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08435B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08435B
CN110808435B CN201911143508.6A CN201911143508A CN110808435B CN 110808435 B CN110808435 B CN 110808435B CN 201911143508 A CN201911143508 A CN 201911143508A CN 110808435 B CN110808435 B CN 1108084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haft
wall
gear
fixedly arra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35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08435A (zh
Inventor
毛方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PENG INTELLIGENT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peng Intelligent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peng Intelligent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peng Intelligent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435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08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08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8435A/zh
Priority to JP2020053212A priority patent/JP2022008765A/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08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08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5Control systems based on ambient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包括机体和电池组,所述机体内开设有升温腔,所述电池组固设在所述升温腔的前后壁之间,所述升温腔的左侧连通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腔的左侧连通设有进气腔和传动腔,所述进气腔位于所述传动腔上侧,所述进气腔与外界连通,本发明可让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在严寒冬季天气中仍然能够达到较高的使用效率,可在新能源汽车发动行驶过程中通过汽车动力轴的机械传动来控制摩擦产热和空气加压升温,让热空气能够直接预热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可使电池组的使用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增加新能源汽车在严寒冬季的行驶里程。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环境保护和汽油资源越来越少的话题越来越被重视,新能源汽车得到大力的发展,各地积极提倡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但是,新能源汽车以现在的发展水平,仍然还存在着大量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例如,新能源汽车采用的是电能,而加装在新能源汽车上的电能装置通常为电池组,由于是电池,那么在严寒冬季天气中,必不可少的问题则是电池使用效率下降,收到低温影响,电池能够保持汽车续航里程大大下降,一般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解决办法是加装加热装置,但是这种装置仍然需要使用到电能,还是会浪费一部分电池的储存电量,没有完全解决续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包括机体和电池组,所述机体内开设有升温腔,所述电池组固设在所述升温腔的前后壁之间,所述升温腔的左侧连通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腔的左侧连通设有进气腔和传动腔,所述进气腔位于所述传动腔上侧,所述进气腔与外界连通,所述进气腔的外周连通设有摩擦腔,所述摩擦腔内上下滑动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摩擦板,所述摩擦板相互靠近侧面均设有可通过相互摩擦产热的摩擦条,所述摩擦板的下侧设有可通过传动控制两个所述摩擦板相对移动来使所述摩擦条相互摩擦的产热机构,所述升降腔的底壁上固设有顶块,所述升降腔的内壁上上下滑动设有加压套,所述升降腔的右壁上固设有齿条,所述加压套内可通过所述齿条和所述顶块接触传动来控制接收所述进气腔传导过来的热空气,并加压输送至所述升温腔内升温所述电池组的加压机构,所述加压套的左侧面固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向左延伸部分伸入所述传动腔内,所述传动腔内设有可控制所述固定块带动所述加压套间歇性上下往返运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腔的左侧开设有动力腔,汽车动力轴贯穿所述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内设有可通过所述汽车动力轴的运转和所述电池组温度变化来控制所述产热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运转或停止的控制机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产热机构包括铰接设在所述摩擦板底面的第一连杆,所述摩擦板滑动设在所述摩擦腔的内壁上,所述摩擦条部分位于所述进气腔内,所述摩擦腔的下侧连通设有转轮腔,两个所述转轮腔之间开设有齿轮腔,所述齿轮腔的底壁上转动设有竖轴,所述竖轴的顶面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齿轮腔的前后壁之间转动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向前后两侧延伸部分伸入所述转轮腔内,位于所述齿轮腔内的所述从动轴的外周上固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位于所述转轮腔内的所述从动轴的侧面固设有转轮,所述第一连杆向下延伸部分伸入所述转轮腔内,并与所述转轮铰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压机构包括滑板和滑块,所述加压套内设有开口向左的连通腔、开口向右的矩形腔和开口向下的加压腔,所述加压腔与所述连通腔连通,所述滑块滑动设在所述连通腔的内壁上,所述滑块内设有开口向右的螺纹腔,所述连通腔与所述矩形腔之间的内壁里转动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向左延伸部分伸入所述连通腔内,并伸入所述螺纹腔内,且与所述螺纹腔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向右延伸部分伸入所述矩形腔内,且其右侧面固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矩形腔的后壁上转动设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的外周上固设有传动轮和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所述传动轮可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加压腔的左右两侧连通设有弹性腔,所述滑板滑动设在两个所述弹性腔相互远离侧壁之间,所述滑板的底面与所述弹性腔的底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滑板的顶面固设有活塞,所述加压腔的右侧连通安装有第一气阀,所述第一气阀可与所述升温腔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设在所述传动腔左壁上的转盘轴和蜗杆,所述转盘轴位于所述蜗杆上侧,所述蜗杆的右侧面和所述转盘轴的外周上均固设有第一带轮,两个所述第一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转盘轴的右侧面固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固定块之间铰接设有第二连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齿轮腔的下侧开设有从动腔,所述竖轴向下延伸部分贯穿所述从动腔,位于所述从动腔内的所述竖轴的外周上固设有蜗轮,所述蜗杆向左延伸部分伸入所述从动腔内,并与所述蜗轮啮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设在所述汽车动力轴外周上的第五锥齿轮,所述动力腔的左壁上上下滑动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壁里转动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面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旋转轴的底面固设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可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所述竖轴向下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动力腔内,且其底面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可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升温腔的下侧开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的顶壁上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电性连接设有控制器,所述电池组的右侧固设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设有信号层,所述电机的底面动力连接设有电机轴,所述控制腔的下侧开设有皮带腔,所述皮带腔位于所述动力腔下侧,所述电机轴向下延伸部分伸入所述皮带腔内,所述皮带腔的底壁上转动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电机轴的底面均固设有第二带轮,两个所述第二带轮之间传动连接设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螺杆向上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动力腔内,并贯穿所述移动块,且与所述动力腔的顶壁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机体的右侧面固设有插座,所述插座与所述电池组之间电性连接有电线,所述升温腔的上侧连通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气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让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在严寒冬季天气中仍然能够达到较高的使用效率,可在新能源汽车发动行驶过程中通过汽车动力轴的机械传动来控制摩擦产热和空气加压升温,让热空气能够直接预热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可使电池组的使用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增加新能源汽车在严寒冬季的行驶里程,其中,产热机构能够通过摩擦条相互摩擦的方式进行初步加热空气,加压机构能够把通入加压腔内的升温空气进行进一步加压提升温度,再排入存放腔内,达到升温和保温的效果,传动机构能够控制加压套间歇性往返升降,来使加压机构能够间歇性往存放腔排入升温空气,控制机构能够通过汽车动力轴传动控制其他机构,且能通过传感器感应电池组温度来停止运行装置或开始运行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A-A方向的局部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加压套的内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加压套处于升降腔底部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移动块上升至顶部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包括机体11和电池组22,所述机体11内开设有升温腔21,所述电池组22固设在所述升温腔21的前后壁之间,所述升温腔21的左侧连通设有升降腔76,所述升降腔76的左侧连通设有进气腔15和传动腔77,所述进气腔15位于所述传动腔77上侧,所述进气腔15与外界连通,所述进气腔15的外周连通设有摩擦腔14,所述摩擦腔14内上下滑动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摩擦板12,所述摩擦板12相互靠近侧面均设有可通过相互摩擦产热的摩擦条60,所述摩擦板12的下侧设有可通过传动控制两个所述摩擦板12相对移动来使所述摩擦条60相互摩擦的产热机构101,所述升降腔76的底壁上固设有顶块36,所述升降腔76的内壁上上下滑动设有加压套18,所述升降腔76的右壁上固设有齿条20,所述加压套18内可通过所述齿条20和所述顶块36接触传动来控制接收所述进气腔15传导过来的热空气,并加压输送至所述升温腔21内升温所述电池组22的加压机构102,所述加压套18的左侧面固设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向左延伸部分伸入所述传动腔77内,所述传动腔77内设有可控制所述固定块16带动所述加压套18间歇性上下往返运动的传动机构103,所述传动腔77的左侧开设有动力腔42,汽车动力轴44贯穿所述动力腔42,所述动力腔42内设有可通过所述汽车动力轴44的运转和所述电池组22温度变化来控制所述产热机构101和所述传动机构103运转或停止的控制机构104。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产热机构101包括铰接设在所述摩擦板12底面的第一连杆13,所述摩擦板12滑动设在所述摩擦腔14的内壁上,所述摩擦条60部分位于所述进气腔15内,所述摩擦腔14的下侧连通设有转轮腔57,两个所述转轮腔57之间开设有齿轮腔58,所述齿轮腔58的底壁上转动设有竖轴52,所述竖轴52的顶面固设有第一锥齿轮61,所述齿轮腔58的前后壁之间转动设有从动轴59,所述从动轴59向前后两侧延伸部分伸入所述转轮腔57内,位于所述齿轮腔58内的所述从动轴59的外周上固设有第二锥齿轮62,所述第二锥齿轮62与所述第一锥齿轮61啮合,位于所述转轮腔57内的所述从动轴59的侧面固设有转轮56,所述第一连杆13向下延伸部分伸入所述转轮腔57内,并与所述转轮56铰接,通过所述竖轴52的转动,可使所述从动轴59带动所述转轮56转动,进而可使所述第一连杆13带动所述摩擦板12向下移动,则可使两个所述摩擦条60相互摩擦产热,继而可使进入所述进气腔15内的空气受热升温。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压机构102包括滑板73和滑块66,所述加压套18内设有开口向左的连通腔17、开口向右的矩形腔65和开口向下的加压腔19,所述加压腔19与所述连通腔17连通,所述滑块66滑动设在所述连通腔17的内壁上,所述滑块66内设有开口向右的螺纹腔63,所述连通腔17与所述矩形腔65之间的内壁里转动设有第一螺杆64,所述第一螺杆64向左延伸部分伸入所述连通腔17内,并伸入所述螺纹腔63内,且与所述螺纹腔63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64向右延伸部分伸入所述矩形腔65内,且其右侧面固设有第三锥齿轮67,所述矩形腔65的后壁上转动设有齿轮轴70,所述齿轮轴70的外周上固设有传动轮68和第四锥齿轮69,所述第四锥齿轮69与所述第三锥齿轮67啮合,所述传动轮68可与所述齿条20啮合,所述加压腔19的左右两侧连通设有弹性腔74,所述滑板73滑动设在两个所述弹性腔74相互远离侧壁之间,所述滑板73的底面与所述弹性腔74的底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75,所述滑板73的顶面固设有活塞72,所述加压腔19的右侧连通安装有第一气阀71,所述第一气阀71可与所述升温腔21连通,当所述加压套18向下移动时,所述传动轮68与所述齿条20啮合,从而可使所述齿轮轴70带动所述第一螺杆64反转,进而可使所述滑块66向左移动封闭所述加压腔19,同时,所述加压套18可带动所述滑板73向下移动,当所述滑板73与所述顶块36接触时,所述滑板73可带动所述活塞72向上挤压所述加压腔19,进而可使所述加压腔19内的空气被加压后通过所述第一气阀71排入所述升温腔21内,当所述加压套18上升时,所述滑板73可通过所述弹簧75恢复原位,所述齿轮轴70可带动所述第一螺杆64正转,从而可使所述滑块66向右移动连通所述加压腔19,此时所述加压腔19内为真空状态,则所述进气腔15内的空气可被吸入所述加压腔19内。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103包括转动设在所述传动腔77左壁上的转盘轴39和蜗杆55,所述转盘轴39位于所述蜗杆55上侧,所述蜗杆55的右侧面和所述转盘轴39的外周上均固设有第一带轮40,两个所述第一带轮40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41,所述转盘轴39的右侧面固设有转盘38,所述转盘38与所述固定块16之间铰接设有第二连杆37,通过所述蜗杆55的转动,可使所述转盘轴39带动所述转盘38转动,进而可使所述第二连杆37带动所述固定块16做间歇性往返升降运动。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轮腔58的下侧开设有从动腔54,所述竖轴52向下延伸部分贯穿所述从动腔54,位于所述从动腔54内的所述竖轴52的外周上固设有蜗轮53,所述蜗杆55向左延伸部分伸入所述从动腔54内,并与所述蜗轮53啮合,通过所述竖轴52的转动可使所述蜗杆55转动。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104包括固设在所述汽车动力轴44外周上的第五锥齿轮43,所述动力腔42的左壁上上下滑动设有移动块48,所述移动块48的内壁里转动设有旋转轴47,所述旋转轴47的顶面固设有第一齿轮50,所述旋转轴47的底面固设有第六锥齿轮46,所述第六锥齿轮46可与所述第五锥齿轮43啮合,所述竖轴52向下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动力腔42内,且其底面固设有第二齿轮51,所述第一齿轮50可与所述第二齿轮51啮合,当所述移动块48向下移动至最底部时,所述第六锥齿轮46与所述第五锥齿轮43啮合,所述第一齿轮50与所述第二齿轮51啮合,从而可使所述汽车动力轴44带动所述旋转轴47转动,进而可使所述竖轴52转动,当所述移动块48向上移动至最顶部时,所述第六锥齿轮46与所述第五锥齿轮43分离,所述第一齿轮50与所述第二齿轮51分离,所述竖轴52停止转动。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温腔21的下侧开设有控制腔31,所述控制腔31的顶壁上固设有电机30,所述电机30的右侧电性连接设有控制器29,所述电池组22的右侧固设有温度感应器27,所述温度感应器27与所述控制器29之间电性连接设有信号层28,所述电机30的底面动力连接设有电机轴32,所述控制腔31的下侧开设有皮带腔35,所述皮带腔35位于所述动力腔42下侧,所述电机轴32向下延伸部分伸入所述皮带腔35内,所述皮带腔35的底壁上转动设有第二螺杆45,所述第二螺杆45与所述电机轴32的底面均固设有第二带轮33,两个所述第二带轮33之间传动连接设有第二皮带34,所述第二螺杆45向上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动力腔42内,并贯穿所述移动块48,且与所述动力腔42的顶壁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48与所述第二螺杆45螺纹连接,通过所述电机30的运转,可使所述电机轴32带动所述第二螺杆45转动,进而可使所述第二螺杆45带动所述移动块48升降,当所述电池组22温度过高时,所述温度感应器27可传导信号至所述控制器29内,所述控制器29可控制所述电机30反转使所述移动块48上升至顶部,反之所述控制器29可控制所述电机30正转使所述移动块48下降至底部。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体11的右侧面固设有插座26,所述插座26与所述电池组22之间电性连接有电线25,所述升温腔21的上侧连通设有排气口23,所述排气口23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气阀24,通过所述排气口23和第二气阀24,所述升温腔21内的空气能排出装置。
初始状态时,移动块48位于底部,第六锥齿轮46与第五锥齿轮43啮合,第一齿轮50与第二齿轮51啮合,加压套18位于顶部,滑块66位于连通腔17内最右侧,滑板73位于加压腔19底侧。
当使用时,通过电机30的运转,可使电机轴32带动第二螺杆45转动,进而可使第二螺杆45带动移动块48升降,当电池组22温度过高时,温度感应器27可传导信号至控制器29内,控制器29可控制电机30反转使移动块48上升至顶部,反之控制器29可控制电机30正转使移动块48下降至底部,当移动块48向下移动至最底部时,第六锥齿轮46与第五锥齿轮43啮合,第一齿轮50与第二齿轮51啮合,从而可使汽车动力轴44带动旋转轴47转动,进而可使竖轴52转动,当移动块48向上移动至最顶部时,第六锥齿轮46与第五锥齿轮43分离,第一齿轮50与第二齿轮51分离,竖轴52停止转动,通过竖轴52的转动,可使从动轴59带动转轮56转动,进而可使第一连杆13带动摩擦板12向下移动,则可使两个摩擦条60相互摩擦产热,继而可使进入进气腔15内的空气受热升温,通过竖轴52的转动可使蜗杆55转动,通过蜗杆55的转动,可使转盘轴39带动转盘38转动,进而可使第二连杆37带动固定块16做间歇性往返升降运动,当加压套18向下移动时,传动轮68与齿条20啮合,从而可使齿轮轴70带动第一螺杆64反转,进而可使滑块66向左移动封闭加压腔19,同时,加压套18可带动滑板73向下移动,当滑板73与顶块36接触时,滑板73可带动活塞72向上挤压加压腔19,进而可使加压腔19内的空气被加压后通过第一气阀71排入升温腔21内,当加压套18上升时,滑板73可通过弹簧75恢复原位,齿轮轴70可带动第一螺杆64正转,从而可使滑块66向右移动连通加压腔19,此时加压腔19内为真空状态,则进气腔15内的空气可被吸入加压腔19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让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在严寒冬季天气中仍然能够达到较高的使用效率,可在新能源汽车发动行驶过程中通过汽车动力轴的机械传动来控制摩擦产热和空气加压升温,让热空气能够直接预热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可使电池组的使用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增加新能源汽车在严寒冬季的行驶里程,其中,产热机构能够通过摩擦条相互摩擦的方式进行初步加热空气,加压机构能够把通入加压腔内的升温空气进行进一步加压提升温度,再排入存放腔内,达到升温和保温的效果,传动机构能够控制加压套间歇性往返升降,来使加压机构能够间歇性往存放腔排入升温空气,控制机构能够通过汽车动力轴传动控制其他机构,且能通过传感器感应电池组温度来停止运行装置或开始运行装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包括机体和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开设有升温腔,所述电池组固设在所述升温腔的前后壁之间,所述升温腔的左侧连通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腔的左侧连通设有进气腔和传动腔,所述进气腔位于所述传动腔上侧,所述进气腔与外界连通,所述进气腔的外周连通设有摩擦腔,所述摩擦腔内上下滑动设有两个前后对称的摩擦板,所述摩擦板相互靠近侧面均设有可通过相互摩擦产热的摩擦条,所述摩擦板的下侧设有可通过传动控制两个所述摩擦板相对移动来使所述摩擦条相互摩擦的产热机构;
所述升降腔的底壁上固设有顶块,所述升降腔的内壁上上下滑动设有加压套,所述升降腔的右壁上固设有齿条,所述加压套内可通过所述齿条和所述顶块接触传动来控制接收所述进气腔传导过来的热空气,并加压输送至所述升温腔内升温所述电池组的加压机构,所述加压套的左侧面固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向左延伸部分伸入所述传动腔内,所述传动腔内设有可控制所述固定块带动所述加压套间歇性上下往返运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腔的左侧开设有动力腔,汽车动力轴贯穿所述动力腔,所述动力腔内设有可通过所述汽车动力轴的运转和所述电池组温度变化来控制所述产热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运转或停止的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热机构包括铰接设在所述摩擦板底面的第一连杆,所述摩擦板滑动设在所述摩擦腔的内壁上,所述摩擦条部分位于所述进气腔内,所述摩擦腔的下侧连通设有转轮腔,两个所述转轮腔之间开设有齿轮腔,所述齿轮腔的底壁上转动设有竖轴,所述竖轴的顶面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齿轮腔的前后壁之间转动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向前后两侧延伸部分伸入所述转轮腔内,位于所述齿轮腔内的所述从动轴的外周上固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位于所述转轮腔内的所述从动轴的侧面固设有转轮,所述第一连杆向下延伸部分伸入所述转轮腔内,并与所述转轮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机构包括滑板和滑块,所述加压套内设有开口向左的连通腔、开口向右的矩形腔和开口向下的加压腔,所述加压腔与所述连通腔连通,所述滑块滑动设在所述连通腔的内壁上,所述滑块内设有开口向右的螺纹腔,所述连通腔与所述矩形腔之间的内壁里转动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向左延伸部分伸入所述连通腔内,并伸入所述螺纹腔内,且与所述螺纹腔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向右延伸部分伸入所述矩形腔内,且其右侧面固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矩形腔的后壁上转动设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的外周上固设有传动轮和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所述传动轮可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加压腔的左右两侧连通设有弹性腔,所述滑板滑动设在两个所述弹性腔相互远离侧壁之间,所述滑板的底面与所述弹性腔的底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滑板的顶面固设有活塞,所述加压腔的右侧连通安装有第一气阀,所述第一气阀可与所述升温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设在所述传动腔左壁上的转盘轴和蜗杆,所述转盘轴位于所述蜗杆上侧,所述蜗杆的右侧面和所述转盘轴的外周上均固设有第一带轮,两个所述第一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转盘轴的右侧面固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固定块之间铰接设有第二连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腔的下侧开设有从动腔,所述竖轴向下延伸部分贯穿所述从动腔,位于所述从动腔内的所述竖轴的外周上固设有蜗轮,所述蜗杆向左延伸部分伸入所述从动腔内,并与所述蜗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设在所述汽车动力轴外周上的第五锥齿轮,所述动力腔的左壁上上下滑动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壁里转动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顶面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旋转轴的底面固设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可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所述竖轴向下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动力腔内,且其底面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可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腔的下侧开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的顶壁上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电性连接设有控制器,所述电池组的右侧固设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设有信号层,所述电机的底面动力连接设有电机轴,所述控制腔的下侧开设有皮带腔,所述皮带腔位于所述动力腔下侧,所述电机轴向下延伸部分伸入所述皮带腔内,所述皮带腔的底壁上转动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电机轴的底面均固设有第二带轮,两个所述第二带轮之间传动连接设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螺杆向上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动力腔内,并贯穿所述移动块,且与所述动力腔的顶壁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右侧面固设有插座,所述插座与所述电池组之间电性连接有电线,所述升温腔的上侧连通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内固定安装有第二气阀。
CN201911143508.6A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 Active CN110808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3508.6A CN110808435B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
JP2020053212A JP2022008765A (ja) 2019-11-20 2020-03-24 新エネルギー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に対する性能向上保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3508.6A CN110808435B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08435A CN110808435A (zh) 2020-02-18
CN110808435B true CN110808435B (zh) 2020-08-25

Family

ID=69490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3508.6A Active CN110808435B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08765A (zh)
CN (1) CN1108084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1270B (zh) * 2020-03-09 2020-08-18 永康珀帐锂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及保持电量的锂电池维护装置
CN112555013A (zh) * 2020-12-30 2021-03-26 南京西尔科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轮换式汽车发动机散热器
CN114628841B (zh) * 2021-12-27 2024-05-14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电池包
CN115513587A (zh) * 2022-10-10 2022-12-23 南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隔热结构的锂电池
CN117525729B (zh) * 2024-01-08 2024-04-23 宁波设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包安全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1823A (zh) * 2001-02-20 2002-10-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设备
CN102723535A (zh) * 2012-06-15 2012-10-1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的热控制系统和热控制方法
CN103517843A (zh) * 2011-05-12 2014-01-15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具有混合动力系统的汽车的方法
WO2015035406A1 (en) * 2013-09-09 2015-03-12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CN105789735A (zh) * 2016-04-22 2016-07-2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纯电动汽车及其动力电池加热控制系统和加热控制方法
CN106711548A (zh) * 2017-02-22 2017-05-24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空气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8493518A (zh) * 2018-03-28 2018-09-04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及其动力电池的加热系统、方法
CN108952926A (zh) * 2018-08-30 2018-12-07 余达辉 一种高效节能的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
CN109057990A (zh) * 2018-08-23 2018-12-21 何志达 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057988A (zh) * 2018-08-03 2018-12-21 王惠苗 一种高效加热发动机
CN109638381A (zh) * 2018-12-14 2019-04-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高效一体化主动热管理系统
CN109693509A (zh) * 2017-10-23 2019-04-3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一种控制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12303B2 (ja) * 2006-04-20 2010-02-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暖気装置
FR2989635B1 (fr) * 2012-04-24 2016-03-18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Installation de chauffage, ventilation, et/ou climatisation comportant un dispositif de regulation thermique d'une batterie et procede de mise en œuvre correspondant.
JP6252186B2 (ja) * 2014-01-15 2017-12-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熱管理システム
US10868344B2 (en) * 2016-02-25 2020-12-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ntropy driven thermal and electrical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1823A (zh) * 2001-02-20 2002-10-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设备
CN103517843A (zh) * 2011-05-12 2014-01-15 奥迪股份公司 用于运行具有混合动力系统的汽车的方法
CN102723535A (zh) * 2012-06-15 2012-10-10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的热控制系统和热控制方法
WO2015035406A1 (en) * 2013-09-09 2015-03-12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CN105789735A (zh) * 2016-04-22 2016-07-2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纯电动汽车及其动力电池加热控制系统和加热控制方法
CN106711548A (zh) * 2017-02-22 2017-05-24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空气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693509A (zh) * 2017-10-23 2019-04-3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一种控制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方法及系统
CN108493518A (zh) * 2018-03-28 2018-09-04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及其动力电池的加热系统、方法
CN109057988A (zh) * 2018-08-03 2018-12-21 王惠苗 一种高效加热发动机
CN109057990A (zh) * 2018-08-23 2018-12-21 何志达 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952926A (zh) * 2018-08-30 2018-12-07 余达辉 一种高效节能的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
CN109638381A (zh) * 2018-12-14 2019-04-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高效一体化主动热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08765A (ja) 2022-01-14
CN110808435A (zh) 2020-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843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
CN107010569A (zh) 一种叉车
CN108313925B (zh) 一种自动化汽车维修升降器
CN111439152B (zh) 一种自动插入的汽车充电设备
CN209970041U (zh) 一种燃油/水分离器上盖自动装配机构
CN112178022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变速箱生产的垫片粘贴装置
CN216154118U (zh) 一种多功能真空封口机
CN215170464U (zh) 一种柴油恒流量无刷启动泵总成及控制器
CN206735733U (zh) 一种叉车
CN206767566U (zh) 一种驱动轮的碟刹机构及叉车
CN110762837A (zh) 一种可防冻的汽车玻璃喷雾流体加热器
CN113200294A (zh) 一种安全系数高的环保复合型板材加工用传送设备
CN109466305B (zh) 一种助动车起步助力装置
CN111628798A (zh) 一种手机屏幕防辐射膜粘贴装置
CN111300252A (zh) 一种金属抛光装置
CN111016182A (zh) 一种蒸汽机带动的热压封口装置
CN212052538U (zh) 一种纯电动洗扫车
CN216862302U (zh) 一种汽车电子传感器的上料装置
CN202744265U (zh) 一种车辆用多功能电动千斤顶
CN217907661U (zh) 一种应用于扫地机的驱动轮电机模组
CN20995438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效率汽车轮毂双打磨设备
CN216038433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宽体矿车用液压举升装置
CN218617507U (zh) 包装袋封口机构
CN215883431U (zh) 一种太阳能电动皮卡车
CN219583976U (zh) 一种可升降的汽车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2

Address after: No.8 Xianlu Road, Kunlun Street, Liyang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HUAPENG INTELLIGENT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Zhongjiamentou 106, Tongguang Village, Fengshan Street, Yuyao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uyao Mind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