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8657B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8657B
CN111098657B CN201911000086.7A CN201911000086A CN111098657B CN 111098657 B CN111098657 B CN 111098657B CN 201911000086 A CN201911000086 A CN 201911000086A CN 111098657 B CN111098657 B CN 1110986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door
gear
pin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000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8657A (zh
Inventor
李钟敏
金东均
金时亨
朴大根
李南濬
李镐
高在佑
金荣根
裵昶秀
赵焕珪
韩圭益
许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o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on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1289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60350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901104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10029364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on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Hanon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098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8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8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86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60H1/00692Damper doors moved by translation, e.g. curtain 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60H1/00671Damper doors moved by rotation; Grilles
    • B60H1/00678Damper doors moved by rotation; Grilles the axis of rotation being in the door plane, e.g. butterfly 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B60H1/00835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 B60H1/00857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connecting the initiating means, e.g. control lever, to the damper do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用空调装置,其改善动力传递手段的齿轮比,从而能够以更高的扭矩实现滑动门的驱动。车辆用空调装置包括:空调箱,其具备换热器;以及第一门及第二门,它们设置在上述空调箱内,用于调节空气流路的开度,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具备:第一驱动部,其用于驱动上述第一门;动力传递部,其连接于上述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其用于驱动上述第二门;以及第三驱动部,其连接上述动力传递部和第二驱动部。

Description

车辆用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空调装置,更加详细地,具备设置在空调箱内且用于调节向车辆室内喷出的空气流路的开度的滑动式门车辆用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车辆用空调装置是将车辆外部的空气导入车辆室内或者在使车辆室内的空气循环的过程中进行加热或者冷却而实现车辆室内的制冷或者制暖的装置,在空调箱的内部具备发挥冷却作用的蒸发器以及发挥加热作用的加热器芯。上述车辆用空调装置将通过蒸发器或加热器芯冷却或者加热的空气使用吹气模式切换用门选择性地发送到车辆室内的各部分。
图1是示出现有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截面图。如图1示出,现有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包括空调箱10、吹风机、蒸发器2及加热器芯3以及温控门18、19构成。
在空调箱10的入口侧形成有空气流入口11,在出口侧形成有分别通过模式门15、16、17调节开度的除霜风口12、吹脸风口13以及地板风口14。吹风机连接于空调箱10的空气流入口11,送出内气或者外气。
蒸发器2及加热器芯3在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在空调箱10内部。温控门18、19设置在蒸发器2与加热器芯3之间,通过调节绕过加热器芯3的冷风流路和通过加热器芯3的暖风流路的开度,从而调节向车辆室内喷出的空气的温度。通过了冷风流路和暖风流路的冷气以及热气在混合区混合之后通过各风口选择性地喷出到车辆室内。
温控门用于将通过了蒸发器的空气选择性地调节到加热器芯侧或者绕过加热器芯的一侧,通常构成为在一个旋转轴旋转的平开(Flat)门样式或者圆顶(Dome)门样式,形成为一个。在图1的空调装置中示出了设置有温控门18、19两个的例子。这样的设置有上下两个温控门的例子可以应用于向车辆后座侧提供空调空气的结构或者区分内外气来导入车辆室内的双层式结构等。
此外,为了说明门的运转结构,例举了图1的空调装置的温控门,但是,门还可以是除此之外的其它的结构。而且,在下面,将温控门称为门。第一门18连接于第一轴21而通过第一轴21的旋转而滑动运转,第二门19连接于第二轴22而通过第二轴22的旋转而滑动运转。在第一轴21以及第二轴22上设置有齿轮,在第一门18以及第二门19上可以形成有与齿轮啮合的齿轮槽。
这样的两个门可以通过分别连接于致动器接受动力而运转。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具备两个致动器,从而存在增加部件数量,提高制造成本的问题。在先申请的日本公开专利第2015-110404号(2015.06.18)公开了将旋转两个门的两个轴分别通过齿条齿轮以及小齿轮结构彼此连接,从而通过一个致动器启动两个门的结构。
现有的具有通过齿条齿轮向两个驱动部传递动力的结构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多个驱动齿轮,由于多个驱动齿轮之间的晃动,无法顺利地实现驱动力传递,存在多个驱动齿轮的脱落以及脱落导致的运行错误问题。而且,现有的车辆用空调装置还同时需要解决外部的杂质流入多个驱动齿轮、门旋转轴等中的问题。
并且,现有的具有通过齿条齿轮向两个驱动部传递动力的结构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为了抑制温控门的泄漏(Leak),需要降低导轨的高度,以使滑动门支承部进一步被按压。在这种情况下,增加门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为了驱动滑动门,需要以更大的转矩传递动力。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日本公开专利第2015-110404号(2015.06.18)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的问题,在本发明提供车辆用空调装置,改善动力传递手段的齿轮比,从而能够以更高的扭矩实现滑动门的驱动。
并且,在本发明提供车辆用空调装置,在具备多个驱动部的滑动式门结构中,能够防止驱动部的脱落,防止晃动带来的非正常运转,有效地防止外部杂质的流入,而且便于制造模具。
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包括:空调箱,其具备换热器;以及第一门及第二门,它们设置在上述空调箱内,用于调节空气流路的开度,在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具备:第一驱动部,其驱动上述第一门;动力传递部,其连接于上述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其驱动上述第二门;以及第三驱动部,其连接上述动力传递部和第二驱动部。
在上述结构中,具备:第一轴,其具有连接于第一门而通过旋转来使第一门滑动移动的齿轮部;齿条齿轮,其连接于上述第一轴的齿轮部;第二轴,其具备连接于上述第二门而通过旋转来使第二门滑动移动的齿轮部;以及小齿轮,其连接上述齿条齿轮和第二轴的齿轮部,从而传递动力。
在上述结构中,仅在第一轴连接动力源,从而通过第一轴的旋转,第一门被驱动,且齿条齿轮移动而使小齿轮旋转,通过上述小齿轮的旋转,第二轴旋转而驱动第二门。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轴、第二轴以及小齿轮均以齿条齿轮为基准配置在一侧。
在上述结构中,小齿轮的直径形成为小于第二轴的齿轮部的直径。
在上述结构中,齿条齿轮形成为一字形,在滑动方向的一侧形成有与第一轴的齿轮部啮合的齿轮齿,另一侧形成有与小齿轮啮合的齿轮齿。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门以及第二门上下隔开配置,且由调节通过加热用换热器的空气流路和绕过加热用换热器的空气流路的开度的温控门构成。
在上述结构中,具备防止小齿轮的脱落的防脱单元。
在上述结构中,防脱单元具有口袋部,该口袋部收容上述小齿轮而防止小齿轮的脱落。
在上述结构中,口袋部具有台阶部,该台阶部从防脱单元的内侧以轴向凹陷而形成,加压小齿轮,支承小齿轮在轴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晃动。
在上述结构中,防脱单元形成为覆盖第一轴、齿条齿轮、第二轴以及小齿轮的全部,从而阻隔外部杂质的流入。
在上述结构中,防脱单元具备支承上述第一轴的第一轴支承部、支承上述齿条齿轮的齿条齿轮支承部以及支承上述第二轴的第二轴支承部,在上述第一轴支承部和第二轴支承部中的仅一方形成有与动力源的轴结合的贯通孔。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轴、齿条齿轮、第二轴以及小齿轮在空调箱的外侧面突出形成,上述防脱单元覆盖第一轴、齿条齿轮、第二轴以及小齿轮而结合于空调箱的外侧面。
在上述结构中,防脱单元具备钩部,上述钩部结合在形成于空调箱的卡孔。
在上述结构中,钩部形成在齿条齿轮的长度方向上接近小齿轮的一侧端部。
在上述结构中,空调箱具备上壳以及结合于上述上壳的下部的下壳,在上述上壳的下端形成有结合在形成于下壳的上端的槽中的凸起,上述卡孔与上述凸起的侧面并列形成。
在上述结构中,凸起从空调箱向下部方向突出形成,上述空调箱具备在相对于凸起在侧向分开的位置向下部延伸的延伸部,上述卡孔形成为侧向贯通上述延伸部。
在上述结构中,凸起的突出方向与上述卡孔的贯通方向呈90°。
在上述结构中,防脱单元在齿条齿轮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具备用于与空调箱的联接的螺丝联接部,上述钩部形成在防脱单元的下端。
在上述结构中,在小齿轮的轴向端部具备以与防脱单元的台阶部对应的方式凹陷的台阶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限制滑动门驱动部的构成部件,从而可以解决由于脱落等导致的晃动而门无法运转、反冲(Backlash)以及迟滞现象(Hysteresis)导致的运转不良,有效地防止杂质的流入。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在进一步降低导轨的高度以便进一步按压滑动门支承部的情况下,可以解决门由于摩擦力的增加而无法顺利运转的问题。其结果,通过相同的动力源的力,可以实现滑动门与支承部之间的更加紧密的按压,可以保证门的顺利运转,同时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空气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轴以及齿条齿轮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门、第一轴以及齿条齿轮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门、第二轴、小齿轮以及齿条齿轮的立体图。
图6以及图7是示出图3的动作例子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调箱结合有防脱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壳以及下壳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壳的底面立体图。
图11是沿图10的A-A线的截面图。
图12是示出图11的上壳结合有防脱单元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脱单元以及口袋部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小齿轮以及口袋部的截面图。
图15是示出用于形成图11的上壳的模具的图。
标记说明:
100:车辆用空调装置
102:蒸发器 103:加热器芯
110:空调箱 111:空气流入口
112:除霜风口 113:吹脸风口
114:地板风口 115、116、117:模式门
118:第一门 119:第二门
121:第一轴 122:第二轴
123:小齿轮 200:防脱单元
205:贯通孔 300:齿条齿轮
110a:上壳 110b:下壳
220:凸起 221:延伸部
222:卡孔 250:口袋部
225:孔 226:轴固定部
1235:台阶部 270:钩部
310:第一模具 320:第二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技术构成。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门、轴以及齿条齿轮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门、第一轴以及齿条齿轮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门、第二轴、小齿轮以及齿条齿轮的立体图。
参照图2至图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0包括空调箱110、吹风机、第一门118以及第二门119构成。在空调箱110,在空气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冷却用换热器和加热用换热器。
冷却用换热器由使得制冷剂循环中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换热而冷却空气的蒸发器102构成,加热用换热器由使得在发动机循环的冷却水线路中的冷却水与空气进行换热而加热空气的加热器芯103构成。加热用换热器可以由利用热泵系统的冷凝热的换热器、通过电运行的PTC加热器等构成。
第一门118以及第二门119设置在空调箱110内,用于调节空气流路的开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门118以及第二门119上下分开配置,由调温门构成。调温门调节通过作为加热用换热器的加热器芯103的空气流路和绕过加热器芯103的空气流路的开度。
在空调箱110的入口侧形成有空气流入口111,在出口侧形成有分别通过模式门115、116、117调节开度的除霜风口112、吹脸风口113以及地板风口114。吹风机连接于空调箱110的空气流入口111,发挥送出内气或者外气的功能。蒸发器102以及加热器芯103在空调箱110内部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调温门(第一门以及第二门)设置在蒸发器102与加热器芯103之间,通过调节绕过加热器芯103的冷风流路和通过加热器芯103的暖风流路的开度,从而调节向车辆室内喷出的空气的温度。通过冷风流路和暖风流路的冷气以及热气在混合物混合之后通过各风门选择性地喷出到车辆室内。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0示出了调温门由第一门118以及第二门119两个构成的例子。这样,设置有上下两个调温门的例子可以应用于向车辆后座侧提供空调空气的结构或者区分内外气来导入车辆室内的双层式结构等。
车辆用空调装置100具备使第一门118和第二门119联动的多个驱动部。驱动部包括驱动第一门118的第一驱动部、连接于第一轴的动力传递部、驱动第二门119的第二驱动部以及连接动力传递部和第二轴的第三驱动部构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由第一轴121构成,第二驱动部由第二轴122构成,第三驱动部由小齿轮123构成,动力传递部由齿条齿轮300构成。
第一轴121具有连接于第一门118而通过旋转使第一门118滑动移动的齿轮部。第二轴122具有连接于第二门119而通过旋转使第二门119滑动移动的齿轮部。齿条齿轮300连接于第一轴121的齿轮部。小齿轮123连接齿条齿轮300和第二轴122的齿轮部,从而传递动力。第一门118以及第二门119上下分开配置,由调节通过加热器芯103的空气流路和绕过加热器芯103的空气流路的开度的温控门构成。
第一门118形成为具有规定厚度的板(Plate)状。第一门118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齿轮齿1181。在上述中,车辆宽度方向是门的轴向。第一门的齿轮齿1181沿门的滑动方向延伸形成,与第一轴121的第一齿轮部1211啮合。第二门119形成为具有规定厚度的板(Plate)状,在宽度方向两侧,齿轮齿1191沿滑动方向延伸形成,从而与第二轴122的齿轮部1221啮合。
第一轴121由在宽度方向形成为较长的轴部以及结合于轴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第一齿轮部1211以及第二齿轮部1212构成。第一齿轮部1211与形成在第一门118的齿轮齿1181啮合,随着第一轴121的旋转,第一门118在上下方向滑动移动。第二齿轮部1212形成在轴向上的第一齿轮部1211的外侧,与齿条齿轮300的上侧齿轮齿321啮合。
第二轴122由在宽度方向上形成为较长的轴部以及结合于轴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第一齿轮部1221以及第二齿轮部1225构成。第一齿轮部1221与形成在第二门119的齿轮齿1191啮合,随着第二轴122的旋转,第二门119在上下方向滑动运转。第二齿轮部1225形成在轴向上的第一齿轮部1221的外侧,与小齿轮123的齿轮部1231啮合。此外,第二轴122不直接连接于齿条齿轮300,而是以小齿轮123作为介质间接地连接于齿条齿轮300。
第一门118和第二门119实质上分别通过第一轴121和第二轴122被驱动,齿条齿轮300以及小齿轮123起到将连接于第一轴121的动力源的动力传递给第二轴122的功能。这样,通过添加小齿轮123,从而调节齿轮比,与齿条齿轮直接连接于第二轴的结构相比,可以以更高的转矩传递动力。
由于可以以更高的转矩从第一轴121向第二轴122传递动力,所以在降低导轨的高度以便进一步按压滑动门支承部的情况下,可以解决门由于摩擦力的增加而无法顺利运转的问题。最终,以相同的动力源的力可以实现滑动门与支承部之间的更加紧贴按压,从而可以保证门的顺利运转,同时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空气泄漏。
而且,通过添加作为第三驱动部的小齿轮123,从而调节齿轮比,可以调节门的滑动宽度,可以缩小空调箱的包装,可以根据空调装置的性能等,将门的空气流路打开或者关闭程度设置为不同。
动力源可以通过致动器等实现,仅连接于第一轴121,不直接连接于第二轴122以及小齿轮123。通过第一轴121的旋转,第一门118被滑动驱动,同时齿条齿轮300在上下方向、即高度方向滑动移动,从而旋转小齿轮123。通过小齿轮123的旋转,第二轴122旋转,从而第二门119被滑动驱动。
齿条齿轮300形成为一字形,在滑动方向的一侧的上侧形成有与第一轴121的第二齿轮部1212啮合的齿轮齿321,另一侧的下侧形成有与小齿轮123的第二齿轮部1231啮合的齿轮齿311。而且,第一轴121、第二轴122以及小齿轮123均配置在以齿条齿轮300为基准的一侧。即,第一轴121、第二轴122以及小齿轮123配置在以齿条齿轮300为基准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侧。
通过这样的构成,可以缩小第一轴121、第二轴122、小齿轮123以及齿条齿轮300占据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从而可以缩小空调装置的包装。
并且,小齿轮123的直径形成为小于第二轴122的齿轮部的直径。通过小齿轮123的直径形成为小于第二轴122的齿轮部的直径,从而相对于作为驱动轴的小齿轮123的1次旋转,作为从动轴的第二轴122旋转n分之一,从而可以提高旋转转矩。(在第二轴与小齿轮的齿轮比为n:1时)第二轴齿轮部与小齿轮的齿轮比越大,旋转转矩越大。
图6以及图7是示出图3的动作例子的侧视图。
如图6所示,第一轴121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与第一轴121啮合的第一门118向上方滑动移动,与此同时,齿条齿轮300向上方移动。连接于齿条齿轮300的下部的小齿轮123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与小齿轮123啮合的第二轴122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连接于第二轴122的第二门119向下放滑动移动。第一门118和第二门119向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
如图7所示,第一轴121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与第一轴121啮合的第一门118向下方滑动移动,与此同时,齿条齿轮300向下方移动。连接于齿条齿轮300的下部的小齿轮123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与小齿轮123啮合的第二轴12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连接于第二轴122的第二门119向上部方向滑动移动。第一门118和第二门119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动。
另一方面,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调箱结合有防脱单元的状态的侧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壳以及下壳的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壳的底面立体图,图11是沿图10的A-A线的截面图,图12是示出图11的上壳结合有防脱单元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脱单元以及口袋部的立体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小齿轮以及口袋部的截面图。
参照图8至图14,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防脱单元200。防脱单元200起到固定驱动部而防止驱动部的脱落的功能。
并且,防脱单元200形成为覆盖第一轴121、齿条齿轮300、第二轴122以及小齿轮123的全部。即,除了驱动部的固定功能之外,防脱单元200还执行阻隔外部杂质的流入的防尘罩(Dust Cover)功能。
详细地,防脱单元200具备支承第一轴121的第一轴支承部、支承齿条齿轮300的齿条齿轮支承部以及支承第二轴122的第二轴支承部。第一轴支承部、第二轴支承部以及齿条齿轮支承部分别形成在与第一轴121、第二轴122以及齿条齿轮300对应的部位,考虑到齿条齿轮300的滑动移动宽度,齿条齿轮支承部形成为足够的长度。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第一轴支承部和第二轴支承部中的一个上形成有与动力源的轴结合的贯通孔205。在本实施例中,贯通孔205仅形成在第一轴支承部,从而动力源仅连接于第一轴121。通过贯通孔205仅形成在第一轴121侧,暴露在外部的驱动部最少,从而可以提高阻隔功能。
并且,防脱单元200具有收容小齿轮123而防止小齿轮123的脱落的口袋部250。如在图5的箭头所示,在齿条齿轮300向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小齿轮123旋转时,在小齿轮123吸收轴向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上下方向(高度方向)的脱落导致的晃动,从而驱动力无法传递到门。
第一轴121、齿条齿轮300、第二轴122以及小齿轮123全部在空调箱110的外侧面突出形成。第一轴121以及第二轴122的轴部均位于空调箱110内侧,只有齿轮部贯通空调箱110后位于外侧。图10中的附图标记225示出第二轴122贯通的孔。优选地,将齿条齿轮300以可滑动方式连接于形成在空调箱110外侧的轨道。
小齿轮123以可空转方式连接于形成在空调箱110外侧的轴固定部226。口袋部250具备从防脱单元200内侧向轴向凹陷形成而加压小齿轮的台阶部。口袋部250支承小齿轮123的轴向(宽度方向)、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前后方向)的晃动,从而可以将驱动力顺利地传递至第二门119。
在这种情况下,在小齿轮123的轴向端部具备以与防脱单元200的台阶部对应的方式凹陷的台阶部1235。小齿轮123的台阶部1235在小齿轮123旋转时防止口袋部250的干扰,从而可以顺利地实现旋转,并且加大防脱单元200的口袋部250的拘束力,提高轴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支承力,限制小齿轮123的晃动,从而解决反冲(Backlash)以及迟滞现象(Hysteresis)导致的非正常运转。
防脱单元200结合于空调箱110的外侧面,覆盖第一轴121、齿条齿轮300、第二轴122以及小齿轮123。空调箱110具备上壳110a以及下壳110b。下壳110b结合在上壳110a的下部。在上壳110a突出形成有结合部223,结合部223中沿上下方向贯通形成有组装孔224。而且,下壳110b也形成有与上壳的结合部223对应的结合部,通过在组装孔224联接螺丝,结合上壳110a和下壳110b。
上壳110a和下壳110b以榫槽(Tongue and Groove)接合结构结合。即,在上壳110a的下端突出形成有凸起220。并且,在下壳110b的上端凹陷形成有槽。上壳110a的凸起220被插入下壳110b的槽,增强上壳110a和下壳110b之间的联接力。
防脱单元200具备螺丝联接部207。螺丝联接部207用于与空调箱110的联接,在齿条齿轮300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仅形成一个。并且,防脱单元200具备钩部270,空调箱110形成有与钩部270结合的卡孔222。在这种情况下,钩部270形成在齿条齿轮300的长度方向上接近小齿轮123的一侧端部。
即,上述钩部270形成在防脱单元200的下端。小齿轮123配置在接近与第二轴122相邻的防脱单元200的下部的位置,从而通过将钩部270形成在防脱单元200的下端,防脱单元200的下端牢固地固定于空调箱110。因此,可以加强小齿轮123的支承以及固定力度。
在防脱单元200的中央部仅具备一个螺丝联接部207,在防脱单元200的下端具备钩部270。通过这样的构成,在实现螺丝联接部的数量的最小化的同时,可以提高防脱单元200与空调箱110之间的结合力,尤其是,在需要小齿轮123的固定力度最强的防脱单元200的下侧部位,钩部270限制小齿轮123的晃动,从而可以确切地执行动力传递。
更加详细地,凸起220从空调箱110的下端面向下部方向突出形成。空调箱110具备延伸部221。延伸部221相对于凸起220从侧向分开的位置向下部延伸。卡孔222形成为在侧向贯通延伸部221。即,卡孔222与凸起220的侧面并列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凸起220的突出方向与卡孔222的贯通方向呈90°。即,凸起220向下部方向突出形成,卡孔222向侧向贯通形成,从而钩部270相对于凸起220构成90°角度,插入卡孔222。
图15是示出用于形成图11的上壳的模具的图。参照图15,通过凸起220的突出方向与卡孔222的贯通方向呈90°的结构,可以顺利地吹出模具,从而可以以简单的结构进行模具制造,最终有助于制造性的提高。
即,为了在空调箱110的底面形成凸起220,形成上端具有槽的形状的第一模具310,为了在空调箱的延伸部221形成卡孔222,形成在侧面具有凸起的形状的第二模具320。在完成空调箱110的成形之后,先取出第二模具320,之后取出第一模具310,从而可以形成凸起220以及卡孔222。
致动器(动力源)的驱动力按照第一轴的齿轮部、齿条齿轮、小齿轮、第二轴的齿轮部、第二门的顺序传递。在传递动力过程中,通过防脱单元实现各部件之间的晃动以及杂质夹入等现象的最小化。即,防脱单元限制滑动门驱动部的构成部件,可以解决由于脱落等导致的晃动而门无法运转、反冲(Backlash)以及迟滞现象(Hysteresis)导致的运转不良。
以上,参照附图示出的实施例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但是,这些只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可以由此带来各种变形以及等同的其它的实施例。因此,真正的保护范围应该基于权利要求书来定义。

Claims (18)

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包括:空调箱,其具备换热器;以及第一门及第二门,它们设置在上述空调箱内,调节空气流路的开度,上述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
第一轴,其具有连接于第一门而通过旋转来使第一门滑动移动的齿轮部;
齿条齿轮,其连接于上述第一轴的齿轮部;
第二轴,其具备连接于上述第二门而通过旋转来使第二门滑动移动的齿轮部;以及
小齿轮,其连接上述齿条齿轮和第二轴的齿轮部,从而传递动力,
上述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防脱单元,该防脱单元结合于上述空调箱的外侧面而覆盖上述第一轴、上述齿条齿轮、上述第二轴以及上述小齿轮,防止上述小齿轮的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中,
仅在上述第一轴上连接有动力源,从而通过第一轴的旋转,第一门被驱动,且齿条齿轮移动而使小齿轮旋转,通过上述小齿轮的旋转而第二轴旋转,第二门被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轴、第二轴以及小齿轮均以齿条齿轮为基准配置在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小齿轮的直径形成为小于第二轴的齿轮部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中,
上述齿条齿轮形成为一字形,在滑动方向的一侧形成有与第一轴的齿轮部啮合的齿轮齿,另一侧形成有与小齿轮啮合的齿轮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门以及第二门上下隔开配置,且由调节通过加热用换热器的空气流路和绕过加热用换热器的空气流路的开度的温控门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脱单元具有口袋部,该口袋部收容上述小齿轮而防止小齿轮的脱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口袋部具有台阶部,该台阶部从防脱单元内侧以轴向凹陷而形成,从而加压小齿轮,支承小齿轮在轴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的晃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脱单元阻隔外部杂质的流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中,
上述防脱单元具备支承上述第一轴的第一轴支承部、支承上述齿条齿轮的齿条齿轮支承部以及支承上述第二轴的第二轴支承部,
在上述第一轴支承部和第二轴支承部中的仅一方形成有与动力源的轴结合的贯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轴、齿条齿轮、第二轴以及小齿轮在空调箱的外侧面突出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脱单元具备钩部,上述钩部结合在形成于空调箱的卡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钩部形成在齿条齿轮的长度方向上接近小齿轮的一侧端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调箱具备上壳以及结合于上述上壳的下部的下壳,在上述上壳的下端形成有结合在形成于下壳的上端的槽中的凸起,
上述卡孔与上述凸起的侧面并列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中,
上述凸起从空调箱向下部方向突出形成,上述空调箱具备在相对于凸起在侧向分开的位置向下部延伸的延伸部,
上述卡孔形成为侧向贯通上述延伸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起的突出方向与上述卡孔的贯通方向呈90°。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防脱单元在齿条齿轮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具备用于与空调箱的联接的螺丝联接部,上述钩部形成在防脱单元的下端。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小齿轮的轴向端部具备以与防脱单元的台阶部对应的方式凹陷的台阶部。
CN201911000086.7A 2018-10-26 2019-10-21 车辆用空调装置 Active CN1110986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28969A KR102603500B1 (ko) 2018-10-26 2018-10-26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10-2018-0128969 2018-10-26
KR10-2019-0110479 2019-09-06
KR1020190110479A KR20210029364A (ko) 2019-09-06 2019-09-06 차량용 공조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8657A CN111098657A (zh) 2020-05-05
CN111098657B true CN111098657B (zh) 2023-06-16

Family

ID=70328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00086.7A Active CN111098657B (zh) 2018-10-26 2019-10-21 车辆用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13160B2 (zh)
JP (1) JP6955538B2 (zh)
CN (1) CN111098657B (zh)
DE (1) DE102019128584B4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2319A (zh) * 2009-09-25 2011-04-27 株式会社京浜 驱动力传递机构
CN104216260A (zh) * 2013-05-31 2014-12-17 株式会社理光 驱动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6715171A (zh) * 2014-10-01 2017-05-24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KR20180085960A (ko) * 2017-01-20 2018-07-30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75147A (ja) 1995-12-21 1997-07-08 Zexel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002681B2 (ja) * 1998-08-10 2007-11-07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07118753A (ja) 2005-10-27 2007-05-17 Denso Corp 空気通路開閉装置
JP2012071689A (ja) * 2010-09-29 2012-04-12 Calsonic Kansei Corp 空調装置の組立方法及び該組立方法に用いる治具
US9139068B2 (en) 2011-07-07 2015-09-22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Mix door and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using the same
JP5706257B2 (ja) 2011-07-07 2015-04-22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ミックスドア構造
JP2013086719A (ja) * 2011-10-20 2013-05-13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のエアミックスドア構造
JP6390278B2 (ja) * 2013-11-01 2018-09-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6221890B2 (ja) * 2014-03-26 2017-11-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US10272740B2 (en) * 2014-07-22 2019-04-30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HVAC system having linkage rod with mid-point movement control
US10661630B2 (en) * 2015-10-16 2020-05-26 Hanon Systems HVAC kinematics to provide temperature and mode control with one actuator
CN110239306B (zh) 2018-03-07 2023-04-07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车辆用空调装置
KR102635116B1 (ko) 2018-03-07 2024-02-08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7054655B2 (ja) * 2018-06-29 2022-04-14 マーレ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ドア駆動装置
JP7157572B2 (ja) * 2018-06-29 2022-10-20 マーレ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ドア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2319A (zh) * 2009-09-25 2011-04-27 株式会社京浜 驱动力传递机构
CN104216260A (zh) * 2013-05-31 2014-12-17 株式会社理光 驱动传递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6715171A (zh) * 2014-10-01 2017-05-24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KR20180085960A (ko) * 2017-01-20 2018-07-30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55538B2 (ja) 2021-10-27
JP2020066431A (ja) 2020-04-30
CN111098657A (zh) 2020-05-05
US20200130460A1 (en) 2020-04-30
DE102019128584B4 (de) 2022-07-14
DE102019128584A1 (de) 2020-05-28
US11613160B2 (en)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01949A (en) Air conditioner for an automobile
EP2135757B1 (en) Blowing-mode door for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5324778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102635116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101220968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온도조절도어 조립구조
US7775451B2 (en) Variable flow mixing valve
US5699851A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s
US5893407A (en) Air conditioner
US6398638B1 (en)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with manually operated operation member
CN111098657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JP3596078B2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KR20180033915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20080037432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온도조절도어 조립구조
KR20080009385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온도조절도어 조립구조
JP4273615B2 (ja) 空気通路切替装置
JP2001080347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3586925B2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KR20210029364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10239306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11086368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KR102603500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H10205872A (ja) 空調装置
KR101220967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20180085960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10194043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