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6160A - 脱模系统 - Google Patents

脱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6160A
CN111386160A CN201880074249.3A CN201880074249A CN111386160A CN 111386160 A CN111386160 A CN 111386160A CN 201880074249 A CN201880074249 A CN 201880074249A CN 111386160 A CN111386160 A CN 111386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emperature
casting
humidity
shake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42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86160B (zh
Inventor
朝冈康明
原田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tokogi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tokogi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tokogio Ltd filed Critical Sintokogi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386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6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86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61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9/00Removing castings from moulds, not restricted to casting processes covered by a single main group; Removing cores; Handling ingo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9/00Removing castings from moulds, not restricted to casting processes covered by a single main group; Removing cores; Handling ingots
    • B22D29/04Handling or stripping castings or ingo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30/00Cooling castings, not restricted to casting processes covered by a single main gro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6/00Controlling, supervising, not restricted to casting covered by a single main group, e.g. for safety reas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抑制因脱模时的喷水量的过多或不足所导致的影响。脱模系统(1)将浇铸有铸件的铸模(M)分离为铸件(P)及型砂(S),具备:落砂装置(2),其将铸件(P)及铸模(F)分离为铸件(P)及型砂(S);喷水部(4),其喷水至落砂装置(2);及控制装置(3),其控制喷水部(4)中的喷水量,控制装置(3)基于被投入至落砂装置(2)的浇铸有铸件的铸模M的造型数据、形成铸件P的熔融金属的浇铸数据、以及包含从将熔融金属向铸模(F)进行浇铸到被投入至落砂装置(2)为止的时间数据在内的造型/浇铸数据来调节喷水量。

Description

脱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模系统。
背景技术
在铸造生产线上进行铸造时,将熔融金属浇铸至铸模中,熔融金属凝固、冷却之后,进行脱模。通过脱模将铸件与型砂分离。被分离的铸件作为产品,型砂系被回收再利用。
为了进行这种脱模,采用转筒式、振动槽式、振动滚筒式等的脱模装置。在脱模装置中存在有如下情况:为了促进铸件及型砂的冷却,而在装置内进行喷水。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结构:被搬入至转筒式冷却装置之前,测量铸件的辐射热,并基于其测量温度来控制喷水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56-140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若喷水量不足,则无法充分进行铸件或型砂的冷却。此外,根据喷水量的过多或不足而存在如下情况等:例如,所回收的型砂的温度或水分量过高,对再利用造成妨碍。由此,因脱模时的喷水量的过多或不足而产生各种影响。
因此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抑制因脱模时的喷水量的过多或不足所导致的影响的脱模系统。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于下的方案。
即,本发明的脱模系统将浇铸有铸件的铸模分离为所述铸件及型砂,该脱模系统包括:落砂装置,其将所述铸件及所述铸模分离为所述铸件及型砂;喷水部,其喷水至所述落砂装置;及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喷水部中的喷水量,所述控制装置基于被投入至所述落砂装置的浇铸有所述铸件的铸模的造型数据、形成所述铸件的熔融金属的浇铸数据、以及包含从将所述熔融金属向所述铸模进行浇铸到被投入至所述落砂装置为止的时间数据在内的造型/浇铸数据,来调节所述喷水量。
根据上述结构,基于造型数据、浇铸数据及造型/浇铸数据来调节喷水量。由此,能在投入至落砂装置之前求出浇铸有铸件的铸模所具有的热量。因此,通过基于所求出的热量来调节喷水量,能进一步高精度地抑制喷水量的过多或不足的发生。
此外,本发明的脱模系统可以还包括:铸件温度测量部,其测量从所述落砂装置排出的所述铸件的温度;及砂温度水分测量部,其测量从所述落砂装置排出的所述型砂的温度及水分,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铸模的造型数据、所述熔融金属的浇铸数据及所述造型/浇铸数据、从所述落砂装置排出的所述铸件的温度、以及所述型砂的温度及水分,来调节所述喷水量。
根据此种结构,除基于铸模的造型数据、熔融金属的浇铸数据及所述造型/浇铸数据以外,还基于从落砂装置排出的铸件的温度、以及型砂的温度及水分,来调节喷水量,从而能进一步高精度地抑制喷水量的过多或不足。
本发明的脱模系统也可以包括:空气导入部,该空气导入部将空气导入至所述落砂装置;
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该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被导入至所述落砂装置的所述空气的温度及湿度;以及风量测量部,该风量测量部测量所述空气的风量,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导入空气的温度、湿度及风量,来调节所述喷水量。
根据此种结构,基于被导入至落砂装置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及风量来调节喷水量,从而能进一步高精度地抑制喷水量的过多或不足的发生。
此外,本发明的脱模系统可以还包括:集尘装置,该集尘装置去除从所述落砂装置排出的所述空气中所包含的粉尘;及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该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从所述集尘装置排出的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空气的温度及湿度、由所述风量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风量、以及由所述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调节所述喷水量。
根据此种结构,基于被导入至落砂装置的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量、以及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调节喷水量。由此,能求出由于喷出的水在落砂装置内蒸发时的蒸发潜热,而从铸件及型砂夺取的热量。基于由此求出的热量来调节喷水量,从而能进一步高精度地抑制喷水量的过多或不足的发生。
此外,本发明的脱模系统可以还包括对所述落砂装置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空气加热部,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空气的温度及湿度、由所述风量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风量、以及由所述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控制所述空气加热部,调节从所述落砂装置排出并被送入至所述集尘装置的所述空气的温度及湿度。
根据此种结构,基于被导入至落砂装置的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量、以及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能求出由于喷出的水在落砂装置内蒸发时的蒸发潜热而从铸件及型砂夺取的热量。若基于由此求出的热量来调节到落砂装置内的热风的送入量,则能调节被送入至集尘装置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其结果,能抑制从落砂装置到空气导入装置为止的在空气导入路径中的冷凝。
本发明的脱模系统将浇铸有铸件的铸模分离为所述铸件及型砂,该脱模系统包括:落砂装置,该落砂装置将所述铸件及所述铸模分离为所述铸件及型砂;空气导入部,该空气导入部将空气导入至所述落砂装置;风量测量部,该风量测量部测量被导入至所述落砂装置的导入空气的风量;空气加热部,该空气加热部对所述落砂装置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集尘装置,该集尘装置去除从所述落砂装置排出的所述空气中所包含的粉尘;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该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从所述集尘装置排出的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以及空气加热控制装置,该空气加热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空气加热部,所述空气加热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风量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风量、以及由所述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控制所述空气加热部,调节从所述落砂装置排出并被送入至所述集尘装置的所述空气的温度及湿度。
根据此种结构,基于被导入至落砂装置的空气的风量、排出空气的温度以及湿度,能求出由于喷出的水在落砂装置内蒸发时的蒸发潜热而从铸件及型砂夺取的热量。若基于由此求出的热量来调节到落砂装置内的热风的送入量,则能调节被送入至集尘装置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其结果,能抑制从落砂装置到空气导入装置为止的在空气导入路径中的冷凝。由此,能抑制因喷水量的过多或不足所导致的影响波及落砂装置的下游侧的集尘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脱模系统可以还包括测量被导入至所述落砂装置的所述导入空气的温度及湿度的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所述空气加热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导入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所述风量、以及所述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控制所述空气加热部,调节从所述落砂装置排出并被送入至所述集尘装置的所述空气的温度及湿度。
根据此种结构,除了基于被导入至落砂装置的空气的风量、以及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以外,还基于导入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调节到落砂装置内的热风的送入量,从而能调节被送入至集尘装置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其结果,能抑制从落砂装置到空气导入装置为止的在空气导入路径中的冷凝。由此,能抑制因喷水量的过多或不足所导致的影响波及落砂装置的下游侧的集尘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更高精度地调节脱模时的喷水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表示的脱模系统1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利用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所执行的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中进行脱模系统的运行状态的评价及校正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脱模系统所使用的落砂装置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而表示的脱模系统1的示意图。
图1所示的脱模系统1是将浇铸有铸件P的铸模F振动清箱,从而将铸件P及型砂S分离,并且将铸件P及型砂S一并冷却。此处,浇铸有铸件P的铸模F表示在湿型铸造中被浇铸至铸模F之中的熔融金属凝固且铸件P内置在铸模F的状态。以下,将浇铸有铸件P的铸模F称为投入铸模M。
脱模系统1主要具备有转筒式的落砂装置2、喷水部4、集尘装置5、空气导入装置(空气导入部)7、空气加热部9及控制装置3(空气加热控制装置)。
落砂装置2具备有滚筒21、设置在基台22上的辊23及旋转驱动滚筒21的驱动电动机24。
滚筒21形成为筒状,将其中心轴朝向大致水平方向进行配置。
辊23分别设置在滚筒21的轴方向两侧。辊23可绕中心轴旋转地支承于滚筒21。
驱动电动机24将其旋转运动经由链轮及链条而传递至滚筒21。由此,滚筒21绕其中心轴旋转。
投入铸模M被投入至滚筒21。在滚筒21内,进行投入铸模M的落砂,从而分离为铸件P及型砂S。
在落砂装置2的投入侧,设置有铸模搬运装置25。铸模搬运装置25将从未图示的铸造生产线传送的投入铸模M投入至落砂装置2的滚筒21。
在落砂装置2的排出侧,设置有罩体26。在罩体26内设置有输送机27。输送机27将从铸模F所分离出的铸件P搬出至脱模系统1的外部。
此外,在落砂装置2的末端,设置有筛子。筛子用于筛出与铸件P分离且通过滚筒21的旋转动作而被粉碎的型砂S。被筛出的型砂S利用斜槽28被收集,并被排出至带式输送机29上。被排出的型砂S被带式输送机29搬出。
利用铸件温度测量器(铸件温度测量部)12测量被输送机27搬出的铸件P的温度。铸件温度测量器12电连接至控制装置3,将所测量到的铸件P的温度的数据发送至控制装置3。
此外,在带式输送机29上设置有砂温度水分测量器(砂温度水分测量部)13,测量被搬出的型砂S的温度及水分。砂温度水分测量器13电连接至控制装置3,将所测量到的型砂S的温度及水分的数据发送至控制装置3。
喷水部4喷水至落砂装置2的滚筒21内。喷水部4具备有供水源41、喷水配管42及水量调节阀43。
供水源41将水供给至喷水配管42。
喷水配管42的前端部延伸至滚筒21内。喷水配管42将从供水源41所供给的水喷洒至滚筒21内。
水量调节阀43调节通过喷水配管42的水的流量。水量调节阀43电连接至控制装置3,并根据由控制装置3所算出的水量来调节该水量调节阀43的开度。
集尘装置5的空气入口侧连接至罩体26。集尘装置5的空气出口侧连接至空气导入装置7。集尘装置5在内部具备有过滤器5f,通过过滤器5f去除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空气中所包含的粉尘。
空气导入装置7将空气导入至落砂装置2。通过由空气导入装置7所生成的空气的流动,外部的空气从落砂装置2的投入侧流入滚筒21内。所流入的空气通过滚筒21内,经过罩体26而到达集尘装置5。通过集尘装置5的过滤器的空气经过空气导入装置7并被排出至外部。
在上述的空气的流动的过程中,利用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11来测量流入落砂装置2的滚筒21的外部的空气(导入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此外,利用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14来测量通过集尘装置5的过滤器的空气(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并且,利用被设置在集尘装置与空气导入装置7之间的风量测量器(风量测量部)16来测量到空气导入装置7的空气的风量。
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11电连接至控制装置3,导入空气的温度及湿度的数据被发送至控制装置3。此外,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14也电连接至控制装置3,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的数据被发送至控制装置3。并且,风量测量器16也电连接至控制装置3,到空气导入装置7的风量的数据被发送至控制装置3。
空气加热部9具备燃烧器91及燃料供给源92。燃烧器91被设置在罩体26的一个侧面。燃料供给源92将燃料供给至燃烧器91。在本实施方式中,燃料供给源92使用化石燃料作为燃料。
空气加热部9利用燃烧器91使从燃料供给源92供给的燃料燃烧,从而将燃烧气体喷出至落砂装置2内,而对落砂装置2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加热部9根据该燃烧器91的燃烧状态来调节被输送至集尘装置5的空气的温度。
燃烧器91电连接至控制装置3,根据控制装置3的指令来控制燃烧器91的燃烧状态。
控制装置3通过适当地调节到落砂装置2的滚筒21内的喷水量及通过滚筒21的空气的状态,从而控制脱模系统1的动作。
控制装置3电连接至铸造生产线控制部100,控制装置3获取被投入至落砂装置2的铸模F的造型/浇铸数据。
图2是表示控制装置3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3具备数据获取部31、计算部32、喷水量决定部34、燃料量决定部36及控制部37。
数据获取部31根据从铸造生产线控制部100所获得的铸模F的砂重量、温度、水分及造型时刻、以及浇铸时的熔融金属的材质、温度、浇铸重量及浇铸时刻,来算出被投入落砂装置2的投入铸模M所具有的热量。
计算部32根据被投入至落砂装置2的铸件P及铸模M的热量,以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铸件P及型砂S的目标热量来进行喷水量调节(蒸发潜热)。其中,计算部32求出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铸件P的温度、以及被回收的型砂S的温度及水分成为预先决定的目标值时的铸件P及型砂S的所具有的热量。计算部32从利用数据获取部31算出的投入铸模M所具有的热量,减去被排出的铸件P及型砂S的所具有的目标热量,从而算出通过落砂装置2冷却而产生的冷却热量。此外,在落砂装置2内,利用由于水的蒸发所产生的潜热(蒸发潜热)进行冷却,算出相当于所算出的冷却热量的喷水量。
在喷水量决定部34中,基于利用计算部32所算出的喷水量来决定适当喷水量。被投入至落砂装置2的投入铸模M所具有的热量的一部分散热至脱模系统1的系统外。喷水量决定部34中,预估其散热的热量(散热热量),对于利用计算部32所算出的喷水量乘以预先决定的系数,从而决定适当喷水量。此处,所使用的系数小于1。
由控制部37基于所决定的适当喷水量来控制水量调节阀43,并利用喷水部4进行喷水。
燃料量决定部36决定从燃料供给源92供给至燃烧器91的燃料燃烧量。在燃料量决定部36中,基于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11的测量数据(导入空气的温度、湿度)、以及风量测量器16的测量数据(风量),来算出被导入至落砂装置2的滚筒21内的空气所能具有的水蒸气量。燃料量决定部36基于所算出的水蒸气量、以及通过控制水量调节阀43而由喷水部4所喷出的水量,来算出供给至燃烧器91的燃料量,并决定燃烧燃料量。具体而言,在空气所能具有的水蒸气量相对于将铸件P及型砂S冷却的蒸气潜热量的蒸气量不足的情况下,对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增加空气所能含有的水蒸气量。因此,决定供给至燃烧器91的燃料量,以使得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空气具有能在该空气内部包含由喷水部4所喷出的水量的水蒸气的空气温度。利用控制部37基于所决定的燃烧燃料量来控制燃烧器91,由此利用空气加热部9对空气进行加热,调节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空气温度。
接着,在控制装置3中,对用于进行脱模系统1的运行状态的评价及校正的结构进行说明。在脱模系统1中,需要抑制因铸件P的冷却而对后续工序中的铸件P的处理、后续处理工序等的由温度所导致的影响。此外,在脱模系统1中,需要使被回收的型砂S稳定化。因此,控制装置3以进行脱模系统1的稳定的装置运行为前提,而执行进行脱模系统1的运行状态评价及校正的控制,使得能可靠地进行铸件P的冷却、被回收的型砂S的温度及水分的稳定化。
因此,控制装置3还具备有运行状态评价校正部33及燃料量校正部35。
运行状态评价校正部33基于铸件温度测量器12的测量值(铸件P的温度)及砂温度水分测量器13的测量值(型砂S的温度及水分),来校正由喷水量决定部34所决定的喷水量。由控制部37控制水量调节阀43喷洒由此校正后的适当喷水量。
运行状态评价校正部33根据从集尘装置5排出的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控制空气加热部,并进行冷凝对策。因此,运行状态评价校正部33基于由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14所测得的、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评价对集尘装置5的冷凝等、对设备的不良影响。关于其评价的结果,在判断为校正导入至集尘装置5的空气的情况下,将其结果发送至燃料量校正部35。在燃料量校正部35中,根据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空气的风量、温度、湿度来决定用于使空气的温度变得适当的燃烧燃料量的校正量。将所决定的校正燃烧燃料量的数据从控制部37发送至燃烧器91,从而调节燃烧器91的燃烧状态。由此,控制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抑制对集尘装置5的冷凝等、对设备的不良影响。
以下,对使如上所述的结构的脱模系统1动作时在控制装置3中的控制的流程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利用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所执行的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首先,启动驱动电动机24,开始滚筒型的落砂装置20的滚筒21的旋转。启动空气导入装置7,从投入侧将空气导入至落砂装置2的滚筒21内,从而生成从落砂装置2经过罩体26、集尘装置5而从空气导入装置7排气的空气的流动。接着,完成测量器等各设备的运行准备,开始脱模系统1的运行。(步骤S1)
接着,开始利用铸模搬运装置25将投入铸模M投入至落砂装置2。控制装置3的数据获取部31从铸造生产线控制部100获取所投入的投入铸模M的造型/浇铸数据(步骤S2)。
被数据获取部31获取的造型/浇铸数据中,包含有铸模F的砂重量、温度、水分及造型时刻、以及浇铸时的熔融金属的材质、温度、浇铸重量及浇铸时刻的信息。数据获取部31是基于所获取的造型/浇铸数据来算出被投入至落砂装置2的投入铸模M所具有的热量。
计算部32求出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铸件P的温度、以及被回收的型砂S的温度及水分成为预先决定的目标值时的铸件P及型砂S所具有的热量。接着,计算部32从由数据获取部31算出的投入铸模M所具有的热量,减去铸件P及型砂S所具有的目标热量,从而算出通过落砂装置2冷却而产生的冷却热量。进而,计算部32算出相当于所算出的冷却热量的喷水量。
在喷水量决定部34中,预估被投入至落砂装置2的投入铸模M所具有的热量的一部分会散热至脱模系统1的系统外,将算出喷水量乘以系数,从而决定适当喷水量(步骤S3)。
将所决定的适当喷水量的数据从控制部37发送至水量调节阀43,控制在喷水部4中的喷水量从而进行喷水。在水量调节阀43中,利用内置的累计流量计数器进行规定量的喷水。此时,喷水是针对每个投入铸模M而进行分批供水。将从供水源41流经喷水配管42的每单位时间的流量设为对进行落砂的一个铸模F进行假定的最大喷水量除以铸造生产线的最小动作周期(将铸模F投入至落砂装置2的间隔)时间后得到(瞬时流量)(步骤S4)。
接着,利用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11测量被导入至落砂装置2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并将测量值发送至控制装置3(步骤S5)。
接着,利用风量测量器16测量通过集尘装置5的空气的风量,并将测量值发送至控制装置3(步骤S6)。
接着,控制装置3利用燃料量决定部36决定从燃料供给源92供给至燃烧器91的燃料燃烧量(步骤S7)。在燃料量决定部36中,基于测量到的被导入至落砂装置2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以及通过集尘装置5的空气的风量,来求出被导入至落砂装置2的空气能具有的水蒸气量。燃料量决定部36基于所算出的水蒸气量及通过控制水量调节阀43从而由喷水部4所喷出的水量,来算出供给至燃烧器91的燃料量,并决定燃烧燃料量。基于所决定的燃烧燃料量,根据控制部37控制燃烧器91,并调节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空气温度。此处,若空气的温度升高,则饱和蒸气压升高,能在空气内包含更多的水蒸气。
接着,利用铸件温度测量器12测量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铸件P的温度,并将测量值发送至控制装置3(步骤S8)。接着,利用砂温度水分测量器13测量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被回收的型砂S的温度及水分,并将其测量值发送至控制装置3(步骤S9)。
并且,利用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14测量通过集尘装置5的过滤器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并将其测量值发送至控制装置3(步骤S10)。
接着,控制装置3基于步骤S6及步骤S8至步骤S10中所获得的排出空气的风量、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铸件P的温度、以及被回收的型砂S的温度及水分、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进行脱模系统1的运行状态的评价及校正(步骤S11)。另外,关于步骤S11的运行状态的评价及校正的详细内容,将在后文中进行叙述。
接着,控制装置3判断脱模动作的继续的“Y:是”与“N:否”(步骤S12)。在“Y:是”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并反复进行步骤S2以后的动作。在“N:否”的情况下,依次停止在步骤S1中所启动的各设备并结束脱模系统1的一系列的动作。
接着,对步骤S11的运行状态的评价及校正的内容进行详细叙述。
图4是表示脱模系统1的运行状态的评价及校正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3的运行状态评价校正部33首先判断步骤S8中所测量的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铸件P的温度是否为设定值的上限以上(步骤S21)。在“是:上限以上”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25。在此情况下,未充分进行铸件P的冷却,故而对喷水量的增量校正进行讨论。在下述步骤S25中对增量校正的讨论进行说明。在判断为“否:上限以下”的情况下,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铸件P的温度小于规定值上限,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铸件P被充分冷却。在此情况下,无需进行喷水量的增量校正,前进至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判断在步骤S9中所测量到的被回收的型砂S的温度是否为设定值的上限以上。在“是:上限以上”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25。在该状态下,未充分进行回收的型砂S的冷却,因而在下述步骤S25中对喷水量的增量校正进行讨论。在判断为“否:小于上限”的情况下,被回收的型砂S的温度小于规定值上限,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型砂S被充分冷却,无需进行喷水量的增量校正,前进至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判断在步骤S9中所测量到的型砂S的水分“Y:是”或“N:否”在设定范围内。在“Y:是”的情况下,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铸件P及被回收的型砂S处在良好的状态,无需进行喷水量变更的讨论,故而前进至步骤S27。在“N:否”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24。
在步骤S24中,进一步判断被回收的型砂S的水分是否为设定值的下限以下。在“是:下限以下”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25。在该状态下,未充分确保被回收的型砂S的水分,因而在步骤S25中对喷水量的增量校正进行讨论。在判断为“否:下限以上”的情况下,被回收的型砂S的水分处在过多的状态,因而为了进行喷水量的减量校正而前进至步骤S26。
在步骤S25中,算出用于使铸件P的温度在设定范围内的喷水量。在此,由铸件P的重量、以及铸件P的比热及冷却温度求出冷却热量。将所求出的冷却热量设为由水的蒸发潜热来夺取,从而求出所需喷水量,并将其作为喷水量增量校正值。该校正值是被发送至喷水量决定部34,应用于对下次被投入至落砂装置2的投入铸模M的喷水。
在步骤S26中,将在步骤S23及步骤S24中所判断的、过多量的水分与铸模重量相乘后得到的水量设为喷水量减量校正值。该校正值被发送至喷水量决定部34,应用于对下次被投入至落砂装置2的投入铸模M的喷水。
接着,控制装置3的运行状态评价校正部33进行步骤S25及步骤S26的进行校正值时的排出空气湿度的增量、减量运算及排出空气的湿度校正(步骤S27)。更详细而言,对根据喷水量的校正来喷出的水进行蒸发时的水蒸气量所产生的排出空气的湿度进行运算,并校正在步骤S10中测量的排出空气的湿度。
接着,判断在步骤S27中校正的排出空气的校正湿度“Y:是”或“N:否”在设定范围内(步骤S28)。在“Y:是”的情况下,结束进行运行状态的评价及校正的步骤S11的一系列的处理。在“N:否”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29。
在步骤S29中,进一步判断排出空气的校正湿度是否为设定值的上限以上。在“是:上限以上”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31。该状态表示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空气的湿度较高而在空气的流路中有冷凝的可能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为了使排出空气的温度上升而降低排出空气的湿度,对从燃料供给源92供给至燃烧器91的燃烧燃料的增量进行讨论。增量校正的讨论在下述步骤S31中进行说明。在判断为“否:小于上限”的情况下,与步骤S28的判断一起,成为设定范围以下,而没有冷凝的可能性,无需讨论燃烧燃料的增量,故而前进至步骤S30。
在步骤S30中,判断空气加热部9是否处在运行状态。在空气加热部9为“否:停止中”的情况下,结束进行运行状态的评价及校正的步骤S11的一系列的处理。在“是:运行中”的情况下,前进至步骤S32。
在步骤S31中,接受在步骤S29中的排出空气的湿度较高且在空气的流路中有冷凝的可能性的判断,利用控制装置3的燃料量校正部35进行燃烧燃料量的校正。更具体而言,为了将超出排出空气的湿度的设定值的超出量的湿度设为在设定范围内,只要使空气的温度上升,增加空气所可包含的水蒸气量,使湿度降低即可。为此,算出使空气的温度上升至规定的温度的热量,设定校正值使得增加与该热量相对应的燃料,并从燃料供给源92供给至燃烧器91。将所设定的校正值发送至燃料量决定部36。
在从步骤S30前进至步骤S32的情况下,空气加热部9(燃烧器91)处于运行中且排出空气的湿度低于设定范围的状态,因此,只要与湿度较高的情形相反,降低排出空气的温度以使得湿度在设定范围内即可。因此,算出使空气的温度下降至规定的温度的热量,减少与该热量相对应的燃料从而设定校正值。将所设定的校正值发送至燃料量决定部36。
另外,在上述一系列的处理中,将喷水量的校正应用于对下次被投入至落砂装置2的投入铸模M的喷水,但由燃料量决定部36根据校正值决定的燃烧燃料量被立即发送至空气加热部9(燃烧器91)并被应用。经过上述的处理,结束进行运行状态的评价及校正的步骤S11的一系列的处理。
如上所述,脱模系统1包括:落砂装置2,其将铸件P及铸模F分离为铸件P及型砂S;喷水部4,其对落砂装置2进行喷水;以及控制装置3,其控制喷水部4中的喷水量。控制装置3基于被投入至落砂装置2的浇铸有铸件的投入铸模M的造型数据、形成铸件P的熔融金属的浇铸数据、以及包含从将熔融金属向铸模F进行浇铸到被投入至落砂装置2为止的时间数据在内的造型/浇铸数据,来调节喷水量。
根据这种结构,基于造型数据、浇铸数据、造型/浇铸数据、铸件P的温度、型砂S的温度及水分的目标值来调节喷水量。由此,能求出在投入至落砂装置2前浇铸有铸件P的铸模F所具有的热量。因此,通过基于所求出的热量来调节喷水量,能可靠地决定用于铸件P及型砂S的冷却的喷水量。因此,能更高精度地抑制喷水量的过多或不足的情况,能更高精度地调节脱模时的喷水量。
此外,脱模系统1还包括:铸件温度测量器12,其测量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铸件P的温度;以及砂温度水分测量器13,其测量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型砂S的温度及水分。控制装置3除了基于投入铸模M的造型数据、熔融金属的浇铸数据及造型/浇铸数据以外,还基于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铸件P的温度、以及型砂S的温度及水分,来调节喷水量。
根据此种结构,除了基于造型数据、浇铸数据及造型/浇铸数据以外,还基于铸件P的温度、以及型砂S的温度及水分的目标值,来调节喷水量,从而能进一步高精度地抑制喷水量的过多或不足,能更高精度地调节脱模时的喷水量。
此外,脱模系统1包括:空气导入装置7,其将空气导入至落砂装置2;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11,其测量被导入至落砂装置2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以及风量测量器16,其测量空气的风量,控制装置3基于导入空气的温度、湿度及风量来调节喷水量。
根据此种结构,基于被导入至落砂装置2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及风量来调节喷水量,从而能进一步高精度地抑制喷水量的过多或不足的发生。
脱模系统1还包括:集尘装置5,其去除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空气中所包含的粉尘;以及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14,其测量从集尘装置5排出的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控制装置3基于由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11测量到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由风量测量器16测量到的风量、以及利用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14测量到的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调节喷水量。
根据此种结构,基于被导入至落砂装置2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量、以及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调节喷水量。由此,能求出由于喷出的水在落砂装置2内蒸发时的蒸发潜热而从铸件P及型砂S夺取的热量。基于由此求出的热量来调节喷水量,从而能进一步高精度地抑制喷水量的过多或不足的发生。
此外,脱模系统1还包括对落砂装置2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空气加热部9,控制装置3基于由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11测量到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由风量测量器16测量到的风量、以及利用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14测量到的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控制空气加热部9,调节从落砂装置2排出并被送入至集尘装置5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
根据此种结构,基于被导入至落砂装置2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量、以及排出空气的温度以及湿度,能求出由于喷出的水在落砂装置2内蒸发时的蒸发潜热而从铸件P及型砂S夺取的热量。基于由此求出的热量来调节供给至燃烧器91的燃烧燃料量,从而能调节到落砂装置2内的热风的送入量,能调节被送入至集尘装置5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其结果,能抑制从落砂装置2到空气导入装置为止的在空气导入路径中的冷凝。
上述脱模系统1将浇铸有铸件P的铸模F分离为铸件P及型砂S,还包括:落砂装置2,其将铸件P及铸模F分离为铸件P及型砂S;空气导入装置7,其将空气导入至落砂装置2;风量测量器16,其测量空气的风量;空气加热部9,其对落砂装置2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集尘装置5,其去除从落砂装置2排出的空气中所包含的粉尘;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14,其测量从集尘装置5排出的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以及控制装置3,其控制空气加热部9,控制装置3基于由风量测量器16测量到的风量、以及利用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14测量到的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控制空气加热部9,调节从落砂装置2排出并被送入至集尘装置5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
根据此种结构,基于被导入至落砂装置2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量、以及排出空气的温度以及湿度,能求出由于喷出的水在落砂装置2内蒸发时的蒸发潜热而从铸件P及型砂S夺取的热量。基于由此求出的热量来调节供给至燃烧器91的燃烧燃料量,从而能调节到落砂装置2内的热风的送入量,能调节被送入至集尘装置5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其结果,能抑制从落砂装置2到空气导入装置为止的在空气导入路径中的冷凝。由此,能抑制因喷水量的过多或不足所导致的影响波及落砂装置2的下游侧的集尘装置5。
此外,脱模系统1还包括测量被导入至落砂装置2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的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11。控制装置3基于由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11测量到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由风量测量器16测量到的风量、以及由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14测量到的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控制空气加热部9,调节从落砂装置2排出并被送入至集尘装置5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
根据此种结构,除了基于被导入至落砂装置2的风量、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以外,还基于被导入至落砂装置2的空气的温度、湿度,来调节供给至燃烧器91的燃烧燃料量,从而能调节到落砂装置2内的热风的送入量,能调节被送入至集尘装置5的空气的温度及湿度。其结果,能抑制从落砂装置2到空气导入装置为止的在空气导入路径中的冷凝。由此,能更可靠地抑制因喷水量的过多或不足所导致的影响波及落砂装置2的下游侧的集尘装置5。
此外,脱模系统1的空气加热部9的热源为化石燃料。
根据此种结构,能抑制因铸模F落砂时的喷水量的过多或不足所导致的影响。
(其它的实施方式)
另外,本发明的脱模系统并不限定于参照附图所说明的上述各实施方式,在其技术范围内可考虑各种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脱模系统1包括转筒式的落砂装置2,但不限定于此。
例如,如图5所示,也可包括槽振动式的落砂装置2B。槽振动式的落砂装置2B包括振动槽201及用于使振动槽201振动的振动机202。投入铸模M被投入到振动槽201上。振动槽201通过振动机202来振动,从而振动槽201上的投入铸模M移动至排出侧的同时被粉碎,并被分离为铸件P及型砂S。
除此以外,作为落砂装置,也能使用滚筒振动式的落砂装置,其使投入有投入铸模M的滚筒不进行旋转而进行振动。
此外,还能将脱模系统应用于将对铸件P及型砂S进行冷却的机构与对铸模F进行落砂的装置相结合的情况。
除此以外,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则也能将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的结构进行取舍选择,或者适当变更为其他结构。
标号说明
1 脱模系统
2 落砂装置
2B 落砂装置
3 控制装置(空气加热控制装置)
4 喷水部
5 集尘装置
7 空气导入装置(空气导入部)
9 空气加热部
11 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
12 铸件温度测量器(铸件温度测量部)
13 砂温度水分测量器(砂温度水分测量部)
14 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器(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
16 风量测量器(风量测量部)
F 铸模
M 投入铸模
P 铸件
S 型砂。

Claims (7)

1.一种脱模系统,该脱模系统将浇铸有铸件的铸模分离为所述铸件及型砂,其特征在于,包括:
落砂装置,该落砂装置将所述铸件及所述铸模分离为所述铸件及型砂;
喷水部,该喷水部喷水至所述落砂装置;以及
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喷水部中的喷水量,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被投入至所述落砂装置的浇铸有所述铸件的铸模的造型数据、形成所述铸件的熔融金属的浇铸数据、以及包含从将所述熔融金属向所述铸模进行浇铸到被投入至所述落砂装置为止的时间数据在内的造型/浇铸数据来调节所述喷水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铸件温度测量部,该铸件温度测量部测量从所述落砂装置排出的所述铸件的温度;以及
砂温度水分测量部,该砂温度水分测量部测量从所述落砂装置排出的所述型砂的温度及水分,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铸模的造型数据、所述熔融金属的浇铸数据、所述造型/浇铸数据、
从所述落砂装置排出的所述铸件的温度、以及
所述型砂的温度及水分,来调节所述喷水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脱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气导入部,该空气导入部将空气导入至所述落砂装置;
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该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被导入至所述落砂装置的所述空气的温度及湿度;以及
风量测量部,该风量测量部测量所述空气的风量,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导入空气的温度、湿度及风量来调节所述喷水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集尘装置,该集尘装置去除从所述落砂装置排出的所述空气中所包含的粉尘;及
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该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从所述集尘装置排出的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空气的温度及湿度、
由所述风量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风量、以及
由所述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调节所述喷水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模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所述落砂装置内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空气加热部,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空气的温度及湿度、
由所述风量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风量、以及
由所述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控制所述空气加热部,
调节从所述落砂装置排出并被送入至所述集尘装置的所述空气的温度及湿度。
6.一种脱模系统,该脱模系统将浇铸有铸件的铸模分离为所述铸件及型砂,其特征在于,包括:
落砂装置,该落砂装置将所述铸件及所述铸模分离为所述铸件及型砂;
空气导入部,该空气导入部将空气导入至所述落砂装置;
风量测量部,该风量测量部测量被导入至所述落砂装置的导入空气的风量;
空气加热部,该空气加热部对所述落砂装置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集尘装置,该集尘装置去除从所述落砂装置排出的所述空气中所包含的粉尘;
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该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从所述集尘装置排出的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以及
空气加热控制装置,该空气加热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空气加热部,
所述空气加热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风量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风量、以及
由所述排出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控制所述空气加热部,调节从所述落砂装置排出并被送入至所述集尘装置的所述空气的温度及湿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脱模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测量被导入至所述落砂装置的所述导入空气的温度及湿度的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
所述空气加热控制装置基于由所述导入空气温度湿度测量部测量到的所述导入空气的温度及湿度、
所述风量、以及
所述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控制所述空气加热部,调节从所述落砂装置排出并被送入至所述集尘装置的所述空气的温度及湿度。
CN201880074249.3A 2017-11-15 2018-07-13 脱模系统 Active CN1113861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19868A JP6791100B2 (ja) 2017-11-15 2017-11-15 鋳型ばらしシステム
JP2017-219868 2017-11-15
PCT/JP2018/026429 WO2019097759A1 (ja) 2017-11-15 2018-07-13 鋳型ばらし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6160A true CN111386160A (zh) 2020-07-07
CN111386160B CN111386160B (zh) 2022-01-28

Family

ID=66540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4249.3A Active CN111386160B (zh) 2017-11-15 2018-07-13 脱模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05341B2 (zh)
JP (1) JP6791100B2 (zh)
CN (1) CN111386160B (zh)
DE (1) DE112018005846T5 (zh)
TW (1) TW201922378A (zh)
WO (1) WO2019097759A1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7409234L (sv) * 1973-07-16 1975-01-17 Expert Nv Apparat for kyltorkning av gjutgods och formsand.
US4231414A (en) * 1977-05-27 1980-11-04 Wallwork C M G Handling foundry materials
JPS56126421A (en) * 1980-03-07 1981-10-03 Shintou Dasutokorekutaa Kk Method for preventing clogging of duct for dust-laden gas of high humidity
JPS58159941A (ja) * 1982-03-17 1983-09-22 Taiyo Chuki Kk ク−リングドラムにおける生型回収鋳物砂の温度調整方法
JPS6475023A (en) * 1987-09-14 1989-03-20 Shinto Dust Collector Kk Dust collecting method of cooling drum for foundry
JPH06328228A (ja) * 1993-05-21 1994-11-29 General Kinematics Corp 鋳造プロセス及びシステム
JPH07232263A (ja) * 1994-02-25 1995-09-05 Hitachi Metals Ltd クーリングドラムの散水制御方法
JPH0839231A (ja) * 1994-08-01 1996-02-13 Taiyo Chuki Co Ltd 循環鋳物砂による製品冷却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5515907A (en) * 1992-07-24 1996-05-14 Boenisch; Dietmar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regenerating foundry sand
JPH08281420A (ja) * 1995-04-07 1996-10-29 Sintokogio Ltd 振動ドラム型砂処理設備
JPH09271929A (ja) * 1996-04-05 1997-10-21 Sintokogio Ltd 鋳造品冷却装置の散水量制御機構
JPH11221649A (ja) * 1998-02-06 1999-08-17 Sintokogio Ltd 鋳物砂の注水冷却システム装置
CN1419481A (zh) * 2000-03-02 2003-05-21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回收砂的方法
JP2012020307A (ja) * 2010-07-14 2012-02-02 Sintokogio Ltd シェイクアウトマシ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ばらし回収砂の散水冷却方法
CN103736916A (zh) * 2013-12-31 2014-04-23 常州市卓信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盘冷却器的温度和湿度自动检测控制系统
WO2017137113A1 (de) * 2016-02-08 2017-08-17 Klein Anlagenbau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egenerieren von giessereisa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7614082A (nl) * 1976-12-17 1978-06-20 Expert Nv Inrichting voor het koelen van gietstukken en het behandelen van vormzand.
US4209055A (en) * 1977-11-18 1980-06-24 Buehler Eugen Proceeding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drying and separating castings and foundry sand in a cooling device
JPS5614068A (en) 1979-07-16 1981-02-10 Sintokogio Ltd Wet type cooling method of casting
DK245489A (da) * 1989-05-19 1990-11-20 Dansk Ind Syndikat Automatisk stoeberianlaeg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79957A5 (zh) * 1973-07-16 1976-09-30 Expert Nv
SE7409234L (sv) * 1973-07-16 1975-01-17 Expert Nv Apparat for kyltorkning av gjutgods och formsand.
US4231414A (en) * 1977-05-27 1980-11-04 Wallwork C M G Handling foundry materials
JPS56126421A (en) * 1980-03-07 1981-10-03 Shintou Dasutokorekutaa Kk Method for preventing clogging of duct for dust-laden gas of high humidity
JPS58159941A (ja) * 1982-03-17 1983-09-22 Taiyo Chuki Kk ク−リングドラムにおける生型回収鋳物砂の温度調整方法
JPS6475023A (en) * 1987-09-14 1989-03-20 Shinto Dust Collector Kk Dust collecting method of cooling drum for foundry
US5515907A (en) * 1992-07-24 1996-05-14 Boenisch; Dietmar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regenerating foundry sand
JPH06328228A (ja) * 1993-05-21 1994-11-29 General Kinematics Corp 鋳造プロセス及びシステム
US5505247A (en) * 1993-05-21 1996-04-09 General Kinematics Corporation Casting process and system
JPH07232263A (ja) * 1994-02-25 1995-09-05 Hitachi Metals Ltd クーリングドラムの散水制御方法
JPH0839231A (ja) * 1994-08-01 1996-02-13 Taiyo Chuki Co Ltd 循環鋳物砂による製品冷却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H08281420A (ja) * 1995-04-07 1996-10-29 Sintokogio Ltd 振動ドラム型砂処理設備
JPH09271929A (ja) * 1996-04-05 1997-10-21 Sintokogio Ltd 鋳造品冷却装置の散水量制御機構
JPH11221649A (ja) * 1998-02-06 1999-08-17 Sintokogio Ltd 鋳物砂の注水冷却システム装置
CN1419481A (zh) * 2000-03-02 2003-05-21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回收砂的方法
JP2012020307A (ja) * 2010-07-14 2012-02-02 Sintokogio Ltd シェイクアウトマシ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ばらし回収砂の散水冷却方法
CN103736916A (zh) * 2013-12-31 2014-04-23 常州市卓信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盘冷却器的温度和湿度自动检测控制系统
WO2017137113A1 (de) * 2016-02-08 2017-08-17 Klein Anlagenbau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egenerieren von giessereisan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05341B2 (en) 2022-04-19
US20210162494A1 (en) 2021-06-03
TW201922378A (zh) 2019-06-16
CN111386160B (zh) 2022-01-28
DE112018005846T5 (de) 2020-08-13
WO2019097759A1 (ja) 2019-05-23
JP6791100B2 (ja) 2020-11-25
JP2019089104A (ja) 2019-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89968B1 (en) Proces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addition of water in a rubber mixture produced during a mixing cycle
US434652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ditioning tobacco
TR201814987T4 (tr) Pestil tütün malzemenin bir dökülmüş katmanının üretimi için aparat.
EP1486130B1 (en) Raw material moisture control method and moisture control machine
KR20100020491A (ko) 주물사 처리방법
CN111386160B (zh) 脱模系统
JP3786972B2 (ja) 射出成形システム及びペレット供給ユニット
JP4350298B2 (ja) 乾燥装置
CN100998441A (zh) 用于烟片加工的滚筒类设备热风温度控制方法
JP2014118465A (ja) 石炭調湿装置および石炭調湿方法
CN104946877B (zh) 合金化炉内带钢抖动抑制和纠偏方法及其装置
US20190193141A1 (en) Return sand cooling system and return sand cooling method
RU2004110620A (ru) Способ и формозамыкающая машина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формовочных изделий, таких как литейные стержни, для литейных форм при разливке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го расплава
CN113853124B (zh) 用于草本材料的具有通道形收集器的干燥器
JP2003307386A (ja) 乾燥装置及び乾燥方法
JP6750415B2 (ja) 回収砂冷却システム及び回収砂冷却方法
JPH08309477A (ja) 鋳物砂の再生処理システム
JP6794952B2 (ja) 回収砂冷却システム及び回収砂冷却方法
RU2536395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табачного сырья
CN113925190B (zh) 一种烘丝机水分调节的控制方法
JP2003001372A (ja) 生型回収砂の冷却装置
JP2018202473A (ja) 回収砂冷却システム及び回収砂冷却方法
KR101504929B1 (ko) 턴디쉬 예열기의 제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920735B2 (ja) 鋳物回収砂の調質装置
JP2003509219A (ja) 鋳造用鋳物砂の前処理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