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37186A - 滑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滑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37186A
CN111137186A CN201911062970.3A CN201911062970A CN111137186A CN 111137186 A CN111137186 A CN 111137186A CN 201911062970 A CN201911062970 A CN 201911062970A CN 111137186 A CN111137186 A CN 1111371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aging
shielding member
rail
movable rail
engag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629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37186B (zh
Inventor
加藤治男
辻英一郎
铃木启允
中村雅治
福冈昌则
竹内智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1371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71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371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371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22Constructive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05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omega-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31Movement of the latch
    • B60N2/0837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 B60N2/085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about a transversa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6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by linear actuators, e.g. linear screw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22Constructive details
    • B60N2/0725Closing members for covering the sl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5Slide construction roller-l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滑动装置,其具有:固定导轨、可动导轨、可封闭固定导轨的开口部的遮蔽机构、具有被按压部的卡合体、被卡合部、弹性体、以及设置在可动导轨或遮蔽机构上的按压部。遮蔽机构受到来自可动导轨的力而能够相对于固定导轨滑动。卡合体设置在遮蔽机构和固定导轨中的任意一方上,被卡合部设置在遮蔽机构和固定导轨中的另一方上。卡合体能够在可与被卡合部相卡合的卡合位置与已从卡合位置位移的解除位置之间位移。弹性体能够产生将卡合体保持在卡合位置的弹性力。当可动导轨进行滑动时,按压部通过与被按压部接触而使卡合体朝解除位置位移。

Description

滑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可将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主体支撑为能够滑动的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实开平6-2729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与上轨连动滑动的内侧罩主体以及外侧罩主体的滑动装置。内侧罩主体以及外侧罩主体是用于覆盖下轨内部的遮蔽机构。
由螺旋弹簧连结上轨的于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和外侧罩主体。设置于上轨的突出部以可滑动的方式嵌入在设置于内侧罩主体的长孔中。
由此,若上轨相对于下轨滑动,则内侧罩主体会连动于上轨的滑动而进行滑动,并且外侧罩主体会连动于内侧罩主体的滑动而进行滑动。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所述的滑动装置中,由于外侧罩主体连动于内侧罩主体的滑动而进行滑动,因此,难以切实地使外侧罩主体连动于上轨的滑动而进行滑动。
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旨在公开能够使诸如罩主体的部件切实进行滑动的滑动装置的一例。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滑动装置,其可将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主体支撑为能够滑动,该滑动装置具有:固定导轨,固定导轨可固定于交通工具,并且固定导轨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朝上方开放的开口部;可动导轨,可动导轨能够相对于固定导轨滑动,并且座椅主体可固定于可动导轨;遮蔽机构,遮蔽机构能够封闭开口部,并且遮蔽机构构成为,受到来自可动导轨的力而能够相对于固定导轨滑动;卡合体,卡合体设置于遮蔽机构和固定导轨中的任意一方上,并构成为能够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位移,其中,卡合位置是卡合体能够与设置于遮蔽机构和固定导轨中的另一方上的被卡合部相卡合的位置,解除位置是卡合体已从该卡合位置位移的位置;弹性体,弹性体能够产生将卡合体保持在卡合位置的弹性力;以及按压部,按压部设置在可动导轨或遮蔽机构上,并构成为,当可动导轨进行滑动时,按压部通过与设置于卡合体的被按压部接触而使卡合体朝解除位置位移。
由此,在上述滑动装置中,当可动导轨位于固定导轨内时,通过卡合体与被卡合部相卡合来保持遮蔽机构的位置。当可动导轨的一部分位于固定导轨外时,通过可动导轨的滑动来解除卡合体与被卡合部之间的卡合,从而能够使遮蔽机构连同可动导轨一体地进行滑动。因此,能够使遮蔽机构受来自可动导轨的力而切实地与可动导轨一起滑动。
上述滑动装置可以具有以下结构。
卡合体优选设置在遮蔽机构上,被卡合部优选设置在固定导轨上,并且按压部优选设置在可动导轨上。由此,能够抑制滑动装置的结构复杂化。
卡合体优选构成为,绕与可动导轨的滑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旋转轴线进行旋转位移。由此,能够抑制滑动装置的结构复杂化。
弹性体优选由螺旋弹簧构成,弹性体的第一端优选与遮蔽机构连结,弹性体的第二端优选在隔着卡合体的旋转中心而与第一端相反的一侧与卡合体连结,将通过第一端和旋转中心的假想线作为中立线,将处于卡合位置时的第二端的位置作为第一位置,并将处于解除位置时的第二端的位置作为第二位置,该情况下,第一位置优选位于隔着中立线与第二位置相反的一侧。
由此,当弹性体的第二端位于第一位置时,卡合体被保持在卡合位置。当弹性体的第二端位于第二位置时,卡合体被保持在解除位置。因此,能够使遮蔽机构切实并稳定地执行动作。
被卡合部优选形成为具有与旋转轴线大致平行的中心轴线的圆柱状或圆筒状,卡合体优选具有钩部,钩部在卡合体处于卡合位置时从三个方向围绕被卡合部。由此,即使在对卡合体作用有外力的情形下,也能够抑制卡合体与被卡合部之间的卡合轻易解除的情况。
旋转轴线优选与座椅主体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并且在卡合体处于卡合位置时,钩部以及被卡合部优选配置在比旋转轴线靠下方的位置处。由此,即使在从下朝上地对卡合体作用有力的情形下,也能够抑制卡合体与被卡合部之间的卡合轻易解除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的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的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的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的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遮蔽机构的图。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遮蔽机构的图。
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遮蔽机构的图。
图10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遮蔽机构的图。
图1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端盖的图。
图1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端盖的图。
图1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端盖的图。
图1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端盖的图。
图1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机构的图。
图1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机构的图。
图1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机构的图。
图1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机构的图。
图1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机构的图。
图20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机构的图。
图2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机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例示的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以下的实施方式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技术方案等不限于下述实施方式示出的具体结构或构造等。
以下所说明的部件或部位除事先声明“只具有一个”等情况外,该部件或部位可设置两个以上。
本实施方式是将本公开的座椅应用于在车辆等交通工具中安装的座椅(以下称为“交通工具用座椅”)的示例。标注在各图中表示方向的箭头等是为了便于理解各图的相互关系而标注的符号。
因此,本公开不限于各图中标注的方向。各图所示的方向是将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组装到车辆中的状态下的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1.交通工具用座椅的概要
本实施方式是在图1所示的交通工具用座椅1中应用本公开的滑动装置10的实施方式。交通工具用座椅1至少具有座椅主体2以及滑动装置10等。座椅主体2具有座椅坐垫3以及座椅靠背5等。
座椅坐垫3是用于支撑就坐者的臀部的部位。座椅靠背5是用于支撑就坐者的背部的部位。滑动装置10是用于将座椅主体2支撑为能够滑动的装置。
2.滑动装置
2.1滑动装置的概要
<基本结构>
由两个滑动装置10支撑座椅主体2。两个滑动装置10中的第一滑动装置10配置在座椅的于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侧(例如右端侧)。两个滑动装置10中的第二滑动装置10配置在座椅的于宽度方向上的第二端侧(例如左端侧)。
第一滑动装置10的结构与第二滑动装置10的结构基本相同。以下的说明是关于配置在座椅的于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侧(右端侧)的第一滑动装置10(以下简称为滑动装置10)的说明。
如图2所示,滑动装置10至少具有固定导轨11、可动导轨12、第一遮蔽机构20以及第二遮蔽机构(未图示)等。固定导轨11是可直接或间接地固定于交通工具且由金属制成的部件。
本实施方式的固定导轨11的长度方向与交通工具(车辆)的前后方向一致。在固定导轨11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朝上方开放的开口部11A。
可动导轨12是可将座椅主体2固定于其上的部件。如图3以及图4所示,可动导轨12能够以使其至少一部分从开口部11A露出的状态相对于固定导轨11进行滑动。
“可动导轨12的至少一部分从开口部11A露出的状态”是指,当就坐者从上方观察滑动装置10时,能够看到可动导轨12的至少一部分的情形。
即,上述“露出的状态”不限于可动导轨12的上端从固定导轨11的上端突出的状态。因此,即使是可动导轨12的上端比固定导轨11的上端低的情形也符合“可动导轨12的至少一部分从开口部11A露出的状态”。
如图2所示,可动导轨12至少具有一个导轨主体121以及两个端盖122等。导轨主体121是由金属制成的部件,且座椅主体2可固定于导轨主体121。在图2中仅示出其中一个端盖122。
两个端盖122均是由树脂制成的部件,并分别安装在导轨主体121的于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且分别覆盖该端部。图示的端盖122是覆盖可动导轨12前端部的端盖。
<滑动机构>
图2所示的滑动机构13是用于使座椅主体2相对于固定导轨11进行移动的机构。滑动机构13构成为至少具有螺纹棒131以及齿轮箱132等。
如图5所示,经由保持支架133等使螺纹棒131被保持在固定导轨11内。螺纹棒131是沿着固定导轨1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带有外螺纹的部件。保持支架133固定于固定导轨11。
保持支架133保持螺纹棒131的于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座椅前端侧)。由第二保持支架(未图示)保持螺纹棒131的于延伸方向上的第二端侧。
齿轮箱132被保持在可动导轨12上。如图6所示,齿轮箱132具有螺母132A,在螺母132A形成有与螺纹棒131啮合的内螺纹。在螺母132A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螺旋状的齿部。
即,螺母132A由螺旋齿轮构成,并且在螺母132A的内周形成有与螺纹棒131啮合的内螺纹。螺母132A(螺旋齿轮)接收来自电机(未图示)的旋转力而进行旋转。
由两个保持支架133将螺纹棒131以无法旋转的状态保持在固定导轨11内。因此,若螺母132A进行旋转,则根据螺纹的原理,可动导轨12也就是座椅主体2会相对于固定导轨11进行移动。
<遮蔽机构>
遮蔽机构是用于抑制能够从开口部11A目视确认到固定导轨11内部(尤其是螺纹棒131)这类状态出现的机构(参照图3)。遮蔽机构构成为具有第一遮蔽机构20(参照图2)以及第二遮蔽机构(未图示)等。
第一遮蔽机构20封闭固定导轨11的于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前端侧)的开口部11A。第二遮蔽机构封闭固定导轨11的于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后端侧)的开口部11A。
由此,可抑制能够目视确认到固定导轨11内部的情况。第一遮蔽机构20与第二遮蔽机构之间的开口部11A处于被可动导轨12封闭的状态。因此,开口部11A处于其长度方向整个区域被封闭的状态。
2.2遮蔽机构
<遮蔽机构的概要>
第一遮蔽机构20与第二遮蔽机构是相同的构造。以下是对第一遮蔽机构20的说明。如图5所示,第一遮蔽机构20构成为至少具有第一遮蔽构件22以及第二遮蔽构件23等。
如图3所示,第一遮蔽构件22以及第二遮蔽构件23相互协同地封闭位于固定导轨11的于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侧的开口部11A。第一遮蔽构件22以及第二遮蔽构件23受来自可动导轨12的力会连动于可动导轨12的滑动而相对于固定导轨11进行滑动。
也就是说,若可动导轨12朝座椅前方侧滑动,则第一遮蔽构件22和第二遮蔽构件23中的至少一方的遮蔽构件会朝座椅前方侧滑动。若可动导轨12朝座椅后方侧滑动,则第一遮蔽构件22和第二遮蔽构件23中的至少一方的遮蔽构件会朝座椅后方侧滑动。
<第一遮蔽构件的概要>
如图7以及图8所示,第一遮蔽构件22中的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下方侧开放的大致U字形。由此,第一遮蔽构件22能够从上方侧覆盖螺纹棒131。
具体而言,第一遮蔽构件22至少具有第一壁部22A、第二壁部22B以及顶板部22C等。第一壁部22A和第二壁部22B以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彼此对置的状态沿着与固定导轨1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顶板部22C连结第一壁部22A的上端侧和第二壁部22B的上端侧。
由端部壁22D封闭第一遮蔽构件22的于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本实施方式中为座椅前方的一端)。第一壁部22A、第二壁部22B、顶板部22C以及端部壁22D是由树脂制成的一体成形品。
<第二遮蔽构件的概要>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第二遮蔽构件23中的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截面形成为下方侧开放的大致U字形或大致冂字形。由此,第二遮蔽构件23能够从上方侧覆盖螺纹棒131。
具体而言,第二遮蔽构件23至少具有第一壁部23A、第二壁部23B以及顶板部23C等。第一壁部23A和第二壁部23B以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彼此对置的状态沿着与固定导轨1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顶板部23C连结第一壁部23A的上端侧和第二壁部23B的上端侧。
如图11所示,第二遮蔽构件23能够一边与第一遮蔽构件22的外壁面滑动接触一边进行滑动。换言之,第一遮蔽构件22能够一边与第二遮蔽构件23的内壁面滑动接触一边进行滑动。
如图8所示,第一遮蔽构件22的第一壁部22A和第二壁部22B各自的外壁面均设置有槽部22E。各槽部22E沿着与滑动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参照图7)。
如图10所示,在第二遮蔽构件23的第一壁部23A和第二壁部23B各自的内壁面均设置有突条23D。各突条23D从第二遮蔽构件23的于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本实施方式中为座椅前方的一端)沿着与滑动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参照图9)。
如图11所示,各突条23D能够以嵌入到各槽部22E的状态与槽部22E滑动接触。由此,各突条23D以及各槽部22E作为引导第二遮蔽构件23相对于第一遮蔽构件22相对位移的引导部而发挥作用。
由端盖122以使得第二遮蔽构件23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撑第二遮蔽构件23。在端盖122设置有两个引导部122B。各引导部122B分别以与第二遮蔽构件23的第一壁部23A滑动接触以及与第二壁部23B滑动接触的方式引导第二遮蔽构件23的滑动。
2.3遮蔽机构的详细构造
<用于使第一遮蔽机构以及第二遮蔽机构前进的结构>
在第一遮蔽机构20中,“前进”是指,第一遮蔽构件22以及第二遮蔽构件23受来自可动导轨12的按压力而朝从座椅后方趋向座椅前方的方向进行滑动。“后退”是指朝与“前进”相反的方向进行滑动。
在第一遮蔽机构20中,当可动导轨12朝从座椅后方趋向座椅前方的方向进行滑动时,会对第一遮蔽机构20作用上述按压力。
即,当可动导轨12朝座椅前方滑动时,可动导轨12对第一遮蔽构件22和第二遮蔽构件23中的至少一方的遮蔽构件作用按压力。
在本实施方式的可动导轨12中,在导轨主体121的于延伸方向上的第一端(本实施方式中为座椅前方的一端)安装有端盖122。因此,第一遮蔽构件22以及第二遮蔽构件23在接触到端盖122时会承受按压力。
即,如图12~图14所示,在端盖122设置有第一按压部122C以及第二按压部122D。在第一遮蔽构件22设置有能够与第一按压部122C接触的第一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2F(参照图8)。在第二遮蔽构件23设置有能够与第二按压部122D接触的第二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3E(参照图9)。
当第一按压部122C接触到第一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2F时,也就是当可动导轨12接触到第一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2F时,第一遮蔽构件22直接承受来自可动导轨12的按压力而进行滑动。
当第二按压部122D接触到第二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3E时(参照图18),也就是当可动导轨12接触到第二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3E时,第二遮蔽构件23会直接承受来自可动导轨12的按压力而进行滑动。
即,当可动导轨12前进时,首先,第二按压部122D与第二遮蔽构件23的第二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3E接触。由此,第二遮蔽构件23承受着来自可动导轨12的按压力并与可动导轨12一起前进。
若可动导轨12在第二按压部122D接触到第二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3E时进一步前进,第一按压部122C会与第一遮蔽构件22的第一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2F接触。即使在第一按压部122C接触到第一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2F的状态下,在第二遮蔽构件23的前端与第一遮蔽构件22的端部壁22D之间也存在着间隙。
即,第二遮蔽构件23直接承受来自可动导轨12的按压力而前进。第一遮蔽构件22并非经由第二遮蔽构件23而间接地承受来自可动导轨12的按压力而是直接承受该按压力而前进。
若可动导轨12在第一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2F以及第二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3E承受着来自可动导轨12的按压力的状态下进一步前进,则如图4所示,第一遮蔽构件22以及第二遮蔽构件23以被收纳在可动导轨12内的状态与可动导轨12一起向前滑动。
<第一遮蔽机构的卡合机构>
若可动导轨12从图3所示的状态前进,则首先第二按压部122D会与第二遮蔽构件23的第二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3E接触。因此,第二遮蔽构件23受来自可动导轨12的按压力而与可动导轨12一起前进。
此时,由于第一遮蔽构件22的第一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2F与第一按压部122C并未接触,因此,第一遮蔽构件22不承受来自可动导轨12(第一按压部122C)的按压力。
但是,由于第二遮蔽构件23一边与第一遮蔽构件22滑动接触一边前进,因此,第一遮蔽构件22有可能因在第一遮蔽构件22与第二遮蔽构件23相接触的接触部位产生的摩擦力而与第二遮蔽构件23一并相对于固定导轨11前进。
于是,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0中设置有卡合机构25。卡合机构25具有如下功能,即,在可动导轨12的一部分在可动导轨12移动时处于从固定导轨11突出的状态(参照图4)之前,抑制第一遮蔽构件22相对于固定导轨11进行移动。
<卡合机构的构造>
如图16所示,卡合机构25构成为至少具有卡合体26、被卡合部29A、弹性体27、卡合体第一被按压部26A以及按压部28(参照图12)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个卡合体26。被卡合部29A、卡合体第一被按压部26A以及按压部28均与此相对应地而各自设置有两个。
两个卡合体26、两个被卡合部29A、两个卡合体第一被按压部26A以及两个按压部28均为左右对称结构且为执行相同动作的结构。两个卡合体26以及两个被卡合部29A均为一体化的结构。以下的说明是对左侧的卡合体26、左侧的被卡合部29A、左侧的卡合体第一被按压部26A以及左侧的按压部28的说明。
<卡合体、钩部以及被卡合部>
如图15所示,卡合体26设置在第一遮蔽构件22和固定导轨11中的任意一方上(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第一遮蔽构件22上),被卡合部29A设置在第一遮蔽构件22和固定导轨11的中的另一方上(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固定导轨11上)。
如图16所示,在树脂制成的止挡部件29一体成型出被卡合部29A,并且被卡合部29A经由止挡部件29而固定于固定导轨11。止挡部件29在已相对于保持支架133确定好位置的状态下固定于固定导轨11。
在卡合体26设置有钩部26C。卡合体26能够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位移,其中,卡合位置是钩部26C能够与被卡合部29A相卡合的位置(参照图17),解除位置是钩部26C已从卡合位置位移的位置(参照图20)。
具体而言,卡合体26以能够相对于第一遮蔽构件22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一遮蔽构件22上。即,如图16所示,在第一遮蔽构件22设置有轴部22G。轴部22G的中心轴线平行于与可动导轨12的滑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在卡合体26设置有供轴部22G以可旋转的方式嵌入的轴孔26B。
因此,卡合体26以与可动导轨12的滑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旋转轴线Lo为中心而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摆动位移。本实施方式的旋转轴线Lo与座椅主体2的宽度方向,也就是与左右方向大致平行。
被卡合部29A形成为具有与旋转轴线Lo大致平行的中心轴线的圆柱状或圆筒状。钩部26C是以钩挂的方式与被卡合部29A卡合的部件。如图17所示,钩部26C在处于卡合位置时从三个方向围绕被卡合部29A。
并且,当钩部26C处于卡合位置时,钩部26C以及被卡合部29A位于比旋转轴线Lo靠下方的位置处。本实施方式中的三个方向是指,被卡合部29A的上表面侧,被卡合部29A的下表面侧,以及导轨主体121的于延伸方向上的第二端(本实施方式中为座椅后方的一端)侧。
<弹性体>
弹性体27是能够产生至少将卡合体26保持在卡合位置时所需的弹性力的弹簧。本实施方式的弹性体27由螺旋弹簧构成。如图17所示,弹性体27的第一端27A与第一遮蔽构件22连结。弹性体27的第二端27B与卡合体26连结。
弹性体27的第二端27B在隔着卡合体26的旋转中心,也就是在隔着旋转轴线Lo与弹性体27的第一端27A相反的一侧与卡合体26连结。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卡合体26的旋转中心记为旋转中心Lo。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个卡合体26,并设置有一个弹性体27。因此,一个弹性体27的第二端27B与连结两个卡合体26的轴部件26D的大致中央处连结(参照图7)。
将通过弹性体27的第一端27A和旋转中心Lo的假想线称为中立线L1,将位于卡合位置时的弹性体27的第二端27B的位置(参照图17)称为第一位置,将处于解除位置时的所述弹性体27的第二端27B的位置(参照图20)称为第二位置,该情况下,第一位置位于隔着中立线L1与第二位置相反的一侧(参照图17)。
即,当弹性体27的第二端27B位于中立线L1上时(参照图19),弹性体27的弹性变形量最大。并且,如果该情形下弹性体27的第二端27B从中立线L1朝任意的方向产生偏离,则弹性体27会借助弹性体27的回复力使卡合体26朝使得该偏离变大的方向位移。
<按压部以及被按压部>
如图18以及图19所示,按压部28是如下部位,即,当可动导轨12进行滑动时,按压部28通过与设置在卡合体26的卡合体第一被按压部26A接触而使卡合体26朝解除位置侧位移。
按压部28设置在可动导轨12或第一遮蔽构件2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图13所示,按压部28设置在端盖122上,也就是设置在可动导轨1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有两个卡合体第一被按压部26A,因此,也设置有两个按压部28。
在本实施方式的卡合体26中设置有卡合体第二被按压部26E。当可动导轨12前进时,按压部28与卡合体第一被按压部26A接触。当可动导轨12后退时,按压部28与卡合体第二被按压部26E接触(参照图21)。
如图15所示,在第一遮蔽构件22设置有抵接部22H。当第一遮蔽构件22后退时,抵接部22H限制第一遮蔽构件22越过预先规定的位置而相对于固定导轨11后退。
具体而言,当第一遮蔽构件22到达预先规定的位置时,抵接部22H与保持支架133接触。因此,限制使第一遮蔽构件22越过预先规定的位置而相对于固定导轨11后退。
<卡合机构的动作>
当可动导轨12处于图3所示的状态时,如图17所示,卡合体26(钩部26C)处于与被卡合部29A卡合的状态。此时,弹性体27的第二端27B相对于中立线L1而位于被卡合部29A侧,因此,弹性体27对卡合体26作用将卡合体26保持在卡合位置的弹性力。
若可动导轨12(端盖122)从图17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前进,则如图18所示,按压部28处于与卡合体第一被按压部26A接触的状态。若按压部28从该状态进一步前进,则卡合体第一被按压部26A会朝前进侧旋转(参照图19),因此,卡合体26(钩部26C)处于旋转到解除位置的状态(参照图20)。
此时,弹性体27的第二端27B相对于中立线L1而位于与被卡合部29A相反的一侧,因此,弹性体27对卡合体26作用将卡合体26保持在解除位置的弹性力。
若可动导轨12从图20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前进,则端盖122的第一按压部122C与第一遮蔽构件22的第一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2F接触,因此,第一遮蔽构件22与可动导轨12一体地前进(参照图4)。
若可动导轨12从图4所示的状态后退,由于按压部28处于钩挂于卡合体第二被按压部26E的卡合状态(参照图20),因此,第一遮蔽构件22与可动导轨12一体地后退。
并且,若可动导轨12进一步后退并且当抵接部22H与保持支架133接触时,第一遮蔽构件22的后退会处于停止的状态。若可动导轨12从该状态进一步后退,则由于按压部28朝后退侧按压卡合体第二被按压部26E,因此,弹性体27的第二端27B会越过中立线L1而朝被卡合部29A移动(参照图21)。
因此,弹性体27对卡合体26作用将卡合体26保持在卡合位置的弹性力,从而使得卡合体26(钩部26C)与被卡合部29A卡合并保持卡合状态(参照图17)。
<用于使第一遮蔽构件以及第二遮蔽构件后退的结构>
如上所述,通过按压部28与卡合体第二被按压部26E卡合,而使第一遮蔽构件22与可动导轨12一起后退。并且,第二遮蔽构件23受到来自第一遮蔽构件22的按压而后退。
<第一遮蔽构件以及第二遮蔽构件的滑动动作>
在可动导轨12从图3所示的状态下前进时且当端盖122的第二按压部122D(参照图14)与第二遮蔽构件23的第二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3E(参照图9)接触之前,仅可动导轨12前进。
在该状态下,由于卡合体26(钩部26C)处于与被卡合部29A相卡合的状态(参照图17),因此,第一遮蔽构件22不会相对于固定导轨11滑动。第二遮蔽构件23会因在第二遮蔽构件23与第一遮蔽构件22相接触的接触部位产生的摩擦力而几乎不会滑动。
若第二按压部122D与第二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3E接触,则第二遮蔽构件23在被收纳在可动导轨12内的状态下与可动导轨12一体地前进。
若端盖122的按压部28从与卡合体26的卡合体第一被按压部26A相接触的状态(参照图18)下进一步前进,则卡合体第一被按压部26A会朝前进侧旋转(参照图19),从而卡合体26(钩部26C)会处于旋转到解除位置的状态(参照图20)。
若可动导轨12进一步前进,则在第一按压部122C与第一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2F接触且第二按压部122D与第二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3E接触的状态下,第一遮蔽构件22和第二遮蔽构件23一体地与可动导轨12共同前进(参照图4)。
在可动导轨12后退时,由于端盖122的按压部28处于与卡合体26的卡合体第二被按压部26E卡合的状态(参照图20),因此,第一遮蔽构件22与可动导轨12一体地后退。
此时,第二遮蔽构件23受来自第一遮蔽构件22的作用力而与第一遮蔽构件22一起后退。若可动导轨12进一步后退并且当第一遮蔽构件22的抵接部22H与保持支架133接触(参照图21)时,第一遮蔽构件22的后退会处于停止的状态。
若可动导轨12从该状态下进一步后退,则按压部28朝后退侧按压卡合体第二被按压部26E,因此,卡合体26(钩部26C)与被卡合部29A卡合,并保持卡合状态(参照图17)。所以,即使可动导轨12进一步后退,第一遮蔽构件22也不会后退。
若可动导轨12在被收纳在固定导轨11内的状态下进一步后退,则直到可动导轨12(端盖122)与第二遮蔽构件23的卡止突起23H(图9)接触为止仅可动导轨12后退。
若可动导轨12在端盖122与卡止突起23H接触的状态下进一步后退,则第二遮蔽构件23会处于经由卡止突起23H而卡止于端盖122的状态,因此,第二遮蔽构件23会与可动导轨12作为一体而后退。
3.本实施方式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尤其是滑动装置)的特征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可动导轨12位于固定导轨11内时,通过使卡合体26(钩部26C)和被卡合部29A相卡合,来保持第一遮蔽构件22的位置。
当可动导轨12的一部分位于固定导轨11外时,通过可动导轨12的前进来解除卡合体26与被卡合部29A之间的卡合,从而能够使第一遮蔽构件22连同可动导轨12一体地滑动。因此,能够使第一遮蔽构件22受来自可动导轨12的力而切实地与可动导轨12一起滑动。
卡合体26设置在第一遮蔽构件22上,被卡合部29A设置在固定导轨11上,并且按压部28设置在可动导轨12上。由此,能够抑制滑动装置10的结构复杂化。
卡合体26绕与可动导轨12的滑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旋转轴线Lo而旋转位移。由此,能够抑制滑动装置10的结构复杂化。
处于卡合位置时的弹性体27的第二端27B的位置(“第一位置”)位于隔着中立线L1与处于解除位置时的弹性体27的第二端27B的位置(“第二位置”)相反的一侧。
由此,当弹性体27的第二端27B处在第一位置时,卡合体26被保持在卡合位置。当弹性体27的第二端27B处在第二位置时,卡合体26被保持在解除位置。因此,可使第一遮蔽构件22切实并稳定地执行动作。
卡合体26具有当处于卡合位置时从三个方向围绕被卡合部29A的钩部26C(参照图17)。由此,即使在对卡合体26作用有外力的情形下,也可抑制卡合体26与被卡合部29A之间的卡合被轻易解除的情况。
当处于卡合位置时,钩部26C以及被卡合部29A配置在比旋转轴线Lo靠下方的位置处(参照图17)。由此,即使在从下朝上地对卡合体26作用有力的情况下,也可抑制卡合体26与被卡合部29A之间的卡合被轻易解除的情况。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0是第一遮蔽构件22以及第二遮蔽构件23直接承受来自可动导轨12(端盖122)的按压力的结构。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即,滑动装置10也可以是例如第一遮蔽构件22经由第二遮蔽构件23承受按压力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的可动导轨12由导轨主体121以及端盖122构成,并且是由设置于端盖122的第一按压部122C以及第二按压部122D分别按压第一遮蔽构件22以及第二遮蔽构件23的结构。
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滑动装置10也可以是由导轨主体121按压第一遮蔽构件22以及第二遮蔽构件23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2F设置在第一遮蔽构件22的前进端侧,且第二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3E设置在第二遮蔽构件23的前进端侧。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2F以及第二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3E构成为,在第一遮蔽构件22以及第二遮蔽构件23被收纳在固定导轨11内的状态下位于固定导轨11内。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即使在第一按压部122C与第一遮蔽构件被按压部22F接触的状态下,第二遮蔽构件23的前端与第一遮蔽构件22的端部壁22D之间也存在着间隙。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第二遮蔽构件23的前端和端部壁22D也可以以接触面压大致为0的状态相接触。
上述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0具有第一遮蔽构件22以及第二遮蔽构件23。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滑动装置10也可以是仅具有第一遮蔽构件22和第二遮蔽构件23中的任意一者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0具有螺纹棒131以及螺母132A,并且是螺母132A受到驱动而旋转的电动式滑动装置。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
例如,滑动装置10也可以是(a)不具有螺纹棒131以及螺母132A的手动式滑动装置;(b)螺纹棒131受到驱动而旋转的滑动装置;或(c)螺母132A设置于固定导轨11且螺纹棒131设置于可动导轨12的滑动装置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卡合体26设置在第一遮蔽构件22上,被卡合部29A设置在固定导轨11设置上,并且按压部28设置在可动导轨12(端盖122)上。
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本公开也可以是例如卡合体26设置在固定导轨11上,被卡合部29A设置在第一遮蔽构件22上,并且按压部28设置在第一遮蔽构件22上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的滑动装置10中设置有两个卡合体26。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本公开也可以是例如具有一个或三个以上的卡合体26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的弹性体27由螺旋弹簧构成。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本公开也可以是由例如扭转弹簧或扭杆等构成弹性体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的弹性体27与连结两个卡合体26的轴部件26D的中央处连结。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本公开中,弹性体27例如也可以与轴部件26D的除大致中央处以外的部位连结。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构成为处在隔着中立线L1与第二位置相反的一侧。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弹性体27只要能产生至少将卡合体26保持在卡合位置时所需的弹性力即可。
上述实施方式的卡合体26具有在卡合体26处于卡合位置时从三个方向围绕被卡合部29A的钩部26C。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卡合体26只要能够实施可阻止第一遮蔽构件22滑动的卡合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卡合体处于卡合位置时,钩部26C以及被卡合部29A配置在比旋转轴线Lo靠下方的位置处。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本公开也可以是例如旋转轴线Lo与竖直方向大致平行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的被卡合部29A设置在止挡部件29上,并经由止挡部件29固定于固定导轨11。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本公开也可以是例如被卡合部29A直接设置于固定导轨11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的抵接部22H是通过与保持支架133接触而阻止第一遮蔽构件22的后退的结构。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
上述实施方式的卡合体26是进行旋转(摆动)位移的结构。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本公开中的卡合体26也可以是例如进行滑动位移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公开的交通工具用座椅应用在车辆中。不过,本公开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在铁道车辆、船舶以及航空器等交通工具中使用的座椅、以及剧场或家庭等使用的固定型座椅中。
此外,本公开只要符合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发明主旨即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因此,可以是由上述多个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两个实施方式组合而成的结构;或可以是摒弃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构成元素中的任意一个元素而形成的结构。

Claims (6)

1.一种滑动装置,其可将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主体支撑为能够滑动,所述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固定导轨,所述固定导轨可固定于交通工具,并且所述固定导轨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朝上方开放的开口部;
可动导轨,所述可动导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导轨滑动,并且所述座椅主体可固定于所述可动导轨;
遮蔽机构,所述遮蔽机构能够封闭所述开口部,并且所述遮蔽机构构成为,受到来自所述可动导轨的力而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导轨滑动;
卡合体,所述卡合体设置于所述遮蔽机构和所述固定导轨中的任意一方上,并构成为能够在卡合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位移,其中,所述卡合位置是所述卡合体能够与设置于所述遮蔽机构和所述固定导轨中的另一方上的被卡合部相卡合的位置;所述解除位置是所述卡合体已从该卡合位置位移的位置;
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能够产生将所述卡合体保持在所述卡合位置的弹性力;以及
按压部,所述按压部设置在所述可动导轨或所述遮蔽机构上,并构成为,当该可动导轨进行滑动时,所述按压部通过与设置于所述卡合体的被按压部接触而使该卡合体朝所述解除位置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体设置在所述遮蔽机构上,所述被卡合部设置在所述固定导轨上,并且所述按压部设置在所述可动导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体构成为,绕与所述可动导轨的滑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旋转轴线进行旋转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由螺旋弹簧构成,
所述弹性体的第一端与所述遮蔽机构连结,所述弹性体的第二端在隔着所述卡合体的旋转中心而与所述第一端相反的一侧与该卡合体连结,
将通过所述第一端和所述旋转中心的假想线作为中立线,将处于所述卡合位置时的所述第二端的位置作为第一位置,并将处于所述解除位置时的所述第二端的位置作为第二位置,该情况下,
所述第一位置位于隔着所述中立线与所述第二位置相反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卡合部形成为具有与所述旋转轴线大致平行的中心轴线的圆柱状或圆筒状,
所述卡合体具有钩部,所述钩部在所述卡合体处于所述卡合位置时从三个方向围绕所述被卡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线与所述座椅主体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并且
在所述卡合体处于所述卡合位置时,所述钩部以及所述被卡合部配置在比所述旋转轴线靠下方的位置处。
CN201911062970.3A 2018-11-02 2019-10-31 滑动装置 Active CN1111371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07523 2018-11-02
JP2018207523A JP6830085B2 (ja) 2018-11-02 2018-11-02 スライ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37186A true CN111137186A (zh) 2020-05-12
CN111137186B CN111137186B (zh) 2022-05-03

Family

ID=70459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2970.3A Active CN111137186B (zh) 2018-11-02 2019-10-31 滑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25505B2 (zh)
JP (1) JP6830085B2 (zh)
CN (1) CN111137186B (zh)
DE (1) DE102019216760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1214871B4 (de) 2021-07-06 2024-01-11 Adient Us Llc Abdeckvorrichtung zur abdeckung einer schiene eines längseinstellers, längseinsteller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sowie fahrzeugsitz
DE102022115359B4 (de) 2022-06-21 2024-05-16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sitz sowie Schienenabdeckung, Abdeckelement und/oder Schraubenkopfabdecku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9656A (zh) * 2008-03-31 2009-10-07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电气地操作的座椅滑动设备
JP2014233996A (ja) * 2013-05-31 2014-12-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CN205326841U (zh) * 2016-01-14 2016-06-22 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滑轨组件
JP2018043716A (ja) * 2016-09-16 2018-03-22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トラッ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99624U (zh) * 1990-01-31 1991-10-18
JPH04109635U (ja) * 1991-03-07 1992-09-22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の端部構造
US5188329A (en) * 1991-10-23 1993-02-23 Tachi-S Co. Ltd. Structure for covering slide railing seat adjuster
GB9203268D0 (en) 1992-02-15 1992-04-15 British Nuclear Fuels Plc A metering system
JP2550172Y2 (ja) 1992-09-14 1997-10-08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シートのスライドレールカバー
JPH11208324A (ja) * 1998-01-27 1999-08-03 Daihatsu Motor Co Ltd スライドシートのレールカバー
JP4376928B2 (ja) 2007-08-10 2009-12-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構造
JP6281299B2 (ja) 2013-04-17 2018-02-21 中西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ットコンベア装置
JP6253936B2 (ja) 2013-09-30 2017-12-2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EP2876048B1 (en) 2013-11-22 2018-08-01 Airbus Operations GmbH Telescopic seat rail cover
US10752131B2 (en) 2017-08-30 2020-08-25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Sliding device
JP6795476B2 (ja) 2017-08-30 2020-12-0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9656A (zh) * 2008-03-31 2009-10-07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电气地操作的座椅滑动设备
JP2014233996A (ja) * 2013-05-31 2014-12-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CN205326841U (zh) * 2016-01-14 2016-06-22 信昌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滑轨组件
JP2018043716A (ja) * 2016-09-16 2018-03-22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トラッ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216760A1 (de) 2020-05-07
US20200139855A1 (en) 2020-05-07
US11325505B2 (en) 2022-05-10
CN111137186B (zh) 2022-05-03
JP6830085B2 (ja) 2021-02-17
DE102019216760B4 (de) 2023-11-02
JP2020069994A (ja) 2020-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7186B (zh) 滑动装置
CN109421558B (zh) 滑动装置
KR102039079B1 (ko) 작동 장치
JP6629724B2 (ja) ドアハンドルとドアハンドル用の作動装置とから構成されるシステム
JP4648965B2 (ja) 収納ボックスの開閉機構
KR101583952B1 (ko) 슬라이딩 암레스트 콘솔 개폐장치
WO2016125768A1 (ja) 進退移動装置
KR101434980B1 (ko) 래치장치
EP3078792A1 (en) Lid device
CN108372815B (zh) 车辆用滑动扶手
JP6350451B2 (ja) 車両用の蓋体開閉装置
WO2012173249A1 (ja) スライド構造
EP2463465A2 (en)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of glovebox for automobile and glovebox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KR101583912B1 (ko) 자동차의 회전형 선바이저 미러 장치
JP2016199937A (ja) 車両のハンドル装置
CN115075667A (zh) 用于手套箱的开闭装置
JP2019043251A (ja) スライド装置
JP2016097902A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019085774A (ja) 車両用リッドロック装置
CN112177450B (zh) 按压弹起装置
KR200454933Y1 (ko) 자동차용 트레이 커버 록킹장치
JP6369377B2 (ja) 収納装置
JP6709200B2 (ja) スライド装置
JP6730234B2 (ja) スライド装置
CN114096731B (zh) 车门电子锁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