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8428B - 充电识别方法、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桩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识别方法、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桩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8428B
CN110588428B CN201910935212.1A CN201910935212A CN110588428B CN 110588428 B CN110588428 B CN 110588428B CN 201910935212 A CN201910935212 A CN 201910935212A CN 110588428 B CN110588428 B CN 1105884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electric automobile
vehicle
authentication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52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88428A (zh
Inventor
丁磊
拜延涛
曹阳
李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man Horizons Shanghai New Energy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man Horizons Shanghai New Energy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man Horizons Shanghai New Energy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man Horizons Shanghai New Energy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352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88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88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8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88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8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1Charging colum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5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volving identification of vehicles or their battery ty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6Data transfer between charging stations and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识别方法、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桩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由充电桩发来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是所述充电桩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的;响应所述连接请求,对用户进行鉴权;在鉴权通过后,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使得所述充电桩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以及允许充电状态的确定,并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接收由所述充电桩发来的充电权限;响应所述充电权限,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以使得所述充电桩通过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有效提高充电便捷性和用户体验度。

Description

充电识别方法、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桩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识别方法、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桩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经济环保等优点的电动汽车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的交通工具。
目前,一般都使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而在使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一般是由用户将充电桩的充电枪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再通过刷卡或用手机扫描充电桩的二维码等方式进行充电鉴权,在鉴权通过后方可启动充电桩进行充电。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启动充电需先进行充电鉴权,而充电鉴权依赖于用户的人为操作,并且操作流程较为繁琐,导致充电便捷性和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识别方法、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桩及系统,能有效减少启动充电过程中用户的人为操作,从而提高了充电便捷性和用户体验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识别方法,应用于电动汽车,包括:
所述电动汽车接收由充电桩发来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是所述充电桩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的;
所述电动汽车响应所述连接请求,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
所述电动汽车在鉴权通过后,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使得所述充电桩根据接收到的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以及根据接收到的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并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
所述电动汽车接收由所述充电桩发来的充电权限;
所述电动汽车响应所述充电权限,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以使得所述充电桩通过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具体为:
通过判断在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与所述电动汽车匹配的认证设备,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存在,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或者,
通过对所述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人脸识别通过,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或者,
通过对所述用户进行语音识别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语音识别通过,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认证设备为车辆钥匙或移动终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开启后,还包括步骤:
所述电动汽车定期获取所述充电枪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的连接状态;
所述电动汽车当检测到在预设时间内获取到的连接状态均为未连接时,控制所述充电口盖关闭,并生成结束充电请求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使得所述充电桩结束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识别方法,应用于充电桩,包括:
所述充电桩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电动汽车,以使得所述电动汽车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并在鉴权通过后,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
所述充电桩接收所述电动汽车发来的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
所述充电桩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充电桩根据所述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
所述充电桩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并将所述充电权限返回至所述电动汽车,以使得所述电动汽车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
所述充电桩通过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具体为:
判断所述车辆身份信息是否与所述充电桩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若是,则身份验证成功,若否,则身份验证失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充电桩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是通过所述充电桩的后台管理平台或用户端app更新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所述充电桩通过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后,还包括步骤:
所述充电桩接收所述电动汽车发来的结束充电请求;
所述充电桩响应所述结束充电请求,结束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识别装置,应用于电动汽车,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充电桩发来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是所述充电桩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的;
用户鉴权模块,用于响应所述连接请求,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鉴权通过后,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使得所述充电桩根据接收到的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以及根据接收到的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并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所述充电桩发来的充电权限;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响应所述充电权限,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以使得所述充电桩通过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用户鉴权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鉴权单元,用于响应所述连接请求,通过判断在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与所述电动汽车匹配的认证设备,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存在,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
第二鉴权单元,用于响应所述连接请求,通过对所述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人脸识别通过,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
第三鉴权单元,用于响应所述连接请求,通过对所述用户进行语音识别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语音识别通过,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认证设备为车辆钥匙或移动终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充电识别装置还包括: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定期获取所述充电枪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的连接状态;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在预设时间内获取到的连接状态均为未连接时,控制所述充电口盖关闭,并生成结束充电请求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使得所述充电桩结束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充电口、充电口盖、电池系统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识别装置。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识别装置,应用于充电桩,包括:
请求生成模块,用于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电动汽车,以使得所述电动汽车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并在鉴权通过后,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动汽车发来的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
身份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
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
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并将所述充电权限返回至所述电动汽车,以使得所述电动汽车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
启动充电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车辆身份信息是否与所述充电桩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若是,则身份验证成功,若否,则身份验证失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充电桩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是通过所述充电桩的后台管理平台或用户端app更新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充电识别装置还包括结束充电模块;
所述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动汽车发来的结束充电请求;
所述结束充电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结束充电请求,结束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枪、充电模块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充电桩的充电识别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识别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动汽车及如上所述的充电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识别方法、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桩及系统,首先通过让充电桩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电动汽车;接着,电动汽车响应接收到的连接请求,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使得所述充电桩根据接收到的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以及根据接收到的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并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然后,电动汽车响应接收到的充电权限,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以使得充电桩通过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在需要启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充电时,用户通过触发充电桩上的预设按钮,使得电动汽车与充电桩进行通信,从而自动进行用户鉴权和电动汽车的身份验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充电鉴权依赖于用户刷卡或用手机扫描充电桩的二维码等繁琐的人为操作,而导致的充电便捷性和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同时,能实现充电口盖的自动开启,减少了启动充电过程中用户的人为操作,提高了充电便捷性和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识别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识别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识别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识别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识别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识别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识别方法,应用于电动汽车,包括步骤S11至步骤S15,具体如下:
S11、所述电动汽车接收由充电桩发来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是所述充电桩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需要启动充电桩对待充电的电动汽车充电时,用户触发充电桩上的预设按钮,充电桩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接收由充电桩发来的连接请求。
其中,所述预设按钮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充电桩的任意位置上,例如充电桩的桩体或充电枪上等。优选地,所述预设按钮设置于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枪上,使得用户在拿取充电枪进行充电时可以便捷地触发预设按钮,从而启动充电,更加符合用户逻辑,使用户操作感更强,能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其中,所述连接请求可以是频率在100KHZ~4GHZ内的无线射频信号,优选地,所述连接请求为高频434M信号。
S12、所述电动汽车响应所述连接请求,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
可以理解的,电动汽车在接收到充电桩发来的连接请求时,首先对用户进行鉴权,从而判断当前用户是否拥有对该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合法权限,避免了无合法权限的用户启动充电,保证了充电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用户进行鉴权有多种方法,例如通过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来对用户进行鉴权,或者通过对用户进行语音识别来对用户进行鉴权等。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2中的所述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具体为:
通过判断在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与所述电动汽车匹配的认证设备,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存在,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或者,
通过对所述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人脸识别通过,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或者,
通过对所述用户进行语音识别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语音识别通过,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事先配置与电动汽车匹配的认证设备,所述认证设备可用于证明用户拥有对该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合法权限,由所述用户携带所述认证设备。在接收到充电桩发来的连接请求时,通过判断在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与待充电的电动汽车匹配的认证设备,来对用户进行鉴权,若存在,则说明所述用户拥有合法权限,此时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预设范围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均不影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可以理解的,所述认证设备有多种,例如电子标签或者车辆钥匙等,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均不影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优选地,所述认证设备为车辆钥匙或移动终端。
S13、所述电动汽车在鉴权通过后,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使得所述充电桩根据接收到的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以及根据接收到的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并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车辆充电许可信息被所述充电桩用于确认当待充电的电动汽车是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所述车辆身份信息为电动汽车的车辆VIN码,被所述充电桩用于确认待充电的电动汽车是否为与充电桩匹配过的车辆。
其中,可以是通过无线射频方式,来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充电桩。所述无线射频方式的工作频率在100KHZ~4GHZ内,可选的,所述无线射频方式的工作频率为低频频段,从而保证与电动汽车的其他部件的兼容性。
S14、所述电动汽车接收由所述充电桩发来的充电权限。
S15、所述电动汽车响应所述充电权限,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以使得所述充电桩通过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电动汽车在接收到充电桩返回的充电权限时,说明可以启动充电,此时控制待充电的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开启,以便充电枪与充电口连接,从而使得充电桩通过与该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该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优选地,在控制待充电的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盖开启前,先检测该电动汽车是否已驻车,在确认该电动汽车已驻车后,方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从而保证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步骤S15后,还包括步骤S16和步骤S17,具体如下:
S16、所述电动汽车定期获取所述充电枪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的连接状态。
S17、所述电动汽车当检测到在预设时间内获取到的连接状态均为未连接时,控制所述充电口盖关闭,并生成结束充电请求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使得所述充电桩结束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
具体的,电动汽车可以是通过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持续侦测充电枪的连接状态和充电参数,如果检测到在5分钟内获取到的连接状态均为未连接时,控制充电口盖关闭,并生成结束充电请求发送至充电桩,以使充电桩结束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充电识别方法由具有无线通信功能装置的电动汽车实现,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无线通信功能装置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于电动汽车的任一部位,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功能装置安装于电动汽车的车身控制器中。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充电桩也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装置的。优选地,所述电动汽车的无线通信功能装置和所述充电桩的无线通信功能装置均为具有无线射频发送和接收功能的装置,所述电动汽车和所述充电桩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通信,使得本实施例的充电识别方法不受网络状态限制,在无连接时亦可实现,适用范围更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识别方法,首先通过让充电桩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电动汽车;接着,电动汽车响应接收到的连接请求,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使得所述充电桩根据接收到的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以及根据接收到的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并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然后,电动汽车响应接收到的充电权限,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以使得充电桩通过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在需要启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充电时,用户通过触发充电桩上的预设按钮,使得电动汽车与充电桩进行通信,从而自动进行用户鉴权和电动汽车的身份验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充电鉴权依赖于用户刷卡或用手机扫描充电桩的二维码等繁琐的人为操作,而导致的充电便捷性和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同时,能实现充电口盖的自动开启,减少了启动充电过程中用户的人为操作,提高了充电便捷性和用户体验度。
参见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识别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外一种充电识别方法,应用于充电桩包括步骤S21至步骤S26,具体如下:
S21、所述充电桩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电动汽车,以使得所述电动汽车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并在鉴权通过后,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通过触发充电桩上的预设按钮,从而启动充电。充电桩在检测到充电桩上的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电动汽车,以使电动汽车在接收到连接请求后,响应连接请求,对用户进行鉴权,在对用户进行鉴权通过后将其自身的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返回。
其中,所述预设按钮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充电桩的任意位置上,例如充电桩的桩体或充电枪上等。优选地,所述预设按钮设置于所述充电桩的充电枪上,使得用户在拿取充电枪进行充电时可以便捷地触发预设按钮,从而启动充电,更加符合用户逻辑,使用户操作感更强,能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车辆充电许可信息被充电桩用于确认待充电的电动汽车是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所述车辆身份信息为电动汽车的车辆VIN码,被充电桩用于确认待充电的电动汽车是否为与充电桩匹配过的车辆。
其中,所述连接请求可以是频率在100KHZ~4GHZ内的无线射频信号,优选地,所述连接请求为高频434M信号。
其中,电动汽车可以是通过无线射频方式,来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充电桩。所述无线射频方式的工作频率在100KHZ~4GHZ内,可选的,所述无线射频方式的工作频率为低频频段,从而保证与电动汽车的其他部件的兼容性。
S22、所述充电桩接收所述电动汽车发来的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
S23、所述充电桩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
具体的,可以是根据车辆VIN码确认待充电的电动汽车是否为与充电桩匹配过的车辆,从而对待充电的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3具体为:
判断所述车辆身份信息是否与所述充电桩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若是,则身份验证成功,若否,则身份验证失败。
具体的,通过判断车辆VIN码是否与充电桩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来确认待充电的电动汽车是否为与充电桩匹配过的车辆,从而对待充电的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若是,则身份验证成功,若否,则身份验证失败。
更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桩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是通过所述充电桩的后台管理平台或用户端app更新的。
具体的,当充电桩处于联网状态下时,厂商可以是通过充电桩的后台管理平台进行充电桩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的录入或更新,用户可以是通过充电桩的用户端app进行充电桩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的录入或更新。当充电桩处于非联网状态下时,用户可以是通过已安装用户端app的移动终端与充电桩进行蓝牙连接,并通过用户端app的蓝牙通信模式进行充电桩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的录入或更新。
S24、所述充电桩根据所述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
其中,电动汽车通过车辆充电许可信息来告知充电桩已确认操作人员有充电权限,也即告知充电桩允许充电,充电桩需要确定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站状态后方可启动充电。
S25、所述充电桩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并将所述充电权限返回至所述电动汽车,以使得所述电动汽车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
其中,充电桩要启动充电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收到匹配过的VIN码;第二,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充电桩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并将充电权限返回至待充电的电动汽车,待充电的电动汽车在接收到充电权限后,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以便充电枪与充电口连接。
S26、通过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充电桩在充电枪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后,充电桩通过充电枪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6后,还包括步骤S27至步骤S28,具体如下:
S27、所述充电桩接收所述电动汽车发来的结束充电请求。
S28、所述充电桩响应所述结束充电请求,结束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
其中,电动汽车在其充电口盖开启后,定期获取充电枪与其充电口的连接状态,当电动汽车检测到在预设时间内获取到的连接状态均为未连接时,控制其充电口盖关闭,并生成结束充电请求发送至充电桩,充电桩在接收电动汽车发来的结束充电请求时,停止电能输出,从而结束对电动汽车的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充电识别方法由具有无线通信功能装置的充电桩实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电动汽车也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装置的,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无线通信功能装置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于电动汽车的任一部位,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功能装置安装于电动汽车的车身控制器中。优选地,所述电动汽车的无线通信功能装置和所述充电桩的无线通信功能装置均为具有无线射频发送和接收功能的装置,所述电动汽车和所述充电桩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通信,使得本实施例的充电识别方法不受网络状态限制,在无连接时亦可实现,适用范围更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识别方法,首先通过让充电桩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电动汽车,以使得所述电动汽车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并在鉴权通过后,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接着,所述充电桩根据接收到的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再接着,所述充电桩根据接收到的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然后,所述充电桩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并将所述充电权限返回至所述电动汽车,以使得所述电动汽车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最后,所述充电桩通过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在需要启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充电时,用户通过触发充电桩上的预设按钮,使得电动汽车与充电桩进行通信,从而自动进行用户鉴权和电动汽车的身份验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充电鉴权依赖于用户刷卡或用手机扫描充电桩的二维码等繁琐的人为操作,而导致的充电便捷性和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同时,能实现充电口盖的自动开启,减少了启动充电过程中用户的人为操作,提高了充电便捷性和用户体验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识别装置,能够实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充电识别方法。
参见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识别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识别装置,应用于电动汽车,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由充电桩发来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是所述充电桩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的;
用户鉴权模块12,用于响应所述连接请求,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
信息发送模块13,用于在鉴权通过后,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使得所述充电桩根据接收到的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以及根据接收到的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并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
第二接收模块14,用于接收由所述充电桩发来的充电权限;
第一控制模块15,用于响应所述充电权限,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以使得所述充电桩通过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鉴权模块12具体包括:
第一鉴权单元,用于响应所述连接请求,通过判断在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与所述电动汽车匹配的认证设备,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存在,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
第二鉴权单元,用于响应所述连接请求,通过对所述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人脸识别通过,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
第三鉴权单元,用于响应所述连接请求,通过对所述用户进行语音识别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语音识别通过,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
优选地,所述认证设备为车辆钥匙或移动终端。
又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识别装置还包括: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定期获取所述充电枪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的连接状态;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在预设时间内获取到的连接状态均为未连接时,控制所述充电口盖关闭,并生成结束充电请求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使得所述充电桩结束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充电识别装置可以被配置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装置的电动汽车中,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无线通信功能装置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于电动汽车的任一部位,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功能装置安装于电动汽车的车身控制器中。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充电桩也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装置的。优选地,所述电动汽车的无线通信功能装置和所述充电桩的无线通信功能装置均为具有无线射频发送和接收功能的装置,所述电动汽车和所述充电桩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通信,使得本实施例的充电识别装置实现充电识别不受网络状态限制,在无连接时亦可实现,适用范围更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识别装置,首先通过让充电桩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电动汽车;接着,电动汽车响应接收到的连接请求,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使得所述充电桩根据接收到的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以及根据接收到的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并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然后,电动汽车响应接收到的充电权限,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以使得充电桩通过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在需要启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充电时,用户通过触发充电桩上的预设按钮,使得电动汽车与充电桩进行通信,从而自动进行用户鉴权和电动汽车的身份验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充电鉴权依赖于用户刷卡或用手机扫描充电桩的二维码等繁琐的人为操作,而导致的充电便捷性和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同时,能实现充电口盖的自动开启,减少了启动充电过程中用户的人为操作,提高了充电便捷性和用户体验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充电识别装置,能够实现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充电识别方法。
参见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充电识别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识别装置,应用于充电桩,包括:
请求生成模块21,用于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电动汽车,以使得所述电动汽车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并在鉴权通过后,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
第三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所述电动汽车发来的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
身份验证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
状态确定模块24,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
充电控制模块25用于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并将所述充电权限返回至所述电动汽车,以使得所述电动汽车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
启动充电模块26,用于通过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验证模块23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车辆身份信息是否与所述充电桩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若是,则身份验证成功,若否,则身份验证失败。
优选地,所述充电桩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是通过所述充电桩的后台管理平台或用户端app更新的。
又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识别装置还包括结束充电模块;
所述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动汽车发来的结束充电请求;
所述结束充电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结束充电请求,结束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充电识别装置可以被配置在具有无线通信功能装置的充电桩中。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电动汽车也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装置的,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无线通信功能装置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于电动汽车的任一部位,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功能装置安装于电动汽车的车身控制器中。优选地,所述电动汽车的无线通信功能装置和所述充电桩的无线通信功能装置均为具有无线射频发送和接收功能的装置,所述电动汽车和所述充电桩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通信,使得本实施例的充电识别装置实现充电识别不受网络状态限制,在无连接时亦可实现,适用范围更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识别装置,首先通过让充电桩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电动汽车,以使得所述电动汽车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并在鉴权通过后,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接着,所述充电桩根据接收到的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再接着,所述充电桩根据接收到的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然后,所述充电桩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并将所述充电权限返回至所述电动汽车,以使得所述电动汽车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最后,所述充电桩通过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在需要启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充电时,用户通过触发充电桩上的预设按钮,使得电动汽车与充电桩进行通信,从而自动进行用户鉴权和电动汽车的身份验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充电鉴权依赖于用户刷卡或用手机扫描充电桩的二维码等繁琐的人为操作,而导致的充电便捷性和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同时,能实现充电口盖的自动开启,减少了启动充电过程中用户的人为操作,提高了充电便捷性和用户体验度。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识别系统,包括电动汽车1和充电桩2。其中:
所述电动汽车1包括充电口、充电口盖、电池系统和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充电识别装置。
所述充电桩2包括充电枪、充电模块和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的充电识别装置。
电动汽车1和充电桩2实现充电识别的原理和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识别系统,首先通过让充电桩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电动汽车;接着,电动汽车响应接收到的连接请求,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使得所述充电桩根据接收到的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以及根据接收到的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并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然后,电动汽车响应接收到的充电权限,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以使得充电桩通过与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在需要启动充电桩对电动汽车充电时,用户通过触发充电桩上的预设按钮,使得电动汽车与充电桩进行通信,从而自动进行用户鉴权和电动汽车的身份验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充电鉴权依赖于用户刷卡或用手机扫描充电桩的二维码等繁琐的人为操作,而导致的充电便捷性和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同时,能实现充电口盖的自动开启,减少了启动充电过程中用户的人为操作,提高了充电便捷性和用户体验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充电识别方法,应用于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电动汽车接收由充电桩发来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是所述充电桩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的;
所述电动汽车响应所述连接请求,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
所述电动汽车在鉴权通过后,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使得所述充电桩根据接收到的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以及根据接收到的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并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
所述电动汽车接收由所述充电桩发来的充电权限;
所述电动汽车响应所述充电权限,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以使得所述充电桩通过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所述电动汽车定期通过电池管理系统获取所述充电枪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的连接状态;
所述电动汽车当检测到在预设时间内获取到的连接状态均为未连接时,控制所述充电口盖关闭,并生成结束充电请求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使得所述充电桩结束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具体为:
通过判断在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与所述电动汽车匹配的认证设备,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存在,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或者,
通过对所述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人脸识别通过,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或者,
通过对所述用户进行语音识别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语音识别通过,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设备为车辆钥匙或移动终端。
4.一种充电识别方法,应用于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充电桩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电动汽车,以使得所述电动汽车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并在鉴权通过后,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
所述充电桩接收所述电动汽车发来的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
所述充电桩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充电桩根据所述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
所述充电桩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并将所述充电权限返回至所述电动汽车,以使得所述电动汽车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
所述充电桩通过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所述充电桩接收所述电动汽车发来的结束充电请求;其中,所述结束充电请求为所述电动汽车在检测到在预设时间内获取到的所述充电枪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的连接状态均为未连接时,控制所述充电口盖关闭并生成和发送的;所述连接状态为所述电动汽车定期通过电池管理系统获取的;
所述充电桩响应所述结束充电请求,结束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具体为:
判断所述车辆身份信息是否与所述充电桩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若是,则身份验证成功,若否,则身份验证失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是通过所述充电桩的后台管理平台或用户端app更新的。
7.一种充电识别装置,应用于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充电桩发来的连接请求;其中,所述连接请求是所述充电桩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的;
用户鉴权模块,用于响应所述连接请求,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鉴权通过后,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使得所述充电桩根据接收到的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以及根据接收到的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并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所述充电桩发来的充电权限;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响应所述充电权限,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以使得所述充电桩通过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定期通过电池管理系统获取所述充电枪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的连接状态;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所述电动汽车当检测到在预设时间内获取到的连接状态均为未连接时,控制所述充电口盖关闭,并生成结束充电请求发送至所述充电桩,以使得所述充电桩结束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鉴权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鉴权单元,用于响应所述连接请求,通过判断在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与所述电动汽车匹配的认证设备,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存在,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
第二鉴权单元,用于响应所述连接请求,通过对所述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人脸识别通过,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
第三鉴权单元,用于响应所述连接请求,通过对所述用户进行语音识别来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若语音识别通过,则鉴权通过,否则,则鉴权失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设备为车辆钥匙或移动终端。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口、充电口盖、电池系统和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识别装置。
11.一种充电识别装置,应用于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生成模块,用于在检测到预设按钮被用户触发时,生成连接请求并发送至电动汽车,以使得所述电动汽车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并在鉴权通过后,将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发送至所述充电桩;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动汽车发来的车辆身份信息和车辆充电许可信息;
身份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身份信息,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身份验证;
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充电许可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
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在身份验证成功且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处于允许充电状态后,释放充电权限,并将所述充电权限返回至所述电动汽车,以使得所述电动汽车控制其充电口盖开启;
启动充电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连接的充电枪,对所述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动汽车发来的结束充电请求;其中,所述结束充电请求为所述电动汽车在检测到在预设时间内获取到的所述充电枪与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口的连接状态均为未连接时,控制所述充电口盖关闭并生成和发送的;所述连接状态为所述电动汽车定期通过电池管理系统获取的;
结束充电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结束充电请求,结束对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车辆身份信息是否与所述充电桩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匹配,若是,则身份验证成功,若否,则身份验证失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地存储的标识信息是通过所述充电桩的后台管理平台或用户端app更新的。
14.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枪、充电模块和如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识别装置。
15.一种充电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汽车及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充电桩。
CN201910935212.1A 2019-09-29 2019-09-29 充电识别方法、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桩及系统 Active CN110588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5212.1A CN110588428B (zh) 2019-09-29 2019-09-29 充电识别方法、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桩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5212.1A CN110588428B (zh) 2019-09-29 2019-09-29 充电识别方法、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桩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8428A CN110588428A (zh) 2019-12-20
CN110588428B true CN110588428B (zh) 2021-06-29

Family

ID=68864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5212.1A Active CN110588428B (zh) 2019-09-29 2019-09-29 充电识别方法、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桩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884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6316B (zh) * 2020-01-08 2022-09-2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插即充的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平台及系统
CN113085636A (zh) * 2020-01-08 2021-07-09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车多桩即插即充的方法、装置和云平台服务器
CN113905374A (zh) * 2020-06-18 2022-01-07 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070626B (zh) * 2020-08-26 2021-12-17 华人运通(上海)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充电系统
CN112572201A (zh) * 2020-12-03 2021-03-30 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交互方法、充电交互装置、充电桩及电动汽车
CN112644324B (zh) * 2020-12-28 2023-02-03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和充电桩设备
CN113173089B (zh) * 2021-04-25 2024-06-1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智能开启充电口盖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3459865A (zh) * 2021-05-20 2021-10-01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控制方法、车辆、充电桩以及充电系统
CN113352924B (zh) * 2021-06-03 2023-04-28 郑州宜家安好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连接的充电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670693A (zh) * 2021-06-07 2022-06-28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口盖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3442750B (zh) * 2021-06-16 2023-07-14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充电桩、车辆、介质及设备
CN114670694A (zh) * 2021-07-16 2022-06-28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13401229A (zh) * 2021-07-16 2021-09-17 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盖开启控制系统
CN113829938A (zh) * 2021-09-14 2021-12-24 深圳市道通合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设备
CN114056170A (zh) * 2021-10-20 2022-02-18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认证方法和充电系统
CN113997810B (zh) * 2021-11-24 2024-03-1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口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4148202B (zh) * 2021-12-15 2023-10-17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与充电桩的充电匹配性识别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14475312A (zh) * 2022-02-09 2022-05-1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CN115457702B (zh) * 2022-09-13 2023-04-21 湖北盛泓电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15742794B (zh) * 2022-11-16 2023-08-29 江苏镭神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口盖的控制系统
CN116161126A (zh) * 2023-01-28 2023-05-26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控制方法、车辆、充电桩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5225A1 (de) * 2011-01-11 2012-07-19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System zur zugriffskontrolle auf eine fahrzeugladeeinrichtung
JP2013009491A (ja) * 2011-06-23 2013-01-1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給電システム、受電装置、給電装置及び給電方法
JP2013240127A (ja) * 2012-05-11 2013-11-28 Takaoka Electric Mfg Co Ltd 電気自動車用充電器
DE102012106499A1 (de) * 2012-07-18 2014-05-15 Hochschule für Technik und Wirtschaft Dresden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Authentifizierung an Ladestationen
CN107786548A (zh) * 2017-10-13 2018-03-09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管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7374516U (zh) * 2017-09-11 2018-05-18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口盖的自动关闭开启控制系统
CN109866648A (zh) * 2019-04-25 2019-06-11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10014903A (zh) * 2017-07-24 2019-07-1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至电动车辆的无线电力传输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0194074A (zh) * 2019-06-26 2019-09-03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载控制设备及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109013A1 (de) * 2017-04-27 2018-10-31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 zwischen einem Fahrzeug und einer externen Serviceeinrichtung
CN108944520B (zh) * 2018-07-24 2021-02-26 黄茫茫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管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95225A1 (de) * 2011-01-11 2012-07-19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System zur zugriffskontrolle auf eine fahrzeugladeeinrichtung
JP2013009491A (ja) * 2011-06-23 2013-01-1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給電システム、受電装置、給電装置及び給電方法
JP2013240127A (ja) * 2012-05-11 2013-11-28 Takaoka Electric Mfg Co Ltd 電気自動車用充電器
DE102012106499A1 (de) * 2012-07-18 2014-05-15 Hochschule für Technik und Wirtschaft Dresden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Authentifizierung an Ladestationen
CN110014903A (zh) * 2017-07-24 2019-07-1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至电动车辆的无线电力传输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207374516U (zh) * 2017-09-11 2018-05-18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口盖的自动关闭开启控制系统
CN107786548A (zh) * 2017-10-13 2018-03-09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管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66648A (zh) * 2019-04-25 2019-06-11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CN110194074A (zh) * 2019-06-26 2019-09-03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口盖的控制方法、系统、车载控制设备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8428A (zh) 2019-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8428B (zh) 充电识别方法、装置、电动汽车、充电桩及系统
CN110798795B (zh) 基于蓝牙的虚拟钥匙车控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381199B (zh) 一种手机作为汽车钥匙的开锁方法和开锁系统
CN110217196B (zh) 车门控制系统与方法
US8957760B2 (en) Electric vehicle theft preventing device
CN109484351A (zh)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63285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of a vehicle based on theft information
CN109649331B (zh) 车辆共享系统
CN108111998A (zh) 一种无线开锁方法及系统
CN105539365A (zh) 一种汽车智能钥匙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05083218A (zh) 车辆启动方法
CN106231099B (zh) 控制车辆的方法、控制装置和车辆
CN103342120A (zh) 智能钥匙系统和汽车控制方法
CN107221973A (zh) 待充电对象、充电设备的鉴权方法和系统
CN111422162A (zh) 一种基于数字钥匙的车辆启动方法、装置及终端
KR20180040488A (ko) 도어 제어 시스템, 제어 장치 및 휴대기
CN113722699A (zh)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0843591A (zh) 充电方法
CN115188103A (zh) 一种车载nfc钥匙控制方法以及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CN104200624A (zh)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车门遥控装置
CN113039747B (zh) 认证系统及认证方法
CN112910850A (zh) 一种控制车辆的安全验证方法及系统
JP7091990B2 (ja) 車両用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KR102070357B1 (ko) 자동차
CN111497780A (zh) 一种重卡手机智能解锁系统及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