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6118A - 显影剂补充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补充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6118A
CN109426118A CN201810972574.3A CN201810972574A CN109426118A CN 109426118 A CN109426118 A CN 109426118A CN 201810972574 A CN201810972574 A CN 201810972574A CN 109426118 A CN109426118 A CN 109426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
rotary shaft
toner
developer replenishing
mix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725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本博史
供田泰明
板垣洋
板垣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426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61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89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agitation or stirr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顺畅地向补充对象补充显影剂的显影剂补充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显影剂补充装置向补充对象补充显影剂,具备:框体;搅拌部件(33),其能够在框体内以旋转轴(R)为中心旋转。搅拌部件(33)包括:主体部(331),其由挠性片材构成,向远离旋转轴(R)的方向延伸,并与框体的内壁面接触;切入部(333),其形成于主体部(331)内。在主体部(331)伴随着搅拌部件(33)的旋转而弯曲的情况下,切入部(333)从主体部(331)突出。

Description

显影剂补充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剂补充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更特定来说,本发明涉及能够顺畅地向补充对象补充显影剂的显影剂补充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具备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复印功能、作为打印机的功能、数据通信功能、服务器功能的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传真装置、复印机、打印机等。
这种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显影装置将形成在图像承载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而形成调色剂像,并将该调色剂像向记录介质转印,之后,通过定影装置使调色剂像定影于纸张,从而在记录介质形成图像。若显影装置内的调色剂变少,则通过被称作调色剂盒的调色剂收容器向显影装置补充调色剂。调色剂收容器能够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装卸。在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收容器变空的情况下,管理者等用手将变空的旧调色剂收容器更换成填充了调色剂的新的调色剂收容器。
调色剂收容器一般来说包括框体、设于框体内的由挠性膜构成的搅拌部件、输送部件。搅拌部件通过旋转而起到将框体内的调色剂一边搅拌一边送向输送部件的作用。输送部件起到将框体内的调色剂输送至连接于显影装置的补充口的排出口的作用。此外,搅拌部件也起到通过旋转而去掉附着于框体的内壁的调色剂、或将凝聚的调色剂粉碎的作用。
以往的调色剂收容器的构成例如公开于下述专利文献1~3等。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包括轴部与叶片部的输送部件的调色剂供给装置。叶片部以相对于轴部的轴线方向连续地使相位变化的方式设于轴部,通过轴部的旋转,向粉末调色剂供给口的方向输送粉末调色剂。
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搅拌部件:由旋转自如地设于调色剂供给容器的内部的挠性部件构成,将收纳于调色剂供给容器的调色剂搅拌而向调色剂供给口输送。在该搅拌部件中,将多个沿与旋转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狭缝以使其前端向旋转轴方向的中央侧倾斜的方式形成。在由狭缝划分出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中形成有孔。
下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输送单元:由旋转轴部件与片材部件构成,并且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显影剂收容容器旋转,通过旋转,将显影剂一边向旋转轴方向搅拌一边沿半径方向供给。该输送单元作为调整片材部件的挠曲的加强部,具有调整显影剂向旋转轴方向的搅拌性的部分、调整显影剂向半径方向的输送性的部分这些强度不同的多个部分所构成的加强单元。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52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364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206651号公报
近年来,出于节能的观点,为了实现低温下的定影,推进了调色剂的低熔点化。伴随着调色剂的低熔点化,在显影剂补充装置中引发了显影剂强力地附着于框体的内壁面、不能向补充对象补充显影剂的问题。
作为一个例子,设想显影剂补充装置为调色剂收容器的情况。在调色剂收容器长期保管于高温多湿等的恶劣环境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框体内的调色剂软凝聚而强力地附着于框体的内壁面、即使使用搅拌部件也不能将调色剂去除(刮掉)的情况。若调色剂保持着附着于框体的内壁内的状态,则无论调色剂收容器内是否残留有调色剂,都不再能够向显影装置补充调色剂,成为不得不将调色剂收容器更换成新品的情况。其结果,调色剂收容器内的调色剂的一部分不被使用就被丢弃,导致图像形成装置的拥有者产生经济上的损失。
显影剂强力地附着于框体的内壁面、不再能够向补充对象补充显影剂的问题是不仅在调色剂收容器中、还可能在从调色剂收容器向显影装置输送调色剂的被称作料斗的调色剂储存部等所有补充显影剂的显影剂补充装置中产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框体框体框体框体框体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顺畅地向补充对象补充显影剂的显影剂补充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显影剂补充装置向补充对象补充显影剂,该显影剂补充装置具备:框体;搅拌部件,其能够在框体内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搅拌部件包括:主体部,其由挠性片材构成,向远离旋转轴的方向延伸,并与框体的内壁面接触;切入部,其形成于主体部内,在主体部伴随着搅拌部件的旋转而弯曲的情况下,切入部从主体部突出。
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中,优选的是,切入部由连续的两条以上的直线、一条以上的曲线、或者直线以及曲线的组合构成。
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中,优选的是,搅拌部件还包括从主体部平行于旋转轴地延伸的臂部。
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中,优选的是,臂部在搅拌部件旋转一圈的时间中的至少一部分时间内弯曲。
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中,优选的是,切入部包括从主体部突出的前端部即突出前端部,主体部未弯曲的状态下的突出前端部的形状为向与旋转轴垂直的方向凸的形状。
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中,优选的是,主体部未弯曲的状态下的突出前端部的形状为向朝向旋转轴的方向凸的形状。
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中,优选的是,切入部有多个,多个切入部各自的沿着所述旋转轴的位置互不相同。
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中,优选的是,切入部包括:第一切入部,其与旋转轴隔开第一距离并平行于旋转轴地排列;第二切入部,其与旋转轴隔开比第一距离大的第二距离并平行于旋转轴地排列,搅拌部件还包括在主体部内的多个切入部各自的周围形成的孔部,形成于第一切入部各自的周围的孔部的总面积与形成于第二切入部各自的周围的孔部的总面积不同。
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中,优选的是,形成于第一切入部各自的周围的孔部的总面积比形成于第二切入部各自的周围的孔部的总面积小。
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中,优选的是,搅拌部件包括存在于主体部的与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上的端部即主体前端部,主体前端部包括相对于旋转轴倾斜的第一边。
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中,优选的是,主体前端部包括相对于旋转轴倾斜且相互平行的多个第一边、设于多个第一边彼此之间并相对于旋转轴垂直的第二边,搅拌部件还包括在主体部内与第二边邻接地设置的其他切入部。
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中,优选的是,搅拌部件有多个,多个搅拌部件的切入部各自的沿着旋转轴的位置互不相同。
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中,优选的是,显影剂补充装置是能够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拆装的调色剂收容器。
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中,优选的是,框体包括:排出口,其向框体外排出显影剂;分隔壁,其将框体内划分成设有搅拌部件的第一空间和设有排出口的第二空间,还包括在第二空间内旋转从而向排出口输送显影剂的输送部件。
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中,优选的是,显影剂补充装置是从能够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拆装的调色剂收容器向显影装置输送显影剂的料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以及图像形成部,所述图像形成部使用通过显影剂补充装置补充的调色剂,在记录介质形成调色剂像。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顺畅地向补充对象补充显影剂的显影剂补充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收容器30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收容器30的框体31内的主要构成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搅拌部件33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5是放大表示图4中的切入部333的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收容器30内的搅拌部件33的状态的图。
图7是说明比较例中的调色剂收容器1030内的搅拌部件1033的状态的剖面图,并且是表示空间SP1的内壁面未附着有调色剂TN2的情况下的搅拌部件1033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8是说明比较例中的调色剂收容器1030内的搅拌部件1033的状态的剖面图并且是表示空间SP1的内壁面附着有调色剂TN2的情况下的搅拌部件1033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切入部333的变形例的构成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搅拌部件33的第一变形例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搅拌部件33的第二变形例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搅拌部件33的第三变形例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搅拌部件33的第四变形例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搅拌部件33的第五变形例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搅拌部件33的第六变形例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搅拌部件33的第七变形例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搅拌部件33的第八变形例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变形例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19是图18中A部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图像形成装置
1a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10 纸张输送部
11 供纸托盘
12 供纸辊
13 输送辊
14 排纸辊
15 排纸托盘
20 调色剂像形成部
21 图像形成单元
22 中间转印带
22a 旋转辊
23 一次转印辊
24 二次转印辊
25 感光鼓
26 充电辊
27 曝光装置
28 显影装置
29 清洁装置
30、1030 调色剂收容器
31 框体
31a 框体的分隔壁
31b 框体的注入口
31c 框体的排出口
31d 框体的连通口
32 轴部件
32a 轴部件的端部
32b 轴部件的突出部
32c 轴部件的锥部
33、33a、33b、1033 搅拌部件
34 输送部件
34a 输送部件的旋转轴
34b 输送部件的叶片
34c 输送部件的端部
39a、39b、39c 动力传递部件
50 料斗
51 调色剂储存部(框体的一个例子)
52 螺杆轴
53 叶片部
54 搅拌部件
54a、331 搅拌部件的主体部
54b、333、335、340、3331、3332、3333 搅拌部件的切入部
60 定影装置
61 马达
62 盖
62a 盖的底部
101~115 切入线
311 框体的顶面
312 框体的底面
313、313a 框体的侧面
331 搅拌部件的主体部
332 搅拌部件的臂部
333a、335a 切入部的突出前端部
334、336、3341、3342、3343 孔部
337 主体前端部
337a、337b 主体前端部的边
338、339 臂部前端部
338a、338b、339a、339b 臂部前端部的边
3371、3372 主体前端部的位置
d1、d2、d3 距旋转轴的距离
LL 调色剂的液面
M 纸张
R 旋转轴
SP1、SP2 框体内的空间
TN1、TN2 调色剂
TR 输送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显影剂补充装置所安装的图像形成装置是MFP的情况进行说明。显影剂补充装置所安装的图像形成装置除了MFP之外,也可以是传真装置、复印机、或者打印机等。
此外,在附图中,将从正面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的情况下的宽度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深度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高度方向设为z轴。x轴、y轴、z轴分别相互正交。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的剖面图。
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小型机或者中型机的MFP,具备纸张输送部10、调色剂像形成部20(图像形成部的一个例子)、定影装置60、马达61等。
纸张输送部10沿输送路径TR输送纸张M(记录介质的一个例子)。纸张输送部10包括供纸托盘11、供纸辊12、多个输送辊13、排纸辊14、排纸托盘15。供纸托盘11收容用于形成图像的纸张M。供纸托盘11也可以是多个。供纸辊12设于供纸托盘11与输送路径TR之间。多个输送辊13分别沿输送路径TR设置。排纸辊14设于输送路径TR的最下游的部分。排纸托盘15设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a的最上部。
调色剂像形成部20以所谓的串联方式合成Y(黄色)、M(品红)、C(青色)、K(黑色)的四色图像,在输送的纸张M上形成调色剂像。调色剂像形成部20包括关于YMCK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21、中间转印带22、关于YMCK各色的一次转印辊23、二次转印辊24、关于YMCK各色的调色剂收容器(调色剂盒)30(显影剂补充装置的一个例子)。
YMCK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21包括感光鼓25、充电辊26、曝光装置27、显影装置28、清洁装置29等。感光鼓25被驱动为向图1中箭头α所示的方向旋转。在感光鼓25的周围设有充电辊26、显影装置28、清洁装置29。充电辊26与感光鼓25接近地设置。曝光装置27设于感光鼓25的下部。
中间转印带22设于YMCK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21的上部。中间转印带22为环状,并架设于旋转辊22a。中间转印带22被驱动为向图1中箭头β所示的方向旋转。一次转印辊23分别隔着中间转印带22而与各个感光鼓25对置。二次转印辊24在输送路径TR中与中间转印带22接触。
调色剂收容器30设于显影装置28的上部。调色剂收容器30能够通过设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a的前面等的门(无图示)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a拆装。调色剂收容器30收容有调色剂。调色剂收容器30的内部不经由料斗等调色剂储存部,而是直接连接于显影装置28的内部。
定影装置60将承载有调色剂像的纸张一边把持一边沿输送路径TR输送,从而使调色剂像定影于纸张M。
马达61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件赋予动力。
图像形成装置1使感光鼓25旋转,利用充电辊26使感光鼓25的表面带电。图像形成装置1利用曝光装置27对充电后的感光鼓25的表面进行遵循图像形成信息的曝光,在感光鼓25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
接着,图像形成装置1从显影装置28对形成了静电潜像的感光鼓25供给调色剂而进行显影,在感光鼓25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像。
接着,图像形成装置1使用一次转印辊23,将形成于感光鼓25的调色剂像依次转印于中间转印带22的表面(一次转印)。在全彩色图像的情况下,在中间转印带22的表面形成合成了YMCK各色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像。
图像形成装置1利用清洁装置29,将未被转印于中间转印带22而残留于感光鼓25的调色剂去除。
接着,图像形成装置1利用旋转辊22a,将形成于中间转印带22的表面的调色剂像输送至与二次转印辊24对置的位置。
另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1利用供纸辊12供给收容于供纸托盘11的纸张M,并利用多个输送辊13的每一个沿输送路径TR引导到中间转印带22与二次转印辊24之间。然后,图像形成装置1利用二次转印辊24将形成于中间转印带22的表面的调色剂像转印于纸张M。
图像形成装置1将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M引导到定影装置60,并利用定影装置60将调色剂像定影于纸张M。之后,图像形成装置1利用排纸辊14将定影了调色剂像的纸张M向排纸托盘15排纸。
图像形成装置1在由于形成图像使得某一个显影装置28内的调色剂变少时,从该显影装置28所对应的颜色的调色剂收容器30对该显影装置28(补充对象的一个例子)补充调色剂(显影剂的一个例子)。调色剂像形成部20使用通过调色剂收容器30补充的调色剂,在记录介质形成调色剂像。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收容器30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收容器30的构成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收容器30的框体31内的主要构成的立体图。此外,在图2以及图3中,搅拌部件33a以及33b以未弯曲的状态示出。搅拌部件33a以及33b实际上在框体31内以通过从框体31的内壁面承受的力弯曲的状态存在。
参照图2以及图3,调色剂收容器30包括框体31、轴部件32、搅拌部件33a以及33b、输送部件(输送螺杆)34、动力传递部件39a、39b、39c。
框体31具有接近立方体的形状,框体31的内壁面包括顶面311、底面312、存在于顶面311与底面312之间的四个侧面313。框体31包括分隔壁31a、注入口31b、排出口31c、连通口31d。分隔壁31a从侧面313向框体31内突出,将框体31内划分成上部的空间SP1和下部的空间SP2。注入口31b形成于面向空间SP1的侧面313。侧面313中的形成有注入口31b的部分向框体31内突出。注入口31b是用于向框体31内填充调色剂的开口,除了向调色剂收容器30填充调色剂的情况下以外,为了防止调色剂泄漏,在注入口31b嵌入有盖62(虽然在图2以及图3中可见盖62的内部插入有搅拌部件33a,但实际上搅拌部件33a以及33b在通过盖62的位置时与盖62的底部62a接触而增大弯曲的程度)。排出口31c形成于空间SP2内的框体31的底面312。排出口31c是用于将框体31内的调色剂向框体31外排出而向显影装置28进行补充的开口,能够通过规定的操作来开闭。
轴部件32设于空间SP1内。轴部件32为棒状,其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框体31。轴部件32包括四个突出部32b和锥部32c。四个突出部32b分别在与旋转轴R平行的方向上局部向远离旋转轴R的方向突出。四个突出部32b在以与框体31内的轴部件32的旋转轴R平行的方向的中心为基准的情况下,设于与连通口31d所存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图2中左侧)的位置。四个突出部32b起到将空间SP1内存在的调色剂一边搅拌一边向箭头AR1所示的方向输送的作用。锥部32c在与旋转轴R平行的方向上局部地向远离旋转轴R的方向突出,且其直径朝向箭头AR1所示的方向而减少。锥部32c起到将空间SP1内存在的调色剂一边搅拌一边如箭头AR2所示那样通过连通口31d向空间SP2内输送的作用。
搅拌部件33a以及33b在空间SP1内固定于轴部件32。搅拌部件33a以及33b能够与轴部件32一起在框体31内以旋转轴R为中心旋转。搅拌部件33a以及33b起到将空间SP1内的存在调色剂搅拌、并将附着于框体31的内壁面的调色剂去除的作用。之后叙述搅拌部件33a以及33b的详细构成。
输送部件34设于空间SP2内。输送部件34是螺杆,包括旋转轴34a和叶片34b。旋转轴34a为棒状,其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框体31。叶片34b设于旋转轴34a的外周面,并呈螺旋状。输送部件34通过在空间SP2内旋转,从而将空间SP2内的调色剂如箭头AR3所示那样向排出口31c输送,并如箭头AR4所示那样通过排出口31c向框体31外排出。
动力传递部件39a、39b、39c将图像形成装置1的马达61的动力(旋转力)传递到轴部件32以及输送部件34。动力传递部件39a、39b,以及39c分别为齿轮,在动力传递部件39a、39b以及39c各自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齿。轴部件32的一方的端部32a向框体31的外部突出,并连结于动力传递部件39a。输送部件34的一方的端部34c向框体31的外部突出,并连结于动力传递部件39c。动力传递部件39b分别与动力传递部件39a以及39c啮合。在动力传递部件39a安装有马达61的输出轴(无图示)。
马达61的动力被传递到动力传递部件39a。动力传递部件39a通过从马达61赋予的动力来旋转。轴部件32、搅拌部件33a以及33b与动力传递部件39a一起旋转。另外,从马达61传递到动力传递部件39a的动力经由动力传递部件39b而向动力传递部件39c传递。由此,动力传递部件39c旋转。输送部件34与动力传递部件39c一同旋转。
接着,对搅拌部件33a以及33b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
搅拌部件33a以及33b具有相同的构成,因此在之后的说明中,有时将搅拌部件33a以及33b一并记载为搅拌部件33。搅拌部件33a以及33b也可以具有互不相同的构成。调色剂收容器30所包括的搅拌部件33的数量是任意的。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搅拌部件33的构成的俯视图。在图4、图10~图17、图19中,示出了搅拌部件33未弯曲的状态。搅拌部件33实际上在框体31内以在从框体31的内壁面承受的力的作用下弯曲的状态存在。
参照图2~图4,搅拌部件33包括主体部331、臂部332、切入部333以及335、孔部334以及336、主体前端部337、臂部前端部338以及339。
主体部331由挠性片材构成。主体部331向离开旋转轴R的方向延伸,与框体31的内壁面接触。主体部331在搅拌部件33旋转时与顶面311、底面312、与支承着轴部件32的两端部的侧面313不同的两个侧面313接触。主体部331因与框体31的内壁面的接触而弯曲。
臂部332由挠性片材构成。臂部332从主体部331平行于旋转轴R地延伸,并与框体31的内壁面接触。臂部332在搅拌部件33旋转时与四个侧面313中的设有盖62的侧面313a接触。臂部332因与框体31的内壁面的接触而弯曲。此外,臂部332只要在搅拌部件33旋转一圈的时间中的至少一部分时间(例如与底部62a接触的时间)内通过与框体31的内壁面的接触而弯曲即可。
切入部333形成于主体部331内。切入部333在伴随着搅拌部件33的旋转、主体部331通过与框体31的内壁面的接触而弯曲的情况下,从主体部331突出。主体部331内的切入部333的周围被圆形状的孔部334包围。切入部333包括从主体部331(固定于主体部331的部分)突出的前端部即突出前端部333a。
切入部335形成于臂部332内。切入部335在伴随着搅拌部件33的旋转、臂部332通过与框体31的内壁面的接触而弯曲的情况下,从臂部332突出。主体部331内的切入部335的周围被圆形状的孔部336包围。
切入部335包括从臂部332突出的前端部即突出前端部335a。臂部332未弯曲的状态下的突出前端部335a的形状优选的是向与旋转轴R平行的方向凸的形状。由于臂部332所弯曲的方向相对于主体部331所弯曲的方向以90度倾斜,因此突出前端部335a的突出方向优选的是相对于突出前端部333a的突出方向以90度倾斜。
主体前端部337是存在于主体部331的与旋转轴R垂直的方向上的端部。主体前端部337包括相对于旋转轴R彼此平行地倾斜的多个边337a、设于多个边337a彼此之间并与旋转轴R垂直的边337b。在图4的情况下,边337a的与旋转轴R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成为和切入部333的与旋转轴R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相同的程度。
臂部前端部338是存在于臂部332的与旋转轴R垂直的方向上的端部。臂部前端部338包括相对于旋转轴R彼此平行地倾斜的多个边338a、设于多个边338a彼此之间并与旋转轴R垂直的边338b。
臂部前端部339是存在于臂部332的与旋转轴R平行的方向上的端部。臂部前端部339包括相对于与旋转轴R垂直的方向彼此平行地倾斜的多个边339a、设于多个边339a彼此之间并与旋转轴R平行的边339b。
图5是放大表示图4中的切入部333的图。
参照图2~图5,本实施方式中的切入部333由两条直线状的切入线101以及102构成,具有V形。主体部331未弯曲的状态下的突出前端部333a的形状优选的是向与旋转轴R垂直的方向(箭头AR11或者AR12所示的方向)凸的形状。由此,在伴随着搅拌部件33的旋转,主体部331通过与框体31的内壁面的接触而弯曲的情况下,突出前端部333a与搅拌部件33的旋转方向平行地突出,能够增大对附着于框体31的内壁面的调色剂作用的力。特别是,主体部331未弯曲的状态下的突出前端部333a的形状更优选的是从主体前端部337朝向旋转轴R的方向(箭头AR12所示的方向)凸的形状。由此,在搅拌部件33旋转时,突出前端部333a向与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因此能够更加增大对附着于框体31的内壁面的调色剂作用的力。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收容器30的效果进行说明。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收容器30内的搅拌部件33的状态的剖面图。在图6~图8中,示出了以与旋转轴R正交的平面剖切的情况下的剖面。
参照图6,这里将收容于框体31内的调色剂中的、未附着于框体31的内壁面的调色剂(能够在框体31内自由移动的调色剂)表示为调色剂TN1,将附着于框体31的内壁面的调色剂表示为调色剂TN2。调色剂TN1具有液面LL(在与调色剂TN2重叠的部分,用虚线表示液面LL)。
在于严苛的环境下保管了调色剂收容器30的情况下,调色剂收容器30内的调色剂容易软凝聚。特别是,在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之前,在以输送部件34为下的状态保管了调色剂收容器30的情况下,软凝聚的调色剂容易附着于空间SP2内的内壁面(换句话说是底面312以及侧面313的下部)。在该情况下,软凝聚的调色剂会成为输送部件34的旋转的障碍,可能会引发不能从调色剂收容器30补充调色剂的情况。因此,调色剂收容器30在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之前的保管时,通常构成为容易以使输送部件34为上的状态(与图6的状态上下相反的状态)保管的形状等。
另一方面,在以使输送部件34为上的状态保管了调色剂收容器30的情况下,软凝聚的调色剂容易附着于空间SP1内的内壁面(换句话说是顶面311以及侧面313的上部)。采用本实施方式,主体部331通过与框体31的内壁面或者调色剂TN2的接触而弯曲,切入部333从主体部331突出。突出的切入部333与搅拌部件33的旋转一起与调色剂TN2的表面同时移动,从空间SP1的内壁面刮掉调色剂TN2。附着于空间SP1内的内壁面的调色剂TN2的厚度越大,主体部331的弯曲的越程度,因此从空间SP1的内壁面刮掉调色剂TN2的力变大。其结果,能够有效地去除附着于框体31的内壁面的调色剂,能够顺畅地向显影装置28补充调色剂。
图7以及图8是说明比较例中的调色剂收容器1030内的搅拌部件1033的状态的剖面图。图7示出了空间SP1的内壁面未附着有调色剂TN2的情况下的搅拌部件1033的状态。图8示出了空间SP1的内壁面附着有调色剂TN2的情况下的搅拌部件1033的状态。
参照图7以及图8,作为比较例,设想搅拌部件1033不包括切入部333、除此以外具有与本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收容器相同的构成的调色剂收容器1030。
在比较例中,主体部331也通过与框体31的内壁面或者调色剂TN2的接触而弯曲。主体部331与搅拌部件33的旋转一起与调色剂TN2的表面接触同时移动。但是,在比较例中,由于不存在切入部,搅拌部件1033仅以其弯曲面摩擦调色剂TN2的表面,因此从空间SP1的内壁面刮掉调色剂TN2的力较小。其结果,不能有效地去除附着于框体31的内壁面的调色剂,不能顺畅地向显影装置28补充调色剂。
[变形例]
接下来,对切入部333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切入部333也可以具有以下的构成。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切入部333的变形例的构成的图。
参照图9,搅拌部件33的切入部333在主体部331伴随着搅拌部件33的旋转而弯曲了的情况下从主体部331突出即可,其形状是任意的。作为切入部333,例如能够采用角、圆、梯形、或者它们的组合的形状。
如图9(a)所示,切入部333由一条弧状(曲线)的切入线103构成,也可以具有半圆形状。此外,如图9(b)所示,也可以由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状的切入线104以及105和设于它们之间的一条弧状(曲线)的切入线106构成。此外,如图9(c)所示,也可以由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状的切入线107以及108和设于它们之间的一条直线状的切入线109构成,并具有矩形状。此外,如图9(d)所示,也可以由随着朝向前端侧而间隔变窄地设置的两条直线状的切入线110以及111和设于它们之间的一条直线状的切入线112构成,并具有梯形形状。而且,如图9(e)所示,也可以由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状的切入线113以及114、和设于它们之间并构成V形的两条直线状的切入线115以及116构成。
图9(a)~图9(e)所示的切入部333都由连续的两条以上的直线、一条以上的曲线、或者直线以及曲线的组合构成。
此外,关于搅拌部件33的切入部335,也存在与切入部333相同的变更。此外,切入部333的形状与切入部335的形状可以互不相同,也可以相同。
接下来,对搅拌部件33的变形例进行说明。搅拌部件33也可以具有以下的构成。
图10~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搅拌部件33的变形例的构成的俯视图。
如图10所示的第一变形例那样,切入部333的周围也可以被矩形状的孔部334包围,切入部335的周围也可以被矩形状的孔部336包围。
如图11所示的第二变形例那样,主体部331内中的切入部333以及335的周围也可以被孔部包围。
如图12所示的第三变形例那样,在切入部333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切入部333各自的沿着旋转轴R的位置(旋转轴R方向的相位)也可以互不相同。这里,多个切入部333分别形成于沿着旋转轴R的互不相同的九个位置。这样,能够在框体31的内壁面上的沿着旋转轴R的不同位置去除调色剂,能够以较宽的范围高效地去除调色剂。
如图13所示的第四变形例那样,在调色剂收容器30包括多个(这里是两个)搅拌部件33a以及33b的情况下,搅拌部件33a以及33b的切入部333各自的沿着旋转轴R的位置(旋转轴R方向的相位)也可以互不相同。这里,搅拌部件33a以及33b的切入部333分别形成于沿着旋转轴R互不相同的18个位置。这样,能够在框体31的内壁面上的沿着旋转轴R的不同位置去除调色剂,能够以较宽的范围高效地去除调色剂。
在图14所示的第五变形例中,切入部333为多个,包括与旋转轴隔开距离d1并相对于旋转轴R平行地排列的两个切入部3331、与旋转轴隔开距离d2(>d1)而相对于旋转轴R平行地排列的三个切入部3332、与旋转轴隔开距离d3(>d2)而相对于旋转轴R平行地排列的7个切入部3333,并设想在各个切入部333的周围形成有孔部334的情况。
形成于切入部3331的周围形成于孔部334的总面积(两个孔部3341的总面积)、形成于切入部3332的周围的孔部334的总面积(三个孔部3342的总面积)、形成于切入部3333的周围的孔部334的总面积(7个孔部3343的总面积)也可以互不相同。更详细地说,也可以是,形成于切入部3331的周围的孔部3341的总面积比形成于切入部3332的周围的孔部3342的总面积小,形成于切入部3332的周围的孔部3342的总面积比形成于切入部3333的周围的孔部3343的总面积小。孔部334的总面积能够通过设于切入部333的周围的孔部334的有无、或者孔部334的数量或大小等来调整。
这样,存在于与旋转轴R平行的方向上的孔部334的总面积越大,在与该孔部334所存在的相对于旋转轴R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主体部331越容易挠曲。具体而言,对主体部331来说,相比于切入部3331的位置,切入部3332的位置更容易挠曲,相比于切入部3332的位置,切入部3333的位置更容易挠曲。其结果,对主体部331来说,相比于旋转轴R侧,主体前端部337侧更容易挠曲,能够有效地去除附着于框体31的内壁面的调色剂。
如图15所示的第六变形例那样,主体前端部337也可以仅由相对于旋转轴R倾斜的一个边337a构成。由于主体前端部337具有相对于旋转轴R倾斜的边337a,使得主体部331的弯曲的程度在与旋转轴R平行的方向上变得不同,主体部331针对从框体31的内壁面承受的力的阻力(主体部331的弹力)在与旋转轴R平行的方向上变得不同。具体而言,在主体前端部337中的距旋转轴R最远的位置即位置3371,阻力变得最大,在主体前端部337中的距旋转轴R最近的位置即位置3372,阻力变得最小。由此,如箭头AR21所示,搅拌部件33整体向阻力更小的一侧(图15中左侧)移动。其结果,切入部333的位置对应于从框体31的内壁面承受的阻力而变动,刮掉搅拌部件33的调色剂的性能提高。
如图16所示的第七变形例以及图17所示的第八变形例那样,主体前端部337包括相对于旋转轴R倾斜且相互平行的多个(这里是三个)边337a、设于多个边337a彼此之间并与旋转轴R垂直的边337b。在这种情况下,也与第六变形例相同,切入部333的位置对应于从框体31的内壁面承受的阻力而变动,将搅拌部件33的调色剂刮掉的性能提高。
特别是,也可以如图17所示的第八变形例那样,搅拌部件33在主体部331内还包括和主体前端部337的与旋转轴R垂直的边337b邻接地设置的切入部340(其他切入部的一个例子)。这样,多个边337a易于分别独立地弯曲。
接下来,对图像形成装置1以及显影剂补充装置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以及显影剂补充装置也可以具有以下的构成。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变形例的构成的剖面图。图19是图18中A部的放大图。
参照图18以及图19,本变形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大型机的MFP。在本变形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调色剂像形成部20还包括关于YMCK各色的料斗50(本变形例中的显影剂补充装置的一个例子)。在大型机的MFP等中,为了控制从调色剂收容器30向显影装置28的调色剂的补充量,设有用于暂时储存调色剂的料斗。料斗50从调色剂收容器30向显影装置28输送适当量的调色剂。调色剂像形成部20使用通过料斗50补充的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像。
料斗50包括调色剂储存部51(框体的一个例子)、螺杆轴52、叶片部53、搅拌部件54。调色剂储存部51将调色剂收容器30的内部与显影装置28的内部连接。螺杆轴52在调色剂储存部51内以旋转轴R为中心向箭头AR22所示的方向旋转。叶片部53以螺旋状固定于调色剂储存部51内的螺杆轴52的外周面。搅拌部件54固定于螺杆轴52的外周面。搅拌部件54能够与螺杆轴52一起相对于调色剂储存部51以旋转轴R为中心旋转。搅拌部件54发挥将调色剂储存部51内存在的调色剂搅拌、并将附着于调色剂储存部51的内壁面的调色剂去除的作用。
搅拌部件54包括主体部54a和切入部54b与。主体部54a由挠性片材构成。主体部54a向远离旋转轴R的方向延伸,并与调色剂储存部51的内壁面接触。切入部54b形成于主体部54a内。在主体部54a伴随着搅拌部件54的旋转而弯曲的情况下,切入部54b从主体部54a突出。
采用本变形例,突出的切入部54b与搅拌部件54的旋转一起与附着于调色剂储存部51的内壁面的调色剂的表面接触同时移动,将附着于调色剂储存部51的内壁面的调色剂刮掉。其结果,能够有效地去除附着于调色剂储存部51的内壁面的显影剂,能够顺畅地向显影装置28补充调色剂。
此外,图9~图19所示的各个变形例中的所述以外的构成与所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以及调色剂收容器30的构成相同,因此不重复其说明。
[其他]
所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能够适当地组合。
应理解为,所述的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都是例示,而并非限制用途。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而并非所述说明表示,并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效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Claims (16)

1.一种显影剂补充装置,向补充对象补充显影剂,其特征在于,该显影剂补充装置具备:
框体;
搅拌部件,其能够在所述框体内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所述搅拌部件包括:
主体部,其由挠性片材构成,向远离所述旋转轴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框体的内壁面接触;
切入部,其形成于所述主体部内,
在所述主体部伴随着所述搅拌部件的旋转而弯曲的情况下,所述切入部从所述主体部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入部由连续的两条以上的直线、一条以上的曲线、或者直线以及曲线的组合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剂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部件还包括臂部,该臂部从所述主体部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平行地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剂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臂部在所述搅拌部件旋转一圈的时间中的至少一部分时间内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入部包括从所述主体部突出的前端部即突出前端部,
所述主体部未弯曲的状态下的所述突出前端部的形状为向与所述旋转轴垂直的方向凸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剂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未弯曲的状态下的所述突出前端部的形状为向朝向所述旋转轴的方向凸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入部有多个,
多个所述切入部各自的沿着所述旋转轴的位置互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入部包括:
第一切入部,其与所述旋转轴隔开第一距离并平行于所述旋转轴地排列;
第二切入部,其与所述旋转轴隔开比所述第一距离大的第二距离并平行于所述旋转轴地排列,
所述搅拌部件还包括在所述主体部内的多个所述切入部各自的周围形成的孔部,
在所述第一切入部各自的周围形成的所述孔部的总面积与在所述第二切入部各自的周围形成的所述孔部的总面积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剂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切入部各自的周围形成的所述孔部的总面积比在所述第二切入部各自的周围形成的所述孔部的总面积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部件包括存在于所述主体部的与所述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上的端部即主体前端部,
所述主体前端部包括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倾斜的第一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影剂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前端部包括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倾斜且相互平行的多个所述第一边、设于所述多个第一边彼此之间并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垂直的第二边,
所述搅拌部件还包括在所述主体部内与所述第二边邻接地设置的其他切入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部件有多个,
多个所述搅拌部件的切入部各自的沿着所述旋转轴的位置互不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是能够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拆装的调色剂收容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影剂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包括:
排出口,其向所述框体外排出所述显影剂;
分隔壁,其将所述框体内划分成设有所述搅拌部件的第一空间和设有所述排出口的第二空间,
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空间内旋转从而向所述排出口输送所述显影剂的输送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是从能够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拆装的调色剂收容器向显影装置输送所述显影剂的料斗。
1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补充装置;
图像形成部,其使用通过所述显影剂补充装置补充的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像。
CN201810972574.3A 2017-08-29 2018-08-24 显影剂补充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94261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3880 2017-08-29
JP2017163880A JP2019040145A (ja) 2017-08-29 2017-08-29 現像剤補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6118A true CN109426118A (zh) 2019-03-05

Family

ID=65437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72574.3A Pending CN109426118A (zh) 2017-08-29 2018-08-24 显影剂补充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71826B2 (zh)
JP (1) JP2019040145A (zh)
CN (1) CN10942611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91501A (ja) * 2018-04-27 2019-10-31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収容体、画像形成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剤収容体制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21980A (ja) * 1990-01-26 1991-09-30 Mita Ind Co Ltd 現像装置
JPH1115272A (ja) * 1997-06-19 1999-01-22 Canon Inc トナー供給容器及びトナー供給容器に用いられる搬送部材
CN1109274C (zh) * 1997-06-19 2003-05-21 佳能株式会社 墨粉补充盒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JP2005134694A (ja) * 2003-10-31 2005-05-26 Kyocera Mita Corp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トナー供給装置
US20080260441A1 (en) * 2007-04-20 2008-10-23 Fuji Xerox Co., Ltd. Toner cartrid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21980A (en) * 1963-08-13 1965-12-07 Mercur Dave System for validating mail by postal certification
JP2001092226A (ja) * 1999-09-24 2001-04-06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記録装置
JP3403132B2 (ja) * 1999-10-29 2003-05-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撹拌翼及びトナー補給容器
JP3490946B2 (ja) * 2000-01-13 2004-0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装置
JP3462860B2 (ja) 2001-02-09 2003-11-05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攪拌部材及びトナー供給容器
KR100708174B1 (ko) * 2005-08-23 2007-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JP4665686B2 (ja) * 2005-09-21 2011-04-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4818375B2 (ja) * 2009-01-26 2011-11-1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収容器、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US9360796B2 (en) * 2014-06-05 2016-06-0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Angled toner paddles for a replaceable unit of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6347740B2 (ja) * 2014-12-24 2018-06-27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63641B2 (ja) 2015-04-16 2018-07-25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6587446B2 (ja) * 2015-07-27 2019-10-09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21980A (ja) * 1990-01-26 1991-09-30 Mita Ind Co Ltd 現像装置
JPH1115272A (ja) * 1997-06-19 1999-01-22 Canon Inc トナー供給容器及びトナー供給容器に用いられる搬送部材
CN1109274C (zh) * 1997-06-19 2003-05-21 佳能株式会社 墨粉补充盒和电子照相的成像设备
JP2005134694A (ja) * 2003-10-31 2005-05-26 Kyocera Mita Corp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トナー供給装置
US20080260441A1 (en) * 2007-04-20 2008-10-23 Fuji Xerox Co., Ltd. Toner cartrid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40145A (ja) 2019-03-14
US10571826B2 (en) 2020-02-25
US20190064701A1 (en) 2019-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10468B2 (ja) トナー回収装置、作像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92667B2 (ja)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EP2919072A1 (en) Developer container, developer replenish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268506A (ja) 現像装置、像保持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65431B2 (ja) 粉体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40324B2 (ja) 現像剤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が適用され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62853A (ja) 粉体搬送スクリュー、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98908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て方法
EP1708042B1 (en) Xerographic Developer Unit with Specialized Exit Port for Developer Material
KR20100045545A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현상기
CN109426118A (zh) 显影剂补充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582452B2 (ja) トナーの搬送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6674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844222B2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2003186305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
JP655520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に装着されるトナー容器
JP5742176B2 (ja) 現像剤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N108107693B (zh) 显影剂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620713B2 (ja) 現像剤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739061B2 (ja) トナー収納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54156B2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7225610B2 (ja) 搬送スクリュー、トナー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386779B2 (en) Waste toner system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JP6069231B2 (ja) 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862340B2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