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0151A - 手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手动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0151A
CN109690151A CN201780050167.0A CN201780050167A CN109690151A CN 109690151 A CN109690151 A CN 109690151A CN 201780050167 A CN201780050167 A CN 201780050167A CN 109690151 A CN109690151 A CN 1096901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ft
axis
chosen axis
gear
guide p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01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90151B (zh
Inventor
松本瑞辉
二宫良介
市川雅也
大泽英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A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690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0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90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01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08Multip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common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 F16H63/20Multipl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being moved by a single common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with preselection and subsequent movement of each final output mechanism by movement of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in two different ways, e.g. guided by a shift g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4Providing feel, e.g. to enable sel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6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 F16H61/34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comprising two mechanisms, one for the preselection movement, and one for the shifting mov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4Providing feel, e.g. to enable selection
    • F16H2061/241Actuators providing feel or simulating a shift gate, i.e. with active force generation for providing counter forces for feed ba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2063/3076Selector shaft assembly, e.g. supporting, assembly or manufacturing of selector or shift shafts; Speci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52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six forward spe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 F16H3/087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 F16H3/091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including a single countershaft
    • F16H3/0915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xclusively or essentially with continuously meshing gears, that can be disengaged from their shaf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gears including a single countershaft with coaxial input and output 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种手动变速器,设置有:换挡选择轴头(2),换挡选择轴头(2)固定至轴(1);选择内杆(4),选择内杆(4)连接至换挡选择轴头(2);导引销(6),导引销(6)与换挡选择轴头(2)一体地形成;以及导引板(7),导引板(7)与导引销(6)接合。为了抑制轴(1)的弯曲,手动变速器包括用于换挡选择轴头(2)和选择内杆(4)的连接部分(4a)以及用于导引销(6)和导引板(7)的接合部分(6a),连接部分(4a)和接合部分(6a)布置在由第一虚拟平面(P1)和第二虚拟平面(P2)分隔的四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R1)内。

Description

手动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动变速器,该手动变速器通过由操作者对换挡选择杆进行操作来执行变速操作。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诸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类型的用于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机构(在下文中被称为“第一常规装置”)。第一常规装置构造成使得:当换挡选择杆被选择操作时旋转从互锁构件被传递至内杆,并且当换挡选择杆被换挡操作时互锁构件和内杆沿着轴线相对移动。根据第一常规装置,固定至换挡选择轴的内杆的周缘表面和形成在连接至换挡选择杆的互锁构件上的导引板构造成彼此以可滑动的方式接触。因此,内杆与互锁构件之间的连接是稳定的而不会在选择操作时产生颤动。
此外,传统上,已知诸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类型的用于手动变速器的换挡控制装置(在下文中被称为“第二常规装置”)。第二常规装置包括对换挡选择轴进行支承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其中,第一轴承设置在换挡外杆侧处,在换挡外杆侧处,操作力被输入至换挡选择杆。根据第二常规装置,第一轴承与换挡选择轴之间的间隙被设定成大于第二轴承与换挡选择轴之间的间隙。另外,设定了将要施加至换挡选择杆的大的操作力,并且因此,即使在旋转下的换挡选择轴偏转,换挡选择轴也与第二轴承相接触从而能够对换挡选择轴进行操作。
现有技术文件列表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07-132358 A
专利文献2:JP2014-81061 A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此处应注意的是,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二常规装置,换挡选择轴在旋转时可以通过施加至换挡选择杆的操作力而偏转。换句话说,当换挡选择轴旋转时,施加至换挡选择杆的操作力被输入为在与换挡选择轴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力,并且因此,偏转在换挡选择轴处产生。如上所述,当在换挡选择轴处产生偏转时,在第一常规装置中,可能出现由换挡选择轴的这种偏转引起的颤动的产生的可能性。
此外,在手动变速器中,在一些情况下,设置有对换挡选择轴的移动和旋转进行导引的导引销和与导引销接合的导引板。在设置有这种导引销和导引板的情况下,当在换挡操作和选择操作已经完成之后另外的操作力被输入至换挡选择轴时,在导引销与导引板之间产生的反作用力被输入至换挡选择轴。在这种情况下,操作力和反作用力的合力可以被输入至换挡选择轴,这可能会导致容易产生大的偏转。偏转(换挡选择杆的不期望的移位量)越大,越容易产生颤动(选择颤动)。这可能使换挡感受恶化。
考虑到相关技术的上述难题和问题而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通过抑制换挡选择轴的偏转来获得良好的换挡感受的手动变速器。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与权利要求1的发明相关联的用以解决以上问题的手动变速器包括:换挡选择轴,该换挡选择轴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并且同时能够绕轴线旋转;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固定至换挡选择轴,并且该连接构件能够与换挡选择轴作为一单元一起移动并且同时能够与换挡选择轴一起旋转;杆构件,该杆构件连接至连接构件,并且同时该杆构件基于用于使换挡选择轴旋转而输入的操作力来推动连接构件,使得换挡选择轴和连接构件绕轴线旋转;导引销,该导引销设置成从换挡选择轴的外周缘表面突出,并且该导引销响应于换挡选择轴的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和换挡选择轴的绕轴线的旋转而能够与换挡选择轴作为一单元一起移动并且同时能够与换挡选择轴一起旋转;以及导引板,该导引板形成有槽部分,响应于换挡选择轴的移动和旋转而移位的导引销与该槽部分在换挡选择轴的一部分处接合,并且该槽部分对换挡选择轴的移动和旋转进行导引,其中,多个拨叉中的连接至换挡选择轴的一个拨叉通过与换挡选择轴的移动和旋转中的一者相对应的选择操作而被选择,并且所选择的一个拨叉通过与换挡选择轴的移动和旋转中的另一者相对应的换挡操作而被操作,从而建立变速挡以完成变速操作,并且连接部分设置成将连接构件连接至杆构件,接合部分设置成将导引销与形成在导引板处的槽部分接合,并且其中,连接构件、杆构件、导引销和导引板布置成使得在变速操作完成之后在导引销和导引板在接合部分处接合并且同时导引销限制换挡选择轴的旋转的状态下,假设换挡选择轴的一部分是支点,连接部分是作用点,接合部分是载荷点,并且假设支点、作用点和载荷点存在于同一虚拟平面上,则在载荷点处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操作方向变成与输入至作用点的操作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如上所述,在手动变速器的变速操作完成之后,导引销接合在导引板的槽部分中,并且换挡选择轴的旋转可以被限制。此外,换挡选择轴的一部分用作支点,连接部分用作作用点,并且接合部分用作载荷点,并且当这些支点、作用点和载荷点存在于同一虚拟平面上时,连接构件、杆构件、导引销和导引板可以布置成使得在载荷点处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操作方向变成与输入至连接部分的操作力的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因此,从接合部分输入的反作用力可以使从连接部分输入的操作力减小,并且因此,产生换挡选择轴的偏转的力可以减小。
通过构造如上所述的手动变速器,当在变速操作完成之后换挡选择轴旋转时,换挡选择轴的偏转量可以减小。因此,当由车辆驾驶员操作的换挡选择杆和杆构件通过变速线缆等连接时,换挡选择杆的颤动——例如,在变速操作完成之后的选择颤动——可以减小从而获得良好的换挡感受。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变速器的说明图;
[图2]图2是换挡机构的立体图;
[图3]图3是用于对图2中所示的换挡选择轴头、选择内杆、导引销以及导引板的布置结构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4]图4是用于对图3中所示的槽部分的在横截面方向上的形状进行说明的视图;
[图5]图5是用于对换挡模式进行说明的视图;
[图6]图6是对输入至连接部分的选择操作力、输入至接合部分的反作用力、和输入至换挡选择轴的合力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7]图7是对图3中所示的选择内杆的轨迹和导引销的轨迹进行说明的视图;
[图8]图8是对导引销和形成在导引板上的槽部分的接合进行说明的视图;
[图9]图9表示修改的实施方式并且示出了区域以及连接部分和接合部分之间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手动变速器的结构)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对与根据实施方式的手动变速器相对应的变速器100进行说明。此处应注意的是,在图1中,发动机11所位于的一侧被定义成变速器100的前方侧,并且差速器(DF)所位于的一侧被定义成变速器100的后方侧。此外,变速器100的前方/后方方向被定义成是变速器100的轴线方向。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速器100包括输入轴101、输出轴102、副轴103、第一驱动齿轮111至第六驱动齿轮116、第一从动齿轮121至第六从动齿轮126、输出轴侧减速齿轮131、副轴侧减速齿轮132、倒挡驱动齿轮141、倒挡从动齿轮142、空转轴143、倒挡空转齿轮144、第一套筒S1至第三套筒S3、第一拨叉F1至第三拨叉F3、以及倒挡拨叉FR。
输入轴101、输出轴102和副轴103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变速器100的壳体(未示出)处。输入轴101连接至离合器12,并且转矩被从发动机11经由离合器12传递。输出轴102以与输入轴101同轴的方式设置在输入轴101的后方侧处。吸收驱动轮18R与驱动轮18L之间的转速差的差速器(DF)17连接至输出轴102。副轴103设置成与输入轴101和输出轴102平行。
第一驱动齿轮111和第二驱动齿轮112固定在输入轴101上。第五驱动齿轮115、第六驱动齿轮116和第三驱动齿轮113空转地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输入轴101上。根据本实施方式,从输入轴101的前方侧至后方侧,按第一驱动齿轮111、第二驱动齿轮112、第五驱动齿轮115、第六驱动齿轮116和第三驱动齿轮113的顺序布置。
第一从动齿轮121和第二从动齿轮122空转地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副轴103上。第五从动齿轮125、第六从动齿轮126和第三从动齿轮123固定至副轴103。根据本实施方式,从副轴103的前方侧至后方侧,按第一从动齿轮121、第二从动齿轮122、第五从动齿轮125、第六从动齿轮126和第三从动齿轮123的顺序设置。
第一驱动齿轮111和第一从动齿轮121彼此相互啮合。第二驱动齿轮112和第二从动齿轮122彼此相互啮合。第三驱动齿轮113和第三从动齿轮123彼此相互啮合。第五驱动齿轮115和第五从动齿轮125彼此相互啮合。第六驱动齿轮116和第六从动齿轮126彼此相互啮合。
第一驱动齿轮111、第二驱动齿轮112、第三驱动齿轮113、第五驱动齿轮115和第六驱动齿轮116的齿轮直径依次变大。第一从动齿轮121、第二从动齿轮122、第三从动齿轮123、第五从动齿轮125和第六从动齿轮126的齿轮直径依次变小。应注意的是,第五驱动齿轮115的齿轮直径大于第五从动齿轮125的齿轮直径。
输出轴侧减速齿轮131设置在输出轴102处。副轴侧减速齿轮132设置在副轴103的一侧。输出轴侧减速齿轮131和副轴侧减速齿轮132彼此相互啮合。副轴侧减速齿轮132的齿轮直径设定成小于输出轴侧减速齿轮131的齿轮直径。因此,发动机11(更详细地,输入轴101)的转速在副轴侧减速齿轮132与输出轴侧减速齿轮131之间被减速,从而使来自发动机11的转矩增加。
空转轴143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变速器100的壳体处并与输入轴101和副轴103平行。倒挡驱动齿轮141固定至输入轴101。倒挡从动齿轮142固定至副轴103。倒挡空转齿轮144设置在空转轴143处,以能够沿轴线方向(前方/后方方向)移动。倒挡空转齿轮144与倒挡拨叉FR接合。倒挡空转齿轮144与倒挡驱动齿轮141和倒挡从动齿轮142啮合或者不与倒挡驱动齿轮141和倒挡从动齿轮142啮合。
第一套筒S1在第一从动齿轮121与第二从动齿轮122之间设置在副轴103上,以阻止相对旋转但允许沿轴线方向移动。第一套筒S1与第一拨叉F1的衬垫部分F1c(见图2)接合。第一套筒S1根据第一套筒S1的轴线位置而与形成在第一从动齿轮121上的第一接合/断开接合部分E1和形成在第二从动齿轮122上的第二接合/断开接合部分E2中的一者接合或断开接合。
第二套筒S2在第三驱动齿轮113与输出轴102之间设置在输入轴101上,以阻止与输入轴101的相对旋转但允许相对于输入轴101沿轴线方向移动。第二套筒S2与第二拨叉F2的衬垫部分F2c(见图2)接合。第二套筒S2根据第二套筒S2的轴线位置而与形成在第三驱动齿轮113上的第三接合/断开接合部分E3和形成在输出轴102上的第四接合/断开接合部分E4中的一者接合或断开接合。
第三套筒S3在第五驱动齿轮115与第六驱动齿轮116之间设置在输入轴101上,以阻止与输入轴101的相对旋转但允许相对于输入轴101沿轴线方向移动。第三套筒S3与第三拨叉F3的衬垫部分F3c(见图2)接合。第三套筒S3根据第三套筒S3的轴线位置而与形成在第五驱动齿轮115上的第五接合/断开接合部分E5和形成在第六驱动齿轮116上的第六接合/断开接合部分E6中的一者接合或断开接合。
此处应注意的是,在第一套筒S1至第三套筒S3中的每一者与接合/断开接合部分E1至E6中的每一者之间设置有同步器机构,以用于使第一套筒S1至第三套筒S3中的每一者与接合/断开接合部分E1至E6中的每一者之间的转速差同步。此处使用的同步器机构是公知的技术机构,并且将省略对该同步器机构的说明。
(换挡机构)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至图8对换挡机构10进行说明。换挡机构10构造成建立变速器100的多个速度挡。如图2中所示,换挡机构10包括换挡选择轴1、作为“连接构件”的换挡选择轴头2、形成“杆构件”的选择外杆3、形成“杆构件”的选择内杆4、换挡外杆5、导引销6、以及导引板7。此外,换挡机构10包括倒挡拨叉轴8、互锁构件9、第一拨叉F1至第三拨叉F3、倒挡拨叉FR、第一内杆l1至第三内杆l3、以及倒挡内杆lr。
换挡选择轴1(在下文中简称为“轴1”)沿变速器100的前方/后方方向布置,并且换挡选择轴1被容置在变速器100的壳体中以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并且能够绕变速器100所绕的轴线旋转。轴1响应于通过换挡操作——在该换挡操作中,轴1沿换挡选择杆990的换挡方向(见图5)移动——的“用于使轴1沿轴线方向移动而输入的操作力(在下文中被称为“换挡操作力”)”而随着“为移动和旋转中的一者,即,移动的换挡操作”移动。此外,轴1响应于通过选择操作——在该选择操作中,轴1沿换挡选择杆990的选择方向(见图5)移动——的“用于使轴1旋转而输入的操作力(在下文中被称为“选择操作力”)”而随着“为移动和旋转中的另一者,即,旋转的选择操作”旋转。
如图2中所示,作为连接构件的换挡选择轴头2构造成固定在轴1的前方侧处并且从轴1的外周缘表面突出。通过该构型,换挡选择轴头2与轴1作为一单元一起移动并且同时与轴1一起旋转。换句话说,换挡选择轴头2在轴1的换挡操作时与轴1一起沿着轴线移动。此外,换挡选择轴头2在轴1的选择操作时与轴1一起绕轴线旋转。因此,换挡选择轴头2是“固定至换挡选择轴1并且响应于换挡选择轴1的移动和旋转而与轴1作为一单元一起移动并且同时与轴1一起旋转”的连接构件。
形成“杆构件”的选择外杆3设置在变速器100的壳体的外部。选择外杆3通过变速线缆K1连接至由车辆驾驶员操作的换挡选择杆990,如图2中所示。因此,当输入至换挡选择杆990的操作力经由变速线缆K1被传递时,选择外杆3通过传递的选择操作力而绕与轴1的轴线正交的旋转轴线旋转。
形成“杆构件”的选择内杆4设置在变速器100的壳体中。如图2和图3所示,选择内杆4在基部端侧处固定至选择外杆3且与选择外杆3作为一单元,并且选择内杆4在梢部端侧处连接至换挡选择轴头2。因此,当选择外杆3通过传递的选择操作力而旋转时,选择内杆4与选择外杆3作为一单元一起旋转并且推动换挡选择轴头2。因此,通过选择内杆4对换挡选择轴头2的推动,选择操作力被传递至换挡选择轴头2。当选择操作力被传递至换挡选择轴头2时,由于换挡选择轴头2从轴1的外周缘表面突出,因此轴1和换挡选择轴头2作为一单元通过传递的选择操作力而旋转。
因此,选择外杆3和选择内杆4形成杆构件,“该杆构件连接至用作连接构件的换挡选择轴头2,并且同时推动换挡选择轴头2使得轴1和换挡选择轴头2基于作为输入以使轴1旋转的操作力的选择操作力而绕轴1的轴线旋转”。
换挡外杆5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并且通过变速线缆K2连接至换挡选择杆990,如图2中所示。因此,当输入至换挡选择杆990的换挡操作力经由变速线缆K2被传递时,换挡外杆5通过传递的换挡操作力而绕与轴1的轴线大致正交的旋转轴线旋转。此处应注意的是,换挡外杆5通过连杆机构(未示出)连接至换挡选择轴头2,并且通过该连杆机构的操作,换挡外杆5的旋转被转换成沿轴1的轴线方向的轴向移动。
此处将参照图5对表示换挡选择杆990的可移动范围的换挡模式950进行说明。换挡模式950包括彼此平行的倒挡闸950a、1-2挡闸950b、3-4挡闸950c和5-6挡闸950d。这些闸的空挡位置通过选择闸950e连通。此处应注意的是,倒挡闸950a、1-2挡闸950b、3-4挡闸950c和5-6挡闸950d沿作为前方/后方方向的换挡方向形成。此外,倒挡闸950a、1-2挡闸950b、3-4挡闸950c和5-6挡闸950d的每个空挡位置在换挡方向上定位在中间位置处。倒挡闸950a的空挡位置定位在倒挡闸950a的端部处,根据本实施方式定位在倒挡闸950a的下端处。此外,选择闸950e沿作为右/左方向的选择方向形成。还应注意的是,“换挡操作”意指车辆的操作者在换挡方向上操作换挡选择杆990,并且“选择操作”意指车辆的操作者在选择方向上操作换挡选择杆990。
如图2和图3中所示,导引销6设置在换挡选择轴头2处并且设置成从轴1的外周缘表面突出。更详细地,导引销6设置在换挡选择轴头2处,并且导引销6设置成相对于右/左位置朝向布置有选择内杆4的一侧(如图2和图3中观察到的左侧)突出,从而将轴1定义为参考点。因此,导引销6能够响应于轴1的与换挡操作相对应的移动和轴1的与选择操作相对应的旋转而与轴1一起移动和旋转。
导引板7借助于支架B固定至变速器100的壳体,如图3中所示。导引板7设置成面向导引销6并且对导引销6(即,轴1)的轴向移动和旋转进行导引。更详细地,导引板7相对于右/左位置设置在布置有选择内杆4的一侧(如图2和图3中观察到的左侧)处,从而将轴1定义为参考点。如图4中所示,导引板7设置有槽部分71和72,所述槽部分71和72与能够响应于轴1的换挡操作和选择操作而移动的导引销6接合。槽71形成为使得槽71响应于导引销6的移位而布置成与轴1的轴线平行,导引销6响应于换挡操作在换挡操作的作用下与轴1作为一单元一起移动。槽部分71的在横截面方向上的形状形成为近似C形,并且槽部分71的开口端部部分711设定成在槽宽度(窄宽度)方面比作为槽71的底部的深侧部分712更窄。槽72响应于导引销6的移位而形成为与轴1的轴线正交,导引销6响应于选择操作在选择操作的作用下与轴1作为一单元一起移动。
换句话说,形成在导引板7上的槽部分71设置成通过轴1的换挡操作而沿导引销6的移动方向,即,沿轴1的轴线方向延伸。此外,形成在导引板7上的槽72设置成通过轴1的选择操作而沿导引销6的旋转方向,即沿与轴1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如图3中所示,作为作用点的“将换挡选择轴头2和选择内杆4连接的连接部分4a”和作为载荷点的“使导引销6与导引板7接合的接合部分6a”布置在四个区域R1、R2、R3和R4中的一个区域R1内,四个区域R1、R2、R3和R4由包括“轴1”的轴线的第一虚拟平面P1和包括轴1的轴线且与第一虚拟平面P1正交的第二虚拟平面P2界定。如所说明的,作为作用点的连接部分4a和作为载荷点的接合部分6a布置在同一区域R1中,并且因此,从导引板7(接合部分6a)输入至导引销6的反作用力可以抵抗选择操作力而作用,从而减小使变成支点(包括支点)的轴1偏转的力。根据上述变速器100,换挡选择轴头2、选择内杆4、导引销6和导引板7布置成使得反作用力操作方向变成与选择操作力操作方向相反。换句话说,换挡选择轴头2、选择内杆4、导引销6和导引板7布置在相对于轴1的同一侧(如图2和图3中观察到的左侧)。
此外,如图3中所示,作为作用点的“将换挡选择轴头2和选择内杆4连接的连接部分4a”和作为载荷点的“使导引销6与导引板7接合的接合部分6a”布置在同一虚拟平面V(相同的虚拟平面)上,并且作为轴1的轴线与同一虚拟平面V之间的交点的点1a变成支点,即,“轴的一部分”变成支点。换句话说,支点1a、作用点和载荷点存在于同一虚拟平面V上(相同的虚拟平面上)。当这些点存在于同一虚拟平面V上时,如稍后将详细说明的,从导引板7(接合部分6a)输入至导引销6的反作用力能够抵抗选择操作力来施加。应注意的是,在下文中,作为“轴的一部分”的点1a也将被称为支点1a。
返回至关于图2的说明,多个拨叉——即,第一拨叉F1、第三拨叉F3和第二拨叉F2——依次从前方侧至后方侧面向彼此定位并且骑跨在轴1和互锁构件9上。根据该实施方式,第一拨叉F1至第三拨叉F3是门形摆动式拨叉,并且拨叉F1至F3中的每一者相应地包括主体F1a至F3a、支承部分F1b至F3b、以及衬垫部分F1c至F3c。主体部分F1a、主体部分F2a和主体部分F3a形成为近似C形。如图2中所示,拨叉头F1d设置在第一拨叉F1的主体部分F1a的上表面侧处并且与第一拨叉F1一体地突出。此外,如图2中所示,拨叉头F2d设置在第二拨叉F2的主体部分F2a的下侧表面,即,面向轴1的表面,处并且从第二拨叉F2突出,并且拨叉头F3d设置在第三拨叉F3的主体部分F3a的下侧表面,即面向轴1的表面,处并且从第三拨叉F3突出。
支承部分F1b至支承部分F3b分别设置在主体部分F1a至F3a的两端部部分处。通过将每一对支承部分F1b、每一对支承部分F2b、每一对支承部分F3b固定至变速器100的壳体,第一拨叉F1至第三拨叉F3附接至壳体以能够摆动。
如图2中所示,倒挡拨叉轴8以在轴线方向上指向纵向侧的方式附接至变速器100的壳体。倒挡拨叉FR沿轴线方向以可移动的方式附接至倒挡拨叉轴8。倒挡拨叉连接构件FRd将倒挡拨叉FR与倒挡拨叉轴8连接。与倒挡内杆lr接合的倒挡接合部分(未示出)设置在倒挡拨叉连接构件FRd处。
互锁构件9设置在轴1上,能够与轴1作为一单元旋转,并且不被允许沿轴1的轴线方向移动。互锁构件9构造成使得当拨叉F1至F3中的一者通过选择操作被选择时,互锁构件9防止未被选择的其余拨叉进行摆动运动。
如图2中所示,第一内杆l1与换挡选择轴头2一体地形成并且与换挡选择轴头2一起固定至轴1。如图2中所示,第二内杆l2、第三内杆l3和倒挡内杆lr例如借助于销等固定至轴1。第一内杆l1与轴1和换挡选择轴头2一起旋转,并且与第一拨叉F1的拨叉头F1d接合或与第一拨叉F1的拨叉头F1d断开接合。第二内杆l2与轴1一起旋转,并且与第二拨叉F2的拨叉头F2d接合或与第二拨叉F2的拨叉头F2d断开接合。第三内杆l3与轴1一起旋转,并且与第三拨叉F3的拨叉头F3d接合或与第三拨叉F3的拨叉头F3d断开接合。倒挡内杆lr与轴1一起旋转,并且与倒挡拨叉连接构件FRd接合或与倒挡拨叉连接构件FRd断开接合。
通过选择外杆3和选择内杆4借助于所传递的选择操作力的旋转,选择操作力被传递至换挡选择轴头2以使轴1绕其轴线旋转。换句话说,轴1被选择操作。因此,根据轴1的旋转方向的角度,第一内杆l1、第二内杆l2、第三内杆l3和倒挡内杆lr中的任何一者选择性地与定位在对应的内杆l1至l3和lr处的拨叉头F1d、拨叉头F2d、拨叉头F3d和倒挡拨叉连接构件FRd中的任何一者接合。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导引销6与换挡选择轴头2一体地形成,因此导引销6伴随换挡选择轴头2(轴1)的旋转而与换挡选择轴头2一起旋转。导引销6与形成在导引板7处的槽部分72接合并且在该槽部分72中移动。
更详细地,当换挡选择杆990通过选择操作定位在选择闸950e的1-2挡闸950b处时,轴1定位在第一旋转位置处并且第一内杆l1与拨叉头F1d接合。当轴1定位在与第一旋转位置不同的旋转位置处时,第一内杆l1与拨叉头F1d断开接合。
当换挡选择杆990通过选择操作定位在选择闸950e的3-4挡闸950c处时,轴1定位在第二旋转位置处,该第二旋转位置是比第一旋转位置沿向前方向进一步旋转的位置,并且第二内杆l2与拨叉头F2d接合。当轴1定位在与第二旋转位置不同的旋转位置处时,第二内杆l2与拨叉头F2d断开接合。
当换挡选择杆990通过选择操作定位在选择闸950e的5-6挡闸950d处时,轴1定位在第三旋转位置处,该第三旋转位置是比第二旋转位置沿向前方向进一步旋转的位置,并且第三内杆l3与拨叉头F3d接合。当轴1定位在与第三旋转位置不同的旋转位置处时,第三内杆l3与拨叉头F3d断开接合。
当换挡选择杆990通过选择操作定位在选择闸950e的倒挡闸950a处时,轴1定位在倒挡旋转位置处,该倒挡旋转位置是比第一旋转位置沿反向方向进一步旋转的位置,并且倒挡内杆lr与倒挡拨叉连接构件FRd接合。当轴1定位在与倒挡旋转位置不同的旋转位置处时,倒挡内杆lr与倒挡拨叉连接构件FRd断开接合。
在第一内杆l1至第三内杆l3和倒挡内杆lr中的任何一者与同相应的内杆对应定位的拨叉头F1d至F3d和倒挡拨叉连接构件FRd中的任何一者接合的状态下,当换挡选择杆990沿换挡方向换挡时,轴1沿轴线方向移动。因此,建立了变速挡以完成变速操作。
在这种变速操作下,当换挡选择杆990被换挡操作时,选择外杆3旋转,并且然后,选择操作力L1通过选择内杆4被传递至换挡选择轴头2,如图6中所示。因此,换挡选择轴头2和轴1作为一单元沿选择操作力L1传递方向旋转。
导引销6一体地形成在换挡选择轴头2上。因此,换挡选择轴头2和导引销6作为一单元沿相同方向旋转。在选择操作时,导引销6与形成在导引板7处的槽部分72接合。因此,与轴1的选择操作相关联,导引销6旋转直到槽部分71与由导引板7的槽部分72导引的选择闸,具体地是1-2挡闸950b和3-4挡闸950c,相对应为止。应注意的是,关于倒挡闸950a和5-6挡闸950d,在选择方向上在倒挡闸950a和5-6挡闸950d的一侧处不存在相邻定位的闸。因此,当轴1响应于对倒挡闸950a和5-6挡闸950d的选择操作而被选择操作时,导引销6旋转至导引板的槽部分72的两端的外侧的位置。
然后,当换挡选择杆990被换挡操作时,换挡外杆5沿轴线方向旋转,即,轴1被换挡操作。因此,导引销6由形成在导引板7处的槽部分71导引并且在该槽部分71内移动。伴随变速操作的完成,导引销6与导引板7接合以限制轴1的旋转。
在变速操作完成的状态下,即,在换挡选择杆990定位在1-2挡闸950b、3-4挡闸950c、5-6挡闸950d和倒挡闸950a中的任一者处的状态下,当换挡选择杆990被选择操作时,选择外杆3借助于用于使轴1旋转而输入的选择操作力来旋转。通过选择外杆3的这种旋转,选择内杆4也旋转,并且例如,如图6中所示,沿换挡选择轴头2在作为作用点的连接部分4a处被向下推动的方向作用的选择操作力L1被传递至换挡选择轴头2。因此,选择操作力L1被输入至具有支点1a的轴1,并且与换挡选择轴头2一起的轴1试图与换挡选择轴头2作为一单元沿选择操作力L1的操作方向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当换挡选择杆990定位在1-2挡闸950b和3-4挡闸950c内时,导引销6与形成在导引板7处的槽部分71接合。此外,当换挡选择杆990定位在5-6挡闸950d和倒挡闸950a内时,导引销6与形成在导引板7处的槽部分71的边缘部分接合。在导引销6与槽部分71的边缘部分接合的状态下,当换挡选择杆990被选择操作时,导引销6沿槽部分71的槽宽度方向移动(旋转)。在这种状态下,当换挡选择杆990定位在1-2挡闸950b和3-4挡闸950c内时,导引销6的侧表面与槽71的开口端部部分711相接触(见图8)。此外,当换挡选择杆990定位在5-6挡闸950d和倒挡闸950a内时,导引销6的侧表面与导引板7的边缘部分相接触。
当轴1被选择操作时,如图6中所示,在变速操作完成之后,导引销6在接合部分6a处与导引板7相接触,并且反作用力L2被从导引板7输入至具有作为载荷点的接合部分6a的导引销6。此处,应注意的是,位于选择内杆4与换挡选择轴头2之间的连接部分4a和将导引销6和导引板7接合的接合部分6a布置在区域R1内,区域R1是四个区域R1至R4中的一者。此外,支点1a、作为作用点的连接部分4a和作为载荷点的接合部分6a存在于同一个虚拟平面V上。然后,当连接部分4a和接合部分6a布置在同一个区域R1内时,输入至连接部分4a的选择操作力L1的操作方向和在接合部分6a处产生的反作用力L2的操作方向彼此相互相反。
因此,当在变速操作完成之后轴1被选择操作时,合力L被输入至具有支点1a的轴1。合力L的值可以通过从选择操作力L1减去反作用力L2(即,选择操作力L1与反作用力L2之间的差)来获得。由于减去了反作用力L2,因此输入至轴1的合力L的大小变得小于选择操作力L1的大小。因此,轴1的通过合力L的操作的偏转量变得小于轴1的通过选择操作力L1的操作的偏转量。因此,当连接部分4a和接合部分6a定位在同一区域R1内并且支点1a、作为作用点的连接部分4a和作为载荷点的接合部分6a存在于同一虚拟平面V上时,当在变速操作完成之后轴1被选择操作时,轴1的偏转量变小。因此,在变速操作完成之后,即,在换挡操作完成之后,当换挡选择杆990被选择操作时,换挡选择杆990的在选择方向上的移位(所谓的选择颤动)可以减小。
如将根据迄今为止的说明所理解的,作为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手动变速器的变速器100包括轴1、作为连接构件的换挡选择轴头2、作为杆构件的选择外杆3和选择内杆4、导引销6、以及导引板7。轴1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并且同时能够绕轴线旋转。轴1执行作为移动和旋转中的一者的换挡操作并且执行作为移动和旋转中的另一者的选择操作。换挡选择轴头2固定至轴1并且与轴1作为一单元一起移动和旋转。选择外杆3和选择内杆4基于经由选择外杆3和连接至换挡选择轴头的选择内杆4输入至换挡选择杆990的选择操作力L1而使轴1和换挡选择轴头2作为一单元绕轴线旋转。导引销6设置成从轴1的外周缘表面突出,并且导引销6响应于轴1的换挡操作和选择操作而与轴1一起作为一单元移动和旋转。导引板7形成有槽部分71和72,槽部分71和72与响应于轴1的换挡操作和选择操作而移位的导引销6在轴1的一部分处接合,从而对轴1的换挡操作和选择操作进行导引。变速器100的变速操作被执行成使得连接至轴1的多个拨叉F1至F3中的一者通过轴1的选择操作被选择,并且被选择的一个拨叉通过换挡操作被操作以形成变速挡从而完成变速操作。
变速器100包括连接部分4a和接合部分6a,换挡选择轴头2和选择内杆4在连接部分4a处连接,形成在导引板7处的槽部分71与导引销6在接合部分6a处接合,其中,伴随变速操作的完成导引销6和导引板7在接合部分6a处接合,并且在导引销6限制轴1的旋转的状态下,假设作为轴1的在轴线上的一部分的点1a是支点1a,连接部分4a是作用点,并且接合部分6a是载荷点,当支点1a、连接部分4a(作用点)和接合部分6a(载荷点)存在于同一虚拟平面V上时,换挡选择轴头2、选择内杆4、导引销6和导引板7布置成使得输入至连接部分4a的选择操作力L1的操作方向与在作为载荷点的接合部分6a处产生的反作用力L2的操作方向相反。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连接部分4a和接合部分6a布置在四个区域R1至R4中的一个区域R1中,四个区域R1至R4由包括轴1的轴线的第一虚拟平面P1和包括轴1的轴线且与第一虚拟平面P1正交的第二虚拟平面P2界定。
根据以上构型,在轴1的换挡操作完成之后,导引销6可以通过与导引板7的槽部分71接合来限制轴1的旋转。因此,在轴1的旋转通过导引销6和导引板7被限制的状态下,当支点1a、连接部分4a(作用点)和接合部分6a(载荷点)存在于同一虚拟平面V上时,如果从连接部分4a输入的选择操作力L1试图使具有支点1a的轴1旋转,则反作用力L2被从作为载荷点的接合部分6a施加至导引销6。
根据变速器100,连接部分4a和接合部分6a布置在四个区域R1至R4中的一个区域R1中,四个区域R1至R4由第一虚拟平面P1和第二虚拟平面P2界定。因此,从接合部分6a输入至导引销6的反作用力L2的操作方向可以设定成与从连接部分4a输入至换挡选择轴头2和轴1的选择操作力L1的操作方向相反。换句话说,从接合部分6a输入的反作用力L2可以使从连接部分4a输入的选择操作力L1减小。当选择操作力L1被从旋转被限制的轴1和换挡选择轴头2输入时,从连接部分4a输入的选择操作力L1被操作为使具有支点1a的轴1偏转的力。因此,由于从接合部分6a输入的反作用力L2可以使从连接部分4a输入的选择操作力L1减小,因此与仅选择操作力L1被输入至轴1的情况相比,使轴1偏转的力——即,选择操作力L1和反作用力L2的合力L(L=L1-L2)——可以减小。
因此,当在换挡操作(变速操作)完成之后轴1被选择操作时,换句话说,当在换挡选择杆990由车辆的驾驶员进行换挡操作的状态下执行选择操作时,轴1的偏转量可以减小。因此,在换挡操作完成之后由换挡选择杆990的不必要的换挡产生的颤动——即,所谓的选择颤动——可以减小从而实现良好的换挡感受。
在这种情况下,导引销6与换挡选择轴头2一体地形成,并且因此,可以在换挡选择轴头2处设置有导引机构从而能够使待连接至轴1的部件合并。因此,由于可以减少待连接至轴1的部件的数量,因此可以提出一种尺寸减小且重量减轻的变速器100。此外,通过合并部件,可以减少例如组装成本等。
此外,通过将导引销6与换挡选择轴头2一体地设置,在选择操作下选择内杆4的轨迹和导引销6的轨迹可以指示为图7中所示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中所示,对于换挡闸950a,不存在面向倒挡换挡的速度挡。因此,如图7中所示,导引销6不移动至面向倒挡换挡的速度挡。因此,选择内杆4绕面向倒挡换挡的速度挡旋转,其中导引销6不移动。因此,选择内杆4与换挡选择轴头2之间的间隙可以减小。这可以实现变速器100的尺寸减小。
在这些情况下,如上所述,轴1的换挡操作与轴1的移动相对应,并且轴1的选择操作与轴1的旋转相对应。形成在导引板7处的槽部分71形成为沿导引销6的移动方向延伸,导引销6的移动与轴1的换挡操作相对应,并且形成在导引板7处的槽部分72形成为沿导引销6的旋转方向延伸,导引销6的旋转与轴1的选择操作相对应。
根据该构型,由于槽部分71和槽部分72彼此相互相交并且在变速操作完成的状态下,即,在导引销6与槽部分71接合的状态下,当轴1通过选择操作旋转时,反作用力必定在接合部分6a处产生。这必定可以减小使轴1偏转的力,即,输入至轴1的合力L,这导致轴1的偏转量减小。因此,可以减小换挡选择杆990的不必要的换挡(颤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换挡感受。
槽部分71的开口端部部分711的槽宽度设定成比与槽部分71的底部部分相对应的深侧部分712的槽宽度更窄,并且在变速操作完成的状态下,当轴1被选择操作时,导引销6与槽部分71的开口端部部分711相接触。
根据该构型,如图8中所示,由于导引销6的侧表面与形成在导引板7处的槽部分71的开口端部部分711相接触,因此导引销6的侧表面和开口端部部分711与作为载荷点的接合部分6a相对应。如上所述,由于作为作用点的连接部分4a和作为载荷点的接合部分6a布置在区域R1内,因此具有支点1a的轴1的偏转量可以减小。通过这种偏转量的减小,在变速操作完成之后(在换挡操作之后)的选择操作时,导引销6相对于导引板7的由轴1的偏转引起的倾斜可以减小。因此,考虑到导引销6的倾斜加宽槽部分71的槽宽度变得没有必要。因此,与开口端部部分711处的槽宽度相比,深侧部分712的槽宽度可以变窄。这还可以使导引销6与开口端部部分711之间的间隙减小。此外,导引销6的侧表面和具有较窄槽宽度的开口端部部分711变成接合部分6a,并且轴1的旋转的限制可以更确定地获得。因此,通过使换挡选择杆990的不必要的换挡量(颤动)减小,可以获得良好的换挡感受。
(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变化是适用的。
例如,根据以上实施方式,导引销6与换挡选择轴头2一体地形成。然而,代替该结构,可以构造成使得导引销6和换挡选择轴头2分开形成并且导引销6直接固定至轴1。在这种构型中,作为作用点的连接部分4a和作为载荷点的接合部分6a布置在四个区域R1至R4中的一个区域R1内。在连接部分4a处输入的选择操作力L1的操作方向变成与在接合部分6a处输入的反作用力L2的操作方向相反。因此,也可以获得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连接部分4a和接合部分6a布置在同一区域R1内。在这种情况下,其内布置有连接部分4a和接合部分6a的区域可以是四个区域R1至R4中的任一者,并且在连接部分4a处输入的选择操作力L1的操作方向变成与在接合部分6a处输入的反作用力L2的操作方向相反。因此,也可以获得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应注意的是,如图9中所示,例如,当连接部分4a存在于第一虚拟平面P1上时,与该实施方式类似,接合部分6a布置在区域R1内,并且因此,在连接部分4a处输入的选择操作力L1的操作方向变成与在接合部分6a处输入的反作用力L2的操作方向相反。此外,当连接部分4a存在于第一虚拟平面P1上时,即使接合部分6a布置在区域R2内,在连接部分4a处输入的选择操作力L1的操作方向也变成与在接合部分6a处输入的反作用力L2的操作方向相反。因此,当连接部分4a存在于第一虚拟平面P1上时,接合部分6a可以布置在区域R1内或者布置在与区域R1不同的区域R2内。此处应注意的是,第一虚拟平面P1被包括在区域R1或区域R2中。当第一虚拟平面P1被包括在区域R2中时,如图9中所示,接合部分6a布置在面向布置有第一虚拟平面P1上的连接部分4a的区域R2的区域R1中,并且区域R1与区域R2不同。相反地,当第一虚拟平面P1被包括在区域R1中时,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接合部分6a布置在面向布置有第一虚拟平面P1上的连接部分4a的区域R1的区域R2中,并且区域R2与区域R1不同。还应注意的是,连接部分4a可以不必布置在第一虚拟平面P1上。
此外,当连接部分4a存在于第一虚拟平面P1上时,例如,可以通过在区域R1和R2中分别设置一对导引销6和导引板7,接合部分6a设定成分别布置在区域R1和R2中。换句话说,当连接部分4a存在于第一虚拟平面P1上时,接合部分6a布置在四个区域R1至R4中的包括连接部分4a的相邻定位的区域R1和R2中,四个区域R1至R4由第一虚拟平面P1和第二虚拟平面P2界定。在这种情况下,在连接部分4a处输入的选择操作力L1的操作方向变成与在布置在相应的区域R1和R2处的相应的接合部分6a处输入的相应的反作用力L2的操作方向相反。因此,可以获得本发明的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此处应注意的是,即使当连接部分4a存在于第一虚拟平面P1上并且接合部分6a布置在包括连接部分4a的彼此相邻定位的区域R1和R2处时,连接部分4a和接合部分6a布置在由第一虚拟平面P1和第二虚拟平面P2界定的四个区域R1至R4中的一个区域R1中和四个区域R1至R4中的另一区域R2中。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拨叉F1至第三拨叉F3分别通过支承部分F1b至F3b以可摆动的方式被支承在变速器100的壳体上。然而,即使第一拨叉F1至第三拨叉F3分别沿轴线方向以可移动的方式支承在变速器100的壳体上,通过将连接部分4a和接合部分6a设置在四个区域R1至R4中的一个区域中,仍可以减小轴1的偏转量。在这种变型中,可以预期与本实施方式类似的上述效果。
此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了下述变速器100:在该变速器100中,将由车辆驾驶员操作的换挡选择杆990以及选择外杆3和换挡外杆5分别通过变速线缆K1和变速线缆K2连接。然而,作为变速器100,例如,可以采用下述自动手动一体式变速器(AMT):在该自动手动一体式变速器中,变速操作通过由车辆驾驶员操作换挡选择杆990来执行,或者在没有这种操作的情况下,变速操作响应于车辆运行状态而通过致动器的驱动力来自动执行。
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在来自致动器的选择操作力被输入至选择内杆4时,在作为作用点的连接部分4a处输入的选择操作力L1的操作方向变成与在作为载荷点的接合部分6a处输入的反作用力L2的操作方向相反。因此,输入至具有支点1a的轴1的合力L可以减小。因此,即使自动手动一体式变速器用作变速器100,轴1的偏转量仍可以减小。因此,轴1可以与换挡选择杆990的通过车辆驾驶员的换挡操作或选择操作相配合地正确地进行换挡操作或选择操作,从而获得良好的换挡感受。另外,轴1的偏转量可以减小,并且因此,例如轴1的轴承等的数量可以减少以能够提供一种尺寸减小的变速器。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当换挡选择杆990被选择操作时,轴1随着选择操作而旋转。然而,代替该结构,可以构造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当换挡选择杆990被换挡操作时,轴1随着换挡操作而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在变速操作完成之后,例如,即使换挡选择杆990沿换挡方向进一步换挡操作以使轴1旋转,如图6中所示,与该实施方式类似,反作用力L2仍可以被从接合部分6a输入至导引销6。因此,同样在这种情况下,轴1的偏转量可以减小,并且换挡选择杆990的不必要的换挡可以减小。因此,可以获得良好的换挡感受。
[附图标记和符号]
1:换挡选择轴,1a:换挡选择轴的一部分(支点),2:换挡选择轴头(连接构件),3:选择外杆(杆构件),4:选择内杆(杆构件),4a:连接部分(作用点),5:换挡外杆,6:导引销,6a:接合部分(载荷点),7:导引板,71:槽部分,72:槽部分,990:换挡选择杆,P1:第一虚拟平面,P2:第二虚拟平面,R1至R4:区域,B:支架,V:同一虚拟平面。

Claims (7)

1.一种手动变速器,包括:
换挡选择轴,所述换挡选择轴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并且同时能够绕轴线旋转;
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固定至所述换挡选择轴,并且所述连接构件能够与所述换挡选择轴作为一单元一起移动并且同时能够与所述换挡选择轴一起旋转;
杆构件,所述杆构件连接至所述连接构件,并且同时所述杆构件基于用于使所述换挡选择轴旋转而输入的操作力来推动所述连接构件使得所述换挡选择轴和所述连接构件绕所述轴线旋转;
导引销,所述导引销设置成从所述换挡选择轴的外周缘表面突出,并且所述导引销响应于所述换挡选择轴的在所述轴线方向上的移动和所述换挡选择轴的绕所述轴线的旋转而能够与所述换挡选择轴作为一单元一起移动并且同时能够与所述换挡选择轴一起旋转;以及
导引板,所述导引板形成有槽部分,响应于所述换挡选择轴的所述移动和所述旋转而移位的所述导引销与所述槽部分在所述换挡选择轴的一部分处接合,并且所述槽部分对所述换挡选择轴的所述移动和所述旋转进行导引,其中,
多个拨叉中的连接至所述换挡选择轴的一个拨叉通过与所述换挡选择轴的所述移动和所述旋转中的一者相对应的选择操作而被选择,并且所选择的一个拨叉通过与所述换挡选择轴的所述移动和所述旋转中的另一者相对应的换挡操作而被操作,从而建立变速挡以完成变速操作,并且
连接部分设置成将所述连接构件连接至所述杆构件,
接合部分设置成将所述导引销与形成在所述导引板处的所述槽部分接合,并且其中,
所述连接构件、所述杆构件、所述导引销和所述导引板布置成使得在所述变速操作完成之后在所述导引销和所述导引板在所述接合部分处接合并且同时所述导引销限制所述换挡选择轴的所述旋转的状态下,假设所述换挡选择轴的所述部分是支点,所述连接部分是作用点,所述接合部分是载荷点,并且假设所述支点、所述作用点和所述载荷点存在于同一虚拟平面上,则在所述载荷点处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操作方向变成与输入至所述作用点的操作力的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变速器,其中,
所述连接部分和所述接合部分布置在四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内,所述四个区域由包括所述换挡选择轴的所述轴线的第一虚拟平面和包括所述换挡选择轴的所述轴线且与所述第一虚拟平面正交的第二虚拟平面界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动变速器,其中,
所述导引销形成在所述连接构件处并且与所述连接构件一体地形成为一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动变速器,其中,
所述换挡选择轴的所述换挡操作与所述换挡选择轴的所述移动相对应,并且所述换挡选择轴的所述选择操作与所述换挡选择轴的所述旋转相对应,并且其中,
形成在所述导引板处的所述槽部分形成为沿所述导引销的与所述换挡选择轴的所述换挡操作相对应的移动的方向延伸并且同时沿所述导引销的与所述换挡选择轴的所述选择操作相对应的旋转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动变速器,其中,
形成在所述导引板处的所述槽部分的在开口端部部分处的槽宽度设定成比所述槽部分的底部部分的槽宽度更窄,并且其中,
在所述变速操作已经完成的状态下当所述换挡选择轴执行所述选择操作时,所述导引销与所述槽部分的所述开口端部部分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变速器,其中,
所述接合部分布置在由包括所述换挡选择轴的所述轴线的第一虚拟平面和包括所述换挡选择轴的所述轴线且与所述第一虚拟平面正交的第二虚拟平面界定的四个区域中的下述区域中,该区域面向另一区域,所述另一区域与该区域不同并且所述连接部分布置在所述另一区域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动变速器,其中,
所述连接部分存在于所述第一虚拟平面上。
CN201780050167.0A 2016-09-29 2017-09-20 手动变速器 Active CN1096901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90710 2016-09-29
JP2016190710A JP2018054018A (ja) 2016-09-29 2016-09-29 手動変速機
PCT/JP2017/033844 WO2018061913A1 (ja) 2016-09-29 2017-09-20 手動変速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0151A true CN109690151A (zh) 2019-04-26
CN109690151B CN109690151B (zh) 2020-10-02

Family

ID=61759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0167.0A Active CN109690151B (zh) 2016-09-29 2017-09-20 手动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11926A1 (zh)
EP (1) EP3521663A4 (zh)
JP (1) JP2018054018A (zh)
CN (1) CN109690151B (zh)
WO (1) WO20180619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1178B (zh) 2018-02-26 2022-06-1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摆动加工装置、轮毂单元轴承的制造方法及汽车的制造方法
DE102021103083A1 (de) * 2021-02-10 2022-08-11 Zf Cv Systems Europe Bv Schaltvorrichtung eines automatisierten Schaltgetriebe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29567A (en) * 1975-05-02 1976-11-11 Mitsubishi Motors Corp A gear shift mechnism of a speed change gear
US4297910A (en) * 1979-09-17 1981-11-03 Ford Motor Company Transmission gear selector control
JPS58132820A (ja) * 1982-01-30 1983-08-08 Fuji Heavy Ind Ltd 横置き変速機の変速操作機構
US7137311B1 (en) * 1997-12-23 2006-11-21 Aft Atlas Fahrzeugtecknik Gmbh Gearbox
JP2007132358A (ja) * 2005-11-08 2007-05-31 Toyota Motor Corp 手動変速機の操作機構
JP2014081061A (ja) * 2012-09-28 2014-05-08 Daihatsu Motor Co Ltd マニュアル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のシフ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DE102013202272A1 (de) * 2013-02-13 2014-08-14 Zf Friedrichshafen Ag Schalteinrichtung mit einer Schalt- und Wählwelle für ein Fahrzeuggetriebe
JP2015206450A (ja) * 2014-04-23 2015-11-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手動変速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94582A (ja) * 1998-04-10 1999-10-29 Aisin Ai Co Ltd 変速操作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29567A (en) * 1975-05-02 1976-11-11 Mitsubishi Motors Corp A gear shift mechnism of a speed change gear
US4297910A (en) * 1979-09-17 1981-11-03 Ford Motor Company Transmission gear selector control
JPS58132820A (ja) * 1982-01-30 1983-08-08 Fuji Heavy Ind Ltd 横置き変速機の変速操作機構
US7137311B1 (en) * 1997-12-23 2006-11-21 Aft Atlas Fahrzeugtecknik Gmbh Gearbox
JP2007132358A (ja) * 2005-11-08 2007-05-31 Toyota Motor Corp 手動変速機の操作機構
JP2014081061A (ja) * 2012-09-28 2014-05-08 Daihatsu Motor Co Ltd マニュアル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のシフ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DE102013202272A1 (de) * 2013-02-13 2014-08-14 Zf Friedrichshafen Ag Schalteinrichtung mit einer Schalt- und Wählwelle für ein Fahrzeuggetriebe
JP2015206450A (ja) * 2014-04-23 2015-11-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手動変速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11926A1 (en) 2019-07-11
WO2018061913A1 (ja) 2018-04-05
EP3521663A1 (en) 2019-08-07
EP3521663A4 (en) 2019-10-23
JP2018054018A (ja) 2018-04-05
CN109690151B (zh) 2020-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62154B2 (en) Synchromesh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H0131058B2 (zh)
JP4285580B1 (ja) 自動変速機の変速操作装置
CN109690151A (zh) 手动变速器
JP2016065589A (ja) インターロック機構
JP4941145B2 (ja) 変速機
CN109477574A (zh) 变速器
US3495473A (en) Vehicle transmission shifting apparatus
CN113400918A (zh) 用于车辆的混合式动力传动系
JP2008045664A (ja) 変速装置
JP5891642B2 (ja) 多段変速機の変速機構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車両
CN106257089B (zh) 变速器的变速装置
JP4333272B2 (ja) 変速機の変速操作機構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JP5092993B2 (ja) 手動変速機
JP2021038824A (ja) 手動変速機の変速操作機構
JP2014047881A (ja) パーキングロック装置
KR101519242B1 (ko) 수동변속기의 변속장치
JPS58110328A (ja) 4輪駆動車用副変速装置のシフト機構
JP5767167B2 (ja) 手動変速装置
JP2018054016A (ja) 変速機
JP7171334B2 (ja) 手動変速機
JP2020139511A (ja) 手動変速機
JP6372482B2 (ja) 変速機の変速操作機構
EP3069054B1 (en) Manual transmission
JP6459173B2 (ja) 副変速機構付き変速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3

Address after: Aichi, Japan city

Applicant after: AISIN AW Co.,Ltd.

Address before: Aichi

Applicant before: AISIN AI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