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5834A -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移动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移动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5834A
CN109155834A CN201780031952.1A CN201780031952A CN109155834A CN 109155834 A CN109155834 A CN 109155834A CN 201780031952 A CN201780031952 A CN 201780031952A CN 109155834 A CN109155834 A CN 109155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window
moving body
transmission mode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19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5834B (zh
Inventor
吉井马
吉井一马
名定佳记
长田浩二
田平武彦
田中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155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5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5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58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20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22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for viewing an area outside the vehicle, e.g.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72Means for inserting a foreground image in a background image, i.e. inlay, out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6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4Projection arrangements for image reproduction, e.g. using eidoph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2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display used
    • B60R2300/205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display used using a head-up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38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image capture systems, e.g. camera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56Pixel structures with a reflective area and a transmissive area combined in one pixel, such as in transflectance pix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80/00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9G2380/10Automotive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7Details of the operation on graphic patterns
    • G09G5/377Details of the operation on graphic patterns for mixing or overlaying two or more graphic patte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Navigation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其检测移动体的状况;和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具有透射模式的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显示在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上。所述显示单元具有透射模式和非透射模式,在所述非透射模式中,通过将内容影像叠加到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的至少一部分上来显示所述内容影像或将所述内容影像显示在整个显示屏上,并且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将所述显示单元设置为所述透射模式或所述非透射模式。

Description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移动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控制闭空间中的影像显示的显示控制装置和显示控制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移动体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对诸如车辆的移动体的室内的影像显示进行控制的显示控制装置和显示控制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移动体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车辆自动驾驶的研究正在迅速进行(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的进一步普及、社会基础设施的改善(例如引入驾驶员不需要介入的专用行车道、车道区段)、以及另外对法律法规的放宽(例如允许驾驶员与车辆控制分离),预期在不久的将来完全自动驾驶的车辆将出现在公共道路上。
对于完全与车辆控制分离的车辆乘客,乘客舱是与自家的起居室类似的用于居住、用餐和更衣的空间。设想乘客在几乎不会意识到处于车辆内的情况下阅读书籍、操作诸如智能手机的信息终端、在安装于乘客舱中的显示器上欣赏诸如影片的内容,以及与其他乘客对话或开会。
仅在乘客舱中观看影像已经实现。在乘客舱中通常使用车载显示器或平视显示器来观看影像。例如,已经提出了一种车载图像显示装置,该车载图像显示装置从存储装置获取与应该在车辆位置处看到的车辆外部景象相关联的图像信息,以显示在窗玻璃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此外,已经提出了一种车载图像显示装置,该车载图像显示装置基于车辆周围的状况(周围景象的状态、周围的人、其他车辆、障碍物等)的检测结果和车辆的行驶状态来生成表示车辆周围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并且将所生成的图像数据显示在至少设置于车辆前方的整个车窗部分上的显示设备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引用清单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15-24746号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4-20223号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11-181110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要公开的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诸如车辆的移动体的室内显示影像的显示控制装置和显示控制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移动体装置。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并且其第一方面是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其检测移动体的状况;和
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具有透射模式的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显示在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上。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二方面,所述显示单元具有透射模式和非透射模式,在所述非透射模式中,通过将内容影像叠加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的至少一部分上来显示所述内容影像或将所述内容影像显示在整个显示屏上。然后,根据第一方面的显示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将显示单元设置为透射模式或非透射模式。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显示控制装置中,所述显示单元被配置成在由移动体的内壁表面构成的显示屏上显示影像。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显示控制装置中,所述移动体设有窗。此外,所述显示单元被配置成将影像显示在由包括窗的移动体的内壁表面构成的显示屏上。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五方面,在根据第四方面的显示控制装置中,允许窗打开和关闭。此外,所述显示单元被配置成:在透射模式中,通过打开窗或包括窗来将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显示在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上;以及在非透射模式中,通过将内容影像叠加到在包括窗且窗被关闭的显示屏上显示的移动体外部的景象的至少一部分上来显示所述内容影像或将所述内容影像显示在整个显示屏上。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六方面,在根据第四方面的显示控制装置中,允许窗在透射光的射状态和阻挡光的非透射状态之间切换。此外,所述显示单元被配置成:在透射模式中,将窗置于透射状态,以使得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是可见的;以及在非透射模式中,将窗的至少一部分置于非透射状态,以使得通过将内容影像叠加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的至少一部分上来显示所述内容影像或将所述内容影像显示在包括窗的整个显示屏上。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七方面,在根据第四方面的显示控制装置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中的窗,并且被配置成:在透射模式中,将由安装在移动体上的摄像机成像的移动体外部的景象的影像显示在窗的框架内;以及在非透射模式中,通过将内容影像叠加到窗的框架的内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上来显示所述内容影像或将所述内容影像显示在窗的框架的整个内部区域上。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八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显示控制装置的检测单元被配置成获取与移动体的当前位置相关联的信息,并且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移动体的当前位置将显示单元从透射模式切换到非透射模式或从非透射模式切换到透射模式。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九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显示控制装置的检测单元被配置成获取与移动体内部和外部的状况或移动体的周围环境相关联的信息,并且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移动体外部的状况将显示单元从透射模式切换到非透射模式或从非透射模式切换到透射模式。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九方面的显示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单元已检测到发生交通拥堵而将显示单元切换到非透射模式。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一方面,在根据第七方面的显示控制装置中,允许窗打开和关闭。于是,控制单元被配置成禁止透射模式下的窗的打开和关闭,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由安装在移动体上的摄像机捕获的影像显示在窗的框架内。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二方面,在根据第七方面的显示控制装置中,允许窗打开和关闭。于是,显示单元被配置成结合透射模式下的窗的打开/关闭位置来调整窗的框架内的显示,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由安装在移动体上的摄像机捕获的影像显示在窗的框架内。
此外,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三方面是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移动体的状况的检测步骤;以及
控制具有透射模式的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的控制步骤,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显示在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上。
此外,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四方面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其检测移动体的状况;
显示单元,其安装在所述移动体上并具有透射模式,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显示在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上;和
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
此外,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第十五方面是一种移动体装置,包括:
移动体;
具有透射模式的显示单元,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显示在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上;
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移动体的状况;和
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可以提供一种在诸如车辆的移动体的室内显示影像的显示控制装置和显示控制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移动体装置。
注意,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仅用作实例,并且本发明的效果不应解释为限于此。此外,在本发明中还可以进一步获得除上述效果之外的另外的效果。
通过基于下面提到的实施例和附图的更详细的描述,将清楚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另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使用乘客舱的内壁表面作为全天球显示器的机构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显示控制系统200的功能配置的图。
图3是示出如何将由车载摄像机捕获的影像以视频透视显示的形式显示在透射模式下的窗的框架内的图。
图4是示出当窗完全打开时透过窗可见的车辆外部的景象的图,与图3形成对比。
图5是示出如何将由车载摄像机捕获的影像以视频透视显示的形式显示在半开状态的窗上的图。
图6是示出如何将由车载摄像机捕获的影像以视频透视显示的形式显示在半开状态的窗上的图。
图7是示出用于结合电动窗的打开/关闭位置来控制视频透视影像的显示的功能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要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实施例。
自动驾驶还可以被定义为这样的驾驶模式,其中车辆自主地往指定目的地行驶,同时使用诸如雷达、光检测和测距或激光成像检测和测距(LIDAR)的感测装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和车载摄像机来识别车辆的周围环境。然而,在以下描述中,不关注自动驾驶的严格定义。此外,自动驾驶可能限于在高速公路或专用行驶车道或在一般道路上设置的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车道区段上实施。此外,尽管除了改善社会基础设施之外还需要放宽与汽车驾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来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但以下描述将在假设已经消除了这些困难的情况下给出。
对于在车辆执行自动驾驶的时段期间脱离驾驶操作的驾驶员和其他乘客,期望乘客舱是允许舒适乘坐和放松的空间。当然同样优选的是,乘客舱是允许乘客舒适乘坐和放松的空间,即使对于手动驾驶的车辆或诸如出租车的租赁汽车也是如此。
作为一种使用自动驾驶车辆的方法,本说明书将提出利用乘客舱的内壁表面作为全天球显示器。乘客舱的内壁表面当然可以用作显示器,并不是在自动驾驶期间,而是在手动驾驶期间或在租赁汽车上。然而,至少挡风玻璃不能用作驾驶员驾驶操作的显示器。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使用乘客舱的内壁表面作为全天球显示器的机构。然而,为了简化图,乘客舱100的内壁表面被描绘为长方体。
多个投影仪110-1、110-2、...和110-N安装在乘客舱100中,并且从各个投影仪投射图像,以使得可在乘客舱100的内壁表面上显示全天球影像。然而,本说明书中提到的全天球影像不需要显示360度影像,并且可能缺少部分视野。此外,全天球影像可以是不包括具有较少信息的地板表面的半天球影像(这同样适用于以下内容)。
使用多个投影仪110-1、110-2、...和110-N的原因包括,仅使用一个投影仪不能将影像显示在乘客舱100的整个内壁表面上,并且形成存在于乘客舱100中的乘员的阴影。在使用并非所有配备的投影仪110-1、110-2、...和110-N时就可将全天球影像显示在乘客舱100的内壁表面上而不产生任何阴影的情况下,可以将不必要的投影仪关闭。在用多个投影仪显示单个影像的情况下,假设对来自相邻投影仪的投射图像之间的接合部分进行缝合处理以使得接合部分匹配。
注意,为了在乘客舱100的内壁表面上显示全天球影像,不限于使用如图1所示的投射型显示器的方法。例如,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的平板显示器或诸如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器(OLED)的柔性显示器可以附连在乘客舱100的内壁表面上,以使得全球形影像在上面显示。此外,同样在使用任何类型的投射类型、平板类型或柔性类型的显示器的情况下,实施例不限于如图1所示的乘客舱100的所有内壁表面都用作屏幕的配置,而是包括例如仅利用除挡风玻璃之外的三个表面、仅利用挡风玻璃、以及仅利用舱顶作为屏幕的情况。
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假设4门普通客车的乘客舱,并且乘客舱100的内壁表面包括挡风玻璃101、后窗102和针对各座位座椅(驾驶员座椅、副驾驶乘客座椅、左右后排座椅)的侧窗103至106。尽管省略了图示,但在某些情况下车辆配备有天窗。
这些窗玻璃(窗玻璃中的至少一些)可例如在透射光的透射状态和不透射光(或阻挡光)的非透射状态之间电切换,并且在透射禁用状态中,假设来自投影仪的投射图像可显示在窗玻璃上。或者,侧窗103至106(或侧窗中的一些)中的每一个可以始终处于透射禁用状态,以便通过打开窗而置于透射状态。或者,侧窗103至106(或侧窗中的一些)中的每一个可以始终处于透射禁用状态,以便通过将由车载摄像机捕获的实时周围影像显示在窗的框架内(例如,通过实现“视频透视”风格)而置于明显的透射状态。注意,类似地使用任何上述方法,天窗也可以具有透射状态和非透射状态。
当将乘客舱100中的所有窗101至106都置于非透射状态并且将全天球影像显示在乘客舱100的整个内壁表面上而没有中断时,位于乘客舱100中的乘客可以深深沉浸在这样的影像中。换句话说,通过在诸如乘客舱100的封闭空间中显示全天球影像,可以构建具有沉浸感的虚拟空间。例如,如果车辆正在被自动驾驶,则可以使用包括挡风玻璃的乘客舱100的整个内壁表面来显示诸如全天球影像的内容影像。
在乘客舱100的内壁表面上显示多种影像。例如,可以使用诸如影片的商业内容,同时可以使用由安装在车辆中的车载摄像机捕获的影像、由安装在除本车或飞行体(诸如无人机)之外的车辆中的移动摄像机捕获的影像、或由固定到任意位置的定点摄像机捕获的影像。此外,捕获的影像可以是实时影像或存档影像。或者,在乘客舱100的内壁表面上显示的影像不限于实时观看影像,而是可以通过计算机图形(CG)技术再现的影像。
例如,通过在乘客舱100的内壁表面上显示在乘客的家庭起居室或最喜欢的场所(常用的咖啡馆露台、常去的公园、常用的图书馆等)处成像的影像,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构建乘客可以在其中非常放松的舒适虚拟空间。通过在乘客舱100中构建虚拟空间,甚至在例如车辆陷入交通拥堵的情况下,乘客也不必感到不舒服。例如,如果车辆正在被自动驾驶,则可以使用包括挡风玻璃的乘客舱100的整个内壁表面来显示全天球影像,以使得包括驾驶员在内的所有乘客都可以沉浸在虚拟空间中。
在乘客舱100中显示何种类型的全天球影像可以由乘客通过手动输入、语音指令等来指定,或者由车辆(系统)自动选择。例如,可以基于车辆的影像显示历史和乘客的观看历史或行为历史从许多影像内容项中自动选择要显示的全天球影像。或者,可以经由车辆到X(V2X)的通信(车辆到车辆的通信和车辆到基础设施的通信)等从外部指定车辆的影像内容。
此外,存在多种用于获取要在车辆的乘客舱100的内壁表面上显示的影像内容的方法。例如,影像内容可以预先存储在安装于车辆中的记录装置中,或者记录影像内容的便携式介质(例如蓝光盘)可以被带入乘客舱100中进行回放。或者,可以经由例如V2X通信来接收从诸如影像服务器的外部设备流式传输的影像。
尽管可以在乘客舱100中构建虚拟空间,但假设乘客希望或者应该通过暂时暂停观看影像来确认车辆周围的景象(换言之,真实空间)。
例如,乘客希望在以下情况下确认真实空间或需要确认真实空间:当接近旅行或驾驶目的地时、当在所关注的地点(乘客希望看到的地方或乘客希望下车的地方)附近但非目的地经过时、当所关注的人(约定见面的人或关系亲密的人(家人、朋友、上级或同事)等)或所关注的对象(建筑物、稀有汽车、宠物等)出现在视野中时、当天气变化时、当遇到事故或灾难时,等等。当然也有乘客个人希望中止观看全天球影像或对外界感兴趣的时候。
根据如图1所示的使用乘客舱100的内壁表面的全天球显示器的配置,设置在乘客舱100中的窗101至106中的至少一些设有透射状态以及非透射状态。因此,通过将窗101至106中的至少一些从非透射状态切换到透射状态,可以在透射状态中透过窗来观察车辆外部的景象(或者以透射状态方式显示在窗上),甚至同时正在显示全球形影像。
这里提到的窗的“透射状态”是指例如下列状态中的任一种:窗玻璃以电方式置于透射状态的状态,在所述透射状态中光从阻挡光的非透射状态透射;或者光不透过但通过打开窗使得车辆的外部可见的状态;或者由车载摄像机捕获的实时周围影像显示在始终不透射光的窗的框架内(如上所述)。
然而,由于乘客过深地沉浸在诸如乘客舱100的封闭空间中所显示的全天球影像中,乘客可能会错过乘客希望确认或应该确认真实空间的时机。
在手动驾驶期间或在租赁车的情况下,由于驾驶员总是凝视外界,驾驶员可告之其他乘客适当的时机。当收到驾驶员提示时,乘客可以通过将窗中的至少一些切换到透射状态(例如,通过打开窗)来确认车辆外部的景象。
与这种情况形成对比的是,在正在自动驾驶的车辆中没有驾驶员,并且所有乘客有时会深深沉浸在虚拟空间中。因此,不能排除错过乘客希望确认或应该确认真实空间的时机的可能性。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所有窗101至106置于非透射状态并且在乘客舱100的整个内壁表面上显示全球形影像(即,在乘客舱100中构建虚拟空间)的时段期间,持续地监测车辆的状况,并且响应于自动检测到出现乘客希望确认或应该确认车辆周围的景象(即,在真实空间)的事件而例如通过打开窗使窗中的至少一些置于透射状态,以使得乘客可确认来自车辆的景象。
简言之,车辆被配置成在虚拟空间于乘客舱中被构建的时段期间持续地监测车辆的状况,并且当检测到已经发生预定事件时自动地将窗切换到透射状态。然而,由于在很多情况下乘客不喜欢中断沉浸式虚拟空间,因此当窗切换到透射状态时,可以经由图形用户界面(GUI)等从乘客获得切换许可。
此外,当在窗切换到透射状态的时段期间检测到预定事件已经消失时,车辆可以自动地使处于透射状态的窗返回到非透射状态并且使用乘客舱100的整个内壁表面来重建显示全天球影响的虚拟空间。这是因为,例如当通过所关注的地点、所关注的人或所关注的对象时,乘客不再需要看到车辆的外部。当然,当窗从透射状态切换到非透射状态时,可以通过GUI等从乘客获得许可。原因是在很多情况下,乘客希望继续确认或观察真实空间,即车辆外部的情况。
为了在透射状态和非透射状态之间自动切换窗而要监测的检测目标是各种各样的,包括车辆的当前位置、车辆外部的状况、车辆内部的状况以及周围环境。下面汇总了每个检测目标的内容以及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1)车辆的当前位置
当车辆的当前位置接近旅行或驾驶目的地或正在所关注的地点(乘客希望看到的地方或乘客希望下车的地方)附近但非目的地经过时,乘客希望确认真实空间或需要确认真实空间。
例如,可以使用定位单元来检测车辆的当前位置,所述定位单元从GNSS卫星接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例如,来自GPS卫星的GPS信号),以执行定位并生成包括车辆的纬度、经度和高度的位置信息。或者,定位单元可以使用PlaceEngine(注册商标)等基于来自无线接入点的电测量信息来定位当前位置,或者可以经由Wi-Fi通信或通用串行总线(USB)电缆从乘客携带的移动终端(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或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电话)获取位置信息。
就目的地而言,乘客可以经由例如配备在仪表板中的输入单元来直接指定目的地。乘客可以通过语音来指示目的地。或者,可以通过分析乘客的过去行为历史、乘客间的车辆内部对话内容等来自动地确定目的地。过去的行为历史可以以仪表盘摄像机等的形式记录,或者可以记录在乘客携带的信息终端(例如智能手机)中,或者可以经由V2X通信等查询个人信息服务器来获取。
此外,关于所关注的地点,可使用地图信息来提取位于车辆路线上的所关注的地点。地图信息可以预先存储在安装在车辆内的记录装置中,或者可以经由V2X通信等从外部依序获取。或者,可以基于对由车载摄像机捕获的影像执行的对象识别的结果来检测所关注的地点。另外,可以经由V2X通信等将诸如在由车载摄像机捕获的影像上识别的建筑物的对象与外部数据库进行比对,以确定所比对的对象是否是所关注的地点。
所关注的地点并不总是通用的。可以基于例如乘客的品味和偏好以及过去的行为历史来指定将什么视为所关注的地点(即,所关注的地点的定义)。乘客的品味和偏好以及过去的行为历史可以记录在乘客携带的信息终端例如智能手机中,或者可以经由V2X通信等查询个人信息服务器来获取。
此外,所关注的地点的定义有时会根据季节、时间段、天气和其他因素而变化。这种情况的实例包括乘客希望在白天看到但不需要在夜晚或恶劣天气下看到的地方,以及反开花季时观看樱花的著名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还应该将用于检测当前天气或气象的时钟或环境传感器添加到用于检测所关注的地点的检测装置中。
然后,当由定位单元获取的车辆的当前位置与和目的地或所关注的地点相关联的位置信息进行比对并且当前位置进入距目的地或所关注的地点的预定范围内时,窗被切换到透射状态,以使得乘客可以看到车辆外部的景象。然而,没有必要将所有窗置于透射状态,并且可以仅将清楚看见目的地或所关注的地点的窗置于透射状态,以使得尽可能地维持沉浸在虚拟空间中的感觉。
注意,当车辆到达目的地时(或者自到达后经过预定时间时)或当车辆已经过所关注的地点时,被切换到透射状态的窗可以返回到非透射状态,以使得可以重建乘客舱100中的虚拟空间。
(2)车辆外部的状况
可以触发将窗切换到透射状态的车辆外部的状况包括例如所关注的人(约定见面的人或关系亲密的人(家人、朋友、上级或同事)等)或所关注的对象(建筑物、稀有汽车、宠物等)出现的情况。
例如,可以通过对由车载摄像机捕获的影像执行面部识别或对象识别来检测所关注的人或所关注的对象。此外,为了即使通过简单的图像识别过程也能够进行检测,可以将诸如二维条形码或标记的视觉识别信息放在所关注的人或所关注的对象的表面上,以使得基于这些视觉识别信息来检测所关注的人或所关注的对象。或者,所关注的人或所关注的对象可以配备有振荡器,该振荡器发射特定的无线信号,以使得利用接收器接收无线信号的车辆检测所关注的人或所关注的对象。
所关注的人和所关注的对象是任意定义的。乘客可以预先为车辆指定自己所关注的人或所关注的对象。或者,可以基于乘客的品味和偏好以及过去的行为历史来指定所关注的人或所关注的对象。乘客的品味和偏好以及过去的行为历史可以记录在乘客携带的信息终端例如智能手机中,或者可以经由V2X通信等查询个人信息服务器来获取。此外,代替确定车辆中的所关注的人或所关注的对象,可以将由车载摄像机捕获的影像(或与捕获的影像中识别的面部或对象相关联的信息)与个人信息服务器进行比对,以使得关于目标是否为所关注的人或所关注的对象的确定结果返回到车辆。
然后,当通过上述检测方法或检测装置中的任一者检测到所关注的人或所关注的对象时,窗被切换到透射状态,以使得乘客可以看到车辆外部的景象。然而,没有必要将所有窗置于透射状态,并且可以仅将清楚看见所关注的人或所关注的窗置于透射状态,以使得尽可能地维持沉浸在虚拟空间中的感觉。或者,在检测到仅一些乘客的所关注的人(例如,约定见面的人)的情况下,可以仅将最靠近这些乘客的侧窗切换到透射状态。
此外,当车辆已经移动远离所关注的人或所关注的对象时,被切换到透射状态的窗可以返回到非透射状态,以使得可以重建乘客舱100中的虚拟空间。
(3)车辆内部的状况
车辆内部可以触发将窗切换到透射状态的情况包括例如乘客感觉不适(晕车等)、乘客希望看到外面以及一些乘客吸完烟而乘客舱需要通风的情况。
例如,通过使用对车辆内部成像的车载摄像机(Dramoni摄像机)、热成像摄像机或检测驾驶员或每位乘客的生物信息(出汗、体温、心跳等)的生物传感器,可监测乘客如何消遣或乘客的健康状态和吸烟状态。此外,可以分析由Dramoni摄像机捕获的图像以理解表明乘客希望看到外面乘客手势,或者可以通过收集车辆内部声音的麦克风来输入乘客的语音。此外,使用烟雾传感器,还可以检测到乘客已经开始吸烟。
然后,当检测到在车辆中发生了上述示例事件时,窗被切换到透射状态,以使得乘客可以看到车辆外部或车辆内部的景象。然而,没有必要将所有窗置于透射状态,并且可以仅将最靠近特定乘客(例如,感觉不适的人、希望看到车辆外部的人、或正在吸烟的人)的窗置于透射状态,以使得尽可能地维持沉浸在虚拟空间中的感觉。
之后,当在车辆中不再检测到已经将窗切换到透射状态的触发事件时(当乘客从感觉不适中恢复时、当乘客已经看完车辆外面的景象时、当乘客已经结束吸烟时),被切换到透射状态的窗可以返回到非透射状态,以使得可以重建乘客舱100中的虚拟空间。
此外,相反地,还假设车辆内部可以触发将透射状态下的窗切换到非透射状态的状况。这种情况的一个实例是当乘客不想被从车辆外面窥视时,例如当乘客开始进餐或聚会以及在车辆中进行秘密对话或者在车辆中与某人秘密会面时。例如,可以通过分析由Dramoni摄像机捕获的图像或由麦克风收集的车辆中的声音来检测这些事件。然后,如果在检测到这些事件的时间点处存在处于透射状态的窗,则将该窗切换到非透射状态。或者,如果可以隐藏不想被从车辆外部窥视的事物,则一些窗可以保持透射状态。
(4)周围环境
可以触发将窗切换到透射状态的周围环境包括例如天气变化或车辆遇到诸如事故或灾难的异常情况的情况。当发生这样的事件时,乘客有时希望通过暂时暂停观看全天球影像来通过窗确认(或需要确认)自身车辆周围的状况。
或者,根据周围环境,在某些情况下相反地希望关闭窗以置于非透射状态。例如,在下雨、下雪、暴风雨、闪电或极热或极冷天气时,窗不能保持打开。此外,当自身车辆陷入交通拥堵时,乘客会感到无聊并且不再希望看到车辆外面的无聊景象;因此,乘客希望沉浸在虚拟空间中。此外,当乘客遇到事故或灾难时,如果乘客无法忍受应急车辆的响亮警报或好奇人群的躁动、或者如果烟雾或异味在车辆周围蔓延,则窗不能保持打开。在窗打开的透射状态的情况下,窗应该通过完全关闭而切换到非透射状态。
关于天气,可基于用于检测当前天气或气象的环境传感器、由车载摄像机捕获的车辆周围的图像、经由V2X通信接收的天气信息等来检测需要将窗置于非透射状态的事件。关于交通拥堵信息,可以经由无线电广播、V2X通信等接收从诸如道路交通中心的信息机构发出的信息。此外,可以基于通过无线电广播或单波段广播播出的紧急信息来检测事故和灾难。
然后,当检测到在车辆周围发生了上述示例事件时,窗被切换到透射状态,或者相反地,根据每个检测到的状况,将透射状态下的窗切换到非透射状态。
如已经提到的,窗的“透射状态”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例如,通过将窗玻璃以电方式置于透射状态,其中光从非透射状态透射,在所述透射状态中光从阻挡光的非透射状态透射;通过实现光不透过但通过打开窗使得车辆的外部可见的状态;或者通过将由车载摄像机捕获的实时周围影像显示在始终不透射光的窗的框架内。当将车辆上配备的至少一个窗置于透射状态时,乘客可观察车辆外部的景象。
在如图1所示的乘客舱100的整个内壁表面被视为具有显示屏的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全天球影像)的情况下,当将一个窗置于透射状态时,甚至在正在显示全天球影像的同时,乘客也可通过一个窗观察车辆外部的景象。在下文中,当将至少一个窗置于透射状态并且可看到车辆外部的景象时,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将被称为“透射模式”。另一方面,当将所有窗都置于非透射状态并且影像显示在乘客舱100的整个内壁表面上时,乘客完全不能观察到车辆外部的景象。在下文中,处于下列状态的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被称为“非透射模式”:内容影像显示在可看到车辆外部的景象的至少一些窗上,或者内容影像显示在包括所有窗的乘客舱100的整个内壁表面上的状态;或者将所有窗都置于非透射状态的状态。
图2示意性地示出显示控制系统200的功能配置,该显示控制系统用于利用乘客舱100的整个内壁表面作为显示屏来控制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的切换,如图1所示。图示的显示控制系统200设有车辆状况检测单元210和控制单元220,并且控制显示单元230的显示模式。
车辆状况检测单元210配备有用于检测车辆状况的多个检测装置,例如定位单元211、通信单元212、V2X通信单元213、时钟/环境传感器214、车载摄像机215、Dramoni摄像机216、生物传感器217和广播接收单元218。定位单元211执行对车辆的当前位置的定位。通信单元212经由Wi-Fi、USB电缆等与车辆内的(由乘客携带的)信息终端通信。V2X通信单元213经由V2X通信与外部设备通信。时钟/环境传感器214是测量当前时间并检测天气或气象的时钟。车载摄像机215对车辆周围进行成像。Dramoni摄像机216对车辆内部进行成像。生物传感器217检测乘客的生物信息(出汗、体温、心跳等)。广播接收单元218接收无线电广播和单波段广播。然而,这里列出的检测装置是实例,并非所有检测装置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某些情况下,一些检测装置并不包括在内(或者不用于车辆中的更高级别检测)。此外,车辆状况检测单元210可以包括除了这里例示的检测装置之外的检测装置。
控制单元220包括事件判断单元221和模式控制单元222,所述事件判断单元基于车辆状况检测单元210的相应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发生了需要切换显示单元230的显示模式的事件。
基于车辆状况检测单元210的相应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事件判断单元221判断在当前位置、车辆外部状况,车辆内部状况或周围环境中的任何一个中是否已经发生需要将显示单元230的显示模式从非透射模式切换到透射模式或相反地从透射模式切换到非透射模式的事件。已经描述了何种类型的当前位置、车辆外部状况,车辆内部状况或周围环境属于所述事件的范围,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在与事件判断单元221判断的事件对应的显示模式与显示单元230的当前显示模式不同的情况下,模式控制单元222控制显示单元230的模式切换过程。
显示单元230的实例如图1所示。换句话说,显示单元230使用车辆的乘客舱100的整个内壁表面作为显示屏。显示屏例如是投影屏,并且能够使用多个投影仪来显示全天球影像。此外,内壁表面包括多个窗101至106,例如挡风玻璃、后窗、侧窗、天窗等。
窗中的至少一些可通过任何方法在透射状态和非透射状态之间切换,例如透射光和不透射光之间的电切换、窗玻璃的打开/关闭操作,或将视频透视影像显示在窗框架内。如上所述,如果至少一个窗处于透射状态并且可看到车辆外部的景象,则显示单元230处于透射模式。此外,在下列状态的情况下,显示单元230处于非透射模式:内容影像显示在可看到车辆外部的景象的至少一些窗上,或者内容影像显示在包括所有窗的乘客舱100的整个内壁表面上的状态;或者所有窗都处于非透射状态的状态。例如,结合当使显示单元230从透射模式转换到非透射模式时,可以关闭打开的窗以保留用于显示内容影像的区域。
模式控制单元222将显示单元230控制为与事件判断单元221判断的事件对应的显示模式。例如,如果当车辆的当前位置已到达或正在移动靠近目的地或所关注的地点时显示单元230处于透射模式,则模式控制单元222将显示单元230切换到非透射模式。此外,如果当车辆接近所关注的人或所关注的对象,或者所关注的人或所关注的对象已经出现时显示单元230处于非透射模式,则模式控制单元222将显示单元230切换到透射模式。相反,当车辆已经移动远离所关注的人或所关注的对象时,显示单元230可以从透射模式切换到非透射模式。另外,当显示单元230的显示模式不适于车辆内部的状况(乘客的意图、健康状态、精神状态等)时,模式控制单元222将显示单元230从透射模式切换到非透射模式或从非透射模式切换到透射模式。此外,当显示单元230的显示模式不适于车辆的周围环境时,模式控制单元222切换显示单元230的显示模式。例如,当车辆遇到诸如事故或灾难的异常情况时,显示单元230被设置成透射模式,以使得乘客可确认车辆周围的状况。另外,当车辆陷入交通拥堵时,显示单元230被设定成非透射模式,以使得乘客不必看到令人不舒服的景象。
当将显示单元230切换到非透射模式时,模式控制单元222指示显示单元230将当前处于透射状态的所有窗切换到非透射状态。
此外,当将显示单元切换到透射模式时,模式控制单元222指定是将所有窗置于透射状态还是仅将一些窗置于透射状态(即,窗置于透射状态的位置)并指示显示单元230将窗切换到透射状态。
如上所述,将显示单元置于透射模式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其中一种方法是将由车载摄像机捕获的实时影像以视频透视风格显示在窗的框架内。然而,难以在视频透视显示期间打开窗时,以视频透视显示形式显示的影像与透过打开的窗看到的车辆外部的景象不匹配。
图3示出如何通过车载摄像机(未示出)对在真实空间中检测到的所关注的人301进行成像,并且捕获所关注的人的图像如何以视频透视显示的形式显示在如参考标号302所示的透射模式下的窗310的框架内。假设图3中示出的视频透视图像302与车辆外部的景象完全一致,当窗310完全打开时所述景象是可见的(参见图4)。然而,在图3中,尽管以视频透视显示的形式显示的所关注的人的影像302与真实空间中的所关注的人301完全一致,但影像302用对角线填充并且背景是以灰色描绘以便区分出影像302是视频透视显示(这类似地适用于下文)。
图5示出如何在中途打开的窗310上以视频透视显示的形式显示所关注的人的影像302。如果在窗310上继续显示同一视频透视影像,而不管窗310的打开/关闭位置如何,如图5所示,视频透视影像与车辆外部的景象不匹配并且向乘客显示车辆和不悦目的影像。此外,将窗310维持在半开状态将导致乘客长时间地持续观看这种不悦目的影像,从而导致产生幻觉或感到头晕,这可能导致健康危害。
通过限制或禁止由于车载摄像机的视频透视显示而使处于透射状态的窗的打开和关闭操作,当然可以防止视频透视影像与车辆外部的实际景象之间出现不匹配难题,如图5中所示。然而,如果所关注的人是约定见面的人,则乘客需要打开窗并与所关注的人交谈。此外,在所关注的人是关系亲密的人或公司的上级或同事的情况下,乘客有时应该问候或希望问候该所关注的人。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不适于限制或禁止置于透射状态的窗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因此,如图6所示,可以结合窗310的打开/关闭位置来调整视频透视影像302的显示,以使得视频透视影像和车辆外部的实际景象匹配。例如,如果从其中临时写入由车载摄像机拍摄的影像的视频帧(未示出)中读取的用于显示的影像的区域的上端位置根据窗310的打开/关闭位置而向下偏移,则可以使视频透视影像成为车辆外部的实际景象。
在窗310是电动窗装置的情况下,可根据电动窗装置的驱动量来控制视频帧的读取位置(例如,根据窗310的打开/关闭位置,被读取为供显示的影像的区域的上端位置向下偏移)。图7示出用于结合电动窗的打开/关闭位置来控制视频透视影像的显示的功能配置。车载摄像机701的成像信号历经诸如图像处理单元702的显影处理并被写入视频帧703中。同时,在从电动窗装置704获取与透射状态中的窗的当前驱动量相关联的信息时,即,在视频透视显示期间,控制单元220在透射模式下将信息转换为用于在该窗上显示的视角并通知其显示单元230。然后,根据来自控制单元220的通知,显示单元230读取视频帧703的适当区域(根据窗310的打开/关闭位置,通过向下偏移要读取的区域的上端位置而获得的区域)的影像信号,并将读取的影像信号显示在该窗上(例如,将影像从投影仪110投射到处于半开状况的窗)。
根据本实施例,如上所述,例如,通过使用正在自动驾驶的车辆的乘客舱100的内壁表面来显示全球形影像,可以为乘客构建具有沉浸感的虚拟空间;同时,可以自动检测迫使乘客确认车辆外部环境的状况,以使得使用至少一些窗来向乘客显示车辆外部的景象。
工业实用性
到目前为止,已经参考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然而,显然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实施例进行修改和替换。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车辆,例如汽车(包括汽油车和柴油车)、电动车辆,混合电动车辆、摩托车、自行车和个人通勤车辆(personal mobility)。另外,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形式不同于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的移动体(机器人、飞机、轮船等)。
总之,已经以实例的形式描述了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并且不应该狭义地解释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内容。为了检验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精神,应考虑权利要求。
注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可如下配置。
(1)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其检测移动体的状况;和
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具有透射模式的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显示在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上。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单元具有透射模式和非透射模式,在所述非透射模式中,通过将内容影像叠加到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的至少一部分上来显示所述内容影像或将所述内容影像显示在整个显示屏上,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将所述显示单元设置为所述透射模式或所述非透射模式。
(3)根据上述(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单元将影像显示在由所述移动体的内壁表面构成的所述显示屏上。
(4)根据上述(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体设有窗,并且
所述显示单元将影像显示在由包括所述窗的所述移动体的内壁表面构成的所述显示屏上。
(5)根据上述(4)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允许所述窗打开和关闭,并且
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透射模式中,通过打开所述窗或包括所述窗来将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显示在所述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上;以及在所述非透射模式中,通过将内容影像叠加到在包括所述窗且所述窗被关闭的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的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所述景象的至少一部分上来显示所述内容影像或将所述内容影像显示在所述整个显示屏上。
(6)根据上述(4)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允许所述窗在透射光的透射状态和阻挡光的非透射状态之间切换,并且
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所述窗置于所述透射状态,以使得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是可见的;以及在所述非透射模式中,将所述窗的至少一部分置于所述非透射状态,以使得通过将内容影像叠加到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所述景象的至少一部分上来显示所述内容影像或将所述内容影像显示在包括所述窗的所述整个显示屏上。
(7)根据上述(4)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所述显示屏中的窗,并且: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由安装在所述移动体上的摄像机成像的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的影像显示在所述窗的框架内;以及在所述非透射模式中,通过将内容影像叠加到所述窗的所述框架的内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上来显示所述内容影像或将所述内容影像显示在所述窗的所述框架的整个内部区域上。
(8)根据上述(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获取与所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相关联的信息;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移动体的所述当前位置将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透射模式切换到所述非透射模式或从所述非透射模式切换到所述透射模式。
(9)根据上述(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获取与所述移动体内部和外部的状况或所述移动体的周围环境相关联的信息;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所述状况将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透射模式切换到所述非透射模式或从所述非透射模式切换到所述透射模式。
(10)根据上述(9)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检测单元已检测到发生交通拥堵而将所述显示单元切换到所述非透射模式。
(11)根据上述(7)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允许所述窗打开和关闭,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禁止所述透射模式下的所述窗的打开和关闭,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由安装在所述移动体上的摄像机捕获的影像显示在所述窗的所述框架内。
(12)根据上述(7)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允许所述窗打开和关闭,并且
显示单元结合所述透射模式下的所述窗的打开/关闭位置来调整所述窗的所述框架内的显示,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由安装在所述移动体上的摄像机捕获的影像显示在所述窗的所述框架内。
(13)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移动体的状况的检测步骤;和
控制具有透射模式的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的控制步骤,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显示在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上。
(14)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其检测移动体的状况;
显示单元,其安装在所述移动体上并具有透射模式,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显示在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上;和
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
(15)一种移动体装置,包括:
移动体;
具有透射模式的显示单元,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显示在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上;
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移动体的状况;和
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
附图标记列表
100 乘客舱
101 挡风玻璃
102 后窗
103至106 侧窗
110 投影仪
200 显示控制系统
210 车辆状况检测单元
211 定位单元
212 通信单元
213 V2X通信单元
214 时钟/环境传感器
215 车载摄像机
216 Dramoni摄像机
217 生物传感器
218 广播接收单元
701 车载摄像机
702 图像处理单元
703 视频帧
704 电动窗装置。

Claims (15)

1.一种显示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其检测移动体的状况;和
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具有透射模式的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显示在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单元具有透射模式和非透射模式,在所述非透射模式中,通过将内容影像叠加到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的至少一部分上来显示所述内容影像或将所述内容影像显示在整个所述显示屏上,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将所述显示单元设置为所述透射模式或所述非透射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单元将影像显示在由所述移动体的内壁表面构成的所述显示屏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移动体设有窗,并且
所述显示单元将影像显示在由包括所述窗的所述移动体的内壁表面构成的所述显示屏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允许所述窗打开和关闭,并且
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透射模式中,通过打开所述窗或包括所述窗来将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显示在所述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上;以及在所述非透射模式中,通过将内容影像叠加到在包括所述窗且所述窗被关闭的所述显示屏上显示的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所述景象的至少一部分上来显示所述内容影像或将所述内容影像显示在整个所述显示屏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允许所述窗在透射光的透射状态和阻挡光的非透射状态之间切换,并且
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所述窗置于所述透射状态,以使得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是可见的;以及在所述非透射模式中,将所述窗的至少一部分置于所述非透射状态,以使得通过将内容影像叠加到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所述景象的至少一部分上来显示所述内容影像或将所述内容影像显示在包括所述窗的整个所述显示屏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所述显示屏中的窗,并且: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由安装在所述移动体上的摄像机成像的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的影像显示在所述窗的框架内;以及在所述非透射模式中,通过将内容影像叠加到所述窗的所述框架的内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上来显示所述内容影像或将所述内容影像显示在所述窗的所述框架的整个内部区域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获取与所述移动体的当前位置相关联的信息;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移动体的所述当前位置将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透射模式切换到所述非透射模式或从所述非透射模式切换到所述透射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获取与所述移动体内部和外部的状况或所述移动体的周围环境相关联的信息;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所述状况将所述显示单元从所述透射模式切换到所述非透射模式或从所述非透射模式切换到所述透射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检测单元已检测到发生交通拥堵而将所述显示单元切换到所述非透射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允许所述窗打开和关闭,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禁止所述透射模式下的所述窗的打开和关闭,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由安装在所述移动体上的摄像机捕获的影像显示在所述窗的所述框架内。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
允许所述窗打开和关闭,并且
显示单元结合所述透射模式下的所述窗的打开/关闭位置来调整所述窗的所述框架内的显示,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由安装在所述移动体上的摄像机捕获的影像显示在所述窗的所述框架内。
13.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移动体的状况的检测步骤;和
控制具有透射模式的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的控制步骤,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显示在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上。
14.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其检测移动体的状况;
显示单元,其安装在所述移动体上并具有透射模式,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显示在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上;和
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
15.一种移动体装置,包括:
移动体;
具有透射模式的显示单元,在所述透射模式中,将所述移动体外部的景象显示在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上;
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移动体的状况;和
控制单元,其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
CN201780031952.1A 2016-06-02 2017-04-28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移动体装置 Active CN1091558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10877 2016-06-02
JP2016-110877 2016-06-02
PCT/JP2017/017095 WO2017208719A1 (ja) 2016-06-02 2017-04-28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表示装置、並びに移動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5834A true CN109155834A (zh) 2019-01-04
CN109155834B CN109155834B (zh) 2022-01-25

Family

ID=60479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1952.1A Active CN109155834B (zh) 2016-06-02 2017-04-28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移动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757375B2 (zh)
EP (1) EP3468172A1 (zh)
JP (1) JP7067471B2 (zh)
CN (1) CN109155834B (zh)
WO (1) WO20172087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5436B (zh) * 2016-01-15 2021-12-14 美国iRobot公司 自主监视机器人系统
WO2018097384A1 (ko) * 2016-11-24 2018-05-31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밀집도 알림 장치 및 방법
JP2019075039A (ja) * 2017-10-19 2019-05-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移動体の利用システム、サーバ、移動体、及び移動体の利用方法
JP6969276B2 (ja) 2017-10-19 2021-11-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移動体の利用システム、サーバ、及び移動体の利用方法
JP2019104315A (ja) * 2017-12-11 2019-06-2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のモニター装置
JP6705470B2 (ja) 2018-06-06 2020-06-03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DE112020001221T5 (de) * 2019-03-14 2021-12-30 Sony Group Corporation Informationsverarbeitungsvorrichtung, Informationsverarbeitungsverfahren und mobile Körpervorrichtung
JP7255431B2 (ja) * 2019-09-09 2023-04-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表示装置
JP7226233B2 (ja) * 2019-10-08 2023-02-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制御方法
KR102286569B1 (ko) * 2019-11-21 2021-08-09 주식회사 이에스피 스마트카의 시스루 디스플레이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21124597A (ja) * 2020-02-05 2021-08-30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JP2022096045A (ja) 2020-12-17 2022-06-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7473489B2 (ja) 2021-01-15 2024-04-2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出力制御装置、出力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8344A (zh) * 2005-01-27 2008-02-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
CN101327763A (zh) * 2007-06-15 2008-12-24 株式会社电装 显示系统和程序
US20110291824A1 (en) * 2005-08-19 2011-12-01 Adc Technology Inc. In-vehicl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3873843A (zh) * 2012-12-18 2014-06-18 沃尔沃汽车公司 适于独立于驾驶员的自动控制模式的车辆
US20150363656A1 (en) * 2014-06-13 2015-12-17 B/E Aerospac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ttitude reference for vehicle passeng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8287A (ja) * 1991-09-02 1993-03-09 Hitachi Ltd 乗り物用情報表示装置
JP2004020223A (ja) 2002-06-12 2004-01-2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車載用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車載用画像表示方法
JP2005184225A (ja) * 2003-12-17 2005-07-07 Denso Corp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3887655B1 (ja) * 2006-06-09 2007-02-28 クオリティ株式会社 乗物用ウインドウガラスの調光制御装置
KR101331827B1 (ko) * 2007-01-31 2013-11-22 최윤정 차량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방법
JP2008189202A (ja) * 2007-02-06 2008-08-21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窓装置
WO2009147880A1 (ja) * 2008-06-03 2009-12-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内情報提供サービスシステム、車内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旅客車用情報表示装置
JP2010006092A (ja) * 2008-06-24 2010-01-14 Honda Motor Co Ltd 運転支援装置
US20120212613A1 (en) * 2011-02-22 2012-08-23 Sekai Electronics, Inc. Vehicle virtual window system, components and method
EP2581268B2 (en) * 2011-10-13 2019-09-11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Method of controlling an optical output device for displaying a vehicle surround view and vehicle surround view system
US8733938B2 (en) * 2012-03-07 2014-05-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irtual convertible tops, sunroofs, and back windows,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same
US20140309930A1 (en) * 2013-04-15 2014-10-16 Flextronics Ap, Llc Automatic camera image retrieval based on route traffic and conditions
TWM438418U (en) * 2012-06-07 2012-10-01 Acard Technology Corp Adaptive auxiliary driving monitoring recorder
JP6205947B2 (ja) 2013-07-26 2017-10-0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運転制御装置
WO2015104860A1 (ja) * 2014-01-10 2015-07-1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US10179544B2 (en) * 2014-05-29 2019-01-15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le exterior observation device and imaging device
KR102127356B1 (ko) * 2014-07-31 2020-06-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투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16053622A (ja) * 2014-09-03 2016-04-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表示装置
EP3281827B1 (en) * 2015-04-07 2021-06-09 Nissan Motor Co., Ltd. Parking assistance system and parking assistance device
US10486599B2 (en) * 2015-07-17 2019-11-26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Rearview vision system for vehicle
US10518702B2 (en) * 2017-01-13 2019-12-31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age adjustment and stitching for tractor-trailer panoramic displays
JP2018117320A (ja) * 2017-01-20 2018-07-26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ミラーの映像合成装置及び映像合成方法
JP6846624B2 (ja) * 2017-02-23 2021-03-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49914B2 (ja) * 2017-04-20 2020-02-19 株式会社Subaru 画像表示装置
US10509413B2 (en) * 2017-09-07 2019-12-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Ground reference determination for autonomous vehicle operations
JP2019054360A (ja) * 2017-09-14 2019-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モーションセンサー、位置変化検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位置変化検出方法
JP7000383B2 (ja) * 2019-07-04 2022-01-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8344A (zh) * 2005-01-27 2008-02-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
US20110291824A1 (en) * 2005-08-19 2011-12-01 Adc Technology Inc. In-vehicle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1327763A (zh) * 2007-06-15 2008-12-24 株式会社电装 显示系统和程序
CN103873843A (zh) * 2012-12-18 2014-06-18 沃尔沃汽车公司 适于独立于驾驶员的自动控制模式的车辆
US20150363656A1 (en) * 2014-06-13 2015-12-17 B/E Aerospac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ttitude reference for vehicle passeng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451749B2 (en) 2022-09-20
EP3468172A4 (en) 2019-04-10
JP7067471B2 (ja) 2022-05-16
US20200358986A1 (en) 2020-11-12
WO2017208719A1 (ja) 2017-12-07
EP3468172A1 (en) 2019-04-10
US20190124301A1 (en) 2019-04-25
CN109155834B (zh) 2022-01-25
JPWO2017208719A1 (ja) 2019-04-04
US10757375B2 (en)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5834A (zh)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移动体装置
US10298832B2 (en) Vehicle camera system
JP7124932B2 (ja) 制振制御装置
US10460186B2 (en) Arrangement for creating an image of a scene
EP3067827A1 (en) Driver distraction detection system
CN110290945A (zh) 记录操作员和周围视场的视频
CN109383404A (zh) 显示系统、显示方法及存储程序的介质
CN107305561B (zh) 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用户界面系统
CN107650795A (zh) 基于车辆传感器数据呈现车载媒体内容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WO2019124158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表示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
CA2997937C (en) Vehicle camera system
US20200351478A1 (en) Display control devic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device
WO2021079975A1 (ja) 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移動装置
JP2006260011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CN107650796A (zh) 基于车辆传感器数据呈现车载媒体内容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JP2022184919A (ja)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
JP2020080542A (ja) 車両の画像提供システム、サーバー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の画像提供方法
CN110301133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CN106564378A (zh) 动态显示复合信息的车用装置
US2024008733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15767249A (zh) 一种拍照方法、电子设备及车辆
KR20160079749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Sony Corp.

Address before: Japan's Tokyo port harbor 1-7-1

Applicant before: Sony Corp.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