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8970A - 活塞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活塞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8970A
CN110318970A CN201910240629.6A CN201910240629A CN110318970A CN 110318970 A CN110318970 A CN 110318970A CN 201910240629 A CN201910240629 A CN 201910240629A CN 110318970 A CN110318970 A CN 110318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body
access
diameter portion
drive shaft
control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06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8970B (zh
Inventor
小川博道
山本真也
金井明信
石井恒司
井上宜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18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8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8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8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0873Component parts, e.g. sealing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16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by adjusting the capacity of dead spaces of working cha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22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by means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10/00Working fluid
    • F05B2210/10Kind or type
    • F05B2210/14Refrigerants with particular properties, e.g. HFC-134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Compressor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迅速缩小从压缩室向排出室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活塞式压缩机。本发明的压缩机具备旋转体。旋转体设置于驱动轴,并且与驱动轴一体旋转,并能够基于控制压力而沿驱动轴的驱动轴心方向移动。另外,旋转体形成有伴随于驱动轴的旋转而间歇地与第1连通路连通的第2连通路。根据旋转体的驱动轴心方向的位置,在旋转体的每1圈旋转中第1连通路与第2连通路连通的绕驱动轴心的连通角度发生变化。压缩机还具备对旋转体向控制压力室侧施力的施力构件。在旋转体与驱动轴之间形成有在内部的压力比控制压力高时对旋转体向控制压力室侧施力的蓄压室。

Description

活塞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塞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以往的活塞式压缩机。这些压缩机具备壳体、驱动轴、固定斜板、多个活塞、排出阀及控制阀。
壳体具有形成有多个缸孔、和连通于缸孔的第1连通路的缸体。另外,在壳体形成有排出室、斜板室、控制压力室及轴孔。也有时将斜板室兼作吸入室、使与形成于壳体的吸入室连通的轴内通路形成于驱动轴。
驱动轴在轴孔内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固定斜板能够通过驱动轴的旋转而在斜板室内旋转,固定斜板相对于与驱动轴垂直的平面的倾斜角度恒定。活塞在缸孔内形成压缩室,并且连结于固定斜板。在压缩室与排出室之间设置有使压缩室内的制冷剂向排出室排出的簧片阀式的排出阀。
另外,在这些压缩机中,在轴孔内设置有与驱动轴一体或分体的旋转体。旋转体与驱动轴一体旋转,通过由控制阀控制后的控制压力与吸入压力的差压,能够沿驱动轴的驱动轴心方向移动。在旋转体形成有伴随于驱动轴的旋转而间歇地与第1连通路连通的第2连通路。第2连通路形成为,根据旋转体的驱动轴心方向的位置,第2连通路与第1连通路的绕驱动轴心的连通角度发生变化。
关于这些旋转体,根据旋转体的驱动轴心方向的位置,第1连通路与第2连通路连通。因此,斜板室或吸入室内的制冷剂经由第2连通路及第1连通路而被吸入压缩室。此时,第2连通路与第1连通路的绕驱动轴心的连通角度发生变化,所以,被吸入压缩室内的制冷剂的流量发生变化,从压缩室向排出室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发生变化。这样,在这些压缩机中,与通过变更斜板的倾斜角度来变更容量的压缩机相比,要实现构造的简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066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3121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1196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压缩机中,压缩载荷从与压缩行程中的压缩室连通的第1连通路作用于旋转体的外周面。因此,旋转体在轴孔内被沿与驱动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按压,旋转体难以沿驱动轴心方向移动。因此,对于由控制阀实现的控制压力的变更,旋转体的响应性变差,难以迅速缩小从压缩室向排出室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以提供一种能够迅速缩小从压缩室向排出室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活塞式压缩机为应解决的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活塞式压缩机具备:
壳体,具有形成有多个缸孔的缸体,形成有排出室、斜板室、控制压力室及轴孔;
驱动轴,在所述轴孔内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固定斜板,能够通过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在所述斜板室内旋转,相对于与所述驱动轴垂直的平面的倾斜角度恒定;
活塞,在所述缸孔内形成压缩室,并且连结于所述固定斜板;
排出阀,使吸入到所述压缩室内的制冷剂向所述排出室排出;
控制阀,能够控制所述控制压力室的控制压力;
第1连通路,设置于所述缸体,并且连通于所述缸孔;及
旋转体,设置于所述驱动轴,并且与所述驱动轴一体旋转,并能够基于所述控制压力而沿所述驱动轴的驱动轴心方向移动,所述旋转体形成有伴随于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间歇地与所述第1连通路连通的第2连通路,
根据所述旋转体的所述驱动轴心方向的位置,在所述旋转体的每1圈旋转中所述第1连通路与所述第2连通路连通的绕所述驱动轴心的连通角度发生变化,从而从所述压缩室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发生变化,
所述活塞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还具备对所述旋转体向所述控制压力室侧施力的施力构件,
在所述旋转体与所述驱动轴之间,形成有在内部的压力比所述控制压力高时对所述旋转体向所述控制压力室侧施力的蓄压室。
在本发明的压缩机中,施力构件向制冷剂的流量减小的方向沿驱动轴心方向对旋转体施力。另外,设置于驱动轴与旋转体之间的蓄压室在内部的蓄积压力(日文:蓄積圧力)比控制压力高时,向制冷剂的流量减小的方向沿驱动轴心方向对旋转体施力。
因此,在该压缩机中,即使旋转体在轴孔内被沿与驱动轴心方向正交的方向按压,旋转体也能够通过基于上述施力构件及与蓄压室和控制压力室的压力差量相应的施加力的帮助(英文:assist),而迅速地沿驱动轴心方向向制冷剂的流量减小的方向移动。这样,对于由控制阀实现的控制压力的变更,向流量减小的方向的旋转体的响应性提高,能够迅速缩小从压缩室向排出室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
因此,在本发明的压缩机中,能够迅速缩小从压缩室向排出室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
可以是,驱动轴具有小径部、和与小径部形成为一体并且直径比小径部的直径大的大径部。可以是,旋转体具有供小径部插通的内凸缘、和从内凸缘的径向外侧沿驱动轴心方向延伸并且收容大径部的一部分的筒部。可以是,蓄压室由内凸缘、筒部、小径部及大径部形成。并且,优选的是,在旋转体移动到了最靠小径部侧的位置时,筒部的与内凸缘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位于大径部的径向外侧。在该情况下,容易在压缩机内形成蓄压室,能够实现压缩机的小型化。
优选的是,控制压力室与蓄压室经由节流通路而连通。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在控制压力室与蓄压室之间设置密封构件,能够实现零件件数的削减。
可以是,在控制压力室与蓄压室经由节流通路而连通的情况下,由小径部和内凸缘形成节流通路。在该情况下,容易在压缩机内形成节流通路,能够实现压缩机的小型化。
可以是,在蓄压室内设置有被小径部插通的垫圈、和对垫圈向控制压力室侧施力的第2施力构件。并且,可以是,节流通路具有由内凸缘和小径部形成的第1通路、和由垫圈和小径部形成并且直径比第1通路的直径小的第2通路。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垫圈的选择来减小第2通路的流路面积,蓄压室内的蓄积压力能够长期间地作用于旋转体。
可以是,旋转体具有连通于与活塞位于活塞的上止点的压缩室连通的第1连通路和蓄压室的导压通路。在该情况下,能够将残留于压缩室内的高压的制冷剂向蓄压室内供给,所以能够进行对残留的高压的制冷剂的有效活用。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压缩机中,能够迅速缩小从压缩室向排出室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活塞式压缩机的剖视图,示出排出流量最大的状态。
图2是实施例1的活塞式压缩机的剖视图,示出排出流量最小的状态。
图3涉及实施例1的活塞式压缩机,是示出图1的状态下的第1连通路的轨迹等的旋转体的展开图。
图4涉及实施例1的活塞式压缩机,是示出图2的状态下的第1连通路的轨迹等的旋转体的展开图。
图5涉及实施例1的活塞式压缩机,是排出流量最大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6涉及实施例1的活塞式压缩机,是排出流量最小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7涉及实施例2的活塞式压缩机,是排出流量最大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8涉及实施例2的活塞式压缩机,是排出流量最小的状态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9a~19f…缸孔;
21b…排出室;
23…斜板室;
37…控制压力室;
27…轴孔;
1…壳体(17…前壳体、19…缸体、21…后壳体);
3…驱动轴;
5…固定斜板;
47…压缩室;
7…活塞;
11…排出阀;
Pc…控制压力;
13…控制阀;
29a~29f…第1连通路;
O…驱动轴心;
15d…第2连通路(凹部);
15…旋转体;
θ1、θ2…连通角度;
43…施力构件(第1弹簧);
33…蓄压室;
3b…小径部;
3a、3c…大径部;
15a…内凸缘;
15f…筒部;
35、55…节流通路;
51…垫圈;
53…第2施力构件(第2弹簧);
55a…第1通路;
55b…第2通路;
15e…导压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实施例1、2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及图2所示,实施例1的活塞式压缩机具备壳体1、驱动轴3、固定斜板5、6个活塞7(参照图3及图4)、排出阀11、控制阀13及旋转体15。
壳体1具有前壳体17、缸体19及后壳体21。以下,将前壳体17侧作为压缩机的前方,将后壳体21侧作为压缩机的后方,并且如图1及图2那样对压缩机的上下进行规定。
前壳体17与缸体19彼此紧固连结,在两者之间形成有斜板室23。在后壳体21中,在中央形成有吸入室21a,在吸入室21a的外周侧形成有环状的排出室21b。斜板室23通过未图示的通路连通于吸入室21a。在后壳体21形成有使吸入室21a向外部开放的吸入口21c、和使排出室21b向外部开放的排出口21d。
缸体19与后壳体21在两者之间具有阀单元25并且彼此紧固连结。在缸体19形成有前后贯通的6个缸孔19a~19f(参照图3及图4)。如图1及图2所示,缸体19贯通阀单元25并且延伸到后壳体21内。在前壳体17及缸体19形成有沿驱动轴3的驱动轴心O方向延伸的轴孔27。轴孔27包括位于前壳体17内的小孔27a、和在缸体19内从小孔27a切换并且直径比小孔27a的直径大的大孔27b。大孔27b在后壳体21内与吸入室21a连通。缸体19在斜板室23与大孔27b之间具有支承壁19g。
在缸体19形成有从缸孔19a~19f朝向驱动轴心O形成并且与大孔27b连通的第1连通路29a~29f。第1连通路29a~29f随着从距阀单元25最近的位置起接近驱动轴心O而向前方倾斜。
驱动轴3在轴孔27内被支承为能够旋转。驱动轴3包括位于前方且被支承于前壳体17并且压入了固定斜板5的大径部3a、与大径部3a形成为一体且位于大孔27b内并且直径比大径部3a的直径小的小径部3b、及与小径部3b形成为一体且延伸到后端并且直径与大径部3a的直径相同的大径部3c。也就是说,小径部3b位于大径部3a与大径部3c之间。
通过准备形成大径部3a的第1轴和形成小径部3b及大径部3c的第2轴并在第1轴形成压入孔且向压入孔压入小径部3b的一部分来制造该驱动轴3。驱动轴3除去压入了固定斜板5的部分以外,在外周面具有未图示的滑动层,大径部3a被直接支承于前壳体17及缸体19。在前壳体17与驱动轴3之间设置有轴封装置31。轴封装置31对壳体1的内部与外部进行密封。
在轴孔27的大孔27b内设置有旋转体15。如图5及图6所示,旋转体15具有供驱动轴3的小径部3b插通的内凸缘15a、和从内凸缘15a的径向外侧沿驱动轴心O方向延伸并且收容大径部3c的一部分的筒部15f。筒部15f形成有由内凸缘15a区划驱动轴心O方向的前端侧并收容驱动轴3的大径部3c并且使大径部3c的外周面沿驱动轴心O方向滑动的收容室15b。由内凸缘15a的后表面、筒部15f的内周面、小径部3b的外周面及大径部3c的前表面形成蓄压室33。在蓄压室33内设置有以内凸缘15a的后表面和大径部3c的前表面为支承面(日文:座面)的第1弹簧43。第1弹簧43相当于本发明的施力构件。
另外,由小径部3b和内凸缘15a形成节流通路35。节流通路35的开口面积与后述的控制通路13c向控制压力室37开口的开口面积相比足够小。在旋转体15的外周面也形成有未图示的滑动层。
由支承壁19g的后表面、大孔27b的内周面、旋转体15的前表面、大径部3a的后方的外周面、及小径部3b的外周面形成控制压力室37。驱动轴3的大径部3a和小径部3b所形成的台阶部3d位于控制压力室37内。该台阶部3d在旋转体15向驱动轴心O方向的前方移动时对位置进行限制。
在驱动轴3的大径部3c形成有沿驱动轴心O方向延伸的外花键3e、和位于比外花键3e靠后方处的圆筒面3f。在旋转体15的形成收容室15b的内周面形成有沿驱动轴心O方向延伸并且与外花键3e啮合的内花键15c。旋转体15通过外花键3e和内花键15c而能够在大孔27b内与驱动轴3一起旋转,能够沿驱动轴心O方向移动。即使旋转体15沿驱动轴心O方向移动,圆筒面3f也滑动接触收容室15b的内周面,而蓄压室33内的蓄积压力Pa难以从圆筒面3f侧泄漏。
如图3及图4所示,在旋转体15的外周面凹设有凹部15d。凹部15d向旋转体15的后端开放,通过轴孔27的大孔27b而与吸入室21a连通。另外,在旋转体15的前方,凹部15d的绕驱动轴心O的宽度窄,在旋转体15的后方,凹部15d的绕驱动轴心O的宽度长。凹部15d相当于第2连通路。
另外,如图5及图6所示,在旋转体15形成有导压通路15e。导压通路15e的外端在旋转体15的外周面开放,导压通路15e的内端向蓄压室33开放。如图3及图4所示,导压通路15e无论旋转体15的驱动轴心O方向的位置如何,均伴随于驱动轴3的旋转而与第1连通路29a~29f中的某一方连通。
如图5及图6所示,在驱动轴3的大径部3c的后方嵌合有弹性挡圈41。弹性挡圈41在旋转体15向驱动轴心O方向的后方移动时对位置进行限制。
如图1及图2所示,固定斜板5压入并固定于驱动轴3的大径部3a。在前壳体17与固定斜板5之间设置有推力轴承45。固定斜板5相对于与驱动轴心O方向正交的面所成的倾斜角度恒定。
在缸孔19a~19f内设置有活塞7。活塞7在缸孔19a~19f内形成压缩室47。在活塞7的前部形成有凹部7a,在凹部7a的前后表面与固定斜板5之间设置有前后成对的分别为半球状的滑履(英文:shoe)49。活塞7通过滑履49连结于固定斜板5。
阀单元25是将保持件25a、排出簧片阀25b及阀板25c按该顺序层叠而得到的构成。保持件25a位于后壳体21侧。在阀板25c形成有若排出簧片阀25b打开则使排出室21b与压缩室47连通的排出通道25f。阀单元25及排出通道25f构成了排出阀11。
在后壳体21设置有控制阀13。控制阀13与吸入室21a通过低压通路13a连接,控制阀13与排出室21b通过高压通路13b连接,控制阀13与控制压力室37通过控制通路13c连接。低压通路13a及高压通路13b形成于后壳体21,控制通路13c形成于后壳体21及缸体19。控制阀13能够通过感知吸入室21a内的吸入压力Ps来调整阀开度,根据排出室21b内的排出压力Pd而控制为控制压力室37内的控制压力Pc。另外,控制压力室37能够通过未图示的抽气通路来降低控制压力室37内的控制压力。控制阀13使最高成为排出压力Pd的控制压力Pc的制冷剂向控制通路13c供给。
该压缩机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装置。若驱动轴3由发动机和/或马达驱动,则固定斜板5在斜板室23内通过驱动轴3而旋转。因此,活塞7分别从活塞7的下止点移动到活塞7的上止点,并且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此外,以下,将活塞7的上止点及活塞7的下止点分别记为上止点及下止点。
并且,如图1及图5所示,当控制阀13通过控制通路13c向控制压力室37供给高压的控制压力Pc时,旋转体15克服第1弹簧43的施加力而位于与弹性挡圈41抵接的后端。在该状态下,当如图3所示那样,例如活塞7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时,压缩室47的容积扩大。连通于压缩室47的第1连通路29b、29c连通于旋转体15的凹部15d,所以,经由轴孔27的大孔27b从吸入室21a向这些压缩室47吸入吸入压力Ps的制冷剂。
在此期间,从旋转体15来看,第1连通路29a~29f与驱动轴3及旋转体15的旋转相应地移动。因此,在旋转体15的每1圈旋转中,第1连通路29a~29f与凹部15d伴随于驱动轴3及旋转体15的旋转而间歇地绕驱动轴心O以连通角度θ1连通。
并且,当活塞7从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时,压缩室47的容积缩小。因此,当压缩室47内的压力变得比排出室21b高时,排出簧片阀25b打开而排出室21b与压缩室47连通,从压缩室47向排出室21b排出排出压力Pd的制冷剂。因此,在该状态下,压缩机在驱动轴3的每1圈旋转中从压缩室47向排出室21b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成为最大。此外,从吸入口21c向吸入室21a供给经过了蒸发器的制冷剂。另外,排出室21b内的制冷剂经由排出口21d向冷凝器排出。
若从该状态起如图2及图6所示控制阀13没有通过控制通路13c使高压的控制压力Pc向控制压力室37供给而控制压力室37内的控制压力Pc慢慢变低,则旋转体15屈服于第1弹簧43的施加力而位于与台阶部3d抵接的前端。在像这样旋转体15移动到了最靠小径部3b侧的位置时,筒部15f的与内凸缘15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位于大径部3c的径向外侧。
在该状态下,如图4所示,压缩室47不仅是在活塞7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而容积扩大的期间,而且在活塞7从下止点移动到一定位置而容积开始缩小时,第1连通路29b~29e也连通于旋转体15的凹部15d。因此,压缩室47虽然一度经由轴孔27的大孔27b从吸入室21a吸入吸入压力Ps的制冷剂,但伴随于容积的缩小会使该制冷剂向压缩室47的上游侧回流。
在此期间,在旋转体15的每1圈旋转中第1连通路29a~29f与凹部15d伴随于驱动轴3及旋转体15的旋转而根据旋转体15的驱动轴心O方向的位置间歇地绕驱动轴心O以连通角度θ2连通。此外,连通角度θ2与连通角度θ1相比连通角度大。
并且,当活塞7从一定位置移动到上止点时,压缩室47的容积缩小。因此,当压缩室47内的压力变得比排出室21b的压力高时,从压缩室47向排出室21b排出排出压力Pd的制冷剂。此时,仅向压缩室47内吸入少量的制冷剂,所以仅从压缩室47向排出室21b排出少量的制冷剂。因此,在该状态下,压缩机从压缩室47向排出室21b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成为最小。
在这些期间,在该压缩机中,也是压缩载荷从与压缩行程中的压缩室47连通的第1连通路29a~29f作用于旋转体15的外周面,旋转体15在轴孔27内被沿与驱动轴心O方向正交的方向按压。
然而,在该压缩机中,如图5及图6所示,第1弹簧43对旋转体15向沿着驱动轴心O的左方向、也就是制冷剂的流量减小的方向施力。
另外,活塞7位于上止点的压缩室47的容积成为最小。如图3及图5所示,例如,连通于该压缩室47的第1连通路29a连通于导压通路15e,残留于压缩室47内的高压的制冷剂向蓄压室33内供给。如图4及图6所示,即使旋转体15沿驱动轴心O向左方向移动,连通于该压缩室47的第1连通路29a也连通于导压通路15e,残留于压缩室47内的高压的制冷剂也向蓄压室33内供给。因此,蓄压室33的内部的蓄积压力Pa比控制压力室37的控制压力Pc高。
因此,当控制阀13使控制压力室37内的控制压力Pc变低时,与Pa-Pc的压力差量相应的制冷剂从蓄压室33经由节流通路35向控制压力室37慢慢流动。因此,旋转体15被向沿着驱动轴心O的左方向、也就是制冷剂的流量减小的方向施力。
因此,在该压缩机中,即使旋转体15在轴孔27内被沿与驱动轴心O方向正交的方向按压,旋转体15也能够通过基于上述的施加力的帮助而向沿着驱动轴心O的左方向、也就是制冷剂的流量减小的方向迅速地移动。这样,对于由控制阀13实现的控制压力Pc的变更,向流量减小的方向的旋转体15的响应性提高,能够迅速缩小从压缩室47向排出室21b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
而且,在该压缩机中,由于没有变更固定斜板5的倾斜角度来变更容量,所以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化等。
因此,在该压缩机中,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化等,同时能够迅速缩小从压缩室47向排出室21b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
另外,在该压缩机中,绕驱动轴3的小径部3b形成蓄压室33,由小径部3b和内凸缘15a形成节流通路35,所以容易在压缩机内形成蓄压室33及节流通路35,能够实现压缩机的小型化及低廉化。另外,在该压缩机中,根据蓄压室33的蓄积压力Pa与控制压力室37的控制压力Pc的差量而对旋转体15向制冷剂的流量减小的方向、即对旋转体15向控制压力室37侧施力,所以也能够使第1弹簧43小型化,在这一意义上也能够实现小型化及低廉化。
而且,在该压缩机中,旋转体15的导压通路15e将残留于压缩室47内的高压的制冷剂向蓄压室33内供给,所以能够进行对残留的高压的制冷剂的有效活用。另外,蓄压室33内的蓄积压力Pa的制冷剂经由节流通路35向控制压力室37流动,所以容易将控制压力室37稳定地维持为控制压力Pc。
(实施例2)
如图7及图8所示,在实施例2的压缩机中,在旋转体15没有形成实施例1那样的导压通路15e。另一方面,在蓄压室33内设置有垫圈51及第2弹簧53。
垫圈51被驱动轴3的小径部3b插通。垫圈51的内径比内凸缘15a的内径小。第2弹簧53向蓄压室33扩大的方向对垫圈51施力。第2弹簧53相当于第2施力构件。由内凸缘15a和小径部3b形成第1通路55a,由垫圈51和小径部3b形成第2通路55b。另外,如图7所示,当垫圈51与内凸缘15a分离时,由内凸缘15a和垫圈51形成第3通路55c。这些第1~3通路55a~55c为节流通路55。其他的构成与实施例1是同样的。
在该压缩机中,当控制阀13通过控制通路13c向控制压力室37供给高压的控制压力Pc时,旋转体15位于与弹性挡圈41抵接的后端。在该状态下,压缩机在驱动轴3的每1圈旋转中从压缩室47向排出室21b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成为最大。
此时,控制压力室37内的高压的制冷剂经由第1、2通路55a、55b向蓄压室33供给。另外,当垫圈51克服第2弹簧53的施加力而与内凸缘15a分离时,控制压力室37内的高压的制冷剂经由第3通路55c向蓄压室33供给。因此,蓄压室33的内部的蓄积压力Pa被快速地维持为与控制压力室37的控制压力Pc相同的压力。
若从该状态起如图8所示控制阀13没有通过控制通路13c使高压的控制压力Pc向控制压力室37供给,控制压力室37内的控制压力Pc慢慢变低,则与Pa-Pc的压力差量相应的制冷剂从蓄压室33经由第1、2通路55a、55b向控制压力室37慢慢流动。这样,旋转体15位于前端。在该状态下,压缩机从压缩室47向排出室21b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成为最小。
在该情况下,虽然与实施例1的压缩机相比,垫圈51及第2弹簧53的零件增加,但能够通过垫圈51的选择来减小第2通路55b的流路面积,蓄压室33内的蓄积压力Pa能够长期间地作用于旋转体15。其他的作用效果与实施例1是同样的。
以上,按照实施例1、2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1、2,不言而喻,能够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并应用。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例1、2的压缩机中在斜板室23之外另行设置了吸入室21a,但也可以将斜板室兼作吸入室。
也可以在驱动轴3与旋转体15之间设置O形圈、使控制压力室37与蓄压室33不连通。
也可以构成为仅在活塞7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的期间、从第2连通路向压缩室47供给吸入制冷剂。
也可以使旋转体15的朝向前后相反。在该情况下,在后壳体21形成控制压力室。
蓄压室不限于像实施例1、2的压缩机那样形成于旋转体与驱动轴之间的构成。例如,也可以是,在旋转体以与实施例1、2前后方向相反的方式配置、在后壳体形成有控制压力室的情况下,使蓄压室一体地形成在旋转体的后侧,并且在蓄压室与控制压力室之间设置节流通路。
在实施例1中虽然进行了通过调整容量控制阀13的阀开度来对从排出室21b经由高压通路13b向控制压力室37导入的制冷剂的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控制压力室37的控制压力Pc这一所谓的“入侧(日文:入れ側)控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进行通过调整容量控制阀13的阀开度来对从控制压力室37经由抽气通路向吸入室21a排出的制冷剂的排出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控制压力室37的压力这一所谓的“出侧(日文:抜き側)控制”。
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摆动(英文:wabble)式压缩机。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装置。

Claims (6)

1.一种活塞式压缩机,具备:
壳体,具有形成有多个缸孔的缸体,形成有排出室、斜板室、控制压力室及轴孔;
驱动轴,在所述轴孔内被支承为能够旋转;
固定斜板,能够通过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在所述斜板室内旋转,相对于与所述驱动轴垂直的平面的倾斜角度恒定;
活塞,在所述缸孔内形成压缩室,并且连结于所述固定斜板;
排出阀,使吸入到所述压缩室内的制冷剂向所述排出室排出;
控制阀,能够控制所述控制压力室的控制压力;
第1连通路,设置于所述缸体,并且连通于所述缸孔;及
旋转体,设置于所述驱动轴,并且与所述驱动轴一体旋转,并能够基于所述控制压力而沿所述驱动轴的驱动轴心方向移动,所述旋转体形成有伴随于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而间歇地与所述第1连通路连通的第2连通路,
根据所述旋转体的所述驱动轴心方向的位置,在所述旋转体的每1圈旋转中所述第1连通路与所述第2连通路连通的绕所述驱动轴心的连通角度发生变化,从而从所述压缩室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发生变化,
所述活塞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还具备对所述旋转体向所述控制压力室侧施力的施力构件,
在所述旋转体与所述驱动轴之间,形成有在内部的压力比所述控制压力高时对所述旋转体向所述控制压力室侧施力的蓄压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轴具有小径部、和与所述小径部形成为一体并且直径比所述小径部的直径大的大径部,
所述旋转体具有供所述小径部插通的内凸缘、和从所述内凸缘的径向外侧沿所述驱动轴心方向延伸并且收容所述大径部的一部分的筒部,
所述蓄压室由所述内凸缘、所述筒部、所述小径部及所述大径部形成,
在所述旋转体移动到了最靠所述小径部侧的位置时,所述筒部的与所述内凸缘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位于所述大径部的径向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压力室与所述蓄压室经由节流通路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压力室与所述蓄压室经由节流通路而连通,
由所述小径部和所述内凸缘形成所述节流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蓄压室内设置有被所述小径部插通的垫圈、和对所述垫圈向所述控制压力室侧施力的第2施力构件,
所述节流通路具有由所述内凸缘和所述小径部形成的第1通路、和由所述垫圈和所述小径部形成并且直径比所述第1通路的直径小的第2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塞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体具有连通于与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活塞的上止点的所述压缩室连通的所述第1连通路和所述蓄压室的导压通路。
CN201910240629.6A 2018-03-30 2019-03-28 活塞式压缩机 Active CN1103189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7775 2018-03-30
JP2018067775A JP6881375B2 (ja) 2018-03-30 2018-03-30 ピストン式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8970A true CN110318970A (zh) 2019-10-11
CN110318970B CN110318970B (zh) 2020-10-30

Family

ID=67909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0629.6A Active CN110318970B (zh) 2018-03-30 2019-03-28 活塞式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881375B2 (zh)
KR (1) KR102176357B1 (zh)
CN (1) CN110318970B (zh)
DE (1) DE102019108074B4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9866A (zh) * 2019-03-28 2020-10-09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活塞式压缩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35715A1 (de) * 1991-10-23 1993-04-29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Kuehlgasfuehrungsmechanismus in einem taumelscheibenkompressor
JPH05306680A (ja) * 1992-03-04 1993-11-19 Nippon Soken Inc 斜板型可変容量コンプレッサ
US5486098A (en) * 1992-12-28 1996-01-23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Swash plate type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US5529461A (en) * 1993-12-27 1996-06-25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Piston type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JP2004225557A (ja) * 2003-01-20 2004-08-1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ピストン式圧縮機
CN104514697A (zh) * 2013-09-27 2015-04-1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斜盘式变排量压缩机
JP2016164394A (ja) * 2015-03-06 2016-09-0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JP2017096128A (ja) * 2015-11-20 2017-06-0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8212A (en) 1992-03-04 1995-12-26 Nippondenso Co., Ltd. Swash plate type compressor
JP3280696B2 (ja) * 1992-05-06 2002-05-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可変容量圧縮機
JPH07119631A (ja) * 1993-08-26 1995-05-09 Nippondenso Co Ltd 斜板型可変容量圧縮機
JP3254871B2 (ja) * 1993-12-27 2002-02-12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クラッチレス片側ピストン式可変容量圧縮機
JPH07310654A (ja) 1994-05-12 1995-11-28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クラッチレス片側ピストン式可変容量圧縮機
KR0169014B1 (ko) 1994-05-12 1999-03-20 이소가이 찌세이 무클러치 편측 피스톤식 가변 용량 압축기
KR0142937B1 (ko) * 1995-08-31 1998-07-15 이영서 정수기의 단수감지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35715A1 (de) * 1991-10-23 1993-04-29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Kuehlgasfuehrungsmechanismus in einem taumelscheibenkompressor
JPH05306680A (ja) * 1992-03-04 1993-11-19 Nippon Soken Inc 斜板型可変容量コンプレッサ
US5486098A (en) * 1992-12-28 1996-01-23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Swash plate type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US5529461A (en) * 1993-12-27 1996-06-25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Piston type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JP2004225557A (ja) * 2003-01-20 2004-08-1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ピストン式圧縮機
CN104514697A (zh) * 2013-09-27 2015-04-1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斜盘式变排量压缩机
JP2016164394A (ja) * 2015-03-06 2016-09-0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JP2017096128A (ja) * 2015-11-20 2017-06-01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可変容量型斜板式圧縮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9866A (zh) * 2019-03-28 2020-10-09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活塞式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108074B4 (de) 2021-12-30
JP2019178633A (ja) 2019-10-17
DE102019108074A1 (de) 2019-10-02
KR20190114813A (ko) 2019-10-10
KR102176357B1 (ko) 2020-11-09
JP6881375B2 (ja) 2021-06-02
CN110318970B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3654B (zh) 压缩机的吸取节流阀
JP3080279B2 (ja) 往復動型圧縮機
JP5741554B2 (ja) ピストン型圧縮機
EP1712791A2 (en) Swash plate compressor
CN110318970A (zh) 活塞式压缩机
JP3744861B2 (ja) 圧縮機
CN110318971B (zh) 活塞式压缩机
JP4934921B2 (ja) ピストン式容量可変型流体機械
CN105298791B (zh) 旋转斜板式可变排量压缩机
JP2005105975A (ja) 圧縮機の弁構造
KR102174872B1 (ko) 피스톤식 압축기
KR101742101B1 (ko) 사판식 압축기
WO2020196577A1 (ja) ピストン式圧縮機
WO2021065905A1 (ja) ピストン式圧縮機
JP3079743B2 (ja) ピストン型圧縮機における冷媒ガス吸入構造
JP2018150920A (ja) 圧縮機
JP2002031058A (ja) 往復式冷媒圧縮機
JP2019178634A (ja) ピストン式圧縮機
CN104632573B (zh) 斜盘式可变排量压缩机
JP3111693B2 (ja) 往復動型圧縮機
JP2001295756A (ja) 圧縮機
KR101735175B1 (ko) 용량 가변형 사판식 압축기
KR100943703B1 (ko) 로터리 밸브를 구비한 왕복동 압축기
JP2018150880A (ja)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KR101557998B1 (ko) 가변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