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2993B - 光纤线缆和制造光纤线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纤线缆和制造光纤线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2993B
CN110662993B CN201880034975.2A CN201880034975A CN110662993B CN 110662993 B CN110662993 B CN 110662993B CN 201880034975 A CN201880034975 A CN 201880034975A CN 110662993 B CN110662993 B CN 1106629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ler
optical fiber
core
optical fibers
she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49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2993A (zh
Inventor
清水正砂
鲶江彰
多木刚
大里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098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02120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396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2595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62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2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2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29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03Optical cables with ribbon structure
    • G02B6/4404Multi-podd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1Optical cables built up from sub-bund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Protective covering
    • G02B6/4432Protective covering with fibre reinforc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4Central member to take up tensile loa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29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 G02B6/44384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ngthening or protecting the cables the means comprising water blocking or hydrophobic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6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installing or repairing optical fibres or optical cables
    • G02B6/48Overhead installation
    • G02B6/483Installation of aerial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光纤线缆100,其包括:芯3,芯3包括多根光纤1、内部填充物40A、和包裹多根光纤1和内部填充物40A的包裹管2;设置在芯3外部的外部填充物40B;以及包覆芯3和外部填充物40B的护套60A。

Description

光纤线缆和制造光纤线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线缆和制造光纤线缆的方法。
要求于2017年6月2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109872号和2018年3月6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039696号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已知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光纤线缆。这些光纤线缆通过在护套中容纳多根光纤而配置。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首次公开第2014-219494号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首次公开第2014-139609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这种类型的光纤线缆中,芯可以通过用压卷带(也简称为包裹管)包裹多根光纤和填充物而形成,并且芯可以容纳在护套中。此外,使用具有吸水性的填充物可以防止水在光纤线缆中流动。
然而,在形成这样的芯的情况下,已经发现,基于填充物的位置和状态可能无法获得期望的防水性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稳定防水性能的光纤线缆。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光纤线缆包括:芯,其包括多根光纤、内部填充物以及包裹多根光纤和内部填充物的包裹管;设置在芯外部的外部填充物;以及包覆芯和外部填充物的护套。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制造光纤线缆的方法包括:通过用包裹管包裹多根光纤和内部填充物来形成芯;以及在外部填充物附接至芯的外部的状态下,形成包覆芯和外部填充物的护套。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可以提供因外部填充物和内部填充物而具有稳定的防水性能的光纤线缆。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光纤线缆的横截面图。
图2A是断续粘合的光纤带的说明图。
图2B是断续粘合的光纤带的说明图。
图3A是另一种断续粘合的光纤带的说明图。
图3B是另一种断续粘合的光纤带的说明图。
图4是制造光纤线缆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5A是光纤单元和内部填充物的第一绞制方法的说明图。
图5B是通过第一绞制方法以SZ方式绞制的光纤单元和内部填充物的说明图(概念图)。
图6A是光纤单元和内部填充物的第二绞制方法的说明图。
图6B是通过第二绞制方法以SZ方式绞制的光纤单元和内部填充物的说明图(概念图)。
图7A是光纤单元和内部填充物的第三绞制方法的说明图。
图7B是通过第三绞制方法以SZ方式绞制的光纤单元和内部填充物的说明图。
图8是光纤单元和内部填充物的第四绞制方法的说明图(概念图)。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光纤线缆的截面图。
图10是用于制造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光纤线缆的设备的说明图。
图11是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光纤线缆的横截面图。
图12是图11的光纤单元的说明图。
图13是比较例的光纤线缆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说明书的描述和下面将描述的附图,至少以下事项将是清楚的。清楚的是,光纤线缆包括:芯,其包括多根光纤、内部填充物以及包裹多根光纤和内部填充物的包裹管;设置在芯外部的外部填充物;设置成将芯夹在中间的成对的张力构件;以及包覆芯、外部填充物和成对的张力构件的护套,其中所述外部填充物纵向附接至芯的外部,并且内部填充物以SZ方式绞制并设置在芯内部。因此,可以防止填充物不均匀地设置在光纤线缆中,并且可以抑制防水特性的局部劣化。
期望包裹管卷绕成具有包裹管的两个边缘的重叠区域,并且期望外部填充物设置在不与包裹管的重叠区域相邻的位置处。因此,可以抑制外部填充物从包裹管的重叠区域进入包裹管的内部。
期望如从芯看到的,外部填充物设置在包裹管的重叠区域的相对侧。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外部填充物从包裹管的重叠区域进入包裹管的内部。
期望外部填充物设置成更靠近包裹管的在重叠区域之外的外边缘。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外部填充物从包裹管的重叠区域进入包裹管的内部。
期望多根光纤以SZ方式绞制并布置。因此,可以抑制光纤的传输损耗。
期望内部填充物与多根光纤一起以SZ方式绞制。因此,内部填充物和多根光纤二者都可以以SZ方式绞制。
期望内部填充物设置成与光纤的SZ形间隙交叉。因此,可以抑制水在光纤的间隙中的流动。
期望内部填充物的SZ形绞制的相位相对于光纤的SZ形绞制偏移180度。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水在光纤的间隙中的流动。
提供了制造光纤线缆的方法,其中通过用包裹管包裹以SZ方式绞制的多根光纤和内部填充物来形成芯,用护套将纵向附接至芯的外部的外部填充物以及布置成将芯夹在中间的成对的张力构件一并包覆。因此,可以防止填充物不均匀地设置在光纤线缆中,并且可以抑制防水特性的局部劣化。
期望将多根光纤和内部填充物以SZ方式一起绞制。因此,内部填充物和多根光纤二者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以SZ方式绞制。
期望将多根光纤和内部填充物以SZ方式分别绞制。因此,内部填充物的绞制可以相对于光纤的绞制任意地设定。
期望通过将内部填充物沿着纵向方向附接至以SZ方式绞制的多根光纤的外周来以SZ方式绞制内部填充物。因此,内部填充物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以SZ方式绞制。
期望通过将内部填充物沿着纵向方向附接至以SZ方式绞制的多根光纤的外周,使内部填充物以SZ方式沿着与多根光纤的绞制方向相反的方向绞制,并使所述多根光纤解绞。
因此,内部填充物的SZ形绞制的相位可以相对于光纤的SZ形绞制偏移180度,并且可以抑制水在光纤间隙中的流动。
第一实施方案
<整体配置>
图1是与第一实施方案的光纤线缆100的纵向方向正交的截面图(在下文中,简称为“横截面图”)。在下文中,将光纤线缆100的纵向方向简称为纵向方向,并由X轴表示。
光纤线缆100包括具有芯3的主体部和具有支撑线50的支撑线部。主体部和支撑线部在横截面图中各自形成为基本上圆形形状。主体部的外径大于支撑线部的外径。
通过用护套60(第二包覆部60B)包覆由钢丝等制成的支撑线50对支撑线部进行配置。支撑线部和主体部通过护套60(连接部60C)连接。通过切割连接部60C,可以将主体部和支撑线部分离。在本说明书中,具有支撑线的光纤线缆和仅包括主体部而没有支撑线部的光纤线缆二者均简称为“光纤线缆100”。
光纤线缆100包括具有光纤单元10的芯3、成对的张力构件20和护套60。此外,本实施方案的光纤线缆100包括内部填充物40A和外部填充物40B。
光纤单元10配置有多根光纤1(光纤芯线)。在此,光纤单元10配置有多个断续粘合的光纤带(断续固定的光纤带)。
图2A和2B是断续粘合的光纤带的说明图。断续粘合的光纤带是其中多根光纤1彼此平行布置并断续连接的光纤带。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其中多根光纤1平行布置的方向称为带宽度方向。
两根相邻的光纤1通过连接部11连接。连接两根相邻的光纤1的多个连接部11在纵向方向上断续设置。此外,光纤带的多个连接部11在纵向方向和带宽度方向上二维地断续设置。连接部11通过以下过程形成:将紫外线固化树脂作为粘合剂施加至平行布置的光纤1,然后用紫外线照射并使其固化。此外,连接部11可以由热塑性树脂制成。
两根相邻的光纤1之间除连接部11以外的区域是非连接部12(分离部)。在非连接部12中,两根相邻的光纤1未连接。连接部11和非连接部12在带宽度方向上交替布置。因此,通过对带施加力以使其在带的宽度方向上扩展,光纤带可以如图2B所示以网状扩展。此外,可以将光纤带卷成束,并且可以以高密度容纳大量光纤1。在非连接部12中,两根相邻的光纤1可以彼此接触或彼此分离。
图3A和3B是另一种断续粘合的光纤带的说明图。断续粘合的光纤带包括沿纵向方向连接的多对(这里是四对)光纤1(光纤对)。相邻的光纤对通过连接部11断续连接。此外,在该断续粘合的光纤带中,连接部11和非连接部12在带宽度方向上交替布置。由此,可以将光纤带以网状扩展,或者将光纤对卷成束。
断续粘合的光纤带的配置不限于附图所示的配置。例如,可以改变连接部11的布置,或者可以改变光纤1的数目。此外,光纤单元10的配置可以适当地改变。例如,光纤单元10可以通过捆束多个单根光纤1来配置。
如图1所示,芯3包括光纤单元10和包裹管2(压卷带)。具体地,芯3通过用包裹管2包裹光纤单元10而形成。在本实施方案中,芯3还具有内部填充物40A。内部填充物40A设置在包裹管2的内部。
包裹管2是包裹光纤单元10的构件。通过用包裹管2包裹光纤单元10,可以防止在用熔融树脂形成护套60时光纤1被埋入护套60(被咬入护套60的内部)。包裹管2由例如塑料带构件制成。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可以用作包裹管2的材料。在本实施方案中,在光纤线缆100的截面中,包裹管2以螺旋形卷绕,并且通过使包裹管2的两个边缘重叠来形成重叠区域2a(参见图1)。
内部填充物40A是设置在包裹管2内部的填充物。内部填充物40A具有确保护套60的第一包覆部60A中的空间(容纳空间)体积的作用。也就是说,当挤出护套60时,内部填充物40A抵抗形成护套60的树脂的压力,从而使得可以防止容纳空间过度变窄。此外,为了适当地形成容纳空间,设定容纳空间的截面面积的上限和下限,并且可以调整内部填充物40A的量使得容纳空间的截面面积在所述上限和下限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案中,内部填充物40A是吸水纱。如上所述,由于内部填充物40A具有吸水性,因此可以抑制水在芯3的内部(包裹管2的内部)的流动。作为内部填充物40A,期望使用其纤度可以自由选择或改变的纱。
张力构件20是抵抗护套60的收缩并且抑制施加至光纤单元10(特别是光纤1)的应变、变形或弯曲的构件。张力构件20是线性构件并且埋置在护套60的内部。作为张力构件20的材料,可以使用非金属材料或金属材料。作为非金属材料,例如,可以使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用Kevlar(注册商标)增强的芳族聚酰胺纤维增强塑料(KFRP)、以及纤维增强塑料(FRP)例如用聚乙烯纤维增强的聚乙烯纤维增强塑料。作为金属材料,可以使用金属丝例如钢丝。尽管张力构件20的截面形状在图1中是圆形的,但是,截面形状可以是例如扁平的、椭圆的、矩形的或正方形的。张力构件20平行设置在纵向方向上。芯3设置在成对的张力构件20之间。
外部填充物40B是设置在包裹管2与护套60(第一包覆部60A)之间的填充物。也就是说,外部填充物40B是设置在包裹管2外部的填充物。外部填充物40B具有填充包裹管2与护套60之间的间隙的作用。在本实施方案中,外部填充物40B是吸水纱。如上所述,由于外部填充物40B具有吸水性,因此可以抑制水在包裹管2与护套60之间的间隙中的流动。
护套60是包覆待容纳的其他部件的构件。护套60将芯3、成对的张力构件20、外部填充物40B、支撑线50等的周边一起包覆。护套60具有第一包覆部60A、第二包覆部60B和连接部60C。
第一包覆部60A是用于将芯3、成对的张力构件20和外部填充物40B的周边一并包覆的部分。第一包覆部60A形成为基本上柱形。第一包覆部60A的截面中的外部形状为圆形。
第二包覆部60B是包覆支撑线50的部分。连接部60C是连接第一包覆部60A和第二包覆部60B的部分。第一包覆部60A、第二包覆部60B和连接部60C由树脂一并模制而成。
作为护套60的材料,可以使用聚烯烃(PO)树脂,例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和乙烯丙烯共聚物(EP),聚氯乙烯(PVC)等。护套60可以通过挤出成型等形成。期望用于护套60的挤出成型的设定温度低于包裹管2的熔点。
<光纤1和填充物的布置>
光纤单元10(多根光纤1)设置在芯3(包裹管2)的内部,并且以SZ方式绞制。因此,可以抑制传输损耗,并且可以在中间的后分支操作时容易地取出光纤1。
外部填充物40B设置在芯3的外部。外部填充物40B纵向附接至芯3(沿着芯3放置)。当挤出护套60时,难以改变外部填充物40B相对于室中(熔融树脂中)的芯3的位置。因此,通过将外部填充物40B与芯3纵向附接,可以更稳定地制造光纤线缆100。因此,在光纤线缆100的纵向方向的任意截面中,外部填充物40B相对于芯3设置在基本上恒定的位置上。
在图1所示的截面中,内部填充物40A在芯3(包裹管2)的内部靠近外部填充物40B设置。然而,如果在光纤线缆100的纵向方向的任意截面上将内部填充物40A设置在外部填充物40B的附近,则内部填充物40A和外部填充物40B不均匀地设置在光纤线缆100中,并且芯3的相对侧上的防水特性可能降低。
在此,为了增强整个芯3的防水特性,还可设想将内部填充物40A分散在芯3(包裹管2)的内部。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待设置在芯3内部的内部填充物40A的量相对大。当内部填充物40A是分散的时,光纤1的传输损耗可能由于内部填充物40A的收缩(由于护套60的挤出成型时的热引起的收缩)而增加。
因此,期望将内部填充物40A以绞制状态设置在包裹管2内部。然而,在内部填充物40A沿一个方向螺旋绞制的情况下,当内部填充物40A收缩时,光纤单元10被内部填充物40A卷绕并收紧,并且存在光纤1的传输损耗增加的可能性。
因此,在本实施方案中,内部填充物40A以SZ方式绞制并设置在芯3(包裹管2)内部。因此,内部填充物40A相对于芯3的位置(光纤线缆100的截面中的位置)在纵向方向上变化。因此,可以抑制内部填充物40A和外部填充物40B不均匀地设置在光纤线缆100内部,并且可以抑制防水特性的局部劣化。此外,即使内部填充物40A收缩,光纤单元10也不会被内部填充物40A收紧,因此,可以抑制光纤1的传输损耗的增加。
在本实施方案中,期望以SZ方式绞制的内部填充物40A的绞制间距为3米或更小。在此,绞制间距是在纵向方向上旋转方向的反转位置之间的间隔(参见图5B)。换言之,绞制间距是在纵向方向上从内部填充物40A的卷绕方向由S方向向Z方向反转的位置到卷绕方向由Z方向向S方向反转的位置的距离。通过将内部填充物40A的绞制间距设定为3米或更小,可以将芯3内部的流水长度设定为3米或更小,因此,光纤线缆100可以适合于防水测试标准(IEC 60794-1-22F5B)。
此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案中,外部填充物40B设置为不与包裹管2的重叠区域2a相邻。因此,可以抑制外部填充物40B从重叠区域2a进入包裹管2的内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案中,如从芯3看到的,外部填充物40B设置在重叠区域2a的相对侧上,同时设置为不与包裹管2的重叠区域2a相邻。例如,在图1所示的截面中,重叠区域2a设置在图1中芯3的下方,而外部填充物40B设置在图1中芯3的上方。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外部填充物40B从重叠区域2a进入包裹管2的内部。
<制造光纤线缆100的方法>
图4是光纤线缆100的制造设备70的说明图。制造设备70包括各个构件的供应源,芯组装机71、挤出机72、冷却器73和鼓74。
芯组装机71是通过用包裹管2包裹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来形成芯3的设备。因此,光纤单元10(例如,一个或多个断续粘合的光纤带)、内部填充物40A和包裹管2被供应给芯组装机71。在本实施方案中,芯组装机71在组装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的同时以SZ方式对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进行绞制(后面描述)。然后,芯组装机71通过用包裹管2包裹以SZ方式绞制的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来形成芯3,并将芯3传送至挤出机72。
挤出机72是挤出护套60的设备。将芯3、成对的张力构件20、外部填充物40B和支撑线50供应至挤出机72。通过在将各个构件插入挤出机72的模孔(未示出)中的同时,将熔融树脂从模孔中挤出,制造了其中构件被护套60一并包覆的光纤线缆100。在外部填充物40B附接至芯3的外部(纵向附接)的状态下,挤出护套60。
冷却器73是将光纤线缆100的护套60冷却的装置。鼓74是用于卷绕光纤线缆100的构件。
<第一绞制方法(共绞制)>
图5A是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的第一绞制方法的说明图。
芯组装机71具有摆动并旋转(沿SZ方向旋转)的旋转板6(网板)。旋转板6形成为圆板形状。旋转板6具有用于插入光纤单元10(光纤带)的多个单元孔6a和用于插入内部填充物40A的填充物孔6b。在此,单元孔6a和填充物孔6b设置在一个旋转板6中,但是单元孔6a和填充物孔6b可以设置在单独的旋转板6中。在单元孔6a和填充物孔6b设置在单独的旋转板6中的情况下,在第一绞制方法中,两个旋转板6同步摆动和旋转。由于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一起绞制,因此第一绞制方法有时被称为“共绞制”。
图5B是通过第一绞制方法以SZ方式绞制的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的说明图(概念图)。图5B是用于说明绞制方法的概念图,并且附图的比例不准确(例如,光纤1的直径为约0.25mm,而附图中的绞制间距为3米或更小)。
在第一绞制方法(共绞制)的情况下,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以SZ方式绞制在一起。因此,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的绞制间距(在纵向方向上旋转方向的反转位置之间的间隔)基本上相同,旋转方向的反转位置也基本上相同。换言之,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的绞制相位基本上匹配。此外,绞制角度基本上相同。因此,在第一绞制方法(共绞制)的情况下,内部填充物40A设置为介于光纤1之间。
根据上述第一绞制方法,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以SZ方式对光纤1和内部填充物40A进行绞制。另一方面,在第一绞制方法的情况下,由于光纤1和内部填充物40A绞制在一起,因此内部填充物40A受到光纤1的强烈约束。因此,当内部填充物40A由于挤出护套60时产生的热而收缩时,光纤1容易受到来自内部填充物40A的力,并且光纤1的传输损耗可能增加。因此,期望内部填充物40A与光纤1之间的约束弱。因此,在下面描述的绞制方法(第二至第四绞制方法)中,光纤1和内部填充物40A各自以SZ方式绞制而不绞制在一起。
<第二绞制方法>
图6A是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的第二绞制方法的说明图。
芯组装机71具有摆动和旋转(沿SZ方向旋转)的两个旋转板7A、7B。两个旋转板7A、7B包括用于对光纤单元10(光纤带)进行绞制的单元旋转板7A和用于对内部填充物40A进行绞制的填充物旋转板7B。单元旋转板7A和填充物旋转板7B形成为圆板形状。
在单元旋转板7A中形成有用于插入光纤单元10的多个单元孔7a。填充物旋转板7B具有用于插入内部填充物40A的填充物孔7b和用于使由单元旋转板7A绞制的光纤单元10通过的通道孔7c。通道孔7c形成在填充物旋转板7B的中心部分。填充物孔7b位于通道孔7c的外部。
在第二绞制方法中,可以分别设定两个旋转板7A、7B的摆动周期和摆动角度。
在第二绞制方法中,当单元旋转板7A摆动并旋转时,光纤单元10以SZ方式绞制。由于各光纤1的截面为圆形,因此在通过捆扎多根光纤1而配置的光纤单元10的外周上形成有由光纤1的外形引起的凹凸。换言之,在经绞制的光纤单元10(光纤1的束)的外周处沿着光纤1形成有槽(由光纤单元10的外周上的相邻光纤1之间的间隙形成的凹形条带)。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多根光纤1以SZ方式绞制,因此形成在光纤单元10的外周上的槽也以SZ方式形成。也就是说,在光纤1的束的外周上,相邻的光纤1之间的槽以SZ方式形成。
此外,在第二绞制方法中,填充物旋转板7B在单元旋转板7A的下游侧摆动并旋转,使得内部填充物40A以SZ方式绞制并设置在以SZ方式绞制的光纤单元10的外周中。在第二绞制方法中,内部填充物40A的SZ形绞制可以相对于光纤单元10的SZ形绞制任意地设定,而没有特别限制。
图6B是通过第二绞制方法以SZ方式绞制的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的说明图(概念图)。
在第二绞制方法的情况下,可以使光纤单元10与内部填充物40A的绞制间距和旋转方向的反转位置不同。此外,可以使光纤单元10与内部填充物40A的绞制角度不同。也就是说,根据第二绞制方法,内部填充物40A的绞制间距、绞制角度等可以相对于光纤单元10的绞制独立地任意地设定。
在第二绞制方法的情况下,将内部填充物40A设置成与形成在经绞制的光纤单元10(光纤1的束)的外周上的SZ形槽交叉。如果光纤单元10与内部填充物40A的绞制间距、旋转方向的反转位置、或绞制角度中的至少一者不同,则可以将内部填充物40A设置成与SZ形槽交叉。通过将内部填充物40A设置成与槽交叉,与如图5B所示的内部填充物40A介于特定光纤1之间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水在光纤1之间的间隙中的流动。如果内部填充物40A的SZ形绞制相对于光纤单元10的SZ形绞制的相位偏移180度,则内部填充物40A可以设置成与更多的槽交叉,并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水在光纤1之间的间隙中的流动。
然而,在上述第一和第二绞制方法的情况下,使具有填充物孔6b、7b的旋转板6、7B摆动以便以SZ方式对内部填充物40A进行绞制,使得芯组装机71将被放大。因此,在下面要描述的绞制方法(第三和第四绞制方法)中,内部填充物40A在内部填充物40A不被旋转板大幅移动的情况下以SZ方式绞制。
<第三绞制方法>
图7A是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的第三绞制方法的说明图。
芯组装机71具有摆动并旋转(沿SZ方向旋转)的单元旋转板7A以对光纤单元10(光纤带)进行绞制。在第三绞制方法中,与第一绞制方法和第二绞制方法不同,由于未设置用于对内部填充物40A进行绞制的旋转板,因此,可以简化芯组装机71的配置。
在第三绞制方法中,当单元旋转板7A摆动并旋转时,光纤单元10以SZ方式绞制。由于各光纤1的截面为圆形,因此在通过捆扎多根光纤1而配置的光纤单元10的外周上形成有由光纤1的外形引起的凹凸。换言之,上述槽在经绞制的光纤单元10(光纤1的束)的外周上沿着光纤1形成。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多根光纤1以SZ方式绞制,因此,槽也以SZ方式形成。
在第三绞制方法中,在单元旋转板7A的下游侧,内部填充物40A纵向附接至以SZ方式绞制的光纤单元10。因此,内部填充物40A沿着纵向方向附接至光纤单元10的外周。当内部填充物40A在预定压力下接合至光纤单元10时,内部填充物40A被引导至上述槽的内部。因此,内部填充物40A被引导至SZ形槽并在圆周方向上发生移位,并且内部填充物40A以SZ方式在光纤单元10的外周上绞制(见图7B)。
如果被引导至槽内部的内部填充物40A在附接至光纤单元10的外周时没有从槽中出来,则内部填充物40A的绞制角度等于光纤单元10的绞制角度。然而,内部填充物40A通常比光纤1厚,并且内部填充物40A比槽的宽度和深度厚。因此,被引导至槽的内部填充物40A可能在附接至光纤单元10的外周的同时从槽中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填充物40A的绞制角度小于光纤单元10的绞制角度。也就是说,在第三绞制方法中,内部填充物40A的绞制角度等于或小于光纤单元10的绞制角度。此外,在内部填充物40A一旦被引导就偏离槽的情况下,内部填充物40A的绞制间距和旋转方向的反转位置可能偏离光纤单元10的绞制间距和旋转方向的反转位置。
图7B是通过第三绞制方法的以SZ方式绞制的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的说明图(概念图)。
在第三绞制方法的情况下,内部填充物40A的绞制角度小于光纤单元10的绞制角度。此外,还可以通过调节内部填充物40A的逆张力来改变内部填充物40A的SZ形绞制相对于光纤单元10的SZ形绞制的相位。即使在第三绞制方法中,也可以使光纤单元10或内部填充物40A的绞制间距、旋转方向的反转位置以及绞制角度中的至少一者不同。因此,可以将内部填充物40A设置成与形成在光纤单元10(光纤1的束)的外周上的SZ形槽交叉。
<第四绞制方法>
图8是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的第四绞制方法的说明图(概念图)。
在第四绞制方法中,如图8的部分(a)所示,内部填充物40A纵向附接至以SZ方式绞制的光纤单元10。在第四绞制方法中,与第三绞制方法中一样,内部填充物40A沿纵向方向附接至以SZ方式绞制的光纤单元10的外周。因此,芯组装机71不必设置有用于对内部填充物40A进行绞制的旋转板。
接着,在第四绞制方法中,在将内部填充物40A纵向附接至以SZ方式绞制的光纤单元10之后,使绞制退回,使得光纤单元10的绞制角度变小(绞制角度减小)。此时,如图8的部分(b)所示,将光纤单元10的外周处的附接至光纤单元10的内部填充物40A拖回从而使光纤单元10解绞。因此,内部填充物40A在与光纤单元10的SZ绞制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以SZ方式绞制。
在第四绞制方法的情况下,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的绞制间距基本上彼此相同,并且旋转方向的反转位置也基本上彼此相同,但是反转位置处的旋转方向相反。换言之,内部填充物40A的SZ形绞制相对于光纤单元10的SZ形绞制的相位偏移了180度。因此,在第四绞制方法的情况下,由于可以将内部填充物40A设置成与更多的槽交叉,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水在光纤1的间隙中的流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光纤线缆100包括:芯3,其包括多根光纤1、内部填充物40A、包裹多根光纤1和内部填充物40A的包裹管2、设置在芯3外部的外部填充物40B、以及包覆芯3和外部填充物40B的护套60。因此,通过在包裹管2的内部和外部二者上设置填充物,可以防止水在芯3内部和外部流动。此外,由于外部填充物40B位于包裹管2的外部,因此外部填充物40B不易受到光纤1的绞制的影响,并且位置容易稳定。因此,可以提供具有稳定防水性能的光纤线缆100。
此外,外部填充物40B和内部填充物40A具有吸水性。由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芯3内部和外部的流水。
此外,内部填充物40A被设置成使得在芯3中的位置在纵向方向上变化。由此,与芯3中的内部填充物40A的位置不改变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芯3中的防水性能的偏差。
此外,外部填充物40B纵向附接至芯3。因此,可以容易地挤出护套60,并且可以更稳定地制造光纤线缆100。
此外,内部填充物40A在芯3中的位置在纵向方向上变化,并且外部填充物40B纵向附接至芯3。通过这种构造,内部填充物40A和外部填充物40B的相对位置在光纤线缆100的纵向方向上变化。因此,可以防止内部填充物40A和外部填充物40B不均匀地设置在光纤线缆100中,并且可以抑制防水性能的局部劣化。
当多根光纤1以SZ方式绞制时,在多根光纤1的束的外周上以SZ方式形成相邻光纤1之间的槽。内部填充物40A可以通过第二至第四绞制方法设置成与这些槽交叉。利用该配置,可以抑制水沿着槽行进的流水现象,并且可以更可靠地增强防水性能。
在多根光纤1沿一个方向(螺旋地)绞制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这种效果。也就是说,通过将内部填充物40A设置成与形成在绞制在一起的多根光纤1的束的外周上的相邻光纤1之间的槽交叉,无论光纤1的绞制状态如何,都可以增强防水性能。
此外,将包裹管2卷绕成具有其中包裹管2的两个边缘重叠的重叠区域2a,并且外部填充物40B设置在不与重叠区域2a相邻的位置处。利用这种配置,可以抑制外部填充物40B从重叠区域2a进入包裹管2的内部。
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制造光纤线缆的方法包括:通过用包裹管包裹多根光纤1和内部填充物40A来形成芯3;以及在外部填充物40B附接至芯3外部的状态下,形成包覆芯3和外部填充物40B的护套60。根据该制造方法,可以制造具有稳定防水性能的包括内部填充物40A和外部填充物40B的光纤线缆100。
第二实施方案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光纤线缆100的横截面图。与第一实施方案中相同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其描述。
在本实施方案中,在横截面图中,具有芯3的主体部形成为矩形(方形),具有支撑线50的支撑线部形成为圆形。
在下面的描述中,方向定义为如图9所示。纵向方向(X方向)是光纤线缆100延伸的方向。长边方向(宽度方向或Y方向)是布置有成对的张力构件20的方向。短边方向(厚度方向或Z方向)是布置有成对的隔离件30的方向,并且与纵向方向和长边方向二者正交。长边方向是光纤线缆100(主体部)的截面中沿着长边的方向。短边方向是光纤线缆100(主体部)的截面中沿着短边的方向。
与第一实施方案中一样,光纤线缆100包括具有光纤单元10的芯3、成对的张力构件20和护套60。此外,第二实施方案的光纤线缆100包括成对的隔离件30。即使在第二实施方案中,光纤线缆100也具有内部填充物40A和外部填充物40B。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案中,光纤单元10配置有多个断续粘合的光纤带(断续固定的光纤带)。另一方面,第二实施方案的光纤单元10配置有一个断续粘合的光纤带。此外,光纤单元10的配置可以适当地改变。例如,光纤单元10可以配置有多个光纤带,或者可以通过捆束多个单根光纤1来配置。
在第二实施方案中,配置12芯光纤线缆100,而不是通常使用的24芯光纤线缆。因此,在芯3中包含的光纤1的纤维数小的情况下,内部填充物40A具有确保第一包覆部60A中的容纳空间的体积的作用。即使在第二实施方案中,内部填充物40A也是吸水纱。这使得可以抑制水在芯3的内部(包裹管2的内部)流动。
隔离件30是用于促进护套60的分离操作的构件。隔离件30是带状(扁平状和条带状)构件,并且沿着纵向方向设置在芯3(包裹管2)与护套60之间。隔离件30的厚度为例如约0.2mm。隔离件30未熔合或附着至护套60,并且由易于从护套60上剥离的材料形成。带状隔离件30设置成带表面平行于宽度方向。成对的隔离件30沿厚度方向并排设置。芯3设置在成对的隔离件30之间。此外,在本实施方案中,外部填充物40B设置在成对的隔离件30之间。此外,与第一实施方案中一样,可以采用其中没有设置隔离件30的结构。
第二实施方案的护套60包覆芯3、成对的张力构件20、成对的隔离件30、外部填充物40B、支撑线50等的周边。第一包覆部60A包覆芯3、成对的张力构件20、成对的隔离件30和外部填充物40B的周边。第一包覆部60A的截面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外形。在第一包覆部60A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切口60N。在此,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每一者上设置有成对的切口60N,但是切口60N可以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上逐一地形成。此外,与第一实施方案中一样,可以不存在切口60N。期望用于护套60的挤出成型的设定温度低于隔离件30和包裹管2的熔点。
即使在第二实施方案中,也与第一实施方案中一样,外部填充物40B纵向附接至芯3的外部,并且内部填充物40A以SZ方式绞制并设置在芯3内部。因此,与第一实施方案中一样,内部填充物40A相对于芯3的位置(在光纤线缆100的截面中的位置)在纵向方向上变化。因此,可以抑制内部填充物40A和外部填充物40B不均匀地设置在光纤线缆100内部,并且可以抑制防水特性的局部劣化。此外,即使内部填充物40A收缩,光纤单元10也不会被内部填充物40A收紧,因此,能够抑制光纤1的传输损耗的增加。
即使在第二实施方案中,也与第一实施方案中一样,外部填充物40B设置为不与包裹管2的重叠区域2a相邻。因此,可以抑制外部填充物40B从重叠区域2a进入包裹管2的内部。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案中,外部填充物40B设置为不与包裹管2的重叠区域2a相邻,并且设置为更靠近作为重叠区域2a的外侧的包裹管2的外边缘。例如,在图9所示的截面中,从重叠区域2a看,外部填充物40B设置成更靠近图9的左侧(支撑线50侧),从而更靠近作为重叠区域2a的外侧(图9中的下侧)的包裹管2的边缘。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外部填充物40B从重叠区域2a进入包裹管2的内部。
<制造光纤线缆100的方法>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光纤线缆100的制造设备70的说明图。即使在第二实施方案中,制造设备70也包括各个构件的供应源、芯组装机71、挤出机72、冷却器73和鼓74。芯组装机71将内部填充物40A以SZ方式绞制并布置在芯3内部。芯组装机71以SZ方式对内部填充物40A进行绞制的方法可以是上述第一至第四绞制方法中的任一种或任何其他方法。与第一实施方案中一样,将芯3、成对的张力构件20、外部填充物40B和支撑线50供应至挤出机72,并且在第二实施方案中,还供应成对的隔离件30。如图9所示,通过在将各个构件插入挤出机72的模孔(未示出)中的同时将熔融树脂从模孔中挤出,制造了其中构件被护套60一并包覆的光纤线缆100。
第三实施方案
下面将参照图11至图13描述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光纤线缆的配置。
如图11所示,光纤线缆100包括具有光纤单元10的芯3、外部填充物40B、成对的张力构件20、成对的隔离件30、支撑线50和护套60。
在此,在本实施方案中,将定义XYZ正交坐标系以便描述配置内的位置关系。X方向是光纤线缆100延伸的方向。Y方向是成对的张力构件20彼此面对的方向。Z方向是与X方向和Y方向二者正交的方向。在下文中,将X方向称为纵向方向,将Y方向称为宽度方向,将Z方向称为厚度方向。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截面称为横截面。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案的光纤单元10是所谓的断续固定的光纤带,并且通过由连接部11断续地连接多根光纤1而形成。更具体地,多根光纤1平行布置,并且相邻的光纤1通过连接部11连接。连接部11在纵向方向上以规则的间隔设置。相对于连接相邻光纤1的连接部11的位置,将相邻光纤1附近的彼此相邻的相邻光纤1连接的连接部11设置在沿纵向方向偏移的位置处。以这种方式,连接部11相对于纵向方向和与纵向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以交错方式设置。
连接部11由例如可UV固化树脂等形成,并结合至彼此相邻的光纤1以使光纤1彼此连接。例如,通过用手指将由连接部11彼此连接的光纤1沿光纤单元10的宽度方向拉开,可以通过手指的力将连接部11与光纤分离来释放连接状态。
光纤单元10的配置不限于断续固定的光纤带,而且可以是例如其中多根光纤1用粘合材料等捆束的配置。
作为光纤1,可以使用光纤股或光纤芯线。包覆光纤1的裸光纤的初级层或次级层优选由可UV固化树脂形成。此外,为了识别光纤1,可以对次级层本身进行着色,或者可以在次级层的外周上进一步设置着色层。或者,可以在光纤1的外周上设置识别标记。
如图11所示,芯3通过由包裹管2包裹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而形成。内部填充物40A设置在包裹管2的内部。
可以使用塑料带构件等作为包裹管2。例如,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作为包裹管2的材料。
作为内部填充物40A,期望使用其纤度可以自由选择或改变的纱。作为用于形成内部填充物40A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聚丙烯(PP)、聚酯(PEs)等。在本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由PP制成的纱作为内部填充物40A。内部填充物40A的材料不限于PP纱,并且内部填充物40A的一些或全部可以由吸水纱等代替。
在本实施方案中,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在以SZ方式绞制在一起的同时被包裹管2包裹。因此,可以抑制施加至光纤1的张力和侧压力,并且可以容易地进行中间后分支操作等。
此外,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可以被绞制成螺旋形。
外部填充物40B设置在包裹管2与护套60之间的间隙中,即,在芯3的外部。类似于内部填充物40A,外部填充物40B可以使用PP纱等形成。因此,通过在芯3的内部和外部设置内部填充物40A和外部填充物40B,可以防止水在芯3的内部和外部二者流动。在芯3中包括的光纤1的纤维数小的情况下,内部填充物40A确保稍后将描述的容纳空间的体积。也就是说,当挤出护套60时,内部填充物40A抵抗形成护套60的树脂的压力,从而使得可以防止容纳空间过度变窄。另外,为了适当地形成容纳空间,设定容纳空间的截面面积的上限和下限,并且可以调整内部填充物40A的量使得容纳空间的截面面积在所述上限和下限的范围内。
成对的张力构件20设置成在宽度方向上将芯3和外部填充物40B夹在中间。作为张力构件20,可以使用钢丝、金属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纤维增强塑料(FRP)等。张力构件20用于抵抗施加至光纤1的纵向方向上的张力,并且抑制该张力施加至光纤1。
成对的隔离件30设置为在厚度方向上将芯3和外部填充物40B夹在中间。隔离件30各自形成为在横截面图中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板状,并且基本上彼此平行地设置。护套60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部分地进入成对的隔离件30之间。成对的隔离件30和在成对的隔离件之间的护套60在横截面图中形成基本上矩形的容纳空间。芯3和外部填充物40B设置在该基本上矩形的容纳空间中。
作为隔离件30的材料,可以使用诸如聚丙烯、聚酰胺或聚酰亚胺的片材料。隔离件30优选由熔点高于护套60的熔点的材料形成以防止在护套60的挤出成型时与护套60熔合。
支撑线50由钢丝等形成。支撑线50的外径大于张力构件20的外径。支撑线50和成对的张力构件20在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支撑线50用作用于架空安装光纤线缆100的悬挂线。光纤线缆100可以不具有支撑线50。
护套60具有第一包覆部60A、第二包覆部60B以及将第一包覆部60A和第二包覆部60B彼此连接的连接部60C。
第一包覆部60A一体地包覆芯3、外部填充物40B、成对的隔离件30和成对的张力构件20。第二包覆部60B包覆支撑线50。
第一包覆部60A在横截面图中形成为基本上矩形形状。在第一包覆部60A中包覆隔离件30的部分中形成有切口60N。切口60N在横截面图中形成为V形,并且宽度朝向隔离件30逐渐减小。在第一包覆部60A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中的每一个中形成有成对的切口60N。
在将芯3从光纤线缆100中取出的情况下,使切割刀片等与各切口60N接触,并切割包覆隔离件30的第一包覆部60A。由此,可以将第一包覆部60A分开,并且可以容易地取出芯3。
作为护套60的材料,可以使用聚烯烃(PO)树脂,例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和乙烯丙烯共聚物(EP),聚氯乙烯(PVC)等。护套60可以通过挤出成型等形成。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光纤单元10被包裹管2包裹,所以可以抑制在高温下流动的护套60进入光纤1之间的间隙。期望护套60的挤出成型时的设定温度低于隔离件30或包裹管2的熔点,使得隔离件30和包裹管2不与护套60熔合。
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利用具体实施例描述上述实施方案。以下实施例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光纤线缆100具有以下配置:其中,使用四纤维断续固定的光纤带作为光纤单元10,并且六个断续固定的光纤带被包裹管2包裹。作为内部填充物40A,使用一根1670分特PEs吸水纱。作为外部填充物40B,使用一根1670分特PEs吸水纱。使用由PET制成的厚度为0.25mm的带作为包裹管2。第一包覆部60A的厚度方向的厚度为约3.5mm,宽度方向的宽度为约5.5mm。光纤1在由成对的隔离件30和隔离件30之间的护套60形成的容纳空间中的安装密度在8.5根纤维/mm2至10.9根纤维/mm2的范围内。光纤的安装密度是由以下表达式(1)定义的数值。在表达式(1)中,d是光纤的安装密度,N是光纤的纤维数,S是容纳空间的截面面积,P是容纳在容纳空间中的各构件(内部填充物40A、外部填充物40B和包裹管2)的截面面积的总和。
d=N÷(S-P)…(1)
在此,通过将光纤1的安装密度d设定在预定的范围内,可以获得以下优点。也就是说,当光纤1的安装密度d显著小时,光纤1在容纳空间内移动的可能性增加。此外,防水测试时的流水长度变长,并且防水测试失败的可能性增加。另一方面,如果光纤1的安装密度d显著大,则传输损耗可能增加。
安装密度d的上述数值范围适合作为在例如内部填充物40A和外部填充物40B的量固定的情况下使光纤线缆100具有期望性能的指标。然而,上述安装密度d不限制本发明,并且可以根据光纤线缆100的类型、形状、应用等,通过安装密度d以外的指标来限定光纤线缆100。
在上述条件下,通过对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进行SZ绞制并用包裹管2包裹它们来形成芯3。此外,在形成芯3的同时,将外部填充物40B等纵向附接至芯3,并且第一包覆部60A围绕各个构件挤出。在此,在其中通过在用第一包覆部60A包覆外部填充物40B时改变外部填充物40B的张力来制备多根光纤线缆100的情况下,多余长度比在99.85%至100.2%的范围内。多余长度比是指未张紧的外部填充物40B的长度与护套60的纵向方向的长度之比。通过将外部填充物40B从护套60中取出来测量未张紧的外部填充物40B的长度。
下表1示出了如上所述对具有不同的多余长度比的多根光纤线缆100的传输损耗和防水性能进行检查的结果。在该实施例中,通过OTDR(光时域反射仪)测量1550nm波长下的传输损耗。在下表1中,描述了各个光纤线缆100中包括的24根光纤1的传输损耗的最大值。
此外,根据IEC 60794-1-22 F5B,使用自来水在1米的液压头和24小时的条件下进行防水测试。作为结果,在流水长度为3米或更小的情况下,测试通过,并且在流水长度超过3米的情况下,测试失败。
[表1]
Figure BDA0002290804040000211
如表1所示,在多余长度比为99.95%或更大的范围内(实施例1),传输损耗为0.25dB/km或更小,流水长度为3米或更小,并且获得良好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多余长度比为99.85%的情况下(比较例1),传输损耗为0.28dB/km,与实施例1相比传输损耗大,测试失败。认为这可归因于以下事实:在比较例1中,施加至外部填充物40B的张力大于实施例1的施加至外部填充物40B的张力。
也就是说,当外部填充物40B的张力大时,外部填充物40B被有力地紧压在芯3上而引起侧压力作用在光纤1上,这增加了传输损耗。此外,还可设想在外部填充物40B的张力大的情况下,当挤出第一包覆部60A时,第一包覆部60A的树脂材料的流动发生变化,并且第一包覆部60A中的芯3的容纳空间减小。如上所述,当芯3的容纳空间减小时,认为侧压力作用在光纤1上而使传输损耗增加。
由上所述,为了通过将外部填充物40B的张力设定在适当的范围内来抑制传输损耗的增加,优选将外部填充物40B的多余长度比设定为99.95%或更大。
在多余长度比为100.3%或更大的情况下,当用第一包覆部60A包覆外部填充物40B时,施加至外部填充物40B的张力显著低,因此难以稳定地制造光纤线缆100。
因此,从稳定地制造光纤线缆100的观点来看,多余长度比更优选为100.2%或更小。
(比较例2)
接着,制造如图13所示的比较例2的光纤线缆100A并检查其性能。比较例2的光纤线缆100A不具有内部填充物40A,并且将实施例1中的内部填充物40A和外部填充物40B的组合量的填充物设置为外部填充物40C。也就是说,比较例2的光纤线缆100A具有与实施例1的光纤线缆100相同的配置,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的内部填充物40A设置在芯3的外部。
如表1所示,在比较例2的光纤线缆100A中,流水长度超过3米,防水测试失败。这是因为芯3中的流水无法得到抑制,因为在包裹管2内部没有填充物。由此,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的内部填充物40A改善了光纤线缆100的防水性能。
此外,如图13所示,在比较例2的光纤线缆100A中,外部填充物40C使包裹管2向芯3的内部大幅凹陷。在芯3以这种方式大大变形的情况下,当光纤单元10在芯3内部绞制在一起时,光纤单元10可能会卡在包裹管2的凹下部分上并且可能无法适当绞制。特别地,在光纤单元10和内部填充物40A以SZ方式绞制的情况下,绞制容易因芯3的变形而受到抑制。
另一方面,在图11所示的根据实施例1的光纤线缆100中,填充物40A和40B分别设置在芯3的内部和外部二者上,从而减小了芯3的变形。因此,可以抑制诸如光纤单元10未被适当地绞制的不便的发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光纤线缆100,填充物40A和40B设置在芯3的内部和外部二者上,从而防止水在芯3的内部和外部二者中流动,并且可以确保防水性能。
此外,例如,与仅在芯3的外部设置填充物的情况相比,通过在芯3的内部和外部二者上分别设置填充物,可以减小由外部填充物按压芯3引起的芯3的变形。
此外,通过使外部填充物40B的多余长度比为99.95%或更大,可以将光纤1的传输损耗抑制为小的量。
此外,通过将外部填充物40B的多余长度比设定为100.2%或更小,可以更稳定地制造光纤线缆100。
应注意,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做出多种修改。
例如,在实施例1中,使用4纤维断续固定的光纤带作为光纤单元10以及芯3中包括的纤维总数为24根纤维,但是光纤单元10的纤维数和芯3中包括的纤维总数可以适当改变。例如,在实施例1的条件下,当改变芯3中的纤维总数时,在8根纤维的情况下,安装密度为6.5根纤维/mm2至13.5根纤维/mm2;在12根纤维的情况下,安装密度为6.8根纤维/mm2至10.6根纤维/mm2。此外,当使第一包覆部60A的尺寸大于实施例1的第一包覆部60A的尺寸并且使用48纤维芯3时,安装密度为7.5根纤维/mm2至9.0根纤维/mm2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用公知构成要素适当地替换上述实施方案中的构成要素,并且可以将上述实施方案和修改例适当地组合。
附图标记列表
1:光纤 2:包裹管 2a:重叠区域 3:芯 10:光纤单元(断续固定的光纤带) 20:张力构件 30:隔离件 40A:内部填充物 40B:外部填充物 50:支撑线 60:护套 100:光纤线缆

Claims (19)

1.一种光纤线缆,包括:
芯,所述芯包括多根光纤、内部填充物以及包裹所述多根光纤和所述内部填充物的包裹管;
设置在所述芯外部的外部填充物;以及
包覆所述芯和所述外部填充物的护套,
其中所述内部填充物设置成使得所述内部填充物在所述芯中的位置沿着所述光纤线缆的纵向方向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线缆,
其中所述外部填充物和所述内部填充物具有吸水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线缆,
其中所述外部填充物纵向附接至所述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线缆,
其中所述多根光纤绞制在一起,
其中相邻光纤之间的槽形成在所述多根光纤的束的外周上,以及
其中所述内部填充物设置成与所述槽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线缆,
其中所述包裹管被卷绕成具有所述包裹管的两个边缘重叠的重叠区域,以及
其中所述外部填充物设置在不与所述重叠区域相邻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线缆,
其中所述护套在横截面图中形成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线缆,还包括:
设置成将所述芯夹在其间的成对的隔离件,
其中所述隔离件中的每一者位于所述芯与所述护套之间。
8.一种制造光纤线缆的方法,包括:
通过用包裹管包裹多根光纤和纤维状的内部填充物形成芯;以及
在外部填充物附接至所述芯的外部的状态下,形成包覆所述芯和所述外部填充物的护套,
其中所述光纤和所述纤维状的内部填充物在所述芯中以SZ方式绞制。
9.一种光纤线缆,包括:
芯,所述芯包括多根光纤、内部填充物以及包裹所述多根光纤和所述内部填充物的包裹管;
设置在所述芯外部的外部填充物;以及
包覆所述芯和所述外部填充物的护套,
其中所述多根光纤绞制在一起,
其中相邻光纤之间的槽形成在所述多根光纤的束的外周上,以及
其中所述内部填充物设置成与所述槽交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线缆,
其中所述外部填充物和所述内部填充物具有吸水性。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光纤线缆,
其中所述外部填充物纵向附接至所述芯。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光纤线缆,
其中所述包裹管被卷绕成具有所述包裹管的两个边缘重叠的重叠区域,以及
其中所述外部填充物设置在不与所述重叠区域相邻的位置处。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光纤线缆,
其中所述护套在横截面图中形成为矩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纤线缆,还包括:
设置成将所述芯夹在其间的成对的隔离件,
其中所述隔离件中的每一者位于所述芯与所述护套之间。
15.一种光纤线缆,包括:
芯,所述芯包括多根光纤、内部填充物以及包裹所述多根光纤和所述内部填充物的包裹管;
设置在所述芯外部的外部填充物;以及
包覆所述芯和所述外部填充物的护套,
其中所述包裹管被卷绕成具有所述包裹管的两个边缘重叠的重叠区域,以及
其中所述外部填充物设置在不与所述重叠区域相邻的位置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纤线缆,
其中所述外部填充物和所述内部填充物具有吸水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光纤线缆,
其中所述外部填充物纵向附接至所述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光纤线缆,
其中所述护套在横截面图中形成为矩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纤线缆,还包括:
设置成将所述芯夹在其间的成对的隔离件,
其中所述隔离件中的每一者位于所述芯与所述护套之间。
CN201880034975.2A 2017-06-02 2018-05-09 光纤线缆和制造光纤线缆的方法 Active CN1106629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9872 2017-06-02
JP2017109872A JP6302120B1 (ja) 2017-06-02 2017-06-02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2018039696A JP7025958B2 (ja) 2018-03-06 2018-03-06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JP2018-039696 2018-03-06
PCT/JP2018/017936 WO2018221142A1 (ja) 2017-06-02 2018-05-09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2993A CN110662993A (zh) 2020-01-07
CN110662993B true CN110662993B (zh) 2021-01-08

Family

ID=64455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4975.2A Active CN110662993B (zh) 2017-06-02 2018-05-09 光纤线缆和制造光纤线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8054B2 (zh)
EP (4) EP3633432B1 (zh)
KR (1) KR102328960B1 (zh)
CN (1) CN110662993B (zh)
AU (1) AU2018277435B2 (zh)
CA (2) CA3061885C (zh)
HU (3) HUE058111T2 (zh)
WO (1) WO20182211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4004B (zh) * 2019-06-13 2022-05-1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高強度耐彎曲細徑光纜
JP7269108B2 (ja) * 2019-06-17 2023-05-0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AU2021217841A1 (en) * 2020-02-07 2022-05-26 Fujikura Ltd. Optical fiber cab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fiber cable
JP7457821B2 (ja) * 2020-09-02 2024-03-28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ケーブル及び光ケーブル製造方法
WO2022092251A1 (ja) * 2020-10-30 2022-05-0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ユニット
US20240069297A1 (en) * 2020-11-11 2024-02-29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ptical fiber cable
CN116430532B (zh) * 2023-05-19 2024-03-15 宏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内部光纤损坏的蝶形光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86349A2 (en) * 1987-04-10 1988-10-12 AT&T Corp. Optical fiber cable
CN1697989A (zh) * 2003-05-30 2005-11-16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公司 干管光纤组件、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203720422U (zh) * 2014-03-09 2014-07-16 北京亨通斯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路面微槽光缆
JP2015031810A (ja) * 2013-08-02 2015-02-16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205899095U (zh) * 2016-07-08 2017-01-18 江苏盈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用室外光缆
JP2017049510A (ja) * 2015-09-04 2017-03-0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34512A (ja) * 1984-07-26 1986-02-18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防水型ケ−ブル
JPS6350806A (ja) * 1986-08-21 1988-03-03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防水形光フアイバケ−ブ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2165111A (ja) * 1988-12-20 1990-06-26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防水型光ファイバーコード
US5029974A (en) 1990-01-22 1991-07-09 Alcatel Na Cable Systems, Inc. Unitube optical fiber cable
JPH05203852A (ja) * 1992-01-24 1993-08-13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防水型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H08146259A (ja) 1994-11-15 1996-06-07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プラスチック光ファイバコードの製造方法
US5621841A (en) 1995-09-20 1997-04-15 Siecor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cable containing ribbons in stranded tubes
JPH09120009A (ja) 1995-10-26 1997-05-06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通信ケーブルの引っ張り端部
US5630003A (en) 1995-11-30 1997-05-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Loose tube fiber optic cable
JPH10153714A (ja) * 1996-11-25 1998-06-0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ケ−ブル
JPH10170780A (ja) 1996-12-06 1998-06-26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ケーブル
JP3523996B2 (ja) 1997-12-24 2004-04-2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US6574400B1 (en) * 1998-03-26 2003-06-03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Fiber optic cable with water blocking features
US6256439B1 (en) * 1998-10-21 2001-07-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Lubricant for central core fiber optic cable having stranded ribbons
JP2000171672A (ja) * 1998-12-03 2000-06-23 Hitachi Cable Ltd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US6249629B1 (en) 1998-12-10 2001-06-19 Siecor Operations, Llc Robust fiber optic cables
US6658185B2 (en) 1999-08-23 2003-12-02 Pirelli Cavi E Sistemi S.P.A. Optical fiber cable with components having improved compatibility with waterblocking filling compositions
US6278826B1 (en) 1999-09-15 2001-08-2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ables with water-blocking and flame-retarding foam
US6563991B1 (en) * 2000-06-13 2003-05-13 Alcatel Optical fiber cable for easy access to ripcords and having ripcord reliability
US6671441B1 (en) * 2000-08-22 2003-12-30 Fitel Usa Corp. Optical cabling apparatus having improved dry filling compound and method for making
JP2002072032A (ja) 2000-08-28 2002-03-1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ケーブル
WO2003085436A1 (fr) 2002-04-08 2003-10-16 Fujikura Ltd. Cable a fibres optiques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EP1558957B1 (en) * 2002-11-06 2010-04-21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ptical fiber ribbon and optical fiber cable using the same
US20070297730A1 (en) 2006-06-21 2007-12-27 Bringuier Anne G Optical fiber assemblies having one or more water-swellable members
JP2008191209A (ja) 2007-02-01 2008-08-21 Toyokuni Electric Cable Co Ltd ルース型光ファイバコード
US7590322B2 (en) 2007-03-09 2009-09-15 Superior Essex Communications Lp Fiber optic cable with enhanced saltwater performance
WO2009034666A1 (en) * 2007-09-12 2009-03-19 Fujikura Ltd. Water absorptive optical fib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840911B2 (ja) * 2011-10-21 2016-01-06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04272158A (zh) * 2012-03-02 2015-01-07 Ofs菲特尔有限责任公司 架空光纤电缆
JP2014137480A (ja) * 2013-01-17 2014-07-2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6150422B2 (ja) 2013-01-21 2017-06-2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5914408B2 (ja) 2013-05-07 2016-05-1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US9360646B2 (en) 2013-08-15 2016-06-07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Fiber optic ribbon cable
JP2015099314A (ja) 2013-11-20 2015-05-28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スロット型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2015225168A (ja) * 2014-05-27 2015-12-14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ケーブル
US20160169711A1 (en) * 2014-10-02 2016-06-16 Ofs Fitel, Llc Fiber optic sensor cable and fiber optic sensing system
US10906336B2 (en) 2015-12-15 2021-02-02 SCREEN Holdings Co., Ltd. Transport apparatus, and a printing apparatus having same
CN105353485A (zh) * 2015-12-16 2016-02-24 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 防水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JP6742867B2 (ja) 2016-09-07 2020-08-19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無機炭酸塩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86349A2 (en) * 1987-04-10 1988-10-12 AT&T Corp. Optical fiber cable
CN1697989A (zh) * 2003-05-30 2005-11-16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公司 干管光纤组件、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JP2015031810A (ja) * 2013-08-02 2015-02-16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203720422U (zh) * 2014-03-09 2014-07-16 北京亨通斯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路面微槽光缆
JP2017049510A (ja) * 2015-09-04 2017-03-0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205899095U (zh) * 2016-07-08 2017-01-18 江苏盈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用室外光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88980A1 (en) 2022-04-27
KR20190135531A (ko) 2019-12-06
CA3061885C (en) 2024-01-30
EP3988981B1 (en) 2023-09-13
EP3988980B1 (en) 2023-06-14
CA3061885A1 (en) 2019-10-29
EP3988979A1 (en) 2022-04-27
AU2018277435B2 (en) 2021-04-01
EP3988981A1 (en) 2022-04-27
EP3633432A1 (en) 2020-04-08
EP3633432B1 (en) 2022-02-09
HUE062998T2 (hu) 2023-12-28
AU2018277435A1 (en) 2019-11-14
WO2018221142A1 (ja) 2018-12-06
US20200073068A1 (en) 2020-03-05
CA3223249A1 (en) 2019-10-29
KR102328960B1 (ko) 2021-11-18
CN110662993A (zh) 2020-01-07
US11048054B2 (en) 2021-06-29
HUE062324T2 (hu) 2023-10-28
HUE058111T2 (hu) 2022-07-28
EP3633432A4 (en) 2020-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2993B (zh) 光纤线缆和制造光纤线缆的方法
US20190285819A1 (en) Fiber optic ribbon cable having enhanced ribbon stack coupling and methods thereof
EP3049845B1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cable
AU2014385023B2 (en) Optical cable
WO2005103787A1 (en) Optical tube assembly having a dry insert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AU2015396473B2 (en) Optical cable for terrestrial networks
CN110662992A (zh) 光纤线缆
CN112400130B (zh) 光纤电缆
JP2018205689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7025958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EP4361692A1 (en) Optical fiber cab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optical fiber cable
JP2018205481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