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91770A - 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 - Google Patents

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91770A
CN108991770A CN201810798695.0A CN201810798695A CN108991770A CN 108991770 A CN108991770 A CN 108991770A CN 201810798695 A CN201810798695 A CN 201810798695A CN 108991770 A CN108991770 A CN 1089917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connection
resistance
connect
operating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986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忠亮
胡清明
刘秀林
张紫衡
黎旋旋
钱万东
尹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qiha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qiha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qiha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qiha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79869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917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91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917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67/00Chests; Dressing-tables; Medicine cabinets or the like; Cabin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drawers
    • A47B67/02Cabinets for shaving tackle, medicine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8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 F15B15/1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220/00General furniture construction, e.g. fittings
    • A47B2220/0091Electronic or electric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220/00General furniture construction, e.g. fittings
    • A47B2220/13Sound or noise reduction or dampening, e.g. built in via the furniture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滑块通过螺栓Ⅰ连接拉杆Ⅰ,拉杆Ⅰ连接端盖,端盖通过缸筒Ⅰ连接杆盖Ⅰ,缸筒Ⅰ内滑动一级活塞,一级活塞连接一级杆,一级杆内滑动连接二级活塞,二级活塞连接二级杆,二级杆内滑动连接三级活塞,三级活塞连接三级杆。本发明开发和研制适合我国中医行情的成套、适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功能齐全的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

Description

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
背景技术
我国中草药自动存取技术与西药自动存取技术相比较为落后,至今仍沿用古老的业内俗称的斗谱方式。即摆放中药品种方式有的是根据坐堂医生用药习惯进行分类摆放的,也有得按中药品种根、金、石、动物、茎、花、果来分类摆放的,还有按功能来进行分类摆放的,最普遍的是按药品的名称来分类摆放的。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人们已经表达出希望将看病后等待取草药时间进一步缩短的时间点,需要我们对中药柜的存取药操作进行自动化设计。
本文抓住机遇,瞄准中草药立体取药柜空白市场,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实现电磁吸盘对抽屉进行自动取存,并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和气压驱动的三维运输机构将抽屉运输到药师工作台的设计方案。同时还设计了除湿装置用来保证中草药处于一定的湿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为了提高中草药抓取速度,开发和研制适合我国中医行情的成套、适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功能齐全的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箱体20内均布多个抽屉18,所述的滚珠丝杠直线导轨36包括支撑架2,支撑架2的顶端设置丝杠1,所述的丝杠1的两端均与导轨5连接,所述的导轨5滑动滑块4,所述的滑块4通过螺栓Ⅰ3-1连接拉杆Ⅰ7,所述的拉杆Ⅰ7连接端盖17,所述的端盖17通过缸筒Ⅰ16连接杆盖Ⅰ9,所述的缸筒Ⅰ16内滑动一级活塞8,所述的一级活塞8连接一级杆15,所述的一级杆15内滑动连接二级活塞10,所述的二级活塞10连接二级杆14,所述的二级杆14内滑动连接三级活塞11,所述的三级活塞11连接三级杆12,所述的三级杆12的底端通过紧固件13连接单活塞双作用气缸21,所述的单活塞双作用气缸21通过螺栓Ⅱ3-2连接电磁吸盘22,所述的丝杠1的一端连接步进电机6的输出轴,所述的箱体20的左侧底端或右侧底端设置除湿器19。
所述的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所述的单活塞双作用气缸21包括拉杆Ⅱ32,所述的拉杆Ⅱ32的一端连接端盖31,所述的拉杆Ⅱ32的另一端连接杆盖Ⅱ28,所述的杆盖Ⅱ28连接缸筒Ⅱ34,所述的缸筒Ⅱ34内滑动活塞33,所述的活塞33连接活塞杆30,所述的活塞杆30的一端依次穿过导向套27与杆密封件26后连接电磁吸盘外壳25,所述的电磁吸盘外壳25内装入衔铁23,所述的衔铁23上缠绕线圈24,所述的导向套27与活塞杆30之间设置缓冲垫29,所述的活塞杆30的另一端外表面包裹缓冲套35。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具多功能化、机构简单、稳定性好、经济效益好、自动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2.本发明实现取存药工作稳定、噪音小、经济效益高、可靠性高。
3.本发明实现自动化存取、提高生产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4.本发明实现各种环境下的正常保湿、提高药材的存储质量。
5.本发明实现针对立体取药柜的模块化设计、提高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1的外部俯视图。
附图4是附图1的内部俯视图。
附图5是附图1的紧固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附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的芯片U14的电路图。
附图8是本发明的芯片U12的电路图。
附图9是本发明的芯片U4的电路图。
附图10是本发明的芯片U6的电路图。
附图11是本发明的芯片U7的电路图。
附图12是本发明的芯片U8的电路图。
附图13是本发明的芯片U9的电路图。
附图14是本发明的芯片U16与U17的电路图。
附图15是本发明的芯片U18与U19的电路图。
附图16是本发明的芯片U20与U21的电路图。
附图17是本发明的芯片U22的电路图。
附图18是本发明的芯片U24的电路图。
附图19是本发明的芯片U10的电路图。
附图20是本发明的芯片U1的电路图。
附图21是本发明的稳压芯片U3的电路图。
附图22是本发明的芯片U31的电路图。
附图23是本发明的存取药工作过程图。
附图24是本发明的除湿装置工作过程图。
电路图按照标号相互连接形成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箱体20内均布多个抽屉18,所述的滚珠丝杠直线导轨36包括支撑架2,支撑架2的顶端设置丝杠1,所述的丝杠1的两端均与导轨5连接,所述的导轨5滑动滑块4,
所述的滑块4通过螺栓Ⅰ3-1连接拉杆Ⅰ7,所述的拉杆Ⅰ7连接端盖17,所述的端盖17通过缸筒Ⅰ16连接杆盖Ⅰ9,所述的缸筒Ⅰ16内滑动一级活塞8,所述的一级活塞8连接一级杆15,所述的一级杆15内滑动连接二级活塞10,所述的二级活塞10连接二级杆14,所述的二级杆14内滑动连接三级活塞11,所述的三级活塞11连接三级杆12,
所述的三级杆12的底端通过紧固件13连接单活塞双作用气缸21,所述的单活塞双作用气缸21通过螺栓Ⅱ3-2连接电磁吸盘22,
所述的丝杠1的一端连接步进电机6的输出轴,所述的箱体20的左侧底端或右侧底端设置除湿器19。
所述的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所述的单活塞双作用气缸21包括拉杆Ⅱ32,所述的拉杆Ⅱ32的一端连接端盖31,所述的拉杆Ⅱ32的另一端连接杆盖Ⅱ28,所述的杆盖Ⅱ28连接缸筒Ⅱ34,所述的缸筒Ⅱ34内滑动活塞33,所述的活塞33连接活塞杆30,所述的活塞杆30的一端依次穿过导向套27与杆密封件26后连接电磁吸盘外壳25,所述的电磁吸盘外壳25内装入衔铁23,所述的衔铁23上缠绕线圈24,
所述的导向套27与活塞杆30之间设置缓冲垫29,所述的活塞杆30的另一端外表面包裹缓冲套35。
所述的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芯片U12的28号端连接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与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2的26号端,所述的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U12的11号端连接芯片U14的60号端,所述的芯片U12的12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9号端,所述的芯片U12的13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8号端,所述的芯片U12的14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7号端,所述的芯片U12的15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6号端,所述的芯片U12的16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5号端,所述的芯片U12的17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4号端,所述的芯片U12的18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3号端,所述的芯片U12的20号端连接六反相器U11的2号端,所述的六反相器U11的1号端连接芯片U14的47号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27号端连接芯片U14的40号端,所述的芯片U12的22号端连接芯片U14的61号端,所述的芯片U12的10号端连接芯片U13的2端,所述的芯片U12的9号端连接芯片U13的5端,所述的芯片U12的8号端连接芯片U13的6端,所述的芯片U12的7号端连接芯片U13的9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6号端连接芯片U13的12端,所述的芯片U12的5号端连接芯片U13的15端,所述的芯片U12的4号端连接芯片U13的16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3号端连接芯片U13的19端,所述的芯片U12的25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2端,所述的芯片U12的24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1端,所述的芯片U12的21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0端,所述的芯片U12的23号端连接芯片U14的49端,所述的芯片U12的2号端连接芯片U14的48端,所述的芯片U12的14号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U14的28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5E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14的12端连接芯片U14的36端、芯片U14的14端、芯片U14的2端与芯片U14的13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14的27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5D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14的26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5C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14的25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5B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14的24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5A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14的9端连接芯片U10的4号端,所述的芯片U14的8端连接芯片U10的5号端,所述的芯片U14的10端连接芯片U10的6号端,所述的芯片U14的11端连接芯片U10的7号端,所述的芯片U14的16端连接电阻R13的一端、二极管D1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与开关SK1的一端,所述的开关SK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2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的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66端连接R13Y1的一端与电容C11的一端,所述的芯片U14的66端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14的1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与电容C9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U14的19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15A的1号端,所述的芯片U14的20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15B的1号端,所述的芯片U14的21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15C的1号端,所述的芯片U14的22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15D的1号端,所述的芯片U14的23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15E的1号端,所述的芯片U14的30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23的1号端,所述的芯片U14的31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22的1号端,所述的芯片U14的32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15F的1号端;所述的芯片U10的15端连接电机M1后在连接芯片U10的14端,所述的芯片U10的13端连接电机M1后在连接芯片U10的12端,所述的芯片U10的8端连接电机M1与接地端;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5E的1号端连接电阻R10的一端、芯片U9的1号端,所述的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9的2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9的3号端也接地,所述的芯片U9的4号端串联电阻R9后连接接口JP7的2号端,所述的接口JP7的1号端接地,所述的接口JP7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5D的1号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芯片U8的1号端,所述的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8的2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8的3号端也接地,所述的芯片U8的4号端串联电阻R7后连接接口JP6的2号端,所述的接口JP6的1号端接地,所述的接口JP6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5C的1号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芯片U7的1号端,所述的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7的2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7的3号端也接地,所述的芯片U7的4号端串联电阻R5后连接接口JP5的2号端,所述的接口JP5的1号端接地,所述的接口JP5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5B的1号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芯片U6的1号端,所述的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6的2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6的3号端也接地,所述的芯片U6的4号端串联电阻R3后连接接口JP4的2号端,所述的接口JP4的1号端接地,所述的接口JP4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5A的1号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芯片U4的1号端,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4的2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4的3号端也接地,所述的芯片U4的4号端串联电阻R1后连接接口JP3的2号端,所述的接口JP3的1号端接地,所述的接口JP3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23的1号端连接电阻R33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3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24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24的1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7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所述的芯片U7的4号端连接电阻R34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3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5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b,所述的电阻R3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e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c连接二极管D2的一端与电磁铁线圈的一端,所述的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连接电磁铁线圈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12V,所述的电磁铁吸和JP11的3号端;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22的2号端串联电阻R32与发光二极管D3后连接工作电压VCC2,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15F的2号端串联电阻R29后连接芯片U21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21的1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21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所述的芯片U21的4号端连接电阻R30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30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1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b,所述的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e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连接电磁阀JP10的1号端,所述的电磁阀JP10的2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4V,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15E的2号端串联电阻R26后连接芯片U20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20的1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20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所述的芯片U20的4号端连接电阻R27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8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b,所述的电阻R2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e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3的集电极c连接电磁阀JP10的1号端,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15D的2号端串联电阻R23后连接芯片U19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19的1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19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所述的芯片U19的4号端连接电阻R24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5的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b,所述的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e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4的集电极c连接电磁阀JP9的1号端,所述的电磁阀JP9的2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4V,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15C的2号端串联电阻R20后连接芯片U18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18的1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18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所述的芯片U18的4号端连接电阻R21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2的一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b,所述的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e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5的集电极c连接电磁阀JP9的1号端,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15B的2号端串联电阻R17后连接芯片U17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17的1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17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所述的芯片U17的4号端连接电阻R18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b,所述的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e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6的集电极c连接电磁阀JP8的1号端,所述的电磁阀JP8的2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4V,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15A的2号端串联电阻R14后连接芯片U16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16的1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16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所述的芯片U16的4号端连接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6的一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b,所述的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e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7的集电极c连接电磁阀JP8的1号端。
所述的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所述的工作电压VCC24V连接电容C1的一端、蓄电池JP1的2号端与稳压芯片U1的1号端,所述的稳压芯片U1的3号端连接芯片U2的1号端、电容C2的一端与工作电压VCC1,所述的芯片U2的2号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蓄电池JP1的1号端与稳压芯片U1的2号端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2的3号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与接地端,所述的芯片U2的4号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VCC2,
所述的工作电压+12V连接电容C5的一端与稳压芯片U3的3号端,所述的稳压芯片U3的1号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与蓄电池JP2的2号端,所述的稳压芯片U3的2号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蓄电池JP2的1号端与接地端。
所述的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所述的工作电压VCC2连接芯片U31的27号端、芯片U31的28号端、芯片U31的1号端与电容C6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U31的11号端连接芯片U13的3号端与芯片U12的11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12号端连接芯片U13的4号端与芯片U12的12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13号端连接芯片U13的7号端与芯片U12的13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15号端连接芯片U13的8号端与芯片U12的14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16号端连接芯片U13的13号端与芯片U12的15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17号端连接芯片U13的14号端与芯片U12的16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18号端连接芯片U13的17号端与芯片U12的17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19号端连接芯片U13的18号端与芯片U12的18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14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31的20号端连接芯片U14的47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10号端也连接芯片U13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9号端也连接芯片U13的5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8号端也连接芯片U13的6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7号端也连接芯片U13的9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6号端也连接芯片U13的12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5号端也连接芯片U13的15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4号端也连接芯片U13的16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3号端也连接芯片U13的19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25号端连接芯片U12的25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24号端连接芯片U12的24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21号端连接芯片U12的21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23号端连接芯片U12的23号端,所述的芯片U31的2号端连接芯片U12的2号端。
存取药工作过程:
当工作人员把所取药单输入PC端,PC端识别取药信息后,通过信息识别转化准确定位到盛所取药品的抽屉。随后通过单片机控制滚珠丝杠导轨装置、三级伸缩式气缸、双作用活塞式气缸去驱动电磁铁吸盘运动到指定位置,电磁铁吸盘通电开始吸抽屉。压力传感器需判断是否吸住抽屉,若电磁吸盘没吸住抽屉则需重新进行吸抽屉动作,若动作正常则继续双作用活塞式气缸做缩回命令达到抽取出储存药的抽屉的目的,通过三级伸缩式气缸伸缩运动将抽屉运输到工作台。工作人员取完药后按下复位键后,三级伸缩式气缸、双作用活塞式气缸动作去驱动抽屉返回原位置,检测确定返回原位置后,电磁吸盘断电,气缸与抽屉分离,存药动作完成。
除湿装置工作过程:控制程序定期采集药柜温湿度信息,采集5个温湿度传感器数据后,对已采集的5组数据做平均算法处理,处理器根据处理结果,控制除湿装置是否需要工作。该除湿装置的运行过程是完全自动循环进行的,每隔60分钟会自动检测一次,故只需进行启动操作。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其特征是:箱体(20)内均布多个抽屉(18),所述的滚珠丝杠直线导轨(36)包括支撑架(2),支撑架(2)的顶端设置丝杠(1),所述的丝杠(1)的两端均与导轨(5)连接,所述的导轨(5)滑动滑块(4),所述的滑块(4)通过螺栓Ⅰ(3-1)连接拉杆Ⅰ(7),所述的拉杆Ⅰ(7)连接端盖(17),所述的端盖(17)通过缸筒Ⅰ(16)连接杆盖Ⅰ(9),所述的缸筒Ⅰ(16)内滑动一级活塞(8),所述的一级活塞(8)连接一级杆(15),所述的一级杆(15)内滑动连接二级活塞(10),所述的二级活塞(10)连接二级杆(14),所述的二级杆(14)内滑动连接三级活塞(11),所述的三级活塞(11)连接三级杆(12),所述的三级杆(12)的底端通过紧固件(13)连接单活塞双作用气缸(21),所述的单活塞双作用气缸(21)通过螺栓Ⅱ(3-2)连接电磁吸盘(22),所述的丝杠(1)的一端连接步进电机(6)的输出轴,所述的箱体(20)的左侧底端或右侧底端设置除湿器(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其特征是:所述的单活塞双作用气缸(21)包括拉杆Ⅱ(32),所述的拉杆Ⅱ(32)的一端连接端盖(31),所述的拉杆Ⅱ(32)的另一端连接杆盖Ⅱ(28),所述的杆盖Ⅱ(28)连接缸筒Ⅱ(34),所述的缸筒Ⅱ(34)内滑动活塞(33),所述的活塞(33)连接活塞杆(30),所述的活塞杆(30)的一端依次穿过导向套(27)与杆密封件(26)后连接电磁吸盘外壳(25),所述的电磁吸盘外壳(25)内装入衔铁(23),所述的衔铁(23)上缠绕线圈(24),所述的导向套(27)与活塞杆(30)之间设置缓冲垫(29),所述的活塞杆(30)的另一端外表面包裹缓冲套(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其特征是:芯片U12的28号端连接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2的一端与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2的26号端,所述的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U12的11号端连接芯片U14的60号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12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9号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13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8号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14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7号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15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6号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16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5号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17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4号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18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3号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20号端连接六反相器U11的2号端,所述的六反相器U11的1号端连接芯片U14的47号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27号端连接芯片U14的40号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22号端连接芯片U14的61号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10号端连接芯片U13的2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9号端连接芯片U13的5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8号端连接芯片U13的6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7号端连接芯片U13的9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6号端连接芯片U13的12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5号端连接芯片U13的15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4号端连接芯片U13的16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3号端连接芯片U13的19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25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2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24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1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21号端连接芯片U14的50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23号端连接芯片U14的49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2号端连接芯片U14的48端,
所述的芯片U12的14号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U14的28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5E的2号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12端连接芯片U14的36端、芯片U14的14端、芯片U14的2端与芯片U14的13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U14的27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5D的2号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26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5C的2号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25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5B的2号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24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5A的2号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9端连接芯片U10的4号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8端连接芯片U10的5号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10端连接芯片U10的6号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11端连接芯片U10的7号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16端连接电阻R13的一端、二极管D1的一端、电容C12的一端与开关SK1的一端,所述的开关SK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2的另一端后接地,所述的二极管D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66端连接晶振Y1的一端与电容C11的一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66端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与电容C10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后接地,
所述的芯片U14的1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与电容C9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U14的19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15A的1号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20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15B的1号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21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15C的1号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22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15D的1号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23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15E的1号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30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23的1号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31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22的1号端,
所述的芯片U14的32端连接六路反向缓冲器U15F的1号端;
所述的芯片U10的15端连接电机M1后在连接芯片U10的14端,
所述的芯片U10的13端连接电机M1后在连接芯片U10的12端,
所述的芯片U10的8端连接电机M1与接地端;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5E的1号端连接电阻R10的一端、芯片U9的1号端,所述的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9的2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9的3号端也接地,所述的芯片U9的4号端串联电阻R9后连接接口JP7的2号端,所述的接口JP7的1号端接地,所述的接口JP7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5D的1号端连接电阻R8的一端、芯片U8的1号端,所述的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8的2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8的3号端也接地,所述的芯片U8的4号端串联电阻R7后连接接口JP6的2号端,所述的接口JP6的1号端接地,所述的接口JP6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5C的1号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芯片U7的1号端,所述的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7的2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7的3号端也接地,所述的芯片U7的4号端串联电阻R5后连接接口JP5的2号端,所述的接口JP5的1号端接地,所述的接口JP5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5B的1号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芯片U6的1号端,所述的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6的2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6的3号端也接地,所述的芯片U6的4号端串联电阻R3后连接接口JP4的2号端,所述的接口JP4的1号端接地,所述的接口JP4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5A的1号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芯片U4的1号端,所述的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4的2号端接地,所述的芯片U4的3号端也接地,所述的芯片U4的4号端串联电阻R1后连接接口JP3的2号端,所述的接口JP3的1号端接地,所述的接口JP3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23的1号端连接电阻R33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3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24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24的1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7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所述的芯片U7的4号端连接电阻R34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3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5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b,所述的电阻R3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e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c连接二极管D2的一端与电磁铁线圈的一端,所述的二极管D2的另一端连接电磁铁线圈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12V,所述的电磁铁吸和JP11的3号端;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22的2号端串联电阻R32与发光二极管D3后连接工作电压VCC2,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15F的2号端串联电阻R29后连接芯片U21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21的1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21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所述的芯片U21的4号端连接电阻R30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30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1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b,所述的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e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连接电磁阀JP10的1号端,所述的电磁阀JP10的2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4V,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15E的2号端串联电阻R26后连接芯片U20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20的1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20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所述的芯片U20的4号端连接电阻R27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8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b,所述的电阻R2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e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3的集电极c连接电磁阀JP10的1号端,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15D的2号端串联电阻R23后连接芯片U19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19的1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19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所述的芯片U19的4号端连接电阻R24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5的一端与三极管Q4的基极b,所述的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e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4的集电极c连接电磁阀JP9的1号端,所述的电磁阀JP9的2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4V,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15C的2号端串联电阻R20后连接芯片U18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18的1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18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所述的芯片U18的4号端连接电阻R21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2的一端与三极管Q5的基极b,所述的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发射极e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5的集电极c连接电磁阀JP9的1号端,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15B的2号端串联电阻R17后连接芯片U17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17的1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17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所述的芯片U17的4号端连接电阻R18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b,所述的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e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6的集电极c连接电磁阀JP8的1号端,所述的电磁阀JP8的2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4V,
所述的六路反向缓冲器U15A的2号端串联电阻R14后连接芯片U16的2号端,所述的芯片U16的1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2,所述的芯片U16的3号端连接工作电压VCC1,所述的芯片U16的4号端连接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6的一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b,所述的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7的发射极e与接地端,所述的三极管Q7的集电极c连接电磁阀JP8的1号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电压VCC24V连接电容C1的一端、蓄电池JP1的2号端与稳压芯片U1的1号端,所述的稳压芯片U1的3号端连接芯片U2的1号端、电容C2的一端与工作电压VCC1,所述的芯片U2的2号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蓄电池JP1的1号端与稳压芯片U1的2号端后接地,所述的芯片U2的3号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与接地端,所述的芯片U2的4号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工作电压VCC2,
所述的工作电压+12V连接电容C5的一端与稳压芯片U3的3号端,所述的稳压芯片U3的1号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与蓄电池JP2的2号端,所述的稳压芯片U3的2号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蓄电池JP2的1号端与接地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电压VCC2连接芯片U31的27号端、芯片U31的28号端、芯片U31的1号端与电容C6的一端,所述的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U31的11号端连接芯片U13的3号端与芯片U12的11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12号端连接芯片U13的4号端与芯片U12的12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13号端连接芯片U13的7号端与芯片U12的13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15号端连接芯片U13的8号端与芯片U12的14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16号端连接芯片U13的13号端与芯片U12的15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17号端连接芯片U13的14号端与芯片U12的16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18号端连接芯片U13的17号端与芯片U12的17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19号端连接芯片U13的18号端与芯片U12的18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14号端接地,
所述的芯片U31的20号端连接芯片U14的47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10号端也连接芯片U13的2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9号端也连接芯片U13的5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8号端也连接芯片U13的6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7号端也连接芯片U13的9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6号端也连接芯片U13的12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5号端也连接芯片U13的15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4号端也连接芯片U13的16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3号端也连接芯片U13的19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25号端连接芯片U12的25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24号端连接芯片U12的24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21号端连接芯片U12的21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23号端连接芯片U12的23号端,
所述的芯片U31的2号端连接芯片U12的2号端。
CN201810798695.0A 2018-07-19 2018-07-19 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 Pending CN1089917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8695.0A CN108991770A (zh) 2018-07-19 2018-07-19 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8695.0A CN108991770A (zh) 2018-07-19 2018-07-19 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91770A true CN108991770A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97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98695.0A Pending CN108991770A (zh) 2018-07-19 2018-07-19 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9177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2073A (zh) * 2019-12-06 2020-04-17 北京通达思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药物储存柜
CN112079116A (zh) * 2020-09-17 2020-12-15 临泉县清华地产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中药的按比例取用装置
CN113197442A (zh) * 2021-04-29 2021-08-03 杭州聪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技术智能配药分装机器人
CN116654510A (zh) * 2023-07-24 2023-08-29 江苏国衡环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顶置式外部取药机构的智能货架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42581Y (zh) * 2000-10-12 2001-08-15 梁福鹏 自动中药柜
CN2570780Y (zh) * 2002-07-11 2003-09-03 沈阳东软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与射线源配套的智能扫描限束器
CN102435221A (zh) * 2011-09-16 2012-05-02 山西科致成科技有限公司 矿用气体传感器无人值守智能校验仪
CN203497533U (zh) * 2013-10-14 2014-03-26 嘉兴智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式自动化仓储设备
CN203745852U (zh) * 2014-03-30 2014-07-3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立体存储定位装置
CN104691265A (zh) * 2015-02-10 2015-06-1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双通道电动式主动稳定杆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528329U (zh) * 2015-03-13 2015-08-05 韩笑 智能自动存取鞋装置
CN204802537U (zh) * 2015-05-19 2015-11-25 傅叶双 一种改进型书本竖直输送装置
CN105298981A (zh) * 2015-10-12 2016-02-03 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可靠井架举升多级缸
CN205045340U (zh) * 2015-09-08 2016-02-24 广东科捷龙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自动取货装置
CN205138143U (zh) * 2015-11-17 2016-04-06 北京美加力实验室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药品柜
CN205533518U (zh) * 2016-01-22 2016-08-31 汕头市合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级气缸
CN205827283U (zh) * 2016-07-22 2016-12-21 重庆云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功机控制板
CN206288669U (zh) * 2016-06-30 2017-06-30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手精准取药瓶装置
CN206407465U (zh) * 2016-11-20 2017-08-15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一种快递扫描查找装置
CN108146957A (zh) * 2017-12-25 2018-06-12 张帝 一种立体式快递存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42581Y (zh) * 2000-10-12 2001-08-15 梁福鹏 自动中药柜
CN2570780Y (zh) * 2002-07-11 2003-09-03 沈阳东软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与射线源配套的智能扫描限束器
CN102435221A (zh) * 2011-09-16 2012-05-02 山西科致成科技有限公司 矿用气体传感器无人值守智能校验仪
CN203497533U (zh) * 2013-10-14 2014-03-26 嘉兴智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式自动化仓储设备
CN203745852U (zh) * 2014-03-30 2014-07-3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立体存储定位装置
CN104691265A (zh) * 2015-02-10 2015-06-1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双通道电动式主动稳定杆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528329U (zh) * 2015-03-13 2015-08-05 韩笑 智能自动存取鞋装置
CN204802537U (zh) * 2015-05-19 2015-11-25 傅叶双 一种改进型书本竖直输送装置
CN205045340U (zh) * 2015-09-08 2016-02-24 广东科捷龙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自动取货装置
CN105298981A (zh) * 2015-10-12 2016-02-03 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可靠井架举升多级缸
CN205138143U (zh) * 2015-11-17 2016-04-06 北京美加力实验室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除湿药品柜
CN205533518U (zh) * 2016-01-22 2016-08-31 汕头市合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级气缸
CN206288669U (zh) * 2016-06-30 2017-06-30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手精准取药瓶装置
CN205827283U (zh) * 2016-07-22 2016-12-21 重庆云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功机控制板
CN206407465U (zh) * 2016-11-20 2017-08-15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一种快递扫描查找装置
CN108146957A (zh) * 2017-12-25 2018-06-12 张帝 一种立体式快递存放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位闯: "水产养殖环境因子监测系统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张嵩: "双轴伺服转台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2073A (zh) * 2019-12-06 2020-04-17 北京通达思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药物储存柜
CN112079116A (zh) * 2020-09-17 2020-12-15 临泉县清华地产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中药的按比例取用装置
CN113197442A (zh) * 2021-04-29 2021-08-03 杭州聪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技术智能配药分装机器人
CN116654510A (zh) * 2023-07-24 2023-08-29 江苏国衡环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顶置式外部取药机构的智能货架
CN116654510B (zh) * 2023-07-24 2023-10-13 江苏国衡环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顶置式外部取药机构的智能货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91770A (zh) 新型中草药自动取药柜
CN205650902U (zh) 一种铝门窗数显双类精密切割锯床
CN204168782U (zh) 一种齿梳式油茶果采摘机
CN205124374U (zh) 一种齿梳式花椒采摘头
CN205623272U (zh) 一种串联机械臂
CN204106233U (zh) 牙线棒自动生产设备
CN103931343A (zh) 一种桑叶采摘机
CN206260478U (zh) 一种全自动宠物生活系统
CN2781327Y (zh) 植物根系扫描装置
CN205758061U (zh) 一种财务专用多功能型柜子
CN103430701B (zh) 一种椰子采摘机
CN105940864B (zh) 一种胶辊式自主油茶果采收机
CN209106008U (zh) 一种园林用旋转灭蚊灯
CN2766534Y (zh) 移动式智能浇灌机器人
CN108077083A (zh) 一种猪场生产管理智能提醒系统
CN207476833U (zh) 一种基于激光光条三维测量的杀鱼机智能进刀系统
CN103192379A (zh) 一种机械手爪
CN205868868U (zh) 自动分拣机及自动分拣系统
CN201923944U (zh) 一种自动插管装置
CN208227734U (zh) 手动吸取式采集装置
CN106564061B (zh) 升降式垃圾传送环卫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CN104458321A (zh) 烟叶抓取的方法及装置
CN204762228U (zh) 一种棉花采摘装置
CN204101931U (zh) 规模化养殖禽畜饮用水处理控制装置
CN206911931U (zh) 一种校园用矿泉水瓶压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