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5811A - 轮胎 - Google Patents

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5811A
CN109195811A CN201780032170.XA CN201780032170A CN109195811A CN 109195811 A CN109195811 A CN 109195811A CN 201780032170 A CN201780032170 A CN 201780032170A CN 109195811 A CN109195811 A CN 109195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tire
tread
strain
enhancemen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21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95811B (zh
Inventor
川岛启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195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5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95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5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00Compositions of natural rub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r the physical arrangement or mixture of the composition
    • B60C1/0016Compositions of the tr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5/00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 B60C5/01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without substantial cord reinforcement, e.g. cordless tyres, cast ty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9Carboxylic acids; Metal salts thereof; Anhydrid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9Compounds containing one or more carbon-to-nitrogen double bonds
    • C08K5/31Guanidine;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36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4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sulfur in the ring
    • C08K5/46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sulfur in the ring with oxygen or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47Thiazo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08L9/06Copolymers with styr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7/0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 B60C2007/005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made by casting, e.g. of polyureth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9/00Reinforcements or ply arrangement of pneumatic tyres
    • B60C9/18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 B60C9/20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 B60C9/22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he plies being arranged with all cords disposed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tyre
    • B60C2009/2214Structure or arrangement of belts or breakers, crown-reinforcing or cushioning layers built-up from rubberised plies each having all cords arranged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he plies being arranged with all cords disposed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ty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of the zero degree ply co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008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d rubber
    • B60C2011/0016Physical properties or dimensions
    • B60C2011/0025Modulus or tan delt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其是即便使用了树脂材料也具有优异的高速耐久性的轮胎,该轮胎包括具有环状的轮胎骨架体(10),设置于该轮胎骨架体(10)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增强层(20),以及设置于该增强层(20)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胎面橡胶(30);前述增强层(20)中,增强构件(21)由包含50质量%至100质量%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被覆;所述胎面橡胶(30)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与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MPA))满足下式的关系:27.5×tanδ60℃+1.125≤E′30℃≤27.5×tanδ60℃+11.25。

Description

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轮胎重量轻且易于回收考虑,对使用了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等树脂材料的轮胎进行了开发。
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轮胎,其在环状的轮胎骨架体的外周处具有增强帘线层(增强层)并且轮胎骨架体由树脂材料形成,进一步,还公开了一种在增强层中使用了树脂材料的轮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2-0460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尽管在轮胎骨架体、增强层中使用了树脂材料的轮胎具有优异的低损耗性能等,但是当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发热等原因而达到高温时树脂材料就会软化,因此在轮胎达到高温的高速行驶过程中的耐久性(以下简称为“高速耐久性”)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
对此,为了改善轮胎的高速耐久性,考虑在胎面橡胶中使用具有优异的低损耗性能的橡胶组合物。然而,由于简单地提高胎面橡胶的低损耗性能会降低胎面橡胶的储能模量(E’)并增加胎面和胎面周边构件的应变,因此无法充分地提高轮胎的高速耐久性。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一种即使使用树脂材料也具有优异的高速耐久性的轮胎。
解决课题的手段
以下描述了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主要构成。
本发明的轮胎的特征在于,包括环状的轮胎骨架体,设置于该轮胎骨架体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增强层,以及设置于该增强层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胎面橡胶,
前述增强层包括由包含50质量%至100质量%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被覆的增强构件,并且
前述胎面橡胶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以及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满足下述式(1)中的关系:
27.5×tanδ60℃+1.125≤E′30℃≤27.5×tanδ60℃+11.25 (1)
式中,tanδ60℃是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E′30℃是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MPa)。
上述本发明的轮胎即使使用树脂材料也具有优异的高速耐久性。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前述胎面橡胶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优选为0.25以下。在这种情况下,轮胎的高速耐久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轮胎中,前述胎面橡胶在25℃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0.1%)与在25℃3.0%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之比(E′0.1%/E′3.0%)优选为6.0以下。在这种情况下,轮胎在高荷重下的耐久性得到了提高。
在本发明的轮胎的一个优选例中,在前述胎面橡胶中使用有机酸量为0.5质量%至2.5质量%的橡胶组合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最佳地硫化橡胶组合物,同时还能够确保增强层、轮胎骨架体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在本发明的轮胎的另一优选例中,在前述胎面橡胶中,使用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硫化促进剂的配合量为0.3质量份至5.0质量份的的橡胶组合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最佳地硫化橡胶组合物,同时还能够确保增强层、轮胎骨架体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在本发明的轮胎的另一优选例中,前述增强层至少包括沿轮胎周向卷绕的增强构件。在这种情况下,轮胎的抗穿刺性、抗切割性和周向刚性都得到了提高。
在本发明的轮胎的另一优选例中,前述轮胎骨架体由包含50质量%至100质量%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高轮胎重量减轻的效果,并且可以更容易地回收轮胎。
在本发明的轮胎的另一优选例中,前述增强层和前述轮胎骨架体中的任一方中使用的树脂组合物包含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中的至少一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容易地回收增强层和/或轮胎骨架体。
此外,前述热塑性树脂和前述热塑性弹性体中的至少一者优选为聚酰胺系、聚酯系或聚氨酯系。在这种情况下,增强层和/或轮胎骨架体针对应变输入的耐久性得到了提高。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在前述轮胎骨架体和前述增强层的轮胎径向外侧具有胎体。在这种情况下,不易发生由粘接不良引起的问题,并且可以减少橡胶中的化学品向树脂材料中的迁移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即使使用树脂材料也具有优异的高速耐久性的轮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轮胎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轮胎进行详细的示例性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轮胎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1所示的轮胎包括轮胎骨架体10,设置于该轮胎骨架体10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增强层20,以及设置于该增强层20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胎面橡胶30。
图1所示的轮胎的轮胎骨架体10形成为环状,并且在其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横截面中,包括一对胎圈部11;在该胎圈部11的轮胎径向外侧连续的一对胎侧部12;以及胎冠部13,其在胎侧部12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连续并且将各个胎侧部12的轮胎径向外侧端彼此连接。在该胎冠部13的轮胎径向外侧设有增强层20。其中,胎圈部11中例如可各自埋设有与通常的轮胎同样的环形胎圈芯14,胎圈芯14中可使用钢丝帘线等。
另外,图1所示的轮胎的增强层20包括增强构件21和被覆该增强构件21的被覆层22。这里,在增强层20的被覆层22中,使用含有50质量%至100质量%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本文中,当术语“树脂”单独使用时,“树脂”为包括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和热固性树脂的概念,但不包括硫化橡胶。
另外,图1所示的胎面橡胶30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与在30℃1%应变时的存储模量(E′30℃)满足下述式(1)中的关系:
27.5×tanδ60℃+1.125≤E′30℃≤27.5×tanδ60℃+11.25 (1)
式中,tanδ60℃为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E′30℃为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MPa)。
本发明人在解决上述问题的研究中,着眼于用于胎面橡胶30的橡胶组合物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和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使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和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变化而制作各种橡胶组合物,将这些橡胶组合物应用到轮胎的胎面橡胶30中,并评估轮胎的高速耐久性等。此外,通过将所得的评估结果绘制成曲线图,根据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和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发现了轮胎的高速耐久性特别优异的区域,将该区域表示成数学式,从而导出上述式(1)。
由于所采用的胎面橡胶30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与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满足式(1)中的关系,在增强层20中应用树脂材料的轮胎的高速耐久性可以得到提高。此外,由于采用了该胎面橡胶30,所以可以提高轮胎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性。
如前所述,如果简单地提高胎面橡胶的低损耗性能,则会降低胎面橡胶的储能模量(E′)并增加胎面橡胶的应变,因而并不能充分地提高轮胎的高速耐久性,在胎面橡胶满足式(1)中的关系的情况下,由于E′30℃为“27.5×tanδ60℃+1.125”以上,因此可以抑制胎面和胎面周边轮胎构件的应变,可充分地提高轮胎的高速耐久性。
另一方面,如果胎面橡胶的储能模量(E′)太高,就会对使用了树脂材料的增强层、位于增强层的轮胎径向内侧的轮胎骨架体施加负荷,高荷重下的耐久性会降低。然而,在胎面橡胶满足式(1)中的关系的情况下,由于E′30℃为“27.5×tanδ60℃+11.25”以下,所以可以抑制作用在增强层20、轮胎骨架体10的负荷,可以确保轮胎在高荷重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前述胎面橡胶30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优选为0.25以下,更优选为0.22以下。当胎面橡胶30的tanδ60℃为0.25以下时,会减少在高速行驶过程中胎面橡胶30中的发热,进一步提高轮胎的高速耐久性。
需说明的是,对胎面橡胶30的tanδ60℃的下限没有限制,随着tanδ60℃变小,轮胎的高速耐久性会继续提高。
前述胎面橡胶30在25℃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0.1%)与胎面橡胶30在25℃3.0%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之比(E′0.1%/E′3.0%)优选为6.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以下。在胎面橡胶30的E′0.1%/E′3.0%为6.0以下的情况下,胎面橡胶30的储能模量的应变依赖性低,即使当对使用了树脂材料的增强层20、位于增强层20的轮胎径向内侧的轮胎骨架体10施加的输入的振幅大时,储能模量也只会少量地变化,所以,可以提高轮胎在高荷重下的耐久性。
前述胎面橡胶30中,可使用作为硫化后的物性而调整了橡胶组合物中橡胶组分的种类、混合比例以及配合剂的种类、用量以使得满足式(1)中的关系的橡胶组合物。
这里,作为橡胶组分,除了天然橡胶(NR)之外,还可使用异戊二烯合成橡胶(IR)、聚丁二烯橡胶(BR)、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橡胶(SBR)、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橡胶(SIR)等二烯基合成橡胶,另外,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合成橡胶。可以将这些橡胶组分中的一种单独使用,或者也将这些橡胶组分中的两种以上作为共混物使用。
另外,作为可用于前述橡胶组合物的配合剂,可列举通常用于橡胶工业的配合剂,例如填料、硬脂酸、软化剂、抗老化剂、氧化锌(锌华)、硫化促进剂和硫等硫化剂等。
作为前述填料,可列举炭黑、二氧化硅。
作为前述软化剂,可列举矿物衍生的矿物油、石油衍生的芳香油、石蜡油、环烷油、以及天然产物衍生的棕榈油等。
作为前述硫化剂,可列举硫等。
作为前述硫化促进剂,可列举2-巯基苯并噻唑(M)、二苯并噻唑基二硫化物(DM)、N-环己基-2-苯并噻唑基亚磺酰胺(CZ)和N-叔丁基-2-苯并噻唑基亚磺酰胺(NS)等噻唑系硫化促进剂、1,3-二苯胍(DPG)等胍系硫化促进剂等。
需说明的是,前述橡胶组合物例如可以通过使用班伯里密炼机、辊等将橡胶组分与根据需要适当选择的各种配合剂配合、混炼,然后进行加热、挤出等来制备,通过成形为所需形状并进行硫化,可制备胎面橡胶。关于胎面橡胶的硫化,可以在由轮胎骨架体、增强层和未硫化胎面橡胶成形轮胎之后进行,或者可以预先将未硫化的胎面橡胶硫化,然后由轮胎骨架体、增强层和硫化胎面橡胶组装轮胎。
用于前述胎面橡胶30的橡胶组合物中,有机酸量优选为0.5质量%至2.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至2.0质量%。用于胎面橡胶30的橡胶组合物中,如果有机酸量为至少0.5质量%,则能够最佳地硫化橡胶组合物,而如果有机酸量为2.5质量%以下,则抑制了有机酸对使用了树脂材料的增强层20、位于增强层20的轮胎径向内侧的轮胎骨架体10的影响,从而能够确保增强层20和轮胎骨架体10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应当注意,除了如前所述可用作配合剂的硬脂酸等以外,橡胶组合物中的有机酸例如也可包括天然橡胶等中包含的可用作橡胶成分的有机酸。
用于前述胎面橡胶30的橡胶组合物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硫化促进剂的配合量优选为0.3质量份至5.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份至4.0质量份。用于胎面橡胶30的橡胶组合物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如果硫化促进剂的配合量为0.3质量份以上,则能够最佳地硫化橡胶组合物,而如果硫化促进剂的配合量为5.0质量份以下,则抑制了硫化促进剂对使用了树脂材料的增强层20、位于增强层20的轮胎径向内侧的轮胎骨架体10的影响,从而能够确保增强层20和轮胎骨架体10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前述增强层20包括增强构件21和被覆该增强构件21的被覆层22,优选如图1所示的轮胎中那样,至少包括沿轮胎周向卷绕的增强构件21。由于增强构件21配置为沿轮胎周向卷绕,因此可以提高轮胎的抗穿刺性、耐切割性、周向刚性,并且由于其周向刚性得到了提高,所以可以抑制轮胎骨架体的蠕变。
尽管前述增强层20可以与例如双层交叉带构件等其他增强构件组合使用,但是从减轻重量的观点来看,优选单独使用增强层20。
需说明的是,例如可通过用树脂组合物被覆增强构件21,然后将被覆有树脂组合物的增强构件21配置在轮胎骨架体10的轮胎径向外侧,从而制备增强层20。
作为用于前述增强层20的增强构件21,可列举钢丝帘线、有机纤维帘线、碳纤维帘线等,其中,就对提高轮胎的周向刚性具有优异效果而言,优选钢丝帘线。
前述增强层20的被覆层22中,可使用含有50质量%至100质量%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在用于前述增强层的树脂组合物中,如果树脂材料的含有比例为50质量%以上,则增强了轮胎重量减轻的效果并使轮胎容易回收。在增强构件被橡胶被覆的情况下,难以仅通过加热来分离增强构件和橡胶。然而,在将包含50质量%至100质量%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用于被覆层22的情况下,可以仅通过加热将增强构件21和被覆层22分离,在轮胎回收方面,这是有益处的。从容易回收的观点出发,增强层20的被覆层22中使用的树脂组合物优选含有60质量%至100质量%的树脂材料,更优选含有70质量%至100质量%的树脂材料。此外,在将含有50质量%至100质量%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用于被覆层22的情况下,可以使增强构件更硬,可以获得弯曲刚性,并且可以提高操纵性。
应当注意,本发明的轮胎中的增强层20通过用含有50质量%至100质量%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被覆增强构件21而形成,因此,其不同于用橡胶被覆增强构件而形成的普通轮胎的胎体。
本文中,树脂材料中不包括橡胶,并且作为树脂材料,可列举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热固性树脂等。
用于前述增强层的树脂组合物优选含有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中的至少一者,进一步优选含有热塑性弹性体。当使用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塑性弹性体形成增强层时,可以更容易地回收增强层。此外,通过使用热塑性弹性体形成增强层时,增强层针对应变输入的耐久性得到了提高。
本文中,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为高分子化合物,其随温度升高而软化、流动并且在冷却时成为具有比较坚硬的强度的状态。在本说明书中,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之间的区别在于,热塑性弹性体是指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随温度升高而软化、流动、在冷却时成为具有比较坚硬的强度的状态、且具有橡胶状弹性,热塑性树脂是指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随温度升高而软化、流动、在冷却时成为具有比较坚硬的强度的状态、且不具有橡胶状弹性。
作为前述热塑性树脂,可列举聚烯烃系热塑性树脂、聚苯乙烯系热塑性树脂、聚酰胺系热塑性树脂、聚酯系热塑性树脂、聚氨酯系热塑性树脂等。在这些热塑性树脂中,从针对应变输入的耐久性的观点来看,优选聚酰胺系热塑性树脂、聚酯系热塑性树脂、聚氨酯系热塑性树脂。
另外,作为前述热塑性弹性体,可列举聚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TPO)、聚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U)、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C)、动态交联型热塑性弹性体(TPV)等。在这些热塑性弹性体中,从针对应变输入的耐久性观点出发,优选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U)、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C)。
前述热塑性树脂或前述热塑性弹性体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可以将两种以上的组合进行混合而使用。另外,作为前述树脂材料本身的熔点(或软化点),通常为约100℃至350℃,优选约100℃至250℃,但从兼顾轮胎生产率和耐久性的观点来看,熔点(或软化点)优选为约120℃至250℃,更优选为120℃至200℃。通过使用熔点(或软化点)在上述温度范围内的材料,能够在确保生产率适当的同时提高由本发明中规定的胎面橡胶而获得的效果。
前述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是具有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是由共聚物构成的热塑性的树脂材料,该共聚物具有构成结晶性且熔点高的硬链段的聚合物、以及构成非结晶性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软链段的聚合物,其中构成硬链段的聚合物的主链中具有酰胺键(-CONH-)。
作为前述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可列举至少由聚酰胺构成结晶性且熔点高的硬链段、并且由其他聚合物(例如,聚酯或聚醚等)构成非结晶性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软链段的材料。另外,除了硬链段和软链段之外,在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中还可以使用二羧酸等扩增长剂。
作为形成前述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的硬链段的聚酰胺,可列举ω-氨基羧酸、内酰胺的缩聚物、二胺和二羧酸的共缩聚物等。
作为前述ω-氨基羧酸,可列举6-氨基己酸、7-氨基庚酸、8-氨基辛酸、10-氨基癸酸、11-氨基十一酸和12-氨基十二酸等。
作为前述内酰胺,可列举月桂基内酰胺、ε-己内酰胺、ω-庚内酰胺和2-吡咯烷酮等。
作为前述二胺,可列举乙二胺、三亚甲基二胺、四亚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胺、七亚甲基二胺、八亚甲基二胺、壬亚甲基二胺、十亚甲基二胺、十一亚甲基二胺、十二亚甲基二胺、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3-甲基五亚甲基二胺、间二甲苯二胺等。
作为前述二羧酸,可列举草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等。
另外,作为形成前述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的软链段的聚合物,可列举聚酯,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ABA三嵌段聚醚等聚醚。
作为前述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的硬链段和软链段的组合,优选月桂内酰胺的开环缩聚物/聚乙二醇的组合、月桂内酰胺的开环缩聚物/聚丙二醇的组合、月桂内酰胺的开环缩聚物/聚四亚甲基醚二醇的组合、月桂内酰胺的开环缩聚物/ABA型三嵌段聚醚的组合,特别优选月桂内酰胺的开环缩聚物/ABA型三嵌段聚醚的组合。
前述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使前述形成硬链段的聚合物和形成软链段的聚合物共聚来合成。另外,前述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为市售产品,例如可列举由宇部兴产株式会社生产的“UBESTA XPA”系列(例如,XPA9063X1、XPA9055X1、XPA9048X2、XPA9048X1、XPA9040X1、XPA9040X2、XPA9044等)、由Daicel-Evonik株式会社生产的“VESTAMID”系列(例如,E40-S3、E47-S1、E47-S3、E55-S1、E55-S3、EX9200、E50-R2)等。
作为前述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U),可列举如下的材料:至少由聚氨酯通过物理聚集形成假交联而构成硬链段、由其他聚合物构成非结晶性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软链段。
前述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U)的软链段中,可以使用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亚甲基醚二醇、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聚-ε-己内酯二醇、聚(六亚甲基碳酸酯)二醇等高分子二醇化合物,以及1,2-亚乙基二异氰酸酯、1,3-亚丙基二异氰酸酯、1,4-丁烷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4,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等二异氰酸酯化合物。
另外,前述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U)的硬链段中,可以使用乙二醇、丙二醇、三亚甲基二醇、1,4-丁二醇、1,3-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环戊烷-1,2-二醇、环己烷-1,2-二醇、环己烷-1,3-二醇、环己烷-1,4-二醇、环己烷-1,4-二甲醇、氢醌、间苯二酚、氯氢醌、溴氢醌、甲基氢醌、苯基氢醌、甲氧基氢醌、苯氧基氢醌、4,4'-二羟基联苯、4,4-二羟基二苯醚、4,4'-二羟基二苯基硫醚、4,4'-二羟基二苯基砜、4,4'-二羟基二苯甲酮、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双酚A、1,1-二(4-羟基苯基)环己烷、1,2-双(4-羟基苯氧基)乙烷、1,4-二羟基萘、2,6-二羟基萘等低分子二醇化合物,以及1,2-亚乙基二异氰酸酯、1,3-亚丙基二异氰酸酯、1,4-丁烷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4,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等二异氰酸酯化合物。
前述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采用公知方法通过使形成硬链段的聚合物和形成软链段的聚合物共聚来合成。另外,前述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采用市售产品,例如可列举由BASF公司生产的“Elastollan”系列(例如,ET680、ET880、ET690、ET890等),由Kuraray株式会社生产的“KURAMIRONU”系列(例如,2000系列、3000系列、8000系列和9000系列),以及由日本Miractran株式会社生产的“Miractran”系列(例如,XN-2001、XN-2004、P390RSUP、P480RSUI、P26MRNAT、E490、E590、P890)等。
前述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C)是具有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共聚物形成的热塑性树脂材料,该共聚物具有构成结晶性且熔点高的硬链段的聚合物和构成非结晶性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低的软链段的聚合物,其中构成硬链段的聚合物可包括聚酯树脂。
作为形成前述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C)的硬链段的结晶性聚酯,可使用芳香族聚酯。芳香族聚酯例如可以由脂肪族二醇和芳香族二羧酸或其成酯衍生物形成。作为形成硬链段的芳香族聚酯,例如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等,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作为前述形成硬链段的芳香族聚酯之一,可列举从1,4-丁二醇、以及对苯二甲酸和/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此外,芳香族聚酯可以为衍生自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萘-2,6-二羧酸、萘-2,7-二羧酸、二苯基-4,4-二羧酸、二苯氧基乙烷二羧酸、5-磺基间苯二甲酸、或它们的成酯衍生物等二羧酸组分,以及乙二醇、三亚甲基二醇、五亚甲基二醇、六亚甲基二醇、新戊二醇、十亚甲基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三环癸烷二甲醇、二甲苯二醇、双(对羟基)二苯、双(对羟基苯基)丙烷、2,2-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双[4-(2-羟基)苯基]砜、1,1-双[4-(2-羟基乙氧基)苯基]环己烷、4,4'-二羟基-对三联苯、4,4'-二羟基-对-四联苯等二醇组分所衍生的聚酯,或者可以是将这些二羧酸组分和二醇组分并用两种以上而成的的共聚物聚酯。
作为形成前述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C)的软链段的聚合物,可列举选自脂肪族聚醚和脂肪族聚酯的聚合物。
作为前述脂肪族聚醚,可列举聚(环氧乙烷)二醇、聚(环氧丙烷)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聚(环氧己烷)二醇、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共聚物、聚(环氧丙烷)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聚合物、环氧乙烷和四氢呋喃的共聚物等。
作为前述脂肪族聚酯,可列举聚(ε-己内酯)、聚庚内酯、聚辛内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和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等。
这些脂肪族聚醚和脂肪族聚酯中,从所得共聚物的弹性特征的观点出发,优选聚(四氢呋喃)二醇、聚(环氧丙烷)二醇的环氧乙烷加成聚合物、聚(ε-己内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等。
前述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采用公知方法使形成硬链段的聚合物和形成软链段的聚合物共聚来合成。另外,作为前述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使用市售产品。例如可列举由Du Pont-Toray株式会社生产的“Hytrel”系列(例如,3046、5557、5577、6347、4047、4767和4777等)和由东洋纺株式会社生产的“Pelprene”系列(例如,P30B、P40B、P40H、P55B、P70B、P150B、P280B、P450B、P150M、S1001、S2001、S5001、S6001和S9001等)等。
另外,作为前述热固性树脂,可列举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尿素树脂等。
除树脂材料外,前述树脂组合物根据需要可包含橡胶、各种填料(例如二氧化硅、碳酸钙、粘土)、抗老化剂、油、增塑剂、着色剂、耐候剂、增强材料等添加剂。
前述轮胎骨架体10通常可以为主要由橡胶形成的轮胎壳体,或者可以由包含50质量%至100质量%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另外,为了提高前述增强层20的被覆层22和增强构件21的粘接性能,可在被覆层22和增强构件21之间设置粘接剂层,另外,被覆层22可以由不同材料多层层压而形成。这里,在粘接剂层中例如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溶剂系粘接剂、水性粘接剂、热固性树脂等。
这里,作为主要由橡胶形成的轮胎壳体,可列举如下的轮胎壳体,其包括一对胎圈部,在该胎圈部的轮胎径向外侧连续的一对胎侧部,以及胎冠部,该胎冠部在该胎侧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连续并且将各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外侧端彼此连接,并且在胎圈部中分别埋设有胎圈芯,并且该轮胎壳体包括在胎圈芯之间以环形状延伸的胎体。通常,除了胎圈芯、胎体中的增强帘线(有机纤维帘线、钢丝帘线等)外,轮胎壳体主要由橡胶形成。
另一方面,当轮胎骨架体10由包含50质量%至100质量%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情况下,用于轮胎骨架体10的树脂组合物可以与之前描述的用于增强层20的被覆层22的树脂组合物相同或不同。然而,当考虑到被覆层22和轮胎骨架体10的粘接性、物性值的差异时,优选这些树脂组合物是相同的。
此处,在轮胎骨架体10由包含50质量%至100质量%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情况下,轮胎骨架体10在无荷重时的轮胎最大宽度部分处的厚度通常为0.5mm至2.5毫米,优选1mm至2mm。该轮胎骨架体10不同于厚度通常为100μm以下的由树脂制成的内衬层,该内衬层有时设置在主要由橡胶形成的轮胎壳体的轮胎内表面上。
应当注意,即使在轮胎骨架体10由包含50质量%至100质量%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轮胎也可另外设置通常的轮胎中所使用的、将有机纤维帘线、钢丝帘线等帘线用橡胶被覆而形成的胎体。另外,该胎体在轮胎径向上可位于增强层20的外侧或内侧。当胎体配置于增强层20的外侧时,用树脂组合物被覆增强构件21而形成的增强层20不会被橡胶构件夹入,因此,减少了树脂和橡胶之间的界面,因此不宜发生由粘接不良引起的问题,并且可以减少橡胶中配混的化学品等不期望地向树脂材料迁移的量。此外,从发热的观点来看,通过将胎体配置于相比于增强构件21的轮胎径向外侧,仅发生从增强构件21的一个方向的热传递,因而优选。
在能够用于前述轮胎骨架体10的树脂组合物中,如果树脂材料的含有比例为至少50质量%,则轮胎容易回收。此处,从容易回收的观点出发,可用于轮胎骨架体10的树脂组合物优选含有90质量%至100质量%的树脂材料。
可用于前述轮胎骨架体10的树脂组合物优选含有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中的至少一者。通过使用热塑性树脂和/或热塑性弹性体形成轮胎骨架体10,使回收更容易,并且与传统的橡胶制轮胎相比能够简化结构,并且能够进一步减轻轮胎的重量。
可用于前述轮胎骨架体10中的树脂组合物中,可使用前述作为用于增强层20的被覆层22中的树脂组合物而说明的热塑性树脂、热塑性弹性体。此外,同样地,优选使用聚酰胺系热塑性树脂、聚酯系热塑性树脂、聚氨酯系热塑性树脂、以及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U)、或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C)。此外,关于除了树脂材料外可加入的添加剂,与用于增强层20的被覆层22的树脂组合物的添加剂相同。
使用了前述树脂组合物的轮胎骨架体10可根据日本特开2012-04603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的第二实施方式来生产。例如,可通过采用注射成型工艺生产轮胎骨架体的两部分、将该两部分彼此相对放置、并将这两部分接合在一起来生产轮胎骨架体,在接合工艺中,优选在所使用的树脂组合物中的树脂材料的熔点以上的温度进行挤压。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轮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然而,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受到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18和比较例1-6)
根据日本特开2012-04603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的第二实施方式,使用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作为树脂材料,采用注射成型工艺生产轮胎骨架体的两部分、将该两部分彼此相对放置、在所用的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的熔点以上的温度采用挤压工艺将这两部分接合来生产轮胎骨架体(轮胎壳体)。
接下来,在该轮胎骨架体的径向外侧,将在被覆有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的钢丝帘线在轮胎的周向上螺旋卷绕,从而设置增强层。
然后,将由表1和表2中所示配方的橡胶组合物形成的胎面橡胶配设于增强层的轮胎径向外侧,随后进行硫化,从而制作轮胎(充气轮胎)。
需注意的是,所制作的轮胎骨架体在无荷重时的轮胎最大宽度部分处的厚度为2mm。
另外,在所制作的轮胎的轮胎骨架体和钢丝帘线的被覆层均由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形成,其中的树脂材料的比例为100质量%。
另外,使用以下方法来测量和计算用于胎面橡胶的橡胶组合物中的有机酸量,以及胎面橡胶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胎面橡胶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以及胎面橡胶在25℃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0.1%)与胎面橡胶在25℃3.0%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之比(E′0.1%/E′3.0%)。
(1)用于胎面橡胶的橡胶组合物中有机酸量的测量
橡胶组合物中的有机酸的量(有机酸成分)是根据JIS K6237:2012求得。
(2)tanδ60℃,E′30℃,和E′0.1%/E′3.0%的测量
从所制作的轮胎的胎面橡胶上切割出50mm长、5mm宽、2mm厚的橡胶片。使用由上岛制作所株式会社生产的光谱仪,在初始荷重为160mg和频率为52Hz的条件下,测量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在25℃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0.1%),以及在25℃3.0%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进一步,计算在25℃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0.1%)与在25℃3.0%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之比(E′0.1%/E′3.0%)。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进一步,对于所制作的轮胎,通过以下方法评估高速转鼓的耐久性、高荷重转鼓的耐久性和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性。
(3)高速转鼓耐久性
将各个样品轮胎在室内25℃±2℃调节至内部压力为300kPa后放置24小时,然后,重新调节空气压,将400kg的荷重加载到轮胎上,并且使轮胎在直径约3m的转鼓上行驶,同时将速度从100km/h每10分钟增速10km/h。把轮胎发生故障的距离作为耐久距离,将实施例2的值设为100而进行指数表示。指数值越高表示轮胎的高速耐久性越好。
(4)高荷重转鼓耐久性
使用室内转鼓试验机进行速度为60km/h、内部压力为900kPa、初始荷重为ETRTO(欧洲轮胎和轮辋技术组织标准手册)规定的最大负荷能力的165%的试验,并测量直到发生故障时的行驶距离。将实施例2的行驶距离设定为100,进行指数表示。指数值越高表示轮胎在高荷重下的耐久性越好。
(5)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性
将样品轮胎安装到试验车辆上,通过干燥路面上的实际车辆的测试,以司机的感受来评估操纵性,并且将其分类为从A到C。评估标准如下所示。
操纵性良好的情况:A
操纵性正常的情况:B
操纵性差的情况:C
[表1]
[表2]
*1NR:天然橡胶,印度尼西亚制造,产品名称“SIR20”
*2SBR: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橡胶,由JSR株式会社生产,产品名称“#1500”
*3炭黑:由Asahi Carbon株式会社生产,产品名称“#78(ISAF)”
*4二氧化硅:由Tosoh Silica工业株式会社生产,产品名称“Nipsil AQ”
*5油:由日本能源株式会社生产,产品名称“Process X-140”
*6硫化促进剂:以3:5:5的比例配合1,3-二苯胍(由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产品名称“SOXINOL(注册商标)D-G”、二苯并噻唑二硫化物(由大内新兴化学工业公司生产,产品名称“NOCCELER(注册商标)DM-P”、以及N-环己基-2-苯并噻唑基亚磺酰胺(由大内新兴化学工业公司生产,产品名称“NOCCELER(注册商标)CZ-G”)。
*7TPA: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由宇部兴业公司生产,产品名称“UBESTAXPA9055X1”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中的轮胎中,除了轮胎骨架体由树脂组合物(树脂材料100质量%)形成,树脂组合物(树脂材料100质量%)用于增强层的增强构件的被覆层外,还使用了tanδ60℃和E′30℃满足式(1)中的关系的胎面橡胶,由此,高速耐久性高于E′30℃小于27.5×tanδ60℃+1.125的比较例4-6中的轮胎,并且高荷重下的耐久性也高于E′30℃大于27.5×tanδ60℃+11.25的比较例1-3中的轮胎。
(比较例7和实施例19-21)
除了在将增强层设置在轮胎骨架体的轮胎径向外侧时,使用被覆有表3中所示配方的树脂组合物的钢丝帘线来代替被覆有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的钢丝帘线外,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作轮胎。
另外,通过前述方法测量用于胎面橡胶的橡胶组合物中的有机酸量、胎面橡胶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胎面橡胶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胎面橡胶在25℃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0.1%)与胎面橡胶在25℃3.0%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之比(E′0.1%/E′3.0%)。
进一步,对于所制作的轮胎,通过前述方法评估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和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性。
注意,在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的评估中,将实施例2的值设为100而分别进行指数表示。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1至*7:与表1和表2中的相同
*8:橡胶组合物,通过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橡胶(NBR),配混0.525质量份的普通硫(由鹤见化学工业公司生产,普通硫,5%油处理)、2质量份的N,N'-二苯基甲烷双马来酰亚胺、1.5质量份的硫化促进剂CZ(由大内新兴化学工业公司生产的“NOCCELER CZ”,N-环己基-2-苯并噻唑基亚磺酰胺)、1质量份的硫化促进剂TS(由大内新兴化学工业公司生产的“NOCCELER TS”,四甲基秋兰姆单硫化物)、2质量份的硬脂酸以及5质量份的氧化锌而得到。
*9TPO:α-聚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由三井化学公司生产,产品名称“TAFMERMH7010”
从表3中的比较例7以及实施例19至20可以看出,通过使用tanδ60℃和E′30℃满足式(1)中的关系的胎面橡胶,并且将含有50质量%以上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用于增强层的增强构件的被覆层中,提高了高速耐久性以及高荷重下的耐久性。
此外,由实施例21可知,即使使用含有两种以上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也可以提高高速耐久性和高荷重下的耐久性。
(比较例8和9)
除了将增强层配设在轮胎骨架体的轮胎径向外侧时,使用被覆有橡胶的钢丝帘线代替被覆有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的钢丝帘线外,以与实施例1和比较例3中相同的方式制作轮胎。
需说明的是,钢丝帘线的被覆层使用橡胶组合物,该橡胶组合物是通过相对于100质量份的天然橡胶(RSS),配混60质量份的炭黑(HAF级炭黑,由Asahi Carbon株式会社生产,产品名称“Asahi#70”)、7.5质量份的氧化锌、1.0质量份的脂肪酸钴盐(由Rhodia生产,产品名称“Manobond C 22.5”)、1.5质量份的抗老化剂6C(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由大内新兴化学工业公司生产,产品名称“NOCCELER 6C”)、6.0质量份的硫、以及1.0质量份的硫化促进剂DZ(N,N'-二环己基-2-苯并噻唑基亚磺酰胺,由大内新兴化学工业公司生产,产品名称“NOCCELER DZ”)而得到。
另外,通过前述方法测量用于胎面橡胶的橡胶组合物中的有机酸量、胎面橡胶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胎面橡胶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以及胎面橡胶在25℃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0.1%)与胎面橡胶在25℃3.0%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之比(E′0.1%/E′3.0%)。
进一步,对于所制作的轮胎,通过以下方法评估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和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性。
注意,在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的评估中,将比较例8的值设为100而分别进行指数表示。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1至*7:与表1和表2中的相同
*10:表示在钢丝帘线的被覆层中使用上述橡胶组合物
从表4可以看出,在将橡胶组合物用于增强层的增强构件的被覆层中的情况下,即使使用tanδ60℃和E′30℃满足式(1)的关系的胎面橡胶,轮胎的高速耐久性、轮胎在高荷重下的耐久性也没有提高。
(实施例22和比较例10和11)
除了在轮胎的轮胎骨架体和钢丝帘线的被覆层中使用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代替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外,以与实施例1和比较例1至2中相同的方式制作轮胎。
另外,通过前述方法测量用于胎面橡胶的橡胶组合物中的有机酸量、胎面橡胶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胎面橡胶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以及胎面橡胶在25℃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0.1%)与胎面橡胶在25℃3.0%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之比(E′0.1%/E′3.0%)。
进一步,对于所制作的轮胎,通过以下方法评估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和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性。
注意,在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的评估中,将实施例22的值设为100而分别进行指数表示。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1至*6:与表1和表2中的相同
*11TPC: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由Du Pont-Toray公司生产,产品名称“Hytrel5557”
从表5中可以看出,通过将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用于轮胎的轮胎骨架体和钢丝帘线的被覆层中的情况下,并且使用tanδ60℃和E′30℃满足式(1)的关系的胎面橡胶,轮胎的高速耐久性和轮胎在高荷重下的耐久性得到了提高。
(实施例23和比较例12和13)
除了在轮胎的轮胎骨架体和钢丝帘线的被覆层中使用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代替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外,以与实施例1和比较例1至2中相同的方式制作轮胎。
另外,通过前述方法测量用于胎面橡胶的橡胶组合物中的有机酸量、胎面橡胶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胎面橡胶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以及胎面橡胶在25℃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0.1%)与胎面橡胶在25℃3.0%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之比(E′0.1%/E′3.0%)。
进一步,对于所制作的轮胎,通过以下方法评估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和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性。
注意,在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的评估中,将实施例23的值设为100而分别进行指数表示。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1至*6:与表1和表2中的相同
*12TPU: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由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生产,产品名称“P2564”
从表6中可以看出,在将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用于轮胎的轮胎骨架体和钢丝帘线的被覆层中的情况下,通过使用tanδ60℃和E′30℃满足式(1)的关系的胎面橡胶,轮胎的高速耐久性得到了提高。
(实施例24-41和比较例14-19)
通过根据常规方法,制作主要由橡胶形成的轮胎骨架体(轮胎壳体),在轮胎的周向上螺旋卷绕被覆有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的钢丝帘线而在该轮胎骨架体的轮胎径向外侧配设增强层,进一步,将由表7和表8中所示的配方的橡胶组合物形成的胎面橡胶设置在增强层的轮胎径向外侧,从而制作轮胎。
注意,所制作的轮胎的钢丝帘线的被覆层是由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形成的,并且其中的树脂材料的比例为100质量%。
另外,通过前述方法测量用于胎面橡胶的橡胶组合物中的有机酸量、胎面橡胶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胎面橡胶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以及胎面橡胶在25℃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0.1%)与胎面橡胶在25℃3.0%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之比(E′0.1%/E′3.0%)。
进一步,对于所制作的轮胎,通过以下方法评估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和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性。
注意,在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的评估中,将实施例25的值设为100而分别进行指数表示。结果如表7和表8所示。
[表7]
[表8]
*1至*7:与表1和表2中的相同
*13:表示轮胎骨架体主要由橡胶形成
从表7和表8可以看出,即使在轮胎骨架体为主要由橡胶形成的普通轮胎骨架体的情况下,实施例中的轮胎将树脂组合物(树脂材料100质量%)用于增强层的增强构件的被覆层中,高速耐久性高于E′30℃小于27.5×tanδ60℃+1.125的比较例17-19中的轮胎,并且高荷重下的耐久性高于E′30℃大于27.5×tanδ60℃+11.25的比较例14-16中的轮胎。
(比较例20和实施例42-44)
除了将增强层配设在轮胎骨架体的轮胎径向外侧时,使用被覆有表9中所示配方的树脂组合物的钢丝帘线代替被覆有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的钢丝帘线外,以与实施例24中相同的方式制作轮胎。
另外,通过前述方法测量用于胎面橡胶的橡胶组合物中的有机酸量、胎面橡胶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胎面橡胶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以及胎面橡胶在25℃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0.1%)与胎面橡胶在25℃3.0%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之比(E′0.1%/E′3.0%)。
进一步,对于所制作的轮胎,通过以下方法评估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和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性。
注意,在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的评估中,将实施例25的值设为100而分别进行指数表示。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1至*7:与表1和表2中的相同
*8和*9:与表3中的相同
*13:表示轮胎骨架体主要由橡胶形成
从表9中的比较例20和实施例42-44可以看出,即使在轮胎骨架体为主要由橡胶形成的普通轮胎骨架体的情况下,通过使用tanδ60℃和E′30℃满足式(1)的关系的胎面橡胶时,并且将含有至少50质量%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用于增强层的增强构件的被覆层中,高速耐久性和高荷重下的耐久性得到了提高。
此外,从实施例44可以看出,在轮胎骨架体为主要由橡胶形成的普通轮胎骨架体的情况下,即使使用含有两种以上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高速耐久性和高荷重下的耐久性也得到了提高。
(比较例21和22)
除了将增强层配设在轮胎骨架体的轮胎径向外侧时,使用被覆有橡胶的钢丝帘线代替被覆有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的钢丝帘线外,以与实施例24和比较例16中相同的方式制作轮胎。
需说明的是,钢丝帘线的被覆层中,使用与比较例8和9中的轮胎的钢丝帘线被覆层中使用的橡胶组合物具有相同配方的橡胶组合物。
另外,通过前述方法测量用于胎面橡胶的橡胶组合物中的有机酸量、胎面橡胶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胎面橡胶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以及胎面橡胶在25℃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0.1%)与胎面橡胶在25℃3.0%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之比(E′0.1%/E′3.0%)。
进一步,对于所制作的轮胎,通过以下方法评估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和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性。
注意,在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的评估中,将比较例21的值设为100而分别进行指数表示。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
*1至*6:与表1和表2中的相同
*10:与表4中的相同
*13:表示轮胎骨架体主要由橡胶形成
从表10可以看出,在轮胎骨架体为主要由橡胶形成的普通轮胎骨架体并且将橡胶组合物用于增强层的增强构件的被覆层而成的普通轮胎的情况下,即使使用tanδ60℃和E′30℃满足式(1)的关系的胎面橡胶,轮胎的高速耐久性和轮胎在高荷重下的耐久性也没有得到提高。
(实施例45和比较例23和24)
除了在轮胎的钢丝帘线的被覆层中使用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代替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外,以与实施例24和比较例14和15中相同的方式制作轮胎。
另外,通过前述方法测量用于胎面橡胶的橡胶组合物中的有机酸量、胎面橡胶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胎面橡胶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以及胎面橡胶在25℃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0.1%)与胎面橡胶在25℃3.0%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之比(E′0.1%/E′3.0%)。
进一步,对于所制作的轮胎,通过以下方法评估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和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性。
注意,在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的评估中,将实施例45的值设为100而分别进行指数表示。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
*1至*6:与表1和表2中的相同
*11:与表5中的相同
*13:表示轮胎骨架体主要由橡胶形成
从表11可以看出,在轮胎骨架体为主要由橡胶形成的普通轮胎骨架体并且将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用于轮胎的钢丝帘线被覆层中的情况下,通过使用tanδ60℃和E′30℃满足式(1)的关系的胎面橡胶,轮胎的高速耐久性和轮胎在高荷重下的耐久性得到了提高。
(实施例46和比较例25和26)
除了在轮胎的钢丝帘线的被覆层中使用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代替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外,以与实施例24和比较例14至15中相同的方式制作轮胎。
另外,通过前述方法测量用于胎面橡胶的橡胶组合物中的有机酸量、胎面橡胶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胎面橡胶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以及胎面橡胶在25℃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0.1%)与胎面橡胶在25℃3.0%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之比(E′0.1%/E′3.0%)。
进一步,对于所制作的轮胎,通过以下方法评估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和在干燥路面上的操纵性。
注意,在高速转鼓耐久性、高荷重转鼓耐久性的评估中,将实施例46的值设为100而分别进行指数表示。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
*1至*6:与表1和表2中的相同
*12:与表6中的相同
*13:表示轮胎骨架体主要由橡胶形成
从表12可以看出,在轮胎骨架体为主要由橡胶形成的普通轮胎骨架体并且将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用于轮胎的钢丝帘线被覆层中的情况下,通过使用tanδ60℃和E′30℃满足式(1)的关系的胎面橡胶,轮胎的高速耐久性得到了提高。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即便使用了树脂材料也具有优异的高速耐久性的轮胎。
符号说明
10轮胎骨架体,11胎圈部,12胎侧部,13胎冠部,14胎圈芯,20增强层,21增强构件,22被覆层,30胎面橡胶。

Claims (10)

1.一种轮胎,包括环状的轮胎骨架体,设置于该轮胎骨架体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增强层,以及设置于该增强层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胎面橡胶,
其中,所述增强层包括由包含50质量%至100质量%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被覆的增强构件,并且
所述胎面橡胶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与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满足下述式(1)中的关系:
27.5×tanδ60℃+1.125≤E′30℃≤27.5×tanδ60℃+11.25 (1)
式(1)中,tanδ60℃为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E′30℃为在3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胎面橡胶在60℃1%应变时的损耗角正切tanδ60℃为0.25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胎面橡胶在25℃0.1%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0.1%与在25℃3.0%应变时的储能模量E′3.0%之比E′0.1%/E′3.0%为6.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胎面橡胶中使用有机酸量为0.5质量%至2.5质量%的橡胶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胎面橡胶中,使用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橡胶组分,硫化促进剂的配合量为0.3质量份至5.0质量份的橡胶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增强层至少包括沿轮胎周向卷绕的增强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轮胎骨架体由含有50质量%至100质量%的树脂材料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增强层和所述轮胎骨架体中的至少一者中使用的树脂组合物包含热塑性树脂和热塑性弹性体中的至少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和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中的至少一者为聚酰胺系、聚酯系或聚氨酯系。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在所述轮胎骨架体和所述增强层的轮胎径向外侧具有胎体。
CN201780032170.XA 2016-05-26 2017-02-22 轮胎 Active CN1091958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05703 2016-05-26
JP2016-105703 2016-05-26
PCT/JP2017/006590 WO2017203765A1 (ja) 2016-05-26 2017-02-22 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5811A true CN109195811A (zh) 2019-01-11
CN109195811B CN109195811B (zh) 2021-06-15

Family

ID=60411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2170.XA Active CN109195811B (zh) 2016-05-26 2017-02-22 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276647A1 (zh)
EP (1) EP3466720B1 (zh)
JP (1) JP6791956B2 (zh)
CN (1) CN109195811B (zh)
WO (1) WO201720376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5098A (zh) * 2022-03-11 2022-05-13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碳纤维的智能加热轮胎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23176B1 (en) * 2017-05-10 2022-08-31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JP6845086B2 (ja) * 2017-05-24 2021-03-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786438B2 (ja) * 2017-05-10 2020-11-1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199107A (ja) * 2018-05-14 2019-11-2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048175B2 (ja) * 2018-05-14 2022-04-0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209950A (ja) * 2018-06-08 2019-12-1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2019217819A (ja) * 2018-06-15 2019-12-2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217842A (ja) * 2018-06-18 2019-12-2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2019217843A (ja) * 2018-06-18 2019-12-2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6924726B2 (ja) * 2018-06-20 2021-08-2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2019217975A (ja) * 2018-06-21 2019-12-2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217957A (ja) * 2018-06-21 2019-12-2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4502390A (zh) * 2019-10-25 2022-05-1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JP2021094865A (ja) * 2019-12-13 2021-06-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WO2021117337A1 (ja) * 2019-12-13 2021-06-1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ベース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及びタイヤ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45273A (ja) * 2005-08-09 2007-02-22 Honda Motor Co Ltd 夏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007491A (zh) * 2006-01-27 2007-08-01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具有侧面外部控制元件的环形橡胶胎面的轮胎
JP2008143485A (ja) * 2006-12-13 2008-06-26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298247A (ja) * 2008-06-11 2009-12-24 Bridgestone Corp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WO2010095688A1 (ja) * 2009-02-18 2010-08-2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CN102264552A (zh) * 2008-12-26 2011-11-30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JP2014189084A (ja) * 2013-03-26 2014-10-06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59236B4 (de) * 2000-11-29 2005-12-15 Continental Aktiengesellschaft Verwendung einer Kautschukmischung für Reifenlaufstreifen
JP4941580B2 (ja) * 2010-06-23 2012-05-3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65475B2 (ja) * 2010-10-25 2015-02-0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ゴム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5182152A1 (ja) * 2014-05-30 2015-12-0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6346125B2 (ja) * 2015-06-18 2018-06-2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45273A (ja) * 2005-08-09 2007-02-22 Honda Motor Co Ltd 夏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007491A (zh) * 2006-01-27 2007-08-01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具有侧面外部控制元件的环形橡胶胎面的轮胎
JP2008143485A (ja) * 2006-12-13 2008-06-26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9298247A (ja) * 2008-06-11 2009-12-24 Bridgestone Corp 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
CN102264552A (zh) * 2008-12-26 2011-11-30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充气轮胎
WO2010095688A1 (ja) * 2009-02-18 2010-08-2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2014189084A (ja) * 2013-03-26 2014-10-06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5098A (zh) * 2022-03-11 2022-05-13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碳纤维的智能加热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66720A4 (en) 2019-05-15
EP3466720A1 (en) 2019-04-10
EP3466720B1 (en) 2020-06-03
JP6791956B2 (ja) 2020-11-25
WO2017203765A1 (ja) 2017-11-30
US20190276647A1 (en) 2019-09-12
JPWO2017203765A1 (ja) 2019-03-22
CN109195811B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95811A (zh) 轮胎
EP3466722B1 (en) Tire
JP6742893B2 (ja) タイヤ
US10189313B2 (en) Tire comprising an improved tread
US20180362754A1 (en) Rubber composition with a high level of fluidity based on an aromatic aldehyde and an aromatic polyphenol
KR20130129922A (ko) 밴드 토핑용 고무 조성물, 브레이커 엣지 스트립용 고무 조성물, 및 공기 타이어
WO2010072736A1 (en) Tyre with improved beads
JP6820001B2 (ja) タイヤ
CN104066593B (zh) 充气轮胎
JP5303684B2 (ja) 台タイヤ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CN105829128B (zh) 轮胎内衬层及充气轮胎
JP2014028525A (ja) 台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US20130333819A1 (en) Tire casing
CN104507706B (zh) 具备内衬层的充气轮胎
JP544527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7099203A1 (ja) タイヤ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2018079899A (ja) タイヤ
EP4385756A1 (en) Tire
EP4389458A1 (en) Tire
CN118205337A (zh) 轮胎
JP2024086557A (ja) タイヤ
JP2024041719A (ja) タイヤ
JP2024086556A (ja) タイヤ
JP2024087264A (ja) タイヤ
WO2017099202A1 (ja) タイヤ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