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28705B - 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28705B
CN103728705B CN201210391838.9A CN201210391838A CN103728705B CN 103728705 B CN103728705 B CN 103728705B CN 201210391838 A CN201210391838 A CN 201210391838A CN 103728705 B CN103728705 B CN 1037287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forming assembly
contact surface
brake sack
t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918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28705A (zh
Inventor
张国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918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28705B/zh
Priority to TW101148386A priority patent/TWI498657B/zh
Priority to US13/793,284 priority patent/US8967814B2/en
Priority to JP2013195328A priority patent/JP5860445B2/ja
Publication of CN103728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8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28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28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可应用于拍摄影像及录像的镜头模块的成像镜头,特别是指一种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本发明的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包含一镜筒,一设置在该镜筒内的成像单元,及一设置在该成像单元中或该成像单元与镜筒之间的其中一安装位置的遮光片。该遮光片具有一定位在该安装位置且呈平面环状的固定部,及一自该固定部一内周缘弯折并朝该光轴倾斜延伸而终止于一末端缘的折弯部。该遮光片的固定部使该遮光片易于定位在该镜筒内的安装位置,且容易组装而可维持良好的组装精确度,该折弯部则可以有效排除杂散光线,以减少杂散光线在成像时造成不必要的影像,可使该成像镜头具有更高的成像质量。

Description

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可应用于拍摄影像及录像的镜头模块的成像镜头,特别是指一种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参阅图1,现有的一成像镜头具有一镜筒11,多个沿光轴I安装在该镜筒11内部的镜片121、122、123、124,及分别设置在镜片121与镜片122之间、镜片123与镜片124之间的二个遮光组件125、126。该二遮光组件125、126主要用来排除杂散光线,以免影响成像质量。然而,现有的遮光组件125及126仍然无法有效排除大角度入射的杂散光线,如图1中所示的一杂散光线110,在镜筒11与镜片121~124间因反射及折射后仍会成像在一成像面127上,导致该杂散光线110仍会影响成像质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有效排除大部分的杂散光线以获得更佳成像品质的成像镜头。
参阅图2,为中国台湾地区专利公开号第TW 201116876号申请案所揭示的一成像镜头,该成像镜头亦具有多个遮光组件131、132,其中,该遮光组件131是由一第一透镜141一像侧曲面142周缘向外倾斜延伸,且沿成像光线不通过的一非光学部表面143设置,并通过与其相邻的一第二透镜144的一物侧曲面145周缘向外延伸的一非光学部表面146界定形成的两个支撑部147、148,使该遮光组件131获得定位,通过使该遮光组件131沿该第一透镜141的非光学部表面143倾斜设置,虽然可有效吸收第一透镜141与第二透镜144之非光学部的杂散光线,并提高成像质量,但该申请案的设计只有在相邻二透镜的非光学区域的相互面对的二表面形状能够相互配合时,才能使该遮光组件131获得稳固定位。例如,以图2为例,如果该第一透镜141位于像侧的非光学部表面143的倾斜斜面太窄,则可在该第二透镜144位于物侧的非光学部表面146设置支撑部的范围会过小,而难以设计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支撑部,由于单一个支撑部不足以支撑倾斜设置的该遮光组件131,使得该遮光组件131难以稳固地贴靠定位在该第一透镜141与该第二透镜144之间。此外,由于该遮光组件131的厚度极薄,当被夹设在一非平面(如图2的非光学部表面146)与一平面(如图2的非光学部表面143)之间时,该遮光组件131容易变形而难以平整地贴附于该第一透镜141的非光学部表面143,进而影响该成像镜头的组装精度,并会影响到遮光作用与成像质量,因此该成像镜头除了不易维持较佳的组装精度外,还存有易因组装不良而影响成像质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利用组装精确度良好的遮光片有效阻挡不必要的杂散光线,以避免杂散光线在成像时造成不必要的影像,进而能提高成像质量的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于是,本发明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包含一镜筒,一设置在该镜筒内的成像单元,及一设置在该成像单元中或该成像单元与镜筒之间的其中一安装位置的遮光片。
该镜筒包括围绕一光轴界定形成一入光孔且邻近物侧的基壁,及一由该基壁周缘朝像侧延伸并与该基壁相配合界定形成一容置空间的围绕壁。
该成像单元设置于该镜筒的容置空间,包括多个沿该光轴依序设置的成像组件,每一个成像组件分别具有一朝向物侧的前接触面及一朝向像侧的后接触面,该前、后接触面均呈环状。
该遮光片安装于一选自下列群组的位置:该成像单元邻近该镜筒基壁的成像组件的前接触面与该基壁之间的位置,及该成像单元的其中一个成像组件的后接触面及与其相邻且位于其像侧的成像组件的前接触面之间的位置,该遮光片具有一定位在该安装位置且呈平面环状的固定部,及一自该固定部一内周缘弯折并朝该光轴倾斜延伸而终止于一末端缘的折弯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遮光片的结构型式,可利用该遮光片的固定部提供方便定位在该镜筒内的安装位置的特性,而达到容易组装且可维持良好的组装精确度的效果,该折弯部则可以有效排除杂散光线,以减少杂散光线在成像时造成不必要的影像。因此,使本发明成像镜头能提供更清晰的高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配置示意图,说明现有的一种成像镜头的数个遮光片的设置情形。
图2是一配置示意图,说明现有的另一种成像镜头的一遮光片呈倾斜设置的情形。
图3是一配置示意图,说明本发明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4是一立体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遮光片的结构型式。
图5是图3的上半部的一局部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遮光片的一折弯部与一第三成像组件的一像侧曲面的配置关系。
图6是一配置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遮光片的折弯部朝向一光轴及一第四成像组件的方向延伸的情形。
图7是一配置示意图,说明本发明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8是一配置示意图,说明本发明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
图9是一配置示意图,说明本发明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
图10是一配置示意图,说明本发明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的一第五较佳实施例。
图11是一配置示意图,说明本发明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的一第六较佳实施例。
图12是一配置示意图,说明本发明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的一第七较佳实施例。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2 成像镜头
3 镜筒
30 容置空间
31 基壁
310 入光孔
32 围绕壁
4 成像单元
400 成像光线界面
41 第一成像组件
411 前接触面
412 后接触面
413 物侧曲面
414 像侧曲面
415 光学有效径区域
416 光通边界周缘
417 后衔接面
418 后卡合面
42 第二成像组件
421 前接触面
422 后接触面
423 物侧曲面
424 像侧曲面
424’ 像侧面
426 光通边界周缘
427 前衔接面
428 前卡合面
429 后衔接面
43 第三成像组件
431 前接触面
432 后接触面
433 物侧曲面
434 像侧曲面
435 光学有效径区域
436 光通边界周缘
437 前衔接面
438 前卡合面
44 第四成像组件
441 前接触面
442 后接触面
443 物侧曲面
444 像侧曲面
445 光学有效径区域
446 光通边界周缘
45 第五成像组件
451 前接触面
452 后接触面
453 物侧曲面
454 像侧曲面
5 遮光片
501 遮光片
502 遮光片
503 遮光片
51 固定部
511 内周缘
52 折弯部
521 末端缘
6 垫圈
Ⅱ 光轴
A 物侧
B 像侧
q 夹角
α 锐角
D1 间距
D2 距离
d1 距离
d2 光学有效径的一半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说明书附图的数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且为了更清楚地呈现组件剖切面部分的结构,在各图式中省略了非剖切部分的轮廓线条。
参阅图3与图4,本发明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2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镜筒3,一设置在该镜筒3内的成像单元4、相间隔地设置在该成像单元4中的三遮光片501、502、5。
该镜筒3包括围绕一光轴Ⅱ界定形成一入光孔310且邻近物侧的基壁31,及一由该基壁31周缘朝像侧延伸并与该基壁31相配合界定形成一容置空间30的围绕壁32。
该成像单元4设置于该镜筒3的容置空间30,包括沿该光轴Ⅱ自物侧A至像侧B依序设置的一第一成像组件41、一第二成像组件42、一第三成像组件43及一第四成像组件44,该第一成像组件41、第二成像组件42、第三成像组件43、第四成像组件44都是光学透镜。且该第一成像组件41、第二成像组件42、第三成像组件43、第四成像组件44分别具有一朝向物侧且呈环状的前接触面411、421、431、441,一朝向像侧且呈环状的后接触面412、422、432、442,一受该前接触面411、421、431、441围绕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侧曲面413、423、433、443,以及一受该后接触面412、422、432、442围绕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曲面414、424、434、444。补充说明的是,该成像单元4的成像组件的数量不受限。
其中一该遮光片501是安装在该第一成像组件41的后接触面412与该第二成像组件42的前接触面421之间的位置,另一该遮光片502则是安装在该第二成像组件42的后接触面422与该第三成像组件43的前接触面431之间的位置。
另一该遮光片5为具有折弯结构的立体造型,并安装在该成像单元4的第三成像组件43的后接触面432及与其相邻的第四成像组件44的前接触面441之间的安装位置。但该遮光片5的安装位置不以此为限,依设计需求,也可将该遮光片5安装于一选自下列群组的位置:该成像单元4邻近该镜筒3基壁31的第一成像组件41的前接触面411与该基壁31之间的位置,及该成像单元4的第一、第二、第三成像组件41、42、43的后接触面412、422、432及分别与其相邻且位于其像侧的第二、第三、第四成像组件42、43、44的前接触面421、431、441之间的其中一个位置。
该遮光片5具有一定位在该安装位置且呈平面环状的固定部51,及一自该固定部51一内周缘511弯折并朝该光轴Ⅱ倾斜延伸而终止于一末端缘521的折弯部52。
配合参阅图5,该成像单元4的第四成像组件44的物侧曲面443具有一供有效的成像光线通过的光学有效径区域445,该第三成像组件43的像侧曲面434具有一供有效的成像光线通过的光学有效径区域435。在该二光学有效径区域445、435之间定义出一个成像光线界面400,该成像光线界面400是自该第三成像组件43的像侧曲面434的光学有效径区域435周缘延伸到与其相邻的第四成像组件44的物侧曲面443的光学有效径区域445周缘,且该遮光片5的折弯部52的末端缘521不超过该成像光线界面400,以避免该遮光片5挡住成像光线。此外,该第四成像组件44的物侧曲面443与该第三成像组件43的像侧曲面434之边缘均各形成一光通边界周缘446、436。
其中,光学有效径是指透镜的物侧曲面或像侧曲面上有效的成像光线通过范围的直径,值得一提的是,现有的成像镜头的透镜在设计时,通常将该透镜的物侧曲面或像侧曲面的光学有效径区域周缘与界定出该物侧曲面或像侧曲面的光通边界周缘之间的间距D1设定在0.1 mm~0.2 mm的范围。图5为图3的成像镜头2上半部的局部视图,因此,只呈现出一半的光学有效径区域435、445。本实施例虽然仅说明该第三成像组件43的像侧曲面434与该第四成像组件44的物侧曲面443的光学有效径区域435、445与光通边界周缘436、446。但是,该成像单元4的第一成像组件41、第二成像组件42的物侧曲面413、423与像侧曲面414、424、第三成像组件43的物侧曲面433及第四成像组件44的像侧曲面444上也都具有各自的光学有效径区域与光通边界周缘,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该遮光片5的折弯部52是朝该光轴Ⅱ及该第三成像组件43的方向延伸,且该折弯部52与光轴Ⅱ之夹角θ为41.2°。其中,为了确保能有效消除杂散光线,并降低因透光量减少所造成的影响,该折弯部52的末端缘521与该第三成像组件43的光通边界周缘436的距离D2较佳为0.1 mm~0.4 mm。限定上述范围的主要考虑在于:经多次实验后发现,该折弯部52的末端缘521与该第三成像组件43的光通边界周缘436之间的距离D2若小于0.1 mm,则可能因为该遮光片5的制作尺寸公差的影响,而使该末端缘521碰触到该第三成像组件43的像侧曲面434并导致透光量与成像明亮度受到影响。而该折弯部52的末端缘521与该第三成像组件43的光通边界周缘436之间的距离D2若大于0.4 mm,则会降低消除杂散光线的效果,而影响到成像质量。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该遮光片5是由黑色塑料材料或黑色薄膜制成。由黑色塑料材料经过射出成型方式制成的该遮光片5具有较高的尺寸精确度,不会因为制作上的误差,而降低遮蔽杂散光线的效果,或阻挡过多的有效成像光线,而影响成像质量。此外,由黑色薄膜经过冲压方式制成之该遮光片5不仅可制作一般厚度之遮光片,还可制作厚度较薄的遮光片,如厚度仅0.02mm的遮光片,因此可适用于当相邻两成像组件之间极为靠近时的情形。综上所述,该遮光片5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与物理性能,且该遮光片5也具有稳定的结构强度与尺寸上的精确度。
值得一提的是,参阅图6,也可以依设计与配置需求,使该遮光片5的折弯部52朝该光轴Ⅱ及该第四成像组件44的方向延伸,且该折弯部52的末端缘521不超过该成像光线界面400,并使该末端缘521与该第四成像组件44的光通边界周缘446的距离维持在0.1mm~0.4 mm的范围内,藉此同样能在避免透光量减少的条件下,达到有效消除杂散光线的效果。当然,该具有折弯部52的遮光片5的设置数量不受限,可介于该等成像组件41、42、43、44之间或介于镜筒3之基壁31与该第一成像组件41之间。
参阅图7,为本发明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2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并包含一镜筒3、一设置在该镜筒3内的成像单元4、自物侧至像侧依序相间隔地设置在该成像单元4中的四遮光片5、501、502、503。其中一该遮光片5具有折弯结构。
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差别在于:该成像单元4包括沿一光轴Ⅱ自物侧至像侧依序设置的一第一成像组件41、一第二成像组件42、一第三成像组件43、一第四成像组件44及一第五成像组件45,即该等成像组件41~45的数量及型式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且该成像镜头2还包含一设置在该第四成像组件44与该第五成像组件45之间的垫圈6,以调整该第四、第五成像组件44、45之间距,该遮光片5安装在该第一成像组件41与第二成像组件42之间的位置,且该安装位置的结构型式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以下针对该第一成像组件41、该第二成像组件42与该遮光片5之间的组合关系进行说明。
该遮光片5具有一定位在该第一成像组件41的一后接触面412与该第二成像组件42的一前接触面421之间且呈平面环状的固定部51,及一自该固定部51一内周缘511弯折并朝该光轴Ⅱ及该第一成像组件41倾斜延伸而终止于一末端缘521的折弯部52。该折弯部52的延伸面与光轴Ⅱ的夹角为63.3°,且该折弯部52的末端缘521的位置不超出由该第一成像组件41的像侧曲面414的光学有效径区域,与该第二成像组件42的物侧曲面423的光学有效径区域相配合界定出的一成像光线界面。此外,该第一成像组件41的一像侧曲面414边缘形成一光通边界周缘416,该遮光片5的末端缘521与该光通边界周缘416的距离较佳为0.1 mm~0.4 mm。
该第一成像组件41还具有一自该后接触面412外周缘向外并朝向该像侧倾斜延伸的后衔接面417,及一自该后衔接面417外周缘向外延伸的后卡合面418。该第二成像组件42则还具有一自该前接触面421外周缘向外并朝向该物侧倾斜延伸的前衔接面427,及一自该前衔接面427外周缘向外延伸的前卡合面428。且该第二成像组件42的前衔接面427与前卡合面428对应卡合于该第一成像组件41的后衔接面417与后卡合面418。经多次实验后发现,该后衔接面417与该前衔接面427的斜率如果太大,将使该遮光片5难以稳固地定位在该第一成像组件41与第二成像组件4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较佳是使该后衔接面417与光轴Ⅱ之间所夹的锐角α小于20度。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该第一成像组件41的后衔接面417设计成与该后接触面412垂直,并将该第二成像组件42的前衔接面427也对应设计成与该前接触面421垂直的型式。
参阅图8,为本发明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2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并包含一镜筒3、一设置在该镜筒3内的成像单元4、自物侧至像侧依序相间隔地设置在该成像单元4中的四遮光片501、502、503、5及一垫圈6。其中一该遮光片5具有折弯结构。
该成像单元4包括沿一光轴Ⅱ自物侧至像侧依序设置的一第一成像组件41、一第二成像组件42、一第三成像组件43、一第四成像组件44及一第五成像组件45。该垫圈6则是设置在该第四成像组件44与第五成像组件45之间。
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主要差别在于:该遮光片5安装在该第四成像组件44与该垫圈6之间。以下仅针对该第四成像组件44、该垫圈6与该遮光片5之间的组合关系进行说明。
该垫圈6是设置在该第四成像组件44的一后接触面442与该第五成像组件45的一前接触面451之间。该遮光片5则具有一定位在该第四成像组件44的后接触面442与该垫圈6之间且呈平面环状的固定部51,及一自该固定部51一内周缘511弯折而终止于一末端缘521的折弯部52,该折弯部52是朝向该光轴Ⅱ并靠近该垫圈6与该第五成像组件45的方向倾斜延伸。
其中,该折弯部52的末端缘521的位置不超出由该第四成像组件44的一像侧曲面444的光学有效径区域,与该第五成像组件45的一物侧曲面453的光学有效径区域相配合界定出的成像光线界面。该第五成像组件45的物侧曲面453的边缘形成一光通边界周缘456,该遮光片5的末端缘521与该光通边界周缘456的距离较佳为0.1 mm~0.4 mm。可以依设计需求,使该折弯部52朝向该光轴Ⅱ并远离该垫圈6的方向倾斜延伸。也可以将该遮光片5安装在该垫圈6与该第五成像组件45的前接触面451之间。
参阅图9,为本发明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2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并包含一镜筒3、一设置在该镜筒3内的成像单元4、自物侧至像侧依序相间隔地设置在该成像单元4中的三遮光片501、502、5。其中一该遮光片5具有折弯结构。
该第四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差别在于:该成像单元4包括沿一光轴Ⅱ自物侧至像侧依序设置的一第一成像组件41、一第二成像组件42及一第三成像组件43,该等成像组件41~43的数量及型式与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该遮光片5安装在该第二成像组件42与第三成像组件43之间的位置,且该安装位置的结构型式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不同,更进一步地说,该第二成像组件42并无直接承靠于该镜筒3的围绕壁32上。以下仅针对该第二成像组件42、该第三成像组件43与该遮光片5之间的组合关系进行说明。
该遮光片5具有一定位在该第二成像组件42的后接触面422与该第三成像组件43的一前接触面431之间且呈平面环状的固定部51,及一自该固定部51一内周缘511弯折并朝该光轴Ⅱ及该第二成像组件42倾斜延伸而终止于一末端缘521的折弯部52。在本实施例中,该折弯部52的延伸面与光轴Ⅱ的夹角为66.5°,且该折弯部52的末端缘521不超出由该第二成像组件42的像侧曲面424的光学有效径区域,与该第三成像组件43的一物侧曲面433的光学有效径区域相配合界定出的一成像光线界面。该第二成像组件42的一像侧曲面424也是由一光通边界周缘426界定形成,该遮光片5的末端缘521与该光通边界周缘426的距离较佳为0.1 mm~0.4 mm。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成像组件42还具有一自后接触面422外周缘垂直弯折并朝向物侧方向延伸的后衔接面429。该第三成像组件43则还具有一自该前接触面431外周缘垂直弯折并朝向物侧方向延伸的前衔接面437,及一自该前衔接面437外周缘向外延伸的前卡合面438。本实施例的该第二成像组件42未直接卡合于该镜筒3的一围绕壁32上,而是通过该后衔接面429卡合于该第三成像组件43的前衔接面437上而获得定位。
参阅图10,为本发明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2的一第五较佳实施例,并包含一镜筒3、一设置在该镜筒3内的成像单元4、自物侧至像侧依序相间隔地设置在该成像单元4中的三遮光片5、501、502。其中一该遮光片5为具有折弯结构的立体造型。
该第五较佳实施例的镜筒3与成像单元4的结构与该四较佳实施例相同。该镜筒3包括围绕一光轴Ⅱ界定形成一入光孔310且邻近物侧的基壁31,及一由该基壁31周缘朝像侧延伸并与该基壁31相配合界定形成一容置空间30的围绕壁32。且该成像单元4亦包括沿该光轴Ⅱ自物侧至像侧依序设置的一第一成像组件41、一第一成像组件42及一第三成像组件43。
该第五较佳实施例与该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主要差别仅在于:具有折弯结构的该遮光片5是设置在该镜筒3的基壁31与该第一成像组件41之间,以下仅针对该基壁31、该第一成像组件41与该遮光片5之间的组合关系进行说明。
该遮光片5具有一定位在该镜筒3的基壁31与该第一成像组件41的一前接触面411之间且呈平面环状的固定部51,及一自该固定部51一内周缘511弯折并朝该光轴Ⅱ及该入光孔310的方向倾斜延伸而终止于一末端缘521的折弯部52。在本实施例中,该折弯部52的延伸面与光轴Ⅱ的夹角为66.7°。较佳地,该第一成像组件41的一物侧曲面413边缘形成一光通边界周缘416,并具有一供成像光线通过的光学有效径区域415,设置该遮光片5时,也是使该折弯部52的末端缘521与光轴的距离d1大于该第一成像组件41之物侧曲面413之光学有效径区域415的光学有效径的一半(即d2),且该末端缘521与该光通边界周缘416的距离较佳为0.1 mm~0.4 mm。
本实施例通过将该遮光片5安装在该基壁31与该第一成像组件41之间的设计,能阻却大角度入射的杂散光线,同样有助于改善成像质量。
参阅图11,为本发明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2的一第六较佳实施例,并包含一镜筒3、一设置在该镜筒3内的成像单元4、自物侧至像侧依序相间隔地设置在该成像单元4中的三遮光片501、5、502。
其中一该遮光片5具有折弯结构。该成像单元4包括沿一光轴Ⅱ自物侧至像侧依序设置的一第一成像组件41、一第一成像组件42、一第三成像组件43及一第四成像组件44。
该第六较佳实施例的镜筒3及该镜筒3内部组件的配置型式皆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主要差异仅在于该第二成像组件42的型式及该遮光片5的设置位置。以下仅就差异部分及该第二成像组件42、第三成像组件43与该遮光片5之间的组合关系进行说明。
该第二成像组件42的一像侧面424'为平面,该遮光片5是设置在该第二成像组件42与该第三成像组件43之间,并具有一定位在该第二成像组件42的一后接触面422与该第三成像组件43的一前接触面431之间且呈平面环状的固定部51,及一自该固定部51一内周缘511弯折并朝该光轴Ⅱ及该第三成像组件43的方向倾斜延伸而终止于一末端缘521的折弯部52。在本实施例中,该遮光片5仍能透过该固定部51获得稳固定位,并以该折弯部52有效消除杂散光线。
参阅图12,为本发明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2的一第七较佳实施例,该第七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差别在于:安装于该成像单元4之第三成像组件43的后接触面432及与其相邻的第四成像组件44的前接触面441之间的该遮光片5是利用射出成型的方式制成,且该遮光片5的固定部51的厚度较厚,使该遮光片5的固定部51进一步具有垫圈的功能。其中,使该固定部51增加厚度而能兼作为垫圈的设计,可以让与该遮光片5相邻的该等成像组件之前接触面与后接触面之间的厚度变薄,以利于成像组件之制作。详细一点说明,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固定部51的厚度为0.2mm,而在第一实施例中,该遮光片5的该固定部51的厚度为0.02mm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成像镜头2的遮光片5的设置数量不受限,也可以在上述的每一个实施例中的各个不同安装位置都设置具有折弯结构的遮光片5,以提高该成像镜头2整体的成像质量。此外,该遮光片5的折弯部52的结构型式不拘于平面状,也可以采用一选自下列群组的结构型式形成该折弯部52:波浪状、阶梯状及弯弧状。使该遮光片5能顺应于各种成像组件的表面形式,并能更贴近于所要遮挡的表面,达到有效消除杂散光线的效果。
归纳上述,该遮光片5能够搭配各种不同结构型式与配置方式的成像单元4与镜筒3组合成本发明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2,前述各种实施例都显示该遮光片5能利用该固定部51获得稳固定位因而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组装精确度,并都能透过该折弯部52达到有效消除杂散光线的效果,使该成像镜头2具有容易组装的特性,且能够除排除杂散光线在成像时形成不必要的影像而能提供更好的成像质量,因而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包含:
一镜筒,包括围绕一光轴界定形成一入光孔且邻近物侧的基壁,及一由该基壁周缘朝像侧延伸并与该基壁相配合界定形成一容置空间的围绕壁;
一成像单元,设置于该镜筒的容置空间,包括多个沿该光轴依序设置的成像组件,每一个成像组件分别具有一朝向物侧的前接触面及一朝向像侧的后接触面,该前、后接触面均呈环状;
一遮光片,该遮光片具有一呈平面环状的固定部及一自该固定部一内周缘弯折并朝该光轴倾斜延伸而终止于一末端缘的折弯部,该遮光片的该固定部是紧贴在该成像单元的其中一个成像组件的后接触面及与其相邻且位于其像侧的成像组件的前接触面之间,或者该成像单元邻近该镜筒基壁的成像组件的前接触面与该基壁之间;
其中,该固定部紧靠其中一个成像组件的后接触面或该基壁,且该固定部之厚度大于该折弯部。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每一成像组件为一透镜,该遮光片是安装在该成像单元的其中一个成像组件的后接触面及与其相邻且位于其像侧的成像组件的前接触面之间的位置,且每一成像组件都具有一受该前接触面围绕的物侧曲面及一受该后接触面围绕的像侧曲面。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单元的每一成像组件的物侧曲面与像侧曲面分别具有一供成像光线通过的光学有效径区域,该遮光片两侧相邻之成像组件之间定义一个成像光线界面,该成像光线界面是自该遮光片物侧的成像组件的像侧曲面的光学有效径区域周缘延伸到该遮光片像侧的成像组件的物侧曲面的光学有效径区域周缘,该遮光片的折弯部的末端缘不超过该成像光线界面。
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单元的每一成像组件的物侧曲面与像侧曲面之边缘均各形成一光通边界周缘,该遮光片的折弯部的末端缘与该邻近的光通边界周缘的距离为0.1 mm~0.4 mm。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片是安装在该成像单元邻近该镜筒基壁的成像组件的前接触面与该基壁之间的位置,且该遮光片的固定部定位在该前接触面与该基壁之间,该折弯部是朝该入光孔的方向延伸。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单元的每一成像组件都具有一受该前接触面围绕的物侧曲面,及一受该后接触面围绕的像侧曲面,邻近该镜筒的基壁的成像组件的物侧曲面具有一供成像光线通过的光学有效径区域,该遮光片的折弯部的末端缘与光轴的距离大于光学有效径的一半,该光学有效径为该光学有效径区域的直径。
7.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单元的每一成像组件都具有一受该前接触面围绕且使光线通过的物侧曲面及一受该后接触面围绕且使光线通过的像侧曲面,邻近该镜筒的基壁的成像组件的物侧曲面之边缘形成一光通边界周缘,且该遮光片的折弯部的末端缘与该光通边界周缘的距离为0.1 mm~0.4 mm。
CN201210391838.9A 2012-10-16 2012-10-16 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Active CN103728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1838.9A CN103728705B (zh) 2012-10-16 2012-10-16 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TW101148386A TWI498657B (zh) 2012-10-16 2012-12-19 An imaging lens that eliminates stray light
US13/793,284 US8967814B2 (en) 2012-10-16 2013-03-11 Imaging lens with enhancement of blocking stray light
JP2013195328A JP5860445B2 (ja) 2012-10-16 2013-09-20 迷光の遮断を強化した撮像レン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1838.9A CN103728705B (zh) 2012-10-16 2012-10-16 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28705A CN103728705A (zh) 2014-04-16
CN103728705B true CN103728705B (zh) 2017-03-08

Family

ID=50452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1838.9A Active CN103728705B (zh) 2012-10-16 2012-10-16 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860445B2 (zh)
CN (1) CN103728705B (zh)
TW (1) TWI4986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83033B1 (ko) 2015-05-27 2018-07-2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모듈
CN205507179U (zh) * 2015-11-17 2016-08-24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TWI591376B (zh) 2016-05-09 2017-07-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TWI638185B (zh) * 2016-05-09 2018-10-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TWI614518B (zh) * 2016-05-09 2018-02-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CN206515587U (zh) * 2016-07-20 2017-09-22 瑞声声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遮光片及具有该遮光片的镜头模组
CN106802528B (zh) * 2016-10-25 2019-08-0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遮光板、遮光板的加工方法及镜头模组
CN106483643B (zh) * 2016-11-28 2022-10-14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焦红外热成像系统
CN106772895A (zh) * 2016-12-10 2017-05-31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TWI598614B (zh) * 2016-12-14 2017-09-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雙色模造透鏡的光學鏡頭及電子裝置
TWI612354B (zh) * 2016-12-14 2018-01-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雙色模造透鏡的光學鏡頭及電子裝置
CN108254849B (zh) * 2016-12-29 2020-10-27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
CN106896478B (zh) * 2016-12-30 2019-05-28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ES2940444T3 (es) 2017-01-03 2023-05-08 Huawei Tech Co Ltd Estructura de la lente, método de fabricación de la misma y cámara
CN106802529B (zh) * 2017-01-12 2019-08-0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筒、镜头筒的加工方法及镜头模组
CN106950623A (zh) * 2017-05-23 2017-07-14 陈志刚 一种遮光圈及微型镜头
TWI621891B (zh) * 2017-05-25 2018-04-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模造環型光學元件、成像鏡片組、成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7329349A (zh) * 2017-07-07 2017-11-07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镜头
CN208172350U (zh) * 2018-01-29 2018-11-3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头组件
TWI647480B (zh) * 2018-01-30 2019-01-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雙色模造光學元件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N110346847A (zh) * 2018-04-03 2019-10-18 昆山康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不同折射率的材料所组成的镜片结构
CN111474665A (zh) * 2019-01-23 2020-07-31 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应用该光学镜头的镜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TWI714247B (zh) * 2019-02-27 2020-12-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0161654B (zh) * 2019-05-08 2021-09-28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130271A (zh) * 2019-06-25 2020-12-25 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及具有该镜头模组的电子装置
CN110488445B (zh) * 2019-08-21 2021-07-06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与光学成像镜头
CN112444927A (zh) * 2019-08-30 2021-03-05 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镜片组、光学镜头及电子装置
CN111025512A (zh) * 2019-12-16 2020-04-17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组件、镜头及改善镜头杂光的方法
WO2021120158A1 (zh) * 2019-12-20 2021-06-24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结构
CN111402722A (zh) * 2020-04-28 2020-07-10 欧菲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摄像功能的电子设备
CN114460704A (zh) * 2020-10-22 2022-05-10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间隔元件组
CN114488469A (zh) * 2020-11-13 2022-05-13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12965253A (zh) * 2021-03-24 2021-06-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和穿戴式增强现实显示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83719U (zh) * 2009-09-29 2010-09-15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500万像素手机摄像头光学镜头组件
TW201122601A (en) * 2009-12-21 2011-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ens mod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44177A (ja) * 2000-12-13 2002-08-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絞り切替装置
JP3891567B2 (ja) * 2002-12-03 2007-03-14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フレアストッパ
JP2006085013A (ja) * 2004-09-17 2006-03-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レンズホルダ及びレンズ付きフイルムユニット
TWI322925B (en) * 2004-11-12 2010-04-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A lens module with the function of reducing the sundry ray
JP2006195331A (ja) * 2005-01-17 2006-07-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撮影レンズ
JP5014624B2 (ja) * 2005-12-12 2012-08-29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影レンズ及び撮影レンズ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JP2008175992A (ja) * 2007-01-17 2008-07-31 Fujinon Corp 光学素子および光学ユニット
TWI438514B (zh) * 2008-07-04 2014-05-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鏡頭模組
JP2011043860A (ja) * 2010-11-30 2011-03-03 Panasonic Corp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撮像機器
US20120212805A1 (en) * 2011-02-22 2012-08-23 Tamron Co., Ltd. Lens Unit for Infrared Camera and Infrared Camera Using the Same
TWI491948B (zh) * 2011-06-07 2015-07-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鏡頭模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83719U (zh) * 2009-09-29 2010-09-15 舜宇光学(中山)有限公司 500万像素手机摄像头光学镜头组件
TW201122601A (en) * 2009-12-21 2011-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ens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98657B (zh) 2015-09-01
TW201416788A (zh) 2014-05-01
JP5860445B2 (ja) 2016-02-16
JP2014081628A (ja) 2014-05-08
CN103728705A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28705B (zh) 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CN103852851A (zh) 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US8967814B2 (en) Imaging lens with enhancement of blocking stray light
CN102495460B (zh) 一种全景成像镜头
US20160353020A1 (en) Optical system and imag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9398274B2 (en) Multivision device and lens bar attached to the same
US7969668B2 (en) Lens arrangement and lens module using same
CN109425917A (zh) 塑胶透镜、塑胶环形光学元件、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03885155A (zh) 镜头模块
CN106094155A (zh) 成像镜头
CN102349293A (zh) 显示装置
TWI417593B (zh) Lens set with chimeric structure
CN109358402A (zh) 成像镜头
CN102663381B (zh) 一种低畸变单指指纹采集系统及降低梯形畸变的方法
CN102298690B (zh) 一种条码识读设备
CN105652454A (zh) 一种3d显示层及其3d显示结构
CN201622551U (zh) 一种大尺寸光学触摸屏
TWI662314B (zh)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CN208112786U (zh) 图像获取装置
CN202167037U (zh) 一种条码识读设备
US20070041104A1 (en) Optical system
CN212229354U (zh) 透镜、光栅、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CN2777577Y (zh) 数码镜头模组中镜筒与基座螺纹装配结构
CN207321392U (zh) 多目全景摄像机
CN209248136U (zh) 一种镜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