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04622B - 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 - Google Patents

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204622B
CN109204622B CN201810686608.2A CN201810686608A CN109204622B CN 109204622 B CN109204622 B CN 109204622B CN 201810686608 A CN201810686608 A CN 201810686608A CN 109204622 B CN109204622 B CN 1092046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handle
lock pin
straddle
engagement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866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204622A (zh
Inventor
山内庸平
西敦史
细谷拓实
服部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204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046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2046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2046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5/00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 B62H5/02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for locking the steering mechanism
    • B62H5/04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for locking the steering mechanism acting on the handlebars or equival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应用使用锁止销的把手锁止方式的同时小型化且安装自由度高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在跨骑式车辆的进行把手锁止的把手锁止装置中,包括:锁止臂驱动部(430),其固定于车身架侧,使一端具有锁止销(201)的锁止臂(207)转动;以及锁止销卡合凸缘(125),其设置在与把手操舵连动转动的头管(102),具有通过与锁止销(201)卡合而对把手操舵进行锁止的卡合槽(123a、123b),锁止臂驱动部(430)使锁止臂(207)转动,以使锁止销(201)在锁止指令时与卡合槽(123a、123b)卡合,而在解锁指令时从卡合槽(123a、123b)脱离。

Description

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特别涉及能够以高自由度安装于车型、尺寸不同的多种跨骑式车辆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跨骑式车辆中也开始应用在发动机启动或转向锁止时无需将点火钥匙插入钥匙插槽而能够利用便携式信号发送器等的操作使其动作的所谓智能锁系统。
为了采用无线通信的远程操作进行把手锁止,需要使用马达或螺线管来驱动把手锁止用机构。此时,为了容易实现针对各种车身的应用,希望使用安装自由度高的锁止机构。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使锁止销移动来实现把手锁止的机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749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使用现有的锁止销的把手锁止机构中,由于需要使锁止销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沿车身前后方向或车身上下方向移动,因此锁止销的移动距离较大。因此,把手锁止机构的空间体积增大,很难简单地向车型、尺寸不同的多种车身上安装。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能够在采用使用锁止销的把手锁止方式的同时实现小型化和高安装自由度的把手锁止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跨骑式车辆的把手进行锁止的把手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构造。
(1)包括:锁止臂驱动机构,其固定于车身架侧,并使在一端具有锁止销的锁止臂转动;以及锁止销卡合机构,其设置于与把手操舵连动转动的转动部,具有通过与锁止销卡合来锁止把手操舵的卡合槽,锁止臂驱动机构以使锁止销在锁止指令时与卡合槽卡合,在解锁指令时从卡合槽脱离的方式使锁止臂转动。
(2)把手操舵通过锁止销的侧面与卡合槽的把手锁止侧的侧壁抵接而被锁止。
(3)卡合槽的把手锁止侧的侧壁构成为,使该侧壁的朝向发挥使锁止销在锁止销的抵接力的作用下向卡合槽移动的力的方向。
(4)具有规定把手的左右操舵界限的把手止动机构,使锁止销和卡合槽在把手的左右操舵界限的舵角处卡合。
(5)使得锁止销与卡合槽在把手的左右操舵界限的舵角以外无法卡合。
(6)将锁止销卡合机构设为使前叉沿操舵自由地支承于头管的梁部件的侧面伸出的凸缘状。
(7)锁止臂驱动机构具有与大致平行于把手的操舵轴的转动轴连结的马达,通过使马达向一方侧转动而使锁止销与卡合槽卡合,使马达向另一方侧转动而使锁止销从卡合槽脱离。
(8)还设有固定于车身架侧的锁止销保持部,锁止臂驱动机构包括具有与把手的操舵轴平行的转动轴的马达和大致中央部与马达的转动轴连结且在一端和另一端设有锁止销的锁止臂,通过使马达向一方侧转动而将一端和另一端的锁止销分别卡合于卡合槽和锁止销保持部,通过使马达向另一方侧转动而使一端和另一端的锁止销分别从卡合槽和锁止销保持部脱离。
(9)具有用于收容锁止臂驱动机构的外壳,锁止臂从外壳的开口部向外部延伸。
(10)具有固定于车身架侧并用于保持与卡合槽卡合的锁止销的第2锁止销保持部。
(11)第2锁止销保持部是利用左右一对腕部弹性夹持锁止销的侧部的夹具型,在腕部的顶端部内侧设有卡定用突起。
(12)具有检测锁止销移动至与卡合槽卡合的位置这一情况的单元和报告检测结果的单元。
(13)还设有对应于车辆的驾驶状态来判定是否允许把手锁止的单元,在不允许把手锁止时禁止锁止臂驱动机构使锁止销移动。
(14)用于判定是否允许把手锁止的单元根据发动机转速和/或车速判定是否允许把手锁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以下效果。
(1)通过在锁止臂的一端设置锁止销并使锁止臂转动而使锁止销与卡合槽卡合/解除卡合来实现把手的锁止/解锁,因此仅调节锁止臂的长度就能够实现向多种车辆搭载,能够提高将把手锁止机构向跨骑式车辆上搭载时的自由度。
(2)由于把手锁止通过使锁止销向卡合槽内移动并使锁止销的侧面与卡合槽的侧壁抵接来实现,因此不需要在把手锁止时进行把手的精确定位。
(3)由于使卡合槽的把手锁止侧的侧壁朝向在锁止销的抵接力的作用下发挥使锁止销向卡合槽侧移动的力的方向,因此即使在把手锁止状态下施加把手操舵的力,锁止销也不会从卡合槽脱离。
(4)由于锁止销与卡合槽在把手的左右操舵界限的舵角处卡合,因此仅限制把手自操舵界限返回侧的移动就能够实现把手锁止。
(5)由于锁止销与卡合槽在把手的左右操舵界限的舵角以外无法卡合,因此能够防止把手在把手的左右操舵界限的舵角以外锁止。
(6)由于将卡合槽设置在沿把手梁部件的侧面伸出的凸缘部,因此能够高效利用死区空间。
(7)由于利用马达使一端具有锁止销的锁止臂转动,因此能够仅切换马达的转动方向就实现把手的锁止/解锁。
(8)在锁止臂的两端设置锁止销并使设置于锁止臂一端的锁止销卡合于卡合槽时,由于设置于锁止臂另一端的锁止销利用独立设置的锁止销保持部保持,因此能够将把手锁止时施加于把手的操舵力分散至两个部位,能够实现更牢固的把手锁止。
(9)由于将马达收容在外壳内并使锁止臂从设置于外壳的开口部向外延伸,因此能够在利用外壳实现马达的牢固支承的同时利用锁止臂实现锁止销的移动。
(10)由于设置另外对卡合于卡合槽的锁止销进行保持的第2锁止销保持部并在把手锁止状态下在卡合槽和第2锁止销保持部这两个部位限制锁止销的移动,因此能够实现牢固的把手锁止。
(11)由于将第2锁止销保持部设为由左右一对的腕部将锁止销的侧部弹性夹入的夹具型,因此无需进行严密的定位就能够保持锁止销。
(12)由于对锁止销是否移动到了与卡合槽卡合的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并通知该检测结果,因此能够简单地识别把手锁止是否正常实施。
(13)由于对应于车辆的驾驶状态允许或禁止把手锁止,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行驶时的把手锁止。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搭载有本发明的把手锁止装置的跨骑式车辆的车架构造的右部侧视图。
图2是示出把手锁止装置的安装构造及与该把手锁止装置协同动作来实现把手锁止的机构部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把手锁止装置的动作及构造的图。
图4是示出把手锁止装置的构造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把手的解锁状态的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在右操舵界限锁止把手的方法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把手在左操舵界限锁止的方法的图。
图8是表示控制回路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把手锁止装置的锁止机构的图。
图10是表示解锁时的锁止臂(207)与锁止销卡合凸缘(125)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图。
图11是表示右操舵界限处的锁止时的锁止臂(207)与锁止销卡合凸缘(125)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图。
图12是把手锁止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把手锁止装置的锁止机构的图。
图14是表示通过锁止臂(207)的转动而由夹具状保持部(401)保持锁止销(201)的状态的时间序列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2…头管,108…把手,121…止动凸缘,122…止动销,123…锁止销卡合槽,125…锁止销卡合凸缘,200…把手锁止装置,201…把手锁止销,207…锁止臂,210…外壳,212…磁石,213…霍尔元件,214…开口部,ST…转向系统,O…头管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搭载有本发明的把手锁止装置的跨骑式车辆的车架构造的右部分侧视图,此处对于非本发明说明所需的构造省略图示。
左右一对的前叉101(R、L)在头管102的上部利用顶梁103、在下部利用底梁104,以左右方向操舵自如的方式支承于沿头管102的中心轴线O穿插的转向系统ST。前轮Wf转动自如地在前叉101(R、L)的下端部被支承。前叉101的上方前部由前车罩113覆盖。
左右一对主车架105(R、L)自头管102朝向车辆后方延伸设置,另外,左右一对下车架106(R、L)朝向车辆后下方延伸设置。把手108在头管102的上部由把手夹具107支承,在把手108的右侧端部设有节流阀手柄109。
在主车架105与下车架106之间配置有发动机E和进气装置110。燃料容器112以横跨主车架105的方式搭载。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头管102的车辆后方侧安装有把手锁止装置200。
图2是表示所述把手锁止装置200的安装构造及与该把手锁止装置200协同动作来实现把手锁止的把手止动机构的构造的立体图,对于与图1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
在所述底梁104上以与头管用的通孔相邻的方式直立设有左右一对止动销122(L、R),在头管102的对应位置沿其周向固定有圆弧上的止动凸缘121。所述止动销122(L、R)及止动凸缘121构成将把手操舵限制于左右操舵界限的止动机构,把手108的左右操舵界限通过止动凸缘121的左右端部和左右各止动销(L、R)122抵接来限定。
在所述顶梁103上沿其车身架侧的端部通过铝压铸等一体地设有具有与锁止销201卡合的槽123的锁止销卡合凸缘125。把手锁止装置200螺栓固定于在头管102的后方安装的安装板124。所述把手锁止装置200如后所述具有步进马达M,在有把手锁止指令时,使一端具有把手锁止销201的锁止臂207朝向大致水平方向转动并使锁止销201卡合于所述锁止销卡合凸缘125的卡合槽123,从而实现把手锁止。
图3是表示所述把手锁止装置200的动作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把手锁止装置200的构造的横向剖视图。
把手锁止装置200的锁止臂驱动装置430的主要构造包括:步进马达M;将步进马达M支承于外壳210的支承部件203;将马达轴206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外壳210的轴承204、205;将一端直立设有所述把手锁止销201的锁止臂207固定于马达轴206的凸缘209;以及控制步进马达M的转动方向及转动角度的控制回路208。
在锁止臂207上安装有磁石212,在外壳210上的当锁止臂207转动至锁止位置时与所述磁石212对置的位置设有霍尔元件213。外壳210利用四个螺钉211固定于安装板124,安装板124通过焊接部255固定于头管102及主车架105(R)。在外壳201上设有供所述锁止臂207延伸的开口部214。
图5、6、7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把手108锁止于左右操舵界限角度的方法的图。图5示出解锁状态,图6示出右操舵界限处的锁止状态,图7示出左操舵界限处的锁止状态。
只要把手的操舵角在左右界限内,就如图5所示,由于锁止销201与锁止销卡合凸缘125的凸状非卡合部123c抵接,因此即使例如臂部207转动也无法锁止把手。
与此相对,若把手108操舵至如图6所示的止动凸缘121的左端面与左止动销122L抵接以限制进一步右操舵的右操舵界限,则锁止销201与锁止销卡合凸缘125右侧的卡合槽123b对置。在该状态下,在步进马达M正转而锁止臂207转动时,由于锁止销201转动到卡合槽123b内,因此不仅是把手108的右操舵,左操舵也由于卡合槽123b的侧壁与锁止销201的侧面抵接而被限制。因此,把手108在右操舵角界限位置被完全锁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放大及夸张所示,锁止销201的移动线L1与侧壁129的延长线L2以规定角度θ相交,以使得卡合槽123的在把手锁止状态下与锁止销201抵接的把手锁止侧的侧壁129,能够在与锁止销201的侧面202的抵接力的作用下发挥使该锁止销201向卡合槽侧移动的力。由此,在把手锁止状态下即使施加使把手操舵的力,也能够使得锁止销201不易从卡合槽123偏离。
同样地,若如图7所示,操舵把手108至止动凸缘121的右端面与右止动销122抵接而限制进一步的左操舵,则锁止销201与锁止销卡合凸缘125的左侧卡合槽123a对置。在该状态下,若步进马达M正转而锁止臂207转动,则由于锁止销201转动到卡合槽123a内转动,则不仅是把手108的左操舵,右操舵也由于卡合槽123a的侧壁与锁止销201的侧面抵接而被限制。因此,把手108在左操舵角界限位置被完全锁止。
如前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把手锁止通过使锁止销201向卡合槽123内移动而使锁止销201的侧面与卡合槽123的侧壁抵接来实现,因此把手锁止时不需要把手的严密定位。
图8是表示所述控制回路208的主要部分的构成的功能框图,其主要包括:无线通信部410,其通过无线通信获取把手的锁止信号/解锁信号;认证识别部420,其识别是接收信号的认证、锁止指令及解锁指令中的哪一个;以及锁止臂驱动部430,其在锁止指令时将所述锁止臂207转动至锁止位置而锁止把手,并在解锁指令时使所述锁止臂207转动至解锁位置而解锁把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所述控制回路208上安装无线通信部410、认证识别部420及锁止臂驱动部430这三者为例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其部分功能分散安装给ECU等。
无线通信部410将天线AT接收到的锁止指令/解锁指令的无线信号用解调部411解调后向认证识别部420提供。在认证识别部420中,认证部421将接收信号所包含的识别码与已登记的识别码相比较,进行验证并对接收信号的正当性进行评价。识别部422识别发送至本车的接收信号是锁止指令和解锁指令中的哪一个,并将识别结果通知给锁止臂驱动部430。
在锁止臂驱动部430中,锁止限制部431判定是否允许由ECU基于发动机转速NE及车速V确定的把手锁止。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发动机转速NE为规定转速以下且车速V为零,ECU就输出锁止许可信号,因此锁止限制部431基于锁止许可信号的有无判定是否允许把手锁止。
马达驱动部432在检测到锁止指令而由ECU允许把手锁止时,生成使步进马达M正转而使锁止臂207转动至规定的锁止位置的脉冲信号。
与此相对,在检测到解锁指令时,生成使步进马达M反转而使锁止臂207转动至规定的解锁位置的脉冲信号。步进马达M的动作模式没有限制,也可以是全步进模式、半步进模式及微步进模式中的某一个。
位置判定部433在响应锁止指令输出规定的脉冲信号后,基于所述霍尔元件213的输出信号,判定锁止臂207是否转动至规定的锁止位置而完成把手锁止。
报知部434将所述位置判定部433的判定结果自扩音器440输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要锁止臂207转动至规定的锁止位置就输出规定的锁止完成音,只要锁止臂207没有转动至规定的锁止位置就输出规定的警报音。
根据本实施方式,只要调节锁止臂207的长度就能够向各种车辆搭载,能够提高将把手锁止机构搭载于跨骑式车辆时的自由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锁止销201和卡合槽123在把手的左右操舵界限的舵角处卡合,因此仅限制把手从操舵界限返回侧的移动就能够实现把手锁止。而且,锁止销201与卡合槽123在把手的左右操舵界限的舵角以外无法卡合,因此能够防止在把手的左右操舵界限的舵角以外锁止把手。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卡合槽123设置于沿顶梁103的侧面伸出的凸缘部125,因此能够有效利用死区空间。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马达M使一端具有锁止销201的锁止臂207转动,因此只要切换马达的转动方向就能够实现把手的锁止/解锁。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把手锁止装置的锁止机构的图,与前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等同的部分。
图10是表示解锁时锁止臂207与锁止销卡合凸缘125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图,图11是表示右操舵界限处锁止时的锁止臂207与锁止销卡合凸缘125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图。图12是所述把手锁止装置200的横向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止臂207在其中央位置与马达轴206连结,锁止销201不仅直立设置于锁止臂207的一端也直立设置于另一端,在一端侧的锁止销201a移动至锁止位置时,另一端侧的锁止销201b被保持于锁止销保持部131。所述锁止销保持部131利用焊接部255等适当的方式牢固地固定于车身架的适当部位。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要施加于锁止状态的把手的操舵力分散给两个锁止销201a、201b,因此即使在施加了很大操舵力的情况下,不仅是马达轴206,锁止销保持部131也能够支承该操舵力。因此,能够实现更牢固的把手锁止。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把手锁止装置的锁止机构的图,与前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等同的部分。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为了将要施加于锁止状态的把手的操舵力分散到两个部位,而在锁止臂207的两端直立设置锁止销201a、201b,利用不同的部件(123、131)限制各锁止销201a、201b的移动。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锁止销201仅设置于锁止臂207的一端,利用两个独立的保持部件(123、401)保持该锁止销201。
在头管102上以指向车身后方的方式利用焊接部255牢固地直立设置固定于夹具状保持部401。夹具状保持部401构成为弹性地悬臂支承左右一对保持臂部401a、401b,在各保持臂部401a、401b的顶端内侧设有一对相互对置的脱离防止突起402a、402a。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4如后详述,脱离防止突起402a、402a构成为两个倾斜面的顶部,因此在锁止销201被保持于夹具状保持部401时及在从夹具状保持部401脱离时,能够由锁止销201将各保持臂部401a、401b顺畅地推开,并且能够防止锁止销201意外自夹具状保持部401脱离。
图14是以时间序列表示通过锁止臂207的转动,锁止销201被夹具状保持部401的两保持臂部401a、401b限制其朝向把手操舵方向的移动以实现把手锁止的状态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脱离防止突起402a、402a均构成为两个倾斜面402b、402c的顶部。
若在把手被操舵至左右操舵界限的状态下检测到锁止指令,则如该图(a)所示,通过锁止臂207的转动而使锁止销201开始朝向夹具状保持部401的两保持臂部401a、401b之间转动。若锁止臂207进一步转动,则如该图(b)所示,锁止销201与各保持臂部401a、401b的倾斜面402c抵接,以抵抗各保持臂部401a、401b弹性力将其推开的方式前进并越过所述突起部402a,从而到达与所述卡合槽123卡合的位置。接下来,如该图(c)所示,锁止销201在与所述卡合槽123卡合的相对位置由脱离防止突起402a、402a阻止锁止销201从卡合槽123脱离,因此能够防止意外的把手锁止解除。
此外,在锁止销201响应解锁指令自夹具状保持部401脱离时,锁止销201也与各保持臂部401a、401b的倾斜面402b抵接,以抵抗各保持臂部401a、401b的弹性力将其推开的方式返回并越过所述突起部402a,能够自所述卡合槽123脱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把手锁止状态下,由于能够在两个部位限制锁止销201朝向把手操舵方向的移动,因此能够实现更牢固的把手锁止。

Claims (17)

1.一种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其对跨骑式车辆的把手(108)进行锁止,
该把手锁止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锁止臂驱动机构(430),其固定于车身架(105、106)侧,使一端具有锁止销(201)的锁止臂(207)转动;以及
锁止销卡合机构(125),其设置于与把手操舵连动转动的转动部,具有通过与所述锁止销(201)卡合而对把手操舵进行锁止的卡合槽(123),
所述锁止臂驱动机构(430)使所述锁止臂(207)转动,以使锁止销(201)在锁止指令时与所述卡合槽(123)卡合,而在解锁指令时从所述卡合槽(123)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把手操舵通过锁止销(201)的侧面(202)与卡合槽(123)的把手锁止侧的侧壁(129)的抵接而被锁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槽(123)的把手锁止侧的侧壁(129)构成为,使该侧壁的朝向发挥在锁止销(201)的抵接力的作用下使锁止销(201)向卡合槽(123)侧移动的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槽(123)的把手锁止侧的侧壁(129)构成为,使该侧壁的朝向发挥在锁止销(201)的抵接力的作用下使锁止销(201)向卡合槽(123)侧移动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规定把手(108)的左右操舵界限的把手止动机构(121、122),
所述锁止销(201)与卡合槽(123)在把手(108)的左右操舵界限的舵角处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销(201)与卡合槽(123)在把手(108)的左右操舵界限的舵角以外无法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销卡合机构(125)是以沿梁部件(103)的侧面伸出方式构成的凸缘形状,所述梁部件(103)将前叉(101)以相对于头管(102)操舵自如的方式支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臂驱动机构(430)具有在与把手(108)的中心轴线(O)大致平行的转动轴(206)上连结有锁止臂(207)的另一端的马达(M),
通过使所述马达(M)向一方侧转动而使所述锁止销(201)与卡合槽(123)卡合,通过使所述马达(M)向另一方侧转动而使所述锁止销(201)从卡合槽(123)脱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固定于车身架(105、106)侧的锁止销保持部(131),
所述锁止臂驱动机构(430)包括:
马达(M),其具有与把手(108)的中心轴线(O)平行的转动轴(206);以及
锁止臂(207),其大致中央部连结于所述马达(M)的转动轴(206),在一端及另一端设有所述锁止销(201),
通过使所述马达(M)向一方侧转动而使所述一端及所述另一端的锁止销(201a、201b)分别与卡合槽(123)及锁止销保持部(131)卡合,通过使所述马达(M)向另一方侧转动而使所述一端及所述另一端的锁止销(201a、201b)分别从卡合槽(123)及锁止销保持部(131)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收容所述锁止臂驱动机构(430)的外壳(210),
所述锁止臂(207)从外壳(210)的开口部(214)向外部延伸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收容所述锁止臂驱动机构(430)的外壳(210),
所述锁止臂(207)从外壳(210)的开口部(214)向外部延伸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2锁止销保持部(401),其固定于车身架(105、106)侧,用于保持与所述卡合槽(123)卡合的锁止销(20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锁止销保持部(401)是利用左右一对的腕部(401a、401b)将锁止销(201)弹性夹入的夹具型,在各腕部(401a、401a)的顶端部内侧设有卡定用突起(402a)。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定用突起(402a)设置为两个倾斜面(402b、402c)的顶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述锁止销(201)移动到与卡合槽(123)卡合的位置这一情况的机构(212、213、433);以及
报知所述检测的结果的机构(434)。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对应于车辆的驾驶状态判定是否允许把手锁止的机构(431),
在不允许把手锁止时禁止锁止销(201)在所述锁止臂驱动机构(430)的作用下的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定是否允许把手锁止的机构(431)根据发动机转速和/或车速判定是否允许把手锁止。
CN201810686608.2A 2017-06-30 2018-06-28 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 Active CN1092046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9801 2017-06-30
JP2017129801A JP6511096B2 (ja) 2017-06-30 2017-06-30 鞍乗り型車両のハンドルロッ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204622A CN109204622A (zh) 2019-01-15
CN109204622B true CN109204622B (zh) 2020-10-30

Family

ID=64989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6608.2A Active CN109204622B (zh) 2017-06-30 2018-06-28 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11096B2 (zh)
CN (1) CN1092046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91243B2 (ja) * 2019-09-30 2022-12-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TWI826790B (zh) * 2021-05-21 2023-12-21 宏佳騰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省力駐車裝置
EP4147955A1 (en) * 2021-09-10 2023-03-15 TIER Mobility SE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3249B2 (ja) * 1991-02-28 1996-09-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ンドルロック装置
JPH0692282A (ja) * 1992-09-16 1994-04-05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のエンジンスタート・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000233783A (ja) * 1999-02-16 2000-08-29 Bridgestone Cycle Co ハンドルロック装置
JP2001063650A (ja) * 1999-09-01 2001-03-13 Honda Motor Co Ltd ハンドルロック装置
JP3434481B2 (ja) * 2000-01-13 2003-08-1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ハンドルロック装置
JP4801580B2 (ja) * 2006-12-25 2011-10-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ハンドルロック装置
JP4523584B2 (ja) * 2006-12-28 2010-08-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ハンドルロック装置
TWI373425B (en) * 2009-02-20 2012-10-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ignition-lock apparatus for motorcycle
JP2010202176A (ja) * 2009-03-05 2010-09-16 Isao Ninomiya 自転車のハンドルロック装置
CN201679311U (zh) * 2010-01-22 2010-12-22 张毓敏 电动自行车防盗遥控龙头锁传动装置
CN103387020B (zh) * 2012-05-07 2015-09-16 余群谋 止向型车身锁
JP6130115B2 (ja) * 2012-09-20 2017-05-1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ハンドルロック機構取付構造およびその取付方法
CN204172835U (zh) * 2014-06-19 2015-02-25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止机构、外把手、锁止系统及汽车
JP6535919B2 (ja) * 2014-10-29 2019-07-03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および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の組立方法
CN105923073A (zh) * 2016-04-26 2016-09-07 武汉天梯极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龙头锁及应用该锁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11096B2 (ja) 2019-05-15
CN109204622A (zh) 2019-01-15
JP2019011016A (ja) 2019-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4622B (zh) 跨骑式车辆的把手锁止装置
US8130088B2 (en) Vehicle controler for straddle type vehicle
EP1955913B1 (en) Electric steering lock device
EP2517935B1 (en) Steering locking device
JP4822546B2 (ja) ハンドルロック装置
US20060005588A1 (en) Steering lock
US7021093B2 (en) Antitheft device for vehicle
CN108928410B (zh) 锁固装置及应用其的车辆
WO2006046366A1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537511Y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008254462A (ja) ハンドルロック装置
JP5213190B2 (ja)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2001063650A (ja) ハンドルロック装置
US20160023633A1 (en) Steering lock device
EP3239026B1 (en) Vehicle
JP2005014755A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009132299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3196405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4925324B2 (ja) イグニッションスイッチ装置
JPH10203441A (ja) 電動自転車用錠前
KR100599486B1 (ko) 차량용 틸트컬럼의 캠타입 틸트로킹장치
JP3335547B2 (ja) ロック機構
JP2009101980A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4523857B2 (ja) バックドア用ロック装置
JP2573885Y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