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6215A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6215A
CN109476215A CN201780042869.4A CN201780042869A CN109476215A CN 109476215 A CN109476215 A CN 109476215A CN 201780042869 A CN201780042869 A CN 201780042869A CN 109476215 A CN109476215 A CN 109476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low
outlet
back seat
bia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28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新美康彦
田岛优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476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62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28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coming from the vehicle ventilation system, e.g.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1/00285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for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60H1/3421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only pivoting shut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42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with circulation of air through a layer inside th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5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blown towards the seat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2001/003Component temperature regulation using an air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后排座椅乘员的舒适性。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管道(23),配置于车辆的座椅,供来自空调单元的空气流动;后排座椅吹出口(25),形成于靠背部的背面,将来自管道的空气向车辆的后排座椅吹出;及气流偏向部件(26),将后排座椅吹出口划分为上侧的第一区域(25a)与下侧的第二区域(25b),形成使来自管道的空气从第一区域向车辆的室内的第一方向流出的第一通路(230)及使来自管道的空气从第二区域向比车辆的室内的第一方向靠下方的第二方向流出的第二通路(231),对经过第一通路而从第一区域流出的空气流与经过第二通路而从第二区域流出的空气流进行切换。

Description

车辆用空调装置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在2016年7月19日提出申请的申请号为2016-141519号日本专利而作出,在此通过参照而引用其公开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该车辆用座椅空调装置在驾驶座的座椅靠背的背面侧设有后排座椅用吹出口,将经由设于驾驶座的座椅靠背的内部的管道而送来的空调风从设于驾驶座的座椅靠背的背面的后排座椅用吹出口向后排座椅侧吹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86152号公报
根据发明者的研究,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仅成为空调风从设于驾驶座的座椅靠背的背面的后排座椅用吹出口向后排座椅的上半身吹出的结构,因此无法充分满足乘员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乘员的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空调单元,该空调单元吹动温度调节后的空气;管道,该管道配置于车辆的座椅,供来自空调单元的空气流动;后排座椅吹出口,该后排座椅吹出口形成于车辆的座椅的靠背部的背面,将来自管道的空气向车辆的后排座椅吹出;及气流偏向部件,该气流偏向部件将后排座椅吹出口划分为上侧的第一区域与下侧的第二区域,该气流偏向部件形成使来自管道的空气从第一区域向车辆的室内的第一方向流出的第一通路及使来自管道的空气从第二区域向比车辆的室内的第一方向靠下方的第二方向流出的第二通路,该气流偏向部件对经过第一通路而从第一区域流出的空气的流动与经过第二通路而从第二区域流出的空气的流动进行切换。
由此,通过气流偏向部件将后排座椅吹出口划分为上侧的第一区域与下侧的第二区域,形成使来自管道的空气从第一区域向车辆的室内的第一方向流出的第一通路及使来自管道的空气从第二区域向比车辆的室内的第一方向靠下方的第二方向流出的第二通路,对经过第一通路而从第一区域流出的空气流与经过第二通路而从第二区域流出的空气流进行切换。因此,例如,能够经过第一通路而从第一区域向后排座椅的上半身吹出空气或经过第二通路而从第二区域向后排座椅的上半身的下方吹出空气,能够提高乘员的舒适性。
此外,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各要素的括号内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具体的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是表示第一气流偏向部件将第二通路关闭了的状态的图。
图2(a)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图2(b)是图2(a)中的A向视图。
图3是用于对操作部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表示第一气流偏向部件将第一通路关闭了的状态的图。
图5是用于对助跑区间的朝向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用于对第一气流偏向部件的角度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用于对第一通路的开口面积和第二通路的开口面积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用于对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上侧的开口缘部和下侧的开口缘部的曲率半径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用于对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是表示在后排座椅吹出口设有第三气流偏向部件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彼此中,为了简化说明,对于相互相同或均等的部分在图中附以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8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此外,在各附图中示出的表示上下、左右、前后的各箭头表示车辆搭载时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备:室内空调单元10、连接管道21、座椅管道23及后排座椅吹出口25。室内空调单元10配置于车室内最前部的仪表盘(即、仪表板)2的内侧。
室内空调单元10具备送风单元及温度调节单元,是从多个吹出开口部吹出空调风的周知的单元。具体而言,送风单元具有鼓风机,通过驱动该鼓风机而导入并吹出车室内空气或车室外空气。能够根据乘员的操作而变更从送风单元吹出的空气的风量。温度调节单元具备冷却用热交换器、加热用热热交换器及空气混合门等,对从送风单元吹出的空气流进行温度调节而作为空调风从多个吹出开口部吹出。
在此,多个吹出开口部包括面部吹出开口部、脚部吹出开口部、除霜器吹出开口部及后排座椅吹出口25。
面部吹出开口部经过面部管道而向面部吹出口吹出空调风。面部吹出口向前排座椅的乘员上半身吹出空调风。
脚部吹出开口部经过脚部管道而向脚部吹出口吹出空调风。脚部吹出口向前排座椅的乘员下半身吹出空调风。
除霜器吹出开口部经过除霜器管道而向除霜器吹出口吹出空调风。除霜器吹出口向前风挡玻璃的内表面吹出空调风。
本实施方式的面部吹出口、脚部吹出口及除霜器吹出口通过各自吹出的空调风对车室内中的车辆行进方向前方侧进行空气调节。面部吹出口、脚部吹出口及除霜器吹出口分别形成于仪表盘2。
本实施方式的后排座椅吹出口25形成于前排座椅3。前排座椅3具备:头枕31、就座部32及靠背部33。
头枕31、就座部32、及靠背部33由未图示的座椅框架支撑。头枕31对乘员的头部进行支撑。就座部32对乘员的大腿及臀部进行支撑。靠背部33对乘员的后背进行支撑。就座部32及靠背部33由聚氨酯树脂等构成。
连接管道21将室内空调单元10与设于前排座椅3的座椅管道23连接。连接管道21是配置于车室内的地板面侧的单一的管道。连接管道21将从室内空调单元10送来的空调风向座椅管道23导入。
座椅管道23的空气入口连接于连接管道21。另外,座椅管道23的空气出口连接于后排座椅吹出口25。座椅管道23配置于前排座椅3的就座部32及靠背部33内。座椅管道23将从连接管道21导入的空调风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吹出。
后排座椅吹出口25经由连接管道21及座椅管道23而与室内空调单元10连接。后排座椅吹出口25形成于前排座椅3的靠背部33的背面、即前排座椅3的车辆行进方向后部侧,向后排座椅开口。后排座椅吹出口25向后排座椅的乘员吹出空调风。
图2是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放大图。(a)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b)是(a)中的A向视图。
后排座椅吹出口25设于座椅管道23的空气流下游的一端侧。座椅管道23在座椅管道23的空气流下游的一端侧的区域具有沿着一轴线J延伸的直线状的助跑区间232。在座椅管道23的空气流下游的一端侧的区域设有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及第二气流偏向部件27。
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具有:门主体26b,该门主体26b形成为板状;及旋转轴26a,该旋转轴26a配置于门主体26b靠座椅管道23的空气流下游侧、且门主体26b的面方向一端侧。旋转轴26a配置于比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靠下方处,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于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两侧面。门主体26b以旋转轴26a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
此外,在图2、图4~9中虽未图示,但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上设有图3所示那样的操作部26c。构成为乘员使该操作部26c向上下移动而改变门主体26b的朝向。
如图2所示,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配置为将后排座椅吹出口25划分为上侧的第一区域25a和下侧的第二区域25b。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根据门主体26b的位置而形成图2(a)所示的第一通路230及图4(a)所示的第二通路231。
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对经过第一通路230而从第一区域25a流出的空气流与经过第二通路231而从第二区域25b流出的空气流进行切换。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还能够使流向第一通路230的空气的流量与流向第二通路231的空气的流量的流量比例变化。
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能够将第一通路230及第二通路231中的任一个通路关闭。即,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能够在门主体26b的一面侧将第一通路230关闭并将门主体26b的另一面侧将第二通路231关闭。此外,利用气流偏向部件将通路关闭不是利用气流偏向部件将通路完全关闭的意思。
第一通路230是使来自座椅管道23的空气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上侧的第一区域25a向车辆的室内的第一方向流出的流路。另外,第二通路231是使来自座椅管道23的空气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下侧的第二区域25b向比上述第一方向靠下方的第二方向流出的流路。
第一方向是在通过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关闭了第二通路231的状态时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上侧的第一区域25a吹出的空气的方向。具体而言,第一方向是面部模式下的空调风的方向,是使空调风朝向包含后排座椅的乘员的脸部在内的上半身的方向。
第二方向是在通过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关闭了第一通路230的状态时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下侧的第二区域25b吹出的空气的方向。具体而言,第二方向是脚部模式下的空调风的方向,是使空调风朝向包含后排座椅的乘员的两个膝部在内的下半身的方向。
如图5所示,通过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关闭了第二通路231时的第一通路230的高度Lup大于通过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关闭了第一通路230时的第二通路231的高度Ldown。另外,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第一通路230的通路截面积大于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第二通路231的通路截面积。
如图6所示,座椅管道23在座椅管道23的空气流下游的一端侧的区域具有沿着一轴线J延伸的助跑区间232。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在由门主体26b的一面侧关闭了第一通路230时一轴线J和门主体26b所成的角度θdown大于在由门主体26b的另一面侧关闭了第二通路231时一轴线J和门主体26b所成的角度θup。
即,与由门主体26b的另一面侧关闭了第二通路231的面部模式时相比,由门主体26b的一面侧关闭了第一通路230的脚部模式时空气流的弯曲较大,门主体26b造成的压力损失变大。
因此,在通过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关闭了第二通路231的面部模式时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上侧的第一区域25a吹出的空气的风速大于在通过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关闭了第一通路230的脚部模式时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下侧的第二区域25b吹出的空气的风速。
另外,如图7所示,座椅管道23形成为座椅管道23的从空气流上游侧向下游侧的一轴线J的方向与由后排座椅吹出口25形成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相比朝向上方。当将由后排座椅吹出口25形成的开口面与一轴线J所成的角度设为θa,将由后排座椅吹出口25形成的开口面与该开口面的法线所成的角度设为θb=90°时,θa>θb的关系成立。
即,座椅管道23的助跑区间232与由后排座椅吹出口25形成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相比朝向斜上方,因此在通过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关闭了第二通路231的面部模式时,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上侧的第一区域25a向斜上地吹出空气。
另外,与由门主体26b的一面侧关闭了第一通路230的脚部模式时相比,由门主体26b的另一面侧关闭了第二通路231的面部模式时空气流的弯曲较小,因此面部模式时的通风阻力减少。
此外,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第一通路230的通路截面积大于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第二通路231开口面积,因此面部模式时的通风阻力减少。
如上所述,在主要在夏季使用的面部模式时,能够向乘员的脸部吹出大风量的空调风。
另外,如图8所示,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上侧的开口缘部250与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下侧的开口缘部251分别在与车辆的车宽方向正交的截面中成为截面圆弧形状。由此,能够确保乘员接触到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上侧的开口缘部250或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下侧的开口缘部251时的安全性。
另外,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下侧的开口缘部251的曲率半径Rdown大于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上侧的开口缘部250的曲率半径Rup。此外,开口缘部250、251的曲率半径越大,则气流越不从壁面剥离而沿着壁面流动,因此气流容易弯曲。
因此,能够通过增大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下侧的开口缘部251的曲率半径Rdown,而在脚部模式时,使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下侧的第二区域25b吹出的气流较大程度地弯曲从而朝向乘员的膝部。
另外,能够通过减小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上侧的开口缘部250的曲率半径Rup,而在面部模式时,使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下侧的第一区域25a吹出的气流从壁面剥离从而朝向乘员的脸部,也能够提高设计性。
在主要在冬季使用的脚部模式时,增大炉比是重要的。此外,表示为炉比=制热能力/风量。即,在脚部模式时,为了增大炉比,减小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吹出的风量是重要的。
然而,为了使设于送风单元的鼓风机稳定地动作,需要使其以预先规定的最低转速以上的转速动作,在使鼓风机以最低转速动作时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吹出一定风量的空气。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如上所述在脚部模式时与面部模式时相比压力损失变大,因此例如,与构成为脚部模式时和面部模式时的压力损失同等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炉比。
另外,如图2(b)所示,在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第二通路231上设有使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吹出的空气沿着车辆的车宽方向扩散的第二气流偏向部件27。第二气流偏向部件27相当于空气扩散部件。
第二气流偏向部件27包括从第二通路231的底部壁面向第二通路231侧突出的多个肋。
从第二通路231经过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下侧的第二区域25b而吹出的空气通过第二气流偏向部件27而在车辆的车宽方向上扩散,因此,即使乘员打开双脚地坐在前排座椅3,也能够使气流朝向乘员的两个膝部。另外,由于第二通路231而通风阻力变大,因此与没有第二通路231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炉比。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而将后排座椅吹出口25后排座椅吹出口25划分为上侧的第一区域25a与下侧的第二区域25b,形成使来自座椅管道23的空气从第一区域25a向车辆的室内的第一方向流出的第一通路230及使来自座椅管道23的空气从第二区域25b向比车辆的室内的第一方向靠下方的第二方向流出的第二通路231,经过第一通路230而从第一区域25a流出的空气流和经过第二通路231而从第二区域25b流出的空气流能够被切换。因此,例如,能够设为经过第一通路230而从第一区域25a向后排座椅的上半身吹出空气或设为经过第二通路231而从第二区域25b向后排座椅的上半身的下方吹出空气,能够提高乘员的舒适性。
另外,即使设于送风单元的鼓风机的转速恒定,也能够通过第一气流偏向部件来变更从后排座椅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风速、风向及气流宽度。
另外,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将第一通路230及第二通路231中的任一个关闭,在通过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关闭了第二通路231时从第一通路230吹出的空气的风速大于在通过气流偏向部件26关闭了第一通路230时从第二通路231吹出的空气的风速。
由此,能够从第一通路230向车辆的室内的第一方向吹出风速较大的空气,能够从第二通路231向比车辆的室内的第一方向靠下方的第二方向吹出风速较小的空气。
另外,座椅管道23具有在该座椅管道23的空气流下游的一端侧的区域沿着一轴线J延伸的助跑区间232。另外,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具有:门主体26b,该门主体26b形成为板状;及旋转轴26a,该旋转轴26a配置于门主体26b的座椅管道23的空气流下游侧、且门主体26b的面方向一端侧,利用门主体26b的一面侧关闭第一通路230并且利用门主体26b的另一面侧关闭第二通路231。并且,在利用门主体26b的一面侧关闭了第一通路时一轴线J与门主体26b所成的角度θdown大于在利用门主体26b的另一面侧关闭了第二通路231时一轴线J与门主体26b所成的角度θup。
由此,与利用门主体26b的另一面侧关闭了第二通路231的面部模式时相比,在利用门主体26b的一面侧关闭了第一通路230的脚部模式时,空气流弯曲较大,能够增大门主体26b引起的压力损失。
因此,能够使在通过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关闭了第二通路231的面部模式时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上侧的第一区域25a吹出的空气的风速比在通过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关闭了第一通路230的脚部模式时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下侧的第二区域25b吹出的空气的风速快。
另外,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第一通路230的通路截面积大于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第二通路231的通路截面积。由此,与使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第一通路230的通路截面积和第二通路231的通路截面积相等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第一通路230的压力损失。
另外,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上侧的开口缘部250与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下侧的开口缘部251分别在与车辆的车宽方向正交的截面中呈截面圆弧形状。另外,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下侧的开口缘部25的曲率半径Rdown大于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上侧的开口缘部250的曲率半径Rup。
由此,在通过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关闭了第一通路230的脚部模式时,能够使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下侧的第二区域25b吹出的气流较大程度地向下方弯曲。
另外,在通过第一气流偏向部件26关闭了第二通路231的面部模式时,能够使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下侧的第一区域25a吹出的气流从壁面剥离而朝向乘员,也能够提高设计性。
另外,座椅管道23在该座椅管道23的空气流下游的一端侧的区域具有沿着一轴线J延伸的助跑区间232,从座椅管道23的空气流上游侧向下游侧的一轴线的方向形成为与由后排座椅吹出口25形成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相比朝向上方。由此,能够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向比由后排座椅吹出口25形成开口面的法线方向靠上方地吹出空气。
另外,具备使从第二通路231吹出的空气与从第一通路230吹出的空气相比向车辆的车宽方向扩散的空气扩散部件27、28。由此,能够使从第二通路231吹出的空气与从第一通路230吹出的空气相比向车辆的车宽方向扩散。
另外,在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第二通路231具备使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吹出的空气沿着车辆的车宽方向扩散的第二气流偏向部件27。由此,能够使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下侧的第二区域25b吹出的空气沿着车辆的车宽方向扩散。
(第二实施方式)
使用图9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进行说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在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第二通路231设有使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吹出的空气沿着车辆的车宽方向扩散的第二气流偏向部件27。与此相对,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在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第一通路230设有使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吹出的空气向车辆的车宽中央方向集中的第三气流偏向部件28。第三气流偏向部件28相当于空气扩散部件。
第三气流偏向部件28包括从第一通路230的顶部壁面向第一通路230侧突出的多个肋。从第一通路230经过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上侧的第一区域25a而吹出的空气通过第三气流偏向部件28而向车辆的车宽中央方向集中。
这样,在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第一通路230具备使从后排座椅吹出口25吹出的空气向车辆的车宽中央方向集中的第三气流偏向部件28。由此,能够使从第一通路230经过后排座椅吹出口25的上侧而第一区域25a而吹出的空气向车辆的车宽中央方向集中,例如能够使气流集中地朝向乘员的脸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得到由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同的结构实现的相同的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通过第一气流偏向部件关闭了第二通路时从第一通路吹出的空气的风速比在通过气流偏向部件关闭了第一通路时从第二通路吹出的空气的风速快。与此相对,也可以构成为,在通过第一气流偏向部件关闭了第二通路时从第一通路吹出的空气的风速比在通过气流偏向部件关闭了第一通路时从第二通路吹出的空气的风速慢。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利用门主体的一面侧关闭了第一通路时一轴线与门主体所成的角度θdown大于在利用门主体的另一面侧关闭了第二通路时一轴线与门主体所成的角度θup,与此相对,也可以构成为,在利用门主体的一面侧关闭了第一通路时一轴线与门主体所成的角度θdown小于在利用门主体的另一面侧关闭了第二通路时一轴线与门主体所成的角度θup。
(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利用门主体的一面侧关闭了第一通路时一轴线与门主体所成的角度θdown大于利用门主体的另一面侧关闭了第二通路时一轴线与门主体所成的角度θup。与此相对,也可以构成为,在利用门主体的一面侧关闭了第一通路时一轴线与门主体所成的角度θdown小于利用门主体的另一面侧关闭了第二通路时一轴线与门主体所成的角度θup。
(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第一通路的通路截面积大于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第二通路的通路截面积。与此相对,也可以构成为,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第一通路的通路截面积小于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第二通路的通路截面积。
(5)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第二通路具备使从后排座椅吹出口吹出的空气沿着车辆的车宽方向扩散的第二气流偏向部件27,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第一通路具备使从后排座椅吹出口吹出的空气向车辆的车宽中央方向集中的第三气流偏向部件28。
与此相对,也可以构成为,在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第二通路具备第二气流偏向部件27,并且在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第一通路具备第三气流偏向部件28。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适当变更。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不是互无关系的,除了明显无法组合的情况以外,能够适当组合。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除了特别明示是必须的情况及认为在原理上明显是必须的情况等以外,都未必是必须的,这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是必须的情况及认为在原理上明显必须是特定的数的情况等以外,不限定于该特定的数。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言及构成要素等的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及认为在原理上限定于特定的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以外,不限定与该材质、形状、位置关系等。
(总结)
根据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所示的第一观点,具备:空调单元,该空调单元送出温度调节后的空气;及管道,该管道配置于车辆的座椅,供来自空调单元的空气流动。另外,具备:后排座椅吹出口,该后排座椅吹出口形成于车辆的座椅的靠背部的背面,将来自管道的空气向车辆的后排座椅吹出;及气流偏向部件,该气流偏向部件将后排座椅吹出口划分为上侧的第一区域与下侧的第二区域,形成使来自管道的空气从第一区域向车辆的室内的第一方向流出的第一通路及使来自管道的空气从第二区域向比车辆的室内的第一方向靠下方的第二方向流出的第二通路,对经过第一通路而从第一区域流出的空气流与经过第二通路而从第二区域流出的空气流进行切换。
另外,根据第二观点,气流偏向部件将第一通路及第二通路中的任一个关闭。并且,在通过气流偏向部件关闭了第二通路时从第一通路吹出的空气的风速比在通过气流偏向部件关闭了第一通路时从第二通路吹出的空气的风速。
由此,能够从第一通路向车辆的室内的第一方向吹出风速较大的空气,能够从第二通路向比车辆的室内的第一方向靠下方的第二方向吹出风速较小的空气。
另外,根据第三观点,管道在该管道的空气流下游的一端侧的区域具有沿着一轴线J延伸的区间。另外,气流偏向部件具有:门主体,该门主体形成为板状;及旋转轴,该旋转轴配置于门主体的管道的空气流下游侧、且门主体的面方向一端侧。另外,气流偏向部件利用门主体的一面侧将第一通路关闭并且利用门主体的另一面侧将第二通路关闭。并且,在利用门主体的一面侧关闭了第一通路时一轴线与门主体所成的角度θdown大于在利用门主体的另一面侧关闭了第二通路时一轴线与门主体所成的角度θup。
由此,与利用门主体的另一面侧关闭了第二通路时相比,在利用门主体26b的一面侧关闭了第一通路230时空气流的弯曲较大能够增大门主体26b引起的压力损失。
因此,能够使在通过气流偏向部件关闭了第二通路时从后排座椅吹出口的上侧的第一区域吹出的空气的风速比在通过第一气流偏向部件关闭了第一通路时从后排座椅吹出口的下侧的第二区域吹出的空气的风速快。
另外,根据第四观点,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第一通路的通路截面积大于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第二通路的通路截面积。由此,能够减少经过第一通路而吹出的空气的通风阻力。
另外,根据第五观点,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上侧的开口缘部与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下侧的开口缘部分别在与车辆的车宽方向正交的截面中成为截面圆弧形状。此外,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下侧的开口缘部的曲率半径Rdown大于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上侧的开口缘部的曲率半径Rup。
由此,能够确保乘员与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上侧的开口缘部250或后排座椅吹出口25中的下侧的开口缘部251接触时的安全性。此外,与使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下侧的开口缘部的曲率半径Rdown与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上侧的开口缘部的曲率半径Rup相等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从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下侧的开口缘部吹出的空气较大程度地向下方弯曲。
另外,根据第六、第七观点,管道在该管道的空气流下游的一端侧的区域具有沿着一轴线J延伸的区间,管道形成为从管道的空气流上游侧向下游侧的一轴线的方向与由后排座椅吹出口形成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相比朝向上方。由此,能够使从后排座椅吹出口吹出的空气与由后排座椅吹出口形成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相比朝向上方。
另外,根据第八观点,具备使从第二通路吹出的空气与从第一通路吹出的空气相比向车辆的车宽方向扩散的空气扩散部件。由此,能够使从第二通路吹出的空气与从第一通路吹出的空气相比向车辆的车宽方向扩散。
另外,根据第九观点,在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第二通路具备使从后排座椅吹出口吹出的空气向车辆的车宽方向扩散的第二气流偏向部件。由此,能够使经过第二通路而从后排座椅吹出口吹出的空气向车辆的车宽方向扩散。
另外,根据第十观点,在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第一通路具备使从后排座椅吹出口吹出的空气向车辆的车宽中央方向集中的第三气流偏向部件。由此,能够使经过第一通路而从后排座椅吹出口吹出的空气向车辆的车宽中央方向集中。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空调单元(10),所述空调单元(10)吹送温度调节后的空气;
管道(23),所述管道(23)配置于车辆的座椅,供来自所述空调单元的所述空气流动;
后排座椅吹出口(25),所述后排座椅吹出口(25)形成于所述车辆的座椅的靠背部的背面,将来自所述管道的所述空气向所述车辆的后排座椅吹出;及
气流偏向部件(26),所述气流偏向部件(26)将所述后排座椅吹出口划分为上侧的第一区域(25a)和下侧的第二区域(25b),所述气流偏向部件(26)形成使来自所述管道的所述空气从所述第一区域向所述车辆的室内的第一方向流出的第一通路(230)及使来自所述管道的所述空气从所述第二区域向比所述车辆的室内的第一方向靠下方的第二方向流出的第二通路(231),所述气流偏向部件(26)对经过所述第一通路而从所述第一区域流出的所述空气的流动与经过所述第二通路而从所述第二区域流出的所述空气的流动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偏向部件将所述第一通路及所述第二通路中的任一个通路关闭,
在通过所述气流偏向部件关闭了所述第二通路时从所述第一通路吹出的所述空气的风速比在通过所述气流偏向部件关闭了所述第一通路时从所述第二通路吹出的所述空气的风速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在该管道的空气流下游的一端侧的区域具有沿着一轴线(J)延伸的区间(232),
所述气流偏向部件具有:门主体(26b),所述门主体(26b)形成为板状;及旋转轴(26a),所述旋转轴(26a)配置于所述门主体的所述管道的空气流下游侧、且所述门主体的面方向一端侧,利用所述门主体的一面侧关闭所述第一通路,并且利用所述门主体的另一面侧关闭所述第二通路,
在利用所述门主体的一面侧关闭了所述第一通路时所述一轴线与所述门主体所成的角度(θdown)大于在利用所述门主体的另一面侧关闭了所述第二通路时所述一轴线与所述门主体所成的角度(θup)。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所述第一通路的通路截面积大于所述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所述第二通路的通路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上侧的开口缘部与所述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下侧的开口缘部分别在与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正交的截面上成为截面圆弧形状,
所述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下侧的开口缘部的曲率半径(Rdown)大于所述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上侧的开口缘部的曲率半径(Rup)。
6.根据权利要求1、2、4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在该管道的空气流下游的一端侧的区域具有沿着一轴线(J)延伸的区间(232),所述管道形成为从所述管道的空气流上游侧向下游侧的所述一轴线的方向与由所述后排座椅吹出口形成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相比朝向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管道的空气流上游侧向下游侧的所述一轴线的方向形成为与由所述后排座椅吹出口形成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相比朝向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使从所述第二通路吹出的所述空气与从所述第一通路吹出的所述空气相比向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扩散的空气扩散部件(27、2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偏向部件是第一气流偏向部件,
所述空气扩散部件在所述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所述第二通路具备使从所述后排座椅吹出口吹出的所述空气向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扩散的第二气流偏向部件(27)。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偏向部件是第一气流偏向部件,
所述空气扩散部件在所述后排座椅吹出口中的所述第一通路具备使从所述后排座椅吹出口吹出的所述空气向所述车辆的车宽中央方向集中的第三气流偏向部件(28)。
CN201780042869.4A 2016-07-19 2017-05-31 车辆用空调装置 Pending CN1094762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1519 2016-07-19
JP2016-141519 2016-07-19
PCT/JP2017/020243 WO2018016196A1 (ja) 2016-07-19 2017-05-31 車両用空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6215A true CN109476215A (zh) 2019-03-15

Family

ID=60992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2869.4A Pending CN109476215A (zh) 2016-07-19 2017-05-31 车辆用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92318B2 (zh)
JP (1) JP6627976B2 (zh)
CN (1) CN109476215A (zh)
WO (1) WO201801619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3922A (zh) * 2019-03-29 2021-10-29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通风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42991B2 (en) * 2019-07-26 2023-05-09 Nikola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with integral air ducting
CN115195412B (zh) * 2022-09-16 2022-12-23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空调出风口的吹风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13214U (zh) * 1980-12-29 1982-07-13
JPS6054618U (ja) * 1983-09-24 1985-04-17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010004008A1 (en) * 1999-12-20 2001-06-21 Shinji Aoki Vehicle sea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2007008390A (ja) * 2005-07-01 2007-01-18 Howa Kasei Kk 空気吹出調整用レジスタ
CN105189162A (zh) * 2013-04-05 2015-12-23 株式会社电装 空气吹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4616A (ja) 1982-05-08 1983-11-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車用送風システム
JPS6081112A (ja) 1983-10-11 1985-05-09 Mitsuru Tsuchikura 消毒殺菌剤を段ボ−ル被包内に具備する装置
JPS6081112U (ja) * 1983-11-11 1985-06-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S60234017A (ja) 1984-05-04 1985-11-20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H05139143A (ja) 1991-11-19 1993-06-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H0725226A (ja) 1993-07-08 1995-01-27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H07246131A (ja) 1994-03-09 1995-09-26 Nippondenso Co Ltd シート用冷暖房装置
JPH08175157A (ja) 1994-12-27 1996-07-0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バス用空調装置
JP4325035B2 (ja) 1998-12-16 2009-09-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7247088B2 (en) * 2003-09-25 2007-07-24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US20050087325A1 (en) 2003-10-27 2005-04-28 Tim Rolan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rear seat arrangement
JP2005337607A (ja) * 2004-05-27 2005-12-08 Toyoda Gosei Co Ltd 風向調整装置
JP2007186152A (ja) 2006-01-16 2007-07-26 Denso Corp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JP4670749B2 (ja) * 2006-06-20 2011-04-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空調装置の吹出口構造
JP4318054B2 (ja) 2007-01-11 2009-08-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自動車用局所冷房システム
JP4935515B2 (ja) * 2007-06-07 2012-05-23 株式会社日本クライメイトシステムズ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8950467B2 (en) 2009-06-10 2015-02-10 Halla Visteon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Seat-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JP5556619B2 (ja) 2010-11-24 2014-07-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9073408B2 (en) * 2012-01-09 2015-07-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gister vane air deflector and method
US9409461B2 (en) * 2012-06-21 2016-08-09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Air stream velocity control for ventilation system
JP6086669B2 (ja) * 2012-08-01 2017-03-01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レジスタ
JP6094373B2 (ja) 2012-10-29 2017-03-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対流促進装置
JP2015089467A (ja) 2013-11-07 2015-05-11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送風シート
US20150140915A1 (en) 2013-11-19 2015-05-21 Atieva, Inc. Vehicle Seat Ventilation System
JP6417188B2 (ja) * 2014-10-31 2018-10-31 ダイキョーニシカワ株式会社 車両のデフロスタ構造
DE112016001567T5 (de) 2015-04-02 2017-12-28 Denso Corporation Klimatisierungseinheit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DE102016107227A1 (de) * 2016-04-19 2017-10-19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Luftausströmer mit einer Einrichtung zum Steuern eines Luftstroms
US20180134120A1 (en) * 2016-11-16 2018-05-17 Calin Marginean Vehicle hvac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13214U (zh) * 1980-12-29 1982-07-13
JPS6054618U (ja) * 1983-09-24 1985-04-17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010004008A1 (en) * 1999-12-20 2001-06-21 Shinji Aoki Vehicle sea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2007008390A (ja) * 2005-07-01 2007-01-18 Howa Kasei Kk 空気吹出調整用レジスタ
CN105189162A (zh) * 2013-04-05 2015-12-23 株式会社电装 空气吹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3922A (zh) * 2019-03-29 2021-10-29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车辆通风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16196A1 (ja) 2018-01-25
JP6627976B2 (ja) 2020-01-08
JPWO2018016196A1 (ja) 2019-01-17
US20210276400A1 (en) 2021-09-09
US11292318B2 (en)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25993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7428221A (zh) 车辆用座椅空调单元
CN105109302B (zh) 通过转向组件空气传输改进乘客气候舒适性的系统
JP2012111318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9476215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JP6128778B2 (ja) 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CN106457975A (zh) 空气吹出装置
CN103660847A (zh) 车用空调装置
CN104619531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4816605A (zh) 车辆用空气调和装置
JP2008149866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5387518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JP5359702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H11208245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20110021074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06184251B (zh) 一种送风装置
JP5924230B2 (ja) 空調装置
JP2018118523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6958276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4098485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7178275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3972492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WO2021075258A1 (ja) 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JP6235271B2 (ja)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
JP2011207278A (ja) 空調ケー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