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7143A - 一种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77143A CN110477143A CN201910885944.4A CN201910885944A CN110477143A CN 110477143 A CN110477143 A CN 110477143A CN 201910885944 A CN201910885944 A CN 201910885944A CN 110477143 A CN110477143 A CN 1104771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leaves
- flower
- fresh
- tea
- leaf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40—Tea flavour; Tea oil; Flavouring of tea or tea extract
- A23F3/405—Flavouring with flavours other than natural tea flavour or tea oi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300年以上古茶树采摘鲜叶,只采一芽一叶、二叶和三叶;对鲜叶进行萎凋;对萎凋好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成条索紧细;揉捻茶叶进行发酵;发酵好的茶叶进行风干,制成茶坯,采摘新鲜的金花茶完整花朵,对茶坯和金花茶鲜花按照重量比1:1.7‑2.5的比例混合后进行窨制;窨制温度为20‑25摄氏度;对窨制好的茶叶进行提花;提完花的茶叶进行烘醅提香。本发明将金花茶鲜花和古茶茶叶一同窨制,保留高龄茶树茶汤鲜爽的同时,提升了茶汤甜度和厚度,茶叶风味独具一格,长期饮用吸收金花茶鲜花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抗癌、降血脂、降胆固醇等独特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人工种植茶树最早的国家,有着几千年的种植、采摘茶叶的历史。茶农对普通绿茶、红茶采摘茶树新梢芽、嫩叶、嫩茎,采用杀青、揉捻、干燥工艺制成的初制茶再经整形加工制成精制茶。
金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与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为孪生姐妹,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金花茶的花金黄色,耀眼夺目,仿佛涂着一层蜡,晶莹而油润,似有半透明之感。金花茶单生于叶腋,花开时,有杯状的、壶状的或碗状的,娇艳多姿,秀丽雅致。金花茶由中国植物学家左景烈于1933年7月29日在广西防城县大菉乡阿泄隘第一次发现。
发明内容
为更好的利用金花茶进行茶叶深加工,提升茶叶品质口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
本发明所述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择300年以上古茶树采摘鲜叶,只采一芽一叶、二叶和三叶;
对鲜叶进行萎凋;
对萎凋好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成条索紧细;
揉捻茶叶进行发酵;
发酵好的茶叶进行风干,制成茶坯,
采摘新鲜的金花茶完整花朵,
对茶坯和金花茶鲜花按照重量比1:1.7-2.5的比例混合后进行窨制;窨制温度为20-25摄氏度;
对窨制好的茶叶进行提花;
提完花的茶叶进行烘醅提香。
具体的,所述发酵温度为27-30摄氏度。
具体的,所述萎凋方式包括热风萎凋、冷风萎凋和日光萎凋。
具体的,所述发酵过程具体为: 第一次发酵:首先在温度为30℃、湿度为95%时,发酵30min;然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95%时,发酵40min;最后在温度为30℃、湿度为95%时,发酵32min。
具体的,所述烘焙提香过程具体为: 在烘笼内进行第一次初焙,火温要掌握在120~140℃,时间5~7分钟,中间翻拌两次,翻拌要及时、均匀,摊放厚度不能高于1厘米,烘至六成干则可起焙摊凉;
摊凉1—2小时,摊凉厚度不能高于5厘米,待初烘茶叶凉透,梗叶水分分布均匀;
将初烘叶进行第二次复焙,火温掌握在100℃左右,摊放厚度不能高于5厘米,烘至八成干则可起焙摊凉;
最后,进行第三次烘干,火温掌握在70—80℃,一般需2-6小时烘至足干。
采用本发明所述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将金花茶鲜花和古茶茶叶一同窨制,保留高龄茶树茶汤鲜爽的同时 ,提升了茶汤甜度和厚度,茶叶风味独具一格, 长期饮用吸收金花茶鲜花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抗癌、降血脂、降胆固醇等独特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择300年以上古茶树采摘鲜叶,只采一芽一叶、二叶和三叶;
对鲜叶进行萎凋;
对萎凋好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成条索紧细;
揉捻茶叶进行发酵;
发酵好的茶叶进行风干,制成茶坯,
采摘新鲜的金花茶完整花朵,
对茶坯和金花茶鲜花按照重量比1:1.7-2.5的比例混合后进行窨制;窨制温度为20-25摄氏度;研究发现窨制温度在这个区间范围内,特别是22摄氏度时,对于金花茶鲜花的吐香效果最佳。
对窨制好的茶叶进行提花;
提完花的茶叶进行烘醅和提香。
茶叶滋味中的甜味物质,主要是可溶于水的单糖、双糖及可水解的多糖。单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核糖等;双糖主要有麦芽糖、乳糖等,单糖和双糖都是可溶解在水里的,是茶叶滋味中的甜味物质。而多糖主要有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是碳水化合物的主体,但其中只有大约1%一2%的淀粉,大部分都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多糖属低聚糖(寡糖),它不可溶于水,但可水解,水解后在唾液酶的作用下还原成葡萄糖,使味觉产生甜味。
树龄高的茶树体主要以含碳类化合物代谢为主,鲜叶里糖分及茶多酚含量高,这类茶汤喝起来汤稠黏滑、味甜质厚。树龄低的茶树体主要以含氮类化合物代谢为主,这类茶汤喝起来鲜爽度比较高,但甜度、厚度、黏稠度及耐泡度稍差。
据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分析测试中心的专家教授们进行了两年多的科学研究,证实金花茶含有丰富的天然的作用的微量元素,还含有氨基酸、茶多酚、维生素等有益化合物,共400余种。迄今全世界尚未发现任何一种可食用植物稀有元素含量如此丰富齐全地集于一体!
金花茶除了具有普通茶地功效之外,最突出特点是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抗癌、降血脂、降胆固醇和抑菌抗病毒等独特作用,。
采用本发明所述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将金花茶鲜花和古茶茶叶一同窨制,保留高龄茶树茶汤鲜爽的同时 ,提升了茶汤甜度和厚度,茶叶风味独具一格, 长期饮用吸收金花茶鲜花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抗癌、降血脂、降胆固醇等独特作用。
具体实施例1
采摘300年以上早白尖茶树采摘鲜叶,只采一芽一叶、二叶和三叶;
对鲜叶进行热风萎凋,热风温度为24-26摄氏度;使鲜叶脱水后重量减
少20-22%;萎凋主要目的在于减少鲜叶与枝梗的含水量,促进酵素产生复杂之化学变化。萎凋及发酵过程所产生的化学作用牵涉范围甚广,与茶叶香气、滋味、汤色有绝对相关。
对萎凋好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成条索紧细;
揉捻茶叶进行发酵,发酵具体为:
第一次发酵:首先在温度为30℃、湿度为95%时,发酵30min;然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95%时,发酵40min;最后在温度为30℃、湿度为95%时,发酵32min;
发酵好的茶叶风干后制成茶坯;
采摘新鲜的金花茶完整花朵,
对茶坯和金花茶鲜花按照重量比1:2的比例混合后进行窨制;窨制温度为22摄氏度,窨制时间12天;
对窨制好的茶叶进行提花;即再取未窨制的金花茶鲜花,与窨制好的茶叶按照1:4-5的重量比复窨一次,复窨温度保持不变,时间为24-48小时;目的是提高产品香气的鲜灵度。
窨制用的鲜花,要选择晴天采的朵大饱满的优质花,鲜花的开放度略大些
提完花的茶叶进行烘醅提香;具体为
在烘笼内进行第一次初焙,火温要掌握在120~140℃,时间5~7分钟,中间翻拌两次,翻拌要及时、均匀,摊放厚度不能高于1厘米,烘至六成干则可起焙摊凉。
摊凉1—2小时,摊凉厚度不能高于5厘米,待初烘茶叶凉透,梗叶水分分布均匀为适度。
将初烘叶进行第二次复焙,火温掌握在100℃左右,摊放厚度不能高于5厘米,烘至八成干则可起焙摊凉。
最后,进行第三次烘干,火温掌握在70—80℃,一般需2-6小时烘至足干。
具体实施例2
采摘300年以上叙府龙芽茶树采摘鲜叶,只采一芽一叶、二叶和三叶;
对鲜叶进行热风萎凋,热风温度为24-26摄氏度;使鲜叶脱水后重量减
少27-30%;萎凋主要目的在于减少鲜叶与枝梗的含水量,促进酵素产生复杂之化学变化。萎凋及发酵过程所产生的化学作用牵涉范围甚广,与茶叶香气、滋味、汤色有绝对相关。
对萎凋好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成条索紧细;
揉捻茶叶进行发酵,发酵具体为:
第一次发酵:首先在温度为32℃、湿度为95%时,发酵20min;然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95%时,发酵40min;最后在温度为26℃、湿度为95%时,发酵32min;
发酵好的茶叶风干后制成茶坯;
采摘新鲜的金花茶完整花朵,
对茶坯和金花茶鲜花按照重量比1:2的比例混合后进行窨制;窨制温度为22摄氏度,窨制时间12天;
对窨制好的茶叶进行提花;即再取未窨制的金花茶鲜花,与窨制好的茶叶按照1:4-5的重量比复窨一次,复窨温度保持不变,时间为24-48小时;目的是提高产品香气的鲜灵度。
窨制用的鲜花,要选择晴天采的朵大饱满的优质花,鲜花的开放度略大些
提完花的茶叶进行烘醅提香;具体为
在烘笼内进行第一次初焙,火温要掌握在120~140℃,时间5~7分钟,中间翻拌两次,翻拌要及时、均匀,摊放厚度不能高于1厘米,烘至六成干则可起焙摊凉。
摊凉1—2小时,摊凉厚度不能高于5厘米,待初烘茶叶凉透,梗叶水分分布均匀为适度。
将初烘叶进行第二次复焙,火温掌握在100℃左右,摊放厚度不能高于5厘米,烘至八成干则可起焙摊凉。
最后,进行第三次烘干,火温掌握在70—80℃,一般需2-6小时烘至足干。
前文所述的为本发明的各个优选实施例,各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如果不是明显自相矛盾或以某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前提,各个优选实施方式都可以任意叠加组合使用,所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发明人的发明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选择300年以上古茶树采摘鲜叶,只采一芽一叶、二叶和三叶;
对鲜叶进行萎凋;
对萎凋好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成条索紧细;
揉捻茶叶进行发酵;
发酵好的茶叶进行风干,制成茶坯,
采摘新鲜的金花茶完整花朵,
对茶坯和金花茶鲜花按照重量比1:1.7-2.5的比例混合后进行窨制;窨制温度为20-25摄氏度;
对窨制好的茶叶进行提花;
提完花的茶叶进行烘醅提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温度为27-30摄氏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方式包括热风萎凋、冷风萎凋和日光萎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过程具体为: 第一次发酵:首先在温度为30℃、湿度为95%时,发酵30min;然后在温度为28℃、湿度为95%时,发酵40min;最后在温度为30℃、湿度为95%时,发酵32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焙提香过程具体为: 在烘笼内进行第一次初焙,火温要掌握在120~140℃,时间5~7分钟,中间翻拌两次,翻拌要及时、均匀,摊放厚度不能高于1厘米,烘至六成干则可起焙摊凉;
摊凉1—2小时,摊凉厚度不能高于5厘米,待初烘茶叶凉透,梗叶水分分布均匀;
将初烘叶进行第二次复焙,火温掌握在100℃左右,摊放厚度不能高于5厘米,烘至八成干则可起焙摊凉;
最后,进行第三次烘干,火温掌握在70—80℃,一般需2-6小时烘至足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85944.4A CN110477143A (zh) | 2019-09-19 | 2019-09-19 | 一种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85944.4A CN110477143A (zh) | 2019-09-19 | 2019-09-19 | 一种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77143A true CN110477143A (zh) | 2019-11-22 |
Family
ID=68558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85944.4A Pending CN110477143A (zh) | 2019-09-19 | 2019-09-19 | 一种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7714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19651A (zh) * | 2021-07-30 | 2021-10-22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糯甜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2752A (zh) * | 2011-04-27 | 2011-07-27 | 广东京明茶叶综合发展有限公司 | 红茶的制作工艺及其制成的红茶 |
CN104273252A (zh) * | 2014-10-29 | 2015-01-14 | 保山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野生古树红茶的制作工艺 |
CN104686762A (zh) * | 2015-04-02 | 2015-06-10 | 东兴鑫宇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金花茶的窨制方法 |
CN104705459A (zh) * | 2015-04-02 | 2015-06-17 | 东兴鑫宇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高香金花茶的窨制方法 |
CN104757158A (zh) * | 2015-03-25 | 2015-07-08 | 贵州新景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 |
CN104839355A (zh) * | 2014-02-18 | 2015-08-19 | 普洱茶王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红茶及其加工工艺 |
CN102987034B (zh) * | 2012-12-28 | 2016-01-27 | 广西桂人堂金花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金花茶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6306150A (zh) * | 2016-11-16 | 2017-01-11 | 贵州怡壶春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古树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6578250A (zh) * | 2016-12-07 | 2017-04-26 | 班蔚征 | 一种金花茶的加工方法 |
CN110074212A (zh) * | 2019-04-29 | 2019-08-02 | 杨伟 |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
-
2019
- 2019-09-19 CN CN201910885944.4A patent/CN11047714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2752A (zh) * | 2011-04-27 | 2011-07-27 | 广东京明茶叶综合发展有限公司 | 红茶的制作工艺及其制成的红茶 |
CN102987034B (zh) * | 2012-12-28 | 2016-01-27 | 广西桂人堂金花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金花茶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4839355A (zh) * | 2014-02-18 | 2015-08-19 | 普洱茶王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红茶及其加工工艺 |
CN104273252A (zh) * | 2014-10-29 | 2015-01-14 | 保山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野生古树红茶的制作工艺 |
CN104757158A (zh) * | 2015-03-25 | 2015-07-08 | 贵州新景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野生古茶树鲜叶制作红茶的方法 |
CN104686762A (zh) * | 2015-04-02 | 2015-06-10 | 东兴鑫宇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金花茶的窨制方法 |
CN104705459A (zh) * | 2015-04-02 | 2015-06-17 | 东兴鑫宇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高香金花茶的窨制方法 |
CN106306150A (zh) * | 2016-11-16 | 2017-01-11 | 贵州怡壶春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古树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6578250A (zh) * | 2016-12-07 | 2017-04-26 | 班蔚征 | 一种金花茶的加工方法 |
CN110074212A (zh) * | 2019-04-29 | 2019-08-02 | 杨伟 |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19651A (zh) * | 2021-07-30 | 2021-10-22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糯甜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13519651B (zh) * | 2021-07-30 | 2024-04-26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糯甜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49341B (zh) | 一种金萱茶树花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5053363B (zh) | 一种桑叶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3444917B (zh) | 一种高山鸠坑红茶的生产工艺 | |
CN105104613A (zh) | 一种古茶树红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4430957A (zh) | 功夫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11034831A (zh) | 一种苦荞青柑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490195A (zh) | 一种蛋花香黄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5462768A (zh) | 一种香甜桂花酒的酿造方法 | |
CN108713614B (zh) | 一种高香高茶氨酸碧螺春速溶茶的生产工艺 | |
CN106551012A (zh) | 一种长叶白毫白茶加工工艺 | |
CN102524444B (zh) | 一种漓江乳雪茶的加工方法 | |
CN110477143A (zh) | 一种野生金花古树红茶配制方法 | |
CN111772003A (zh) | 一种特殊口味乌龙茶及其制茶方法 | |
CN101401605B (zh) | 富含硒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枸杞叶茶的制备工艺 | |
CN107114780A (zh) | 一种牡丹花酿的制备方法 | |
KR20100012769A (ko) | 증숙된 홍도라지와 흑도라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102121349B1 (ko) | 블렌딩 차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CN110692758A (zh) | 一种绿茶加工制备工艺 | |
CN105104609A (zh) | 一种夏季红茶的制作工艺 | |
CN108432911A (zh) | 一种有机桂花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13925101A (zh) | 一种谷雨春菊手工黄茶加工方法 | |
CN112438335A (zh) | 一种茶树花茶制作方法 | |
CN106035784A (zh) | 醇甘型古树普洱茶的制作方法及其醇甘型古树普洱茶 | |
CN112401024A (zh) | 一种紫娟茶的生产方法 | |
CN112841365A (zh) | 一种茶花茶的制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