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3195A - 具有用于结合窗户框架的结合构造物的金属制窗户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用于结合窗户框架的结合构造物的金属制窗户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3195A
CN109983195A CN201780072732.3A CN201780072732A CN109983195A CN 109983195 A CN109983195 A CN 109983195A CN 201780072732 A CN201780072732 A CN 201780072732A CN 109983195 A CN109983195 A CN 109983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frame
window
receiving
combined structure
installation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27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83195B (zh
Inventor
诸廷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porate Society Jianyuan
Original Assignee
Corporate Society Jianyu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porate Society Jianyuan filed Critical Corporate Society Jianyuan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7/01412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105984A1/ko
Publication of CN109983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3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83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3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32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 E06B3/34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with only one kind of movement
    • E06B3/42Sliding wings; Details of frames with respect to guiding
    • E06B3/46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 E06B3/4609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for window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05D15/0621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 E05D15/066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for wings supported at the bottom
    • E05D15/0665Details, e.g. suspension or supporting guides for wings supported at the bottom on wheels with fixed axi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7/00Accessories for w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E05F7/04Arrangement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rattl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20Brakes; Disengaging means; Holders; Stops; Val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218Holders
    • E05Y2201/222Stabilizers, e.g. anti-rattle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684Rails; Tra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688Roll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1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buildings or parts thereof
    • E05Y2900/13Type of wing
    • E05Y2900/148Wind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 Door And Window Frames Mounted To Openings (AREA)
  • Joining Of Corner Units Of Frames 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制窗户组件,包括: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以及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两个打开侧结合构造物以及两个关闭侧结合构造物,并且上述各个结合构造物不仅加强各个窗户框架之间的结合强度,还可以执行气密性功能、吸收冲击功能以及防止移动和晃动的功能,同时,由于在各个结合构造物中设置各种附加设置构件,而不是在各个窗户框架中设置各种附加设置构件,从而可以消除现有技术中的,如在组装各个结合构造物时,由于上述的各个附加设置构件而出现干扰组装的现象或组装困难以及提供不稳定的结合结构等问题。

Description

具有用于结合窗户框架的结合构造物的金属制窗户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窗户组件,更详细地涉及一种新型的具有用于结合窗户框架的结合构造物的金属制窗户组件,该窗户组件可以引导水平侧窗户框架和垂直侧窗户框架之间的精确结合并保持稳定的结合状态,尤其可以防止两个窗户框架(Window frame)之间的结合部位的张开或段差的同时简化用于结合各个附加设置构件的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窗户组件是指为了阻断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而设置在如窗户或出入口等开口部的各种窗户或门,根据所使用的材料可以分为木质窗户组件和金属制窗户组件,或者塑料制窗户组件等。
这种窗户组件由窗(glass)以及结合到上述窗的周围面的窗户框架构成,并且设置成在构建于墙壁面的开口部的窗框上滑动。
特别是,在上述窗户框架的情况下,包括结合到上述窗的上下侧周围的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和结合到上述窗的左右侧周围的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此时通过上述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的两末端和上述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的两末端之间的结合形成方形框架结构的窗户框架。
另一方面,上述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和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之间的结合通常是通过在彼此间的结合部位额外提供结合构造物后,使用该结合构造物进行紧固。与此相关地,如下专利中公开:授权专利第10-0770056号、授权专利第10-1051883号、授权实用新型第20-0435118号、授权专利第10-1157086号、授权实用新型第20-0433016号、授权实用新型第20-0428785号、授权实用新型第20-0416683号、授权实用新型第20-0355510号、公开专利第10-2016-0072656号等。
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结合构造物被配置为避免与配置在上述各个窗户框架的末端部的各种附加设置构件(例如,密封构件等)发生设置上的干扰和操作上的干扰,从而存在的问题是各个窗户框架的内部结构的形状不可避免地复杂化。
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结合构造物被配置为结合到每个窗户框架的内侧的中心侧部分,从而存在的问题是上述各个窗户框架的外缘侧部位没有彼此精确对齐,并且发生一些浮动现象或重叠现象而导致美观不良。当然,在一些现有技术中,还提供了紧贴固定于各个窗户框架的外表面的结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引起使用者对外观的不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各种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用于结合窗户框架的结合构造物的金属制窗户组件,该窗户组件可以引导水平侧窗户框架和垂直侧窗户框架之间的精确结合并保持稳定的结合状态,尤其可以防止两个窗户框架之间的结合部位的张开或段差的同时简化用于结合各个附加设置构件的结构。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制的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其上下隔开设置并且在彼此对置的方向的相反侧方向分别形成安装空间;金属制的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其左右隔开设置并且在彼此对置的方向的相反侧方向分别形成安装空间;两个打开侧结合构造物,其具有收容于任一水平侧窗户框架的一端侧安装空间内的第一收容结合端,以及收容于位于打开方向侧的垂直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内的第二收容结合端,并且在每个上述收容结合端的至少一个收容结合端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附加设置构件;两个关闭侧结合构造物,其具有收容于任一水平侧窗户框架的另一端侧安装空间内的第一收容结合端,以及收容于位于关闭方向侧的垂直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内的第二收容结合端,并且在每个上述收容结合端的至少一个收容结合端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附加设置构件。
其中,在上述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以及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的内壁表面上,沿着上述安装空间的开放方向依次隔开形成有朝向彼此间的对置面突出的两个第一卡接凸缘和两个第二卡接凸缘,在构成上述两个打开侧结合构造物和两个关闭侧结合构造物的各个收容结合端的两侧外表面上,分别突出形成有分别卡接在各个上述窗户框架的两个第一卡接凸缘的卡接凸起。
另外,上述安装空间内壁表面的两个第二卡接凸缘的突出距离短于上述两个第一卡接凸缘的突出距离,并且,在上述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中,在上述两个打开侧结合构造物的第二收容结合端所在的位置以外的部位,还设置有后部面板,其形成为阻挡上述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和末端部表面,并且在上述后部面板的内表面两侧突出形成有突出凸起,以便分别卡接到上述两个第二卡接凸缘,并且,在上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的第二收容结合端还形成有支承凸缘,以阻挡上述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的末端部表面。
另外,在上述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以及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的内壁表面中的末端部侧部位形成有朝向彼此的对置面突出并沿着上述安装空间的开放方向弯曲的弯曲凸缘,并且,在构成上述两个打开侧结合构造物以及两个关闭侧结合构造物的各个收容结合端的两侧外表面中的末端部侧部位分别突出形成有收容于各个上述窗户框架的弯曲凸缘内的弯曲突起。
另外,设置在构成上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和关闭侧结合构造物的每个第一收容结合端的附加设置构件被配置为包括恢复型防抖部,其沿着形成在窗框内的上下表面上的导轨的两侧壁表面能够被压缩或恢复。
另外,上述恢复型防抖部由第一恢复型防抖部和第二恢复型防抖部构成,其中,上述第一恢复型防抖部设置在构成上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的第一收容结合端的内部两侧表面中的、窗户组件关闭操作时与导轨相邻的一侧表面,上述第二恢复型防抖部设置在窗户组件关闭操作时远离导轨的另一侧表面。
另外,上述第一恢复型防抖部包括:固定构件,其由刚性材料制成,并且凹入并卡接于构成上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的第一收容结合端的内部两侧表面中的任一侧表面;压缩恢复构件,其由能够被压缩或恢复的材质形成,并且一体地形成于上述固定构件的外壁表面,并且与上述导轨的一侧壁表面紧贴;刷子,其一体地形成于上述压缩恢复构件的外壁表面,并且当解除窗户组件的约束力时,阻断上述压缩恢复构件和导轨之间的间隙的同时减少彼此间的接触面积。
另外,上述第二恢复型防抖部包括:固定构件,其由刚性材料制成,并且凹入并卡接于构成上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的第一收容结合端的内部两侧表面中的另一侧表面;刷子,其一体地形成于上述固定构件的外壁表面,并且当解除窗户组件的约束力时,减少上述固定构件和导轨之间的接触面积。
另外,在上述第二水平侧窗户框架中设置有沿着形成在窗框内部的上下表面上的导轨滚动的滚动辊,并且,在上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中收容于第一垂直侧内部的第二收容结合端的内部两侧表面还形成有防脱离凸缘,其以与形成在窗框内的两侧表面的收容突起的两侧表面相邻的方式突出,以防止上述滚动辊从上述导轨脱离。
另外,设置在构成上述关闭侧结合构造物的第二收容结合端的内部的附加设置构件包括冲击吸收构件,其用于吸收与形成在窗框内的两侧表面的收容突起接触时产生的冲击。
另外,设置在构成上述关闭侧结合构造物的第二收容结合端的附加设置构件包括间隙吸收构件,其构成为在窗户组件的关闭操作时逐渐接触和加压到形成于窗框的两侧表面的收容突起,并且,上述间隙吸收构件设置为具有不同尺寸的多个类型,并且可交替地选择并设置。
另外,在上述第二水平侧窗户框架中设置有沿着形成于窗框内部的上下表面的导轨滚动的滚动辊,并且,在上述关闭侧结合构造物中收容于第二垂直侧内的第二收容结合端的内部两侧表面还形成有防脱离凸缘,其以与形成在窗框内的两侧表面的收容突起的两侧表面相邻的方式突出,以防止上述滚动辊从上述导轨脱离。
此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其他形式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其设置在窗框,并且具有结合在窗户的上下侧周围的金属制的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以及结合在窗户的左右侧周围的金属制的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包括:打开侧结合构造物,其具有结合在水平侧窗户框架第一收容结合端,以及结合在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中的打开方向侧的垂直侧窗户框架的第二收容结合端,并且在内部具有收容形成于窗框的内表面的导轨以及收容突起的收容空间;两个关闭侧结合构造物,其具有结合在水平侧窗户框架第一收容结合端,以及结合在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中的关闭方向侧的垂直侧窗户框架的第二收容结合端,并且在内部具有收容形成于窗框的内表面的导轨以及收容突起的收容空间。
此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其他形式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制的第一水平侧窗户框架,其下侧末端内部收容结合窗户的上部周围,上侧末端内部形成安装空间;金属制的第二水平侧窗户框架,其上侧末端内部收容结合窗户的下部周围,下侧末端内部形成安装空间;金属制的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其一侧末端内部收容结合窗户的打开方向侧周围,另一侧末端内部形成安装空间;金属制的第二垂直侧窗户框架,其一侧末端内部收容结合窗户的关闭方向侧周围,另一侧末端内部形成安装空间;两个打开侧结合构造物,其具有收容于任一水平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内的第一收容结合端,以及收容于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内的第二收容结合端,并且在每个上述收容结合端的至少一个收容结合端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附加设置构件。
此外,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其他形式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制的第一水平侧窗户框架,其下侧末端内部收容结合窗户的上部周围,上侧末端内部形成安装空间;金属制的第二水平侧窗户框架,其上侧末端内部收容结合窗户的下部周围,下侧末端内部形成安装空间;金属制的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其一侧末端内部收容结合窗户的打开方向侧周围,另一侧末端内部形成安装空间;金属制的第二垂直侧窗户框架,其一侧末端内部收容结合窗户的关闭方向侧周围,另一侧末端内部形成安装空间;两个关闭侧结合构造物,其具有收容于水平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内的第一收容结合端,以及收容于第二垂直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内的第二收容结合端,并且在每个上述收容结合端的至少一个收容结合端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附加设置构件。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金属制窗户组件通过将相应的结合构造物收容结合在各个窗户框架之间的结合部位(各个边角部位),使得该部位的结合容易执行,特别是上述各个结合构造物以插接结合的方式结合到各个窗户框架,因此具有可以容易地执行操作的效果。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金属制窗户组件被配置为约束到各个窗户框架的内壁表面,并且各个窗户框架的末端侧部位也一起受到约束,从而具有可以防止各个窗户框架的结合部位出现段差,使得金属制窗户组件的外观更加秀丽的效果。
特别是,本发明的金属制窗户组件被配置为可以在各个结合构造物中配置恢复型防抖部、冲击吸收构件以及间隙吸收构件等附加设置构件,因此在窗户安装现场仅通过将相应的结合构造物结合到各个窗户框架的简单操作,就可以容易地组装窗户组件,尤其,使用各个结合构造物结合各个窗户框架时,防止由于上述附加设置构件的干扰现象,从而具有更加便于组装操作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在每个结合构造物上分别形成防脱离凸缘,使得即使窗户组件由于各个恢复型防抖部的磨损或其他的原因而晃动或移动,也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滚动辊从上述导轨脱离的隐患。
另外,本发明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具有可以用后部面板封闭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并容易实现使用上述后部面板的关闭操作的效果。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金属制窗户组件由绝热材料形成,因此具有可以防止来自窗框的热传导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设置在窗框的状态而示意性示出的状态图。
图2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设置在窗框的状态而示出的纵剖视图。
图3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设置在窗框的状态而示出的横剖视图。
图4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而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而示出的结合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的各个结合构造物的安装状态而示出的状态图。
图7至图10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的各个周围侧状态而示出的状态图。
图11是图2的“A”部分放大图。
图12是图2的“B”部分放大图。
图13是图3的“C”部分放大图。
图14是图3的“D”部分放大图。
图15至图17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中打开侧结合构造物而示出各个方向上看到的状态的分解及结合立体图。
图18至图21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中关闭侧结合构造物而示出各个方向上看到的状态的分解及结合立体图。
图22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中的打开侧结合构造物而示出的主视图。
图23是图22的Ⅰ-Ⅰ线剖视图。
图24是图22的Ⅱ-Ⅱ线剖视图。
图25是图22的Ⅲ-Ⅲ线剖视图。
图26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中的关闭侧结合构造物而示出的主视图。
图27是图26的Ⅰ-Ⅰ线剖视图。
图28是图26的Ⅱ-Ⅱ线剖视图。
图29至图35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的组装过程而示出的状态图。
图36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的各例子而示出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36说明关于本发明的金属制窗户组件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设置在窗框的状态而示意性示出的状态图,图2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设置在窗框的状态而示出的纵剖视图,图3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设置在窗框的状态而示出的横剖视图。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被配置为在窗框10中左右滑动的同时打开或关闭的结构,并且作为示例,室内侧的两个窗户组件和室外侧的两个窗户组件以双重窗结构形成。尽管未在图中示出,但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还可以由单窗结构形成,或者由三重窗以上的多重窗构成。
另外,图4至图28是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而示出的各个方向上看到的状态图、主要部分放大图以及为了说明各个结合构造物的状态而示出的状态图。
如这些附图中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大致构成为包括: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110、120以及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130、140;两个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以及两个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特别是上述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不仅加强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140之间的结合和强度,还可以执行气密性功能、吸收冲击功能以及防止移动和晃动的功能,同时,由于在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中设置各种附加设置构件410、420、430、440,而不是在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140中设置各种附加设置构件410、420、430、440,从而可以消除现有技术中的,如在组装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时,由于上述的各个附加设置构件410、420、430、440而出现干扰组装现象或组装困难以及提供不稳定的结合结构等问题。
根据各个结构对其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首先,上述水平侧窗户框架110、120是在窗户(省略图示)的上下周围结合并且水平设置的窗户框架。
上述水平侧窗户框架110、120包括第一水平侧窗户框架110,其在下侧末端收容结合窗户的上部周围;以及第二水平侧窗户框架120,其在上侧末端收容结合窗户的下部周围。
同时,在上述第一水平侧窗户框架110的上侧末端内部和上述第二水平侧窗户框架120的下侧末端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111、121,并且该安装空间111、121被配置为收容结合有后述的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
特别是,在上述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110、120的安装空间111、121的内壁表面上,沿着该安装空间111、121的开放方向依次隔开形成有朝向彼此的对置面突出的两个第一卡接凸缘112、122和两个第二卡接凸缘113、123。上述两个第一卡接凸缘112、122是用于结合后述的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的部位。
此时,上述两个第二卡接凸缘113、123的突出距离短于上述两个第一卡接凸缘112、122的突出距离,使得当上述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被收容结合到上述安装空间111、121内时,防止上述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受两个第二卡接凸缘113、123的干扰。
另外,在上述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110、120的安装空间111、121的内壁表面中的末端侧部位还形成有朝向彼此的对置面突出并沿着该安装空间111、121的开放方向弯曲的弯曲凸缘114、124。这种弯曲凸缘114、124的结构可以防止后述的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在结合时表面部分张开和移动,同时可以实现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110、120与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之间的精确结合。
另外,在上述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110、120的安装空间111、121内侧形成有分隔壁115、125,以限制上述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的收容深度,此时,在上述分隔壁115、125的两侧分别形成朝向上述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突出的安置突起116、126,以防止收容在该安装空间111、121内的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的内侧端部位不期望地移动。
其次,上述垂直侧窗户框架130、140是在窗户的左右侧周围结合并且以上下方向立着的方式垂直设置的窗户框架。
上述垂直侧窗户框架130、140包括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130,其在一侧末端内收容结合有窗户的打开方向侧周围;以及第二垂直侧窗户框架140,其在一侧末端内收容结合有窗户的关闭方向侧周围。
同时,在上述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130的另一侧末端内部和上述第二垂直侧窗户框架140的另一侧末端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131、141,并且该安装空间131、141被配置为收容结合有后述的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
特别是,在上述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130、140的安装空间131、141的内壁表面上沿着该安装空间131、141的开放方向依次隔开形成有朝向彼此的对置面突出的两个第一卡接凸缘132、142和两个第二卡接凸缘133、143。上述两个第一卡接凸缘132、142是用于结合后述的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的部位,上述两个第二卡接凸缘133、143是用于结合后述的后部面板500的部位。
此时,上述两个第二卡接凸缘133、143的突出距离短于上述两个第一卡接凸缘132、142的突出距离,使得当上述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被收容结合到上述安装空间131、141内时,防止上述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受两个第二卡接凸缘133、143的干扰。
另外,在上述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130、140的安装空间131、141的内壁表面中的末端侧部位还形成有朝向彼此的对置面突出并沿着该安装空间131、141的开放方向弯曲的弯曲凸缘134、144。这种弯曲凸缘134、144的结构可以防止后述的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在结合时表面部分张开和移动,同时可以实现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130、140与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之间的精确结合。
另外,在上述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130、140的安装空间131、141内侧形成有分隔壁135、145,以限制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的收容深度,此时,在上述分隔壁135、145的两侧分别形成朝向上述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突出的安置突起136、146,以防止收容在该安装空间131、141内的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的内侧端部位不期望地移动。
另一方面,上述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110、120以及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130、140由铝等金属形成并通过挤压成型制成。
同时,上述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110、120以及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130、140被配置为两末端都以对角线方向上倾斜形成,使得彼此结合时,可以在彼此面对并对准。
其次,上述两个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是用于将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110、120分别结合到位于打开方向侧的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130的上端和下端的构造物。
如图15至图17以及图22至图25所示,这种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被配置为包括第一收容结合端210,其被收容结合到各个水平侧窗户框架110、120的安装空间111、121内;以及第二收容结合端220,其被收容结合到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130的安装空间131内。
其中,上述各个收容结合端210、220具有的两个侧壁211、212、221和连接壁222的剖面形成为形状,并且以与安装空间111、121、131内的各个壁表面相邻的状态覆盖,此时,第一收容结合端210和第二收容结合端220以90°的角度彼此垂直设置。
另外,在构成上述各个收容结合端210、220的两个侧壁211、212、221、222的外壁表面分别突出形成有分别卡接于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的两个第一卡接凸缘112、122、132的卡接凸起214、224。此时,上述卡接突起214、224形成为具有可以在上述第一卡接凸起112、122、132保持稳定的卡接状态并且不被第二卡接凸起113、123、133所卡接的突出距离。
同时,在构成上述各个收容结合端210、220的两个侧壁211、212、221、222的外壁表面中的末端侧部位分别突出形成有收容于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的弯曲凸缘114、124、134内的弯曲突起215、225,并且通过这种结构的弯曲凸缘114、124、134和弯曲突起215、225的结合防止上述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的末端侧部位张开或晃动的现象。特别是,如图15至图17所示,上述各个收容结合端210、220的弯曲突起215、225形成为彼此连接,并且同时支承相互对置的两个窗户框架110、120、130间的末端侧部位。
也就是说,当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完全结合到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时,如图14所示,由于形成于上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的两个收容结合端210、220的各个弯曲突起215、225同时支承上述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的末端侧边角,因此可以彻底防止该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的末端侧边角部位张开。
另外,在构成上述各个收容结合端210、220的连接壁213、223的外表面两侧分别凹入形成安置槽216、226,以便收容位于上述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的安装空间111、121、131内的分隔壁115、125、135的各个安置突起116、126、136,并且通过这种安置槽216、226的结构,防止收容于上述安装空间111、121、131内的各个收容结合端210、220在该安装空间111、121、131的内部脱离原位置或不期望的移动。
同时,上述两个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的第一收容结合端210形成将其两个侧壁211、212的一部分切割到该侧壁的卡接凸起214所在的位置。这种切开结构是用于结合后部面板500的结构。
此时,在上述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130的安装空间131中,在两个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所在的位置以外的部位,上述后部面板500阻挡该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130的安装空间131和末端部表面,特别是在上述后部面板500的内表面两侧突出形成有突出凸起510,以便分别卡接到形成于上述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130的安装空间131内的两个第二卡接凸缘133。
与此同时,在上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中,在收容于上述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130内的第二收容结合端220的末端侧部位向外突出形成有支承凸缘227,以阻挡上述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130的末端部表面。此时,上述支承凸缘227用于防止由结合到第一垂直窗户框架130的两个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10之间的后部面板500引起的段差。
另一方面,在构成上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的第二收容结合端220的两个侧壁221、222的内表面分别凹入形成有打开侧安装槽228、229,并且在所述各个打开侧安装槽228、229设置附加设置构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出设置在上述各个打开侧安装槽228、229中的附加设置构件是恢复型防抖部410、420。
上述恢复型防抖部410、420是选择性地接触到形成于窗框10内的上下表面的导轨11的两侧壁表面并能够被压缩或恢复的部位,是为了防止设置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的部位发生晃动以及为了快速地恢复到原位置而提供的构件。
上述恢复型防抖部410、420由第一恢复型防抖部410和第二恢复型防抖部420构成,上述第一恢复型防抖部410设置在上述两个打开侧安装槽228、229中的、窗户组件关闭操作时与导轨11相邻的一侧的打开侧安装槽(以下称第一打开侧安装槽)228,上述第二恢复型防抖部420设置在第一打开侧安装槽228的相反侧的打开侧安装槽(以下称第二打开侧安装槽)229。
其中,上述第一恢复型防抖部410包括:固定构件411,其由刚性材料制成,并且凹入并卡接于构成上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的第二收容结合端220的第一打开侧安装槽228中;压缩恢复构件412,其由能够被压缩或恢复的材质形成,并且一体地形成于上述固定构件411的外壁表面,并且与上述导轨11的一侧壁表面紧贴;刷子413,其一体地形成于上述压缩恢复构件412的外壁表面,并且当解除窗户组件的约束力时,阻断上述压缩恢复构件412和导轨11之间的间隙的同时减少彼此间的接触面积。特别地,上述压缩恢复构件412由橡胶材料制成的海绵形成,使得能够实现充分的压缩,并且当压缩力被解除时可以迅速恢复。
同时,上述第二恢复型防抖部420包括固定构件421,其由刚性材料制成,并且凹入并卡接于上述第二打开侧安装槽229;主体构件422,其一体地形成在上述固定构件421的外壁表面;以及刷子423,其一体地形成在上述主体构件422的外表面。
也就是说,上述第一恢复型防抖部410被配置为当进行窗户组件的关闭操作时以被压缩的状态紧贴于导轨11的某一侧壁表面并执行约束该窗户组件的功能,而在进行窗户组件的打开操作时在发生该打开操作的瞬间保持与导轨11的接触状态并随着压缩恢复构件412的恢复迅速解除约束,以便窗户组件灵活地打开,上述第二恢复型防抖部420被配置为在进行窗户组件的打开操作时与导轨11的另一侧壁表面接触,并且起到防止该窗户组件由于风或者振动等影响而晃动的作用。
此时,上述各个恢复型防抖部410、420的固定构件411、421具有刚性且优选地由PVC或聚酰胺材质制成,使得能够在各个打开侧安装槽228、229中保持稳定的设置状态。
另外,构成上述各个恢复型防抖部410、420的刷子413、423的作用是,当解除该窗户组件的约束力时,通过减小与上述导轨11的接触面积,使得该窗户组件的滑动更加容易和灵活。
其次,上述两个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是用于将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110、120分别结合到位于关闭方向侧的第二垂直侧窗户框架140的上端和下端的构造物。
如图18至图21以及图26至图28所示,这种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被配置为包括第一收容结合端310,其被收容结合到各个水平侧窗户框架110、120的安装空间111、121内;以及第二收容结合端320,其被收容结合到第二垂直侧窗户框架140的安装空间141内。
其中,上述各个收容结合端310、320具有的两个侧壁311、312、321、322和连接壁313、323的剖面形成为形状并且以与安装空间111、121、141内的各个壁表面相邻的状态覆盖,此时,第一收容结合端310和第二收容结合端320以90°的角度彼此垂直设置。
另外,在构成上述各个收容结合端310、320的两个侧壁311、312、321、322的外壁表面分别突出形成有分别卡接于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40的两个第一卡接凸缘112、122、142的卡接凸起314、324。此时,上述卡接突起314、324形成为具有可以在上述第一卡接凸起112、122、142保持稳定的卡接状态并且不被第二卡接凸起113、123、143所卡接的突出距离。
同时,在构成上述各个收容结合端310、320的两个侧壁311、312、321、322的外壁表面中的末端侧部位分别突出形成有收容于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40的弯曲凸缘114、124、144内的弯曲突起315、325,并且通过这种结构的弯曲凸缘114、124、144和弯曲突起315、325的结合防止上述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40的末端侧部位张开或晃动的现象。特别是,如图18至图21所示,上述各个收容结合端310、320的弯曲突起315、325形成为彼此连接,并且同时支承相互对置的两个窗户框架110、120、140间的末端侧部位。
也就是说,当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完全结合到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40时,如图11及图13所示,由于形成于上述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的两个收容结合端310、320的各个弯曲突起315、325同时支承上述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40的末端侧边角,因此可以彻底防止该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40的末端侧边角部位张开。
另外,在构成上述各个收容结合端310、320的连接壁313、323的外表面两侧分别凹入形成安置槽316、326,以便收容位于上述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40的安装空间111、121、141内的分隔壁115、125、145的各个安置突起116、126、146,并且通过这种安置槽316、326的结构,防止收容于上述安装空间111、121、141内的各个收容结合端310、320在该安装空间111、121、141的内部脱离原位置或不期望的移动。
另一方面,在构成上述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的第二收容结合端320的两个侧壁321、322的内表面分别凹入形成有关闭侧安装槽328、329,并且在所述各个关闭侧安装槽328、329中设置附加设置构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出设置在上述各个关闭侧安装槽328、329中的附加设置构件是恢复型防抖部410、420。
上述恢复型防抖部410、420是选择性地接触到形成于窗框内的上下表面的导轨11的两侧壁表面并能够被压缩或恢复的部位,是为了防止设置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的部位发生晃动以及为了快速地恢复到原位置而提供的构件,并且提供为与设置在上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300中的第一恢复型防抖部410和第二恢复型防抖部420相同的结构和形状的产品。
此时,上述第一恢复型防抖部410的固定构件411设置在上述两个关闭侧安装槽328、329中的、窗户组件关闭操作时与导轨11相邻的一侧的关闭侧安装槽(以下称第一关闭侧安装槽)328,第二恢复型防抖部420的固定构件421设置在第一关闭侧安装槽328的相反侧的关闭侧安装槽(以下称第二打开侧安装槽)329。
另外,在构成上述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的第一收容结合端310的两个侧壁321、322的内表面分别凹入形成有关闭侧安装槽328、329,并且在所述各个关闭侧安装槽328、329设置附加设置构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出设置在上述关闭侧设置槽318中的附加设置构件是间隙吸收构件430。
上述间隙吸收构件430是在窗户组件的关闭操作时逐渐接触和加压到形成在窗框10的两侧表面上的收容突起12的产品。此时,上述间隙吸收构件430设置为各种尺寸,考虑该窗户组件的约束力而根据尺寸选择性地使用。
同时,上述间隙吸收构件430包括收容安装于上述关闭侧设置槽318的安装端431,以及与收容突起12接触时被压缩的压缩端432。此时,上述压缩端432形成为朝向上述收容突起12逐渐突出的结构。
并且,构成上述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的第一收容结合端310的内部还设置有冲击吸收构件440,其用于在关闭该窗户组件时吸收与形成在窗框10内的两侧表面上的收容突起12的接触而产生的冲击。
此时,上述冲击吸收构件440是上述附加设置构件中的一个,其一侧端部凹入且安置在构成上述第一接收容结合端310的连接壁313的内表面,并且两侧面与从构成上述第一收容结合端310的两个侧壁311、312的内表面突出的结合突起317卡接,以保持安装在上述第一收容结合端310内的状态。
根据窗户组件关闭时的停止位置,所使用的上述冲击吸收构件440的尺寸不同。
另一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水平侧窗户框架120设置有滚动辊20,其沿着形成在窗框10内的上下表面的导轨11滚动,并且,位于上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的边角部位以及上述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的边角部位的两个侧壁还形成有防脱离凸缘201、301,其以与形成在窗框10内的两侧表面的收容突起12的两个侧表面相邻的方式突起。
此时,上述防脱离凸缘201、301执行的功能是,即使上述各个恢复型防抖部410、420发生磨损或脱离现象,也可以防止上述滚动辊20从上述导轨11脱离。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两个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和两个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的特征在于由绝热材料制成。
也就是说,由于上述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由绝热材料制成,可以防止窗框10的温度传递到窗户组件的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140,从而可以提高窗户组件的绝热性。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金属制窗户组件的组装过程及其作用的示例。
首先,如图29所示,分别准备关闭结合构造物300和第一水平侧窗户框架110。
此时,构成上述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的收容结合端310、320内部的各个设置槽318、319以及各个安装槽328、329处于分别结合第一恢复型防抖部410和第二恢复型防抖部420以及间隙吸收构件430的状态,并且上述闭合侧结合构造物300的第一收容结合端310处于安装有冲击吸收构件440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如图30所示,将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的第一收容结合端310插入安装到上述第一水平侧窗户框架110的某一侧末端部内的安装空间111,同时如图31所示,将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的第一收容结合端210插入安装到该第一水平侧窗户框架110的另一侧末端部内的安装空间111。
此时,构成上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的第二收容结合端220内的各个安装槽228、229处于分别结合第一恢复型防抖部410和第二恢复型防抖部420的状态。
另外,在完成上述作业后,如图32所示,将结合在上述第一水平侧窗户框架110的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的第二收容结合端320插入安装到第二垂直侧窗户框架140的上侧末端部内的安装空间141,同时将结合在第一水平侧窗户框架110的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的第二收容结合端220插入安装到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130的上侧末端部内的安装空间131。
然后,如图33所示,以类似于上述的第一水平侧窗户框架110与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和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之间结合的方式,将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和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分别结合到第二水平侧窗户框架120,之后将结合在上述第二水平侧窗户框架120的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的第二收容结合端320插入安装到第二垂直侧窗户框架140的下侧末端部内的安装空间141,同时将结合在上述第二水平侧窗户框架120的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的第二收容结合端220插入安装到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130的下侧末端部内的安装空间131。
特别是,当将上述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插入结合到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140的安装空间111、121、131、141内时,由于上述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的卡接凸起214、224、314、324分别卡接并约束在突出形成于上述安装空间111、121、131、141内的第一卡接凸缘112、122、132、142,因此不需要额外的螺丝紧固也可以保持稳定的结合状态而不用担心脱离。
与此同时,由于形成于上述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的弯曲突起215、225、315、325被收容结合在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140的弯曲凸缘114、124、134、144内,因此可以防止上述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140的边角侧端部悬浮的现象或以形成段差的方式定位的现象以及窗户组件在工作中晃动的现象等问题。
另外,当利用上述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完成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140之间的结合时,在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130的安装空间131中的两个打开侧结合构造物200之间的部位结合后部面板500。
此时,上述后部面板500的突出凸起510插入到该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130的安装空间131内,并分别卡接在上述安装空间131内的两个第二卡接凸缘133而被约束,由此,上述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130的安装空间131处于通过后部面板500从外部封闭的状态。
同时,在第二水平侧窗户框架120的安装空间121内设置滚动辊20。
因此,通过上述各个过程完成如图5及图6所示的窗户组件。
另一方面,上述实施例的过程仅是对于构成窗户组件的各个窗户框架以相互分离的状态提供时的一个示例,并不能限定为窗户组件仅通过该过程组装。
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考虑到各个水平侧窗户框架110、120和各个垂直侧窗户框架130、140彼此一体化并设置为单个窗户框架(如图34所示),优选实施例是,通过将各个结构构造物200、300分别结合在用于连接这样设置的各个窗户框架之间的各个边角部位(如图35所示),以完成如图6所示的窗户组件。当然,此时,优选地,附加设置构件以预先结合的状态设置在上述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中。
另一方面,将如上所述制造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安置在窗框10内的导轨11上,由此完成安装。
另外,当执行如上所述的金属制窗户组件的关闭操作时,位于第二垂直侧窗户框架140内的关闭侧结合构造物300的冲击吸收构件440撞击在该窗框10内的收容突起12而吸收冲击,并且该窗户组件可以通过间隙吸收构件430的恢复力保持关闭状态。
特别是,当如上所述窗户组件在关闭状态时,构成第一恢复型防抖部410的压缩恢复构件412以压缩状态紧贴在导轨11的某一侧壁表面,并执行约束该窗户组件的功能。
如果在如上所述的窗户组件的关闭状态下执行窗户组件的打开操作,则在发生打开操作的瞬间保持与导轨11的接触状态并随着压缩恢复构件412的恢复而迅速解除约束,以便窗户组件灵活地打开,同时,上述第二恢复型防抖部420与导轨11的另一侧壁表面接触,并且执行的功能是防止该窗户组件由于风或者振动等影响而晃动。
另外,由于当上述恢复型防抖部410、420发生磨损时,窗户组件可以在窗框10内沿左右方向(垂直于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因此产生滚动辊20从导轨11脱离的隐患。
但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上分别形成防脱离凸缘201、301,并且由于该防脱离凸缘201、301相邻地位于导轨11的两侧面,使得即使窗户组件由于上述各个恢复型防抖部410、420的磨损或其他的原因而晃动或移动,也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滚动辊20与上述导轨11脱离的隐患。
结果,本发明的金属制窗户组件通过将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收容结合在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140之间的结合部位(各个边角部位),使得该部位的结合容易执行,特别是上述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以插接结合的方式结合到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140,因此可以容易地执行操作。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金属制窗户组件被配置为约束到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140的内壁表面,并且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140的末端侧部位也一起受到约束,从而可以防止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140的结合部位出现段差,并且使金属制窗户组件的外观更加秀丽。
特别是,本发明的金属制窗户组件被配置为可以在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中设置恢复型防抖部410、420、冲击吸收构件440以及间隙吸收构件430等附加设置构件,在附加设置构件预先结合到相应的连接结构200、300的状态下,在窗户安装现场仅通过将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结合到各个窗户框架110、120、130、140的简单操作,就可以容易地组装窗户组件,此外,使用各个结合构造物200、300的结合窗户框架110、120、130、140时,可以防止由于上述附加设置构件的干扰现象,从而更加便于组装操作。
另外,本发明的金属窗组件在每个结合构造物200、300上分别形成防脱离凸缘201、301,使得即使窗户组件由于各个恢复型防抖部410、420的磨损或其他的原因而晃动或移动,也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滚动辊20从上述导轨11脱离的隐患。
另外,本发明的金属窗组件可以用后部面板500封闭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130的安装空间131,并且可以容易地执行使用上述后部面板500的关闭操作。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金属制窗户组件不限定于仅通过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实现。
例如,冲击吸收构件440不一定仅由上述实施例的附图中的块体形成,如图36所示,也可以被配置为内部空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以减小上述冲击吸收构件440的尺寸,因此第二收容结合端320的结构也根据冲击吸收构件440的结构而改变。
同时,如图36所示,也可以被配置为手柄147一体地挤出成型在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130、140中的室内侧垂直侧窗户框架140。也就是说,通过进一步使手柄147挤出成型,可以消除组装单独的手柄147等不便。
此时,通过上述挤出成型产生的手柄147的上下侧两端的开放部位用如塑料包装(省略图示)完成,从而可以防止异物流入该手柄147内的空间。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可以以各种结构实现。

Claims (15)

1.一种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制的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其上下隔开设置,并且在彼此对置的方向的相反侧方向分别形成安装空间;
金属制的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其左右隔开设置,并且在彼此对置的方向的相反侧方向分别形成安装空间;
两个打开侧结合构造物,其具有收容于任一水平侧窗户框架的一端侧安装空间内的第一收容结合端,以及收容于位于打开方向侧的垂直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内的第二收容结合端,并且在每个所述收容结合端的至少一个收容结合端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附加设置构件;
两个关闭侧结合构造物,其具有收容于任一水平侧窗户框架的另一端侧安装空间内的第一收容结合端,以及收容于位于关闭方向侧的垂直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内的第二收容结合端,并且在每个所述收容结合端的至少一个收容结合端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附加设置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以及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的内壁表面上,沿着所述安装空间的开放方向依次隔开形成有朝向彼此的对置面突出的两个第一卡接凸缘和两个第二卡接凸缘,
在构成所述两个打开侧结合构造物和两个关闭侧结合构造物的各个收容结合端的两侧外表面上,分别突出形成有分别卡接在各个所述窗户框架的两个第一卡接凸缘的卡接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空间内壁表面的两个第二卡接凸缘的突出距离短于所述两个第一卡接凸缘的突出距离,
并且,在所述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中,在所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的第二收容结合端所在的位置以外的部位,还设置有后部面板,所述后部面板形成为阻挡所述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和末端部表面,并且在所述后部面板的内表面两侧突出形成有突出凸起,以便分别卡接到所述两个第二卡接凸缘,
并且,在所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的第二收容结合端还形成有支承凸缘,以阻挡所述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的末端部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以及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的内壁表面中的末端部侧部位形成有朝向彼此的对置面突出并沿着所述安装空间的开放方向弯曲的弯曲凸缘,
并且,在构成所述两个打开侧结合构造物以及两个关闭侧结合构造物的各个收容结合端的两侧外表面中的末端部侧部位分别突出形成有收容于各个所述窗户框架的弯曲凸缘内的弯曲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构成所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和关闭侧结合构造物的每个第一收容结合端的附加设置构件被配置为包括恢复型防抖部,所述恢复型防抖部沿着形成在窗框内的上下表面上的导轨的两侧壁表面能够被压缩或恢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恢复型防抖部由第一恢复型防抖部和第二恢复型防抖部构成,其中,所述第一恢复型防抖部设置在构成所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的第一收容结合端的内部两侧表面中的、窗户组件关闭操作时与导轨相邻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恢复型防抖部设置在窗户组件关闭操作时远离导轨的另一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恢复型防抖部包括:
固定构件,其由刚性材料制成,并且凹入并卡接于构成所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的第一收容结合端的内部两侧表面中的任一侧表面;
压缩恢复构件,其由能够被压缩或恢复的材质形成,并且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固定构件的外壁表面,并且与所述导轨的一侧壁表面紧贴;
刷子,其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压缩恢复构件的外壁表面,并且当解除窗户组件的约束力时,阻断所述压缩恢复构件和导轨之间的间隙的同时减少彼此间的接触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恢复型防抖部包括:
固定构件,其由刚性材料制成,并且凹入并卡接于构成所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的第一收容结合端的内部两侧表面中的另一侧表面;
刷子,其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固定构件的外壁表面,并且当解除窗户组件的约束力时,减少所述固定构件和导轨之间的接触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水平侧窗户框架中设置有沿着形成在窗框内的上下表面的导轨滚动的滚动辊,
并且,在所述打开侧结合构造物中收容于第一垂直侧内部的第二收容结合端的内部两侧表面还形成有防脱离凸缘,所述防脱离凸缘以与形成在窗框内的两侧表面的收容突起的两侧表面相邻的方式突出,以防止所述滚动辊从所述导轨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构成所述关闭侧结合构造物的第二收容结合端的内部的附加设置构件包括冲击吸收构件,所述冲击吸收构件用于吸收与形成在窗框内的两侧表面的收容突起接触时产生的冲击。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构成所述关闭侧结合构造物的第二收容结合端的附加设置构件包括间隙吸收构件,所述间隙吸收构件构成为在窗户组件的关闭操作时逐渐接触和加压到形成于窗框的两侧表面的收容突起,
并且,所述间隙吸收构件设置为具有不同尺寸的多个类型,并且可交替地选择并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水平侧窗户框架中设置有沿着形成于窗框内的上下表面的导轨滚动的滚动辊,
并且,在所述关闭侧结合构造物中收容于第二垂直侧内的第二收容结合端的内部两侧表面还形成有防脱离凸缘,所述防脱离凸缘以与形成在窗框内的两侧表面的收容突起的两侧表面相邻的方式突出,以防止所述滚动辊从所述导轨脱离。
13.一种金属制窗户组件,其设置在窗框,并且具有结合在窗户的上下侧周围的金属制的两个水平侧窗户框架以及结合在窗户的左右侧周围的金属制的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打开侧结合构造物,其具有结合在水平侧窗户框架第一收容结合端,以及结合在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中的打开方向侧的垂直侧窗户框架的第二收容结合端,并且在内部具有收容形成于窗框的内表面的导轨以及收容突起的收容空间;
两个关闭侧结合构造物,其具有结合在水平侧窗户框架第一收容结合端,以及结合在两个垂直侧窗户框架中的关闭方向侧的垂直侧窗户框架的第二收容结合端,并且在内部具有收容形成于窗框的内表面的导轨以及收容突起的收容空间。
14.一种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制的第一水平侧窗户框架,其下侧末端内部收容结合窗户的上部周围,上侧末端内部形成安装空间;
金属制的第二水平侧窗户框架,其上侧末端内部收容结合窗户的下部周围,下侧末端内部形成安装空间;
金属制的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其一侧末端内部收容结合窗户的打开方向侧周围,另一侧末端内部形成安装空间;
金属制的第二垂直侧窗户框架,其一侧末端内部收容结合窗户的关闭方向侧周围,另一侧末端内部形成安装空间;
两个打开侧结合构造物,其具有收容于任一水平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内的第一收容结合端,以及收容于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内的第二收容结合端,并且在每个所述收容结合端的至少一个收容结合端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附加设置构件。
15.一种金属制窗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制的第一水平侧窗户框架,其下侧末端内部收容结合窗户的上部周围,上侧末端内部形成安装空间;
金属制的第二水平侧窗户框架,其上侧末端内部收容结合窗户的下部周围,下侧末端内部形成安装空间;
金属制的第一垂直侧窗户框架,其一侧末端内部收容结合窗户的打开方向侧周围,另一侧末端内部形成安装空间;
金属制的第二垂直侧窗户框架,其一侧末端内部收容结合窗户的关闭方向侧周围,另一侧末端内部形成安装空间;
两个关闭侧结合构造物,其具有收容于水平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内的第一收容结合端,以及收容于第二垂直侧窗户框架的安装空间内的第二收容结合端,并且在每个所述收容结合端的至少一个收容结合端的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附加设置构件。
CN201780072732.3A 2016-12-06 2017-12-05 具有用于结合窗户框架的结合构造物的金属制窗户组件 Active CN1099831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60164886 2016-12-06
KR10-2016-0164886 2016-12-06
KR10-2017-0164857 2017-12-04
KR1020170164857A KR102260557B1 (ko) 2016-12-06 2017-12-04 창문프레임 결합용 결합구조물을 갖는 금속제 창호 조립체
PCT/KR2017/014127 WO2018105984A1 (ko) 2016-12-06 2017-12-05 창문프레임 결합용 결합구조물을 갖는 금속제 창호 조립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3195A true CN109983195A (zh) 2019-07-05
CN109983195B CN109983195B (zh) 2021-03-09

Family

ID=62628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2732.3A Active CN109983195B (zh) 2016-12-06 2017-12-05 具有用于结合窗户框架的结合构造物的金属制窗户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848083B2 (zh)
KR (1) KR102260557B1 (zh)
CN (1) CN109983195B (zh)
PH (1) PH1201950121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2514A (zh) * 2020-04-15 2020-08-07 长沙振升集团有限公司 新型推拉门窗
CN113047757A (zh) * 2021-03-06 2021-06-29 朱晓俊 一种铝合金窗户用防止玻璃抖动滑槽内堵塞的智能化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2706Y (zh) * 1994-05-18 1995-03-22 陈文杰 偏移式双层推拉窗
DE4237606C2 (de) * 1991-11-06 1995-04-20 Weimar Karl Heinz Container, insbesondere Wohncontainer
CN2729270Y (zh) * 2004-09-19 2005-09-28 熊兆文 塑钢门窗钢衬接头连接件
CN2830612Y (zh) * 2005-11-02 2006-10-25 凌华国 一种门窗的底框型材
CN200999547Y (zh) * 2007-01-19 2008-01-02 王省会 一种门窗用型材
CN201103328Y (zh) * 2007-07-27 2008-08-20 高林 软硬共体门窗密封减震胶条
CN201262023Y (zh) * 2008-08-21 2009-06-24 包钦文 一种新型门窗中封边连接装置
CN203383672U (zh) * 2013-08-05 2014-01-08 刘伟 一种铜铝共生型材
CN104594759A (zh) * 2015-01-27 2015-05-06 苏州雷巴电器有限公司 食品冷藏展示柜的柜门框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2157Y2 (zh) * 1977-08-20 1982-03-10
JPS5471539U (zh) * 1977-10-31 1979-05-21
KR200355510Y1 (ko) 2004-03-22 2004-07-07 주병민 조립식 창호의 결합 구조
JP2007120214A (ja) 2005-10-31 2007-05-17 Ykk Ap株式会社 建具
KR100770056B1 (ko) 2006-01-23 2007-10-24 김정렬 보강재가 삽입된 창호 연결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창호구조
KR200416683Y1 (ko) 2006-03-08 2006-05-22 김정렬 모서리 보강재를 갖는 용접식 창짝프레임 연결구조 및 이를이용한 창호구조
KR200428785Y1 (ko) 2006-07-20 2006-10-16 이봉학 창호프레임의 연결구조
KR200433016Y1 (ko) 2006-09-22 2006-12-07 (주)한동윈시스코 피브이시 창호용 프레임 보강심재의 결합구조
KR200435118Y1 (ko) 2006-09-30 2007-01-09 (주)한동윈시스코 피브이시 창호용 프레임의 결합구조
KR200438493Y1 (ko) 2006-11-07 2008-02-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창문프레임용 조립구
KR101051883B1 (ko) 2007-10-12 2011-07-26 (주)엘지하우시스 창호의 보강구조
KR100974494B1 (ko) 2009-05-29 2010-08-10 이은옥 미닫이 창호
KR101157086B1 (ko) 2011-11-10 2012-06-21 김순석 45°의 이음부위를 갖는 창호문 조립구조
KR101630675B1 (ko) * 2013-12-12 2016-06-15 제정원 고효율 단열 보강형 창호 구조물
KR101512929B1 (ko) * 2014-01-28 2015-04-22 장혁수 차폐구조를 가진 미닫이 창호
KR102098679B1 (ko) 2014-12-15 2020-04-08 (주)엘지하우시스 창호용 코너조립브라켓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37606C2 (de) * 1991-11-06 1995-04-20 Weimar Karl Heinz Container, insbesondere Wohncontainer
CN2192706Y (zh) * 1994-05-18 1995-03-22 陈文杰 偏移式双层推拉窗
CN2729270Y (zh) * 2004-09-19 2005-09-28 熊兆文 塑钢门窗钢衬接头连接件
CN2830612Y (zh) * 2005-11-02 2006-10-25 凌华国 一种门窗的底框型材
CN200999547Y (zh) * 2007-01-19 2008-01-02 王省会 一种门窗用型材
CN201103328Y (zh) * 2007-07-27 2008-08-20 高林 软硬共体门窗密封减震胶条
CN201262023Y (zh) * 2008-08-21 2009-06-24 包钦文 一种新型门窗中封边连接装置
CN203383672U (zh) * 2013-08-05 2014-01-08 刘伟 一种铜铝共生型材
CN104594759A (zh) * 2015-01-27 2015-05-06 苏州雷巴电器有限公司 食品冷藏展示柜的柜门框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2514A (zh) * 2020-04-15 2020-08-07 长沙振升集团有限公司 新型推拉门窗
CN113047757A (zh) * 2021-03-06 2021-06-29 朱晓俊 一种铝合金窗户用防止玻璃抖动滑槽内堵塞的智能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48083B2 (ja) 2021-03-24
CN109983195B (zh) 2021-03-09
KR102260557B1 (ko) 2021-06-04
KR20180064984A (ko) 2018-06-15
JP2020513489A (ja) 2020-05-14
PH12019501210A1 (en) 2019-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81629B2 (en) Sliding element with sealing device and sealing element
US20150121761A1 (en) Safety door
CN109983195A (zh) 具有用于结合窗户框架的结合构造物的金属制窗户组件
JP2014505815A (ja) レール隠蔽形窓装置
CN102317117A (zh) 装饰物安装构造
TWI573927B (zh) 止水橡膠襯件及止水門扉
JP2023027353A (ja) 断熱建具
JP2005247304A (ja) 車両用輸送容器
CN209545667U (zh) 折叠屏手机保护壳
JP4861077B2 (ja) ビニルハウス
KR200434720Y1 (ko) 거실 확장이 용이한 평레일 창호 시스템
JP2008285912A (ja)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のパネルユニット
KR20170112221A (ko) 유동 방지 및 위치 복귀형 창호 구조물
CN208990113U (zh) 一种车载收纳盒及后备箱
JP2004300746A (ja) 建築用シャッターのストッパー装置
CN207565293U (zh) 一种车辆门的密封胶条结构
JP7320109B2 (ja) 断熱建具
CN206220796U (zh) 一种暗门连接结构
KR20160003578U (ko) 미서기 문용 문틀
KR200279148Y1 (ko) 완충고무테와 겸용되는 강화유리문용 방풍부러시
JP7265338B2 (ja) 断熱建具
CN209032227U (zh) 内胆组件和洗碗机
JP3841334B2 (ja)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の通気構造
KR200320169Y1 (ko) 가변형 문틀커버
CN209650092U (zh) 一种缓冲降噪锁、可调座椅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