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4197A - 门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4197A
CN110654197A CN201910515203.7A CN201910515203A CN110654197A CN 110654197 A CN110654197 A CN 110654197A CN 201910515203 A CN201910515203 A CN 201910515203A CN 110654197 A CN110654197 A CN 110654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member
base member
door
rack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52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秋山槙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Resona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654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41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1/00035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for sending an air stream of uniform temperature into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 B60H1/0005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for sending an air stream of uniform temperature into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the air being firstly cooled and subsequently heated or vice vers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B60H1/00835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 B60H1/00857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connecting the initiating means, e.g. control lever, to the damper d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421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parts of a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60H1/00692Damper doors moved by translation, e.g. curtain 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078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078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 B60H2001/00092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of air deflecting or air directing means inside the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门驱动装置。通过将结构简化来谋求小型轻量化的同时谋求装配性的提升。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门驱动机构(22)具备驱动第1以及第2混风门(32、34)的连杆机构(44),该连杆机构(44)具备:驱动部(20);板状的基底部件(50);连杆机构(44),其由装配于该基底部件(50)的驱动柄(52)以及从动柄(54)构成;以及齿条部件(56),其将从移动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基底部件(50)的所述驱动部(20)传递到驱动柄(52)的驱动力向第1轴(40)传递。

Description

门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驱动部的驱动力向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多个门传递来进行开闭动作的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空调壳内设置多个门,由门驱动装置对这些门传递来自驱动部的驱动力,从而使所述门移动来切换在流路流动的空气的流通状态。
这样的门驱动装置例如是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具有设置在空调单元的侧部的壳体以及被收纳于该壳体的内部并且驱动多个门的连杆(link)机构。该连杆机构具备:驱动侧柄(lever),其被驱动电机直接驱动;以及第1以及第2从动侧柄,其借助中间杆被卡合于该驱动侧柄来转动。并且,第1从动侧柄的端部向壳体的外侧突出并且与混风门(airmix door)的驱动轴连结,第2从动侧柄的端部向壳体的外侧突出并且与背面用门的驱动轴连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03064号公报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门驱动装置中,随着混风门、背面用门等门与驱动电机的距离远离,驱动侧柄、第1以及第2从动侧柄等各柄的旋转半径变大,各柄转动时的动作轨迹变大。因此,存在连杆机构以各柄的动作轨迹相当的量而大型化的问题。
此外,为了防止驱动侧柄、第1以及第2从动侧柄的脱落,采用在构成壳体的上壳和下壳之间收纳各柄的结构,这招致了包括所述壳体的门驱动装置的重量增加,还导致了装配性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考虑到所述课题而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将结构简化来实现小型轻量化并谋求装配性的提升的门驱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形态为门驱动装置,包括:空调壳,在其内部具备流路;配置于流路并且调整流路的开度的多个门;以及连杆单元,其驱动至少两个以上的门,
连杆单元由驱动部、板状的基底部件、连杆机构以及齿条(rack)部件形成,其中,所述基底部件具有两个面,所述连杆机构具有在该基底部件的至少任意一个面装配的多个柄,所述齿条部件移动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基底部件,向所述齿条部件传递来自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对配置于空调壳内的流路的门进行驱动的门驱动装置具备:驱动部;板状的基底部件,其具有两个面;连杆机构,其由在基底部件的至少任意一个面装配的多个柄形成;以及齿条部件,其移动自如地设置于基底部件,向齿条部件传递来自驱动部的驱动力,其中,该门驱动装置构成为,借助齿条部件将驱动部的驱动力向门传递。
由此,能够将包括多个柄的连杆单元作为模块安装于空调壳,与将多个柄、齿条部件分别装配到空调壳的情况相比,不仅能够提升其装配性,并且由于是对单一的基底部件安装多个柄,因此与将柄收纳于两个壳之间的以往的门驱动装置相比,能够削减零件数目并且实现轻量化。
此外,与仅利用驱动侧柄以及从动侧柄的柄将来自驱动部的驱动力向驱动轴传递的以往的门驱动装置相比,借助齿条部件将该驱动力向各门传递,由此能够使各柄的动作轨迹紧凑化,与之相伴,能够谋求门驱动机构的小型化。
其结果,与以往技术的门驱动装置相比,使门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化,由此不仅能够削减零件数目并且实现小型轻量化,还能够提升装配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即,通过将构成门驱动装置并且具有多个柄的连杆单元作为模块来安装于空调壳,与将多个柄、齿条部件分别装配到空调壳的情况相比,不仅能够提升其装配性,并且对单一的基底部件安装多个柄,由此还能够削减零件数目。
此外,与仅利用驱动侧柄、从动侧柄的各柄将来自驱动部的驱动力向驱动轴传递的以往的门驱动装置相比,借助齿条部件将该驱动力向各门传递,由此能够使各柄的动作轨迹紧凑化,与之相伴,能够谋求门驱动机构的小型化。
其结果,与以往技术的门驱动装置相比,使门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化,由此不仅能够实现小型轻量化,还能够提升装配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驱动装置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整体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门驱动装置的局部省略放大主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门驱动装置的放大侧视图。
图4A是沿图2的IVA-IVA线的剖视图,图4B是沿图2的IVB-IV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门驱动装置,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在以下详细地说明。在图1中,附图标记10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驱动装置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如图1所示,该车辆用空调装置10包括:空调壳12,其构成空气的各通路(流路);蒸发器14,其配设在该空调壳12的内部,用于冷却空气;加热器芯16,其用于加热所述空气;混风机构18,其将在所述空调壳12内进行了调温的冷风以及暖风以规定的混合比率混合来成为混合风;以及门驱动机构(门驱动装置)22,其设置于所述空调壳12的侧面,将来自驱动部20的驱动力向所述混风机构18传递,来进行驱动。
此外,在图1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中,右侧(箭头A方向)为车辆的前方侧,左侧(箭头B方向)为车辆的后方侧,因此以下以箭头A方向为车辆前方,以箭头B方向为车辆后方来进行说明。
在空调壳12中,在其宽度方向侧壁24最靠车辆前方侧(上游侧)的位置处开口有取入口26,导入来自未图示的送风机的空气,并且在所述宽度方向侧壁24分别形成有供后述的第1以及第2轴(门驱动轴)40、42的端部插通的轴孔28a、28b(参照图3)。
此外,如图2~图4B所示,在宽度方向侧壁24,在相对于轴孔28a、28b而言成为车辆后方侧(箭头B方向)的位置形成有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导轨(guide rail)(轨道部)30。该导轨30形成为相对于该宽度方向侧壁24而言向宽度方向外侧以固定高度突出并且沿上下方向形成为一条直线状,导轨30以使后述的门驱动机构22的齿条部件56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承齿条部件56。即,如图2所示,导轨30设置于空调壳12的与门驱动机构22的齿条部件56面对的部位。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空调壳12的内部,在取入口26的车辆后方侧(箭头B方向)设置有蒸发器14,相对于该蒸发器14而言更靠车辆后方侧(箭头B方向)设置有加热器芯16。此外,在蒸发器14与加热器芯16之间设置有混风机构18,该混风机构18用于在使从该取入口26导入的空气向下游流通时调整其流通量以及流通状态。
如图1~图3所示,混风机构18由设置在上方(箭头C方向)的第1混风门(门)32和设置在该第1混风门32的下方(箭头D方向)的第2混风门(门)34构成。
该第1以及第2混风门32、34例如由截面为圆弧状的板形成,沿空调壳12的宽度方向(图3中的箭头E方向)设置,沿设置于空调壳12的宽度方向内壁的未图示的引导部被分别引导向上下方向(箭头C、D方向)。
此外,在第1以及第2混风门32、34,在成为蒸发器14侧的车辆前方侧的内周面设置齿条36(图3参照),该齿条36形成为在第1以及第2混风门32、34的宽度方向端部沿上下方向(箭头C、D方向)延伸。并且,齿条36与后述的第1以及第2轴40、42啮合。
此外,第1以及第2混风门32、34的沿移动方向的两端部,以沿宽度方向(箭头E方向)延伸的方式分别设置密封部件38。该密封部件38例如由聚氨酯等压缩性的弹性材料形成为截面矩形形状,伴随着第1以及第2混风门32、34的移动而抵接于空调壳12的壁部(未图示)来进行密封。
门驱动机构22具有:旋转自如地在空调壳12的内部设置的第1以及第2轴40、42,分别驱动第1以及第2混风门32、34;以及连杆机构(连杆单元)44,其将驱动部20的驱动力向第1以及第2轴40、42传递,其中,该连杆机构44分别设置于空调壳12的宽度方向侧壁24。即,门驱动机构22以成为一对的方式分别设置于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一个的宽度方向侧壁24以及另一个的宽度方向侧壁24。
如图2~图4B所示,第1以及第2轴40、42例如使沿其轴方向(箭头E方向)的两端部插通于空调壳12的宽度方向侧壁24的轴孔28a、28b,由此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并且,第1轴40设置为面对第1混风门32的车辆前方侧(箭头A方向),第2轴42被设置为面对第2混风门34的车辆前方侧(箭头A方向),并且第1轴40和第2轴42被设置为夹着分离壁45(图3参照)在上下方向(箭头C,D方向)隔开规定间隔且互相平行。
此外,第1以及第2轴40、42具有:第1齿轮部(齿部)46,其是在成为空调壳12的宽度方向侧壁24侧的两端部形成的;以及第2齿轮部48,其是在比该第1齿轮部46靠轴方向中央侧形成的。并且,第2齿轮部48与第1以及第2混风门32、34的齿条36分别啮合。
连杆机构44例如包括:基底部件50,其安装在空调壳12的宽度方向侧壁24的外侧;驱动柄(柄)52,在该基底部件50的外表面50a设置的驱动部20的驱动作用下,驱动柄(柄)52转动(图2参照);从动柄(柄)54,其卡合于该驱动柄52,伴随着驱动柄52的动作而驱动;以及齿条部件56,其与所述从动柄54啮合,直线状地移动。
基底部件50例如由以上下方向(箭头C,D方向)为长边的板材形成,相对于空调壳12的宽度方向侧壁24而言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为大致平行(图3参照),并且其上端部以及下端部被多个紧固螺栓58(图2参照)固定到所述宽度方向侧壁24。
此外,在基底部件50的上端部附近形成有被第1轴40插通的第1轴孔(插入孔)60,在下端部附近形成有被第2轴42插通的第2轴孔(插入孔)62。该第1以及第2轴孔60、62形成在当门驱动机构22被固定于空调壳12时分别与轴孔28a、28b成为一条直线状的位置。
此外,如图2以及图4A所示,基底部件50具有在成为空调壳12侧的内表面50b竖直设置的第1~第3按压部64、66、68以及钩部70。
第1~第3按压部64、66、68以相对于基底部件50的内表面50b而言大致正交的方式突出,第1以及第2按压部(第一按压部)64、66沿齿条部件56的移动方向形成为一条直线状,设置为相对于该齿条部件56而言为车辆后方侧(箭头B方向),第3按压部(第二按压部)68设置于相对于该齿条部件56而言为车辆前方侧(箭头A方向)的位置。
并且,第1以及第2按压部64、66抵接于后述的齿条部件56的背面56b,第3按压部68设置于为该背面56b相反侧的、齿条部件56的前表面56a侧,并且为第1按压部64与第2按压部66之间的位置,并且设置为抵接于所述前表面56a。此外,第1~第3按压部64、66、68形成为从基底部件50的内表面50b起为大致相同高度。
与第1以及第2按压部64、66同样,钩部70设置于相对于齿条部件56而言为车辆后方侧(箭头B方向)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第1按压部64与所述第2按压部66之间,并且设置为沿所述齿条部件56的移动方向而与所述第1以及第2按压部64、66成为一条直线状。
此外,钩部70配置为在齿条部件56的长边方向上位于第3按压部68与该齿条部件56的第1杆部84的端部之间。
如图2以及图4A所示,该钩部70例如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形成,包括:形成为相对于基底部件50的内表面50b而言大致正交的脚部72、在该脚部72的前端形成的爪部74,所述脚部72形成为与齿条部件56的移动方向大致平行的薄板状,形成为从基底部件50仅突出规定高度。
如图4A所示,爪部74形成为相对于脚部72的延伸方向而言向车辆前方侧(齿条部件56侧)突出,成为基底部件50侧(齿条部件56侧)的端面76形成为相对于所述脚部72而言大致正交的平面状,并且形成为朝向从该端面76分离的方向而逐渐倾斜的截面三角形状。
并且,钩部70形成为相对于基底部件50的内表面50b而言以支承的部位为支点来使爪部74侧向车辆的前后方向弯曲自如(参照图4A的双点划线形状)。换言之,钩部70设置为相对于设置在车辆前方侧的齿条部件56而言在接近、分离的方向上自如地弹性变形。
如图2所示,驱动柄52的一端部中央与驱动部20的驱动轴92连接,在从该一端部起直线状地延伸的另一端部,形成有以与所述驱动柄52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式突出的连杆销78。连杆销78形成为与驱动部20的驱动轴92大致平行,配置为空调壳12的宽度方向侧壁24侧。
并且,驱动柄52设置在基底部件50的大致中央,在驱动部20的驱动作用下以一端部为中心,具有连杆销78的另一端部侧仅转动规定的角度。
从动柄54设置于基底部件50的内表面50b,其一端部旋转自如地被在基底部件50的下端附近形成的支承部79支承,并且在其外周面沿周向形成具有多个齿轮齿的连杆齿轮(link gear)(齿部)80。该连杆齿轮80与第2轴42的第1齿轮部46啮合,并且与后述的齿条部件56的第2杆齿轮(rod gear)90啮合。
此外,在从动柄54,表面具有从一端部至另一端部延伸的连杆槽82,以邻接的方式配置的驱动柄52的连杆销78插入该连杆槽82。由此,在驱动柄52的转动作用下,借助卡合于连杆槽82的连杆销78,从动柄54的另一端部侧转动。
齿条部件56例如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形成,如图2~图4B所示,设置在基底部件50的内表面50b与空调壳12的宽度方向侧壁24之间,相对于第1以及第2轴40、42而言被设置于车辆后方侧(箭头B方向),并且移动自如地被沿所述宽度方向侧壁24的导轨30引导。
该齿条部件56具有与在沿其长边方向的一端部形成的第1轴40面对的第1杆部84以及与在另一端部形成的第2轴42面对的第2杆部86,在所述第1杆部84沿为第1轴40侧(箭头A方向)的前表面56a形成第1杆齿轮88(杆齿部),与第1轴40的第1齿轮部46啮合。
在第2杆部86沿为第2轴42侧(箭头A方向)的前表面56a形成第2杆齿轮(杆齿部)90,与从动柄54的连杆齿轮80啮合。并且,第3按压部68在第1杆齿轮88与第2杆齿轮90之间的部位抵接齿条部件56的前表面56a,第3按压部68以使齿条部件56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承该齿条部件56的前表面56a。
此外,齿条部件56的前表面56a(具有第1以及第2杆齿轮88、90的前表面56a)的相反侧的背面56b形成为大致一条直线状的平面,基底部件50的第1以及第2按压部64、66以使齿条部件56移动自如的方式对其进行支承,并且以面对该背面56b的方式设置有钩部70的脚部72。
此外,如图2所示,第1按压部64设置在隔着齿条部件56的第1杆齿轮88而与第1轴40面对的位置,第2按压部66设置在隔着齿条部件56的第2杆齿轮90而与从动柄54的连杆齿轮80面对的位置。
此外,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齿条部件56的成为空调壳12侧的侧面56c能够与空调壳12的导轨30抵接,并且钩部70的爪部74设置为覆盖侧面56c的一部分。
如图1~图3所示,驱动部20例如为具有基于来自未图示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轴92的致动器(actuator),被固定于基底部件50的外表面50a,所述驱动轴92的前端经由向该基底部件50开口的孔部(未图示)来向空调壳12侧突出,连结于驱动柄52的一端部中央。
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门驱动装置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基本上如上所述地构成,接下来说明将构成门驱动机构22的齿条部件56装配于基底部件50并且将该门驱动机构22安装于空调壳12的情况。
首先,设为相对于基底部件50的外表面50a来将驱动柄52以及驱动部20安装到规定位置并且相对于内表面50b来将从动柄54安装为与该驱动柄52卡合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相对于基底部件50的内表面50b,将齿条部件56的前表面56a配置为,在从动柄54、第1以及第2轴孔60、62侧(箭头A方向),使第3按压部68抵接该前表面56a,同时使第2杆部86的背面56b抵接第2按压部66,使第2杆齿轮90与从动柄54的连杆齿轮80啮合。
此外,将齿条部件56的第1杆部84配置为面对第1轴孔60,未图示的操作人员在握持着第2杆部86侧的状态下将该第1杆部84按压向所述第1轴孔60侧(箭头A方向),从而第1杆部84以与第3按压部68抵接的部位为支点来以略微弯曲的方式变形,第1杆部84的背面56b越过钩部70的爪部74的前端向车辆前方侧(箭头A方向)移动(参照图2中的双点划线形状)。
并且,在使该第1杆部84保持变形的状态下,使齿条部件56向基底部件50侧接近,由此在所述基底部件50的高度方向上,齿条部件56相对于爪部74而言向基底部件50侧移动,在该状态下操作人员解除相对于所述齿条部件56的向车辆前方侧的按压力。
由此,齿条部件56的第1杆部84因其弹性而恢复为与第2杆部86成为一条直线状而向钩部70侧移动,齿条部件56的第1杆部84配置为其背面56b抵接第1按压部64并且面对钩部70的脚部72,成为空调壳12侧的侧面56c面对爪部74。
其结果,在基底部件50的内表面50b侧,齿条部件56成为被第1~第3按压部64、66、68限制了向车辆的前后方向(箭头A、B方向)的移动并且被钩部70的爪部74限制了向从基底部件50分离的方向的移动的状态。
并且,将如上述那样临时装配了驱动柄52、从动柄54以及齿条部件56的门驱动机构22装配到空调壳12的宽度方向侧壁24。此时,齿条部件56被第1~第3按压部64、66、68、钩部70保持于基底部件50,因此即使不使用夹具等固定,齿条部件56也不会相对于该基底部件50脱落。
将该门驱动机构22配置为基底部件50的内表面50b侧面对空调壳12,并且将从该空调壳12的宽度方向侧壁24突出的第1以及第2轴40、42的端部插入于第1以及第2轴孔60、62,由此如图2所示,第1轴40的第1齿轮部46与齿条部件56的第1杆齿轮88啮合,第2轴42的第1齿轮部46与从动柄54的连杆齿轮80啮合。
此外,如图4A所示,齿条部件56侧面56c配置为与在空调壳12设置的导轨30抵接,与该导轨30的接触面积SA比该侧面56c的表面积SB小(SA<SB)。即,导轨30与齿条部件56的侧面56c的一部分接触。
最后,利用多个紧固螺栓58将基底部件50固定于空调壳12的宽度方向侧壁24,由此完成包括该基底部件50在内的门驱动机构22的装配。
接下来,说明安装有上述门驱动机构22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的动作。
首先,说明进行使车厢内的室温下降的制冷运转的情况。
最初,基于来自未图示的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在未图示的送风机的驱动作用下被吸入的空气通过取入口26被供给到空调壳12内的通路,经过蒸发器14来进行热交换由此被冷却至规定温度。
此外,基于来自未图示的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使门驱动机构22的驱动部20驱动,由此驱动轴92向规定方向旋转并且驱动柄52逆时针(图2中的箭头F1方向)转动,其连杆销78沿连杆槽82移动,由此从动柄54以一端部为中心开始逆时针转动。因该从动柄54的转动,第2轴42顺时针(箭头F2方向)旋转,并且齿条部件56向下方直线移动,由此第1轴40逆时针(箭头F1方向)旋转。
其结果,如图2所示,因第1轴40的逆时针(箭头F1方向)的旋转,第1混风门32下降,因第2轴42的顺时针(箭头F2方向)的旋转,第2混风门34上升。
并且,如图3所示,设置在第1混风门32的下端的密封部件38、设置在第2混风门34的上端的密封部件38分别抵接于分离壁45,从而加热器芯16的上游侧(车辆前方侧)变为被第1以及第2混风门32、34堵塞的状态。其结果是,被蒸发器14冷却的空气(冷风)不向加热器芯16侧流动,而以绕过该加热器芯16的上方以及下方的发生流动,之后通过未图示的送风口被供给到车厢内中的乘客的面部附近。
接下来,在进行使车厢内的室温上升的制热运行的情况下,驱动部20的驱动轴92基于来自未图示的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向与制冷运转时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驱动柄52顺时针(图2中的箭头F2方向)转动,其连杆销78沿从动柄54的连杆槽82移动,由此所述从动柄54以一端部为中心开始顺时针(箭头F2方向)转动。
第2轴42因该从动柄54的转动而逆时针(箭头F1方向)旋转,并且第1轴40因齿条部件56向上方直线移动而顺时针(箭头F2方向)旋转。由此,第1混风门32因第1轴40的旋转而上升,第2混风门34因第2轴42的旋转而下降。
并且,第1混风门32和第2混风门34变为互相分离的全开状态,蒸发器14的下游侧与加热器芯16变为连通的状态。由此,被蒸发器14冷却的空气(冷风)通过第1混风门32与第2混风门34之间向成为下游侧的加热器芯16流动,被该加热器芯16加热而变为暖风,之后通过未图示的送风口被供给到车厢内中的乘客的脚跟附近。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第1以及第2混风门32、34的门驱动机构22构成为具有:驱动部20;板状的基底部件50,其具有外表面50a以及内表面50b;被装配于所述基底部件50的外表面50a以及内表面50b的驱动柄52以及从动柄54;以及齿条部件56,其移动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基底部件50,并且与从动柄54以及第1轴40啮合,其中,驱动部20的驱动力被从驱动柄52向从动柄54传递,从该从动柄54经由齿条部件56来向第1轴40传递。
由此,作为装配了具有驱动柄52、从动柄54以及齿条部件56的连杆机构44的装配体(模块),能够被安装于大型的空调壳12的宽度方向侧壁24,因此与将所述驱动柄52、所述齿条部件56等分别装配于所述空调壳12的情况相比,能够提升其装配性。
此外,由于能够将驱动部20的驱动力经由齿条部件56来向第1轴40传递,因此与仅利用驱动侧柄以及从动侧柄中的各柄来进行传递的以往的门驱动装置相比,能够使驱动柄52以及从动柄54的动作轨迹紧凑化,与之相伴,能够谋求所述门驱动机构22的小型化。
其结果,与以往技术的门驱动装置相比,通过将门驱动机构22的结构简化,不仅能够削减零件数目来实现小型轻量化,还能够提升装配性。
此外,齿条部件56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形成,具备与第1轴40的第1齿轮部46啮合的第1杆齿轮88以及与从动柄54的连杆齿轮80啮合的第2杆齿轮90,在基底部件50具备相对于其内表面50b而言朝向所述齿条部件56的方向突出的第1以及第2按压部64、66,所述第1杆齿轮88配置于所述第1齿轮部46与所述第1按压部64之间,所述第2杆齿轮90配置于所述连杆齿轮80与所述第2按压部66之间。
由此,能够利用在齿条部件56的背面56b侧设置的第1以及第2按压部64、66将该齿条部件56适当地按压向第1轴40以及从动柄54侧,从而使之可靠地啮合。
此外还在基底部件50的内表面50b形成钩部70,该钩部70具有以朝向空调壳12侧来大致正交的方式突出的脚部72以及相对于该脚部72而言与内表面50b大致平行地突出的爪部74,该钩部70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其爪部74与空调壳12之间配置有齿条部件56。由此,在基底部件50,齿条部件56被可靠地保持在内表面50b与爪部74之间,从而防止在门驱动机构22装配于空调壳12时齿条部件56脱落。
另外进而,设为如下结构:使第1轴40的第1齿轮部46与齿条部件56的第1杆齿轮88啮合,并且能够由在基底部件50的内表面50b形成的第3按压部68接触具有该第1杆齿轮88的齿条部件56的前表面56a侧。此外,在该齿条部件56的长边方向上,将钩部70配置于所述齿条部件56的第1杆部84的端部与第3按压部68之间。
由此,在将齿条部件56安装于基底部件50时,能够使所述齿条部件56以与第3按压部68抵接的部位为支点来弹性变形,由此使得在背面56b侧设置的钩部70的爪部74适当地越过齿条部件56来安装。
此外,在沿驱动部20的驱动轴92的轴方向来将齿条部件56装配于基底部件50时,齿条部件56以越过在基底部件50形成的钩部70的爪部74的方式弹性变形,由此能够从与驱动柄52以及从动柄54相同的方向将所述齿条部件56装配,因此能够进一步提升其装配性。
此外,将齿条部件56配置在空调壳12的宽度方向侧壁24与基底部件50的内表面50b之间,由此能够利用所述空调壳12和所述基底部件50适当地夹持并且收纳所述齿条部件56,因此与由上壳和下壳这两者构成壳体的以往的门驱动装置相比,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防止所述齿条部件56的脱落,此外,因为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固定该齿条部件56的固定部件,所以能够削减零件数目。
进一步地,此外,在空调壳12的宽度方向侧壁24,具备朝向齿条部件56侧突出的导轨30,形成为使导轨30与所述齿条部件56抵接,并且所述导轨30与所述齿条部件56的接触面积SA比与所述导轨30抵接的所述齿条部件56的侧面56c的表面积SB小。
因此,与齿条部件56的侧面56c的整面与导轨30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适当地降低齿条部件56在导轨30上滑动的同时向上下方向移动时的滑动阻力,能够使所述齿条部件56平滑地移动。
另外,进而,由于在基底部件50设置有在门驱动机构22固定于空调壳12时供第1以及第2轴40、42的端部插入的第1以及第2轴孔60、62,因此能够以从所述空调壳12的宽度方向侧壁24突出的第1以及第2轴40、42作为基准来容易地将门驱动机构22定位并且安装于期望的安装位置。
此外,本发明的门驱动装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而采取各种结构,这是不言而喻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辆用空调装置;12:空调壳;20:驱动部;22:门驱动机构;24:宽度方向侧壁;30:导轨;40:第1轴;42:第2轴;44:连杆机构;50:基底部件;52:驱动柄;54:从动柄;56:齿条部件;64:第1按压部;66:第2按压部;68:第3按压部;70:钩部;74:爪部。

Claims (8)

1.一种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壳,在其内部具备流路;配置于该流路上并且调整所述流路的开度的多个门;以及连杆单元,其驱动至少两个以上的所述门,在该门驱动装置中,
所述连杆单元由驱动部、板状的基底部件、连杆机构以及齿条部件形成,其中,所述基底部件具有两个面,所述连杆机构具有在该基底部件的至少任一个面装配的多个柄,所述齿条部件移动自如地设置于所述基底部件并且来自所述驱动部的驱动力被传递到所述齿条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部件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树脂材料形成并且具备齿条齿部,该齿条齿部与驱动所述门的门驱动轴以及设置于所述柄的齿部中的至少任一者啮合来传递驱动力,
所述基底部件具备第一按压部,该第一按压部从安装所述齿条部件的面向该齿条部件的方向突出,
所述齿条齿部配置于所述齿部与所述第一按压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底部件中安装所述齿条部件的面具备钩部,该钩部具有脚部和爪部,所述脚部朝向所述齿条部件的方向突出并有弹性,所述爪部相对于所述脚部而言与所述基底部件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突出,
所述齿条部件配置于所述基底部件与所述爪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驱动轴的齿部与所述齿条齿部互相啮合,
所述基底部件具备第二按压部,该第二按压部从安装了所述齿条部件的面朝向所述齿条部件的方向突出,并与设置了所述齿条齿部的侧面接触,
所述爪部在所述齿条部件的长边方向上配置在该齿条部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按压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部件在相对于所述基底部件而言向与所述柄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的方向插入时,以所述齿条部件越过所述钩部的爪部的方式弹性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部件配置于所述空调壳与所述基底部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调壳中与所述齿条部件面对的面具备朝向该齿条部件侧突出的轨道部,
所述轨道部与所述齿条部件抵接,并且所述轨道部与所述齿条部件的接触面积被设定为小于面对所述面的所述齿条部件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底部件中设置有当所述连杆单元被固定于所述空调壳时供所述门驱动轴插入的插入孔。
CN201910515203.7A 2018-06-29 2019-06-14 门驱动装置 Pending CN1106541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4483A JP7157572B2 (ja) 2018-06-29 2018-06-29 ドア駆動装置
JP2018-124483 2018-06-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4197A true CN110654197A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07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5203.7A Pending CN110654197A (zh) 2018-06-29 2019-06-14 门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17438B2 (zh)
JP (1) JP7157572B2 (zh)
CN (1) CN1106541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6221A (zh) * 2019-03-29 2020-10-09 株式会社京浜 车辆用空调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8657B (zh) * 2018-10-26 2023-06-16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车辆用空调装置
US11097591B2 (en) * 2019-04-30 2021-08-24 Valeo North America, Inc. System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doors of a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module
JP7000395B2 (ja) * 2019-10-15 2022-01-19 森六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空調用吹出口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07027A1 (en) * 2003-11-13 2005-05-19 Michihiro Kachi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ving door drive mechanism
US20090264063A1 (en) * 2006-05-30 2009-10-22 Barton Tinsley Gear Drive Damper
JP2013199209A (ja) * 2012-03-26 2013-10-03 Keihin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及びその組付方法
JP2016068885A (ja) * 2014-10-01 2016-05-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5880455A (zh) * 2016-06-17 2016-08-24 费晓杰 一种可调式铆接压合装置
CN106965644A (zh) * 2017-04-25 2017-07-21 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钮控制的汽车空调出风口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724990A (en) * 1924-11-24 1929-08-20 Bovey Thomas Lever control for automobile heaters
US3847210A (en) * 1972-09-14 1974-11-12 J Wells Damper sequencer
FR2394411A1 (fr) * 1977-06-13 1979-01-12 Renault Dispositif de manoeuvre par levier pour les commandes de climatisation d'un vehicule
US4506825A (en) * 1983-01-26 1985-03-26 Grant Willie T Solenoid operated damper blades
DE3561096D1 (en) * 1984-09-26 1988-01-14 Siemens Ag Control device for heating, air 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in motor cars
KR950006278Y1 (ko) * 1993-01-25 1995-08-05 이성환 대공간용 냉,난방 공조 환기장치
KR100316163B1 (ko) * 1996-07-27 2002-12-05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장치
US5836814A (en) * 1996-09-16 1998-11-17 Nrg Industries, Inc. Damper blade system
DE69820990T2 (de) * 1997-02-06 2004-06-09 Calsonic Kansei Corp. Klappen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klimaanlage eines kraftfahrzeuges
US6453991B1 (en) * 1999-03-29 2002-09-24 Calsonickansei Corporatio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er
US6237630B1 (en) * 1999-07-13 2001-05-29 William L. Stone HVAC damper
JP3948412B2 (ja) * 2002-03-27 2007-07-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空気通路開閉装置
JP2004203064A (ja) 2002-12-20 2004-07-22 Denso Corp 空調ユニット用リンクモジュール
JP2007118753A (ja) * 2005-10-27 2007-05-17 Denso Corp 空気通路開閉装置
US9279485B2 (en) * 2014-02-13 2016-03-0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ombination linear and rotary actuator
US10272740B2 (en) * 2014-07-22 2019-04-30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HVAC system having linkage rod with mid-point movement control
US9763518B2 (en) * 2014-08-29 2017-09-1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mping a storage system
JP2017114383A (ja) * 2015-12-25 2017-06-29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9790996B (zh) * 2016-10-03 2020-11-06 株式会社电装 开闭装置
KR102635116B1 (ko) * 2018-03-07 2024-02-08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WO2019189283A1 (ja) * 2018-03-29 2019-10-03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ジャパン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102531568B1 (ko) * 2018-04-09 2023-05-15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US10987995B2 (en) * 2019-03-28 2021-04-27 Keihin Corporation Vehicular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07027A1 (en) * 2003-11-13 2005-05-19 Michihiro Kachi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ving door drive mechanism
US20090264063A1 (en) * 2006-05-30 2009-10-22 Barton Tinsley Gear Drive Damper
JP2013199209A (ja) * 2012-03-26 2013-10-03 Keihin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及びその組付方法
JP2016068885A (ja) * 2014-10-01 2016-05-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5880455A (zh) * 2016-06-17 2016-08-24 费晓杰 一种可调式铆接压合装置
CN106965644A (zh) * 2017-04-25 2017-07-21 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钮控制的汽车空调出风口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6221A (zh) * 2019-03-29 2020-10-09 株式会社京浜 车辆用空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57572B2 (ja) 2022-10-20
US11117438B2 (en) 2021-09-14
JP2020001603A (ja) 2020-01-09
US20200001679A1 (en) 2020-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4197A (zh) 门驱动装置
US6209404B1 (en) Intermittent geneva actuated mechanism
EP1880881B1 (en) Variable Flow Mixing Valve
CN110654198A (zh) 门驱动装置
JP5492590B2 (ja) 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US20130149953A1 (en) Vehicular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4180226B2 (ja) 車両用の空気調和ユニット
JP2000103224A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のブロアユニット
JP2002052919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7045162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1163029A (ja) スライドドア装置
JP3767060B2 (ja) 空調装置
US20090113906A1 (en) Air Damper Units With Improved Air Flow
KR101241778B1 (ko) 차량 공조장치용 도어 조작 장치
JPH11254944A (ja) 空気通路切替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8020650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H0757564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スライド式ダンパ装置
JPH11254941A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US7311017B2 (en) Link mechanism
CN215951724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JPH10250348A (ja)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のドア機構
JP6955538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3719300B2 (ja) 空調装置および空調装置の組付方法
KR102470426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11746221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chigi County, Japan

Applicant after: Mahlebeier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Japa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chigi County, Japan

Applicant before: SHOWA DENKO Kabushiki Kaish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3

Address after: Tochigi County, Japan

Applicant after: SHOWA DENKO Kabushiki Kaisha

Address before: Shinjuku, Shinjuku, Japan, 1, 2, 26, No. 1, Shinjuku,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KEIHIN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3

Address after: Stuttgart

Applicant after: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Address before: Tochigi County,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hlebeier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Japan) Co.,Ltd.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