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74236A - 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冲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冲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4236A
CN110074236A CN201910515307.8A CN201910515307A CN110074236A CN 110074236 A CN110074236 A CN 110074236A CN 201910515307 A CN201910515307 A CN 201910515307A CN 110074236 A CN110074236 A CN 110074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parts
alternative tea
alternative
raw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53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秀友
沈选举
疏龙林
廖凯
张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ish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idie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idie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idiet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153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42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4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42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34Tea substitutes, e.g. matè; Extracts or infusion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冲泡方法,所述代用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决明子30‑50份,枸杞子20‑40份,茯苓5‑20份,葛根5‑20份,甘草5‑20份。本发明提供的代用茶,所使用的茶原料主要为食材或药食同源,无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调解或恢复日渐下行的肺、心、肝、脾、肾和大肠的功能,是一种能够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咳嗽痰多、利水渗湿的护肝代用茶,尤其适用于频繁过度用眼人群,特别是长期使用电脑、观看电视等人群,以及长期饮酒、需要护肝的人群。

Description

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冲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冲泡方法。
背景技术
在茶叶的发展史上,除了红茶、绿茶、黑茶等等各种以茶树作为原料制成的茶叶以外,还有一些采用别的植物的茎叶花果等作为代用茶进行冲泡饮用;并且根据中国传统的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有一些具有保健养生功能的代用茶。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等各种各样的不良生活方式(不运动、应酬多等)导致大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然而亚健康人的共性是高心理/高体力负荷、三高问题、免疫力低下的症状,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下,人体各部分器官已经在衰老、退化,机体免疫力降低,日积月累,最终会导致身体免疫系统的崩溃,从而引发多种可怕的疾病。
因此如何防治亚健康状态,预防疾病,利用中医药食同源原料,以食代药,以养代治进行保健养生,是人们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下,人们由于高心理/高体力负荷,造成各部分器官衰老、退化、机体免疫力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代用茶,所述代用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决明子30-50份,枸杞子20-40份,茯苓5-20份,葛根5-20份,甘草5-20份。
可选的,所述代用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决明子35-45份,枸杞子25-35份,茯苓5-15份,葛根5-15份,甘草5-15份。
可选的,所述代用茶的水分含量在6重量%以下,总灰分在6重量%以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所述的代用茶胶囊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选取新鲜的茶原料:决明子、枸杞子、茯苓、葛根和甘草,并均洗净、烘干杀菌备用;
S2、粉碎:将烘干杀菌后的各茶原料粉碎制成直径为3-5mm的颗粒;
S3、备料:按预设配比,将粉碎后的决明子、枸杞子、茯苓、葛根和甘草混合,并过筛、干燥杀菌,得到所述代用茶。
可选的,在所述步骤S3后,还包括步骤S4:分装,将所述代用茶分装至袋中、罐中或胶囊盒内。
可选的,步骤S1中,所述烘干杀菌的温度为140℃-160℃、时间为3-5h。
可选的,步骤S3中,所述干燥杀菌的温度为140℃-160℃、时间为1.5-2.5h。
可选的,步骤S4中,所述分装后,单位包装的代用茶为4-6g。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所述的代用茶的冲泡方法,具体包括:
将所述代用茶置于可密封的容器内,向所述容器内部注入冲泡水,控制所述容器在内部压力为0.6-0.7Mpa并保持19-21s;
提高所述容器内部压力至0.9-1.1Mpa,使得所形成的茶汤沿所述容器的出口流出,随后向所述容器内注入新的冲泡水,以对残留在所述容器内的茶汤进行提取;
将从所述容器出口处流出的茶汤收集在饮茶器中即可饮用。
可选的,所述代用茶与所述冲泡水的用量配比为:4-6g代用茶使用的冲泡水的最大量为500ml。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冲泡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代用茶,使用的茶原料中,决明子为清热明目、润肠通便为主,枸杞子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为主,茯苓为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为主,葛根为解肌退热、生津止渴为主,甘草为补脾益气、清热解毒为主。这些茶原料主要为食材或药食同源,无毒副作用;长期使用,可调解或恢复日渐下行的肺、心、肝、脾、肾和大肠的功能,是一种能够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咳嗽痰多、利水渗湿的护肝代用茶,尤其适用于频繁过度用眼人群,特别是长期使用电脑、观看电视等人群,以及长期饮酒、需要护肝的人群。
(2)本发明所述的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原料搭配合理,生产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3)本发明所述的代用茶的冲泡方法,根据代用茶的特性,设定冲泡萃取过程,通过的控制冲泡参数,以此提高冲泡的代用茶饮品的品质,保证代用茶的药效。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代用茶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饮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代用茶胶囊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萃取压力与饮品TDS值关系图。
1-胶囊盒,11-容纳腔,12-铝膜,13-密封膜,14-刺破针,15-流体出口,2-饮品机,21-水箱,22-水泵,23-加热装置,24-冲泡头,25-出水结构,26-出水刺针。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术语“包含”、“包括”、“含有”、“具有”的含义是非限制性的,即可加入不影响结果的其它步骤和其它成分。以上术语涵盖术语“由……组成”和“基本上由……组成”。如无特殊说明的,材料、设备、试剂均为市售。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一种代用茶,所述代用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决明子30-50份,枸杞子20-40份,茯苓5-20份,葛根5-20份,甘草5-20份。
本发明提供的代用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药学对代用茶的保健疗效而产生的研究成果。结合申请人多年研究实践经验,筛选出以决明子、枸杞子、茯苓、葛根和甘草为代用茶的茶原料,并根据中医药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组方制备而成。
优选的,代用茶可以由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制作而成:决明子35-45份,枸杞子25-35份,茯苓5-15份,葛根5-15份,甘草5-15份。
为使代用茶胶囊盒达到最好疗效,进一步优选的,代用茶由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制作而成:决明子40份,枸杞子30份,茯苓10份,葛根10份,甘草10份。、
为避免代用茶由于湿度过大而产生霉变,提高其储存稳定性,代用茶的水分含量在6重量%以下;为提高代用茶冲泡后的口感,代用茶的总灰分控制在6重量%以下。
其中,各茶原料的药理药性分析如下:
决明子: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枸杞子:养肝、滋肾、润肺,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功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可用于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状。
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的功效,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从上述茶原料的药理药性可见,决明子为清热明目、润肠通便为主,枸杞子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为主,茯苓为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为主,葛根为解肌退热、生津止渴为主,甘草为补脾益气、清热解毒为主。这些茶原料主要为食材或药食同源,无毒副作用;长期使用,调解或恢复日渐下行的肺、心、肝、脾、肾和大肠的功能,是一种能够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咳嗽痰多、利水渗湿的护肝代用茶,尤其适用于频繁过度用眼人群,特别是长期使用电脑、观看电视等人群,以及长期饮酒、需要护肝的人群。
结合图1所示,上述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选取新鲜的茶原料:决明子、枸杞子、茯苓、葛根和甘草,并均洗净、烘干杀菌备用;
S2、粉碎:将烘干杀菌后的各茶原料粉碎制成直径为3-5mm的颗粒;
S3、备料:按预设配比,将粉碎后的决明子、枸杞子、茯苓、葛根和甘草混合,并过筛、干燥杀菌,得到代用茶。
可以理解的是,为使得代用茶能更好的进行携带、冲泡,在步骤S3后,还包括步骤S4:分装:将代用茶分装至袋中、罐中或胶囊盒内。
其中,步骤S4中,分装后,单位包装的代用茶为4-6g。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更好的释放代用茶的药效,且更好的储存、运输,优选的,将代用茶罐装至胶囊盒内,得到代用茶胶囊盒,其中,代用茶盛放在胶囊盒的容纳腔11内。
具体地,首先将各茶原料按自身特性清洗干净,放入烘箱,于140℃-160℃下烘干杀菌3-5h。然后,检验挑选出残次品弃之,将挑选后的各茶原料分别放入破碎机内打碎,破碎颗粒的粒径控制在3-5mm范围内,一方面避免茶原料粒径过大使其有效成分不易泡出,另一方面避免茶原料粒径过小,冲泡时不易于茶汤分离,影响饮用口感。
为进一步提高冲泡后的外观和饮用口感,将打碎后的茶原料放入筛粉机内,将茶原料中细小颗粒灰分筛除,再将茶原料按预设的配方比例放入搅拌机内混合均匀,放入烘箱,于140℃-160℃下烘干杀菌1.5-2.5h,得到代用茶。
最后,将制得的代用茶放入全自动胶囊罐装封膜机,以每个胶囊盒1内装4-6g代用茶的比例进行罐装,即得到代用茶胶囊盒。相比于放置于袋中不利于储存运输,放置在罐中不利于冲泡,本发明通过将代用茶置于胶囊盒内,既有助于保存放置,又可以于匹配的饮品机进行冲泡,方便快捷。
可以理解的是,在罐装封膜过程中,每个胶囊盒1内的代用茶的含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确定,本发明实施例是以每个胶囊盒1内装5g代用茶的比例为例进行说明,在此不作特殊限定。
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代用茶胶囊盒的胶囊盒1,为食品级耐高温材料制成,胶囊盒1的内部有容纳腔11,代用茶的茶原料置放在容纳腔11内。在胶囊盒1底部设置有与容纳腔11连通的流体出口15,茶原料经冲泡后的茶汤从该流体出口15流出后,可以被杯子或其他容器接住,以便饮用。胶囊盒1的顶部开口处封有铝膜12,用于密封容纳腔11内的茶原料,且在冲破过程中可以被刺破,水从刺破处进入容纳腔11内与茶原料混合形成茶汤。胶囊盒1内部还设有刺破装置,刺破装置位于容纳腔11和流体出口15之间,并将容纳腔11与流体出口15分隔。刺破装置包括密封膜13和刺破针14,在代用茶未使用前,密封膜13、顶部的铝膜12以及胶囊内壁将容纳腔11围合为一密封腔体,避免容纳腔11内的茶原料与外界接触,防止茶原料被污染或产生霉变;而在冲泡代用茶时,水从铝膜12被刺破处进入容纳腔11并与茶原料形成茶汤,这时,刺破针14刺破密封膜13,使茶汤可以从流体出口15流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原料搭配合理,生产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下面结合几个典型的实施方式(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一种代用茶胶囊盒,由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制作而成:决明子30份,枸杞子20份,茯苓20份,葛根20份,甘草20份。
该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如下:
将决明子、枸杞子、茯苓、葛根和甘草按自身特性清洗干净,放入烘箱,于140℃下烘干杀菌3h。然后,检验挑选出残次品弃之,将挑选后的各茶原料分别放入破碎机内打碎,破碎颗粒的粒径控制在5mm。将打碎后的茶原料分别放入筛粉机内,将茶原料中细小颗粒灰分筛除,再按重量份称取30份的决明子,20份的枸杞子,20份的茯苓,20份的葛根,20份的甘草放入搅拌机内混合均匀,放入烘箱,于140℃下烘干杀菌1.5h,得到代用茶。最后,将制得的代用茶放入全自动胶囊罐装封膜机进行封膜罐装,每一胶囊盒内盛放4g代用茶,即得到代用茶胶囊盒。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用茶,其代用茶由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制作而成:决明子50份,枸杞子40份,茯苓5份,葛根5份,甘草5份。
该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如下:
将决明子、枸杞子、茯苓、葛根和甘草按自身特性清洗干净,放入烘箱,于160℃下烘干杀菌5h。然后,检验挑选出残次品弃之,将挑选后的各茶原料分别放入破碎机内打碎,破碎颗粒的粒径控制在3mm。将打碎后的茶原料分别放入筛粉机内,将茶原料中细小颗粒灰分筛除,再按重量份称取50份的决明子,40份的枸杞子,5份的茯苓,5份的葛根,5份的甘草放入搅拌机内混合均匀,放入烘箱,于160℃下烘干杀菌2.5h,得到代用茶。最后,将制得的代用茶放入全自动胶囊罐装封膜机进行封膜罐装,每一胶囊盒内盛放6g代用茶,即得到代用茶胶囊盒。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用茶,其代用茶由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制作而成:决明子45份,枸杞子25份,茯苓15份,葛根5份,甘草15份。
该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如下:
将决明子、枸杞子、茯苓、葛根和甘草按自身特性清洗干净,放入烘箱,于150℃下烘干杀菌4h。然后,检验挑选出残次品弃之,将挑选后的各茶原料分别放入破碎机内打碎,破碎颗粒的粒径控制在4mm。将打碎后的茶原料分别放入筛粉机内,将茶原料中细小颗粒灰分筛除,再按重量份称取45份的决明子,25份的枸杞子,15份的茯苓,5份的葛根,15份的甘草放入搅拌机内混合均匀,放入烘箱,于150℃下烘干杀菌2h,得到代用茶;最后,将制得的代用茶放入全自动胶囊罐装封膜机进行封膜罐装,每一胶囊盒内盛放5g代用茶,即得到代用茶胶囊盒。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用茶,其代用茶由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制作而成:决明子35份,枸杞子35份,茯苓5份,葛根15份,甘草5份。
该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如下:
将决明子、枸杞子、茯苓、葛根和甘草按自身特性清洗干净,放入烘箱,于150℃下烘干杀菌4h。然后,检验挑选出残次品弃之,将挑选后的各茶原料分别放入破碎机内打碎,破碎颗粒的粒径控制在4mm。将打碎后的茶原料分别放入筛粉机内,将茶原料中细小颗粒灰分筛除,再按重量份称取45份的决明子,35份的枸杞子,5份的茯苓,15份的葛根,5份的甘草放入搅拌机内混合均匀,放入烘箱,于150℃下烘干杀菌2h,得到代用茶;最后,将制得的代用茶放入全自动胶囊罐装封膜机进行封膜罐装,每一胶囊盒内盛放5g代用茶,即得到代用茶胶囊盒。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代用茶的冲泡方法,具体包括:
将代用茶置于可密封的容器内,向容器内部注入冲泡水,控制容器在内部压力为0.6-0.7Mpa并保持19-21s,以通过冲泡水对茶原料进行浸泡形成茶汤;
提高所述容器内部压力至0.9-1.1Mpa,在压力作用下,使得所形成的茶汤沿容器的出口流出,随后向容器内注入新的冲泡水,以对残留在容器内的茶汤进行提取;
将从流体出口处流出的茶汤收集在饮茶器中即可饮用,收集在饮茶器中的茶汤即为符合代用茶疗效的饮品。
在此,所述在压力作用下,茶汤沿容器的出口流出,也即,当容器内的压力达到一定值后,容器的底部会涨破、被刺破或其他破裂方式,只要在一定压力下,茶汤可以从容器内流出,从而被用户收集饮用即可。
为更好的进行描述说明,本发明以将代用茶罐装在胶囊盒内,并配合与胶囊盒匹配的饮品机为例,进行说明代用茶的冲泡方法,在此冲泡过程中,胶囊盒即充当了上述的密闭容器;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容器,只要能实现上述冲泡方法即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代用茶胶囊盒放入适配的饮品机2内,并开启饮品机2预设的萃取程序进行冲泡,其中,冲泡水的温度为70-90℃,在胶囊盒内代用茶的质量在4-6g时,使用的冲泡水的最大用量为500ml。
其中,饮品机内预设萃取程序即为按照上述冲泡方法设定的程序。
相比于传统的直接冲泡方式,冲泡过程不仅受到场地、器具等的限制,还很难对冲泡时的水温、水量、泡制时间进行精准的控制,可能会导致饮品的口感、浓淡无法保证,甚至破坏其应有的营养价值。本发明提供的冲泡方法,利用与胶囊盒1匹配的饮品机2对代用茶进行冲泡,并通过预设的萃取程序,精准的控制冲泡参数,以此提高冲泡的代用茶饮品的品质,保证代用茶的药效。
虽然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注入冲泡水后,使容器在内部压力为0.6-0.7Mpa下保持19-21s,之后将压力升至0.9-1.1Mpa,但在实际使用饮品机时,可以依据饮品机的特性、代用茶的茶原料的不同,而进行参数更换。因此,在描述使用饮品机进行冲泡时,将压力、时间以第一预设压力、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压力及第二预设时长指代。
在本发明中,茶原料为决明子、枸杞子、茯苓、葛根和甘草,决明子含大黄素,枸杞子含多糖,茯苓含淀粉,葛根含葛根素,甘草含甘草皂苷等有益成分,且茯苓和葛根遇水后粘度较大。为保证淀粉类和多糖类茶原料充分溶解,减少粘度带来的茶原料与茶汤难分离的情况,使茶原料的有效成分最大程度上的析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饮品机2预设的萃取程序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泡茶阶段,第二阶段为出茶阶段,具体为:
第一阶段:将冲泡水注入到代用茶胶囊盒的容纳腔11内,保持容纳腔11处于第一预设压力下,并使冲泡水在容纳腔11内停留第一预设时长,以通过冲泡水对茶原料进行浸泡形成茶汤;
第二阶段:使容纳腔11处于第二预设压力下,以使得茶汤在第二预设压力作用下与茶原料分离;再次向容纳腔11内注入冲泡水,以对残留在茶原料内的茶汤进行萃取,与茶原料分离的茶汤和冲泡水即为符合茶原料疗效的饮品;其中,第一预设压力小于第二预设压力。
第一阶段为泡茶阶段,通过冲泡水对茶原料进行浸泡,使得茶原料可以充分吸水,实现茶原料从冷态转变为热态、干燥态转变为吸水饱和态;且由于容纳腔11处于第一预设压力下,使得茶原料形成加压萃取,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释放。具体地,第一预设压力范围为0.6-0.7Mpa,在此范围内,一方面可以促进茶原料的释放,另一方面不会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胶囊盒1密封膜13被刺破而使容纳腔11内的液体流出。同时,第一预设时长为19-21s,由于茯苓和葛根遇水容易糊化,且粘度大,设置较长浸泡时间可以保证冲泡水对茶原料充分浸泡。
第二阶段为出茶阶段,通过加压,使得代用茶处于第二预设压力下,在第二预设压力下,代用茶胶囊盒内的刺破针14刺破密封膜13,从而使得茶汤从容纳腔11内流出。由于茶汤的浓度和粘度均较大,不可避免的有部分茶汤留在茶原料内,此时通过向容纳腔11注入新鲜冲泡水,利用冲泡水对茶原料内的茶汤进行萃取,保证茶汤最大程度上与茶原料分离,被收集饮用。具体地,第二预设压力的范围0.9-1.1Mpa,在此压力范围下,代用茶胶囊盒内的刺破针14刺破密封膜13。在第二阶段,再次通过冲泡水对茶原料内的茶汤进行萃取的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为29-21s,使得茶汤可以不断地的从茶原料内萃出。
可以理解的是,为进一步提高萃取效果,在第二阶段中的:向容纳腔11内注入冲泡水步骤至少循环两次,多次对残留在茶原料内的茶汤进行萃取,保证茶原料内的有效物质最大程度的被冲泡水萃取出来。
在冲泡过程中,为避免破坏药效,水温不能太高,但同时,若温度太低,含淀粉较多的茯苓和葛根不易溶化,使得茶原料的有效成分萃取率较低,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冲泡水的温度为80℃。
同时,虽然单个代用茶胶囊盒可以进行重复冲泡,但为保证口感及疗效,单个胶囊盒1代用茶的最大冲泡水的用量为500ml。
结合图2所示,其中,上述饮品机2主要包括水箱21、水泵22、加热装置23、冲泡头24和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冲泡头24设置有出水结构25,水箱21与水泵22均连通出水结构25,加热装置23用于对出水结构25内的水进行加热,控制模块可以用于设定萃取程序,并根据设定程序控制饮品机2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水温、出水量、开停机时长。代用茶胶囊盒靠近铝膜12的一端与冲泡头24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与出水结构25连通,出水机构包括有出水刺针26,出水刺针26在工作状态下,可以移动并刺破代用茶胶囊盒顶部的铝膜12。
以最优实施例为例,代用茶制成胶囊盒后的冲泡过程具体为:测试决明子、枸杞子、茯苓、葛根和甘草等茶原料的特性,并根据其特性在控制模块中设定相应萃取程序。用户将代用茶胶囊盒固定在饮品机2内后,启动饮品机2,出水刺针26穿过铝膜12插入代用茶胶囊盒的容纳腔11内并向容纳腔11内注入80℃的冲泡水,同时对容纳腔11内进行加压,工作7s后压强达到0.7MPa,此时饮品机2停止工作,使冲泡水对茶原料进行浸泡,20s后再次开启饮品机2,继续对容纳腔11内进行加压,直至代用茶胶囊盒内的刺针刺破密封膜13,使容纳腔11内的茶汤流出;同时继续向容纳腔11内注入新鲜冲泡水,以对残留在茶原料内的茶汤进行萃取,此过程持续30s后,饮品机2再次停止工作,停机3s后,继续向容纳腔11内注入冲泡水,此过程持续20s后饮品机2停止工作,并提示用户萃取完成。
当然根据用户饮茶习惯,向容纳腔11内注入新鲜冲泡水步骤可以循环多次,且相邻两次注水步骤中,前一次注水时长不小于后一次注水时长。
此代用茶胶囊的冲泡方法,利用将代用茶制备成胶囊盒,并使用与胶囊盒匹配的饮品机,通过对饮品机2进行萃取程序设定,使热水与茶原料充分混合浸泡,便于茶原料释放更多的有效成分,从而达到更高的萃取效果。冲泡的饮品可直接饮用,方便快捷,其具有能够清
热明目、滋补肝肾、利水渗湿、健脾、通经活络、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解酒毒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虚劳精亏、目暗不明、脾虚食少、酒毒伤中、咳嗽痰多等症状。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代用茶,是通过萃取出茶原料里的有效物质,来获得清热明目、滋补肝肾、清热解毒、解酒毒等功效。本发明可以采用测定饮品内的TDS值,来表征饮品内的有效物质含量的多少。还是以将代用茶制备成胶囊盒后利用饮品机冲泡为例,来进行说明。
其中,TDS又称溶解性固体总量,测量单位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体。TDS值越高,表示水中含有的溶解物越多,也即有效物质含量越多。
换算关系:1mg/L=1PPM
一种代用茶的冲泡方法,将代用茶胶囊盒放入适配的饮品机2内,并开启饮品机2预设的萃取程序进行冲泡,将冲泡水注入到代用茶胶囊盒的容纳腔11内,保持容纳腔11的压力为0.7MPa,并使冲泡水在容纳腔11内停留20s;然后增压,保持容纳腔11的压力分别在0.8MPa、0.85MPa、0.9MPa、0.95MPa、1.0MPa、1.1MPa下,获得的饮品(与茶原料分离的茶汤和冲泡水即为符合茶原料疗效的饮品),并分别测定各饮品的TDS值。根据饮品机结构设置,在0.8MPa下代用茶胶囊盒内的密封膜开始破裂,有茶汤流出,因此测试0.8-1.1Mpa下获得的饮品的TDS值进行比较,确定最佳冲泡压力范围。
结合图4所示,在同配方、同水温、同水量的条件下,饮品机2萃取压力0.9-1.1Mpa时,萃取所得的饮品TDS最高,并趋于平衡。
(一)高压萃取与传统冲泡得到的饮品的TDS值对比
表1为在相同水温、相同使用水量条件下,本发明提供的使用饮品机2高压萃取得到的饮品,与传统杯中冲泡得到的饮品,各饮品的TDS值。其中,冲泡水的温度为80℃,冲泡水的水量为150ml,冲泡水原水的TDS值为10ppm。
表1
从表1中,可以清楚看到,在相同冲泡时间内,相比于传统杯中冲泡饮品的有效成分含量,饮品机2高压萃取获得的饮品的有效成分含量提高了三倍多,即使延长杯中冲泡饮品的时间,其有效成分含量也远远小于饮品机2冲泡饮品的有效成分的含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饮品机2冲泡的方法,在短时间内能得到更多有效成分,有利于提高代用茶的使用疗效。
(二)饮品机在不同预设萃取程序下得到饮品的TDS值对比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代用茶的茶原料为决明子、枸杞子、茯苓、葛根和甘草,根据茶原料的特性,茯苓、葛根遇水易糊化、粘度大,为更好的萃取出茶原料的有效物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冲泡方法中,将饮品机2预设的萃取程序设置成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泡茶阶段,第二阶段为出茶阶段。而传统的饮品机通常冲泡与出茶同时进行,为说明设置两阶段萃取程序的优势,结合表2所示,在相同水温、相同使用水量条件下,测定两种不同萃取方式得到的饮品的TDS值。
其中,冲泡水的温度为80℃,冲泡水的水量为150ml,冲泡水原水的TDS值为10ppm。
高压萃取1的冲泡方式为:用户将代用茶胶囊盒固定在饮品机2内后,启动饮品机2,出水刺针26穿过铝膜12插入代用茶胶囊盒的容纳腔11内并向容纳腔11内注入80℃的冲泡水,同时对容纳腔11内进行加压,直至代用茶胶囊盒内的刺针刺破密封膜13,使容纳腔11内的茶汤流出,此过程持续80s后饮品机2停止工作,萃取完成。
高压萃取2的冲泡方式为:用户将代用茶胶囊盒固定在饮品机2内后,启动饮品机2,出水刺针26穿过铝膜12插入代用茶胶囊盒的容纳腔11内并向容纳腔11内注入80℃的冲泡水,同时对容纳腔11内进行加压,工作7s后,饮品机2停止工作,20s后再次开启饮品机2,继续对容纳腔11内进行加压,直至代用茶胶囊盒内的刺针刺破密封膜13,使容纳腔11内的茶汤流出;同时继续向容纳腔11内注入冲泡水,注水过程持续30s后,饮品机2再次停止工作,停机3s后,继续向容纳腔11内注入冲泡水,注水过程持续20s后饮品机2停止工作,萃取完成。
表2
冲泡方式 水温 水量 原水TDS 时间 饮品TDS
高压萃取1 80℃ 150ml 10ppm 80S 260ppm
高压萃取2 80℃ 150ml 10ppm 80S 290ppm
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控制饮品机2启停来调整代用茶容纳腔11内的压力,以此增加茶原料与冲泡水的浸泡程序,此方式制得的饮品比没有泡茶程序的冲泡方式制得的饮品的TDS值提高10%,也即有效成分多了10%,从而达到了更好的萃取效果,有利于提高代用茶的使用疗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代用茶,旨在提倡以“预防为主”的观点,经常饮食此代用茶可起到清热明目、滋补肝肾、利水渗湿、健脾、通经活络、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解酒毒的功效,长期服用更能够有效缓解虚劳精亏、目暗不明、脾虚食少、酒毒伤中、咳嗽痰多等症状。同时,本发明将代用茶盛放在胶囊盒1内,不仅制作工艺简单、安全卫生、利用储存运输,且可以提供了一种具有更好疗效的冲泡方法,通过使用与代用茶胶囊盒匹配的饮品机2进行冲泡,并设定与茶原料特效相符的冲泡程序,一方面能够通过精准控制温度、水量,冲泡出口感更好的饮品;另一方面利用代用茶胶囊盒的结构,只通过控制压力就能充分萃取茶原料内的有效成分。代用茶与其冲泡方法,相互配合,提高了代用茶的萃取率,提升了代用茶的疗效。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代用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用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决明子30-50份,枸杞子20-40份,茯苓5-20份,葛根5-20份,甘草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用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用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茶原料:所述决明子35-45份,所述枸杞子25-35份,所述茯苓5-15份,所述葛根5-15份,所述甘草5-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代用茶,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用茶的水分含量在6重量%以下,总灰分在6重量%以下。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代用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选取新鲜的茶原料:决明子、枸杞子、茯苓、葛根和甘草,并均洗净、烘干杀菌备用;
S2、粉碎:将烘干杀菌后的各茶原料粉碎制成直径为3-5mm的颗粒;
S3、备料:按预设配比,将粉碎后的决明子、枸杞子、茯苓、葛根和甘草混合,并过筛、干燥杀菌,得到所述代用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后,还包括步骤S4:分装,将所述代用茶分装至袋中、罐中或胶囊盒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烘干杀菌的温度为140℃-160℃、时间为3-5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干燥杀菌的温度为140℃-160℃、时间为1.5-2.5h。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分装后,单位包装的代用茶为4-6g。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代用茶的冲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冲泡方法包括:
将所述代用茶置于可密封的容器内,向所述容器内部注入冲泡水,控制所述容器在内部压力为0.6-0.7Mpa并保持19-21s;
提高所述容器内部压力至0.9-1.1Mpa,使得所形成的茶汤沿所述容器的出口流出,随后向所述容器内注入新的冲泡水,以对残留在所述容器内的茶汤进行提取;
将从所述容器出口处流出的茶汤收集在饮茶器中即可饮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用茶与所述冲泡水的用量配比为:4-6g代用茶使用的冲泡水的最大量为500ml。
CN201910515307.8A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冲泡方法 Pending CN1100742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5307.8A CN110074236A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冲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5307.8A CN110074236A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冲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4236A true CN110074236A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24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5307.8A Pending CN110074236A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冲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423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8897A (zh) * 2019-12-12 2020-06-26 贵州草喜堂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代用茶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1624A (zh) * 2011-03-14 2014-01-08 K-Fee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造饮料的饮料材料、分配盒以及方法
CN104041635A (zh) * 2014-06-25 2014-09-17 福建乐福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葛根代用茶配方、葛根代用茶制备工艺及葛根代用茶用途
CN104904927A (zh) * 2015-05-05 2015-09-16 禹州市鼎信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杞菊葛根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KR101816884B1 (ko) * 2016-09-22 2018-01-08 백승화 침출식 한방대용차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596119A (zh) * 2017-09-11 2018-01-19 黑龙江引创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复合代用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8740191A (zh) * 2018-05-28 2018-11-06 何永峰 一种枸杞子菊花代用茶
CN109481578A (zh) * 2018-11-30 2019-03-19 湖北仙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代用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9717745A (zh) * 2019-02-26 2019-05-07 厦门维拓科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茶饮机的泡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1624A (zh) * 2011-03-14 2014-01-08 K-Fee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造饮料的饮料材料、分配盒以及方法
CN104041635A (zh) * 2014-06-25 2014-09-17 福建乐福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葛根代用茶配方、葛根代用茶制备工艺及葛根代用茶用途
CN104904927A (zh) * 2015-05-05 2015-09-16 禹州市鼎信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杞菊葛根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KR101816884B1 (ko) * 2016-09-22 2018-01-08 백승화 침출식 한방대용차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596119A (zh) * 2017-09-11 2018-01-19 黑龙江引创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茯苓复合代用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8740191A (zh) * 2018-05-28 2018-11-06 何永峰 一种枸杞子菊花代用茶
CN109481578A (zh) * 2018-11-30 2019-03-19 湖北仙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代用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9717745A (zh) * 2019-02-26 2019-05-07 厦门维拓科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茶饮机的泡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8897A (zh) * 2019-12-12 2020-06-26 贵州草喜堂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代用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5106B (zh) 一种抗衰提高免疫力的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2240B (zh) 一种碱蓬代用茶
CN101904384B (zh) 一种普洱凉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6426B (zh) 一种男女补肾抗衰老阿胶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10887A (zh) 一种蜜柚果酒的制备方法
CN102697047B (zh) 一种枸杞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CN106343072A (zh) 一种柑皮茶的制备方法
CN105851908A (zh) 一种保健茶叶鸡
CN106806740A (zh) 一种具有养胃安神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23153A (zh) 降三高保健食品
CN103409295B (zh) 一种补肾保健酒及其生产方法
CN106819196A (zh) 一种归脾养心绿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7540A (zh) 含有金花茶的清肠排毒保健饮品及其制作方法
CN103181437A (zh) 罗布麻茶饮料
CN110074236A (zh) 一种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冲泡方法
CN109362921A (zh) 一种旅行套装凉茶及其制备和调配方法
CN104585422A (zh) 一种减脂调经祛痰的中药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7883B (zh) 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29240B (zh) 一种含龙眼壳、核浸提液的明目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8546A (zh) 一种马蹄山楂保健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38795A (zh) 烟霾清茶
CN110100938A (zh) 一种百合桑椹栀子代用茶及其制备工艺、冲泡方法
CN103907721A (zh) 一种促进睡眠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89724B (zh) 一种降火、健胃、保肝功能饮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0361591C (zh) 一种菊花保健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6

Address after: 315336 No. 298 Binhai Avenue, Hangzhou Bay New District, Zhejiang, Ningbo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UISH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336 No. 298 Binhai Avenue, Hangzhou Bay New District, Zhejiang, Ningbo

Applicant before: ZHEJINAG HUISHAN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