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7990A - 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7990A
CN109057990A CN201810967032.7A CN201810967032A CN109057990A CN 109057990 A CN109057990 A CN 109057990A CN 201810967032 A CN201810967032 A CN 201810967032A CN 109057990 A CN109057990 A CN 109057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evel gear
rotation
cavity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670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志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9670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79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7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799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GHOT 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 PLANTS; USE OF WASTE HEAT OF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G1/00Hot gas 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 plants
    • F02G1/04Hot gas 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 plants of closed-cycle type
    • F02G1/043Hot gas positive-displacement engine plants of closed-cycle type the engine being operated by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of a mass of working gas which is heated and cooled in one of a plurality of constantly communicating expansible chambers, e.g. Stirling cycle type engines
    • F02G1/053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 F02G1/055Heaters or coo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控制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加速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本装置可对外燃发动机进行自动加热,同时又多种模式可供选择,从而提供不同的加热速率,可针对发动机所需动力选择加热方式,使适用范围更广,同时操作简单,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外燃发动机的发明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它的噪音小和不受气压影响等优点使它在有些领域极具优势,同时对外燃发动机的加热极其重要,现有的加热装置大多只是简单的对发动机进行加热,方式单一且加热效率低,因此设计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实有必要,本装置可对外燃发动机进行自动加热,同时又多种模式可供选择,从而提供不同的加热速率,可针对发动机所需动力选择加热方式,使适用范围更广,同时操作简单,更加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控制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加速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一锥齿轮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后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后端固定连接有四分之一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右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可啮合于所述四分之一齿轮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传动腔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下端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端,所述第一转盘上侧端面内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转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凹槽内的第一导杆,所述第一转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转动腔内的第一推块,所述第二滑动腔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三传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滑动腔内的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滑块下端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下侧左端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一传动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五锥齿轮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啮合于所述第一锥齿轮右端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右侧可转动的设置有可啮合于所述第四锥齿轮右端的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传动腔,所述第七锥齿轮右端通过延伸通入所述第四传动腔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八锥齿轮上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九锥齿轮,所述第四传动腔上侧内壁内设置有卷线腔,所述第四传动腔上端通过延伸通入所述卷线腔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卷线轮,所述卷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所述第一拉线连接于所述加速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固定设置有加热块,所述加热块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挡板左端延伸到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一通道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气腔,所述第一气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变速腔,所述第一气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右端延伸通入所述变速腔内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且于所述第一气腔内平均分布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所述第三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右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下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左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可啮合于所述第一直齿轮下端的第四直齿轮,所述变速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动腔上下连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三滑块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内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右端与所述第一导滑槽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上侧的所述第一导滑槽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卷线腔有侧内壁的第一通线孔,所述第一拉线通过所述第一通线孔固定连接于上侧所述第一导滑块的右侧端面上,所述第三滑块内左右贯穿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滑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传动腔,所述第四直齿轮左端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延伸到所述第五传动腔内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五直齿轮,所述第五直齿轮下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一齿柱,所述第五传动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六传动腔,所述第一齿柱左端通过延伸通入所述第六传动腔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十锥齿轮,所述第十锥齿轮下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十一锥齿轮,所述第六传动腔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气腔,所述第二气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传动腔内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十一锥齿轮下侧端面上,所述第五转轴上平均分布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所述第二气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加热块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滑块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通道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外界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三通道的第四通道,所述第二气腔有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通道,所述第五通道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六通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一推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一滑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导滑槽,所述第一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三导滑槽内的第三导滑块,所述第三导滑块下端与所述第三导滑槽下侧内壁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三传动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导滑槽,所述第二滑块左右两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四导滑槽内的第四导滑块,所述下端与所述第四导滑槽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
本方法的具体步骤在于:
首先,第一电机启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四分之一齿轮转动很小的角度,此时四分之一齿轮与第一滑块脱离啮合,此时第一滑块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上升,进而将第二通道导通,此时介质从第五通道通入第六通道,再通过第二通道流进加热块内,此时加热后的介质从第一通道通过第四通道流进第三通道,再流出,进而对外燃发动机进行加热,在此过程中,第一转盘转动相同很小的角度,但第一导杆仍位于凹槽内的大圆部分,此时第一挡板保持初始状态;
其次,当需要慢速加速加热时,此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转动一定角度,使第一导杆位于所述凹槽的小圆部分,此时第一挡板右移,进而将第一通道导通,当第一挡板右端与第一推块相抵后推动第一推块向右移动,进而通过第二推块带动第二滑块向下移动,此时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和第二推块刚好相啮合,此时加热后的介质部分从第一通道流入第一气腔内,进而通过第一扇叶带动第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三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四转轴带动第五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一齿柱转动,进而带动第十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十一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五转轴带动第二扇叶转动,进而使第五通道内的介质快速通入所述第二通道内,进行加速,在此过程中四分之一齿轮空转相同的角度,当要进行快速加速加热时,此时第一电机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的齿轮啮合带动第六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第五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七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八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九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卷线轮转动,进而拉紧第一拉线,进而通过第一导滑块带动第三滑块向右移动,此时第二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脱离啮合,此时第一直齿轮与第四直齿轮相啮合,改变传动比,进而进行快速加速,在此过程中,第一导杆位于凹槽的小圆部分,四分之一齿轮空转;
最终,当要选择停止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转动,此时第一导杆移动到凹槽的大圆部分,此时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和第七锥齿轮有脱离啮合,此时第一挡板又将第一通道封闭,此时四分之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处于即将啮合状态,此时第一电机继续转动,此时四分之一齿轮通过齿轮齿条啮合带动第一齿条下降,进而带动第一滑块下降将第二通道断开,此时装置恢复初始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加热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四分之一齿轮转动很小的角度,此时四分之一齿轮与第一滑块脱离啮合,此时第一滑块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上升,进而将第二通道导通,此时介质从第五通道通入第六通道,再通过第二通道流进加热块内,此时加热后的介质从第一通道通过第四通道流进第三通道,再流出,进而对外燃发动机进行加热,在此过程中,第一转盘转动相同很小的角度,但第一导杆仍位于凹槽内的大圆部分,此时第一挡板保持初始状态,当需要慢速加速加热时,此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转动一定角度,使第一导杆位于所述凹槽的小圆部分,此时第一挡板右移,进而将第一通道导通,当第一挡板右端与第一推块相抵后推动第一推块向右移动,进而通过第二推块带动第二滑块向下移动,此时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和第二推块刚好相啮合,此时加热后的介质部分从第一通道流入第一气腔内,进而通过第一扇叶带动第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三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四转轴带动第五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一齿柱转动,进而带动第十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十一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五转轴带动第二扇叶转动,进而使第五通道内的介质快速通入所述第二通道内,进行加速,在此过程中四分之一齿轮空转相同的角度,当要进行快速加速加热时,此时第一电机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的齿轮啮合带动第六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第五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七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八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九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卷线轮转动,进而拉紧第一拉线,进而通过第一导滑块带动第三滑块向右移动,此时第二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脱离啮合,此时第一直齿轮与第四直齿轮相啮合,改变传动比,进而进行快速加速,在此过程中,第一导杆位于凹槽的小圆部分,四分之一齿轮空转,当要选择停止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转动,此时第一导杆移动到凹槽的大圆部分,此时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和第七锥齿轮有脱离啮合,此时第一挡板又将第一通道封闭,此时四分之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处于即将啮合状态,此时第一电机继续转动,此时四分之一齿轮通过齿轮齿条啮合带动第一齿条下降,进而带动第一滑块下降将第二通道断开,此时装置恢复初始状态,本装置可对外燃发动机进行自动加热,同时又多种模式可供选择,从而提供不同的加热速率,可针对发动机所需动力选择加热方式,使适用范围更广,同时操作简单,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C”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D”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第一装置主体11,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内的控制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内的加速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内的第一传动腔12,所述第一传动腔12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4,所述第一传动腔12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15,所述第一通孔15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传动腔16,所述第一锥齿轮14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16内的第一转轴17,所述第一转轴17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8,所述第二锥齿轮18后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三锥齿轮19,所述第三锥齿轮19后端固定连接有四分之一齿轮20,所述第二传动腔16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动腔21,所述第一滑动腔21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22,所述第一滑块22右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可啮合于所述四分之一齿轮20的第一齿条23,所述第一传动腔12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腔24,所述第一转动腔24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盘25,所述第一转盘25下端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13上端,所述第一转盘25上侧端面内设置有凹槽26,所述第一转动腔24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挡板28,所述第一挡板28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凹槽26内的第一导杆29,所述第一转动腔24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动腔30,所述第二滑动腔30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转动腔24内的第一推块31,所述第二滑动腔30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传动腔32,所述第三传动腔32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33,所述第二滑块33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滑动腔30内的第二推块34,所述第二滑块33下端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四锥齿轮35,所述第四锥齿轮35下侧左端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五锥齿轮36,所述第三传动腔32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一传动腔12的第二通孔37,所述第五锥齿轮36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腔12内的第二转轴38,所述第二转轴38左端固定连接有啮合于所述第一锥齿轮14右端的第六锥齿轮39,所述第五锥齿轮36右侧可转动的设置有可啮合于所述第四锥齿轮35右端的第七锥齿轮40,所述第三传动腔32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传动腔41,所述第七锥齿轮40右端通过延伸通入所述第四传动腔41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八锥齿轮42,所述第八锥齿轮42上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九锥齿轮43,所述第四传动腔41上侧内壁内设置有卷线腔44,所述第四传动腔41上端通过延伸通入所述卷线腔44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卷线轮45,所述卷线轮45上绕设有第一拉线46,所述第一拉线46连接于所述加速装置。
有益地,所述第一装置主体11内固定设置有加热块50,所述加热块50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道51,所述第一挡板28左端延伸到所述第一通道51内,所述第一通道51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气腔52,所述第一气腔52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通孔53,所述第三通孔53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变速腔54,所述第一气腔52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右端延伸通入所述变速腔54内的第三转轴55,所述第三转轴55上且于所述第一气腔52内平均分布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56,所述第三转轴55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57,所述第一直齿轮57右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58,所述第二直齿轮58下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三直齿轮59,所述第三直齿轮59左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可啮合于所述第一直齿轮57下端的第四直齿轮60,所述变速腔54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滑动腔61,所述第三滑动腔61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62,所述第三滑动腔61上下连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槽63,所述第三滑块62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63内的第一导滑块64,所述第一导滑块64右端与所述第一导滑槽63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5,上侧的所述第一导滑槽63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卷线腔44有侧内壁的第一通线孔66,所述第一拉线46通过所述第一通线孔66固定连接于上侧所述第一导滑块64的右侧端面上,所述第三滑块62内左右贯穿设置有第四通孔67,所述第三滑动腔61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传动腔68,所述第四直齿轮60左端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第四通孔67并延伸到所述第五传动腔68内的第四转轴69,所述第四转轴69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五直齿轮70,所述第五直齿轮70下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一齿柱71,所述第五传动腔68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六传动腔72,所述第一齿柱71左端通过延伸通入所述第六传动腔72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十锥齿轮73,所述第十锥齿轮73下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十一锥齿轮74,所述第六传动腔72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气腔75,所述第二气腔75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传动腔72内的第五转轴78,所述第五转轴78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十一锥齿轮74下侧端面上,所述第五转轴78上平均分布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76,所述第二气腔75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加热块50的第二通道79,所述第一滑块22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通道79内。
有益地,所述第一气腔52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外界的第三通道81,所述第一通道51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三通道81的第四通道82,所述第二气腔75有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通道77,所述第五通道77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二通道79的第六通道83。
有益地,所述第一转动腔24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导滑槽85,所述第一推块31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导滑槽85内的第二导滑块86,所述第一滑动腔21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导滑槽87,所述第一滑块22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三导滑槽87内的第三导滑块88,所述第三导滑块88下端与所述第三导滑槽87下侧内壁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89,所述第三传动腔32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导滑槽90,所述第二滑块33左右两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四导滑槽90内的第四导滑块91,所述91下端与所述第四导滑槽90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92。
本方法的具体步骤在于:
首先,第一电机13启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14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转轴17带动第二锥齿轮18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三锥齿轮19转动,进而带动四分之一齿轮20转动很小的角度,此时四分之一齿轮20与第一滑块22脱离啮合,此时第一滑块22在第二弹簧89的弹力作用下上升,进而将第二通道79导通,此时介质从第五通道77通入第六通道83,再通过第二通道79流进加热块50内,此时加热后的介质从第一通道51通过第四通道82流进第三通道81,再流出,进而对外燃发动机进行加热,在此过程中,第一转盘25转动相同很小的角度,但第一导杆29仍位于凹槽26内的大圆部分,此时第一挡板28保持初始状态;
其次,当需要慢速加速加热时,此时第一电机13启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25转动一定角度,使第一导杆29位于所述凹槽26的小圆部分,此时第一挡板28右移,进而将第一通道51导通,当第一挡板28右端与第一推块31相抵后推动第一推块31向右移动,进而通过第二推块34带动第二滑块33向下移动,此时第四锥齿轮35与第五锥齿轮36和第二推块34刚好相啮合,此时加热后的介质部分从第一通道51流入第一气腔52内,进而通过第一扇叶56带动第三转轴5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直齿轮58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三直齿轮59转动,进而通过第四转轴69带动第五直齿轮70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一齿柱71转动,进而带动第十锥齿轮73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十一锥齿轮74转动,进而通过第五转轴78带动第二扇叶76转动,进而使第五通道77内的介质快速通入所述第二通道79内,进行加速,在此过程中四分之一齿轮20空转相同的角度,当要进行快速加速加热时,此时第一电机13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14与第六锥齿轮39的齿轮啮合带动第六锥齿轮39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轴38带动第五锥齿轮36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四锥齿轮35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七锥齿轮40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八锥齿轮42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九锥齿轮43转动,进而带动卷线轮45转动,进而拉紧第一拉线46,进而通过第一导滑块64带动第三滑块62向右移动,此时第二直齿轮58与第三直齿轮59脱离啮合,此时第一直齿轮57与第四直齿轮60相啮合,改变传动比,进而进行快速加速,在此过程中,第一导杆29位于凹槽26的小圆部分,四分之一齿轮20空转;
最终,当要选择停止时,第一电机13启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25转动,此时第一导杆29移动到凹槽26的大圆部分,此时第四锥齿轮35与第五锥齿轮36和第七锥齿轮40有脱离啮合,此时第一挡板28又将第一通道51封闭,此时四分之一齿轮20与第一齿条23处于即将啮合状态,此时第一电机13继续转动,此时四分之一齿轮20通过齿轮齿条啮合带动第一齿条23下降,进而带动第一滑块22下降将第二通道79断开,此时装置恢复初始状态。
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滑块22下端最大限度延伸到第二通道79内,将第二通道79封闭,此时四分之一齿轮20与第一齿条23处于即将脱离啮合状态,此时第一挡板28左端最大限度延伸到第一通道51内,将第一通道51断开,此时第一推块31位于左极限位置,此时第二滑块33位于上极限位置,此时第四锥齿轮35与第五锥齿轮36与第七锥齿轮40处于脱离啮合状态,此时第三滑块62位于左极限位置,此时第一拉线46处于放松状态,此时第二直齿轮58与第三直齿轮59处于啮合状态,此时第一直齿轮57与第四直齿轮60处于脱离啮合状态。
通过本装置进行加热时,第一电机13启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14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转轴17带动第二锥齿轮18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三锥齿轮19转动,进而带动四分之一齿轮20转动很小的角度,此时四分之一齿轮20与第一滑块22脱离啮合,此时第一滑块22在第二弹簧89的弹力作用下上升,进而将第二通道79导通,此时介质从第五通道77通入第六通道83,再通过第二通道79流进加热块50内,此时加热后的介质从第一通道51通过第四通道82流进第三通道81,再流出,进而对外燃发动机进行加热,在此过程中,第一转盘25转动相同很小的角度,但第一导杆29仍位于凹槽26内的大圆部分,此时第一挡板28保持初始状态,当需要慢速加速加热时,此时第一电机13启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25转动一定角度,使第一导杆29位于所述凹槽26的小圆部分,此时第一挡板28右移,进而将第一通道51导通,当第一挡板28右端与第一推块31相抵后推动第一推块31向右移动,进而通过第二推块34带动第二滑块33向下移动,此时第四锥齿轮35与第五锥齿轮36和第二推块34刚好相啮合,此时加热后的介质部分从第一通道51流入第一气腔52内,进而通过第一扇叶56带动第三转轴5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直齿轮58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三直齿轮59转动,进而通过第四转轴69带动第五直齿轮70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一齿柱71转动,进而带动第十锥齿轮73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十一锥齿轮74转动,进而通过第五转轴78带动第二扇叶76转动,进而使第五通道77内的介质快速通入所述第二通道79内,进行加速,在此过程中四分之一齿轮20空转相同的角度,当要进行快速加速加热时,此时第一电机13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14与第六锥齿轮39的齿轮啮合带动第六锥齿轮39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轴38带动第五锥齿轮36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四锥齿轮35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七锥齿轮40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八锥齿轮42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九锥齿轮43转动,进而带动卷线轮45转动,进而拉紧第一拉线46,进而通过第一导滑块64带动第三滑块62向右移动,此时第二直齿轮58与第三直齿轮59脱离啮合,此时第一直齿轮57与第四直齿轮60相啮合,改变传动比,进而进行快速加速,在此过程中,第一导杆29位于凹槽26的小圆部分,四分之一齿轮20空转,当要选择停止时,第一电机13启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25转动,此时第一导杆29移动到凹槽26的大圆部分,此时第四锥齿轮35与第五锥齿轮36和第七锥齿轮40有脱离啮合,此时第一挡板28又将第一通道51封闭,此时四分之一齿轮20与第一齿条23处于即将啮合状态,此时第一电机13继续转动,此时四分之一齿轮20通过齿轮齿条啮合带动第一齿条23下降,进而带动第一滑块22下降将第二通道79断开,此时装置恢复初始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加热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四分之一齿轮转动很小的角度,此时四分之一齿轮与第一滑块脱离啮合,此时第一滑块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上升,进而将第二通道导通,此时介质从第五通道通入第六通道,再通过第二通道流进加热块内,此时加热后的介质从第一通道通过第四通道流进第三通道,再流出,进而对外燃发动机进行加热,在此过程中,第一转盘转动相同很小的角度,但第一导杆仍位于凹槽内的大圆部分,此时第一挡板保持初始状态,当需要慢速加速加热时,此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转动一定角度,使第一导杆位于所述凹槽的小圆部分,此时第一挡板右移,进而将第一通道导通,当第一挡板右端与第一推块相抵后推动第一推块向右移动,进而通过第二推块带动第二滑块向下移动,此时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和第二推块刚好相啮合,此时加热后的介质部分从第一通道流入第一气腔内,进而通过第一扇叶带动第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三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四转轴带动第五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一齿柱转动,进而带动第十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十一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五转轴带动第二扇叶转动,进而使第五通道内的介质快速通入所述第二通道内,进行加速,在此过程中四分之一齿轮空转相同的角度,当要进行快速加速加热时,此时第一电机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的齿轮啮合带动第六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第五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七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八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九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卷线轮转动,进而拉紧第一拉线,进而通过第一导滑块带动第三滑块向右移动,此时第二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脱离啮合,此时第一直齿轮与第四直齿轮相啮合,改变传动比,进而进行快速加速,在此过程中,第一导杆位于凹槽的小圆部分,四分之一齿轮空转,当要选择停止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转动,此时第一导杆移动到凹槽的大圆部分,此时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和第七锥齿轮有脱离啮合,此时第一挡板又将第一通道封闭,此时四分之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处于即将啮合状态,此时第一电机继续转动,此时四分之一齿轮通过齿轮齿条啮合带动第一齿条下降,进而带动第一滑块下降将第二通道断开,此时装置恢复初始状态,本装置可对外燃发动机进行自动加热,同时又多种模式可供选择,从而提供不同的加热速率,可针对发动机所需动力选择加热方式,使适用范围更广,同时操作简单,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控制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加速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一锥齿轮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后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后端固定连接有四分之一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右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可啮合于所述四分之一齿轮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传动腔上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下端动力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端,所述第一转盘上侧端面内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转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下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凹槽内的第一导杆,所述第一转动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左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一转动腔内的第一推块,所述第二滑动腔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三传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滑动腔内的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滑块下端可转动的设置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下侧左端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一传动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五锥齿轮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啮合于所述第一锥齿轮右端的第六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右侧可转动的设置有可啮合于所述第四锥齿轮右端的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传动腔,所述第七锥齿轮右端通过延伸通入所述第四传动腔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八锥齿轮上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九锥齿轮,所述第四传动腔上侧内壁内设置有卷线腔,所述第四传动腔上端通过延伸通入所述卷线腔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卷线轮,所述卷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所述第一拉线连接于所述加速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固定设置有加热块,所述加热块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挡板左端延伸到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第一通道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气腔,所述第一气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变速腔,所述第一气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右端延伸通入所述变速腔内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且于所述第一气腔内平均分布且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叶,所述第三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右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下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三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左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可啮合于所述第一直齿轮下端的第四直齿轮,所述变速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动腔上下连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三滑块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内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右端与所述第一导滑槽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上侧的所述第一导滑槽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卷线腔有侧内壁的第一通线孔,所述第一拉线通过所述第一通线孔固定连接于上侧所述第一导滑块的右侧端面上,所述第三滑块内左右贯穿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滑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传动腔,所述第四直齿轮左端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延伸到所述第五传动腔内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五直齿轮,所述第五直齿轮下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一齿柱,所述第五传动腔左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六传动腔,所述第一齿柱左端通过延伸通入所述第六传动腔内的转轴固定连接有第十锥齿轮,所述第十锥齿轮下端相啮合的设置有第十一锥齿轮,所述第六传动腔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气腔,所述第二气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传动腔内的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十一锥齿轮下侧端面上,所述第五转轴上平均分布且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叶,所述第二气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加热块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滑块下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外界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三通道的第四通道,所述第二气腔有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通道,所述第五通道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六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腔上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一推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一滑动腔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导滑槽,所述第一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三导滑槽内的第三导滑块,所述第三导滑块下端与所述第三导滑槽下侧内壁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三传动腔左右两侧内壁内对称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导滑槽,所述第二滑块左右两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四导滑槽内的第四导滑块,所述下端与所述第四导滑槽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本方法的具体步骤在于:
首先,第一电机启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四分之一齿轮转动很小的角度,此时四分之一齿轮与第一滑块脱离啮合,此时第一滑块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上升,进而将第二通道导通,此时介质从第五通道通入第六通道,再通过第二通道流进加热块内,此时加热后的介质从第一通道通过第四通道流进第三通道,再流出,进而对外燃发动机进行加热,在此过程中,第一转盘转动相同很小的角度,但第一导杆仍位于凹槽内的大圆部分,此时第一挡板保持初始状态;
其次,当需要慢速加速加热时,此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转动一定角度,使第一导杆位于所述凹槽的小圆部分,此时第一挡板右移,进而将第一通道导通,当第一挡板右端与第一推块相抵后推动第一推块向右移动,进而通过第二推块带动第二滑块向下移动,此时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和第二推块刚好相啮合,此时加热后的介质部分从第一通道流入第一气腔内,进而通过第一扇叶带动第三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三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四转轴带动第五直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一齿柱转动,进而带动第十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十一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五转轴带动第二扇叶转动,进而使第五通道内的介质快速通入所述第二通道内,进行加速,在此过程中四分之一齿轮空转相同的角度,当要进行快速加速加热时,此时第一电机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六锥齿轮的齿轮啮合带动第六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第五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七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转轴带动第八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九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卷线轮转动,进而拉紧第一拉线,进而通过第一导滑块带动第三滑块向右移动,此时第二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脱离啮合,此时第一直齿轮与第四直齿轮相啮合,改变传动比,进而进行快速加速,在此过程中,第一导杆位于凹槽的小圆部分,四分之一齿轮空转;
最终,当要选择停止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带动第一转盘转动,此时第一导杆移动到凹槽的大圆部分,此时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和第七锥齿轮有脱离啮合,此时第一挡板又将第一通道封闭,此时四分之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处于即将啮合状态,此时第一电机继续转动,此时四分之一齿轮通过齿轮齿条啮合带动第一齿条下降,进而带动第一滑块下降将第二通道断开,此时装置恢复初始状态。
CN201810967032.7A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090579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67032.7A CN109057990A (zh)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67032.7A CN109057990A (zh)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7990A true CN109057990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756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67032.7A Withdrawn CN109057990A (zh)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79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8435A (zh) * 2019-11-20 2020-02-18 余姚心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8435A (zh) * 2019-11-20 2020-02-18 余姚心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
CN110808435B (zh) * 2019-11-20 2020-08-25 江苏华鹏智能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提升保护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52413A (zh) 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驱动装置
CN109057990A (zh) 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442049A (zh) 一种带齿轮的电动风阀
CN109361407A (zh) 一种信息交互装置
WO2017008391A1 (zh) 驱动盘及驱动机构
CN108952841A (zh) 一种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
CN109372359A (zh) 一种平移门的滑轨结构
CN108999723A (zh) 一种可调节的外燃发动机的加热装置
CN109176870A (zh) 一种火花塞及其生产方法
CN108952926A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
CN203432041U (zh) 汽车空调内外循环风门装置
CN111473521A (zh) 燃气分配器及应用有该燃气分配器的燃气热水器
CN110440011B (zh) 一种通风阀
CN208745705U (zh) 一种汽车除霜风口
CN109057939A (zh) 一种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
CN110469697A (zh) 一种气液两用的多通道阀门
CN109664728B (zh) 一种翻盖式电动隐藏出风口结构
CN108903627A (zh) 一种高效加热发动机
CN201960399U (zh) 卧式车床封闭进给箱塔齿轮的变速操纵机构
CN109257052A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09079981A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火花塞及其生产装置
CN109080267A (zh) 一种感热式打印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952927A (zh) 一种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332424U (zh) 一种新型汽车出风口隐藏结构
CN109080268A (zh) 一种感热式打印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