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5448B - 线圈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35448B
CN109935448B CN201811410307.3A CN201811410307A CN109935448B CN 109935448 B CN109935448 B CN 109935448B CN 201811410307 A CN201811410307 A CN 201811410307A CN 109935448 B CN109935448 B CN 1099354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flange portion
flange
lead
groov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103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35448A (zh
Inventor
川崎仁宽
西村宗仁
常盤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35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5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354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354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5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of cylindric geometry and coil woun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i.e. rod or drum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64Winding non-flat conductive wires, e.g. rods, cables or cords
    • H01F41/069Winding two or more wires, e.g. bifilar wi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76Forming taps or terminals while winding, e.g. by wrapping or soldering the wire onto pins, or by directly forming terminals from the wir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防止短路故障的线圈装置。本发明的线圈装置(1)具备:芯(10),该芯(10)包括卷芯部(12)和设置在卷芯部(12)的轴向上的端部的凸缘部(14);线圈部(30),第1导线(31)和第2导线(32)卷绕在卷芯部(12)上。凸缘部(14)上形成有第1槽部(141)和第2槽部(142),第1导线(31)及第2导线(32)的任一引出部(310,320)通过第1槽部(141)和第2槽部(142)。第1槽部(141)朝向凸缘部(14)的外侧延伸,第2槽部(142)以与第1槽部(141)的角度不同的角度朝向凸缘部(14)的外侧延伸。

Description

线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用作电感器等的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线圈装置,该线圈装置具有:芯,凸缘部设置在卷芯部的轴向上的端部;以及线圈部,两根导线卷绕在卷芯部上。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线圈装置中,导线的引出部通过大致直角的凸缘部的角部并快速弯曲。因此,导线的引出部的绝缘包覆在凸缘部的角部容易受损,并且存在芯部发生短路故障的可能性。在专利文献1的线圈装置中,由于各导线的引出部在凸缘部和卷芯部的边界附近交叉,所以当交叉部分的绝缘包覆破损时,各导线之间可能会发生短路故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913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短路故障的线圈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线圈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芯,包括卷芯部和设置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部的凸缘部;
线圈部,第1导线和第2导线卷绕在所述卷芯部上;
其中,所述凸缘部上形成有第1槽部和第2槽部,所述第1导线和所述第2导线中任一个的引出部通过所述第1槽部和所述第2槽部;
所述第1槽部朝向所述凸缘部的外侧延伸,
所述第2槽部以不同于所述第1槽部的角度朝向所述凸缘部的外侧延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芯的特征在于,具备:
卷芯部;
凸缘部,设置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部;
其中,所述凸缘部上形成有第1槽部和第2槽部,
所述第1槽部朝向所述凸缘部的外侧延伸,
所述第2槽部以不同于所述第1槽部的角度朝向所述凸缘部的外侧延伸。
在本发明涉及的线圈装置和芯中,凸缘部上形成有第1槽部和第2槽部,第1导线和第2导线中任一个的引出部通过第1槽部和第2槽部。因此,与现有技术的不同,第1导线和第2导线的各引出部通过第1槽部或第2槽部引出到端子电极。因此,第1导线和第2导线的绝缘包覆破损的可能性很小,并且可以防止在与芯之间发生短路故障。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线圈装置中,第1槽部朝向凸缘部的外侧延伸,第2槽部以不同于第1槽部的角度朝向凸缘部的外侧延伸。因此,通过第1槽部的导线的引出部和通过第2槽部的导线的引出部分别引出到不同的方向上,能够使第1导线的引出部和第2导线的引出部充分分开。因此,可以避免各导线的引出部在凸缘部和卷芯部的边界附近的交叉,并且可以防止在各导线之间发生短路故障。
此外,在本发明涉及的线圈装置中,当第1导线和第2导线的各引出部被引出到端子电极时,由于各导线沿着各槽部被引出,各导线的侧滑移动受到各槽部的限制。因此,各导线的绝缘包覆破损的可能性很小,并且可以防止与芯之间发生短路故障。
优选所述第1槽部和所述第2槽部的各中心轴的延长线中至少所述第2槽部的中心轴的延长线与所述凸缘部的端面交叉。通过这种构成,至少所述第2槽部朝向凸缘部的端面延伸,并且可以将导线的引出部朝向凸缘部的端面引出。因此,在将导线接线到端子电极之后,通过将导线引出到凸缘部的端面的外侧,例如通过沿着凸缘部的端面移动切割工具,能在凸缘部的外侧将导线切断。因此,在切断导线时可以防止凸缘部被切割工具损坏。
优选所述第1槽部和所述第2槽部随时朝向所述凸缘部的外侧而宽度变宽。通过这样的构成,随着接近端子电极,第1槽部和第2槽部变宽,并且当将各导线的引出部引出到端子电极时或者当开始卷绕各导线时,第1导线和第2导线可以容易地插入各槽部的内侧。
优选在所述凸缘部上形成有将所述第1槽部和所述第2槽部分隔开的壁部。通过这种构成,通过第1槽部的第1导线和通过第2槽部的第2导线接触的可能性很小,从而有效地防止在各导线之间发生短路故障。
优选在所述凸缘部和所述卷芯部的边界附近形成有阶梯面,并且在所述阶梯面的周缘,所述第1槽部的第1始端和所述第2槽部的第2始端位置错开地配置。通过如上所述形成阶梯面,在第1始端和第2始端附近,第1导线和第2导线被引导到各槽的中间而不接触凸缘部的阶梯面,可以有效地避免绝缘包覆的破损,而不用突然弯曲各导线。
此外,在凸缘部和卷芯部的边界附近,各导线和凸缘部之间形成空间,可以使第1导线的引出部在空中布线至第1槽部的第1终端跟前,使得第1导线的引出部容易通过第1槽部引出到端子电极。同样,可以使第2导线的引出部从阶梯面的上方到第2槽部的第2终端跟前在空中布线,使得第2导线的引出部容易通过第2槽部引出到端子电极。
优选所述第1槽部的第1始端和所述凸缘部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2槽部的第2始端和所述凸缘部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同。通过这种构成,在阶梯面中,第1槽部的第1始端和第2槽部的第2始端分开地配置。因此,可以使通过第1始端的导线与通过第2始端的导线充分分开,并且可以在凸缘部和卷芯部的边界附近(即,阶梯面)避免各导线的引出部的交叉,有效防止各导线之间发生短路故障。
优选所述第1槽部的第1终端和所述凸缘部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2槽部的第2终端和所述凸缘部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通过这种构成,通过第1槽部的第1终端的导线和通过第2槽部的第2终端的导线配置在与凸缘部的端面分开大致相同距离的位置。因此,例如,可以通过用于热压接合用的加热器一次按压上述各导线的引出部,将其连接到端子电极。
优选当使芯反转时,从前表面观察的凸缘部的外观形状和从后表面观察的凸缘部的外观形状大致一致。通过这种构成,可以在凸缘部的表面和背面的上都形成端子电极。
所述线圈部可具有由第1导线形成的第1层和配置在所述第1层的外周并由第2导线形成的第2层。
优选所述卷芯部的另一个端部上设置有相对凸缘部,在所述相对凸缘部上形成有与所述第1槽部对应的第3槽部和与所述第2槽部对应的第4槽部。所述第1导线的一个引出部通过形成在所述凸缘部上的第1槽部,所述凸缘部设置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部;所述第1导线的另一个引出部通过形成在所述相对凸缘部上的第4槽部,所述相对凸缘部设置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个端部;所述第2导线的一个引出部通过形成在所述凸缘部上的第2槽部,所述凸缘部设置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部,所述第2导线的另一个引出部通过形成在所述相对凸缘部上的第3槽部,所述相对凸缘部设置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个端部。
通过这样的构成,第1导线和第2导线都卷绕在卷芯部上,并且构成由具有相同线长的第1导线构成的线圈和第2导线构成的线圈。
优选在所述凸缘部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第1端子电极和第2端子电极42,所述第1端子电极以一部分进入第1槽部的方式形成,所述第2端子电极以一部分进入所述第2槽部的方式形成。通过这样的构成,也可以在凸缘部的最外表面以外形成第1端子电极和第2端子电极,从而充分确保与第1导线和第2导线的连接面积。
优选所述第1导线和所述第2导线的各引出部以接近所述凸缘部的端面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第1端子电极或所述第2端子电极。通过这种构成,更容易将各导线连接到端子电极,并且各导线容易被引出到凸缘部的端面的外侧,各导线可以容易地在凸缘部的外侧切断。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1B是图1A中所示的线圈装置的平面图。
图1C是从1C方向观察的图1A中所示的线圈装置的侧视图。
图2A是示出制造图1A中所示的线圈装置的过程的立体图。
图2B是示出图2A的后续工序的立体图。
图2C是示出图2B的后续工序的立体图。
图2D是示出图2C的后续工序的立体图。
图2E是示出图2D的后续工序的立体图。
图2F是示出图2E的后续工序的立体图。
图2G是示出图2F的后续工序的立体图。
图2H是示出图2G的后续工序的立体图。
图3A是示出制造图1A中所示的线圈装置的过程的另一立体图。
图3B是示出图3A的后续工序的立体图。
图3C是示出图3B的后续工序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3C的工序的另一立体图。
图5是图1A中所示的线圈装置所具有的芯的变形例的整体立体图。
符号说明
1,1A…线圈装置
10…鼓形芯
12…卷芯部
14a,14b…凸缘部
14A…上表面
14B…下表面
14C…内端面
14D…外端面
14E…第1横侧面
14F…第2横侧面
140…壁部
141…第1槽部
141a…第1倾斜面
141b…第1壁侧侧面
141c…第1倾斜侧面
141s…第1始端
141e…第1终端
142…第2槽部
142a…第2倾斜面
142b…第2壁侧侧面
142c…第2外侧侧面
142s…第2始端
142e…第2终端
143…阶梯面
143a…周缘
144…弯曲部
20…板状芯
30…线圈部
31…第1导线
310…引出部
311…第1接线部
32…第2导线
320…引出部
321…第2接线部
41…第1端子电极
410…第1上表面电极部
411…第1侧面电极部
42…第2端子电极
420…第2上表面电极部
421…第2侧面电极部
50…喷嘴
60…切割工具
70…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A所示,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1具备:鼓形芯10和卷绕在鼓形芯10的卷芯部12上的线圈部30。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X轴表示在与安装线圈装置1的安装面平行的平面内,与鼓形芯10的卷芯部12的卷绕轴平行的方向。Y轴表示与X轴一样在与安装面平行的平面内并且垂直于X轴的方向。Z轴是安装面的法线方向。
鼓形芯10具有卷芯部12和设置在卷芯部12的X轴方向上的两端的一对凸缘部14a,14b。凸缘部(相对凸缘部)14b与凸缘部14a相对。在以下说明中,当不必特别区分凸缘部14a,14b时,它们统称为“凸缘部14”。
卷芯部12具有沿X轴方向上的卷绕轴,并且具有沿Y轴方向细长的大致六边形截面。各凸缘部14具有相同的形状,但也可以彼此不同。另外,卷芯部12的横截面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本上是六边形,但是它也可以是矩形、圆形或基本上八边形,并且其横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
如图1A所示,卷芯部12上卷绕第1导线31和第2导线32,通过将导线31,32卷绕成两层而构成线圈部30。在图示的示例中,线圈部30具有由第1导线31形成的第1层和配置在第1层的外周上并由第2导线32形成的第2层。另外,导线31,32可以成对在卷芯部12上卷绕成一层。
导线31,32例如由涂覆导线构成,具有由绝缘包覆覆盖由良导体制成的芯材的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线31,32的导体部分的横截面积相同,但也可以不同。此外,线圈部30可以通过将一根导线卷绕成一层以上来构成,或者可以通过将三根以上导线卷绕成一层以上来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尽管导线31,32的卷绕数(匝数)基本相同,但是根据应用可以不同。另外,导线31,32的卷绕数基本相同是指,它们的卷绕数的比在0.75~1/0.75的范围内,优选为1。
各凸缘部14的外形在Y轴方向上是大致长方体形状(大致矩形形状),并且这些凸缘部14构成为在X轴方向上以规定间隔彼此大致平行。如图1B所示,当从安装面侧(在本实施方式中,Z轴的上侧)观察凸缘部14时,凸缘部14形成为其四角倒圆。凸缘部14的横截面(Y-Z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或大致八边形,并且其横截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制。
如图1B所示,凸缘部14具有上表面14A、下表面14B、内端面14C、外端面14D、第1横侧面14E以及第2横侧面14F。上表面14A是凸缘部14的上方侧的面。下表面14B是与上表面14A相反侧的面。内端面14C是卷芯部12侧的面。外端面14D是与内端面14C相反侧的面。第1横侧面14E与上表面14A和内端面14C正交,并且是下文说明的第1端子电极41侧的面。第2横侧面14F与上表面14A和内端面14C正交,是下文说明的第2端子电极42侧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表面14A是当线圈装置1安装在电路板等上时的安装面(接地面)。在图示的示例中,一个凸缘部14的第2横侧面14F和另一个凸缘部14的第1横侧面14E齐平。但是,横侧面14E,14F之间也可以存在Y轴方向上的偏差。
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安装面)上形成有第1端子电极41。如图1B和图1C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端子电极41由被电连接的第1上表面电极部410和第1侧面电极部411构成。更具体地,第1上表面电极部410形成于平行于XY平面的面,并且形成于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的Y轴方向上的一端。
第1上表面电极部410的一部分以部分地进入下文说明的第1槽部141的方式形成。第1侧面电极部411形成于平行于YZ平面的表面,并且形成于凸缘部14的端面14D。通过在凸缘部14上形成第1侧面电极部411,可以在第1端子电极41上形成足够的焊角。
凸缘部14a的第1上表面电极部411上形成有第1接线部311,第1接线部311是与第1导线31的引出部310的连接部分。同样,凸缘部14b的第1上表面电极部411上形成有第2接线部321,第2接线部321是与第2导线32的引出部320的连接部分。第1接线部311通过将引出部310热压接到第1上表面电极部410而形成,第2接线部321通过将引出部320热压接到第1上表面电极部410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导线31的引出部310以接近凸缘部14a的端面14D的方式连接到第1上表面电极部411,并且第2导线32的引出部320以接近凸缘部14b的端面14D的方式连接到第1上表面电极部411。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上表面电极部410还具有作为安装部的功能,该安装部与电路板(未示出)的表面面对面地连接。更具体地,第1上表面电极部410中的未形成第1接触部分311的部分作为与电路板的电极(焊盘)的焊料的良好接合面而起作用。
在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安装面)上,第2端子电极42沿着Y轴方向以与第1端子电极41隔开规定间隔(间隔开)形成。第1端子电极41和第2端子电极42之间的间隔不受特别限制,只要是确保绝缘的距离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端子电极42由被电连接的第2上表面电极部420和第2侧面电极部421构成。更具体地,第2上表面电极部420形成于与XY平面平行的表面,并且形成于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的Y轴方向上的另一端(在与第1上表面电极部410相反侧)。
第2上表面电极部420的一部分以部分地进入下文说明的第2槽部142的方式形成。然而,第2上表面电极部420没有形成为部分地进入第1槽部141,而形成为避开第1槽部141。
此外,第2侧面电极部421由平行于YZ平面的表面构成,并形成于凸缘部14的端面14D。通过在凸缘部14上形成第2侧面电极部421,可以在第2端子电极42中形成足够的焊角。
凸缘部14a的第2上表面电极部421上形成有第2接线部321,第2接线部321是与第2导线32的引出部320的连接部分。同样,凸缘部14b的第2上表面电极部421上形成有第1接线部311,第1接线部311是与第1导线31的引出部310的连接部分。第2接线部321通过将引出部320热压接到第2上表面电极部420而形成,并且第1接线部311通过将引出部310热压接到第2上表面电极部420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导线31的引出部310以接近凸缘部14a的端面14D的方式连接到第2上表面电极部421,并且第2导线32的引出部320以接近凸缘部14b的端面14D的方式连接到第2上表面电极部421。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上表面电极部420还用作安装部,该安装部与电路板(未示出)的表面面对面地连接。更具体地,第2上表面电极部420中未形成第2接线部321的部分作为焊料与电路板的电极(焊盘)的焊料的良好接合面而起作用。
如图2A所示,在凸缘部14的内端面14C和卷芯部12的边界附近形成具有大致平面形状的阶梯面143。阶梯面143在形成凸缘部14的第2端子电极42的一侧,形成于Z轴方向上比卷芯部12的上表面稍低的位置处。
在凸缘部14的内端面14C和卷芯部12的侧面之间的角部,形成有由R面形成的弯曲部144。如图1A所示,弯曲部144用作接合部,第2导线32的引出部320接合到该接合部。
凸缘部14形成有第1槽部141和第2槽部142。形成在凸缘部14a中的第1槽部141和形成在凸缘部14b中的第1槽部(也称为“第3槽部”)141具有相同的构成。此外,形成在凸缘部14a中的第2槽部142和形成在凸缘部14b中的第2槽部(也称为“第4槽部”)142具有相同的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在凸缘部14a中的槽部141,142和形成在凸缘部14b中的槽部141,142构成中心对称。
在图示的示例中,第1槽部141形成在阶梯面143和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之间的范围内。第1槽部141和第2槽部142由形成在凸缘部14上的壁部140分隔开。
如图2A所示,第1槽部141朝向凸缘部14的外侧倾斜地延伸并且以逐渐下降的方式倾斜。第2槽部142朝向凸缘部14的外侧以与第1槽部141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倾斜延伸,并且以逐渐下降的方式倾斜。如图2B所示,第1槽部141的中心轴的延长线C1与凸缘部14的端面14D交叉。同样,第2槽部142的中心轴的延长线C2与凸缘部14的端面14D交叉。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B所示,在阶梯面143的周缘143a上,第1槽部141的第1始端141s和第2槽部142的第2始端142s沿着阶梯面143的周缘143a位置错开地配置。
另外,第1槽141的第1始端141s对应于阶梯面143和第1槽141(下文说明的第1倾斜面141a)的交叉点。此外,第2槽142的第2始端142s对应于阶梯面143和第2槽142(下文说明的第2倾斜面142a)的交叉点。第1槽部141的第1终端141e对应于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与第1槽部141(下文说明的第1倾斜面141a)之间的交叉部。第2槽部142的第2终端142e对应于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与第2槽部142(下文说明的第2倾斜面142a)之间的交叉部。
第1槽部141的第1始端141s和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之间的距离L1与第2槽部142的第2始端142s和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之间的距离L2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L1>L2。
另一方面,第1槽部141的第1终端141e和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之间的距离L3与,第2槽部142的第2终端142e和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之间的距离L4基本相同。即,第1槽141的第1端141e和第2槽142的第2端142e通过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并且定位在平行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的直线L上。
如图1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导线31的引出部310通过凸缘部14a的第1槽部141,第2导线32的引出部320通过凸缘部14a的第2槽部142。此外,第2导线32的引出部320通过凸缘部14b的第1槽部141,并且第1导线31的引出部310通过凸缘部14b的第2槽部142。
更具体地,在第1导线31的引出部310从线圈部30引出之后,在不接触阶梯面143之上的情况下通过阶梯面143,并且沿着第1槽部141,倾斜地朝向第1端子电极41延伸。第1导线31从阶梯面143到第1槽部141的第1终端141e跟前在空中布线,并且在第1槽部141的第1终端141e的跟前与第1槽部141的底部(下文说明的第2倾斜面141a)接触。
在从线圈部30引出之后,第2导线32的引出部320与图2A中所示的弯曲部144接合,并且在不接触阶梯面143之上的情况下通过阶梯面143,并沿着第2槽部142,倾斜地朝向第2端子电极42延伸。第1导线32从阶梯面143到第2槽部142的第2终端142e跟前在空中布线,在第2槽部142的第2终端142跟前与第2槽部142的底部(下文说明的第2倾斜面142a)接触。
另外,第2导线32的引出部320一旦从线圈部30的第2层设置到第1层后,朝向第2端子电极42被引出。
如图2A所示,第1槽部141具有第1倾斜面141a、第1壁侧面141b以及第1倾斜侧面141c。第1倾斜面141a设置成夹在第1壁侧面141b和第1倾斜侧面141c之间;第1倾斜面141a由倾斜面构成,该倾斜面从凸缘部14的Y轴方向上的一端侧(或外端面14D)朝向Y轴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或内端面14C)倾斜。
第1壁侧面141b构成壁部140的一部分,并形成在第1倾斜面141a的外端面14D侧。第1倾斜侧面141c形成在第1倾斜面141a的内端面14C侧。第1倾斜侧面141c由倾斜面构成,该倾斜面在凸缘部14的内端面14C上以从凸缘部14的Y轴方向上的一端侧朝向Y轴方向上的另一端侧逐渐下降的方式倾斜。
第2槽部142具有第2倾斜面142a、第2壁侧面142b以及第2外侧面142c。第2倾斜面142a设置成夹在第2壁侧面142b和第2外侧面142c之间;第2倾斜面142a由倾斜面构成,该倾斜面从凸缘部14的Y轴方向上的一端侧(或外端面14D)朝向Y轴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或内端面14C)倾斜。
第2壁侧面142b构成壁部140的一部分并且形成在第2倾斜面142a的第1横侧面14E侧。第2外侧面142c形成在第2倾斜面142a的第2横侧面14F侧。
第1槽部141和第2槽部142朝向凸缘部14的外侧变宽。第1槽部141的第1倾斜面141a的宽度优选为第1导线31或第2导线32的直径的约2~5倍。这同样适用于第2槽部142的第2倾斜面142a的宽度。
另外,在图2A所示的示例中,第1槽部141和第2槽部142仅形成在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上,但是如图5所示,也可以形成在凸缘部14的下表面14B上。在这种情况下,当芯10反转时,优选以从上表面14A观察的凸缘部14的外形和从下表面14观察的凸缘部14的外形一致的方式,在凸缘部14的上表面(表面)14A和下表面(背面)14B,第一槽部141和第二槽部142各自延伸的方向一致。
在制造线圈装置1时,首先,准备鼓型鼓形芯10和导线31,32。作为导线31,32,例如,可以使用用酰亚胺改性聚氨酯等构成的绝缘材料覆盖铜(Cu)等良导体构成的芯材,并且用聚酯等薄树脂膜覆盖最外表面的导线。
作为构成鼓形芯10的磁性材料,例如,可以举出具有较高磁导率的磁性材料,例如Ni-Zn铁氧体、Mn-Zn铁氧体、或金属磁性材料等,通过将这些磁性材料的粉体成型以及烧结,由此制造鼓形芯10。此时,如图2A所示,在鼓形芯10中,第1槽部141、第2槽部142以及阶梯面143一体地形成在凸缘部14的各部分上。此外,在鼓形芯10中,卷芯部12和一对凸缘部14一体地形成。
接着,将金属膏体涂覆到鼓形芯10的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和外端面14D的表面上,并在规定温度下烧结。然后,通过在其表面上施加电解电镀或非电解电镀,形成如图2B所示的第1端子电极41和第2端子电极42。
另外,金属膏体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Cu膏体或Ag膏体等。另外,镀膜可以是单层或多层,可以举出Cu镀膜、Ni镀膜、Sn镀膜、Ni-Sn镀膜、Cu-Ni-Sn镀膜、Ni-Au镀膜、Au镀等镀膜。端子电极41,4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为0.1~15μm。
接着,将其上形成有端子电极41,42的鼓形芯10和导线31,32设置在绕线机(未示出)中,并且如图2C所示,第1导线31(引出部310)从喷嘴50的前端引出并连接到第1端子电极41的第1上表面电极部410。由此,第1接线部311形成于第1上表面电极部410和第1导线31之间的连接部分。
同样,第2导线32(引出部320)从喷嘴50的前端引出并连接到第2端子电极42的第2上表面电极部420。由此,第2接线部321形成于第2上表面电极部420和第2导线32之间的连接部分。
另外,用于连接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以将导线31或32夹在其与端子电极41或42之间的方式按压加热片,并且将线31,32热压接到端子电极41,42。另外,由于热压接时的热,覆盖导线31,32的芯线的绝缘材料熔化,因此不必去除导线31,32上的涂层。
接着,如图2D所示,朝向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的外侧,从第1上表面电极部410(第1端子电极41)突出的第1导线31(引出部310)的不需要部分通过切割工具60切断。当切断引出部310的不需要部分时,在凸缘部14a的外端面14D的周边部预先构成引出部310的切断部分,同时预先以其侧面与外端面14D基本齐平的方式配置(定位)切割工具60。
然后,在该位置处,使切割工具60沿着第1端面14D朝Z轴方向下降。因此,可以在不使切割工具60与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接触的情况下将引出部310的切断部分切断,并且可以防止凸缘部14被损伤。
同样,朝向凸缘部14a的外端面14D的外侧,从第2上表面电极部420(第2端子电极42)突出的第2导线32(引出部320)的不需要部分通过切割工具60切断。当切断引出部320的不需要部分时,在凸缘部14a的外端面14D的周边部提前构成引出部320的切断部分,同时提前以其侧面与外端面14基本齐平的方式构成(定位)切割工具60。
然后,在该位置处,使切割工具60沿着第1端面14D朝Z轴方向降低。由此,可以在不使切割工具60与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接触的情况下将引出部320的切断部分切断,并且可以防止凸缘部14被损伤。
接着,如图2E所示,第1导线31(引出部310)沿着第1槽部141的倾斜面,通过凸缘部14a的阶梯面143之上,向卷芯部12的外周倾斜引出,并卷绕在卷芯部12上。同样,当第2导线32(引出部320)沿着第2槽部142的倾斜面与弯曲部144接合,并且,向卷芯部12的外周倾斜引出,并卷绕在卷芯部12上,从而形成线圈部30。另外,本工序可以在切断第1导线31和第2导线32的不需要部分之前执行。此外,第1导线31和第2导线32在卷芯部12上的卷绕可以各导线31,32成对卷绕,或者也可以分开卷绕。
然后,在将导线31(引出部310)与弯曲部144接合的同时,经由第2槽部142,从卷芯部12的外周倾斜地引出,以便通过第2端子电极42的上表面电极部420,并且钩住并固定在支柱70上,以免松驰。
同样,导线32(引出部320)从阶梯面143之上通过第1槽部141从卷芯部12的外周倾斜地引出,以便通过第1端子电极41的上电极部410,并且钩住并固定在支柱70上,以免松驰。
接着,如图2F所示,第1导线31连接到第2端子电极42的第2上表面电极部420。由此,第1接线部311形成在第2上表面电极部420和第1导线31之间的连接部分。
同样,第2导线32连接到第1端子电极41的第1上表面电极部410。由此,第2接线部321形成在第1上表面电极部410和第2导线32之间的连接部分。
接着,如图2G所示,以与图2D说明的情况同样的方式,朝向凸缘部分14b的外端面14D的外侧,从第二上表面电极部分420(第二端子电极42)突出的第一导线31(引出部310)的不需要部分通过切割工具60切断。同样,朝向凸缘部14b的外端面14D的外侧,从第1上表面电极部410(第1端子电极41)突出的第2导线32(引出部320)的不需要部分通过切割工具60切断。
另外,如图4所示,当利用切割工具60切断第2导线32(引出部320)的不需要部分时,第2导线32的不需要部分也可保留在第2接线部321的前端处。尽管省略了详细说明,但是同样适用于第1导线31(引出部310)。
接着,如图2H所示,将板状芯20放置在凸缘部14的下表面14B上。下表面14B由平坦面形成,并且易于设置板状芯20。板状芯20是具有平坦面的扁平长方体,并且具有增加线圈装置1的电感的功能。板状芯20优选由与鼓芯10相同的磁性部件构成,也可以由其他部件构成。另外,板状芯20不一定由磁性材料制成,可以由合成树脂等非磁性材料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装置1中,凸缘部14形成有第1槽部141和第2槽部142,第1导线31和第2导线32的任一个引出部310,320通过第1槽部141和第2槽部142。因此,与现有技术不同,第1导线31和第2导线32的各引出部310,320通过第1槽部141或第2槽部142引出到端子电极41,42。因此,第1导线31和第2导线32的绝缘包覆破损的可能性小,并且可以防止与芯10之间发生短路故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装置1中,第1槽部141朝向凸缘部14的外侧延伸,并且第2槽部142朝向凸缘部14的外侧,以与第1槽部141不同角度延伸。因此,通过第1槽部141的导线的引出部和通过第2槽部142的导线的引出部沿不同方向被引出,并且第1导线31的引出部310和第2导线32的引出部320可以充分分开。因此,可以避免在凸缘部14和卷芯部12的边界附近的各导线31,32的引出部310,320的交叉,并且可以防止在各导线之间发生短路故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装置1中,当第1导线31和第2导线32的引出部310,320被引出到端子电极41,42时,由于各导线31,32沿着槽141,142被引出,导线31,32的侧滑移动受到各槽部141,142的限制。因此,各导线31,32的绝缘包覆被破损的可能性小,并且可以防止与芯14之间发生短路故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槽部141和第2槽部142的各中心轴的延长线C1,C2分别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交叉。通过这种构成,第2槽部142朝向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延伸,并且将导线31,32的引出部310,320朝向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引出。因此,在导线31,32接线到端子电极41,42之后,导线31,32被引出到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的外侧,例如,通过沿着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移动切割工具,能够在凸缘部14的外侧切断导线31,32。因此,在切断导线31,32时,可以防止凸缘部14被切割工具损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槽部141和第2槽部142随着朝向凸缘部14的外侧而宽度变宽。通过这样的构成,随着端子电极41,42变得更近,第1槽部141和第2槽部142变宽,在将各导线31,32的引出部310,320引出到端子电极41,42时或者开始卷绕各导线31,32时,可以容易地将第1导线31和第2导线32插入各槽部141,142内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14形成有壁部140,壁部140将第1槽部141与第2槽部142分隔开。通过这种构成,通过第1槽部141的第1导线31和通过第2槽部142的第2导线32彼此接触的可能性很小,并且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各导线之间发生短路故障。
在本实施方式中,阶梯面143形成在凸缘部14和卷芯部12的边界附近,并且在阶梯面143的周缘143a上,第1槽部141的第1始端141s与第2槽142的第2始端142s彼此位置错开地配置。通过如上所述形成阶梯面143,在第1始端141s和第2始端142s附近,第1导线31和第2导线32被引导到各槽部141,142的中间而不与凸缘部14的阶梯面143接触,从而在各导线31,32中不会发生突然弯曲,可以有效避免绝缘包覆的破损。
此外,在凸缘部14和卷芯部12的边界附近,在各导线31,32和凸缘部14之间形成空间,可以使第1导线31的引出部310在空中布线直到第1槽部141的第1终端141e跟前,并且容易通过第1槽部141将第1导线31的引出部310引出到端子电极41,42。同样,可以使第2导线32的引出部320从阶梯面143之上到第2槽部142的第2终端142e跟前在空中布线,并且容易通过第2槽部142将第2导线32的引出部320引出到端子电极41,4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槽部141的第1始端141s和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之间的距离L1与,第2槽部142的第2始端142s和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之间的距离L2不同。通过这样的构成,在阶梯面143中,第1槽部141的第1始端141s和第2槽部142的第2始端142s构成为分开。因此,能够使通过第1始端141s的导线和通过第2始端142s的导线充分分开,在凸缘部14和卷芯部12的边界附近(即,阶梯面143),可以避免各导线31,32的引出部310,320的交叉,并有效地防止在各导线之间发生短路缺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槽部141的第1终端141e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之间的距离L3和,第2槽部142的第2终端142e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之间的距离L4大致相同。通过这种构成,通过第1槽部141的第1终端141e的导线和通过第2槽部142的第2终端142e的导线配置于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分开大致相同距离的位置。因此,例如,可以通过用于热压接合的加热器一次按压上述各导线31,32的引出部310,320将其连接到端子电极41,4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芯10反转时,从下表面14B观察凸缘部14的外观形状和从上表面14A观察凸缘部14的外形大致一致。通过这种构成,可以在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和下表面14B上都形成端子电极41,4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导线31的一个引出部310通过形成在凸缘部14a中的第1槽部141,凸缘部14a设置在卷芯部12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部;第1导线31的另一个引出部310通过形成在凸缘部14b中的第2槽部142,凸缘部14b设置在卷芯部12的轴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第2导线32的一个引出部320通过形成在凸缘部14a中的第2槽部142,凸缘部14a设置在卷芯部12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部,并且第2导线32的另一个引出部320通过形成在凸缘部14b中的第1槽部141,凸缘部14b设置在卷芯部12的轴向上的另一个端部。
通过这样的构成,第1导线31和第2导线32都卷绕在卷芯部12上,并且构成由具有相同线长的第1导线31构成的线圈和第2导线32构成的线圈。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上形成有第1端子电极41和第2端子电极42,并且第1端子电极41以一部分进入第1槽部141的方式形成,第2端子电极42以一部分进入第2槽部142的方式形成。通过这样的构成,也可以在凸缘部14的最外表面以外形成第1端子电极41和第2端子电极42,从而充分确保与第1导线31和第2导线32的连接面积。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导线31和第2导线32的各引出部310,320以接近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的方式连接到第1端子电极41或第2端子电极42。通过这种构成,更容易将各导线31,32接线到端子电极41,42,并且各导线31,32容易被引出到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的外侧,各导线31,32可以容易地在凸缘部14的外侧切断。
第2实施方式
除了以下之外,图3A~图3C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装置1A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装置1相同的构成,并且具有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图3A~图3C所示的线圈装置1A的各部件对应于图2E~图2G等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装置1的各部件,并且对应部件标记相同的符号,说明部分省略。
将图3B和图2F对比可知,在线圈装置1A中,在第1导线31的各引出部310连接到各凸缘部14a,14b的第1端子电极41的第1上表面电极部410这点,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线圈装置1不同。另外,在线圈装置1A中,第2导线32的各引出部320连接到各凸缘部14a,14b的第2端子电极42的第2上表面电极部420这点,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线圈装置1不同。
在制造线圈装置1A时,以与第1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方式执行图2A~图2D中所示的各工序。接着,例如,在形成线圈部30之前或之后,将第1导线31和第2导线32之间的位置关系设定为与图2E所示的示例相反。
然后,如图3A所示,第1导线31的引出部310被引出到凸缘部14b的第1端子电极41的第1上表面电极部410,并且如图3B所示连接,从而形成第1接线部311。同样,如图3A所示,第2导线32的引出部320被引出到凸缘部14b的第2端子电极42的第2上表面电极部420,并且如图3B所示连接,从而形成第2接线部321。
然后,如图3C所示,朝向凸缘部14b的外端面14D的外侧,从第1上表面电极部410突出的第1导线31(引出部310)的不需要部分通过切割工具60切割。此外,朝向凸缘部14b的外端面14D的外侧,从第2上表面电极部420突出的第2导线32(引出部320)的不需要部分通过切割工具60切割。
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获得在第1导线31和第2导线32之间具有不同导线长度且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线圈装置1不同的电特性的线圈装置1A。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凸缘部14的上表面14A是安装面,但是也可以设置下表面14B是安装面,并且板状芯20设置在上表面14A上。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阶梯面143由具有大致平面形状的阶梯面构成,但是也可以由曲面形成的阶梯面构成。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如图2B所示,第1槽部141的中心轴的延长线C1与凸缘部14的端面14D交叉,但是也可以与凸缘部14的第1横侧面14E交叉。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如图2B所示,第1槽部141和第2槽部142的各中心轴的延长线C1,C2分别与凸缘部14的外端面14D交叉,但是,第1槽部141的中心轴的延长线C1可以与凸缘部14的第1横侧面14E交叉。在这种情况下,在导线31,32接线到端子电极41之后,导线31,32被引出到凸缘部14的第1横侧面14E的外侧,例如,通过沿着凸缘部14的第1横侧面14E移动切割工具,可以在凸缘部14的外侧切断导线31,32。

Claims (13)

1.一种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芯,包括卷芯部和设置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部的凸缘部;
线圈部,在所述卷芯部卷绕有第1导线和第2导线;以及
第1端子电极和第2端子电极,所述第1端子电极形成于与所述凸缘部的与所述轴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相比更靠一侧的第1区域,所述第2端子电极形成于与所述凸缘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心相比更靠另一侧的第2区域,
所述凸缘部上形成有所述第1导线和所述第2导线的任一个的引出部通过的第1槽部和第2槽部,
所述第1槽部向所述凸缘部的外侧延伸,
所述第2槽部以不同于所述第1槽部的角度向所述凸缘部的外侧延伸,
所述第1槽部从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卷芯部的边界附近到所述第1端子电极沿倾斜方向直线状地延伸,
所述第2槽部从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卷芯部的边界附近到所述第2端子电极沿倾斜方向直线状地延伸,
所述第1槽部跨越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之间,从所述第2区域延伸至所述第1区域,
所述第2槽部在所述第2区域的内侧朝向所述凸缘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延伸,
所述第1槽部的第1始端与所述第2槽部的第2始端共同形成于所述第2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槽部和所述第2槽部的各中心轴的延长线中至少所述第2槽部的中心轴的延长线与所述凸缘部的端面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槽部和所述第2槽部随着朝向所述凸缘部的外侧而宽度变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上形成有将所述第1槽部和所述第2槽部分隔开的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凸缘部和所述卷芯部的边界附近形成有阶梯面,
在所述阶梯面的周缘,所述第1槽部的第1始端和所述第2槽部的第2始端配置成位置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槽部的所述第1始端和所述凸缘部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2槽部的所述第2始端和所述凸缘部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槽部的第1终端和所述凸缘部的端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2槽部的第2终端和所述凸缘部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使所述芯反转时,从表面看到的所述凸缘部的外观形状和从背面看到的所述凸缘部的外观形状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部具有由第1导线形成的第1层和配置于所述第1层的外周并由第2导线形成的第2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芯部的另一个端部上设置有相对凸缘部,所述相对凸缘部上形成有与所述第1槽部对应的第3槽部和与所述第2槽部对应的第4 槽部,
所述第1导线的一个引出部通过形成于设置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部的所述凸缘部的第1槽部,
所述第1导线的另一个引出部通过形成于设置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所述相对凸缘部的第4槽部,
所述第2导线的一个引出部通过形成于设置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部的所述凸缘部的第2槽部,
所述第2导线的另一个引出部通过形成于设置在所述卷芯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所述相对凸缘部的第3槽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缘部的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第1端子电极和所述第2端子电极,
所述第1端子电极以一部分进入所述第1槽部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2端子电极以一部分进入所述第2槽部的方式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导线和所述第2导线的各引出部以接近所述凸缘部的端面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第1端子电极或所述第2端子电极。
13.一种芯,其特征在于,
具备:
卷芯部;以及
凸缘部,其设置在卷芯部的轴向上的一个端部,
所述凸缘部上形成有第1槽部和第2槽部,
所述第1槽部向所述凸缘部的外侧延伸,
所述第2槽部以不同于所述第1槽部的角度向所述凸缘部的外侧延伸,
所述第1槽部从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卷芯部的边界附近朝向所述凸缘部的端面沿倾斜方向直线状地延伸,
所述第2槽部从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卷芯部的边界附近朝向所述凸缘部的端面沿倾斜方向直线状地延伸,
所述第1槽部跨越与所述凸缘部的与所述轴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相比更靠一侧的第1区域、和与所述凸缘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心相比更靠另一侧的第2区域之间,从所述第2区域延伸至所述第1区域,
所述第2槽部在所述第2区域的内侧朝向所述凸缘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延伸,
所述第1槽部的第1始端与所述第2槽部的第2始端共同形成于所述第2区域。
CN201811410307.3A 2017-12-18 2018-11-23 线圈装置 Active CN1099354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2244 2017-12-18
JP2017242244A JP6966722B2 (ja) 2017-12-18 2017-12-18 コイ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5448A CN109935448A (zh) 2019-06-25
CN109935448B true CN109935448B (zh) 2022-01-04

Family

ID=66814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10307.3A Active CN109935448B (zh) 2017-12-18 2018-11-23 线圈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15075B2 (zh)
JP (1) JP6966722B2 (zh)
CN (1) CN1099354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89933B2 (ja) * 2017-05-12 2019-10-1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巻線装置
US11837396B2 (en) * 2018-02-05 2023-12-05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Common-mode choke coil
JP7021605B2 (ja) * 2018-06-11 2022-02-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JP7367399B2 (ja) * 2019-08-30 2023-10-24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装置
JP7230882B2 (ja) * 2020-05-27 2023-03-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JP7415899B2 (ja) * 2020-12-02 2024-01-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及び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JP7034350B1 (ja) * 2021-03-08 2022-03-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マグネット、電磁ブレーキ、及びエレベータ巻上機
JP7416023B2 (ja) 2021-07-28 2024-01-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6662A (ja) * 2002-10-25 2004-05-20 Tdk Corp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2005044846A (ja) * 2003-07-23 2005-02-17 Tdk Corp 分布巻線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コイル部品
CN1822256A (zh) * 2003-04-03 2006-08-23 Tdk株式会社 共模滤波器
JP2008091359A (ja) * 2006-09-29 2008-04-17 Toko Inc 巻線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CN105895304A (zh) * 2015-02-12 2016-08-2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
CN206040377U (zh) * 2016-07-26 2017-03-22 西北台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方便制造的变压器
CN107342160A (zh) * 2016-05-02 2017-11-10 田渊电机株式会社 电磁感应器及电磁感应器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98951Y2 (ja) * 1993-04-27 1999-08-23 株式会社トーキン コイルボビン
JP3159195B2 (ja) * 1999-01-18 2001-04-2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巻線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DE60036760D1 (de) 1999-08-19 2007-11-29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Spulenbauteil
JP2001326122A (ja) * 2000-03-10 2001-11-22 Murata Mfg Co Ltd 多層インダクタ
US7212093B2 (en) * 2003-07-25 2007-05-01 Kyocera Corporation Ferrite cor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common-mode noise filter using the same
JP4176726B2 (ja) * 2005-03-18 2008-11-05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US7256673B2 (en) * 2005-01-31 2007-08-14 Tdk Corporation Coil assembly including common-mode choke coil
JP4311575B2 (ja) * 2005-10-03 2009-08-12 東京パーツ工業株式会社 巻線チップ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4544222B2 (ja) * 2006-09-08 2010-09-15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US7358842B1 (en) * 2006-11-08 2008-04-15 Prosperity Dielectrics Co., Ltd. Wire-winding common mode choke
JP4789076B2 (ja) * 2007-12-14 2011-10-05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5343826B2 (ja) * 2009-12-02 2013-11-13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6015588B2 (ja) * 2013-08-06 2016-10-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巻線型電子部品
DE102014103324B4 (de) * 2014-03-12 2022-11-24 Tdk Electronics Ag Induktiv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induktiven Bauelements
CN106463258B (zh) * 2014-05-22 2019-01-0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多线绕组方法、多线绕组装置以及绕组型线圈部件
CN204463976U (zh) * 2014-11-03 2015-07-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共模滤波器
US10141098B2 (en) * 2015-02-12 2018-11-27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Coil component
JP6445396B2 (ja) * 2015-06-09 2018-12-26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6358194B2 (ja) * 2015-08-28 2018-07-1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46662A (ja) * 2002-10-25 2004-05-20 Tdk Corp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CN1822256A (zh) * 2003-04-03 2006-08-23 Tdk株式会社 共模滤波器
JP2005044846A (ja) * 2003-07-23 2005-02-17 Tdk Corp 分布巻線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コイル部品
JP2008091359A (ja) * 2006-09-29 2008-04-17 Toko Inc 巻線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CN105895304A (zh) * 2015-02-12 2016-08-2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
CN107342160A (zh) * 2016-05-02 2017-11-10 田渊电机株式会社 电磁感应器及电磁感应器的制造方法
CN206040377U (zh) * 2016-07-26 2017-03-22 西北台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方便制造的变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66722B2 (ja) 2021-11-17
US20190189337A1 (en) 2019-06-20
CN109935448A (zh) 2019-06-25
US11515075B2 (en) 2022-11-29
JP2019110212A (ja)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35448B (zh) 线圈装置
JP6015588B2 (ja) 巻線型電子部品
US10347415B2 (en) Coil component
US20220013274A1 (en) Coil device
JP5585934B2 (ja) コイル部品及び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US10141098B2 (en) Coil component
JP6065122B2 (ja) 巻線型電子部品及び巻線型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US7091815B2 (en) Electrical device, transformer, and indu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ical device
JP2020126976A (ja) コイル装置
US20190148063A1 (en) Complex electronic component
KR20140003131A (ko) 코일 부품과 그 실장 구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JP6966721B2 (ja) コイル装置
US10347416B2 (en) Coil component, circuit board provided with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coil component
CN111540577A (zh) 线圈装置
US8451081B2 (en) Coil assembly having pin support portions of different length
US11636967B2 (en) Coil device
JP2005251933A (ja) 巻線型コイル部品
KR102352174B1 (ko) 코일 부품
JP5105317B2 (ja) トランス
JP4419569B2 (ja) 巻線コイル部品
JP2016149490A (ja) コイル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43453Y2 (zh)
JP2022167385A (ja) インダクタおよびその実装構造
WO2016093030A1 (ja) 巻線型コイル
JPH09232155A (ja)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