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8877B - 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08877B
CN109908877B CN201910267467.5A CN201910267467A CN109908877B CN 109908877 B CN109908877 B CN 109908877B CN 201910267467 A CN201910267467 A CN 201910267467A CN 109908877 B CN109908877 B CN 1099088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idium
rubidium ion
solution
adsorption
microsphe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74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08877A (zh
Inventor
王磊
王琎
张治杰
王旭东
陈立成
范哲远
宫飞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674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088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08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8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08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8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水中加入聚乙烯醇,加热,再加入海藻酸钠及添加剂,制成第一混合溶液,冷却备用;将铷离子交换材料加入所述第一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并配制交联溶液,备用;将上述第二混合溶液,滴加到上述交联溶液中,得到球形颗粒,将所述球形颗粒陈化、水洗、烘干后,得到铷离子吸附微球。本发明提供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过程无环境污染,且微球吸附量大,分离效率高,长期使用性好。

Description

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铷及其化合物因具有优良的光电特性和强烈的化学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是极为重要的稀有贵重金属资源,在经济、战略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铷资源主要存在于矿石和盐湖卤水中,其中锂云母中铷的含量占全国铷储量的55%。离子交换吸附法因其回收效率高、对环境友好,是分离提取铷的众多方法中最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一种方法之一。
具有Keggin结构(通式为[XM12O40]n-,其中X=P、Si、Ge、As,M=Mo、W)的杂多酸盐对铷离子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其多孔球状结构中球体间以内聚力在一起,铵离子与水分子则缔合充填于球体空隙之中,只有大体积的铷、钾离子能与铵离子发生交换。利用杂多酸盐进行铷的回收提取,具有选择性好、吸附量高、能耗低、工艺简单等优点,但是由于细粉末呈微晶状结构,且其水力学性能较差,不能进行柱式操作等缺点均限制着其工业化的应用。
为提高杂多酸盐离子交换材料的固液分离性能,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等常被用作离子交换材料造粒成型的载体。采用PVC、PVDF成型的颗粒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但该类聚合物较差的亲水性导致其吸附效率较低;PVA分子中-OH在化学交联时被络合而亲水性减弱,且造粒产生的球体易相互黏连、成型效果与力学性能均不佳;SA含有大量亲水基团,海藻酸根极易与多价金属(常用Ca2+)交联,故其能快速成型,但所得颗粒耐溶胀性与机械性较差,且交联剂中Ca2+极易被以硫酸根主要阴离子的体系锂云母浸出液剥夺,形成硫酸钙沉淀而致球体碎裂;因此,造粒技术的不足严重制约着铷离子交换吸附法的推广应用,即现有铷离子交换材料的造粒技术的生产工艺多复杂、吸附效率低下、使用寿命较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铷离子微球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过程无环境污染。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其采用的铷离子交换材料的固定材料亲水性好,有利于溶液中铷离子与微球中有效成分的充分接触,吸附-解析过程快,吸附量大,效率高。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水中加入聚乙烯醇,加热,再加入海藻酸钠及添加剂,制成第一混合溶液,冷却备用;
将铷离子交换材料加入所述第一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溶液;
将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滴加到多价盐溶液中,进行首次交联,得到球形颗粒;
将所述球形颗粒置于饱和钠盐溶液中,进行交联硬化处理,经陈化、水洗、烘干后,得到铷离子吸附微球。
本发明提供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简单、生产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吸附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利于市场推广使用;
该制备方法将铷离子交换材料固定于聚乙烯醇载体上,添加海藻酸钠提高成球性能,加之高比表面积的添加剂与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的强烈氢键交联作用,充分混合上述组分后滴入交联溶液中,脱水后使得聚乙烯醇链间的氢键、微晶区以及大分子链缠结形成三维网络,同时海藻酸钠与交联剂可使聚乙烯醇形成稳定的互穿网络结构,最终得到铷离子吸附微球,其吸附-解析过程快、吸附量大、机械性能好。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中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添加剂、铷离子交换材料和水占所述铷离子吸附微球总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14%、0.4-1.5%、0.4-1.5%、20-60%、30-60%。
上述混合比例使得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吸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中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添加剂、铷离子交换材料和水占所述铷离子吸附微球总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9-12%、0.8-1.3%、0.8-1.3%、35-50%、40-50%。
在优选的范围内,上述混合比例更使得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吸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中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添加剂、铷离子交换材料和水占所述铷离子吸附微球总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0%、1%、1%、45%、43%。
上述混合比例为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吸附能力最强的最佳比例。
优选的是,所述铷离子交换材料为杂多酸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杂多酸盐的结构通式为[XM12O40]n-,其中,X=P、Si、Ge、As,M=Mo、W。
杂多酸盐对铷离子具有选择吸附能力,常见的例如磷钼酸铵和钨钼酸铵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其中磷钼酸铵、钨钼酸铵为对铷离子吸附性能较为突出的两种杂多酸盐。
优选的是,所述添加剂为硅酸钠和氧化石墨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其中,所述硅酸钠和氧化石墨烯是可与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形成强烈氢键交联作用的物质。
优选的是,所述铷离子吸附微球的直径为1.0-20mm。
这个范围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的直径既满足了微球的直径最小,又能够保证实现吸附柱的固液分离。
优选的是,所述聚乙烯醇的化学结构为1,3-乙二醇或1,2-乙二醇中的一种或者两种,聚合度为超高聚合度、高聚合度、中聚合度和低聚合度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醇解度为78%-99%。
本发明通过在聚乙烯醇中掺入海藻酸钠与硅酸钠,在保留聚乙烯醇亲水性的同时,克服了黏连、机械强度差等问题,提高了吸附微球的成型与耐用性能。
优选的是,所述多价金属盐溶液作为交联剂选择为氯化钙、氯化铝以及氯化锆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其中,所述多价金属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交联时间为3-5小时。
通过高浓度盐溶液的脱水作用,阻断了PVA的羟基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使PVA内部羟基通过氢键进行交联,解决PVA凝胶颗粒易水溶膨胀的问题;同时利用多价金属与海藻酸钠的快速交联形成凝胶的特点,改善微球的成球性,并使其与PVA在微球内部形成互穿型交联网络,提高微球的机械性能。本发明提供的交联剂使得到微球的尺寸大小更均一,进而使得其吸附、固液分离等性能高。
优选的是,所述的钠盐为氯化钠、硫酸钠及硝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其中,在10-30℃条件下,将所述球形颗粒置于饱和钠盐溶液中进行交联,陈化24-30小时后,在30-70℃条件下烘干。
微球在交联溶液中陈化保证其彻底交联,随后烘干制成最终吸附微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其使用铷离子交换材料的固定材料亲水性好,有利于溶液中的铷离子与微球中有效成分的充分接触,吸附-解析过程快,吸附量大,效率高;
2、本发明提供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且吸附效率高,利于推广使用;
3、本发明提供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出的铷离子吸附微球做成的离子交换剂的机械强度显著提高,水溶膨胀性得到抑制,使作为离子交换剂的吸附微球的使用寿命延长,分离效率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锂云母浸出液中回收铷的方法中的吸附设备结构图示意图;
其中,1-进水管,2-蠕动泵,3-进水口,4-柱式反应器,5-离子交换吸附剂,6-填料承托层,7-旋塞阀,8-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占铷离子吸附微球总质量的百分比例,在水中加入6-14%的聚乙烯醇,加热,再加入0.4-1.5%的海藻酸钠及0.4-1.5%的添加剂,制成第一混合溶液,冷却备用;
将20-60%铷离子交换材料加入所述第一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其中,水占铷离子吸附微球总质量的30-60%,备用;
将上述第二混合溶液滴加到多价金属交联溶液中,进行首次交联,得到球形颗粒,其中,该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交联时间为3-5小时;
将所述球形颗粒置于饱和钠盐溶液中,进行第二次交联,即交联硬化处理(在10-30℃条件下交联),陈化24-30小时后,水洗,再在温度为30-70℃的条件下烘干,得到直径为1.0-20mm的铷离子吸附微球;
其中,所述添加剂为硅酸钠和氧化石墨烯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其中,所述铷离子交换材料为杂多酸盐,具体的,所述铷离子交换材料为磷钼酸铵和钨钼酸铵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其中,所述聚乙烯醇的化学结构为1,3-乙二醇或1,2-乙二醇中的一种或者两种,聚合度为超高聚合度、高聚合度、中聚合度和低聚合度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醇解度为78%-99%;
其中,所述多价金属盐交联剂为氯化钙、氯化铝以及氯化锆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的钠盐溶液为氯化钠、硫酸钠及硝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饱和溶液,本发明提供的无机金属盐为硫酸钠,多价金属盐溶液为氯化铝溶液。
其中,交联的方法为微胶囊造粒、静电纺丝或者是其他挤出工艺的至少一种;
实施例1
一种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水中加入14%聚乙烯醇并加热、搅拌至溶化,随后加入1.5%海藻酸钠及0.4%的Na2SiO3,制成第一混合溶液冷却至50℃以下,备用;
S02加入24.1%磷钼酸铵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其中,水占铷离子吸附微球总质量的60%;
S03在100mL 50%Na2SO4溶液中加入2.5%(溶液百分比质量浓度)的AlCl3晶体,得到交联剂溶液;
S04利用微胶囊造粒仪,选择1mm尺寸的喷头,将步骤S02制得的第二混合溶液滴加到S03制得的交联剂溶液中,得成2-4mm直径的黄色球型颗粒,并在其中浸泡陈化24小时,水洗、在30℃温度下烘干后,制得铷离子吸附微球。
实施例2
一种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水中加入10%聚乙烯醇并加热、搅拌至溶化,随后加入1%海藻酸钠及1%的氧化石墨烯,制成第一混合溶液冷却至50℃以下,备用;
S02加入45%磷钼酸铵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其中,水占铷离子吸附微球总质量的43%;
S03分别配制500mL 50%Na2SO4溶液,500mL 1.5%的AlCl3溶液,作为交联剂溶液;
S04利用注射器针头,将步骤S02制得的第二混合溶液滴加到S03中AlCl3交联溶液中,交联得成2-5mm直径的黄色球型颗粒,陈化2小时候后,将小球至于Na2SO4溶液中继续完成聚乙烯醇的交联,浸泡陈化24小时,水洗、在40℃温度下烘干后,制得铷离子吸附微球。
实施例3
一种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水中加入6%聚乙烯醇并加热、搅拌至溶化,随后加入0.8%海藻酸钠及1.5%的氧化石墨烯,制成第一混合溶液冷却至50℃以下,备用;
S02加入60%磷钼酸铵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其中,水占铷离子吸附微球总质量的31.7%;
S03分别配制500mL 50%Na2SO4溶液,500mL 1.5%的AlCl3溶液,作为交联剂;
S04利用微胶囊造粒仪,选择1.0mm的喷头,将步骤S02制得的第二混合溶液滴加到S03中AlCl3交联溶液中,交联得成1.2-1.5mm直径的黄色球型颗粒,陈化2小时候后,将小球至于Na2SO4溶液中继续完成聚乙烯醇的交联,浸泡陈化24小时,水洗、在50℃温度下烘干后,制得铷离子吸附微球。
实施例4
一种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水中加入9%聚乙烯醇并加热、搅拌至溶化,随后加入0.4%海藻酸钠及0.6%的Na2SiO3,制成第一混合溶液冷却至50℃以下,备用;
S02加入50%钨钼酸铵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其中,水占铷离子吸附微球总质量的40%;
S03分别配制500mL 50%Na2SO4溶液,500mL 1.5%的AlCl3溶液,作为交联剂;
S04利用微胶囊造粒仪,选择10mm的喷头,将步骤S02制得的第二混合溶液滴加到S03中AlCl3交联溶液中,交联得成12-14mm直径的黄色球型颗粒,陈化2小时候后,将小球至于Na2SO4溶液中继续完成聚乙烯醇的交联,浸泡陈化24小时,水洗、在60℃温度下烘干后,制得铷离子吸附微球。
实施例5
一种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水中加入12%聚乙烯醇并加热、搅拌至溶化,随后加入1.3%海藻酸钠及0.7%的Na2SiO3,制成第一混合溶液冷却至50℃以下,备用;
S02加入36%钨钼酸铵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其中,水占铷离子吸附微球总质量的50%;
S03分别配制500mL 50%Na2SO4溶液,500mL 1.5%的AlCl3溶液,作为交联剂;
S04利用微胶囊造粒仪,选择15mm的喷头,将步骤S02制得的第二混合溶液滴加到S03中AlCl3交联溶液中,交联得成18-20mm直径的黄色球型颗粒,陈化2小时候后,将小球至于Na2SO4溶液中继续完成聚乙烯醇的交联,浸泡陈化24小时,水洗、在65℃温度下烘干后,制得铷离子吸附微球。
实施例6
一种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水中加入14%聚乙烯醇并加热、搅拌至溶化,随后加入1.5%海藻酸钠及1.3%的Na2SiO3,制成第一混合溶液冷却至50℃以下,备用;
S02加入35%钨钼酸铵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其中,水占铷离子吸附微球总质量的48.2%;
S03分别配制500mL 50%Na2SO4溶液,500mL 1.5%的AlCl3溶液,作为交联剂;
S04利用静电纺丝机,将步骤S02制得的第二混合溶液滴加到S03中AlCl3交联溶液中,交联得成1-3mm直径的黄色球型颗粒,陈化2小时候后,将小球至于Na2SO4溶液中继续完成聚乙烯醇的交联,浸泡陈化24小时,水洗、在70℃温度下烘干后,制得铷离子吸附微球。
本发明对实施例1至实施例6中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铷离子吸附微球,应用在锂云母浸出液中来提取铷离子,验证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吸附能力。所用的反应器见附图1,为一玻璃填充柱,其中,填有制备的铷离子吸附微球,柱高40cm,直径1.5cm,填充体积约10cm3,将铷离子吸附微球装入吸附柱中压实后,以一定流速泵入含铷的锂云母浸出液,液体在流经吸附填料床时与铷离子交换材料充分接触,通过铷离子与铵离子的交换而实现选择性吸附铷,当铷离子吸附微球吸附饱和时停止进水,并泵入超纯水对微球进行冲洗,直至出水离子电导率低于50μS/cm;随后泵入铵盐溶液,对吸附微球进行解析再生,收集得到富铷溶液。具体操作步骤见实施例7至实施例12。
实施例7
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置于吸附柱中,含铷的锂云母浸出液(铷离子浓度90mg/L,pH 6.5)按0.5mL/min的流速由进水口泵入,即从填充柱上方进水,下端出水,定期测定水中铷离子浓度,流经100倍填充柱体积后的离子交换剂(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铷离子吸附微球)吸附接近饱和,即至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停止进水,计算得到每克吸附微球的对铷离子的吸附量为10.0mg;
将所述吸附柱中浸出液排尽,从填充柱的上方缓慢泵入去离子水冲洗所述吸附柱,直至出水中离子电导低于50μS/cm;
此刻,再将5g/L氯化铵溶液从所述进水口以1.0mL/min的流速泵入所述吸附柱中,解析至溶液中铷离子的含量低于10mg/L,计算得到每克吸附微球可解析铷离子的量9.3mg,得到富铷溶液。
实施例8
将实施例2中制备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置于吸附柱中,含铷的锂云母浸出液(铷离子浓度90mg/L,pH 10.5)按0.5mL/min的流速由进水口泵入,即从填充柱上方进水,下端出水,定期测定水中铷离子浓度,流经100倍填充柱体积后的离子交换剂(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铷离子吸附微球)吸附接近饱和,即至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停止进水,计算得到每克吸附微球的对铷离子的吸附量为10.8mg;
将所述吸附柱中浸出液排尽,从填充柱的上方缓慢泵入去离子水冲洗所述吸附柱,直至出水中离子电导低于50μS/cm;
此刻,再将5g/L硫酸铵溶液从所述进水口以1.0mL/min的流速泵入所述吸附柱中,解析至溶液中铷离子的含量低于10mg/L,计算得到每克吸附微球可解析铷离子的量为9.6mg,得到富铷溶液。
实施例9
将实施例3中制备方法中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置于吸附柱中,含铷的锂云母浸出液(铷离子浓度90mg/L,pH 6.5)按0.5mL/min的流速由进水口泵入,即从填充柱上方进水,下端出水,定期测定水中铷离子浓度,流经100倍填充柱体积后的离子交换剂(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铷离子吸附微球)吸附接近饱和,即至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停止进水,计算得到每克吸附微球的对铷离子的吸附量为15.0mg;
将所述吸附柱中浸出液排尽,从填充柱的上方缓慢泵入去离子水冲洗所述吸附柱,直至出水中离子电导低于50μS/cm;
此刻,再将5g/L氯化铵溶液和硫酸铵从所述进水口以1.0mL/min的流速泵入所述吸附柱中,解析至溶液中铷离子的含量低于10mg/L,计算得到每克吸附微球可解析铷离子的量为14.2mg,得到富铷溶液。
实施例10
将实施例4中制备方法中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置于吸附柱中,含铷的锂云母浸出液(铷离子浓度120mg/L,钾离子浓度12g/L,钠离子浓度22g/L,pH10.5)按0.5mL/min的流速由进水口泵入,即从填充柱上方进水,下端出水,定期测定水中铷离子浓度,流经100倍填充柱体积后的离子交换剂(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铷离子吸附微球)吸附接近饱和,即至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停止进水,计算得到每克吸附微球的对铷离子的吸附量为11.3mg;
将所述吸附柱中浸出液排尽,从填充柱的上方缓慢泵入去离子水冲洗所述吸附柱,直至出水中离子电导低于50μS/cm;
此刻,再将5g/L氯化铵溶液从所述进水口以1.0mL/min的流速泵入所述吸附柱中,解析至溶液中铷离子的含量低于10mg/L,计算得到每克吸附微球可解析铷离子的量为10.4mg,得到富铷溶液。
实施例11
将实施例5中制备方法中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置于吸附柱中,含铷的锂云母浸出液(铷离子浓度120mg/L,钾离子浓度12g/L,钠离子浓度22g/L,pH10.5)按0.5mL/min的流速由进水口泵入,即从填充柱上方进水,下端出水,定期测定水中铷离子浓度,流经100倍填充柱体积后的离子交换剂(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铷离子吸附微球)吸附接近饱和,即至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停止进水,计算得到每克吸附微球的对铷离子的吸附量为10.9mg;
将所述吸附柱中浸出液排尽,从填充柱的上方缓慢泵入去离子水冲洗所述吸附柱,直至出水中离子电导低于50μS/cm;
此刻,再将5g/L氯化铵溶液从所述进水口以1.0mL/min的流速泵入所述吸附柱中,解析至溶液中铷离子的含量低于10mg/L,计算得到每克吸附微球可解析铷离子的量为9.7mg,得到富铷溶液。
实施例12
将实施例6中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置于吸附柱中,含铷的锂云母浸出液(铷离子浓度120mg/L,钾离子浓度12g/L,钠离子浓度22g/L,pH 10.5)按0.5mL/min的流速由进水口泵入,即从填充柱上方进水,下端出水,定期测定水中铷离子浓度,流经100倍填充柱体积后的离子交换剂(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铷离子吸附微球)吸附接近饱和,即至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停止进水,计算得到每克吸附微球的对铷离子的吸附量为10.7mg;
将所述吸附柱中浸出液排尽,从填充柱的上方缓慢泵入去离子水冲洗所述吸附柱,直至出水中离子电导低于50μS/cm;
此刻,再将5g/L氯化铵溶液从所述进水口以1.0mL/min的流速泵入所述吸附柱中,解析至溶液中铷离子的含量低于10mg/L,计算得到每克吸附微球可解析铷离子的量为9.6mg,得到富铷溶液。
从实施例7至实施例12数据可见,吸附微球对铷离子具有较强吸附能力,且所吸附铷离子在解吸过程中完全洗脱,微球吸附量与原液中铷离子的浓度成正比,但即使针对铷离子浓度为60mg/L的溶液,吸附微球的吸附量仍保持在8.5mg/g,完全满足锂云母浸出液中回收铷的实际生产需求。
本发明还对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吸附-再生与分离性能测试做了试验,将铷离子吸附微球还应用在锂云母浸出液中回收铷,具体步骤如下:
将直径1.5cm吸附柱中填充上述铷离子吸附微球,高度40cm,体积约10cm3。选用铷离子浓度120mg/L,钾离子浓度12g/L,钠离子浓度22g/L,pH 10.5的锂云母浸出液。从填充柱上方进水,下端出水,进水流量0.5mL/min。流经100倍填充柱体积后离子交换剂吸附剂接近饱和,停止进水,放空柱中水后,从填充柱的上方缓慢泵入去离子水冲洗填充柱,直至出水中离子电导率低于50μS/cm,再将5g/L氯化铵溶液从进水口以1.0mL/min的流速泵入,解吸至溶液中铷离子含量低于100mg/L,停止泵入氯化铵解吸溶液,放空柱内解吸液后泵入超纯水冲洗至电导率低于50μS/cm后,进入下一吸附周期,共进行10周期的吸附-解吸。
利用吸附尾液,解吸液浓度等的计算得到:首次吸附微球的对铷离子的吸附量为13mg/g,解吸量为10mg/g,首次解吸液各离子浓度分别为:Rb+:500mg/L,K+:800mg/L,Na+:5mg/L,较好的实现铷与钠的分离,并明显降低了钾与铷的比例,为后续高纯铷盐的制备提供了便利;吸附微球第二周期对铷离子的吸附量为10.2mg/g,解吸量为9.5mg/g,解吸液浓度与首次基本保持一致,由于第一周期并未将所吸附铷离子全部解下,因此吸附量有所下降;吸附微球第三周期对铷离子的吸附量为10.2mg/g,解吸量为9.8mg/g,解吸液浓度与首次基本保持一致;随后各周期的微球的吸附-解吸量基本与第二周期保持一致,解吸液各离子浓度也稳定在与第一周期接近的浓度,吸附微球的长期使用性能较好。
本发明提供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将铷离子交换材料固定于聚乙烯醇载体上,添加海藻酸钠提高成球性能,引入Na2SiO3加强聚乙烯醇内部氢键的交联,充分混合上述组分后,滴入交联溶液中,脱水后使得聚乙烯醇链间的氢键、微晶区以及大分子链缠结形成三维网络,同时海藻酸钠与多价金属交联可使聚乙烯醇形成稳定的互穿网络结构,最终得到铷离子吸附微球。利用上柱的吸附微球吸附锂云母浸出液中的铷离子,不仅可以有效分离铷与钾、钠等杂离子,而且微球在多个“吸附-解析”周期后对铷离子依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本发明开发的吸附微球制备工艺简单,制备过程无环境污染,且制备出的吸附微球吸附量大,分离效率高,长期使用性好,显著降低了锂云母浸出液中铷的回收成本。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的实施例。

Claims (6)

1.一种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水中加入聚乙烯醇,加热,再加入海藻酸钠及硅酸钠,制成第一混合溶液,冷却备用;
将铷离子交换材料加入所述第一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第二混合溶液;
将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滴加到多价金属盐溶液中,进行首次交联,得到球形颗粒;
将所述球形颗粒置于饱和钠盐溶液中,进行交联硬化处理,经陈化、水洗、烘干后,得到铷离子吸附微球;
其中,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中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硅酸钠、铷离子交换材料和水占所述铷离子吸附微球总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14%、0.4-1.5%、0.4-1.5%、20-60%、30-60%;所述铷离子交换材料为杂多酸盐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杂多酸盐的结构通式为[XM12O40]n-,其中,X=P、Si、Ge、As,M=Mo;
其中,所述多价金属盐溶液作为交联剂选择为氯化铝及氯化锆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所述多价金属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交联时间为3-5小时;
将上述方法制备出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置于吸附柱中,用于吸附含铷的锂云母浸出液中的铷离子,然后洗脱后,得到富铷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中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硅酸钠、铷离子交换材料和水占所述铷离子吸附微球总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9-12%、0.8-1.3%、0.8-1.3%、35-50%、40-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中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硅酸钠、铷离子交换材料和水占所述铷离子吸附微球总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0%、1%、1%、45%、4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铷离子吸附微球的直径为1.0-2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的化学结构为1,3-乙二醇或1,2-乙二醇中的一种或者两种,聚合度为超高聚合度、高聚合度、中聚合度和低聚合度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醇解度为78%-9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钠盐为氯化钠、硫酸钠及硝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其中,在10-30℃条件下,将所述球形颗粒置于饱和钠盐溶液中进行交联,陈化24-30小时后,在30-70℃条件下烘干。
CN201910267467.5A 2019-04-03 2019-04-03 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9088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7467.5A CN109908877B (zh) 2019-04-03 2019-04-03 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7467.5A CN109908877B (zh) 2019-04-03 2019-04-03 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8877A CN109908877A (zh) 2019-06-21
CN109908877B true CN109908877B (zh) 2022-05-03

Family

ID=66968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7467.5A Active CN109908877B (zh) 2019-04-03 2019-04-03 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088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6182A (zh) * 2020-01-08 2020-04-21 南华大学 基于铝污泥的铀吸附凝胶球的制备及处理含铀废水的方法
CN113509910B (zh) * 2020-11-25 2022-06-10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一种用于液体铷铯资源提取的金属铁氰化物吸附剂颗粒制备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8727A (zh) * 2009-04-08 2009-09-02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海藻酸钙包埋的磷钼酸铵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212388A (zh) * 2013-04-23 2013-07-24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凝胶球型铷/铯离子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804828A (zh) * 2014-02-14 2014-05-21 江南大学 一种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复合水凝胶及制备方法
CN105582902A (zh) * 2015-12-22 2016-05-18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水处理的复合凝胶材料
CN105833851A (zh) * 2016-05-18 2016-08-10 同济大学 官能团修饰海藻酸盐-石墨烯双网络纳米复合凝胶球的制备方法
CN106984290A (zh) * 2017-06-02 2017-07-28 河南工程学院 可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壳聚糖/海藻酸钠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8160048A (zh) * 2018-01-04 2018-06-15 清华大学 高稳定性除铯吸附剂的规模化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
CN108435143A (zh) * 2018-04-23 2018-08-24 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亲水性吸附剂、制备及吸附铷离子或锂离子的应用
CN108479719A (zh) * 2018-04-23 2018-09-04 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离子交换型吸附剂、制备及提取铷/锂的应用
CN109126747A (zh) * 2018-08-30 2019-01-04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高弹性go-sa-pva复合凝胶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89754A (zh) * 2018-11-14 2019-02-01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磷钼酸铵复合凝胶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8727A (zh) * 2009-04-08 2009-09-02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海藻酸钙包埋的磷钼酸铵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212388A (zh) * 2013-04-23 2013-07-24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凝胶球型铷/铯离子吸附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804828A (zh) * 2014-02-14 2014-05-21 江南大学 一种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复合水凝胶及制备方法
CN105582902A (zh) * 2015-12-22 2016-05-18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水处理的复合凝胶材料
CN105833851A (zh) * 2016-05-18 2016-08-10 同济大学 官能团修饰海藻酸盐-石墨烯双网络纳米复合凝胶球的制备方法
CN106984290A (zh) * 2017-06-02 2017-07-28 河南工程学院 可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壳聚糖/海藻酸钠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8160048A (zh) * 2018-01-04 2018-06-15 清华大学 高稳定性除铯吸附剂的规模化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
CN108435143A (zh) * 2018-04-23 2018-08-24 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亲水性吸附剂、制备及吸附铷离子或锂离子的应用
CN108479719A (zh) * 2018-04-23 2018-09-04 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离子交换型吸附剂、制备及提取铷/锂的应用
CN109126747A (zh) * 2018-08-30 2019-01-04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高弹性go-sa-pva复合凝胶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89754A (zh) * 2018-11-14 2019-02-01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磷钼酸铵复合凝胶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tudy on adsorption behavior of cesium using ammonium tungstophosphate (AWP)-calcium alginate microcapsules";WU Yan et al.;《SCIENCE CHINA Chemistry》;20120930;第55卷(第9期);第1719-1725页 *
"磷钨酸铵-海藻酸钙复合吸附剂分离铷钾工艺研究";安莲英等;《矿物岩石》;20150930;第35卷(第3期);第1-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8877A (zh) 2019-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o et al. Phosphorus removal and recovery from water with macroporous bead adsorbent constituted of alginate-Zr4+ and PNIPAM-interpenetrated networks
Wan et al. Phosphate adsorption on novel hydrogel beads with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IPN) structure in aqueous solutions: kinetics, isotherms and regeneration
CN107442082B (zh) 一种磁性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锆凝胶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801262B (zh) 一种磁性复合铀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908877B (zh) 铷离子吸附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8525636B (zh) 一种快速吸附解析的吸附剂、制备及在锂/铷吸附的应用
CN105214629A (zh) 一种生物质基纳米氧化镧除磷复合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08251A (zh) 盐湖提锂用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8750B (zh) 一种利用嵌入型氧化镧复合树脂深度除磷的方法
CN108479719B (zh) 一种高性能离子交换型吸附剂、制备及提取铷/锂的应用
CN112337427B (zh) 一种La@Zr@SiO2@膨润土复合除磷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09608655A (zh) 一种双功能基团MOF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970589B (zh) 一种水滑石基复合凝胶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59891A (zh) 一种磁性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31371A (zh) 一种锂离子吸附材料制备方法
CN102367182A (zh) 一种利用有机改性膨润土处理废水的方法
CN108047361B (zh) 一种磁性螯合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复合污染水体净化中的应用
CN109865504B (zh) 铷离子吸附微球及其应用
CN109847718B (zh) 一种水合氧化锆/海藻酸锶复合凝胶珠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10237829A (zh) 一种改性锂吸附超高交联树脂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09910B (zh) 一种用于液体铷铯资源提取的金属铁氰化物吸附剂颗粒制备方法
CN110105486A (zh) 一种导电性铝系锂离子吸附柱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66651C (zh) 含四甲基胍阳离子的交联型阴离子聚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998624A (zh) 一种除磷吸附剂的造粒方法
CN113105595B (zh) 一种用于稀土矿区氨氮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废水处理的交联改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