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5679B - 升降机构以及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升降机构以及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5679B
CN110775679B CN201910683948.4A CN201910683948A CN110775679B CN 110775679 B CN110775679 B CN 110775679B CN 201910683948 A CN201910683948 A CN 201910683948A CN 110775679 B CN110775679 B CN 1107756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peripheral
guide
shaft
rolling elements
inser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39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75679A (zh
Inventor
中山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775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5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75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5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2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for loading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into printers, e.g. for replacing a used-up paper roll; Point-of-sale printers with openable casings allowing access to the rolled-up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10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un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un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12Lifting, transporting, or inserting the web roll; Removing empty core
    • B65H19/126Lifting, transporting, or inserting the web roll; Removing empty core with both-ends support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6/00Unwinding, paying-out webs
    • B65H16/02Supporting web roll
    • B65H16/06Supporting web roll both-ends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1Winding, unwinding
    • B65H2301/413Supporting web roll
    • B65H2301/4134Both ends type arrangement
    • B65H2301/41346Both ends type arrangement separate elements engaging each end of the roll (e.g. chu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1Winding, unwinding
    • B65H2301/413Supporting web roll
    • B65H2301/4135Movable suppor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30Supports; Subassemblies; Mountings thereof
    • B65H2402/32Sliding support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50Machine elements
    • B65H2402/52Bearings, e.g. magnetic or hydrostatic bea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1Dimensional aspect of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13Size
    • B65H2701/1133Size of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15Digital prin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Unwinding Webs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 Recording Measured Values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 Supporting Of Heads In Record-Carri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是高重量化的卷筒状介质也可很容易地使其在宽度方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以及具备升降机构的记录装置。记录装置(打印机)具备使卷筒状介质(卷筒介质)升降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具备:升降部,其在装置高度方向上升降,且其上载置有卷筒介质;操作杆,其以转动轴(转动部件)为中心而转动;凸轮部,其在与操作杆连结并将操作杆的转动运动转换为高度方向的运动。另外,操作杆和凸轮部构成位置调节部。基部具有插穿部(轴侧插穿部),在插穿部中插穿有轴部件(第一部件),并且所述插穿部具有与第一部件的外周部对置的内周部。在内周部中,多个滚动体(轴侧滚动体)以在从轴侧插穿部的轴向进行观察时从内周部突出的方式被设置。

Description

升降机构以及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卷筒状介质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以及具备升降机构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众所周知有一种在从卷筒纸中抽出介质的同时,对图像或文字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在这样的记录装置中,在放卷部侧的一对凸缘上,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而安装或拆下卷筒纸的纸管。此时,使用抬起卷筒纸的机构(升降机构),并根据凸缘的高度而使卷筒纸的纸管进行升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卷筒介质抬起装置。详细而言,卷筒介质抬起装置具有操作杆、凸轮部、升降部和基体部,在基体部中插穿有两个棒体。由此,通过使卷筒介质抬起装置沿着棒体被延伸设置的宽度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使被载置于卷筒介质抬起装置上的卷筒介质在宽度方向上进行移动。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例如易于将所使用的卷筒介质设置在凸缘上。
在专利文献1的卷筒介质抬起装置中,例如,存在如下的课题,即,伴随着被载置于升降部上的卷筒介质的高重量化,从而基体部和两个棒体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进而难以使卷筒介质在宽度方向上进行移动这样的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使一对凸缘分别移动至卷筒介质的两端部,从而将卷筒介质设置于凸缘上。但是,由于将一对凸缘的两方均移动至卷筒介质的两端部,因此宽度方向上的卷筒纸的基准位置(介质端位置)会发生偏差。此外,在该情况下,用户必须再次对凸缘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导致用户产生负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534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其为具备使卷筒状介质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的记录装置,升降机构具备:升降部,其在装置高度方向上进行升降,并且其上载置有卷筒状介质;位置调节部,其在装置高度方向上,能够对升降部的位置进行调节;基部,其对升降部和位置调节部进行支承,基部具有插穿部,在所述插穿部中插穿有对基部进行支承的轴部件,并且所述插穿部具有与轴部件的外周部对置的内周部,在插穿部的内周部中,设置有多个滚动体,在从轴部件所延伸设置的轴向进行观察时,多个滚动体从插穿部的内周部突出。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多个滚动体相对于与轴向和装置高度方向正交并且穿过轴部件的中心的直线,而被设置于与直线相比靠装置高度方向上侧处的插穿部的内周部和与直线相比靠装置高度方向下侧处的插穿部的内周部中,并且,在内周部中,至少设置有三个滚动体。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多个滚动体在轴向上被并排配置。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具备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以与轴部件起分离规定距离的方式被设置,并且与轴部件一起对升降机构进行支承,基部具有引导侧插穿部,在所述引导侧插穿部中插穿有引导部件,并且所述引导侧插穿部具有与引导部件的外周部对置的内周部,在引导侧插穿部的内周部中,设置有能够从装置高度方向上侧与引导部件抵接的引导侧滚动体。
在上述记录装置中,优选为,基部在引导侧插穿部的内周部处,具有从装置高度方向下侧与引导部件对置的突出部。
本申请的升降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升降部,其在装置高度方向上进行升降,并且其上载置有卷筒状介质;位置调节部,其在装置高度方向上,能够对升降部的位置进行调节;基部,其对升降部和位置调节部进行支承,基部具有插穿部,在所述插穿部中插穿有对基部进行支承的轴部件,并且所述插穿部具有与轴部件的外周部对置的内周部,在插穿部的内周部中,设置有多个滚动体,在从轴部件所延伸设置的轴向进行观察时,多个滚动体从插穿部的内周部突出。
在上述升降机构中,优选为,多个滚动体相对于与轴向和装置高度方向正交并且穿过轴部件的中心的直线,而被设置于与直线相比靠装置高度方向上侧处的插穿部的内周部和与直线相比靠装置高度方向下侧处的插穿部的内周部中,并且,在内周部中,至少设置有三个滚动体。
在上述升降机构中,优选为,多个滚动体在轴向上被并排配置。
在上述升降机构中,优选为,具备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以与轴部件分离规定距离的方式被设置,并且与轴部件一起对基部进行支承,基部具有引导侧插穿部,在所述引导侧插穿部中插穿有引导部件,并且所述引导侧插穿部具有与引导部件的外周部对置的内周部,在引导侧插穿部的内周部中,设置有能够从装置高度方向上侧与引导部件抵接的引导侧滚动体。
在上述升降机构中,优选为,基部在引导侧插穿部的内周部处,具有从装置高度方向下侧与引导部件对置的突出部。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整体结构的概要的侧剖视图。
图2为表示打印机的概要的主视图。
图3为表示介质放卷部中的升降机构、第一保持架部和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升降机构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升降机构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升降机构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在基部内部的轴侧滚动体和引导侧滚动体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8为表示在基部内部的操作杆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9为表示抬起卷筒介质之前的第一保持架部的主视图。
图10为表示卷筒介质的抬起中途的动作的侧剖视图。
图11为表示将卷筒介质抬起至预定的高度为止的动作的侧剖视图。
图12为表示将卷筒介质抬起至嵌合部的高度为止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3为表示使升降机构进行移动并使之与嵌合部嵌合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4为表示使升降机构在宽度方向上进行移动的情况下的基部的内部的概要剖视图。
图15为表示改变例所涉及的轴侧滚动体的设置位置的侧剖视图。
图16为表示改变例所涉及的轴侧滚动体的设置位置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说明。作为记录装置的一个示例,例举了大型的喷墨式打印机1(以下,称为打印机1)为示例。
在以后所示的各图中,利用并示出了XYZ坐标系。X方向为记录头25(参照图1)的扫描方向,并成为实施记录的介质的宽度方向(以下,也称为宽度方向X、或轴向)。Y方向为打印机1(图1参照)的纵深方向(以下,也称为纵深方向Y),并成为介质的长度方向。Z方向为重力方向、铅直方向,并成为打印机1的高度方向(以下,也称为高度方向Z或者装置高度方向Z)。
此外,将装置前表面侧设为+Y方向,并将装置背面侧设为-Y方向。此外,在从前表面侧观察打印机1时,将装置左侧设为+X方向,并将装置右侧设为-X方向。此外,将装置上侧(包括上方、上部、上表面等)设为+Z方向,并将装置下侧(包括下方、下部、下表面等)设为-Z方向。
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的概要的侧剖视图。
图2为表示打印机1的概要的主视图。另外,在图2中,省略了装置下部(小脚轮15等)或介质收卷部37等。
图3为表示介质放卷部26中的升降机构20、第一保持架部30和引导部50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打印机1具备:介质放卷部26、记录部28和介质收卷部37。介质放卷部26能够将被卷成卷筒状的作为卷筒状介质的卷筒介质R解开并将其向输送方向Q送出。详细而言,介质放卷部26具备第一保持架部30和输送辊对29。
其中,第一保持架部30能够以可转动的方式对卷筒介质R的两端部进行保。第一保持架部30具有嵌入至卷筒介质R的卷筒芯11的芯口12中的嵌合部13。嵌合部13既可以是转动自如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省略图示的电机的动力而进行驱动的结构。在转动自如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进行驱动的输送辊对29而使卷筒介质R被拉伸并被解开。
此外,在嵌合部13通过所述电机的动力而进行驱动的情况下,介质放卷部26也可以为不具有输送辊对29的结构。另外,第一保持架部30在宽度方向X上互相面对面地被设置有一对。而且,其中至少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能够以与卷筒介质R的宽度尺寸的不同相对应的方式,相对于引导部50而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移动,从而对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装置左侧(+X方向)的第一保持架部30作为基准,并使装置右侧(-X方向)的第一保持架部30以与卷筒介质R的宽度尺寸的不同相对应的方式相对于引导部50而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移动,从而对安装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该调节方法,从而能够维持在宽度方向X上的卷筒介质R的基准位置(介质端位置)。因此,在对卷筒介质R进行更换之后,能够以不实施印字位置调节(空白调节)等的方式而与更换前同样地进行印字。
在一对第一保持架部30之间,设置有用于抬起卷筒介质R的升降机构20。升降机构20具备:基部60、操作杆70、升降部80和凸轮部9(参照图4)。而且,升降机构20(基部60)通过引导部50而被支承。引导部50具备作为轴部件的第一部件51、作为引导部件的第二部件5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51通过棒状(圆柱状)的管部件而被形成。第二部件52通过角柱状的管部件而被形成。此外,第二部件52以与第一部件51分离预定距离的方式而被设置。升降机构20能够相对于引导部50而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移动。另外,距设置有第二部件52的第一部件51的预定距离是指,考虑到操作杆70的相对于基部60的设置位置、或由被载置的卷筒介质R的重量产生的与第一部件51之间的重量平衡从而适当确定的距离。而且,第二部件52与第一部件51一起对升降机构20(基部60)进行支承。
通过用户把持操作杆70的自由端侧而向上方向进行操作,并使操作杆70向一个方向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使升降部80上升,进而抬起卷筒介质R。另一方面,通过使操作杆70向相反方向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使升降部80下降,进而将卷筒介质R卸下。升降机构20通过利用操作杆70的杆比例的大小,从而能够以较小的力而使高重量的卷筒介质R上升或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杆70和凸轮部9作为能够在装置高度方向Z上对升降部80的位置进行调节的位置调节部而发挥功能。
记录部28具备在宽度方向X上延伸设置的滑架引导轴21、滑架23、记录头25和介质支承部27。滑架23被设置为,能够在被滑架引导轴21所引导的同时,向宽度方向X进行移动。记录头25被载置于滑架23上并被设置在与介质支承部27对置的位置上,且能够将油墨向卷筒介质R进行喷出而进行记录。介质支承部27能够对卷筒介质R进行支承,并将卷筒介质R与记录头25之间的距离设为预定的距离。虽然输送辊对29被设置于记录部28的内部,但也可以设置于外部,只要能够将卷筒介质R向输送方向Q进行运送即可。
在与记录部28相比靠输送方向Q的上游侧设置有预加热器31。预加热器31通过在针对卷筒介质R而执行记录之前的阶段中预先对卷筒介质R进行加热,从而在执行记录时,使喷落于卷筒介质R上的油墨易于干燥。在与记录部28相比靠输送方向Q的下游侧设置有后加热器33。后加热器33在从执行了记录之后起到被介质收卷部37收卷之前为止的期间内,使喷落在卷筒介质R上的油墨可靠地干燥。
介质收卷部37能够通过省略图示的电机的动力而对卷筒介质R进行收卷。详细而言,介质收卷部37具备第二保持架部40。第二保持架部40以可移动的方式被安装在作为引导部55的成为两根管状部件的第三部件56、第四部件57上。而且,第二保持架部40对收卷的卷筒介质R进行保持。
打印机1具备在下端部上具有移动用的小脚轮15的、侧面观察呈倒T字形的支承框架17。此外,支承框架17以与打印机1的左右两端部对置的方式被设置。在支承框架17的上部处设置有记录部28。在支承框架17的中间处设置有副框架35。而且,副框架35对引导部50所具备的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的端部进行保持。另外,引导部55所具备的第三部件56、第四部件57的端部通过被设置于支承框架17上的副框架24而被保持。此外,作为引导部50的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也可以称为构成升降机构20的部件。即,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既可以称为打印机1所具备的部件,也可以称为升降机构20所具备的部件。
如图2所示,在以打印机1的支承框架17作为基准的装置前表面侧(+Y方向)设置有第一保持架部30。在装置背面侧(-Y方向)设置有省略图示的第二保持架部40。如上文所述那样,第一保持架部30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两端被副框架35保持的作为引导部50的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而进行移动。
在此,第二保持架部40相对于第三部件56、第四部件57的固定的方式与第一保持架部30相对于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的固定的方式相同。以下,对固定第一保持架部30的结构进行说明,并省略关于对第二保持架部40进行固定的结构的说明。
如图3所示,介质放卷部26具备第一保持架部30、引导部50和升降机构20。如上所述,第一保持架部30具有嵌入至卷筒介质R的卷筒芯11的芯口12中的嵌合部13,并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对卷筒介质R的两端部进行保持。引导部50具备第一部件51以及第二部件52。第一保持架部30以可进行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在引导部50上。此外,升降机构20(基部60)也以可进行移动的方式被支承在引导部50上。
第一保持架部30具备由带旋钮的螺栓形成的旋钮部36。而且,通过使旋钮部36向松开螺栓的方向进行旋转,从而能够使第一保持架部30相对于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而进行移动。详细而言,在第一保持架部30的下方处设置有基座部4,该基座部4相对于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而进行移动。另一方面,通过使旋钮部36向拧紧螺栓的方向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将第一保持架部30相对于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而固定。因此,能够根据卷筒介质R的宽度尺寸,而对一对第一保持架部30的位置进行调节。
另外,升降机构20以能够相对于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进行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一对第一保持架部30之间。另外,关于基部60的相对于引导部50(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的移动,将在后文中进行叙述。由于升降机构20(基部60)只要根据卷筒介质R的尺寸而向卷筒介质R的侧端附近的下方进行移动,并能够使卷筒介质R的侧端进行升降即可,因此无需构成为,能够对相对于引导部50而可进行移动的状态和被固定的状态进行切换。
如上所述,升降机构20具备基部60、操作杆70、升降部80和凸轮部9(参照图4)。基部60以能够相对于构成引导部50的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而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升降部80以能够相对于基部60而在高度方向Z上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基部60的上表面以及升降部8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供卷筒介质R载置的载置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升降部80下降的状态下,基部60的上表面为与升降部80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高度。另外,即使仅由升降部80的上表面构成载置部22,也能够实现载置部22的功能。
载置部22在从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的轴向(宽度方向X)进行观察时,相对于中央而言两侧被形成得较高。换而言之,载置部22的上表面被形成为,与卷筒介质R发生接触的上侧的两个边部22a、22b看上去为V字状。由此,在将卷筒介质R载置于载置部22上时,能够防止卷筒介质R的滚转,从而使卷筒介质R的位置稳定。另外,在从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的轴向(宽度方向X)进行观察时,载置部22的上表面也可以以看上去为U字状的方式而形成。换而言之,载置部22即使不是V字状、U字状,在从轴向(宽度方向X)进行观察时,也只要上侧的两个边部22a、22b被设置为随着朝向下方前进而彼此的距离变短,并使该两个边部22a、22b与卷筒介质R的外周面接触即可。
操作杆70被设置为,能够以转动部件90(参照图4)为中心而进行转动。而且,详细情况将如后文叙述的那样,操作杆70能够利用杠杆的原理而以较小的力来使升降部80向上方进行移动。
对升降机构20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图4、图5、图6所示的是,表示升降机构20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在基部60内部的轴侧滚动体96和引导侧滚动体97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如图4所示那样,在基部60中,在宽度方向X上贯穿有对用于使操作杆70转动的转动部件90进行固定的保持孔部61。此外,在基部60的装置前表面侧,设置有插穿第一部件51的作为插穿部的轴侧插穿部62。轴侧插穿部62分别被设置于基部60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处。基部60的轴侧插穿部62形成插穿部的上侧一半。另外,将从装置前表面侧进行观察的情况下的左侧的轴侧插穿部62设为轴侧插穿部62a,并将右侧的轴侧插穿部62设为轴侧插穿部62b。
此外,在轴侧插穿部62(62a、62b)中,形成有在宽度方向X上贯穿的插穿孔63。此外,轴侧插穿部62(62a、62b)分别具有内周部64。另外,针对内周部64,将从装置前表面侧进行观察的情况下的左侧的内周部64设为内周部64a,并将右侧的内周部64设为内周部64b。
插穿孔63在从宽度方向X进行观察的情况下以具有八边形的上侧一半的形状的方式而被形成。内周部64以在将作为轴部件的第一部件51插穿入轴侧插穿部62(插穿孔63)中时与第一部件51的外周部(外周面)对置的方式被设置。详细而言,内周部64(64a、64b)以插穿孔63所具有的被形成于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上的八边形的各边与宽度方向X平行的状态向内部延伸。
此外,在基部60的装置背面侧,设置有插穿第二部件52的作为插穿部的引导侧插穿部65。引导侧插穿部65分别被设置于基部60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处。另外,将从装置背面侧进行观察的情况下的右侧的引导侧插穿部65设为引导侧插穿部65a,并将左侧的引导侧插穿部65设为引导侧插穿部65b。
另外,在引导侧插穿部65中,将成为下侧的引导侧插穿部65的部位设为突出部68。突出部68与上侧的引导侧插穿部65一起被构成为从基部60的背面侧突出的状态。突出部68以从高度方向Z的下侧与引导部50的第二部件52对置的位置关系被构成。详细而言,突出部68与第二部件52的下侧的外周面相对置。
此外,引导侧插穿部65(65a、65b)以分别具有在宽度方向X上贯穿的插穿孔66的方式被构成。此外,引导侧插穿部65(65a、65b)分别以具有内周部67的方式被构成。另外,针对插穿孔66、内周部67,将在从装置背面侧进行观察的情况下的右侧的插穿孔66、内周部67设为插穿孔66a、内周部67a,并将左侧的插穿孔66、内周部67设为插穿孔66b、内周部67b。
另外,插穿孔66(66a、66b)不是封闭的孔,而是被形成为一个方向(-Y方向)敞开的形状。由于进行插穿的第二部件52为角柱状的管部件,因此插穿孔66以与外周对应的方式而被形成作为一边敞开的矩形的插穿孔。
内周部67以在将第二部件52插穿入引导侧插穿部65(插穿孔66)中时与第二部件52的外周部(外周面)对置的方式被设置。详细而言,内周部67a以插穿孔66a所具有的被形成于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处的矩形的各边与宽度方向X平行的状态、且以向内部延伸并相连的状态而被形成。另外,由于内周部67b也与内周部67a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基部60的轴侧插穿部62中,固定有构成轴侧插穿部62(62a、62b)的下侧一半的基部支承部91。
基部支承部91以与基部60的两个轴侧插穿部62a、62b相对应的方式而由两个构成。基部支承部91两个均以同样的方式被构成。此外,在基部支承部91中,作为插穿第一部件51的插穿部而设置有轴侧插穿部92。轴侧插穿部92形成插穿部的下侧一半。
此外,在轴侧插穿部92中,形成有在宽度方向X上贯穿的插穿孔93。此外,轴侧插穿部92具有内周部94。插穿孔93在从宽度方向X进行观察时,以具有八边形的下侧一半的形状的方式而被形成。内周部94以在轴侧插穿部92(插穿孔93)中插穿了作为轴部件的第一部件51时与第一部件51的外周面对置的方式被设置。详细而言,内周部94以插穿孔93所具有的被形成于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处的八边形的各边与宽度方向X平行的状态,且以向内部延伸并相连的状态被形成。
两个基部支承部91分别以与基部60的轴侧插穿部62(62a、62b)的插穿孔63相配合的方式而被固定于轴侧插穿部62(62a、62b)的下侧。通过该组装,从而使基部60的轴侧插穿部62和基部支承部91的轴侧插穿部92成为一体。在该状态下,在从宽度方向X进行观察的情况下,插穿孔63和插穿孔93相合,从而形成八边形的孔形状。
如图4、图5、图7所示那样,在轴侧插穿部62a的内周部64a和轴侧插穿部92的内周部94中,设置有作为滚动体的多个轴侧滚动体96。详细而言,在轴侧插穿部62的上方向的内周部64中,在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处分别设置有使转轴与宽度方向X以及高度方向Z正交的轴侧滚动体96。另外,轴侧滚动体96使用具有转轴的所谓的辊。
如图7所示那样,轴侧滚动体96相对于直线A(假想直线)而被设置在从轴向进行观察时与直线A相比靠装置的高度方向Z上侧的轴侧插穿部62a的内周部64a中,其中,所述直线A与轴向(宽度方向X)和装置的高度方向Z正交,并且穿过第一部件51的中心O。详细而言,在内周部64a的铅直方向上的上部中,以使转轴与宽度方向X和高度方向Z正交的方式而设置有轴侧滚动体96。此外,轴侧滚动体96被设置于在从轴向进行观察时与直线A相比靠高度方向Z下侧的轴侧插穿部92的内周部94中。详细而言,在从以直线A作为中心的水平面起相对于向下方向且向两侧倾斜30度的位置的两个内周部94中,以使转轴与宽度方向X正交(与直线A正交)的方式而分别设置有轴侧滚动体96。
换而言之,当直线A被限定为与轴向(宽度方向X)和装置高度方向Z正交的直线时,并且当直线A穿过轴部件的中心时,多个轴侧滚动体96中的至少三个轴侧滚动体沿装置高度方向Z设置在直线A上方的轴侧插穿部62的内周部94中,并且沿装置高度方向Z设置在直线A下方的轴侧插穿部62的内周部94中。
在此,当考虑到将三个轴侧滚动体96中的每一个与第一部件51的中心O连接的假想直线时,优选为,假想直线之间的角度为大致120度。由此,升降机构20(基部60)能够通过三个轴侧滚动体96而由第一部件51稳定地支承。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方的内周部64a以及内周部94中设置有三个轴侧滚动体96。而且,在另一方的内周部64b以及内周部94中也设置有三个轴侧滚动体96。换而言之,轴侧滚动体96在轴向(宽度方向X)上并排配置。具体而言,三个轴侧滚动体96中的一个设置在内周部64a中,并且三个轴侧滚动体96中的两个设置在内周部94中。同样地,三个轴侧滚动体96中的一个设置在内周部64b中,并且三个轴侧滚动体96中的两个设置在内周部94中。换而言之,多个轴侧滚动体96中的一个沿装置高度方向Z设置在直线A的上侧的轴侧插穿部62的内周部64中。另外,多个轴侧滚动体96中的两个沿装置高度方向Z而设置在直线A的下侧的轴侧插穿部62的内周部64中。换言之,当沿轴向观察时,多个轴侧滚动体96中的一个沿装置高度方向Z设置在直线A上方的轴侧插穿部62的内周部94中。另外,当沿轴向观察时,多个轴侧滚动体96中的两个沿装置高度方向Z设置在直线A下方的轴侧穿插部62的内周部94中。
如图7所示那样,在从作为轴部件的第一部件51所延伸设置的轴向进行观察时,多个轴侧滚动体96以从轴侧插穿部62的内周部64、以及轴侧插穿部92的内周部94起向第一部件51的轴向突出的方式而被设置。由此,在内周部64、94和第一部件51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了预定的空隙。该三个轴侧滚动体96成为对第一部件51的外周面的三个方向进行支承的结构。而且,轴侧滚动体96能够在轴向上在第一部件51的外周面上进行滚转。
在引导侧插穿部65a的内周部67a中,设置有作为滚动体的引导侧滚动体97。详细而言,在引导侧插穿部65a的上方向的内周部67a中,设置有一个使转轴与宽度方向X以及高度方向Z正交(换而言之,与纵深方向Y平行)的引导侧滚动体97。
如图7所示那样,在从作为引导部件的第二部件52所延伸设置的轴向进行观察时,引导侧滚动体97以从引导侧插穿部65(65a、65b)的上侧的内周部67(67a、67b)突出的方式被设置。由此,在内周部67(67a、67b)和第二部件52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预定的空隙。另外,引导侧滚动体97使用了具有转轴的所谓的辊。该一个引导侧滚动体97成为对第二部件52的外周面的一个方向进行支承的结构。而且,引导侧滚动体97在第二部件52的外周面上沿着轴向进行滚转。另外,升降机构20(基部60)经由引导侧滚动体97而被支承在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上。
如图8所示那样,操作杆70具备把持部71、孔部72和凸轮部9。而且,以凸轮部9被收纳于基部60的内部的方式而使操作杆70位于基部60的内部。而且,使设置于基部60中的保持孔部61与操作杆70的孔部72对齐。接下来,使由圆柱状的管部件形成的作为转动轴的转动部件90从基部60的外侧插穿于保持孔部61中,从而将转动部件90固定在基部60(保持孔部61)上。另外,在该状态下,操作杆70的孔部72的内周面、和转动部件90的外周面被构成为能够进行滑动。通过该结构,从而操作杆70能够以转动部件90为中心(支点)而进行转动。
如图5所示那样,操作杆70被支承于基部60上。而且,相对于操作杆70而言,轴侧插穿部62、92位于宽度方向X(左右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此外,同样地,相对于操作杆70而言,引导侧插穿部65位于宽度方向X(左右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此外,在宽度方向X上分开的轴侧插穿部62、92的内周部64、94中,分别设置有三个轴侧滚动体96。此外,在宽度方向X上分开的引导侧插穿部65的上侧的内周部67中,分别设置有一个引导侧滚动体97。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轮部9以与操作杆70连结的方式被一体构成。而且,凸轮部9将操作杆70的转动运动转换为升降部80的高度方向Z上的运动。
另外,凸轮部9只要能够将操作杆70的转动运动转换为升降部80朝向高度方向Z的运动,则也可以以与操作杆70分割的方式被构成并在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与操作杆70连结在一起。
如图4所示那样,使罩部件85从上方覆盖升降部80。而且,以设置于升降部80中的凸轮承接部81被收纳于基部60的内部、且凸轮承接部81与凸轮部9接触(参照图8)的方式,将罩部件85以及升降部80从上方安装在基部60上。
接下来,如图6所示那样,使作为轴部件的第一部件51插穿在作为基部60的插穿部的轴侧插穿部62中。此外,同样地使作为引导部件的第二部件52分别插穿在作为插穿部的引导侧插穿部65中。在该状态下,通过使基部60相对于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而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使升降机构20向延伸设置有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的卷筒介质R的宽度方向X进行移动。
如上所述,能够很容易地对升降机构20进行组装。
另外,如图7所示那样,基部60(升降机构20)在相对于第一部件51而进行移动的情况下,通过分别设置于轴侧插穿部62a、92以及轴侧插穿部62b、92中的三个轴侧滚动体96与第一部件51抵接并转动,从而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移动。在该情况下,三个轴侧滚动体96并非始终与第一部件51抵接,也可以是任意一个轴侧滚动体96与第一部件51抵接并转动。
此外,如图7所示那样,基部60(升降机构20)在相对于第二部件52而进行移动的情况下,通过分别设置于引导侧插穿部65a以及引导侧插穿部65b的上侧的一个引导侧滚动体97与第二部件52抵接并转动,从而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移动。
如上所述,基部60(升降机构20)相对于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而进行移动。
图8为表示在基部60内部的操作杆70的状态的侧剖视图。图8为将卷筒介质R载置在载置部22上的状态,而且,示出了使操作杆70进行动作之前的状态(抬起卷筒介质R之前的状态),并示出了操作杆70的凸轮部9和升降部80(凸轮承接部81)之间的位置关系。
如图8所示那样,升降部80被组装至基部60的内侧,并通过操作杆70而在铅直方向(高度方向Z)上被引导。此外,在升降部80的上方设置有供卷筒介质R载置的载置部22。在升降部80的下方处设置的凸轮承接部81与操作杆70的凸轮部9接触。罩部件85在升降部80上升时,覆盖升降部80与基部60之间的间隙。
对升降机构20的动作进行说明,同时,对使用升降机构20而将卷筒介质R安装于第一保持架部30上的步骤(方法)进行说明。
以卷筒介质R被载置于两个升降机构20的载置部22上的情况作为前提。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保持架部30上安装卷筒介质R的步骤进行简单说明。
最先,把持操作杆70并使其相对于成为基准的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侧的升降机构20进行转动,从而将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的位置与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的嵌合部13的高度位置对齐。接下来,在把持着使之转动了的操作杆70的状态下,沿着引导部50而使其向成为基准的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侧进行移动,从而使芯口12与嵌合部13嵌合。
接下来,把持操作杆70并使其相对于另一方的升降机构20而进行转动,从而使另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的位置与另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的嵌合部13的高度位置对齐。接下来,使另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进行移动,从而使嵌合部13与芯口12嵌合。根据该步骤,能够将卷筒介质R安装在第一保持架部30上。
图9为表示抬起卷筒介质R之前的第一保持架部30的主视图。另外,在图9中,示出了一对第一保持架部30中的、成为用于决定宽度方向X上的卷筒介质R的基准位置的基准的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基准的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为装置左侧(+X方向)的第一保持架部30。由于另一方的装置右侧(-X方向)的第一保持架部30的结构也是相同的,因此对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进行说明,并省略关于另一方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嵌合部13具有第一支承部13a、第二支承部13b、倾斜部13c和高低差13d。第一支承部13a嵌入至芯口的尺寸为第一尺寸的卷筒介质(R)的卷筒芯(11)的芯口(12)中,并对第一尺寸的卷筒介质(R)进行支承。另一方面,第二支承部13b嵌入至与第一尺寸相比芯口较大的第二尺寸的卷筒介质R的卷筒芯11的芯口12中,并对第二尺寸的卷筒介质R进行支承。
第一支承部13a以及第二支承部13b以朝向嵌合部13的顶端侧(卷筒介质R侧)而逐渐变细的方式相对于宽度方向X而稍微倾斜。也就是说,如圆锥的外周面那样稍微倾斜。此外,在第一支承部13a和第二支承部13b之间形成有高低差13d。而且,以将第一支承部13a和第二支承部13b相连的方式形成有倾斜部13c。通过倾斜部13c,从而能够将嵌合部13的第二支承部13b顺畅地嵌入至第二尺寸的卷筒介质R的卷筒芯11的芯口12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第二尺寸的卷筒介质R来进行说明。
图10为表示卷筒介质R的抬起中途的动作的侧剖视图。图11为表示将卷筒介质R抬起至预定的高度为止的动作的侧剖视图。
如图8、图9所示那样,从将卷筒介质R载置在载置部22上的状态起,如图10所示那样,对操作杆70的把持部71进行把持,并以转动部件90为中心而使其向图中的逆时针旋转方向进行转动。在该情况下,根据杠杆原理,从作为操作杆70的转动中心的支点B起到将力施加于操作杆70上的力点C为止的距离,与从操作杆70的转动中心(支点B)起到凸轮部9中的与凸轮承接部81抵接的部位9a即作用点D为止的距离相比,为足够长的距离。此外,作用点D相对于支点B而位于力点C侧。
如图10所示那样,伴随着操作杆70的转动,凸轮部9向逆时针旋转方向进行转动。而且,由于作用点D相对于支点B而位于力点C侧,因此在使操作杆70向逆时针旋转方向进行转动的情况下,凸轮部9使向上方进行上推的力作用在升降部80的凸轮承接部81上。由此,升降部80向上方进行移动。而且,升降部80使卷筒介质R向上方进行移动。在该情况下,升降机构20通过杠杆原理,而将用户的比较小的力转换为较大的力,从而能够将高重量的卷筒介质R向上方抬起。
凸轮部9与凸轮承接部81抵接的部位9a朝向升降部80的移动方向(高度方向Z)。因此,凸轮部9相对于凸轮承接部81而起作用的力的方向为,升降部80的移动方向。换而言之,相对于升降部80的移动方向并没有横向的力起作用。因此,能够无限地减小升降部80与基部60之间的摩擦阻力。其结果为,能够将力的损失设为最小,并能够相应地易于抬起卷筒介质R。
另外,凸轮部9进行旋转运动,相对于此,凸轮承接部81进行直线运动。因此,虽然在凸轮部9与凸轮承接部81之间会产生摩擦,但通过使发生抵接的部位9a平滑,从而能够做到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
从图10的状态起,进一步使操作杆70向图中的逆时针旋转方向进行转动。于是,凸轮部9进一步进行转动。由此,升降部80进一步向上方进行移动。而且,升降部80使卷筒介质R进一步向上方进行移动。在该情况下,被安装于升降部80与基部60之间的罩部件85在预定的位置上与升降部80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部80的外侧面与罩部件85的内侧面抵接。
然后,进一步使操作杆70向逆时针旋转方向进行转动。于是,如图11所示那样,凸轮部9进一步转动,升降部80进一步向上方进行移动,升降部80使卷筒介质R进一步向上方进行移动。通过采用这样的方式,从而卷筒介质R的芯口12移动至大致位于作为规定的高度的第一保持架部30的嵌合部13的高度的位置为止。
此时,罩部件85与升降部80一体地向上方进行移动。然后,罩部件85堵塞因升降部80向上方进行移动而产生的升降部80与基部60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防止物体进入间隙中的情况、或错误地将手夹在间隙中的情况等。特别是,由于在升降部80所移动的距离较长的情况下会产生间隙,因此具有罩部件85的结构是有效的。
图12为表示将卷筒介质R抬起至嵌合部13的高度为止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3为表示使升降机构20进行移动并使其与嵌合部13嵌合的状态的主视图。
如图12所示,使操作杆70进行转动,从而使成为基准的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的嵌合部13的高度、和与成为基准的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相对的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的卷筒芯11的芯口12的高度大致相同。
接下来,在维持卷筒介质R的高度的同时,在对操作杆70进行把持的状态下,使载置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的一方的升降机构20向成为基准的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侧进行移动。另外,此时,载置另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的另一方的升降机构20即便不对操作杆70进行把持,通过作用于卷筒介质R与载置部22之间的摩擦力,也会伴随着一方的升降机构20的移动而进行移动。然后,可简单地将成为基准的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的嵌合部13嵌入至一端侧的卷筒芯11的芯口12中。
进一步,用户通过规定的大小的力而在对操作杆70进行把持的状态下将一方的升降机构20推向成为基准的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侧。于是,如图13所示那样,在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的卷筒芯11的芯口12中,嵌入了嵌合部13的第二支承部13b。
另外,在成为基准的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中安装有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的情况下,也可以停止操作杆70的把持。在停止的情况下,操作杆70返回至原来的姿态(参照图7),并且升降部80下降。
如上所述,在使卷筒介质R进行移动的情况下,详细而言,卷筒介质R的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的高度和另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的高度不同。换而言之,卷筒介质R相对于轴向而倾斜。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卷筒介质R的芯口12和嵌合部13之间的嵌合,成为以下结构,即,通过在嵌合部13的第一支承部13a、第二支承部13b的外周面上具有倾斜等,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容许了嵌合的程度。因此,即使芯口12的中心位置和嵌合部13的中心位置多少有些偏差(即使卷筒介质R倾斜),对于嵌合而言也不会带来影响。
接下来,相对于另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使另一方的升降机构20与前述内容同样地进行动作,从而将另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的芯口12的位置和另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的嵌合部13的位置对齐。然后,将另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的旋钮部36进行转动而松开,此次,使另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向另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的一侧进行移动。然后,将另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的嵌合部13嵌入至另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的芯口12中。
此后,将旋钮部36进行转动而拧紧,并相对于第一部件51而对另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进行固定。此后,停止另一方的升降机构20的操作杆70的把持,使操作杆70返回至原来的姿态(参照图7),从而使升降部80下降。
通过以上的动作,能够将卷筒介质R安装在第一保持架部30上。
另外,根据上述的安装方法,能够由一个人分别单侧地对嵌合部13和芯口12进行嵌入,从而将卷筒介质R安装在第一保持架部30上。此外,通过该安装方法,能够使之应对卷筒介质R的宽度尺寸的不同,并且能够以使宽度方向X上的卷筒介质R的基准位置(介质端位置)不发生偏离的方式进行安装。
另外,也可以通过两个人一起协作,从而以大致相同的定时来实施如下的动作,即,使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的芯口12与成为基准的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的嵌合部13嵌合的动作、和使另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的嵌合部13与另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的芯口12嵌合的动作。
接下来,对将被安装于第一保持架部30上的卷筒介质R卸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虽然在一次安装的卷筒介质R被使用完了的情况下,仅残留下卷筒芯11,但是由于卷筒芯11比较轻,因此即使直接拆下也没有问题。但是,例如,存在如下情况,即,想要在一次安装的卷筒介质R被用完之前,重新安装成其他尺寸的卷筒介质R或其他种类的卷筒介质R。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从第一保持架部30上拆下并卸下已经安装的重量较重的卷筒介质R。
在该情况下,最初,使另一方的升降机构20的操作杆70进行转动,从而使升降部80向上方进行移动,并接近另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具体而言,以升降部80的载置部22与被安装的卷筒介质R抵接的方式而使升降部80进行移动(上升)。然后,在使载置部22与另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抵接的状态下,使另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沿着宽度方向X而向外侧进行移动,从而将另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的嵌合部13从另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的芯口12中拆下。然后,通过使另一方的升降机构20的操作杆70下降,从而使升降部80向下方进行移动。
此后,使一方的升降机构20的操作杆70进行转动,从而以升降部80的载置部22与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抵接的方式使升降部80进行移动(上升)。同时,通过使一方的升降机构20沿着宽度方向X进行移动,从而将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的芯口12从成为基准的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的嵌合部13上拆下。然后,通过使一方的升降机构20的操作杆70下降,从而使升降部80向下方移动。
通过以上的动作,从而能够将被安装在第一保持架部30上的卷筒介质R卸下。
另外,在上述内容中,以成为基准的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为基准,通过所相对的一端侧的对卷筒介质R进行载置的一方的升降机构20而进行移动,从而使卷筒介质R的芯口12与嵌合部13进行嵌合。但是,在可以不以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为基准的情况下,也可以与另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同样地,使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向载置于一方的升降机构20上的一端侧的卷筒介质R侧进行移动,从而使嵌合部13与芯口12嵌合。
图14为表示使升降机构20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移动的情况下的基部60的内部的概要剖视图。参照图14、图7来对基部60进行移动的情况下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文所述那样,使一方的升降机构20相对于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而朝向成为基准的一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的嵌合部13进行移动。在该情况下,详细而言,对操作杆70进行把持,并使所述操作杆70以支点B为中心进行转动,从而使卷筒介质R的高度与嵌合部13的高度对齐,在该状态下,使操作杆70沿着第一部件51而朝向嵌合部13进行移动。在实施这样的移动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那样,基部60通过操作杆70的操作,从而在因分别围绕X、Y、Z轴进行旋转的力发挥作用而倾斜的状态(所谓的、扭转状态)下进行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那样,成为三个轴侧滚动体96对第一部件51的外周面的三个方向进行支承的结构。此外,具有该三个轴侧滚动体96的轴侧插穿部62(92)成为在轴向上设置了两组的方式。因此,即使在扭转的状态下进行移动时,也能够减小该扭转(斜度)。因此,与不使用轴侧滚动体96的情况(现有的情况)相比,能够尽量减小摩擦阻力,并能够通过较小的力而进行移动。
在发明人所实施的模拟结果中,例如,在使用载荷为60kg的卷筒介质R的情况下,换而言之,在单侧的升降机构20上施加有30kg的载荷的情况下,在如现有技术那样,不使用轴侧滚动体96而使引导部进行滑动的升降机构的结构中,成为12kg(摩擦系数为0.4)的推力载荷。换而言之,为了使引导部进行移动(滑动),将需要12kgf的力。因此,在现有的结构中,考虑会有无论如何也无法使之滑动的情况。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使用轴侧滚动体96的升降机构20的结构的情况下,则成为1.5kg(摩擦阻力为0.05)的推力载荷。换而言之,能够以1.5kgf的力使之移动。因此,即使是高重量的卷筒介质R,也能够以较轻的力来使之移动。
另外,轴侧滚动体96也可以被设置在一方的内周部64a和另一方的内周部64b中的任意一方上。即,轴侧滚动体96只要被设置于一方的内周部64a和另一方的内周部64b中的至少一方上即可。此外,优选为,在至少与高度方向Z平行的铅直线方向上,在与第一部件51重叠的位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轴侧滚动体96。这是因为,施加于升降机构20上的载荷起因于筒介质R的重量,该载荷在铅直线方向上作用于与第一部件51重叠的位置处。因此,如果在铅直线方向上在与第一部件51重叠的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个轴侧滚动体96,则能够抑制施加于升降机构20上的载荷。
此外,如图7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在轴侧插穿部62、92的内周部64、94与第一部件51之间形成有间隙的结构。另外,该间隙被设定为,成为以下间隙,即,即便在基部60进行移动时,在基部60相对于第一部件51而倾斜的(扭转的)情况下,轴侧插穿部62、92的内周部64、94与第一部件51的外周面也不抵接的间隙。也就是说,通过使多个轴侧滚动体96的至少一部分从轴侧插穿部62、92的内周部64、94中突出,从而能够在轴侧插穿部62、92的内周部64、94与第一部件51之间形成规定的空隙。由此,在使升降机构20在第一部件51的轴向(宽度方向X)上进行移动时,能够防止轴侧插穿部62、92的内周部64、94与第一部件51直接接触而发生滑动的情况,从而能够减少摩擦阻力。因此,即便在基部60进行移动时基部60相对于第一部件51而倾斜了,也可抑制由滑动产生的摩擦阻力,从而易于进行移动。
此外,以往,成为操作杆70的支点B的转动部件90会成为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移动时的引导部。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部件90仅作为操作杆70的支点B来使用,移动时的引导部50采用了成为与转动部件90不同的部件的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来构成。
像以往那样,在转动部件90作为转动的支点而发挥功能的同时,作为移动时的引导部而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当卷筒介质R的载荷变重时,操作杆70(升降机构20)会成为相对于该转动部件90而倾斜的(扭转的)状态。另外,在该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操作杆70相对于转动部件90而进行转动,从而操作杆70以缠绕转动部件90的方式而发挥作用,从而成为进一步倾斜的(扭转的)状态。因此,摩擦阻力进一步变大,从而使操作杆70(升降机构20)进行移动(滑动)的情况变得困难。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操作杆70的支点B作为与引导部50不同的部件(转动部件90)而构成。换而言之,构成引导部50的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采用不作为成为操作杆70的支点B的轴部件的结构。
如图7所示那样,引导侧滚动体97在引导侧插穿部65(65a、65b)中,在上侧的内周部67上各设置有一个。根据该结构,通过承受卷筒介质R的载荷的引导侧滚动体97被设置于上方的结构,从而能够有效地承受卷筒介质R的载荷,进而易于使基部60进行移动。
此外,如图7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在引导侧插穿部65的下侧的内周部67(突出部68的内周部67)和第二部件52的下侧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间隙的结构。另外,该间隙被设定为成为以下的间隙,即,即便在基部60进行移动时,在相对于第二部件52而倾斜的(扭转的)情况下,第二部件52的下侧的外周面与突出部68的内周部67也不抵接的间隙。因此,即便在基部60进行移动时基部60相对于第二部件52而发生了倾斜,也可抑制由滑动产生的摩擦阻力,从而易于进行移动。
图15、图16为表示改变例所涉及的轴侧滚动体96的设置位置的侧剖视图。详细而言,图15、图16表示承接引导部50的第一部件51的外周面的轴侧滚动体96的配置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那样,成为三个轴侧滚动体96对第一部件51的外周面的三个方向进行支承的结构。但是,轴侧滚动体96的设置的方式并未被限定于此。
如图15所示,轴侧滚动体96也可以以第一部件51为中心,在成为铅直方向的上方向上设置有一个,并且在成为水平方向的左右方向和成为重力方向的下方向上,以大致90度的角度而分别各设置一个,从而共计设置四个。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有效地承接卷筒介质R的重量,并能够很容易地使升降机构20向宽度方向X进行移动。
此外,如图16所示那样,也可以相对于图15所示的轴侧滚动体96而以分别倾斜45度的方式进行设置。换而言之,轴侧滚动体96也可以在铅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中间的方向、以及重力方向与水平方向的中间的方向上分别各设置两个,从而总计设置四个。即使在这样的结构中,也能够有效地承接卷筒介质R的重量,并能够很容易地使升降机构20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轴侧滚动体96以第一部件51为中心,在成为铅直方向的上方向上设置一个,并在从水平方向起向成为重力方向的下方向大致倾斜30度的位置上分别各设置一个。但是,并未被限定于此,轴侧滚动体96也可以以第一部件51为中心,在成为重力方向的下方向上设置一个,并在从水平方向起向成为铅直方向的上方向大致倾斜30度的位置上分别各设置一个。此外,轴侧滚动体96也可以通过以第一部件51为中心,在从水平方向起向成为铅直方向的上方向大致倾斜30度的位置上分别各设置一个,并在成为重力方向的下方向上不进行设置,从而总计设置两个。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装置左侧(+X方向)的第一保持架部30为基准而安装了卷筒介质R,但并未被限定于此。也可以使双方的第一保持架部30进行移动而对卷筒介质R进行安装。
虽然本实施方式的升降机构20应用在介质放卷部26中,但也可以应用于介质收卷部37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升降机构20中,作为位置调节部而具备操作杆70和凸轮部9。但是,并未被限定于该结构,在升降机构20中,作为位置调节部,也可以通过具备滚珠丝杠,从而在装置高度方向Z上使升降部80的位置进行升降,并且作为位置调节部,还可以通过具备起重器,从而使升降部80的位置进行升降。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记录装置),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升降机构20具备:升降部80、以转动部件90为中心而进行转动的操作杆70、凸轮部9、对升降部80和转动部件90进行支承的基部60。另外,操作杆70和凸轮部9构成位置调节部。此外,基部60插穿有对基部60进行支承的第一部件51,并具有轴侧插穿部62、92,在轴侧插穿部62、92的内周部64、94上设置有三个轴侧滚动体96。轴侧滚动体96在从第一部件51的轴向进行观察时,从内周部64、94起突出。
根据该结构,从而用户在将卷筒介质R载置在升降部80上的状态下,对操作杆70进行把持并使升降机构20在第一部件51的轴向上进行移动时,由于内周部64、94和第一部件51不直接接触,而是第一部件51与轴侧滚动体96进行接触,因此与直接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摩擦阻力。
此外,通过三个轴侧滚动体96的至少一部分从内周部64、94突出,从而能够在内周部64、94与第一部件51之间形成预定的空隙。由此,在使升降机构20在第一部件51的轴向上进行移动时,能够防止内周部64、94和第一部件51直接接触而滑动的情况,从而能够减少摩擦阻力。
因此,由于即使在卷筒介质R高重量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摩擦阻力,因此易于使卷筒介质R在第一部件51的轴向(宽度方向X)上进行移动。此外,由于易于使卷筒介质R在第一部件51的宽度方向上进行移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卷筒介质R移动至成为基准位置的装置左侧(+X方向)的第一保持架部30,从而能够很容易地对齐卷筒介质R的基准位置(介质端位置)。由此,无需像以往那样进行由于卷筒介质R的基准位置发生偏差而实施的用户的第一保持架部30的位置的再设定,从而能够消除用户的负担。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轴侧滚动体96相对于与轴向(宽度方向X)和装置的高度方向Z正交并且穿过第一部件51的中心O直线A(假想直线),而被设置于与直线A相比靠高度方向Z上侧的轴侧插穿部62a的内周部64a中。此外,轴侧滚动体96被设置于与直线A相比靠高度方向Z下侧的轴侧插穿部92的内周部94中。详细而言,在与从以直线A为中心的水平面起向下方向且向两侧倾斜30度而得到的位置相对的两个内周部94中,以使转轴与宽度方向X正交(与直线A正交)的方式而分别设置有轴侧滚动体96。以此方式,轴侧滚动体96由三个构成。根据该结构,从而能够在进一步抑制因轴侧插穿部62、92的内周部64、94和第一部件51的滑动而引起的滑动阻力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分散作用在高度方向Z上的负载。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被设置于轴侧插穿部62a、92的内周部64a、94中的三个轴侧滚动体96、和被设置于轴侧插穿部62b、92的内周部64b、94中的三个轴侧滚动体96在轴向上并排配置。根据该结构,从而在使升降机构20在轴向上进行移动时,即使升降机构20相对于第一部件51而发生了倾斜,由于通过在轴向上排列的三个轴侧滚动体96而在各自的抵接部位处承受力,因此也难以产生扭转。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第二部件52与第一部件51一起插穿于基部60中并对其进行支承。另外,第二部件52以与第一部件51分离规定距离的方式而被设置。而且,基部60具有引导侧插穿部65,在引导侧插穿部65的内周部67中,设置有能够从高度方向Z上侧与第二部件52抵接的引导侧滚动体97。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由升降机构20与第二部件52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滑动阻力。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基部60在引导侧插穿部65的内周部67处,具有从高度方向Z下侧与第二部件52对置的突出部68。另外,在不具有突出部68的情况下,当以转动部件90为中心而使操作杆70进行旋转时,基部60有可能会以转动部件90为中心而进行旋转。但是,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基部60以转动部件90为中心而使操作杆70进行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限制基部60(升降机构20)围绕转动部件90而进行转动的情况。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升降机构20,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升降机构20,具备:升降部80、以转动部件90为中心而进行转动的操作杆70、凸轮部9、对升降部80和转动部件90进行支承的基部60。另外,操作杆70和凸轮部9构成了位置调节部。此外,在基部60中插穿有对基部60进行支承的第一部件51,并且所述基部60具有轴侧插穿部62、92,在轴侧插穿部62、92的内周部64、94中设置有三个轴侧滚动体96。轴侧滚动体96在从第一部件51的轴向进行观察时从内周部64、94突出。
根据该结构,从而在用户将卷筒介质R载置于升降部80上的状态下,在对操作杆70进行把持而使升降机构20在第一部件51的轴向上进行移动时,由于内周部64、94和第一部件51不直接接触,而是第一部件51和轴侧滚动体96进行接触,因此与直接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摩擦阻力。
此外,通过三个轴侧滚动体96的至少一部分从内周部64、94突出,从而能够在内周部64、94与第一部件51之间形成规定的空隙。由此,在使升降机构20在第一部件51的轴向上进行移动时,能够防止内周部64、94和第一部件51直接接触而进行滑动的情况,从而能够减少摩擦阻力。
因此,由于即使在卷筒介质R高重量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摩擦阻力,因此容易使卷筒介质R在第一部件51的轴向(宽度方向X)上进行移动。此外,由于容易使卷筒介质R在第一部件51的宽度方向上进行移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能够使卷筒介质R移动至成为基准位置的装置左侧(+X方向)的第一保持架部30,从而能够很容易地使卷筒介质R的基准位置(介质端位置)对齐。由此,无需像以往那样进行由于筒介质R的基准位置发生偏差而实施的用户的第一保持架部30位置的再设定,从而能够消除用户的负担。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升降机构20,轴侧滚动体96相对于与轴向(宽度方向X)和装置的高度方向Z正交并且穿过第一部件51的中心O直线A(假想直线),而被设置在与直线A相比靠高度方向Z上侧的轴侧插穿部62a的内周部64a中。此外,轴侧滚动体96被设置在与直线A相比靠高度方向Z下侧的轴侧插穿部92的内周部94中。详细而言,在与从以直线A为中心的水平面起向下方向且向两侧倾斜30度而得到的位置相对的两个内周部94中,以使转轴与宽度方向X正交(与直线A正交)的方式而分别设置有轴侧滚动体96。以此方式,轴侧滚动体96由三个构成。根据该结构,从而能够在进一步抑制起因于轴侧插穿部62、92的内周部64、94和第一部件51的滑动的滑动阻力的同时,有效地使作用在高度方向Z上的负载分散。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升降机构20,被设置于轴侧插穿部62a、92的内周部64a、94中的三个轴侧滚动体96和被设置于轴侧插穿部62b、92的内周部64b、94中的三个轴侧滚动体96在轴向上被并排配置。根据该结构,从而在使升降机构20在轴向上进行移动时,即使升降机构20相对于第一部件51而发生了倾斜,由于通过在轴向上并排的三个轴侧滚动体96而在各自的抵接部位承受力,因此也难以产生扭转。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升降机构20,第二部件52与第一部件51一起插穿于基部60中并对其进行支承。另外,第二部件52以与第一部件51分离预定距离的方式被设置。而且,基部60具有引导侧插穿部65,在引导侧插穿部65的内周部67中,设置有能够从高度方向Z上侧与第二部件52抵接的引导侧滚动体97。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因升降机构20与第二部件52直接接触而产生的滑动阻力。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升降机构20,基部60在引导侧插穿部65的内周部67处,具有从高度方向Z下侧与第二部件52对置的突出部68。另外,在不具有突出部68的情况下,当以转动部件90为中心而使操作杆70进行旋转时,基部60有可能会以转动部件90为中心而进行旋转。但是,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基部60以转动部件90为中心而使操作杆70进行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限制基部60围绕转动部件90而进行转动的情况。
以下,对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导出的内容进行记载。
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其为具备使卷筒状介质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的记录装置,升降机构具备:升降部,其在装置高度方向上进行升降,并且其上载置有卷筒状介质;位置调节部,其在装置高度方向上,能够对升降部的位置进行调节;基部,其对升降部和位置调节部进行支承,基部具有插穿部,在所述插穿部中插穿有对基部进行支承的轴部件,并且所述插穿部具有与该轴部件的外周部对置的内周部,在插穿部的内周部中,设置有多个滚动体,在从轴部件所延伸设置的轴向进行观察时,多个滚动体从插穿部的内周部突出。
根据该结构,记录装置为具备使卷筒状介质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的记录装置,具备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具备升降部、位置调节部、基部和轴部件。基部具有插穿部,在插穿部的内周部中设置有多个滚动体。此外,多个滚动体在从轴部件所延伸设置的轴向进行观察时,从插穿部的内周部突出。
在以此方式构成的记录装置中,通过被设置于插穿部的内周部中的多个滚动体,从而在用户将卷筒状介质载置于升降部上的状态下,在对位置调节部(例如操作杆)进行把持并使升降机构在轴部件的轴向上进行移动时,与插穿部的内周部和轴部件直接接触而滑动的情况相比使摩擦阻力变小。
此外,通过多个滚动体的至少一部分从插穿部的内周部突出,从而能够在插穿部的内周部与轴部件之间形成规定的空隙。由此,在使升降机构在轴部件的轴向上进行移动时,能够防止插穿部的内周部和轴部件直接接触而滑动的情况,从而能够减少摩擦阻力。
因此,由于即使在卷筒状介质高重量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摩擦阻力,因此能够易于使卷筒状介质在轴部件的轴向(宽度方向)上进行移动。
在上述的记录装置中,优选为,多个滚动体相对于与轴向和装置高度方向正交并且穿过轴部件的中心直线,而被设置于与直线相比靠装置高度方向上侧处的插穿部的内周部、和与直线相比靠装置高度方向下侧处的插穿部的内周部中,并且,在内周部中,至少设置有三个滚动体。
根据该结构,在升降部上载置了卷筒状介质的情况下,由重量产生的负载将作用在装置高度方向上。滚动体相对于与轴向和装置高度方向正交并且穿过轴部件的中心的直线,而被设置于与直线相比靠装置高度方向上侧处的插穿部的内周部、和与直线相比靠装置高度方向下侧处的插穿部的内周部中,并且,在内周部中,至少设置有三个所述滚动体。因此,能够在进一步抑制起因于插穿部的内周部和轴部件的滑动的滑动阻力的同时,有效地分散作用于装置高度方向上的负载。
在上述的记录装置中,优选为,多个滚动体在轴向上被并排配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多个滚动体在轴向上并排配置,从而在使升降机构在轴向上进行移动时,即使升降机构相对于轴部件而发生了倾斜,也通过在轴向上并排的多个滚动体而在多个抵接部位处承受力,因此难以产生扭转。
在上述的记录装置中,优选为,具备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以与轴部件分离规定距离的方式被设置,并且与轴部件一起对升降机构进行支承,基部具有引导侧插穿部,在所述引导侧插穿部中插穿有引导部件,并且所述所述引导侧插穿部具有与引导部件的外周部对置的内周部,在引导侧插穿部的内周部中,设置有能够从装置高度方向上侧与引导部件抵接的引导侧滚动体。
根据该结构,通过以与轴部件分离规定距离的方式被设置、且与轴向平行地设置的引导部件,从而能够对升降机构的向轴向的移动进行引导。而且,基部(升降机构)具有能够从装置高度方向上侧与引导部件进行抵接的引导侧滚动体。由此,能够抑制由升降机构与引导部件直接接触而产生的滑动阻力。
在上述的记录装置中,优选为,基部在引导侧插穿部的内周部处,具有从装置高度方向下侧与引导部件对置的突出部。
根据该结构,升降机构具有能够从装置高度方向上侧与引导部件进行抵接的引导侧滚动体,并且具有从装置高度方向下侧与引导部件对置的突出部。由此,即使在以转动轴为中心而使操作杆进行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限制升降机构围绕转动轴而进行转动的情况。
升降机构的特征在于,具备:升降部,其在装置高度方向上进行升降,并且其上载置有卷筒状介质;位置调节部,其能够在装置高度方向上对升降部的位置进行调节;基部,其对升降部和位置调节部进行支承,基部具有插穿部,在所述插穿部中插穿有对基部进行支承的轴部件,并且所述插穿部具有与该轴部件的外周部对置的内周部,在插穿部的内周部中,设置有多个滚动体,在从轴部件所延伸设置的轴向进行观察时,多个滚动体从插穿部的内周部突出。
根据该结构,升降机构为使卷筒状介质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并且具备升降部、位置调节部、基部和轴部件。基部具有插穿部,在插穿部的内周部中,设置有多个滚动体。此外,多个滚动体从轴部件所延伸设置的轴向进行观察时,从插穿部的内周部突出。
在以此方式构成的升降机构中,通过被设置于插穿部的内周部中的多个滚动体,从而在用户将卷筒状介质载置于升降部上的状态下,在对位置调节部(例如操作杆)进行把持而使升降机构在轴部件的轴向上进行移动时,与插穿部的内周部和轴部件直接接触而滑动的情况相比使摩擦阻力变小。
此外,通过多个滚动体的至少一部分从插穿部的内周部突出,从而能够在插穿部的内周部与轴部件之间形成规定的空隙。由此,在使升降机构在轴部件的轴向上进行移动时,能够防止插穿部的内周部和轴部件直接接触而滑动的情况,并能够减少摩擦阻力。
因此,由于即使在卷筒状介质高重量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摩擦阻力,因此容易使卷筒状介质在轴部件的轴向(宽度方向)上进行移动。
在上述的升降机构中,优选为,多个滚动体相对于与轴向和装置高度方向正交并且穿过轴部件的中心的直线,而被设置于与直线相比靠装置高度方向上侧处的插穿部的内周部、和与直线相比靠装置高度方向下侧处的插穿部的内周部中,并且,在内周部中,至少设置有三个滚动体。
根据该结构,在升降部上载置了卷筒状介质的情况下,由重量产生的负载将作用在装置高度方向上。滚动体相对于与轴向和装置高度方向正交并且穿过轴部件的中心的直线,而被设置于与直线相比靠装置高度方向上侧处的插穿部的内周部、和与直线相比靠装置高度方向下侧处的插穿部的内周部中,并且,在内周部中,至少设置有三个滚动体。因此,能够在进一步抑制起因于插穿部的内周部和轴部件的滑动的滑动阻力的同时,有效地分散作用在装置高度方向上的负载。
在上述的升降机构中,优选为,多个滚动体在轴向上被并排配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多个滚动体在轴向上并排配置,从而在使升降机构在轴向上进行移动时,即使升降机构相对于轴部件而发生了倾斜,由于通过在轴向上并排的多个滚动体而在多个抵接部位处承受力,因此也难以产生扭转。
在上述的升降机构中,优选为,具备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以与轴部件分离规定距离的方式被设置,并且与轴部件一起对基部进行支承,基部具有引导侧插穿部,在所述引导侧插穿部中插穿有引导部件,并且所述引导侧插穿部具有与引导部件的外周部对置的内周部,在引导侧插穿部的内周部中,设置有能够从装置高度方向上侧与引导部件抵接的引导侧滚动体。
根据该结构,通过以与轴部件分离规定距离的方式被设置、且与轴向平行地设置的引导部件,从而能够对升降机构的向轴向的移动进行引导。而且,基部具有能够从装置高度方向上侧与引导部件进行抵接的引导侧滚动体。由此,能够抑制由升降机构与引导部件直接接触而产生的滑动阻力。
在上述的升降机构中,优选为,基部在引导侧插穿部的内周部处,具有从装置高度方向下侧与引导部件对置的突出部。
根据该结构,基部具有能够从装置高度方向上侧与引导部件进行抵接的引导侧滚动体,并且具有从装置高度方向下侧与引导部件对置的突出部。由此,即使在以转动轴为中心而使操作杆进行旋转的情况下,也能够限制升降结构围绕转动轴而进行转动的情况。
符号说明
1…作为记录装置的打印机;9…作为位置调节部的凸轮部;13…嵌合部;20…升降机构;22…载置部;30…第一保持架部;51…作为轴部件的第一部件;52…作为引导部件的第二部件;60…基部;62…作为插穿部的轴侧插穿部;64…插穿部的内周部;65…引导侧插穿部;67…引导侧插穿部的内周部;68…突出部;70…作为位置调节部的操作杆;80…升降部;90…作为转动轴的转动部件;92…作为插穿部的轴侧插穿部;94…插穿部的内周部;96…作为滚动体的轴侧滚动体;97…引导侧滚动体;A…穿过轴部件的中心的直线;R…作为卷筒状介质的卷筒介质;Z…装置的高度方向。

Claims (10)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具备使卷筒状介质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的记录装置,
所述升降机构具备:
升降部,其在装置高度方向上进行升降,并且其上载置有所述卷筒状介质;
位置调节部,其在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上,能够对所述升降部的位置进行调节;
基部,其对所述升降部和所述位置调节部进行支承,
所述基部具有:
插穿部,在所述插穿部中插穿有对所述基部进行支承的轴部件,并且所述插穿部具有与该轴部件的外周部对置的内周部;
引导侧插穿部,在所述引导侧插穿部中插穿有引导部件,并且所述引导侧插穿部具有与该引导部件的外周部对置的内周部,其中,所述引导部件以与所述轴部件分离规定距离的方式被设置并且与所述轴部件一起对所述升降机构进行支承,
在所述插穿部的所述内周部中,设置有多个滚动体,
在从所述轴部件所延伸设置的轴向进行观察时,多个所述滚动体从所述插穿部的所述内周部突出,
所述位置调节部具有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设置的操作杆,且成为所述操作杆的支点的转动部件以与所述引导部件和所述轴部件分离规定距离的方式被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滚动体相对于与所述轴向和所述装置高度方向正交并且穿过所述轴部件的中心的直线,而被设置于与所述直线相比靠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上侧处的所述插穿部的所述内周部、和与所述直线相比靠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下侧处的所述插穿部的所述内周部中,并且,在所述内周部中,至少设置有三个所述滚动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滚动体在所述轴向上被并排配置。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侧插穿部的所述内周部中,设置有能够从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上侧与所述引导部件抵接的引导侧滚动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在所述引导侧插穿部的所述内周部处,具有从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下侧与所述引导部件对置的突出部。
6.一种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升降部,其在装置高度方向上进行升降,并且其上载置有卷筒状介质;
位置调节部,其在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上,能够对所述升降部的位置进行调节;
基部,其对所述升降部和所述位置调节部进行支承,
所述基部具有:
插穿部,在所述插穿部中插穿有对所述基部进行支承的轴部件,并且所述插穿部具有与该轴部件的外周部对置的内周部;
引导侧插穿部,在所述引导侧插穿部中插穿有引导部件,并且所述引导侧插穿部具有与该引导部件的外周部对置的内周部,其中,所述引导部件以与所述轴部件分离规定距离的方式被设置并且与所述轴部件一起对所述升降机构进行支承,
在所述插穿部的所述内周部中,设置有多个滚动体,
在从所述轴部件所延伸设置的轴向进行观察时,多个所述滚动体从所述插穿部的所述内周部突出,
所述位置调节部具有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设置的操作杆,且成为所述操作杆的支点的转动部件以与所述引导部件和所述轴部件分离规定距离的方式被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滚动体相对于与所述轴向和所述装置高度方向正交并且穿过所述轴部件的中心的直线,而被设置于与所述直线相比靠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上侧处的所述插穿部的所述内周部、和与所述直线相比靠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下侧处的所述插穿部的所述内周部中,并且,在所述内周部中,至少设置有三个所述滚动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滚动体在所述轴向上被并排配置。
9.如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侧插穿部的所述内周部中,设置有能够从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上侧与所述引导部件抵接的引导侧滚动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在所述引导侧插穿部的所述内周部处,具有从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下侧与所述引导部件对置的突出部。
CN201910683948.4A 2018-07-31 2019-07-26 升降机构以及记录装置 Active CN1107756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3263A JP7449643B2 (ja) 2018-07-31 2018-07-31 昇降機構および記録装置
JP2018-143263 2018-07-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5679A CN110775679A (zh) 2020-02-11
CN110775679B true CN110775679B (zh) 2023-02-17

Family

ID=67514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3948.4A Active CN110775679B (zh) 2018-07-31 2019-07-26 升降机构以及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2002B2 (zh)
EP (1) EP3603985B1 (zh)
JP (1) JP7449643B2 (zh)
CN (1) CN110775679B (zh)
ES (1) ES2938892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67179B2 (ja) * 2018-03-26 2022-05-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メディア支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7449643B2 (ja) * 2018-07-31 2024-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昇降機構および記録装置
US20220379634A1 (en) * 2020-02-28 2022-12-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a roll supports
CN112454601B (zh) * 2020-11-14 2022-02-22 南通华顺达人造板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上料装置的烘箱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96875A (ja) * 2010-11-01 2012-05-24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及びロール紙持上げ装置
CN102602166A (zh) * 2011-01-24 2012-07-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卷筒介质提升装置
JP2012166283A (ja) * 2011-02-10 2012-09-06 Canon Electronics Inc 移動案内装置及び加工装置
JP2012166915A (ja) * 2011-02-15 2012-09-06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2013047139A (ja) * 2011-08-29 2013-03-07 Seiko Epson Corp ロール媒体繰り出し装置、記録装置
JP2013100187A (ja) * 2008-02-27 2013-05-23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4376B2 (ja) 2001-01-22 2010-06-16 アイセル株式会社 ガイド装置
JP2007261754A (ja) 2006-03-28 2007-10-11 Seiko Epson Corp ロール状媒体支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US8770508B2 (en) * 2010-10-15 2014-07-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oll paper lifting device
JP5716899B2 (ja) * 2011-02-03 2015-05-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ロール媒体ホルダー装置、記録装置
JP5943175B2 (ja) * 2011-08-17 2016-06-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ロール媒体繰り出し装置、記録装置
JP6054757B2 (ja) 2013-01-28 2016-12-27 株式会社Okiデータ・インフォテック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JP6281224B2 (ja) * 2013-09-30 2018-02-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芯管保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EP3174713A4 (en) 2014-07-30 2018-03-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upporting a roll of print media
JP6627480B2 (ja) 2015-12-15 2020-01-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2018143263A (ja) 2017-03-01 2018-09-20 チヨダエレクトリック株式会社 過酸化水素除染装置
JP7449643B2 (ja) * 2018-07-31 2024-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昇降機構および記録装置
JP6641039B1 (ja) * 2019-01-30 2020-02-05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00187A (ja) * 2008-02-27 2013-05-23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2012096875A (ja) * 2010-11-01 2012-05-24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及びロール紙持上げ装置
CN102602166A (zh) * 2011-01-24 2012-07-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卷筒介质提升装置
JP2012166283A (ja) * 2011-02-10 2012-09-06 Canon Electronics Inc 移動案内装置及び加工装置
JP2012166915A (ja) * 2011-02-15 2012-09-06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2013047139A (ja) * 2011-08-29 2013-03-07 Seiko Epson Corp ロール媒体繰り出し装置、記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938892T3 (es) 2023-04-17
US20200039256A1 (en) 2020-02-06
JP2020019592A (ja) 2020-02-06
JP7449643B2 (ja) 2024-03-14
EP3603985B1 (en) 2022-11-23
CN110775679A (zh) 2020-02-11
US11142002B2 (en) 2021-10-12
EP3603985A1 (en) 2020-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5679B (zh) 升降机构以及记录装置
JP5757094B2 (ja) 記録装置、ロール媒体持ち上げ装置
JP5943175B2 (ja) ロール媒体繰り出し装置、記録装置
JP3848066B2 (ja) ベルトユニットと該ベルトユニットが装着される装置
JP4872738B2 (ja) ロール状媒体支持機構及び記録装置
US7530750B2 (en) Photo printer with a vertically transmitted platen roller
US7341219B2 (en) Paper roll holder for a printer convertible between snap-in loading and drop-in loading of the paper roll
US10906337B2 (en) Printer paper bucket with rotating spindle mechanism for accommodating media rolls of varying width
US20200001629A1 (en) Recording device
JP2006232549A (ja) 記録装置
US11269270B2 (en) Imaging system including a steering roller tiltable about a fulcrum
JP5233030B2 (ja) ウェブ処理装置
JP4689444B2 (ja)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93405B2 (ja) 印刷装置
EP1731322B1 (en) Image generating apparatus
JP7459499B2 (ja) 印刷装置
JP5516887B2 (ja) ロール紙持ち上げ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22142098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7172183B2 (ja) 昇降装置、メディア支持装置、記録装置
US7384125B2 (en) Moving chassis
JP3285654B2 (ja) 印刷胴保持装置
JP2012086908A (ja) ロール紙持上げ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2002028730A (ja) ベンディングロール
JP2017209894A (ja) 印刷装置
JP201617958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