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36018A - 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36018A
CN109136018A CN201811087408.1A CN201811087408A CN109136018A CN 109136018 A CN109136018 A CN 109136018A CN 201811087408 A CN201811087408 A CN 201811087408A CN 109136018 A CN109136018 A CN 109136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arl
fruit wine
rich
pulp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874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雪梅
刘国明
孙健
吴翠琼
唐雅园
李丽
李昌宝
盛金凤
牙保山
郑凤锦
辛明
李志春
李杰民
零东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gro Products Proces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gro Products Proces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gro Products Proces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gro Products Proces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110874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360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36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360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GWINE; PREPARATION THEREOF; ALCOHOLIC BEVERAGES; PREPARATION OF ALCOHOLIC BEVERAGES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C12C OR C12H
    • C12G3/00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 C12G3/02Prepar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by fermen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6Eucommiaceae (Eucommia family), e.g. hardy rubber tre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73Rosaceae (Rose family), e.g. strawberry, chokeberry, blackberry, pear or firethorn
    • A61K36/736Prunus, e.g. plum, cherry, peach, apricot or almo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4Dioscoreaceae (Yam family)
    • A61K36/8945Dioscorea, e.g. yam, Chinese yam or water y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6Liliaceae (Lily family), e.g. daylily, plantain lily, Hyacinth or narcissus
    • A61K36/8962Allium, e.g. garden onion, leek, garlic or ch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14Prodigestives, e.g. acids, enzymes, appetite stimulants, antidyspeptics, tonics, antiflatule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果酒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采摘的新鲜珍珠李进行催熟、去核、搅碎成果浆;第二步酶解;第三步:调配;第四步:制备发酵液;第五步,将发酵液用硅藻土板筐过滤器过滤,取清液并将清液泵入灭过菌的不锈钢罐中,控制温度为14‑20℃,发酵20‑25天;第六步,将发酵的发酵清液泵入另一个灭过菌的不锈钢罐中,然后加热至60‑70℃,保持30‑40分钟,然后降温至5‑7℃,静置10‑12天;第七步;第八步,灌装;第九步,检验。本申请具有的优点是得到的富硒珍珠李果酒不仅富含珍珠李的营养价值,并且富含硒元素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酒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珍珠李是从广西天峨县野生李资源中选育的晚熟李品种,果实具有肉质爽脆、细腻,滋味酸甜适中,风味好,果核小,完全离核的特点。果实可食率97.8%,可溶性固形物13.3%,总糖93克/千克,可滴定酸7.3克/千克,维生素C 41.7毫克/千克。与三华李和三月李相比,珍珠李成熟期晚,口感好,风味浓,目前珍珠李已成为天峨县的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1500hm2,年产量达7500t,年产值6000万元。国内种植面积已超过3000hm2。当前,珍珠李以鲜食为主,鲜果成熟期集中、上市时间短,且鲜果保鲜期短,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鲜果销售已出现供过于求、旺季滞销的苗头。因此急需开拓新的销售途径,珍珠李加工将是缓解鲜销压力、稳定销售价格、延长珍珠李产业链和提高经济附加值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在先我公司申请了CN201711049957.5一种降血压珍珠李果醋及其加工方法,CN201711046678.3一种降血压珍珠李酒及其加工方法,均是利用珍珠李中富含的原花青素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将珍珠李深加工成果酒或果醋的形式加以利用,新开辟了一条珍珠李的销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不仅富含珍珠李的营养价值,并且富含硒元素进一步提高果酒的营养价值,且制备得到的富硒珍珠李果酒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采摘的新鲜珍珠李进行催熟、去核、搅碎成果浆;
第二步:在30-45℃下向果浆中添加质量百分含量为1-2%的果胶酶混合得到混合料,通过进料泵将混合料输送入酶解罐中,然后采用25-30KW的微波进行辅助酶解,酶解1h;
所述果胶酶的加入量为果浆的3-5%;
第三步:采摘到野生的辣木、杜仲,进行切片后晒干至≤5%,然后粉碎过10目筛;将新鲜黑芝麻除杂后,放入烘干机干燥,烘干机的温度为38-40℃,干燥20小时,然后打成粉;将大蒜去皮后放入搅拌机中打成浆,然后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1-2%的果胶酶经酶解1.5-2.5小时;将黑山药去皮后放入搅拌机中打成浆,然后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1-2%的果胶酶、质量百分含量为2-3%的纤维素酶经酶解2.5-3.5小时;将前得到的辣木粉、杜仲粉、黑芝麻粉、酶解后的大蒜浆、酶解后的黑山药浆、酶解后的珍珠李果浆按3-5:3-5:3-5:1-2:5-8:65-75的比例混匀,得到混合珍珠李果浆,接着加入蜂蜜将混合珍珠李果浆的可溶固形物含量调至20-30%;
第四步:将调配后的混合珍珠李果浆置入经126℃高温灭菌45min后的不锈钢发酵空罐中,加热至60℃灭菌35min,然后降温至30-32℃,接入混合发酵菌种,搅拌,温度控制在30-32℃,每隔35分钟真空通氧气一次,48小时后停止通氧,得到发酵液;
所述的混合发酵菌种由安琪富硒酵母、冰酒酵母R-HTS、酿酒酵母B08090按照3-5:2-3:1-2 比例混合制成;
第五步,将发酵液用硅藻土板筐过滤器过滤,取清液并将清液泵入灭过菌的不锈钢罐中,控制温度为14-20℃,发酵20-25天;
第六步,将发酵的发酵清液泵入另一个灭过菌的不锈钢罐中,然后加热至60-70℃,保持 30-40分钟,然后降温至5-7℃,静置10-12天;
第七步,将步骤六发酵后得到的果酒用硅藻土过滤器过滤,将所得清液泵入不锈钢贮罐中贮存,进行陈酿;
第八步,灌装:采用玻璃瓶包装,以无菌灌装技术进行珍珠李果酒定量灌装,灌装后的玻瓶压入无菌酒塞、加胶帽热缩;得到富硒珍珠李酒;
第九步,检验:卫生、理化等指标符合相关标准(GB2758-1981发酵酒卫生标准、GB15037-2006葡萄酒)。
进一步说明,在步骤三中,所述的果胶酶:纤维素酶:果浆的质量比为1-2:2-4:60-75。
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混合发酵菌种的具体操作是:
(1)将桂林葡萄汁10g、马蹄汁10g、蛋白胨2g、硫酸铵0.2g、磷酸氢二钾1g、蒸馏水500mL,调节pH6.0作为液体培养基,接着以v/v计2.0%的接种量将安琪富硒酵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32℃,转速200r/min的条件下,通气系数为0.2,培养20-25小时后即可得到有效含菌量为1.21×105-1.35×105cfu/mL的安琪富硒酵母;
(2)将桂林葡萄汁12g、马蹄汁15g、琼脂1g、蜂蜜2g、蒸馏水500mL,调节pH6.5作为液体培养基,接着以v/v计2.5%的接种量将冰酒酵母R-HTS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35℃,转速200r/min的条件下,通气系数为0.15,培养24-26小时后即可得到有效含菌量为1.15×105-1.42×105cfu/mL的冰酒酵母R-HTS;
(3)将桂林葡萄汁15g、马铃薯汁20g、蜂蜜2g、琼脂2g混合后加蒸馏水定容至500ml,调节pH6.2作为液体培养基,接着以v/v计2.0%的接种量将酿酒酵母B08090接种于培养基中在温度35℃,培养15-18小时后即可得到有效含菌量为0.87×105-1.06×105cfu/mL的酿酒酵母 B08090;
(4)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安琪富硒酵母、冰酒酵母R-HTS、酿酒酵母B08090按照体积比为 3-5:2-3:1-2比例混合而得。
进一步说明,所述桂林葡萄汁的具体操作是:采摘8月份成熟的桂林葡萄洗净,称取100g,加入500ML的水200-300r/min搅拌8-10分钟,然后使用三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得到桂林葡萄汁。
进一步说明,所述马蹄汁的具体操作是:采挖1月份的贺州马蹄,去泥后放置阴凉处7-10 天,然后洗净、去皮,称取10g马蹄加入50ML的水200-300r/min搅拌5-10分钟后停止搅拌,然后使用三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即可得到马蹄汁。
进一步说明,所述马铃薯汁的具体操作是:将新鲜的河池马铃薯去皮后,切片,称取10g 马铃薯片,50ML的水200-300r/min搅拌5-10分钟后停止搅拌,然后使用三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即可得到马铃薯汁。
辣木是世界上最有营养的树,它包含约20种氨基酸,46种抗氧化剂,抗炎化合物,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钾、锰、铬,以及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等,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B、B1、B2、B3、B6,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E和宏观矿物质,微量元素,提供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
杜仲含有的少量蛋白质,是和绝大多数食品类似的完全蛋白,即能够水解检出对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测定了杜仲所含的15种矿物元素,其中有锌、铜、铁等微量元素,及钙、磷、钾、镁等宏量元素。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
黑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还含有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E、卵磷脂、钙、铁、铬等营养成分。有健胃、保肝、促进红细胞生长的作用,同时可以增加体内黑色素,有利于头发生长。
大蒜温,辛、甘。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保护肝脏,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抗高血脂和动脉硬化,抗血小板凝集。营养丰富:每100克含水分69.8克,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3.6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维生素C3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蒜素、柠檬醛以及硒和锗等微量元素。含挥发油约0.2%,油中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具有杀菌作用,是大蒜中所含的蒜氨酸受大蒜酶的作用水解产生。
黑山药每100g山药含水分75g左右,碳水化合物14.4~19.9g、蛋白质1.5~2.2g、脂肪0.1~0.2g、薯蓣皂苷50ug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碳水化合物以淀粉为主。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对珍珠李作为主要原料进行酿制果酒,通过严格控制各个步骤的工艺参数,不经能提高珍珠李中的有效成分水解并在发酵过程中充分利用,添加的辣木粉、杜仲粉、黑芝麻粉、酶解后的大蒜浆、酶解后的黑山药浆相互协同作用起到改善果酒营养成分进而改善果酒的感官品质,并且珍珠李果酒中富含硒元素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能够满足现代化保健的要求;并且发现复配后发酵得到的珍珠李果酒具有很好的抗氧化的效果;在发酵菌种中采用了本申请的复配的安琪富硒酵母、冰酒酵母R-HTS、酿酒酵母B08090,并且通过本申请的活化处理后,在发酵处理步骤能够对发酵液起到更好的发酵作用,促进发酵后的珍珠李果酒具有更好的色泽与口感。
辣木粉、杜仲粉、黑芝麻粉、酶解后的大蒜浆、酶解后的黑山药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采摘的新鲜珍珠李进行催熟、去核、搅碎成果浆;
第二步:在30℃下向果浆中添加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果胶酶混合得到混合料,通过进料泵将混合料输送入酶解罐中,然后采用25KW的微波进行辅助酶解,酶解1h;
所述果胶酶的加入量为果浆的3%;
第三步:采摘到野生的辣木、杜仲,进行切片后晒干至≤5%,然后粉碎过10目筛;将新鲜黑芝麻除杂后,放入烘干机干燥,烘干机的温度为38℃,干燥20小时,然后打成粉;将大蒜去皮后放入搅拌机中打成浆,然后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果胶酶经酶解1.5小时;将黑山药去皮后放入搅拌机中打成浆,然后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1%的果胶酶、质量百分含量为2%的纤维素酶经酶解2.5小时;将前得到的辣木粉、杜仲粉、黑芝麻粉、酶解后的大蒜浆、酶解后的黑山药浆、酶解后的珍珠李果浆按3:3:3:1:5:65的比例混匀,得到混合珍珠李果浆,接着加入蜂蜜将混合珍珠李果浆的可溶固形物含量调至20%;
果胶酶:纤维素酶:果浆的质量比为1:2:60;
第四步:将调配后的混合珍珠李果浆置入经126℃高温灭菌45min后的不锈钢发酵空罐中,加热至60℃灭菌35min,然后降温至30℃,接入混合发酵菌种,搅拌,温度控制在30℃,每隔 35分钟真空通氧气一次,48小时后停止通氧,得到发酵液;
所述混合发酵菌种的具体操作是:
(1)采摘8月份成熟的桂林葡萄洗净,称取100g,加入500ML的水200r/min搅拌8分钟,然后使用三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得到桂林葡萄汁;
(2)采挖1月份的贺州马蹄,去泥后放置阴凉处7天,然后洗净、去皮,称取10g马蹄加入50ML的水200r/min搅拌5分钟后停止搅拌,然后使用三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即可得到马蹄汁;
(3)将新鲜的河池马铃薯去皮后,切片,称取10g马铃薯片,50ML的水200r/min搅拌5 分钟后停止搅拌,然后使用三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即可得到马铃薯汁;
(4)将桂林葡萄汁10g、马蹄汁10g、蛋白胨2g、硫酸铵0.2g、磷酸氢二钾1g、蒸馏水500mL,调节pH6.0作为液体培养基,接着以v/v计2.0%的接种量将安琪富硒酵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32℃,转速200r/min的条件下,通气系数为0.2,培养20小时后即可得到有效含菌量为 1.21×105cfu/mL的安琪富硒酵母;
(5)将桂林葡萄汁12g、马蹄汁15g、琼脂1g、蜂蜜2g、蒸馏水500mL,调节pH6.5作为液体培养基,接着以v/v计2.5%的接种量将冰酒酵母R-HTS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35℃,转速200r/min的条件下,通气系数为0.15,培养24小时后即可得到有效含菌量为 1.15×105cfu/mL的冰酒酵母R-HTS;
(6)将桂林葡萄汁15g、马铃薯汁20g、蜂蜜2g、琼脂2g混合后加蒸馏水定容至500ml,调节pH6.2作为液体培养基,接着以v/v计2.0%的接种量将酿酒酵母B08090接种于培养基中在温度35℃,培养15小时后即可得到有效含菌量为0.87×105cfu/mL的酿酒酵母B08090;
(7)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安琪富硒酵母、冰酒酵母R-HTS、酿酒酵母B08090按照体积比为 3:2:1比例混合而得;
第五步,将发酵液用硅藻土板筐过滤器过滤,取清液并将清液泵入灭过菌的不锈钢罐中,控制温度为14℃,发酵20天;
第六步,将发酵的发酵清液泵入另一个灭过菌的不锈钢罐中,然后加热至60℃,保持30 分钟,然后降温至5℃,静置10天;
第七步,将步骤六发酵后得到的果酒用硅藻土过滤器过滤,将所得清液泵入不锈钢贮罐中贮存,进行陈酿;
第八步,灌装:采用玻璃瓶包装,以无菌灌装技术进行珍珠李果酒定量灌装,灌装后的玻瓶压入无菌酒塞、加胶帽热缩;得到富硒珍珠李酒;
第九步,检验:卫生、理化等指标符合相关标准(GB2758-1981发酵酒卫生标准、GB15037-2006葡萄酒)。
实施例2:
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采摘的新鲜珍珠李进行催熟、去核、搅碎成果浆;
第二步:在45℃下向果浆中添加质量百分含量为2%的果胶酶混合得到混合料,通过进料泵将混合料输送入酶解罐中,然后采用30KW的微波进行辅助酶解,酶解1h;
所述果胶酶的加入量为果浆的5%;
第三步:采摘到野生的辣木、杜仲,进行切片后晒干至≤5%,然后粉碎过10目筛;将新鲜黑芝麻除杂后,放入烘干机干燥,烘干机的温度为40℃,干燥20小时,然后打成粉;将大蒜去皮后放入搅拌机中打成浆,然后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2%的果胶酶经酶解2.5小时;将黑山药去皮后放入搅拌机中打成浆,然后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2%的果胶酶、质量百分含量为3%的纤维素酶经酶解3.5小时;将前得到的辣木粉、杜仲粉、黑芝麻粉、酶解后的大蒜浆、酶解后的黑山药浆、酶解后的珍珠李果浆按5:5:5:2:8:75的比例混匀,得到混合珍珠李果浆,接着加入蜂蜜将混合珍珠李果浆的可溶固形物含量调至30%;
果胶酶:纤维素酶:果浆的质量比为2:4:75;
第四步:将调配后的混合珍珠李果浆置入经126℃高温灭菌45min后的不锈钢发酵空罐中,加热至60℃灭菌35min,然后降温至32℃,接入混合发酵菌种,搅拌,温度控制在32℃,每隔 35分钟真空通氧气一次,48小时后停止通氧,得到发酵液;
所述混合发酵菌种的具体操作是:
(1)采摘8月份成熟的桂林葡萄洗净,称取100g,加入500ML的水300r/min搅拌10分钟,然后使用三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得到桂林葡萄汁;
(2)采挖1月份的贺州马蹄,去泥后放置阴凉处10天,然后洗净、去皮,称取10g马蹄加入50ML的水300r/min搅拌10分钟后停止搅拌,然后使用三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即可得到马蹄汁;
(3)将新鲜的河池马铃薯去皮后,切片,称取10g马铃薯片,50ML的水300r/min搅拌10 分钟后停止搅拌,然后使用三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即可得到马铃薯汁;
(4)将桂林葡萄汁10g、马蹄汁10g、蛋白胨2g、硫酸铵0.2g、磷酸氢二钾1g、蒸馏水500mL,调节pH6.0作为液体培养基,接着以v/v计2.0%的接种量将安琪富硒酵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32℃,转速200r/min的条件下,通气系数为0.2,培养25小时后即可得到有效含菌量为 1.35×105cfu/mL的安琪富硒酵母;
(5)将桂林葡萄汁12g、马蹄汁15g、琼脂1g、蜂蜜2g、蒸馏水500mL,调节pH6.5作为液体培养基,接着以v/v计2.5%的接种量将冰酒酵母R-HTS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35℃,转速200r/min的条件下,通气系数为0.15,培养26小时后即可得到有效含菌量为 1.42×105cfu/mL的冰酒酵母R-HTS;
(6)将桂林葡萄汁15g、马铃薯汁20g、蜂蜜2g、琼脂2g混合后加蒸馏水定容至500ml,调节pH6.2作为液体培养基,接着以v/v计2.0%的接种量将酿酒酵母B08090接种于培养基中在温度35℃,培养15-18小时后即可得到有效含菌量为1.06×105cfu/mL的酿酒酵母B08090;
(7)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安琪富硒酵母、冰酒酵母R-HTS、酿酒酵母B08090按照体积比为 5:3:2比例混合而得;
第五步,将发酵液用硅藻土板筐过滤器过滤,取清液并将清液泵入灭过菌的不锈钢罐中,控制温度为20℃,发酵25天;
第六步,将发酵的发酵清液泵入另一个灭过菌的不锈钢罐中,然后加热至70℃,保持40 分钟,然后降温至7℃,静置12天;
第七步,将步骤六发酵后得到的果酒用硅藻土过滤器过滤,将所得清液泵入不锈钢贮罐中贮存,进行陈酿;
第八步,灌装:采用玻璃瓶包装,以无菌灌装技术进行珍珠李果酒定量灌装,灌装后的玻瓶压入无菌酒塞、加胶帽热缩;得到富硒珍珠李酒;
第九步,检验:卫生、理化等指标符合相关标准(GB2758-1981发酵酒卫生标准、GB15037-2006葡萄酒)。
实施例3:
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采摘的新鲜珍珠李进行催熟、去核、搅碎成果浆;
第二步:在35℃下向果浆中添加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果胶酶混合得到混合料,通过进料泵将混合料输送入酶解罐中,然后采用28KW的微波进行辅助酶解,酶解1h;
所述果胶酶的加入量为果浆的4%;
第三步:采摘到野生的辣木、杜仲,进行切片后晒干至≤5%,然后粉碎过10目筛;将新鲜黑芝麻除杂后,放入烘干机干燥,烘干机的温度为39℃,干燥20小时,然后打成粉;将大蒜去皮后放入搅拌机中打成浆,然后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果胶酶经酶解2小时;将黑山药去皮后放入搅拌机中打成浆,然后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1.5%的果胶酶、质量百分含量为 2.5%的纤维素酶经酶解3小时;将前得到的辣木粉、杜仲粉、黑芝麻粉、酶解后的大蒜浆、酶解后的黑山药浆、酶解后的珍珠李果浆按4:4:4:1.5:7:70的比例混匀,得到混合珍珠李果浆,接着加入蜂蜜将混合珍珠李果浆的可溶固形物含量调至25%;
果胶酶:纤维素酶:果浆的质量比为1.5:3:70;
第四步:将调配后的混合珍珠李果浆置入经126℃高温灭菌45min后的不锈钢发酵空罐中,加热至60℃灭菌35min,然后降温至31℃,接入混合发酵菌种,搅拌,温度控制在31℃,每隔 35分钟真空通氧气一次,48小时后停止通氧,得到发酵液;
所述混合发酵菌种的具体操作是:
(1)采摘8月份成熟的桂林葡萄洗净,称取100g,加入500ML的水250/min搅拌9分钟,然后使用三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得到桂林葡萄汁;
(2)采挖1月份的贺州马蹄,去泥后放置阴凉处8天,然后洗净、去皮,称取10g马蹄加入50ML的水250r/min搅拌8分钟后停止搅拌,然后使用三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即可得到马蹄汁;
(3)将新鲜的河池马铃薯去皮后,切片,称取10g马铃薯片,50ML的水250r/min搅拌9 分钟后停止搅拌,然后使用三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即可得到马铃薯汁;
(4)将桂林葡萄汁10g、马蹄汁10g、蛋白胨2g、硫酸铵0.2g、磷酸氢二钾1g、蒸馏水500mL,调节pH6.0作为液体培养基,接着以v/v计2.0%的接种量将安琪富硒酵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32℃,转速200r/min的条件下,通气系数为0.2,培养23小时后即可得到有效含菌量为 1.29×105cfu/mL的安琪富硒酵母;
(5)将桂林葡萄汁12g、马蹄汁15g、琼脂1g、蜂蜜2g、蒸馏水500mL,调节pH6.5作为液体培养基,接着以v/v计2.5%的接种量将冰酒酵母R-HTS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35℃,转速200r/min的条件下,通气系数为0.15,培养25小时后即可得到有效含菌量为 1.23×105cfu/mL的冰酒酵母R-HTS;
(6)将桂林葡萄汁15g、马铃薯汁20g、蜂蜜2g、琼脂2g混合后加蒸馏水定容至500ml,调节pH6.2作为液体培养基,接着以v/v计2.0%的接种量将酿酒酵母B08090接种于培养基中在温度35℃,培养16小时后即可得到有效含菌量为0.95×105cfu/mL的酿酒酵母B08090;
(7)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安琪富硒酵母、冰酒酵母R-HTS、酿酒酵母B08090按照体积比为 4:2.5:1.5比例混合而得;
第五步,将发酵液用硅藻土板筐过滤器过滤,取清液并将清液泵入灭过菌的不锈钢罐中,控制温度为18℃,发酵23天;
第六步,将发酵的发酵清液泵入另一个灭过菌的不锈钢罐中,然后加热至65℃,保持35 分钟,然后降温至6℃,静置11天;
第七步,将步骤六发酵后得到的果酒用硅藻土过滤器过滤,将所得清液泵入不锈钢贮罐中贮存,进行陈酿;
第八步,灌装:采用玻璃瓶包装,以无菌灌装技术进行珍珠李果酒定量灌装,灌装后的玻瓶压入无菌酒塞、加胶帽热缩;得到富硒珍珠李酒;
第九步,检验:卫生、理化等指标符合相关标准(GB2758-1981发酵酒卫生标准、GB15037-2006葡萄酒)。
功效验证一:
对比例1: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不含辣木粉。
对比例2: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不含杜仲粉。
对比例3: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不含黑芝麻粉。
对比例4: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不含酶解后的大蒜浆。
对比例5: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不含酶解后的黑山药浆。
对比例6: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不含辣木粉、杜仲粉。
对比例7: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不含黑芝麻粉、酶解后的大蒜浆。
对比例8: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不含杜仲粉、酶解后的大蒜浆、酶解后的黑山药浆。
对比例9: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不含辣木粉、黑芝麻粉、酶解后的黑山药浆。
对比例10: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不含辣木粉、杜仲粉、黑芝麻粉、酶解后的大蒜浆。
对比例11: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不含辣木粉、杜仲粉、黑芝麻粉、酶解后的大蒜浆、酶解后的黑山药浆。
将实施例1-3与对比例1-11制备得到的果酒进行硒含量检测,结果见下表:
酒精度(%vol)、总糖(g/L)、总酸(g/L):采用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GBT15038-2006);维生素C含量测定:2,6-二氯靛酚法;总酯含量测定:回流皂化法;硒μg/ml:。
表1
由上表可知,采用的单一使用珍珠李制备得到的果酒(对比例11)的总糖(g/L)、总酸 (g/L)、维生素C含量测定、总酯含量、硒含量均低于对比例1-10,并且实施例1-3的含量成分最佳,并且实施例1-3的酸:糖含量比的口感最好;酒精度的度数相差不大,酒精度与操作工艺参数,例如原料比例、发酵时间等有关,这与本申请设置的对比例的区别不大,因此,酒精度差别不大。
表2
由上表可知,以上的数据作证了采用本申请复配得到的发酵液原料具有协同作用,采用本申请制备得到的珍珠李果酒具有更加优异的抗氧化能力。
功效验证二:
对照组1: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所述混合发酵菌种是将安琪富硒酵母、冰酒酵母R-HTS、酿酒酵母B08090经过常规培养基活化后按照体积比为4:2.5:1.5比例混合而得。
对照组2: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所述混合发酵菌种是将安琪富硒酵母、冰酒酵母R-HTS经过常规培养基活化后按照体积比为4:2.5比例混合而得。
对照组3: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所述混合发酵菌种是将安琪富硒酵母、酿酒酵母B08090经过常规培养基活化后按照体积比为4:1.5比例混合而得。
对照组4: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所述混合发酵菌种是将冰酒酵母R-HTS、酿酒酵母B08090经过常规培养基活化后按照体积比为2.5:1.5 比例混合而得。
对照组5: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所述混合发酵菌种替换成安琪富硒酵母经过常规培养基活化后而得。
对照组6: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所述混合发酵菌种替换成冰酒酵母R-HTS经过常规培养基活化后而得。
对照组7:
该实施例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不相同点是:所述混合发酵菌种替换成酿酒酵母B08090经过常规培养基活化后而得。
对实施例1-3、对照组1-7的制备得到的富硒珍珠李果酒进行表2的果酒品质项目评价。
根据测出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数据,富硒珍珠李果酒的感官特性的表述语被确定。具有评价鉴酒经验的20位成员(10位男士和10位女士)组成一个感官评定小组对已经确定的富硒珍珠李果酒描述语进行打分。在打分之前,每位成员需要进行关于打分方法和确定描述语的培训。从味道、酸度、口感、香气、风味、颜色、整体接受性方面分别对各个酒样进行感官评定,就每一项感官性质都给出等级,以表明它的强度或自己对它的喜好程度,1表示极度不喜欢,2表示极不喜欢,3表示中等不喜欢,4表示轻度不喜欢,5表示无所谓,6表示轻度喜欢,7表示中等喜欢,8表示很喜欢,9表示极度喜欢,用雷达图表示。打分过程中,不同酿酒酵母发酵的富硒珍珠李果酒被随机的提供给感官小组进行品尝,并且每次品尝完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后用清水漱口。
表3
从表3看,采用本申请的发酵菌种经过活化后具有更好发酵活性,采用同样的发酵工艺参数,发酵出来的富硒珍珠李果酒在感官特性上味道酸甜爽口、具有浓郁的珍珠李酒香气、呈玫红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以上的数据作证了采用本申请的发酵菌种具有协同作用。并且通过对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发现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混合发酵菌种在后期的发酵过程中对发酵液的发酵更加充分,从而能够促进复配的原料能够充分释放活性成分,提高抗氧化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采摘的新鲜珍珠李进行催熟、去核、搅碎成果浆;
第二步:在30-45℃下向果浆中添加质量百分含量为1-2%的果胶酶混合得到混合料,通过进料泵将混合料输送入酶解罐中,然后采用25-30KW的微波进行辅助酶解,酶解1h;
所述果胶酶的加入量为果浆的3-5%;
第三步:采摘到野生的辣木、杜仲,进行切片后晒干至≤5%,然后粉碎过10目筛;将新鲜黑芝麻除杂后,放入烘干机干燥,烘干机的温度为38-40℃,干燥20小时,然后打成粉;将大蒜去皮后放入搅拌机中打成浆,然后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1-2%的果胶酶经酶解1.5-2.5小时;将黑山药去皮后放入搅拌机中打成浆,然后加入质量百分含量为1-2%的果胶酶、质量百分含量为2-3%的纤维素酶经酶解2.5-3.5小时;将前得到的辣木粉、杜仲粉、黑芝麻粉、酶解后的大蒜浆、酶解后的黑山药浆、酶解后的珍珠李果浆按3-5:3-5:3-5:1-2:5-8:65-75的比例混匀,得到混合珍珠李果浆,接着加入蜂蜜将混合珍珠李果浆的可溶固形物含量调至20-30%;
第四步:将调配后的混合珍珠李果浆置入经126℃高温灭菌45min后的不锈钢发酵空罐中,加热至60℃灭菌35min,然后降温至30-32℃,接入混合发酵菌种,搅拌,温度控制在30-32℃,每隔35分钟真空通氧气一次,48小时后停止通氧,得到发酵液;
所述的混合发酵菌种由安琪富硒酵母、冰酒酵母R-HTS、酿酒酵母B08090按照3-5:2-3:1-2比例混合制成;
第五步,将发酵液用硅藻土板筐过滤器过滤,取清液并将清液泵入灭过菌的不锈钢罐中,控制温度为14-20℃,发酵20-25天;
第六步,将发酵的发酵清液泵入另一个灭过菌的不锈钢罐中,然后加热至60-70℃,保持30-40分钟,然后降温至5-7℃,静置10-12天;
第七步,将步骤六发酵后得到的果酒用硅藻土过滤器过滤,将所得清液泵入不锈钢贮罐中贮存,进行陈酿;
第八步,灌装:采用玻璃瓶包装,以无菌灌装技术进行珍珠李果酒定量灌装,灌装后的玻瓶压入无菌酒塞、加胶帽热缩;得到富硒珍珠李酒;
第九步,检验:卫生、理化等指标符合相关标准(GB2758-1981发酵酒卫生标准、GB15037-2006葡萄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所述的果胶酶:纤维素酶:果浆的质量比为1-2:2-4:60-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发酵菌种的具体操作是:
(1)将桂林葡萄汁10g、马蹄汁10g、蛋白胨2g、硫酸铵0.2g、磷酸氢二钾1g、蒸馏水500mL,调节pH6.0作为液体培养基,接着以v/v计2.0%的接种量将安琪富硒酵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32℃,转速200r/min的条件下,通气系数为0.2,培养20-25小时后即可得到有效含菌量为1.21×105-1.35×105cfu/mL的安琪富硒酵母;
(2)将桂林葡萄汁12g、马蹄汁15g、琼脂1g、蜂蜜2g、蒸馏水500mL,调节pH6.5作为液体培养基,接着以v/v计2.5%的接种量将冰酒酵母R-HTS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35℃,转速200r/min的条件下,通气系数为0.15,培养24-26小时后即可得到有效含菌量为1.15×105-1.42×105cfu/mL的冰酒酵母R-HTS;
(3)将桂林葡萄汁15g、马铃薯汁20g、蜂蜜2g、琼脂2g混合后加蒸馏水定容至500ml,调节pH6.2作为液体培养基,接着以v/v计2.0%的接种量将酿酒酵母B08090接种于培养基中在温度35℃,培养15-18小时后即可得到有效含菌量为0.87×105-1.06×105cfu/mL的酿酒酵母B08090;
(4)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安琪富硒酵母、冰酒酵母R-HTS、酿酒酵母B08090按照体积比为3-5:2-3:1-2比例混合而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桂林葡萄汁的具体操作是:采摘8月份成熟的桂林葡萄洗净,称取100g,加入500ML的水200-300r/min搅拌8-10分钟,然后使用三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得到桂林葡萄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蹄汁的具体操作是:采挖1月份的贺州马蹄,去泥后放置阴凉处7-10天,然后洗净、去皮,称取10g马蹄加入50ML的水200-300r/min搅拌5-10分钟后停止搅拌,然后使用三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即可得到马蹄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铃薯汁的具体操作是:将新鲜的河池马铃薯去皮后,切片,称取10g马铃薯片,50ML的水200-300r/min搅拌5-10分钟后停止搅拌,然后使用三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即可得到马铃薯汁。
CN201811087408.1A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1360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7408.1A CN109136018A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87408.1A CN109136018A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36018A true CN109136018A (zh) 2019-01-04

Family

ID=64814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87408.1A Pending CN109136018A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3601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5966A (zh) * 2007-04-27 2007-12-12 陕西天裕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木瓜红枣保健果酒的制备方法
KR20170055317A (ko) * 2015-11-11 2017-05-19 롯데칠성음료주식회사 에틸카바메이트의 농도가 저감된 매실주의 제조방법
CN107267341A (zh) * 2017-08-21 2017-10-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增香型珍珠李酒的加工方法
CN107603820A (zh) * 2017-10-31 2018-01-19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降血压珍珠李酒及其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5966A (zh) * 2007-04-27 2007-12-12 陕西天裕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木瓜红枣保健果酒的制备方法
KR20170055317A (ko) * 2015-11-11 2017-05-19 롯데칠성음료주식회사 에틸카바메이트의 농도가 저감된 매실주의 제조방법
CN107267341A (zh) * 2017-08-21 2017-10-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增香型珍珠李酒的加工方法
CN107603820A (zh) * 2017-10-31 2018-01-19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一种降血压珍珠李酒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2316B (zh) 木瓜米酒的酿造方法
CN104593219A (zh) 一种猕猴桃发酵果醋及其酿造方法
CN103131596A (zh) 一种柠檬果酒的加工方法
CN105779206B (zh) 半甜型苹果酒
CN104293575A (zh) 一种杨梅发酵酒的制备方法
CN1317984C (zh) 一种发酵灵芝保健醋饮料及制备方法
CN107094891A (zh) 一种百香果风味凝固型酸奶及其制作方法
CN107384692A (zh) 一种由水果及天然植物发酵制备果饮及果酒的深加工方法
CN105969597A (zh) 一种香蕉果酒的酿制方法
CN108902934A (zh) 一种混合酵素的制备方法
CN107287076A (zh) 一种玫瑰柚子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2742B (zh) 一种杏酒生产制备方法
CN108703287A (zh) 一种含小分子肽与多种酶的美白酵素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7497A (zh) 一种蒜汁桑葚酒
CN105482982B (zh) 一种利用脐橙渣多菌种液态深层发酵生产高品质果醋的方法
CN104232430B (zh) 一种健肤防皱的嘉宝果红茶菌饮料
CN104450398B (zh) 一种高γ‑氨基丁酸梨酒的酿造方法
CN107663487A (zh) 一种荔枝酒的制备方法
CN108949491A (zh) 一种酸梨醋及其酿造方法
CN107603846A (zh) 一种降血压珍珠李果醋及其加工方法
CN105154308B (zh) 火龙果醋的制备工艺
CN109136018A (zh) 一种富硒珍珠李果酒的制备方法
CN107057937A (zh) 一种甜玉米发酵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1021A (zh) 一种葡萄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01399A (zh) 一种富铬大青枣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