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1483A - 车辆侧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侧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1483A
CN110171483A CN201910111373.9A CN201910111373A CN110171483A CN 110171483 A CN110171483 A CN 110171483A CN 201910111373 A CN201910111373 A CN 201910111373A CN 110171483 A CN110171483 A CN 1101714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reinforcer
contact surface
cutting part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13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71483B (zh
Inventor
神村信哉
池田光希
金谷俊助
松村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171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1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1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14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4External Ornamental or guard strips; Ornamental inscriptive devices there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3/00Combined superstructure and frame, i.e. monocoque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8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 B60J10/84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ening panels, e.g. doors arranged on the vehicle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410/0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410/12Production or manufacturing of vehicle parts
    • B60Y2410/124Welded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侧部结构包括:车顶纵梁,其包括作为所述车顶纵梁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的梁加强件,并且所述车顶纵梁具有封闭的横截面结构;第一上接触表面,其形成在所述梁加强件上,并且设置在前侧门的外周部上的密封条将与所述第一上接触表面接触;凸缘,其形成在所述梁加强件处并且车顶板接合到所述凸缘上;和梁装饰件,其覆盖所述车顶纵梁的从所述凸缘到所述第一上接触表面的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的一部分。

Description

车辆侧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侧部结构。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195108号公开了一种车辆侧部结构,其包括侧板外部,该侧板外部是从外侧覆盖车身的侧部的侧构件外板。车辆侧部结构的侧构件外板的车顶纵梁部和后板部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彼此一体地形成。
发明内容
顺便提及,车辆侧部结构的侧构件外板具有这样的形状:其中在车辆的侧视图中,车顶纵梁部从后板部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朝向车辆的前侧延伸。因此,由于当从钢板冲压出用于侧构件外板的坯料时在该结构中产生大量废料,因此产量低。此外,当侧构件外板被运输或在组装期间处理时,可能会损坏薄的车顶纵梁部。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侧部结构,其允许车身轻并且允许通过减小侧构件外板的尺寸提高产量。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车辆侧部结构包括:车顶纵梁,其包括作为所述车顶纵梁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的梁加强件,并且具有封闭的横截面结构;第一接触表面,其形成在所述梁加强件上,并且设置在侧门的外周部上的密封条将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接触;凸缘,其形成在所述梁加强件处并且车顶板接合到所述凸缘上;和梁装饰件,其覆盖所述车顶纵梁的从所述凸缘到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的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的一部分。
根据第一方案的车辆侧部结构,具有封闭的横截面的车顶纵梁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由梁加强件形成。所述梁加强件包括第一接触表面,设置在侧门的外周部上的密封条将与第一接触表面接触。此外,车顶纵梁的从车顶板接合的凸缘到第一接触表面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的一部分被梁装饰件覆盖。也就是说,车辆侧部结构的梁加强件的设置成面向侧门的第一接触表面暴露于外部并且未被侧构件外板等覆盖。因此,当侧门打开时,梁加强件用作准外板。这里,“准外板”是指当前侧门和后侧门打开时暴露于车辆外部的外板。
此外,覆盖车顶纵梁的梁装饰件是与梁加强件分离的构件。因此,根据第一方案的车辆侧部结构,用于覆盖车辆侧部的构件的数量小于车辆侧部包括车顶纵梁和覆盖车辆后侧部的侧构件外板的情况下的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使车辆变轻。此外,由于没有设置覆盖从车辆后侧部到车顶纵梁的部分的侧构件外板,并且设置了仅覆盖车辆后部的侧构件外板,因此当从钢板冲出用于侧构件外板的坯料时废料的产生量减少了。因此,可以提高产量。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车辆侧部结构还可包括柱加强件,所述柱加强件形成柱的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并且在所述柱加强件与所述梁加强件重叠的状态下接合到所述梁加强件,并且所述柱加强件可以包括第二接触表面,所述密封条将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接触。
根据上述车辆侧部结构,所述柱加强件的设置为至少面向侧门的第二接触表面暴露于外部并且未被侧构件外板等覆盖。因此,当侧门打开时,所述柱加强件用作准外板。此外,由于没有设置覆盖柱的侧构件外板,因此可以将由柱加强件形成的封闭横截面的中空部分的面积增加与之相当的量。也就是说,可以提高柱的横截面强度和刚度,并且减小柱的柱加强件等的厚度,从而可以使车辆变轻。
在上述车辆侧部结构中,在所述柱加强件和所述梁加强件之间的连接部可以包括作为所述连接部的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的分割部;并且所述分割部可以填充有填充物,使得形成从所述柱加强件到所述梁加强件上连续的表面。
根据上述车辆侧部结构,在用作准外板的梁加强件和柱加强件的分割部处形成的台阶可以填充有填充物,从而可以抑制雨水等渗入到分割部中。
在上述车辆侧部结构中,在所述柱加强件和所述梁加强件之间的连接部可以包括作为所述连接部的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的分割部;并且所述分割部可以设置有盖构件,使得形成从所述柱加强件到所述梁加强件上连续的表面。
根据上述车辆侧部结构,在用作准外板的梁加强件和柱加强件的分割部处形成的台阶覆盖有盖构件,从而可以抑制雨水等渗入到分割部中。
在上述车辆侧部结构中,前柱的在所述柱加强件和所述梁加强件之间的连接部可以包括作为所述连接部的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的前分割部;并且所述前分割部可以设置成暴露到前翼子板的外部。
根据上述车辆侧部结构,形成在前柱的在柱加强件和梁加强件之间的连接部处的前分割部不被前翼子板隐藏。因此,即使在前翼子板安装在车身框架上之后,也可以将密封材料施加到前分割部。
在第一方案的车辆侧部结构中,所述梁装饰件可以由树脂制成。
根据上述车辆侧部结构,可以使车顶纵梁部变轻。此外,只有车顶纵梁部可以设定为具有高设计性的形状和颜色。另外,由于可以使用夹子等来附接和拆卸由树脂制成的梁装饰件,因此可以容易地更换梁装饰件。
在第一方案的车辆侧部结构中,车顶纵梁可以包括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向外突出的突出部。
根据上述车辆侧部结构,由于突出部布置在车辆侧面碰撞时最远离弯曲力矩的中性轴的位置处,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屈服强度。
在上述车辆侧部结构中,所述梁装饰件的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下端部可以设置有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突出部和第一接触表面接触。
根据上述车辆侧部结构,由于弹性构件在受到弹力的同时在多个部分处与车顶纵梁接触,因此梁装饰件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下端部的位置变化受到抑制。
根据本发明的各方案,可以允许车身轻,并且允许通过减小侧构件外板的尺寸提高产量。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的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尚未接合到车辆侧部结构的车架的各个构件的分解图(左侧视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的围绕前柱加强件和梁加强件之间的分割部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的围绕前柱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沿图1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的围绕中柱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沿图1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的围绕车顶纵梁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沿图1的线C-C截取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的围绕车顶纵梁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沿图1的线D-D截取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的梁装饰件的靠近车辆下侧的端部附近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图6的放大视图);
图9是根据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的分割部的剖视图(沿图2的线E-E截取的剖视图);和
图10是根据变型例的车辆侧部结构的分割部的剖视图(对应于沿图2中的线E-E截取的剖视图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10。在各图中,箭头“前”(FR)表示车辆的前侧,箭头“上”(UP)表示车辆的上侧,箭头“外”(OUT)表示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此外,由于车辆的前部具有基本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将示出并描述当从就座的乘员观看时车辆的左部。
(车辆侧部结构的基本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车门槛90设置在应用了根据该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10的车辆(车身)12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的下部处,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前柱50从车门槛90的前端部朝向车辆的上侧延伸。此外,中柱60从车门槛90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分朝向车辆的上侧延伸。此外,后柱70从车门槛90的后端朝向车辆的上侧延伸。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车顶纵梁80接合到前柱50的上端部、中柱60的上端部和后柱70的上端部。车门槛90、前柱50、中柱60、后柱70和车顶纵梁80形成为由金属制成并具有封闭横截面的车架。
这里,当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观看时在侧视图中具有大致矩形开口的前侧门开口部22由车门槛90、前柱50、车顶纵梁80和中柱60形成。另外,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观看时在侧视图中具有大致矩形开口的后侧门开口部24由车门槛90、中柱60、车顶纵梁80和后柱70形成。前侧门开口部22和后侧门开口部24中的每一个是门开口部20的示例。
此外,侧门30设置在每个门开口部20上,以便可打开和关闭。具体地,前侧门32设置在前侧门开口部22上以便可打开和关闭,并且后侧门34设置在后侧门开口部24上以便可打开和关闭。相应的侧门30在每个门开口部20上关闭,使得车辆的内部110和车辆的外部112(见图4至图7)被分隔开。同时,如图4至图7所示,由橡胶制成的密封条42设置在前侧门32上,以包围前侧门32的外周部。此外,由橡胶制成的门开口装饰件58沿前侧门开口部22的内边缘部设置在前侧门开口部22上。同时,如图5所示,由橡胶制成的密封条44设置在后侧门34上,以围绕后侧门34的外周部。此外,由橡胶制成的门开口装饰件78沿着后侧门开口部24的内边缘部设置在后侧门开口部24上。
如图2所示,形成前柱5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的前柱加强件52(下文中,称为“前柱RF 52”)接合到车顶纵梁80和车门槛90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表面中的每一个。详细地,前柱RF 52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通过焊接等接合到梁加强件82(下文中,称为“梁RF 82”),梁RF 82形成车顶纵梁8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此外,前柱RF52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下部通过焊接等接合到车门槛加强件92(下文中,称为“车门槛RF 92”),车门槛RF 92形成车门槛9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
此外,形成本实施例的中柱6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的中柱加强件62(下文中,称为“中柱RF 62”)接合到车顶纵梁80和车门槛9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表面中的每一个。详细地,中柱RF 62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通过焊接等接合到梁RF 82,梁RF 82形成车顶纵梁8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此外,中柱RF 62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下部通过焊接等接合到车门槛RF 92,车门槛RF 92形成车门槛9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
此外,形成本实施例的后柱7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的后柱加强件72(下文中,称为“后柱RF 72”)接合到车顶纵梁80和车门槛9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表面中的每一个。详细地,后柱RF 72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通过焊接等接合到梁RF 82,梁RF82形成车顶纵梁8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此外,后柱RF 72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下部通过焊接等接合到车门槛RF 92,车门槛RF 92形成车门槛9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梁装饰件16是覆盖车顶纵梁80的外部构件。梁装饰件16是独立于车顶纵梁80模制并且由树脂制成的面板。
车门槛模制件18是覆盖车门槛90的外部构件。车门槛模制件18是独立于车门槛90模制并由树脂制成的面板。
四分之一面板19是覆盖包括后柱70的车辆后部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的构件。详细地,四分之一面板19是覆盖形成车辆后部的后柱70、车轮罩外板74、加强构件76等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由金属(铁)制成的侧构件外板(见图2)。
梁装饰件16的下边缘部与在梁装饰件16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侧上的前翼子板14之间的边界部分覆盖有柱装饰件15。柱装饰件15是独立于梁装饰件16和前翼子板14模制并且由树脂制成的面板。
此外,梁装饰件16的下边缘部与在梁装饰件16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上的四分之一面板19之间的边界部分覆盖有四分之一装饰件17。四分之一装饰件17是独立于梁装饰件16和四分之一面板19模制并且由树脂制成的面板。
这里,前侧门开口部22的面向前侧门32的开口周缘部分处于以下状态。也就是说,前侧门开口部22的梁RF 82、前柱RF 52、车门槛RF 92和中柱RF 62暴露于外部,而没有被一个面板(例如侧构件外板)覆盖。因此,在前柱RF 52和梁RF 82之间的接合部处存在分割部26A,并且在前柱RF 52和车门槛RF 92之间的接合部处存在分割部26B。此外,在中柱RF 62和梁RF 82之间的接合部处存在分割部26C,并且在中柱RF 62和车门槛RF 92之间的接合部处存在分割部26D。
同时,存在于前侧门开口部22上的分割部26A、26B、26C和26D中的靠近车顶纵梁80的分割部26A和26C填充有作为填充物的密封材料150。因此,在前侧门开口部22上形成接触表面22A,该接触表面22A是没有台阶的连续表面并且密封条42将与之接触。接触表面22A包括设置在前柱RF 52上的前接触表面52C和设置在梁RF 82上的上接触表面82C的第一上接触表面82C1,所述第一上接触表面82C1比中柱RF 62更靠近车辆的前侧。此外,接触表面22A包括第一中间接触表面62C和设置在车门槛RF 92上的下接触表面92A的第一下接触表面92A1,第一中间接触表面62C设置在中柱RF 62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侧上,第一下接触表面92A1比中柱RF 62更靠近车辆的前侧。这里,第一上接触表面82C1(上接触表面82C)对应于第一接触表面,并且前接触表面52C和第一中间接触表面62C对应于第二接触表面。
如图3所示,在前翼子板14安装在车身12上的情况下,前柱RF 52和梁RF 82之间的分割部26A暴露于外部而不被前翼子板14隐藏。分割部26A对应于前分割部。
同时,如图1和图2中所示,后侧门开口部24的面向后侧门34的开口周缘部分处于以下状态。也就是说,后侧门开口部24的梁RF 82、中柱RF 62、车门槛RF 92、后柱RF 72和四分之一面板19的一部分暴露于外部,而没有被一个面板(例如侧构件外板)覆盖。因此,分割部28A存在于中柱RF 62和梁RF 82之间的接合部处,并且分割部28B存在于中柱RF 62和车门槛RF 92之间的接合部处。此外,分割部28C存在于后柱RF 72和梁RF 82之间的接合部处,并且分割部28D存在于四分之一面板19和车门槛RF 92之间的接合部处。此外,分割部28E存在于后柱RF 72和四分之一面板19之间的接合部处。
同时,存在于后侧门开口部24上的分割部28A、28B、28C、28D和28E中的靠近车顶纵梁80的分割部28A、28C和28E填充有作为填充物的密封材料150(参见图9)。因此,在后侧门开口部24上形成接触表面24A,所述接触表面24A是没有台阶的连续表面并且密封条44将与之接触。接触表面24A包括第二中间接触表面62D和第二上接触表面82C2,其中,第二中间接触表面62D设置在中柱RF 62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第二上接触表面82C2设置在梁RF82上的上接触表面82C的比中柱RF 62更靠近车辆的后侧。此外,接触表面24A包括设置在后柱RF 72上的上后接触表面72A和设置在四分之一面板19上的后接触表面19A。此外,接触表面24A包括设置在车门槛RF 92上的下接触表面92A的比中柱RF 62更靠近车辆的后侧的第二下接触表面92A2。这里,第二上接触表面82C2(上接触表面82C)对应于第一接触表面,而第二中间接触表面62D对应于第二接触表面。
(车辆侧部结构的横截面结构)
接下来,将描述该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10的横截面结构。
(前柱)
图4是前柱50周围的部分的剖视图(沿图1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前柱50包括:前柱RF 52,其作为前柱5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以及前柱内板54,其作为前柱5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部。前柱RF 52具有在平面剖视图中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向内开口的帽子形状,朝向车辆的前侧延伸的凸缘52A形成在前柱RF 52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处,并且朝向车辆的后侧延伸的凸缘52B形成在前柱RF 52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部处。此外,前柱内板54具有在平面剖视图中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向外开口的帽子的形状,朝向车辆的前侧延伸的凸缘54A形成在前柱内板54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处,并且朝向车辆的后侧延伸的凸缘54B形成在前柱内板54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部处。此外,凸缘52A和凸缘54A通过点焊等彼此接合,并且凸缘52B和凸缘54B通过点焊等彼此接合。因此,前柱RF 52和前柱内板54彼此接合,并且形成具有封闭横截面56的前柱50。
该实施例的前柱RF 52形成前柱5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最外表面。也就是说,前柱RF 52形成为准外板,当前侧门32打开时,该准外板暴露于车辆的外部112。
密封条42设置在前侧门32的门内板32B上,以围绕前侧门32的外周部分。密封条42包括朝向前侧门开口部22凸出的中空密封部42A并且具有中空的横截面。中空密封部42A在中空密封部42A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形成接触表面22A的前接触表面52C接触。门开口装饰件58设置在凸缘52B和54B上,凸缘52B和54B是前柱50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门开口装饰件58包括中空密封部58A,该中空密封部58A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向外凸出并且具有中空的横截面。中空密封部58A在中空密封部58A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后面将描述的门内板32B接触。
前侧门32通过门铰链120支撑在前柱RF 52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表面上,以便可打开和关闭。前侧门32包括由金属制成并且在平面剖视图中基本上具有平板形状的门外板32A和由金属制成并且基本上具有帽子形状的门内板32B。此外,在该实施例的前侧门32中,支撑侧门玻璃36以允许侧门玻璃36可滑动的窗框32D接合到门内板32B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参见图6)。
同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由金属制成的前翼子板14设置在门外板32A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侧。通过门外板32A和前翼子板14在车身12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上形成连续的设计表面。
门铰链120的一端通过螺栓124A和螺母124B紧固到前侧门32的门内板32B和铰链保持器32C。此外,门铰链120的另一端通过螺栓122A和螺母122B紧固到前柱50的前柱RF52。如上所述,前侧门32由门铰链120支撑,以便可相对于前柱50旋转。也就是说,前侧门32适于能够打开前侧门开口部22。
(中柱)
图5是中柱60周围的部分的剖视图(沿图1中线B-B截取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中柱60包括:中柱RF 62,其作为中柱6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以及中柱内板64,其作为中柱6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部。中柱RF 62具有在平面剖视图中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向内开口的帽子形状,朝向车辆的前侧延伸的凸缘62A形成在中柱RF 62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处,并且朝向车辆的后侧延伸的凸缘62B形成在中柱RF 62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部处。此外,中柱内板64具有在平面剖视图中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向外开口的帽子的形状,朝向车辆的前侧延伸的凸缘64A形成在中柱内板64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处,并且朝向车辆的后侧延伸的凸缘64B形成在中柱内板64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后部处。此外,凸缘62A和凸缘64A通过点焊等彼此接合,凸缘62B和凸缘64B通过点焊等彼此接合。因此,中柱RF 62和中柱内板64彼此接合,并形成具有封闭横截面66的中柱60。
该实施例的中柱RF 62形成中柱6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最外表面。也就是说,中柱RF 62形成为准外板,当前侧门32和后侧门34打开时,该准外板暴露于车辆的外部112。
从前柱50连续的门开口装饰件58设置在凸缘62A和64A上,凸缘62A和64A是中柱60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门开口装饰件58的中空密封部58A在中空密封部58A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门内板32B接触。此外,门开口装饰件78设置在凸缘62B和64B上,凸缘62B和64B是中柱60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门开口装饰件78包括中空密封部78A,该中空密封部78A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向外凸出并且具有中空的横截面。中空密封部78A在中空密封部78A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后面将描述的门内板34B接触。
后侧门34通过门铰链(未示出)支撑在中柱RF 62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表面上,以便可打开和关闭。这里,后侧门34包括门外板34A和门内板34B,门外板34A由金属制成并且在平面剖视图中基本上具有平板形状,门内板34B由金属制成并且基本上具有帽子的形状。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支撑侧门玻璃以允许侧门玻璃可滑动的窗框接合至本实施例的后侧门34的门内板34B的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
通过前侧门32的门外板32A和后侧门34的门外板34A在中柱60的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上形成连续的设计表面。
此外,由橡胶制成的密封条44设置在后侧门34的门内板34B上,以围绕后侧门34的外周部。密封条44包括中空密封部44A,其朝向后侧门开口部24凸出并且具有中空的横截面。中空密封部44A在中空密封部44A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形成接触表面24A的第二中间接触表面62D接触。同时,密封条42的中空密封部42A在中空密封部42A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中柱RF62的形成接触表面22A的第一中间接触表面62C接触。
这里,闩锁机构(未示出)设置在前侧门32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当闩锁机构与设置在中柱60上的撞板(未示出)接合时,前侧门32处于关闭状态。当前侧门32处于关闭状态时,门开口装饰件58的中空密封部58A与门内板32B接触。此外,密封条42的中空密封部42A与接触表面22A接触。因此,由于前侧门开口部22和前侧门32之间的间隙在前侧门32的关闭状态下关闭,因此保持了车辆的内部110的气密性。
此外,闩锁机构(未示出)设置在后侧门34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当闩锁机构与设置在后柱70上的撞板(未示出)接合时,后侧门34处于关闭状态。当后侧门34处于关闭状态时,门开口装饰件78的中空密封部78A与门内板34B接触。此外,密封条44的中空密封部44A与接触表面24A接触。因此,由于后侧门开口部24和后侧门34之间的间隙在后侧门34的关闭状态下关闭,因此保持了车辆的内部110的气密性。
(车顶纵梁)
图6是车顶纵梁80的剖视图(沿图1的线C-C截取的剖视图)。如图6所示,车顶纵梁80包括布置在车辆的上侧和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梁RF 82和布置在车辆的下侧和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梁内板84。梁RF 82具有深帽的形状,其在剖视图中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向内开口并且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向下开口,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向内延伸的凸缘82A形成在梁RF 82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部处,并且朝向车辆的下侧延伸的凸缘82B形成在梁RF 82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下部处。此外,梁内板84在剖视图中具有浅帽的形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向内延伸的凸缘84A形成在梁内板84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部处,朝向车辆的下侧延伸的凸缘84B形成在梁内板84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下部处。此外,凸缘82A和凸缘84A通过点焊等彼此接合,并且凸缘82B和凸缘84B通过点焊等彼此接合。因此,梁RF 82和梁内板84彼此接合,并且形成具有封闭横截面86的车顶纵梁80。
同时,在车顶纵梁8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侧上,形成在车顶板132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的凸缘132A通过点焊等与凸缘82A和84A接合在一起。
上接触表面82C设置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车顶纵梁8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处,该上接触表面82C基本上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密封条42的中空密封部42A将与之接触。此外,从上接触表面82C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的突出部82H形成在上接触表面82C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侧和凸缘82B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上。突出部82H是帽形梁RF 82的最凸出的部分。
此外,中柱RF 62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如上所述通过焊接等在车顶纵梁80的接合到中柱60的接合部处接合到梁RF 82。图7是包括中柱RF 62的车顶纵梁80的剖视图(沿图1的线D-D截取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中柱RF 62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端部具有与梁RF 82相对应的形状。因此,中柱RF 62包括在与梁RF 82的突出部82H对应的位置处的突出部62H。
此外,第一中间接触表面62C用作将与密封条42接触的部分,代替在车顶纵梁80的接合到中柱RF 62的接合部处的第一上接触表面82C1。另外,第二中间接触表面62D用作将与密封条42接触的部分,代替第二上接触表面82C2。
同时,如图6和图7所示,在剖视图中具有大致C形的梁装饰件16固定到车顶纵梁80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梁装饰件16包括夹子16A,夹子16A基本上设置在梁装饰件16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并且朝向车辆的下侧突出。此外,梁装饰件16包括固定构件144,所述固定构件144设置在梁装饰件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部并且朝向车辆的下侧突出。同时,安装孔80B形成在车顶纵梁80的上壁表面80A中与夹子16A对应的位置处。此外,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侧开口的盒状夹子134设置在凸缘132A的与固定构件144对应的位置处的上表面上。此外,当夹子16A被装配在安装孔80B并且形成在固定构件144的末端处的宽部144A装配到夹子134上时,梁装饰件16被固定。
这里,如图6和图8所示,作为弹性构件的终端构件140设置在梁装饰件16的靠近车辆的下侧的端部16B处。终端构件140由橡胶制成,并且通过双面胶带等结合到梁装饰件16的背面。此外,终端构件140包括末端部140A,末端部140A设置在终端构件14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端部处。此外,终端构件140包括唇部140B。唇部140B从末端部140A的作为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和其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的一部分朝向车辆的上侧形成,并且唇部140B具有舌片形状的横截面形状。
在梁装饰件16固定到车顶纵梁80的状态下,末端部140A和唇部140B的状态如下。也就是说,在中柱RF 62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侧上,末端部140A与第一上接触表面82C1接触,并且唇部140B的末端部在唇部140B的末端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突出部82H的靠近端部(靠近第一上接触表面82C1)的表面接触。此外,如图7所示,在中柱RF 62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部处,末端部140A与第一中间接触表面62C接触,并且唇部140B的末端部在唇部140B的末端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突出部62H的靠近端部(靠近第一中间接触表面62C)的表面接触。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在中柱RF62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部处,末端部140A与第二中间接触表面62D接触并且唇部140B的末端部在唇部140B的末端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突出部62H的靠近端部(靠近第二中间接触表面62D)的表面接触。另外,在中柱RF 62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上,末端部140A与第二上接触表面82C2接触,并且唇部140B的末端部在唇部140B的末端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突出部82H的靠近端部(靠近第二上接触表面82C2)的表面接触。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夹子16A和固定构件144之间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并且由弹性树脂制成的间隔件142在梁装饰件16固定到车顶纵梁80的状态下与梁RF 82的上表面接触。另外,在梁装饰件16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端部16C处,唇部144B在唇部144B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车顶板132接触,其中唇部144B从固定构件144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内端部延伸并且其横截面形状是舌片的形状。
如上所述,在梁装饰件16固定的状态下,梁装饰件16受到压力,该压力作用在梁装饰件16从车顶纵梁80、从终端构件140的唇部140B、间隔件142和固定构件144的唇部144B浮起的方向上。因此,抑制了在固定梁装饰件16时可能发生的嘎嘎声。
当梁装饰件16固定到车顶纵梁80时,车顶纵梁80的在突出部82H(或突出部62H)与凸缘82A之间的范围被梁装饰件16覆盖。如此,车顶板132的固定部(凸缘132A)被梁装饰件16遮挡。
门开口装饰件58设置在作为车顶纵梁80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下端部的凸缘82B和凸缘84B上(在车顶纵梁80接合到中柱60的接合部的情况下也包括中柱RF 62)。门开口装饰件58是形成为从前柱50和中柱60连续的装饰件。
如上所述,前侧门32通过门铰链120支撑在前柱50上,以便可打开和关闭。这里,前侧门32包括窗框32D,其支撑侧门玻璃36以允许侧门玻璃36可滑动。窗框32D设置有玻璃导槽46,玻璃导槽46引导侧门玻璃36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向上和向下移动。另外,密封条42设置在窗框32D上,以围绕前侧门32的外周部。具体地,密封条42设置成从门内板32B在窗框32D上连续。
如上所述,由于在前侧门32的关闭状态下在前侧门开口部22和前侧门32之间的间隙被门开口装饰件58和密封条42关闭,因此保持了车辆的内部110的气密性。
(分割部的结构)
图9是分割部28A周围的部分的剖视图(沿图2的线E-E截取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梁RF 82包括凹陷部82D,凹陷部82D设置在中柱RF 62的接合到梁RF的接合部处,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向内凹陷了中柱RF 62的厚度。因此,中柱RF 62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表面和梁RF 82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表面存在于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基本相同的位置处。
这里,凹陷部82D的未接合至中柱RF 62的一部分在分割部28A处形成台阶部82E。当密封条44的中空密封部44A与接触表面接触时,包括台阶部82E的分割部28A形成间隙。由于这种间隙用作雨水等渗入车辆的内部110的通道,因此间隙不是优选的。因此,台阶部82E填充有作为填充物的密封材料150,使得在本实施例中在分割部28A处形成从中柱RF 62延续到梁RF 82上的表面。因此,由于形成了包括中柱RF 62的第二中间接触表面62D、密封材料150的表面和梁RF 82的第二上接触表面82C2的平坦且光滑的接触表面24A,所以防止雨水等渗入车辆的内部110。
上面已经描述了分割部28A的结构。然而,在该实施例中,分割部26A和26C的台阶部也填充有密封材料150,从而在分割部26A和26C中的每个处形成平坦且光滑的接触表面22A。此外,分割部28C和28E的台阶部也填充有密封材料150,从而在分割部28C和28E中的每个处形成平坦且光滑的接触表面24A。
同时,在该实施例中,台阶部82E已经填充有密封材料150,但是填充物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填充钎焊材料作为填充物。
(分割部的变型例)
图10是本实施例的变型例的分割部28A周围的部分的剖视图(与沿图2的线E-E截取的剖视图对应的图)。如图10所示,在该变型例中,梁RF82包括第一凹陷部82F,该第一凹陷部82F设置在中柱RF 62接合到梁RF82的接合部处的位于分割部28A的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前侧的部分处,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向内凹陷了中柱RF62的厚度。因此,排除了分割部28A的中柱RF 62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表面和梁RF 82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表面存在于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基本相同的位置处。
此外,梁RF 82包括第二凹陷部82G,该第二凹陷部82G设置在中柱RF 62接合到梁RF 82的接合部处的分割部28A处,并且第二凹陷部82G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向内凹陷了等于或大于中柱RF 62的厚度的距离。同时,中柱RF 62包括后退部62E,其设置在分割部28A处、是中柱RF 62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端部,并且具有与从第一凹陷部82F凹陷的第二凹陷部82G的凹陷距离相同的凹陷距离。
在该变型例中,当中柱RF 62接合到梁RF 82时,中柱RF 62的后退部62E与梁RF 82的第二凹陷部82G重叠。因此,第二凹陷部82G的未接合中柱RF 62的一部分在分割部28A处形成台阶部82K。这里,台阶部82K填充有密封材料152,使得在该变型例中,在分割部28A处形成从中柱RF 62的后退部62E连续的结合表面62G。
另外,在该变型例中,作为覆盖构件的橡胶板156利用双面胶带154附接到结合表面62G。因此,在分割部28A处形成从中柱RF 62延续到梁RF 82上的表面。
在该实施例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当在台阶部填充有密封材料150之后由于干燥而出现凹痕时,在接触表面24A和密封条44之间形成间隙。此外,在使用钎焊材料的情况下,当要供应的钎焊材料的量大时,需要进行研磨。相反,根据该变型例,橡胶板156用于最外表面来代替可能导致凹痕的密封材料和需要进行研磨的钎焊材料。因此,由于形成了包括中柱RF 62的第二中间接触表面62D、橡胶板156的表面和梁RF 82的第二上接触表面82C2的平坦且光滑的接触表面24A,所以防止雨水等渗入车辆的内部110。
同时,台阶部82K可以填充有钎焊材料来代替密封材料152。
(结论)
该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10具有多个结构的特征。下面将描述结构特征和从这些特征获得的效果。
在该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10中,具有封闭横截面86的车顶纵梁8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由梁RF 82形成。这里,关于前侧门开口部22,梁RF 82包括第一上接触表面82C1和凸缘82A,设置在前侧门32的外周部上的密封条42将与第一上接触表面82C1接触,并且车顶板132接合到凸缘82A上。此外,关于后侧门开口部24,梁RF 82包括第二上接触表面82C2和凸缘82A,设置在后侧门34的外周部上的密封条44将与第二上接触表面82C2接触,并且车顶板132接合到凸缘82A上。此外,车辆侧部结构10包括梁装饰件16,该梁装饰件16从凸缘82A到上接触表面82C(第一上接触表面82C1和第二上接触表面82C2)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覆盖车顶纵梁80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
也就是说,第一特征在于梁RF 82包括上接触表面82C,密封条42和44将与上接触表面82C接触,并且梁装饰件16被安装,同时避开上接触表面82C。
根据第一特征,梁RF 82的设置成与前侧门32对应的第一上接触表面82C1和设置成与后侧门34对应的第二上接触表面82C2暴露于外部并且未被侧构件外板等覆盖。因此,当每个侧门30打开时,该实施例的梁RF 82用作准外板。
此外,覆盖车顶纵梁80的梁装饰件16是与用作准外板的梁RF 82分开的构件。因此,根据第一特征,用于覆盖车辆侧部的构件的数量小于如在上述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195108号中公开的现有技术中的车辆侧部包括车顶纵梁和覆盖车辆后部的侧构件外板的情况下构件的数量。因此,可以使车辆变轻。另外,由于没有设置覆盖从车辆后侧部到车顶纵梁的部分的侧构件外板,并且设置了仅覆盖车辆后部的侧构件外板(四分之一面板19),因此当从钢板冲压出侧构件外板的坯料时废料的产生量减少了。因此,可以提高产量。
该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10还包括柱加强件(前柱RF 52和中柱RF62),这些柱加强件形成柱(前柱50和中柱60)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并且连接到梁RF 82。这里,第二特征在于前柱RF 52包括将与密封条42接触的前接触表面52C,以及中柱RF 62包括将与密封条42接触的第一中间接触表面62C和将与密封条44接触的第二中间接触表面62D。
在该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10中,前柱RF 52的前接触表面52C暴露于外部,并且中柱RF 62的第一中间接触表面62C和第二中间接触表面62D暴露于外部。也就是说,前柱50和中柱60未被侧构件外板等覆盖。因此,根据第二特征,当每个侧门30打开时,前柱RF 52和中柱RF 62中的每一个用作准外板。
这里,使用图5执行的现有技术中的中柱160的横截面结构和中柱60的横截面结构的比较如下。例如,如图5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在侧构件外板布置在现有技术中的中柱160上的与本实施例的中柱RF 62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的情况下,中柱加强件162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布置在中柱RF 62的内侧。换句话说,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没有设置覆盖柱的侧构件外板,所以封闭横截面66的中空部分的面积可以增加与之相当的量。也就是说,根据第二特征,可以改善柱的横截面强度和刚度。此外,由于柱的柱加强件等的厚度可以减小到可以通过增加封闭横截面66的中空部分的面积来确保柱的刚度的程度,因此车辆可以变轻。
此外,该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10包括分割部,该分割部作为在每个柱加强件和梁RF 82之间的连接部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分割部26A设置在前柱RF 52和梁RF之间的连接部处,并且分割部26C和分割部28A设置在中柱RF 62和梁RF 82之间的连接部处。此外,分割部28C设置在后柱RF 72和梁RF 82之间的连接部处。同时,分割部28E存在于后柱RF 72和四分之一面板19之间的接合部处。
此外,分割部26A填充有作为填充物的密封材料150,使得从前柱RF 52到梁RF 82上形成连续接触表面22A。同样,分割部26C填充有密封材料150使得从中柱RF 62到梁RF 82上形成连续接触表面22A,并且分割部28A填充有密封材料150使得形成连续接触表面24A。此外,分割部28C填充有密封材料150,使得从后柱RF 72到梁RF 82上形成连续接触表面24A。此外,分割部28E填充有密封材料150,使得从后柱RF 72到四分之一面板19上形成连续接触表面24A。
第三特征在于,如上所述,存在于车顶纵梁80上的分割部26A和26C以及分割部28A、28C和28E填充有作为填充物的密封材料150。
根据第三特征,形成在用作准外板的梁加强件和用作准外板的柱加强件或用作外板的四分之一面板之间的分割部处的台阶填充有填充物,从而可以抑制雨水等渗入分割部。
特别地,当在现有技术中的门开口部上存在分割部时,需要在侧门上设置用于密封条的接触表面作为主密封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当使用车门窗框与车门一起整体冲压车门(press door)作为侧门时,需要门的结构的显著变化,例如移除侧门的分割件。相反,本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任何类型的门,例如框架门或车门窗框与车门一起整体冲压车门,而不需要改变基本结构。
同时,在该实施例中,设置在门开口部20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的分割部26A、26C、28A、28C和28E填充有密封材料150,从而可以抑制雨水等的渗入。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例如,设置在门开口部20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下部的分割部26B、26D、28B和28D填充有密封材料,从而可以抑制从路面溅起的水等的渗入。然而,设置在门开口部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下部处的分割部26B、26D、28B和28D也可以在水渗入侧门30时用作排出通道。因此,可以仅仅分割部26B、26D、28B和28D中的一部分填充有密封材料。
此外,关于本实施例的变型例的分割部,分割部26A设置有橡胶板156作为盖构件,使得从前柱RF 52到梁RF 82上形成连续接触表面22A。同样,分割部26C设置有作为盖构件的橡胶板156,使得从中柱RF 62到梁RF 82上形成连续接触表面22A,并且分割部28A设置有橡胶板156使得从中柱RF 62到梁RF 82上形成连续接触表面24A。此外,分割部28C设置有橡胶板156,使得从后柱RF 72到梁RF 82上形成连续接触表面24A。此外,分割部28E设置有橡胶板156,使得从后柱RF 72到四分之一面板19上形成连续接触表面24A。
第四特征在于,如上所述,存在于车顶纵梁80上的分割部26A和26C以及分割部28A、28C和28E中的每个设置有橡胶板156,该橡胶板156是盖构件。
根据第四特征,形成在用作准外板的梁加强件和用作准外板的柱加强件或用作外板的四分之一面板之间的分割部处的台阶用盖构件覆盖,从而可以抑制雨水等渗入到分割部中。此外,如在第三特征的效果的情况一样,具有第四特征的变型例也可以应用于任何类型的门,例如框架门或整体冲压车门,而无需改变基本结构。
另外,由于设置在门开口部20的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下部处的分割部26B、26D、28B和28D中的每个设置有盖构件,如在分割部填充有填充物的情况下,可以抑制从路面溅起的水等的渗入。
该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10包括作为前分割部的分割部26A,该分割部26A作为在前柱50的前柱RF 52和梁RF 82之间的连接部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第五特征在于,分割部26A设置成从前翼子板14暴露到外部,如图3所示。
在该实施例的车辆侧部结构10中,形成在前柱RF 52和梁RF 82之间的连接部处的分割部26A不被前翼子板14隐藏。根据第五特征,即使在前翼子板14安装在用作车身框架的前柱50和车顶纵梁80之后,也可以将密封材料施加到分割部26A。
第六特征在于该实施例的梁装饰件16由树脂制成。
根据第六特征,对应于车顶纵梁80的部分可以制造得比梁装饰件16由金属制成的情况下的该部分轻。此外,只有与车顶纵梁80相对应的部分可以被设定为具有高设计性的形状和颜色。另外,由于可以使用夹子等来附接和拆卸由树脂制成的梁装饰件16,因此可以容易地更换梁装饰件16。
第七特征在于,车顶纵梁80包括在剖视图中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从接触表面22A向外突出的突出部62H和82H。具体地,梁RF 82包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从上接触表面82C向外突出的突出部82H(参见图6),并且中柱RF 62包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从第一中间接触表面62C或第二中间接触表面62D向外突出的突出部62H(参见图7)。
根据第七特征,由于突出部62H和82H布置在车辆12的侧面碰撞时最远离弯矩的中性轴Mz的位置处,如图7所示,可以有效地提高屈服强度。此外,由于突出部82H布置在例如在侧面碰撞时最靠近通过中柱60从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输入的载荷F的位置处,因此获得了抑制横截面的压缩变形的效果。
第八特征在于,与突出部62H和82H以及接触表面22A和24A接触的终端构件140设置在梁装饰件16的靠近车辆的下侧的端部16B处。例如,如图6所示,末端部140A与第一上接触表面82C1接触,并且唇部140B的末端部与突出部82H的靠近端部的表面接触。此外,例如,如图7所示,末端部140A与第一中间接触表面62C接触,并且唇部140B的末端部与突出部62H的靠近端部的表面接触。
根据第八特征,由于终端构件140在受到弹力的同时在多个部分处与车顶纵梁80接触,因此抑制了梁装饰件16的端部16B的位置变化。
详细地,如图8所示,在前侧门32的关闭状态下,梁装饰件16的面向玻璃导槽46的表面从沿玻璃导槽46延伸的唇部46A沿箭头X的方向被挤压。同时,由于终端构件140的唇部140B挤压梁RF 82(图8中的中柱RF 62),因此梁装饰件16相对地受到在箭头Y的方向上的反作用力。由于如上所述,梁装饰件16的在端部16B附近的一部分受到两个相反的力,端部16B的位置变化被抑制。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终端构件140的末端部140A与梁RF 82(图8中的中柱RF 62)接触。因此,例如,当用户洗车时,即使在用户将手放在梁装饰件16上以便从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输入力的情况下,也可以从梁装饰件16产生反作用力。例如,在由金属制成梁装饰的情况下,由于输入一定的力,可能会形成凹痕。然而,根据第八特征,由于输入到梁装饰件16的载荷可以被作为弹性构件的终端构件140吸收,因此抑制了凹痕的形成。
其他特征在于没有设置广泛地覆盖车辆侧部的侧构件外板,并且车辆侧部被分成前翼子板14、柱装饰件15、梁装饰件16、四分之一装饰件17、车门槛模制件18和四分之一面板19。因此,可以增加每个部件的设计的自由度,即形状和颜色的自由度。此外,每个面板的材料可根据应确保的强度或可成型性自由选择。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除了实施例之外,本发明自然可以具有各种变型例。

Claims (8)

1.一种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顶纵梁,其包括作为所述车顶纵梁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的梁加强件,并且所述车顶纵梁具有封闭的横截面结构;
第一接触表面,其形成在所述梁加强件上,并且设置在侧门的外周部上的密封条将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接触;
凸缘,其形成在所述梁加强件处并且车顶板接合到所述凸缘上;和
梁装饰件,其覆盖所述车顶纵梁的从所述凸缘到所述第一接触表面的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上部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柱加强件,所述柱加强件作为柱的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部,并且在所述柱加强件与所述梁加强件重叠的状态下,所述柱加强件接合到所述梁加强件,
其中所述柱加强件包括第二接触表面,所述密封条将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柱加强件和所述梁加强件之间的连接部包括作为所述连接部的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的分割部;并且
所述分割部填充有填充物,使得形成从所述柱加强件到所述梁加强件上连续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柱加强件和所述梁加强件之间的连接部包括作为所述连接部的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的分割部;并且
所述分割部设置有盖构件,使得形成从所述柱加强件到所述梁加强件上连续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前柱的在所述柱加强件和所述梁加强件之间的连接部包括作为所述连接部的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部的前分割部;并且
所述前分割部设置成暴露到前翼子板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装饰件由树脂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纵梁包括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从所述第一接触表面向外突出的突出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侧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装饰件的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上的下端部设置有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突出部和所述第一接触表面接触。
CN201910111373.9A 2018-02-20 2019-02-12 车辆侧部结构 Active CN1101714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8171A JP6969429B2 (ja) 2018-02-20 2018-02-20 車両側部構造
JP2018-028171 2018-0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1483A true CN110171483A (zh) 2019-08-27
CN110171483B CN110171483B (zh) 2022-03-01

Family

ID=65443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1373.9A Active CN110171483B (zh) 2018-02-20 2019-02-12 车辆侧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9329B2 (zh)
EP (1) EP3539852B1 (zh)
JP (1) JP6969429B2 (zh)
KR (1) KR102195721B1 (zh)
CN (1) CN110171483B (zh)
BR (1) BR102019002340A2 (zh)
RU (1) RU2700640C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2708A (zh) * 2019-12-09 2021-06-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侧外加强板
CN114537528A (zh) * 2020-11-11 2022-05-27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侧部的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75475B2 (en) * 2016-09-02 2020-12-29 Allimex Vehicle window post assembly
US10494034B2 (en) * 2017-09-25 2019-12-0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frame assembly
JP7099860B2 (ja) * 2018-04-13 2022-07-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のサッシュ構造
US10780820B1 (en) * 2019-05-23 2020-09-22 Inview Vehicle Trim Corp. Vehicle door pillar light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JP7247956B2 (ja) * 2020-05-25 2023-03-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7405024B2 (ja) 2020-07-01 2023-12-2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KR20220151481A (ko) 2021-05-06 2022-11-1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리어 쿼터 차체 구조 및 그 조립 방법
KR20230097847A (ko) * 2021-12-24 2023-07-03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아웃터 패널 및 그의 성형 방법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6116A (ja) * 1982-06-30 1984-01-13 Nissan Motor Co Ltd ウインドまわりのシ−ル構造
JPS61135752U (zh) * 1985-02-14 1986-08-23
JPH01145672U (zh) * 1988-03-17 1989-10-06
US6217109B1 (en) * 1999-01-29 2001-04-17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Body structure of motor vehicle
EP1325827A1 (en) * 2001-12-18 2003-07-09 Accra Teknik AB A-pillar and roof side section housing a seal for vehicle of sash-less door type
DE102005039464A1 (de) * 2005-08-20 2007-02-22 Daimlerchrysler Ag A-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20070200314A1 (en) * 2006-02-27 2007-08-30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1835674A (zh) * 2008-12-01 2010-09-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侧部结构
JP2011195108A (ja) * 2010-03-23 2011-10-06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側部構造
CN102470899A (zh) * 2009-08-26 2012-05-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的上部车身构造
JP4985192B2 (ja) * 2007-08-01 2012-07-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ピラー上部構造
CN102686474A (zh) * 2010-10-20 2012-09-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WO2013008515A1 (ja) * 2011-07-12 2013-01-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イドアウタパネル
WO2013175812A1 (ja) * 2012-05-22 2013-1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
EP2783949A1 (en) * 2011-11-24 2014-10-01 Honda Motor Co., Ltd. Side panel structure for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80628A (en) * 1969-07-16 1971-05-25 Gen Motors Corp Rocker-molding installation
JPS59165275U (ja) * 1983-04-22 1984-11-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ル−フサイド部構造
DE3441602A1 (de) * 1984-11-14 1986-03-27 Daimler-Benz Ag, 7000 Stuttgart Kraftfahrzeugdach, insbesondere fuer personenkraftwagen
IT206257Z2 (it) * 1985-02-19 1987-07-13 Alfa Romeo Spa Autovettura con gocciolatoio erelativo coprigocciolatoio
JPS6452872U (zh) * 1987-09-29 1989-03-31
DE68918909T2 (de) * 1988-08-29 1995-06-01 Suzuki Motor Co Fahrzeug, versehen mit einer Schiebetür.
KR200255594Y1 (ko) 1996-12-21 2002-05-09 이계안 자동차의 도어 프레임 커버구조
KR19980050886U (ko) 1996-12-30 1998-10-07 김영귀 도어 상단부 보강구조
US6276109B1 (en) * 1999-12-20 2001-08-2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otor vehicle trim panel assembly and method
JP2001334957A (ja) 2000-05-25 2001-12-04 Daihatsu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JP3671912B2 (ja) 2002-01-16 2005-07-1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リヤウインドウ構造
JP4136827B2 (ja) * 2003-08-22 2008-08-20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トラックの荷台構造
DE102007042277B4 (de) * 2007-09-06 2010-07-08 Thyssenkrupp Drauz Nothelfer Gmbh Dachkonstruktion einer Fahrzeugkarosserie
JP5041073B2 (ja) * 2008-12-22 2012-10-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DE102009059825A1 (de) * 2009-12-21 2011-06-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 Mich. Kraftfahrzeug aufweisend eine Karosseriestruktursäule mit einem Strukturbauteil und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eines Strukturbauteils einer Karosseriestruktursäule
RU159878U1 (ru) * 2015-06-30 2016-02-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АВТОВАЗ"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верхней част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2018127080A (ja) * 2017-02-08 2018-08-1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ルーフ装置
US10723386B2 (en) * 2017-07-26 2020-07-2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ide section structure
US20200001935A1 (en) * 2018-06-29 2020-01-0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ctive body panels for rear pillars of a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6116A (ja) * 1982-06-30 1984-01-13 Nissan Motor Co Ltd ウインドまわりのシ−ル構造
JPS61135752U (zh) * 1985-02-14 1986-08-23
JPH01145672U (zh) * 1988-03-17 1989-10-06
US6217109B1 (en) * 1999-01-29 2001-04-17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Body structure of motor vehicle
EP1325827A1 (en) * 2001-12-18 2003-07-09 Accra Teknik AB A-pillar and roof side section housing a seal for vehicle of sash-less door type
DE102005039464A1 (de) * 2005-08-20 2007-02-22 Daimlerchrysler Ag A-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20070200314A1 (en) * 2006-02-27 2007-08-30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4985192B2 (ja) * 2007-08-01 2012-07-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ピラー上部構造
CN101835674A (zh) * 2008-12-01 2010-09-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侧部结构
CN102470899A (zh) * 2009-08-26 2012-05-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的上部车身构造
JP2011195108A (ja) * 2010-03-23 2011-10-06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側部構造
CN102686474A (zh) * 2010-10-20 2012-09-1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WO2013008515A1 (ja) * 2011-07-12 2013-01-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イドアウタパネル
EP2783949A1 (en) * 2011-11-24 2014-10-01 Honda Motor Co., Ltd. Side panel structure for vehicle
WO2013175812A1 (ja) * 2012-05-22 2013-1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側部構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2708A (zh) * 2019-12-09 2021-06-2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侧外加强板
CN114537528A (zh) * 2020-11-11 2022-05-27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侧部的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195721B1 (ko) 2020-12-28
US20190256154A1 (en) 2019-08-22
RU2700640C1 (ru) 2019-09-18
JP6969429B2 (ja) 2021-11-24
KR20190100046A (ko) 2019-08-28
JP2019142348A (ja) 2019-08-29
BR102019002340A2 (pt) 2019-09-17
EP3539852A1 (en) 2019-09-18
CN110171483B (zh) 2022-03-01
EP3539852B1 (en) 2021-03-24
US10889329B2 (en)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1483A (zh) 车辆侧部结构
JP5711756B2 (ja) 乗り物の改良されたシールシステムおよび/またはその製造方法
US7775580B2 (en) Door glass guid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JP4736452B2 (ja) 自動車のドアサッシュ構造
US7566091B2 (en) Opening portion structure
US10583726B2 (en) Glass run for automobile door
US10611223B2 (en) Glass run for automobile door
US20100207428A1 (en) Side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US10486508B2 (en) Vehicle door frame
US20140239668A1 (en) Vehicle door frame
CN107539084A (zh) 挡雨条
JP5321919B2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CN105522896A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结构
KR102082837B1 (ko) 차량 측부 구조
US6932415B1 (en) Door sealing assembly
US9434324B2 (en) Garnish with molding and vehicle door mounted with same
JP4941817B2 (ja) 車両用ドアのサッシュ部構造
CN110315939B (zh) 前门
JP4295069B2 (ja) ドアフレーム
CN216610827U (zh) 车辆用门框架
JPH10129263A (ja) 自動車のドアサッシュ構造
JP2018114793A (ja) 自動車用ドア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
JP2000043581A (ja) ヒドンサッシ型ウェザストリップ
JP2007091016A (ja) 車両開口周縁部シール構造
JPH0310929A (ja)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