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9718A - 一种片状鸡精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片状鸡精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9718A
CN110089718A CN201910395855.1A CN201910395855A CN110089718A CN 110089718 A CN110089718 A CN 110089718A CN 201910395855 A CN201910395855 A CN 201910395855A CN 110089718 A CN110089718 A CN 110089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rch
powder
sheet
essence
chicken ess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958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滨
武博
陈季旺
程水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958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97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9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97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7/20Synthetic 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7/20Synthetic 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 A23L27/23Synthetic 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containing nucleotid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Seasonings (AREA)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片状鸡精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片状鸡精调味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35~40份的味精、20~40份的低钠混合盐、6~16份的乳糖、2~10份的淀粉、2~10份的芽麦糊精、1~3份的呈味核苷酸二钠、1~3份的鸡全蛋粉、1~3份的香辛料、0.5~1.5份的大豆分离蛋白、1~5份的酵母抽提物、1~3份的咸味香精以及1~3份的琥珀酸二钠。本发明以味精、低钠混合盐、乳糖、淀粉、芽麦糊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鸡全蛋粉、香辛料、大豆分离蛋白、酵母抽提物、咸味香精和琥珀酸二钠作为原材料,通过选用低钠混合盐作为作为鸡精中的咸味成分,并搭配咸味香精,降低了鸡精中的钠盐含量。

Description

一种片状鸡精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食品调味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片状鸡精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鸡精是目前市场上倍受欢迎的一种复合调味料,目前对于鸡精调味料最具权威的解释来源于《鸡精调味料》(SB/T 10371-2003)行业标准,其后陆续出台的各类复合调味料标准、规范或技术著作中对鸡精的理解也基本引用或参考该标准中的定义,即鸡精是以味精、食用盐、鸡肉/鸡骨的粉末或其浓缩抽提物、呈味核苷酸二钠等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或食用香精等增味、增香剂经过混合、干燥加工而成,具有鸡的鲜味和香味的复合调味料。鸡精从产品形态上看,以颗粒状、粉状为主。
其中钠盐(NaCl)是鸡精中非常重要的调味料,在中国的烹饪辞典里,盐是百味之首、咸味是百味之本,它能调出食物本身固有的味道,改善某种肌体的质地。咸味在复合调味料中通常是作为基本味出现,由钠盐直接表达。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盐高钠食品对于人体机能,尤其是对于“三高”疾病的诱发有着负面影响,近年来,伴随大众媒介宣传导向和人们健康、养生理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并开始控制对钠盐的摄入。因此,有必要减少鸡精调味料中的钠盐含量,从而降低人体对食盐的摄入量,以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片状鸡精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降低鸡精中的钠盐含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片状鸡精调味料,所述片状鸡精调味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35~40份的味精、20~40份的低钠混合盐、6~16份的乳糖、2~10份的淀粉、2~10份的芽麦糊精、1~3份的呈味核苷酸二钠、1~3份的鸡全蛋粉、1~3份的香辛料、0.5~1.5份的大豆分离蛋白、1~5份的酵母抽提物、1~3份的咸味香精以及1~3份的琥珀酸二钠。
可选地,所述低钠混合盐包括食用盐和氯化钾,且所述食用盐与氯化钾的质量比为(6~8):3。
可选地,所述淀粉包括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绿豆淀粉和玉米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片状鸡精的单片质量为0.4~1.0g。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片状鸡精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味精、低钠混合盐、乳糖、芽麦糊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鸡全蛋粉、香辛料、大豆分离蛋白、酵母抽提物、咸味香精和琥珀酸二钠均进行过筛后混合,得到混合粉料;
将淀粉配制成淀粉浆溶液,然后加入到所述混合粉料中,得到软粉料后,再制成湿颗粒料;
将所述湿颗粒料干燥后过筛,然后进行压片,得到片状鸡精调味料。
可选地,将味精、低钠混合盐、乳糖、芽麦糊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鸡全蛋粉、香辛料、大豆分离蛋白、酵母抽提物、咸味香精和琥珀酸二钠均进行过筛后混合,得到混合粉料的步骤中:
所述过筛为过100~200目筛。
可选地,将淀粉配制成淀粉浆溶液,然后加入到所述混合粉料中,得到软粉料后,再制成湿颗粒料的步骤中:
所述淀粉浆溶液中淀粉的质量分数为6~10%。
可选地,将淀粉配制成淀粉浆溶液,然后加入到所述混合粉料中,得到软粉料后,再制成湿颗粒料的步骤中:
所述淀粉浆溶液在加入到所述混合粉料中时的温度为30~40℃。
可选地,将所述湿颗粒料干燥后过筛,然后进行压片,得到片状鸡精调味料的步骤中:
所述软粉料干燥时的干燥温度为50~70℃,干燥时间为50~70min。
可选地,将所述湿颗粒料干燥后过筛,然后进行压片,得到片状鸡精调味料的步骤中:
所述软粉料过筛时的筛网目数为60~80目。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味精、低钠混合盐、乳糖、淀粉、芽麦糊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鸡全蛋粉、香辛料、大豆分离蛋白、酵母抽提物、咸味香精和琥珀酸二钠作为原材料,通过选用低钠混合盐作为作为鸡精中的咸味成分,并搭配咸味香精,降低了鸡精中的钠盐含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片状鸡精调味料的制备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钠盐(NaCl)是鸡精中非常重要的调味料,在中国的烹饪辞典里,盐是百味之首、咸味是百味之本,它能调出食物本身固有的味道,改善某种肌体的质地。咸味在复合调味料中通常是作为基本味出现,由钠盐直接表达。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盐高钠食品对于人体机能,尤其是对于“三高”疾病的诱发有着负面影响,近年来,伴随大众媒介宣传导向和人们健康、养生理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并开始控制对钠盐的摄入。因此,有必要减少鸡精调味料中的钠盐含量,从而降低人体对食盐的摄入量,以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片状鸡精调味料,所述片状鸡精调味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35~40份的味精、20~40份的低钠混合盐、6~16份的乳糖、2~10份的淀粉、2~10份的芽麦糊精、1~3份的呈味核苷酸二钠、1~3份的鸡全蛋粉、1~3份的香辛料、0.5~1.5份的大豆分离蛋白、1~5份的酵母抽提物、1~3份的咸味香精以及1~3份的琥珀酸二钠。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以味精、低钠混合盐、乳糖、淀粉、芽麦糊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鸡全蛋粉、香辛料、大豆分离蛋白、酵母抽提物、咸味香精和琥珀酸二钠作为原材料,通过选用低钠混合盐作为作为鸡精中的咸味成分,并搭配咸味香精,降低了鸡精中的钠盐含量。
低钠盐通常是指以碘盐为原料,再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得到的钠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低钠混合盐包括食用盐(即NaCl)和氯化钾(KCl),且NaCl与KCl的质量比为(6~8):3,更优选为7:3。其中,KCl与NaCl由同族元素组成,且与NaCl有相同的离子价态及相似的化学性质,因此,可用作NaCl替代物用于低钠混合盐食品的加工,降低食品中钠盐的含量。
酵母抽提物(YE)是具有食品属性、非食品添加剂的鲜味物质,具有增鲜增味,降盐淡咸,平衡异味,耐受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休闲食品、肉制品、方便面、酱油等食品调味领域。
琥珀酸二钠,简称WSA,俗称干贝素,是近年来调味品中广泛应用的鲜味剂。琥珀酸钠为无色到白色结晶或白色粉末,具有丁二酸味和咸味组合而特异的气味,可以与味精、核苷酸类鲜味剂并用。它较多存在于贝类、虾、蟹等海产品中,对这类食品呈现的鲜美味道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另外,琥珀酸二钠在其他植物,如香菇中也有存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规定其可应用于调味品中。
咸味食品香精是由热反应香料、食品香料化合物、香辛料(或其抽提物)等香味成分中的一种或多种与食用载体和其他食品添加剂构成的混合物,用于咸味食品的加香,在鸡精中使用的香精就是咸味香精,同时咸味香精可以为减钠产品提供定制的遮蔽解决方案。
乳糖是制备片剂时较理想的填充剂,可以使得压制成的片剂表面光滑,流动性和可压性较好。淀粉当作为填充剂时价格便宜,性质稳定,主要用来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以便于制剂成型和分剂量,从而方便压片。淀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混合使用,免得压出的产品过于松散。麦芽糊精是淀粉水解中间产物的总称,不溶于乙醇,热水中较易溶解,形成黏糊状,呈弱酸性。糊精具有较强粘合性,常配合糖粉和淀粉使用。
在制备片状鸡精的过程中,所述淀粉以淀粉浆的形式充当黏合剂。淀粉浆的主要制法主要有煮浆和冲浆两种方法,其都是利用了淀粉能够糊化的原理,淀粉糊化后形成均与糊状物的现象可作为黏合剂使用。而在制得片状鸡精后,其中所含有的淀粉又可以充当崩解剂,具有很强的吸水膨胀性,能够分散物料间的结合力,使片剂从整体片状分散成许多小颗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淀粉包括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绿豆淀粉和玉米淀粉中的至少一种,既可以是上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是上述物质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其中又以马铃薯淀粉的效果较好,吸水性较强且有一定的膨胀性,一般选取采用外加法、内加法或内外加法达到崩解效果,但是要注意其剂量,过多可能会影响片剂的硬度和流动性。
目前市场鸡精调味料为颗粒状态,但是千人千味,每个人的口味和添加量都不相同,不利于中餐标准化的进程,同时对于年轻的初学者来说非常容易过量,且鸡精鸡粉因为其包装量相对较大,往往短期内使用不完,在厨房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吸潮结块,品质大受影响,造成极大的浪费。因而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鸡精设计成片状,有助于鸡精在烹饪过程中的定量使用,省时省力。优选地,在本发明提供的片状鸡精调味料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片状鸡精的单片质量为0.4~1.0g,如此,可以很好地控制鸡精的使用量,有利于口味稳定和健康烹饪,同时也能避免大包装鸡精在处于高温潮湿下吸潮结块而导致浪费的现象。
片状产品多用于药剂和保健食品的制作成型工艺,具有携带比较方便,而且剂量准确、质量稳定的优点。片剂的压片方式分为干法制片和湿法制片,目前国内以湿法制片应用最常使用。基于湿法制片的工艺,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片状鸡精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片状鸡精调味料的制备方法的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片状鸡精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将味精、低钠混合盐、乳糖、芽麦糊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鸡全蛋粉、香辛料、大豆分离蛋白、酵母抽提物、咸味香精和琥珀酸二钠均进行过筛后混合,得到混合粉料;
步骤S20、将淀粉配制成淀粉浆溶液,然后加入到所述混合粉料中,得到软粉料后,再制成湿颗粒料;
步骤S30、将所述湿颗粒料干燥后过筛,然后进行压片,得到片状鸡精调味料。
采用湿法制片工艺制备片状鸡精调味料,对原材料粒度、淀粉浆黏合剂浓度、软粉料的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都有一定要求。因此,在步骤S10中对应称取所有的原材料后,先进行干燥和粉碎处理,去除原材料中的水分并粉碎为粉状料,然后过筛获得颗粒分布均匀的粉料,一般要求粉末细度在100目以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筛为过100~200目筛,对应得到粒径分布在0.075~0.15mm范围内的粉料。
在混合得到所述混合粉料后,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淀粉浆作为黏合剂或湿润剂,然后通过手动或混合机混合均匀的方式制成软粉料,在制成所述软粉料的过程中,可视具体情况加入适量的水分,使得到的所述软粉料的干湿沉程度适宜,以达到“握之成团,轻压即散”的状态为准。其中,所述淀粉浆在充当黏合剂时,其浓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淀粉浆溶液中淀粉的质量分数为6~10%,在配制淀粉浆时,可以采用直火加热,也可以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使淀粉完全溶解于水中形成淀粉浆溶液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直火加热的过程中,需要不停的搅拌,以防止淀粉焦化而导致最终制得的片状鸡精上有黑点产生。
所述淀粉浆在加入到所述混合粉料中时,应以温浆为宜,因为温度太高不利于产品的稳定性,而温度太低又不利于产品分散均匀,故而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淀粉浆溶液在加入到所述混合粉料中时的温度为30~40℃,如此,既能保证产品的均匀分散又不会对产品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得到的所述软粉料可以采用通过适宜的筛网制粒的方式,以得到颗粒完整的湿颗粒料,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用目数为60~80目的筛网,对应得到粒径分布在0.18~0.25mm范围内的颗粒料。
制得的所述湿颗粒料需要尽快干燥,干燥的温度视物料的性质而定,对湿热稳定者,干燥温度可适提高,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干燥时的干燥温度为50~70℃,干燥时间为50~70min。在干燥完毕后再次过筛,通过过筛整粒,且所选用筛网的孔径应与步骤S20中过筛制粒时选用的筛网目数相同或略小,因而,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中所述软粉料过筛时的筛网目数为60~80目。
所述软粉料在经过干燥和过筛处理后进行压片时,利用压片机进行压片处理,压片模具采用圆形模具,椭圆的长轴为10mm,短轴为10,整个压片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料、压片与推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将冲模装好并接通电源,打开防护门,给靴形料斗填充物料,按下面板开机按钮,用合适的容器收集压好的片,并观察压片的质量,通过调节片重调节器和压力调节器来控制片剂的厚度和硬度,最终制得单片重量范围在0.4~1.0g之间的片状鸡精。然后将压片制得的片状鸡精进行包装即可对应获得能够储存、运输或销售的片状鸡精调味料产品。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1)将NaCl和KCl按照7:3的质量比混合,制成低钠混合盐备用;
(2)称取味精36g、低钠混合盐20g、乳糖10g、马铃薯淀粉6g、麦芽糊精8g、呈味核苷酸二钠2g、鸡全蛋粉2g、香辛料2g、大豆分离蛋白1g、酵母抽提物4g、咸味香精1.5g和琥珀酸二钠1.5g,所有的原材料均经过干燥后粉碎过100目筛(200×50GB/T6003.1-2012 100目筛网),备用;
(3)将味精、低钠混合盐、乳糖、麦芽糊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鸡全蛋粉、香辛料、大豆分离蛋白、酵母抽提物、咸味香精和琥珀酸二钠通过混合机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料;
(4)将称取的马铃薯淀粉通过水浴加热的方式制备成质量分数为8%的淀粉浆溶液,然后在淀粉浆的温度为30℃时加入到制得的混合粉料中,通过混合机制备得到干湿合适的软粉料,过60目筛(φ200×50GB/T6003.1-201260目筛网),得到湿颗粒料;
(5)将湿颗粒料置于温度设置为70℃的烘箱中烘烤50min,然后过60目筛(φ200×50GB/T6003.1-2012 60目筛网),再经过压片机压片,得到单片质量为0.4g的片状鸡精调味料。
实施例2
(1)将NaCl和KCl按照6:3的质量比混合,制成低钠混合盐备用;
(2)称取味精35g、低钠混合盐30g、乳糖8g、马铃薯淀粉8g、麦芽糊精6g、呈味核苷酸二钠1.5g、鸡全蛋粉2.5g、香辛料1g、大豆分离蛋白1g、酵母抽提物2g、咸味香精2g和琥珀酸二钠2g,所有的原材料均经过干燥后粉碎过120目筛(200×50GB/T6003.1-2012 120目筛网),备用;
(3)将味精、低钠混合盐、乳糖、麦芽糊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鸡全蛋粉、香辛料、大豆分离蛋白、酵母抽提物、咸味香精和琥珀酸二钠通过混合机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料;
(4)将称取的马铃薯淀粉通过水浴加热的方式制备成质量分数为6%的淀粉浆溶液,然后在淀粉浆的温度为35℃时加入到制得的混合粉料中,通过混合机制备得到干湿合适的软粉料,过70目筛(φ200×50GB/T6003.1-201270目筛网),得到湿颗粒料;
(5)将湿颗粒料置于温度设置为60℃的烘箱中烘烤60min,然后过70目筛(φ200×50GB/T6003.1-2012 70目筛网),再经过压片机压片,得到单片质量为0.6g的片状鸡精调味料。
实施例3
(1)将NaCl和KCl按照8:3的质量比混合,制成低钠混合盐备用;
(2)称取味精35g、低钠混合盐25g、乳糖6g、马铃薯淀粉10g、麦芽糊精4g、呈味核苷酸二钠2.5g、鸡全蛋粉1.5g、香辛料3g、大豆分离蛋白1g、酵母抽提物1g、咸味香精2g和琥珀酸二钠1.5g,所有的原材料均经过干燥后粉碎过140目筛(200×50GB/T6003.1-2012 140目筛网),备用;
(3)将味精、低钠混合盐、乳糖、麦芽糊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鸡全蛋粉、香辛料、大豆分离蛋白、酵母抽提物、咸味香精和琥珀酸二钠通过混合机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料;
(4)将称取的马铃薯淀粉通过水浴加热的方式制备成质量分数为7%的淀粉浆溶液,然后在淀粉浆的温度为40℃时加入到制得的混合粉料中,通过混合机制备得到干湿合适的软粉料,过80目筛(φ200×50GB/T6003.1-201280目筛网),得到湿颗粒料;
(5)将湿颗粒料置于温度设置为65℃的烘箱中烘烤55min,然后过80目筛(φ200×50GB/T6003.1-2012 80目筛网),再经过压片机压片,得到单片质量为0.8g的片状鸡精调味料。
实施例4
(1)将NaCl和KCl按照7:3的质量比混合,制成低钠混合盐备用;
(2)称取味精40g、低钠混合盐35g、乳糖12g、马铃薯淀粉2g、麦芽糊精2g、呈味核苷酸二钠1g、鸡全蛋粉3g、香辛料1.5g、大豆分离蛋白0.5g、酵母抽提物3g、咸味香精3g和琥珀酸二钠1g,所有的原材料均经过干燥后粉碎过170目筛(200×50GB/T6003.1-2012 170目筛网),备用;
(3)将味精、低钠混合盐、乳糖、麦芽糊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鸡全蛋粉、香辛料、大豆分离蛋白、酵母抽提物、咸味香精和琥珀酸二钠通过混合机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料;
(4)将称取的马铃薯淀粉通过水浴加热的方式制备成质量分数为9%的淀粉浆溶液,然后在淀粉浆的温度为35℃时加入到制得的混合粉料中,通过混合机制备得到干湿合适的软粉料,过80目筛(φ200×50GB/T6003.1-201280目筛网),得到湿颗粒料;
(5)将湿颗粒料置于温度设置为50℃的烘箱中烘烤70min,然后过70目筛(φ200×50GB/T6003.1-2012 70目筛网),再经过压片机压片,得到单片质量为1.0g的片状鸡精调味料。
实施例5
(1)将NaCl和KCl按照7:3的质量比混合,制成低钠混合盐备用;
(2)称取味精37g、低钠混合盐40g、乳糖16g、马铃薯淀粉4g、麦芽糊精10g、呈味核苷酸二钠3g、鸡全蛋粉1g、香辛料2.5g、大豆分离蛋白1.5g、酵母抽提物5g、咸味香精1g和琥珀酸二钠3g,所有的原材料均经过干燥后粉碎过200目筛(200×50GB/T6003.1-2012 200目筛网),备用;
(3)将味精、低钠混合盐、乳糖、麦芽糊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鸡全蛋粉、香辛料、大豆分离蛋白、酵母抽提物、咸味香精和琥珀酸二钠通过混合机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料;
(4)将称取的马铃薯淀粉通过水浴加热的方式制备成质量分数为10%的淀粉浆溶液,然后在淀粉浆的温度为40℃时加入到制得的混合粉料中,通过混合机制备得到干湿合适的软粉料,过70目筛(φ200×50GB/T6003.1-201270目筛网),得到湿颗粒料;
(5)将湿颗粒料置于温度设置为55℃的烘箱中烘烤65min,然后过60目筛(φ200×50GB/T6003.1-2012 60目筛网),再经过压片机压片,得到单片质量为0.5g的片状鸡精调味料。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片状鸡精调味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35~40份的味精、20~40份的低钠混合盐、6~16份的乳糖、2~10份的淀粉、2~10份的芽麦糊精、1~3份的呈味核苷酸二钠、1~3份的鸡全蛋粉、1~3份的香辛料、0.5~1.5份的大豆分离蛋白、1~5份的酵母抽提物、1~3份的咸味香精以及1~3份的琥珀酸二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鸡精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钠混合盐包括食用盐和氯化钾,且所述食用盐与氯化钾的质量比为(6~8):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鸡精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包括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绿豆淀粉和玉米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鸡精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鸡精的单片质量为0.4~1.0g。
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片状鸡精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味精、低钠混合盐、乳糖、芽麦糊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鸡全蛋粉、香辛料、大豆分离蛋白、酵母抽提物、咸味香精和琥珀酸二钠均进行过筛后混合,得到混合粉料;
将淀粉配制成淀粉浆溶液,然后加入到所述混合粉料中,得到软粉料后,再制成湿颗粒料;
将所述湿颗粒料干燥后过筛,然后进行压片,得到片状鸡精调味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状鸡精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味精、低钠混合盐、乳糖、芽麦糊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鸡全蛋粉、香辛料、大豆分离蛋白、酵母抽提物、咸味香精和琥珀酸二钠均进行过筛后混合,得到混合粉料的步骤中:
所述过筛为过100~200目筛。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状鸡精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淀粉配制成淀粉浆溶液,然后加入到所述混合粉料中,得到软粉料后,再制成湿颗粒料的步骤中:
所述淀粉浆溶液中淀粉的质量分数为6~1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状鸡精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淀粉配制成淀粉浆溶液,然后加入到所述混合粉料中,得到软粉料后,再制成湿颗粒料的步骤中:
所述淀粉浆溶液在加入到所述混合粉料中时的温度为30~40℃。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状鸡精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湿颗粒料干燥后过筛,然后进行压片,得到片状鸡精调味料的步骤中:
所述软粉料干燥时的干燥温度为50~70℃,干燥时间为50~70min。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状鸡精调味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湿颗粒料干燥后过筛,然后进行压片,得到片状鸡精调味料的步骤中:
所述软粉料过筛时的筛网目数为60~80目。
CN201910395855.1A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片状鸡精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0897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95855.1A CN110089718A (zh)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片状鸡精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95855.1A CN110089718A (zh)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片状鸡精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9718A true CN110089718A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47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95855.1A Pending CN110089718A (zh)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片状鸡精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971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5905A (zh) * 2021-07-09 2021-11-02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减盐半固体调味料的制备方法
CN115720999A (zh) * 2022-11-25 2023-03-03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20953A (en) * 1969-07-01 1973-06-20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eparation of granular seasoning
US20040105930A1 (en) * 2000-09-27 2004-06-03 Wynn Starr Flavors, Inc. Enhancing puffable food products an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WO2007085609A1 (en) * 2006-01-24 2007-08-02 Nestec S.A. A bouillon and/or seasoning tablet containing cereal, vegetable and/or fruit fibers
CN101305791A (zh) * 2008-07-10 2008-11-19 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低钠盐鸡精调味品
CN105029336A (zh) * 2015-06-30 2015-11-11 白帆 低钠高钾增咸复合固体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6466A (zh) * 2015-09-30 2015-12-16 温州潘氏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复合调味料
CN105231152A (zh) * 2015-10-29 2016-01-13 大连雅特盐业有限公司 海藻鲜味素及其制作方法
CN107095262A (zh) * 2016-02-22 2017-08-29 王皓平 一种低钠盐鸡精调味品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20953A (en) * 1969-07-01 1973-06-20 Taked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eparation of granular seasoning
US20040105930A1 (en) * 2000-09-27 2004-06-03 Wynn Starr Flavors, Inc. Enhancing puffable food products an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WO2007085609A1 (en) * 2006-01-24 2007-08-02 Nestec S.A. A bouillon and/or seasoning tablet containing cereal, vegetable and/or fruit fibers
CN101305791A (zh) * 2008-07-10 2008-11-19 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低钠盐鸡精调味品
CN105029336A (zh) * 2015-06-30 2015-11-11 白帆 低钠高钾增咸复合固体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6466A (zh) * 2015-09-30 2015-12-16 温州潘氏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复合调味料
CN105231152A (zh) * 2015-10-29 2016-01-13 大连雅特盐业有限公司 海藻鲜味素及其制作方法
CN107095262A (zh) * 2016-02-22 2017-08-29 王皓平 一种低钠盐鸡精调味品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5905A (zh) * 2021-07-09 2021-11-02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减盐半固体调味料的制备方法
CN113575905B (zh) * 2021-07-09 2024-01-05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减盐半固体调味料的制备方法
CN115720999A (zh) * 2022-11-25 2023-03-03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6538B (zh) 一种大豆蛋白肉及其生产工艺
CN105686034B (zh) 基于单螺杆挤压机制备杂粮食品的方法
CN101390601A (zh) 一种汤块复合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5517A (zh) 一种青稞麦片及其生产方法
CN103598595B (zh) 一种即食桑叶面筋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7669B (zh) 一种辣酱及其制作方法
CN101263880B (zh) 膳食纤维玉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89718A (zh) 一种片状鸡精调味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57275B1 (ko) 천연 버섯 조미료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0998431A (zh) 非油炸清真牛骨髓拉面方便食品及其生产方法
CN109965198A (zh) 一种即食高膳食纤维百香果汤圆及其制备方法
KR100220792B1 (ko) 민물고기를 주재로한 식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59991C (zh) 即食馄饨或即食饺子的制作方法
KR101921331B1 (ko) 대마씨를 함유한 육개장 칼국수와 그 제조방법
CN107821520A (zh) 一种长效高能营养压缩饼干的制作方法
CN106036744A (zh) 粉蒸肉调料的制备方法
CN109090187A (zh) 一种杂粮苏打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52913B1 (ko) 떡볶이 소스의 제조방법
KR101692425B1 (ko) 쌀 누룽지를 포함하는 기능성 국수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기능성 국수
KR100881433B1 (ko) 두부 스낵 제조방법
CN105558769A (zh) 用马铃薯全粉制作的饺子皮及其制作方法
JP2011000053A (ja) エコロジーな味噌の製造方法
KR20210075561A (ko) 한약재가 첨가된 사골국물을 이용한 마라탕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3499219B2 (ja) 乾燥ビール酵母食品
KR20140046777A (ko) 고기호두과자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