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5941A - 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5941A
CN111175941A CN202010105796.2A CN202010105796A CN111175941A CN 111175941 A CN111175941 A CN 111175941A CN 202010105796 A CN202010105796 A CN 202010105796A CN 111175941 A CN111175941 A CN 111175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ight
outer edge
imaging lens
edg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57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75941B (zh
Inventor
周明达
赖奕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75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5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75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5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3Light absorbing el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成像镜头包含多个透镜,透镜中的至少一者为双色模造透镜,双色模造透镜包含透光部及光线吸收部。透光部包含光学有效区及第一外缘面。第一外缘面位于双色模造透镜的透镜外缘面上。光线吸收部位于双色模造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的至少一表面,光线吸收部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与透光部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不同,且光线吸收部包含开孔及第二外缘面。第二外缘面位于双色模造透镜的透镜外缘面上并连接第一外缘面,且第二外缘面较该第一外缘面凸出以形成该第二外缘面的一阶差面。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可维持成像镜头的小型化与遮光效率之间的平衡。

Description

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06月08日、申请号为201610403160.X、发明名称为“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成像镜头,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在电子装置上的小型化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搭载有成像装置的个人化电子产品及行动通讯产品的普及,连带带动小型化成像镜头的兴起,对具有高解析度与优良成像品质的小型化成像镜头的需求也大幅攀升。
塑胶透镜通常用以有效降低成像镜头的生产成本,习用的塑胶透镜主要使用射出成型的方法制造而成,由于塑胶透镜的表面光滑明亮并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当杂散光由成像镜头的光学元件表面反射至塑胶透镜的表面时,因而无法有效衰减杂散光入射至塑胶透镜的表面的反射光强度。
在习用的抑制杂散光的技术中,例如在透镜上涂墨,或是在透镜边缘与黑色镜筒之间设置折射率匹配层的技术等,由于通常在实施上有诸多限制,故不适用于小型化高精度塑胶透镜。
因此,如何满足小型化成像镜头在遮光效率方面的要求,进而提升小型化成像镜头的成像品质以满足高阶成像装置的需求,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通过成像镜头中的双色模造透镜,以及其透光部及光线吸收部的配置,可维持成像镜头的小型化与遮光效率之间的平衡。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含多个透镜,透镜中的至少一者为双色模造透镜,双色模造透镜包含透光部及光线吸收部。透光部包含光学有效区及第一外缘面。第一外缘面位于双色模造透镜的透镜外缘面上,透镜外缘面连接双色模造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光线吸收部位于双色模造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的至少一表面,光线吸收部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与透光部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不同,且光线吸收部包含开孔及第二外缘面。开孔与光学有效区对应设置。第二外缘面位于双色模造透镜的透镜外缘面上并连接第一外缘面,且第二外缘面较第一外缘面凸出以形成第二外缘面的阶差面。透光部的最大外径为ψW,光线吸收部的最大外径为ψB,第一外缘面在平行光轴方向上的宽度为dW,第二外缘面在平行光轴方向上的宽度为dB,其满足下列条件:ψB>ψW;0.03mm<(ψB-ψW)/2<0.75mm;以及0.4<dB/dW<2.0。通过本段所提及的特征,透光部与光线吸收部的尺寸可维持在特定数值范围内,有利于成像镜头的小型化与遮光效率之间的平衡。
根据前段所述的成像镜头,透光部及光线吸收部可由二次射出成型制成。第二外缘面可包含凹缩部。第二外缘面上的一点和光轴的距离与凹缩部上的一点和光轴的距离的最大差值为h,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5mm<h<0.30mm。第二外缘面在平行光轴方向上的宽度为dB,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5mm<dB<0.60mm。阶差面可包含平直面,其与光轴方向垂直。光学有效区的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可为非球面,其中二表面为双色模造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成像镜头的透镜的数量为N,其可满足下列条件:5≤N<10。光线吸收部可还包含抗反射膜层,其镀在光线吸收部上未与透光部接触的至少部分表面。开孔可为非圆形。通过上述提及的各点技术特征,有利于成像镜头的自动化生产流程。
依据本发明更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成像镜头模块,成像镜头模块包含前述的成像镜头及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借此,有助于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图1B绘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双色模造透镜的示意图;
图1C绘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双色模造透镜的立体图;
图1D绘示图1C的双色模造透镜的俯视图;
图1E绘示依照图1D剖面线1E-1E的剖视图;
图1F绘示依照图1D剖面线1F-1F的剖视图;
图1G绘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另一双色模造透镜的示意图;
图1H绘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另一双色模造透镜的立体图;
图1I绘示图1H的双色模造透镜的俯视图;
图1J绘示依照图1I剖面线1J-1J的剖视图;
图1K绘示依照图1I剖面线1K-1K的剖视图;
图2A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图2B绘示第二实施例中的双色模造透镜的示意图;
图2C绘示第二实施例中的双色模造透镜的立体图;
图2D绘示图2C的双色模造透镜的俯视图;
图2E绘示依照图2D剖面线2E-2E的剖视图;
图2F绘示依照图2D剖面线2F-2F的剖视图;
图3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4绘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5绘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10、20、30
成像镜头模块:11、21、31
成像镜头:1000、3000
透镜:1101、1102、1103、1104、3101、3102、3103、3104
镜筒:1200、3200
双色模造透镜:100、200、300
物侧表面:101、201、301
像侧表面:102、202、302
透镜外缘面:105、205、305
透光部:130、230、330
光学有效区:133、233、333
第一外缘面:135、235、335
注料痕:136、236、336
光线吸收部:150、250、350
开孔:154、254、354
抗反射膜层:158、258、358
第二外缘面:155、255、355
阶差面:156、256、356
平直面:159、259、359
凹缩部:157、257、357
dB:第二外缘面在平行光轴方向上的宽度
dW:第一外缘面在平行光轴方向上的宽度
h:第二外缘面上的一点和光轴的距离与凹缩部上的一点和光轴的距离的最大差值
ψB:光线吸收部的最大外径
ψW:透光部的最大外径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A,其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000的示意图。由图1A可知,成像镜头1000包含多个透镜,透镜中的二者为双色模造透镜100及200。
首先说明双色模造透镜100,请参照图1B,其绘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双色模造透镜100的示意图。由图1A及图1B可知,双色模造透镜100包含透光部130及光线吸收部150,即是经过二次射出成型或二次模造后而制成包含透光部130及光线吸收部150的双色模造透镜100。
双色模造透镜100上有物侧表面101、像侧表面102及透镜外缘面105,其中物侧表面101为双色模造透镜100面向被摄物(图未揭示)的表面,像侧表面102为双色模造透镜100面向成像面(图未揭示)的表面,透镜外缘面105连接物侧表面101及像侧表面102并呈环状。
透光部130包含光学有效区133及第一外缘面135。成像光线通过光学有效区133并于成像面形成影像,光学有效区133可包含平面或是具有屈光度非球面的表面,遮住此区域会影响成像。第一外缘面135位于双色模造透镜100的透镜外缘面105上。
光线吸收部150位于双色模造透镜100的物侧表面101及像侧表面102中的一表面(第一实施例的双色模造透镜100中,所述表面为像侧表面102),光线吸收部150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与透光部130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不同。第一实施例的双色模造透镜100中,光线吸收部150的塑胶材质具有吸收可见光线性质,其颜色为黑色,透光部130的塑胶材质具有可见光线穿透性质,其颜色为透明无色,故光线吸收部150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与透光部130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不同。在其他实施例中(图未揭示),光线吸收部可位于双色模造透镜的物侧表面,或是光线吸收部可位于双色模造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
由图1B可知,光线吸收部150包含开孔154及第二外缘面155。开孔154与光学有效区133对应设置,以使成像光线通过光学有效区133于成像面形成影像。
第二外缘面155位于双色模造透镜100的透镜外缘面105上并连接第一外缘面135,且第二外缘面155与第一外缘面135形成第二外缘面155的阶差面156,即是在透镜外缘面105上的至少一处,第二外缘面155较第一外缘面135凸出以形成第二外缘面155的阶差面156。
透光部130的最大外径为ψW,光线吸收部150的最大外径为ψB,其满足下列条件:ψB>ψW。借此,可抑制杂散光以提升成像镜头1000的成像品质。
详细来说,透光部130的最大外径为ψW,光线吸收部150的最大外径为ψB,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3mm<(ψB-ψW)/2<0.75mm。借此,透光部130与光线吸收部150的尺寸可维持在特定数值范围内,有利于成像镜头1000的小型化与遮光效率之间的平衡。较佳地,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3mm<(ψB-ψW)/2<0.42mm。
透光部的最大外径为ψW,光线吸收部的最大外径为ψB,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82<ψW/ψB≤0.99。借此,可提升双色模造透镜100遮蔽杂散光的遮蔽效率。
透光部130及光线吸收部150可由二次射出成型制成。借此,可减少工序,以提高双色模造透镜100的生产效率。
透光部130的光学有效区133的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可为非球面,即是光学有效区133在双色模造透镜100的物侧表面101及像侧表面102中至少一表面可为非球面。借此,有助于减少像差。第一实施例的双色模造透镜100中,光学有效区133的二表面皆为非球面,即是光学有效区133在双色模造透镜100的物侧表面101及像侧表面102皆为非球面。
光线吸收部150可还包含抗反射膜层158,其镀在光线吸收部150上未与透光部130接触的至少部分表面,即是抗反射膜层158镀在光线吸收部150上未与透光部130连接的部分表面或全部表面,抗反射膜层158可镀在像侧表面102上的光线吸收部150、透镜外缘面105上的光线吸收部150或镀在前述二者上。借此,可降低双色模造透镜100表面的反射程度。此外,抗反射膜层(未另标号)亦可镀在像侧表面102上的透光部130。第一实施例中的双色模造透镜100中,抗反射膜层158镀在像侧表面102上的光线吸收部150的全部表面,其未与透光部130接触。再者,抗反射膜层158可为多层二氧化硅(SiO2)与多层二氧化钛(TiO2)材质以蒸镀方式交互层叠附着于光线吸收部150的表面,且材质、附着层数与附着方式可视需求而调整。
请参照图1C,图1C绘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双色模造透镜100的立体图。由图1C可知,透光部130的第一外缘面135可包含注料痕(gate trace)136,其中注料痕136可以是浇口注料的痕迹、注料口的切口痕迹、或凸出外型的注料口切口,但不以此为限,亦不限定注料形式,模具设计可以有注料流量上的差异。借此,可使成型后透光部130的光学有效区133的光学品质获得更多控制,使量产品质稳定。
请参照图1D及图1E,图1D绘示图1C的双色模造透镜100的俯视图,图1E绘示依照图1D剖面线1E-1E的剖视图。由图1C至图1E可知,光线吸收部150的第二外缘面155可包含凹缩部157,其为第二外缘面155上朝向光轴凹缩的部分,即是凹缩部157上的一点和光轴的距离较第二外缘面155的凹缩部157以外的一点和光轴的距离为小。借此,在成像镜头1000的自动化流程中,可以凹缩部157的特征辨识双色模造透镜100的位置。
由图1D可知,第二外缘面155上的一点和光轴的距离与凹缩部157上的一点和光轴的距离的最大差值为h,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5mm<h<0.30mm。借此,由凹缩部157维持特定的凹缩程度,以达成较佳的遮光效果。再者,光线吸收部150的开孔154为圆形。
由图1C可知,第二外缘面155的凹缩部157可与第一外缘面135的注料痕136对应设置。借此,有利于自动化生产的流程,使双色模造透镜100的剪切作业较易进行。
请参照图1F,图1F绘示依照图1D剖面线1F-1F的剖视图。由图1F可知,第二外缘面155在平行光轴方向上的宽度为dB,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5mm<dB<0.60mm。借此,可维持双色模造透镜100尺寸精度的稳定性。
第一外缘面135在平行光轴方向上的宽度为dW,第二外缘面155在平行光轴方向上的宽度为dB,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4<dB/dW<2.0。借此,可维持双色模造透镜100整体结构的稳定度及平面度,以避免双色模造透镜100厚度太薄而产生翘曲。
第二外缘面155上的阶差面156可包含平直面159,其与光轴方向垂直。借此,有助于双色模造透镜100射出成型的模具设计。
进一步来说,由图1A可知,成像镜头1000的透镜的数量为N,其可满足下列条件:5≤N<10。借此,可使成像镜头1000提供更好的影像解析能力,以满足更多拍摄需求。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头100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双色模造透镜100、透镜1101、1102、1103、1104及双色模造透镜200,其中成像镜头1000的透镜的数量为六片。在其他实施例中(图未揭示),成像镜头的透镜的数量可为五片、七片、八片或其他更多的透镜数量。此外,成像镜头1000可还包含镜筒1200,使成像镜头1000的六片透镜置于镜筒1200中,以遮挡大量额外杂散光,降低其进入光学有效区以外的部位,避免在透镜结构间徒增无谓的反射。
请一并参照下列表一,其表列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000及双色模造透镜100依据前述参数定义的数据,并如图1B、图1D及图1F所绘示。
Figure BDA0002387598210000071
Figure BDA0002387598210000081
接着说明成像镜头1000中的双色模造透镜200,请参照图1G,其绘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双色模造透镜200的示意图。由图1A及图1G可知,双色模造透镜200包含透光部230及光线吸收部250,即是经过二次射出成型后而制成包含透光部230及光线吸收部250的双色模造透镜200。
双色模造透镜200上有物侧表面201、像侧表面202及透镜外缘面205,其中物侧表面201为双色模造透镜200面向被摄物的表面,像侧表面202为双色模造透镜200面向成像面的表面,透镜外缘面205连接物侧表面201及像侧表面202并呈环状。
透光部230包含光学有效区233及第一外缘面235,成像光线通过光学有效区233并于成像面形成影像,第一外缘面235位于双色模造透镜200的透镜外缘面205上。
光线吸收部250位于双色模造透镜200的物侧表面201及像侧表面202中的一表面(第一实施例的双色模造透镜200中,所述表面为像侧表面202),光线吸收部250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与透光部230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不同。第一实施例的双色模造透镜200中,光线吸收部250的塑胶材质具有吸收可见光线性质,其颜色为黑色,透光部230的塑胶材质具有可见光线穿透性质,其颜色为透明无色,故光线吸收部250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与透光部230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不同。
由图1G可知,光线吸收部250包含开孔254及第二外缘面255。开孔254与光学有效区233对应设置,以使成像光线通过光学有效区233于成像面形成影像。
第二外缘面255位于双色模造透镜200的透镜外缘面205上并连接第一外缘面235,且第二外缘面255与第一外缘面235形成第二外缘面255的阶差面256,即是在透镜外缘面205上的至少一处,第二外缘面255较第一外缘面235凸出以形成第二外缘面255的阶差面256。通过成像镜头1000中具有二个双色模造透镜100及200,可更加抑制杂散光以提升成像镜头1000的成像品质,并更加有利于成像镜头1000的小型化与遮光效率之间的平衡。
详细来说,透光部230的光学有效区233的二表面皆为非球面,即是光学有效区233在双色模造透镜200的物侧表面201及像侧表面202皆为非球面。
光线吸收部250还包含抗反射膜层258(图未如第一实施例的抗反射膜层158以粗线揭示),抗反射膜层258镀在像侧表面202上的光线吸收部250的全部表面,其未与透光部230接触。
请参照图1H及图1I,图1H绘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双色模造透镜200的立体图,图1I绘示图1H的双色模造透镜200的俯视图。由图1H及图1I可知,光线吸收部250的开孔254可为非圆形。借此,可在不影响成像的前提下增加遮光范围,并有助于提高双色模造透镜200的制作良率。第一实施例的双色模造透镜200中,开孔254为八边形。借此,有助于增加透光部230与光线吸收部250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双色模造透镜200的制作良率并兼顾成像品质。
请参照图1J,图1J绘示依照图1I剖面线1J-1J的剖视图。由图1H至图1J可知,透光部230的第一外缘面235包含注料痕236。光线吸收部250的第二外缘面255包含凹缩部257,其为第二外缘面255上朝向光轴凹缩的部分,即是凹缩部257上的一点和光轴的距离较第二外缘面255的凹缩部257以外的一点和光轴的距离为小。
由图1H可知,第二外缘面255的凹缩部257与第一外缘面235的注料痕236对应设置。
请参照图1K,图1K绘示依照图1I剖面线1K-1K的剖视图。由图1K可知,第二外缘面255上的阶差面256包含平直面259,其与光轴方向垂直。
请一并参照下列表二,其表列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000及双色模造透镜200参数dB、dW、h、N、ψB、ψW、dB/dW、(ψB-ψW)/2及ψW/ψB的数据,各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双色模造透镜100相同,并如图1G、图1I及图1K所绘示。
Figure BDA0002387598210000091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2A,其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000的示意图。由图2A可知,成像镜头3000包含多个透镜,透镜中的一者为双色模造透镜300。
请参照图2B,其绘示第二实施例中的双色模造透镜300的示意图。由图2A及图2B可知,双色模造透镜300包含透光部330及光线吸收部350,即是经过二次射出成型后而制成包含透光部330及光线吸收部350的双色模造透镜300。
双色模造透镜300上有物侧表面301、像侧表面302及透镜外缘面305,其中物侧表面301为双色模造透镜300面向被摄物(图未揭示)的表面,像侧表面302为双色模造透镜300面向成像面(图未揭示)的表面,透镜外缘面305连接物侧表面301及像侧表面302并呈环状。
透光部330包含光学有效区333及第一外缘面335,成像光线通过光学有效区333并于成像面形成影像,第一外缘面335位于双色模造透镜300的透镜外缘面305上。
光线吸收部350位于双色模造透镜300的物侧表面301及像侧表面302中的一表面(第二实施例的双色模造透镜300中,所述表面为物侧表面301),光线吸收部350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与透光部330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不同。第二实施例的双色模造透镜300中,光线吸收部350的塑胶材质具有吸收可见光线性质,其颜色为黑色,透光部330的塑胶材质具有可见光线穿透性质,其颜色为透明无色,故光线吸收部350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与透光部330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不同。
由图2B可知,光线吸收部350包含开孔354及第二外缘面355。开孔354与光学有效区333对应设置,以使成像光线通过光学有效区333于成像面形成影像。
第二外缘面355位于双色模造透镜300的透镜外缘面305上并连接第一外缘面335,且第二外缘面355与第一外缘面335形成第二外缘面355的阶差面356,即是在透镜外缘面305上的至少一处,第二外缘面355较第一外缘面335凸出以形成第二外缘面355的阶差面356。
详细来说,透光部330的光学有效区333的二表面皆为非球面,即是光学有效区333在双色模造透镜300的物侧表面301及像侧表面302皆为非球面。
光线吸收部350还包含抗反射膜层358(图未如第一实施例的抗反射膜层158以粗线揭示),抗反射膜层358镀在物侧表面301上的光线吸收部350的全部表面,其未与透光部330接触。
请参照图2C,图2C绘示第二实施例中的双色模造透镜300的立体图。由图2C可知,透光部330的第一外缘面335包含注料痕336。
请参照图2D,图2D绘示图2C的双色模造透镜300的俯视图。由图2D可知,光线吸收部350的开孔354为圆形。
请参照图2E,图2E绘示依照图2D剖面线2E-2E的剖视图。由图2C至图2E可知,光线吸收部350的第二外缘面355包含凹缩部357,其为第二外缘面355上朝向光轴凹缩的部分,即是凹缩部357上的一点和光轴的距离较第二外缘面355的凹缩部357以外的一点和光轴的距离为小。
由图2C可知,第二外缘面355的凹缩部357与第一外缘面335的注料痕336对应设置。
请参照图2F,图2F绘示依照图2D剖面线2F-2F的剖视图。由图2F可知,第二外缘面355上的阶差面356包含平直面359,其与光轴方向垂直。
进一步来说,由图2A可知,成像镜头300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透镜3101、3102、双色模造透镜300、透镜3103及3104,其中成像镜头3000的透镜的数量为五片。此外,成像镜头3000还包含镜筒3200,其中成像镜头3000的五片透镜置于镜筒3200中。
请一并参照下列表三,其表列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3000参数dB、dW、h、N、ψB、ψW、dB/dW、(ψB-ψW)/2及ψW/ψB的数据,各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实施例的双色模造透镜100相同,并如图2B、图2D及图2F所绘示。
Figure BDA0002387598210000111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3,其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的示意图。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是一智慧型手机,电子装置10包含成像镜头模块11,成像镜头模块11包含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图未揭示)。借此,以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故能满足现今对电子装置的高规格的成像需求。此外,成像镜头模块11可还包含电子感光元件(图未揭示),其设置的位置是位于或邻近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图未揭示)。较佳地,电子装置10可进一步包含但不限于显示单元(Display)、控制单元(Control Unit)、储存单元(Storage Unit)、暂储存单元(RAM)、唯读储存单元(ROM)或其组合。
<第四实施例>
请参照图4,其绘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的示意图。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是一平板电脑,电子装置20包含成像镜头模块21,成像镜头模块21包含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图未揭示)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图未揭示),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图未揭示)。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5,其绘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电子装置30的示意图。第六实施例的电子装置30是一穿戴装置(Wearable Device),电子装置30包含成像镜头模块31,成像镜头模块31包含依据本发明的成像镜头(图未揭示)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图未揭示),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图未揭示)。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透镜,所述透镜中的至少一者为一双色模造透镜,该双色模造透镜包含:
一透光部,其包含:一光学有效区;及一第一外缘面,其位于该双色模造透镜的一透镜外缘面上,该透镜外缘面连接该双色模造透镜的一物侧表面及一像侧表面;以及
一光线吸收部,其位于该双色模造透镜的该物侧表面及该像侧表面中的至少一表面,该光线吸收部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与该透光部的塑胶材质及颜色不同,且该光线吸收部包含:一开孔,其与该光学有效区对应设置;及一第二外缘面,其位于该双色模造透镜的该透镜外缘面上并连接该第一外缘面,且该第二外缘面较该第一外缘面凸出以形成该第二外缘面的一阶差面;
其中,该透光部的最大外径为ψW,该光线吸收部的最大外径为ψB,该第一外缘面在平行光轴方向上的宽度为dW,该第二外缘面在平行光轴方向上的宽度为dB,其满足下列条件:
ψB>ψW;
0.03mm<(ψB-ψW)/2<0.75mm;以及
0.4<dB/dW<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透光部及该光线吸收部由二次射出成型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外缘面包含一凹缩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外缘面上的一点和光轴的距离与该凹缩部上的一点和光轴的距离的最大差值为h,其满足下列条件:
0.05mm<h<0.3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外缘面在平行光轴方向上的宽度为dB,其满足下列条件:
0.05mm<dB<0.6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阶差面包含一平直面,其与光轴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有效区的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其中该二表面为该双色模造透镜的该物侧表面及该像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的所述透镜的数量为N,其满足下列条件:
5≤N<10。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光线吸收部还包含:
一抗反射膜层,其镀在该光线吸收部上未与该透光部接触的至少部分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开孔为非圆形。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成像镜头模块,其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其设置于该成像镜头的一成像面。
CN202010105796.2A 2016-05-09 2016-06-08 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111759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4304A TWI614518B (zh) 2016-05-09 2016-05-09 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TW105114304 2016-05-09
CN201610403160.XA CN107357025B (zh) 2016-05-09 2016-06-08 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3160.XA Division CN107357025B (zh) 2016-05-09 2016-06-08 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5941A true CN111175941A (zh) 2020-05-19
CN111175941B CN111175941B (zh) 2022-03-25

Family

ID=6024404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5796.2A Active CN111175941B (zh) 2016-05-09 2016-06-08 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201610403160.XA Active CN107357025B (zh) 2016-05-09 2016-06-08 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202010103282.3A Active CN111208587B (zh) 2016-05-09 2016-06-08 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3160.XA Active CN107357025B (zh) 2016-05-09 2016-06-08 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202010103282.3A Active CN111208587B (zh) 2016-05-09 2016-06-08 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0451852B2 (zh)
CN (3) CN111175941B (zh)
TW (1) TWI6145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4518B (zh) * 2016-05-09 2018-02-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TWI637208B (zh) * 2017-10-27 2018-10-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透鏡、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47480B (zh) * 2018-01-30 2019-01-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雙色模造光學元件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KR20190129463A (ko) 2018-05-11 2019-11-2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조립체
CN115220193A (zh) * 2018-05-29 2022-10-2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CN208636548U (zh) * 2018-08-15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组
WO2020063236A1 (zh) * 2018-09-27 2020-04-02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多群组镜头、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和组装方法
CN109298499A (zh) * 2018-12-04 2019-02-01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镜片、镜头及影像设备
US11686884B2 (en) * 2018-12-07 2023-06-27 Apple Inc. Light-absorbing flange lenses
TWI692400B (zh) 2018-12-14 2020-05-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及電子裝置
CN110049223B (zh) * 2019-05-08 2021-09-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TWI704404B (zh) * 2019-05-15 2020-09-1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JP7063417B2 (ja) * 2019-07-19 2022-05-0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遮光部材、レンズユニット、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2557897B1 (ko) * 2019-08-30 2023-07-2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및 휴대 단말기
TWI702419B (zh) * 2019-09-25 2020-08-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與電子裝置
EP4005196A4 (en) 2019-11-20 2022-1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 CAMERA MODULE
TWI702431B (zh) 2020-02-12 2020-08-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TWI730639B (zh) 2020-02-25 2021-06-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與電子裝置
TWI732541B (zh) * 2020-04-27 2021-07-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透鏡組與成像鏡頭模組
US20220196970A1 (en) * 2020-12-23 2022-06-23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762355B (zh) * 2021-06-11 2022-04-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裝置、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CN115348369B (zh) * 2022-06-29 2023-09-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24177A (ja) * 1999-07-07 2001-01-26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密着イメージスキャナ用読み取りレンズ
JP2008122636A (ja) * 2006-11-13 2008-05-29 Alps Electric Co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08197584A (ja) * 2007-02-15 2008-08-28 Sharp Corp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モジュール
CN101493563A (zh) * 2008-01-23 2009-07-29 索尼株式会社 透镜镜筒和摄像单元
US20100259840A1 (en) * 2009-04-08 2010-10-1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Lens module
US20130038948A1 (en) * 2011-08-09 2013-02-1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ens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30076971A1 (en) * 2011-09-26 2013-03-28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element, imaging lens unit,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104007529A (zh) * 2013-02-27 2014-08-2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透镜单元以及摄影装置
WO2014156915A1 (ja) * 2013-03-26 2014-10-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レンズユニット、撮像モジュール、電子機器
WO2014156954A1 (ja) * 2013-03-27 2014-10-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撮像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CN104204886A (zh) * 2012-04-13 2014-12-1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透镜单元
US20150092270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Co.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CN104570168A (zh) * 2013-10-16 2015-04-29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镜片、镜头及镜片的制造方法
CN104865680A (zh) * 2015-06-15 2015-08-26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应用该光学镜头的电子设备
CN105093468A (zh) * 2014-05-06 2015-11-25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透镜组件
CN205080274U (zh) * 2015-10-16 2016-03-0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遮光片、遮光元件、光学元件、成像镜头与镜头模块
CN205103485U (zh) * 2015-11-09 2016-03-2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塑胶镜筒、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5333947U (zh) * 2015-12-17 2016-06-2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TW201812382A (zh) * 2016-05-09 2018-04-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US20200195817A1 (en) * 2018-12-14 2020-06-18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lens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76081B1 (fr) * 1998-03-11 2001-11-02 Jay Electronique Sa Bloc optique de barriere lumineuse a composant optoelectronique d'emission/reception
JP4273378B2 (ja) * 1999-12-24 2009-06-0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98874B2 (ja) 2001-04-24 2011-06-08 ローム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センサ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イメージセンサ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6950242B2 (en) * 2001-07-20 2005-09-27 Michel Sayag Design and fabrication process for a lens system optically coupled to an image-capture device
TWI252934B (en) * 2005-01-12 2006-04-11 Exquisite Optical Technology C Lens precisely aligning with image capturing lens
JP4866750B2 (ja) 2007-01-30 2012-02-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カメラ
CN101614833A (zh) * 2008-06-26 2009-12-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镜片、镜头模组以及该镜片的制造方法
JP2010164755A (ja) 2009-01-15 2010-07-29 Fujinon Corp 光学素子、撮影光学系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5903892B2 (ja) 2010-01-21 2016-04-1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5701544B2 (ja) 2010-09-02 2015-04-1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樹脂成形品とその製造方法と樹脂成形品用成形型
JP5804692B2 (ja) 2010-11-24 2015-1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光学部材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CN202025099U (zh) * 2011-04-08 2011-11-02 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嵌入遮光片式光学镜片及其光学镜头
CN103842144B (zh) 2011-09-30 2015-08-1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透镜及透镜的成形方法
JP5668174B2 (ja) 2012-03-08 2015-02-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複合形成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29319B2 (ja) 2012-05-23 2016-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光学部材、プラスチック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レンズ
TW201411217A (zh) 2012-09-14 2014-03-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鏡頭模組
US8967814B2 (en) * 2012-10-16 2015-03-03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Co., Ltd. Imaging lens with enhancement of blocking stray light
CN103728705B (zh) * 2012-10-16 2017-03-08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CN103852851A (zh) 2012-12-06 2014-06-11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WO2014132795A1 (ja) * 2013-02-26 2014-09-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組み合わせ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WO2014162846A1 (ja) * 2013-04-04 2014-10-0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6406861B2 (ja) 2013-05-07 2018-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複合成形レンズ、その製造方法、カメラ、撮像レンズ、ファインダー、および双眼鏡
JP2015225102A (ja) * 2014-05-26 2015-12-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KR20160038281A (ko) 2014-09-30 2016-04-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및 렌즈 금형
US9341813B1 (en) 2014-11-19 2016-05-17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ing lens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3204090B (zh) * 2015-04-27 2023-06-1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电子装置
TWM517334U (zh) * 2015-11-20 2016-02-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塑膠透鏡、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14518B (zh) * 2016-05-09 2018-02-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24177A (ja) * 1999-07-07 2001-01-26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密着イメージスキャナ用読み取りレンズ
JP2008122636A (ja) * 2006-11-13 2008-05-29 Alps Electric Co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08197584A (ja) * 2007-02-15 2008-08-28 Sharp Corp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モジュール
CN101493563A (zh) * 2008-01-23 2009-07-29 索尼株式会社 透镜镜筒和摄像单元
US20100259840A1 (en) * 2009-04-08 2010-10-1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Lens module
US20130038948A1 (en) * 2011-08-09 2013-02-1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ens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30076971A1 (en) * 2011-09-26 2013-03-28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element, imaging lens unit,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104204886A (zh) * 2012-04-13 2014-12-1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透镜单元
CN104007529A (zh) * 2013-02-27 2014-08-27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透镜单元以及摄影装置
WO2014156915A1 (ja) * 2013-03-26 2014-10-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レンズユニット、撮像モジュール、電子機器
WO2014156954A1 (ja) * 2013-03-27 2014-10-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撮像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US20150092270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Co.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CN104570168A (zh) * 2013-10-16 2015-04-29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镜片、镜头及镜片的制造方法
CN105093468A (zh) * 2014-05-06 2015-11-25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透镜组件
CN104865680A (zh) * 2015-06-15 2015-08-26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及应用该光学镜头的电子设备
CN205080274U (zh) * 2015-10-16 2016-03-0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遮光片、遮光元件、光学元件、成像镜头与镜头模块
CN205103485U (zh) * 2015-11-09 2016-03-2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塑胶镜筒、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5333947U (zh) * 2015-12-17 2016-06-2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TW201812382A (zh) * 2016-05-09 2018-04-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US20200195817A1 (en) * 2018-12-14 2020-06-18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lens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12542B2 (en) 2020-07-14
US20200003999A1 (en) 2020-01-02
TWI614518B (zh) 2018-02-11
CN107357025B (zh) 2020-03-17
CN111175941B (zh) 2022-03-25
US20170322394A1 (en) 2017-11-09
US20200003998A1 (en) 2020-01-02
CN111208587A (zh) 2020-05-29
CN111208587B (zh) 2022-05-13
US10795135B2 (en) 2020-10-06
US10451852B2 (en) 2019-10-22
TW201740150A (zh) 2017-11-16
CN107357025A (zh) 2017-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75941B (zh) 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CN111830681B (zh) 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US10018808B2 (en)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952359B2 (en) Imaging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288852B2 (en) Optical lens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90137666A1 (en) Light blocking sheet, light blocking element, optical element, imaging lens assembly and lens module
TWI639027B (zh) 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US20200132986A1 (en) Light shielding sheet
CN113204090B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装置
TWI633331B (zh) 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CN212060717U (zh) 近距离成像用微型镜头组
TWI740308B (zh) 光學鏡頭、應用該光學鏡頭的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38185B (zh) 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TWI629500B (zh) 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CN113556418B (zh) 电子设备
TW201344278A (zh) 微型鏡頭模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