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91C - 梭心线绕线机 - Google Patents

梭心线绕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91C
CN1090691C CN95121519A CN95121519A CN1090691C CN 1090691 C CN1090691 C CN 1090691C CN 95121519 A CN95121519 A CN 95121519A CN 95121519 A CN95121519 A CN 95121519A CN 1090691 C CN1090691 C CN 109069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ttle
bobbin
bobbin thread
line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21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77A (zh
Inventor
片山和纪
富冈宏之
篠塚寿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43452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817367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65140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8229262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2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6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9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9/00Applications of bobbin-winding or -changing devices; Indicating or control devices associated therewith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9/00Applications of bobbin-winding or -changing devices; Indicating or control devices associated therewith
    • D05B59/04Devices for changing the bobbin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9/00Applications of bobbin-winding or -changing devices; Indicating or control devices associated therewith
    • D05B59/02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indicating the length of thread still on the bobb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梭心线绕线机包括:沿其周边带有孔的梭心壳;带有在其上可以绕梭心线的梭心轴的梭心,所述的梭心可旋转地安置在梭心壳中;用于使梭心在梭心壳内转动的梭心驱动装置;用于将梭心线从供线源中拉出的线拉出装置;用于通过气流将梭心线导入梭心壳的开口的空气导向装置,即通过线拉出装置将线拉出供线源,从而通过线拉出装置的拉出操作和通过空气导向装置的气流,将导入梭心壳的开口的梭心线引入梭心壳内,并通过由梭心驱动装置引起的梭心转动,将梭心线绕在梭心轴上。

Description

梭心线绕线机
本发明涉及将梭心线卷绕在梭心上的机器。
在传统的缝纫机中,当绕在梭心上的梭心线用尽时,操作人员通常要采取下列的操作步骤之一。第一步,操作人员从梭体中取出带有空梭心的梭心壳,将梭心线绕在空梭心上,将其再放入梭心壳内。第二步,操作人员从梭心体中取出空梭心,用带有已经卷绕在其上的梭心线的新梭心替换空梭心。这样,对于传统的缝纫机来说,卷绕梭心线的工作和用新梭心替换旧梭心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麻烦而且耗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一种缝纫机,可以自动地将梭心线绕在梭心上,并用带有已经绕在其上的梭心线的新梭心替换空梭心(现已公开的未审查日本专利申请平5-192476号和日本专利申请平4-188688号)。
在由现已公开的未审查日本专利申请平5-192476号和日本专利申请平4-188688号中所披露的缝纫机的结构中,操作人员通过一夹持机构夹持由梭心引出的梭心线的末端,将梭心线引入梭心壳内,转动梭心以使线盘绕并绕在梭心轴上。结果,当绕线操作完成以后,由夹持机构夹持的线仍留在梭心壳的外面。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最后的缝纫,留在梭心壳外的线就会缠结或者卡在梭心壳的间隙中。所形成的针迹不好,或者严重时就会断线。
在这种结构的缝纫机中,从梭心引出之线的末端由夹持机构夹持,在缝纫机运行期间,存在线从夹持机构滑出的可能性。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必须人为地将线放入夹持机构,这样,机器的操作可靠性就不够理想。
另外,在这类机器中,有时,引线入梭心壳的的操作失灵。这时,线就绕在轴上而不是梭心轴上,例如,梭心线绕线机的绕线轴或梭心壳轴上。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必须人为地从所说的轴上除去线并将其放入夹持机构。这会导致机器操作可靠性的降低。
与此相关,有人建议将一种能够检测绕在梭心上的线量的机构装在如上所述的梭心线绕线机上(现已公开的未审查日本专利申请平5-239194号)。在该机器中,用使梭心转动的梭心转轴的转数来检测线的卷绕量。梭心转轴的转数随纱支变化,它表明线的卷绕量。由于这个原因,对其它的线而不是标准的纱支的线进行核准。但是,核准的准确性实际上不够理想。
在该机器中,线有盘绕并绕在梭心轴上。被卷绕的线的部分不再用于实际的缝纫操作,而且,完成盘绕过程的时间不明。结果,就不能准确地知道线的卷线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将梭心线盘绕在梭心壳内的梭心上的梭心线绕线机。由于该线的可靠盘绕,线就绝对不会被迫脱离梭心壳,形成好的线缝,而且不断线。还有,线的端头不会滑出,不会绕在轴上,而是绕在梭心轴上,因此,不需要进行任何人为的操作,以便将线再次放入夹持机构。所以,梭心线绕线机的操作可靠性得到改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梭心线绕线机,它能够准确检测梭心线的有效绕线量,而与所用线的纱支无关,又根本不会对线的绕线机构施加过量的负载,所以,对缝纫针迹质量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梭心线绕线机,该机中从供线源拉出的底线准确地缠绕在梭心轴上,而不用线拉出机构,用以强制地将底线从供线源中拉出,所以,加工成本降低,并提高了机器的操作可靠性。
为了获得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梭心线绕线机包括:沿其周边带有孔的梭心壳;带有在其上可以绕梭心线的梭心轴的梭心,所说的梭心被可旋转地安置在梭心壳中;用于使梭心在梭心壳内转动的梭心驱动装置;用于将梭心线从供线源中拉出的线拉出装置;用于通过气流将梭心线导入梭心壳的开口的空气导向装置,即通过线拉出装置将线拉出供线源,从而,通过线拉出装置的拉出操作和通过空气导向装置的气流,将导入梭心壳的开口的梭心线引入梭心壳,并通过由梭心驱动装置引起的梭心转动,将梭心线绕在梭心轴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梭心线绕线机包括:沿其周边带有孔的梭心壳;带有梭心轴的梭心,在梭心轴上可以绕梭心线,所说的梭心可转动地被安置在梭心壳内;用于使梭心在梭心壳内转动的梭心驱动装置;通过梭心壳的开口将由供线源提供的梭心线的线尖头插入梭心壳的插入装置;用于控制梭心驱动装置的梭心驱动控制装置,这样,由于梭心的转动,插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就缠绕在梭心轴上;用于检测捻转在梭心轴上的开始卷绕梭心线的绕线检测装置,从而,随着通过梭心驱动装置所驱动的梭心转动,经梭心壳的开口被插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被捻转在梭心轴上,根据绕线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进行检测梭心线捻转在梭心轴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梭心线绕线机包括:沿其周边带有孔的梭心壳;带有梭心轴梭心,在梭心轴上可以卷绕梭心线,所说的梭心被转动地安置在梭心壳内;用于使梭心在梭心壳内转动的梭心驱动装置;一拉出辊,位于供线源和梭心壳之间,可以转动,同时,带有可绕在其上的梭心线;用于使拉出辊以低于由梭心装置转动的梭心的梭心速度转动的拉出辊驱动装置;用于使拉出辊与拉出辊驱动装置联结与分离的单向离合器,以使梭心驱动装置转动拉出辊;用于检测拉出辊转动的辊的转动检测装置;用于通过气流将梭心线导入梭心壳之开口的空气导向装置,通过由拉出辊驱动装置引起的拉出辊的转动,梭心线已经被拉出,这样,通过利用由拉出辊驱动装置引起的拉出辊的转动以及由空气导向装置引起的空气流,将已经导入梭心壳之开口的梭心线引入梭心壳内,通过梭心驱动装置驱动梭心转动,梭心线被捻转在梭心轴上,并根据辊转动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来检测梭心线捻转在梭心轴上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梭心线绕线机包括:沿其周边带有孔的梭心壳;带有梭心轴的梭心,在梭心轴上可以卷绕梭心线,所说的梭心被可转动地安置在梭心壳内;用于使梭心在梭心壳内转动的梭心驱动装置;用于经过梭心壳的开口将由供线源供给的梭心线的线尖头插入梭心壳内的插入装置;用于控制梭心驱动装置的梭心驱动控制装置,这样,随着梭心的转动,被插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便捻转在梭心轴上;用于检测卷绕在由梭心驱动装置驱动的梭心轴上的梭心线的量的绕线量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梭心线捻转在梭心轴上之开始的绕线检测装置;以及用于进行如下拉制的检测控制装置,即相应于检测卷绕梭心线之开始,便开始进行绕线量的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梭心线绕线装置包括:沿其周边带有孔的梭心壳;带有梭心轴的梭心,在梭心轴上可以卷绕梭心线,所说的梭心可转动地安置在梭心壳内;用于使梭心在梭心壳内转动的梭心驱动装置;用于将经过梭心壳的开口由供线源提供的梭心线线尖头插入梭心壳内的插入装置;用于控制梭心驱动装置的梭心驱动控制装置,随梭心的转动,插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会捻转在梭心轴上;用于检测绕在由梭心驱动装置所驱动之梭心轴上的梭心线量的绕线量检测装置;以及用于通过绕线量检测装置测量由供线源供给的梭心线量的供线量检测装置,这样,随着由梭心驱动装置所驱动的梭心的转动,通过梭心壳的开口而插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会捻转在梭心轴上,根据供线量测量装置的输出信号,测量供到梭心轴上梭心线的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在第一方面所述梭心线绕线机中,与连接梭心轴的中心与空气导向装置的尖端的区段相比,空气导向装置的导线方向更靠近梭心轴之圆周的梭心轴绕线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个方面,梭心线绕线装置包括:沿其周边带有孔的梭心壳;带有梭心轴的梭心,梭心线可以绕在梭心轴上,所说的梭心可转动地安置在梭心壳内;用于使梭心在梭心壳内转动的梭心驱动装置;用于从供线源拉出足够长的梭心线以便将线捻绕在梭心轴上并且通过梭心壳的开口将拉出的梭心线插入梭心壳内的插线装置;用于将梭心线缠绕在梭心轴上的绕线装置,与由梭心驱动装置引起的梭心转动相协同,通过插线装置,梭心线已被插入梭心壳内;这样,通过梭心驱动装置,随着转动已被缠绕有梭心线的梭心轴,将梭心线绕在包含在梭心壳内的梭心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个方面,在上述第七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线插入装置为空气导向装置,借助于气流的作用,用于将来自供线源的梭心线沿着线导入通道导入梭心壳的开口,拉出足够长的梭心线以便将梭心线缠绕在梭心轴上,并通过梭心壳的开口,将拉出的梭心线插入梭心壳内。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个方面,在上述第七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绕线装置为一用于在梭心壳内引起气流的气流装置,这样,通过插线装置引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便会捻转在梭心轴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个方面,上述第七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还包括用于将梭心线钩至梭心壳处并且在线张力弹簧作用下使得梭心线被引出的钩线装置,所说的梭心线已绕在梭心轴上,并且从梭心壳的开口引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个方面,上述第七或第十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还包括通过相对于梭心壳的切线装置的移动,用于切割梭心线的并留出梭心绕线的预装量的切线装置;当由切线装置切断梭心线时,切线点与插线装置前端之间的距离要基本上等于使梭心线盘绕在梭心轴上的足够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个方面,上述第七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还包括用于使插线装置的前端在邻近梭心壳之开口的工作位置与位于远离工作位置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装置,其中,通过移动装置使插线装置的前端远离工作位置进行移动,并将梭心线绕在梭心轴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个方面,上述第十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还包括用于使插线装置的前端在邻近梭心壳之开口的工作位置与位于远离工作位置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装置,其中,通过移动装置使插线装置的前端远离工作位置进行移动,并将梭心线钩至梭心壳处。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个方面,上述第十一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还包括用于使插线装置的前端在邻近梭心壳之开口的工作位置与位于远离工作位置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装置,其中,通过移动装置使插线装置的前端远离工作位置进行移动,并切断梭心线。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个方面,在上述第十二至第十四方面的任何一个梭心线绕线机中,插线装置的前端可以处在工作位置,也可以处在缩回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个方面,在上述第九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与由气流装置之尖端的延长线相比,从气流装置吹出的气流方向更靠近核心轴外表面的绕线侧,并穿过梭心轴的中心。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个方面,上述第七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还包括用于检测线缠绕在梭心轴上的线缠绕检测装置,其中,根据线缠绕检测装置和输出信号进行检测线缠绕在梭心轴上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个方面,在上述第十七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当线缠绕检测装置未能实现检测线缠绕在梭心轴上的任务时,便会重复或继续进行将梭心线缠绕在梭心轴上的操作。
在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通过线拉出装置将梭心线拉出供线源,用空气导向装置将其导入梭心壳的开口。用线拉出装置将已经导入梭心壳开口的线进一步拉出,并在来自空气导向装置的气流作用下将线引入梭心壳。随着由梭心驱动装置引起的梭心转动,线会准确无误地捻转在梭心轴上。
在根据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经过梭心壳的开口,插入装置将来自供线源的梭心线的尖端插入梭心壳内。梭心驱动控制装置控制梭心驱动装置,因此,已插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会随梭心的转动捻转在梭心轴上。根据绕线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进行检测梭心线捻转在梭心轴上的情况。
在根据本发明第三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用由拉出辊驱动装置带动的拉出辊将梭心线拉出供线源。用空气导向装置将拉出的线导入梭心壳开口,用由拉出辊驱动装置带动的拉出辊将导入开口的线进一步拉出供线源。在来自空气导向装置的气流作用下,将线引入梭心壳内。随着由梭心驱动装置引起的梭心的转动,线被准确无误地捻转在梭心轴上。用辊转动检测装置检测拉出辊的转动。拉出辊的转速小于梭心的转速。因此,线捻转在梭心轴上时,单向离合器隔断拉出辊驱动装置转向拉出辊的传送。辊转动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一直表示着拉出辊的转速,将其用来指示梭心转速。检测梭心线在梭心轴上捻转的情况以及绕在梭心轴上线的有效绕线量。有效的绕线量被设定为在线捻转在梭心轴上以后绕在梭心轴上之线的量。这取决于拉出辊的转动。由于设置有单向离合器,拉出辊驱动装置的负载不施加于梭心驱动装置上。
在根据本发明第四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经过梭心壳开口,插入装置将来自供线源之梭心线的线尖头入梭心壳内。梭心驱动控制装置控制梭心驱动装置,这样,随着梭心的转动,插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会捻转在梭心轴上。根据绕线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检测梭心线捻转在梭心轴上的情况。当根据绕线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检测梭心线开始卷绕在梭心轴上时,在梭心驱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绕线量检测装置开始检测绕在梭心轴上线的量。
在根据本发明第五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经过梭心壳的开口,插入装置将来自供线源的梭心线线尖头插入梭心壳内。梭心驱动控制装置控制梭心驱动装置,这样,随着梭心的转动,插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会捻转并卷绕在梭心轴上。
用绕线检测装置检测绕在梭心轴上线的量。根据卷绕线的量,用供线量检测装置通过绕线量检测装置测量来自供线源之梭心线的量。根据所测量的梭心线量可以知道梭心线的不正常供给。梭心线不正常供给的具体事例是线用尽的状况,以及线缠结在供线通道中的状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在该机中,与连结梭心轴中心和空气导向装置之尖端的区段相比,空气导向装置的线导向方向更靠近梭心轴圆周上的绕线侧。由于空气流与梭心轴转动的协同作用,引入梭心壳内的线牢牢地捻转在梭心轴上。
在根据本发明第七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插线装置从供线源中拉出足够长的梭心线,以便使线缠绕在梭心轴上,经过梭心壳之开口,将拉出的梭心线插入梭心壳内。与插线装置相协同,线缠绕装置将通过插线装置插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缠绕在梭心轴上。随着梭心线的缠绕,梭心驱动装置转动梭心轴,以便将梭心线绕在安置在梭心壳内的梭心上。采用这种结构,在随后的操作中,来自供线源的梭心线准确无误地捻转在梭心轴上,并绕在梭心轴上,而不用用于强制地将线拉出供线源的机构。
在根据本发明第八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用空气导向装置作为在第七个方面中的插线装置。采用空气导向装置,来自供线源的梭心线沿线导向通道被导入梭心壳的开口。拉出足够长的梭心线以便其盘绕在梭心轴上,借助于气流的作用,穿过梭心壳的开口,将拉出的梭心线插入梭心壳内。
在本发明第九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用空气装置作为第七个方面的绕线装置。借助于由空气装置引起的气流和由梭心驱动装置引起的梭心转动,通过插线装置引入到梭心壳内的梭心线会捻转在梭心轴上。
在本发明第十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用钩线装置将已绕在梭心轴上并已引入梭心壳开口的梭心线钩入梭心壳内,并在线张力弹簧的作用下将线引出。
在本发明第十一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与梭心壳作相对移动的切线装置将已经在梭心轴上并已引入梭心壳的梭心线切断(与由第七个方面的梭心壳开口引出的梭心线相对应,梭心线导入第七个方面的张力弹簧之下),同时留出卷绕梭心线的预调量。当用切线装置切断梭心线时切线点与插线装置之前端之间的距离基本上等于足够能使梭心线绕在梭心轴上的长度。采用这种结构,当线被切断之后,插入装置的前端可准确地提供足够长的线,以便将梭心线绕在梭心轴上。所以,在随后的操作中,来自供线源的梭心线会准确无误地捻转在梭心轴上,并且卷绕梭心轴上,而用不着用于强制地将线拉出供线源的机构。
在本发明的第十二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当梭心线卷绕在梭心轴上时,通过移动装置,插线装置的前端移开工作位置。因此,在插线装置的前端和梭心轴之间的距离便会增加,这样,梭心线就会均匀地卷绕在梭心轴的整个长度上。
在本发明在第十三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当从梭心壳开口引出的梭心线被钩至梭心壳时,通过移动装置,插线装置的前端移开工作位置,因此,不会发生插线装置之前端与钩线装置之间的干扰。
在本发明的第十四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当切断梭心线时,通过移动装置,插线装置的前端离开工作位置,因此,不会发生插线装置之前端与切线装置之间的干扰。
在本发明的第十五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插线装置的前端既可以位于工作位置,也可以位于缩回位置。例如,当切断梭心线时,插线装置的前端离开工作位置和缩回位置,这样,当用切线装置切断梭心线时,线切点与插线装置之前端之间的距离基本上等于足够能使梭心线卷绕在梭心轴上的长度。又例如,当卷绕线时,插线装置之前端被移至缩回位置,以便使其与梭心轴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这样,梭心线会均匀地绕在梭心轴的整个长度上。
在本发明第十六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与从空气装置的尖端延长的同时,穿过梭心轴的中心的线相比,从空气装置中吹出的空气的方向更靠近梭心轴外表面的绕线侧,因此,借助于气流和梭心轴的转动作用,插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会准确无误地捻转在梭心轴上。
在本发明第十七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绕线检测装置检测缠绕在梭心轴上的绕线情况,所以,在线缠绕在梭心轴上以后,例如,线的量被检测作为卷绕梭心线的量。
在本发明第十八个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当绕线检测装置未完成检测线缠绕在梭心轴上的任务时,要重复或连续进行将梭心线缠绕在梭心轴上的操作。通过重复和连续的缠绕操作,就会改善线缠绕在梭心轴上的可能性。
图1是示出本发明梭心线绕线机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图1之梭心线绕线机中线拉出机构的正视图;
图3是表示图1之梭心线绕线机中线拉出机构的侧视图;
图4为表示装入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线张力改变装置的正视图;
图5为表示用于图1之梭心线绕线机的吸线器的剖视图;
图6为表示梭心线绕线机之操作的计时图;
图7为表示安装在图1所示梭心线绕线机中之自动梭心线供线机的透视图;
图8为表示图7之自动梭心线供线机的正视图;
图9为表示图7之自动梭心线供线机的平面图;
图10为表示图7之自动梭心线供线机的侧面图;
图11为表示自动梭心线供线机中旋转臂、杠杆、及导向轴之布置的正视图;
图12表示相对于梭心壳及梭心轴的空气导向装置的配置;
图13为说明梭心轴之绕线侧的视图;
图14为表示本发明另一种梭心线绕线机的透视图;
图15是表示用于检测缠结的线及卷绕线的量之机构和疏松梭正机构的正视图;
图16为以方框示意图形式表示图15之机构的视图;
图17为表示安装在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中线张力变化装置的正视图;
图18为表示用于图14之梭心线绕线机的吸线器的剖面图;
图19是表示梭心线绕线机之操作的计时图;
图20为表示梭心线绕线机之重复操作的计时图;
图21表示当机器动作将线盘绕在梭心轴上时同时也作为空气装置的空气导向装置之尖端相对于梭心壳及梭心轴的位置;
图22为说明梭心轴之绕线侧的视图;
图23表示当机器作将线切断动作时同时也作为空气装置的空气导向装置之尖端相对于切线装置和梭心壳的位置;
图24为表示带有移动针杆的线悬挂件的透视图,该线悬挂件被连结在梭心线绕线机上;
图25为表示连结在梭心线绕线机上的钩线杆的平面图;
图26是图25之钩线杆的剖面图;
图27为表示用于第二个实施例中梭心壳的透视图;
图28为表示当梭心线被卷绕时梭心线绕线机之关键部分的侧视图;
图29为表示当梭心线被导入梭心轴的缝时梭心线绕线机之关键部分的平面图;
图30为表示在图29民示的线导向操作之后,当进行另一线导向操作时,梭心线绕线机之关键部分的平面图;
图31为表示当线被钩至梭心壳之线张力弹簧之下时,梭心线绕线机之关键部分的侧面图;
图32为表示当线被切断时,梭心线绕线机的关键部分的侧面图;
图33为表示安装在梭心线绕线机上之自动梭心供线器的正视图;
图34为表示用于自动梭心供线器之梭心更换器的正视图;
图35为表示梭心更换器的平面图;
图36为表示梭心更换器的左侧视图;
图37为表示梭心更换器的右侧视图;以及
图38为说明空转位置及空转轴的侧视图。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参考附图7至11说明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梭心线绕线机的自动梭心供线器。
自动梭心供线器设置在缝纫机底板1下面的空间内,在缝纫机底板底部带有一贮油器。如图7和8所示,梭心壳更换位置A、剩余线除去位置B和梭心线绕线位置C绕轴设置,同时,三位置彼此之间按120°空间角分布。如图7至9所示,与梭心壳更换位置A、剩余线除去位置B和梭心线绕线位置C相连,一对支撑连杆2设置在轴的双侧。主板3安装在支撑连杆2上,用参数4表示的上轴由主板3水平支撑,轴4用作导向轴,与导向轴4连在一起的旋转臂5是可旋转的,并且可以轴向滑动。杆6向前向后沿导向轴4移动旋转臂5。还提供用于使旋转臂5按正反方向以60°转幅转动的驱动装置。
如图10的最佳说明,导向轴4由主板3的直立部件旋转地支撑在两端,如图11所示,导向轴4为非圆形截面。旋转臂5之夹持件5a的孔也是非圆形的。因此,旋转臂5可沿导向轴4滑动,并随导向轴4一起转动。
相对其中心(图7),可将旋转臂5弯曲成对称形状。含有梭心7的梭心壳8可移动地连结在旋转臂5的两侧(图10)。作为旋转臂5的梭心结合/分离机构可以为成对的电磁头,该机构已经用于现已公开未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平5-192476号所披露的自动梭心供线机中,或者用于由日本专利申请平5-121960所披露的缝纫机用梭心更换机中(由本发明申请的申请人申请),或者,可以是使用由日本专利申请平5-116363号(由本发明申请人申请)中披露的缝纫机用梭心更换机所用的机构。换言之,任何能使梭心壳8与面对梭心壳8安置的部件(如梭体16)结合及与其分离的装置都可以用作梭心结合/分离机构。
前/后移动杆6用轴9旋转地垂直支撑在主板3上(图8和9)。细长孔6a形成于杆6的自由端上,杆6的另一自由端由轴13旋转地支撑,将轴13固定在形成于气缸11之连杆顶端上的接头12上。借助于支撑板10,将气缸11固定在主板3上。如图10和11所示,连结销15被插入前/后移动杆6的细长孔6a内,连结销15从套管14的表面伸出,套管14被旋转地安置在旋转臂5的夹持件5a上,采用这种连结结构,当气缸11的连杆前后移动时,前/后移动杆6绕轴9作往复转动。随着这种移动,旋转臂5沿导向轴4前后移动,同时,连结销15与前/后移动杆6的细长孔6a连结。这样,旋转臂5便可沿导向轴4在以下两个位置之间作前后移动:一处是含有作为缝纫位置的梭心壳更换位置A,在此处安置有梭体16(图7和10),另一处为含有剩余线除去位置B和梭心线绕线位置C。
如图8和9所示,用于驱动旋转臂5的驱动机构是由电机19、齿轮21、齿轮22、日内瓦机构、齿轮26以及齿轮27所组成。电机19连结在支架18上,该支架18又固定在由主板3向下伸出的支架17上,齿轮21牢固地固定在旋转轴20上,齿轮22位于带有齿轮21的网内,由支架17旋转地支撑着。日内瓦机构包括牢固地固定到齿轮22之一侧的驱动器23、销24以及由支架17旋转地支撑的随动件25,齿轮26以同轴方式牢固地固定在随动件25上,齿轮27位于带齿轮26的网中,齿轮27同时被固定在导向轴4上(图10)。当将齿轮26和齿轮27设计成有预定齿轮比时,通过作为驱动源的电机19和位于驱动机构内的日内瓦机构,旋转臂5绕导向轴4按60°转幅转动。
任何合适的用于除去梭心内剩余线的装置都可用于剩余线除去位置B。剩余线除去装置的特别实例为由日本专利申请平5-203610号和平6-40351号(由本发明申请人申请)披露的梭心用剩余线除去装置。除了上述装置以外,任何一种具有以下功能的装置都可以用于剩余线除去位置B,即:在取下梭心壳并用线拉出装置转动梭心7的状态下,线拉出装置进行将线拉出梭心7的动作,这样,线就被拉出梭心7。
在上述结构的自动梭心供线装置中,旋转臂5。以60°转幅作正或反向转动,并沿导向轴4向前或向后移动。通过重复进行旋转臂5的移动,梭心壳8移至工作位置A、B和C,并进行必要的工艺操作。
现设定,旋转臂5的一端未夹持梭心壳8,其另一端夹持含有带通过梭心线绕线机绕在其上之线的梭心7(以下将说明),梭心壳8的一端位于工作位置A和B之间的一位置(图8)。在这种情况下,给定的缝纫操作终止,然后,旋转臂5以60°转幅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图8),与此同时,它向梭体移动(图7)。含有带剩余线之梭心的梭心壳8被拉出位于梭心壳更换位置A的梭体16,梭心壳由旋转臂5的一端夹持。
接着,旋转臂5向后移至导向轴4的缩回位置,与此同时,转动60°,向前移动。然后,含有不带线之梭心的梭心壳8(由旋转臂的另一端夹持)被放入梭体16内,位于梭心壳更换位置A处。随后,旋转臂5由此缩回,并逆时针方向转动60°(图8),这样,含有带剩余线之梭心的梭心壳8(由旋转臂5的另一端夹持)向前进入剩余线除去位置B处。在此位置,通过剩余线除去装置将剩余线从梭心7中除去,这样,梭心变成空的了。接下来,旋转臂5逆时针方向转动180°(图8),并由此缩回,含有空梭心的梭心壳8向前移至梭心线绕线位置C处。在此处,线被卷绕在空梭心上,随后,重复进行序列操作。
参考图1至5,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梭心线绕线机。梭心线绕线机用于以下的状态,即,它被安置在自动梭心供线机的梭心线绕线位置C上。
梭心线绕线机装有用于转动梭心7的梭心驱动装置E。梭心线绕线机如下,在图1中,数字50表示绕线轴,绕线轴50由未示出的主板旋转地支撑,离合器机构50a被固定在绕线轴50的一端,在绕线轴50的一端装有离合器机构50a,离合器50a与已经形成于梭心7上的多个孔相结合或与其分离。滑轮50b被牢固地固定在绕线轴50的另一端,梭心驱动电机M2也被固定在主板上,滑轮52紧固在梭心驱动电机M2的输出轴上,皮带51在滑轮50b和52之间伸张。旋转臂5转动,梭心壳8移至并达到梭心线绕线位置C处。接着,旋转臂5前行,梭心壳8也前行,梭心驱动电机M2被驱转动,这样,离合器机构50a与梭心7相结合,所用的离合器机构被构造成能与孔结合或与其分离。很明显,除上述结构以外,离合器机构可以采用任何其它合适的结构。
梭心线绕线机装有用于将梭心线150拉出绕线器200的拉出机构F。拉出机构F描述如下,数字53表示图1至3的主板,主板53制成截面如u的形状,拉出电机M1作为拉出辊驱动装置被固定在主板53的侧板53a上。拉出电机M1的输出轴56穿过侧板53a,拉出电机M1的电机传速小于梭心驱动电机M2的转速,拉出辊轴55由主板53的另一侧板53b旋转地支撑。拉出辊轴55与拉出电机M1的输出轴56成一直线,拉出辊轴54固定在拉出辊轴55的端部,稍微靠近拉出电机M1。由绕线器200引出的一圈梭心线150被放在拉出辊54上。单向离合器57介于拉出电机M1之输出轴56和拉出辊轴55之间,单向离合器57将轴56与轴55结合或使二者分离,单向离合器57含在套筒59内,缝检测件58被牢固地固定在套管59上。
当拉出辊轴55的转速超过拉出电机M1的输出轴转速时,单向离合器57进行如下动作,单向离合器57将拉出电机M1的输出轴56与拉出辊轴55分离。
缝检测件58形状象圆盘,在圆盘状缝检测件58的圆周部分形成一槽,作为辊转动检测装置的光传感器60被设置在面对缝检测件58的位置上。光传感器60检测缝检测件58的槽,换言之,光传感器60传感拉出辊54的转动。
在如此构造的拉出机构F中,光传感器60与有效绕线量计数装置61相连,检测在梭心轴上的盘绕,也检测卷绕在梭心轴上之线的有效量。有效绕线量计数装置61以下将作详细说明。
在拉出机构F中还另装有用于校正梭心线150松度的松度校正机构。松度校正机构包括松度校正杆62、弹簧64和止动件63。松度校正杆62由带有介于其间的轴承(未示出)的拉出辊轴55旋转地支撑。梭心线150穿过度松校正杆62。弹簧64推动松度校正杆62,以便除去梭心线150的疏松。止动件63停止松度校正杆62的转动,这由弹簧64产生的推动力引起。
梭心线绕线机装有用于将梭心线150导入梭心壳8的开口8A的空气导向装置G,梭心线150已被拉出机构F拉出。空气导向装置G随动,如图1中,数字65表示形状象管的线吸收器65。如图1和5所示,在线吸收器65上形成有吸收孔65a。与外部相连的吸收孔65a对准线流的较高部分。空气管66的一端与线吸收器65的上游部分连结,空气管66与线吸收器65的内部相通,空气管66的另一端与电磁阀68相连,该电磁阀68与未示出的空气源相接。并装有供线开关(未示出),用于打开和关闭电磁阀68。
空气管67的一端与线吸收器65的下游部分连结,并且可绕线吸收器65转动,空气管67与线吸收器65的内部相通。空气管67的另一端被弯曲成u形状,按以下方式安置空气管67,空气管另一端处在空气咀67a面对处于离合器机构50a与梭心7结合状态下之梭心壳8的开口8A。如图12和13所示,当空气咀67a停在其面临梭心壳8的开口8A位置(称为面对位置)时,空气咀67a尖端(空气导向装置G的尖端)的线导向方向落在梭心轴的绕线侧。
″梭心轴的绕线侧″指的是用从空气咀67a的尖端延长的线Y所分割的梭心轴的一侧,同时穿过梭心轴的中心,即:接受梭心线150(图13)之梭心轴7a的一侧(用箭头X表示)。空气咀67a之尖端的线导向方向较好的为如下的方向,即在该方向上从空气咀67a之尖端延长的线相切位于梭心轴绕线侧X之梭心轴7a的圆周,最好是如下的方向,即在该方向上,从空气咀67a的尖端延长的线与梭心轴7a之圆周上的点相切。
当打开电磁阀68时,由空气源提供空气,穿过空气管66、线吸收器65以及空气管67,从空气咀67a吹出。停在面对位置处的空气咀67a之端部与梭心壳8(图12)的开口8A之间的距离较好的为10mm以内,最好为3-7mm。当该距离选择在此范围内时,梭心线150就会被吹出的气流拉下,并且,可以形成用于将梭心线150盘绕在位于梭心壳8内之梭心轴7a上所必需的气涡流。
空气管67的中间部分由梭心线绕线机之缝纫机底板1旋转地支撑。空气管67由弹簧70顺时针推动(图1),当空气管67被喷咀缩回螺线管69驱动时,它就开始转动而反抗弹簧70的推动力。当喷咀缩回螺线管69处于开动状态时,空气喷咀67a从梭心壳8的开口8A处缩回,同时抵抗弹簧70的推动力。当喷咀缩回螺线管69处于关闭状态时,靠着弹簧70的推力作用,空气喷咀移至其与梭心壳8之开口8A面对的面对位置。
可以改变梭心线150张力的梭心线张力变化装置204装在拉出机构F和绕线器200之间(图4)。线张力变化装置204的组成包括:用于推进所经过的梭心线150的张力弹簧205、用于人为地调整张力弹簧205之推力的螺旋、安置在缝纫机底板1内用于产生抵抗张力弹簧205之推力的螺旋管推进力的螺旋管SOL。
用于驱动梭心线张力变化装置204的电路结构如下,将电源V串联接在螺旋管SOL上,开关SW插在二者之间。
当关闭开关SW时,螺旋管推进力便产生,这时,张力弹簧205的最大推力作用在梭心线150上,梭心线张力达到最大值。当打开开关SW时,产生最大的推进力,这时,抵消张力弹簧205之推力后的螺旋管推进力作用在梭心线150上。梭心线张力达到最小值。
参考图1至6,现描述上述结构的梭心线绕线机的操作过程。
首先,将梭心线150从绕线器20及梭心线张力变化装置204引出,转一圈将其绕在拉出辊54上,并使其穿过松度校正杆62的孔。这时,打开梭心线张力变化装置204的形状SW,产生螺旋管推进力,从而使梭心线张力降至最小值。
然后,将梭心线150线尖头插入线吸收器65的吸收孔65a,并轻轻推进该吸收孔65a。接着,驱动拉出电机M1以便拉出梭心线150,与此同时,暂时打开电磁阀68,将空气从空气源供至空气管66和67。借助于气流的作用,将已被放入吸收孔65a内的梭心线150导入空气喷咀67a,至线尖从空气喷咀67a出来为止。另外,开动用于开/关电磁阀68的供线开关(未示出),以便在空气管66和67中产生气流达到确定的一段时间。在气流的作用下,线尖自动地从空气喷咀67a中出来。
转动旋转臂5,将梭心壳8移至梭心线绕线位置C处,使旋转臂5向前移动,以便向前移动梭心壳8。暂时驱动梭心驱动电机M2,使离合器机构50a与梭心相连。然后,关闭喷咀缩回螺旋管69,以便将空气喷咀67a移至移心壳8的开口8A处。
接着,驱动拉出电机M1,拉出梭心线150,打开电磁阀68,将空气从空气源引入空气管66和67,出现在空气喷咀67a处的线头被导入梭心壳8内,同时,在梭心壳8内形成涡流。基本上与此同时或者稍有滞后,驱动梭心驱动电机M2,转动梭心(图6中的线(a)和(c))。
引入梭心壳8内的梭心线150盘绕在梭心轴上,并绕在梭心轴上。用光传感器60(如已经说明的)检测拉出辊54的转动。在梭心线150盘绕梭心轴上之前,检测拉出电机M1的转动。当梭心线150盘绕在梭心轴上时,就会渐进地绕在梭心轴上,由于拉出电机M1的电机转速被定为小于梭心驱动电机M2的电机转速,单向离合器57隔断了拉出电机M1之输出轴56向拉出辊轴55之转动的传递。结果,拉出辊54按梭心驱动电机M2的电机转速转动。
由光传感器60产生的传感器脉冲信号之脉冲间隔随时间变成如图6线(d)的箭头。与光传感器60相连的有效梭心线绕线量计数装置61计数在预调期内传感器脉冲信号的脉冲次数,在该期间内,产生计时信号,这样,来检测传感器脉冲信号的变化。通过检测传感器脉冲信号的变化来检测梭心线150开始盘绕在梭心轴7a上的时间。当线盘绕在梭心轴上之后,检测累积绕在梭心轴上梭心线的量作为有效绕线量。
在检测梭心线150开始盘绕在梭心轴7a上的瞬间,使拉出电机M1停止运行,关闭电磁阀68。
为了减少梭心线绕在梭心轴上的时间,提高梭心驱动电机M2的转速,以便继续进行绕线操作。需要时,不必提高梭心驱动电机M2的电机转速。当达到预调的转速(预调绕线量)时,关闭梭心驱动电机M2。
打开喷咀缩回螺旋管69,从而使空气喷咀67a从梭心壳8的开口8A处缩回。采用这种方法,卷绕梭心线150于梭心7上的操作便可自动进行。然后,关闭线张力变化装置204的形状SW,这样,螺旋管推进力降至零,线张力增至最大值。这种情况下,从梭心壳8的开口8A引出的梭心线150便自动地被钩至梭心壳内。当钩线操作结束后,打开线张力变化装置204的开关SW,这样,螺旋管推进力更增加至最大值,线张力降低到最小值。然后,切断从线张力弹簧下侧引出的线,并留出预调的线量。
用于将线钩至梭心壳的钩线机构和用于将已被钩至梭心壳的线切断的切线机构可以采用已公开未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平5-192476号和日本专利申请平4-18868所披露的机构。该机构不属于本发明的关键,所以,在此就不对其进行描述。
当自动切线操作完成后,旋转臂5移回到位于同时在转动之导向轴4的缩回位置。然后,它向前进,同时夹持含有梭心的梭心壳8,梭心上已绕有线,并将梭心壳8放入位于梭心壳更换位置A处的梭体16内。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梭心线绕线机中,拉出机构F将梭心线150拉出绕线器200,空气导向装置G将梭心线150导向梭心壳8的开口8A,拉出机构F进一步将梭心线150从位于梭心壳之开口8A处的绕线器200拉出,通过气流,空气导向装置G将线喂入梭心壳8内,梭心驱动装置E转动梭心,这样,线可靠地盘绕在梭心轴上。所以,线被限制在梭心壳8内,形成极好的针缝,不会有梭心线不被连上的可能性,决不会发生人为转动。因此,梭心线绕线机的可靠性得到改善。
拉出电机M1将梭心线150拉出绕线器200,空气导向装置G将梭心线150导至开口8A,在拉出辊54的作用下,拉出电机M1将梭心线150进一步拉出绕线器200,通过气流,空气导向装置G将线喂入梭心壳8内,梭心驱动装置E转动梭心,这样,线可靠地盘绕在梭心轴上。这时,光传感器60检测拉出辊的转动,拉出辊的辊转速小于梭心转速。因此,当梭心线150捻转在梭心轴上时,单向离合器57隔断拉出电机M1向拉出辊54之转动的传递,已经指示出拉出辊之辊转速的光传感器60的输出信号用以指示梭心转速。光传感器检测梭心线150在梭心轴上的捻转情况,以及绕在梭心轴上线的有效绕线量。当线捻转在梭心轴上之后,有效绕线量被定为绕在梭心轴上线的量,这取决于拉出辊54的转动,而与梭心的转动无关。因此,可以准确地撑握有效的绕线量,而与纱支无关。还有,当线卷绕时,单向离合器57隔断将拉出电机M1的负载旋加到梭心驱动装置E上。所以,这对针迹的质量根本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从而改进了可靠性。
空气喷咀67a之尖端的线导向装置指向梭心轴绕线侧X。接着该线导向指向,喂入梭心壳8内的梭心线150会完好地捻转在梭心轴7a上。
在线捻转在梭心轴上之后,要想将有效绕线量设定为绕在梭心轴上之线的量,就要精确撑握使用的有效绕线量,拉出机构F和空气导向装置G根本不重要。采用下述方法,可以人为地将线插入梭心壳8内,将线拉出作为供线源的绕线器200,将线尖头经过梭心壳8的开口8A插入梭心壳8内。
关于梭心绕线机的控制,除了用于检测盘绕在梭心轴上线150的装置以外,根据光传感器60,可以使用用于检测梭心7圈数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是编码器。操作时,当检测出梭心线150盘绕在梭心轴上之后,梭心圈数检测装置开始检测绕在梭心7上线的量。
在本发明已被用其优选实施例描述的同时,很明显,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多种变化、变形以及更改。在上述实施例中,空气喷咀67a(由喷咀缩回螺旋管69驱动)从梭心壳8的开口8A处缩回,以便避免其在钩线和切断线时的干扰。除喷咀缩回螺旋管69以外,当然,为同一目的,另一种合适的装置可以采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变形中,可以附加装有一用于根据有效的绕线量测定来自供线源之线量的测定装置。用测定装置可检测出来自供线源之线150的不正常供给。具体的线的不正常供给的例子是梭心线150用尽时,以及梭心线150缠结时。
例如,用连结装置,不用单向离合器57,可以将拉出电机M1的输出轴56直接与拉出辊轴55相连。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是将拉出辊轴55的转速调至基本上等于或者稍高于梭心的转速。另外,当线盘绕在梭心轴上时,必须停止拉出电机M1。停止拉出电机M1的时间根据经验确定。还有,在这种情况下,检测拉出辊54的辊转速从拉出电机M1停止其操作时开始。如上所述,极少有电机停止时间与线盘绕在梭心轴上的时间完全一致的可能性(因为实际的绕线时间是未知的)。结果,有效的绕线量不准确。还有,在绕线的时候,当未给拉出电机M1动力时,拉出电机M1的负载就旋加到梭心驱动电机M2上。针迹质量会受到一点不良的影响。
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第二个优选的实施例。
如图33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的自动梭心供线机包括梭心线绕线机462、剩余线除去装置461以及梭心替换装置460、梭心替换装置460可以将梭心壳302移至以下任何一位置:梭心线绕线机462的梭心线绕线位置C、剩余线除去装置461的剩余线除去位置B、梭子位置(梭心壳替换位置)A、以及空转轴(梭心壳夹持装置)的梭心壳安置/除去位置D。
自动梭心线供线机安置在缝纫机底板401的下面,参见图34至38,着先说明梭心替换装置460。在图34-38中,数字301表示接受梭壳302的梭体;301a为梭轴;303作为支撑件之主板,位于梭体301的下面,并垂直竖立在固定于缝纫机本体的主板上。转移轴304的固定端304a被固定在主板303上,并由主板以悬臂方式支撑着,转移轴304与梭轴301a平行排列。
呈圆柱状的转移块312(图34)被旋转并可滑动地固定在较靠近转移轴(位于主板对面)开口端304b的转移轴304部分上。沿轴线将位于圆柱形转移块上的两部分切开,这些切开部分的切面要彼此面对放置。
提供一对L状转移板310和310,L状转移板310和310的第一对支杆分别被固定到转移块切开部分的切面上,其第二对支杆相对于轴线相对安置,如图34所示。
一对夹持部件311和311被弯曲至轴线方向上的梭子,夹持部件311和311的第一端分别被牢牢地固定到L状转移板310和310上。梭心壳夹持装置(未示出)分别被固定到夹持部件311和311的第二端部(指向梭子),梭心壳夹持装置夹持梭心壳并释放梭心壳的把柄,梭心壳夹持装置可以是一对电磁吸头,它用于由日本专利申请平5-192476或平5-121960披露的自动梭心线供线机中,该项专利申请由本发明申请人申请,或者是杠杆爪,用于由本发明申请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平5-116363所披露的自动梭心供线机中。也可以采用任何其它装置,只要它能将梭心壳302固定到相对部件(如梭体)上并且能从其上除去。
齿轮313牢固地固定在转移块312的外表面上。齿轮313沿梭子轴301a与延伸的驱动齿轮319相啮合,如图35所示。通过延伸至安装在主板303上电机安装板321之转移轴的第二端的部分旋转地支撑驱动齿轮319的一端。驱动齿轮的另一段直接与固定到电机安装板321上之转动电机320的输出轴上。
旋转臂370由转移块312、L状转移板310和310、以及夹持部件311和311形成。当转动电机320转动时,旋转臂370转动,当旋转臂370处于本实施例中缩回位置(图35至37)时,它便动作。以悬臂方式支撑的转移轴304由驱动齿轮319导向,所以,其支撑力足够高。
止动弹簧(未示出)被牢牢地固定在转移块312之外表面的某一位置处,该处比齿轮313更靠近转移轴304的固定端。移动套管314旋转地支撑在齿轮313和位于转移块312之外表面上止动弹簧之间。
如图34-36所示,可与梭子轴301a作平行移动的齿架316的一端被紧卡在可移动的套管314上。齿架316的另一端与小齿轮317相啮合。小齿轮317被牢牢地固定到安装在主板303上之移动电机318的外轴上。
当移动电机318被驱动时,在小齿轮317的作用下,可移动套管314和旋转臂370随齿架316一起在转移轴304的轴向方向上移动。这样,旋转臂370可绕转移轴304转动并沿该轴移动。
检测器安装板333安装在转移轴304的开口端,包括发光件331a和吸光件331b的转动传感器331安装在检测器安装板333上。如图34和35所示,检测板332被牢固地固定在旋转臂370上,转动传感器331、检测器安装板333以及检测板332按其如下位置进行调整,当旋转臂370转动时,检测板332在发光件331a和吸光件331b之间穿过。
如图34和36所示,具有如转动传感器331相同结构的移动检测器341安装在主板303上。传感器板315牢固地固定在齿架316上。移动检测器341和传感器板315按其如下位置进行调整,当旋转臂移动370时,传感器板315在发光件341a和吸光件341b之间穿过。
如图33所示,作为梭心壳夹持装置的空转轴306牢牢地固定在位于梭体301正下方的位置D处。位置D是在主板303上面临转动梭心壳夹持装置的轨迹上。如图38所示,空转轴306具有如梭子轴305相同的结构。当含有梭心的梭心壳302被推向轴时,它便夹持梭心壳302。如图33所示,当梭心壳302被推向轴时,梭心壳302的梭心锁定爪302d被放入在空转轴306附近伸出之转动锁定件305aa的槽中。这样,梭心壳302被定位在预定位置上,并在此处被夹持住。
梭心线绕线位置C和剩余线除去位置B在转移轴304之下的区域V和区域W内面对转动梭心壳夹持装置转动轨迹而被设置,所述的区域W包括一枢轴403,当缝纫机底板401沿转移轴304从一垂直平面提升时缝纫机底板401绕着其枢轴403而转动(见图33)。剩余线除去位置B比梭心线绕线位置C低。当以转移轴的轴向方向看时(垂直于图33的纸面方向),剩余线除去位置B位于梭心壳夹持装置的回缩位置上。当梭心壳夹持装置由缩回位置沿转移轴的轴向稍微向前移动时(朝着图33的纸面移动),梭心线绕线位置C位于伸出位置上。
剩余线除去装置461放置在剩余线除去位置B上。在本实施例中,剩余线除去装置461是一具有夹持件的装置,该夹持件能够夹持卷绕在梭心上的线的端部和能够放开夹持的线,而且例如当它由一电机驱动时便绕一轴转动,这样,由夹持件夹持的梭心线就自动卷绕。然而,剩余线除去装置461可以是任何其它类型的装置,如果它有如下所述功能,即梭心壳302通过梭心壳夹持装置而被夹持,或梭心壳302被输送到能够夹持梭心壳的装置上并且通过该装置而被夹持住,当用于拉出绕在梭心上的线并引出悬挂出含有梭心的梭心壳的线拉出装置操作时,以用来把线拉出梭心壳,则梭心被转动使得线从其拉出。剩余线除去装置461的一种特殊的实例是日本专利申请号为平5-203610或6-40351中所揭示的一种剩余梭心线除去装置。
如上所述,剩余线除去装置被构造成能够从梭心壳中拉出一根绕在梭心上的线并从含有梭心的梭心壳中悬挂下。由于剩余线除去装置具有这样的基本结构,其主要部分设置得要比剩余线除去位置B要低。
梭心线绕线机462位于剩余线除去位置B上。梭心线卷绕装置462通过电机转动能够自动地卷绕一梭心或在梭心上卷绕底线,然后把线钩到梭心壳302上并切断线。梭心线绕线机462具有下面将要描述的功能。
梭心线绕线机装有梭心驱动机构E作为用于转动梭心的梭心驱动装置。梭心驱动机构E如下,在图14中,数字350表示绕线轴。绕线轴350由未示出的主板旋转地支承。离合器机构350a被固定在绕线轴350的一端,在绕线轴350的一端装有离合器机构350a。离合器机构350a与已经形成于梭心307上的多个孔相结合或与其相分离。滑轮350b被牢固地固定在绕线轴350的另一端。梭心驱动电机M2也被固定在主板上,滑轮352紧固在梭心驱动电机M2的输出轴上。皮带351在滑轮352和350b之间伸长。
旋转臂370转动,梭心壳308移至并达到梭心线卷绕位置C处。接着,旋转臂370前行,梭心壳308也前行。梭心驱动电机M2被驱转动,这样,离合器机构350a与梭心307相结合。所用的离合器机构被构造成能与孔结合或与其分离。很明显,除上述结构以外,离合器机构可以采用任何其它合适的结构。
梭心线绕线机装有一个用于调整拉出绕线器200如线供给源(图17)的梭心线450松度的机构,和一个用来检测绕于梭心轴线的捻转和卷绕梭心上的线的数量的机构(这些机构通常表示为F)。机构F描述如下,数字353表示图14至17中的主板。主板353制成截面如U的形状。辊轴355在主板353的两侧板353a和353b之间旋转地支撑,辊轴355在主板的侧板353b外侧延伸。辊354固定在延长于侧板353b外侧的辊轴355的部分上。由绕线器500拉出的梭心线450卷绕(由一圈)在辊轴355的延长部分上。
缝传感器358固定在位于侧板353a与353b之间的辊轴355的部分上,缝传感器358形状象一圆盘,在圆盘状缝传感器358的圆周部分上形成一槽。光传感器360被设置在面对缝传感器358的位置上、光传感器360检测缝传感器358的槽,换句话说,光传感器360传感拉出辊354的转动。
光传感器360与有效绕线量计数装置361相连,检测在梭心轴上的缠绕,也检测卷绕在梭心轴上的线的有效量。一个测定装置361B连接到有效绕线量计数装置361上。测定装置361B把来自设置在外测用来设定预定绕线量的一个设定装置361的预定绕线量与由有效绕线量计数装置361输出的精确卷绕梭心的绕线量比较。当两绕线量在数值上互相一致时,测定装置361B对电机驱动器361C产生一驱动停止信号。
在机构F中还装有用来调整梭心线450松度的松度调整机构,松度调整机构包括一个松度调整杆362,弹簧364,和止动件363。松度调整杆362由带有介于其间的轴承(未示出)的拉出辊轴355旋转地支承。梭心线450穿过松度调整杆362。弹簧364推动松度调整杆362,以便消除梭心线450的疏松。止动件363停止松度调整杆362的转动,这由弹簧364产生的推动力引起。
在机构F的下游装有空气导向装置G。空气导向装置G(在本实施例中还作为线捻转装置(气动装置)把梭心线450导入到梭心壳308的开口308A中,其梭心线已被拉出机构F拉出。空气导向装置G描述如下,在图14中,数字365表示形状象管的线吸收器365。如图14和18所示,在线吸收器365上形成有吸收孔365a。与外部相连的吸收孔365a对准线流的较高部分。空气管366的一端与线吸收器365的上游部分连结,空气管366与线吸收器365的内部相通。空气管366的另一端与一电磁阀368相连,该电磁阀368与未示出的空气源相连。并装有供线开关,未示出,它用于打开和关闭电磁阀368。
空气管367的一端与线吸收器365的下游部分连结,并且可绕线吸收器365转动,空气管367与线吸收器365的内部相通。空气管367的另一端被弯曲成V形状。按以下方式安置空气管367,空气管另一端处的空气嘴367a面对处于离合器机构350a与梭心307结合状态下的梭心壳308的开口308A。如图21和22所示,当空气嘴367a停在其面临梭心壳308(即:其处在工作位置)的开口308A位置(称为面对位置)时,空气嘴367a的尖端(线插入装置的尖端,空气导向装置的尖端)的线导向方向(空气流动方向)落在梭心轴的绕线侧。
″梭心轴的绕线侧″指的是用从空气嘴367a的尖端延长的线YY所分割的梭心轴的一侧,同时穿过梭心轴的中心,即:接受梭心线450(图22)的梭心轴307a的一侧(用箭头XX表示)。空气嘴367a尖端的线导向方向较好方向为:在该方向上从空气嘴367a尖端上的延长线相切位于梭心轴绕线侧XX上的梭心轴307a的圆周,最好的方向为:在该方向上,从空气嘴367a尖端延长的线与梭心轴307a的圆周上的一点相切。
从空气嘴367a引出的线的长度(LL)是以这样程度来选定的,即为的是把引线缠绕在梭心轴上。引线的这种长度(称之为需要长度)较好的是:
(1){(位于工作位置上的空气嘴与梭心轴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梭心轴的圆周长度×(1.1~2.0)]},更好的是:
(2){(位于工作位置上的空气嘴与梭心轴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梭心轴的圆周长度×(1.25~1.8)]}。
如果引线的需要长度长于上述(1)的长度,那么把引线的端部通过其梭心壳的开口302A而输入到梭心壳302内是十分困难的。如果引线成功地输送到梭心壳302内,线不止一圈的卷绕于梭心轴上,由其自身产生一纽结并且束紧于梭心轴307a。如果引线的需要长度比(1)或(2)的长度短,则有可能使引线的端部未能捻转在梭心轴上。
在本实施例中,引线的需要长度选定为55mm。这个数值是由下例尺寸获得:空气嘴367a尖端与梭心壳302的开口302A之间距离是7mm,梭心壳的开口302A与梭心轴外表面上一点(此处引线触及梭心轴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和(25mm(梭心轴圆周)×1.64)=31mm。
当打开电磁阀368时,由空气源提供空气,穿过空气管366、线吸收器365,以及空气管367,从空气嘴367a中吹出。喂入到线吸收器365吸收孔365a的引线端部是从空气嘴367a中获得的。
停止在面对位置处的空气嘴367a的端部与梭心壳308(图24)的开口308A之间的距离较好的为10mm或更小,最好是3至7mm。如果该距离选择在此范围内,梭心线450就会被吹出的气流拉下,并且可形成用于将梭心线450缠绕在位于梭心壳308内的梭心轴307a上所必需的气涡流。
空气管367的中间部分由梭心线绕线机的缝纫机底板801旋转地支承。空气管367由弹簧870顺时针推动(图14),它构成一种移动装置。当空气管367被喷嘴缩回螺线管369驱动时,它便反抗弹簧870的推动力而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封闭,螺线管用来作缩回螺线管369。当ON信号施加到喷嘴缩回螺线管369时(图19的线(C)),空气喷嘴367a从梭心壳302的开口302A上回缩,同时抵抗弹簧870的推动力。当OFF信号施加到喷嘴缩回螺线管369(图19的线(d))时,空气喷嘴367a靠着弹簧870的推力作用而移至与梭心壳302的开口302A面对的面对位置。
当梭心壳302定在梭心绕线位置C时,具有一可动叶片的线曲柄件416牢固地设置在梭心壳302附近,它构成导线构装置和切线装置(图23)。
线曲柄件416装有一可动叶片416A(图24),象V形状的可动叶片416A包括切割部分416C和416D。切割部分416C和416D把线导入到前端(图24中前侧)和后端(图24中的较深侧)。图24中V形状的切割部分416C的顶点相对于V形状切割部分416D的顶点移动到左侧(图29和32)。切割眼球(可动叶片)416E设置在大致连接于可动叶片416A上表面上的切割部分416C和416D两顶点的线上。在切割眼球416E之上设有一小空间。该小空间使一固定片391从其通过。在切割眼球416E之上还装有一线分离片416B,在这种情况下线分离片416B的边缘稍微移开切割眼球(图23和32)。可动叶片416A和线分离片416B同轴弧形地对准绕线轴350(图23和24)。当线曲柄件416绕梭心壳302转动并达到固定片391位置时,可动叶片416A的后侧上的切割眼球416E在固定片391的尖部滑动。这些相关的元件被这样布置。
未图示的一可逆电机通过未图示的一系列齿轮来转动线曲柄件416。这样,线曲柄件416由可逆电机在向前或反方向上转动。
梭心壳302、固定片391、线切断点S以及类似有关件是这样布置的,线从线引导孔302E到线切断点S(更确切地说是使切割眼球416E与固定片391接触的一点)的长度等于需要用来由线的相互缠绕所形成的接合线的线的长度,即,近似40mm(图23)。线引导孔302E位于张力弹簧302D下面(图23和27)。在线卷绕操作和钩线操作(下面将详细描述)结束之后,线被引导通过线引导孔302。
借助喷嘴缩回螺线管369,空气喷嘴367a可在工作位置(图11)和缩回位置(图23)之间运动。为了把线绕于梭心轴上,空气喷嘴367a移至工作位置,为了线的卷绕、钩住和切断,空气喷嘴367a移至缩回位置。
梭心壳302,线切断点S,空气喷嘴367a的缩回位置以及类似有关件是这样布置:当空气喷嘴367a定位在缩回位置时,在线被切断时刻线切断点S与空气喷嘴367a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几乎等于所要求用来线捻绕在梭心轴307a的长度LL(已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近似为55mm)(图23)。
当梭心壳302定位在梭心绕线位置C时,在线曲柄件416的转动轨迹之下(图25,26和28至32),线捕捉杆424通过在垂直于图26的纸表面上的一止杆螺钉而可旋转地支承。如图25所示,线捕捉杆424包括一个在其顶部上的钩424A,和一个斜面424B,该斜面424B向右下斜(图25)并且连续不断地连到钩424A。线捕捉杆424被逆时针方向推动(图25),通常,它们于图25中实线表示的位置上。
转动支承的滑片430装在卷绕轴350前端的这侧上(图28)。滑片430在其中间部分处被弯折,并通过转动型气缸(未图示)而转动。
在拉出机构F与绕线器500(图17)之间装有一个线张力改变装置504,它改变梭心线450的张力。线张力改变装置504构成如下:一个用来推压于所经过的梭心线450的张力弹簧505,一个用于人工调节张力弹簧505推力的螺栓506,一个设置在缝纫机底板401内的一个螺线管SOL,它用来户生螺线管推进力,该推力阻止张力弹簧505的推力。
用于驱动线张力改变装置504的电路是这样构成,即动力源V串连到螺线管SOL,并且一个开关SW插入在其中间。
当开关SW关闭时,产生螺线管推进力,在这种状态下,张力弹簧505的最大推力作用在梭心线450上,并且线张力处于其最大值。当开关SW打开时,产生最大的推进力,在这种状态下,从线张力弹簧505的推力中减去螺线管推进力的部分力作用在梭心线450上,线张力为其最小值。
剩余线除去装置461和梭心线绕线机462同主板303相接触(图33至38)。主板303在适当位置处可被切下。在图33图示中,梭心壳定位/除去位置D靠近剩余线除去位置B和梭心线绕线位置C以及被放大尺寸的夹持段311和311而设置。在图示中,有夹持段311和311同剩余线除去装置461和梭心线绕线机462相接触的危险。然而,实际上保证有足够的空间,以避免它们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由运动电动驱动318的梭心夹持装置可在梭心壳定位/移开位置(梭体位置,空转位置)A和D与离开梭体缩回位置(图34至38)之间运动。当梭心壳夹持装置移至缩回位置时,传感器板315阻断从运动检测器341的发光件341a到接收光件341b的光,从而来检测梭心壳夹持装置到缩回位置的运动。随后,在缩回位置处,检测一开始位置。随着梭心壳夹持装置在缩回位置上的转动,检测板332阻断从发光件331a到接收光件331b的光。开始位置由检测板332被设定在阻断光的位置上。由于这样的设定,当梭心壳夹持装置转动到该位置时,它返回到开始位置。例如,当一个脉冲式电机用作转动电机320时,梭心壳夹持装置通过对脉冲式电机脉冲数量的计算可移至梭体位置A,梭心线绕线位置C,剩余线除去位置B以及空转位D。
下面将描述自动梭心线供给装置的这种结构。
为使梭心壳夹持装置当中的一个来夹持含有绕着线的梭心的梭心壳,一工作者由旋转臂侧插入他的手,并对着空轴306推含有绕线梭心的梭心壳,而不用颠倒手的平面,如其定位到梭体轴305上的情况下。为易于解释说明,梭心壳以2X表示,并且后面将要描述的梭心壳以2Y表示。
随后,当动力开关打开时,旋转臂370返回到开始位置,起动开关打开。旋转臂370又转到处在空位置D上的梭心壳夹持装置当中的一个上。使旋转臂370前进,梭心壳夹持装置当中的一个抓紧具有绕线梭心的梭心壳2X,其绕线梭心被空轴306而握持。同时,另一个梭心壳夹持装置移至梭体,而没有受到任何干扰。
当空轴306设置在相对于剩余线除去位置B或梭心线绕线位置C的转移轴304的相对位置上时,在以转移轴的轴向看,如上所述,剩余线除去位置B的位置与梭心壳夹持装置的缩回位置相重合,并且以转移轴的轴向方向看,梭心线绕线位置C的位置与从梭心壳夹持装置的缩回位置上向前稍微移动的一个位置相重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梭心壳夹持装置当中的一个向空转轴306移动,另一梭心壳夹持装置将碰撞剩余线除去装置461和梭心线绕线机462。在这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空转轴306正好设置在梭体301之下,同时面对梭心壳夹持装置转动轨迹,如所记忆的相同。由于这种情况,就不会有梭心壳夹持装置碰撞剩余线除去装置和梭心线绕线机的危险。
随后,旋转臂370向后移动,同时进行转动,由此使梭心壳夹持装置对准梭体301,并使其向前移动。含有绕满线之梭心的梭心壳2X定位到梭体上。同时,另一梭心壳夹持装置朝着空转轴移动,而没有遇到任何阻扰。这时旋转臂370向后移动,同时,如前述情况,一工作者从旋转臂侧插入他的手,并且把含有绕线梭心的梭心壳2Y定位到空轴306上。
在缝纫操作开始之后,在缝纫操作期间,如在上述情况下,使梭心壳夹持装置当中的一个夹持含有绕线梭心的梭心壳2Y,绕线梭心被空转轴306抓住,并且旋转臂370向后移动。
当剩余绕线的数量为少量并且用于梭心更换的指令发出时,缝纫机的缝纫操作被停止。没有夹持梭心壳的梭心壳夹持装置向前移动,从梭心壳2X拾起包括含有少量剩余线的梭心的梭心壳2X,并向后移动。
转动旋转臂370,包括有绕线梭心的梭心壳2Y面对梭体301而定位,推进旋转臂使含有绕线梭心的梭心壳2Y装到梭体上,随后旋转臂370从其缩回。
在缝纫操作开始之后,在缝纫操作期间,转动旋转臂370,含有具有少量剩余线的梭心的梭心壳2X移至剩余线除去位置B处,在这个位置处,剩余线除去装置461从包含在梭心壳2X内的梭心上除去剩余线,从而提供一空的梭心。
旋转臂370旋转使得把含有空梭心的梭心壳2X放置于所面对的梭心线绕线机462处。此外,推进旋转臂370,并且通过梭心线绕线机462而使线卷绕在空的梭心上。梭心线绕线机462的操作将参照图14至32描述。
从线卷绕器200和线张力改变装置504上引出的梭心线450绕着辊354而绕一圈。一圈的线通过松度调整杆362的一个孔。同时,线张力改变装置504的开关SW打开,由此来达到最大值的螺线推进力和达到最小值的线张力。
梭心线450的端头插入到线吸收器365的吸收孔365a并且是有点推入该孔。然后,电磁阀368暂时打开,空气从空气源输入到空气管366和367。利用空气流,已被推在吸收孔365a内的梭心线450导入到空气喷嘴367a,并由空气喷嘴367a暴露出和引出。引出的线端的长度LL为足以把线端捻绕于梭心轴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长度大约是5.5mm。当已被推入在吸收孔365a的梭心线450从输出轴356上转移,并由空气喷嘴367a露出和引出,最好的是工作者事先把线从绕线器500上拉出足够的长度,或事先把该线拉出。
然后,由旋转臂370的转动而移至梭心线绕线位置C处的梭心壳302被旋转臂370的前进电机而推进,梭心驱动电机M2暂时驱动,从而使离合机构350a与梭心307结合。
如图19线(b)所示,梭心驱动电机M2以低速被驱动,以致梭心以低速转动。如图19的线(d)所示,OFF信号施加到喷嘴缩回螺线管369,以致空气喷嘴367a移至靠近梭心壳302的开口302A的工作位置上。如图19的线(a)所示,电磁阀368被打开,以致空气从空气源输入致空气管366和367。
如图11所示,由空气喷嘴367a而引导的线端由梭心壳302的开口302A而正好输入(引导)到梭心壳302,并稍微下垂,且下垂到梭心轴的绕线侧XX。借助梭心轴307a的转动和空气的涡流,梭心线捻线于梭心轴上。
这样,由绕线器500上提供的梭心线450捻绕于梭心轴307a上。辊354又开始转动。光传感器360产生一脉冲信号,如图6的线(e)所示。有效绕线量计数装置361根据光传感器来计数脉冲信号的脉冲数量。当脉冲数量达到一预定值时,便来判定已捻绕梭心轴的梭心线450。在本实施例中,当计算三个脉冲时,那么确定其判定。考虑到安全因素,则选定三个脉冲数。当然,所要求的脉冲数不会限制三个。
在梭心线450绕着梭心轴307a的捻绕被测定之后,接着有效绕线量计数装置361计数用于有效绕线量的脉冲。同时,如图6线(a)所示,电磁阀368被关闭,由空气源提供的空气由此便被停止。如图6线(C)所示,随着时间稍有滞后,ON信号施加到喷嘴缩回螺线管369,空气喷嘴367a移至缩回位置,如图13所示。
当梭心线450捻绕到梭心轴307a失败时,如图7的线(a)所示,光传感器360不产生脉冲信号,电磁阀368关闭,并且由空气源供给的空气停止,如图7的线(a)所示。随着时间稍有的滞后,ON信号施加到喷嘴缩回螺线管369,如图7的线(C)所示。空气喷嘴367a移至缩回位置,形成开始状态。
ON信号再次施加到喷嘴缩回螺线管369,如图7的线(d)所示,并且空气喷嘴367a移到靠近梭心壳302的开口302A的工作位置。如图7的线(a)所示,电磁阀368打开,以便空气由空气源输入到空气管366和367。也就是说,执行重复操作。在本实施例中,重复操作次数是3次。如果在3次操作之后绕梭心轴307a的捻绕的线没有被检测的话,那么机器判定机器本身什么地方出了毛病,于是发出一警报声给工作者,使对其故障采取某些措施。
如已所述,当绕梭心轴307a的捻绕线被检测并且空气喷嘴367a移至缩回位置(图23)时,梭心驱动电机M2的电机速度从低速而被增速,从而使梭心线绕着梭心轴307a卷绕。当梭心线在空心喷嘴367a的顶端与梭心轴307a之间逐渐地绕有一长距离,那么梭心线450在梭心轴307a的整个长度上均匀地缠绕。
检测装置361B把被有效绕线量计数装置检测装置361检测的实际卷绕线的数量与由线数量设定装置361A而编入的绕线预定量进行比较。当两数量相互相等时,驱动停止信号施加到梭心驱动电机M2的驱动器361C上。其结果梭心驱动电机M2停止。即,从线量设定装置361A而编入的绕线预定量被绕在梭心轴307a上。
恰好在绕线预定量达到之前,梭心驱动电机M2的电机速度被减速,被减速的电机速度是延续的,并且当绕线预定量达到时,电机被停止。如果这样做,电机不会超速,因此绕线的预定数量可用作实际的绕线数量。
在梭心线450绕于梭心370的卷绕操作自动完成之后,线张力改变装置504的开关SW关闭,以达到最小值的螺线推进力和达到最大值的线张力。在这种情况下,由梭心壳302的开口302A所喂入的线450被钩到梭心壳302上,钩线操作将在下面描述。
首先,钩线构件416由图28所示的初始位置转动一半,并且定位在图29所示的位置上,然后,从梭心壳302的开口302A而喂入的梭心线450(图27)被V形切断部分416D的顶点所捕捉,并移至位于比较靠近梭心壳302(图29)的张力弹簧的钩线位置302B。
同时,向钩线位置302B移动的线形成与线捕捉杆424的斜面424B相接触,并且在捕捉杆的推进方向推线捕捉杆424。在这时,线捕捉杆424由一螺旋弹簧425在相对推进方向的方向上推进。
因此,如图29所示,梭心线450在推进方向预定距离上推动线捕捉杆424,并且在线捕捉位置302C处被导入到缝302C。此后,线曲柄件416在相反方向上转动一半,并且线曲柄件416返回到原始位置(图30)。
接着,如图31所示,滑片430从开始位置以近似180°转动(图21)。由缝302C引出的部分线被钩到滑片430上,已被插入在缝302C中的线部运行于张力弹簧302D之下,并且从线引导孔302E引导。此后,滑片430返回到开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成斜边的部分302a形成在梭心壳302上。利用成斜边的部分302a构造,由梭心壳的成斜边部分302a上引导的梭心线450容易移至梭心壳302下面的靠近张力弹簧的钩线位置302B。成斜边部分302a的构造对缝合质量不会有任何不利的影响。在由梭心壳的成斜边部分302a上引导的梭心线450容易移至钩线位置302B,那里就无需提供成斜边部302a。
随着把线钩到梭心壳302的自动操作,线供给到梭心壳302,使钩在其上的线被切断。首先,线张力改变装置504的开关SW被打开,使得达到最大值的螺线推进力和达到量小值的线张力。
当同图29的情况比较时,线曲柄件416在相反方向上转动。如图32所示,由在梭心壳302的线张力弹簧308D之下的线引导孔302E上引导的梭心线450被V形切断部分416C的顶点而捕捉,并且线被拉出。
拉出的线由V形切断部分416C的顶点捕捉并且由线分离片461B分离到图32右侧。
于是线曲柄件416在相同方向上转动。然后,线曲柄件416的切断眼球416E面对固定片391,并且位于此之间的线被切断(图23和32)。
来自梭心壳302的梭心线由在张力弹簧302D之下的线引导孔302E中引导,其引导的线的长度近似40mm,并被切断。40mm的长度对于梭心或与面线共同作用而形成缝合的底线是足够的长,如已描述。
来自绕线器500的线(如上述)引出空气喷嘴367a的长度近似55mm长,55mm的长度对于绕梭心轴307a捻绕的底线是足够的长。
在切断底线的自动操作完成之后,旋转臂370后移至备用状态。当梭心更换指令发出时,缝纫机的缝纫操作停止。旋转臂370转动。未夹持梭心壳的梭心壳夹持装置放在面对梭体301位置上,并且其向后移动。含有绕有少量剩余线的梭心的梭心壳302Y从梭体上拉出,然后旋转臂370向后移动。
然后,旋转臂370转动并推进。梭心壳302X安放到梭体内,所述的梭心壳302X含有一梭心,该梭心具有由梭心线绕线机462在其上所卷绕的线。旋转臂370向后移。重复上面操作的顺序。
当由梭心壳夹持装置夹持的梭心壳302(302X,302Y)被拉出时,或当为了使用另外不同颜色的线,梭心壳302由空转轴306暂时夹持时,夹持有梭心壳302的梭心壳夹持装置面对空转轴306放置,并且它向前移。其结果、梭心壳302从梭心壳夹持装置转移到空转轴306上。
为了拉出由空转轴306所夹持的梭心壳302,如在把梭心壳302从梭体轴305上拉出的情况下,可从旋转臂侧通过插入工作人员的手将梭心壳302拉出,而无需反转手平面。从空转轴306上拉出梭心壳的人工操作是非常容易的。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由绕线器500供给的线用空气喷嘴367a引导,由此引出线长LL,该长度LL是需要用来把线通过作为线插入装置的空气导向装置G捻绕于梭心轴307a上。引出的线通过梭心壳的开口302A而被插入到梭心壳302内。使由空气导向装置G而插入到梭心壳302内的线借助作为绕线装置的空气而缠绕于梭心轴307a上,并通过作为梭心驱动装置的梭心驱动电机M2引起梭心转动。具有绕线的梭心轴307a通过梭心驱动电机M2而转动,致使梭心线卷绕于梭心307上,该梭心是装在梭心壳302内。由绕线器500供给的梭心线安全地捻转在梭心轴307a上并且是卷绕在梭心轴上,而无需使用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用来把线强制拉出线供给源的一种机构。没有使用线拉出机构,从而导致了制造的成本降低,并消除了由该机构而引起的线缠绕的故障。因此获得了该机可靠性的改善。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把线捻转在梭心轴上所需长度LL的线是用空气喷嘴367a引导的。于是,在下面和紧接的梭心壳上绕线的操作中,如上述情况,梭心驱动电机M2以低速驱动,由此梭心也以低速转动。空气喷嘴367a移至工作位置。电磁阀368打开,空气由空气源输入到空气管366和367。然后,与梭心轴307a的转动和空气合作,用空气喷嘴367a引导的线捻转在梭心轴上。即,线自动地捻转在梭心轴上,而无需用一个拉出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当梭心线卷绕在梭心轴307a上时,空气喷嘴367a的顶部从工作位置移至缩回位置,从而在空气喷嘴367a的顶部与梭心轴307a之间的距离被增加。梭心线450在梭心轴的整个长度上均匀地卷绕。
在本实施例中,当由梭心壳的开口302A引导的梭心线被钩到梭心壳302上时,空气喷嘴367a的顶部从工作位置移至缩回位置,从而不会发生空气喷嘴367a的顶部与线曲柄件416的相互干扰,该机的可靠性得以改善。
在本实施例中,当梭心线被切断时,空心喷嘴367a离开工作位置而移至缩回位置,从而不会发生空气喷嘴367a与线曲柄件416的相互干扰,该机的可靠性得以改善。
在本实施例中,由空气喷嘴367a吹出的空气的方向比从空气喷嘴367a的顶部延长的,同时穿过梭心轴中心的线YY更靠近梭心轴的外表面的绕线侧XX。从而插入到梭心壳内的梭心线借助空气流和梭心轴的转动可靠地捻转于梭心轴上。该机的可靠性得以改善。
在本实施例中,有效绕线量计数装置361检测缠绕梭心轴307a上绕线的情况,因此,在线缠绕在梭心轴上之后,例如,线的数量被检测作为卷梭心线的量,并且能获得梭心线的实际卷绕。
在本实施例中,当有效绕线量计数装置361未完成检测线缠绕在梭心轴307a上的任务时,要重复或连续进行将梭心线缠绕在梭心轴上的操作。通过重复和继续缠绕操作,线缠绕在梭心轴307a上的可能性得以改善,从而,该机的可靠性得以改善。
本实施例还具有下列有用的效果。其梭心线绕线机设置在缝纫机底板401之下。剩余线除去位置B和梭心线卷绕位置C是在转移轴304之下的区域V和区域W内面对梭心壳夹持装置转动轨迹而设置的,其转移轴304与梭心壳夹持装置一起转动,所述的区域W包括一枢轴403,当缝纫机底板401沿转移轴304从一垂直平面提升时缝纫机底板401绕其枢轴403转动。当缝纫机头升起时,剩余线除去装置461和梭心线绕线机462向内离开外表面侧的转动轨迹X。当缝纫机底板401提起时,便没有机会使缝纫工作台402与装置(剩余线除去装置461和梭心线绕线机462)可能出现的干扰(接触)。这就实现了无需减少这些装置的组件部分和无需精确加工这些组件部分之目的这便带来各种好处。降低了制造成本。获得了容易和简单的装配,而线和管道布置。保证了维修容易,此外,这些装置紧密地布置。于是,布线和管道布置可集中一特定空间,其结果是节省了空间。此外,消除了梭心壳夹持装置的过度转动。
缝纫机的低轴404和405紧密地设置在面对梭心壳夹持装置的转动轨迹和与梭心壳夹持装置一起转动的转移轴304之上的一位置处(图33)。为此,在这个区域内,梭心线绕线机462和剩余线除去装置461的布局是十分困难的。
当梭心壳夹持装置轴向移至梭心壳定位/除去位置(梭体位置)A时,相对于转移轴304相对设置的旋转臂370的梭心壳夹持装置(称之为第二梭心壳夹持装置)也在轴向上移动。因此,为了避免它与其它构件的干扰,在第二梭心壳夹持装置的通路上必须形成能使第二梭心壳夹持装置穿入的空间。就此而,在本实施例中,空转轴306刚好设置在梭体之下,同时面对梭心壳夹持装置的转动轨迹。当梭心壳夹持装置轴向移至梭心壳定位/除去(梭体位置)A和移至空转轴306时,所做出的设计结果是第二梭心壳夹持装置不会与其附近构件发生干扰,因此,这就无需额外提供出口空间。
在剩余线除去装置461的结构中,线是通过以梭心转动的方式梭心拉出的,其梭心转动是通过线拉出装置的拉出操作来转动的,其拉出的线卷绕在梭心上并且从梭心壳302的引线孔上悬挂下。因此,其重要部分设置在剩余线除去位置B之下。于是,如果剩余线除去位置B与梭心线绕线位置C交换,那么就没有用于剩余线除去装置461的主要部分的位置。鉴于这样,在本实施例,剩余线除去位置B是设置在梭心线绕线位置C之下。在剩余线除去位置B之下设有一未占用的空间。为此,剩余线除去装置461可安装在这个未占用的空间内。此外,剩余线除去位置设置在梭心线绕线位置之下。由于这样,这就没有机会使从剩余线除去位置上除去的线捻线于另外的地方,例如,梭心线绕线位置。除去的线被平稳地排出。
在使用一特殊的实施例已描述本发明的时候,应将明白在本发明范围内实施例可进行各种改变,修改和变更。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梭心线通过梭心壳302的开口302A而插入到梭心壳内,此时,由绕线器500提供的梭心线由空气导向装置G拉出足以把线捻转于梭心轴307a上的长度LL。在空气导向装置的一种变更情况中,来自绕线器500的梭心线插入到一短的管件内。提供一线夹持装置,它能夹持被插入的线并能松开夹持的线。短的管件握持线,在这种情况下,使线缠绕于梭心轴307a上的足够长的线部分被从短的管件中拉出。在这种情况下,管件移至工作位置,其后,它总是处于松开状态,管件在工作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如上述实施例。在该变更中,必须另外使用一空气装置,该装置把从管件的前端引导的线导入到梭心壳302内,并且缠绕在梭心轴307上。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线是借助空气由空气导向装置G和由梭心驱动电机M2使梭心转动而缠绕在梭心轴307a上,此时使线缠绕在梭心轴307a的足够长度LL的线部分被插入到梭心壳302内。空气可由提示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5-239194(由本专利申请人申请)中的机构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梭心驱动电机M2的低速转动,位于梭心壳302内的梭心线被钩到由梭心轴307a外表面凸出的一类似键的键形线捕捉件上。然后,把梭心线放进一类似环形槽;该槽是形成在位于钩线件前面的梭心轴307a的外表面上。类似环形槽在线端侧上的深度比其在线供给侧的深度要深。在线端侧上的线是放置在线供给侧上的线的下面。这样,梭心线缠绕在梭心轴上。
另外,短的管件用作线插入装置,线捕捉件和类似环形槽可用作绕线装置。在这种变更中,可保证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用来把梭心线通过梭心壳302的开孔302A而插入到梭心壳内的装置,其中足够长的使线能够缠绕梭心轴370a上的长度LL的线是从绕线器500中拉出的,用来把上述装置使线插入到梭心壳内的线缠绕到梭心轴307a上的装置,所述这两装置由一单个装置(空气导向装置G)构成。当然,两装置可分别构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保证梭心线卷绕量的高精度,利用辊354的转动来检测实际梭心线卷绕量。在另一可能的检测机构中,一个转动检测装置,例如一个编码器,连接到梭心驱动电机M2上。梭心线绕线量利用梭心的转动而被检测。该检测机构在检测精确度上低于实施例的检测精确度。另外,以梭心转动为基础而检测出的梭心线绕线量通过使用一计算装置而校正例如(在一校正实例中,即使回转数仍没变化,但随着绕线直径变大,其绕线长度也变长)。从而检测精确度得以改善。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在梭心壳302的张力弹簧302D之下的线引导孔2E中引导的梭心线被切断。当然,由梭心壳302的开口302A所引导的线不被钩住便被切断。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线被钩住和切断时,空气喷嘴367a缩回到缩回位置,为的是避免空气喷嘴与线曲柄416相干扰。在此钩线和切线机构是这样设计,以致在线钩住和切断时刻,所述机构不会与空气喷嘴367a相干扰,其空气喷嘴可固定在工作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固定片391必须移动,以致在线切断时刻的切断点与空气喷嘴367a尖端之间的距离基本上等于能使梭心线卷绕在梭心轴307a上的足够长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切断线,梭心壳302被固定,而线曲柄件416移动。如果需要的话,线曲柄件416被固定,而梭心壳302转动或移动。此外,为切断线之目的,线曲柄件416和梭心壳302,都可移动。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线曲柄件416具有又钩线和又切线两个功能。如果需要的话,这两功能可由分别的装置来执行。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喷嘴缩回螺线管369和弹簧870协同来移动空气喷嘴367a在工作位置与缩回位置两装置之间。代替所使用的喷嘴缩回螺线管和弹簧,步进电机可用来移动空气喷嘴367a在两位置之间(在这种情况中,缩回位置比上述实施例则较远离梭心壳302的开口302A)。当线切断时,空气喷嘴367a相对于工作位置和缩回位置(如上述实施例)而被设置,以致在空气喷嘴367a尖端与线切断点S之间的距离基本上等于能使梭心线卷绕在梭心轴307a上的足够长度。当梭心线卷绕时,空气喷嘴367a的尖部移至缩回位置以致在其与梭心轴307a(上述实施例比较远离位置)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因此梭心线在梭心轴的整个长度上均匀卷绕。
在上述实施例中,梭心壳夹持装置是空转轴306。此外,可使用一磁体。磁体吸引梭心壳302,并把梭心壳302插入到夹持器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再试做操作中,空气喷嘴367a移至缩回位置,并再移至工作位置。如果线插入到梭心轴的侧面,该侧面与其绕线侧XX相反,其线被拉出,并再插入到梭心壳内。在空气喷嘴367a停止在工作位置的状态下,可实现再次插入。如在图14中虚线所表示的,一对辊900和900设置在线的供给通路上,该对辊通过未图示的驱动电机在正反两方向上进行转动。成对辊900和900可紧压住梭心线450和与线分开。通常,两辊与线分离。在再试做方式中,两辊紧压住线450并转动,于是把一预定长度的线返回到绕线器500。然后,辊900和900在相反方向转动,从而把等长度的线喂入到梭心壳302。采用如此构造,在空气喷嘴367a停止在工作位置时候,可实现再插入操作。当然,在梭心线450绕梭心轴307a上的卷绕被检测时,辊900和900与线450分离开。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通过线拉出装置将梭心线从线供给源上拉出,并且空气导向装置导入到梭心壳的开口。导入梭心壳开口的线由线拉出装置进一步拉出,并通过来自空气导向装置的空气流而喂入到梭心壳内。随着由梭心驱动装置而产生的梭心转动,则线会可靠地捻转绕在梭心轴上。
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将决不会迫使线脱离开梭心壳,并形成良好缝合以及不会切断线。此外,线端部不会滑出,线不会卷绕在除了梭心轴以外的轴上,并且对于把线插入到夹持机构不要求任何人工操作。因此,梭心线绕线机的可靠得以改善。
在根据第二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插入装置通过梭心壳的开口将由供线源提供的梭心线的线尖头插入到梭心壳内。梭心驱动控制装置控制梭心驱动装置,以致已插入到梭心壳内的梭心线会随着梭心的转动捻转在梭心轴上。根据绕线检测装置输出的信号,进行检测梭心线捻转在梭心轴上的情况。具有第一方面梭心线绕线机的有益效果的第二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能够在其线捻转在梭心轴之后检测卷绕梭心轴上的绕线量,作为卷绕线量,并由此能够精确地检测在梭心上的线的有效卷绕量。
根据绕线开始检测结构,有可能检测一种卷绕故障,并且不从供线源供给梭心线。
在根据第三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梭心线通过由拉出驱动装置驱动的拉出辊而拉出供线源。拉出的线由空气导向装置导入到梭心壳的开口。导向到开口的线通过由拉出辊驱动装置驱动的拉出辊进一步从供线源拉出。该线通过来自空气导向装置的空气流而被喂入到梭心壳内。随着由梭心驱动装置所引起的梭心的转动,线可靠地捻转在梭心轴上。拉出辊的转动由辊转动检测装置检测,拉出辊的速度低于梭心的速度。因此,当线捻转在梭心轴上之后,单向离合器中断拉出辊驱动装置对拉出辊的转动输送。具有表示拉出辊的辊速的辊转动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以表示梭心速度。检测梭心线在梭心轴的捻转和线卷绕梭心轴上的有效绕线量。有效绕线量被设定为在线捻转绕于梭心轴之后绕在梭心轴上的线的数量。并且它取决于拉出辊的转动,而不取决于梭心的转动。
根据第三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它有第一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的有益效果,它能精确地检测梭心线的有效绕线量,而与所使用的纱线支数无关。此外,利用单向离合器构造,拉出辊驱动装置的负载未施加到梭心驱动装置上,因此对于缝纫质量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在根据第四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插入装置通过梭心壳开口把供线源供给的梭心线线尖头插入到梭心壳内。梭心驱动控制装置控制梭心驱动装置,以致随着梭心转动使插入到梭心壳内的梭心线捻转在梭心轴上。根据绕线装置输出的信号,进行检测梭心线捻转在梭心轴上的情况,在梭心驱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当根据绕线检测装置输出信号进行检测梭心线开始捻转在梭心轴上时,绕线量检测装置开始检测卷绕在梭心轴上的线的数量。
根据第四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它具有第一方面梭心线绕线机的有益效果,它能够在线捻转在梭心轴上之后检测线卷绕在梭心轴上的数量,作为绕线量,由此能精确地检测在梭心上线的有效绕线量。绕在梭心轴上的线的捻回和线的数量被分别检测。
在根据第五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插入装置通过梭心壳的开口把从供线源供给的梭心线线尖头插入到梭心壳内。梭心驱动控制装置,控制梭心驱动装置,以致随着梭心转动使插入到梭心壳内的梭心线捻转并卷绕在梭心轴上。通过绕线检测装置,例如光传感器,来检测绕在梭心轴上线的绕线量。根据绕线量,线供给量测量装置测量通过绕线量检测装置从线供给源供给的梭心线的数量。
由所测量的梭心线数量便有可能得知梭心线的异常供给情况。梭心线异常供给的实例是线被用完情况和线在线供给通路被缠结一起情况。
在根据第六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空气导向装置的线导向方向位于梭心轴圆周上的绕线侧。喂入到梭心壳内的线通过空气流和梭心轴的转动协作而被牢固地捻转绕在梭心轴上。
在根据第七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插线装置从供线源拉出足够长的梭心线使线缠绕在梭心轴上,将拉出的梭心线通过梭心壳的开口而插入到梭心壳内。与插线装置合作,绕线装置把被插线装置插入到梭心壳内的梭心线缠绕在梭心轴上。随着梭心线的缠绕梭心驱动装置转动梭轴,使得梭心线缠绕在安置在梭心壳内的梭心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后续操作中,由供线源供给的梭心线牢固地捻转在梭心轴上并且卷绕在梭心轴上,而没有使用一种用于把线强制拉出供线源的机构。
不使用线拉出机构,从而降低了制造费用,并消除了由该机构所带来的线被缠结一起的故障。从而获得缝纫机可靠性的改善。
在第八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空气导向装置用作第七方面中的插线装置。利用空气导向装置,由供线源供给的梭心线沿着线导向通路而导向到梭心壳的开口。拉出足够的长梭心线以便将梭心线缠绕在梭心轴上,并且拉出的梭心线借助空气流通过梭心壳的开口而被插入到梭心壳内。这样所构成的梭心线绕线机具有类似于第七方面绕线机的有益效果。
在第九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气流装置用作第七方面中的线缠绕装置。由插线装置而引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借助由气流装置所产生的空气流和由梭心驱动装置所产生的梭心的转动便会捻转在梭心轴上。这样构成的梭心线绕线机具有类似于第七方面绕线机的有益效果。
在第十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附加于第一方面的结构中,卷绕在梭心轴上并且从梭心壳的开口引导的梭心线通过钩线装置被钩到梭心壳处,并且在线张力弹簧作用下引出。这样构成的梭心线绕线机具有类似第一方面绕线机的有益效果,并进一步获得自动钩线功能。
在第十一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在附加于第七或第十方面的结构中,相对于梭心壳移动的切断装置将已卷绕在梭心轴上并已引入梭心壳的线切断(与由第七个方面的梭心壳开口引出的梭心线相对应,并且梭心线在第七个方面的张力弹簧作用之下导入),同时留出卷绕梭心线的预定量。当用切断装置切断梭心线时,切线点与插线装置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基本上等于使梭心线绕在梭心轴上的足够长度,采用这种结构,当线被切断以后,插入装置的前端精确地提供足够长的线,以便将梭心线绕在梭心轴上。所以,在随后的操作中,除了第七或第十个方面机构的有益效果以外,来自供线源的梭心线会准确地捻转在梭心轴上,并且卷绕在梭心轴上,而无需使用强制地将线拉出供线源的机构。
在第十二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附加于第七个方面的结构,当梭心线卷绕在梭心轴上时,通过移动装置,插线装置的前端移开工作位置,因此在插线装置的前端与梭心轴之间的距离会增加,这样,除了第七方面绕线机的有益效果以外,梭心线会均匀地卷绕在梭心轴的整个长度上。
在第十三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附加于第十个方面的结构,当从梭心壳开口引出的梭心线被钩至梭心壳时,通过移动装置,插线装置的前端离开工作位置,因此,不会发生插线装置的前端与钩线装置之间的干扰。除了第十个方面的绕线机的有益效果以外,缝纫机的可靠性得以改善。
在第十四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附加于第十一方面的结构,当切断梭心线时,通过移动装置插线装置的前端离开工作位置,因此,不会发生插线装置的前端与切线装置之间的干扰,除了第十一方面的绕线机的有益效果以外,该机的可靠性得以改善。
在第十五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附加于第十二至第十四方面任一结构,插线装置的前端既可定位在工作位置,也可以定位在缩回位置。例如,当切断梭心线时,插线装置的前端离开工作位置和缩回位置,以致当用切线装置切断梭心线时,线切点与插线装置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基本上等于能使梭心线卷绕在梭心轴上的足够长度。又例如,当卷绕线时,插线装置的前端被移至缩回位置,以便使其与梭心轴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这样,梭心线会均匀地绕在梭心轴的整个长度上。
在第十六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附加于第九个方面的结构,与从空气装置尖端延长的,同时穿过梭心轴的中心的线相比,从空气装置中吹出的空气的方向更靠近梭心轴外表面的绕线侧。因此借助空气流和梭心轴的转动作用,插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会准确无误地捻转在梭心轴上。除了第九方面绕线机的有益效果以外,该机的可靠性得以改善。
在第十七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附加于第七方面的结构,绕线检测装置检测缠绕在梭心轴上的绕线情况,所以,在线缠绕在梭心轴上以后,例如线的数量被检测作为卷绕梭心线的数量,除了第七方面绕线机的有益效果以外,并将了解梭心线精确的卷绕情况。
在第十八方面的梭心线绕线机中,附加于第十七方面的结构,当绕线检测装置未完成检测线缠绕在梭心轴上的任务时,要重复或连续进行将梭心线缠绕在梭心轴上的操作。通过重复和连续缠绕操作,便会改善缠绕在梭心轴上的可能性。因此,除了第十七方面的绕线机的有益效果以外,该机的可靠性得以改善。

Claims (19)

1.一种梭心线绕线机包括:
沿其周边带有孔的梭心壳;
带有在其上可以绕梭心线的梭心轴的梭心,所述的梭心被旋转地安置在梭心壳中:
用于使梭心在梭心壳内转动的梭心驱动装置;
用于将梭心线从供线源中拉出的线拉出装置;
用于通过气流将梭心线导入梭心壳的开口的空气导向装置,即通过线拉出装置将线拉出供线源,从而,通过线拉出装置的拉出操作和通过空气导向装置的气流,将导入梭心壳的开口的梭心线引入梭心壳,并通过由梭心驱动装置引起的梭心转动,将梭心线绕在梭心轴上。
2.一种梭心线绕线机包括:
沿其周边带有孔的梭心壳;
带有梭心轴的梭心,在梭心轴上可绕梭心线,所述的梭心可转动地被安置在梭心壳内;
用于使梭心在梭心壳内转动的梭心驱动装置;
通过梭心壳的开口将由供线源提供的梭心线的线端部插入梭心壳内的插入装置;
用于控制梭心驱动装置的梭心驱动控制装置,这样,由于梭心的转动,插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就缠绕在梭心轴上;
用于检测捻转在梭心轴上的开始卷绕梭心线的绕线检测装置;
从而随着通过梭心驱动装置所驱动的梭心驱动转动,经梭心壳的开口被插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被捻转在梭心轴上,根据绕线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进行检测梭心线捻转在梭心轴上的情况。
3.一种梭心线绕线机包括:
沿其周边带有孔的梭心壳;
带有梭心轴的梭心,在其梭心轴上可以卷绕梭心线,所述的梭心被转动地安置在梭心壳内;
用于使梭心在梭心壳内转动的梭心驱动装置;
一拉出辊,位于供线源和梭心壳之间;可以转动,同时带有可绕在其上的梭心线;
用于使拉出辊以低于由梭心驱动装置转动的梭心的梭心速度转动的拉出辊驱动装置;
用于使拉出辊与拉出辊驱动装置联结与分离的单向离合器,以使梭心驱动装置转动拉出辊;
用于检测拉出辊转动的辊转动检测装置;
用于通过气流将梭心线导入梭心壳的开口的空气导向装置,通过由拉出辊驱动装置引起的拉出辊的转动,梭心线已被拉出,这样,通过利用由拉出辊驱动装置引起的拉出辊的转动以及由空气导向装置引起的空气流,将已导入梭心壳的开口的梭心线引入到梭心壳内,通过梭心驱动装置驱动梭心转动,梭心线被捻转在梭心轴上,并根据辊转动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来检测梭心线捻转在梭心轴上的情况。
4.一种梭心线绕线机包括:
沿其周边带有孔的梭心壳;
带有梭心轴的梭心,在梭心轴上可以卷绕梭心线,所述的梭心被可转动的安置在梭心壳内;
用于使梭心在梭心壳内转动的梭心驱动装置;
用于经过梭心壳的开口将由供线源供给的梭心线的线端部插入梭心壳内的插入装置;
用于控制梭心驱动装置的梭心驱动控制装置,随梭心的转动,插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会捻转在梭心轴上;
用于检测绕在由梭心驱动装置所驱动的梭心轴上的梭心线的量的绕线量检测装置;
用于检测梭心线捻转在梭心轴上之开始的绕线检测装置,以及
用于进行如下控制的检测控制装置,即相应于检测卷绕梭心线之开始,便开始进行绕线量的检测。
5.一种梭心线绕线机,包括:
沿其周边带有孔的梭心壳;
带有梭心轴的梭心,在梭心轴上可以卷绕梭心线,所述的梭心可转动地安置在梭心壳内;
用于使梭心在梭心壳内转动的梭心驱动装置;
用于将经过梭心壳的开口由供线源提供的梭心线的线端部插入梭心壳内的插入装置;
用于控制梭心驱动装置的梭心驱动装置,随梭心的转动,插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会捻转在梭心轴上;
用于检测绕在由梭心驱动装置所驱动的梭心轴上的梭心线量的绕线量检测装置;以及
用于通过绕线量检测装置测量由供线源供给的梭心线量的供线量检测装置,这样,随着由梭心驱动装置所驱动的梭心的转动,通过梭心壳的开口而插入到梭心壳内的梭心线会捻转在梭心轴上,根据供线量测量装置的输出信号,测量供到梭心轴上梭心线的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梭心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与连接梭心轴的中心与空气导向装置的尖端的区段相比,空气导向装置的导线方向更靠近梭心轴之圆周的梭心轴绕线侧。
7.一种梭心线绕线机,包括:
沿其周边带有孔的梭心壳;
带有梭心轴的梭心,梭心线可以绕在梭心轴上,所述的梭心可转动地安置在梭心壳内;
用于使梭心在梭心内转动的梭心驱动装置;
用于从供线源拉出足够长的梭心线以便将线捻线在梭心轴上并且通过梭心壳的开口将拉出的梭心线插入梭心壳内的插线装置,以及
用于将梭心线缠绕在梭心轴上的绕线装置,与由梭心驱动装置引起的梭心转相协作,通过插线装置,梭心线已被插入梭心壳内;这样,通过梭心驱动装置,随着转动已被缠绕有梭心线的梭心轴,将梭心线绕在包含在梭心壳内的梭心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梭心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插线装置为空气导向装置,借助于气流的作用,用于将来自供线源的梭心线沿着线导入通道导入梭心壳的开口,拉出足够长的梭心线以便将梭心线缠线在梭心轴上,并通过梭心壳的开口,将拉出的梭心线插入梭心壳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梭心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绕线装置为一用于在梭心壳内引起气流的气流装置,这样,通过插线装置引入梭心壳内的梭心线便会捻转在梭心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梭心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梭心线钩至梭心壳处并且在张力弹簧作用下使得梭心线被引出的钩线装置,所述的梭心线已绕在梭心轴上,并且从梭心的开口引出。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10所述的梭心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相对于梭心壳的切线装置的移动,用于切割梭心线并留出梭心绕线预装量的切线装置;以及
当由切线装置切断梭心线时,切断点与插线装置前端之间的距离要基本上等于使梭心线缠绕在梭心轴上的足够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梭心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插线装置的前端在邻近梭心壳的开口的工作位置与位于远离工作位置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装置,其中通过移动装置使插线装置的前端远离工作位置进行移动,并将梭心线绕在梭心轴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梭心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插线装置的前端在邻近梭心壳的开口的工作位置与位于远离工作位置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装置,其中,通过移动装置使插线装置的前端远离工作位置进行移动,并将梭心线钩至梭心壳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梭心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插线装置的前端在邻近梭心壳的开口的工作位置与位于远离工作位置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装置,其中,通过移动装置使插线装置的前端远离工作位置进行移动,并切断梭心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梭心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移动装置预先确定待移动的插线装置的前端的一个位置,所述位置确定在工作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梭心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移动装置预先确定待移动的插线装置的前端的一个位置,所述位置确定在工作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梭心线绕机,其特征在于:与由气流装置的尖端的延长线相比,从气流装置吹出的气流方向更靠近梭心轴外表面的绕线侧,同时穿过梭心轴的中心。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梭心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线缠绕在梭心轴上的线缠绕检测装置,其中,根据线缠绕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进行检测线缠线在梭心轴上的情况。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梭心线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当线缠绕检测装置未能检测线缠绕在梭心轴上时,所述梭心驱动装置重复进行将梭心线缠绕在梭心轴上的操作。
CN95121519A 1994-10-26 1995-10-26 梭心线绕线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69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5932/94 1994-10-26
JP28593294 1994-10-26
JP43452/95 1995-02-08
JP4345295A JPH08173671A (ja) 1994-10-26 1995-02-08 下糸巻回装置
JP6514095A JPH08229262A (ja) 1995-02-27 1995-02-27 下糸巻回装置
JP65140/95 1995-0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77A CN1132277A (zh) 1996-10-02
CN1090691C true CN1090691C (zh) 2002-09-11

Family

ID=27291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215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691C (zh) 1994-10-26 1995-10-26 梭心线绕线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839679A (zh)
KR (1) KR100366990B1 (zh)
CN (1) CN1090691C (zh)
DE (1) DE19539936B4 (zh)
TW (1) TW3049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39679A (en) * 1994-10-26 1998-11-24 Juki Corporation Bobbin thread winding apparatus
JP3926454B2 (ja) * 1998-02-02 2007-06-06 Juki株式会社 下糸巻回装置
JP4514296B2 (ja) * 2000-09-05 2010-07-28 Juki株式会社 下糸巻回装置
US20050279265A1 (en) * 2004-03-09 2005-12-22 Chih-I Chien Wire-guiding structure of a shuttle of a sewing machine
KR100634841B1 (ko) 2005-08-29 2006-10-16 델파이코리아 주식회사 재봉기용 보빈 제동장치
US20120234223A1 (en) * 2011-03-18 2012-09-20 Mccue Geoff Sewing bobbin assembly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381587B (zh) * 2011-10-11 2013-04-24 吴国溶 一种绕线机
CN104233658A (zh) * 2014-10-16 2014-12-24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线量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4862891B (zh) * 2015-06-17 2017-05-31 浙江中捷缝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缝纫机的剪线机构
JP6867139B2 (ja) * 2016-11-09 2021-04-28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下糸巻き装置及びミシン
CN107401003B (zh) * 2017-09-20 2023-02-14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钮门机打底线机构
TWI760626B (zh) * 2019-07-10 2022-04-11 啟翔股份有限公司 底線導入裝置及其縫紉機
CN111379100B (zh) * 2020-04-11 2023-08-29 诸暨轻工时代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多工位自动换梭壳去线绕线装配一体化系统及工艺方法
CN112779647B (zh) * 2021-01-19 2022-12-23 江西博用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手工纺织中绕线挑花用梭子
CN114737325B (zh) * 2022-05-18 2023-04-28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缝合装饰绳的布料剪裁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0127A (en) * 1991-05-23 1994-09-27 G.M.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the bobbin thread on stitch-forming machines
US5839679A (en) * 1994-10-26 1998-11-24 Juki Corporation Bobbin thread wind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08795A (en) * 1955-12-12 1957-10-08 New York Trust Company Automatic thread cutter for sewing machines
US3125973A (en) * 1960-05-28 1964-03-24 Arrangement in sewing machines for exchanging bobbins
DE1485356A1 (de) * 1965-04-27 1970-02-19 Singer Co Fadenergaenzungsmechanismus fuer Naehmaschinen
US3509840A (en) * 1967-06-12 1970-05-05 Ivanhoe Research Corp Lockstitch sewing method and system providing bobbinless feed of the bottom thread from a bulk source
SE355787B (zh) * 1970-06-16 1973-05-07 E Johansson
US4002130A (en) * 1975-09-22 1977-01-11 Automatech Industries, Inc. Automatic bobbin rewinding for sewing machines
JPS5929661Y2 (ja) * 1977-07-25 1984-08-2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駆動制御装置
US4244313A (en) * 1978-04-17 1981-01-13 Automatech Industries Inc. Automatic, in situ bobbin spool loading
US4117789A (en) * 1977-09-14 1978-10-03 Automatech Industries, Inc. Automatic, in situ bobbin spool loading
GB2004308A (en) * 1977-09-14 1979-03-28 Automatech Ind Sewing Machine
DE3467595D1 (en) * 1983-02-23 1987-12-23 Nikolaos Kosmas Bobbin run-out detector, and a bobbin changing mechanism incorporating the detector
US5143004A (en) * 1987-11-25 1992-09-01 Mardix Bar Cochva Sew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utomatic bobbin reloading
DD298099A5 (de) * 1988-04-26 1992-02-06 Glaxo Group Limited,Gb Form 2 von ranitidinhydrochlorid und dessen verwendung
DE3819059A1 (de) * 1988-06-04 1989-12-14 Pfaff Ind Masc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naht
JP2800136B2 (ja) * 1989-06-22 1998-09-21 カルル シユマーレ ゲゼルシヤフト ミツト ベシユ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ウント コンパニー コマンデイトゲゼルシヤフト ミシン用の下糸ボビンを自動的に交換する機械
IL92066A (en) * 1989-10-20 1993-04-04 Orisol Original Solutions Ltd Sew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n arrangement for automatically monitoring the bobbin thread, and a bobbin particularly useful in such apparatus
JPH07108357B2 (ja) * 1991-09-13 1995-11-22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下糸供給装置
JPH06272A (ja) * 1992-06-22 1994-01-11 Juki Corp 下糸自動供給装置の下糸切断装置
JPH06304369A (ja) * 1993-04-20 1994-11-01 Juki Corp ミシンのボビン交換装置
JPH06304370A (ja) * 1993-04-26 1994-11-01 Juki Corp ミシンのボビン交換装置
JP2613841B2 (ja) * 1993-07-26 1997-05-28 中小企業事業団 ボビンの残糸除去装置
TW262494B (zh) * 1993-08-31 1995-11-11 Zyuki Kk
JP2693107B2 (ja) * 1993-08-31 1997-12-24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下糸自動供給装置及び縫製装置
JP2642605B2 (ja) * 1994-02-15 1997-08-20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ボビンの残糸除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0127A (en) * 1991-05-23 1994-09-27 G.M. Aktiengesellschaft Process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the bobbin thread on stitch-forming machines
US5839679A (en) * 1994-10-26 1998-11-24 Juki Corporation Bobbin thread wind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5839679A (en) 1998-11-24
KR100366990B1 (ko) 2003-06-11
CN1132277A (zh) 1996-10-02
TW304997B (zh) 1997-05-11
KR960014457A (ko) 1996-05-22
DE19539936A1 (de) 1996-05-02
DE19539936B4 (de) 2007-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91C (zh) 梭心线绕线机
CN1080346C (zh) 向缝纫机供给下线的方法
TW443986B (en) Method and takeup apparatus for winding a continuously advancing yarn
CN101266880A (zh) 全自动环形绕线机
JP2011144028A (ja) 糸巻取機及び糸案内方法
CN1699656A (zh) 用于缝纫机的纱线的卷装生产方法和捻线机
CN1225400A (zh) 电控样品整经机
CN107974720A (zh) 一种单锭单绕恒张力卷绕装置
CN1379131A (zh) 芯纱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JP2005112632A (ja) 巻き取り装置
CN1324185C (zh) 底线卷绕装置
KR100385796B1 (ko) 밑실와인더(low-threadwinder)
GB2306515A (en) Yarn assembling and winding machine:automatic removal of yarn defects
CN212075942U (zh) 一种喇叭管绣花线托盘络筒机
JP2008024438A (ja) 糸巻取装置
CN1192493A (zh) 缝纫机的梭芯更换装置
JPH08229262A (ja) 下糸巻回装置
JP3969508B2 (ja) 下糸巻回装置
JPH04338487A (ja) ミシンにおける上糸供給構造
CN212499046U (zh) 一种口罩鼻梁条切割放料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送线装置
CN217231134U (zh) 一种自动换梭装置
CN207845848U (zh) 一种单锭单绕卷绕装置
CN218595784U (zh) 一种改进型的金银线包覆机送线装置
CN217231132U (zh) 一种取梭芯余线装置
CN1873070A (zh) 并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911

Termination date: 201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