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5939B - 前门 - Google Patents

前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5939B
CN110315939B CN201910212968.3A CN201910212968A CN110315939B CN 110315939 B CN110315939 B CN 110315939B CN 201910212968 A CN201910212968 A CN 201910212968A CN 110315939 B CN110315939 B CN 1103159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frame
panel
door
fram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29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5939A (zh
Inventor
藤田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15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5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5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5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60J10/74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01Upp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02Upper door structure window frame details, including sash guides and glass ru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门,具备:门主体;门窗框,构成窗户框;窗户,配置于所述窗户框;及立柱部,上端连接于所述门窗框中的支撑所述窗户的上缘的上窗框的前端,下部固定于所述门主体。所述立柱部具备:框架部,从所述上窗框与所述立柱部的连接位置向下方延伸;及窗户支撑部,在所述门主体的上方以从所述框架部向前方延伸的方式连结,越是位于下方的部分则越位于比所述框架部靠前方处,所述窗户的前端在比所述框架部靠前方处支撑于所述窗户支撑部。

Description

前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前门。
背景技术
如日本特开2016-88247所记载那样,安装于车身的前门具备门主体、安装于门主体的门窗框及窗户。前门通过铰链而以能够开闭的状态安装于车身。门窗框构成了窗户框。门窗框具备支撑窗户的后缘的立柱窗框、支撑窗户的上缘的上窗框及支撑窗户的前缘的下窗框。下窗框具备闭合截面形状的框架部和用于支撑窗户的通道部。框架部与通道部的分离距离在下窗框的整个延伸方向上是恒定的。即,框架部与通道部的位置关系是恒定的。
发明内容
在前门的前壁安装铰链。下窗框的框架部在开闭前门的情况下需要防止与车身的接触,因此无法配置于比铰链靠前方处。也就是说,下窗框的框架部因铰链而受到配置位置的制约。另外,前门的前壁为了确保用于安装铰链的空间而位于比前门的前端靠后方处。因而,下窗框的框架部连接于比前门的前端靠后方处。通道部的位置依赖于框架部的位置,因此当框架部的配置位置位于比前门的前端靠后方侧处时,有时会在门窗框与车身之间产生间隙。因而,为了提高前门的外观设计性,有时需要以埋住间隙的方式设置用于装饰部件及用于安装装饰部件的托架等。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须在与车身之间设置装饰部件的前门。
本发明的一方案提供一种前门,具备:门主体;门窗框,设置于所述门主体的上方,构成窗户框;窗户,配置于所述窗户框;天候密封条,配置于所述窗户框与所述窗户之间;及立柱部,上端连接于所述门窗框中的支撑所述窗户的上缘的上窗框的前端,下部固定于所述门主体。所述立柱部具备:框架部,从所述上窗框与所述立柱部连接的连接位置向下方延伸;及窗户支撑部,在比所述门主体的上端靠上方处以从所述框架部向前方延伸的方式连结,越是位于下方的部分则越位于比所述框架部靠前方处。所述窗户的前端在比所述框架部靠前方处支撑于所述窗户支撑部。
由此,即使在上窗框与门主体的上端之间以向下方延伸的方式配置有立柱部的框架部的情况下,支撑窗户的窗户支撑部也是越是位于下方的部分则越位于比框架部靠前方处。因而,框架部与窗户支撑部的位置关系是恒定的,与窗户支撑部的位置依赖于框架部的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沿着窗户支撑部使窗户延伸至前方。因而,在前门与车身之间难以产生间隙,无需如埋住间隙这样在前门与车身之间设置装饰部件和用于安装装饰部件的托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立柱部可以具有:第一面板,具有构成所述框架部的一部分的第一框架部;及第二面板,具有构成所述框架部的一部分的第二框架部,以所述第二框架部面对所述第一框架部而配置的状态接合于所述第一面板,在比所述门主体的上端靠上方处,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的接缝可以面对所述天候密封条。
由此,难以从车外目视确认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的接缝。因而,能够提高前门的外观设计性。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面板可以具备将所述第一框架部与所述窗户支撑部连结的连结部,在比所述门主体的上端靠上方处,所述第二面板可以接合于所述连结部。
由此,在比门主体的上端靠上方处,能够良好地进行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的接合。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面板可以具备在比所述门主体的上端靠下方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延设部,所述延设部接合于所述第一面板,从而所述框架部可以成为闭合截面形状。
由此,能够由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构成闭合截面形状的框架部。由此,能够提高框架部的刚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及技术上和工业上的意义将会在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在这些附图中,同样的标号表示同样的要素,其中:
图1是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前门向车身的安装方式的图1的II-II线剖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前门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后窗框和支撑于后窗框的升降窗户的图3的IV-IV线剖视图。
图5是示出上窗框和支撑于上窗框的升降窗户的图3的V-V线剖视图。
图6是从前门的外侧观察立柱部时的立体图。
图7是从前门的内侧观察立柱部时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窗户支撑部和支撑于窗户支撑部的固定窗户的图3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前门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表示车辆的前后。另外,上下表示车辆的上下,即铅垂方向上的上下。另外,内外表示车辆的内侧(车室侧)、外侧。
如图1及图2所示,车辆10具备车身11、安装于车身11的前门20及将前门20以能够开闭的状态安装于车身11的铰链12。车身11具备门开口部13,以封闭门开口部13的方式安装有前门20。
前门20安装于车辆10的车宽方向(左右方向)的两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车宽方向的一方的前门20进行说明,但车宽方向的两个前门20的结构是同样的。
如图3所示,前门20具备门主体21、安装于门主体21的门窗框31、将门窗框31与门主体21相连的立柱部50、安装于门主体21的隔条71、升降窗户83及固定窗户93。
如图2所示,门主体21具备金属制的内面板22和金属制的外面板23。内面板22具备以从外面板23朝向车内突出的方式设置的主体24和设置于主体24的周缘的周缘部25。内面板22的周缘部25与外面板23互相接合,由此,构成了中空状的门主体21。内面板22构成了前门20的车内侧,外面板23构成了前门20的车外侧。铰链12将主体24的前壁26夹在中间并安装于铰链加强件27和车身11(详细而言是车身11的前柱)。
如图3及图4所示,门窗框31设置于门主体21的上方。门窗框31具备后窗框32和上窗框38。后窗框32配置于比上窗框38靠后方处。后窗框32具备2个窗框面板33、34。窗框面板33、34通过辊成形而制造。后窗框32具备闭合截面形状的框架部35和通道部36。后窗框32的下端固定于门主体21。后窗框32从门主体21的后端朝向上方延伸。
如图5所示,上窗框38具备2个上窗框面板39、40。上窗框面板39、40通过辊成形而制造。上窗框38具备闭合截面形状的框架部41和通道部42。在上窗框38的整个延伸方向上,框架部41与通道部42的分离距离是恒定的。上窗框38从后窗框32的上端朝向门主体21的前端延伸。
如图6、图7及图8所示,立柱部50具备第一面板51和接合于第一面板51的第二面板61。第一面板51及第二面板61通过加压成形而制造。第一面板51具备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框架部52、设置于比第一框架部52靠前方处的窗户支撑部53及将第一框架部52与窗户支撑部53连结的连结部54。第一框架部52通过朝向车内突出而形成了凹部55。第一框架部52从比门主体21的上端缘即腰线L靠下方处延伸至比腰线L靠上方处。第一面板51在比腰线L靠下方处接合于内面板22。第一框架部52的下部安装于加强件等构造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框架部52的下部安装于铰链加强件27。连结部54从第一框架部52的车外侧的前端向前方延伸。窗户支撑部53通过第一面板51从连结部54的前端向车外侧弯曲而形成,从连结部54向车外侧延伸。
第二面板61配置于比第一面板51靠车外侧处。第二面板61以面对第一框架部52的方式配置。第二面板61在面对第一框架部52的位置具备第二框架部66。第二面板61从比腰线L靠下方处延伸至比腰线L靠上方处。在第二面板61中,若将比腰线L靠上方的部分设为上部62,将比腰线L靠下方的部分设为下部63,则上部62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比下部63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短。下部63可以说具备比上部62沿前后方向突出的延设部64。延设部64向前后方向的两侧延伸。
在比腰线L靠上方处,在第一面板51的连结部54上接合着第二面板61。在比腰线L靠下方处,第二面板61的延设部64接合于第一面板51。即,在比腰线L靠上方处,在比第一框架部52和第二框架部66靠前方处进行第一面板51与第二面板61的接合,另一方面,在比腰线L靠下方处,在第一框架部52和第二框架部66的前后两侧进行第一面板51与第二面板61的接合。第一面板51与第二面板61的接合通过焊接来进行。
通过第一面板51与第二面板61接合,由第一面板51的第一框架部52和第二框架部66构成了框架部57。框架部57在上下方向上至少一部分成为闭合截面形状。具体来说,在比腰线L靠下方处,接合有延设部64的部分成为闭合截面形状。需要说明的是,闭合截面形状表示与框架部57的延伸方向即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封闭。另外,即使在设为对象的截面的一部分局部地具备比外周长小的孔的情况下,也包含于闭合截面形状。框架部57配置于固定窗户93的车内侧。
在立柱部50的上端通过接合而连接着上窗框38的前端。在立柱部50的框架部57上接合着上窗框38的框架部41,在窗户支撑部53上接合着上窗框38的通道部42。框架部57从上窗框38与立柱部50的连接位置58向下方延伸。
窗户支撑部53及连结部54在比上窗框38与立柱部50的连接位置58靠下方处设置于比腰线L靠上方处。窗户支撑部53以越是位于下方的部分则越位于前方的方式倾斜。由此,窗户支撑部53越是位于下方的部分则越位于比靠框架部57靠前方处,随着朝向下方而与框架部57的前后方向的分离距离L10变长。通过连结部54,窗户支撑部53在比腰线L靠上方处以从框架部57向前方延伸的方式连结。
如图3所示,隔条71与后窗框32平行地设置。隔条71的下端固定于门主体21,隔条71的上端固定于上窗框38。隔条71具备闭合截面形状的框架部72、配置于框架部72的前方且支撑固定窗户93的后缘的固定窗户通道部73及配置于框架部72的后方且支撑升降窗户83的前缘的升降窗户通道部74。
后窗框32、上窗框38、隔条71及门主体21构成了供升降窗户83配置的升降窗户框81。上窗框38、隔条71、立柱部50及门主体21构成了供固定窗户93配置的窗户框91。门窗框31可以说构成了升降窗户框81及窗户框91的一部分。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前门20具备以从框内包围升降窗户框81的方式配置的升降窗户用天候密封条82。升降窗户用天候密封条82配置于升降窗户框81与升降窗户83之间,将两者之间密封。
升降窗户83支撑于后窗框32的通道部36、上窗框38的通道部42及隔条71的升降窗户通道部74。升降窗户83的后缘隔着升降窗户用天候密封条82而支撑于后窗框32的通道部36。升降窗户83的上缘隔着升降窗户用天候密封条82而支撑于上窗框38的通道部42。升降窗户83的前端隔着升降窗户用天候密封条82而支撑于隔条71的升降窗户通道部74。升降窗户83通过未图示的升降机构而能够升降,即能够开闭。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窗户”可以指代所谓的“窗户面板”,可以由玻璃或丙烯酸板等构成。
如图8所示,前门20具备以从框内包围窗户框91的方式配置的天候密封条92。天候密封条92配置于窗户框91与固定窗户93之间,将两者之间密封。
如图3及图8所示,固定窗户93支撑于上窗框38的通道部42、窗户支撑部53及隔条71的固定窗户通道部73。固定窗户93的后缘隔着天候密封条92而支撑于隔条71的固定窗户通道部73。固定窗户93的上缘隔着天候密封条92而支撑于上窗框38的通道部42及窗户支撑部53。固定窗户93的前端隔着天候密封条92而支撑于窗户支撑部53。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窗户93成为支撑于窗户支撑部53的窗户。固定窗户93的前端在比框架部57靠前方处支撑于窗户支撑部53。固定窗户93是嵌死的窗户,不能开闭。
如图8所示,在比腰线L靠上方处,第一面板51与第二面板61的接缝65与配置于窗户支撑部53的天候密封条92在车宽方向上面对。第一面板51与第二面板61的接缝65包括第一面板51与第二面板61的接合部(=第一面板51的连结部54及第二面板61中的接合于连结部54的部分)及第一面板51与第二面板61的交界。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前门20的作用进行说明。如图3的双点划线所示,设想前门20不具备立柱部50而将上窗框38固定于门主体21的情况。通常,上窗框38通过辊成形而制造。通过辊成形而制造出的上窗框38是恒定的形状连续的连续体,在上窗框38的整个延伸方向上,框架部41与通道部42的分离距离恒定。即,在通过辊成形而制造出的上窗框38中,框架部41与通道部42的位置关系恒定。在前门20不具备立柱部50而将上窗框38固定于门主体21的情况下,需要使上窗框38的一部分折弯,并将该折弯部101连接于从门主体21的前端向后方后退的位置。这是因为,为了确保安装铰链12的空间,内面板22的前壁26配置于从门主体21的前端向后方后退的位置,为了使前门20以铰链12为中心转动,上窗框38的框架部41需要配置于比铰链12靠后方处。在这样将上窗框38连接于从门主体21的前端向后方后退的位置的情况下,由于上窗框38中的框架部41与通道部42的位置关系恒定,所以车身11的前柱与上窗框38的互相面对的部分的形状不同而在门主体21与上窗框38的连接位置的前方产生间隙。该间隙不限于将上窗框38直接连接于门主体21的情况,在使用通过辊成形而制造且框架部与通道部的分离距离恒定的立柱部来将上窗框38固定于门主体21的情况下也同样会产生。在该情况下,为了埋住间隙,需要装饰部件和用于安装装饰部件的托架。
本实施方式的前门20具备立柱部50,立柱部50具备框架部57和窗户支撑部53。构成立柱部50的第一面板51及第二面板61通过加压成形而制造,也可以不使框架部57与窗户支撑部53的位置关系恒定。因而,能够将框架部57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另一方面,使窗户支撑部53以越是位于下方的部分则越位于比框架部57靠前方处的方式倾斜。由此,不使框架部57向前方移动就能够使窗户支撑部53向前方延伸。窗户支撑部53的位置不易依赖于框架部57的位置,能够使窗户支撑部53成为以与车身11之间不产生间隙的方式沿着门开口部13的缘部的形状。并且,固定窗户93能够沿着窗户支撑部53而延伸至前方,因此在前门20与车身11之间不易产生间隙。
因此,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即使在上窗框38与腰线L之间以向下方延伸的方式配置有框架部57的情况下,立柱部50的窗户支撑部53也是越是位于下方的部分则越位于比框架部57靠前方处。与框架部57与窗户支撑部53的位置关系恒定的情况相比,能够沿着窗户支撑部53使固定窗户93延伸至前方。在前门20与车身11之间难以产生间隙。因而,无需设置用于埋住间隙的装饰部件和用于安装装饰部件的托架。
第一面板51与第二面板61的接缝65面对天候密封条92。第一面板51与第二面板61的接缝65通过天候密封条92而难以从车外目视确认。因此,能够提高前门20的外观设计性。
在比腰线L靠上方处,第一面板51的连结部54与第二面板61接合。连结部54位于窗户支撑部53与第一框架部52之间,从第一框架部52向前方延伸。因此,连结部54在将第二面板61面对第一面板51而配置时位于与框架部57相邻的位置,是适合接合第二面板61的部位。另外,在比腰线L靠上方处,第二面板61未接合于连结部54以外的部分。因而,与将第二面板61的上部62也接合于连结部54以外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上部62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即,在第二面板61中,能够减少比腰线L向上方突出的部分。
由此,与将第二面板61的上部62也接合于连结部54以外的情况相比,进行接合的面积变少。另外,能够使上部62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比下部63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短。由此,能够谋求制造成本的减少。
在比腰线L靠下方处,第二面板61的延设部64接合于第一面板51。由此,在比腰线L靠下方处,能够使框架部57成为闭合截面形状。因此,能够提高框架部57的刚性。
使门窗框31为辊成形品,使立柱部50为加压成形品。即,局部地使用加压成形品。由此,与使门窗框31为加压成形品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以下这样变更。第一面板51与第二面板61的接合部位也可以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是,在第一面板51的连结部54上不接合第二面板61,第二面板61的延设部64接合于第一面板51。另外,也可以是,在第一面板51的连结部54上接合第二面板61,第二面板61的延设部64不接合于第一面板51。
第二面板61的上部62也可以通过在比连结部54靠后方处接合于第一框架部52而与第一框架部52一起构成闭合截面。即,在比腰线L靠上方处,框架部57也可以是闭合截面形状。在该情况下,第二面板61的上部62与第一框架部52的接合例如通过电弧焊来进行。另外,也可以是,在比腰线L靠上方处,设置第一面板51及第二面板61互相重叠的部分,通过利用点焊将该部分接合来使框架部57成为闭合截面形状。
第一面板51与第二面板61的接缝65也可以不面对天候密封条92。在该情况下,优选在固定窗户93的车内侧的面涂布陶瓷颜料等,使得难以目视确认第一面板51与第二面板61的接缝65。
立柱部50的窗户支撑部53也可以支撑升降窗户83。在该情况下,前门20不具备固定窗户93及隔条71,仅具备升降窗户83作为窗户。
第一面板51及第二面板61也可以通过加压成形以外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后窗框32及上窗框38也可以是挤出成形品。
立柱部50也可以仅由第一面板51构成。框架部57也可以是与闭合截面形状不同的形状。若是用于埋住前门20与车身11之间的间隙的装饰部件以外,则也可以在前门20设置装饰部件。

Claims (2)

1.一种前门,其特征在于,具备:
门主体;
门窗框,设置于所述门主体的上方,构成窗户框;
窗户,配置于所述窗户框;
天候密封条,配置于所述窗户框与所述窗户之间;及
立柱部,上端连接于所述门窗框中的支撑所述窗户的上缘的上窗框的前端,下部固定于所述门主体,
其中,所述立柱部具备:
框架部,从所述上窗框与所述立柱部连接的连接位置向下方延伸;及
窗户支撑部,在比所述门主体的上端靠上方处以从所述框架部向前方延伸的方式连结,越是位于下方的部分则越位于比所述框架部靠前方处,
所述窗户的前端在比所述框架部靠前方处支撑于所述窗户支撑部,
所述立柱部具有:
第一面板,具有构成所述框架部的一部分的第一框架部;及
第二面板,具有构成所述框架部的一部分的第二框架部,以所述第二框架部面对所述第一框架部而配置的状态接合于所述第一面板,
在比所述门主体的上端靠上方处,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的接缝面对所述天候密封条,
所述第一面板具备将所述第一框架部与所述窗户支撑部连结的连结部,
在比所述门主体的上端靠上方处,所述第二面板接合于所述连结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面板具备在比所述门主体的上端靠下方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延设部,
所述延设部接合于所述第一面板,从而所述框架部成为闭合截面形状。
CN201910212968.3A 2018-03-28 2019-03-20 前门 Active CN1103159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2748 2018-03-28
JP2018062748A JP6649421B2 (ja) 2018-03-28 2018-03-28 フロントドア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5939A CN110315939A (zh) 2019-10-11
CN110315939B true CN110315939B (zh) 2022-10-18

Family

ID=68057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2968.3A Active CN110315939B (zh) 2018-03-28 2019-03-20 前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07955B2 (zh)
JP (1) JP6649421B2 (zh)
CN (1) CN1103159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10439B1 (en) * 2019-02-11 2020-07-14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Glass run channel with integral leap seal portion for engaging window mold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8473A (zh) * 2010-11-29 2013-07-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车门及其角窗外饰板的组装方法
CN203739589U (zh) * 2012-12-25 2014-07-30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门窗框结构
CN104470742A (zh) * 2012-07-17 2015-03-25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门框架构造
JP2016088247A (ja) * 2014-11-04 2016-05-23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48221A (ja) * 1988-08-08 1990-02-19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ドア構造
JP2601884Y2 (ja) * 1992-11-11 1999-12-06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
JPH10129263A (ja) * 1996-10-28 1998-05-19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ドアサッシュ構造
JP2002046475A (ja) * 2000-08-08 2002-02-12 Kinugawa Rubber Ind Co Ltd 自動車用サイドドアのシール構造
DE10063459A1 (de) * 2000-12-19 2002-06-27 Wagon Automotive Gmbh Leichtbautür für Kraftfahrzeuge
JP4677874B2 (ja) * 2005-10-05 2011-04-2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及び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DE102008057995A1 (de) * 2008-11-19 2010-05-20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tür
JP5047345B2 (ja) * 2010-09-24 2012-10-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
JP5710223B2 (ja) * 2010-11-19 2015-04-30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軽金属材料からなるドア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DE102011012258A1 (de) * 2011-02-24 2012-08-30 Daimler Ag Fensterelement für eine Seitentür, insbesondere eine hintere Seitentür, eines Kraftwagens
JP6284293B2 (ja) * 2012-05-23 2018-02-28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フレ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10372B2 (ja) * 2012-07-18 2016-10-19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フレーム構造
JP6150573B2 (ja) * 2013-03-21 2017-06-21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
WO2014163133A1 (ja) * 2013-04-05 2014-10-09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立柱サッシュを備えたドアサッシュ
JP6362427B2 (ja) 2014-05-30 2018-07-25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サッシュ接続構造及びサッシュ接続方法
JP6748538B2 (ja) * 2016-09-21 2020-09-02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
JP6592492B2 (ja) * 2017-11-01 2019-10-16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サッシュ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8473A (zh) * 2010-11-29 2013-07-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车门及其角窗外饰板的组装方法
CN104470742A (zh) * 2012-07-17 2015-03-25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门框架构造
CN203739589U (zh) * 2012-12-25 2014-07-30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车门窗框结构
JP2016088247A (ja) * 2014-11-04 2016-05-23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49421B2 (ja) 2020-02-19
CN110315939A (zh) 2019-10-11
JP2019172084A (ja) 2019-10-10
US20190299755A1 (en) 2019-10-03
US11207955B2 (en) 202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41204B2 (en) Molding attachment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door
US8864213B2 (en) Vehicle door frame
US9346339B2 (en) Vehicle door
CN110171483B (zh) 车辆侧部结构
JP4735416B2 (ja) ガラスランの取付構造
GB2442182A (en) Door structure
CN110315939B (zh) 前门
JP5056233B2 (ja) 車両用ドア構造
EP1512570B1 (en) Seal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JP4941817B2 (ja) 車両用ドアのサッシュ部構造
JP6003186B2 (ja) 車両のウインドシール構造
CN112124054A (zh) 车辆用门
JP4885988B2 (ja) ドアサッシュ
JP6110624B2 (ja)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
JP4120405B2 (ja) 車両用ドア
JP5385676B2 (ja) 自動車用ドア構造
US11254365B2 (en) Side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4106600B2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US20240116336A1 (en) Vehicle door structure
CN112124053A (zh) 车辆用门
CN115071383A (zh) 车门构造
US20230040270A1 (en) Vehicular side structure
KR0154692B1 (ko) 도어의 글래스런 부착구조
JP2022095279A (ja) 車両のドア構造
JP2021094996A (ja) グラスラ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