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88646B - 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 - Google Patents

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88646B
CN109288646B CN201711352595.7A CN201711352595A CN109288646B CN 109288646 B CN109288646 B CN 109288646B CN 201711352595 A CN201711352595 A CN 201711352595A CN 109288646 B CN109288646 B CN 1092886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elvic
compression
pelvis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525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88646A (zh
Inventor
岩上明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wagami Akiharu
Original Assignee
Iwagami Akihar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wagami Akiharu filed Critical Iwagami Akiharu
Priority to CN2021106085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67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2886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86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88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886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19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eating hip dislocation; Abduction spli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5/00Orthopaedic methods or devic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Nursing devices; Anti-rape devices
    • A61F5/01Orthopaedic devices, e.g. splints, casts or braces
    • A61F5/02Orthopaedic corsets
    • A61F5/028Braces for providing support to the lower back, e.g. lumbo sacral suppo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08Apparatus for applying pressure or blows almost perpendicular to the body or limb axis, e.g. chiropractic devices for repositioning vertebrae, correcting deform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1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out substantial movement between the skin and the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9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spinal colum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61H2201/0153Support for the device hand-hel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53Driving means driven by a human being, e.g. hand 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28Pelv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5Wearable interf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8Trunk
    • A61H2205/085Crotch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Nursing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其由骨盆带、按压位置标记、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骨盆带为,为了矫正构成骨盆的骶骨与髂骨的关节部分的开放、歪斜所使用的下腹部收紧用的可束紧的骨盆带;按压位置标记为了表示多个按压矫正处而在骨盆带的表面上表示;按压矫正器具沿着收紧穿戴在下腹部的骨盆带的按压位置标记并隔着骨盆带对多个按压矫正处按压的同时根据需要用于以上下或左右或半圆弧状进行理疗操作,按压矫正器具由硬质素材形成为截面呈大致L字状的厚壁,呈大致L字状的立起边部的顶端缘部作为在主视观察时呈大致直线或平缓的大致弯曲状而在侧面观察时呈朝向顶端呈逐渐薄壁状的按压功能部。

Description

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腰部的闪腰、脱出(hernia)的症状的整骨中所使用的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腰部的闪腰或脱出的症状的原因在于,因构成骨盆的在主视观察时呈大致倒三角形状的骶骨与抵接位于其两侧面并从骶骨的侧方绕向背侧的在俯视观察下呈大致半圆弧状的髂骨的抵接部分,即,骶骨与髂骨的骶髂关节发生不必要的开放或歪斜而造成的。
因此,通过该关节部分的矫正,即,刺激附着在关节的韧带、肌肉来实现其紧张、松弛以矫正骶髂关节的歪斜等而能够消除腰部的闪腰、脱出等的症状是在医学上被承认的。
作为该骶骨关节的矫正技术,例如提出一种将刺激患部的远红外线释放陶瓷设置在预定位置处的骨盆矫正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悬挂在支承体上的塑身衣(corset)穿戴在腰部分来减轻自重负担以进行矫正的骨盆矫正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然而,在任何一个技术中均没有钻研过刺激附着在骨盆的韧带、肌肉来进行骨盆矫正,结果,理疗者会采用如下技术,即,根据理疗者的经验和掌握技术来找准骨盆构成组织的理疗有效位置并通过指压等的徒手疗法在预定方向上对骨盆进行按压刺激的同时实现附着在骶髂关节的韧带、肌肉的紧张松弛以矫正骨盆的异常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568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217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由所涉及到的理疗者的技术实现的骶髂关节的矫正理疗中,当然理疗者的技能差异会对理疗成果造成影响,而且尤其是由指压等的徒手疗法实现的理疗会在骨盆的大范围实施长时间,因而理疗作业的负荷较大,为了减轻所涉及到的理疗作业的负荷,有时会使用预定形状的指压用具。
然而,在使用指压用具的情况下会发生如下情况,即,不经意间理疗了偏离矫正有效位置之处,反而带来患部的恶化而无法期待矫正效果。
用于解决问题的单元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骨盆矫正用具,其特征在于,由骨盆带、按压位置标记、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其中,所述骨盆带为,为了矫正构成骨盆的骶骨与髂骨的关节部分的开放、歪斜所使用的下腹部收紧用的可束紧的骨盆带;所述按压位置标记为,为了表示多个按压矫正处而在骨盆带的表面上表示的按压位置标记;所述按压矫正器具为,沿着收紧穿戴在下腹部的骨盆带的按压位置标记并隔着骨盆带对多个按压矫正处进行按压的同时根据需要用于以上下或左右或半圆弧状进行理疗操作的按压矫正器具,而且,按压矫正器具以基部作为按压紧握部,以顶端部作为截面呈大致顶端尖锐长条状的按压功能部。
此外,其特征在于,按压矫正器具为,由硬质素材形成为截面呈大致L字状的厚壁,并且呈大致L字状的立起边部的顶端缘部作为在主视观察时呈大致直线或平缓的大致弯曲状而在侧面观察时呈朝向顶端呈逐渐薄壁状的按压功能部,且呈大致L字状的横边部作为最厚壁部并作为按压矫正理疗时的按压紧握部。
此外,其特征在于,骨盆带由伸缩自由的弹性带构成,并在端部设置带主体的重叠固定单元。
此外,其特征在于,在骨盆带的表面上表示的按压位置标记采用顺着骨盆的按压矫正位置的纵线。
此外,其特征在于,在骨盆带的表面上表示的按压位置标记采用能够目视确认出骨盆的按压矫正位置的人体的骨盆骨骼示意图。
此外,其特征在于,在骨盆带的表面上表示的按压位置标记的部分的表面具有使按压矫正器具的按压功能部不容易滑动的防滑功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具有如下效果,则为在骨盆关节的歪斜、偏离的按压治疗时能够通过骨盆带目视确认出最有效的按压位置的效果,而且具有将按压矫正器具的按压功能部应用于目视确认出的按压位置而实施预定的按压治疗,从而通过较少的劳力便能够实施准确的骨盆异常的矫正。
即,具有如下效果:将带紧固在按压治疗时可动且不易稳定的骶髂关节的骶骨及髂骨的抵接位置而使骨盆骨骼、附着于此的肌肉、韧带等的骨盆组织群处于固定状态,从而使由按压矫正器具实现的器具按压力有效地传递至骨盆骨骼上,进而不在骨盆上施加强制的应力便将包裹了骨盆的骨盆组织群激活,以矫正骨盆组织群彼此偏离的髂骨和骶骨,将彼此推入到适当位置处,从而能够实现骨盆的矫正。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具有如下效果:如上述那样将按压矫正器具应用于按压位置标记而实施按压治疗时,可靠地握持紧握部的同时能够向按压位置标记准确地传递按压力,而且按压功能部采用顶端尖锐的长度状,因而刺激骨盆的骶髂关节所涉及的各类肌肉、韧带便能够功能性地治愈关节的异常,因此,无关乎理疗者的技能便能够实施统一的治疗。
即,具有如下效果:通过与骨盆带的表面上所表示的按压位置标记抵接的按压矫正器具而出现准确的按压理疗应力以实施矫正按压,从而能够迅速正确无误地实现骶髂关节的歪斜等的矫正效果。
而且,具有如下效果,则为按压矫正器具与简单的板状的按压指压板不同而形成呈大致L字状的按压紧握部,且按压部顶端作为直线的或平缓的弯曲状的逐渐薄壁状的按压功能部,因而能够正确地应用于按压位置标记、即骶髂关节所涉及的人体、肌肉等的刺激位置,且能够与准确的紧握功能相辅相成而使理疗者的按压应力经由按压位置标记而最大限度地达到骶髂关节的矫正有效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具有如下效果:能够容易地将骨盆带卷绕在骨盆上来进行束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按压矫正器具的矫正功能,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骨盆的骶髂关节异常的治愈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具有如下效果:矫正骶髂关节的异常的位置标记采用纵线来表示,因此能够正确地应用按压矫正器具的长度状的按压功能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具有如下效果:骨盆的骶髂关节及按压矫正的位置采用实际的人体骨盆骨骼的图能够目视确认出,从而能够在认识人体的现实的骨盆骨骼组织的同时确认出治疗位置,进而能够获得与目视确认治疗相同的治愈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具有如下效果:在骨盆带的表面上表示的按压位置标记的部分的表面保持着按压矫正器具的按压功能部不易滑动那样的防滑功能,因此按压矫正器具的按压功能部不会在理疗过程中滑动,从而能够准确地向患部传递按压应力以实现骨盆的骶髂关节异常的治愈,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矫正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盆矫正用具的骨盆带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盆矫正用具的骨盆带的变形例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盆矫正用具的骨盆带的变形例的构成的说明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盆矫正用具的按压矫正器具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盆矫正用具的按压矫正器具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盆矫正用具的按压矫正器具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盆矫正用具的按压矫正器具的变形例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盆矫正用具的按压矫正器具的变形例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盆矫正用具的使用状态的俯视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盆矫正用具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盆矫正用具的使用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12为表示通过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盆矫正用具来进行理疗的骨盆的示意主视图。
图13为表示通过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盆矫正用具来进行理疗的骨盆的示意俯视图。
图14为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盆矫正用具的按压位置标记与进行理疗的骨盆的位置关系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首先对构成骨盆矫正用具的骨盆带进行说明,接下来对按压矫正器具进行说明说明,最后对本发明的骨盆矫正用具的使用例进行说明。
〔1.骨盆带〕
图1为表示骨盆带的构成的说明图,图2及图3为表示骨盆带的变形例的构成的说明图。此外,图9为表示骨盆矫正用具的使用状态的俯视图,图10为表示骨盆矫正用具的使用状态的侧视图,图11为表示骨盆矫正用具的使用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12为表示骨盆的示意主视图,图13为表示骨盆的示意俯视图,图14为表示骨盆带的按压位置标记与骨盆的位置关系的主视图。
骨盆带1如图1的(a)及图1的(b)所示那样形成为具有能够以固定的宽度卷绕在骨盆部分而处于束紧状态的长度的带体。
更具体而言,如图1的(a)所示,骨盆带1由能够以包裹人体P 的下腹部、即腰部和臀部的方式进行卷绕来收紧骨盆的弹性素材构成,并且以利用所涉及的素材的弹性功能从腰部表面对骨盆进行收紧的方式发挥功能,从而在卷绕的状态下使人体P的腰部分形状显露在外部。
骨盆带1的素材只要是由具有伸缩性即弹性和可挠性的素材形成的布料则并未特别地限定,也可以采用例如聚氨酯、聚酯、泡沫橡胶板、生橡胶板等的合成布料、编入了弹性橡胶的天然布料。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骨盆带1采用伸缩性的生橡胶板。
另外,骨盆带1的厚度形成为,可根据素材的弹性、可挠性进行适当地变更,并且具有由后文叙述的按压矫正器具2实现的过度的按压力的缓冲功能而在理疗上使有效的按压力作用于患部的厚度。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骨盆带1的厚度采用约1.0mm~2.0mm。
此外,骨盆带1的表面尤其是按压位置标记的部分的表面为实现使按压矫正器具的按压功能部不易滑动的防滑功能那样的素材,或者实施加工。
骨盆带1的表面的防滑功能例如在布制的带的情况下以由粗线织成且表面形成固定的凹凸的方式构成,此外,作为防滑加工而采用作为表面粗糙加工而预先使微细粒片的物质附着的结构。
重要的是利用骨盆矫正的按压矫正器具2从骨盆带1表面实施按压理疗,因而需要不会发生在带表面上的滑动,为此则可实施上述的方法方法以外的滑动阻止加工。
例如,在作为骨盆带1的素材而采用泡沫橡胶板的情况下利用按压矫正器具2进行按压时,使未遍布骨盆带1表面而露出的无数的泡沫孔与按压矫正器具2的顶端部表面抵接,从而能够作为防滑而发挥功能,并且将骨盆带1内部的无数的泡沫作为对过度的按压力进行缓冲的缓冲材料而发挥功能。
此外,骨盆带1的形状只要是具有固定的宽度且具有可卷绕在骨盆部分而处于束紧状态的长度和宽度的带状体则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也可以将与患者的骨盆部分、即腰部分前后隆起的臀部、腹部的曲面贴合的流线形状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呈大致凹状。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骨盆带1应适合于绕一般的成人男性的腰的长度而形成为约110~130cm、宽度形成为约25~35cm。
在此,简单地对骨盆带1的宽度进行说明时,则预先形成为上缘部在人体的肚脐部而下缘部覆盖尾骨的位置为止的宽度。
通过这种结构而具有将骨盆带1卷绕在患者的腰部分之时不会因对臀部、腹部无用的束紧应力而对患者造成负荷的效果,而且由于采用固定的宽度形状因而在穿戴时能够可靠且准确地穿戴在骨盆位置处,进而能够可靠地实施之后的按压矫正理疗。
此外,骨盆带1为了如图10所示那样卷绕固定于骨盆部分而处于束紧状态,而在端部设置有搭扣或挂钩等的带的重叠固定单元11。
关于采用如上方式构成的骨盆带1的形状,作为其他的变形例,也可以使用如图2的(a)所示那样与身体紧贴的较短的裤状的穿戴装 1a。
即,也可以穿着如图2的(b)所示那样从大腿部至腰处较短的裤状的穿戴装1a并且同时从尾骨至骨盆将本发明的骨盆带1进行重叠来进行束紧。
此外,在骨盆带1的表面上进行按压矫正的位置处表示多个按压位置标记10。
即,骨盆带1的表面上所表示的按压位置标记10如图1的(b) 及图11所示那样在以骨盆骨骼中的骶髂关节为中心的治疗按压位置采用加粗的预定长度的纵状的线体且横向并列地以固定间隔来表示。
按压位置标记10的表示位置表示在考虑了带状的骨盆带1的长度方向上卷绕在患者的腰部分时在端部重叠并通过重叠固定单元11进行固定的重叠位置后的偏心位置。
另外,按压位置标记10的纵状线体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骶髂关节理疗位置而在左右半部对称地表示5处(左右合计10处),但是并不一定限定于此位置,此外还可以适当地取舍选择表示位置的个数。
即,可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层、体格对骶髂关节理疗位置进行适当地变更表示。另外,对本实施例的说明中左右半部的各自的按压位置标记10中的、左右片半部的标记进行说明。
在此,关于本发明的骨盆骨骼矫正方法所使用的用语定义为如下 (参照图12及图13)。
(有关骨的用语)
·骶骨-构成骨盆的主视观察时呈大致倒三角形状的骨
·髂骨-构成骨盆的骨,抵接位于骶骨两侧面并从骶骨的侧方绕向后侧的俯视观察下呈大致半圆弧状的一对骨
·尾骨-位于骶骨的最下部的骶骨尖部分的骨,通常称为尾骨
·大腿骨-成为大腿的中轴的粗长的棒状的骨
·脊椎-最下端与骶骨连接并形成骨骼的体轴的骨,尤其将脊椎下部称为腰椎
(有关关节的用语)
·骶髂关节-骶骨与髂骨的抵接部分
·髋关节-大腿骨上端与髂骨下部外侧的抵接部分
(有关肌肉的用语)
·臀大肌-以覆盖臀中肌、梨状肌、上孖肌、下孖肌、闭孔内肌等的方式从骶骨及尾骨的外侧延伸至大腿肌的外侧部、大腿骨后方上部的肌肉,位于最表面侧的肌肉
·臀中肌-从髂骨上部外侧延伸至大腿骨上部外侧的球状突起的肌肉
·梨状肌-从骶骨最下部内侧延伸至大腿骨上部外侧的球状突起的肌肉
·上孖肌-从髂骨下部外侧的棘状突起延伸至大腿骨上部的球状突起的根的肌肉
·闭孔内肌-从髂骨下部内侧面延伸至大腿骨上部的球状突起的根的肌肉
·下孖肌-从髂骨最下部外侧延伸至大腿骨上部的球状突起的根的肌肉
·骨盆底肌-以从骶骨底部朝向髂骨底部以覆盖骨盆骨骼底部的方式延伸的膜状的肌肉
·大腿方形肌-从髂骨下部外侧至大腿骨上部外侧的球状突起的肌肉
以下,将本实施例中5处线体称作第1、2、3、4、5线体,并根据图12至图13的骨盆骨骼示意图对由将骨盆带1表面的线体的位置及各线体设了标记后的按压矫正器具2实现的按压疗法的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此所说明的方向记载采用人体起立的情况下的左右、上下、倾斜、圆弧来进行记载)。
如图14所示,第1线体L1设在构成骶髂关节的左右半部髂骨的最外侧面的大致上半部且与臀大肌外侧部分上的位置相应的位置处。
第2线体L2设在与遍及构成骶髂关节的左右半部髂骨的中央部大致上半部中的臀中肌大致中央部分和梨状肌外侧部分的各部位的位置相应的位置处。
第3线体L3设在与遍及接近于骶髂关节的梨状肌的体轴侧部分、骨盆底肌的外侧部分、以及闭孔内肌的体轴侧部分的各部位的位置相应的位置处。
第4线体L4设在与构成骶髂关节的骶骨的下半部左右侧的骨盆底肌的大致左右半部分上的位置相应的位置处。
第5线体L5设在与位于构成骶髂关节的骶骨的最下部的骶骨尖至尾骨的侧缘部分中的骨盆底肌大致中央部分上的位置相应的位置处。
在此,骨盆带1上所表示的按压位置标记10的各纵状线体形成为,在骨盆带1表面上设为截面凹状槽而形成,而且凹状槽的底部与呈逐渐薄壁状的按压矫正器具2的按压功能部3紧密嵌合而将按压功能部3 定位于准确的位置处,从而在按压疗法时不会偏离并且不会浪费按压矫正器具2的按压应力便传递至骨盆的理疗位置处。
此外,骨盆带1上所表示的按压位置标记10的各纵状线体也可以由在骨盆带上具有与各纵状线体以外的区域相比较大的可挠性的素材形成。
此外,如图3所示,骨盆带1的表面上表示的按压位置标记10 也可以采用能够目视确认出骨盆的按压矫正位置那样的图12所示的人体的骨盆骨骼示意图。
具体而言,是指预先在与骨盆矫正对应的骨盆带1表面上表示出人体的骨盆骨骼示意图,即,将骨盆带1卷绕在患者的腰部分时使患者实际的骨盆骨骼与带表面的骨盆骨骼示意图一致并经由带表面的骨盆骨骼示意图能够目视确认出患者的骨盆骨骼的实体。
另外,骨盆带1表面上表示纵状线体、骨盆骨骼示意图等的按压位置标记10时,采用在带表面上进行打印表示。
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代替带而使用如图2的 (a)所示的紧身裤(短裤)1a,并且通过打印印刷等的方法将骨盆骨骼的示意图划分至由布性纤维的素材形成的紧身裤在穿着时的骨盆骨骼对应部分、例如紧身裤的腰对应背面部分。
患者以代替将前述的骨盆带1围绕在腰处而穿着该紧身裤1a,并且代替骨盆带1的骨骼画而以画在紧身裤之上的骨盆骨骼图为基础,实施预定位置的按压理疗。
另外,采用如下方式构成,即,在使用以所涉及的布性纤维作为素材的紧身裤1a的情况下,没有由前述的骨盆带1的橡胶素材实现的缓冲功能,因此如图5所示那样将橡胶罩38覆盖在按压矫正器具2的按压功能部3上而使骨盆骨骼不与器具的按压功能部3直接接触,从而经由橡胶罩38进行按压接触来实现缓冲功能。
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穿着将骨盆骨骼示意图等的按压位置标记10示于表面的紧身裤1a(较短的裤状的穿戴装1a),并且同时从尾骨至骨盆将呈带状且透明的骨盆连结带重叠来进行束紧。
骨盆连结带的素材为具有高伸缩性、高光透过率、高连结性的材料,例如,可采用橡胶、硅、乙烯、聚氨酯。另外,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骨盆连结带的尺寸形成为,厚度采用1.0mm~2.0mm、长度采用约 60cm~130cm、宽度采用约150mm~250cm。
骨盆连结带为软质即可,肖式硬度(肖式A)为A10°~A70°,优选为A25°~A55°。
此外,光透过率根据其厚度、光的波长(nm)而不同,但只要是例如1.0mm~2.0mm厚则通过采用相当于300nm~830nm的可见光线的波长且透过率60~100%的物质,便能够目视确认出处于骨盆连结带的下方的紧身裤1a表面的按压位置标记10。
另外,在骨盆连结带的端部与骨盆带1同样地设置有搭扣、卡扣等的带的重叠固定单元,以卷绕固定于骨盆部分而处于束紧状态。
通过所涉及到的紧身裤1a与骨盆连结带的组合,从而能够可靠地获得由紧身裤1a实现的按压位置表示功能和由骨盆连结带实现的骨盆连结固定功能和缓冲功能。
〔2.按压矫正器具〕
接下来,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压矫正器具进行详细说明。按压矫正器具2用于与骨盆带1表面的按压位置标记10 抵接来对骨盆骨骼进行按压理疗。
按压矫正器具2以如下方式而加工成整体粗糙面,即,素材采用硬质的树脂或木制的,并且以其表面不会在理疗时不经意间在按压皮肤面进行滑动,此外,理疗者握持时容易紧握的方式。
按压矫正器具2的形状如图4及图5所示那样在主视观察时整体呈大致方形状的截面大致L字形状,并且实现按压功能的上端缘部、即大致L字状的立起边部30在主视观察时呈大致直线或具有平缓的曲线的大致弯曲状,且在侧面观察时朝向顶端呈逐渐薄壁状,并且将所涉及的上端缘部的立起边部30作为按压功能部3。
即,按压矫正器具2由硬质素材形成为在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的厚壁,并且将大致L字状的短边部分设为作为按压紧握部4而发挥功能的横边部40,且将大致L字状的长边部分设为作为按压功能部 3而发挥功能的立起边部30。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被形成为侧面观察时的立起边部30的厚壁为约8~30mm、横边部40的厚壁为5~40mm。
另外,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按压矫正器具2中作为按压功能部3的顶端部分例如由橡胶、硅等的弹性素材形成。通过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在按压功能部3的顶端部分应用于患部时,使按压矫正器具2具备防止按压功能部3不经意间从患部偏离的紧握功能和防止对患部的过度的按压附加的缓冲功能。
立起边部30如图4所示那样具有在主视观察时位于最顶部的大致圆弧状的按压上端缘31、从按压上端缘31的一端朝向下方以低于按压上端缘31的曲率进行弯曲的按压一端缘32、从按压上端缘31的另一端以高于按压上端缘31的曲率进行弯曲的按压另一端缘33、从按压一端缘32平缓地向下方弯曲的一侧缘34、从按压另一端缘33向下方急倾斜的大致直线状的另一侧缘35,并且使立起边部30的上部的按压上端缘31、按压一端缘32、按压另一端缘33作为按压理疗中的按压功能部3而发挥功能。
此外,如图5所示,在侧面观察时,形成大致L字状的立起边部 30的内侧长边36与外侧长边37以各自朝向顶端且彼此交叉的方式伸延而使立起边部30成为逐渐薄壁状并且将相当于交叉部分的立起边部 30顶部的按压上端缘31、按压一端缘32、按压另一端缘33、即按压功能部3形成为平缓的弯曲面。
按压功能部3的宽度形成为,通过将立起边部30形成为逐渐薄壁状,从而采用骨盆带1上所表示的按压位置标记10的各线条表示或骨盆骨骼示意图的有效矫正处的宽度以下的宽度。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侧面观察时的按压功能部3的厚壁形成为约8~15mm。
此外,如图5所示,大致L字状的横边部40作为最厚壁部而采用立起边部30的宽度D1的约5分之1~约4分之1的宽度D2,并且形成具有与相当于大致L字状的弯曲部的立起边部30连接的连接基端部 42、和从该连接基端部42朝向外方而突出的突出段部41的按压紧握部4。
此外,大致L字状的横边部40具有突出段部41的上表面、即相当于大致L字状的内侧的形成为大致平坦状或大致圆弧状的拉手段部面40a、和大致L字状的横边部40的连接基端部42与突出段部41的底面、即相当于大致L字状的底面的形成为大致直线状或大致圆弧状的手掌抵接面40c。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侧面观察时的立起边部30的宽度D1采用约10~12cm,大致L字状的横边部40的宽度D2采用约2cm~2.5cm。此外,按压紧握部4在主视观察时的横宽的长度设为如图11所示那样横向排列两手(两拳)的手指而能够握持的长度,本实施形中采用约18cm~25cm。
而且,理疗者握持按压矫正器具2时,如图6所示那样能够以用手指和手掌来抓握按压紧握部4的方式牢靠地紧握,即,使母指位于立起边部30的平坦面且使其他4根手指位于大致L字状的横边部40。
此外,横边部40的突出段部41的拉手段部面40a也可以形成为如图7所示那样在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的内侧的钝角弯曲部朝向顶端向斜下方倾斜的倾斜紧握面40b。
此外,如图6、图8至图10所示,按压紧握部4作为以大致L字状的横边部40的手掌抵接面40c为来自理疗者的按压力施加中心的端面而发挥功能,并被设为对于将施加了理疗者的体重的按压力F1经由立起边部30而传递至按压功能部3顶端而能够实施有效的按压理疗的形状。
更具体而言,从骨盆带1上进行按压理疗时,按压紧握部4的手掌抵接面40c的相当于连接基端部42的面如图10所示能够被把持,以使从理疗者的腕部末端的掌底被施加的按压力F1方向成为与立起边部30的轴芯方向大致相同的方向。
此外,按压紧握部4的手掌抵接面40c的相当于突出段部41的面能够被把持,以使从理疗者的腕部末端的掌底稍微偏心地施加的按压力F2方向朝向相当于立起边部30的顶部的按压功能部3方向。
其结果为,如图10所示,分别施加于连接基端部42、突出段部 41的手掌抵接面40c的按压力F1、F2朝向按压功能部3而产生正合成的按压力F3。
即,利用按压矫正器具2而经由显示按压位置标记10的骨盆带1 进行按压,从而将集中于按压矫正器具2的按压功能部3的按压力F3 经由骨盆带1而转换为适合患部的按压力进而具有作用于按压理疗部位的效果。
尤其是,骨盆带1的防滑功能与按压矫正器具2的按压功能协同地发挥作用从而能够利用骨盆带1可靠地捕捉按压力F3并向患部传递,进而能够实施骨盆骨骼的准确且确切的按压矫正。
此外,作为其他的实施例也可以形成为,按压矫正器具剖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液滴形形状且厚壁,并且主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将从大致液滴形形状的最厚壁部到顶端部设为立起边部,对于该立起边部,将顶端缘部设为在主视观察时呈大致直线或者缓和的大致弯曲状且在侧面观察时朝向顶端而逐渐成为薄壁状的按压功能部,将从大致液滴形形状的最厚壁部到弯曲底部设为按压矫正理疗时的按压紧握部。
另外,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剖视观察时呈大致液滴形形状且主视观察时呈大致三角形状的按压矫正器具的尺寸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在侧面观察时,将高度(从弯曲最底部到顶端部为止的长度)设为约8cm~ 11cm,将最厚壁部的厚度设为约3cm~5cm,将顶端部的厚度设为约 0.5cm~1.5cm,在主视观察时,将顶端部的长度设为4cm~7cm,将弯曲底部的长度设为18cm~20cm。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通过人手把握按压紧握部之际握持时的掌面沿着从最厚壁部到弯曲底部为止的弯曲面进行配合,并且四指与母指的腹面沿着最厚壁部的弯曲面进行配合,因此,能够进行按压紧握部的自然且可靠的把握,从而能够减轻向按压治疗时的理疗者的手腕的按压施加。
在使用具有由这样的骨盆带1与按压矫正器具2的组合构成的协同功能的骨盆矫正用具A实际进行治疗之际,如图9至图11所示,在用指和手掌抓握按压矫正器具2的按压紧握部4使作为立起边部30的按压功能部3从骨盆带1的按压位置标记10、即上述的第一线体L1 起依次覆盖第五线体L5的同时进行按压治疗。
作为治疗动作,利用按压矫正器具2的按压功能部3相对于骨盆带1所显示的按压位置标记10的各线体位置实施上下、左右、圆弧状等各种按压动作。
以下,对图11所示那样的各线体位置的按压动作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此所说明的方向记载是人体起立的骨盆状态下的方向的记载)。
在第一线体L1中,对应于构成骶髂关节的左右半部髂骨的最外侧面的大致上半部且臀大肌外侧部分上的位置,将线条显示、即第一线体L1向朝向体轴的横向L1a进行按压。
第二线体L2中,对应于遍及构成骶髂关节的左右半部髂骨的中央部大致上半部处的臀中肌大致中央部分与梨状肌外侧部分有各部位的位置而将第二线体L2朝向斜上方(脊椎最下端位置的方向)L2a进行按压。
第三线体L3中,对应于接近骶髂关节的梨状肌的体轴侧部分、骨盆底肌的外侧部分、以及闭孔内肌的体轴侧部分的各部位的位置,而将第三线体L3朝向向斜下方描绘凹状圆弧的方向(朝向沿着骶骨外侧缘的尾骨顶端的方向)L3a进行按压。
第四线体L4中,对应于构成骶髂关节的骶骨的下半部左右侧的骨盆底肌的大致左右半部的上部位置,而将第四线体L4朝向斜上方(脊椎最下端位置的方向)L4a而沿体轴方向进行按压。
第五线体L5中,对应于从位于构成骶髂关节的骶骨的最下部的骶骨尖到尾骨的侧缘部分处的骨盆底肌大致中央部分的上部位置,而将第五线体L5以朝向正上方向(脊椎最下端位置的方向)L5a顶起的方式进行按压。
〔3.使用骨盆矫正用具进行理疗的方式〕
以下,对使用本发明的骨盆矫正用具A来进行理疗的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盆矫正用具A的骨盆带1和按压矫正器具2以上述方式构成,利用骨盆带1与按压矫正器具2的协同作用对患者P 实施理疗。
首先,如图1所示,在患者P的下腹部、即骨盆周围卷绕骨盆带 1而束紧的状态下使患者P俯卧。更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在患者 P的腹部侧连结设置于骨盆带1端部的重叠固定单元11,从而利用骨盆带1将患者P的骨盆进一步收紧。
在固定带之际,使骨盆带1表面所显示的按压位置标记10配合骨盆的对应位置而进行固定,在使患者P俯首的状态下,骨盆带1所显示的按压位置标记10位于背侧而成为矫正位置的标记。
另外,骨盆带1所显示的按压位置标记10与患者P的骨盆骨骼位置的恒定的对位以如下方式来实施,即,如图10所示,使患者P的背骨、即脊椎位置(图中,如单点划线所示。)与显示为按压位置标记10 的各种线体的中央位置、或骨盆骨骼示意图的脊椎位置相互重合。
接下来,如图9至图11所示,从骨盆带1所显示的按压位置标记 10、即按压位置标记10的最外侧的第一线体L1到第五线体L5依次利用按压矫正器具2进行按压。
具体而言,如图14所示,在第一线体L1的按压治疗中,对应于构成骶髂关节的左右半部髂骨的最外侧面的大致上半部且臀大肌外侧部分上的位置,而在将按压功能部3按压于形成于骨盆带1表面的线条显示、即第一线体L1的状态下从朝向体轴的横向L1a进行按压。
其结果为,朝向体轴的横向L1a的按压力作用于髂骨而使骶髂关节部分的髂骨与骶骨侧接近,并且作用于臀大肌、其下侧的臀中肌而使臀大肌、臀中肌、大腿方形肌活化。
尤其是,在第一线体L1的按压理疗中,实施以第一线体L1的大致整个区域L10、即臀大肌的外侧中央部为按压中心的按压理疗并使按压力可靠地作用于臀大肌外侧部分从而主要促进臀大肌的活化。
其结果为,活化的臀大肌在骶骨以及尾骨与大腿骨之间进行伸缩从而经由髋关节而使骶髂关节部分的髂骨与骶骨接近和远离,进而实现矫正。
接着,在第二线体L2的按压治疗中,对应于遍及构成骶髂关节的左右半部髂骨的中央部大致上半部处的臀中肌大致中央部分与梨状肌外侧部分的各部位的位置,而使第二线体L2朝向斜上方L2a进行按压。
其结果为,斜上方L2a的按压力使骶髂关节部分的髂骨向斜上方与骶骨侧接近并且覆盖髂骨、骶骨、或使遍及髂骨、骶骨和各种肌肉、即臀中肌、上孖肌、梨状肌、下孖肌活化。
尤其是,在第二线体L2的按压理疗中,以第二线体L2的大致上半部L20、即臀中肌的大致中央部分为按压中心部进行按压从而主要促进臀中肌的活化。
其结果为,活化的臀中肌在大腿骨与骶骨之间进行伸缩从而经由髋关节使骶髂关节部分的髂骨与骶骨接近和远离进而实现矫正。
接着,对应于接近骶髂关节的梨状肌的体轴侧部分、骨盆底肌的外侧部分、以及闭孔内肌的体轴侧部分的位置,而将第三线体L3向斜下方描绘圆弧的方向L3a进行按压。
其结果为,斜下方的圆弧方向L3a的按压力在骶髂关节部分中使髂骨沿着骶骨的外侧而与斜下方接近,并且,使梨状肌、骨盆底肌、下孖肌、闭孔内肌活化。
尤其是,在第三线体L3的按压理疗中,以第三线体L3的上半部 L30、即梨状肌的体轴侧部分为按压中心部进行按压从而主要促进梨状肌的活化,活化的梨状肌在大腿骨与骶骨之间进行伸缩从而经由髋关节使骶髂关节部分的髂骨与骶骨接近和远离进而实现矫正。
接着,在第四线体L4中,对应于构成骶髂关节的骶骨的下半部左右侧的骨盆底肌的大致左右半部的上部位置,而使第四线体L4朝向斜上方L4a而沿体轴方向进行按压。
其结果为,斜上方L4a的按压力在骶髂关节部分使骶骨与髂骨内侧接近并且使骨盆底肌活化。
尤其是,在第四线体L4的按压理疗中,以第四线体L4的大致上半部L40、即骨盆底肌的大致左右半部的上部为按压中心部进行按压从而促进骨盆底肌的活化,活化的骨盆底肌在髂骨与骶骨之间进行伸缩从而使骶髂关节部分的髂骨与骶骨接近和远离进而实现矫正。
接着,在第五线体L5中,对应于从位于构成骶髂关节的骶骨的最下部的骶骨尖到尾骨的侧缘部分处的骨盆底肌大致中央部分的上部位置,而将第五线体L5以朝向正上方向L5a被顶起的方式进行按压。
其结果为,正上方向L5a的按压力使骶髂关节部分处的骶骨与髂骨的彼此的上下位置位移至适当位置并使骨盆底肌更加活化。
尤其是,在第五线体L5的按压理疗中,以第五线体L5的大致上半部L50、即骨盆底肌大致中央部的上部为按压中心部进行按压从而促进骨盆底肌的更加的活化,使髂骨与骶骨之间的骨盆底肌的伸缩活跃在,而使骶髂关节部分的髂骨与骶骨彼此接近和远离从而实现矫正。
此外,当然作为骨盆带1、紧身裤1a的按压位置标记10除了各线体位置以外,也能够通过治疗者的任意选择骨盆骨骼图所显示的各肌肉、骨并利用按压矫正器具2进行按压治疗。
例如,在通过按压矫正器具2对骨盆骨骼示意图所显示的大腿方形肌进行了按压刺激的情况下,活化的大腿方形肌从髂骨下部外侧到大腿骨上部外侧之间紧张松弛,结果为,使骨盆整体向前后左右倾斜而实现骨盆矫正并使腰椎返回至适当位置还能够缓和腰痛。
如此在由骨盆矫正用具A实施的各线体的按压治疗中,尤其是,在理疗者把持按压紧握部4并用五根手指可靠且牢固地包住大致L字状的横边部40的同时,沿着线体的标记实施按压理疗。
能够利用这样的按压紧握部4形状的把持使按压应力从按压功能部3经由附着于骨盆的人体、肌肉而对各线体对应的骶髂关节组织以及最终对骶髂关节的缓和、无用的扩大进行矫正。
即,由骨盆带1与按压矫正器具2的组合产生的阶段性的按压刺激不仅有助于直接作用于构成骨盆的髂骨和骶骨而使髂骨与骶骨彼此向适当位置位移,还能够作用于附着于髂骨、骶骨的骨盆组织群而促进骨盆组织群的活化,从而能够实施伴随着活化的骨盆组织群的伸缩动作的适当位置位移的间接的骨盆矫正,即使在治疗后也能够获得由活化的骨盆组织群产生的持续的治疗效果。
如此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骨盆矫正用具,能够识别骨盆中呈束紧状缠绕的骨盆带的表面的按压位置标记为有效矫正部位,并使用对应于骨盆带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矫正效果的按压矫正器具,从而尽可能地减轻理疗者的作业负荷,并且,对准确的按压位置实现理疗从而能够实施准确迅速的骶髂关节的矫正。
符号说明
A:骨盆矫正用具;1:骨盆带;2:按压矫正器具;3:按压功能部;4:按压紧握部;P:患者。

Claims (6)

1.一种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其特征在于,由骨盆带、按压位置标记、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其中,
所述骨盆带为,为了矫正构成骨盆的骶骨与髂骨的关节部分的开放、歪斜所使用的下腹部收紧用的可束紧的骨盆带;
所述按压位置标记为,为了表示多个按压矫正处而在骨盆带的表面上表示的按压位置标记;
所述按压矫正器具为,沿着收紧穿戴在下腹部的骨盆带的按压位置标记并隔着骨盆带对多个按压矫正处进行按压的同时用于以上下、左右、半圆弧状进行理疗操作的按压矫正器具,
而且,按压矫正器具以基部作为按压紧握部,以顶端部作为截面呈大致顶端尖锐长条状的按压功能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其特征在于,
按压矫正器具为,由硬质素材形成为截面呈大致L字状的厚壁,并且呈大致L字状的立起边部的顶端缘部作为在主视观察时呈大致直线或平缓的大致弯曲状而在侧面观察时呈朝向顶端呈逐渐薄壁状的按压功能部,且呈大致L字状的横边部作为最厚壁部并作为按压矫正理疗时的按压紧握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其特征在于,
骨盆带由伸缩自由的弹性带构成,并在端部设置带的重叠固定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骨盆带的表面上表示的按压位置标记采用顺着骨盆的按压矫正位置的纵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骨盆带的表面上表示的按压位置标记采用能够目视确认出骨盆的按压矫正位置的人体的骨盆骨骼示意图。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其特征在于,
在骨盆带的表面上表示的按压位置标记的部分的表面具有使按压矫正器具的按压功能部不容易滑动的防滑功能。
CN201711352595.7A 2017-07-25 2017-12-15 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 Active CN109288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8530.4A CN113576725A (zh) 2017-07-25 2017-12-15 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3939 2017-07-25
JP2017143939A JP7118388B2 (ja) 2017-07-25 2017-07-25 骨盤ベルトと押圧矯正器具との組み合わせからなる骨盤矯正用具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8530.4A Division CN113576725A (zh) 2017-07-25 2017-12-15 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88646A CN109288646A (zh) 2019-02-01
CN109288646B true CN109288646B (zh) 2021-06-22

Family

ID=651379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8530.4A Pending CN113576725A (zh) 2017-07-25 2017-12-15 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
CN201711352595.7A Active CN109288646B (zh) 2017-07-25 2017-12-15 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8530.4A Pending CN113576725A (zh) 2017-07-25 2017-12-15 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109992B2 (zh)
JP (2) JP7118388B2 (zh)
CN (2) CN11357672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18388B2 (ja) * 2017-07-25 2022-08-16 明治 岩上 骨盤ベルトと押圧矯正器具との組み合わせからなる骨盤矯正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32U (ja) * 1983-06-17 1985-01-10 荒東 邦夫 指圧具
US6887211B1 (en) * 1996-08-12 2005-05-03 Performance Dynamics, Inc. Instrument for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soft tissue abnormalities though augmented soft tissue mobilization
US6254555B1 (en) * 1996-08-12 2001-07-03 Primary Care Delivery Corporation Instrument for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soft tissue abnormalities through augmented soft tissue mobilization
JPH10113376A (ja) * 1996-10-11 1998-05-06 Takeshi Nagai 指圧衣類
JPH10155825A (ja) * 1996-12-04 1998-06-16 Tanaka Kikaku:Kk 医療用コルセット
US5830168A (en) * 1997-02-18 1998-11-03 Orthomerica Products, Inc. Orthopedic hip support with multi-positional joints
JP3974690B2 (ja) 1997-08-26 2007-09-12 株式会社ユ− 骨盤矯正ベルト
JP4050823B2 (ja) * 1998-04-30 2008-02-20 親男 前田 仙腸関節異常矯正装置
JP2000308667A (ja) * 1999-04-27 2000-11-07 Hojugama:Kk 指圧補助具
JP3069298U (ja) * 1999-11-29 2000-06-06 誠 米川 指圧具
CN1380021A (zh) * 2002-05-16 2002-11-20 万保东 用于保健按摩的手套和袜子
JP2004121785A (ja) 2002-10-02 2004-04-22 Susumu Kobayashi 脊柱骨盤矯正器
FR2849369B1 (fr) * 2002-12-30 2005-02-11 Jean Paul Parizot Dispositif pour le maintien des vertebres lombaires et/ou des muscles sacrospinaux
JP2005042226A (ja) * 2003-07-24 2005-02-17 Pigeon Corp 矯正具
JP2005160584A (ja) * 2003-11-28 2005-06-23 Naoki Miyaguchi 腰痛ベルト
FR2872697B1 (fr) * 2004-07-12 2006-11-17 Jean Paul Parizot Ceinture lombaire
JP3107479U (ja) * 2004-08-31 2005-02-03 佳周美 村上 指圧整体療法教習用肌着
JP2006068408A (ja) * 2004-09-06 2006-03-16 Torigoe Jushi Kogyo:Kk 骨盤矯正装置
JP3115777U (ja) * 2005-08-12 2005-11-17 敏雄 菅原 経穴位置検出用装着具
US20070276457A1 (en) * 2006-05-26 2007-11-29 Lawrence Gordon Infrared heating devices & therapy for chronic lower back pain
US20090198276A1 (en) * 2008-02-02 2009-08-06 Jinbiotech Co., Ltd Pelvic balancer
MY156996A (en) * 2009-01-23 2016-04-15 Backjoy Orthotic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correcting posture
JP3161520U (ja) 2010-02-12 2010-08-05 辰雄 加藤 指圧、整圧、整体、骨格の矯正器具
CN103052329B (zh) * 2010-07-23 2015-08-19 兴和株式会社 护具
JP2012055376A (ja) * 2010-09-06 2012-03-22 Tamagawa Eizai Co Ltd 骨盤押圧パッド及び骨盤押圧パッド付き骨盤矯正ベルト
CN201930219U (zh) 2010-11-27 2011-08-17 许淋淋 一种按摩锤
DE102011000953B4 (de) * 2011-02-25 2012-09-13 Bauerfeind Ag Rücken- oder Beckenbandage
JP2013005929A (ja) * 2011-06-24 2013-01-10 Dm Chain Kyodo Kumiai 腰ベルト
KR101398013B1 (ko) * 2011-07-27 2014-05-28 연세대학교 원주산학협력단 휴대용 다기능 마사지 기구
CN202191470U (zh) 2011-08-19 2012-04-18 助霖工业有限公司 斧形按摩器
ITTV20110048U1 (it) * 2011-11-29 2013-05-30 Flavio Forner Struttura di ausilio ortopedico
CA2878196C (en) * 2013-04-10 2020-09-01 Giken Inc. Posture corrective brace
JP6195802B2 (ja) * 2014-03-19 2017-09-13 株式会社さかいクリニックグループ 関節包内矯正具
CN204106275U (zh) * 2014-09-04 2015-01-21 梅辉峰 一种气压式骨盆矫正带
CN204601080U (zh) * 2015-04-09 2015-09-02 天津伊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骨盆养生调理仪
JP2017119101A (ja) * 2015-12-24 2017-07-06 ファイテン株式会社 骨盤矯正器
TWI632931B (zh) * 2015-12-28 2018-08-21 謝國章 一種高齡者復健健身穿戴裝置
TWM526894U (zh) 2016-05-13 2016-08-11 Sen-Ju Wang 利用三角形結構集中刮痧力道之刮痧工具板
CA2971972A1 (en) * 2017-06-27 2018-12-27 Bruno R. Choiniere Posture recharger
JP7118388B2 (ja) * 2017-07-25 2022-08-16 明治 岩上 骨盤ベルトと押圧矯正器具との組み合わせからなる骨盤矯正用具
US10456319B2 (en) * 2017-07-31 2019-10-29 Kristie Orecchio Ennis Fascia therapy to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31262B2 (ja) 2023-03-01
US11109992B2 (en) 2021-09-07
CN113576725A (zh) 2021-11-02
US20210361459A1 (en) 2021-11-25
US20190029864A1 (en) 2019-01-31
JP2019024572A (ja) 2019-02-21
JP2021151500A (ja) 2021-09-30
CN109288646A (zh) 2019-02-01
JP7118388B2 (ja)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41074B1 (en) Device for users suffering from sequel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locomotrium affection of body
US6440094B1 (en) Orthopedic garment for dynamically enhancing proper posture
KR101532069B1 (ko) 척추 보조기
US10406014B2 (en) Low-profile, postural corrective garment for therapeutic relief of low back pain and mechanical lumbar disorders
US9522077B1 (en) Adjustable dual function spinal exoskeleton active spinal orthosis
KR101584194B1 (ko) 척추 보호 및 보정 용구
EP0735847A1 (en) Derotating orthotic devices for the correction of scoliotic deformities
JPWO2009144877A1 (ja) 骨盤帯
JP4131873B2 (ja) 身体補装具
CN107510530A (zh) 骨科驼背固定矫正椅
JP5750396B2 (ja) 脊椎変形矯正装具
CN109288646B (zh) 由骨盆带和按压矫正器具的组合组成的骨盆矫正用具
CN107714254B (zh) 脊椎侧弯矫正衣
US20200268589A1 (en) Back brace with repositionable pressure nodules
RU169076U1 (ru) Корректор осанки
RU2758543C1 (ru) Корриг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лечения кифотических деформаций позвоночника
JP6949308B2 (ja) 矯正用締め付け腰ベルト及びその締め付け方法
KR101861040B1 (ko) 상체 운동기능을 겸비한 다기능 교정용 상의
CN209916312U (zh) 椎骨矫正辅助器组合物
JP3176411U (ja) サポートベルト
CN202207220U (zh) 一种防止足下垂的保护具
JP2022038469A (ja) 骨盤矯正用サポータ及びその装着方法
US11020305B2 (en) Canting mechanism for ambulatory support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162952U (ja) 手のひらバンド
JP2008149174A (ja) 身体補装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