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2541B - 成像透鏡組與成像鏡頭模組 - Google Patents

成像透鏡組與成像鏡頭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2541B
TWI732541B TW109114070A TW109114070A TWI732541B TW I732541 B TWI732541 B TW I732541B TW 109114070 A TW109114070 A TW 109114070A TW 109114070 A TW109114070 A TW 109114070A TW I732541 B TWI732541 B TW I7325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lens
light absorbing
lens element
transparent
effective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4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1103A (zh
Inventor
張臨安
周明達
林正峰
張明順
Original Assignee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14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2541B/zh
Priority to CN202021231585.5U priority patent/CN213210572U/zh
Priority to CN202010607569.XA priority patent/CN113640943B/zh
Priority to CN202310617675.XA priority patent/CN116626857A/zh
Priority to US17/192,919 priority patent/US20210333518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2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254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41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110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3Light absorb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1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ghost imag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ens and mount having complementary engagement means, e.g. screw/threa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six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成像透鏡組,包含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雙色模造透鏡元件包含一透明部、一光線吸收部及一階差結構。透明部由中心至周邊依序包含一光學有效區與一透明外圍區,其中成像透鏡組的一光軸通過光學有效區,且透明外圍區環繞光學有效區。光線吸收部環繞光學有效區,並設置於透明外圍區的物側,且包含一物端面與一外斜面。物端面朝向光線吸收部的物側。外斜面由物端面往光線吸收部的像側延伸且逐漸遠離光軸。階差結構連接光線吸收部的一第一外徑面與透明部的一第二外徑面。藉此,有助於提升遮光效率。

Description

成像透鏡組與成像鏡頭模組
本揭示內容係關於一種成像透鏡組與成像鏡頭模組,且特別是一種應用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上的成像透鏡組與成像鏡頭模組。
近年來,可攜式電子裝置發展快速,例如智慧型電子裝置、平板電腦等,已充斥在現代人的生活中,而裝載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上的成像鏡頭模組與其成像透鏡組也隨之蓬勃發展。但隨著科技愈來愈進步,使用者對於成像透鏡組的品質要求也愈來愈高。因此,發展一種兼具微型化、易於製造及良好成像效果的成像透鏡組遂成為產業上重要且急欲解決的問題。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成像透鏡組與成像鏡頭模組,藉由雙色模造透鏡達到取代成像鏡頭模組的塑膠鏡筒的前端,提供其微型化的可行性。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成像透鏡組,其包含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雙色模造透鏡元件包含一透明部、一光線吸收部及一階差結構。透明部由中心至周邊依序包含一光學有效區與一透明外圍區,其中成像透鏡組的一光軸通過光學有效區,且透明外圍區環繞光學有效區。光線吸收部環繞光學有效區,並設置於透明外圍區的物側,且包含一物端面與一外斜面。物端面朝向光線吸收部的物側。外斜面由物端面往光線吸收部的像側延伸且逐漸遠離光軸。階差結構連接光線吸收部的一第一外徑面與透明部的一第二外徑面。物端面至階差結構的距離為Ld,第一外徑面的直徑為ψD,光線吸收部的一最小開孔的直徑為ψd,其滿足下列條件:0.6<Ld/((ψD-ψd)/2)<2.5。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透鏡組,其中第一外徑面的直徑為ψD,物端面的外徑為ψo,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40<ψo/ψD<0.75。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透鏡組,其中光學有效區的中心厚度為CT,光學有效區的像側中心至物端面的距離為FT,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FT/CT<1.2。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透鏡組,其中光學有效區的中心厚度為CT,透明外圍區的最小厚度為ETmin,其可滿足下列條件:ETmin/CT<0.35。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ETmin/CT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02-63
0.25。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透鏡組,其中物端面至階差結構的距離為L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5mm< Ld<2.0mm。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透鏡組,其中物端面至階差結構的距離為Ld,第一外徑面的直徑為ψD,光線吸收部的最小開孔的直徑為ψ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8<Ld/((ψD-ψd)/2)<2.2。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透鏡組,其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可更包含至少一切痕結構,切痕結構由光線吸收部延伸至透明外圍區。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成像鏡頭模組,包含前述實施方式之成像透鏡組與一塑膠鏡筒,其中成像透鏡組的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光線吸收部的最小開孔包含一尖端最小開孔與二漸縮面。尖端最小開孔形成成像鏡頭模組的一光圈。漸縮面分別由光線吸收部的物側與像側往尖端最小開孔漸縮。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模組,其中光學有效區可包含一物側表面與一像側表面,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中其中一者為非球面。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模組,其中物側表面的外徑為ψY,光線吸收部的最小開孔的直徑為ψ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7<ψd/ψY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03-43
1。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模組,其中尖端最小開孔沿平行光軸的方向往透明部的物側至物側表面的距離為d1,尖端最小開孔沿平行光軸的方向往透明部的像側至像側表面的距離為d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03-62
d1/(d1+d2)<0.8。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模組,其中光線吸收部可包含至少一消光結構,消光結構由複數條狀凹溝組成,且條狀凹溝以沿圓周方向排列與條狀凹溝以成像透鏡組的光軸為中心環繞中之至少一方式設置。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模組,其中消光結構可設置於漸縮面中至少一面。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模組,其中塑膠鏡筒可包含一頂面朝向成像鏡頭模組的物側,且物端面位於頂面的物側,物端面至頂面的距離為Lo,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3mm<Lo<1.5mm。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模組,其中成像透鏡組可更包含一成像透鏡元件,成像透鏡元件設置於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像側,雙色模造透鏡元件可包含一軸向連接結構,軸向連接結構位於透明外圍區且對應成像透鏡元件,軸向連接結構可包含一環平面與一斜錐面,環平面與斜錐面用以與成像透鏡元件軸向連接。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成像鏡頭模組,其包含一成像透鏡組與一塑膠鏡筒。成像透鏡組包含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其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包含一透明部與一光線吸收部。透明部由中心至周邊依序包含一光學有效區與一透明外圍區,其中成像透鏡組的一光軸通過光學有效區,且透明外圍區環繞光學有效區。光線吸收部環繞光學有效區,並設置於透明外圍區的物側,且包含一物 端面與一外斜面,其中物端面朝向物側,外斜面由物端面往光線吸收部的像側延伸且逐漸遠離光軸。塑膠鏡筒用以裝載成像透鏡組,且包含一頂面,其中頂面朝向成像鏡頭模組的物側。物端面位於頂面的物側,物端面至頂面的距離為Lo,其滿足下列條件:0.3mm<Lo<1.5mm。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模組,其中塑膠鏡筒的最小孔徑為ψb,物端面的外徑為ψo,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5<ψo/ψb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05-51
0.95。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模組,其中光學有效區的中心厚度為CT,光學有效區的像側中心至物端面的距離為FT,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FT/CT<1.2。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模組,其中成像透鏡組的焦距為f,光線吸收部的最小開孔的直徑為ψ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15<f/ψd<2.80。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45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05-60
f/ψd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05-61
2.50。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模組,其中成像透鏡組可更包含一成像透鏡元件,成像透鏡元件設置於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像側,雙色模造透鏡元件可包含一軸向連接結構,軸向連接結構位於透明外圍區且對應成像透鏡元件,軸向連接結構可包含一環平面與一斜錐面,環平面與斜錐面用以與成像透鏡元件軸向連接。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模組,其中光學有效區的中心厚度為CT,透明外圍區的最小厚度為ETmin,其可滿足下列條件:ETmin/CT<0.35。另外, 其可滿足下列條件:ETmin/CT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06-44
0.25。
10,20,30,40,50,61:成像鏡頭模組
11,21,31,41,51:雙色模造透鏡元件
12,22,32,42,52:塑膠鏡筒
12a,22a,32a,42a,52a:頂面
13,14,15,16,17,23,24,25,26,27,33,34,35,36,37,43,44,45,53,54,55:成像透鏡元件
110,210,310,410,510:透明部
111,211,311,411,511:光學有效區
112,212,312,412,512:透明外圍區
113,213,313,413,513:第二外徑面
114,214,314,414,514:物側表面
115,215,315,415,515:像側表面
120,220,320,420,520:光線吸收部
121,221,321,421,521:物端面
122,222,322,422,522:外斜面
123,223,323,423,523:最小開孔
124,224,324,424,524:第一外徑面
125,325,425,525:消光結構
126,226,326,426,526:物側承靠面
127,227,327,427,527:尖端最小開孔
128,228,328,428,528:漸縮面
129:條狀凹溝
130,230,330,430,530:階差結構
140,240,340,440,540:切痕結構
150,250,350:軸向連接結構
151,251,351:環平面
152,252,352:斜錐面
60:電子裝置
61a:成像透鏡組
61b:電子感光元件
62:使用者介面
63:成像訊號處理元件
64:光學防手震組件
65:感測元件
66:閃光燈模組
67:對焦輔助模組
X:光軸
Ld:物端面至階差結構的距離
ψD:第一外徑面的直徑
ψd:光線吸收部的最小開孔的直徑
ψo:物端面的外徑
FT:光學有效區的像側中心至物端面的距離
CT:光學有效區的中心厚度
ETmin:透明外圍區的最小厚度
ψY:物側表面的外徑
d1:尖端最小開孔沿平行光軸的方向往透明部的物側至物側表面的距離
d2:尖端最小開孔沿平行光軸的方向往透明部的像側至像側表面的距離
Lo:物端面至頂面的距離
ψb:塑膠鏡筒的最小孔徑
f:成像透鏡組的焦距
第1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成像鏡頭模組的立體圖;
第1B圖繪示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成像鏡頭模組的示意圖;
第1C圖繪示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成像鏡頭模組的部分剖視圖;
第1D圖繪示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物側示意圖;
第1E圖繪示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立體圖;
第1F圖繪示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另一立體圖;
第1G圖繪示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剖視示意圖;
第1H圖繪示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參數示意圖;
第1I圖繪示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另一參數示意圖;
第2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成像鏡頭模組的示意圖;
第2B圖繪示第2A圖第二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物側示意圖;
第2C圖繪示第2A圖第二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參數示意圖;
第2D圖繪示第2A圖第二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另一參數示意圖;
第3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成像鏡頭模組的示意圖;
第3B圖繪示第3A圖第三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物側示意圖;
第3C圖繪示第3A圖第三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參數示意圖;
第3D圖繪示第3A圖第三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另一參數示意圖;
第4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中成像鏡頭模組的示意圖;
第4B圖繪示第4A圖第四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物側示意圖;
第4C圖繪示第4A圖第四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參數示意圖;
第4D圖繪示第4A圖第四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另一參數示意圖;
第5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中成像鏡頭模組的示意圖;
第5B圖繪示第5A圖第五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物側示意圖;
第5C圖繪示第5A圖第五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參數示意圖;
第5D圖繪示第5A圖第五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另一參數示意圖;
第6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六實施例中電子裝置之示意圖;
第6B圖繪示依照第6A圖第六實施例中電子裝置的方塊圖;
第6C圖繪示依照第6A圖第六實施例中自拍場景之示意圖;以及
第6D圖繪示依照第6A圖第六實施例中拍攝的影像之示意圖。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成像透鏡組,包含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雙色模造透鏡元件包含一透明部與一光線吸收部。透明部由中心至周邊依序包含一光學有效區與一透明外圍區,其中成像透鏡組的一光軸通過光學有效區,且透明外圍區環繞光學有效區。光線吸收部環繞光學有效區,並設置於透明外圍區的物側,且包含一物端面與一外斜面,其中物端面朝向光線吸收部的物側,且外斜面由物端面往光線吸收部的像側延伸且逐漸遠離光軸。藉此,提供一種 具有小頭結構的雙色模造透鏡元件,提供成像鏡頭模組微型化的可行性。進一步來說,物端面與外斜面可取代習知鏡筒的外圍遮光功能,進而簡化鏡筒的結構複雜度,還可防止組裝時雙色模造透鏡元件與鏡筒之間的碰撞與干涉。
成像透鏡組更包含一階差結構,階差結構連接光線吸收部的一第一外徑面與透明部的一第二外徑面。藉此,可簡化射出成型的模具設計,並提高尺寸精度的穩定性。具體而言,階差結構會因不同模具設計與不同注料方式,使其設置位置可位於光線吸收部上或透明外圍區上。
具體而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可由二次射出成型一體製成,首先第一次射出將透明部成型,接著第二次射出將光線吸收部成型,並且光線吸收部與透明部的透明外圍區於成型時緊密接合,但成型順序並不以此為限。透明部可為透明塑料材質,光線吸收部可為黑色塑料材質,其中光線吸收部可吸收非成像光線。
外斜面與光軸形成一夾角(圖未標示),其夾角的角度可介於1度至40度的範圍之間,提供成型時的離型角(draft angle),但不以此角度範圍為限。
光線吸收部的最小開孔包含一尖端最小開孔與二漸縮面,其中尖端最小開孔與光學有效區互相接觸,並且形成成像鏡頭模組的一光圈,而漸縮面分別由光線吸收部的物側與像側往尖端最小開孔漸縮。具體來說,尖端最小開孔為成像鏡頭模組的光圈,可用於控制成像鏡頭模組的進光量,且尖端最小開孔的直徑即為光線吸收部的最小開 孔的直徑。再者,光圈的設計可藉由模具精度的控制,使得雙色模造透鏡元件成型後光圈能直接與光學有效區同心設置。因此,有別於傳統鏡頭中以組裝遮光元件做為光圈的方式,透過本揭示內容所述之配置可直接避免組裝公差。
雙色模造透鏡元件可更包含至少一切痕結構,切痕結構由光線吸收部延伸至透明外圍區。具體而言,切痕結構的表面性質與其周圍區域的表面不相同,且切痕結構的形狀無特定形式。藉此,提供二次射出成型中互相匹配的成型模具設計,可簡化製程工序並提高產能。詳細來說,切痕結構的表面可為透明塑料、黑色塑料、部分透明塑料與部分黑色塑料或透明塑料與黑色塑料混合,但並不以此為限。
光學有效區可包含一物側表面與一像側表面,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中其中一者為非球面。藉此,提供高精度的光線曲折力,減少光學像差。進一步來說,尖端最小開孔可因為與光學有效區的物側表面互相接觸,所以可直接定義出光學有效區的物側表面的範圍。
光線吸收部可包含至少一消光結構,消光結構由複數條狀凹溝組成,且條狀凹溝以沿圓周方向排列與條狀凹溝以成像透鏡組的光軸為中心環繞中之至少一方式設置。藉此,可增強光線吸收部吸收雜散光的能力,並維持成型可行性。具體而言,透過條狀凹溝以成像透鏡組的光軸為中心環繞的方式,消光結構設置於透明部與光線吸收部連 接處。藉此,可使二次射出成型的塑料更緊密的接合。
消光結構可設置於漸縮面中至少一面。具體而言,消光結構可設置於尖端最小開孔的物側或像側的漸縮面。詳細來說,尖端最小開孔周圍容易產生高強度的雜散光,因此漸縮面需要有較高效率的光線吸收能力。因此,透過消光結構設置於漸縮面,可提升尖端最小開孔周圍消除雜散光的效率。
進一步來說,光線吸收部可具有倒鉤設計。藉此,可使二次射出成型的塑料更緊密的接合。
成像透鏡組可更包含一成像透鏡元件,成像透鏡元件設置於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像側。具體而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設置於成像透鏡組的最物側。雙色模造透鏡元件可更包含一軸向連接結構,軸向連接結構位於透明外圍區且對應成像透鏡元件,其中軸向連接結構可包含一環平面與一斜錐面,環平面與斜錐面用以與成像透鏡元件軸向連接。詳細來說,軸向連接結構用以將雙色模造透鏡元件與其相鄰的成像透鏡元件沿平行光軸方向上中心對正,即中心位置皆位於光軸上。藉此,增加雙色模造透鏡元件與成像透鏡元件之間的同軸度,並提高組裝效率。
物端面至階差結構的距離為Ld,第一外徑面的直徑為ψD,光線吸收部的一最小開孔的直徑為ψd,其滿足下列條件:0.6<Ld/((ψD-ψd)/2)<2.5。藉此,藉此,可使光線吸收部發揮較高的遮光效率。進一步來說,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8<Ld/((ψD-ψd)/2)<2.2。 藉此,光線吸收部可有更高遮光效率的比例範圍。
第一外徑面的直徑為ψD,物端面的外徑為ψo,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40<ψo/ψD<0.75。藉此,在微型化的結構下有較佳的遮光效果。
光學有效區的中心厚度為CT,光學有效區的像側中心至物端面的距離為FT,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FT/CT<1.2。藉此,在維持光學規格的條件下,仍可有效防止機構干涉的結構設計。
光學有效區的中心厚度為CT,透明外圍區的最小厚度為ETmin,其可滿足下列條件:ETmin/CT<0.35。具體而言,外周窄化結構可改善射出成型時塑料填充不均勻的問題,提升成型良率。進一步來說,其可滿足下列條件:ETmin/CT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12-59
0.25。具體而言,窄化結構在特定的比例下塑料的流速與流向會更趨穩定,並且降低透明外圍區產生雜散光的機率。
物端面至階差結構的距離為L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5mm<Ld<2.0mm。藉此,可提供大範圍遮光,防止外周區域的非成像光線進入成像透鏡組的成像系統中。
物側表面的外徑為ψY,光線吸收部的最小開孔的直徑為ψ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7<ψd/ψY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12-52
1。藉此,可降低雙色模造透鏡元件與成像透鏡元件產生內部面反射的機率。
尖端最小開孔沿平行光軸的方向往透明部的物側 至物側表面的距離為d1,尖端最小開孔沿平行光軸的方向往透明部的像側至像側表面的距離為d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13-53
d1/(d1+d2)<0.8。具體而言,傳統光學設計皆是將光圈遮光位置設計在鏡片外部,並且會與光學鏡面至少保持一特定距離,而本揭示內容的尖端最小開孔可貼附在透明部的物側表面上,或可埋入在透明部之中。藉此,可提供光學設計上光圈位置更彈性的設計方案。
上述本揭示內容成像透鏡組中的各技術特徵皆可組合配置,而達到對應之功效。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成像鏡頭模組,包含前述的成像透鏡組與一塑膠鏡筒,其中塑膠鏡筒裝載成像透鏡組。進一步來說,光線吸收部可更包含一物側承靠面,物側承靠面朝向物側,且較外斜面遠離光軸,用於與塑膠鏡筒承靠組裝。藉此,尖端最小開孔可取代塑膠鏡筒的開孔遮光,藉此簡化塑膠鏡筒的開孔結構,降低塑膠鏡筒的製造成本。
塑膠鏡筒包含一頂面,其中頂面朝向成像鏡頭模組的物側,且光線吸收部的物端面位於頂面的物側。進一步來說,物端面與頂面實質上皆與光軸垂直。
雙色模造透鏡元件可更包含與塑膠鏡筒對應的軸向連接結構,與塑膠鏡筒對應的軸向連接結構位於光線吸收部。藉此,用以將雙色模造透鏡元件與塑膠鏡筒沿平行光軸方向中心對正。
物端面至頂面的距離為Lo,其滿足下列條件:0.3 mm<Lo<1.5mm。藉此,使小頭結構不受限於塑膠鏡筒的空間配置,達到雙色模造透鏡元件前推的設計。
塑膠鏡筒的最小孔徑為ψb,物端面的外徑為ψo,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5<ψo/ψb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14-54
0.95。藉此,可有效防止組裝時發生碰撞,並保持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結構完整性。
成像透鏡組的焦距為f,光線吸收部的最小開孔的直徑為ψ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15<f/ψd<2.80。藉此,可於成像鏡頭模組微型化的設計下,保持高規格的光學品質。進一步來說,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45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14-57
f/ψd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14-58
2.50。藉此,可維持成像鏡頭模組的光學品質與小型化的平衡下,配置較合適的範圍。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1A圖至第1C圖,第1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成像鏡頭模組10的立體圖,第1B圖繪示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成像鏡頭模組10的示意圖,第1C圖繪示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成像鏡頭模組10的部分剖視圖。由第1A圖至第1C圖可知,成像鏡頭模組10包含一成像透鏡組(圖未標示)與一塑膠鏡筒12。成像透鏡組包含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塑膠鏡筒12裝載成像透鏡組,且塑膠鏡筒12包含一頂面12a,其中頂面12a朝向成像鏡頭模組10的物側。
進一步來說,成像透鏡組更包含一成像透鏡元件,成像透鏡元件設置於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的像側。第一實施例中,成像透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成像透鏡元件13、14、15、16、17,其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設置於成像透鏡組的最物側。再者,成像透鏡元件的數量、結構、面形等光學特徵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且更可依需求設置其他光學元件,並不以此為限。
第1D圖繪示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的物側示意圖,第1E圖繪示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的立體圖,第1F圖繪示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的另一立體圖,第1G圖繪示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的剖視示意圖。由第1D圖至第1G圖可知,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包含一透明部110、一光線吸收部120及一階差結構130。
具體而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可由二次射出成型一體製成,首先第一次射出將透明部110成型,接著第二次射出將光線吸收部120成型,並且光線吸收部120與透明部110的透明外圍區112於成型時緊密接合,但成型順序並不以此為限。透明部110可為透明塑料材質,光線吸收部120可為黑色塑料材質,其中光線吸收部120可吸收非成像光線。藉此,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具有小頭結構的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提供成像鏡頭模組10微型化的可行性。
透明部110由中心至周邊依序包含一光學有效區111與一透明外圍區112,其中成像透鏡組的一光軸X通過光學有效區111,且透明外圍區112環繞光學有效區111。進一步來說,成像透鏡組的一成像光線(圖未繪示)通過光學有效區111。
光線吸收部120環繞光學有效區111,並設置於透明外圍區112的物側,且包含一物端面121、一外斜面122及一最小開孔123,其中物端面121朝向物側,且外斜面122由物端面121往光線吸收部120的像側延伸且逐漸遠離光軸X。藉此,物端面121與外斜面122可取代塑膠鏡筒12的外圍遮光功能,進而簡化塑膠鏡筒12的結構複雜度,還可防止組裝時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成像透鏡元件13、14、15、16、17與塑膠鏡筒12之間的碰撞與干涉。
進一步來說,物端面121位於頂面12a的物側,而物端面121與頂面12a實質上皆與光軸X垂直。外斜面122與光軸X形成一夾角(圖未標示),其夾角的角度可介於1度至40度的範圍之間,提供成型時的離型角(draft angle),但不以此角度範圍為限。
由第1C圖與第1G圖可知,階差結構130連接光線吸收部120的一第一外徑面124與透明部110的一第二外徑面113。藉此,可簡化射出成型的模具設計,並提高尺寸精度的穩定性。具體而言,階差結構130會因不同模具設計與不同注料方式,使其設置位置可位於光線吸 收部120上或透明外圍區112上。第一實施例中,階差結構130位於光線吸收部120上。
由第1D圖至第1G圖可知,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可更包含至少一切痕結構,第一實施例中,切痕結構140的數量為二,但並不以此為限。切痕結構140由光線吸收部120延伸至透明外圍區112。具體而言,切痕結構140的表面性質與其周圍區域的表面不相同,且切痕結構140的形狀無特定形式。第一實施例中,切痕結構140為矩形,但並不以此為限。藉此,提供二次射出成型中互相匹配的成型模具設計,可簡化製程工序並提高產能。詳細來說,切痕結構140的表面可為透明塑料、黑色塑料、部分透明塑料與部分黑色塑料或透明塑料與黑色塑料混合,但並不以此為限。
光線吸收部120的最小開孔123包含一尖端最小開孔127與二漸縮面128,其中尖端最小開孔127與光學有效區111互相接觸,並且形成成像鏡頭模組的一光圈,而漸縮面128分別由光線吸收部120的物側與像側往尖端最小開孔127漸縮。
具體來說,尖端最小開孔127為成像鏡頭模組10的光圈,可用於控制成像鏡頭模組10的進光量,且尖端最小開孔127的直徑即為光線吸收部120的最小開孔123的直徑。藉此,尖端最小開孔127可取代塑膠鏡筒12的開孔遮光,藉此簡化塑膠鏡筒12的開孔結構,降低塑膠鏡筒12的製造成本。
再者,光圈的設計可藉由模具精度的控制,使得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成型後光圈能直接與光學有效區111同心設置。因此,有別於傳統鏡頭中以組裝遮光元件做為光圈的方式,透過本揭示內容所述之配置可直接避免組裝公差。
由第1A圖至第1D圖及第1G圖可知,光線吸收部120包含至少一消光結構,第一實施例中,消光結構125的數量為二。消光結構125由複數條狀凹溝129組成,且條狀凹溝129以沿圓周方向排列與條狀凹溝129以成像透鏡組的光軸X為中心環繞中之至少一方式設置。藉此,可增強光線吸收部120吸收雜散光的能力,並維持成型可行性。第一實施例中,靠近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物側的消光結構125的條狀凹溝129以沿圓周方向排列,而靠近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像側的消光結構125的條狀凹溝129以成像透鏡組的光軸X為中心環繞,但並不以此為限。具體而言,透過條狀凹溝129以成像透鏡組的光軸X為中心環繞的方式,消光結構125設置於透明部110與光線吸收部120連接處。藉此,可使二次射出成型的塑料更緊密的接合。
消光結構125可設置於漸縮面128中至少一面。具體而言,第一實施例中,靠近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物側的消光結構125設置於尖端最小開孔127物側的漸縮面128。詳細來說,尖端最小開孔127周圍容易產生高強度的雜散光,因此漸縮面128需要有較高效率的光線吸收能 力。因此,透過消光結構125設置於漸縮面128,可提升尖端最小開孔127周圍消除雜散光的效率。
進一步來說,由第1B圖可知,光線吸收部120更包含一物側承靠面126,物側承靠面126朝向物側,且較外斜面122遠離光軸X,用於與塑膠鏡筒12承靠組裝。
光學有效區111包含一物側表面114與一像側表面115,物側表面114與像側表面115中其中一者為非球面。第一實施例中,物側表面114與像側表面115皆為非球面。藉此,提供高精度的光線曲折力,減少光學像差。第一實施例中,尖端最小開孔127因為與光學有效區111的物側表面114互相接觸,所以可直接定義出光學有效區111的物側表面114的範圍。
詳細來說,傳統光學設計皆是將光圈遮光位置設計在鏡片外部,並且會與光學鏡面至少保持一特定距離,而本揭示內容的尖端最小開孔127可貼附在透明部110的物側表面114上,尖端最小開孔127也可埋入在透明部110之中。第一實施例中,尖端最小開孔127貼附在透明部110的物側表面114上,但並不以此為限。
由第1B圖可知,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更包含一軸向連接結構150,軸向連接結構150位於透明外圍區112且對應成像透鏡元件13。具體來說,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透過軸向連接結構150與成像透鏡元件13對應連接。詳細來說,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的軸向連接結構150包含一環平面151與一斜錐面152,環平面151與斜錐面 152用以與成像透鏡元件13軸向連接。詳細來說,軸向連接結構150用以將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與其相鄰的成像透鏡元件13沿平行光軸X方向上中心對正,即中心位置皆位於光軸X上。藉此,增加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與成像透鏡元件13之間的同軸度,並提高組裝效率。
第1H圖繪示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的參數示意圖,第1I圖繪示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11的另一參數示意圖。由第1B圖、第1H圖及第1I圖可知,物端面121至階差結構130的距離為Ld,第一外徑面124的直徑為ψD,光線吸收部120的最小開孔123的直徑為ψd,物端面121的外徑為ψo,光學有效區111的中心厚度為CT,光學有效區111的像側中心至物端面121的距離為FT,透明外圍區112的最小厚度為ETmin,物側表面114的外徑為ψY,尖端最小開孔127沿平行光軸X的方向往透明部110的物側至物側表面114的距離為d1,尖端最小開孔127沿平行光軸X的方向往透明部110的像側至像側表面115的距離為d2,物端面121至頂面12a的距離為Lo,塑膠鏡筒12的最小孔徑為ψb,成像透鏡組的焦距為f,而所述參數滿足下列表一條件。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20-1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21-2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實施例中,ψd=ψY。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2A圖,第2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成像鏡頭模組20的示意圖。由第2A圖可知,成像鏡頭模組20包含一成像透鏡組(圖未標示)與一塑膠鏡筒22。成像透鏡組包含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塑膠鏡筒22裝載成像透鏡組,且塑膠鏡筒22包含一頂面22a,其中頂面22a朝向成像鏡頭模組20的物側。
進一步來說,成像透鏡組更包含一成像透鏡元件,成像透鏡元件設置於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的像側。第二實施例中,成像透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成像透鏡元件23、24、25、26、27,其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設置於成像透鏡組的最物側。再者,成像透鏡元件的數量、結構、面形等光學特徵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且更可依需求設置其他光學元件,並不以此為限。
第2B圖繪示第2A圖第二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 元件21的物側示意圖,第2C圖繪示第2A圖第二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的參數示意圖,第2D圖繪示第2A圖第二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的另一參數示意圖。由第2B圖至第2D圖可知,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包含一透明部210、一光線吸收部220及一階差結構230。
具體而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可由二次射出成型一體製成,首先第一次射出將透明部210成型,接著第二次射出將光線吸收部220成型,並且光線吸收部220與透明部210的透明外圍區212於成型時緊密接合,但成型順序並不以此為限。透明部210可為透明塑料材質,光線吸收部220可為黑色塑料材質,其中光線吸收部220可吸收非成像光線。藉此,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具有小頭結構的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提供成像鏡頭模組20微型化的可行性。
透明部210由中心至周邊依序包含一光學有效區211與一透明外圍區212,其中成像透鏡組的一光軸X通過光學有效區211,且透明外圍區212環繞光學有效區211。進一步來說,成像透鏡組的一成像光線(圖未繪示)通過光學有效區211。
光線吸收部220環繞光學有效區211,並設置於透明外圍區212的物側,且包含一物端面221、一外斜面222及一最小開孔223,其中物端面221朝向物側,且外斜面222由物端面221往光線吸收部220的像側延伸且逐漸遠離光軸X。藉此,物端面221與外斜面222可取代 塑膠鏡筒22的外圍遮光功能,進而簡化塑膠鏡筒22的結構複雜度,還可防止組裝時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成像透鏡元件23、24、25、26、27與塑膠鏡筒22之間的碰撞與干涉。
進一步來說,物端面221位於頂面22a的物側,而物端面221與頂面22a實質上皆與光軸X垂直。外斜面222與光軸X形成一夾角(圖未標示),其夾角的角度可介於1度至40度的範圍之間,提供成型時的離型角(draft angle),但不以此角度範圍為限。
由第2C圖與第2D圖可知,階差結構230連接光線吸收部220的一第一外徑面224與透明部210的一第二外徑面213。藉此,可簡化射出成型的模具設計,並提高尺寸精度的穩定性。具體而言,階差結構230會因不同模具設計與不同注料方式,使其設置位置可位於光線吸收部220上或透明外圍區212上。第二實施例中,階差結構230位於光線吸收部220上。
由第2B圖至第2C圖可知,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可更包含至少一切痕結構,第二實施例中,切痕結構240的數量為一,但並不以此為限。切痕結構240由光線吸收部220延伸至透明外圍區212。具體而言,切痕結構240的表面性質與其周圍區域的表面不相同,且切痕結構240的形狀無特定形式。第二實施例中,切痕結構240為矩形,但並不以此為限。藉此,提供二次射出成型中互相匹配的成型模具設計,可簡化製程工序並提高產能。詳細 來說,切痕結構240的表面可為透明塑料、黑色塑料、部分透明塑料與部分黑色塑料或透明塑料與黑色塑料混合,但並不以此為限。
光線吸收部220的最小開孔223包含一尖端最小開孔227與二漸縮面228,其中尖端最小開孔227與光學有效區211互相接觸,並且形成成像鏡頭模組的一光圈,而漸縮面228分別由光線吸收部220的物側與像側往尖端最小開孔227漸縮。
具體來說,尖端最小開孔227為成像鏡頭模組20的光圈,可用於控制成像鏡頭模組20的進光量,且尖端最小開孔227的直徑即為光線吸收部220的最小開孔223的直徑。藉此,尖端最小開孔227可取代塑膠鏡筒22的開孔遮光,藉此簡化塑膠鏡筒22的開孔結構,降低塑膠鏡筒22的製造成本。
再者,光圈的設計可藉由模具精度的控制,使得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成型後光圈能直接與光學有效區211同心設置。因此,有別於傳統鏡頭中以組裝遮光元件做為光圈的方式,透過本揭示內容所述之配置可直接避免組裝公差。
進一步來說,由第2A圖可知,光線吸收部220更包含一物側承靠面226,物側承靠面226朝向物側,且較外斜面222遠離光軸X,用於與塑膠鏡筒22承靠組裝。
光學有效區211包含一物側表面214與一像側表面215,物側表面214與像側表面215中其中一者為非球 面。第二實施例中,物側表面214與像側表面215皆為非球面。藉此,提供高精度的光線曲折力,減少光學像差。第二實施例中,尖端最小開孔227因為與光學有效區211的物側表面214互相接觸,所以可直接定義出光學有效區211的物側表面214的範圍。
詳細來說,傳統光學設計皆是將光圈遮光位置設計在鏡片外部,並且會與光學鏡面至少保持一特定距離,而本揭示內容的尖端最小開孔227可貼附在透明部210的物側表面214上,尖端最小開孔227也可埋入在透明部210之中。第二實施例中,尖端最小開孔227貼附在透明部210的物側表面214上,但並不以此為限。
由第2A圖可知,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更包含一軸向連接結構,軸向連接結構位於透明外圍區212且對應成像透鏡元件23。第二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包含二軸向連接結構250,軸向連接結構250分別位於透明外圍區212與光線吸收部220,位於透明外圍區212的軸向連接結構250對應成像透鏡元件23,而位於光線吸收部220的軸向連接結構250對應塑膠鏡筒22。具體來說,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透過軸向連接結構250分別與成像透鏡元件23與塑膠鏡筒22對應連接。詳細來說,位於透明外圍區212的軸向連接結構250包含一環平面251與一斜錐面252,環平面251與斜錐面252用以與成像透鏡元件23軸向連接。詳細來說,位於透明外圍區212的軸向連接結構250用以將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與 其相鄰的成像透鏡元件23沿平行光軸X方向上中心對正,即中心位置皆位於光軸X上,而位於光線吸收部220的軸向連接結構250用以將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與塑膠鏡筒22沿平行光軸X方向中心對正。藉此,增加雙色模造透鏡元件21與成像透鏡元件23之間的同軸度,並提高組裝效率。
由第2A圖、第2C圖及第2D圖可知,物端面221至階差結構230的距離為Ld,第一外徑面224的直徑為ψD,光線吸收部220的最小開孔223的直徑為ψd,物端面221的外徑為ψo,光學有效區211的中心厚度為CT,光學有效區211的像側中心至物端面221的距離為FT,透明外圍區212的最小厚度為ETmin,物側表面214的外徑為ψY,尖端最小開孔227沿平行光軸X的方向往透明部210的物側至物側表面214的距離為d1,尖端最小開孔227沿平行光軸X的方向往透明部210的像側至像側表面215的距離為d2,物端面221至頂面22a的距離為Lo,塑膠鏡筒22的最小孔徑為ψb,成像透鏡組的焦距為f,而所述參數滿足下列表二條件。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26-3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27-4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實施例中,ψd=ψY。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3A圖,第3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成像鏡頭模組30的示意圖。由第3A圖可知,成像鏡頭模組30包含一成像透鏡組(圖未標示)與一塑膠鏡筒32。成像透鏡組包含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31。塑膠鏡筒32裝載成像透鏡組,且塑膠鏡筒32包含一頂面32a,其中頂面32a朝向成像鏡頭模組30的物側。
進一步來說,成像透鏡組更包含一成像透鏡元件,成像透鏡元件設置於雙色模造透鏡元件31的像側。第三實施例中,成像透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雙色模造透鏡元件31、成像透鏡元件33、34、35、36、37,其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31設置於成像透鏡組的最物側。再者,成像透鏡元件的數量、結構、面形等光學特徵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且更可依需求設置其他光學元件,並不以此為限。
第3B圖繪示第3A圖第三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31的物側示意圖,第3C圖繪示第3A圖第三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31的參數示意圖,第3D圖繪示第 3A圖第三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31的另一參數示意圖。由第3B圖至第3D圖可知,雙色模造透鏡元件31包含一透明部310、一光線吸收部320及一階差結構330。
具體而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31可由二次射出成型一體製成,首先第一次射出將透明部310成型,接著第二次射出將光線吸收部320成型,並且光線吸收部320與透明部310的透明外圍區312於成型時緊密接合,但成型順序並不以此為限。透明部310可為透明塑料材質,光線吸收部320可為黑色塑料材質,其中光線吸收部320可吸收非成像光線。藉此,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具有小頭結構的雙色模造透鏡元件31,提供成像鏡頭模組30微型化的可行性。
透明部310由中心至周邊依序包含一光學有效區311與一透明外圍區312,其中成像透鏡組的一光軸X通過光學有效區311,且透明外圍區312環繞光學有效區311。進一步來說,成像透鏡組的一成像光線(圖未繪示)通過光學有效區311。
光線吸收部320環繞光學有效區311,並設置於透明外圍區312的物側,且包含一物端面321、一外斜面322及一最小開孔323,其中物端面321朝向物側,且外斜面322由物端面321往光線吸收部320的像側延伸且逐漸遠離光軸X。藉此,物端面321與外斜面322可取代塑膠鏡筒32的外圍遮光功能,進而簡化塑膠鏡筒32的結構複雜度,還可防止組裝時雙色模造透鏡元件31、成像透 鏡元件33、34、35、36、37與塑膠鏡筒32之間的碰撞與干涉。
進一步來說,物端面321位於頂面32a的物側,而物端面321與頂面32a實質上皆與光軸X垂直。外斜面322與光軸X形成一夾角(圖未標示),其夾角的角度可介於1度至40度的範圍之間,提供成型時的離型角(draft angle),但不以此角度範圍為限。
由第3C圖與第3D圖可知,階差結構330連接光線吸收部320的一第一外徑面324與透明部310的一第二外徑面313。藉此,可簡化射出成型的模具設計,並提高尺寸精度的穩定性。具體而言,階差結構330會因不同模具設計與不同注料方式,使其設置位置可位於光線吸收部320上或透明外圍區312上。第三實施例中,階差結構330位於透明外圍區312上。
由第3B圖至第3C圖可知,雙色模造透鏡元件31可更包含至少一切痕結構,第三實施例中,切痕結構340的數量為一,但並不以此為限。切痕結構340由光線吸收部320延伸至透明外圍區312。具體而言,切痕結構340的表面性質與其周圍區域的表面不相同,且切痕結構340的形狀無特定形式。第三實施例中,切痕結構340為矩形,但並不以此為限。藉此,提供二次射出成型中互相匹配的成型模具設計,可簡化製程工序並提高產能。詳細來說,切痕結構340的表面可為透明塑料、黑色塑料、部分透明塑料與部分黑色塑料或透明塑料與黑色塑料混合 ,但並不以此為限。
光線吸收部320的最小開孔323包含一尖端最小開孔327與二漸縮面328,其中尖端最小開孔327與光學有效區311互相接觸,並且形成成像鏡頭模組的一光圈,而漸縮面328分別由光線吸收部320的物側與像側往尖端最小開孔327漸縮。
具體來說,尖端最小開孔327為成像鏡頭模組30的光圈,可用於控制成像鏡頭模組30的進光量,且尖端最小開孔327的直徑即為光線吸收部320的最小開孔323的直徑。藉此,尖端最小開孔327可取代塑膠鏡筒32的開孔遮光,藉此簡化塑膠鏡筒32的開孔結構,降低塑膠鏡筒32的製造成本。
再者,光圈的設計可藉由模具精度的控制,使得雙色模造透鏡元件31成型後光圈能直接與光學有效區311同心設置。因此,有別於傳統鏡頭中以組裝遮光元件做為光圈的方式,透過本揭示內容所述之配置可直接避免組裝公差。
由第3A圖至第3D圖可知,光線吸收部320包含至少一消光結構,第三實施例中,消光結構325的數量為一。消光結構325由複數條狀凹溝(圖未繪示)組成,且條狀凹溝以沿圓周方向排列與條狀凹溝以成像透鏡組的光軸X為中心環繞中之至少一方式設置。藉此,可增強光線吸收部320吸收雜散光的能力,並維持成型可行性。第三實施例中,光線吸收部320的消光結構325的條狀凹溝 以沿圓周方向排列,但並不以此為限。藉此,可使二次射出成型的塑料更緊密的接合。
消光結構325可設置於漸縮面328中至少一面。具體而言,第三實施例中,消光結構325設置於尖端最小開孔327物側的漸縮面328。詳細來說,尖端最小開孔327周圍容易產生高強度的雜散光,因此漸縮面328需要有較高效率的光線吸收能力。因此,透過消光結構325設置於漸縮面328,可提升尖端最小開孔327周圍消除雜散光的效率。
進一步來說,由第3A圖可知,光線吸收部320更包含一物側承靠面326,物側承靠面326朝向物側,且較外斜面322遠離光軸X,用於與塑膠鏡筒32承靠組裝。
光學有效區311包含一物側表面314與一像側表面315,物側表面314與像側表面315中其中一者為非球面。第三實施例中,物側表面314與像側表面315皆為非球面。藉此,提供高精度的光線曲折力,減少光學像差。
詳細來說,傳統光學設計皆是將光圈遮光位置設計在鏡片外部,並且會與光學鏡面至少保持一特定距離,而本揭示內容的尖端最小開孔327可貼附在透明部310的物側表面314上,尖端最小開孔327也可埋入在透明部310之中。第三實施例中,尖端最小開孔327埋入在透明部310之中,但並不以此為限。
由第3A圖可知,雙色模造透鏡元件31更包含一軸向連接結構350,軸向連接結構350位於透明外圍區 312且對應成像透鏡元件33。具體來說,雙色模造透鏡元件31透過軸向連接結構350與成像透鏡元件33對應連接。詳細來說,軸向連接結構350包含一環平面351與一斜錐面352,環平面351與斜錐面352用以與成像透鏡元件33軸向連接。詳細來說,軸向連接結構350用以將雙色模造透鏡元件31與其相鄰的成像透鏡元件33沿平行光軸X方向上中心對正,即中心位置皆位於光軸X上。藉此,增加雙色模造透鏡元件31與成像透鏡元件33之間的同軸度並提高組裝效率。
由第3A圖、第3C圖及第3D圖可知,物端面321至階差結構330的距離為Ld,第一外徑面324的直徑為ψD,光線吸收部320的最小開孔323的直徑為ψd,物端面321的外徑為ψo,光學有效區311的中心厚度為CT,光學有效區311的像側中心至物端面321的距離為FT,透明外圍區312的最小厚度為ETmin,物側表面314的外徑為ψY,尖端最小開孔327沿平行光軸X的方向往透明部310的物側至物側表面314的距離為d1,尖端最小開孔327沿平行光軸X的方向往透明部310的像側至像側表面315的距離為d2,物端面321至頂面32a的距離為Lo,塑膠鏡筒32的最小孔徑為ψb,成像透鏡組的焦距為f,而所述參數滿足下列表三條件。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32-65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33-7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第4A圖,第4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中成像鏡頭模組40的示意圖。由第4A圖可知,成像鏡頭模組40包含一成像透鏡組(圖未標示)與一塑膠鏡筒42。成像透鏡組包含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41。塑膠鏡筒42裝載成像透鏡組,且塑膠鏡筒42包含一頂面42a,其中頂面42a朝向成像鏡頭模組40的物側。
進一步來說,成像透鏡組更包含一成像透鏡元件,成像透鏡元件設置於雙色模造透鏡元件41的像側。第四實施例中,成像透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雙色模造透鏡元件41、成像透鏡元件43、44、45,其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41設置於成像透鏡組的最物側。再者,成像透鏡元件的數量、結構、面形等光學特徵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且更可依需求設置其他光學元件,並不以此為限。
第4B圖繪示第4A圖第四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 元件41的物側示意圖,第4C圖繪示第4A圖第四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41的參數示意圖,第4D圖繪示第4A圖第四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41的另一參數示意圖。由第4B圖至第4D圖可知,雙色模造透鏡元件41包含一透明部410、一光線吸收部420及一階差結構430。
具體而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41可由二次射出成型一體製成,首先第一次射出將透明部410成型,接著第二次射出將光線吸收部420成型,並且光線吸收部420與透明部410的透明外圍區412於成型時緊密接合,但成型順序並不以此為限。透明部410可為透明塑料材質,光線吸收部420可為黑色塑料材質,其中光線吸收部420可吸收非成像光線。藉此,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具有小頭結構的雙色模造透鏡元件41,提供成像鏡頭模組40微型化的可行性。
透明部410由中心至周邊依序包含一光學有效區411與一透明外圍區412,其中成像透鏡組的一光軸X通過光學有效區411,且透明外圍區412環繞光學有效區411。進一步來說,成像透鏡組的一成像光線(圖未繪示)通過光學有效區411。
光線吸收部420環繞光學有效區411,並設置於透明外圍區412的物側,且包含一物端面421、一外斜面422及一最小開孔423,其中物端面421朝向物側,且外斜面422由物端面421往光線吸收部420的像側延伸且逐漸遠離光軸X。藉此,物端面421與外斜面422可取代 塑膠鏡筒42的外圍遮光功能,進而簡化塑膠鏡筒42的結構複雜度,還可防止組裝時雙色模造透鏡元件41、成像透鏡元件43、44、45與塑膠鏡筒42之間的碰撞與干涉。
進一步來說,物端面421位於頂面42a的物側,而物端面421與頂面42a實質上皆與光軸X垂直。外斜面422與光軸X形成一夾角(圖未標示),其夾角的角度可介於1度至40度的範圍之間,提供成型時的離型角(draft angle),但不以此角度範圍為限。
由第4C圖與第4D圖可知,階差結構430連接光線吸收部420的一第一外徑面424與透明部410的一第二外徑面413。藉此,可簡化射出成型的模具設計,並提高尺寸精度的穩定性。具體而言,階差結構430會因不同模具設計與不同注料方式,使其設置位置可位於光線吸收部420上或透明外圍區412上。第四實施例中,階差結構430位於光線吸收部420上。
由第4B圖至第4C圖可知,雙色模造透鏡元件41可更包含至少一切痕結構,第四實施例中,切痕結構440的數量為一,但並不以此為限。切痕結構440由光線吸收部420延伸至透明外圍區412。具體而言,切痕結構440的表面性質與其周圍區域的表面不相同,且切痕結構440的形狀無特定形式。第四實施例中,切痕結構440為矩形,但並不以此為限。藉此,提供二次射出成型中互相匹配的成型模具設計,可簡化製程工序並提高產能。詳細來說,切痕結構440的表面可為透明塑料、黑色塑料、部 分透明塑料與部分黑色塑料或透明塑料與黑色塑料混合,但並不以此為限。
光線吸收部420的最小開孔423包含一尖端最小開孔427與二漸縮面428,其中尖端最小開孔427與光學有效區411互相接觸,並且形成成像鏡頭模組的一光圈,而漸縮面428分別由光線吸收部420的物側與像側往尖端最小開孔427漸縮。
具體來說,尖端最小開孔427為成像鏡頭模組40的光圈,可用於控制成像鏡頭模組40的進光量,且尖端最小開孔427的直徑即為光線吸收部420的最小開孔423的直徑。藉此,尖端最小開孔427可取代塑膠鏡筒42的開孔遮光,藉此簡化塑膠鏡筒42的開孔結構,降低塑膠鏡筒42的製造成本。
再者,光圈的設計可藉由模具精度的控制,使得雙色模造透鏡元件41成型後光圈能直接與光學有效區411同心設置。因此,有別於傳統鏡頭中以組裝遮光元件做為光圈的方式,透過本揭示內容所述之配置可直接避免組裝公差。
由第4A圖至第4D圖可知,光線吸收部420包含至少一消光結構,第四實施例中,消光結構425的數量為一。消光結構425由複數條狀凹溝(圖未繪示)組成,且條狀凹溝以沿圓周方向排列與條狀凹溝以成像透鏡組的光軸X為中心環繞中之至少一方式設置。藉此,可增強光線吸收部420吸收雜散光的能力,並維持成型可行性。第 四實施例中,光線吸收部420的消光結構425的條狀凹溝以沿圓周方向排列,但並不以此為限。藉此,可使二次射出成型的塑料更緊密的接合。
第四實施例中,光線吸收部420可具有倒鉤設計。藉此,可使二次射出成型的塑料更緊密的接合。
消光結構425可設置於漸縮面428中至少一面。具體而言,第四實施例中,消光結構425設置於尖端最小開孔427像側的漸縮面428。詳細來說,尖端最小開孔427周圍容易產生高強度的雜散光,因此漸縮面428需要有較高效率的光線吸收能力。因此,透過消光結構425設置於漸縮面428,可提升尖端最小開孔427周圍消除雜散光的效率。
進一步來說,由第4A圖可知,光線吸收部420更包含一物側承靠面426,物側承靠面426朝向物側,且較外斜面422遠離光軸X,用於與塑膠鏡筒42承靠組裝。
光學有效區411包含一物側表面414與一像側表面415,物側表面414與像側表面415中其中一者為非球面。第四實施例中,物側表面414與像側表面415皆為非球面。藉此,提供高精度的光線曲折力,減少光學像差。
詳細來說,傳統光學設計皆是將光圈遮光位置設計在鏡片外部,並且會與光學鏡面至少保持一特定距離,而本揭示內容的尖端最小開孔427可貼附在透明部410的物側表面414上,尖端最小開孔427也可埋入在透明部410之中。第四實施例中,尖端最小開孔427埋入在透明部410 之中,但並不以此為限。
由第4A圖、第4C圖及第4D圖可知,物端面421至階差結構430的距離為Ld,第一外徑面424的直徑為ψD,光線吸收部420的最小開孔423的直徑為ψd,物端面421的外徑為ψo,光學有效區411的中心厚度為CT,光學有效區411的像側中心至物端面421的距離為FT,透明外圍區412的最小厚度為ETmin,物側表面414的外徑為ψY,尖端最小開孔427沿平行光軸X的方向往透明部410的物側至物側表面414的距離為d1,尖端最小開孔427沿平行光軸X的方向往透明部410的像側至像側表面415的距離為d2,物端面421至頂面42a的距離為Lo,塑膠鏡筒42的最小孔徑為ψb,成像透鏡組的焦距為f,而所述參數滿足下列表四條件。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38-66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39-10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第5A圖,第5A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中成像鏡頭模組50的示意圖。由第5A圖可知,成像鏡頭模組50包含一成像透鏡組(圖未標示)與一塑膠鏡筒52。成像透鏡組包含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51。塑膠鏡筒52裝載成像透鏡組,且塑膠鏡筒52包含一頂面52a,其中頂面52a朝向成像鏡頭模組50的物側。
進一步來說,成像透鏡組更包含一成像透鏡元件,成像透鏡元件設置於雙色模造透鏡元件51的像側。第五實施例中,成像透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雙色模造透鏡元件51、成像透鏡元件53、54、55,其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51設置於成像透鏡組的最物側。再者,成像透鏡元件的數量、結構、面形等光學特徵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且更可依需求設置其他光學元件,並不以此為限。
第5B圖繪示第5A圖第五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51的物側示意圖,第5C圖繪示第5A圖第五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51的參數示意圖,第5D圖繪示第5A圖第五實施例中雙色模造透鏡元件51的另一參數示意圖。由第5B圖至第5D圖可知,雙色模造透鏡元件51包含一透明部510、一光線吸收部520及一階差結構530。
具體而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51可由二次射出成型一體製成,首先第一次射出將透明部510成型,接著第二次射出將光線吸收部520成型,並且光線吸收部520與 透明部510的透明外圍區512於成型時緊密接合,但成型順序並不以此為限。透明部510可為透明塑料材質,光線吸收部520可為黑色塑料材質,其中光線吸收部520可吸收非成像光線。藉此,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具有小頭結構的雙色模造透鏡元件51,提供成像鏡頭模組50微型化的可行性。
透明部510由中心至周邊依序包含一光學有效區511與一透明外圍區512,其中成像透鏡組的一光軸X通過光學有效區511,且透明外圍區512環繞光學有效區511。進一步來說,成像透鏡組的一成像光線(圖未繪示)通過光學有效區511。
光線吸收部520環繞光學有效區511,並設置於透明外圍區512的物側,且包含一物端面521、一外斜面522及一最小開孔523,其中物端面521朝向物側,且外斜面522由物端面521往光線吸收部520的像側延伸且逐漸遠離光軸X。藉此,物端面521與外斜面522可取代塑膠鏡筒52的外圍遮光功能,進而簡化塑膠鏡筒52的結構複雜度,還可防止組裝時雙色模造透鏡元件51、成像透鏡元件53、54、55與塑膠鏡筒52之間的碰撞與干涉。
進一步來說,物端面521位於頂面52a的物側,而物端面521與頂面52a實質上皆與光軸X垂直。外斜面522與光軸X形成一夾角(圖未標示),其夾角的角度可介於1度至40度的範圍之間,提供成型時的離型角(draft angle),但不以此角度範圍為限。
由第5C圖與第5D圖可知,階差結構530連接光線吸收部520的一第一外徑面524與透明部510的一第二外徑面513。藉此,可簡化射出成型的模具設計,並提高尺寸精度的穩定性。具體而言,階差結構530會因不同模具設計與不同注料方式,使其設置位置可位於光線吸收部520上或透明外圍區512上。第五實施例中,階差結構530位於光線吸收部520上。
由第5B圖至第5C圖可知,雙色模造透鏡元件51可更包含至少一切痕結構,第五實施例中,切痕結構540的數量為二,但並不以此為限。切痕結構540由光線吸收部520延伸至透明外圍區512。具體而言,切痕結構540的表面性質與其周圍區域的表面不相同,且切痕結構540的形狀無特定形式。第五實施例中,切痕結構540為矩形,但並不以此為限。藉此,提供二次射出成型中互相匹配的成型模具設計,可簡化製程工序並提高產能。詳細來說,切痕結構540的表面可為透明塑料、黑色塑料、部分透明塑料與部分黑色塑料或透明塑料與黑色塑料混合,但並不以此為限。
光線吸收部520的最小開孔523包含一尖端最小開孔527與二漸縮面528,其中尖端最小開孔527與光學有效區511互相接觸,並且形成成像鏡頭模組的一光圈,而漸縮面528分別由光線吸收部520的物側與像側往尖端最小開孔527漸縮。
具體來說,尖端最小開孔527為成像鏡頭模組50 的光圈,可用於控制成像鏡頭模組50的進光量,且尖端最小開孔527的直徑即為光線吸收部520的最小開孔523的直徑。藉此,尖端最小開孔527可取代塑膠鏡筒52的開孔遮光,藉此簡化塑膠鏡筒52的開孔結構,降低塑膠鏡筒52的製造成本。
再者,光圈的設計可藉由模具精度的控制,使得雙色模造透鏡元件51成型後光圈能直接與光學有效區511同心設置。因此,有別於傳統鏡頭中以組裝遮光元件做為光圈的方式,透過本揭示內容所述之配置可直接避免組裝公差。
由第5A圖至第5D圖可知,光線吸收部520包含至少一消光結構,第五實施例中,消光結構525的數量為一。消光結構525由複數條狀凹溝(圖未繪示)組成,且條狀凹溝以沿圓周方向排列與條狀凹溝以成像透鏡組的光軸X為中心環繞中之至少一方式設置。藉此,可增強光線吸收部520吸收雜散光的能力,並維持成型可行性。第五實施例中,光線吸收部520的消光結構525的條狀凹溝以成像透鏡組的光軸X為中心環繞,但並不以此為限。藉此,可使二次射出成型的塑料更緊密的接合。
進一步來說,由第5A圖可知,光線吸收部520更包含一物側承靠面526,物側承靠面526朝向物側,且較外斜面522遠離光軸X,用於與塑膠鏡筒52承靠組裝。
光學有效區511包含一物側表面514與一像側表面515,物側表面514與像側表面515中其中一者為非球 面。第五實施例中,物側表面514與像側表面515皆為非球面。藉此,提供高精度的光線曲折力,減少光學像差。
詳細來說,傳統光學設計皆是將光圈遮光位置設計在鏡片外部,並且會與光學鏡面至少保持一特定距離,而本揭示內容的尖端最小開孔527可貼附在透明部510的物側表面514上,尖端最小開孔527也可埋入在透明部510之中。第五實施例中,尖端最小開孔527埋入在透明部510之中,但並不以此為限。
由第5A圖、第5C圖及第5D圖可知,物端面521至階差結構530的距離為Ld,第一外徑面524的直徑為ψD,光線吸收部520的最小開孔523的直徑為ψd,物端面521的外徑為ψo,光學有效區511的中心厚度為CT,光學有效區511的像側中心至物端面521的距離為FT,透明外圍區512的最小厚度為ETmin,物側表面514的外徑為ψY,尖端最小開孔527沿平行光軸X的方向往透明部510的物側至物側表面514的距離為d1,尖端最小開孔527沿平行光軸X的方向往透明部510的像側至像側表面515的距離為d2,物端面521至頂面52a的距離為Lo,塑膠鏡筒52的最小孔徑為ψb,成像透鏡組的焦距為f,而所述參數滿足下列表五條件。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43-67
Figure 109114070-A0101-12-0044-13
<第六實施例>
第6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六實施例中電子裝置60之示意圖,第6B圖繪示依照第6A圖第六實施例中電子裝置60的方塊圖。由第6A圖與第6B圖可知,電子裝置60係一智慧型手機,且包含一成像鏡頭模組61,其中成像鏡頭模組61包含一成像透鏡組61a、一電子感光元件61b及一塑膠鏡筒(圖未繪示)。第六實施例的成像鏡頭模組61設置於使用者介面62側邊的區域,電子感光元件61b設置於成像鏡頭模組61之成像面(圖未繪示),其中使用者介面62可為觸控螢幕或顯示螢幕,並不以此為限。成像鏡頭模組61可為前述第一實施例至第五實施例中的任一者,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來說,使用者透過電子裝置60的使用者介面62進入拍攝模式。此時成像鏡頭模組61匯集成像光線在電子感光元件61b上,並輸出有關影像的電子訊號至成像訊號處理元件(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63。
因應電子裝置60的相機規格,電子裝置60可更包含一光學防手震組件64,係可為OIS防抖回饋裝置,進一步地,電子裝置60可更包含至少一個輔助光學元件(未另標號)及至少一個感測元件65。第六實施例中,輔助光學元件為閃光燈模組66與對焦輔助模組67,閃光燈模組66可用以補償色溫,對焦輔助模組67可為紅外線測距元件、雷射對焦模組等。感測元件65可具有感測物理動量與作動能量的功能,如加速計、陀螺儀、霍爾元件(Hall Effect Element),以感知使用者的手部或外在環境施加的晃動及抖動,進而有利於電子裝置60中成像鏡頭模組61配置的自動對焦功能及光學防手震組件64的發揮,以獲得良好的成像品質,有助於依據本揭示內容的電子裝置60具備多種模式的拍攝功能,如優化自拍、低光源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動態範圍成像)、高解析4K(4K Resolution)錄影等。此外,使用者可由觸控螢幕直接目視到相機的拍攝畫面,並在觸控螢幕上手動操作取景範圍,以達成所見即所得的自動對焦功能。
此外,電子裝置60可更包含但不限於顯示單元(Display)、控制單元(Control Unit)、儲存單元(Storage Unit)、暫儲存單元(RAM)、唯讀儲存單元(ROM)或其組合。
第6C圖繪示依照第6A圖第六實施例中自拍場景之示意圖,第6D圖繪示依照第6A圖第六實施例中拍攝的影像之示意圖。由第6A圖至第6D圖可知,成像鏡頭模組 61與使用者介面62皆朝向使用者,在進行自拍(selfie)或直播(live streaming)時,可同時觀看拍攝影像與進行介面的操作,並於拍攝後可得到如第6D圖之拍攝的影像。藉此,搭配本揭示內容之成像鏡頭模組61可提供較佳的拍攝體驗。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成像鏡頭模組
11:雙色模造透鏡元件
12:塑膠鏡筒
12a:頂面
13,17:成像透鏡元件
113:第二外徑面
120:光線吸收部
121:物端面
124:第一外徑面
125:消光結構
130:階差結構
150:軸向連接結構
X:光軸

Claims (24)

  1. 一種成像透鏡組,包含:
    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包含:
    一透明部,由中心至周邊依序包含:
    一光學有效區,該成像透鏡組的一光軸通過該光學有效區;及
    一透明外圍區,環繞該光學有效區;
    一光線吸收部,環繞該光學有效區,並設置於該透明外圍區的物側,且包含:
    一物端面,朝向該光線吸收部的物側;及
    一外斜面,由該物端面往該光線吸收部的像側延伸且逐漸遠離該光軸;以及
    一階差結構,連接該光線吸收部的一第一外徑面與該透明部的一第二外徑面;
    其中,該物端面至該階差結構的距離為Ld,該第一外徑面的直徑為ψD,該光線吸收部的一最小開孔的直徑為ψd,其滿足下列條件:
    0.6<Ld/((ψD-ψd)/2)<2.5。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一外徑面的直徑為ψD,該物端面的外徑為ψo,其滿足下列條件:
    0.40<ψo/ψD<0.75。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光學有效區的中心厚度為CT,該光學有效區的像側中心至該物端面的距離為FT,其滿足下列條件:
    1.0<FT/CT<1.2。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光學有效區的中心厚度為CT,該透明外圍區的最小厚度為ETmin,其滿足下列條件:
    ETmin/CT<0.35。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光學有效區的中心厚度為CT,該透明外圍區的最小厚度為ETmin,其滿足下列條件:
    ETmin/CT
    Figure 109114070-A0101-13-0002-56
    0.25。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物端面至該階差結構的距離為Ld,其滿足下列條件:
    0.5mm<Ld<2.0mm。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物端面至該階差結構的距離為Ld,該第一外徑面的直徑為ψD,該光線吸收部的該最小開孔的直徑為ψd,其滿足下列條件:
    0.8<Ld/((ψD-ψd)/2)<2.2。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像透鏡組,其中該雙色模造透鏡元件更包含至少一切痕結構,該至少一切痕結構由該光線吸收部延伸至該透明外圍區。
  9. 一種成像鏡頭模組,包含: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組;以及
    一塑膠鏡筒,裝載該成像透鏡組;
    其中,該成像透鏡組的該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該光線吸收部的該最小開孔包含:
    一尖端最小開孔,形成該成像鏡頭模組的一光圈;及
    二漸縮面,該二漸縮面分別由該光線吸收部的物側與像側往該尖端最小開孔漸縮。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成像鏡頭模組,其中該光學有效區包含一物側表面與一像側表面,該物側表面與該像側表面中其中一者為非球面。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成像鏡頭模組,其中該物側表面的外徑為ψY,該光線吸收部的該最小開孔的直徑為ψd,其滿足下列條件:
    0.7<ψd/ψY
    Figure 109114070-A0101-13-0003-45
    1。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成像鏡頭模組,其中該尖端最小開孔沿平行該光軸的方向往該透明部的物側至該 物側表面的距離為d1,該尖端最小開孔沿平行該光軸的方向往該透明部的像側至該像側表面的距離為d2,其滿足下列條件:
    0
    Figure 109114070-A0101-13-0004-50
    d1/(d1+d2)<0.8。
  13. 如請求項9所述之成像鏡頭模組,其中該光線吸收部包含至少一消光結構,該至少一消光結構由複數條狀凹溝組成,且該些條狀凹溝以沿圓周方向排列與各該條狀凹溝以該成像透鏡組的該光軸為中心環繞中之至少一方式設置。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成像鏡頭模組,其中該至少一消光結構設置於該二漸縮面中至少一面。
  15. 如請求項9所述之成像鏡頭模組,其中該塑膠鏡筒包含一頂面朝向該成像鏡頭模組的物側,且該物端面位於該頂面的物側,該物端面至該頂面的距離為Lo,其滿足下列條件:
    0.3mm<Lo<1.5mm。
  16. 如請求項9所述之成像鏡頭模組,其中該成像透鏡組更包含一成像透鏡元件,該成像透鏡元件設置於該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像側,該雙色模造透鏡元件包含一軸向連接結構,該軸向連接結構位於該透明外圍區且對應 該成像透鏡元件,該軸向連接結構包含一環平面與一斜錐面,該環平面與該斜錐面用以與該成像透鏡元件軸向連接。
  17. 一種成像鏡頭模組,包含:
    一成像透鏡組,包含:
    一雙色模造透鏡元件,包含:
    一透明部,由中心至周邊依序包含:
    一光學有效區,該成像透鏡組的一光軸通過該光學有效區;及
    一透明外圍區,環繞該光學有效區;
    一光線吸收部,環繞該光學有效區,並設置於該透明外圍區的物側,且包含:
    一物端面,朝向物側;及
    一外斜面,由該物端面往該光線吸收部的像側延伸且逐漸遠離該光軸;以及
    一塑膠鏡筒,用以裝載該成像透鏡組,且包含:
    一頂面,朝向該成像鏡頭模組的物側;
    其中,該物端面位於該頂面的物側,該物端面至該頂面的距離為Lo,其滿足下列條件:
    0.3mm<Lo<1.5mm。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成像鏡頭模組,其中該塑膠鏡筒的最小孔徑為ψb,該物端面的外徑為ψo,其滿 足下列條件:
    0.5<ψo/ψb
    Figure 109114070-A0101-13-0006-47
    0.95。
  19.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成像鏡頭模組,其中該光學有效區的中心厚度為CT,該光學有效區的像側中心至該物端面的距離為FT,其滿足下列條件:
    1.0<FT/CT<1.2。
  20.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成像鏡頭模組,其中該成像透鏡組的焦距為f,該光線吸收部的一最小開孔的直徑為ψd,其滿足下列條件:
    1.15<f/ψd<2.80。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成像鏡頭模組,其中該成像透鏡組的焦距為f,該光線吸收部的該最小開孔的直徑為ψd,其滿足下列條件:
    1.45
    Figure 109114070-A0101-13-0006-48
    f/ψd
    Figure 109114070-A0101-13-0006-49
    2.50。
  22.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成像鏡頭模組,其中該成像透鏡組更包含一成像透鏡元件,該成像透鏡元件設置於該雙色模造透鏡元件的像側,該雙色模造透鏡元件包含一軸向連接結構,該軸向連接結構位於該透明外圍區且對應該成像透鏡元件,該軸向連接結構包含一環平面與一斜錐面,該環平面與該斜錐面用以與該成像透鏡元件軸向連 接。
  23.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成像鏡頭模組,其中該光學有效區的中心厚度為CT,該透明外圍區的最小厚度為ETmin,其滿足下列條件:
    ETmin/CT<0.35。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成像鏡頭模組,其中該光學有效區的中心厚度為CT,該透明外圍區的最小厚度為ETmin,其滿足下列條件:
    ETmin/CT
    Figure 109114070-A0101-13-0007-71
    0.25。
TW109114070A 2020-04-27 2020-04-27 成像透鏡組與成像鏡頭模組 TWI7325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4070A TWI732541B (zh) 2020-04-27 2020-04-27 成像透鏡組與成像鏡頭模組
CN202021231585.5U CN213210572U (zh) 2020-04-27 2020-06-30 成像透镜组与成像镜头模块
CN202010607569.XA CN113640943B (zh) 2020-04-27 2020-06-30 成像透镜组与成像镜头模块
CN202310617675.XA CN116626857A (zh) 2020-04-27 2020-06-30 成像透镜组与成像镜头模块
US17/192,919 US20210333518A1 (en) 2020-04-27 2021-03-05 Imaging lens element assembly and imaging lens assembly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4070A TWI732541B (zh) 2020-04-27 2020-04-27 成像透鏡組與成像鏡頭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2541B true TWI732541B (zh) 2021-07-01
TW202141103A TW202141103A (zh) 2021-11-01

Family

ID=75831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4070A TWI732541B (zh) 2020-04-27 2020-04-27 成像透鏡組與成像鏡頭模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33518A1 (zh)
CN (3) CN113640943B (zh)
TW (1) TWI7325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2541B (zh) * 2020-04-27 2021-07-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透鏡組與成像鏡頭模組
TWI762355B (zh) * 2021-06-11 2022-04-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裝置、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901211A (zh) * 2017-05-25 2019-01-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模造環型光學元件、成像鏡片組、成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US20190235140A1 (en) * 2018-01-30 2019-08-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ing lens assembly with dual molded optical el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00003998A1 (en) * 2016-05-09 2020-01-02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ing lens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532589A (ja) * 2002-07-08 2005-10-27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光学レンズ要素及びこのレンズ要素を備える光学レンズ装置
WO2009125640A1 (ja) * 2008-04-09 2009-10-15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01556362A (zh) * 2008-04-09 2009-10-14 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玻璃镜片组及其制造方法
JP2012215711A (ja) * 2011-03-31 2012-11-08 Fujifilm Corp レンズユニット、レンズ、及び撮像ユニット
TWI627460B (zh) * 2017-07-19 2018-06-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07528991U (zh) * 2017-10-25 2018-06-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片及镜头模组
TWI702433B (zh) * 2019-07-25 2020-08-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98700B (zh) * 2019-08-13 2020-07-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塑膠鏡筒、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TWI731418B (zh) * 2019-09-25 2021-06-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3064256B (zh) * 2019-12-31 2023-04-11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模块
TWI732541B (zh) * 2020-04-27 2021-07-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透鏡組與成像鏡頭模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03998A1 (en) * 2016-05-09 2020-01-02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ing lens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1901211A (zh) * 2017-05-25 2019-01-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模造環型光學元件、成像鏡片組、成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US20190235140A1 (en) * 2018-01-30 2019-08-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maging lens assembly with dual molded optical el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40943A (zh) 2021-11-12
CN113640943B (zh) 2023-06-16
US20210333518A1 (en) 2021-10-28
TW202141103A (zh) 2021-11-01
CN213210572U (zh) 2021-05-14
CN116626857A (zh) 2023-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81082B2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with dual molded optical el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693629B (zh) 含有塑胶透镜的成像透镜组、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TWI731418B (zh)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598614B (zh) 含有雙色模造透鏡的光學鏡頭及電子裝置
TWI728690B (zh)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12354B (zh) 含有雙色模造透鏡的光學鏡頭及電子裝置
CN210136344U (zh) 含有塑胶镜筒的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TWI737978B (zh) 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03342B (zh) 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US11254098B2 (en) Composite light blocking sheet, imaging lens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732541B (zh) 成像透鏡組與成像鏡頭模組
TWI698700B (zh) 塑膠鏡筒、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TWI702419B (zh) 成像鏡頭模組與電子裝置
TWI714518B (zh) 成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334689A (zh)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