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2672B - 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22672B
CN110022672B CN201780043847.XA CN201780043847A CN110022672B CN 110022672 B CN110022672 B CN 110022672B CN 201780043847 A CN201780043847 A CN 201780043847A CN 110022672 B CN110022672 B CN 1100226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tank
fuel
threshing
shaft
machin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38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22672A (zh
Inventor
猶原康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mar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482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196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22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2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22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2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02Self-propelled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67/00Undercarriages or fram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rvesters or mowers; Mechanisms for adjusting the frame; Platfor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Combines (AREA)

Abstract

在本申请发明的联合收割机中,割取部与搭载有发动机以及燃料箱(301)的行驶机体(1)的前方连结,具备脱粒筒的脱粒部(9)和对谷物进行贮存的谷物箱(6)在行驶机体(1)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燃料箱(301)在行驶机体(1)上表面的脱粒部(9)和谷物箱(6)之间,配置成燃料箱(301)的后端位于比脱粒部(9)的后部的排尘口(23)更靠后方的位置。燃料箱(301)的排尘口(23)侧的侧面具有向排尘口(23)的相反侧倾斜的倾斜面(301b)。

Description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发明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如下联合收割机,即,割取部与搭载有发动机以及燃料箱的行驶机体的前方连结,具备脱粒筒的脱粒部和对谷物进行贮存的谷物箱在行驶机体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参照专利文献1~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44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6228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48611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3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即,燃料箱在行驶机体后部配置于脱粒装置后部的下方,从设置于脱粒装置后部的排尘口排出的秸秆屑等的扩散受到燃料箱妨碍。
因此,本申请发明要提供一种研究上述现状而实施了改善的联合收割机。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申请发明的联合收割机的割取部与搭载有发动机以及燃料箱的行驶机体的前方连结,该联合收割机的具备脱粒筒的脱粒部和对谷物进行贮存的谷物箱在所述行驶机体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在所述联合收割机中,所述燃料箱在所述行驶机体上表面的所述脱粒部和所述谷物箱之间,配置成所述燃料箱的后端位于比所述脱粒部的后部的排尘口更靠后方的位置,所述燃料箱的所述排尘口侧的侧面具有向所述排尘口的相反侧倾斜的倾斜面。
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可以是,所述燃料箱的上表面靠后部位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倾斜,在所述上表面靠后部位以向后方倾斜的方式突出设置有筒状的供油口。
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可以是,所述燃料箱在下表面具备突出部,将所述突出部嵌合于构成所述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而对所述燃料箱进行定位。
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可以是,所述机体框架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前后机体框架和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左右机体框架,所述燃料箱的所述突出部嵌合于所述前后机体框架以及一对所述左右机体框架。
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可以是,与所述燃料箱并列设置以及连通的分体燃料箱配置于所述脱粒部的下方。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发明,燃料箱配置成燃料箱的后端位于比脱粒部的后部的排尘口更靠后方的位置,燃料箱的排尘口侧的侧面具有向排尘口的相反侧倾斜的倾斜面,因此,能够防止从排尘口排出的秸秆屑等的扩散受到燃料箱妨碍。另外,能够降低从排尘口排出的秸秆屑等与燃料箱碰撞,降低燃料箱的损害、秸秆屑等向燃料箱的附着。
根据本申请发明,燃料箱的上表面靠后部位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倾斜,在上表面靠后部位以向后方倾斜的方式突出设置有筒状的供油口,因此,将用于向燃料箱补充燃料的供油口配置于行驶机体的后端部,在此基础上供油口朝向后上方倾斜,由此,从行驶机体的后方进行的燃料供油作业的便利性提高。另外,如果近似圆筒形的供油口向与上表面靠后部位的面正交的方向突出设置,则供油口变为由于上表面靠后部位的倾斜而向后方倾斜的状态,因此与为了得到希望的供油口角度而使供油口弯曲、或者使供油口相对于连接有供油口的面而倾斜地进行连接相比,能够简化供油口和上表面靠后部位的连接构造、供油口的形状,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连接强度的提高。
根据本申请发明,燃料箱在下表面具备突出部,突出部与构成行驶机体的机体框架嵌合而进行定位,因此,容易实现将燃料箱载置于行驶机体时的对位。另外,突出部对燃料箱的移动进行限定,因此防止了载置于行驶机体的燃料箱的错位。
根据本申请发明,燃料箱的突出部与前后机体框架以及一对左右机体框架嵌合,因此,突出部对燃料箱向前后两方向以及左右一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利用机体框架以及突出部在三个方向上防止载置于行驶机体的燃料箱的错位。
根据本申请发明,与燃料箱并列设置以及连通的分体燃料箱配置于脱粒部的下方,因此,能够有效利用脱粒部下方的空间,不增大行驶机体1的尺寸就能够将分体箱配置于行驶机体上。通过使分体箱与燃料箱连通,能够增大搭载于行驶机体的燃料箱整体的合计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左视图。
图2是该联合收割机的右视图。
图3是该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
图4是联合收割机的驱动系统图。
图5是从斜前方观察得到的联合收割机的立体图。
图6是脱粒部的局部俯视剖视图。
图7是变速箱的驱动系统图。
图8是示出发动机室以及脱粒部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9是示出作业系统液压回路的结构的液压回路图。
图10是示出作业系统液压回路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从斜前方观察得到的脱粒部的立体图。
图12是脱粒部的左视放大图。
图13是示出发动机室以及脱粒部的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14是示出液压回路部件的配置结构的主视图。
图15是示出行驶系统液压回路的结构的液压回路图。
图16是示出液压回路的配管结构的俯视图。
图17是联合收割机的后视图。
图18是以局部剖面而示出联合收割机后部的俯视图。
图19是从斜后方观察得到的联合收割机后部的立体图。
图20是从下方观察得到的燃料箱的立体图。
图21是第1燃料箱的左视图。
图22是局部剖切示出行驶机体的燃料箱周围的立体图。
图23是第2燃料箱的左视图。
图24是局部剖切示出第1燃料箱的立体图。
图25是以剖面而示出第2燃料箱的后视图。
图26是以剖面而示出第2燃料箱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应用于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附图(图1~图10)对将本申请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左视图,图2是该联合收割机的右视图,图3是该联合收割机的俯视图。首先,参照图1~图3对联合收割机的概略构造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朝向行驶机体1的前进方向时的左侧简称为左侧,同样将朝向前进方向时的右侧简称为右侧。
如图1~图3所示,实施方式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具备由作为行驶部的橡胶履带制的左右一对履带2支承的行驶机体1。在行驶机体1的前部,一边对稻谷(或者麦子或者大豆或者玉米)等的未割取穗杆进行割取一边将其取入的割取部3装配为能够利用单动式的升降用液压缸4进行升降调节。
在行驶机体1的左侧搭载用于对从割取部3供给的割取穗杆进行脱粒处理的脱粒部9。在脱粒部9的下部配置用于进行摆动筛选以及风力筛选的谷粒筛选机构10。在行驶机体1的前部右侧搭载供操作人员搭乘的驾驶台5。作为动力源的发动机7配置于驾驶台5(驾驶坐席42的下方)。在驾驶台5的后方(行驶机体1的右侧)配置有:谷粒箱6,谷粒从脱粒部9取出至该谷粒箱6;以及谷粒排出输送机8,其将谷粒箱6内的谷粒朝向卡车货箱(或者集装箱等)排出。构成为:使谷粒排出输送机8向收割机外侧倾转,由此利用谷粒排出输送机8将谷粒箱6内的谷粒输出。
割取部3具备:供料室11,其与脱粒部9前部的脱粒口9a连通;以及横长斗状的谷物收割台12,其设置为与供料室11的前端连接。在谷物收割台12内将耙拢绞龙13(平台式绞龙)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在耙拢绞龙13的前部上方配置有带搂齿梁的耙拢拨禾轮14。在谷物收割台12的前部配置有推子状的割刀15。左右的分禾体16突出设置于谷物收割台12前部的左右两侧。另外,在供料室11内设有供给输送机17。在供给输送机17的输送末端侧(脱粒口9a)设置有割取穗杆投入用喂入辊18(前方转动件)。此外,借助升降用液压缸4而将供料室11的下表面部与行驶机体1的前端部连结,利用升降用液压缸4使割取部3以后述的割取输入轴89(供料室输送机轴)为升降支点进行升降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利用耙拢拨禾轮14对左右的分禾体16之间的未割取穗杆的穗梢侧进行耙拢,利用割刀15对未割取穗杆的茎秆根侧进行割取,通过耙拢绞龙13的旋转驱动而使得割取穗杆汇集于谷物收割台12的左右宽度方向上的靠近中央部的供料室11入口附近。构成为:利用供给输送机17对谷物收割台12的所有割取穗杆进行输送,并利用喂入辊18将割取穗杆喂入脱粒部9的脱粒口9a。此外,具备使谷物收割台12绕水平控制支点轴转动的水平控制用液压缸(省略图示),利用所述水平控制用液压缸对谷物收割台12的左右方向的倾斜进行调节,还能够相对于田地地面而对谷物收割台12、割刀15以及耙拢拨禾轮14进行水平支承。
另外,如图1、图3所示,在脱粒部9的脱粒室内将脱粒筒21设置为能够旋转。将脱粒筒21轴支承于沿行驶机体1的前后方向延长的脱粒筒轴20(参照图4)。在脱粒筒21的下方张紧架设有使得谷粒向下漏出的承接网24。此外,螺旋状的螺旋叶片状的取入叶片25朝半径方向外侧突出设置于脱粒筒21前部的外周面。
根据上述结构,对于利用喂入辊18从脱粒口9a喂入的割取穗杆,一边通过脱粒筒21的旋转将其朝向行驶机体1的后方输送,一边在脱粒筒21与承接网24之间等处对其进行揉搓脱粒。比承接网24的网眼小的谷粒等脱粒物从承接网24向下漏出。对于未从承接网24向下漏出的秸秆屑等,通过脱粒筒21的输送作用而将其从脱粒部9后部的排尘口23向田地排出。
此外,在脱粒筒21的上方将对脱粒室内的脱粒物的输送速度进行调节的多个送尘阀(省略图示)枢轴安装为能够转动。通过对所述送尘阀的角度调节,能够根据割取穗杆的品种、性状而对脱粒室内的脱粒物的输送速度(滞留时间)进行调节。另一方面,作为配置于脱粒部9下方的谷粒筛选机构10,具备比重筛选用的摆动筛选盘26,该比重筛选用的摆动筛选盘26具有谷粒盘、粗筛、谷粒筛以及逐稿器等。
另外,作为谷粒筛选机构10,具备将筛选风向摆动筛选盘26供给的送风风扇状的扬谷机29等。构成为:对于利用脱粒筒21进行脱粒而从承接网24向下漏出的脱粒物,通过摆动筛选盘26的比重筛选作用和送风风扇状的扬谷机29的风力筛选作用将其筛选为谷粒(精粒等一等品)、谷粒和秸秆的混合物(带枝梗的谷粒等二等品)、以及秸秆屑等并取出。
在摆动筛选盘26的下侧,作为谷粒筛选机构10而具备一等品输送机构30以及二等品输送机构31。对于通过摆动筛选盘26以及送风风扇状的扬谷机29的筛选而从摆动筛选盘26向下降落的谷粒(一等品),利用一等品输送机构30以及扬谷输送机32而将其收集至谷粒箱6。借助二等品输送机构31以及二等品返还输送机33等而使谷粒和秸秆的混合物(二等品)向摆动筛选盘26的筛选始端侧返回并利用摆动筛选盘26再次对其进行筛选。构成为:将秸秆屑等从行驶机体1后部的排尘口23向田地排出。
并且,如图1~图3所示,在驾驶台5配置有操纵柱41、以及供操作人员乘坐的驾驶坐席42。在操纵柱41配置有:加速杆40,其对发动机7的转速进行调节;圆形的操纵方向盘43,操作人员对其进行旋转操作而变更行驶机体1的行进路线;主变速杆44和副变速杆45,它们对行驶机体1的移动速度进行切换;割取离合器杆46,其对割取部3进行驱动或者停止操作;以及脱粒离合器杆47,其对脱粒部9进行驱动或者停止操作。另外,构成为:遮阳用的车顶体49借助遮阳蓬支柱48而安装于谷粒箱6的前部上表面侧,由遮阳用的车顶体49将驾驶台5的上方覆盖。
如图1、图2所示,在行驶机体1的下表面侧配置有左右的履带架50。在履带架50设置有:驱动链轮51,其将发动机7的动力传递至履带2;张力辊52,其维持履带2的张力;多个履带辊53,它们将履带2的接地侧保持为接地状态;以及中间辊54,其对履带2的非接地侧进行保持。构成为:利用驱动链轮51对履带2的前侧进行支承,利用张力辊52对履带2的后侧进行支承,利用履带辊53对履带2的接地侧进行支承,利用中间辊54对履带2的非接地侧进行支承。
接下来,参照图4~图8对联合收割机的驱动构造进行说明。如图4及图7所示,具有液压直行泵64a以及液压直行马达64b的行驶变速用的直行液压式无级变速器64设置于变速箱63。发动机7搭载于行驶机体1前部的右侧上表面,变速箱63配置于发动机7左侧的行驶机体1前部。借助发动机输出带67、发动机输出带轮68以及变速器输入带轮69而将从发动机7向左侧突出的输出轴65、和从变速箱63向左侧突出的变速器输入轴66连结起来。
另外,构成为:具有液压转弯泵70a以及液压转弯马达70b的转向用的转弯液压式无级变速器70设置于变速箱63,借助变速器输入轴66而将发动机7的输出传递至直行液压式无级变速器64和转弯液压式无级变速器70,另一方面,利用操纵方向盘43和主变速杆44以及副变速杆45对直行液压式无级变速器64和转弯液压式无级变速器70的输出进行控制,借助直行液压式无级变速器64和转弯液压式无级变速器70对左右的履带2进行驱动,由此在田地内等处进行行驶移动。
并且,如图4~图6以及图8所示,具备对脱粒筒轴20的前端侧进行轴支承的脱粒筒驱动箱71。脱粒筒驱动箱71配置于脱粒部9的前表面侧。用于对所述割取部3和脱粒筒21进行驱动的脱粒筒输入轴72轴支承于脱粒筒驱动箱71。另外,具备作为在脱粒部9的左右方向上贯穿的恒定旋转轴的主中间轴76。在主中间轴76的右侧端部设置有作业部输入带轮83。借助兼用作张力辊的脱粒离合器84和作业部驱动带85而将主中间轴76的右侧端部与发动机7的输出轴65上的发动机输出带轮68连结起来。
在脱粒筒21的前方设置有:脱粒筒输入轴72,其沿行驶机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喂入辊18,其配置于行驶机体1的左右方向上;以及割取输入轴89,其沿行驶机体1的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构成为:作为将主中间轴76的驱动力传递至脱粒筒输入轴72的脱粒筒输入机构90,具备脱粒筒驱动带轮86、87以及脱粒筒驱动带88,在被传递来自发动机7的驱动力的主中间轴76的发动机7侧一端部配置有脱粒筒输入机构90(脱粒筒驱动带轮86、87以及脱粒筒驱动带88),通过发动机7的恒定旋转输出而对脱粒筒21进行恒定旋转驱动。
将主中间轴76的驱动力传递至喂入辊轴82以及割取输入轴89的喂入辊驱动机构以及割取驱动机构设置于主中间轴76的另一端部侧。另外,在喂入辊轴82与主中间轴76之间配置有副中间轴104,在设置于主中间轴76以及副中间轴104的动力中继带轮105、106卷绕有动力中继带113,由此构成向割取驱动机构传递动力的动力中继机构。
在分别设置于副中间轴104以及喂入辊轴82的割取驱动带轮107、108卷绕有割取驱动带114,由此构成喂入辊驱动机构。而且,利用兼用作张力辊的割取离合器109对割取驱动带114进行张紧架设,由此将传递至主中间轴76的来自发动机7的旋转动力借助动力中继机构以及喂入辊驱动机构而输入至喂入辊轴82。另外,割取驱动机构构成为:将来自发动机7的割取驱动力从轴支承有喂入辊18的喂入辊轴82借助割取驱动链115和链轮116、117而传递至割取输入轴89。由此,利用发动机7的恒定旋转输出而对割取部3和喂入辊18一起进行恒定旋转驱动。
作为送风风扇状的扬谷机29的旋转轴的扬谷机轴100具有中空的管状,主中间轴76内插于扬谷机轴100的中空部分。即,由主中间轴76和扬谷机轴100构成双重轴构造,主中间轴76和扬谷机轴100被轴支承为能够彼此进行相对旋转。另外,在分别设置于副中间轴104以及扬谷机轴100的扬谷机驱动带轮101、102卷绕有扬谷机驱动带103,由此构成扬谷机驱动机构。因此,将传递至主中间轴76的来自发动机7的旋转动力借助动力中继机构以及扬谷机驱动机构而输入至喂入辊轴82,利用发动机7的恒定旋转输出对扬谷机29进行恒定旋转驱动。
并且,脱粒部9的机壳体9b在行驶机体1上表面侧的、脱粒机壳支柱34前部的上表面侧设置有割取支承框体36。在割取支承框体36的前表面右侧安装有割取轴支承体37,在割取支承框体36的前表面左侧安装有后述的正反转切换箱121。而且,借助割取轴支承体37和正反转切换箱121而在割取支承框体36的前表面侧将割取输入轴89轴支承为能够在行驶机体1的左右方向上转动,并且,在割取支承框体36的内部借助喂入辊轴支承体38而将左右朝向的喂入辊轴82(喂入辊18)轴支承为能够转动。另外,在割取支承框体36的上表面侧安装有脱粒筒驱动箱71,在脱粒筒驱动箱71轴支承有脱粒筒输入轴72。
另一方面,具备对供料室11内的供给输送机17进行驱动的左右朝向的割取输入轴89。对于从发动机7传递至主中间轴76的发动机7侧一端部的割取驱动力,将其从发动机7的相反侧的主中间轴76的另一端部传递至割取正反转切换箱121的正反转传递轴122。借助割取正反转切换箱121的正转用锥齿轮124或者反转用锥齿轮125而对割取输入轴89进行驱动。
另外,在脱粒部9前侧设置有左右朝向的脱粒筒输入轴72,将从发动机7传递至主中间轴76的发动机7侧一端部的驱动力向脱粒筒输入轴72的发动机7侧一端部传递。另外,设置于脱粒部9前侧的脱粒筒输入轴72配置于行驶机体1的左右方向上,另一方面,脱粒筒21轴支承于在行驶机体1的前后方向上配置的脱粒筒轴20。而且,脱粒筒轴20前端侧借助锥齿轮机构75而与脱粒筒输入轴72的发动机7相反侧的左右方向另一端部连结。构成为:从主中间轴76的发动机7相反侧的左右方向另一端部将发动机7的驱动力传递至对脱粒后的谷粒进行筛选的谷粒筛选机构10或者割取部3。
即,借助脱粒筒驱动带轮86、87以及脱粒筒驱动带88而将脱粒筒输入轴72的右侧端部与靠近发动机7那侧的主中间轴76的右侧端部连结。借助锥齿轮机构75而将脱粒筒轴20的前端侧与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脱粒筒输入轴72的左侧端部连结。构成为:从主中间轴76的右侧端部借助脱粒筒输入轴72而将发动机7的动力传递至脱粒筒轴20的前端侧,由此朝一个方向对脱粒筒21进行旋转驱动。另一方面,构成为:从主中间轴76的左侧端部将发动机7的驱动力传递至配置于脱粒部9下方的谷粒筛选机构10。
并且,借助输送机驱动带111而将主中间轴76的左侧端部与一等品输送机构30的一等品输送机轴77的左侧端部、以及二等品输送机构31的二等品输送机轴78的左侧端部连结。借助摆动筛选带112而将二等品输送机轴78的左侧端部与对摆动筛选盘26后部进行轴支承的曲轴状的摆动驱动轴79的左侧端部连结。即,通过操作人员的脱粒离合器杆47的操作而对脱粒离合器84进行接合断开控制。构成为:通过对脱粒离合器84的接合操作而对谷粒筛选机构10的各部分和脱粒筒21进行驱动。
此外,借助一等品输送机轴77而对扬谷输送机32进行驱动,将一等品输送机构30的一等筛选谷粒收集至谷粒箱6。另外,借助二等品输送机轴78而对二等品返还输送机33进行驱动,使二等品输送机构31的混入有秸秆屑的二等筛选谷粒(二等品)向摆动筛选盘26的上表面侧返回。另外,在排尘口23设置有秸秆屑飞散用的撒播器(省略图示)的构造中,借助撒播器驱动带轮(省略图示)和撒播器驱动带(省略图示)而将主中间轴76的左侧端部与所述撒播器连结。
具备作为对供给输送机17的输送末端侧进行轴支承的输送机输入轴的割取输入轴89。将收割台驱动轴91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谷物收割台12的右侧部背面侧。借助割取驱动链115以及链轮116、117而将正反转传递轴122的左侧端部与喂入辊轴82的左侧端部连结,借助正反转切换箱121而将割取输入轴89与正反转传递轴122连结。另外,借助收割台驱动链118以及链轮119、120而将割取输入轴89的右侧端部与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收割台驱动轴91的左侧端部连结。具备对耙拢绞龙13进行轴支承的耙拢轴93。借助耙拢驱动链92而将收割台驱动轴91的中间部与耙拢轴93的右侧部分连结。
另外,具备对耙拢拨禾轮14进行轴支承的拨禾轮轴94。借助中间轴95以及拨禾轮驱动链96、97而将耙拢轴93的右侧端部与拨禾轮轴94的右侧端部连结。借助割刀驱动曲柄机构98而将割刀15与收割台驱动轴91的右侧端部连结。构成为:通过对割取离合器109的接合断开操作而对供给输送机17、耙拢绞龙13、耙拢拨禾轮14以及割刀15进行驱动控制,由此连续地对田地的未割取穗杆的穗梢侧进行割取。
此外,在正反转切换箱121内设有:正转用锥齿轮124,其与正反转传递轴122形成为一体;反转用锥齿轮125,其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割取输入轴89;以及中间锥齿轮126,其将反转用锥齿轮125与正转用锥齿轮124连结。中间锥齿轮126始终与正转用锥齿轮124以及反转用锥齿轮125啮合。另一方面,使滑动件127以花键卡合的方式滑动自如地轴支承于割取输入轴89。构成为:能够借助爪离合器形状的正转离合器128而使滑动件127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与正转用锥齿轮124卡合,并且,构成为:能够借助爪离合器形状的反转离合器129而使滑动件127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与反转用锥齿轮125卡合。
另外,构成为:具备对滑动件127进行滑动操作的正反转切换轴123,在正反转切换轴123设置有正反转切换臂130,通过对正反转切换杆212(正反转操作件)的操作而使正反转切换臂130摆动,使正反转切换轴123转动而使滑动件127与正转用锥齿轮124或者反转用锥齿轮125接合分离,借助正转离合器128或者反转离合器129而使滑动件127择一地卡止于正转用锥齿轮124或者反转用锥齿轮125,并将割取输入轴89以能够正转或者能够反转的方式与正反转传递轴122连结。
形成为具备作为对供给输送机17进行正转驱动或者反转驱动的正反转切换机构的正反转切换箱121的构造,借助正反转切换箱121而将供给输送机17与喂入辊轴82连结。因此,能够通过对正反转切换箱121的反转切换操作而使供料室11的供给输送机17等反转,从而能够迅速地将供料室11内等的堵塞秸秆除去。
借助张紧带轮状的绞龙离合器156以及绞龙驱动带157而将绞龙驱动轴158的右侧端部与发动机7的输出轴65连结。借助锥齿轮机构159而将谷粒箱6底部的横向输送绞龙160前端侧与绞龙驱动轴158的左侧端部连结。借助锥齿轮机构161而将谷粒排出输送机8的纵向输送绞龙162与横向输送绞龙160的后端侧连结,借助锥齿轮机构163而将谷粒排出输送机8的谷粒排出绞龙164与纵向输送绞龙162的上端侧连结。另外,具备对绞龙离合器156进行接合断开操作的谷粒排出杆155。构成为:在驾驶坐席42后方且在谷粒箱6前表面安装有谷粒排出杆155,操作人员能够从驾驶坐席42侧对谷粒排出杆155进行操作。
接下来,参照图4及图7等对变速箱63等的动力传递构造进行说明。如图4及图7等所示,在变速箱63设置有:直行(行驶主变速)用的液压式无级变速器64,其具有1对直行泵64a以及直行马达64b;以及转弯用的液压式无级变速器70,其具有1对转弯泵70a以及转弯马达70b。构成为:借助齿轮将变速箱63的变速器输入轴66分别与直行泵64a以及转弯泵70a的各泵轴258、259连结而进行驱动。发动机输出带67绕挂于变速器输入轴66上的变速器输入带轮69。借助发动机输出带67而将发动机7的输出传递至变速器输入带轮69,由此对直行泵64a以及转弯泵70a进行驱动。
借助发动机输出带67以及变速器输入轴66而将从发动机7的输出轴65输出的驱动力分别传递至直行泵64a的泵轴258以及转弯泵70a的泵轴259。在直行液压式无级变速器64中,利用传递至泵轴258的动力而适当地将工作油从直行泵64a朝向直行马达64b送入。同样地,在转弯液压式无级变速器70中,利用传递至泵轴259的动力而适当地将工作油从转弯泵70a朝向转弯马达70b送入。
此外,在泵轴259安装有用于将工作油供给至各液压泵64a、70a以及各液压马达64b、70b的变速器补给泵151。直行液压式无级变速器64构成为:根据配置于操纵柱41的主变速杆44、操纵方向盘43的操作量而对直行泵64a的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进行变更调节,对工作油向直行马达64b的排出方向以及排出量进行变更,由此任意地对从直行马达64b突出的直行用马达轴260的旋转方向以及转速进行调节。
直行用马达轴260的旋转动力从直行传递齿轮机构250传递至副变速齿轮机构251。副变速齿轮机构251具有利用副变速换挡器252、253进行切换的副变速低速齿轮254、副变速中速齿轮255以及副变速高速齿轮256。构成为:通过对配置于操纵柱41的副变速杆45的操作,将直行用马达轴260的输出转速择一地切换为低速或中速或高速这3个等级的变速档。此外,在副变速的低速、中速以及高速之间具有中立位置(副变速的输出为零的位置)。
在设置于副变速齿轮机构251的输出侧的停车制动轴265(副变速输出轴)设置有鼓式的停车制动器266。将来自副变速齿轮机构251的旋转动力从固接于停车制动轴265的副变速输出齿轮267传递至左右的差动机构257。在左右的差动机构257分别具备行星齿轮机构268。另外,构成为:在停车制动轴265上设置有直行用脉冲发生旋转轮体292,利用未图示的直行车速传感器对直行输出的转速(直行车速=副变速输出齿轮267的变速输出)进行检测。
左右各行星齿轮机构268分别具备:1个太阳齿轮271;与太阳齿轮271啮合的多个行星齿轮272;与行星齿轮272啮合的齿圈273;以及在同一圆周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置有多个行星齿轮272的行星架274。左右的行星齿轮机构268的行星架274在同一轴线上适当地设置出间隔且对置地配置。在设置有左右的太阳齿轮271的太阳齿轮轴275固接有中央齿轮276。
左右的各齿圈273在使得其内周面的内齿与多个行星齿轮272啮合的状态下相对于太阳齿轮轴275配置为同心状。另外,借助后述的左右转弯输出用的中间齿轮287、288而将左右的各齿圈273外周面的外齿与转向输出轴285连结。各齿圈27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从行星架274的外侧面朝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的左右的强制差速输出轴277。借助末端传动齿轮278a、278b而将左右的车轴278与左右的强制差速输出轴277连结。在左右的车轴278安装有左右的驱动链轮51。因此,对于从副变速齿轮机构251传递至左右的行星齿轮机构268的旋转动力,以相同方向的相同转速从左右的车轴278将其传递至各驱动链轮51,以相同方向的相同转速对左右的履带2进行驱动,由此使得行驶机体1进行直行(前进、后退)移动。
转弯液压式无级变速器70构成为:根据配置于操纵柱41的主变速杆44、操纵方向盘43的转动操作量而对转弯泵70a的旋转斜板的倾斜角度进行变更调节,对工作油向转弯马达70b的排出方向以及排出量进行变更,由此任意地对从转弯马达70b突出的转弯用马达轴261的旋转方向以及转速进行调节。另外,构成为:在后述的转向传动轴280上设置有转弯用脉冲发生旋转轮体294,利用未图示的转弯用旋转传感器(转弯车速传感器)对转弯马达70b的转向输出的转速(转弯车速)进行检测。
另外,在变速箱63内设置有:湿式多板式的转弯制动器279(转向制动器),其设置于转弯用马达轴261(转向输入轴)上;转向中间轴280,其借助减速齿轮281而与转弯用马达轴261连结;转向输出轴285,其借助减速齿轮286而与转向中间轴280连结;左侧输入齿轮机构282,其借助反转齿轮284而将转向输出轴285与左侧齿圈273连结;以及右侧输入齿轮机构283,其将转向输出轴285与右侧齿圈273连结。转弯用马达轴261的旋转动力向转向中间轴280传递。传递至转向中间轴280的旋转动力借助左侧输入齿轮机构282的转向输出轴285上的左侧中间齿轮287和反转齿轮284而作为反转旋转动力传递至左侧的齿圈273,另一方面,借助右侧输入齿轮机构283的转向输出轴285上的右侧中间齿轮288而作为正转旋转动力传递至右侧的齿圈273
在副变速齿轮机构251中立的情况下,阻止从直行马达64b向左右的行星齿轮机构268的动力传递。在从副变速齿轮机构251的中立以外的副变速输出时,借助副变速低速齿轮254或者副变速中速齿轮255或者副变速高速齿轮256而将动力从直行马达64b向左右的行星齿轮机构268传递。另一方面,在使得转弯泵70a的输出为中立状态、且使得转弯制动器279为接合状态的情况下,阻止从转弯马达70b向左右的行星齿轮机构268的动力传递。在使得转弯泵70a的输出为中立以外的状态、且使得转弯制动器279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借助左侧输入齿轮机构282以及反转齿轮284而将转弯马达70b的旋转动力传递至左侧齿圈273,另一方面,借助右侧输入齿轮机构283而传递至右侧齿圈273。
其结果,在转弯马达70b正向旋转(反向旋转)时,在互为相反方向的相同转速下,左侧齿圈273进行反转(正转)、且右侧齿圈273进行正转(反转)。即,来自各马达轴260、261的变速输出分别借助副变速齿轮机构251或者差动机构257而传递至左右的履带2的驱动链轮51,由此决定行驶机体1的车速(行驶速度)以及行进方向。
即,在使转弯马达70b停止而使得左右侧齿圈273静止固定的状态下,若直行马达64b进行驱动,则来自直行用马达轴260的旋转输出以左右相同的转速向左右太阳齿轮271传递,借助行星齿轮272以及行星架274以相同方向的相同转速对左右的履带2进行驱动,由此使得行驶机体1进行直行行驶。
相反,在使直行马达64b停止而使得左右太阳齿轮271静止固定的状态下,若使转弯马达70b进行驱动,则利用来自转弯用马达轴261的旋转动力使左侧的齿圈273进行正向旋转(反向旋转)、且使得右侧的齿圈273进行反向旋转(正向旋转)。其结果,左右的履带2的驱动链轮51中的一方进行前进旋转,另一方进行后退旋转,行驶机体1在该情况下进行方向转换(原地转弯)。
另外,一边利用直行马达64b对左右太阳齿轮271进行驱动、一边利用转弯马达70b对左右侧齿圈273进行驱动,由此使得左右的履带2的速度产生差异,行驶机体1一边前进或后退、一边以大于原地转弯半径的转弯半径进行左转或右转(U型转弯)。根据左右履带2的速度差而决定此时的转弯半径。在发动机7的行驶驱动力始终传递至左右履带2的状态下向左或向右进行转弯移动。
接下来,参照图9~图16,对本实施方式的普通型联合收割机的作业系统液压回路180以及行驶系统液压回路200进行说明。如图9~图14所示,作为液压致动器,作业系统液压回路180具备割取升降用液压缸4、将耙拢拨禾轮14支承为能够升降的左右拨禾轮升降用液压缸27L、27R、将谷粒排出绞龙164支承为能够升降的绞龙升降用液压缸55、使行驶机体1升降的左右机体升降用液压缸56L、56R、对工作油进行贮存的工作油箱57、借助滤油器58与工作油箱57连接的液压泵59、对工作油的流向进行切换的液压阀60A~60E。此外,液压阀60A~60E组装于在行驶机体1上搭载的液压阀单元60。
借助割取升降用液压阀60A将液压泵59液压连接于割取升降用液压缸4。构成为:通过使驾驶操作部(驾驶台)5的割取姿势杆(省略图示)在前后方向上倾转的操作,使割取升降用液压缸4动作,操作人员使割取部3升降移动至任意高度(例如,割取作业高度或者非作业高度等)。另一方面,借助拨禾轮升降用液压阀60B将作业用液压泵59液压连接于拨禾轮升降用液压缸27L、27R。构成为:通过使上述割取姿势杆(省略图示)在左右方向上倾转的操作等,使拨禾轮升降用液压缸27L、27R动作,操作人员使耙拢拨禾轮14升降移动至任意高度,对田地的未割取穗杆进行割取。
借助绞龙升降用液压阀60C将作业用液压泵59液压连接于绞龙升降用液压缸55。通过使驾驶操作部(驾驶台)5的谷粒排出杆155在前后方向上倾转的操作,使绞龙升降用液压缸55动作,操作人员使谷粒排出输送机8的谷粒排出绞龙164的稻谷投出口升降移动至任意高度。此外,利用电动马达165使谷粒排出绞龙164与纵向输送绞龙162以及锥齿轮机构163一起在水平方向上转动,使稻谷投出口向横向移动。即,构成为:使稻谷投出口位于卡车货箱或者集装箱的上方,将谷粒箱6内的谷粒排出至卡车货箱或者集装箱内。
借助左机体升降用液压阀60D将工作油箱57以及作业用液压泵59液压连接至左机体升降用液压缸56L。另一方面,借助右机体升降用液压阀60E将工作油箱57以及作业用液压泵59液压连接至右机体升降用液压缸56R。左右机体升降用液压缸56L、56R通过相互独立地动作,使行驶机体1的左右独立地升降。
因此,如果使左右两侧的机体升降用液压缸56L、56R同时动作而使左右履带架50、50相对于行驶机体1同时下降,则行驶机体1相对于左右两侧的履带2、2接地部向上方离开(上升),行驶机体1相对于履带2、2接地部的相对高度(车高)变高。相反,如果使左右履带架50、50相对于行驶机体1而同时升高,则行驶机体1相对于左右两侧的履带2、2接地部而接近(下降),行驶机体1相对于履带2、2接地部的相对高度(车高)变低。
而且,如果使左机体升降用液压缸56L动作而使左履带架50相对于行驶机体1下降、或者使右机体升降用液压缸56R动作而使右履带架50相对于行驶机体1上升(或者同时执行上述两方的动作),则行驶机体1向右下倾斜。相反,如果使右机体升降用液压缸56R动作而使右履带架50相对于行驶机体1下降、或者使左机体升降用液压缸56L动作而使右履带架50相对于行驶机体1上升(或者同时执行上述两方的动作),则行驶机体1向左下倾斜。
工作油箱57、液压泵59、以及液压阀单元60分别搭载于行驶机体1上,借助液压配管181~183而相互连结。在行驶机体1上,工作油箱57设置于前方左侧,另一方面,将液压泵59固定于在前方右侧搭载的发动机7前表面,内装于工作油箱57的滤油器58和液压泵59由液压配管181进行连结。另外,在行驶机体1上,在处于发动机7后方的位置配置有液压阀单元60,液压泵59的排出侧借助液压配管182而与液压阀单元60连结。并且,液压阀单元60借助作为回油管的液压配管183与工作油箱57连结。
工作油箱57在行驶机体1上设置于由供料室11以及喂入辊18包围的空间位置,发动机7和工作油箱57在行驶机体1前方以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方式配置。即,将工作油箱57配置于由供料室11和脱粒部9的机壳体包围的空间,能够抑制来自割取部3的尘埃堆积于工作油箱57,还能够防止因来自供油口184等的尘埃的侵入引起的工作油的污染。另外,来自发动机7的冷却风流入至工作油箱57的设置空间,由此即使不在作业系统液压回路180上设置油冷却器,也能够抑制工作油温度的上升,能够适当地驱动各液压部件。
工作油箱57在左侧面(机外侧侧面)具有朝向左侧(机外侧)突出设置的供油口184,并且内装有能够从左侧插拔的滤油器58。因此,通过将在脱粒部9的左侧(机外侧)设置的脱粒罩体185拆除,能够容易地接触到供油口184以及滤油器58。因此,工作油箱57的供油作业以及滤油器58的更换作业变得容易,并且实现了作业系统液压回路180的维修性的提高。
另外,与工作油箱57连结的液压配管181、183在工作油箱57以及发动机7的前方以向左右延伸设置的方式进行配管,液压配管182将配置于发动机7前方的液压泵59和滤油器58连通。即,液压配管181、183在发动机7前方迂回并朝向工作油箱57而沿发动机7的输出轴65延伸设置。另外,液压配管182、183从在发动机7右侧设置的冷却风扇的下方通过并向后方延伸设置而与液压阀单元60连结。因此,液压配管181~183配置于难以受到因来自发动机7的辐射热产生的影响的位置,以使得管路长度变短,能够抑制在液压配管流动的工作油的温度变高。
如图14~图16所示,行驶系统液压回路200具备直行泵64a、直行马达64b、转弯泵70a、转弯马达70b、变速器补给泵151、滤油器152、以及油冷却器153。直行液压式无级变速器64的直行泵64a和直行马达64b通过直行闭合油路201而连接为闭合环状。另一方面,转弯液压式无级变速器70的转弯泵70a和转弯马达70b通过转弯闭合油路202而连接为闭合环状。利用发动机7的旋转动力来驱动直行泵64a以及转弯泵70a,对直行泵64a、转弯泵70a的斜板角进行控制,由此,对工作油向直行马达64b、转弯马达70b排出的排出方向以及排出量进行变更,直行马达64b、转弯马达70b进行正反转动作。
行驶系统液压回路200设置有对应于主变速杆44的手动操作而进行切换动作的直行阀203、以及借助直行阀203而与变速器补给泵151连接的直行气缸204。如果使直行阀203进行切换动作,则直行气缸204进行动作而使直行泵64a的斜板角变更,执行使直行马达64b的直行用马达轴260的转速无级地变化或反转的直行变速动作。
行驶系统液压回路200具备对应于操纵方向盘43的手动操作而进行切换动作的转弯阀206、以及借助转弯阀206而与变速器补给泵151连接的转弯缸207。如果使转弯阀206进行切换动作,则转弯缸207动作而使转弯泵70a的斜板角变更,执行使转弯马达70b的转弯用马达轴261的转速无级地进行变化或反转的左右旋转动作,使行驶机体1的行驶方向左右地变更而在田地的地头进行方向转换或对行进路线进行修正。
变速器补给泵151的吸入侧借助液压配管208而与位于变速箱63内的滤清器217连接。借助液压配管209而将补给导入油路218与变速器补给泵151的排出侧连接,在液压配管209的配管中途配置有滤油器152。将与两个闭合油路201、202连接的补给分支油路219连接于补给导入油路218的下游侧。因此,在发动机7驱动过程中,来自变速器补给泵151的工作油始终向两个闭合油路201、202进行补充。
另外,补给分支油路219借助直行阀203而与直行缸204连接,并且借助转弯阀206与转弯缸207连接。并且,补给分支油路219借助多余油溢流阀220以及液压配管210而与变速箱63连接,液压配管210的配管中途设置有油冷却器153。因此,来自变速器补给泵151的工作油的多余部分在借助多余油溢流阀220而返回至变速箱63内时由油冷却器153进行冷却。
接着,参照图8、图13以及图14等对供发动机7设置的发动机室146进行说明。如图8、图13以及图14等所示,在行驶机体1上表面的驾驶台5后侧立起设置左右一对发动机室支柱147,在左右发动机室支柱147之间张紧架设背面板体148而将驾驶坐席42下方的发动机室146后方覆盖。另外,借助开闭支点轴171而将箱状的风洞壳体170立起设置于在行驶机体1的驾驶台5的右侧端部设置的右发动机室支柱147。在风洞壳体170右侧面的机外侧开口张紧架设有除尘网,由于除尘网的存在而防止秸秆屑等向风洞壳体170内部,进而向发动机室146内部侵入。
将水冷用散热器154立起设置于行驶机体1上表面侧的风洞壳体170机内侧,使发动机7的冷却风扇149与散热器154对置。而且,设置有将散热器154的通气范围部的整体覆盖的方式的护罩150,在形成于该护罩150的开口配置冷却风扇149。另外,在风洞壳体170内设置有油冷却器153。通过冷却风扇149的旋转而从风洞壳体170右侧面的机外侧开口将外部空气(冷却风)取入至风洞壳体170内,从风洞壳体170左侧面的机内侧开口将除尘完毕的冷却风送入发动机室146内。这样,通过流入至发动机室146内的冷却风而对油冷却器153、散热器154、以及发动机7等进行冷却。
接着,参照图5、图6、图8、以及图11~图14等对作为脱粒部9的机壳体9b的一部分的割取支承框体36周围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5、图6、图8、以及图11~图14等所示,割取支承框体36具有:在左右脱粒机壳支柱(后支柱框架)34各自的前方位置从行驶机体1上表面立起设置的左右割取支承用支柱(前支柱框架)36a;以及将左右脱粒机壳支柱34和左右割取支承用支柱36a在前后进行连结的上下割取支承框用梁框架36b、36c。割取支承框用梁框架36b、36c分别架设于在前后配置的割取支承用支柱36a以及脱粒机壳支柱34的上端以及中途部。
在左右设置的上下割取支承框用梁框架36b、36c的中途部将左右的喂入辊轴支承体38的两端连结,喂入辊18通过左右喂入辊轴支承体38而轴支承于割取支承框体36内。在割取支承框体36设置有将喂入辊18左右侧方覆盖的侧板186、将喂入辊18上方覆盖的顶板187、将喂入辊18前面覆盖的前板188、将喂入辊18下方覆盖的底板189。即、割取支承框体36在比下侧的梁框架36c靠上方的位置构成使供料室11后端和脱粒口9a连通的封闭空间。而且,在该封闭空间设置将来自供给输送机17的穗杆顺利地引导至脱粒口9a的喂入辊18。
侧板186设置为将由支柱34、36a以及梁框架36b、36c包围的区域密闭,并且具有供喂入辊轴82贯穿的孔,喂入辊轴82由在比侧板186靠外侧配置的喂入辊轴支承体38轴支承。顶板187架设于左右梁框架36b,在其上表面设置有脱粒筒驱动箱71。前板188以上缘与顶板187前缘连结而朝向供料室11上方的方式向下方延伸设置。底板189的前缘与供料室11的底板190的后缘连结,并且底板189的后缘与脱粒筒21前方的脱粒口9a底面前缘连结,底板189作为从供料室11向脱粒口9a引导穗杆的引导板起作用。
在割取支承框体36的喂入辊18设置空间下方的空间设置工作油箱57,工作油箱57的上方由底板189覆盖。另外,工作油箱57的前方由与底板189连结的前罩体板191覆盖。在工作油箱57的后方设置有送风风扇状的扬谷机29,扬谷机29的外周由扬谷机罩体板192覆盖。因此,在割取支承框体36内,工作油箱57设置于由底板189、前罩体板191、以及扬谷机罩体板192包围的空间。
由底板189、前罩体板191、以及扬谷机罩体板192形成的工作油箱57设置空间构成左右开口的通路,与右侧的发动机室146连通。另外,脱粒部9的机壳体9b具备左右脱粒侧板193,右脱粒侧板193前缘固定于与发动机室支柱147相比靠前方的右脱粒机壳支柱34。因此,由冷却风扇149从外部空气取入的冷却风的一部分从发动机室146通过而流入至割取支承框体36内的工作油箱57设置空间,对工作油箱57进行冷却。
另外,从发动机室146通过的冷却风的一部分随着扬谷机29的旋转而流入至由工作油箱57设置空间后方的扬谷机罩体板192形成的风路。这样,形成在发动机室146和脱粒部9之间的空间向前后方向流动的空气流,因此,受到该前后方向的空气流引导而使得也从行驶机体1前方流入外部空气。外部空气从该行驶机体1前方流入至工作油箱57设置空间,与来自发动机室146的冷却风的一部分一起对工作油箱57进行冷却。即,来自发动机7的排风积极地向扬谷机29侧流动,由此外部空气与发动机7的冷却风的一部分一起流入至工作油箱57设置空间,提高工作油箱57的冷却效果。
如上所述,采用来自发动机室146的冷却风从工作油箱57通过的结构,从而能够抑制在包含工作油箱57的作业系统液压回路180进行循环的工作油的温度上升。因此,不仅不需要在作业系统液压回路180设置油冷却器,而且通过使作业系统液压回路180和行驶系统液压回路200为不同的系统,还能够构成为仅在行驶系统液压回路200设置油冷却器153。结果,能够降低油冷却器153的容量,能够提高在冷却风流动中位于比油冷却器153靠下游侧的位置的散热器154以及发动机7的冷却效率。
另外,承受来自发动机7的驱动力的副中间轴104由脱粒机壳支柱(后支柱框架)34进行轴支承,由与上下割取支承框用梁框架36b、36c连结的喂入辊轴支承体38对喂入辊18的喂入辊轴82进行轴支承。在比割取支承用支柱(前支柱框架)36a靠前方的位置受到轴支承的割取输入轴89将供料室11贯穿。具备:将副中间轴104的旋转动力传递至喂入辊轴82的第1动力传递机构(由驱动带轮107、108以及割取驱动带114形成的喂入辊驱动机构);以及将喂入辊轴82的旋转动力传递至割取输入轴89的第2动力传递机构(由割取驱动链115以及链轮116、117形成的割取驱动机构)。而且,在由所述第1以及第2动力传递机构和前方的割取支承用支柱36a包围的区域配置工作油箱57的供油口184以及滤油器58。这样,无需将所述第1以及第2动力传递机构的传递件(链或带)拆除,就能够进行向工作油箱57的供油作业以及滤油器58的更换作业,因此,能实现作业系统液压回路180的维修性的提高。
并且,脱粒部9在脱粒机壳支柱(后支柱框架)34后侧对扬谷机29进行轴支承,相对于扬谷机29的扬谷机轴100而能够相对旋转的主中间轴76在扬谷机轴100内贯穿。而且,主中间轴76接受来自发动机7的动力而向副中间轴104传递动力,并且副中间轴104的旋转动力分支而分别传递至扬谷机轴100以及喂入辊轴82。用于对割取部3、谷粒筛选机构10、以及扬谷机29进行驱动的驱动系统集中设置于脱粒部9的左侧(机外侧),由此能够使脱粒部9的右侧(机内侧)前方开口。因此,能够使脱粒部9前方下侧的工作油箱57设置空间的右侧敞开,能够将大量的冷却风引导至工作油箱57设置空间。
下面,参照图17~图24对燃料箱61以及它周围的构造进行说明。燃料箱61具备在行驶机体1上在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第1燃料箱301(燃料箱)以及第2燃料箱302(分体燃料箱)。第1以及第2燃料箱301、302的两个内部空间相互连通。第1燃料箱301在行驶机体1的后部配置于谷粒箱6(谷物箱)和脱粒部9之间。第2燃料箱302配置于脱粒部9的后部下方。
第1燃料箱301配置于谷粒箱6和脱粒部9之间,因此能够有效利用谷粒箱6和脱粒部9之间的空间,无需增大行驶机体1的尺寸就能够将第1燃料箱301配置于行驶机体1上。另外,第2燃料箱302配置于脱粒部9的后部下方,因此能够有效利用脱粒部9下方的空间,无需增大行驶机体1的尺寸就能够将第2燃料箱302配置于行驶机体1上。另外,燃料箱61分割为第1燃料箱301和第2燃料箱302,因此能够一边有效利用行驶机体1上的空闲空间一边增大燃料箱61的合计容量。
第1燃料箱301具有前后横长的近似长方体形状。第1燃料箱301的后端与脱粒部9的排尘口23相比位于后侧。此外,排尘口23的后方由前表面、下表面以及后侧面下部被开口的排尘口罩体23a覆盖。在该实施方式中,排尘口罩体23a的开口不构成排尘口23。另外,如图18所示,在俯视观察时,第1燃料箱301的左侧面301a(排尘口23侧的侧面)侧的前后两角部被切去。这样,在第1燃料箱301的左侧面301a的后端部侧形成有后侧倾斜左侧面301b(倾斜面),在左侧面301a的前端部侧形成有前侧倾斜左侧面301c。后侧倾斜左侧面301b在俯视观察时,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排尘口23的相反侧进行倾斜。另外,前侧倾斜左侧面301c在俯视观察时,从后方朝向前方而向脱粒部9的相反侧进行倾斜。
第1燃料箱301的后侧倾斜左侧面301b的一部分配置为比脱粒部9的排尘口23更靠后侧。这样,能够防止从排尘口23排出的包含排出秸杆在内的秸秆屑等的扩散受到第1燃料箱301阻碍。另外,能够减弱从排尘口23排出的秸秆屑等对第1燃料箱301的碰撞,能够降低由秸秆屑等引起的第1燃料箱301的损伤、秸秆屑等向第1燃料箱301的附着。
如图18所示,第1燃料箱301的前侧倾斜左侧面301c配置于脱粒部9的二等品返还输送机33的基端部的后方。通过形成前侧倾斜左侧面301c,第1燃料箱301不会与二等品返还输送机33发生干扰就能够配置于由行驶机体1、谷粒箱6和脱粒部9包围的空间内。另外,通过形成前侧倾斜左侧面301c,能够在脱粒部9和第1燃料箱301之间确保用于将后述的燃料供给管331从第2燃料箱302的下方向行驶机体1的上方引导的空间。
第1燃料箱301的上表面靠后部位301d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倾斜。在上表面靠后部位301d以向后方倾斜的方式突出设置有前端侧向后方倾斜的筒状的供油口303。用于向第1燃料箱301补充燃料的供油口303配置于行驶机体1的后端部,在此基础上,供油口303朝向后上方倾斜,因此,从行驶机体1后方进行的燃料供油作业的便利性提高。
另外,上表面靠后部位301d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倾斜,由此,在与上表面靠后部位301d的面正交的方向上突出设置的供油口303成为前端侧向后方倾斜的状态。这样,即使不使近似圆筒状的供油口303的中心轴相对于与上表面靠后部位301d的面正交的方向进行倾斜,也能够通过将上表面靠后部位301d的倾斜程度调节为希望的角度而将供油口303的倾斜程度调节为希望的角度。因此,对于第1燃料箱301,与为了得到希望的供油口角度而使供油口弯曲或者使供油口相对于与供油口连接的面倾斜地连接相比,能够简化供油口303的形状、与上表面靠后部位301d的连接构造,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连接强度的提高。
但是,如参照图10~图14等所说明的那样,工作油箱57的供油口184在行驶机体1上配置于由供料室11以及喂入辊18包围的空间位置、即行驶机体1的前部靠右区域。另外,如图1以及图13所示,工作油箱57的左方由构成机壳体的能够拆装的脱粒罩体185覆盖。另一方面,具有第1以及第2燃料箱301、302的燃料箱61的供油口303配置于行驶机体1的后部。由此,工作油箱57的供油口184和燃料箱61的供油口303在行驶机体1上配置于相互分离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燃料供油作业者错误地将燃料供油至工作油箱57。
另外,工作油箱57由脱粒罩体185覆盖,在从供油口184向工作油箱57供给工作油时,通常需要将脱粒罩体185拆除的作业。另一方面,如图17所示,燃料箱61(第1燃料箱301)的供油口303在行驶机体1的后部露出,在向燃料箱61供给燃料时无需将脱粒罩体185等罩体拆除。由此,通过使向工作油箱57的供油作业工序、向燃料箱61的供油作业工序大不相同,能够防止由供油作业者向工作油箱57以及燃料箱61错误地供给工作油或者燃料。
如图17所示,第1燃料箱301的上表面靠右部位301e从左方朝向右方而向下方倾斜。上表面靠右部位301e沿谷粒箱6的左侧面下部的倾斜面而配置。这样,第1燃料箱301不会与谷粒箱6发生干涉而收容于由行驶机体1、谷粒箱6和脱粒部9包围的空间内,该空间被有效利用。
如图17~图19所示,第2燃料箱302具有左右横长的近似长方体形状。第2燃料箱302的容量大于第1燃料箱301的容量。第2燃料箱302在行驶机体1的后部靠右区域配置于脱粒部9的摆动筛选盘26的后部下方。第2燃料箱302的上表面靠后部位302a沿在脱粒部9的排尘口23设置的排尘流下引导板23b从前方朝向后方而向下方倾斜。这样,排尘流下引导板23b下方的脱粒部9内部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
如图18以及图20所示,第1燃料箱301的在左侧面下部设置的第1燃料箱侧连接口301f、和第2燃料箱302的在右侧面下部设置的第2燃料箱侧连接口302b由连结管304连结。连结管304使第1燃料箱301和第2燃料箱302的两内部空间连通。这样,燃料在第1燃料箱301和第2燃料箱302之间借助连结管304而能够流动。
如图20~图23所示,第1燃料箱301在其下表面具有突出部301g。在第1燃料箱301的下表面在后侧倾斜左侧面301b、右侧面301h、前侧面301i以及后侧面301j和突出部301g之间形成有下表面台阶部301k。另外,第2燃料箱302在其下表面具备突出部302c。在第2燃料箱302的下表面,在前侧面302d以及后侧面302e和突出部302c之间形成有下表面台阶部302f。
在行驶机体1后部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前后机体框架305、以及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第1以及第2左右机体框架306、307。在行驶机体1,从行驶机体1的右侧起按顺序配置有右侧框架308、中央右框架309、中央左框架310、左侧框架311。上述框架308~311从行驶机体1的前部延伸设置到后部,相互平行地配置。右侧框架308以及中央右框架309的后端部配置为比中央左框架310以及左侧框架311的后端部更靠后方。
第1以及第2左右机体框架306、307相对于框架308~311而正交配置,连接于框架308~311上表面。第1左右机体框架306配置为比第2左右机体框架307更靠后方,配置于右侧框架308以及中央右框架309的后端部侧的上表面、和中央左框架310以及左侧框架311的两后端部上表面。
在第1左右机体框架306和第2左右机体框架307之间的位置,前后机体框架305沿中央右框架309而配置于中央右框架309的上方。前后机体框架305的剖面为倒U字形,前后机体框架305的左右下端部的内壁固接于中央右框架309的左右侧面上部。前后机体框架305的上表面配置于比第1以及第2左右机体框架306、307的上表面稍低的高度位置或者相同的高度位置。
右侧框架308以及中央右框架309的后端部配置为比第1左右机体框架306更靠后方,由与第1左右机体框架306平行地配置的后部左右框架312进行连结。后部左右框架312与右侧框架308以及中央右框架309的后端部上表面连结。在后部左右框架312的中央部上表面,固接有将锥齿轮机构161的壳体下端部支承为能够转动的纵向输送绞龙支承部件162a。在后部左右框架312和中央右框架309的交叉部连接有剖面为近似L字型的连结部件313。连结部件313与中央右框架309的后端部以及左侧面和后部左右框架312的左端面以及后侧面连结。
如图20~图22所示,第1燃料箱301通过从上表面侧将突出部301g嵌合于机体框架305、306、307而相对于行驶机体1进行定位。第1燃料箱301的下表面台阶部301k借助针对每个机体框架305、306、307设定的3个第1缓冲部件314而配置于机体框架305、306、307的上表面。第1燃料箱301通过将突出部301g嵌合于机体框架305、306、307而进行定位,由此容易实现将第1燃料箱301载置于行驶机体1时的对位。另外,突出部301g对第1燃料箱301向前后方向以及右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因此,防止了载置于行驶机体1的第1燃料箱301的错位。
如图20以及图23所示,第2燃料箱302通过从上表面侧将突出部302嵌合于第1以及第2左右机体框架306、307c而相对于行驶机体1进行定位。第2燃料箱302的下表面台阶部302f借助针对每个第1以及第2左右机体框架306、307设置的2个第2缓冲部件315而配置于第1以及第2左右机体框架306、307的上表面。第2燃料箱302通过将突出部302c嵌合于第1以及第2左右机体框架306、307而进行定位,因此容易实现将第2燃料箱302载置于行驶机体1时的对位。另外,突出部302c对第2燃料箱302的前后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因此,防止了载置于行驶机体1的第2燃料箱302的错位。此外,缓冲部件314、315例如由橡胶部件等具有弹性的部件构成。
另外,如图17~图19以及图21~图23所示,第1以及第2燃料箱301、302通过沿前后方向安装的紧固带体316或317而固定于行驶机体1。在第1以及第2燃料箱301、302的上表面侧将1根第1紧固带体316或者2根第2紧固带体317安装为半缠绕状。在第1以及第2紧固带体316、317的前方侧端部固接有第1钩体316a或第2钩体317a。第1以及第2钩体316a、317a卡止于在第2左右机体框架307的前侧面上部固接的第1带卡挂部件318或第2带卡挂部件321。
第1紧固带体316的后侧端部借助第1调节螺栓320a而固定于在连结部件313的左侧面固接的近似L字形的固定用托架体319。第1调节螺栓320a被从下表面侧朝向上表面侧插入至在固定用托架体319的水平部位319a设置的孔。第2紧固带体317的后侧端部借助第2调节螺栓322a而与第1左右机体框架306连结。第2调节螺栓322a将第1左右机体框架306从下表面侧向上表面侧贯穿而插入至在第1左右机体框架306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分别设置的孔。
第1螺母316b或第2螺母317b固接于第1以及第2紧固带体316、317的后侧端部上表面。第1以及第2螺母316b、317b嵌合于第1调节螺栓320a或第2调节螺栓322a的前端侧,利用第1固定用螺母320b或第2固定用螺母322b进行固定。
如图20~图23所示,第1以及第2燃料箱301、302的下表面被3张燃料箱下部罩体323覆盖。各燃料箱下部罩体323借助安装金属部件而连结于第1左右机体框架306的前侧面以及第2左右机体框架307的后侧面。利用燃料箱下部罩体323而防止了来自下方侧的异物向第1以及第2燃料箱301、302以及连结管304的接触、附着等。另外,在第1燃料箱301的后部靠右部位的下方配置有中央右框架309的后端部,因此,利用中央右框架309而防止了异物向第1燃料箱301后部下表面的接触、附着等。
如图10以及图17~图19等所示,第1通气管324或第2通气管325与第1以及第2燃料箱301、302的上表面连接。第1通气管324的一端与在第1燃料箱301的上表面靠右部位设置的第1通气孔301m连接。第2通气管325的一端与在第2燃料箱302的上表面靠右部位设置的第2通气孔302h连接。第1以及第2通气管324、325的两个另一端侧从脱粒部9的右侧面后部的下部沿脱粒部9的右侧面而被向上方引导,在脱粒部9的右侧面中途部以使得端部朝向下方的方式弯曲而被支承于脱粒部9的右侧面。
如图10、图18以及图20所示,在第1燃料箱301的前方配置有油水分离机328。油水分离机328将从第2燃料箱302内供给至发动机7的燃料所包含的水分去除。油水分离机328螺栓紧固于在第2左右机体框架307的前侧面固定而朝向上方立起设置的支承托架体329。另外,如图10所示,在发动机7的上部靠左部位的后方配置有燃料过滤器330。燃料过滤器330将供给至发动机7的燃料所包含的异物除去。
如图20所示,在第2燃料箱302的突出部302c的下表面设置有燃料出口302g。如图18以及图20所示,在第1燃料箱301的前侧面301i的下部靠右部位设置有燃料返回口301l。另外,作为燃料用配管而设置有燃料供给管331、燃料进给管332、燃料返回管333等。燃料供给管331将燃料出口302g和油水分离机328连接。燃料进给管332将油水分离机328和燃料过滤器330连接。燃料返回管333将设置于燃料过滤器330的燃料返回接头和燃料返回口301l连接。
燃料供给管331从第2燃料箱302下表面的燃料出口302g起通过第2燃料箱302下方、以及脱粒部9和第1燃料箱301的前侧倾斜左侧面301c之间而被向行驶机体1上方引导并与油水分离机328连接。燃料进给管332从油水分离机328朝向中央右框架309而被向下方引导,并在中央右框架309附近向前方侧弯折。并且,燃料进给管332沿行驶机体1的框架而被向燃料过滤器330下方引导,并向上方弯折而与燃料过滤器330连接。燃料返回管333从燃料过滤器330的燃料返回接头起大致沿燃料进给管332而被引导至燃料返回口301l。
第2燃料箱302内的燃料从燃料出口302g借助燃料供给管331、油水分离机328、燃料进给管332以及燃料过滤器330而被供给至在发动机7后部设置的燃料供给泵。另外,来自发动机7的多余燃料借助燃料过滤器330的燃料返回接头、燃料返回管333以及燃料返回口301l而返回至第1燃料箱301内。
另外,如图24所示,在第1燃料箱301的供油口303的前端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嵌合有螺扣式的供油盖334。在供油盖334的上表面中央部突出设置有盖突起部件335。将供油盖334的上表面以及侧面覆盖的盖罩体部件336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供油盖334。
盖罩体部件336具有在顶部形成有贯穿孔336a的近似半球形状。贯穿孔336a的孔径大于盖突起部件335的直径。在盖罩体部件336安装于供油盖334的状态下,贯穿孔336a间隙嵌合于盖突起部件335,从而在供油盖334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有盖罩体部件336。盖罩体部件336安装为相对于供油盖334旋转自如。
在盖突起部件335的突出前端侧设置有与盖突起部件335的突出方向大致正交的贯穿孔335a。在将由例如挂锁形成的锁部件337的闩锁插入于贯穿孔335a的状态下,对锁部件337上锁。锁部件337阻止将盖罩体部件336从供油盖334拆除。另外,盖罩体部件336安装为相对于供油盖334旋转自如。因此,即使捏住盖罩体部件336而使其旋转也无法使供油盖334旋转,能够阻止不希望的供油盖334的拆除而防止燃料盗窃等。
如图25以及图26所示,在第2燃料箱302的内部底面的中央部在燃料出口302g附近,形成有突出部302c下表面的一部分朝向箱外侧鼓出的、从箱内侧观察为凹状的燃料滞留部302i。在燃料滞留部302i的周围形成有凸条部302j,该凸条部302j通过突出部302c下表面的一部分朝向箱内侧凹设而形成,从箱内侧观察为凸条、且在俯视观察时为左侧敞开的近似U字形。燃料出口302g在燃料滞留部302i的底面和凸条部302j上表面之间配置于以左低右高的姿势倾斜的凹部右侧面302k。
在第2燃料箱302的上表面中央部配置有对第2燃料箱302内的燃料液面进行检测的液面检测传感器338。在第2燃料箱302内,浮子340借助臂339而与液面检测传感器338连结。臂339以浮子340侧作为移动端而基端侧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液面检测传感器338。对于浮子340,高度位置根据第2燃料箱302内的燃料液面高度而产生位移,在燃料液面高度低于凸条部302j上表面时与凸条部302j上表面抵接。如果浮子340在与凸条部302j上表面抵接的位置停留恒定时间以上,则在操纵柱41(参照图1~图3)设置的燃料残量警报灯(省略图示)点亮。在该燃料残量警报灯点亮后初期,在第2燃料箱302内残留有燃料。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凹状的燃料滞留部302i的周围形成有在俯视观察时左侧敞开的近似U字形的凸条部302j,因此即使在第2燃料箱302内的燃料液面高度低于凸条部302j上表面的状态下行驶机体1以及第2燃料箱302以左高右低的姿势倾斜时,也能够使燃料保留于由U字形的凸条部302j包围的燃料出口302g的配置位置并借助燃料供给管331等将燃料供给至发动机7。
另外,在第2燃料箱302的内部底面,突出部302c下表面的一部分朝向箱内侧而凹设、且形成有从箱内侧观察为凸条的燃料供给管配置部302l以及燃料流动抑制部302m。燃料供给管配置部302l从凸条部302j朝向突出部302c右侧面而形成,能够沿相应于凸条的燃料供给管配置部302l而形成于突出部302c外壁面的凹条部对燃料供给管331进行收容。燃料流动抑制部302m在燃料滞留部302i的左方附近与凸条部302j隔着间隔而向前后方向延伸,抑制燃料在第2燃料箱302内的左右方向流动。另外,燃料流动抑制部302m配置于燃料滞留部302i的左方附近,由此在第2燃料箱302内的燃料较少时,抑制从燃料滞留部302i内溢出的燃料向左侧流动而使得燃料容易滞留于燃料滞留部302i内。
另外,在第1燃料箱301内部底面的第1燃料箱侧连接口301f附近形成有凹部301n,在第2燃料箱302内部底面的第2燃料箱侧连接口302b附近形成有凹部302n。利用突出部301g、302c下表面的一部分向箱下方侧鼓出而成的凹部301n、302n能够将燃料箱侧连接口301f、302b配置于接近燃料箱301、302下表面的位置,成为以下结构:即使第1燃料箱301内的燃料变为少量,燃料也能够从第1燃料箱301向第2燃料箱302流动。
此外,本申请发明的各部分的结构并不限定于附图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的主旨的范围进行各种变更。
符号说明
1 行驶机体
3 割取部
6 谷粒箱(谷物箱)
7 发动机
9 脱粒部
21 脱粒筒
23 排尘口
301 第1燃料箱(燃料箱)
301a 左侧面(排尘口侧的侧面)
301b 后侧倾斜左侧面(倾斜面)
301d 上表面靠后部位
301g 突出部
302 第2燃料箱(分体燃料箱)
303 供油口
305 前后机体框架
306 第1左右机体框架
307 第2左右机体框架

Claims (4)

1.一种联合收割机,具备:脱粒部;谷物箱,其以与所述脱粒部并排的状态进行配置;谷物排出装置,其从所述谷物箱排出谷物;以及燃料箱,其配置在所述脱粒部和所述谷物箱之间,
所述谷物排出装置具有位于所述谷物箱的后方的纵向输送绞龙,
所述纵向输送绞龙由位于所述谷物箱的后方且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后部左右框架从下方支承,
所述燃料箱的后端配置成位于比所述后部左右框架的后端靠前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燃料箱配置在位于所述后部左右框架的前方的第1左右机体框架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所述燃料箱的前端部配置在位于所述第1左右机体框架的前方的第2左右机体框架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
在所述燃料箱的下表面,设置有从上表面侧嵌合于所述第1左右机体框以及所述第2左右机体框架的突出部。
CN201780043847.XA 2016-08-02 2017-07-05 联合收割机 Active CN1100226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48201.9A CN115119606A (zh) 2016-08-02 2017-07-05 联合收割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52297 2016-08-02
JP2016152297A JP6801997B2 (ja) 2016-08-02 2016-08-02 コンバイン
PCT/JP2017/024684 WO2018025564A1 (ja) 2016-08-02 2017-07-05 コンバイン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8201.9A Division CN115119606A (zh) 2016-08-02 2017-07-05 联合收割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2672A CN110022672A (zh) 2019-07-16
CN110022672B true CN110022672B (zh) 2022-08-30

Family

ID=6107357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3847.XA Active CN110022672B (zh) 2016-08-02 2017-07-05 联合收割机
CN202210948201.9A Pending CN115119606A (zh) 2016-08-02 2017-07-05 联合收割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48201.9A Pending CN115119606A (zh) 2016-08-02 2017-07-05 联合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801997B2 (zh)
CN (2) CN110022672B (zh)
WO (1) WO20180255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52248B2 (ja) * 2018-03-23 2020-09-09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
JP6708685B2 (ja) 2018-03-23 2020-06-10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作業車両のタンク
JP7059154B2 (ja) 2018-09-21 2022-04-25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転圧機械
JP7262349B2 (ja) * 2019-09-12 2023-04-21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サトウキビ収穫機
JP7285802B2 (ja) * 2020-04-17 2023-06-02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JP7495362B2 (ja) 2021-01-20 2024-06-04 ヤンマ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作業機械用の燃料供給装置、及び収穫機械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79670U (zh) * 2012-11-30 2013-06-12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联合收割机的卸粮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86238U (ja) * 1984-05-21 1985-12-10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移動農機における燃料タンク取付装置
JPH11168943A (ja) * 1997-12-12 1999-06-29 Kubota Corp コンバインの燃料タンク構造
JP3411489B2 (ja) * 1997-12-15 2003-06-03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の防塵構造
JP4622870B2 (ja) * 2006-01-26 2011-02-02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JP2009005623A (ja) * 2007-06-28 2009-01-15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
JP2009033978A (ja) * 2007-07-31 2009-02-19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
JP5111280B2 (ja) * 2008-07-31 2013-01-09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JP2010051262A (ja) * 2008-08-29 2010-03-11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
JP2010124719A (ja) * 2008-11-26 2010-06-10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
CN201380871Y (zh) * 2009-04-17 2010-01-13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极限工况车底盘
JP2010252651A (ja) * 2009-04-22 2010-11-11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
JP2011244782A (ja) * 2010-05-31 2011-12-08 Iseki & Co Ltd コンバイン
JP5772298B2 (ja) * 2011-06-29 2015-09-02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KR101931974B1 (ko) * 2012-07-24 2018-12-24 대동공업주식회사 콤바인
JP5995708B2 (ja) * 2012-12-27 2016-09-21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CN203181565U (zh) * 2013-02-26 2013-09-11 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收割机的燃油存储装置
JP6104009B2 (ja) * 2013-03-25 2017-03-29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CN105792632B (zh) * 2013-12-03 2019-02-26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JP6396724B2 (ja) * 2013-12-03 2018-09-26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JP6495601B2 (ja) * 2013-12-03 2019-04-03 株式会社クボタ 普通型コンバイン
JP2016116474A (ja) * 2014-12-19 2016-06-30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トウモロコシ収穫機
CN105009785A (zh) * 2015-02-02 2015-11-04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收割机的燃油储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79670U (zh) * 2012-11-30 2013-06-12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联合收割机的卸粮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9606A (zh) 2022-09-30
JP2018019625A (ja) 2018-02-08
CN110022672A (zh) 2019-07-16
WO2018025564A1 (ja) 2018-02-08
JP6801997B2 (ja) 202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2672B (zh) 联合收割机
CN109413992B (zh) 联合收割机
JP6979450B2 (ja) コンバイン
WO2018179584A1 (ja) コンバイン
JP7473590B2 (ja) コンバイン
JP7476259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827356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24086861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7225363A (ja) コンバイン
CN110402077B (zh) 联合收割机
JP2018143130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24091795A (ja) コンバイン
JP6775459B2 (ja) コンバイン
JP6794299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021180689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20072729A (ja) コンバイン
WO2018159088A1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8143132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9010070A (ja) 収穫機
JP2015177744A (ja) コンバイン
JP2015146755A (ja) コンバイ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Osak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Yangm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YANMAR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