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4470A - 叠层膜 - Google Patents

叠层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4470A
CN111164470A CN201880064144.XA CN201880064144A CN111164470A CN 111164470 A CN111164470 A CN 111164470A CN 201880064144 A CN201880064144 A CN 201880064144A CN 111164470 A CN111164470 A CN 111164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layer
layers
component
lamin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41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增田嘉丈
青山滋
坂本纯
小岛博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ray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164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44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8Interference filters
    • G02B5/285Interference filters comprising deposited thin solid fil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8Interference filters
    • G02B5/285Interference filters comprising deposited thin solid films
    • G02B5/287Interference filters comprising deposited thin solid film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layer of organ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55 or mor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24All layers being polymeric
    • B32B2250/244All polymers belonging to those covered by group B32B27/36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42Alternating layers, e.g. ABAB(C), AABBAABB(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6Reflec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8Refrac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1Ela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36Hard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84Scratch resist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67/00Polyesters, e.g. PET, i.e.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51/00Optical elements
    • B32B2551/08Mirr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8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by mechanical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6Reflecting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8Interference fil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叠层膜,其具有叠层构成部,上述叠层构成部是将A层与B层交替地叠层51层以上而成的,上述A层是以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树脂A)作为主成分的层,上述B层是以具有与上述树脂A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树脂B)作为主成分的层,上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的折射率为1.68以上且1.80以下,上述表面的划痕试验中测得的100℃下的临界荷重为15mN以下,在从上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侧测得的反射率曲线中,具有至少一个在波长宽度20nm以上的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30%以上的反射带。提供抑制在羧酸构成成分中包含萘二甲酸的层与由其它树脂形成的层的层间的剥离,并且,不损害反射率、透明性的叠层膜。

Description

叠层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叠层膜。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利用通过将光学特性不同的2种以上材料以光的波长水平的层厚度交替地叠层来表现的光的干涉现象,使特定波长的光选择性地反射的光干涉多层膜。这样的多层膜通过使所使用的材料的折射率、层数、各层厚度为所希望的光学设计,能够具备多种性能,因此面向多种光学用途被市售。可举出例如,冷镜、半透明镜、激光镜、二向性滤光器、热线反射膜、近红外截止滤波器、单色滤波器、偏光反射膜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在通过熔融挤出法获得这样的多层膜的情况下,基于透明性、耐热性、耐候性、耐化学品性、强度和尺寸稳定性等理由,已知一者的树脂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这样的聚酯树脂作为主成分,另一者的树脂使用了光学特性与聚酯树脂不同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共聚聚酯)的多层膜(专利文献1、2)。特别是在一者的树脂使用了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主成分的情况下,可以使其与低折射率的共聚聚酯的折射率差大,因此在获得具有高反射率的光干涉多层膜的情况下是有用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0593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495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通过熔融挤出法获得了由以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主成分的层与由低折射率的共聚聚酯的层构成的多层膜的情况下,以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主成分的层的刚性高,因此不易变形,难以应用于将膜进行变形/加工而使用的用途。例如,在成型加工时有时破裂或发生龟裂,因此具有不适合作为最终制品而应用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下述叠层膜,是将以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与以具有与上述聚酯树脂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交替地叠层51层以上而得的叠层膜,其抑制成型加工时的破裂、龟裂,并且,具有良好的反射率、透明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叠层膜具有以下的[I]或[II]的任一构成。即,
[I]一种叠层膜,其具有叠层构成部,上述叠层构成部是将A层与B层交替地叠层51层以上而成的,上述A层是以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树脂A)作为主成分的层,上述B层是以具有与上述树脂A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树脂B)作为主成分的层,上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的折射率为1.68以上且1.80以下,上述表面的划痕试验中测得的100℃下的临界荷重为15mN以下,在从上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侧测得的反射率曲线中,具有至少一个在波长宽度20nm以上的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30%以上的反射带,或者,
[II]一种叠层膜,其具有叠层构成部,上述叠层构成部是将A层与B层交替地叠层51层以上而成的,上述A层是以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树脂A)作为主成分的层,上述B层是以具有与上述树脂A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树脂B)作为主成分的层,上述树脂A在二羧酸构成成分中包含萘二甲酸,构成上述A层、B层的树脂之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
-O-(CnH2n-O)m- 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具有上述本发明的[I]的构成的叠层膜与下述叠层膜含义相同,该叠层膜具有叠层构成部,上述叠层构成部是将A层与B层交替地叠层51层以上而成的,上述A层是以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树脂A)作为主成分的层,上述B层是以具有与上述树脂A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树脂B)作为主成分的层,上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的折射率为1.68以上且1.80以下,上述表面的划痕试验中测得的100℃下的临界荷重为15mN以下,具有至少一个从上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侧测得的在20nm以上的波长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30%以上的反射带。
具有本发明的[I]的构成的叠层膜优选上述反射率曲线是在900~1,400nm的波长区域测得的。需要说明的是,该优选方案与上述反射带在波长900~1,400nm的波长范围具有至少1个含义相同。
具有本发明的[I]的构成的叠层膜,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而求出的上述叠层构成部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为120℃以下。
具有本发明的[I]的构成的叠层膜优选构成上述A层、B层的树脂之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
-O-(CnH2n-O)m- 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具有本发明的[I]的构成的叠层膜优选上述树脂B为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
具有本发明的[I]的构成的叠层膜优选上述树脂B为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并且上述树脂A和树脂B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式(1)所示的结构作为二醇构成成分。
-O-(CnH2n-O)m- 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具有本发明的[I]的构成的叠层膜优选上述树脂B为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并且上述树脂A和树脂B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其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包含0.5mol%以上且40mol%以下的式(1)所示的结构作为二醇构成成分。
-O-(CnH2n-O)m- 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具有本发明的[I]的构成的叠层膜优选上述树脂A相对于树脂A的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包含0.5mol%以上且40mol%以下的式(1)所示的结构作为二醇构成成分。
-O-(CnH2n-O)m- 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具有本发明的[I]的构成的叠层膜优选上述A层配置在上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层。
具有本发明的[I]的构成的叠层膜优选上述叠层构成部具有:将α层与β层交替地叠层而得的、且满足以下(i)的叠层单元1;以及将γ层与ω层交替地叠层而得的、且满足以下(ii)的叠层单元2,上述α层是以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α作为主成分的层,上述β层是以具有与上述树脂α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β作为主成分的层,上述γ层是以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γ作为主成分的层,上述ω层是以具有与上述树脂γ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ω作为主成分的层。
(i)相邻的α层与β层的厚度之比(α层厚度/β层厚度)为0.7以上且1.4以下。
(ii)相邻的3层中,在将3层中厚度最薄的层的厚度设为1的情况下,剩下的2层中的一者的厚度为1.0以上且1.4以下,另一者的厚度为5以上且9以下。
具有本发明的[II]的构成的叠层膜优选上述树脂B为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
具有本发明的[II]的构成的叠层膜优选上述树脂B为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并且上述树脂A和树脂B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式(1)所示的结构作为二醇构成成分。
-O-(CnH2n-O)m- 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具有本发明的[II]的构成的叠层膜优选上述树脂B为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并且上述树脂A和树脂B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其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包含0.5mol%以上且40mol%以下的式(1)所示的结构。
-O-(CnH2n-O)m- 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具有本发明的[II]的构成的叠层膜优选上述树脂A相对于树脂A的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包含0.5mol%以上且40mol%以下的式(1)所示的结构作为二醇构成成分。
-O-(CnH2n-O)m- 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具有本发明的[II]的构成的叠层膜优选上述A层配置在上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层。
具有本发明的[II]的构成的叠层膜优选具有至少一个从上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膜表面侧测得的在20nm以上的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30%以上的反射带,且上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的折射率为1.68以上且1.80以下。
具有本发明的[II]的构成的叠层膜优选在从上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侧测得的反射率曲线中,具有至少一个在波长宽度20nm以上的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30%以上的反射带,上述反射率曲线是在900~1,400nm的波长区域测得的。需要说明的是,该优选方案与具有至少一个从上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侧测得的在20nm以上的波长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30%以上的反射带,上述反射带在波长900~1,400nm的波长范围中具有至少1个含义相同。
具有本发明的[II]的构成的叠层膜优选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而求出的叠层部构成部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为120℃以下。
具有本发明的[II]的构成的叠层膜优选上述叠层构成部具有:将α层与β层交替地叠层而得的、且满足以下(i)的叠层单元1;以及将γ层与ω层交替地叠层而得的、且满足以下(ii)的叠层单元2,上述α层是以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α作为主成分的层,上述β层是以具有与上述树脂α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β作为主成分的层,上述γ层是以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γ作为主成分的层,上述ω层是以具有与上述树脂γ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ω作为主成分的层。
(i)相邻的α层与β层的厚度之比(α层厚度/β层厚度)为0.7以上且1.4以下。
(ii)相邻的3层中,在将3层中厚度最薄的层的厚度设为1的情况下,剩下的2层中的一者的厚度为1.0以上且1.4以下,另一者的厚度为5以上且9以下。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以获得抑制叠层膜的成型加工时的破裂、龟裂,并且,具有良好的反射率、透明性的叠层膜。该叠层膜能够作为光干涉多层膜而在多个用途中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叠层单元2的构成的概念图。
图2为显示划痕试验的测定结果例和临界荷重的求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包含以下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而解释,可以达到发明的目的并且不超出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各种变更当然是可以的。此外,在简化说明的目的下在一部分说明中以光学特性不同的2种聚酯树脂交替地叠层而得的多层叠层膜作为例子进行说明,但在使用了3种以上聚酯树脂的情况下、使用除聚酯树脂以外的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也应该同样地理解。
本发明的叠层膜是具有以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树脂A)作为主成分的层(A层)的叠层膜。聚酯树脂一般与热固性树脂、光固化性树脂相比便宜,并且通过公知的熔融挤出可以简便并且连续地片化,因此能够以低成本获得叠层膜。
此外,在本发明的叠层膜中,需要上述树脂A和上述树脂B为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的聚酯树脂。这里所谓光学特性不同,是指在选自在面内任意选择的垂直的2个方向和与该面垂直的方向中的任一方向,折射率相差0.01以上。此外,上述树脂A与上述树脂B优选具有不同的熔点或结晶温度。所谓不同的熔点或结晶温度,是指通过后述测定方法而求出的熔点和结晶温度中的任一者相差3℃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一者的树脂具有熔点且另一者的树脂不具有熔点的情况下、一者的树脂具有结晶温度且另一者的树脂不具有结晶温度的情况下,也表示具有不同的熔点或结晶温度。更优选具有不同的熔点和结晶温度。
此外,本发明的叠层膜需要上述A层与上述B层交替地叠层51层以上而成。这里所谓交替地叠层而成,是指A层与B层沿厚度方向以规则的排列被叠层,如A(BA)n(n为自然数)这样以规则的排列叠层。通过这样地光学特性不同的树脂被交替地叠层,能够使由各层的折射率的差与层厚度的关系所特定的特定波长的光反射。此外,进行叠层的层数越多则可以在越宽的带获得高反射率。优选为101层以上,更优选为201层以上。关于上述干涉反射,层数越增加则可以对越宽的波长带的光实现高反射率,获得具备高光线截止性能的叠层膜。此外,虽然层数没有上限,但随着层数增加,发生伴随制造装置的大型化的制造成本的增加、通过膜厚度变厚引起的操作性的恶化,因此实际上分别1,000层以内成为实用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所谓叠层构成部,表示上述A层与上述B层交替地叠层51层以上而成的构成部,叠层构成部的表层必定为上述A层或上述B层。
作为本发明的叠层膜的一形态,可举出在从至少一个表面侧测得的反射率曲线中,具有至少1个在波长宽度20nm以上的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30%以上的反射带。更优选在反射率曲线中,具有至少1个在波长宽度100nm以上的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30%以上的反射带,进一步优选具有反射率反射带,特别优选在反射率曲线中,具有至少1个在波长宽度500nm以上的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30%以上的反射带。此外,更优选在反射率曲线中,具有在波长宽度20nm以上的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60%以上的反射带,进一步优选在反射率曲线中,具有至少1个在波长宽度20nm以上的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70%以上的反射带。例如,通过可见光区域(400~800nm)的光透射,且反射与可见光区域相比稍大的波长900~1,200nm(全部太阳光的强度的约18%)的光,从而可以制成透明而且具有高热线截止性能的叠层膜。或者,如果获得使可见光区域(400~800nm)的光50%左右反射的膜则可以作为半透明镜而应用等,能够应用于多种用途。这样的膜可以通过使光学特性不同的2种以上树脂的面内折射率的差大来实现,因此在制成双轴拉伸膜的情况下,优选制成以结晶性的聚酯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与在拉伸时保持非晶性或在热处理工序中被熔化的热塑性树脂(优选使用低折射率的共聚聚酯)作为主成分的层被交替地叠层而得的多层叠层膜。此外更优选上述反射率曲线在900~1,400nm的波长区域测定时,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在波长宽度20nm以上的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30%以上的反射带。太阳光在可见光区域主要具备强度分布,随着波长变大,该强度分布有变小的倾向。然而,为了在要求高透明性的用途中使用,通过有效率地反射与可见光区域相比稍大的波长900~1,400nm的光,可以赋予高热线截止性能。更优选上述反射率曲线在900~1,400nm的波长区域测定时,具有至少一个在波长宽度100nm以上的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30%以上的反射带,进一步优选上述反射率曲线在900~1,400nm的波长区域测定时,具有至少一个在波长宽度200nm以上的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30%以上的反射带。此外,优选在900~1,400nm的波长区域测定时,平均反射率为50%以上,进一步优选在900~1,400nm的波长区域测定时,平均反射率为70%以上。在900~1,400nm的波长区域测定时,随着平均反射率变大,能够赋予高热线截止性能。此外,通过使在400~800nm的波长区域测定时的平均反射率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可以制成抑制可见区域的反射,没有着色、晃眼的具有热线截止性能的膜。这样的膜可以通过使光学特性不同的2种以上树脂的面内折射率的差大来实现,因此在制成双轴拉伸膜的情况下只要制成以结晶性的聚酯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与即使在拉伸时也能保持非晶性、或在热处理工序中被熔化的热塑性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被交替地叠层而得的多层叠层膜即可。
作为为了具有上述反射带的优选构成,可举出以下形态。即,具有:将α层与β层交替地叠层而得的、且满足以下(i)的叠层单元1;以及将γ层与ω层交替地叠层而得的、且满足以下(ii)的叠层单元2,上述α层是以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α作为主成分的层,上述β层是以具有与上述树脂α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β作为主成分的层,上述γ层是以聚酯树脂γ作为主成分的层,上述ω层是以具有与上述树脂γ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ω作为主成分的层。
(i)相邻的α层与β层的厚度之比(α层厚度/β层厚度)为0.7以上且1.4以下。
(ii)相邻的3层中,在将3层中厚度最薄的层的厚度设为1的情况下,剩下的2层中的一者的厚度为1.0以上且1.4以下,另一者的厚度为5以上且9以下。
这里,优选聚酯树脂α与聚酯树脂γ为相同树脂,热塑性树脂β与热塑性树脂ω为相同树脂,可以仅热塑性树脂α与γ相同、仅热塑性树脂β与ω相同。
这里,上述叠层单元1优选相邻的A层与B层的光学厚度同时满足下述(1)(2)式。
λ/m=2(nαdα+nβdβ) (1)
nαdα=nβdβ (2)
这里λ为反射波长,nα为α层的面内折射率,dα为α层的厚度,nβ为β层的面内折射率,dβ为β层的厚度,m为次数,为自然数。通过具有同时满足(1)式与(2)式的层厚度分布,可以消除偶数次的反射。因此,可以使波长900nm~1,200nm的范围的平均反射率高,同时使作为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的范围的平均反射率低,因此可以获得透明并且热线截止性能高的膜。一般而言作为将热塑性树脂成型、拉伸后的膜的折射率,为约1.4~1.9,因此通过使相邻的A层与B层的厚度之比(A层的厚度/B层的厚度)为0.7以上且1.4以下,可以获得抑制了偶数次的反射的膜。因此,优选使相邻的A层与B层的厚度之比(A层的厚度/B层的厚度)为0.7以上且1.4以下。更优选为0.8以上且1.2以下。
此外上述叠层单元2优选叠层单元2中的相邻的3层中,在将3层中厚度最薄的层的厚度设为1的情况下,剩下的2层中的一者的厚度为1.0以上且1.4以下,另一者的厚度为5以上且9以下的厚度。上述构成以美国专利5360659号说明书所记载的711构成作为基本。该构成通过形成对某层,用光学特性不同、并且厚度为约1/7的层夹着的层,可以模拟地视为1层,由此是不仅2次反射,而且连3次反射都抑制的方法。优选相邻的3层中,在将3层中厚度最薄的层的厚度设为1的情况下,厚的层优选为5~9倍,更优选为6~8倍,另一层优选为1.0~1.4倍,更优选为1.0~1.2倍。通过为这样的范围,即使使反射带为1,200nm以上,也可以获得在可见光区域(波长400~800nm)消除了2次、3次的反射的膜。作为此时的层厚度,如图1所示那样,从上起第1~3层视为ω’层,第4~6层视为γ’层。上述叠层单元2优选相邻的ω层与γ层的光学厚度同时满足下述(3)(4)式。
λ/m=2(nγdγ′+nωdω′) (3)
nγdγ′=nωdω′ (4)
这里λ为反射波长,nγ为γ层的面内折射率,dγ为γ层的厚度,nω为ω层的面内折射率,dω为ω层的厚度,m为次数,为自然数。
在本发明的叠层膜中,在具有上述叠层单元1和叠层单元2的情况下,优选在叠层单元1与叠层单元2之间具有0.5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厚膜层(中间厚膜层)。通过将该厚膜层设置在叠层单元1与叠层单元2之间,特别是可以将中间厚膜层周边的层厚度精度良好地叠层。
此外,在本发明的叠层膜中,优选成为表层的层的厚度相对于层厚度整体为1%以上且20%以下。通过使成为表层的层的厚度为上述范围,特别是能够将表层周边的层厚度精度好地叠层,反射率、透射率的控制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的叠层膜中,树脂B由具有与上述树脂A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形成。作为具有与上述树脂A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可举出聚酯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其中,优选为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
在本发明的叠层膜中,作为树脂A、树脂B所使用的、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的二羧酸构成成分,可举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萘二甲酸(1,4-萘二甲酸、1,5-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2,3-萘二甲酸)、4,4’-二苯基二甲酸、4,4’-二苯基砜二甲酸、己二酸、癸二酸、二聚酸、环己烷二甲酸和它们的酯形成性衍生物等。此外,作为二醇构成成分,可举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二甘醇、聚亚烷基二醇、2,2-双(4’-β-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异山梨醇、1,4-环己烷二甲醇、螺环二醇、新戊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三甘醇、四甘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和它们的酯形成性衍生物等。优选地,作为二羧酸构成成分,可举出对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作为二醇构成成分,可举出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聚亚烷基二醇、聚乙二醇、四甘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
在具有本发明的[I]的构成的叠层膜中,上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的折射率为1.68以上且1.80以下。在折射率低于1.68的情况下,难以具有反射率为30%以上的反射带。在折射率高于1.80的情况下,树脂A与树脂B的叠层性恶化,膜的白浊、A层与B层界面处的剥离变得显著。作为该达成方法的例子,可举出上述树脂A在二羧酸构成成分中包含萘二甲酸。通过为这样的构成,可以设置A层与B层的折射率差,获得反射性能更优异的光干涉多层膜变得容易。此外,为了使A层与B层的折射率差大,优选树脂B为非晶性树脂。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叠层膜具有以树脂A作为主成分的层(A层)、以树脂B作为主成分的层(B层),但这里所谓主成分,表示构成各层的成分内占多于50重量%的成分。为了使本发明的叠层膜的树脂A在二羧酸构成成分中含有萘二甲酸,可举出在构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的二羧酸构成成分中包含萘二甲酸作为优选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叠层膜中,A层与B层的面内平均折射率的差优选为0.05以上。更优选为0.1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4以上且0.35以下。在面内平均折射率的差小于0.05的情况下,有时难以具有反射率为30%以上的反射带。作为该达成方法的例子,是聚酯树脂A为结晶性,并且热塑性树脂B为非晶性热塑性树脂或非晶性热塑性树脂与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混合物。在该情况下,能够在膜的制造中的拉伸、热处理工序中容易地设置折射率差。在面内平均折射率的差大于0.35的情况下,树脂的叠层性恶化而叠层本身变得困难,此外成为耐热性、操作性差的膜。
此外,本发明的叠层膜优选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而求出的上述叠层构成部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为120℃以下。更优选为70℃以上且1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且100℃以下。一般而言折射率低的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也变低。因此,如果要使构成上述叠层构成部的A层与B层的折射率之差大,则树脂A与树脂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背离,在将膜拉伸时A层与B层的拉伸行为产生差异,因此易于发生由A层与B层的取向状态的不同引起的剥离。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而求出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为受构成叠层膜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而变化的参数,该值越低,则表示树脂A与树脂B之中的折射率高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越低,该值越高,则表示树脂A与树脂B之中的折射率高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越高。如果使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为上述范围,则可以一边使树脂A与树脂B的折射率之差为适当范围,一边将玻璃化转变温度之差控制在层的界面处的剥离不易发生的程度,因此是优选的。
在具有本发明的[I]的构成的叠层膜中,上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的划痕试验中测得的100℃下的临界荷重为15mN以下。更优选为13mN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1mN以下。所谓划痕试验,是指通过后述方法进行测定的试验,可以求出作为表示表面硬度的指标的临界荷重。此外所谓临界荷重,是指在划痕试验方法中,在试验片的表面发生破坏时所施加的荷重值。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将叠层膜进行成型加工时产生的破裂、龟裂依赖于施加了热的状态下的膜表面的硬度。即,在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的划痕试验中测得的100℃下的临界荷重超过15mN的情况下,缺乏柔软性,不能在成型加工时抑制破裂、龟裂。另一方面,如果使划痕试验中测得的100℃下的临界荷重过低,则表面变得过于柔软,易于发生破裂,因此优选为2mN以上,更优选为6mN以上。
用于使上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的划痕试验中测得的100℃下的临界荷重为上述范围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使树脂A或树脂B中共聚有和/或含有结晶性低的成分。作为一例,作为包含萘二甲酸作为二羧酸成分的聚酯最通常使用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约120℃,但通过使PEN中共聚有和/或含有与PEN相比结晶性低的成分,能够使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可以控制划痕试验中测得的100℃下的临界荷重。作为上述结晶性低的成分,只要是与成为主要成分的树脂相比结晶性低的成分,就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为包含下述式(1)所示的结构的化合物。
-O-(CnH2n-O)m- 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这里优选m×n优选为6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以上。作为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的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举出聚乙二醇、四甘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三甘醇、双丙甘醇、三丙二醇、四丙二醇、三丁二醇、四丁二醇等。在聚酯树脂为主成分的层包含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的化合物的情况下,优选相对于聚酯树脂的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包含0.5mol%以上且40mol%以下的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的化合物。更优选为2mol%以上且30mol%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mol%以上且20mol%以下。如果以上述范围包含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的化合物,则使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的划痕试验中测得的100℃下的临界荷重为适合范围变得容易,此外可以使叠层膜的反射率为适合范围。通过为这样的构成,即使使用包含为了具有高折射率而优选用于光干涉多层膜中的萘二甲酸作为二羧酸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也能够使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因此可以在维持高折射率的状态下将划痕试验中测得的100℃下的临界荷重控制在上述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以聚酯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层包含式(1)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如果包含式(1)所示的结构作为二醇构成成分,则可以抑制通过蒸发、升华等而流出到膜体系外,因此是优选的。
在具有本发明的[II]的构成的叠层膜中,构成上述A层、B层的树脂之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
-O-(CnH2n-O)m-···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在所有树脂都不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的情况下,难以将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的划痕试验中测得的100℃下的临界荷重控制为15Nm以下。
此外,从使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的临界荷重的控制容易的观点考虑,优选将在二羧酸构成成分中包含萘二甲酸,且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的树脂A作为主成分的A层配置在叠层构成部的表面。
本发明的叠层膜优选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而求出的熔化热为5J/g以上。更优选为10J/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J/g以上。通过为这样的构成,可以制成由结晶性高的树脂形成的叠层膜,可以使A层与B层的折射率差更高。为了制成这样的叠层膜,优选使树脂A与树脂B之中的折射率高的树脂的结晶性高,特别优选使包含更多萘二甲酸的树脂的熔化热为5J/g以上。
本发明的叠层膜优选内部雾度为3.0%以下。所谓内部雾度,是表示将膜的表面处的光散射除外的膜内部的雾度(浊度)的指标,通过使内部雾度低,可以制成透明而且反射特定波长的光的叠层膜,在半透明镜、热线反射膜等要求透明性的用途中也可以广泛应用。更优选内部雾度为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以下。为了使内部雾度为上述范围,通过调整A层中的除树脂A以外的成分的种类、量、调整B层中的除树脂B以外的成分的种类、量来达成。通过为这样的构成,从而与树脂的相容性、分散性优异,因此可以使内部雾度小。作为为了满足上述条件的树脂的组合的一例,可举出作为树脂A的共聚了聚乙二醇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作为树脂B的共聚了环己烷二甲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组合。
如果在设置A层与B层的折射率差的目的下,使用在二羧酸构成成分中包含萘二甲酸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树脂A,则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约120℃,因此上述划痕试验中测得的100℃下的临界荷重变高,因此在成型加工时发生破裂、龟裂。本发明人等为了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在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加入共聚成分的研究,结果判明了在使用了如对苯二甲醇、间苯二甲酸那样具有芳香环的成分、如丁二醇、二甘醇那样的碳原子数少的醚二醇成分的情况下,不能大地获得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效果。因此,如果要通过加入具有芳香环的成分、碳原子数少的醚二醇成分作为共聚成分,来降低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则需要使共聚量多,其结果折射率降低,叠层膜的反射率降低。通过与上述式(1)所示的成分共聚,能够在维持树脂A的高折射率的同时使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
在本发明的叠层膜中,优选构成叠层构成部的树脂A为结晶性聚酯树脂,并且树脂B为非晶性聚酯树脂。这里所谓结晶性,是指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中,熔化热为5J/g以上。另一方面,所谓非晶性,是指同样地测定而熔化热小于5J/g。结晶性聚酯树脂通过在拉伸/热处理工序中取向结晶化,从而与拉伸前的非晶状态时相比可以为高面内折射率。另一方面,在非晶性聚酯树脂的情况下,在热处理工序中通过在远超出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从而在拉伸工序中产生的若干取向也可以完全缓和,可以维持非晶状态的低折射率。这样,可以在膜的制造中的拉伸、热处理工序中在结晶性聚酯树脂与非晶性聚酯树脂之间容易地设置折射率差,因此如上所述能够具有至少1个在20nm以上的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30%以上的反射带。
接下来,以下采用使用了结晶性聚酯树脂作为树脂A、使用了非晶性聚酯树脂作为树脂B的例子对本发明的叠层膜的优选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当然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而解释。此外,叠层膜的叠层结构的形成本身只要以日本特开2007-307893号公报的〔0053〕~〔0063〕段的记载作为参考就可以实现。
以颗粒等形态准备树脂A和树脂B。颗粒根据需要在热风中或真空下被干燥后,供给到不同的挤出机。在挤出机内,被加热到熔点以上而熔融的树脂通过齿轮泵等将树脂的挤出量均匀化,经由过滤器等将异物、改性了的树脂等除去。这些树脂利用模头而成型为目标形状后被排出。进而,从模头排出的叠层为多层的片被挤出到流延鼓等冷却体上,被冷却固化,获得流延膜。此时,优选使用丝状、带状、针状或刀状等的电极,通过静电力与流延鼓等冷却体密合而骤冷固化。此外,从狭缝状、点状、面状的装置吹出空气而使其与流延鼓等冷却体密合而骤冷固化,或利用轧辊而使其与冷却体密合而骤冷固化的方法也是优选的。
此外,在制作由多种聚酯树脂形成的叠层膜的情况下,将多种树脂使用2台以上挤出机从不同的流路送出,送入到叠层装置。作为叠层装置,可以使用多歧管模头、进料块、静态混合机等,但特别是为了效率好地获得本发明的构成,优选使用至少分开包含2个以上具有多个微细狭缝的构件的进料块。如果使用这样的进料块,则装置不会极端地大型化,因此由热劣化产生的异物少,即使在叠层数极端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叠层。此外,宽度方向的叠层精度也与现有技术相比显著地提高。此外,也能够形成任意的层厚度构成。对于该装置,可以通过狭缝的形状(长度、宽度)来调整各层的厚度,因此能够达到任意的层厚度。
将这样操作而形成为所希望的层构成的熔融多层叠层体导向模头,与上述同样地获得流延膜。
这样操作而获得的流延膜优选被双轴拉伸。这里,所谓双轴拉伸,是指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拉伸。拉伸可以逐次沿二方向拉伸,也可以同时沿二方向拉伸。此外,也可以进一步沿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再拉伸。
首先对逐次双轴拉伸的情况进行说明。这里,所谓向长度方向的拉伸,是指用于对膜赋予长度方向的分子取向的拉伸,通常通过辊的圆周速度差来实施,该拉伸可以以1阶段进行,此外,也可以使用多根辊对而多阶段地进行。作为拉伸的倍率,根据树脂的种类而不同,但通常优选为2~15倍,在构成叠层膜的树脂的任一者使用了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共聚树脂的情况下,特别优选使用2~7倍。此外,作为拉伸温度,优选为构成多层叠层膜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100℃的范围。
可以对这样操作而获得的被单轴拉伸了的膜根据需要实施电晕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处理后,通过在线涂布而赋予易滑性、易粘接性、抗静电性等功能。
此外,所谓宽度方向的拉伸,是指用于对膜赋予宽度方向的取向的拉伸,通常使用拉幅机一边将膜的两端用夹具把持一边输送,而沿宽度方向拉伸。作为拉伸的倍率,根据树脂的种类而不同,但通常优选为2~15倍,在构成叠层膜的树脂的任一者使用了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共聚树脂的情况下,特别优选使用2~7倍。此外,作为拉伸温度,优选为构成多层叠层膜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120℃的范围。
为了赋予平面性、尺寸稳定性,这样操作而被双轴拉伸了的膜优选在拉幅机内进行拉伸温度以上且熔点以下的热处理。通过进行热处理,从而膜的尺寸稳定性提高。这样操作而被热处理后,均匀地缓慢冷却后,冷却直到室温进行卷绕。此外,根据需要,在从热处理到缓慢冷却时也可以并用松弛处理等。
此外,在本发明的叠层膜中,优选使拉伸后的热处理温度为聚酯树脂A的熔点以下、并且树脂B的熔点以上。在该情况下,聚酯树脂A保持高的取向状态,另一方面,树脂B的取向被缓和,因此可以容易地设置这些树脂的折射率差。
接下来对同时双轴拉伸的情况进行说明。在同时双轴拉伸的情况下,可以对所得的浇铸膜根据需要实施电晕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表面处理后,通过在线涂布而赋予易滑性、易粘接性、抗静电性等功能。
接下来,将浇铸膜导向同时双轴拉幅机,一边将膜的两端用夹具把持一边输送,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同时和/或阶段性拉伸。作为同时双轴拉伸机,有缩放仪方式、螺杆方式、驱动电动机方式、线性电动机方式,但优选为能够任意地变更拉伸倍率,且可以在任意的位置进行松弛处理的驱动电动机方式或线性电动机方式。作为拉伸的倍率,根据树脂的种类而不同,但通常,作为面积倍率,优选为6~50倍,在构成多层叠层膜的树脂的任一者使用了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共聚树脂的情况下,作为面积倍率,特别优选使用8~30倍。特别是在同时双轴拉伸的情况下,为了抑制面内的取向差,优选以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相同,并且拉伸速度也几乎变得相等的方式进行。此外,作为拉伸温度,优选为构成多层叠层膜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120℃的范围。
为了赋予平面性、尺寸稳定性,这样操作而进行了双轴拉伸的膜优选接着在拉幅机内进行拉伸温度以上且熔点以下的热处理。在该热处理时,为了抑制宽度方向的主取向轴的分布,优选在即将进入热处理区域前和/或进入热处理区域后立即瞬时沿长度方向进行松弛处理。这样操作而进行了热处理后,均匀地缓慢冷却后,冷却直到室温进行卷绕。
实施例
以下,使用本发明的叠层膜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物性的测定方法以及效果的评价方法]
特性值的评价方法以及效果的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1)层厚度、叠层数、叠层结构
关于膜的层构成,对使用切片机切出了截面的样品,通过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而求出。即,使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H-7100FA型((株)日立制作所制),在加速电压75kV的条件下将膜的截面放大到10,000~40,000倍而进行观察,拍摄截面照片,测定了层构成和各层厚度。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情况,为了获得高对比度,使用了公知的使用了RuO4、OsO4等的染色技术。
(2)反射率
将以5cm×5cm切出的样品以使用了分光光度计U-4100 Spectrophotomater((株)日立制作所制)所附属的积分球的基本构成进行了反射率测定。对于反射率测定,以装置附属的氧化铝的副白板作为基准,以相对反射率算出。对于反射率测定,使样品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设置在积分球后面。对于透射率测定,使样品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设置在积分球前面。测定条件:狭缝设为2nm(可见)/自动控制(红外),增益设定为2,使扫描速度为600nm/分钟进行测定,获得了方位角0度下的反射率。
(3)熔化热、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温度
取质量为5g的样品,使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计(DSC)ロボットDSC-RDC220(セイコー電子工業(株)制),按照JIS K 7122(1987年)和JIS K 7121(1987年)测定而算出。测定以5℃/分钟从25℃升温直到290℃,将此时的熔点±20℃的范围的从基线的积分值设为熔化热。此外,这里的所谓熔点,设为从DSC的基线的差异变为最大的点。这里,在测定单独树脂A或树脂B的颗粒等的情况下,将熔化热为5J/g以上的树脂设为结晶性树脂,将小于5J/g的树脂设为非晶性树脂。
(4)式(1)所示的结构的有无
式(1)所示的结构的有无通过以下方法确认。即,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确认了重量峰。接下来,利用傅里叶变换型红外分光(FT-IR),确认了来源于推定的结构所具有的各原子间的键的峰的有无。进一步,利用质子核磁共振分光法(1H-NMR、13C-NMR),确认来源于结构式上的氢原子或碳原子的位置的化学位移的位置与来源于氢原子的个数的质子吸收线面积,由它们的结果判断。
(5)内部雾度
准备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的叠层膜样品3份(3个),接下来将样品在常态(23℃、相对湿度50%)下放置40小时。将各个样品使用浊度计“NDH5000”(日本电色工业(株)制)按照JIS K 7105进行了测定。为了将由膜表面的凹凸引起的光散射除去,在将样品浸渍于用液体石蜡充满了的石英池中的状态下测定。将分别3份(3个)的值进行平均,设为叠层膜的内部雾度的值。
(6)划痕试验中测得的100℃下的临界荷重
准备边长为3cm的正方形的叠层膜样品5份(5个)。将样品设置于划痕试验机“CSR5000”((株)レスカ制)的测定平台,将加热平台的温度设定于100℃。温调器的显示达到100℃后1分钟后开始测定。测定条件如下所述。
触针:金刚石触针R15μm
划痕速度:10μm/s
振幅:50μm
触摸检测水平:3.0mN
荷重条件:增加
初始荷重:0mN
最大荷重:200mN
增加:3.33mN
时间:60s
在测定结束后由施加荷重与传感器加速度的关系求出临界荷重Wc(mN)。这里,基于图2的测定结果例说明临界荷重的求法。横轴为从测定开始的时间,纵轴表示传感器加速度和施加荷重。实线图表示深度方向的传感器的加速度,如果该值变高则表示触针从膜表面沿深度方向进入。此外虚线的图表示荷重值,单点划线表示传感器加速度的斜率变成最大的时间。在开始测定后,随着施加荷重增加,触针沿深度方向进入,传感器加速度缓慢增加(区域A)。然后,如果表面被破坏则如图中央那样传感器加速度大幅变化(区域B),然后为了移动被破坏了的表面,传感器加速度细微变动(区域C)。将在区域B的传感器加速度的斜率最大的点(图中的4)施加的荷重值设为临界荷重Wc(图中的5)。在对第2份以后的样品进行测定时,放置直到温调器显示25℃后,交换样品后,同样地测定。将5份临界荷重的除去了最大值和最小值的3份的平均值设为临界荷重。需要说明的是,在叠层膜的表面未出现叠层构成部的表面的情况下,通过剥离使叠层构成部的表面露出后进行测定。在剥离困难的情况下,使用金刚石切割器进行切削而使表面露出后进行测定。
(7)成型加工性
将膜样品切出成横320mm纵460mm,使用具备开口部150mm×210mm、底面部105mm×196mm、高度50mm的托盘状模具的小型真空成型机フォーミング300X型(成光产业(株)制),在成型时的片温度成为100℃±2℃的范围那样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了预热、成型。制作100个成型样品,对各个确认是否发生破裂、龟裂,如以下那样判断了成型加工性。将“良”或“优异”设为良好的结果。
优异:发生破裂、龟裂的样品小于5个
良:发生破裂、龟裂的样品为5个以上且小于10个
差:发生破裂、龟裂的样品为10个以上且小于20个
更差:发生破裂、龟裂的样品为20个以上
(8)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
将膜样品切出成横7mm纵20mm,使用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DMS6100”(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制)在以下的测定条件下测定。
升温温度:20℃~180℃
升温速度:3℃/分钟
保持时间:5分钟
取样:1秒
测定频率:0.1Hz
由所得的tanδ(tanD)和温度(Temp)的值,将tanδ成为最大的温度设为损耗角正切的峰值。
(实施例1)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树脂A的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6mol%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400)(表中的式(1)的结构的m×n为10以上的情况下记为“10以上”)的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45℃,在表中表示为PEN(1)),作为形成树脂B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将相对于树脂B的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30mol%环己烷二甲醇(在表中记载为CHD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特性粘度0.73,非晶性树脂(无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79℃)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東レ(株)制,特性粘度0.65,熔点256℃,玻璃化转变温度81℃)以成为82:18的质量比的方式混合而得的物质(熔点225℃,玻璃化转变温度77℃,在表中表示为树脂(1))。
准备的树脂A和树脂B分别利用带有通气口的双螺杆挤出机形成280℃的熔融状态后,经由齿轮泵和过滤器,利用449层的进料块进行合流,获得了具有(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将A层与B层沿厚度方向交替地叠层149层而得的叠层单元1)/(由树脂A形成的中间厚膜层)/(将A层与B层沿厚度方向交替地叠层297层而得的叠层单元2)/(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的层构成的叠层膜。需要说明的是,使叠层膜的两表层部分为树脂A。利用449层进料块进行合流后,导到T-模头而成型为片状后,利用静电施加而在表面温度保持为25℃的流延鼓上骤冷固化,获得了浇铸膜。需要说明的是,以树脂A与树脂B的重量比成为约1:1的方式调整排出量。
将所得的浇铸膜用设定为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10℃的温度的辊组加热后,在拉伸区间长度100mm之间,一边从膜两面通过辐射加热器迅速加热,一边沿纵向进行4.0倍拉伸,然后暂时冷却。接着,对该单轴拉伸膜的两面在空气中实施电晕放电处理,使基材膜的润湿张力为55mN/m,在其处理面涂布由(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8℃的聚酯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2℃的聚酯树脂)/平均粒径100nm的二氧化硅粒子形成的叠层形成膜涂液,形成了透明/易滑/易粘接层。
将该单轴拉伸膜导到拉幅机,用100℃的热风预热后,在树脂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0℃的温度下沿横向以均匀的拉伸速度进行了4.0倍拉伸。拉伸了的膜直接在拉幅机内利用235℃的热风进行热处理,接着在该温度下沿宽度方向实施2%的松弛处理,然后,缓慢冷却直到室温后进行卷绕。所得的叠层膜的厚度为40μm(表层厚膜层(1μm)/叠层单元1(20μm)/中间厚膜层(1μm)/叠层单元2(17μm)/表层厚膜层(1μm))。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此外,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2)
使用了成为(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将A层与B层沿厚度方向交替地叠层49层而得的叠层单元1)/(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的层构成的51层的进料块,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所得的叠层膜的厚度为10μm(表层厚膜层(1μm)/叠层单元1(8μm)/表层厚膜层(1μm))。
所得的叠层膜为虽然波长900~1,400nm的光的反射率稍微变低,但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3)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6mol%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平均分子量650)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54℃,在表中表示为PEN(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4)
使用了成为(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将A层与B层沿厚度方向交替地叠层49层而得的叠层单元1)/(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的层构成的51层的进料块,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虽然波长900~1,400nm的光的反射率稍微降低,但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5)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15mol%三甘醇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44℃,在表中表示为PEN(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6)
使用了成为(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将A层与B层沿厚度方向交替地叠层49层而得的叠层单元1)/(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的层构成的51层的进料块,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虽然波长900~1,400nm的光的反射率稍微降低,但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密合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7)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15mol%四甘醇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38℃,在表中表示为PEN(4)),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8)
使用了成为(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将A层与B层沿厚度方向交替地叠层49层而得的叠层单元1)/(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的层构成的51层的进料块,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虽然波长900~1,400nm的光的反射率稍微降低,但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9)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15mol%双丙甘醇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52℃,在表中表示为PEN(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10)
使用了成为(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将A层与B层沿厚度方向交替地叠层49层而得的叠层单元1)/(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的层构成的51层的进料块,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虽然波长900~1,400nm的光的反射率稍微降低,但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11)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15mol%三丙二醇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40℃,在表中表示为PEN(6)),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12)
使用了成为(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将A层与B层沿厚度方向交替地叠层49层而得的叠层单元1)/(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的层构成的51层的进料块,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虽然波长900~1,400nm的光的反射率稍微降低,但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13)
作为形成树脂B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羧酸构成成分共聚了20mol%环己烷二甲酸(在表中记载为CHDA),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15mol%螺环二醇(在表中记载为SPG)的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72,玻璃化转变温度85℃,非晶性树脂(无熔点),在表中表示为树脂(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14)
使用了成为(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将A层与B层沿厚度方向交替地叠层49层而得的叠层单元1)/(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的层构成的51层的进料块,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3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虽然波长900~1,400nm的光的反射率稍微降低,但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15)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15mol%四甘醇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38℃,在表中表示为PEN(4)),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3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16)
使用了成为(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将A层与B层沿厚度方向交替地叠层49层而得的叠层单元1)/(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的层构成的51层的进料块,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5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虽然波长900~1,400nm的光的反射率稍微降低,但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17)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使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400)的共聚量为4mol%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49℃,在表中表示为PEN(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18)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使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400)的共聚量为1mol%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58℃,在表中表示为PEN(6)),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19)
作为树脂A,使用了相对于树脂A的全部二醇构成成分使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400)的共聚量为20mol%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28℃,在表中表示为PEN(7)),作为树脂B,使用了相对于树脂B的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20mol%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400)(表中记载为PEG400)的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72,玻璃化转变温度53℃,非晶性树脂(无熔点),在表中表示为树脂(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20)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使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400)的共聚量为30mol%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15℃,在表中表示为PEN(8)),作为树脂B,使用了相对于树脂B的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50mol%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400)的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72,玻璃化转变温度15℃,非晶性树脂(无熔点),在表中表示为树脂(4)),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1)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使四甘醇的共聚量为4mol%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60℃,在表中表示为PEN(9)),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2)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使四甘醇的共聚量为1mol%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64℃,在表中表示为PEN(1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21)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使四甘醇的共聚量为20mol%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33℃,在表中表示为PEN(11)),作为树脂B,使用了相对于乙二醇共聚了20mol%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400)的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72,玻璃化转变温度53℃,非晶性树脂(无熔点),在表中表示为树脂(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22)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使四甘醇的共聚量为30mol%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18℃,在表中表示为PEN(12)),作为树脂B,使用了相对于树脂B的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50mol%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400)的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72,玻璃化转变温度15℃,非晶性树脂(无熔点),在表中表示为树脂(4)),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3)
使用了成为(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将A层与B层沿厚度方向交替地叠层19层而得的叠层单元1)/(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的层构成的21层的进料块,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所得的叠层膜的厚度为5μm(表层厚膜层(1μm)/叠层单元1(3μm)/表层厚膜层(1μm))。
所得的叠层膜是波长900~1,400nm的光的反射率大幅降低,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4)
使用了成为(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将A层与B层沿厚度方向交替叠层19层而得的叠层单元1)/(由树脂A形成的表层厚膜层)的层构成的21层的进料块,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波长900~1,400nm的光的反射率大幅降低,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5)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東レ(株)制,特性粘度0.65,熔点256℃,在表中表示为PET(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波长900~1,400nm的光的反射率大幅降低,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6)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6mol%聚乙二醇(分子量40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45℃,在表中表示为PET(2)),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而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波长900~1,400nm的光的反射率大幅降低,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7)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15mol%四甘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40℃,在表中表示为PET(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而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波长900~1,400nm的光的反射率大幅降低,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8)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69℃,在表中表示为PEN),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而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但成型加工性差。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9)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使聚乙二醇的共聚量为0.4mol%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65℃,在表中表示为PEN(1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但成型加工性差。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10)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使四甘醇的共聚量为0.4mol%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66℃,在表中表示为PEN(14)),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但成型加工性差。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11)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使聚乙二醇的共聚量为40mol%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03℃,在表中表示为PEN(15)),作为树脂B,使用了相对于树脂B的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50mol%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400)的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72,玻璃化转变温度15℃,非晶性树脂,在表中表示为树脂(4)),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波长900~1,400nm的光的反射率大幅降低,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12)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使聚乙二醇的共聚量为40mol%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06℃,在表中表示为PEN(16)),作为树脂B,使用了相对于树脂B的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50mol%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400)的共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72,玻璃化转变温度15℃,非晶性树脂,在表中表示为树脂(4)),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波长900~1,400nm的光的反射率大幅降低,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成型加工性也优异。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13)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15mol%二甘醇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44℃,在表中表示为PEN(17)),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但成型加工性差。将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14)
作为形成树脂A的原料聚酯树脂,使用了相对于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共聚了15mol%丁二醇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特性粘度0.62,熔点251℃,在表中表示为PEN(18)),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获得了叠层膜。
所得的叠层膜是反射波长900~1,400nm的光,同时在可见光区域的波长400~800nm几乎没有反射的具备平坦的反射率分布的膜。透明性优异,但成型加工性差。将结果示于表1中。
[表1]
Figure BDA0002434577880000341
[表2]
Figure BDA0002434577880000351
[表3]
Figure BDA0002434577880000361
产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用于建材、汽车、液晶显示器等多种用途,特别是可以作为使特定波长的光反射的光学膜而利用。
符号的说明
1 区域A
2 区域B
3 区域C
4 深度方向的传感器的加速度的斜率成为最大的点
5 在深度方向的传感器的加速度的斜率成为最大的点施加的荷重值:临界荷重(mN)Wc。

Claims (20)

1.一种叠层膜,其具有叠层构成部,所述叠层构成部是将A层与B层交替地叠层51层以上而成的,所述A层是以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即树脂A作为主成分的层,所述B层是以具有与所述树脂A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即树脂B作为主成分的层,所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的折射率为1.68以上且1.80以下,所述表面的划痕试验中测得的100℃下的临界荷重为15mN以下,在从所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侧测得的反射率曲线中,具有至少一个在波长宽度20nm以上的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30%以上的反射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膜,所述反射率曲线是在900~1,400nm的波长区域中测得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膜,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而求出的所述叠层构成部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为12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膜,构成所述A层、B层的树脂之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
-O-(CnH2n-O)m- 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膜,所述树脂B为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膜,所述树脂B为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并且所述树脂A和树脂B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式(1)所示的结构作为二醇构成成分,
-O-(CnH2n-O)m- 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膜,所述树脂B为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并且所述树脂A和树脂B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其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包含0.5mol%以上且40mol%以下的式(1)所示的结构作为二醇构成成分,
-O-(CnH2n-O)m- 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膜,所述树脂A相对于树脂A的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包含0.5mol%以上且40mol%以下的式(1)所示的结构作为二醇构成成分,
-O-(CnH2n-O)m- 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膜,所述A层配置在所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膜,所述叠层构成部具有:将α层与β层交替地叠层而得的、且满足以下(i)的叠层单元1;以及将γ层与ω层交替地叠层而得的、且满足以下(ii)的叠层单元2,所述α层是以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α作为主成分的层,所述β层是以具有与所述树脂α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β作为主成分的层,所述γ层是以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γ作为主成分的层,所述ω层是以具有与所述树脂γ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ω作为主成分的层,
(i)相邻的α层与β层的厚度之比即α层厚度/β层厚度为0.7以上且1.4以下,
(ii)相邻的3层中,在将3层中厚度最薄的层的厚度设为1的情况下,剩下的2层中的一者的厚度为1.0以上且1.4以下,另一者的厚度为5以上且9以下。
11.一种叠层膜,其具有叠层构成部,所述叠层构成部是将A层与B层交替地叠层51层以上而成的,所述A层是以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即树脂A作为主成分的层,所述B层是以具有与所述树脂A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即树脂B作为主成分的层,所述树脂A在二羧酸构成成分中包含萘二甲酸,构成所述A层、B层的树脂之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
-O-(CnH2n-O)m- 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叠层膜,所述树脂B为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叠层膜,所述树脂B为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并且所述树脂A和树脂B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式(1)所示的结构作为二醇构成成分,
-O-(CnH2n-O)m- 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叠层膜,所述树脂B为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并且所述树脂A和树脂B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其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包含0.5mol%以上且40mol%以下的式(1)所示的结构作为二醇构成成分,
-O-(CnH2n-O)m- 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叠层膜,所述树脂A相对于树脂A的全部二醇构成成分包含0.5mol%以上且40mol%以下的式(1)所示的结构作为二醇构成成分,
-O-(CnH2n-O)m- 式(1)
m、n表示自然数,且m×n为5以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叠层膜,所述A层配置在所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叠层膜,其具有至少一个从所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膜表面侧测定的在20nm以上的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30%以上的反射带,所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的折射率为1.68以上且1.80以下。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叠层膜,在从所述叠层构成部的至少一个表面侧测得的反射率曲线中,具有至少一个在波长宽度20nm以上的范围反射率连续地为30%以上的反射带,所述反射率曲线是在900~1,400nm的波长区域中测得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叠层膜,通过动态粘弹性测定而求出的叠层部构成部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为120℃以下。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膜,所述叠层构成部具有:将α层与β层交替地叠层而得的、且满足以下(i)的叠层单元1;以及将γ层与ω层交替地叠层而得的、且满足以下(ii)的叠层单元2,所述α层是以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α作为主成分的层,所述β层是以具有与所述树脂α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β作为主成分的层,所述γ层是以具有二羧酸构成成分和二醇构成成分的聚酯树脂γ作为主成分的层,所述ω层是以具有与所述树脂γ不同的光学特性的热塑性树脂ω作为主成分的层,
(i)相邻的α层与β层的厚度之比即α层厚度/β层厚度为0.7以上且1.4以下,
(ii)相邻的3层中,在将3层中厚度最薄的层的厚度设为1的情况下,剩下的2层中的一者的厚度为1.0以上且1.4以下,另一者的厚度为5以上且9以下。
CN201880064144.XA 2017-10-03 2018-09-26 叠层膜 Pending CN1111644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93196 2017-10-03
JP2017193196 2017-10-03
JP2018-139154 2018-07-25
JP2018139154 2018-07-25
PCT/JP2018/035626 WO2019069758A1 (ja) 2017-10-03 2018-09-26 積層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4470A true CN111164470A (zh) 2020-05-15

Family

ID=65994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4144.XA Pending CN111164470A (zh) 2017-10-03 2018-09-26 叠层膜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760072B2 (zh)
EP (2) EP3693772B1 (zh)
JP (1) JP7238404B2 (zh)
KR (1) KR102637931B1 (zh)
CN (1) CN111164470A (zh)
TW (1) TWI787362B (zh)
WO (1) WO2019069758A1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0659A (en) * 1993-05-24 1994-11-01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Two component infrared reflecting film
CN1189220A (zh) * 1995-06-26 1998-07-29 美国3M公司 透明的多层装置
EP1099129A1 (en) * 1998-07-31 2001-05-1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ost-formable multilayer optical film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JP2004249587A (ja) * 2003-02-20 2004-09-09 Teijin Ltd 二軸延伸多層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05059332A (ja) * 2003-08-11 2005-03-10 Teijin Ltd 二軸延伸多層積層フィルム
CN101242952A (zh) * 2005-08-18 2008-08-13 东丽株式会社 层压膜和成型体
JP2012030563A (ja) * 2010-08-03 2012-02-16 Toray Ind Inc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用窓ガラス
JP2012081748A (ja) * 2010-09-17 2012-04-26 Toray Ind Inc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用窓ガラス
CN104185547A (zh) * 2012-03-16 2014-12-03 东丽株式会社 多层层叠膜
CN105899977A (zh) * 2013-12-18 2016-08-2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光反射膜及使用该光反射膜的光反射体
CN106457810A (zh) * 2014-08-07 2017-02-22 东丽株式会社 多层叠层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6352B2 (ja) * 1986-10-07 1995-12-13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ポリエステル樹脂組成物
US5486949A (en) * 1989-06-20 1996-01-23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Birefringent interference polarizer
US5089318A (en) * 1989-10-31 1992-02-18 The Mearl Corporation Iridescent film with thermoplastic elastomeric components
US5103337A (en) * 1990-07-24 1992-04-07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Infrared reflective optical interference film
EP0666993B1 (en) * 1992-10-29 1999-06-09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Formable reflective multilayer body
US5882774A (en) * 1993-12-21 1999-03-1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Optical film
CA2316974A1 (en) * 1998-01-13 1999-07-2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rocess for making multilayer optical films
US6157490A (en) * 1998-01-13 2000-12-0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film with sharpened bandedge
US6531230B1 (en) * 1998-01-13 2003-03-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olor shifting film
US6808658B2 (en) * 1998-01-13 2004-10-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for making texture multilayer optical films
AU2314899A (en) * 1998-01-13 1999-08-0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Modified copolyesters and improved multilayer reflective films
KR100905142B1 (ko) * 2001-01-15 2009-06-29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가시 파장 영역에서의 높고 평활한 투과율을 가진 다층적외선 반사 필름 및 그로부터 제조된 라미네이트 제품
US7052762B2 (en) * 2001-05-24 2006-05-3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ow Tg multilayer optical films
US7215473B2 (en) * 2002-08-17 2007-05-0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Enhanced heat mirror films
US7094461B2 (en) 2002-12-31 2006-08-2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polarizer with large z-axis refractive index difference
US7345137B2 (en) * 2004-10-18 2008-03-1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odified copolyesters and optical films including modified copolyesters
US7385763B2 (en) * 2005-04-18 2008-06-1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hick film multilayer reflector with tailored layer thickness profile
JP2007307893A (ja) 2006-04-20 2007-11-29 Toray Ind Inc マット調フィルムおよび成形品
US20070298271A1 (en) * 2006-06-23 2007-12-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ultilayer optical film,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and transaction card having the same
US8012571B2 (en) * 2008-05-02 2011-09-0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film comprising birefringent naphthalate copolyester having branched or cyclic C4-C10 alkyl units
WO2010075383A1 (en) * 2008-12-22 2010-07-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ultilayer optical films having side-by-side polarizer/polarizer zones
SG178598A1 (en) * 2009-08-28 2012-04-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Optical device with antistatic coating
WO2013148124A1 (en) * 2012-03-26 2013-10-0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ght control film and p-polarization multi-layer film optical film stack
JP6416904B2 (ja) * 2013-11-19 2018-10-31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多層ポリマー反射体
BR112018068631B1 (pt) * 2016-03-15 2022-11-29 Guardian Glass, LLC Artigo revestido termicamente tratável de coloração cinza que tem um baixo valor de fator solar
JP7040863B2 (ja) * 2016-09-30 2022-03-23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視覚的に透明な広帯域赤外線ミラー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0659A (en) * 1993-05-24 1994-11-01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Two component infrared reflecting film
CN1189220A (zh) * 1995-06-26 1998-07-29 美国3M公司 透明的多层装置
EP1099129A1 (en) * 1998-07-31 2001-05-1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ost-formable multilayer optical film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CN1320219A (zh) * 1998-07-31 2001-10-31 美国3M公司 可后成形的多层光学薄膜及其成形方法
JP2004249587A (ja) * 2003-02-20 2004-09-09 Teijin Ltd 二軸延伸多層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05059332A (ja) * 2003-08-11 2005-03-10 Teijin Ltd 二軸延伸多層積層フィルム
CN101242952A (zh) * 2005-08-18 2008-08-13 东丽株式会社 层压膜和成型体
JP2012030563A (ja) * 2010-08-03 2012-02-16 Toray Ind Inc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用窓ガラス
JP2012081748A (ja) * 2010-09-17 2012-04-26 Toray Ind Inc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用窓ガラス
CN104185547A (zh) * 2012-03-16 2014-12-03 东丽株式会社 多层层叠膜
CN105899977A (zh) * 2013-12-18 2016-08-2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光反射膜及使用该光反射膜的光反射体
CN106457810A (zh) * 2014-08-07 2017-02-22 东丽株式会社 多层叠层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93772A1 (en) 2020-08-12
JPWO2019069758A1 (ja) 2020-09-17
EP3693772B1 (en) 2024-06-12
JP7238404B2 (ja) 2023-03-14
TWI787362B (zh) 2022-12-21
TW201922507A (zh) 2019-06-16
US20200316927A1 (en) 2020-10-08
US11760072B2 (en) 2023-09-19
KR102637931B1 (ko) 2024-02-20
WO2019069758A1 (ja) 2019-04-11
EP3693772A4 (en) 2021-11-03
KR20200064058A (ko) 2020-06-05
EP4050385A1 (en) 2022-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73584B2 (ja) 積層フィルム
JP5807466B2 (ja)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用窓ガラス
JP6361400B2 (ja) 二軸延伸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US20210003757A1 (en) Multilayer laminated film
JP6225495B2 (ja) 多層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ガラス窓部材
KR102532418B1 (ko) 적층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1164470A (zh) 叠层膜
JP2018127607A (ja) フィルム
JP2017132990A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6992259B2 (ja)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177350A (ja) 積層フィルム
EP3650893A1 (en) Multilayer film stack
JP6476795B2 (ja) 積層フィルム
JP2017061145A (ja) 積層フィルム、フィルムロ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043083A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WO2024062961A1 (ja) 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積層構成体、合わせガラス、自動車
JP6543964B2 (ja)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4072399A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23177790A (ja) 多層積層フィルム
JP2018104536A (ja) フィルム
JP2022128762A (ja) 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7177810A (ja) 積層フィルム
JP2018180405A (ja) フィルム
JP2018032019A (ja) 積層フィルム
JP2017087448A (ja) 積層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