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0031A - 制备包括高容量电极的二次电池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备包括高容量电极的二次电池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0031A
CN108370031A CN201780004286.2A CN201780004286A CN108370031A CN 108370031 A CN108370031 A CN 108370031A CN 201780004286 A CN201780004286 A CN 201780004286A CN 108370031 A CN108370031 A CN 108370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ated portion
electrode mixture
method described
secondary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42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70031B (zh
Inventor
安智熙
李恩周
李明基
宋周容
郑熙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7/00959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048143A1/ko
Publication of CN108370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0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70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0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4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electrode col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compressing or compaction
    • H01M4/0435Rolling or calend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71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thermal treatment, e.g. firing, sintering, backing particulate active material, thermal decomposition, pyrolysi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工序:(a)在电极片材上部分地涂覆包含电极混合物(electrode mix)和溶剂(solvent)的电极浆料,使得涂覆部分定位成在涂覆部分之间夹有未涂覆部分;(b)干燥涂覆部分以去除溶剂;和(c)辊压经干燥的涂覆部分,其中在工序(c)中,涂覆部分的厚度减小并且电极混合物移动到未涂覆部分,导致未涂覆部分消失。

Description

制备包括高容量电极的二次电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制备包括高容量电极的二次电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技术发展和对移动设备需求的增加,对作为能源的二次电池的需求快速增加。在这样的二次电池当中,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操作电压、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的锂二次电池已商用并被广泛使用。
近来,随着对环境问题关注的增长,已积极进行对能够取代作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的诸如汽油车和柴油车之类的使用化石燃料的车辆的电动车辆(EV)、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等的研究。尽管镍金属氢化物(Ni-MH)二次电池主要用作电动车辆(EV)、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等的电源,但已积极进行对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放电电压和输出稳定性的锂二次电池的应用的研究,而且一些锂二次电池已商业化。
锂二次电池具有其中包含锂盐的非水电解质浸渍在电极组件中的结构,在电极组件中,多孔隔膜夹在正极与负极之间,正极和负极每一个都是通过在电极集流体上涂覆活性材料而制备的。一般来说,电极中的每一个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制备的,即,将活性材料和粘合剂树脂成分混合并将混合物分散在溶剂中以制备电极混合物,将电极混合物涂覆在集流体的表面上,并且执行辊压工序、干燥工序、冲槽(notching)工序、分切(slitting)工序等。
另一方面,随着对高容量电池单元的需求增加,已开发和使用用于增加电极混合物的负载量的技术。然而,当涂覆这种大量的电极混合物时,在涂覆工序之后执行的辊压工序中,其上涂覆有该大量的电极混合物的电极混合物层和其上未涂覆有电极混合物的未涂覆部分具有不同的辊压比,由此在辊压工序过程中未涂覆部分可弯曲或者电极混合物层从电极片材脱离,这成为问题。
因此,为了降低制备高负载和高容量的二次电池时电极的缺陷率,有必要开发一种新技术,其能克服其中未涂覆部分弯曲或电极混合物层从电极片材脱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提供本公开内容来解决相关技术的上述问题和过去已确定的技术问题。
具体地说,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制备电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高容量电极的制备过程中,将在辊压工序中发生的其中过度的压力被施加至涂覆部分的电极混合物层而使得电极混合物层从电极片材脱离的现象、和其中未涂覆部分的辊压速率比涂覆部分的辊压速率相对高而使得未涂覆部分弯曲的现象最小化,从而表现出较高生产率和提高的容量。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面的目的,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制备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包括:(a)在电极片材上部分地涂覆包含电极混合物(electrode mix)和溶剂(solvent)的电极浆料,使得涂覆部分定位成在所述涂覆部分之间夹有未涂覆部分的工序;(b)干燥所述涂覆部分以去除所述溶剂的工序;和(c)辊压经干燥的所述涂覆部分的工序,其中在工序(c)中,所述涂覆部分的厚度减小并且所述电极混合物移动到所述未涂覆部分,导致所述未涂覆部分消失。
就是说,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制备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的方法中,部分地涂覆电极浆料,使得在涂覆部分之间形成未涂覆部分,然后在辊压工序过程中,电极混合物层的一部分从涂覆部分被推挤以填充未涂覆部分,使得分散了压力。因此,可显著降低其中涂覆部分的电极混合物层从正在制备的电极片材脱离的缺陷电极的可能性。一般来说,由于未涂覆部分的高的辊压速率而导致发生电极弯曲的问题。然而,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制备方法,由于涂覆部分的电极混合物层的一部分移动到未涂覆部分,所以电极混合物填充未涂覆部分,由此可制备具有整体均匀厚度的电极。因此,电极的锂离子导电率变得均匀,电阻降低,并且可制备具有提高的容量和寿命特性的电极和二次电池。
在此,在通过工序(c)中的辊压而制备的电极中,电极混合物的涂覆量可以是4mAh/cm2或更大,更具体地可以是5mAh/cm2或更大,本公开内容的电极混合物的涂覆量可以是相关技术的电极制备中的涂覆量的大约4倍或更大。
因此,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每一个电极的充电/放电循环过程中,增加了用于锂离子的移动所需的活性材料的量,由此可表现出较高的容量和提高的循环特性。此外,即使在以4mAh/cm2或5mAh/cm2或更大的高的量涂覆电极混合物时,上述制备方法仍可解决在辊压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缺陷电极的问题。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可在工序(a)中通过未涂覆部分形成特定的图案形状,并且可在电极片材上形成由于该未涂覆部分而具有预定间隔或形状的多个涂覆部分。未涂覆部分中的每一个充当缓冲空间,使得在辊压过程中被推挤的电极混合物层不从电极片材脱离,结果,完成辊压的涂覆部分的厚度可以是恒定的,并且可制备具有均匀质量的电极。
在此,术语“形成图案形状”是指涂覆部分和未涂覆部分一起存在于电极片材上,电极浆料被部分地涂覆,从而在以平面视图观看时在电极片材上形成特定图案,并且当从电极片材的侧面观看时形成凹凸形状。
未涂覆部分的图案例如可具有在平面上的直线形状、Z字形形状、波纹图案形状、格子图案形状或蜂窝(Honeycomb)形状,但不限于此,可形成各种图案。
未涂覆部分的图案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只要使得辊压之后所有涂覆部分的形状是均匀的即可,但是例如可以是在平面上的三角形、方形或六边形,图案形状可通过用于在电极上涂覆电极浆料的各种涂覆材料或方法来确定。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在工序(a)中,辊压之后在其处的图案形状消失的未涂覆部分的宽度可以是10μm到300μm,更具体地可以是50μm到200μm,最优选可以是50μm到100μm。在上述优选范围之外,当未涂覆部分的宽度小于10μm时,在辊压过程中可能不执行最初想要的缓冲作用,这不是优选的。另一方面,当未涂覆部分超过300μm时,即使在完成辊压时,图案形状仍不会局部消失,因而不会形成具有均匀厚度或尺寸的电极,这也不是优选的。
工序(a)的涂覆工序中使用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该方法是涂覆电极浆料而使得未涂覆部分允许形成如上所述的特定图案形状的方法即可,可通过选自例如由喷嘴扫描(Nozzle scan)、压铸(Die casting)、逗号涂覆(Comma coating)、丝网印刷(Screenprinting)等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方法来执行。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可按照工序(a)之后是工序(b)和(c)的顺序执行所述制备方法,或者按照工序(a)之后是工序(c)和(b)的顺序执行所述制备方法,并且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该方法是工序(b)中的干燥允许混合在混合物中的溶剂快速移动但不会导致电极混合物中的化学变化的方法即可。优选地,可通过热空气干燥、通过真空干燥、或通过混合热空气干燥和真空干燥来执行干燥工序。在干燥工序之后,可进一步执行在室温的冷却工序,以使电极混合物稳定。
特别是,在工序(c)之前执行工序(b)中的干燥,要被干燥并去除的溶剂的量可以是为了制备电极浆料而初始添加的溶剂的量的20重量%到60重量%,更具体可以是20重量%到40重量%,因而当在这样的范围内的溶剂的量被去除时,可确保足以在工序(c)的辊压工序中将电极混合物层推挤到未涂覆部分的流动性,这是优选的。
在另一具体示例中,在工序(c)中,由于电极混合物的移动而消失的未涂覆部分中的电极混合物层的厚度可以是涂覆部分的电极混合物层的厚度或更小,更优选地,由于电极混合物的移动而消失的未涂覆部分中的电极混合物层的厚度可与被辊压的涂覆部分的电极混合物层的厚度相同。因此,最终制备的电极具有整体均匀厚度,因此,电解质在电极的每个部分中的浸渍率和锂离子的导电率也是均匀的,由此可提高二次电池的充电放电效率,这是优选的。
此外,在工序(c)中被辊压的涂覆部分的电极混合物层的厚度可以是100μm到300μm。在此,当电极混合物层的厚度小于100μm时,涂覆量减小,因而不能制备高容量和高性能的电极,这不是优选的。当电极混合物层的厚度超过300μm时,活性材料层的厚度太大,因而电解质的浸渍特性降低,这也不是优选的。
本公开内容还提供了一种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电极,其中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可以是正极和/或负极。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正极集流体上涂覆正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和粘合剂的混合物而使得未涂覆部分形成预定图案、并且进行辊压和干燥来制备正极,如果需要的话可进一步给混合物添加填料。
正极活性材料的示例可包括,例如,锂钴氧化物(LiCoO2)、锂镍氧化物(LiNiO2)等的层状化合物,或由一个或更多个过渡金属取代的化合物;锂锰氧化物,诸如Li1+xMn2-xO4(其中x是0~0.33)、LiMnO3、Li2MnO3、LiMnO2等;锂铜氧化物(Li2CuO2);钒氧化物,诸如LiV3O8、LiFe3O4、V2O5、Cu2V2O7等;由化学式LiNi1-xMxO2(其中M=Co、Mn、Al、Cu、Fe、Mg、B或Ga,x=0.01~0.3)表示的Ni位的锂镍氧化物;由化学式LiMn2-xMxO2(其中M=Co、Ni、Fe、Cr、Zn或Ta,x=0.01~0.1)或Li2Mn3MO8(其中M=Fe、Co、Ni、Cu或Zn)表示的锂锰复合氧化物;其中一部分Li由碱土金属离子取代的LiMn2O4;二硫化合物;Fe2(MoO4)3等。然而,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
导电一般添加为使得导电剂具有基于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的化合物的总重量的1重量%到30重量%。导电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导电剂表现出较高导电率同时导电剂不会在应用导电剂的电池中的任何化学变化即可。例如,导电剂可使用:石墨,诸如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碳黑,诸如炭黑、乙炔黑、科琴黑、槽法炭黑、炉黑、灯黑、热炭黑;导电纤维,诸如碳纤维或金属纤维;金属粉末,诸如氟化碳粉末、铝粉或镍粉;导电晶须,诸如锌氧化物或钛酸钾;导电金属氧化物,诸如钛氧化物;或聚苯撑衍生物。
粘合剂是辅助活性材料与导电剂之间的粘合以及辅助与集流体之间的粘合的成分。粘合剂一般以基于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的化合物的总重量的1重量%到30重量%的量添加。
作为粘合剂的示例,可使用聚偏氟乙烯(PVdF)、聚乙烯醇(PVA)、羧甲基纤维素(CMC)、淀粉、羟丙基纤维素、再生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PDM)、磺化EPDM、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氟橡胶和各种共聚物。
填料是用于抑制正极膨胀的可选成分。填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填料不会在应用填料的电池中引起化学变化即可,填料由纤维材料制成。作为填料的示例,可使用烯烃聚合物,诸如聚乙烯和聚丙烯;和纤维材料,诸如玻璃纤维和碳纤维。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制备方法,通过在负极集流体上涂覆负极活性材料,使得未涂覆部分形成预定图案,并且进行辊压和干燥来制备负极。如果需要的话,可选择性地进一步包括上述成分。
负极活性材料的示例包括碳,诸如非石墨化碳或石墨碳;金属复合氧化物,诸如LixFe2O3(0≤x≤1)、LixWO2(0≤x≤1)、SnxMe1-xMe’yOz(ME:Mn、Fe、Pb、Ge;Me’:Al、B、P、Si、元素周期表第I,II和III族中的元素、卤素;0<x≤1;1≤y≤3;1≤z≤8)、锂金属;锂合金;硅系合金;锡系合金;金属氧化物,诸如SnO、SnO2、PbO、PbO2、Pb2O3、Pb3O4、GeO、GeO2、Bi2O3、或Bi2O5;导电聚合物,诸如聚乙炔;Li-Co-Ni系材料等。
电解质可以是包含锂盐的非水电解质,并且可由非水电解质和锂盐构成。非水有机溶剂、有机固体电解质、无机固体电解质等可用作非水电解质,但本公开内容不限于此。
作为非水有机溶剂的示例,可提及由非质子有机溶剂制成,非质子有机溶剂诸如是N-甲基-2-吡咯酮、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丁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γ-丁内酯、1,2-二甲氧基乙烷、四羟基法兰克(franc)、2-甲基四氢呋喃、二甲亚砜、1,3-二氧杂环戊烷、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氧戊环、乙腈、硝基甲烷、甲酸甲酯、乙酸甲酯、磷酸三酯、三甲氧基甲烷、二氧戊环衍生物、环丁砜、甲基环丁砜、1,3-二甲基-2-咪唑啉酮、碳酸丙烯酯衍生物、四氢呋喃衍生物、醚、丙酸甲酯和丙酸乙酯。
作为有机固体电解质的示例,可提及聚乙烯衍生物、聚环氧乙烷衍生物、聚环氧乙烷衍生物、磷酸酯聚合物、多聚赖氨酸(agitation lysine)、聚酯硫化物、聚乙烯醇、聚偏二氟乙烯和含有离子离解基团的聚合物制成。
作为无机固体电解质的示例,可提及由锂(Li)的氮化物、卤化物和硫酸盐,诸如Li3N、LiI、Li5NI2、Li3N-LiI-LiOH、LiSiO4、LiSiO4-LiI-LiOH、Li2SiS3、Li4SiO4、Li4SiO4-LiI-LiOH和Li3PO4-Li2S-SiS2制成。
锂盐是易溶于上述非水电解质的材料,并且例如可包括LiCl、LiBr、LiI、LiClO4、LiBF4、LiB10Cl10、LiPF6、LiCF3SO3、LiCF3CO2、LiAsF6、LiSbF6、LiAlCl4、CH3SO3Li、CF3SO3Li、(CF3SO2)2NLi、氯硼烷锂、低脂肪族羧酸锂、四苯基硼酸锂和酰亚胺。
此外,为了提高充放电特性以及阻燃性,例如,可向非水电解质溶液中添加吡啶、亚磷酸三乙酯、三乙醇胺、环醚、乙二胺、n-乙二醇二甲醚(glyme)、六磷酸三酰胺、硝基苯衍生物、硫、醌亚胺染料、N-取代的噁唑烷酮、N,N-取代咪唑烷、乙二醇二烷基醚、铵盐、吡咯、2-甲氧基乙醇、三氯化铝等。根据情况,为了赋予不燃性,非水电解质溶液可进一步包括含卤溶剂,诸如四氯化碳和三氟乙烯。此外,为了改善高温存储特性,非水电解质溶液可进一步包括二氧化碳气体,并且可进一步包括氟代-碳酸乙烯酯(Fluoro-Ethylene Carbonate,FEC)、丙烯基磺酸内酯(Propene Sultone,PRS)等。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含有锂盐的非水电解质可通过将诸如LiPF6、LiClO4、LiBF4或LiN(SO2CF3)2等的锂盐添加至作为高介电溶剂的环状碳酸酯和作为低粘度溶剂的线性碳酸酯的混合溶剂中来制备,环状碳酸酯诸如是碳酸乙烯酯EC或碳酸丙烯酯PC,线性碳酸酯诸如是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或碳酸甲乙酯EMC。
此外,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包括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的二次电池。二次电池没有特别限制,但其具体示例包括具有诸如高能量密度、放电电压、输出稳定性等优点的锂二次电池,诸如锂离子(Li-ion)二次电池、锂聚合物(Li-polymer)二次电池、锂离子聚合物(Li-ion polymer)二次电池等。
本公开内容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二次电池的电池组和包括该电池组作为电源的装置。
该装置可选自蜂窝电话、便携式PC、智能电话、平板电脑、智能平板、笔记本、轻型电动车辆(LEV,Light Electronic Vehicle)、电动车辆、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电力存储装置等。由于这些装置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本领域是已知的,所以在本申请中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电极的制备方法中,由于通过执行涂覆工序而使得涂覆部分形成为在涂覆部分之间夹有具有特定图案形状的未涂覆部分,未涂覆部分可在辊压工序中充当涂覆部分的缓冲空间,所以通过降低制备电极时的缺陷率并确保辊压工序之后电极混合物层具有整体均匀的厚度,可制备出色质量的电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一个实施方式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在涂覆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其示出通过根据图1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电极的形状变化;
图3到图7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极混合物的图案形状的平面图;
图8是在涂覆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其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涂覆部分的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为了易于对本公开内容的理解,本公开内容的范围不限于此。
图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一个实施方式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制备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的方法100包括:在电极片材上部分地涂覆包含电极混合物(electrode mix)和溶剂(solvent)的电极浆料,使得涂覆部分定位成在涂覆部分之间夹有未涂覆部分的工序110、干燥涂覆部分以去除溶剂的工序120、和辊压经干燥的涂覆部分的工序130。
在工序110中,在电极片材上涂覆电极浆料,使得电极混合物的涂覆量为4mAh/cm2或更大,以制备高容量电极。涂覆量是常规电极中使用的电极混合物的涂覆量的大约4倍或更大。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电极和二次电池表现出高容量和提高的循环特性。
在其中在电极处涂覆电极浆料时没有形成图案的电极的常规制备工序中,当涂覆这种大量的电极混合物时,因为电极片材中的各部分的辊压速率不同,所以在辊压工序过程中电极混合物层从电极片材脱离,并且电极弯曲。然而,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制备方法中,在工序110中涂覆电极浆料以形成具有预定图案形状的未涂覆部分,该预定图案形状在辊压工序过程中给予缓冲作用。
在工序120中的干燥过程中,仅去除了为了制备电极浆料而添加的溶剂的20重量%到60重量%,由此确保流动性到了使得在工序130中的辊压工序中电极混合物层可被推挤到未涂覆部分的程度。
当工序130中辊压经干燥的涂覆部分时,涂覆部分的电极混合物层的一部分被推挤到具有图案形状的未涂覆部分以填充未涂覆部分,由此甚至在恒定压力时仍显著减小其中涂覆部分从电极片材脱离或电极弯曲的现象。
在此,未涂覆部分的图案形状由于电极混合物层被从涂覆部分推挤而消失,填充有从涂覆部分推挤的电极混合物的未涂覆部分的厚度可以是被辊压的涂覆部分的厚度或更小。因此,由于具有整体均匀厚度的电极表现出更好的性能,所以更优选的是填充有电极混合物层的未涂覆部分的厚度与电极混合物层从其部分地推挤的涂覆部分的厚度相等。
尽管图中未示出,但可在工序130之后执行工序120,在该情形中可去除电极中的全部溶剂。
图2是示出在涂覆方向上的垂直平面上通过根据图1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电极的形状变化的剖面图。
具体地说,在工序110中,在电极片材210上部分地涂覆电极浆料221,以形成涂覆部分220和未涂覆部分230。在电极片材的侧面,即,涂覆方向的垂直剖面处观察,由于所示的涂覆部分220和未涂覆部分230,形成凹凸结构。在此,涂覆部分220之间的间隔,即,未涂覆部分230的宽度D,当在辊压过程中在涂覆部分220之间发生缓冲作用的同时应当确保使得所有未涂覆部分230可消失,其中宽度D可以是10μm到300μm,更具体地可以是50μm到200μm,最优选可以是50μm到100μm。
之后,由于涂覆部分220的电极混合物层的一部分如箭头的移动所示被推挤到未涂覆部分230,以填充未涂覆部分230,所以涂覆部分220的厚度W1逐渐减小,结果,在其中未涂覆部分230经辊压并消失的状态下可形成具有整体均匀高度的涂覆部分240。
在此,为了最终形成具有均匀厚度和尺寸的电极240,填充有电极混合物层的未涂覆部分的厚度优选等于经辊压的涂覆部分的电极混合物层的厚度W2。然而,尽管未示出,但消失的未涂覆部分的厚度可小于经辊压的涂覆部分的电极混合物层的厚度W2。
在经干燥的涂覆部分被辊压时的线性压力可以是0.5~3.5ton/cm,更优选可以是1~3ton/cm,最优选可以是1~2ton/cm。就电极的均匀性而言,在辊压过程中不优选的是线性压力小于0.5ton/cm。当线性压力超过3.5ton/com时,电极会破裂。
经干燥的涂覆部分的辊压次数优选为1~3。当次数超过3时,电极混合物会破裂,这是不优选的。
具体地说,经辊压的涂覆部分的电极混合物层的厚度W2可以是100μm到300μm,更具体地可以是110μm到250μm,最优选可以是130μm到200μm。就制备高容量和高性能电极而言,不优选的是经辊压的涂覆部分的电极混合物层的厚度小于100μm,就电解质浸渍而言,不优选的是经辊压的涂覆部分的电极混合物层的厚度超过300μm。
辊压之后涂覆部分的电极混合物层的厚度可以是辊压之前涂覆部分的电极混合物层的厚度的30%到80%,更优选可以是40%到75%,最优选可以是50%到70%。
图3到图7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极混合物的图案形状的平面图。
参照图3到图7,在电极片材上涂覆电极混合物,使得在涂覆部分310、410、510、610、710之间形成未涂覆部分320、420、520、620、720,以形成未涂覆部分的图案形状300、400、500、600、700。具体地说,未涂覆部分的图案形状300、400、500、600、700可具有直线形状300、Z字形形状400、波纹图案形状500、格子图案形状600或蜂窝形状700,但不限于此,可在电极片材上涂覆电极浆料以间隔形成特定图案,使得未涂覆部分在辊压过程中消失。
图8是在涂覆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其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涂覆部分的形状。通过根据图3到图7的未涂覆部分的图案形状300、400、500、600、700形成的涂覆部分中的每一个可具有在平面上与未涂覆部分的图案形状300、400、500、600、700分离的各种形状,具体地说,涂覆部分可具有三角形形状810、四边形形状820或六边形形状830。此外,涂覆部分可具有各种形状,并且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制备方法中,当在电极片材上涂覆电极浆料时可使用各种放电构件或方法。
如上所述,当通过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制备方法制备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时,其中电极混合物层从电极片材脱离的现象或其中辊压的电极弯曲的现象被最小化,由此可显著降低制备缺陷率并可制备高容量和高效率的电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4)

1.一种制备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包括:
(a)在电极片材上部分地涂覆包含电极混合物(electrode mix)和溶剂(solvent)的电极浆料,使得涂覆部分定位成在所述涂覆部分之间夹有未涂覆部分的工序;
(b)干燥所述涂覆部分以去除所述溶剂的工序;和
(c)辊压经干燥的所述涂覆部分的工序,
其中在工序(c)中,所述涂覆部分的厚度减小并且所述电极混合物移动到所述未涂覆部分,导致所述未涂覆部分消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通过工序(c)中的辊压而制备的所述电极中,所述电极混合物的涂覆量为4mAh/cm2或更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工序(a)中,通过图案形状的所述未涂覆部分在所述电极片材上形成多个涂覆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未涂覆部分的图案具有在平面上的直线形状、Z字形形状、波纹图案形状、格子图案形状或蜂窝(Honeycomb)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涂覆部分中的每一个具有在平面上的三角形形状、四边形形状或六边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工序(a)中,所述未涂覆部分的宽度为10μm到3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选自由喷嘴扫描(nozzle scan)、压铸(diecasting)、逗号涂覆(comma coating)和丝网印刷(screen printing)等构成的组中的一种方法来执行工序(a)的涂覆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按照工序(a)之后是工序(b)和工序(c)的顺序执行制备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按照工序(a)之后是工序(c)和工序(b)的顺序执行制备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b)中溶剂的去除率是为了制备所述电极浆料而初始添加的所述溶剂的量的20重量%到60重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于所述电极混合物的移动而消失的所述未涂覆部分中的电极混合物层的厚度是所述涂覆部分的电极混合物层的厚度或更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经辊压的所述涂覆部分的电极混合物层的厚度是100μm到300μm。
1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
14.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极。
CN201780004286.2A 2016-09-09 2017-09-01 制备包括高容量电极的二次电池的方法 Active CN1083700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16233 2016-09-09
KR20160116233 2016-09-09
KR10-2017-0107284 2017-08-24
KR1020170107284A KR102053239B1 (ko) 2016-09-09 2017-08-24 고용량의 전극을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의 제조 방법
PCT/KR2017/009595 WO2018048143A1 (ko) 2016-09-09 2017-09-01 고용량의 전극을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의 제조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0031A true CN108370031A (zh) 2018-08-03
CN108370031B CN108370031B (zh) 2021-01-15

Family

ID=61911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4286.2A Active CN108370031B (zh) 2016-09-09 2017-09-01 制备包括高容量电极的二次电池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18907B2 (zh)
EP (1) EP3367480B1 (zh)
KR (1) KR102053239B1 (zh)
CN (1) CN108370031B (zh)
PL (1) PL3367480T3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0580A (zh) * 2018-09-06 2020-03-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辊压装置
CN114420885A (zh) * 2022-01-25 2022-04-29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5431B (zh) * 2019-04-08 2021-08-24 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过放电电池电容的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US11751133B2 (en) * 2021-02-18 2023-09-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etting a quantity of bits for an adaptive low-resolution analog-to digital converter (ADC) in higher band opera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9031A (zh) * 2007-07-20 2009-10-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用电极板、电池用极板组、锂二次电池、电池用电极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N103160224A (zh) * 2011-12-15 2013-06-19 埃纳德尔公司 使用水基粘结剂浆料涂覆无序碳活性材料
CN103201883A (zh) * 2010-11-09 2013-07-10 3M创新有限公司 高容量合金阳极和包含其的锂离子电化学电池
KR101647777B1 (ko) * 2016-02-22 2016-08-11 씨아이에스(주) 이차전지용 슬러리 코팅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이차전지 전극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81888B2 (ja) * 2005-07-25 2010-11-17 Tdk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素子用電極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化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4957167B2 (ja) 2006-10-13 2012-06-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集電体、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極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4487220B1 (ja) * 2009-01-26 2010-06-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10083750A (ko) 2009-10-07 2011-07-20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리튬 이온 이차전지용 음극 및 리튬 이온 이차전지
JP2011175739A (ja) * 2010-02-23 2011-09-08 Hitachi Ltd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47556B2 (ja) 2010-06-08 2014-07-16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電池、車両、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KR101198672B1 (ko) 2010-06-10 2012-11-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이차전지용 전극의 제조방법, 이에 의해 제조되는 이차전지용 전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JP5462758B2 (ja) 2010-09-28 2014-04-02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車両、電子機器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2208598B (zh) * 2011-05-12 2014-03-12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石墨烯涂层改性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极片及其制作方法
KR101542055B1 (ko) 2012-04-16 2015-08-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리튬 이차전지용 전극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되는 전극
TWI487163B (zh) * 2012-04-20 2015-06-01 Lg Chemical Ltd 用於二次電池之電解質及包含其之鋰二次電池
US20140050977A1 (en) 2012-08-20 2014-02-20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de for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electrode for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
JP2014060014A (ja) 2012-09-14 2014-04-03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電池用電極製造方法及び電池用電極製造装置
KR101577188B1 (ko) * 2013-09-30 2015-12-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의 불량률이 개선된 전극 제조 방법
KR101562571B1 (ko) 2015-02-05 2015-10-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극 코팅량 자동 조절 장치
US10547044B2 (en) * 2015-09-01 2020-01-28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Dry powder based electrode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9031A (zh) * 2007-07-20 2009-10-2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用电极板、电池用极板组、锂二次电池、电池用电极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N103201883A (zh) * 2010-11-09 2013-07-10 3M创新有限公司 高容量合金阳极和包含其的锂离子电化学电池
CN103160224A (zh) * 2011-12-15 2013-06-19 埃纳德尔公司 使用水基粘结剂浆料涂覆无序碳活性材料
KR101647777B1 (ko) * 2016-02-22 2016-08-11 씨아이에스(주) 이차전지용 슬러리 코팅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이차전지 전극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0580A (zh) * 2018-09-06 2020-03-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辊压装置
CN110880580B (zh) * 2018-09-06 2021-05-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辊压装置
CN114420885A (zh) * 2022-01-25 2022-04-29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67480A4 (en) 2018-12-05
US20190067674A1 (en) 2019-02-28
CN108370031B (zh) 2021-01-15
EP3367480A1 (en) 2018-08-29
US10818907B2 (en) 2020-10-27
PL3367480T3 (pl) 2020-04-30
KR102053239B1 (ko) 2019-12-06
KR20180028917A (ko) 2018-03-19
EP3367480B1 (en) 2019-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2973B (zh) 二次电池用硅氧化物负极的预锂化方法
EP3633768B1 (en)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N105229825B (zh) 包含用于防止与电解液反应的涂层的电极
CN102439765B (zh) 改进能量密度的锂二次电池
KR102095930B1 (ko) 도핑 원소를 가진 고전압용 리튬 코발트 산화물을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용 양극 활물질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107425178B (zh) 制造二次电池用电极的方法
CN111771300A (zh) 包含硅基化合物的多层阳极和包括该多层阳极的锂二次电池
EP2811562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de for lithium secondary cell
CN104205425A (zh) 多层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80520A (zh) 用于硫-锂离子电池的电极组件和包括该电极组件的硫-锂离子电池
CN105164834A (zh) 能量密度提高的电极活性材料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
CN104969400A (zh) 新型二次电池
CN108370031A (zh) 制备包括高容量电极的二次电池的方法
KR20170025874A (ko) 리튬 이차전지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101884247B1 (ko) 다층 구조의 이차전지용 전극의 제조방법
JP2016506603A (ja) 面積が互いに異なる電極を含んでいる電極積層体及びこれを含む二次電池
KR20130116028A (ko) 전극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되는 전극
KR101588624B1 (ko) 전극 전도도가 향상된 전극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50029054A (ko) 전해액 함침성이 향상된 전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
CN105190954A (zh) 二次电池用电极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
EP3483951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de for secondary battery suitable for long life
ES2969537T3 (es) Método de fabricación de un electrodo de alta carga
CN104137309A (zh) 具有低湿气保持率的电极活性材料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
US9455438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electrode mix and the electrode mix prepared by using the same
CN107293783B (zh) 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3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