情報生成装置
JP5630231B2 (ja) 色調整方法、色調整装置、色調整プログラム及び色調整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媒体
JP3910323B2 (ja) プロファイル作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ファイル作成装置
JP5857860B2 (ja) 色調整装置、色調整方法、色調整プログラム及び色調整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媒体
JP5408063B2 (ja) 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