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3365A - 带偏转器 - Google Patents

带偏转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53365A
CN109153365A CN201780015135.7A CN201780015135A CN109153365A CN 109153365 A CN109153365 A CN 109153365A CN 201780015135 A CN201780015135 A CN 201780015135A CN 109153365 A CN109153365 A CN 109153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jor component
deflector device
belt deflector
intermediary element
contact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51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53365B (zh
Inventor
伊维斯·克劳斯
海因里希·艾因西德尔
格哈德·弗雷
彼得·林德
雷纳·曼戈尔德
托马斯·伯特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nsheng Safety Systems Germany Ltd
Takata AG
Original Assignee
Junsheng Safety Systems German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nsheng Safety Systems Germany Ltd filed Critical Junsheng Safety Systems German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153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3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53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53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0Anchoring devic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e.g. in height
    • B60R22/201Anchoring devic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e.g. in height with the belt anchor connected to a slider movable in a vehicle-mounted tra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03Safety buckles
    • A44B11/2546Details
    • A44B11/2553Attachment of buckle to stra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185Anchoring devices with stopping means for acting directly up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e.g. by clamping or fri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185Anchoring devices with stopping means for acting directly up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e.g. by clamping or friction
    • B60R22/1855Anchoring devices with stopping means for acting directly up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e.g. by clamping or friction the means being sensitive to belt ten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25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with two or more separable parts
    • A44B11/2503Safety buckles
    • A44B11/2546Details
    • A44B11/2561Tongu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022/1812Connections between seat belt and buckle tongu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022/1818Belt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偏转器,该带偏转器具有:可附接到车辆结构的主元件(100);以及带支撑元件(200),其可相对于主元件(100)移动,并且形成用于待偏转的安全带(20)的支撑表面(231)或支撑边缘。根据本发明,带偏转器包括中间元件(300,400),该中间元件在可移动的带支撑元件(200)相对于主元件(100)在中间元件(300,400)的方向上移动时变形,并且由于这种变形被压靠在安全带(20)上。

Description

带偏转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偏转器,其包括:可固定到车辆结构的主元件;以及带接触元件,该带接触元件可相对于主元件移动,并且形成用于待被偏转的座椅安全带的接触表面或接触边缘。
背景技术
这种带偏转器从例如国际专利申请WO 2006/092206中已知。在先前已知的带偏转器的情况下,可移动的带接触元件可以逆着螺旋弹簧的力而在带偏转器的位置固定的主元件的方向上移动。由于带接触元件的移动,夹持元件经由楔形表面联接被垂直于带接触元件的移动方向向外压靠,其结果是,座椅安全带所穿过的槽的尺寸减小;座椅安全带被夹持在槽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以特别简单并且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构造所描述类型的带偏转器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具有在权利要求1中的所述特征的带偏转器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带偏转器的有利的改进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示出。
据此,根据本发明,设置为使得带偏转器具有可变形的中间元件,在可移动的带接触元件相对于主元件的并且在中间元件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期间,特别是存在有作用在带偏转器上的拉力的情况下,该中间元件变形,并且通过所述变形使得该中间元件压靠在座椅安全带上。
根据本发明的带偏转器的实质优点可以在以下事实中看出:中间元件能够在有座椅安全带的拉力的情况下变形,其中,与在开头描述的现有技术的情况不同,所述中间元件本身被直接压靠在座椅安全带上并且作用于座椅安全带。例如,可以设置,通过中间元件的变形,使座椅安全带所穿过的槽的尺寸减小,和/或通过中间元件的变形,座椅安全带对中间元件的摩擦增加。
可变形的中间元件可以以塑性方式和/或以弹性方式变形。可塑性变形的中间元件可以由例如PP塑料组成,可弹性变形的中间元件可以由橡胶组成。
在可弹性变形的中间元件的情况下,优点在于,中间元件可以执行双重功能:首先,中间元件可以用作弹簧元件,并且在没有待偏转的座椅安全带的拉力的情况下,中间元件使带接触元件相对于主元件进入预定的起始位置。在有座椅安全带的拉力的情况下,中间元件可以变形,其中如上所述,中间元件执行第二功能,即,将其自身直接压靠在座椅安全带上并且作用在座椅安全带上。
关于部件的布置,被认为是有利的是,如果中间元件被布置在、特别是被夹持在主元件和带接触元件之间。
特别有利的是,如果带偏转器具有用于使座椅安全带穿过的槽,该槽的一个边缘由主元件形成,并且该槽的相反边缘由中间元件形成,并且槽的槽宽由中间元件的相应的变形状态确定。
带偏转器优选地由用于座椅安全带系统的带扣的插入式舌片形成。这种插入式舌片优选地具有适用于插入到带扣中的插入部和用于使座椅安全带穿过的槽。
可移动的带接触元件优选地由主元件保持,以便可沿预定的滑动方向线性地移位。滑动方向优选地对应于座椅安全带施加在带偏转器上的力的方向。
关于简单的结构设计,被认为有利的是,如果可移动的带接触元件是U形的并且具有平行布置的两个侧部以及连接两个侧部的基部。中间元件优选地布置在平行布置的两个侧部之间。基部的外侧优选地形成用于座椅安全带的接触表面,并且基部的内侧形成用于中间元件的夹持表面。
关于带接触元件的安装,被认为有利的是,如果带接触元件在外侧上具有第一引导销,该第一引导销突出到主元件的第一引导沟槽中并且由所述引导沟槽引导,并且带接触元件在相反的外侧上具有第二引导销,该第二引导销突出到主元件的第二引导沟槽中并且由所述引导沟槽引导。
第一和第二引导沟槽优选地平行布置。U形带接触元件的平行布置的两个侧部优选地布置在所述两个引导沟槽之间。
中间元件优选地被夹在第一夹持表面和第二夹持表面之间,第一夹持表面由可移动的带接触元件形成,第二夹持表面平行于第一夹持表面布置并且由主元件形成。第一和第二夹持表面之间的相应的距离可以因此确定中间元件的变形状态。
关于中间元件的保持,被认为有利的是,如果所述中间元件具有平行布置的两个外腹板部(或者插入部),并且在所述两个外腹板部之间布置有相对较厚的中央部。两个腹板部中的一个优选地插入带接触元件中的保持沟槽中,并且由所述保持沟槽保持;两个腹板部中的另一个优选地插入主元件中的保持沟槽中,并且由所述保持沟槽保持。
带接触元件中的保持沟槽优选地与第一夹持表面相邻,并且主元件中的保持沟槽与第二夹持表面相邻。中间元件的中央部优选地被夹持在两个夹持表面之间。
还有利的是,如果在中间元件的背离槽的一侧上,另一个可以以弹性方式和/或以塑性方式变形的中间元件被布置在、特别是被夹持在主元件和带接触元件之间。该另外的中间元件优选地同样在可移动的带接触元件的相对移动期间变形,并且通过该变形、优选地通过座椅安全带对带偏转器的摩擦的增加,被压靠在座椅安全带的与座椅安全带的位于槽中的部分相反的部分上。
主元件优选地包括金属芯,该金属芯部分地用塑料包覆,或者被嵌入在塑料中。由主元件界定的、槽的边缘优选地由主元件中的包覆有塑料或者嵌入塑料中的一部分形成。
关于制造,被认为有利的是,如果主元件中的保持沟槽具有由金属芯形成的沟槽壁,并且相反的沟槽壁以及沟槽基部由塑料形成。
该中间元件或多个中间元件优选地由至少下列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或者至少也具有下列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丙烯酸酯,纯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丁苯橡胶,氯丁橡胶,丁二烯橡胶(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丁基橡胶(IIR),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氯丁橡胶(CR),聚异戊二烯橡胶(IR),橡胶和/或PUR。
为了保护座椅安全带,也是有利的是,在座椅安全带的中心处或者在槽的中心处的夹持要比在边缘区域中更强。这是因为如果在边缘区域中的夹持太强,则座椅安全带可能开始撕裂。为了在更大程度上或者主要在中心实现夹持,被认为是有利的是,如果槽区域中的一个夹持表面或者两个夹持表面形成有球形或者凸形的横截面,或者换句话说,该槽被设计成在座椅安全带的中心比在座椅安全带的边缘窄。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这里举例说明。
图1以俯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带偏转器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2以从一侧倾斜的三维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的带偏转器,
图3以从另一侧倾斜的三维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的带偏转器,
图4以分解图示出了根据图1的带偏转器的部件,
图5更具体地详细示出了根据图1的带偏转器内的弹性中间元件的布置,
图6示出了在没有座椅安全带的拉力作用下处于松弛状态的根据图1的带偏转器,
图7示出了在座椅安全带作用拉力的过程中根据图1的带偏转器,
图8示出了在没有座椅安全带的拉力作用下处于松弛状态的带偏转器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
图9示出了在座椅安全带作用拉力的过程中根据图8的带偏转器,
图10以三维视图示出了具有底切的金属芯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1以横截面图示出了根据图10的金属芯,
图12至图13以三维视图示出了具有底切的金属芯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
图14至图15示出了具有用于主要在中心夹持座椅安全带的球形或者凸形的夹持槽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6示出了在没有座椅安全带的拉力作用下处于松弛状态的带偏转器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并且,
图17以三维视图更具体地详细示出了根据图16的带偏转器的金属芯,
为了清楚起见,相同的附图标记总是用于附图中的相同或者类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俯视图示出了呈插入式舌片10形式的带偏转器。插入式舌片10包括可固定到车辆结构并且由金属芯101形成的主元件100,该金属芯101部分地用塑料102包覆或者被嵌入在塑料102中。金属芯101可以通过冲压和弯曲的金属板或者冲压和弯曲的金属片形成。金属芯101的前部形成插入式舌片10的插入部110,该插入部110可以插入带扣(为清楚起见未在图1中示出),并且可以在那里锁定。
插入式舌片10用作座椅安全带20的带偏转器;为此目的,座椅安全带20可以穿过插入式舌片10中的槽11。
图2以从侧面倾斜的三维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的插入式舌片10。可以看到槽11,根据图1,座椅安全带20穿过槽11。
此外,图2示出了除了可固定的主元件100之外,插入式舌片10包括可相对于主元件100移动的带接触元件200,以及弹性中间元件300。对于带接触元件200,只能看到平行布置的两个侧部210和220;弹性中间元件300同样大体上是隐藏的。
图3以从另一侧倾斜的三维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和2的插入式舌片10。可以看到,带接触元件200是U形的,并且除了平行布置的两个侧部210和220之外,带接触元件200还具有连接两个侧部210和220的基部230。
根据图1,基部230的外侧形成用于座椅安全带20的接触表面231。根据图2,基部230的内侧形成夹持表面232,该夹持表面232用于位于基部230上方的弹性中间元件300并且用于平行于弹性中间元件300布置的另外的弹性中间元件400。两个中间元件300和400布置在平行布置的两个侧部210和220之间。
两个中间元件300和400优选地由下列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多种组成,或者至少也具有下列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丙烯酸酯,纯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丁苯橡胶,氯丁橡胶,丁二烯橡胶(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丁基橡胶(IIR),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氯丁橡胶(CR),聚异戊二烯橡胶(IR),橡胶和/或PUR。
如下面更进一步详细说明的那样,带接触元件200可沿箭头方向P向上移动,并且可在相对于主元件100的相对移动期间使两个弹性中间元件300和400变形。在图2和图3中,通过附图标记500标识了允许带接触元件200或者两个侧部210和220沿箭头方向P向上相对移动的间隙。
图4以分解图示出了根据图1的插入式舌片10的部件。可以看到带有插入部110的可固定的主元件100,该插入部110允许锁定到外部带扣。此外,可以看到带接触元件200,该带接触元件200可相对于主元件100移动并且具有U形设计。根据图1,带接触元件200的基部230的外侧形成用于座椅安全带20的接触表面231;基部230的内侧形成夹持表面232,在该夹持表面232上可以支撑弹性中间元件300和另外的弹性中间元件400。
图4还示出了两个引导销212和222,其中一个布置在、特别是一体地形成在带接触元件200的侧部210的外侧211上,并且另一个布置在、特别是一体地形成在带接触元件200的侧部220的外侧221上。两个引导销212和222在形成于主元件100中的两个引导沟槽中被引导。主元件100中的两个引导沟槽优选地平行布置。带接触元件200的两个平行侧部210和220至少部分地位于主元件100的所述两个引导沟槽之间。在图4中只能看到两个引导沟槽中的一个并且在那里通过附图标记120标识。
图4还表明,弹性中间元件300在图4中在顶部具有外腹板部或者插入部310,在图4中在底部具有外腹板部或者插入部320,并且具有位于外腹板部310和外腹板部320之间的较厚的中央部330。如下面更进一步详细说明的,在组装范围内,下腹板部320插入到带元件200的基部230中的保持沟槽内,并且上腹板部310被插入到主元件100中的保持沟槽内。
另外的弹性中间元件400可以与弹性中间元件300相同。因此,该另外的弹性中间元件400同样被插入到带接触元件200中的相关联的保持沟槽内,并且被插入到主元件100中的相应的相关联的保持沟槽内。
在插入式舌片10的部件的组装范围内,首先,将两个弹性中间元件300和400插入到为此目的在U形带接触元件200中设置的保持沟槽中。随后,将带接触元件200通过其引导销212和222引入到引导沟槽(参见附图标记120)中,引导沟槽为此目的而设置并且平行地布置在主元件100中。随后,为了避免带接触元件200滑出引导沟槽,将锁定止动件510插入并且形成对于带接触元件200的引导销212和222的下止挡。
图5更具体地详细示出了在U形带接触元件200和主元件100之间的两个弹性中间元件300和400的布置。显示出了带接触元件200中的保持沟槽250,弹性中间元件300的外腹板部320被插入在保持沟槽250中。保持沟槽250位于夹持表面232的旁边,中间元件300的中央部230被支撑在夹持表面232上。
图5还示出了主元件100中的保持沟槽150,所述保持沟槽用于接收弹性中间元件300的外腹板部310。主元件100中的保持沟槽150具有由主元件100的金属芯101形成的沟槽壁。保持沟槽150的相反沟槽壁和沟槽基部由主元件100的塑料102形成。
主元件100的夹持表面160位于保持沟槽150的旁边,中间元件300的中央部330被支撑在该夹持表面160上。
图5还示出了另外的弹性中间元件400的布置。可以看到,另外的弹性中间元件400被插入到主元件100中的保持沟槽150a内,并且被插入带接触元件200中的保持沟槽250a内。因此,另外的中间元件400的固定或着布置对应于弹性中间元件300的布置。
在图5中还可以看到座椅安全带20,该座椅安全带20抵靠由基部230的外侧形成的接触表面231。
图5还示出了间隙600,该间隙600设置在带接触元件200和主元件100之间,并且允许带接触元件200沿着图5中的箭头方向P在主元件100的方向上作相对移动;在这种相对移动的情况下,两个弹性中间元件300和400变形,如下面结合图6和7所述。
图6以横截面图示出了根据图1至图5的插入式舌片10。可以看到座椅安全带20所穿过的槽11。
槽11的一个边缘由主元件100形成,特别是由主元件100的包覆有塑料102的部分形成;槽11的相反边缘由弹性中间元件300形成,特别是由中间元件300的较厚中央部330形成。因此,槽11的槽宽D由中间元件300的相应的变形状态确定。
图6示出了座椅安全带20不在带接触元件200上施加任何显著拉力的情况。由于这个原因,两个弹性中间元件300和400不变形或者至少不显著变形,因此,插入式舌片10中的槽11具有距离D,该距离D允许座椅安全带20以低摩擦的移动方式通过槽11。换句话说,只要中间元件300不变形,槽11的槽宽D就大于座椅安全带20的厚度。
图7示出了在座椅安全带20的拉力沿箭头方向P的情况下插入式舌片10的部件。可以看到,座椅安全带向上拉动带接触元件200,其结果是,两个中间元件300和400变形。
由于弹性中间元件300的变形,槽11的槽宽D显著减小,并且座椅安全带20被夹持在弹性中间元件300和主元件100的相反边缘之间。夹持将座椅安全带20固定在槽11中,至少座椅安全带20的摩擦在通过槽11的移动期间增加。
还可以看到,通过另外的中间元件400的变形,该另外的中间元件400被压靠在座椅安全带20的部分20a上,该部分20a与座椅安全带20的位于槽11中的部分20b相反。通过另外的弹性中间元件400对座椅安全带20的反压靠,座椅安全带20在插入式舌片10的区域中的摩擦进一步增加,使得座椅安全带20沿着插入式舌片10的滑动变得困难。
从图6和图7中可以看到,弹性中间元件300和/或弹性中间元件400通过变形使它们本身直接压靠在座椅安全带20上,从而增加了摩擦力。
此外,另外的中间元件400可以具有另外的功能,即可以用于以特定方式影响带接触元件200沿箭头方向P、即图6和图7中的向上的移动行为。例如,另外的中间元件400可以防止带接触元件200根据图7中的箭头方向P1顺时针旋转或者倾斜,并且可以强制带接触元件200沿箭头方向P的纯粹平移移动;如果中间元件300和另外的中间元件400具有相同或者近似相同的变形行为,则应该预期到这种行为。
可选地,另外的中间元件400还可以特别地允许带接触元件200以例如根据图7中的箭头方向P1的顺时针的旋转或者倾斜,以便增加对座椅安全带20的力的作用,因此更进一步增加摩擦;如果中间元件300比另外的中间元件400更软或者具有更低的肖氏硬度,则应该预期到这种倾斜。
图8和9示出了呈插入式舌片形式的带偏转器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横截面。可以看到,在图8和图9中右侧的、槽11的边缘由在横向上由中间元件300界定,如在根据图6和7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中那样。不同于在根据图6和7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图8和9中在左侧的槽11的边缘由金属芯101的部分101a形成,即不由塑料壳体形成,其结果是,增加了在与主元件100的交叉处的槽的稳定性。
在图8和9中示出的槽界限可以通过金属芯101的部分101a来实现,例如,通过金属芯101的叉形成形实现或者通过带有底切的金属芯101的成形来实现。
图10示出了冲压金属芯101,该金属芯101被弯曲并且可以形成插入式舌片10的芯或者带偏转器的芯。图11示出了金属芯101的横截面。可以看到,金属芯101形成有底切,通过该底切,使通过根据图8和9的金属芯实现槽界限成为可能。
图12和13示出了具有底切的弯曲金属芯101的另外的示例性实施例。在根据图12的变型实施例中,已在初始的金属板中冲压出伸长孔105;随后,已将所得的上腹板105a向上弯曲。
可选地,可以切断或者省略图12中的上腹板105a,并且可以制造两个分别地向上弯曲的腹板部104。
此外,可以以有利的方式具体地调节座椅安全带20在槽11中的两侧上的摩擦程度,要么将摩擦程度调节成相同的,要么将摩擦程度调节成特别地不同。例如,在根据图6和7的实施例的情况下,中间元件300的表面构造(例如关于材料的选择以及粗糙度,例如有或者没有开槽等)和槽区域中的塑料102的表面构造(例如关于材料的选择以及粗糙度,例如有或者没有开槽等)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地构造,以便实现要求的摩擦分布。以相应的方式,在根据图8和9的实施例的情况下,中间元件300的表面构造(例如关于材料的选择以及粗糙度,例如有或者没有开槽等)和槽区域中的金属芯101的部分101a的表面构造(例如关于材料的选择以及粗糙度,例如有或者没有开槽等)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地构造,以便实现要求的摩擦分布。
以相应的方式,可以按照要求通过表面构造(例如关于材料的选择以及粗糙度,例如有或者没有开槽等)来调节另外的中间元件400上的摩擦。
为了保护座椅安全带20,也能够有利的是,在座椅安全带20的中心处或者在槽11的中心处的夹持要比在边缘区域中更强。这是因为,如果在边缘区域中的夹持太强,则座椅安全带20可能开始撕裂。为了在更大程度上或者主要在中心实现夹持,槽区域中的一个夹持表面11a或者11b(参见图14和15)或者两个夹持表面11a和11b可以形成球形或者凸形的横截面。图14示出了一种变型,其中主元件100(其金属芯101或塑料102)的横截面形成为球形或者凸形;图15示出了一种变型,在其中,中间元件300的横截面形成为球形或者凸形。
图16示出了具有底切的弯曲金属芯101的又一示例性实施例。在根据图16的变型实施例的情况下,槽11在一个夹持侧上由金属芯11的包覆有塑料102的部分101a界定,并且在相反侧上由中间元件300界定。就是说,如在根据图6和7的变型的情况下,当中间元件300变形时,座椅安全带20靠置在塑料102上,但是另外,存在有通过内部或嵌入的金属芯101形成的机械支撑。
图17以从侧面倾斜的三维视图示出了根据图16的金属芯101。
尽管已经通过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更具体地详细例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所公开的示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其中得出其它变型。
附图标记列表:
10 插入式舌片
11 槽
11a 夹持表面
11a 夹持表面
20 座椅安全带
20a 部分
20b 部分
100 主元件
101 金属芯
101a 金属芯的一部分
102 塑料
104 腹板部
105 伸长孔
105a 上腹板
110 插入部
120 引导沟槽
150 保持沟槽
150a 保持沟槽
160 夹持表面
200 带接触元件
210 侧部
211 外侧
212 引导销
220 侧部
221 外侧
222 引导销
230 基部
231 接触表面
232 夹持表面
250 保持沟槽
250a 保持沟槽
300 中间元件
310 上腹板部
320 下腹板部
330 中央部
400 中间元件
500 间隙
510 锁定止动件
600 间隙
D 距离,槽宽
P 箭头方向
P1 箭头方向

Claims (15)

1.一种带偏转器,包括
主元件(100),所述主元件(100)能固定到车辆结构,以及
带接触元件(200),所述带接触元件(200)能相对于所述主元件(100)移动,并且形成用于待偏转的座椅安全带(20)的接触表面(231)或接触边缘,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偏转器具有可变形的中间元件(300,400),在能移动的所述带接触元件(200)相对于所述主元件(100)并且在所述中间元件(300,400)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期间,所述中间元件(300,400)变形并且通过所述变形被压靠在所述座椅安全带(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偏转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元件(300,400)布置在所述主元件(100)和所述带接触元件(200)之间,特别是被夹持在所述主元件(100)和所述带接触元件(200)之间。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偏转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偏转器具有用于所述座椅安全带(20)通过的槽(11),
所述槽(11)的一个边缘由所述主元件(100)形成,并且所述槽(11)的相反的边缘由所述中间元件(300)形成,并且
所述槽(11)的槽宽(D)由所述中间元件(300)的相应的变形状态确定。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带偏转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偏转器是插入式舌片(10),所述插入式舌片(10)用于座椅安全带系统的带扣,并且
所述插入式舌片(10)具有适于插入到所述带扣中的插入部(110)和用于所述座椅安全带(20)通过的槽(11)。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带偏转器,
其特征在于
能移动的所述带接触元件(200)由所述主元件(100)保持以能沿预定的滑动方向线性移位。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带偏转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方向对应于所述座椅安全带(20)施加在所述带偏转器上的力的方向。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带偏转器,
其特征在于
能移动的所述带接触元件(200)是U形的,并且具有平行布置的两个侧部(210,220)和将所述两个侧部(210,220)连接的基部(230),
所述中间元件(300,400)被布置在平行布置的所述两个侧部(210,220)之间,并且
所述基部(230)的外侧形成用于所述座椅安全带(20)的接触表面(231),且所述基部(230)的内侧形成用于所述中间元件(300,400)的夹持表面(232)。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带偏转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接触元件(200)在外侧(211)上具有第一引导销(212),所述第一引导销突出到所述主元件(100)的第一引导沟槽(120)中并且由所述引导沟槽引导,以及
所述带接触元件(200)在相反的外侧(221)上具有第二引导销(222),所述第二引导销突出到所述主元件(100)的第二引导沟槽(120)中并且由所述引导沟槽引导,并且
所述第一引导沟槽(120)和所述第二引导沟槽(120)被平行布置,并且U形的带接触元件(200)的平行布置的两个侧部(210,220)被布置在两个引导沟槽(120)之间。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带偏转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元件(300,400)被夹在第一夹持表面(232)和第二夹持表面(160)之间,所述第一夹持表面(232)由能移动的所述带接触元件(200)形成,所述第二夹持表面(160)平行于所述第一夹持表面布置并且由所述主元件(100)形成,并且
所述第一夹持表面(232)和所述第二夹持表面(160)之间的相应的距离确定了所述中间元件(300,400)的变形状态。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带偏转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元件(300,400)具有两个外腹板部,所述两个外腹板部平行布置并且在所述两个外腹板部之间,布置有中央部,所述中央部相对于所述两个外腹板部较厚,
两个腹板部(310,320)中的一个插入到所述带接触元件(200)中的保持沟槽(250,250a)中,并且由所述保持沟槽保持,并且
所述两个腹板部(310,320)中的另一个插入到所述主元件(100)中的保持沟槽(150,150a)中,并且由所述保持沟槽保持。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带偏转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接触元件(200)中的保持沟槽(250)与所述第一夹持表面(232)相邻,并且所述主元件(100)中的保持沟槽(150)与所述第二夹持表面(160)相邻,并且
所述中间元件(300)的中央部(330)被夹在两个夹持表面之间。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带偏转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间元件(300)的背离所述槽(11)的一侧上,另外的可变形的中间元件(400)被布置在所述主元件(100)和所述带接触元件(200)之间,特别是被夹持在所述主元件(100)和所述带接触元件(200)之间,所述中间元件同样在能移动的所述带接触元件(200)的相对移动期间变形,并且通过所述变形被压靠在所述座椅安全带(20)的部分(20a)上,所述部分与所述座椅安全带(20)的位于所述槽(11)中的部分(20b)相反。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带偏转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元件(100)包括金属芯(101),所述金属芯(101)部分地包覆有塑料(102)或嵌入在塑料(102)中,并且
所述槽(11)的由所述主元件(100)界定的边缘由所述主元件(100)的包覆有塑料(102)或嵌入在塑料(102)中的一部分形成。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带偏转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元件(100)中的保持沟槽(150,150a)具有沟槽壁,所述沟槽壁由所述金属芯(101)形成,并且
相反的沟槽壁和沟槽基部由塑料(102)形成。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带偏转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元件能够以弹性方式和/或以塑性方式变形,和/或
所述另外的中间元件能够以弹性方式和/或以塑性方式变形。
CN201780015135.7A 2016-03-25 2017-03-09 带偏转器 Active CN1091533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205068.0 2016-03-25
DE102016205068.0A DE102016205068B4 (de) 2016-03-25 2016-03-25 Gurtumlenkeinrichtung
PCT/DE2017/200023 WO2017162244A1 (de) 2016-03-25 2017-03-09 Gurtumlenk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3365A true CN109153365A (zh) 2019-01-04
CN109153365B CN109153365B (zh) 2021-03-12

Family

ID=56116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5135.7A Active CN109153365B (zh) 2016-03-25 2017-03-09 带偏转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2161B2 (zh)
CN (1) CN109153365B (zh)
DE (1) DE102016205068B4 (zh)
WO (1) WO20171622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117298B4 (de) 2016-09-14 2019-02-2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chlosszunge mit weicher Kunststoffabdeckung
DE102017213550A1 (de) 2017-08-04 2019-02-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Umlenkbeschlag für Sicherheitsgurte in Kraftfahrzeugen
US10434976B2 (en) * 2018-02-27 2019-10-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belt assembly
DE102018220620B4 (de) 2018-11-29 2022-10-13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Gurtumlenkeinrichtung
DE102020201614A1 (de) 2020-02-10 2021-08-12 Joyson Safety Systems Germany Gmbh Gurtumlenkeinrichtung für einen Sicherheitsgurt
DE102020206133A1 (de) 2020-05-15 2021-11-18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Gurtbeschlag für eine Sicherheitsgurteinrichtung
JP7160890B2 (ja) 2020-12-28 2022-10-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26A (zh) * 1992-02-20 1993-09-08 Trw莱帕有限公司 车辆安全带约束系统
CN1135433A (zh) * 1995-01-11 1996-11-13 有限会社睦道研究所 安全带金属连接座及其制造方法
CN203611923U (zh) * 2013-12-05 2014-05-28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带的可锁止式插锁
CN204432597U (zh) * 2015-01-08 2015-07-0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导向机构和汽车
DE102014109740A1 (de) * 2014-07-11 2016-01-14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chlosszunge mit verformbarer Abdeckung des Klemmelem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70523U (zh) 1978-05-22 1979-12-01
US5870816A (en) * 1997-05-19 1999-02-16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Method of assembling a tongue assembly for use with a seat belt system
US6138328A (en) * 1998-08-27 2000-10-31 Takata Corporation Webbing insertion member
US6324730B1 (en) * 1998-08-27 2001-12-04 Takata Corporation Webbing insertion member
DE102004023394B4 (de) 2004-05-12 2006-11-02 Daimlerchrysler Ag Schlosszunge für ein Sicherheitsgurtsystem
WO2006092206A1 (de) 2005-03-03 2006-09-08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cherheitsgurtsystem, gurtschlosszunge und verwendung einer gurtschlosszunge in einem sicherheitsgurtsystem
DE102006005886B4 (de) 2006-02-09 2007-11-08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urtzunge für einen Sicherheitsgurt
US20090025293A1 (en) 2007-07-25 2009-01-29 John Patt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hydrogen gas
DE202010013986U1 (de) 2010-09-20 2012-01-10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Schließzunge für einen Sicherheitsgurt
US8474106B2 (en) 2011-02-04 2013-07-0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eat belt latch plate assembly
WO2013099590A1 (ja) 2011-12-26 2013-07-04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ロッキングタング
JP5943512B2 (ja) * 2012-07-18 2016-07-05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タング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DE102013003109A1 (de) * 2013-02-25 2014-08-28 Trw Automotive Gmbh Steckzunge
DE102013216326A1 (de) * 2013-08-16 2015-02-1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Sicherheitsgurteinrichtung in einem Fahrzeug
US9980537B2 (en) 2013-08-20 2018-05-29 Autoliv Development Ab Locking tongue
DE102014017788B4 (de) * 2014-12-03 2020-03-26 Trw Automotive Gmbh Steckzunge
DE102016106440B4 (de) * 2016-04-08 2019-05-09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chlosszunge mit Umlenkelement
JP6936629B2 (ja) * 2017-06-07 2021-09-22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トング
TWI640444B (zh) * 2017-11-20 2018-11-11 王亮雄 織帶調整裝置
EP3569453B1 (en) * 2018-05-16 2020-10-21 Volvo C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belt arrangemen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26A (zh) * 1992-02-20 1993-09-08 Trw莱帕有限公司 车辆安全带约束系统
CN1081975A (zh) * 1992-02-20 1994-02-16 Trw莱帕有限公司 汽车用安全带约束系统
CN1135433A (zh) * 1995-01-11 1996-11-13 有限会社睦道研究所 安全带金属连接座及其制造方法
CN203611923U (zh) * 2013-12-05 2014-05-28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带的可锁止式插锁
DE102014109740A1 (de) * 2014-07-11 2016-01-14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chlosszunge mit verformbarer Abdeckung des Klemmelements
CN204432597U (zh) * 2015-01-08 2015-07-0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导向机构和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3365B (zh) 2021-03-12
DE102016205068B4 (de) 2020-11-12
US11142161B2 (en) 2021-10-12
WO2017162244A1 (de) 2017-09-28
US20200298791A1 (en) 2020-09-24
DE102016205068A1 (de) 2016-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53365A (zh) 带偏转器
US9526302B2 (en) Cover-material fastening clip
US8857018B2 (en) Clip for fastening surface skin material
JP6873873B2 (ja) コードロック
JP4426291B2 (ja) ガイドタブ及びガイドタブを組み込んだスライド
US9827890B2 (en) Cover fastening clip
US20070022575A1 (en) String holder
JP2016106979A (ja) 表皮材止着用クリップ
US20160129877A1 (en) Buckle guide
AU2012210386B2 (en) Clamping assembly
WO2016178275A1 (ja) 表皮材止着用クリップ
US8156991B2 (en) Cord lock of window coverings
US10220811B2 (en) Buckle device
US11844436B2 (en) Skin material fastening clip
KR102113637B1 (ko) 커버재 체결 클립
CN114145549B (zh) 可穿戴设备
JP3205190U (ja) 表皮材止着用クリップ
US11547183B2 (en) Belt deflector
JPWO2014038068A1 (ja) ベルトアジャスター
JPWO2019021367A1 (ja) 表皮材止着用クリップ
KR20220068674A (ko) 차량의 내장품 마운팅 구조
JPH11332685A (ja) ヘッドレストの位置決め構造
CN111717152B (zh) 织带长度调整装置
KR100768936B1 (ko) 슬라이딩 장치
JP2004042727A (ja) タン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