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3709A - 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包括电池单元的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包括电池单元的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3709A
CN109073709A CN201780022088.9A CN201780022088A CN109073709A CN 109073709 A CN109073709 A CN 109073709A CN 201780022088 A CN201780022088 A CN 201780022088A CN 109073709 A CN109073709 A CN 109073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econdary cell
battery unit
reaction
upp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20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3709B (zh
Inventor
曺炯万
李松叶
吴松泽
李赫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73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3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3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3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92Determining battery ageing or deterioration, e.g. state of health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0038Circuits for comparing several input signals and for indicating the result of this comparison, e.g. equal, different, greater, smaller (comparing pulses or pulse trains according to amplitud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28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using current integ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4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combining voltage and current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96Acquisition or processing of data for testing or for monitoring individual cells or groups of cells within a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85Test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旨在通过估计电极的厚度方向上的反应而设计出一种具有改善的升压充电性能的二次电池,并且提供一种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的方法和一种用于该方法的电池单元,所述方法包括:(a)制备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具有第一电极/隔板/参比电极/隔板/第二电极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具有上层/多孔膜/下层的结构;(b)设定充电条件以估计所述电池单元的反应;(c)在达到设定的充电条件时,测量所述上层、所述下层和所述电池单元每一者的电压和电流;(d)在充电条件之后,测量所述上层、所述下层和所述电池单元的开路电压;和(e)比较分析利用测得的电流所获得的容量与测得的开路电压。

Description

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包括电池单 元的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2016年11月4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146826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上述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结合在此。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包括电池单元的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移动装置的技术开发和需求增加,对作为能源的二次电池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这些二次电池中,已经开发了具有高能量密度和电压、长循环寿命、低自放电率的锂二次电池。此外,随着应用高容量电池的装置的市场发展,对高容量电池的需求扩大,并且需要更高容量的电极设计来制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输出和高放电电压的锂二次电池作为这些装置的电源。
然而,由于电极层的体积和重量,这些已开发的高容量电池降低了所有电池单元的能量密度,并且在电极活性材料层中经历了电化学反应的非均匀性。
当向二次电池施加电流或电压时,在电极中出现锂离子的浓度梯度,随着电极活性材料层厚度的增加,电极中的这种浓度梯度现象变得更加严重,导致升压充电特性的劣化。此外,电化学反应优先发生在与电解质溶液接触的电极的表面层上,结果,在升压充电的同时锂金属沉积在表面层上。
如上所述,由于活性材料层的厚度,锂离子在电极活性材料层中的反应性不均匀,因而利用高负载电极来改善电池性能,然而,实际上,只有部分电极活性材料参与电池反应,因而由高负载电极对电池性能的改善不及预期。
因此,如果可以在电池操作期间对电极的厚度方向上的电化学反应非均匀性进行定量测量,则在应用增强升压充电用的新材料时,这些测量值可用作实现优化设计的数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内容是在现有技术的背景下设计的,因此本公开内容的目的在于检测电极沿厚度方向的电流差,以估计电化学反应均匀性,同时获得正极和负极的电压曲线。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内容制备了一种具有用于模拟研究反应估计的厚电极的电池单元,所述厚电极是通过利用多孔集电器(穿孔片)形成薄电极并将所述薄电极层叠而形成的。随后,通过对比分析各薄电极层中流动的电流,推断出实际电极中的电化学反应差异。
另外,可以通过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插入参比电极来分离正极和负极的电压曲线,所述参比电极通过在薄铜线上涂覆锂钛氧化物(Li4Ti5O12)活性材料而制造。此外,通过比较每个电极层的OCV值,可从电流量(容量)和电压的差异中推断和分析活性材料中的锂离子的量。
更具体地说,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具有第一电极/隔板/参比电极/隔板/第二电极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具有上层/多孔膜/下层的结构,并且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上层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下层的每一者具有位于集电器上的活性材料层,并且电极接片从每一个集电器延伸出。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二实施方式,一种用于估计在锂二次电池中的第二电极的厚度方向上的锂离子反应性的方法,包括:(a)制备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具有第一电极/隔板/参比电极/隔板/第二电极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具有上层/多孔膜/下层的结构,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上层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下层的每一者具有位于集电器上的活性材料层,并且电极接片从每一个集电器延伸出;(b)将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上层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下层的每一者引出的接片连接至电化学分析设备;(c)确定充电条件,并测量充电期间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上层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下层每一者的电流以及所述电池单元的电压和电流;(d)在充电完成之后,测量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上层、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下层以及所述电池单元的开路电压;和(e)比较分析利用测得的电流所获得的容量与测得的开路电压。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可以是负极且所述第二电极可以是正极,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可以是正极且所述第二电极可以是负极。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任一者中,所述参比电极可以是锂金属。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五实施方式,在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的任一者中,所述多孔膜可具有比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上层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下层每一者大的孔隙率。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六实施方式,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任一者中,所述多孔膜可以是:由聚烯烃基聚合物制成的多孔聚合物膜,所述聚烯烃基聚合物例如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的乙烯均聚物、丙烯均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和/或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由这样的两种或更多种多孔聚合物膜构成的层压结构;或多孔无纺布,诸如高熔点玻璃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七实施方式,在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的任一者中,可从初始时间累积电流,可计算出累积电流值驻留在临界范围内的临界时间,可计算出从所述初始时间到所述临界时间的计算时间周期的平均电压值,并且可基于计算出的平均电压值来估计开路电压。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八实施方式,在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的任一者中,所述临界时间可计算为当所述累积电流值为0时的时间。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第九实施方式,在第一至第八实施方式的任一者中,所述计算时间可将所述累积电流值的符号变化时的时间计算为所述临界时间。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能够估计电极厚度方向上的反应均匀性或反应性,因此,可以参考估计结果来改进电池设计。另外,可以设计出具有改进升压充电性能的高负载电极的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附图图解说明了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并与以下描述一起用于提供对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方面的进一步理解。然而,本公开内容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附图。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实施方式的电池单元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实施方式的电池单元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第一电极的接片、第二电极的上层接片、第二电极的下层接片和参比电极的每一者都连接至电分析器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在实施例1中以0.33C-速率充电期间的电压曲线的曲线图。
图5是示出在实施例1的充电期间,实时测量用作第二电极的负极上层和负极下层中流动的电流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6是示出在实施例1中以0.33C-速率充电期间,用作第二电极的负极上层和负极下层的电压曲线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在实施例1的充电期间,用作第二负极的上层和下层的充电容量分布的曲线图。
最佳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各实施方式。在描述之前,在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应解释为受限于一般意义和词典意义,而是应在以允许发明人对最佳解释适当地定义术语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对应于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方面的意义和概念来解释。因此,在此陈述的各实施方式和附图中描绘的配置仅仅是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本公开内容的全部技术构思,因此应当理解,在做出本发明时,可以对其进行许多其它等同替换和修改。
如本文所使用的“电池单元”不限于特定类型,但作为具体实例,包括具有高能量密度、放电电压和输出稳定性优点的锂二次电池,诸如锂离子(Li-ion)二次电池、锂聚合物(Li-polymer)二次电池或锂离子聚合物(Li-ion polymer)二次电池。
参照图1和图2进行描述,根据本公开内容实施方式的锂二次电池具有如下结构:其中藉由在电极集电器110的一个表面上涂覆活性材料层100而形成的第一电极、隔板400'和400"、参比电极300、以及第二电极按顺序堆叠。
在本说明书中,用于测量沿厚度方向的锂离子反应性的电极被称为“第二电极”。第二电极可以是正极或负极。当第一电极是正极时,第二电极是负极,并且当第一电极是负极时,第二电极是正极。
基于多孔膜500,第二电极包括:位于多孔膜500上的上层,即电极集电器210',和形成于电极集电器210'的一个表面上的电极活性材料层200';和位于多孔膜500下方的下层,即电极集电器210",和形成于电极集电器210"的一个表面上的电极活性材料层200"。
上层和下层的每一者进一步包括从电极集电器延伸出的电极接片220'、220"。
第二电极是意图制造或批量生产的电极,将活性材料浆料分成两份或以预定比例划分并涂覆在两个电极集电器上,以形成第二电极的上层和第二电极的下层。或者,为了制造或批量生产具有负载在用于正极集电器的铝箔上的预定高度(例如,20μm厚)的正极活性材料层的电极,可将第二电极的上层和第二电极的下层制备为每一者都在铝箔上具有10μm厚的正极活性材料层。
近来,提出了一种双层电极,使用两种或更多种活性材料浆料(混合电极材料)制造该双层电极为一个电极,并且也可以根据本公开内容来测量形成双层的每个活性材料层的锂离子反应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用于形成双层的活性材料浆料来制造第二电极的上层和第二电极的下层的每一者。可以以变化的一种或多种组分需求,例如,活性材料类型(种类)、导电材料类型、粘合剂类型、活性材料粒度、导电材料粒度和粘合剂粒度,来形成双层,但本公开内容并不限于此。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所述多孔膜插置在上层和下层之间。
本公开内容的多孔膜优选地制造成具有足够的尺寸以覆盖第二电极的上层和第二电极的下层,并且优选地具有均匀地形成在整个多孔膜上的孔隙。
在本公开内容中,多孔膜具有应当形成为不妨碍锂离子在上层和下层之间移动的孔隙。为此,例如,多孔膜的孔隙具有比第二电极的上层的孔隙和第二电极的下层的孔隙大的尺寸。另外,本公开内容的多孔膜优选地具有均匀地形成在整个膜上的孔隙。考虑到这一点,本公开内容的多孔膜的孔隙率优选地高于第二电极的上层的表面层的孔隙率和第二电极的下层的表面层的孔隙率。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同时,多孔膜可具有0.01至50μm、0.01至10μm、或0.01至5μm的最长孔径,并且具有10%至95%、20%至50%、或30%至40%的孔隙率。在这种情况下,孔隙不限于特定的形状,并且例如可具有圆形、椭圆形和/或长椭圆形。
另外,本公开内容的多孔膜优选尽可能地薄以防止其起阻力作用。例如,厚度可在10nm~10μm或10nm~5μm的范围内,但并不限于此。
本公开内容的多孔膜包括由聚烯烃基聚合物制成的多孔聚合物膜,所述聚烯烃基聚合物例如是,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的乙烯均聚物、丙烯均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和/或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由这样的两种或更多种多孔聚合物膜构成的层压结构;或多孔无纺布,诸如高熔点玻璃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由于本公开内容的多孔膜不用于商业产品,因此制造具有最低阻力的多孔膜比安全性更重要。在这方面,本公开内容的多孔膜可不包括用于形成电极粘结层的粘合剂聚合物和/或用于改善耐热性或机械强度的陶瓷。
正极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制造:例如,将正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和粘合剂的混合物施加至正极集电器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并对其进行干燥,必要时可向混合物中加入填料。
正极集电器一般可为3μm至500μm厚。然而,当正极是第二电极时,上层中使用的正极集电器可更薄,以防止反应估计精度降低。例如,正极集电器可为1μm至20μm厚,或者为1μm至10μm厚。当正极集电器具有高导电性同时不对相应电池引起化学反应时,其不限于任何特定类型,并且可包括,例如:不锈钢、铝、镍、钛、煅烧碳、或具有经碳、镍、钛和/或银处理过的表面的铝或不锈钢。正极集电器可具有细微的表面纹理,以提高与正极活性材料的粘附性,并且正极集电器是多孔的以允许锂离子的顺畅移动。
正极接片可从正极集电器延伸出。
正极活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诸如锂钴氧化物(LiCoO2)和锂镍氧化物(LiNiO2)的层状化合物或由一种或多种过渡金属取代的化合物;化学式为Li1+xMn2-xO4(x=0~0.33)、LiMnO3、LiMn2O3、LiMnO2的锂锰氧化物;锂铜氧化物(Li2CuO2);钒氧化物,诸如LiV3O8、LiFe3O4、V2O5、Cu2V2O7;由化学式LiNi1-xMxO2(M=Co、Mn、Al、Cu、Fe、Mg、B或Ga,x=0.01~0.3)表示的Ni-位的锂镍氧化物;由化学式LiMn2-xMxO2(M=Co、Ni、Fe、Cr、Zn或Ta,x=0.01~0.1)或Li2Mn3MO8(M=Fe、Co、Ni、Cu或Zn)表示的锂锰复合氧化物;LiMn2O4,其中化学式中Li部分地被碱土金属离子取代;二硫化合物;和Fe2(MoO4)3
基于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在内的混合物的总重量,导电材料通常以1重量%至30重量%的量进行添加。当导电材料具有导电性同时不对相应电池引起化学反应时,其不限于任何特定类型,并且可包括,例如:石墨,诸如天然石墨和人工石墨;炭黑,诸如炭黑、乙炔黑、科琴黑、槽法炭黑、炉法炭黑、灯黑和热炭黑;导电纤维,诸如碳纤维或金属纤维;金属粉末,诸如氟化碳粉末、铝粉和镍粉;导电晶须,诸如氧化锌和钛酸钾;导电金属氧化物,诸如钛氧化物;导电材料,诸如聚苯撑的衍生物。
粘合剂有助于使活性材料结合至导电材料并且有助于使活性材料结合至集电器,并且基于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在内的混合物的总重量,粘合剂通常以1重量%至30重量%的量进行添加。粘合剂的实例可包括,聚偏二氟乙烯、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CMC)、淀粉、羟丙基纤维素、再生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PDM)、磺化EPDM、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氟橡胶和各种共聚物。
填料是被可选地用于抑制正极膨胀的物质,且当填料是纤维材料同时不对相应电池引起化学变化时,其不限于任何特定类型,并且可包括,例如:烯烃基聚合物,诸如聚乙烯和聚丙烯;纤维材料,诸如玻璃纤维和碳纤维。
负极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制造:将负极活性材料施加至负极集电器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并对其进行干燥,必要时可以任选地添加上述组分。
负极集电器一般为3μm至500μm厚。然而,当负极是第二电极时,上层中使用的负极集电器可更薄,以防止反应估计精度降低。例如,负极集电器可为1μm至20μm厚,或者为1μm至10μm厚。当负极集电器具有导电性同时不对相应电池引起化学反应时,其不限于任何特定类型,并且可包括,例如:铜、不锈钢、铝、镍、钛、煅烧碳、具有经碳、镍、钛和银处理过的表面的铜或不锈钢、和铝镉合金。另外,类似于正极集电器,负极集电器可具有细微的表面纹理,以提高与负极活性材料的粘结强度,并且负极集电器是多孔的以允许锂离子的顺畅移动。
负极接片可从负极集电器延伸出。
负极活性材料例如可包括:碳,诸如非石墨化碳和石墨系碳;金属复合氧化物,诸如LixFe2O3(0≤x≤1)、LixWO2(0≤x≤1)、SnxMe1-xMe'yOz(Me:Mn、Fe、Pb、Ge;Me':Al、B、P、Si、周期表第1、2和3族元素、卤素;0≤x≤1;1≤y≤3;1≤z≤8);锂金属;锂合金;硅系合金;锡系合金;金属氧化物,诸如SnO、SnO2、PbO、PbO2、Pb2O3、Pb3O4、Sb2O3、Sb2O4、Sb2O5、GeO、GeO2、Bi2O3、Bi2O4、和Bi2O5;导电聚合物,诸如聚乙炔;和Li-Co-Ni系材料。
隔板插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且使用具有高离子渗透性和机械强度的绝缘薄膜。隔板通常具有0.01~10微米的孔径,并且通常具有5~300微米的厚度。隔板包括本领域中通常使用的隔板,并且包括,例如,有机/无机复合多孔安全加强隔板(SRS),其在多孔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涂覆有无机颗粒和粘合剂聚合物的混合物;例如,耐化学腐蚀的和疏水性的烯烃基聚合物,诸如聚丙烯;由玻璃纤维或聚乙烯制成的片材或无纺布。当使用诸如聚合物电解质之类的固体电解质作为电解质时,所述固体电解质可充当隔板。
在将本公开内容的电极组件或电池单元容纳在诸如袋型电池壳体之类的电池壳体中之后,向其中注入电解质溶液,可执行反应估计。
电解质溶液可以是含锂盐的非水电解质溶液,并且包括非水电解质溶液和锂盐。非水电解质溶液包括非水有机溶剂、有机固体电解质和无机固体电解质,但并不限于此。
非水有机溶剂例如可包括:非质子有机溶剂,诸如N-甲基-2-吡咯烷酮、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丁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γ-丁内酯、1,2-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甲亚砜、1,3-二氧戊环、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氧戊环、乙腈、硝基甲烷、甲酸甲酯、乙酸甲酯、磷酸三酯、三甲氧基甲烷、二氧戊环衍生物、环丁砜、甲基环丁砜、1,3-二甲基-2-咪唑烷酮、碳酸丙烯酯衍生物、四氢呋喃衍生物、醚、丙酸甲酯、和丙酸乙酯。
有机固体电解质例如可包括:聚乙烯衍生物、聚环氧乙烷衍生物、聚环氧丙烷衍生物、磷酸酯聚合物、多聚赖氨酸(agitation lysine)、聚酯硫化物、聚乙烯醇、聚偏二氟乙烯、和含有离子解离基团的聚合物。
无机固体电解质例如可包括:Li的氮化物、卤化物和硫酸盐,诸如Li3N、LiI、Li5NI2、Li3N-LiI-LiOH、LiSiO4、LiSiO4-LiI-LiOH、Li2SiS3、Li4SiO4、Li4SiO4-LiI-LiOH、和Li3PO4-Li2S-SiS2
锂盐是易溶于非水电解质的材料,并且例如可包括:LiCl、LiBr、LiI、LiClO4、LiBF4、LiB10Cl10、LiPF6、LiCF3SO3、LiCF3CO2、LiAsF6、LiSbF6、LiAlCl4、CH3SO3Li、CF3SO3Li、(CF3SO2)2NLi、氯硼烷锂、低级脂肪族羧酸锂、四苯硼酸锂、和/或亚氨基锂。
另外,为了提高充电/放电特性和阻燃性,例如,可在非水电解质溶液中添加吡啶、亚磷酸三乙酯、三乙醇胺、环醚、乙二胺、n-乙二醇二甲醚(glyme)、六磷酸三酰胺、硝基苯衍生物、硫、醌亚胺染料、N-取代的恶唑烷酮、N,N-取代的咪唑烷、乙二醇二烷基醚、铵盐、吡咯、2-甲氧基乙醇、和三氯化铝。在一些情况下,为了赋予不燃性,可进一步添加含卤溶剂,诸如四氯化碳和三氟乙烯,为了改善高温存储特性,可添加二氧化碳气体,并且可添加氟代碳酸乙烯酯(Fluoro-Ethylene Carbonate,FEC)和/或丙烯基磺酸内酯(Propene sultone,PRS)。
在一个具体实例中,可通过将诸如LiPF6、LiClO4、LiBF4和LiN(SO2CF3)2之类的锂盐添加至作为高介电常数溶剂的环状碳酸酯(例如EC或PC)和作为低粘度溶剂的线性碳酸酯(例如DEC、DMC或EMC)的混合溶剂中,从而制备含锂盐的非水电解质。
参比电极被安装成独立地测量二次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每一者的电位。参比电极组件的一侧插入到袋型壳体中的电池单元或电极组件中,并且另一侧从电池单元或电极组件引出。
另外,参比电极的一侧可优选地位于电极组件的中心处。
参比电极可包括参比电极引线和连接至参比电极引线的一侧的锂金属。另外,参比电极可进一步包括绝缘膜,锂金属被所述绝缘膜包封。
参比电极引线由细长薄金属板制成,当材料为具有高导电性的金属材料时,不限于特定材料,例如,可使用铜(Cu)或涂覆有镍(Ni)的铜。当用涂覆有镍(Ni)的铜作为参比电极引线时,铜提供高导电性,涂覆在铜表面上的镍提供良好的耐腐蚀性。
所述锂金属可连接至参比电极引线,例如,使得锂金属包裹参比电极引线的纵向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另外,在两个隔板插置在形成电极组件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情形中,锂金属可插入/介入两个隔板之间。在一个隔板插置在形成电极组件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情形中,绝缘膜可优选地围绕参比电极的锂金属,并且参比电极可插入/介入正极与隔板之间或插入/介入负极与隔板之间。
由锂金属产生的锂离子移动通过填充在电池壳体中的电解质溶液,因此,可以单独测量正极或负极(相对于锂金属)的(相对)电位。
绝缘膜可用于防止由参比电极引线和锂金属接触电极组件而引起的短路,并且所述绝缘膜可形成为包裹锂金属。对于绝缘膜,可以使用分离膜,这是为了确保由锂金属产生的锂离子的自由移动,并且分离膜可由与设置在电极组件中的隔板相同的材料制成。
所述分离膜例如可包括平坦多孔基板、以及通过粘合剂结合在所述平坦多孔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无机颗粒和表面活性剂。
同时,尽管附图中示出绝缘膜仅包裹参比电极引线的其中形成有锂金属的区域,但本公开内容并不限于此。也就是说,绝缘膜可形成为甚至包裹参比电极引线的其中未形成锂金属的区域,以便完全防止电池单元或电极组件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短路风险。
另外,本公开内容提供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元在内的电池组和装置。
此外,二次电池不受构成二次电池的元件的数量的限制。因此,二次电池应当被理解为包括:单电池,所述单电池包括一个封装中的正极/隔板/负极的组装体和电解质;以及单电池的组装体;其中多个组装体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的模块;其中多个模块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的电池组;和其中多个电池组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的电池系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设计包括高负载电极的二次电池之前,在预测真实二次电池的厚度方向上的电化学反应差异的过程中,执行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的方法。
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参照图3进行描述,第一电极的电极接片120和参比电极300连接至主要电分析器或主电分析器A,第二电极的上层电极接片220'和第二电极的下层电极接片220"的每一者连接至辅助电分析器或从电分析器a1、a2。另外,为了确定图6中所示的曲线图的上层和下层之间的OCV差,通过各个通道b1、b2来测量电压。
本公开内容中可用的电分析器可以是本领域中通常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的电化学设备,例如Bio-Logic Science Instrument的VMP3(型号)。
随后,恒定电流被施加(输入)至主通道中直至达到充电终止电压,测量(输出)电池单元的电压。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参比电极分离正极和负极的电压曲线。另外,测量在充电过程中于第二电极的上层和下层的每一者中流动的电流。在这种情况下,当实验结果表明,在上层中流动的电流量比下层中的电流量大时,据估计,在第二电极的厚度方向上的锂离子反应性不均匀。可以通过对所测量的电流量进行积分来计算第二电极的上层和下层的充电容量。
随后,测量开路电压。测量开路电压的方法包括测量电池单元的充/放电电流。随后,将测得的电流从初始时间累积。随后,计算累积电流值驻留在临界范围内的临界时间。
从初始时间累积电流,计算累积电流值驻留在临界范围内的临界时间,计算从初始时间到临界时间的计算时间周期的平均电压值,基于计算出的平均电压值可以估计开路电压。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出的平均电压值是在从初始时间到临界时间的周期测量的电压值的平均值。换句话说,平均电压值是针对计算时间测量的电压值的平均值。
临界时间可将当累积电流值为0时的时间计算为临界时间。
计算时间可将当累积电流值的符号变化时的时间计算为临界时间。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内容另一实施方式的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的方法中,所述开路电压可指当电池单元中不存在诸如电流或电压之类的外部电偏置时的值,即停机时间(rest time)的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详细地描述各实施方式,以更具体地解释本公开内容。然而,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实施方式可修改为许多其他形式,且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提供本公开内容的各实施方式是为了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和全面地解释本公开内容。
实施例
将包括含有三种组分(Ni、Mn、Co)的锂氧化物活性材料在内的正极活性材料层涂覆在铝箔的一个表面上来制备93μm厚的正极。制备60μm厚的锂金属板用于参比电极,并将包括人工石墨的负极活性材料层涂覆在铜箔的一个表面上来制备63μm厚的负极。
制造出具有以下结构的电池单元:正极/隔板/参比电极/隔板/负极(上层)/多孔膜/负极(下层)。
电化学反应非均匀性的测量
测量实施例中制造的电池单元的上层负极和下层负极中的电化学反应的非均匀性。
图4是示出在实施例1中以0.33C-速率充电期间的电压曲线的曲线图。参照图1,在主通道中施加(输入)0.33C-速率的电流,并测量(输出)电池单元的电压。对于电分析器,使用Bio-Logic Science Instrument的VMP3(型号)。在这种情况下,可借助于参比电极分离正极和负极的电压曲线。具体地,可以观察到在充电过程中负极的电压变化。
图5是示出在根据实施例1的充电期间,实时测量上层负极和下层负极中流动的电流的结果的曲线图。参照图5,可以看出,在上层中流动的电流量比下层中的电流量大。可以通过对所测量的电流量进行积分来计算上层和下层的充电容量。
图6是示出在根据实施例1的充电期间,上层和下层的电压曲线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在根据实施例1的充电期间,上层和下层的充电容量分布的曲线图。参照图7,用全电池标记的曲线图显示由主电化学分析器直接测量的容量,用“上层+下层”标记的曲线图(标示为○)是由从电化学分析器(对应于图3的a1、a2)获得的电流值计算出的,由于发现全电池曲线图和“上层+下层”曲线图具有相同的值,因此可以看出,对于上层和下层每一者单独测量的电流值中没有误差。同时,在负极充电期间,未发现上层和下层之间的电压曲线存在差异,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出,下层的充电容量低于上层。图6示出了当充电反应完成之后没有外加电力时,上层和下层之间的OCV差。
尽管上文已针对有限数目的实施方式和附图描述了本公开内容,但本公开内容并不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方面和所附权利要求赋予的等同物的全部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内容作出各种改变和修改。

Claims (8)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a)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具有第一电极/隔板/参比电极/隔板/第二电极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具有上层/多孔膜/下层的结构,
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上层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下层的每一者具有位于集电器上的活性材料层,并且电极接片从每一个集电器延伸出。
2.一种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的方法,包括:
(a)制备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具有第一电极/隔板/参比电极/隔板/第二电极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具有上层/多孔膜/下层的结构,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上层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下层的每一者具有位于集电器上的活性材料层,并且电极接片从每一个集电器延伸出;
(b)将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上层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下层的每一者引出的接片连接至电压电流测量设备;
(c)确定充电条件,并测量充电期间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上层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下层每一者的电流以及所述电池单元的电压和电流;
(d)在充电完成之后,测量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上层、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下层以及所述电池单元的开路电压;和
(e)比较分析利用测得的电流所获得的容量与测得的开路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是负极且所述第二电极是正极,或者所述第一电极是正极且所述第二电极是负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的方法,其中所述参比电极是锂金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孔膜具有比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上层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所述下层每一者大的孔隙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的方法,其中从初始时间累积电流,计算出累积电流值驻留在临界范围内的临界时间,计算出从所述初始时间到所述临界时间的计算时间周期的平均电压值,并且所述开路电压被估计为计算出的平均电压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的方法,其中所述临界时间被计算为当所述累积电流值为0时的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的方法,其中所述计算时间将所述累积电流值的符号变化时的时间计算为所述临界时间。
CN201780022088.9A 2016-11-04 2017-11-06 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包括电池单元的二次电池 Active CN1090737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60146826 2016-11-04
KR10-2016-0146826 2016-11-04
PCT/KR2017/012495 WO2018084675A1 (ko) 2016-11-04 2017-11-06 이차 전지의 반응 추정 방법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전지셀을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3709A true CN109073709A (zh) 2018-12-21
CN109073709B CN109073709B (zh) 2020-12-04

Family

ID=62077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2088.9A Active CN109073709B (zh) 2016-11-04 2017-11-06 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包括电池单元的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70665B2 (zh)
EP (1) EP3425412A4 (zh)
KR (1) KR102014474B1 (zh)
CN (1) CN109073709B (zh)
WO (1) WO201808467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18262A1 (en) * 2019-03-18 2021-07-15 Lg Chem, Ltd. Battery Management Apparatus
CN113711407A (zh) * 2020-01-02 2021-11-26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用于评估电极性能的电极组件和电极性能评估方法
CN114982040A (zh) * 2020-09-17 2022-08-30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电极电池及储能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61177B1 (ko) 2018-08-01 2021-06-07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내부단락 시험용 이차전지, 이를 이용한 이차전지 내부단락 시험 방법 및 장치
KR102412587B1 (ko) * 2018-11-29 2022-06-23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셀 성능 측정방법
US11302955B2 (en) * 2019-04-02 2022-04-12 Chongqing Jinkang Powertrain New Energy Co., Ltd. Battery cell design with a coated lithium reference electrode
KR20240028725A (ko) * 2022-08-25 2024-03-0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원 공급 장치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4948A (ja) * 1997-05-30 1998-12-18 Tdk Corp 電極、この電極を用いたリチウム2次電池および電気2重層キャパシタ
CN1484337A (zh) * 2002-09-17 2004-03-24 三星Sdi株式会社 锂蓄电池
CN101192684A (zh) * 2006-11-30 2008-06-04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双极性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15992A (zh) * 2007-05-29 2008-12-03 三星Sdi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
CN102498609A (zh) * 2009-09-18 2012-06-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充放电方法、以及包含锂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系统、电池包、电池模块、电子设备和车辆
CN102593539A (zh) * 2012-02-13 2012-07-18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电位的方法
CN103390764A (zh) * 2013-08-02 2013-11-13 清华大学 容量可恢复锂离子电池
US8679677B1 (en) * 2009-12-21 2014-03-25 Quallion Llc Incorportation of reference electrode into electrodes of electrochemical device
CN104600240A (zh) * 2013-10-31 2015-05-06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极组件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
CN204375843U (zh) * 2013-05-07 2015-06-03 株式会社Lg化学 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包含其的二次电池和线缆型二次电池
CN104698385A (zh) * 2013-12-06 2015-06-10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状态计算装置和电池状态计算方法
US20150263379A1 (en) * 2013-06-20 2015-09-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lectrochemical cell for lithium-based batteries
CN105308786A (zh) * 2013-06-20 2016-02-03 Hrl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用于电压监测的参比电极的电池
CN105393399A (zh) * 2013-10-31 2016-03-09 株式会社Lg化学 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
KR20160059688A (ko) * 2014-11-19 2016-05-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 조립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5837A (ja) * 2000-12-06 2002-06-21 Nisshinbo Ind Inc 高分子ゲル電解質及び二次電池並びに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
KR100618233B1 (ko) 2004-05-18 2006-09-01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고분자전해질막 연료전지용 막 전극 어셈블리의 분극 특성평가 시스템
EP2154745B1 (en) 2007-05-08 2014-07-16 Panasonic Corporation Polyelectrolyte-type fuel cell and voltage measurement method of cell in the same
JP5323375B2 (ja) 2008-03-25 2013-10-23 株式会社Kri 蓄電デバイスの電圧分布評価方法
CN105277899B (zh) 2010-01-19 2018-02-13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二次电池的充电状态测定装置以及充电状态测定方法
EP2442400A1 (en) 2010-10-13 2012-04-1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Electrochemical cell based on lithium technology with internal reference electrode, process for its production and methods for simultaneous monitoring the voltage or impedance of the anode and the cathode thereof
US9244132B2 (en) 2011-09-12 2016-01-26 Eaglepicher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battery state-of-health
JP5946955B2 (ja) * 2012-04-30 2016-07-06 エルジー・ケム・リミテッド 二次電池のパラメータ推定装置及び方法
KR101715540B1 (ko) 2012-11-12 2017-03-13 도요타지도샤가부시키가이샤 비수 전해질 2차 전지
WO2014182063A1 (ko) 2013-05-07 2014-11-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용 전극, 그의 제조방법, 그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및 케이블형 이차전지
JP6260812B2 (ja) 2013-12-05 2018-01-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池残存容量推定装置、電池残存容量判定方法及び電池残存容量判定プログラム
KR101798201B1 (ko) 2014-10-01 2017-11-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 전지의 방전 출력 추정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48642B1 (ko) 2014-10-31 2017-06-1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 전지의 출력 조정 장치 및 방법
KR101810185B1 (ko) 2015-04-29 2017-12-1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기화학소자용 전극 및 상기 전극을 제조하는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4948A (ja) * 1997-05-30 1998-12-18 Tdk Corp 電極、この電極を用いたリチウム2次電池および電気2重層キャパシタ
CN1484337A (zh) * 2002-09-17 2004-03-24 三星Sdi株式会社 锂蓄电池
CN101192684A (zh) * 2006-11-30 2008-06-04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双极性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15992A (zh) * 2007-05-29 2008-12-03 三星Sdi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
CN102498609A (zh) * 2009-09-18 2012-06-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充放电方法、以及包含锂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系统、电池包、电池模块、电子设备和车辆
US8679677B1 (en) * 2009-12-21 2014-03-25 Quallion Llc Incorportation of reference electrode into electrodes of electrochemical device
CN102593539A (zh) * 2012-02-13 2012-07-18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电位的方法
CN204375843U (zh) * 2013-05-07 2015-06-03 株式会社Lg化学 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包含其的二次电池和线缆型二次电池
US20150263379A1 (en) * 2013-06-20 2015-09-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lectrochemical cell for lithium-based batteries
CN105308786A (zh) * 2013-06-20 2016-02-03 Hrl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用于电压监测的参比电极的电池
CN103390764A (zh) * 2013-08-02 2013-11-13 清华大学 容量可恢复锂离子电池
CN104600240A (zh) * 2013-10-31 2015-05-06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极组件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
CN105393399A (zh) * 2013-10-31 2016-03-09 株式会社Lg化学 堆叠-折叠型电极组件
CN104698385A (zh) * 2013-12-06 2015-06-10 株式会社东芝 电池状态计算装置和电池状态计算方法
KR20160059688A (ko) * 2014-11-19 2016-05-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 조립체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OPHIE SOLCHENBACH ET.AL: "A Gold Micro-Reference Electrode for Impedance and Potential Measurements in Lithium Ion Batteries",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218262A1 (en) * 2019-03-18 2021-07-15 Lg Chem, Ltd. Battery Management Apparatus
US11824395B2 (en) * 2019-03-18 2023-11-21 Lg Energy Solution, Ltd. Battery management apparatus
CN113711407A (zh) * 2020-01-02 2021-11-26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用于评估电极性能的电极组件和电极性能评估方法
CN113711407B (zh) * 2020-01-02 2024-01-26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用于评估电极性能的电极组件和用于评估电极性能的方法
CN114982040A (zh) * 2020-09-17 2022-08-30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电极电池及储能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25412A1 (en) 2019-01-09
CN109073709B (zh) 2020-12-04
KR20180050248A (ko) 2018-05-14
EP3425412A4 (en) 2019-01-09
WO2018084675A1 (ko) 2018-05-11
US20190094309A1 (en) 2019-03-28
US10670665B2 (en) 2020-06-02
KR102014474B1 (ko) 2019-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4009B (zh) 锂二次电池
CN109073709A (zh) 用于估计二次电池的反应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包括电池单元的二次电池
CN110785886B (zh) 锂二次电池
CN108028431B (zh) 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以及由此制造的电池单元
CN110062973A (zh) 二次电池用硅氧化物负极的预锂化方法
CN107431186A (zh) 多层电极以及包含该多层电极的锂二次电池
CN103563140B (zh) 具有增强的功率密度特性的高输出锂二次电池
CN105830266B (zh) 阶梯状结构的混合型电极组件
US20180233772A1 (en)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same
CN103548187B (zh) 具有增强的功率密度特性的高输出锂二次电池
CN104956530A (zh) 二次电池用负极及包括该负极的锂二次电池
CN110419132A (zh) 包括使用治具的固定过程的制造袋形电池单体的方法
CN108475811B (zh) 具有改进的寿命特性的电池系统和用于操作电池系统的方法
CN104956537A (zh) 包含具有不同表面积的电极的电极层压物和使用所述电极层压物的二次电池
KR20150029054A (ko) 전해액 함침성이 향상된 전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
CN105121539A (zh) 交联复合物粒子和包含其的二次电池
CN110226250A (zh) 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和包含该正极的锂二次电池
CN108370031A (zh) 制备包括高容量电极的二次电池的方法
CN106688128B (zh) 包含交替布置的电极混合物部和不可逆部的电极以及包含所述电极的二次电池
KR101750478B1 (ko) 전지셀의 용량 등급을 산정하는 방법
CN110495022A (zh) 无集电器的电极和包括该电极的二次电池
CN110313095A (zh) 包括治具分级的制造袋形电池单体的方法
CN110392946A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具有减少的扭曲的单面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US11309579B2 (en)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11902974B (zh) 具有均匀孔隙率的多层电极以及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3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