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82578A - 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和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和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2578A
CN109982578A CN201780072112.XA CN201780072112A CN109982578A CN 109982578 A CN109982578 A CN 109982578A CN 201780072112 A CN201780072112 A CN 201780072112A CN 109982578 A CN109982578 A CN 109982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pha
glucans
mixture
branch
gluc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21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上绅一郎
渡边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yashibara Co Ltd
Hayashibara Seibutsu Kagaku Kenkyujo KK
Original Assignee
Hayashibara Biochemical Laborat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yashibara Biochemical Laborat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yashibara Biochemical Laborator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982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2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30Further treatment of dried tea extract;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e.g. instant t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5/00Coffee; Coffee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5/24Extraction of coffee; Coffee extracts; Making instant coffee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385Concentrates of non-alcoholic beverages
    • A23L2/39Dry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52Adding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250/00Food ingredients
    • A23V2250/60Sugars, e.g. mono-, di-, tri-, tetra-saccharides
    • A23V2250/61Glucose, Dextrose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风味保持效果及溶解性优良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通过提供以固体物换算的质量比以1:0.1~1:20的比例含饮用植物提取物和有下述(A)~(C)的特性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而解决了上述课题;(A)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B)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而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C)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以每消化物的固体物5质量%以上生成异麦芽糖。

Description

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和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更具体而言,涉及溶解性优良,溶解则赋予与通常的植物提取物饮料(绿茶、红茶、咖啡等)同等的香气、风味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和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以粉末绿茶等为代表的将从植物提取的提取物(饮用植物提取物)粉末化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是粉末形态,保存比较容易,可再放入茶杯等的容器,仅通过注热水等而简便地调制植物提取物饮料,从而有用。
但是,这样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在其制造时及保存时,有来源于饮用植物提取物的风味变质,或挥散而失的问题。为了保持植物提取物来源的风味,提议过使用各种粉末化基材的各种方法,但尚未提议过可在风味保持的方面充分地令人满足的。而且,通过使用粉末化基材,发生对于水或热水的溶解性降低的事态。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将溶解、含有茶类提取物和DE10~25的糊精而成的水溶液在碳酸气体溶解下喷雾干燥,制造有优良的风味和溶解性的即用茶类的方法。但是,由于添加糊精,由于糊精来源的糊臭或粘性,有损害茶原本的风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将具有特定的聚合度的麦芽寡糖配合而得到的保持茶叶具有的风味,保存稳定性优良的快餐茶。但是,由于多使用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等的麦芽寡糖,因来源于这些麦芽寡糖的甜味而有损害茶原本的风味的情况。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使用环糊精,制造即使长期保存也无香气成分等的变质、有与由通常的沏茶法得到的茶汤几乎同样的风味的保存稳定性优良的即用茶的方法。但是,此方法由于含有环糊精,掩盖茶提取物独特的苦味,作为结果,有损害茶原本的风味的危害。
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通过以难消化性糊精作为粉末化基材使用,使碳酸气体溶解于含有茶提取物和难消化性糊精的溶液而喷雾干燥,制造溶解之时的香气良好且嗜好性优良的即用茶的方法。但是,此方法有在如果仅通过简单使难消化性糊精与茶提取物混合而作为即用茶,则必须向添加、溶解对于水或热水的溶解性差的难消化性糊精的茶提取物进一步溶解碳酸气体而喷雾干燥的工序的方面耗工的不适合。
据申请人所知,尚未提供调整工序简单且有可充分地令人满足的溶解性,并且,保持饮用植物提取物原本的风味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这样的状况下、在本领域中,盼望不损害饮用植物提取物原本的风味、香气等,溶解性优良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和其制造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昭60-2109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1-000108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0-253820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9-017867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以往技术的现状而进行,旨在提供保持饮用植物提取物原本的风味及香气,而且溶解性优良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在为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锐意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将本申请人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中公开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以相对于饮用植物提取物而成为一定的质量比的方式配合而粉末化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意外地不仅与以往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比而饮用植物提取物原本的风味、香气优良,对于水有高的溶解性,同时还确立其制造方法,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通过提供含饮用植物提取物和有下述(A)~(C)的特征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所述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中所含的饮用植物提取物和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以固体物换算的质量比是1:0.1~1:20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而解决了上述课题:
(A)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
(B)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而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
(C)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以每消化物的固体物5质量%以上生成异麦芽糖。
再者,本发明通过提供包括在水性溶剂的共存下,对于饮用植物提取物,将有下述(A)~(C)的特征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以饮用植物提取物和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以固体物换算的质量比成为1:0.1~1:20的方式混合,得到混合溶液的工序、使得到的混合溶液粉末化的工序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的制造方法而解决了上述课题。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不损害饮用植物提取物原本的风味、香气,在溶解于水等的液体之时,与以往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比,呈现优良的溶解性。另外,由于可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用仅通过混合粉末化的简单的工序调制上述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可工业上容易并且大量、廉价地稳定制造上述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
本发明是涉及上述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和其制造方法的发明,其为含饮用植物提取物和有下述(A)~(C)的特征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所述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中所含的饮用植物提取物和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以固体物换算的质量比是1:0.1~1:20:。
(A)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
(B)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而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
(C)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以每消化物的固体物5质量%以上生成异麦芽糖。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是指将从植物由水性溶剂提取的饮用植物提取物干燥、粉末化。作为其中的植物,具体而言,可举出茶树(Camellia sinensis)、阿萨姆红茶(Assam)等的茶树类;洋甘菊、木槿、薰衣草、薄荷、蔷薇果、胡椒薄荷、香茅、鱼腥草,匙羹藤、大花紫薇、银杏、黄麻、紫花苜蓿、魁蒿,巴拉圭冬青、佳叶龙茶、杜仲、Rooibos、芦荟、樱叶、紫苏等的药草(药草)类;麦、薏米、稻、大豆、荞麦面等的谷物类;朝鲜人参、牛蒡等的根菜类;咖啡树等。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饮用植物提取物是指将上述植物的选自叶、茎、花、萼、根、种子等的一种以上的部位根据需要进行干燥、焙煎、发酵等的加工,提取而制作。作为这样的饮用植物提取物的具体例,可举出绿茶、乌龙茶、红茶、焙茶、番茶、药草茶、杜仲茶、Rooibos茶、鱼腥草茶、麦茶、薏米、玄米茶、荞麦面茶、牛蒡茶、咖啡生豆茶等。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是指例如,与本申请相同的申请人在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等中公开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以下,简称为“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所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以淀粉作为原料,使各种酶作用于其而得到,通常,处于以有各种各样的分支结构和葡萄糖聚合度的多种分支α-葡聚糖作为主体的混合物的形态。作为所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制造方法,可例示使在上述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中公开的α-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于淀粉质,或除了上述α-葡萄糖基转移酶之外,联用麦芽四糖生成淀粉酶(EC 3.2.1.60)等的淀粉酶、支链淀粉酶(EC 3.2.1.41)、异淀粉酶(EC 3.2.1.68)等的淀粉脱支酶、再者环麦芽糖糊精葡聚糖转移酶(EC 2.4.1.19)、淀粉分支酶(EC 2.4.1.18)、或者在特开2014-54221号公报等中公开的有将聚合度2以上的α-1,4葡聚糖向淀粉质内部的葡萄糖残基α-1,6转移的活性的酶等的1种或多种而作用于淀粉质的方法。在现行的技术中,单离至构成本发明中使用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各分支α-葡聚糖分子,定量,或确定其结构,即,作为其构成单元的葡萄糖残基的结合样式及结合顺序不可能乃至极其困难,所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可由本领域中一般使用的各种物理的方法、化学方法、或者酶的方法,作为混合物整体表征。
即,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结构,作为混合物整体,由上述(A)~(C)的特征表征。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是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的葡聚糖(特征(A)),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而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特征(B))。再者,特征(B)中所述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是指经α-1,4键而连接的葡聚糖链之中,位于未显示还原性的末端的葡萄糖残基,“α-1,4键以外的键”顾名思义是指“α-1,4键以外的键”,α-1,2键、α-1,3键、α-1,6键等的α-1,4键以外的键。
再者,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具备以每消化物的固体物5质量%以上生成异麦芽糖的特征(特征(C))。
这样,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是由上述特征(A)~(C)表征的葡聚糖混合物。这些特征之中,对于特征(C)而补充则如以下所述。
关于表征本发明中使用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上述特征(C),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是指使异麦芽糖葡聚糖酶作用于所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水解。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是赋予酶编号(EC)3.2.1.94的酶,是有即使是在α-葡聚糖中的异麦芽糖结构的还原末端侧邻接的α-1,2、α-1,3、α-1,4、及α-1,6键之任一者的结合样式也水解的特征的酶。在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中,适宜地使用球形节杆菌(Arthrobacter globiformis)来源的异麦芽糖葡聚糖酶(例如,Sawai等,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第52卷、第2号、第495页-501页(1988)参照)。
可由上述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生成的消化物的每固体物的异麦芽糖的比例表示构成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分支α-葡聚糖的结构中的可被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水解的异麦芽糖结构的比例,由特征(C),将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结构作为混合物整体而由酶的方法表征。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将异麦芽糖通常以每消化物的固体物5质量%以上、优选10质量%以上、更优选15质量%以上、再者优选2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再更优选2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生成,但使用其而将饮用植物提取物粉末化之时的植物提取物原本的风味的保持效果强,在实施本发明的基础上更适宜地使用。
即,如后所述,认为构成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各α-葡聚糖分子中的异麦芽糖结构与本发明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的溶解时的风味保持深相关。在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中的异麦芽糖生成量不足5质量%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成为有与分支结构少的麦芽糖糊精接近的结构的,被认为与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的溶解时的风味保持相关的结构的特征变弱,从而不优选,在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的异麦芽糖的量中存在适宜范围。
另外,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更适宜的一实施方式,可举出有由高效液相层析仪(酶-HPLC法)求出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是40质量%以上的特征(D)的。
关于表征本发明中使用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上述特征(D),求出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的“高效液相层析仪法(酶-HPLC法)”(以下,简称为“酶-HPLC法”)是指记载在1996年5月厚生省告示第146号的营养表示基准、“营养成分等的分析方法等(营养表示基准别表第1第3栏中公开的方法)”中的第8项“食物纤维”的方法,对其概略进行说明则如以下。即,通过将试样由利用热稳定α-淀粉酶、蛋白酶及葡萄糖淀粉酶的一系列的酶处理分解处理,由离子交换树脂从处理液除去蛋白质、有机酸、无机盐类而调制凝胶过滤层析用的试样溶液。接下来,供于凝胶过滤层析,求出在层析谱中的未消化葡聚糖和葡萄糖的峰面积,由各自的峰面积和另行由常规方法,使用由葡萄糖-氧化酶法求出的试样溶液中的葡萄糖量而算出试样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再者,在本说明书的情境中,“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只有不特别说明,是指由上述“酶-HPLC法”求出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
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表示不被α-淀粉酶及葡萄糖淀粉酶分解的α-葡聚糖的含量,特征(D)是将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结构作为混合物整体而由酶的方法表征的指标之一。
有上述特征(A)~(C)的同时,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40质量%以上且不足100质量%、优选50质量%以上且不足95质量%、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且不足90质量%、再优选70质量%以上且不足85质量%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将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溶解于水等之时的风味保持效果强,在实施本发明的基础上更适宜地使用。
再者,作为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更适宜的一实施方式,可举出有下述特征(E)及(F)的,所述特征可由甲基化分析求出。
(E)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的比处于1:0.6~1:4的范围,
(F)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的合计占全葡萄糖残基的55%以上。
甲基化分析是指如众所公知,在多糖或寡糖中,作为确定构成其的单糖的结合样式的方法一般通用的方法(Ciucanu等,Carbohydrate Research、第131卷、第2号、第209-217页(1984))。将甲基化分析应用于葡聚糖中的葡萄糖的结合样式的分析时,首先,使在构成葡聚糖的葡萄糖残基中的全部游离的羟基甲基化,接下来,水解完全甲基化的葡聚糖。接下来,通过将由水解得到的甲基化葡萄糖还原而作为消去异头型的甲基化葡萄糖醇,再者,使此甲基化葡萄糖醇中的游离的羟基乙酰化而得到部分甲基化葡萄糖醇乙酸酯(再者,有时将“部分甲基化葡萄糖醇乙酸酯”简单总称为“部分甲基化物”)。通过将得到的部分甲基化物用气相层析分析,在葡聚糖中结合样式来源于各自不同的葡萄糖残基的各种部分甲基化物可以峰面积占气体层析谱中的全部部分甲基化物的峰面积的百分率(%)表示。进而,可从此峰面积%确定所述葡聚糖中的结合样式不同的葡萄糖残基的存在比、即,各葡萄糖苷结合的存在比率。对于部分甲基化物的“比”是指在甲基化分析的气体层析谱中的峰面积的“比”,对于部分甲基化物的“%”是指在甲基化分析的气体层析谱中的“面积%”。
在上述(E)及(F)中的“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是指仅经与1位及4位的碳原子结合的羟基而与其他葡萄糖残基结合的葡萄糖残基,在甲基化分析中,检测为2,3,6-三甲基-1,4,5-三乙酰葡萄糖醇。另外,在上述(E)及(F)中的“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是指仅经与1位及6位的碳原子结合的羟基而与其他葡萄糖残基结合的葡萄糖残基,在甲基化分析中,检测为2,3,4-三甲基-1,5,6-三乙酰葡萄糖醇。
由甲基化分析得到的,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的比率、及,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相对于全葡萄糖残基的比例可作为将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结构作为混合物整体由化学方法表征的指标之一使用。
上述(E)的“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的比处于1:0.6~1:4的范围”这样的特征是指将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供于甲基化分析之时,检测的2,3,6-三甲基-1,4,5-三乙酰葡萄糖醇和2,3,4-三甲基-1,5,6-三乙酰葡萄糖醇的比处于1:0.6~1:4的范围。另外,上述(F)的“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的合计占全葡萄糖残基的55%以上”这样的特征是指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在甲基化分析中,2,3,6-三甲基-1,4,5-三乙酰葡萄糖醇和2,3,4-三甲基-1,5,6-三乙酰葡萄糖醇的合计占部分甲基化葡萄糖醇乙酸酯的55%以上。通常,淀粉无仅在1位和6位结合的葡萄糖残基,并且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占全葡萄糖残基中的大半,从而上述(E)及(F)的要件是指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与淀粉有完全不同的结构。
如由上述(E)及(F)的特征规定,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在优选的一实施方式中,通常,相当程度有在淀粉中不存在的“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但在以高的风味保持效果作为必要时,因为可有更复杂的分支结构的期待更高的效果,除了α-1,4键及α-1,6键之外,优选还有α-1,3键及α-1,3,6键。具体而言,例如,α-1,3键合的葡萄糖残基优选为全葡萄糖残基的0.5%以上且不足10%,α-1,3,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优选为全葡萄糖残基的0.5%以上。其中,“α-1,3,6键”是指“在1位、3位及6位的羟基的3位置与其他葡萄糖结合(α-1,3,6键合)葡萄糖残基”。
上述“α-1,3键合的葡萄糖残基是全葡萄糖残基的0.5%以上且不足10%”可通过将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供于甲基化分析之时,2,4,6-三甲基-1,3,5-三乙酰葡萄糖醇以部分甲基化葡萄糖醇乙酸酯的0.5%以上且不足10%存在来确认。另外,上述“α-1,3,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是全葡萄糖残基的0.5%以上”可通过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在甲基化分析中,2,4-二甲基-1,3,5,6-四乙酰葡萄糖醇以部分甲基化葡萄糖醇乙酸酯的0.5%以上且不足10%存在来确认。
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也可由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及,重量平均分子量(Mw)除以数平均分子量(Mn)的值(Mw/Mn)表征。重量平均分子量(Mw)及数平均分子量(Mn)例如,可使用尺寸排除层析等而求出。另外,因为可基于重量平均分子量(Mw)而算出构成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分支α-葡聚糖的平均葡萄糖聚合度,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也可由平均葡萄糖聚合度表征。平均葡萄糖聚合度可从重量平均分子量(Mw)减18,其分子量除以作为葡萄糖残基量的162而求出。在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中使用的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平均葡萄糖聚合度通常是8~500、优选15~400、更优选为20~300是适宜的。再者,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是,在平均葡萄糖聚合度越大粘度越增,平均葡萄糖聚合度越小,粘度越变小的点,呈现与通常的葡聚糖同样的性质。因此,可对应于本发明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的实施方式,适宜选择有适合于作为饮料要求的粘度的平均葡萄糖聚合度的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而使用。
作为重量平均分子量(Mw)除以数平均分子量(Mn)的值的Mw/Mn越接近1,越表示构成构成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分支α-葡聚糖分子的葡萄糖聚合度的偏差小。尽管在饮用植物提取物中使用的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只要是Mw/Mn通常是20以下,就可无问题地使用,优选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是适宜的。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如以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中,可使用在前述的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中公开的各种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就是在其中,也可更适宜地使用将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PP710(FERM BP-10771)来源及/或球形节杆菌(Arthrobacter globiformis)PP349(FERM BP-10770)来源的α-葡萄糖基转移酶单独、或者,所述α-葡萄糖基转移酶和支链淀粉酶(EC 3.2.1.41)、异淀粉酶(EC3.2.1.68)等的淀粉脱支酶及/或环麦芽糖糊精葡聚糖转移酶(EC 2.4.1.19(CGTase)组合而作用于淀粉原料而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再者,可尤其是适宜地使用从作为本申请人的株式会社林原作为异麦芽糖糊精(注册商标“FIBRYXA”)销售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
本发明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中所含有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量是相对于饮用植物提取物而以固体物换算的质量比1:0.1~1:20,适宜地以1:0.33~1:5的比例含有。以上述数值范围含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是溶解性优良、在溶解时保持与植物提取物饮料(绿茶、红茶、咖啡等)同等的风味、香气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再者,在所述质量比不足0.1的情况中,由于无法充分发挥由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上述的效果而不优选。另外,相反,在所述质量比超20时,由大量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处于风味、溶解性等的特性恶化的倾向。再者,本发明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中所含有的α-葡聚糖混合物通常以粉末形态向植物提取物添加,也可根据需要而以适宜溶解于水等的溶液形态添加,也可以糖浆形态添加。
本发明作为对象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的特征在于,在通过含有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而使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溶解于水等的液体之时,良好保持植物提取物饮料原本的风味、香气。通过含有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有效维持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的风味及香气的机制不明,推定为是否有上述(A)~(C)的特征的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与作为植物提取物饮料(特别是茶类)的主要的风味及香气成分的萜类、醛类、吡嗪类、吡咯类、呋喃类多少相互作用而保持风味。
这样,本发明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通过含有指定量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变得风味被有效保持、而且溶解性优良。再者,在本发明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中,也可任意将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以外的其他成分根据需要适量配合。作为其他成分,可例如,例示保存剂、着色剂、赋形剂、结合剂、矫味剂、氧化防止剂、pH调整剂、甜味料、香料、酸味料、调味料等,可适宜组合使用它们的1种或2种以上的适量。上述其他成分的配合量因其种类及配合其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的种类适宜设定即可,通常,可例示对于各成分,以固体物换算相对于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0.0001质量%以上、适宜地为选自0.001~30质量%的范围、更适宜地为0.01~20质量%的范围、进一步适宜地而选自0.01~10质量%的范围的量。另外,上述其他成分以至本发明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完成的1或多个工序适宜配合其必要量即可。
作为上述保存剂,可例示例如,醋酸、柠檬酸、苹果酸、富马酸、乳酸等的可食性有机酸类;乙基醇、丙二醇、甘油等的醇类;甘氨酸、丙氨酸等的氨基酸类、食盐、醋酸盐、柠檬酸盐、碳酸钠、碳酸钾、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磷酸二钠、磷酸三钾等的盐类等。
作为上述着色剂,可例示例如,赤曲、蟹壳粉末、虾青素、蔬菜染料、红曲染料、浓缩法夫酵母染料油、栀子黄色、抹茶染料、胭脂虫染料、栀子黄染料、栀子蓝染料、类黄酮染料、焦糖染料、β-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系染料、木炭等的天然染料;及红色2号、红色3号、红色104号、红色105号、红色106号、黄色4号、黄色5号、蓝色1号、二氧化钛等的合成着色料。
作为上述甜味料,可例如,例示沙糖、葡萄糖、果糖、异构化糖浆、甘草甜素、甜菊糖、阿司帕坦、果寡糖等。
本发明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除了溶解于水、热水、牛乳等而饮用之外,也可配合到糕饼、咸饼干、饼干等的饼干类或,果冻、奶油冻、巴伐利亚点心、布丁、冰品、蕨饼、团子、蒸面包、磅蛋糕、戚风蛋糕、蛋奶酥等。另外,也可配合到锭剂、颗粒等的辅助物。通过将本发明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配合,可向各种食品、状剂、颗粒等赋予植物提取物原本的风味。这些食品中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的含量因食品的种类而也不同,但一般而言1~100质量%、特别5~80质量%是适宜的。
<本发明涉及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涉及包括在水性溶剂的共存下,相对于饮用植物提取物,将有上述(A)~(C)的特征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以饮用植物提取物和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以固体物换算的质量比成为1:0.1~1:20的方式混合而得到混合溶液的工序,及使得到的混合溶液粉末化的工序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的制造方法的发明。
具体性地叙述所述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的制造方法的概要则如下,向植物原料加水性溶剂,提取,粗分离而得到提取液(提取工序),向所述提取液(植物提取物)添加混合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而使溶解,再浓缩提取液(浓缩工序),其后,通过使浓缩液干燥(干燥工序),除去水性溶剂,将得到的粉末组合物根据需要粉碎、分级而制造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的方法。向提取液(植物提取物)配合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方法即使是预先添加到水性溶剂中的方法、添加到提取液中的方法、及,添加到提取液的浓缩液中的方法、之任一者的方法,也可有利地实施。另外,也可由这些多个方法添加。
提取工序是指向植物原料加水性溶剂,浸渍、搅拌或加热而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的工序。作为水性溶剂,可使用自来水、去离子水、蒸馏水、脱氧水等的水或乙醇及它们的混合溶剂。在水性溶剂中,也可将氧化防止剂、乳化剂、pH调整剂等的添加剂单独、或者联用配合。也可不另外使用水性溶剂,代替提取液而使用压榨植物原料而得到的榨汁液。提取温度不特别限定,优选15℃以上100℃以下。提取温度不足于15℃,则提取效率显著地降低,另外,以超越100℃的温度,过量地提取不要的成分,并且,变得容易发生香气成分的变性。
浓缩工序是指从植物提取液选择性地除水性溶剂,提高提取液的浓度的工序。浓缩工序本身是不必须的工序,通过预先浓缩提取液,可在干燥工序中有效干燥。浓缩可由减压浓缩、冷冻浓缩、逆渗透膜浓缩等的公知的方法进行。就是在其中,也优选植物提取液来源的香气成分的挥散、变性少的逆渗透膜浓缩、冷冻浓缩。
干燥工序是指使配合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提取液(或者浓缩液)的液中的水性溶剂蒸发而进行干燥粉末化的工序。干燥粉末化可由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喷雾干燥、冷冻真空干燥、鼓干燥、押出造粒、流动造粒等的适宜的方法进行。就是在其中,也优选干燥中的植物提取液来源的风味成分的损失少的冷冻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
以下,基于实验而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实验1:粉末化基材对植物提取物饮料的风味的影响>
(1)概要
通过以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或难消化糊精作为粉末化基材配合到饮用植物提取物,研究调制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粉末化基材的差异对将各自溶解于热水之时的植物提取物饮料的风味的影响。
(2)实验方法
(A)受试试样的调制
向乌龙茶提取物(商品名“乌龙茶提取物M水性”、含有乌龙茶提取物固体物10质量%的溶液、丸善制药株式会社销售)50g(固体物5g)添加0.5、1.65、2.5、5.0、25.0、50.0、100.0、200.0g与在后述的实施例1中使用的相同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以下,称为“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粉末、混合,根据需要追加适宜水,得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配合比例不同的8种乌龙茶提取物。其后,将得到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配合乌龙茶提取物各自冷冻干燥,作为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粉末乌龙茶)(受试试样1~8)。作为比较对象,除了代替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而配合市售的难消化性糊精(商品名“Fibersol2”、松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销售)的之外,用与上述同样的方法调制粉末乌龙茶(受试试样9~16)。再者,得到的受试试样1乃至8及9~16相对于乌龙茶提取物固体物1质量份而各自以0.1、0.33、0.5、1、5、10、20或40质量份含有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或难消化性糊精。
(B)感官试验
以相对于用上述的方法得到的粉末乌龙茶的受试试样1~16及作为原料的乌龙茶提取物(对照)而乌龙茶提取物来源的固体物各成为0.33g的方式放入茶杯,在70℃的热水100ml中溶解,对于其风味而由5名的评委,基于表1中所示的评价基准而进行感官评价。以评价评委数最多的分数作为评分数。在评价人数是同数的情况中,以该评价的中间点作为评分数采用。对照及受试试样1~16的各自的组成及感官评价的结果示于表2。
【表1】
评分 香味的强度 苦涩味的质 粉末化基材来源的味 综合评价
5 非常地强 非常地良好 完全感觉不到 非常地优良
4 良好 略感到基材的甜味、异臭,但还好 优良
3 略强 略良好 感到基材的甜味、异臭,但还在容许范围内 略优良
2 略弱 略不良 感到基材的甜味、异臭,不好 略差
1 不良 显著地感到基材的甜味、异臭,非常地不好
【表2】
如表2所示,确证以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作为粉末化基材使用,将相对于乌龙茶提取物中的固体物1质量份而添加0.1~20质量份而调制的粉末乌龙茶(受试试样1~7)溶解于热水而得到的乌龙茶与对照的乌龙茶相同地在香气或风味上优良,0.33~5质量份添加而调制的粉末乌龙茶(受试试样2~5)特别优良。其中确证,在添加40质量份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粉末乌龙茶(受试试样8)中,溶解而得到的乌龙茶中感到来源于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甜味或异臭,损害乌龙茶原本的风味或香气。另一方面确证,在将以难消化性糊精作为粉末化基材使用而调制的粉末乌龙茶(受试试样9~16)溶解于热水而得到的乌龙茶中,任何的受试试样均与对照的乌龙茶的情况比较而损害香气或风味等,所述影响随着难消化性糊精的添加量增加而变得显著。
<实验2:粉末化基材的种类的差异对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的冷水溶解性的影响>
(1)概要
将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难消化糊精或糊精作为粉末化基材添加、配合到饮用植物提取物,对于粉末化基材的种类的差异对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的溶解性的影响而进行研究。推定用冷水的植物提取物饮料的利用,在溶解比较难的低温条件下进行实验。
(2)实验方法
(A)受试试样的调制
除了代替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或难消化性糊精而相对于乌龙茶提取物固体物1质量份而以固体物换算配合一般的糊精(商品名“Pinedex#1”、DE7.5的淀粉分解物、松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销售)至成为5质量份的之外,用与实验1同样的方法得到糊精配合粉末乌龙茶。
(B)溶解性试验
向5℃的冷水50ml加各0.5g上述(A)中得到的糊精配合粉末乌龙茶、实验1中得到的受试试样5及13(相对于乌龙茶提取物来源固体物1质量份而含5质量份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或难消化性糊精的粉末乌龙茶),各自以转数200rpm搅拌,由目测测定至完全地溶解的时间。实验进行2次,基于2次的平均时间,以4阶段评价溶解性的结果示于表3。再者,在5分钟以上且不足10分钟溶解设为“4”、在10分钟以上且不足15分钟溶解设为“3”、在15分钟以上且不足20分钟溶解设为“2”、在20分钟以上溶解设为“1”而进行评价。
【表3】
粉末化基材 至溶解的时间 溶解性
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 5分钟以上且不足10分钟 4
难消化性糊精 10分钟以上且不足15分钟 3
糊精 20分钟以上 1
如表3所示,以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作为粉末化基材的本申请发明的粉末乌龙茶在溶解性上最优良,在5分钟以上且不足10分钟内完全地溶解。与此相比,以难消化性糊精作为粉末化基材的粉末乌龙茶的溶解要求10分钟以上且不足15分钟,确认到溶解性略差。再者,以糊精作为粉末化基材的粉末乌龙茶在添加到冷水中时、成块而至完全溶解要求20分钟以上,溶解性显著地低。
从以上述的实验1及2的结果确证,本发明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是,粉末乌龙茶的溶解性,及溶解于热水之时的香气或风味的保持作用与以往的粉末乌龙茶中使用的糊精或作为水溶性食物纤维现在市售的难消化性糊精比较而优良。认为由这样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高的溶解性及溶解时的风味维持效果不仅是在乌龙茶,以将同样的茶树加工、提取而制作的茶类为首,在有香气或风味的植物提取物饮料整体中也同样地发挥。
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比以往公知的粉末化基材有效,保持饮用植物提取物来源的风味的理由的细节不明。但是,认为有上述(A)~(C)的结构的特征,特别是,与难消化性糊精或糊精比较而有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以每消化物的固体物5质量%以上生成异麦芽糖的结构的特征在发挥其功能上必要,本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所述结构的特征推定作用于植物提取物的风味及香气成分。
以下,由实施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申请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限定。
【实施例1】
<粉末绿茶>
向80℃的热水10kg加绿茶叶0.5kg,于80℃15分钟提取。粕分离,得到白利糖度2.5度的茶提取液8kg。将得到的提取液用离心机清澄化后,供于膜浓缩。向得到的浓缩液添加基于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的实施例5中公开的方法而得到的有下述(A)乃至(J)的特性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粉末150g、溶解,将所述溶液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绿茶。茶提取物和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以固体物换算的质量比是1:0.75。当将得到的粉末绿茶溶解于70℃的热水时,快速溶解,感到绿茶原本的爽的香气以及风味。
<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特性>
(A)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
(B)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而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
(C)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每消化物的固体物38.0质量%生成异麦芽糖。
(D)由高效液相层析仪法(酶-HPLC法)求出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是81.2质量%。
(E)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的比是1:2.6。
(F)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的合计占全葡萄糖残基的70.3%。
(G)α-1,3键合的葡萄糖残基是全葡萄糖残基的2.8%。
(H)α-1,3,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是全葡萄糖残基的7.2%。
(I)重量平均分子量是4,600。
(J)Mw/Mn是2.3。
【实施例2】
<粉末红茶>
向80℃的热水10kg加红茶叶0.75kg,于80℃15分钟提取。粕分离,得到白利糖度3.8度的提取液8kg。将得到的提取液用离心机清澄化后,供于膜浓缩。向得到的浓缩液添加基于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的实施例3中公开的方法而得到的有下述(A)乃至(J)的特性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粉末300g,将所述溶液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红茶。红茶提取液和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以固体物换算的质量比是1:1.5。当将得到的粉末红茶溶解于70℃的热水时,快速溶解,感到红茶原本的香气以及风味。
<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特性>
(A)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
(B)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而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
(C)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以每消化物的固体物36.4质量%生成异麦芽糖。
(D)由高效液相层析仪法(酶-HPLC法)求出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是75.2质量%。
(E)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的比是1:1.5。
(F)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的合计占全葡萄糖残基的68.0%。
(G)α-1,3键合的葡萄糖残基是全葡萄糖残基的3.5%。
(H)α-1,3,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是全葡萄糖残基的4.5%。
(I)重量平均分子量是6,300。
(J)Mw/Mn是2.2。
【实施例3】
<粉末洋甘菊茶>
向80℃的热水10kg加洋甘菊茶叶1.5kg,于80℃15分钟提取。粕分离,得到白利糖度1.6度的提取液16kg。将得到的提取液用离心机清澄化后,供于膜浓缩。向得到的浓缩液添加基于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的实施例4中公开的方法而得到的有下述(A)乃至(J)的特性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粉末300g,将所述溶液冷冻干燥,得到粉末洋甘菊茶。洋甘菊茶提取液和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以固体物换算的质量比是1:0.8。当将得到的粉末洋甘菊茶溶解于70℃的热水时,快速溶解,感到洋甘菊茶原本的爽的香气以及风味。
<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特性>
(A)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
(B)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而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
(C)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以每消化物的固体物41.8质量%生成异麦芽糖。
(D)由高效液相层析仪法(酶-HPLC法)求出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是68.5质量%。
(E)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的比是1:1.9。
(F)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的合计占全葡萄糖残基的78.9%。
(G)α-1,3键合的葡萄糖残基是全葡萄糖残基的1.7%。
(H)α-1,3,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是全葡萄糖残基的2.2%。
(I)重量平均分子量是10,000。
(J)Mw/Mn是2.7。
【实施例4】
<粉末鱼腥草茶>
向90℃的热水10kg加鱼腥草茶叶0.5kg,于90℃15分钟提取。粕分离,得到白利糖度1.9度的提取液8kg。将得到的提取液用离心机清澄化后,供于膜浓缩。向得到的浓缩液添加基于国际公开第WO2008/136331号单行本的实施例6中公开的方法而得到的有下述(A)乃至(J)的特性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粉末250g,将所述溶液冷冻干燥,得到粉末鱼腥草茶。鱼腥草茶提取液和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以固体物换算的质量比是1:1.2。当将得到的粉末鱼腥草茶溶解于70℃的热水时,快速溶解,感到鱼腥草茶原本的香气以及风味。
<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特性>
(A)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
(B)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而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
(C)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以每消化物的固体物40.1质量%生成异麦芽糖。
(D)由高效液相层析仪法(酶-HPLC法)求出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是83.8量%。
(E)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的比是1:3.8。
(F)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的合计占全葡萄糖残基的66.6%。
(G)α-1,3键合的葡萄糖残基是全葡萄糖残基的2.6%。
(H)α-1,3,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是全葡萄糖残基的5.6%。
(I)重量平均分子量是3,200。
(J)Mw/Mn是2.1。
【参考例】
<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
除了代替实施例1中使用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而使用作为一般的糊精的DE25的糊精(商品名“Pinedex#3”、松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销售)、DE20的糊精(商品名“LDX35-20”、昭和产业株式会社销售)、DE15的糊精(商品名“GLYSTAR”、松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销售)、DE14的糊精(商品名“液状糊精”、松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销售)、DE11的糊精(商品名“Pinedex#2”、松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销售)、或者DE4的糊精(商品名“Pinedex#100”、松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销售)的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调制6种粉末绿茶。
将在本例中得到的6种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粉末绿茶)和实施例1中得到的本发明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粉末绿茶)以绿茶提取液来源的固体物各成为0.33g的方式放入茶杯,在70℃的热水100ml中溶解,当对于它们比较风味时,在本例中得到的6种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之任一者均与实施例1中得到的本发明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比,在风味、香气、绿茶独特的苦味,基材来源的味等的方面明显差。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与以往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比,风味及溶解性改善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和其制造方法。本发明对本领域的影响甚大,本发明的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极其大。

Claims (10)

1.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其含:
饮用植物提取物、和
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
其中,
上述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中所含的饮用植物提取物和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以固体物换算的质量比是1:0.1~1:20,且
上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有下述(A)~(C)的特征:
(A)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
(B)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而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
(C)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以每消化物的固体物5质量%以上生成异麦芽糖。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其中上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是有下述(D)的特征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
(D)由高效液相层析仪法(酶-HPLC法)求出的水溶性食物纤维含量是40质量%以上。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是有下述(E)及(F)的特性的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
(E)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的比处于1:0.6~1:4的范围;及
(F)α-1,4键合的葡萄糖残基和α-1,6键合的葡萄糖残基的合计占全葡萄糖残基的55%以上。
4.权利要求1~3之任一项所述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平均葡萄糖聚合度是8~500。
5.权利要求1~4之任一项所述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上述饮用植物提取物和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的以固体物换算的质量比是1:0.33~1:5。
6.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所述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上述饮用植物提取物的植物是选自下列的一种以上:茶树、洋甘菊、木槿、薰衣草、薄荷、蔷薇果、胡椒薄荷、香茅、鱼腥草,匙羹藤、大花紫薇、银杏、黄麻、紫花苜蓿、魁蒿,巴拉圭冬青、佳叶龙茶、杜仲、Rooibos、芦荟、樱叶、紫苏、麦、薏米、稻、大豆、荞麦面,朝鲜人参、牛蒡,咖啡树。
7.权利要求1~6之任一项所述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上述饮用植物提取物提取自植物的选自叶、茎、花、萼、根、种子等的一种以上。
8.权利要求1~7之任一项所述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上述饮用植物提取物的植物是茶树。
9.权利要求1~8之任一项所述的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上述饮用植物提取物是绿茶、乌龙茶、或者红茶。
10.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在水性溶剂的共存下,将饮用植物提取物与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以饮用植物提取物和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以固体物换算的质量比成为1:0.1~1:20的方式混合而得到混合溶液的工序、及
使得到的混合溶液粉末化的工序,
其中上述分支α-葡聚糖混合物有下述(A)~(C)的特征:
(A)以葡萄糖作为构成糖,
(B)有经α-1,4键以外的键而连接到位于经α-1,4键连接的葡萄糖聚合度3以上的直链状葡聚糖的一端的非还原末端葡萄糖残基的葡萄糖聚合度1以上的分支结构,
(C)由异麦芽糖葡聚糖酶消化,以每消化物的固体物5质量%以上生成异麦芽糖。
CN201780072112.XA 2016-10-07 2017-10-04 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和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99825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99504 2016-10-07
JP2016-199504 2016-10-07
PCT/JP2017/036184 WO2018066613A1 (ja) 2016-10-07 2017-10-04 飲料用粉末植物エキスと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2578A true CN109982578A (zh) 2019-07-05

Family

ID=61831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2112.XA Pending CN109982578A (zh) 2016-10-07 2017-10-04 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和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330828B2 (zh)
EP (1) EP3508069A4 (zh)
JP (1) JP7018019B2 (zh)
KR (1) KR102567601B1 (zh)
CN (1) CN109982578A (zh)
TW (1) TWI753025B (zh)
WO (1) WO20180666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59988A4 (en) * 2019-04-26 2023-01-04 Suntory Holdings Limited POWDER COMPOSITION
TW202116175A (zh) * 2019-09-30 2021-05-01 日商三得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芳樟醇、香葉醇及糊精之固體組成物
TW202126178A (zh) * 2019-09-30 2021-07-16 日商三得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二甲硫醚及糊精之固體組成物
CN114766574B (zh) * 2022-04-15 2023-12-26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银杏芦荟复合功能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3820A (ja) * 1999-03-09 2000-09-19 Sato Shokuhin Kogyo Kk インスタント茶類の製造方法
JP2009028019A (ja) * 2007-07-24 2009-02-12 Sato Shokuhin Kogyo Kk 難消化性デキストリン含有コーヒーエキス粉末の製造法
CN101932719A (zh) * 2007-04-26 2010-12-29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支链α-葡聚糖及生成其的α-葡糖基转移酶和它们的制造方法以及用途
EP2977052A1 (en) * 2013-03-01 2016-01-27 Hayashibara Co., Ltd. Agent for lifestyle-related disease and or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10949A (ja) 1984-04-04 1985-10-23 Sato Shokuhin Kogyo Kk インスタント茶類の製造法
US6248566B1 (en) * 1994-09-13 2001-06-19 Ezaki Glico Co., Ltd. Glucan having cyclic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4290815B2 (ja) 1999-06-24 2009-07-08 味の素ゼネラルフーヅ株式会社 風味の改良された即席茶
DE102005056652A1 (de) * 2005-11-25 2007-05-31 Südzucker AG Mannheim/Ochsenfurt Präparat enthaltend eine polyphenolhaltige Zusammensetzung und Isomaltulose
JP2008118933A (ja) * 2006-11-13 2008-05-29 Taiyo Kagaku Co Ltd ポリフェノール組成物
JP2009017867A (ja) 2007-07-13 2009-01-29 Sato Shokuhin Kogyo Kk 難消化性デキストリン含有インスタント茶の製造法
JP5828589B2 (ja) * 2010-12-07 2015-12-09 江崎グリコ株式会社 環状構造保有分岐状グルカンの工業的製造方法
JP2012217361A (ja) 2011-04-06 2012-11-12 Kataoka & Co Ltd 粉末清涼飲料
CA2949289A1 (en) * 2014-05-29 2015-12-0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Enzymatic synthesis of soluble glucan fib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53820A (ja) * 1999-03-09 2000-09-19 Sato Shokuhin Kogyo Kk インスタント茶類の製造方法
CN101932719A (zh) * 2007-04-26 2010-12-29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支链α-葡聚糖及生成其的α-葡糖基转移酶和它们的制造方法以及用途
JP2009028019A (ja) * 2007-07-24 2009-02-12 Sato Shokuhin Kogyo Kk 難消化性デキストリン含有コーヒーエキス粉末の製造法
EP2977052A1 (en) * 2013-03-01 2016-01-27 Hayashibara Co., Ltd. Agent for lifestyle-related disease and oral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30828B2 (en) 2022-05-17
WO2018066613A1 (ja) 2018-04-12
KR102567601B1 (ko) 2023-08-17
EP3508069A1 (en) 2019-07-10
US20190230951A1 (en) 2019-08-01
TW201828821A (zh) 2018-08-16
KR20190067187A (ko) 2019-06-14
JP7018019B2 (ja) 2022-02-09
EP3508069A4 (en) 2020-06-17
TWI753025B (zh) 2022-01-21
JPWO2018066613A1 (ja) 2019-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2578A (zh) 饮料用粉末植物提取物和其制造方法
CN101365671B (zh) 异葎草酮化合物包合物及含有该包合物的组合物
Barbagallo et al. Characteristic of β-glucosidase from Sicilian blood oranges in relation to anthocyanin degradation
CN108289488A (zh) 葡糖基化萜烯糖苷
CN101838671B (zh) γ-氨基丁酸高含有物的制造方法
KR20160045520A (ko) 유산균을 이용한 아로니아 효소의 제조방법
KR101660796B1 (ko) 녹두 식혜의 제조방법
CN114761574A (zh) 含环状四糖的糖组合物及其用途以及制造方法
KR20160033991A (ko) 아로니아의 탈삽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능성과 관능성이 향상된 아로니아 음료
JP2004187672A (ja) 果物外皮を含む発酵物の製造方法
JP2005058133A (ja) 嗜好性の高い抽出物または発酵物の製造方法
KR101493733B1 (ko) 쌀 발효물을 이용한 인삼 쌀음료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05058132A (ja) 嗜好性に優れた発酵物の製造方法
KR101459060B1 (ko) 감귤박을 이용한 제과류 원료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원료를 이용한 제과류의 제조 방법
KR101681495B1 (ko) 마를 이용한 기능성 식품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기능성 식품
KR101848580B1 (ko) 갈변 현상이 방지된 떫은감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식품 조성물
TWI610629B (zh) 加熱處理香草萃取物之製造方法
JP5883316B2 (ja) 糖化物、その製造方法、飲食品およびその風味向上方法
KR20040106799A (ko) 생강농축분말의 제조방법
CN109769992A (zh) 一种湖北海棠颗粒红茶的制备方法
KR102330701B1 (ko) 비타민 및 홍삼을 포함하는 건강식품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10018037A (ko) 홍삼농축액의 제조방법
JPH0923858A (ja) アロエ発酵飲料
KR100509731B1 (ko) 연육성분이 함유된 고추장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50093958A (ko) 갈변 현상이 방지된 떫은감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식품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