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8514B - 鏡頭模組 - Google Patents

鏡頭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8514B
TWI438514B TW97125393A TW97125393A TWI438514B TW I438514 B TWI438514 B TW I438514B TW 97125393 A TW97125393 A TW 97125393A TW 97125393 A TW97125393 A TW 97125393A TW I438514 B TWI438514 B TW I4385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barrel
portable electronic
electronic device
barr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25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03165A (en
Inventor
Shih Chieh Yen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97125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3851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03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3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85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8514B/zh

Link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鏡頭模組
本發明涉及一鏡頭模組,尤其涉及一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
隨著通訊技術之快速發展,數位相機已被人們廣泛地應用於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或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便攜式電子設備中(請參見Development of compact camera module having auto focus actuator and mechanical shutter system for mobile phone,Control,Automation and Systems,2007.ICCAS '07.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17-20 Oct.2007 Page(s):2319-2322)。於體積較小之便攜式電子裝置中,輕薄短小之數位相機變成為不可或缺之需求。惟,人們於要求便攜式電子裝置體積小之前提下,更希望所拍攝出來之圖片具有較高之清晰度。
惟,常見之所拍攝出來之圖片具有較高之清晰度之數位相機之鏡頭模組(即高階鏡頭模組)至少具有三個鏡片。而該三個鏡片中,為了滿足光學設計之需要,靠近影像感測器之鏡片之直徑大於其它兩鏡片之直徑。此時,該鏡頭模組中收容該三個鏡片之鏡筒之內徑最少要等於該靠近影像感測器之鏡片之直徑,從而使得該鏡頭模組之鏡筒之體積較大,具有該鏡頭模組之數位相機之體積 較大,直接致使具有該數位相機之行動電話、筆記型電腦或個人數位助理等便攜式電子設備體積增大,給人們之工作及生活帶來了許多不必要之麻煩。
有鑒於此,提供一體積較小、結構較緊湊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實為必要。
一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其包括一兩端開口之鏡筒及收容於該鏡筒內之第一鏡片及第二鏡片,該鏡頭模組進一步包括一位於該鏡筒靠近像側之端部之第三鏡片,該第三鏡片具有一固定部,該鏡筒靠近像側之端部具有一與該固定部相卡固配合之配合部,以使該第三鏡片與該鏡筒靠近像側之端面固接為一體。
一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其包括一兩端開口之鏡筒及收容於該鏡筒內之第一鏡片及第二鏡片,該鏡頭模組進一步包括一位於該鏡筒靠近像側之端部之第三鏡片,該第三鏡片藉由膠合黏結方法黏附於該鏡筒靠近像側之端面上。
與先前技術相比,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之第三鏡片與該鏡筒靠近像側之端部之端面固接為一體,從而減小了該鏡筒之體積,進而使得具有該鏡筒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具有較小之體積,較緊湊之結構。
10、10d‧‧‧鏡頭模組
20、20d‧‧‧鏡筒
24‧‧‧第一鏡片
26‧‧‧第二鏡片
30、30a、30b、30c、30d‧‧‧第三鏡片
40‧‧‧視場光闌
50‧‧‧鏡座
60‧‧‧影像感測元件
202‧‧‧第一端
204、204d‧‧‧第二端
206‧‧‧孔徑光闌
208‧‧‧配合部
302、302a、302b、302c‧‧‧光學部
304、304a、304b、304c‧‧‧非光學部
306‧‧‧固定部
31‧‧‧紅外截止濾光膜
306a‧‧‧環狀凹槽
306b、306c‧‧‧凹槽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之截面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之第 三鏡片之平面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之第三鏡片之平面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之第三鏡片之平面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之截面示意圖。
請參閱圖1,其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10,其包括一具有外螺紋之鏡筒20,收容於鏡筒20內之第一鏡片24及第二鏡片26,一位於該鏡筒20一端之第三鏡片30,一收容於鏡筒20內之且位於該第二鏡片26與第三鏡片30之間之視場光闌40、一具有與鏡筒20之外螺紋相配合之內螺紋之鏡座50及收容於該鏡座50內之影像感測元件60。
該鏡筒20具有第一端202及與該第一端202相對之第二端204。該第一端202具有一孔徑光闌206。該孔徑光闌206用於控制進入該鏡筒20內之光通量。
該鏡筒20之第二端204之周緣具有一配合部208,而第三鏡片30具有一光學部302及一圍繞該光學部302之非光學部304,該非光學部304之周緣具有一與該鏡筒20之配合部208相卡固配合之固定部306以將該第三鏡片30與該鏡筒20固接為一體,且第三鏡片30之直徑小於或等於鏡筒20之外徑,大於鏡筒20之內徑以防止將裝有第三鏡片30之鏡筒20旋入鏡座50時損壞第三鏡片30。
本實施例中,該配合部208為凸出之環狀階台,該固定部306為環狀凸台,該配合部208與固定部306之接觸面均設置為相互垂直之平面,該第三鏡片30為雙面非球面之塑膠鏡片,且與第二鏡片24相對之表面設置有一可濾除紅外線以防止正常拍照時紅外線進入影像感測元件60之紅外截止濾光膜31。
組裝時,鏡筒20之配合部208與第三鏡片30之固定部306之整段平面接觸互卡承靠,以使鏡筒20及第三鏡片30固定。為了使得鏡筒20與第三鏡片30固定得更好,亦可於鏡筒20與第三鏡片30之間點膠。
由於該第三鏡片30固接於該鏡筒20之第二端204之端面上,並沒有位於鏡筒20之內部,從而該鏡筒20具有較小之體積。
當然,該配合部208與固定部306之接觸面亦可均設置為具有相同傾角之斜面。
當然,該第三鏡片30亦可為球面鏡片或單面非球面鏡片等其它結構之玻璃鏡片。
該第一鏡片24及第二鏡片26均為雙面非球面之塑膠鏡片,且相互分離。當然,該第一鏡片24及第二鏡片26亦可相互卡合固接為一體。當然,該第一鏡片24及第二鏡片26亦可為球面鏡片、單面非球面鏡片等其它結構之玻璃鏡片。當然,亦可有更多之鏡片收容於鏡筒20內部,不限於本實施例中之兩個鏡片(第一鏡片24及第二鏡片26),應根據實際需要來設定。
該視場光闌40呈環狀,其位於第三鏡片30與第二鏡片26之間。該視場光闌40可限制穿過第三鏡片30之光量,進而限制進入影像感 測元件60之光量,防止因光線散射及反射造成之影像鬼影、光斑等現象。
請參閱圖2,其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圖未示)之第三鏡片30a。該鏡頭模組與鏡頭模組10基本相同,其具有第三鏡片30a,該第三鏡片30a具有一光學部302a及圍繞該光學部302a之非光學部304a,不同之處在於:該非光學部304a具有一圍繞該光學部302a之環狀凹槽306a。當然,此時之鏡筒之第二端具有與該環狀凹槽306a相卡固配合之環狀凸起,以使此時之鏡筒與該第三鏡片30a卡合承靠為一體。當然,此時之環狀凹槽306a即為該第三鏡片30a之固定部。
可理解,該非光學部304a亦可具有一圍繞該光學部302a之環狀凸起,此時之鏡筒之第二端具有與該環狀凸起相配合之環狀凹槽亦能實現本發明之目之。
請參閱圖3,其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圖未示)之第三鏡片30b。該鏡頭模組與鏡頭模組10基本相同,其具有第三鏡片30b,該第三鏡片30b具有一光學部302b及圍繞該光學部302b之非光學部304b,不同之處在於:該非光學部304b具有兩個圍繞該光學部302b之間隔分佈之弧形凹槽306b。
當然,此時之鏡筒之第二端具有與該凹槽306b相卡固配合之凸起,以使此時之鏡筒與該第三鏡片30b卡合承靠為一體。當然,該弧形凹槽306b亦可為方形、三角形或五邊形等其它幾何形狀凹槽。當然,此時之兩個弧形凹槽306b即為第三鏡片30b之固定部。
可理解,該凹槽306b亦可為通孔。同樣還可理解,該非光學部304b亦可具有三個或四個或五個等更多圍繞該光學部302b之間隔分佈之凹槽,此時之鏡筒之第二端具有數量與該凹槽數量相同之且與該凹槽相卡固配合之凸起亦能實現本發明之目之。
請參閱圖4,其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提供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圖未示)之第三鏡片30c。該鏡頭模組與鏡頭模組10基本相同,其具有第三鏡片30c,該第三鏡片30c具有一光學部302c及圍繞該光學部302c之非光學部304c,不同之處在於:該非光學部304c具有三個圍繞該光學部302c之間隔分佈之圓形凹槽306c。當然,此時之鏡筒之第二端具有與該凹槽306c相卡固配合之凸起,以使此時之鏡筒與該第三鏡片30c卡合承靠為一體。
請參閱圖5,其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提供之鏡頭模組10d。該鏡頭模組10d與鏡頭模組10基本相同,其具有鏡筒20d及設於鏡筒20d第二端204d之第三鏡片30d,不同之處在於:該鏡頭模組10d鏡筒20d沒有配合部,第三鏡片30d沒有固定部,直接藉由膠合黏結方法將第三鏡片30d直接黏附於該鏡筒20d之第二端204d之端面上。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式,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鏡頭模組
20‧‧‧鏡筒
24‧‧‧第一鏡片
26‧‧‧第二鏡片
30‧‧‧第三鏡片
40‧‧‧視場光闌
50‧‧‧鏡座
60‧‧‧影像感測元件
202‧‧‧第一端
204‧‧‧第二端
206‧‧‧孔徑光闌
208‧‧‧配合部
302‧‧‧光學部
304‧‧‧非光學部
306‧‧‧固定部
31‧‧‧紅外截止濾光膜

Claims (9)

  1. 一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其包括一兩端開口之鏡筒及收容於該鏡筒內之第一鏡片及第二鏡片,其改進在於:進一步包括一位於該鏡筒靠近像側之端部之第三鏡片,該第三鏡片具有一固定部,且該第三鏡片之直徑大於該鏡筒之內徑,該鏡筒靠近像側之端部具有一與該固定部相卡固配合之配合部,以使該第三鏡片與該鏡筒靠近像側之端面固接為一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其中:該第三鏡片之固定部為一環狀凸台,該鏡筒之配合部為一環狀階台。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其中:該第三鏡片之固定部為一環狀凹槽或環狀凸起,該鏡筒之配合部相應地為一環狀凸起或環狀凹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其中:該第三鏡片之固定部具有至少兩個間隔分佈之凹槽或通孔或凸起,該鏡筒之配合部相應地具有數量與該凹槽或通孔或凸起數量相同之凸起或凹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其中:該第三鏡片為雙面非球面鏡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其中:該第三鏡片之表面設置有一紅外截止濾光膜。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其中:進一步包括一收容於該鏡筒內之視場光闌,該視場光闌位於該第二鏡片與該第三鏡片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其中:進一步包括一收容該鏡筒之鏡座。
  9. 一用於便攜式電子設備之鏡頭模組,其包括一兩端開口之鏡筒及收容於該鏡筒內之第一鏡片及第二鏡片,其改進在於:進一步包括一位於該鏡筒靠近像側之端部之第三鏡片,該第三鏡片藉由膠合黏結方法黏附於該鏡筒靠近像側之端面上,且該第三鏡片之直徑大於該鏡筒之內徑。
TW97125393A 2008-07-04 2008-07-04 鏡頭模組 TWI4385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25393A TWI438514B (zh) 2008-07-04 2008-07-04 鏡頭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25393A TWI438514B (zh) 2008-07-04 2008-07-04 鏡頭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3165A TW201003165A (en) 2010-01-16
TWI438514B true TWI438514B (zh) 2014-05-21

Family

ID=44825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25393A TWI438514B (zh) 2008-07-04 2008-07-04 鏡頭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385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28705B (zh) * 2012-10-16 2017-03-08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消除杂散光线的成像镜头
US8967814B2 (en) 2012-10-16 2015-03-03 Genius Electronic Optical Co., Ltd. Imaging lens with enhancement of blocking stray ligh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3165A (en) 2010-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9029B (zh)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KR101349589B1 (ko) 카메라 모듈
US8014655B2 (en) Camera module
CN101609191A (zh) 镜头模组
US7565076B2 (en) Lens module with grating
US20200233176A1 (en) Camera lens,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40134091A1 (en) Camera module
WO2019233478A1 (zh) 潜望式镜头和潜望式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潜望式阵列模组和电子设备
US7563037B2 (en) Digital camera module and lens used therein
TW200928541A (en) Lens module and camera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11175493B2 (en) Lens module
US20080186597A1 (en)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lenses and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438514B (zh) 鏡頭模組
CN109073863A (zh) 广角光学系统、透镜单元及拍摄装置
TW201604607A (zh) 光學鏡頭系統
JP2011008125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
TW201426080A (zh) 鏡頭模組
TWI506351B (zh) 攝影模組
JP2009003058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台座マウント及び撮像装置
JP2002341218A (ja) 撮像装置
JP2021047347A (ja) レンズ鏡筒
US20230209161A1 (en) Camera module
TWI813249B (zh) 透鏡組、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US9671679B2 (en) Apparatus comprising flash light circuitry
KR102435574B1 (ko) 렌즈 조립체 및 카메라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